现代造园

2024-06-27

现代造园(共10篇)

现代造园 篇1

几何园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代表形式,早期几何园的典型形式是意大利台地园。在罗马时期,意大利花园继承了中世纪的遗风,简洁明朗并尽量避免对自然的破坏,后来,阿尔伯蒂提出将人工手法引入自然,运用一些几何图形来支配植物,这与西方长期以来形成的哲学观点是一致的,立刻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和欢迎,以至于那些企图回到纯净乡村田园,回到伊甸园的努力都没有成功,从此几何园的形式一直统治西方园林长达几个世纪。

依照阿尔伯蒂的指示,园内拉着墨线画出整齐的线条,树木成行成列。园林布局中轴对称,尺度适中,比例协调,均衡稳定,具备了古典主义的审美原则,而且富有人文主义内涵。典型的意大利台地园有兰特庄园、法尔奈斯庄园、埃斯特庄园。台地园的中轴一般由台阶、跌水、喷泉、雕塑组成,轴像由下而上,逐次展开一个个台地景点,花坛、草坪和植被的平面被处理成标准的几何图形,花坛和建筑沿中轴两侧对称布置。到了17世纪,法国的园林设计师勒·诺特尔把欧洲的几何园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他继承了意大利台地园的一些几何布局手法,但是法国古典园林的布局气派气魄更加宏大,层次更加丰富,结构更加严谨。由于法国式几何园多建造在低湿的沼泽性地带,所以法国几何园不像意大利台地园可以从高处俯瞰,而是利用宽阔的园路,构成贯通的透视线,或者利用大跨度的水渠延伸视线,展现意大利园林中无法见到的恢宏远景。勒·诺特尔作为欧洲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他发展和丰富了几何园的很多表现技法。花园不仅仅是宅邸的延伸,其本身就是大片用地构图的一部分;植物修剪为几何形,三维几何形体和中轴对称的几何二维平面相呼应,通过林荫大道和水渠的倒影将大地和天空连为一体,制造深远的空间感,利用雕塑和喷泉艺术增强节奏感,突出空间重点。

几何式园林之所以在欧洲大陆占据统治地位,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哲学根源。首先是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古希腊的先哲们认为单纯的几何形是一切形的基本。亚里斯多德说:“任何美的东西都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组成的,这些组成部分不仅需要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度量,因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组成的。”其次是受16-17世纪以笛卡尔为首的唯理论哲学的影响,笛卡尔认为几何学和数学是无所不包的、一成不变的,是适用于一切知识领域的理性方法。在这种审美意识的支配下,文学艺术各领域制定了一套牢固的、系统的、严格的形式法则和标准。艺术中的结构要像数学一样条理明晰、合乎逻辑。他们不依赖于经验,排斥知觉,否认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它力图把园林中具有深度的空间和具有顺序的时间所组成数学的结构转化为艺术。

19世纪,由于近代工业技术革命,这种现状有所改变,英国和美国作为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现代公园运动首先在这两个国家展开,英国自然园就成为现代公园的主导风格。这种具有浪漫主义精神的形式对改善人工城市环境很有积极作用,可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为人们在拥挤的闹市区开辟一片心灵的绿洲与精神的田园。近一个世纪以来,由奥姆斯特创立的这种自然园风格在现代公园设计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转移,城市用地的紧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人们越来越喜欢形式感强,结构明晰,让人感到轻松愉快的景观,欧洲古典几何园的布局形式经现代人的改造后重新受到大众的青睐。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运用几何法则最具影响的设计师是美国的丹·克雷和彼得·沃克。丹·克雷的设计风格探索几何结构中景观与建筑之间的联系,他的设计通常从基地和功能出发,确定空间的类型,然后用轴线将几何形的树篱、水池、树池和平台等造景元素组织起来,注重结构的清晰性和空间的连续性。材料运用简洁而整齐,没有装饰的细节。彼得·沃克非常崇拜米斯的建筑和诺特尔式园林,在他的景观构图中,强调几何秩序,通常所有的自然材料都要纳入严谨的几何秩序之中,水池、草地、岩石、卵石、沙砾等都以一种人工的形式表达出来,虽然他使用的材料极其丰富,但基本的组成单元却是简单的几何形,利用人工秩序去统领自然,用工业构造的方式构筑景观,他的探索开拓了几何园林的表现方法和手段。

从现代景观设计师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现代景观中的几何布局形式不是对古典园林中几何法则的简单重复,而是对传统的继承、丰富、创新和发展。在传统几何园中,布局形式追求一种对称、均衡、稳定、和谐的美感,现代景观追求的是一种裂解、错位、扭曲、变异、锐化的效果。在构图方面,古典园林采用垂直的纵横轴作为统领空间的框架,道路、水渠作为线性因素主导整个空间的布局形式,草坪、花坛、建筑作为面状元素以并联的形式分布于轴线两侧,雕塑、喷泉作为点状元素以串联的方式点缀在主轴线或辅轴线上。在现代景观构图中则很少以轴线作为框架统领场地空间,多采用平面分割的方式,空间构图元素被分解为面元素、线元素、点元素,作为面元素的草坪、湖面或硬质铺装的区域成为主导构图手段,通过不同材质面层的穿插、契合、透叠、差叠、错叠等手段,在二维的平面布局中营造错综复杂的虚拟空间层次。另外,在古典园林中作为面状因素的水池、花坛、草坪、剧场的平面图都属于标准的原生几何形,作为最基本的造型单位,不能再分解。现代景观中的面状元素基本上都是由原生几何形衍生出次生几何形,这些几何形中包含了几个几何形的穿插、错叠关系,还可以再进行分解。在现代园林中,作为线状因素的道路、水渠不再是统领整个空间结构的唯一主轴,即使个别园林采用骨架线统领空间,但很少是古典园林中的垂直轴,而是对角线形式的斜轴,轴线和平面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园林中在同一层面上的连缀关系,而是一种切割和穿插关系,通过点、线、面不同因素的穿插、叠合在平面布局中产生虚拟的“层”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审美观念的变迁,几何式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几何园林景观继承发展了历史传统,注重功能,可操作性强,特别是在大规模的景观设计中,能使景观的密度和功能设施得到更合理的划分,并可能在局部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空间层次。目前,几何景观的表现手段还在不断丰富、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师必将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几何景观。□

现代造园 篇2

关键词:传统园林要素;重要度;现代中式园林;运用实例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6-0000-00

继承传统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对传统进行现代视角的解释之后将之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而不是全面模仿来再现传统〔1〕。在世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民族的区域性在逐渐消失,文化差异逐渐减小。在这种形势下,园林、建筑及其他领域都纷纷思考如何继承和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对此,园林领域的倾向是——分析传统空间的结构和作用并以现代方式进行解释,而后应用到现代中式园林中,但尚需找到正确的继承传统的方向和方法论,传统不仅体现在以视觉特性为主的形态结构上,还体现在组成要素的内涵得以表达〔2〕。

造园要素通常可以分为建筑、水体、山体、植物等“可视性的景观构成要素”和风水、文化思想等“非可视性的景观构成要素”〔3〕。本文主要以可视性的景观构成要素”为研究对象,为“在园林领域中继承传统”提供理论依据,而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指出了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程度。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主要分为对传统要素重要性认识影响较大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年龄等4个方面〔4〕。在职业分类中的专业人员主要是以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专业的本科生为主。

1.2 问卷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问卷,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造园的四大要素在体现中式风格时的重要程度和9种传统工程要素的重要度排序等三个方面(表1)。

1.3 问卷统计方法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为自变量,四大造园构成要素和所选取的9种传统造园工程要素为因变量,利用EXCEL 2003和spss16.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在重要度顺序分析中选择排在第一至第五的要素,分别计算其权重之和(第一要素的权重为5分,依次递减排在第五要素的权重为1分)。

2 结果分析

2.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2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46份,将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见表2。

2.2 传统造园要素的重要度分析

传统造园要素的重要度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对四大园林构成要素和在现代中式园林中出现率较高的9种传统园林工程要素——亭、廊、假山、植物、水体(湖泊、池塘)、墙(漏窗、洞窗)、桥(拱桥、曲桥)、铺装、门(洞门、牌坊)进行排序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1)在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中,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建筑(52%)对中式风格的体现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植物(22.4%)、山体(14.6%)、水体(11.0%);2)9种传统工程要素体现中式风格时的重要度权重之和顺序是:亭(831)、廊(679)、假山(402)、墙(396)、植物(319)、水体(314)、门(285)、桥(270)、铺装(194)。在此,可以得知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和9种传统园林工程要素中在体现中式风格上最重要的要素分别是建筑和亭廊,可以看出建筑对园林风格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

2.2.1 不同人群对传统造园要素的重要度分析 本次研究中不同人群分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在现代空间展现中式园林风格上,传统造园要素的重要度主要根据不同人群评价每个要素的权重之和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传统要素的权重之和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表3):

1)不同性别

男性:亭(380)、廊(297)、假山(201)、墙(197)、植物(196);

