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支出管理

2024-10-08

收入支出管理(共11篇)

收入支出管理 篇1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的收入与高校的规模化发展出现了极端的矛盾, 高校的收入已经不能适应高校盲目扩大的需求了, 高校的资金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 现在高校的资金主要就是依靠学生的学费以及银行的贷款, 但是依靠二者必然会加重高校的办学风险, 为此如何积极地探索出高校的收支管理平衡, 建立科学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成为当前高校科学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1. 资金管理存在许多的问题

随着现阶段我国教育机制的改革, 许多的高校为了自身的发展, 他们不断地扩张自身的规模, 不断地增加不符合自身特点的项目, 这样就会使得高校的资产管理跟不上高校的规模扩大带来的自己问题, 总之高校的资金管理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就盲目的进行项目, 有的高校资金管理的方法也比较的落后, 他们对于高校的资金管理缺乏有效监管, 使得高校的资金往往处于闲置状态, 造成高校的资金浪费。

2. 筹资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高校的性质决定了高校是不具有盈利观念的, 因此高校对于学校的资产也就没有市场意识, 他们对于学校的资金使用情况缺乏有效的计划性规划, 尤其近几年我国的高校由于追求资质等因素, 导致高校不切合自身的资产情况盲目的扩大学校的投资规模, 最终导致学校的资产出现亏损, 最终学校不得不向银行贷款, 使得学校的资产回收速度慢, 同时高校的资产管理者对于高校的资产缺乏理性投资, 他们对于高校的资产不能利用市场的因素去管理, 导致高校的有效资产浪费, 进而降低了高校的资产利用率。

3. 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的高校资产基本上就是属于国家资产, 对于高校的财务管理我国实行的就是校长负责制, 但是在我们的高校管理中我们发现校长负责制还是有许多的问题, 我们通过对近几年的高校腐败案件不难发现, 高校的资金管理还是主要有校长决定, 高校的财务管理还是过重于集中在某个人手中, 这样就会为高校的资金管理安全提供漏洞, 而且高校的资金管理与采购行为没有进过阳光招标等, 使得高校的财务人员还吃回扣等。

二、解决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措施

1. 提高风险意识, 降低财务风险

提高高校风险意识, 规避当前的高校资产负债累累的现状, 首先就是高校的主要资产管理者要树立市场意识, 加强利用市场的观念去强化高校财务的管理, 利用现有的高校资产去实现高校的经济效率。其次高校要积极的争取国家社会等方面的支持, 利用现有的政策因素去获得教育经费的支持。或者通过努力将高校的贷款模式进行改变, 以此减低高校的资产支出成本, 降低风险。最后高校要积极的创新, 提高高校的资产, 促进高校的饿发展。

2. 建立健全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我们要强化高校财务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 培养他们的会计职业道德, 树立以集体利益为中心的工作氛围, 加强对于会计以及出纳人员的工作机制的规定, 建立互相监督机制, 同时实行会计岗位竞争竞岗的机制, 加强对于会计岗位的领导, 通过制度的建立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 理财观念, 而且高校也要定期的组织一定的会计人员参加相关的会计知识培训, 进而多渠道的增加他们的会计综合素质。其次我们要建立集体决策制。对于高校的重大的资产投资事项我们要建立以高校集体决策制, 由高校的集体决策资产的投资使用情况, 以此来保证高校的资产的投资安全。最后, 我们要建立资产使用审批制度。高校对于资产的使用要强化他的使用额度的限制, 对于超过额度限制的要经过高校资产管理者的审批。

3. 规范基本建设行为, 建立项目评审制度

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资产收支制度, 通过有规划的资产管理计划, 提高高校的资产管理效率, 合理的规划高校的基建投资, 合理的利用高校的固定资产, 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 提高它的经济效率。再则对于高校的建设项目我们要加强监督, 搞好科学的前期资产投资论证, 建立规范的资产责任制度, 强化对于项目的各个施工环节的监督与管理, 促进高校资产的最大值, 最终确保高校项目建设的质量。

4. 强化预算管理,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在编制支出预算时, 要量入为出, 统筹兼顾。编制预算时, 应从高校的全局出发, 高校在考虑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要结合国家、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高校的财力情况把高校的全部可动用资金包括财政事业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 按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综合平衡, 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全面反映学校整体财务收支情况和总体规模。