女性:亭(451)、廊(382)、假山(201)、墙(199)、门(177)。

2)不同年龄

20-29岁:亭(617)、廊(483)、假山(297)、墙(294)、植物(242);

30-39岁:亭(169)、廊(147)、水体(89)、墙(84)、桥(80);

40-49岁:廊(44)、亭(43)、水体(28)、假山(25)、植物(24)。

3)不同文化程度

大学:亭(711)、廊(593)、假山(349)、墙(349)、植物(287);

硕士:亭(107)、廊(78)、水体(59)、桥(53)、假山(52)。

4)不同职业

园林专业:亭(407)、廊(333)、假山(211)、墙(197)、植物(157);

非园林专业:亭(424)、廊(346)、水体(216)、墙(199)、假山(191)。

由于50岁以上人群(年龄)和高中人群(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过小,对此不作分析。

由此可见,大部分人群认为在现代中式园林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亭和廊,其次是假山和墙,各自排为1至4位。但是40-49岁和硕士以上、非园林专业人群共同认为水体是第三重要的要素。这能够说明体现传统园林风格最重要的要素是建筑和假山,其次是水体。并且,与韩国传统园林要素调查报告的结果相对一致。韩国大邱大学造景学科研究生Yun,JC指出,在韩国传统园林要素中,除了古道之外,亭和墙的重要度排位领先〔5〕。园林构成的四大要素中,植物对体现传统风格的作用不是很大,但是有研究报告指出植物对景观喜好度的影响比较大〔6〕,所以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要素之一。大部分人群认为最不重要的要素是门和铺装,分别排在第8和9位,但是铺装在传统园林中多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在现代中式园林中也可以考虑利用铺装表达中国园林特有的内涵。

2.2.2 不同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重要度认知的差异 为了探讨不同分组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重要程度的影响,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作为分组变量,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程度作为检验变量,进行one-way ANOVA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重要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不同性别人群对传统不同园林要素的重要程度的认识上存在差异性。其他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 关于“重要度”运用的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群认为传统园林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建筑要素——亭和廊,其次是假山和墙。足够说明建筑要素在形成园林风格时起着重要作用,也可以通过建筑感受到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氛围。在现代中式园林中,不同性别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度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人群对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传统园林要素重要度的顺序,除了性别不受其他社会属性的影响。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度顺序在不同人群中相对一致,因此传统园林要素的重要度是现代中式园林今后设计中须加以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园林的继承工作需要不断地努力学习、体会,才能真正将园林打造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才会使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发扬光大,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任光淳,金太京. 论传统的概念及继承传统的方法——以中国和韩国为中心J.中国园林, 2009, 25(164): 31-34 .

2Hong GP. 传统构造物及设施中祖先的智慧J.韩国环境与造景, 2003(65): 92- 95.

3大韩住宅公司住宅研究所. 体现传统园林要素的住宅景观构成研究M.首尔:大韩住宅公司住宅,1988.

4Yi YK. Review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Landscape Preference and EvaluationJ. Korea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94, 2(22): 1-12.

5Yun JC, Lee KH. Evaluation of Importance Degree in Traditional Landscape Elements of KoreaJ. Korea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7,25(2),86-93.

现代造园 篇3

中国古典园林经过千年的发展, 在滨水景观理水意境的营造方面, 形成了许多的理论手法, 对现代滨水景观设计有参考价值。水与园林其他元素和谐共融, 虚实与动静灵活组织,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也孕育其中, 天人合一, 风水和意境美的诠释[1]。现代滨水景观空间的设计可借鉴园林设计手法与意境美的塑造, 使滨水空间人性化, 亲近生活, 营造出诗意化的空间。中国古典园林受哲学思想影响, 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中国传统美学艺术创作中, 着重表达诗意与情感诉求, 而园林的空间追求形似求神似, 虚实相生的意境美。古典园林设计理念讲究“致用利人”“因地制宜”, 不同的环境与历史时期会造就风格各异的园林[2] (见图1) 。

2 水体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是重要组成元素, 在理水手法上对水色、水形、动静的营造上, 无不表现了建筑师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对于水的设计不是单纯模仿自然, 是对水体经过提炼抽象再现等手法表达。以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理水设计值得借鉴的点, 希望对今后滨水景观项目设计有一定的启发。

2.1 水体形态

中国古典园林中水的形态可分集中式和分散式。集中式的水体用在大型的园林之中时水面开阔, 通常在岛与陆地之外环绕自然水体, 有种发散与分离的趋势。典型的有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而在中小型园林中采用集中式的水面会给人一种宁静开阔之感。整个园林的中心是水池, 建筑群在四周环绕, 营造出内聚向心的布局, 使得在有限的小空间中产生开阔的感觉, 尤其使用在小庭院之中。水面多用不规整形态, 例如上海的豫园, 苏州的网师园 (见图2) 。分散式的水体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 将水体分成几小块, 产生出似分离又连续之感。随着水体的变化在水面狭小的水流处有连通作用, 在水面宽阔之处可以设计山石或亭台水榭形成彼此相对独立的空间。各空间既独立又有联系, 有一种浓浓的水乡氛围。典型的有苏州的拙政园 (见图3) 。

2.2 水源去流

中国古典园林的水源通常藏在幽深之处, 布置小桥来增强空间的深远感。具体手法上可以布置景观层次丰富的水口, 设计水门让水源更幽深。水道通常顺着水边蜿蜒流转, 期间可以用滨水建筑、假山植物点缀渲染氛围。水尾设计手法上可以通过水面收放成狭窄, 把主体水体划分成两个区域, 架设桥梁于分段之上增加景深, 也可以布置水榭作为水流结尾, 平台外挑出水面, 水消隐于水榭底部, 无尽头之感[3] (见图4) 。

2.3 空间序列

中国古典园林如同一幅自然山水长卷轴, 有着连续变化、多空间视线的特点[4]。在园林景观空间序列之中, 连接多处景点, 布置开端, 引导性空间到高潮空间, 转折空间, 再到最后的序列的尾声。内部空间一般划分出不同大小的院落, 有丰富的层次, 根据对空间联系和分段的关系设计, 表达出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空间渗透能使空间院墙、景廊等与自然山水景物和谐共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苏州的留园, 空间序列组织重点在于通过疏密、大小、开闭、渗透、延伸等手段, 创造出多变的空间格局, 让抑扬顿挫的节奏表达出来。

3 滨水建筑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滨水建筑总体布局生动灵活, 造型别致灵气, 在整体造园空间中有着画龙点睛之笔。滨水建筑与水的结合方式有三种, 建筑浮于水面当作观景点, 建筑周围环绕水体, 水体中点缀建筑起到点景效果。建筑空间多为流动开放式, 一般设计漏窗、门洞、连廊等增强建筑内与外界环境的联系。这种布局可以使园林内各建筑与自然景观间互相独立又有联系, 形成统一的整体。滨水建筑根据造型功能可分成以下五种:1) 堂馆, 作为园林中构成的主体建筑, 形态规矩方正, 大体量, 一般坐北朝南布置在园林中重要突出位置。四面通透, 有回廊环绕, 廊下布置座椅供人休憩。2) 楼阁, 有着高大的造型, 多布置在园林边界区域, 因而在园林中引人注目。造型沉稳大方, 多设计对景, 一起形成整体的构图中心。3) 亭子,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点景建筑, 布局更是灵活多样, 结构简单但造型生动别致, 还可以供游客休憩观景。4) 水榭, 体量通常小巧, 造型轻盈, 布置的位置与形态会因周围的环境不同而呈现多种造型。一般临水与花海而建造, 并设计美人靠凭栏赏景。舫, 似船形的建筑, 多建造在水畔, 是临水观景的最佳地方。5) 游廊,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游廊因线性的空间特点, 有着引导性, 能串联起景点的功能, 随着边界与山形自然蜿蜒变化, 通过组织排列让景观序列逐渐展示。景廊不仅能引导游客行走路线, 划分景观空间, 还能提供遮风避雨的空间[5] (见图5) 。

4 山石植物空间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重要元素山石, 山石形态各异, 组织空间包罗万象, 可游可观。“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正是对此的最好诠释, 在游山过程中, 感受空间层次不断变化, 乐趣无穷。在私家园林中, 小空间中展示的山体层次, 峰谷等多选用容易叠造的组织, 也能展示山石原貌, 在山石中间隙种植各种植物, 用于地形风貌的营造。通过地形的起伏不断, 以山为骨架, 高差变化也起到了划分竖向空间, 引导的作用, 利用竖向连续的变化, 使空间有分有合, 增强整个园林的空间深度与曲折之感。此外, 山体空间自身优美的轮廓线, 与作为背景的天空形成鲜明的天际轮廓线, 给游客带来更深的观景体验 (见图6)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种植梅兰竹菊, 寄予了美好吉祥的愿景。植物空间的设计与地形建筑相结合, 烘托主体建筑与点景的作用。植物表现出园林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地方, 与园林建筑、山石和水体相结合时都呈现出自然姿态, 层次丰富的植物群体。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有乔木、水生、灌木、草本等, 是一群不断生长变化的构景元素。随着一年四季及气候产生丰富的变化, 结合不同植株的高度特色, 可以营造出多变的景观层次。植物的配置应遵循因地制宜, 大空间多运用乔木, 与山体建筑等大体量一起构图, 增加景深, 而小空间多为近观景, 所以需要种植姿态好, 色香美的植物, 烘托画面感 (见图7) 。

5 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空间设计启示

中国古典园林对水体空间形态表达上有很高的造诣, 可以学习借鉴其形态结构, 水体塑造, 深浅颜色变化等造景手法, 在功能上可以加强亲水性的设计[6]。建筑空间构筑方面, 利用古典园林建筑的简化与抽象提炼, 运用多种新材料技术手段, 设计现代景观中的建筑, 建筑在功能上应具有开放与公共性, 供人们休憩与停留。在山体空间方面, 能对现代地形塑造有创新指导意义, 模仿抽象自然的山体空间, 表达出丰富空间特征, 虚实变化产生光影效果。山石重叠与蜿蜒的景观步道灵活组织, 并设计平台和亭在不同高度用于休憩与观景。在植物空间设计中, 学习植物对园林空间的连接、划分、围合的空间构成与造景作用。

6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自然、文化、艺术经验的沉淀产物, 表现了对理想的生活空间的追求。现代滨水景观的营造需基于传统并进行创作, 从造园手法出发, 分析园林空间, 充分了解现代社会大众的需求, 让传统的造园理念能不断的继承与发扬。本论文首先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从水体空间、滨水建筑空间、山石植物空间方面阐述。基于以上分析总结提出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空间的设计启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滨水空间设计带给园林空间生机和活力, 因此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对园林发展都有着关键作用, 比如为游客及市民带来更多活动空间, 为城市旅游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对园林建筑滨水空间的营造, 不但满足现代人的休憩需求, 促进旅游业发展, 提升城市形象, 突显当地文化内涵, 还能延续生态环境空间。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与分析, 对未来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在新开发或改造的滨水建筑或景观项目应该首先对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调研, 充分结合地域特色找到最适宜的模式, 保护自然环境, 尽可能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2) 对滨水景观空间塑造上应遵循“因天材就地利”的原则, 让滨水建筑和水体有机结合, 两者相得益彰, 表达出“天人合一”的意境。3) 滨水景观空间设计不是一个平面化的设计过程, 而是多维空间演变设计过程, 需要从滨水空间竖向设计, 景观视线通廊塑造, 空间序列上着重考虑。

摘要: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 对古典园林水体空间、滨水建筑空间、山石植物空间的造园手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总结了现代景观空间值得借鉴的设计思路, 以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造园理念。

关键词:古典园林,造园,空间,水体,植物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3]刘丽.试论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景观[J].现代园艺, 2013 (4) :148.

[4]陈明明.江南传统公共园林理水艺术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5]陈笑音.旅游小镇滨水空间设计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6]刘海燕.探析苏州古典园林理水艺术与手法[J].中国园艺文摘, 2013 (6) :136-138.

韩国愚公造园记 篇4

他伸出来的手掌里布满了坚硬的老茧,绽放的笑容坦然而接近憨厚。一年四季他都穿着一套黄褐色的粗麻布衣服。这是韩国济州岛上的特产,农民将未熟的柿子捣烂成汁,将麻布染黄,做成衣服后经久耐用。这是他的工作服,也是他接待包括国家元首在内的所有贵宾的礼服---如果他愿意被人称作礼服的话。

38年中,这位名叫成范永的老人像蚂蚁一样忙个不停,每天工作十几小时,终于打造成了一座以盆栽艺术为主体的东方园林。这座被称为"世界上最大最美的盆栽苑",不仅是游客必访之地,更在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中浓缩了韩国的国民精神。

一个理想支撑起一生追求

成范永出生在韩国京畿道龙仁郡树脂面东青里,上世纪60年代初,刚刚从部队退伍的他坐轮船去济州岛看望战友。"岛上没有自来水,也不通电,相隔10公里方言就不一样。破旧不堪的巴士在泥泞的道路上颠簸,山坡上点缀着数间被炊烟熏黑的茅草屋,跟几百年前的样子简直没有区别。"老人说这话时,眼神流露出慈悲的哀伤,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战友陪他在岛上走了一圈,成范永敏锐地发现,亿万年前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的济州岛,其自然生态相当独特。他上岛时正值冬天,气候却温暖汗湿,到处都可看到长青植物。在作为最高点的汉拿山下,植被呈垂直状分布,种类也很丰富。他对战友说,这里是建造大型农场的良佳选择。

成范永出身困苦,刚到首尔上学时,寄居在亲戚开的一家日式食堂里,无论刮风下雨,匆匆吃点前一夜的剩饭就步行上学去,虽然食宿问题解决了,但学杂费还是要靠他自己挣。于是他做过报童,还在食堂里当跑堂,半夜后等客人都走了,才睡在店堂里的榻榻米上。在他的印象里,似乎没有穿过内衣,袜子也只有一双。即使这样,读到初二,也不得不辍学去参军。

苦孩子成范永在这种境遇下长大成人,就早早地埋下一个理想:做一个农民,多种粮食,让大家吃饱。

后来,成范永在首尔南大门自由市场租了别人半个露天小摊,吆喝着卖起了服装。有了本钱后又开了一家衬衫厂,他买来外国名牌衬衫,拆开后用放大镜分析一厘米内有多少个针脚。为了保证质量,他还将布料先进行缩水处理。还把每个顾客的身材编入档案,即使过了几年后再来买衬衫还能找到。后来,美国总统福特、尼克松访韩时,总统的幕僚和卫士也专门到他的店里买衬衫。成范永的衬衫厂每天24小时马不停蹄地开工,还是不能满足来自世界各国的订单。但他的心一直惦记着济州岛上的一草一木,一有空就往那里跑。不久,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岛上买下了一块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橘园,后来觉得不够,又拿橘园换了一块3万平方米的荒地。拨开薄薄的土层,下面就是一层层黑黑的火山岩,人家都说他这笔买卖不合算。

在后来的十多年里,成范永一有钱就买地,总共收购了24块荒地。

"济州岛在那个时候确实是很荒凉的。"老人跟记者说,"我自己搬石头,好在济州岛上有丰富的火山岩,我拿它们砸成小块,砌墙头,从各处运来泥土,买来种苗,还在园子里播洒了20多麻袋的苏铁种子。我要打造一个盆栽园林,这是我从小就埋在心里的梦想。"

"你懂盆栽艺术吗?"记者问。中国盆景艺术的历史很长,从唐朝就成形了,并影响了韩国和日本等国,韩国人将此说成"盆栽艺术",但眼前这个老头他学过吗?这可是一门大学问啊。

"说实话我并不懂,但可以学嘛。"老人做了个翻书的动作。

有一次,一个朋友大老远地来看他,他浑身上下全是泥和粉岩灰,回去后就跟成范永的妻子说,"快带他去医院看看吧,我觉得他精神不正常。"

成范永顾不得修饰自己,衣着邋遢,长发披肩,甚至顾不得与来看望他的人搭话。"真是个疯子,树木、石头能当饭吃吗?"岛上的居民说,还有韩国的"智叟"劝他:"我们都认命了,你即使干一百年,济州岛还是这个样子,你快去别的地方发展吧。"韩国的"愚公"回答:"一百年?我还有儿子呢,儿子也有儿子!总有一天我会让这里变得比济州市和西归浦更美丽。"

拍卖那天还在砌墙头

1974年,成范永干脆把户口迁到了济州,把衬衫厂交给妻子打理。妻子看望他的时候,就带些大酱、小鱼干及药品,厂里剔出来的处理衬衫就成了他和员工的工作装备。

"盆景可是很难伺候的啊!"放眼望去,数百种温带和亚热带乔灌树木和两千多件艺术盆栽各展风姿,美不胜收,记者知道其中必定有许多曲折。

"是的,济州岛的气候变化不定,刚开始时,盆栽树木经常死亡,每遇此事我就特别伤心。但有了钱后,我就马上去陆地选购最好的。"

1980年,成范永干活扭伤了脖子,去医院一查,原来是椎间盘突出,在转院动手术的途中,痛得他几乎昏死过去。但是出院后不久,他又蹲在地上砌墙头了。

成范永在家里还有一个养猪场,最多时养了3000多头猪,养猪的活都是他的妻子干的。"有时,一个晚上就要为十多头母猪接生。"成范永的太太非常贤惠,简直就是从韩剧中跑出来的。她说:"一头猪少则生十头,多的十五六头,我得为这些小生命剪断脐带,擦净身上的血迹,拔去两边的尖牙,喂饱初乳,收拾完毕已经是天亮时分了。我每天早晨就要祈祷,请上帝赐予我能够坚持下去的力量。"

1992年7月30日,盆栽艺术苑终于开园了,不过还处于边开园边开工的状态。1995年1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韩,来了济州岛后特意参观了盆栽艺术苑,并题词:"学习一个农夫的开拓精神"。这对正处于困境中的成范永是个极大的鼓舞。

但是更大的考验在后面,不久亚洲金融风暴袭来,就像巨浪快要吞没了小小的济州岛。初创的盆栽艺术苑不仅游客锐减,员工也给他制造了大麻烦,财务漏洞很大。尽管他陆续将20多块地卖掉,还是没有筹到足够的工程款,而且欠债累累。在这之前成范永已经将养猪场和衬衫厂送给了自己的哥哥和妹妹,但此时却没有人出来拉他一把。1998年,一纸银行拍卖通知送到他面前,按通常的说法就是破产了。

"你知道吗?我拿这个庭园向银行抵押,他们居然表示没法估价,只能以荒地论处,根本不考虑我付出的巨大资金投入和人力成本还有景观资源。"成范永说。"我多次申请贷款都吃了闭门羹。在拍卖前,不少人想乘机低价购买我的盆景,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有些我很信任的人却当起了掮客。"

悲伤失望的成范永在拍卖当天并没有哭泣,当一位大学教授来安慰他时,发现他若无其事地在砌墙头。"喂,你的园子快成别人的了,砌墙头还有什么意义呢?"