5. 引入权责发生制, 强化成本效益观念

首先, 高校要有明确的办学思路, 树立成本意识。高校教育不是国家基础教育支持的对象, 这就要求高校的发展要从自身立足, 时刻牢记教育成本的支出, 增强高校的资产增长。其次, 从建立成本控制机制的角度,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避免由于效率低下造成的浪费转嫁到学生及家庭身上: (1) 通过教学计划和质量要求, 建立高校成本标准体系; (2) 高校要借鉴企业的会计管理模式加强对于高校成本的核算与管理。 (3) 高校要根据自身的运营情况建立专门的会计核算管理部门。 (4) 建立教育成本控制评价制度。政府应通过有关的激励约束竞争措施消除高校管理运作中的各种非效率行为, 促其以最低的价格和最低的成本提供教育服务, 确保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因此, 高校成本核算不仅是完善高校会计核算的客观需要, 也是高校开展绩效管理、考核评价高校财务运行绩效的必然要求。同时, 还是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活动成本补偿与成本分担机制、制定高校财务政策的客观需要。

收入支出管理 篇2

【关键词】浅议;医院、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随着2013年1月1日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所属的医疗卫生行业也属于事业单位,但医疗卫生行业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于2010年12月31日发布实施,其早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这样致使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特别是收入费用表与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下面将解析二者报表勾稽关系。

收入费用表既反映医院的各项门诊收入、住院收入以及相应的成本费用等,具体来讲 ,对应总账上的医疗收入—门诊收入、住院收入会计填列,同时填列报表时 要将财政基本补助收入也要纳入进来统一进行核算,也就意味着医院收入包括四大板块:即住院收入、门诊收入、药品加成收入、财政基本补助收入。但与之相对应的医疗业务成本也要按照会计上的配比性原则进行核算,特别注意的是,运用财政项目资金、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库存物资要剔除在外(具体要通过待冲基金账户进行过渡处理)。避免财政资金、科教项目资金支出形成的成本费用纳入医疗业务成本,致使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看病成本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收入费用总表中设计的医疗收入加财政基本补助收入形成总收入(要特别注意剔除科教项目收入、财政项目补助收入)。但与之对立的医疗业务成本和管理费用中还包含有财政补助基本支出形成的成本费用,因此医疗结余中还包括财政补助基本收入,又包含财政补助支出形成的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考虑到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补助政策以及事业单位结余分配不能够用财政资金的相关规定,必须对财政补助基本收入、财政补助支出形成的医疗业务成本形成的财政补助基本结转从医疗结余中剔减出去,方能进行医院的结余分配。

从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来看,分为两项内容,一是财政(一定是本级财政)给予医疗卫生部门的基本补助支出,另外是财政给医疗卫生部门的项目补助支出,结合收入费用表;二者的勾稽关系必须一致。但从两张表来看,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相对来讲比较好对应,而财政补助基本支的收支余额(即财政补助基本结转)在收入费用表中的医疗收入和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中列拓,因此本期医疗结余中包含财政补助基本结转,必须予以剔除,从而真正反映医疗卫生部门真正的收入、成本费用、结余,对此医疗卫生部门结余才能进行结余分配,计提相应的专用基金,最后余额转入事业基金。

对于财政基本补助收入,减去本期财政基本补助中用于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中的余额,形成财政补助基本结转,留待下期继续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当地财政部门不能予以统筹。而对于财政补助的项目支出,运用当期收入减去当期支出,余额形成财政项目结转,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财政部门统筹资金规定精神,超过两年的要予以统筹本级财政。对此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当中没有说明,因此从二者报表架构来看,显然收入费用表的内容包含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内容,但是二者报表的属性又不尽相同,收入费用表属于月报,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属于年报,因此两张报表的勾稽关系平时对不上,也只有等年末时收入费用表的年报才能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才能产生相对应关系。这是特别注意的一点。

收入费用表中的数字逻辑关系也是清楚的,大体上分为四个内容:财政补助的基本结转、财政补助项目结转、医疗卫生部门收入减去费用(不包含财政基本支出当中形成的医疗业务水平、管理费用)的医疗结余、科教项目结转。在这四个内容中,财政补助项目结转相对取数容易,只需要查阅财政补助项目收入、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的明细账即可得知;科教项目结转报表项目只需要查阅科教项目收入、科教项目支出即可得知。比较难以取数的是医疗结余、财政补助基本结转,因为二者混淆在一起,用医疗收入加上财政补助基本拨转收入形成总收入,然后减去总的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形成医疗结余,此时医疗结余中含有财政补助基本收入支出所余的结转部分,但由于新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对医疗结余的分配只能限于自身收入、支出之差额进行分配,而不能对纳税人形成的公共财政资金余额搞分配,因此要把医疗结余中含有财政补助基本结转要剔除在外,这也是整个事业单位会计和财务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这也是《预算法》的精神。

而对收入费用表最终反映的结果又进一步对应了资产负债表上的净资产项目:财政补助结余(含基本结转、项目结转)、科教项目结转、事业基金等,也符合这次会计改革中的资产负债表观点。因此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隶属于收入费用总表,而收入费用总表又隶属于资产负债表,这是两报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参考文献:

[1]《事業单位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医院财务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收入支出管理 篇3

一、改革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 加强宣传, 积极反映

常宁市支行在开展对国库经收处业务检查时发现, 各银行网点多头开设财政专户的现象比较严重, 导致大量财政资金滞留各商业银行网点。这一现象不符合人民银行账户管理规定, 不利于财政自身的管理和调度, 不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应有作用, 同时存在一定的资金管理风险。因此, 建议将所有预算外非税收入和支出纳入人民银行国库核算管理。常宁市支行专门向市政府主管领导专题汇报, 取得了政府领导的支持。财政部门逐步认识到由人民银行国库管理所有财政资金安全可靠, 而且可以解决目前预算外资金管理不规范的现象, 同意把预算外非税收入全部纳入国库核算管理。

(二) 加强领导, 周密部署

2009年3月, 常宁市专门成立了以主管财政的副市长为组长, 财政局和人民银行一把手为副组长, 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常宁市预算外非税收入管理领导小组”, 负责预算非税收入改革的领导和管理。制定了《常宁市预算外财政专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常宁市预算外资金纳入国库核算操作规程》、《常宁市预算外资金纳入国库核算管理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并以文件形式对非税收入的缴库方式、使用凭证、资金清算等进行统一规范, 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 组织检查, 清理账户

市财政、市人民银行、市审计、市纪委等部门联合组成检查组, 对所辖商业银行网点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 共查处并撤销违规开设的财政性资金专户67个, 同时在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指定一个非税收入汇缴专户, 用于收纳零星和现金非税收入, 各执收单位或部门必须随收随缴, 不得另存。

(四) 明确职责, 各司其职

市政府负责预算外非税收入和支出预算计划的编制和调整, 负责向人大报告预算草案和决算情况, 监督各部门的预决算执行情况。财政部门负责预算收支计划的具体实施和执行, 检查和监督各部门的资金收入和支出情况, 与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和相关单位做好账务核对工作。人民银行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办理预算外非税收入的入库和支拨业务, 负责对代理银行收纳和划缴情况的检查监督, 与财政和代理银行做好账务核对工作。代理银行负责收入收纳划缴, 以及预算外支出业务的资金清算, 并有责任向财政和人民银行及时反映情况, 确保财政资金及时入库和拨付。另外, 财政、人民银行和各代理银行建立季度联席会, 定期交流信息和集中账务核对, 并随时沟通反映和解决业务中的有关问题。

(五) 维护参数, 组织测试

预算外非税收、支业务全部通过国库核算, 涉及到的收入和支出科目多, 而国库核算系统原本没有这些科目, 必须重新增加维护, 工作量非常大。为了加快改革进度, 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的同志克服困难, 利用休息日和晚上时间加班加点, 首先将财政报送的科目表与科目书逐一进行仔细核对, 全部增加到国库核算系统, 并对相关科目、账户、录入复核要素、日间转账参数及转账会计凭证参数等进行了修改和维护。在此基础上, 模拟测试了预算外非税收入、支出、更正、退库等业务, 打印账表簿和凭证, 核对相关科目和账务金额,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省市国库反映, 在上级国库的指导下, 对相关参数不断进行修正, 确保科目反映正确, 资金核对无误。按照人民银行常宁市支行开展财政预算外非税收入、支出纳入国库核算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 常宁市支行试点工作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二、改革试点工作的意义及效果

(一) 全面真实反映财政收支总规模,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预算外资金纳入国库核算管理后, 将原来“体外”循环的资金全部纳入到国库账户, 预算外支出全部通过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办理, 全面、实时反映出预算收入和支出总规模, 为政府领导宏观决策, 为财政部门科学调度和使用财政资金提供最准确的决策依据和信息, 提高了政府决策能力, 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同时也为财政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 防范化解财政资金风险, 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

预算外非税资金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国库核算, 切实保证了财政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 有效防止了执收单位或部门“自收自支”的现象, 杜绝了商业银行违规揽存多头开户现象, 断绝了财政、银行和单位的个别业务人员私设账户牟取私利和贪污腐化现象, 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性保障, 也有利于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

(三) 拓展了国库业务范围, 有利于加强国库自身建设

收入支出管理 篇4

转发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

和支出预算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常政办发[2006]44号

各镇人民政府、虞山林场,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江苏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江苏常熟招商城,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市财政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和支出预算管理的意见》转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六年八月二十二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和支出预算管理的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提高非税收支管理质量,体现综合财政预算管理的要求,统筹运用预算内外财力,突出重点,集中财力办大事,促进常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意见》(常政发[2004]84号)、市政府《常熟市市级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办法》(常政发[2005]55号)精神,结合非税收入的特点,对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和支出的预算管理,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严格收入管理,确保应收尽收。

1、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收费政策,坚持依法征收、依率(标准)计征,应收尽收,不得随意减征、缓征和免征应征收的非税收入。