成范永说:"冬天马上到了,这些树木也许换了主人,但我不能让它们在寒风中挨冻啊。"

这一幕确实很像韩剧中的情节。

向树木学习

所幸在韩国有关方面和媒体的呼吁和关心下,盆栽艺术苑重新回到了成范永的怀抱。

1998年4月30日,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来到盆栽艺术苑,在超时参观后,栽下一棵树龄150年的陆松,并肯定了成先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此后,成范永在中国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他先后20余次来中国访问,考察了10多个绿化工作比较先进的城市,还应邀到北京、扬州等地讲学,成范永成了中韩两国的"民间大使"。在两国政府确定的"中韩文化交流年"的今年上半年中,他又将盆栽艺术苑改名为"思索之苑"。

"为什么改名呢?"记者问。

现代造园 篇5

一、中国古典园林思想观

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观即自然观是最值得我们领悟的。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讲究天人合一,这与现代园林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人类与大自然长期互存,其一切活动本质地与自然紧密联系。随着世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飞速膨胀,人类的许多生态资源、环境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大量土地资源、风景资源为现代工业化所破坏和浪费,人类的生存健康和发展都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这些都促使人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日益被社会广泛宣传和接受,在生态学和自然科学以及风景园林的基础上建设自然园林的观念也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方向。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你所做的方案是否真正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否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

师法自然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思维方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古代造园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本体,造园者通过对自然的感悟,取自然中美之景色于园林中,成就了无数人间仙境。因此,行万里路饱游名山大川、领悟大自然之美应是园林创作的思想源泉。现在我们有更优越的条件去感知和亲近自然,也能利用声、光、电等更多的方法来表现自然之美,大自然中的一切景象都是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鲜活地存在着。中国园林全为人的心灵而建,都是人心灵的寄托、生命的愉悦,故而园林景观设计师不仅仅需要身临自然而是要心临自然,为人的心灵而设计出园林。

师法自然的过程就是设计师将自己对大自然的亲身体验和感悟加以提炼概括、然后再用自然元素表达出来。

三、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设计理念

中国有上千年的造园史。在造园中从空间布局到如何理水、叠山,如何莳花选石等,所谓石要瘦、漏、透,水要曲折,山要奇崛苍古,这些都是一些基本原则。我有以下几点理解:

1. 以小见大、因地制宜

中国古典园林的因地制宜,一是景观设计要考虑地址原貌,二是景点布置从整体需求出发,分主次关系。众多设计师往往重视结合场地现状特点造景,而忽视了根据方案性质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布置景点。比如湖南怀化花博会场址规划就是以“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创造特色”为主导思想,结合怀化本地的风土人情和本次花博会所宣扬的“民俗、生态、品牌”的主题思想,运用当代园林规划设计方式和手法,把本次花博会设计为一个在外表上能让人彻底感受到怀化地方文化特色,在成效里又能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园林景区。而当今有一些设计师往往忽略了以小见大、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盲目求大、求新,把一些小区绿地建得像广场,有的街道变成了众多绿化和官员政绩的展示路,全然不顾市民的活动需求和城市的生态需求。设计师应该真正理解和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因为只有因地制宜的园林设计作品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人与自然和谐。

2. 造水手法

水是园林脉络气势的重要根源,古人云:“无水石不成园。”“水可积之成潭,泻之成流,喷之成雾,旋之成涡,举之成柱,悬之成布,凛之成冰。”可见错落有致、峭直嶙峋的山石与静态、动态之水皆可制造出绝佳的园林艺术效果,无论北方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私家园林都对水这种自然元素尤其宠爱。“一池三山”、等都是有关水景的刻画。在水体景观的形态上讲究动静结合,运用了高技术手段,把自然界中水的最有活力的美展示给人们。比如一些喷泉、涌泉、溪流、瀑布、水帘的设计,给园林增加了不少灵韵和生机。

3. 处处皆景、移景观念

古代园林移景的经典代表之一就是苏州退思园,它集清代园林建筑之长,园内的每一处建筑与植物既可独自成景,又与另一景观相乎应,具有步移景异之妙,堪称江南古典园林中的经典之作。当今天津人民公园整体景观具有江南园林的独特风格,园中有园,以小见大,步移景异,整个公园将形成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的综合性公园。园中一条环形河将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自然分开,大小形状不一,看似独立又相互联系,各区域情趣各异,协调自然,错落有致。

4. 植物的布置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布置之妙处在于诗情画意,常常赋于花木以人格,这也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许多植物的品格象征:如竹子的真直、荷花的高洁、梅花的坚贞等,还有石榴的多子多福。所以,园林的植物配置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多赋草木以情趣,才能使人们更乐于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生命的世界,是人生命之寄托、生命之愉悦、生命之超越的场地。如何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自然更好地交流,是人们对园林的渴望。园林设计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韵和各地文化特色,能与人们产生共鸣,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和保护地方特色建筑。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命精神不是轻易能感悟的,它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园林设计师应不断学习进取,做出人与自然能和谐共处、能安顿人们性灵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

现代造园 篇6

中国的园林总体可分为两大类: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成就最为突出。笔者就江南园林的布局手法以及造园原理上来谈谈我的浅见。

一、自然式的布局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在江南园林中扬州、苏州园林的成就最高。这些园林的布局多自然式的,究其原因,要从园林性质和原主人说起:当时的江南园林是私家园林,多为宅院合一的;而园主人又多是文化修养较高的文人墨客。他们将自己的感情意志寄托于这些山水田园之中,借自然山水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或表达对某种高尚意境的追求,从而达到犹如陶源明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趣。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就形成了江南园林必然是自然式的布局。

以拙政园为例,拙政园是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被贬后,在大宏寺的部分遗址上修建的,以后又几经易主,发展到今天的景象。拙政园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夏日蕉廊,冬日梅影雪月,春日繁花丽日,秋日红蓼芦塘,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我想也正是这种模拟自然山水的布局格式以及园内匠人那高超的叠石以及理水的技艺才使得有今日的辉煌。所以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二、多种多样的造园方法

江南园林在造园手法上以其多种多样也成为一种不可不提的创举。江南的私家园林大多运用分景,隔景,借景,叠山理水,花木配置等传统的手法来进行造园的。粗浅分析一下有如下几种:

(一)内向与外向

这种手法在半园、鹤园中很多见。沧浪亭也是使用这种手法最明显的,它将内外结合起来,用借景的手法营造一种彼此都是风景的意境。使得内景外用、外景内用、内外互动、情景相映。这种造园手法使游人产生一种处处可观景、处处能动情的感觉。

(二)看与被看

即观景与景观的概念。如拙政园中的扇面亭,这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建筑,初看起来似乎可有可无,但从看与被看的角度来讲,点缀在这里的亭子起到一个视觉中心的作用,成为了一个焦点景观。让游客不会感觉到空洞或者无聊。景观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它的功能是审美的,而看与被看中的“看”也可以理解为“审美的看”。法国的凡尔赛宫,所有的道路呈现一个整齐的放射状,这样的布局很容易让游览者感觉到空旷以及无聊。但在凡尔赛宫中所有的景观接点均有可看的景观来供人们欣赏。这种看与被看的关系渐渐被人们习惯成为了自然。而美很多时候就是一种习惯。

(三)空间的对比

这种手法最典型的例子应该是留园的入口的处理。它运用抑扬先抑的手法将人们那种渴望美景的心情达到了极至。在异常曲折、狭长、封闭的空间当中,衔接的是一种让人顿时豁然开朗的天井的处理。这种手法的运用也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含蓄和内敛的特质,营造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

(四)露与藏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越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这里所说的“重旨”与“复意”都包含有言辞之外耐人寻味的意趣。这就是平常所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也正是我们平时所提倡的含蓄之美。也正是对比所用的妙处。

(五)引导与暗示

依然以留园的入口为例,江南的私家园林很强调引导手法的作用,这种引导或是置景来起一个提景的作用,还起到一个启示作用,所以古典园林中提倡的“曲径通幽”就把所有的道路处理的极其蜿蜒。