2、严格减、缓、免政策。对非税收入的减征、缓征、免征,必须按原收费管理文件规定执行;原收费管理文件未明确的,原则上不得进行“减、缓、免”征,遇特殊情况必须实行“减、缓、免”的,由缴费单位向市财政部门、执收单位提出申请,执收单位审核、财政部门审查提出意见,报市政府审批;重要的基金、附加等收入项目的减征、缓征和免征,由缴费单位向市政府报告,经市政府批准后,财政部门出具“减、缓、免”交凭证后,执收单位负责实施。对经批准缓征的收入项目,到期后,执收单位要及时恢复征收。

3、规范委托代收业务。对部份基金、资金、附加、收费项目,为提高征管质量、征收部门需要委托相关部门代征的,则由收费部门与相关部门签订代征协议,经财政部门签证以后执行。并明确代征业务费的计算比率,代征业务费通过财政专户直接结算。

二、增强预算约束,维护预算严肃。

非税收入的收支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门,必须按照综合财政预算管理的要求,严格预算管理。

非税收入的收支计划的编制,要根据市政府部门预算的编制政策和市财政部门预算编制实施办法,纳入部门预算统筹安排。经法定程序批准以后,由市财政批复下达执行。执行中,必须增强预算约束,严格控制支出追加,除政策性调 整等因素外,一般不予追加支出。特别是项目支出,更要从严控制,尽可能列入下预算安排。要按照“收支挂钩、指标控制”的原则,控制资金拨付。对必须追加支出预算的,要符合下列原则:

1、因政策原因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或因加强收入征管增加了收入,相应必须增加的成本性支出。

2、因批准增加人员或国家调整工资、奖金、补贴标准,而增加的支出。

3、因弥补预算内经费不足为确保单位的正常运行而需要预算外安排的支出;

4、经市政府批准,调整事业计划,必须相应追加的支出。

5、经市政府批准已经立项,根据工程进度必须追加的基本建设支出。

6、非税收入超收已经实现或有把握实现。

7、从严控制使用上年财政专户结余。

三、规范预算调整,严格调整程序。

根据非税收入不确定性大,组织收入刚性差、季节性强的特点,要适度适时进行预算调整。对因非税收入减收而影响支出的,则由财政部门等额调减部门单位的支出预算;对因超收经政府集中统筹后,符合上述追加支出原则,在当年增加的净收入中考虑追加支出预算;无特别原因,原则上一般不动用上年财政专户结余。

(一)、调整预算程序:

1、对人员经费的追加,由市财政局预算科或综合科统一设 计表式进行布置追加。

2、对增加的成本性支出和保运转的正常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等由部门或单位向财政部门以文件形式提出申请,经财政局长签署办理意见后,由财政扎口部门(职能科)审核后,办理报批。

3、对购置汽车和信息化建设支出,由部门和单位先按前置审批规定批准后报财政部门,由财政扎口部门(职能科室)办理审核、报批。

4、对单位50万元以上的大修项目和基本建设支出,由部门或单位向财政部门以文件形式提出申请,经财政局长签署办理意见后,由财政部门经建科统一扎口办理审核报批。

(二)相应要求:

1、部门或单位提出追加预算报告时,必须说明相关的政策依据及理由及支出测算依据,并附报相关资料。

2、财政扎口部门(职能科)按照局党组的批示要求结合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审核,并填制《非税收入预算调整情况表》、《预算外资金支出预算调整情况表》送综合科。

3、综合科(或会同预算科)按规定进行审核后,报局党组审批。

4、重要的大修及基本建设项目应报市政府审批。

四、加强指标管理,规范收支运行。

1、财政局综合科要根据批准的部门预算和调整预算及时录入指标,下达预算。

2、要按“双控”要求,加强预算执行。

3、对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项目,也 要按收支挂钩的要求,由综合科会同预算科抓好“双控”管理。

4、加强非税收入的支出指标结余的管理。终了一个月内,各业务科对户管单位的支出指标结余进行全面疏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当年非税收支资金结余情况,提出收回支出指标、结转支出指标的处理意见报综合科,经综合科审核报局长审定后执行。

五、加强监督检查,提高管理水平。

财政局各业务科、稽查大队,要按照各自的管理职责,加强对部门非税收入的收支预算及其执行的监督检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本意见从2006年1月1日起执行。

收入支出管理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极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中央政府执政重点逐步转向建设“和谐社会”,而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无疑是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所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自1978年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缩小—持续扩大”的增长路线①:1978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仅为209.8元,到1980年增长到261.46元;1980—1985年这一数字下降到242.56元;但是自1985年以后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持续的波动上升,直至2007年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1709.12元。蔡昉、杨涛(2000),Yang、Zhou(1999)、世界银行(1983)等研究也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很难以惯用的库兹涅茨·威廉姆森“倒U”假说解释,而是呈现出不断波动扩大的趋势。