(六)疏与密

狮子林、拙政园以及怡园中的理山置水都运用了此法。在留园中也同样运用了这种对比的手法。以期借疏密的对比和变化形成某种韵律节奏感。

(七)起伏与层次

江南私家园林多依附于住宅的侧墙来建造亭,榭,游廊,而侧墙本身的外轮廓线就充满了起伏和变化,这样就产生了良好的烘托陪衬的效果。

(八)虚与实

虚与实是一对既抽象又概括的范畴。所谓虚,也可以说是空,或是清灵、空灵,或是就是说无。所谓实,就是实在,结实或质实,或者说就是有。在江南古典园林中实的部分就是白粉墙,它在里面中占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虚的部分主要是门窗孔洞以及镂空的廊子,它与粉墙构成的虚实对比极为强烈。还有一些要素如隔扇,漏窗介于二者之间,可看作半虚半实的要素,可起强调与过渡的作用。如留园中部景观就采用着这一手法来造园。无锡的寄畅园也采用了虚实对比的手法使整体效果生动活泼。

(九)蜿蜒曲折

在江南古典园林中无论是道路还是小桥抑或是廊子基本上都是蜿蜒曲折的。廊的曲折,不仅以意味着流线的曲折,而且也意味着空间的曲折。因为廊本身作为一种狭长的带状空间,既起引导人流的作用,同时又起着分隔空间的作用。江南园林所具有的曲折多变的空间形式,多半也是借曲廊分隔形成的。如拙政园中的小飞虹,柳荫路曲一带以及西部景区的水廊,都因巧妙的借用了曲廊而赋予了空间组合的曲折性。可见蜿蜒曲折在空间的处理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渗透与层次

这种手法体现在步移景移上。在任何一个园林中设计者都想达到一种360度景观的效果。这就要求在任何一个立面上(下转第53页)都要有不一样的景观。需要我们的园林有层次感的体现,如在江南园林中的许多漏窗的运用。就让景观达到了最佳的效果。又如从在网师园东侧看月到风来亭,有一种“我在桥上看风景,而人在桥下看我”的互相营造景观的效果。

我国现在的许多建筑以及园林中也不乏对古典造园手法的运用。例如昆明世博园的东吴小筑,就成功运用了框景、对景、空间序列的处理等多种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又如美国的明轩、东园蒋园,也借鉴了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以及布局方法;昆明世博园中的中国馆中空间的处理也是对古典园林技法的运用。

纵观这些古典方法在现代园林中的使用,由于受到空间的局限性、工匠技艺的差别、人类知识,认识水平的差别,使得这些模拟的古典园林仍有欠缺了许多。所以我们的改进创新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现代造园 篇7

1白居易造园思想

白居易不仅在文学史上有着伟大的贡献, 在造园方面也有着卓越成就。“白居易是一位造诣颇深的园林理论家, 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文人造园家。他的‘园林观’是经过长期对自然美的领悟和造园实践的体会而形成, 不仅融入儒、道的哲理, 还注进了佛家的禅理”[1]。构筑园墅, 经营园林、闲适园居成为白居易生活的主要目标, 他营造的园林不在大, 不在奢, 贵在舒适惬意、意境高雅。在营造园林过程中写下的《庐山草堂记》、《池上篇》为其主要造园思想著作, 对后世乃至日本园林的营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白居易明确了唐以来的“中隐”意识, 他在 《赠吴丹》一诗中说过“人间有闲地, 何必隐林丘”来表达与陶渊明完全隐于山林的不同, 庭院的营造也不必如山水诗派创始人谢灵云那样极力网罗峻岭大川于一园, 而是追求以山水花木营造出的一种情趣。

在白居易的园林经营中, 对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要素中的花木、水景和山石的配置颇有研究, 十分讲究, 这在以前的造园家中并不多见。他十分重视园林花木配置, 在《白氏文集》中所描述的花木就有竹子、松树、牡丹、芍药、莲花等近40种。“窗前故载竹, 与君为主人”、“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心虚即我师”、“一片瑟瑟石, 数竿青青竹”等众多诗句更是记录并彰显了在众多花木中他对竹子的偏爱, 并撰写《养竹记》书写在长乐里东亭的壁上, 盛赞竹子, “比德”贤人。

在山石美学鉴赏方面, 白居易一直把太湖石列为园林观赏石类之首, 认为:“石有类聚, 太湖为甲, 罗浮、天竺之徒次焉。”在他的诗集中描绘太湖石的就有近十首, 如《感旧石上字》《寄庾侍郎》中均提及太湖石, 这些诗词成为我国园林艺术中利用太湖石造景的较早的、珍贵的文献记载。晚年辞官闲居洛阳履道坊宅院期间, 常与告老定居洛阳的名相牛僧孺一道赏石、咏石, 并为其私家宅院写下《太湖石记》。白居易撰写的这篇《太湖石记》是我国石文化鉴赏史上最早出现的重要文献, 多方面描绘了太湖石奇姿异态的美, 确立了太湖石在群石谱系中独树一帜的地位。

2白居易的造园实践

白居易先后主持营建了渭上别墅、庐山草堂、 东坡风景林、长安新昌坊宅园、洛阳履道坊宅院及杭州西湖白公堤六处风景园林。其中渭水之滨的别墅园、长安新昌坊宅园、洛阳履道坊宅园三处园林都兴建于市井之中, 规模并不算大。

其中庐山草堂与履道坊宅园和杭州西湖白公堤是最为重要的造园实践, 对白居易造园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意义重大。

2.1庐山草堂

元和十二年 (公元817年) , 白居易在庐山东林寺旁修建别墅园林庐山草堂。草堂选址在香炉峰的北面, 遗爱寺偏西, 介于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峡谷地。白居易的草堂“三间两柱, 二室四牖”, 简易, 质朴。白居易在大自然环境中欲求得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超脱, 他的草堂虽然简陋, 但是南窗北户, 非常符合生态原理, 而且我们从松竹环抱、屋顶落泉、砌下生莲的环境中, 可以察觉到一种中国历代文人随追求的“以天地为宇”的建筑意境 (图2) 。这种意境的创造是离不开文人的艺术素养和情操的。[2]

2.2履道坊宅园

履道坊宅院是白居易经营和游赏时间最长的一个园林。长庆四年五月,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满, 回洛阳隐居, 在洛阳履道里, 买下杨凭旧宅。不久白居易又奉召出任苏州刺史。方和三年, 五十八岁的白居易, 到洛阳卜居履道坊宅园, 亲自营修园池 (图3) 。冬写《池上篇》。履道坊宅园废后一半改建为佛寺, 一半为池园, 宋人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记载“大字寺园, 唐白乐天园也”, “张氏得其半, 为‘会隐园’, 水竹尚甲洛阳”。后不见于记载。

2.3杭州西湖白公堤

杭州 (临安) 以西湖大园林环抱为全世界唯一的花园城市, 在中国园林史上地位举足轻重。在白居易到西湖以前, 西湖水问题没有得到根治, 西湖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白居易带领杭州市民在西湖东北岸一带筑成规模巨大的捍湖大提, 称为“白公堤”。公元八二四年三月, 白居易亲自写了《钱塘湖石记》一文, 刻成石碑立在湖岸上, 这篇碑记就成为关于西湖水利建设的见证。到明代, 白公堤不仅成了造福民众的水利设施, 而且还成了当时杭州热闹繁荣的风景廊道。白公堤的原址今天已经不存在了, 今天的白堤是人们为纪念这位伟大诗人而给予的称呼。在杭任职期间, 他虽未造小园, 却缔造了美丽动人的西湖风景区。后人曾感叹曰:“杭州若无白与苏, 风光一半减西湖”, 如今苏堤和白堤横卧湖面, 点缀了西湖的秀美。在900余年后, 白居易与苏轼一道被杭州的居民尊称为“苏市长”和 “白市长”, 是最为值得学习、推崇的执政者和风景园林造园家。

3白居易对于日本造园的影响

白居易是对日本汉文学影响最广、最深刻的中国诗人, 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白氏诗文深受日本平安时代贵族所喜爱, 甚至被认为是金科玉律, 争相传诵。平安时代大文豪菅原道真更是对其喜爱有加, “白诗的一字一句都能烂记于心, 恰如囊中取物”[3]。

白居易的诗歌和造园思想也影响了日本文学和造园艺术的发展。日本外山英策著《室町时代的庭园史》和西泽文隆著《庭园论》中, 曾都专门论述了白氏园林思想和其对日本造园艺术发展的影响, 称他为日本园林文化艺术的“导师”。至室町和江户末期 (公元1362—1865年) , 白氏园林思想逐渐成为日本造园学家追求的园林文化主题思想[4]。