城乡收入差距不仅体现在可支配收入上,城乡人均占有金融资产、社会保障、消费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城乡统筹一体化、外贸融资、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有众多不利影响。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需要农村自身努力,同时更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与政策引导,政府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制定正确的政策首先必须了解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政治背景。David Ricardo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认为工业与农业部门的不同生产方式及其不同的产品需求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源。Lewis(1954)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并指出现代工业部门采用先进生产技术,面向市场进行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生产活动,生产效率相对较高,所以劳动力工资收入也较高;而农业部门由于各种约束少有产品流向市场,传统部门也很难从现代部门中获益,所以农民的收入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此外,陆铭、陈钊(2004)、马从辉(2002)、刘文勇(2004)等也认为中国政府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政策确实人为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工业部门采取资本倾向技术限制了对农村劳动力需求,经济资源向城市重化工业集中,保障工业增长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形成不利于农民的“剪刀差”, 严格户籍制度限制城乡劳动力相互流动(蔡昉、2001)等,这都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提高。陈宗胜(2000)通过考察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不同的发展状况,将二元经济结构视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并指出只要传统农业部门没有摆脱在二元经济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城乡收入差距就很难缩小。

政府财政投入也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并且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是相呼应的。财政支农力度不够、城乡社会保障分布不均衡、农村税收负担沉重、农村科教支出偏低、农村公共支出绩效低下等都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财税原因(沈坤荣、张璟,2007)。Becker(1975)利用人力资本理论论述了收入差距存在的原因,指出教育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Tin bergen(1975)从供给和需求理论解释收入分配,认为劳动的过度供给导致了低工资收入,而解决的方法是要使教育发展超过技术发展,有意识地造成非熟练劳动力的过度供给和熟练劳动力的短缺,减少收入分配的差距。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因素,而教育需要政府财力的大量投入(邹国平,2004)。此外,李实(2003)指出农民承受不合理的税费负担及对农村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歧视是造成城乡收入扩大的重要因素。程开明、李金昌(2007),陆铭、陈钊(2004)从城市化偏向角度考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前者采用1978—2004年时间序列数据计量证明城市化偏向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其中财政支出等非价格政策城市化倾向日益突出加速了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蔡昉(2003)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考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路径,发现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起了以保障城市劳动力全面就业为目标、有效排除农村人口的排他性劳动就业制度和福利制度。刘成奎、王朝才(2008)从社会公平角度出发,实证得出财政支出结构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方向是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科教文卫支出,适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调整支农资金支出方向,增加农村地区的办公人员经费等。

现有文献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理论研究已经十分成熟,但专门针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财税原因研究(特别是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已有实证研究采选的数据比较单一、缺乏说服力。本文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政策目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重点讨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方向。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与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现状描述、研究设计和资料来源,第三部分是实证结果及理论解释,最后得出简单的政策建议。

二、现状描述、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一)农业公共支出现状描述

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主要包括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及农林部门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救济费用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其中主要以支援农业生产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为主,农业救济费与科技费用在总支出中所占比例较小。从规模上看, 国家各项农业支出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从1978年的51.14亿元上涨到2006年的504.28亿元。

与农业支出规模不断扩大不同,财政支农总支出占财政支出比是不断下降的;同时,农业的支出税收比(农业总财政支出/农业总税收)却不断缩小。其中,农业支出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4.1%下降到2006年的1.5%,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13.4%下降到2006年的7.8%。农业的支出税收比由1978年的5.3下降到1996年的1.9,随后年份稍有增加,到2006年达到2.9,但还是比改革开放初期下降了将近一倍。政府从农业收取的税收增多而相应支出却减少,农民没有享受到与其承担税收相应的公共服务。

总体来说,农业支出呈现出以下趋势:农业支出绝对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支出占GDP和财政支出相对比不断下降,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村基本建设支出是农业支出重点,农业救济费和科研费用却相对较低,政府从农业部门收取更多的税收,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却没有相应增加。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Barro(1990)构建古典AK数理模型,提出财政政策能够影响产出水平的研究框架。模型以政府预算分类为前提,运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政府公共支出作用纳入经济增长的分析之中。具体生产函数形式是:

Yt=AL1-atKatGβj

其中,Y为国内生产总值,代表某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L为有效劳动力,代表某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K为社会固定资产总额,代表某地区投入再生产的物质资本;G为某地区各项财政支出水平,A表示技术。假设技术系数为常数,等式两边取对数可得:

InYt=c+(1-a)InLt+aInkt+∑βjInG

本文研究的是如何调整财政结构以达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目的,收入与经济增长是高度相关的。在此基础上,若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对GDP可以近似替代,则等式可以用来检验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由于政府支出预算在年初编制,对经济的影响可能要经过一定时间才能显现,所以允许滞后期的存在,滞后期的选择以检验标准最优为准②;为了避免数据不平稳带来的伪回归现象,对解释变量进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确定是否需要加入时间T剔除趋势项的影响;固定效用模型或随机效用模型的选择由Hausman检验得出。

本文将依次构建三个等式进行实证检验,其中Yt 依次代表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及人均城乡收入之差;Lt 代表就业人数;Kt代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额;Git为各项财政支出。本文将财政收入分为转移性支出、投资性购买支出和消耗性购买支出以考察政府职能的侧重点。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社会福利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及政策性补贴支出,主要体现福利保障体系的真正受益者并以此判断政策的调整;投资性购买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流动资金、企业挖潜改造等,用以检验投资性购买支出更多地刺激了农村还是城市的经济发展;消耗性购买支出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支出费用及科教文卫事业费用等,用以考察政府公共服务更多惠及哪个群体。本文采选的是省级面板数据③,基于数据的可得性,为避免分税制改革带来的数据波动及考虑到2007年财政支出分类口径大幅度的调整,本文截取的年份为1995—2006年,所有数据均以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基准进行平减,数据直接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计量操作由Eviews5.1完成。

三、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利用GDP与城乡人均收入分别做PCSE极大似然估计回归,发现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与GDP的相关程度分别达到了95.25%和98.61%,可认为人均收入指标近似替代GDP指标是可行的。根据设计方案依次对财政支出结构与城市人均收入、农村人均收入、城乡收入之差三变量进行OLS回归,最终结果(见图表)所示:④

以不减小R2为准则,经过多次检验选择了滞后1期为标准;通过Hausman检验,三个方程都显示使用个体随机效用模型,最终总结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城市化流向的社会投资和人才资源集聚的确加速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都显著地提高了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系数的T值在1%或5%左右都通过了检验),但是它们对城市和农村的促进作用是不相同的。对城市人均收入(系数分别为0.0757、0.5816)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农村(系数为0.0635、0.4844)。Lipton(1977)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容易发生投资、税收、金融等城市化偏向的资源配置,使经济在城乡之间不平衡地增长导致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执行严格的城市化偏向政策,率先开放东部沿海城镇区域,私人投资及社会投资大量配置给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政府政策扭曲了资本向城市集中的速度,在过速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却造成了农村经济停滞不前的局面。经济发达区域容易形成对人才的强大吸引力,农村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向城市集聚造成农村地区严重的人才流失;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严格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把农民排除在城市经济发展受益圈外,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不可避免。

2、 城市地区是转移性支付的最大受益者,社会保障体系明显向城市倾斜。转移性支付主要是抚恤与社会福利救济费与社会保障支出,从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转移性支出显著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转移支付对提高城市人均收入的作用(0.2365)明显高于农村地区(0.1525)。我国自建国以来在医疗、养老等方面为城镇职工提供了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居民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受益者;而农村地区则主要推行以家庭保障为核心的保障体系。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底,占全国人口80%的农村人口所耗费社会保障费用不足总额的11%,而仅20%的城市人口则消耗了近89%的社会保障费用。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力保障,农村地区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制约了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农村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3、 基本建设和企业补助性支出向城市工业倾斜,国家支援农业支出发挥作用不大。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及农业综合开发支出是投资性购买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实证检验来看,投资性购买支出对城市人均收入有显著的正向收入弹性,但对农村人均收入提高作用十分不显著,这直接导致了城乡人均收入的扩大。公共产品供给城乡分布不均等是我国公共产品提供的难题,我国的基本建设资金几乎全部向城镇投放,基本建设投资所建成的交通、通讯、水电力、公共设施等公共品基本被城镇居民享用。基础设施具有巨大的投资经济效益,可以促进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农村地区对公共品的享受程度很低,直至如今薄弱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受到限制。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支援农业建设各项财政支出却没有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拉动作用。第一、国家财政对农业的实际支持力度是不断减小的,农业财政支出占GDP及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农业资金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农业经济效益的低下、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都需要持续稳定增长的农业资金。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却一直实行“抽农补工”的收入分配政策,把农村财富向城市工业转移,必然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第二,我国虽然一直强调支持农业,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农业歧视现象。农业资金发放不到位、使用效率低、配置不科学等,都使得农业支援资金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作用,对农村地区经济贡献率低,无法发挥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4、 消耗性购买支出内部各项支出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各有不同。消耗性支出对提高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差距作用都是显著的,并且影响程度大致相同(影响系数分别为0.0275和0.0235)。消耗性购买支出主要包括科教文卫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费用。已有研究大多都表明科教文卫支出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用是显著的,无论是国家给予农村的教育支持、科技支持还是卫生改善,都有利于长期科学地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虽然财政在科教文卫上的资金投入还是较为偏向城镇,但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的边际效用要高于城镇地区,政府在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方面的财政投入显著地推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刘成奎,2008;刘文忻、陆云航,2006)。就行政管理费用而言,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是行政管理支出费用的两大部分。人员经费几乎全部是城镇行政人员的工资性收入,而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是比较低的。办公经费也主要是为城镇居民提供较为完善的发展经济环境,城镇居民是行政管理费形成公共服务的主要享受者。相反,农村地区由于地域限制、人员冗余、机构重叠繁杂、办事效率相对低下等原因,使得农村居民从行政管理支出受益程度远远小于城镇居民。