日本园林的立意, 也受到中国古典诗文的影响。白居易描写西湖、庐山等山水诗作在日本被广为流传, 西湖与庐山之美景也被作为造园的立意或景致再现在了众多的园林庭院中。日本人获知西湖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中国的文学作品, 西湖在唐、宋以来就与文人墨客结下了不解之缘。如白居易的 “湖上春来似图画, 乱峰围绕水平铺”, 苏东坡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通过这些诗文, 尤其是白居易描写西湖的大量诗文, 西湖的美名传到了东瀛, 深深地倾倒了古代的日本人。西湖不仅成为日本人吟诗的题材, 还被造园家们搬进了园林。早在室町时代, 日本人就开始在园林中拟造西湖, 著名的银阁寺园林中铺满白沙的广场“银沙滩”就是西湖的缩景, 银沙滩旁的阁楼和白沙堆成“向月台”都是模拟西湖边阁楼山峦而建。在这里, 日本古代造园家利用“枯山水”的写意手法, 成功地再现了西湖的胜景。

对日本文化和园林影响最大的是白居易的《池上篇并序》和《草堂记》。日本平安朝中期文人庆滋保胤所著《池亭记》的创作受到白居易这两篇文章的影响。

日本三大皇家园林之首的桂离宫, 造园时总体布局和审美的依据就是白居易的《池上篇并序》。 如月波楼引自白居易的《春题湖上》“松排山面千重翠, 月点波心一颗珠”, 水萤灯笼取意《长恨歌》诗句“夕殿萤飞思悄然, 孤灯挑尽未成眠”。

桂离宫以书院群建筑为主体建筑, 建筑具有禅宗倡导的简约朴素的风格, 茶庭作为园林中相对独立的局部分散在周围, 形成园中有园的格局。从造园风格上看, 桂离宫是多种风格的综合体, 既是池泉园, 又是书院造庭园, 还兼具了茶庭和文人写意园的特点。

图片来源:引自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4结语

白居易作为中唐文人造园家和园林美学思想家, 在中外造园艺术影响巨大。其文人的艺术素养与情操通过造园的实践表现的淋漓尽致。白居易造园思想是对自然、哲学、审美等认识的综合体现。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

[2]张钦楠.中国古代建筑师[M].三联书店, 2008年.

[3]许金生.日本园林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

传统园林的造园特色 篇8

关键词:传统园林,造园特色,中国

我国的传统园林历史悠久, 如果从殷商时代算起, 至今已有3 000年的历史, 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从古至今, 诗词文化对园林的推动具有较大的作用, 逐渐使传统园林具有诗意画境的特色, 即情景交融, 回味无穷, 如苏州沧浪亭中“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简单的几个字, 使只有1.08 hm2的沧浪亭包容了大景致, 将远山近水、清风明月都纳入其中。就杭州市而言, 这样的题词点景的造景手法蕴藏许多。如在西湖曲院风荷一带, 杨万里曾有诗曰:“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片言只语便将西湖的荷花描绘得栩栩如生, 进而展现了西湖的柔美、视野的开阔及天地之壮观[1,2,3]。中国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值得园林工作者学习和传承, 该文通过总结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特点, 以供同行参考。

1 以自然为重

中国园林以自然为摹本, 经过人工精心组织, 师法自然, 力求营造的景观能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境界。

杭州西湖是“三面云山一面城”的自然格局, 却是历代人工营造的结果。苏白两堤、湖中三岛、保俶塔雷峰塔等都是人工造景, 与优美的自然山水相得益彰, 恰到好处, 水泛涟漪, 满目苍翠, 所谓“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4,5]。

2 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人文和自然相结合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一大特色。造园体现了园主或造园人的一种精神。如拙政园中的“与谁同坐轩”, 虽是简单的扇形亭子, 但题额之问将给予不同赏景者不同的思考, 题额的答案原词取自苏东坡只与明月清风为伍的孤傲。一句反问, 拨动了众多赏景者的心弦, 使之与山水明月共响, 去细细品味园主的心境[6,7]。

3 造景四要素的自然融合

自古以来, 中国园林造景追求“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的意境。因此, 古人在造园中往往将建筑与山、水、植物相互融合。真山真水是造园佳选, 如若无真山真水, 也可以挖土为池, 堆坡造山, 再模仿山林意境将建筑融合在山水之中, 充分享受山野之趣。

苏州拙政园的主景区, 占地面积约1.23 hm2,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 池广树茂, 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 主次分明。“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 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 池水清澈广阔, 遍植荷花, 山岛上林荫匝地, 四季景色因时而异。整个布局将建筑与周边的山水融合为一体, 赏景四时皆佳。

4 园中有园, 以小见大

传统的园林布局均经过精心设置, 不论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还是面积较小的文人园林, 在总体布局中, 功能分区明确, 园中有园, 特色鲜明, 如拙政园中西部的“补园”, 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园中园在遵循总体布局风格的同时又兼具各自的特色, 或开阔或幽深, 或精致或优雅, 成为整个园林的精华与特色所在, 虽然面积不大, 但可令游客在不同的园林中感受不同的景观, 充分调动游客的情感。

以小见大是传统园林中的常用手法, 以石为山, 树为林, 池为湖海, 设置曲折蜿蜒的小路, 引人入胜。明代书法家米万钟取“海淀一勺”之意, 营建“勺园”, 个园中通过植物、山、石凳的布置, 涵盖了四季景观, 手法简洁, 各具特色。

5 丰富多彩的空间艺术

多层次、多变化的空间艺术是我国园林的营造精华。造园需因地制宜, 更需在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艺术。

杭州郭庄, 占地约9 788 m2, 水域面积约3 000 m2, 园区分“静必居”, 后入“一镜天开”。前园后宅, 是传统园林的特色。进门经复廊几经周折到正厅, 上悬匾额“香雪分春”。左右厢房和后堂构成一小院, 院中清一色的石板铺装, 中间是一个方池, 池中涓涓细流不断, 形成江南民居特有的恬静气氛。园中的曲廊、池阁、后山、石桥形成了一幅精致的景色。站在月门里透视, 可见葛岭等倩影, 如摄入画中一般, 倍添游园的兴致。跨出月门, 紧邻西湖湖水, 画面开阔, 引领人的视觉去畅游西湖美景。郭庄虽小, 但景观营造丰富, 借引西湖之景, 大大开阔了园内的景致, 是西湖边的景园佳作。

中国园林融合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等艺术, 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立足于当今, 怎样做出有本土特色的园林, 除了继承与融合我国的优秀园林文化外, 还需要园林工作者不断地摸索与实践, 探求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2] (清)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0.

[3]童寯.江南园林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4]高建民, 阿拉坦其其格, 邢丽萍, 等.地被植物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生态应用[J].华北农学报, 2004, 19 (F12) :171-174.

[5]朱筱侃, 樊青青.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23) :95, 106.

[6]杨翼飞.浅析桂林山水园林造园特色[J].山西建筑, 2011, 37 (15) :195-197.

秋霞圃:尘封的上海“造园史” 篇9

比上海开埠历史更早的,是上海的“造园史”。而沪上造园工程,最早可推至明朝。溯其源,则需从更早的宋代谈起。

士大夫潜心“造园”

宋代金兵入侵中原时期,吴中地区的富贾贵族携家眷钱财投奔南方,遂在上海这块自唐代开始沉积的天然大滩涂的南方地界开始落脚,韬光养晦。《上海县志》称:“上海县旧名华亭,在宋时,番商辐续……元至元二十九年,以民物繁庶,始割华亭东北五乡,立县于镇,隶松江府,其名上海者,地居海上之洋也”。

遂东南开始兴盛,“地居海上之洋”之地,顺势发展。经过数代人的经营,随着邑庙的兴建,象征民间信仰开始普遍盛起,“心”得安处后,“身”也需得到最好的安顿。

到了明代,士大夫阶层开始潜心“造园”,倾尽财力,以求传世,无不极其“功”,无不尽其“巧”,盖求门楣耀族、福承子嗣。

最为鼎盛时期,上海的园子形成气候,吴中文化遗珠在上海生根发芽,奠定了早期的“申”文化基调。所建的园子当时集中在旧松江府,加上海洋性气候的浸染,上海的园子在功能、设计和居住、赏玩性上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申园”特色。

园子不再仅仅是一方居所宅邸,更多时候它承载了当时大户人家对于“避世”“隐世”“结交知己”的心理需求。天高皇帝远,地方士大夫形成了一种普世的默契,躲避官场辛累、战乱纷争,自在逍遥、自得其乐为妙。

目前在上海保存相对完整的有五处古园,分别是散落在上海各区县的嘉定的“秋霞圃”、青浦的“曲水园”、南翔的“古猗园”、黄浦的“豫园”和松江“醉白池”,合起来称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

说是“园林”,其实就是躲过了战乱炮火、经过了历史变迁、终于幸存下来的五户旧私人宅园。但若复原当时的造园盛景,怕是无以计数。

戏剧化的买卖

五处园子年代最为久远的、留存明代遗风最完整的是“秋霞圃”。秋霞圃约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至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之间,那是北京城内诞生了现今举世闻名的“成化鸡缸杯”的年代。