总的来说,我国的人力、物质资本及财政支出都呈现出较强的城市偏向;转移性支出、资本性购买支出、消耗性购买支出的一部分都显著地提高城市居民收入,而其对提高农村人均收入作用远不及城市或者效用根本不显著;科教文卫支出对提高农村人均收入有正向作用,但因发挥的拉动作用不够大,因此消耗性购买支出总体上还是表现出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

四、政策建议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严重制约了我国总体消费能力的增长,影响了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基于以上实证检验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相应的政策建议:

1、制定有利于农村资金导向的政策,给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消费提供更多的优惠措施,重点扶持有利于农村地区资本积累的项目。

2、打破城乡户籍限制,加强城乡居民之间的流动,促进农业人口顺畅转移,建立各种有利于防止农村人才流失的就业政策。

3、提高农村地区社会保障费用所占比例,改变农村以家庭保障为核心的保障模式,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医疗及养老保障体系。

4、加大财政支持农业力度,引导农民科学发展生产力,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保证农村居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务。

5、继续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卫生、科技方面的财政支持,真正以科学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6、精简农村地区政府工作人员,提高办事效率,优化人员结构。

注释:

①城市收入和农村收入分别由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表示,分别以1978年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进行平减,所有数据经由《中国统计年鉴》和中经网数据整理所得.

②这里以调整后R2最大为准则.

③由于数据的不完全性,本文没包括西藏省,将四川省和重庆市数据进行合并.

④括号里的数值表示t值,星号表示显著程度。★★★表示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5%的水平下显著,★在1%的水平下显著。面板数据ADF检验显示,城市人均收入、农村人均收入、城乡收入差距、社会投资总额、就业劳动力都显示为I(0)平稳,财政各项支出显示为I(1)一阶差分平稳,则说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共同运动的趋势,不需要加入时间趋势项.

参考文献:

[1]Barro R.J. 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103-125.

[2]David Ricardo. The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M].Bohn’s Economic Library,1891.

[3]Lipton M. 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 Urban bias in world of development [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4]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4(6).

[5]李实.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J].经济学,2003(2).

[6]蔡昉.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J].中国社会科学,2003(5).

[7]赵红军,孙楚仁.二元结构、经济转轨与城乡收入差距分化[J].财经研究,2008(3).

[8]刘文忻,陆云航.要素积累、政府政策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4).

[9]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1997(9).

[10]刘文勇.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原因与政策调整[J].农业经济问题,2004(3).

[11]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2]刘成奎、王朝才.财政支出结构与社会公平实证分析[J].财政研究,2008(2).

浅析运费收入与运费支出会计处理 篇6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六条规定: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条例第六条第一款所称价外费用, 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例1]甲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销售给乙企业产品, 开出增值税发票上注明价款20万元, 收到购货方乙企业转账支票一张。购买方乙企业要求送货上门, 运费由乙企业负担, 由甲企业自己的运输车队负责运输, 且乙企业另以现金支付给甲企业该批货物运费1000元。计算甲企业的销项税税额, 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甲企业的销项税额=200000×17%+1000÷ (1+17%) ×17%=34145.3 (元)

借:银行存款234000

库存现金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

其他业务收入854.7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34145.3

二、运费支出会计处理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 (四) 项规定: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 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运输费用金额×扣除率, 准予抵扣的项目和扣除率的调整, 由国务院决定。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规定: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 (四) 项所称运输费用金额, 是指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 (包括铁路临管线及铁路专线运输费用) 、建设基金, 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

[例2]甲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外购原材料取得增值税发票上注明价款20万元, 已入库, 支付给运输企业的运输费1000元 (货票上注明运费770元、保险费100元、装卸费100元、建设基金30元) 。该厂开出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货款和税款, 用现金支付运费。计算甲企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税额, 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甲企业可抵扣进项税额=200000×17%+ (770+30) ×7%=34056 (元)

借:原材料20094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34056

贷:应付票据234000

库存现金1000

[例3]甲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销售给乙企业产品, 开出增值税发票上注明价款20万元, 收到购货方乙企业转账支票一张。购买方乙企业要求送货上门, 运费由甲企业负担, 于是甲企业另以现金支付给运输企业该批售货运费1000元 (货票上注明运费770元、保险费100元、装卸费100元、建设基金30元) 。计算甲企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税额, 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甲企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770+30) ×7%=56 (元)