秋霞圃系原明代工部尚书、荣禄大夫龚弘的私人花园。这处宅子建成之后50多年,“富不过三代”的谶言似得应验,龚家曾孙龚敏卿死于家中盗事,推测为家奴所害,遂龚家家道中落。出于无奈,龚家将园子售予汪姓盐业徽商。

当时徽商已经在中国渐成气候,几乎垄断了盐业、茶叶等很多产业,在明代几乎成为中国早期商业联合体的代表。同一时代,犹太人在西方也形成了自己的强大经济实力圈和经济共同体。莎士比亚笔下《威尼斯商人》中描述的犹太人在欧洲的经商面貌和经营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就还原了当时的商业情境。

后出现戏剧性一幕。龚敏卿之子锡爵为振兴家业,欲赴乡试,苦于没有资金,便问汪姓徽商提出加价。汪姓商人对没落贵族子嗣龚锡爵提出,价不可加,龚秀才如若中举,宅园可以无偿退还龚家,分文不收。后锡爵高中,汪果然践诺诚信将宅园拱手相还,诚信可嘉。

流动的“盛宴”

万历崇祯年间的秋霞圃,是其最舒心惬意的年代。锡爵之子方中子承父业,常邀文人墨客、地方贵胄来园中做客,与“嘉定四先生”唐时升、娄坚、程嘉燧、李流芳交往甚密。鸿儒之士在园中吟诗作画、会文唱和,指景比兴,那是常事。

这大抵和万历年间上海造园再次迎来高峰有关,也是社会整体环境使然。上海各地到处圈地、凿池、叠山垒石,平地里起了多少楼台亭阁、仙林玉苑。各处都是以举家之财力、汇巧思之心力、集考究之劲力,倾力建园。“清贵”之风盛起,富不彰显,品之得然;贵不失礼,法度合体。

“流水席”摆起来了,园子处处皆景,岂能辜负。因此,晚膳是不能拘泥于室内的,是“流动”的。怎样流动,那要看龚家主人和相谈甚欢的宾客在用膳时间身处园子哪个角落。

秋霞圃的园林设计,以山取胜、以水为中心。一泓狭长的池水,清澈如镜。池北的四面厅,厅前是石板铺成的月台,临池砌石栏,凭栏俯瞰,峰石高树倒影水中,纤微毕现。

如果宾主们此时游园恰好在四面厅,那么家佣丫鬟们便鱼贯而来,桌几酒盅铺上,佳肴美酒款摆,“山光潭影”的匾额和池水波光相映生辉。笔墨纸砚依然是少不了的,一旁书僮静静而立,适时研磨为文人墨客们即兴的赋诗题字准备。主客酬答,清词妙语迭出,那个年代,书画皆为士大夫之间因友情互赠之私人藏品,代表着莫逆之交和相同的价值观,普通百姓无缘以见。

经由水路,明代昆曲从苏州昆山传到上海,开始在上海士大夫阶层盛行。有些深研昆曲的贵富之族自设昆曲班,对昆伶精挑细选,常年寄寓园中。功有师承、文有士大夫亲自填词,兴致所至主人与伶人共同临水择曲而唱,这样的“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的景致,与现在的都市生活相去甚远。

秋霞圃里黄山假石南面,池西有一座舟而不游轩,俗称“旱船”。船头临池畔,后部建筑如一厅,与池上草堂相连。这是人间绝佳的“戏台”。提灯挂笼之夜、烛光氤氲四起,昆腔随攀爬之势的绵力旖旎而来,水波粼粼,似真非真,非语言能尽诉矣。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秋霞圃里还有一处奇景,即以一块大假山作为屏风的“屏山”,其章法接近于它的设计者赵鼎奎的画风。屏山西脚下,设有石凳,其旁有一石,上刻隶书“米汁囊”三字。据《嘉定县志》称,听说阴雨天,石上流出的水像糯香米汁。

此石原在荷池南侧的假山上,后不知去向。

据《嘉定县志》记载,秋霞圃有十景,山、池、峰、花、雨、雪尽括,皆人心之胜境细致诉求也。

但人算不如天算。清初,龚家又告式微,园林开始荒芜,家中遣散人等,汪姓徽商的后人再次购下此园。可谓“峰回路转承园路,造物弄人两家人。”

雍正四年(1726年),汪家将园林捐赠给城隍庙作为庙园。乾隆年间,东面的沈园也归并城隍庙,与秋霞圃连接,添建即山亭、迎霞阁、碧光亭、池上草堂。自此,秋霞圃的真容正式对游人敞开。

听住在秋霞圃附近的老人说,他们童年时,有“朝朝城隍庙,夜夜小山堂”之说。小山堂在秦家园。大约一百多年前,秋霞圃和秦家园游客众多,或许还有演唱,城隍庙有戏台。后园有书场,常有弹词评说,叫人流连忘返。

不同于北方中轴对称的四合院平铺阔落的格局,“申园”文化讲究造景构造,自得其法。南方园林贵在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秋霞圃中此种格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即山亭”,登上即是山,一览众山小,寥寥数字胸壑豪情尽显。亭上有一对楹联饶是有趣,上联是“树枯化龙易”;下联是“亭高得月多”,悠悠然一盏山亭,将园林寄情山水之意、神通日月之想述诸得淋漓尽致。

开启书堂文化

咸丰十年(1860年)至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东征期间,嘉定经历了3次争夺战,秋霞圃被烧毁,仅剩部分池水山石。直到光绪二年(1876年)重建池上草堂、舟而不游轩等。

此后,又修复丛桂轩,内设茶肆,并造延绿轩,租给一家名为“美真轩照相馆”的摄影机构,秋霞圃的很多园林景致亭台楼阁、冬雪秋枫等宁静照片,皆出于此。

辛亥革命之后,各地多将寺庙改作学校,1920年,嘉定的城隍庙和秋霞圃内也开办了启良学校,其创始人戴思恭发起整修事务,请各业分别认修亭台楼阁,既按照园林格局,又就计划教室需要增建校舍。自此,秋霞圃开启了书堂文化的传统脉延。现如今在秋霞圃内设立的“秋霞圃书院”亦以教授正统儒学而在上海颇具影响力,创始人是李耐儒。

抗战时期,秋霞圃为日本侵略军盘踞,设立医院,园景受到很大摧残。1946年启良学校虽复课,却无力修葺园林。

直到1979年才开始修缮。如今,占地3.28公顷、总建筑面积为3950平方米的秋霞圃已经基本恢复古园面貌。

现在的秋霞圃为原龚园、金氏园、邑庙整合的结果,三园一庙精心修葺,加之儒学传承、旧亭如故,山湖相映、碑石入墙,是上海为数不多留存下来的明代园林的活化石,稳稳地镶嵌在新时代上海版图的西北隅。

嘉兴烟雨楼造园史研究 篇10

关键词:烟雨楼,造园史,浙江嘉兴

1 烟雨楼概况

嘉兴市区东南有2个湖,明朝之前,称南面的湖为滮湖、马场湖,西南面的湖为鸳鸯湖,即现如今的西南湖,二湖相连(中间有桥相隔)。滮湖占地逾53.33 hm2,湖心岛占地1.20 hm2。它不仅风景秀丽,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烟雨楼位于嘉兴南湖湖心岛之上,是湖心岛的主体建筑,为南湖景区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烟雨楼四面环水,碧波荡漾,岛上杨柳依依,绿树掩映。阴雨时节,从岸边向湖心岛眺望,雾霭朦朦,犹如蓬莱仙境(图1)。

烟雨楼历经多次兴废重建,历代不少府志、县志、诗词中均对其有所叙述,历代文人墨客为烟雨楼留下了无数诗篇和画卷。该文在多次实地调研及文献收集的基础上,对前人资料进行综合整理,从景观角度展开研究,针对烟雨楼造园史进行梳理阐述,深入发掘南湖烟雨楼的人文艺术魅力,力求呈现烟雨楼清晰的变革过程。

2 烟雨楼的历史沿革

如同其他传统园林一样,随着朝代的更迭、战争的摧残、不断的易主,烟雨楼历经改建,已非原貌。选址、格局、建筑、功能等方面均经过数次调整后,才有如今的面貌。

2.1 五代时期始建

《十国春秋》记载:“元璙作金谷园以娱老,又建烟雨楼于滮湖之上[1]。”此处的元璙是指吴越王钱鏐的第四子钱元璙。陈从周先生主编的《中国园林鉴赏辞典》中断定嘉兴烟雨楼为吴越钱元璙在后晋天福年间(936—944年)所创建。嘉兴在吴越国时期,国泰民安,距离吴越国首府杭州较近,环境优越,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统治阶级的后花园。

明万历《秀水县志》记载:“元璙筑台鸳湖之畔,以馆宾客[2]。”可见当初的烟雨楼并不在滮湖的湖心岛上。烟雨楼的具体位置,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具体何时建造也无证可考。2011年《嘉兴日报》陆续刊登了于能撰写的《烟雨楼及其楼址考》系列三文,综合分析各大史料记载,推测烟雨楼最初建在在鸳鸯湖和滮湖交汇带。

五代时的烟雨楼并不对外开放,它属于皇家园林的一部分,是皇家休闲娱乐、接待宾客的会所别院。史料对其场景布局未有详细描述,但从其功能及服务对象来推测,其建筑、园林的规模档次绝对不容小觑。

2.2 宋元时期的兴废

随着吴越国的纳土归宋,烟雨楼也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北宋年间,其风头被西北城上颇受官方推崇的月波楼所盖过,随后的100多年里,史书中未见与其相关的记录,它从官方产业逐渐成为民间产业。

北宋宣和庚子年(1120年),方腊起义,第2年起义军便攻打了秀州(嘉兴旧名)。北宋灭亡后,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率军攻打秀州。这9年之内的2场战役,让秀州的亭台楼阁被战火烧毁,烟雨楼在此后的七八十年间未有史料记载。

南宋在江南的偏安局面获得稳定后,经济恢复的很快,嘉兴城市十分繁荣,这时又开始了楼堂馆所的兴建热潮,烟雨楼也有了它的第一次重生。嘉定年间,吏部尚书王希吕,在钱氏遗址建楼,后由其儿孙辈扩建成烟雨楼。

宋理宗绍定二年(约1229年),大臣吴潜游烟雨楼,作词《水调歌头·题烟雨楼》一首,“烟雨楼”三字初见,在此之前并未有“烟雨楼”之名。词中描写该楼“高立万人头”、“东湖千顷烟雨”、“自有茂林修竹”。由此可见王家的烟雨楼高大巍峨之状,周边有“茂林修竹”,环境优美。

之后,烟雨楼又几经易主。关于这段历史,光绪《嘉兴府志》有一段清人做的考证:(烟雨)楼自王希吕重建以后,尝为柳氏园。潘师旦得之,为会景亭。吴仲圭云“春波门外旧高氏圃中有烟雨楼”,后废为三教堂。元即其地为宣公书院,兵后,移书院入城,又改为三贤祠。盖楼初建在湖滨,与春波门相近,故嘉兴八景有春波烟雨之目。自元以后,废兴不一。嘉靖中,太守赵公重建时则已在湖中矣[3]。

元末,至正十七年(1357年),农民起义暴发,张士信进兵嘉兴,与苗人杨完者在嘉兴外围进行拉锯战,史称“杨苗之乱”。烟雨楼毁于战乱之中。

2.3 明清时期重建

明代时局稳定,嘉兴又恢复往日的繁荣。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秋(1547年),嘉兴知府赵瀛为了疏浚河道,发展民生,大搞水利建设,他将河道中的淤泥运到滮湖之中,形成一个小岛。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赵瀛在“诸僚佐曰可”和“父老曰可”的民意推动下,开始动工兴建楼台。为造此楼,赵瀛还推迟了自己的升迁机会,直至造完5间后才去山西上任。此处建筑仍旧沿用了“烟雨楼”之旧名,从此烟雨楼从湖滨移至了湖心。明代范言所作的《重建烟雨楼记》中对此事有详细记载,书中描写道该湖心岛“积五十尺,广袤三百尺”。明代首辅李春芳曾为其写记:构楼其上凡五楹,缭以垣围,莳以桃李,轩牖洞豁,而一览嘉禾可尽也,仍其名曰“烟雨”。由此可想象当年重建后的烟雨楼的面貌,四周有围墙,种植桃李,屋内窗口通透明亮,可远眺观景。

此后的几十年,烟雨楼又几经修葺。隆庆五年(1571年),浙江兵备道沈奎来嘉兴,见烟雨楼已破损不堪,将有坍塌之险,便重行修建,还在大楼南面筑了一座石台。万历十年(1582年),龚勉又一次集资修葺,利用开浚城河的淤泥,加高了沈奎所筑的石台,取名为“钓鳌矶”,寓意嘉兴人科考高中,独占鳌头。次年嘉兴果然出了一名状元。于是龚勉又在湖心岛上,对烟雨楼四周景观进行扩建,新建文昌、武安两祠,凝碧、浮玉两亭,禅定、观空两室,沿湖堆砌山石,小岛北面凿池布泉,钓鳌矶畔种植桃李。整个园林建筑设计精巧,布局合理。他去任后,有人将烟雨楼荷花池畔的一座亭子改作了龚公祠以纪念他的功绩。得益于龚勉之举,烟雨楼格局有了重大改观,自此烟雨楼又开始兴盛,游人争相来观赏“夹岸芙蓉飞紫燕,绕堤杨柳弄黄鹂”(李培·南湖咏兴)之美景。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烟雨楼经知府刘应钶再度修葺烟雨楼,自此烟雨楼盛名远扬,成为四方人士来禾必登之所,烟雨胜景,令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董其昌赴湖北督学,途径嘉兴,建议把滮湖作为放生湖,并且留下“鱼乐国”三字,这就是岛北“鱼乐国”石碑的由来。由于游人纷至沓来,官府不够重视,烟雨楼年久失修,不堪重负,直至崇祯五年(1632年),烟雨楼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知府李化民才又组织地方上重新建造烟雨楼。

明末清初,嘉兴人民为抗清兵入侵展开战斗,烟雨楼毁于战火。在此后的40余年,烟雨楼名存实亡,昔繁荣鼎盛之处,皆成瓦砾。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嘉兴同知季舜有2次创议,烟雨楼才得以兴建,同时于钓鳌矶东南重建了龚公祠。工程历时四年,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终告完成。

清康乾盛世期间,因恐皇帝南巡至此,烟雨楼不断得以修理。1751—1784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8次驻跸烟雨楼,每次都留下诗篇盛赞烟雨楼美景。期间主要变化:(1)明代重修后烟雨楼一直是坐南朝北,为了迎接皇帝南巡,烟雨楼经过重大整修后面向了南面的钓鳌矶;(2)原有石埠由于烟雨楼的换向失去了作用,在东岸堤上,重新建造了一座大石埠;(3)拆除旧楼前的浮玉亭和凝碧亭,改建了凝碧阁;(4)由于烟雨楼的换向,栖凤轩从紧靠大楼后变成在楼前。之后百年里,烟雨楼部分区域暂停对外开放。自道光以后,随着国运衰落,烟雨楼因缺少管理和维护,日损一日,逐渐变得荒芜[4]。

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与清军展开激战,存在180余年的烟雨楼终不能幸免于难,再次毁于炮火。次年,战争平息后,嘉兴知府许瑶光在湖堤岸边种植了花草树木,对岛屿进行了绿化。此后数年里,又陆续修建一些建筑,形成今日烟雨楼的大体格局,很多建筑保留至今。主要变化:(1)在烟雨楼大石埠上面,建造一座门厅,取名“清晖堂”;(2)在钓鳌台上建造八咏亭;(3)在烟雨楼遗址的东北,建造了三间平屋,取名“亦方壶”;(4)在清晖堂左右各建有厢房,南厢房名菱香水榭(又称小蓬莱),北厢房名菰云簃;(5)在凝碧阁的废址上建造“宝梅亭”。地方士绅筑为了赞颂许瑶光的功绩,留住这位好官,在烟雨楼旧址的西北先后建成来许亭、鉴亭。

2.4 民国及建国后改建(图2)

民国七年(1918年),嘉兴知府张昌庆重建烟雨楼。这次烟雨楼的重建工程较大,主要做了以下几处改动:(1)在遗址上建造了两层楼房,外加四周走廊;(2)大楼之前钓鳌矶上的八咏亭有碍观景,予以拆除,移建在城内瓶山之颠;(3)楼北的假山,由张家弄寄园主人沈石荪主持整理,堆叠成虎豹狮象形状;(4)重新修建堤上荷花池万福桥。

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南湖水面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烟雨楼连同秀丽的南湖一起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抗战期间,烟雨楼曾沦为日军的“华中铁道公司食堂”,内饰呈日系风格。1949年5月7日,嘉兴解放,烟雨楼重新回到了嘉兴人民的手中。自此以后,在政府与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烟雨楼进行了多次整治和修葺。2004年10月,烟雨楼经批准进行落架大修,次年初完工,重新对外开放。重修后的烟雨楼更加宏伟气派,更显江南名楼的风采(图2)。

3 结语

烟雨楼自初建起的一系列改变,慢慢从皇家别院转变为民间产业。它的兴衰和官府的重视程度有紧密联系,明清是其发展的高峰期,文人墨客争相从四面赶来一睹烟雨楼风采。从选址来看,烟雨楼从最初建在岸边,机缘巧合,移至岛上,规模格局逐渐扩大。烟雨楼的每一次改建,每一处布局,都与其当时的社会时局、政治因素、民间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追寻它的历史旧貌,了解它的每一步改变,可为下一步烟雨楼园林艺术及人文特色的研究打下基础[5]。

参考文献

[1]吴任臣.十国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2010:14.

[2]李培,黄洪宪.万历秀水县志[M].民国十四年金蓉镜校补铅印本,1925.

[3]许瑶光.嘉兴府志[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3:45-46.

[4]吴藕汀.鸳湖烟雨[M].北京:中华书局,2010:65-66.

上一篇:协议的选择下一篇:山羊捻转血矛线虫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