借:银行存款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34000

借:销售费用94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56

贷:库存现金1000

[例4]甲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销售给乙企业产品, 开出增值税发票上注明价款20万元, 收到购货方乙企业转账支票一张。购买方乙企业要求送货上门, 由甲企业自己的运输车队负责运输, 且乙企业另以现金支付给甲企业该批售货运费1000元。计算乙企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乙企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税额

借:原材料200854.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进项税额) 34145.3

贷:银行存款234000

库存现金1000

三、运费收入与运费支出会计处理区别

运费收入与运费支出会计处理的区别总结如表1:

运费涉税问题还包括其他方面, 如运输企业运费问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运费问题等, 尚需进一步归纳、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编制示例 篇7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

(一)

随着近年来事业单位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诸多方面暴露出不适应和不协调,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有用性。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满足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需要,财政部于2012 年12 月19日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并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收入支出表是反映事业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的事业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次制度修订的重要变化之一。新制度改进了收入支出表的结构,使其既可以全面反映事业单位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支出全貌,又可以反映事业单位年度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形成和分配情况。

本文以某事业单位为例,演示了20×3年度该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编制的过程,详细列出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计算及分配过程。同时分析了新制度下收入支出表与原制度相比发生的变化,以期对理解和运用新制度、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例:假设某事业单位20×3年收入类、支出类科目发生额见表1。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假设该事业单位无所得税缴纳义务,按财务制度规定以30%的比例从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中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其余数额转入事业基金。该事业单位前期经营活动无亏损。

(2)该事业单位“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本年贷方发生额中专项资金收入转入金额合计数为159 500元,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借方发生额中专项资金支出转入金额合计数为146 500元。

(二)

根据该单位20×3年收入类、支出类科目发生额表编制该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按照规定,收入支出表应当按照月度和年度编制。按照月度编制时,应列明“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按照年度编制时,应列明“上年数”和“本年数”。

本例中编制的是年度收入支出表,其中“上年数”根据20×2年收入支出表中“本年数”转入。受篇幅所限,该单位20×2年收入支出表未单独列出。“本年数”一列数字主要项目的填列计算过程如下:

1. 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财政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支出的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支出的项目支出)=5 000 000-(4 010 000+690 000)=300 000(元)。

2. 本期事业结转结余。本期事业类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

本期事业类收入=3 090 000+912 000+150 000+72 000=4 224 000(元)。

本期事业类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其他资金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

本期事业类支出=140 000+2 660 000+486 000+756 000+30 000=4 072 000(元)。

因此,本期事业结转结余=本期事业类收入-本期事业类支出。本期事业结转结余=4 224 000-4 072 000=152 000(元)。

3. 本期经营结余。本期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126 000-78 000=48 000(元)。

4.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经营结余。根据前文假设资料,该事业单位前期经营活动无亏损,不需要弥补亏损,因此该单位收入支出表(表2)中,“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经营结余”的金额为48 000元。

5. 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事业结转结余+经营结余=152 000+48 000=200 000(元)。

非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本年贷方发生额中专项资金收入转入金额合计数-本年借方发生额中专项资金支出转入金额合计数=159 500-146 500=13 000(元)。

6. 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200 000-13 000=187 000(元)。

假设应缴企业所得税为0。

提取职工福利基金=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30%=187 000×30%=56 100(元)。

7. 转入事业基金。转入事业基金=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提取职工福利基金=187 000-56 100=130 900(元)。

从而编制完成了该事业单位20×3年度收入支出表,详见表2。

(三)

通过上例中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的编制过程可知,新制度下收入支出表的格式和内容发生了以下两点主要变化:

第一点变化是,新制度改进了收入支出表的结构,使其能够全面反映事业单位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支出全貌。新制度按资金类别列示“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事业结转结余”和“经营结余”,使得收入支出表的编制更加符合会计惯例,也更加科学合理。

收入支出管理 篇8

一、城乡收入差距的衡量视角

在国内, 城乡收入差距度量的争议点主要包括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和城乡居民收入比指标计算时分子分母的选择 (1) 。对于测度方法人们主要是考虑城乡收入比是否客观全面。武小龙、刘祖云 (2014) 、李强 (2012) 认为把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和基尼系数作为测量城乡收入差距的工具, 忽略了城乡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这一因素, 且基尼系数对中间阶层的收入变动比较敏感, 因而认为泰尔指数更适合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然而周世军等 (2011) 却认为, 城乡收入比较合适, 因为若只是单纯探究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泰尔指数会使研宄者忽略一些重要因素的影响。

根据有关计算方法资料显示, 在国内, 陈宗胜最早测度并分解收入差距。1991年在《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一文中, 根据人均收入、人均消费指标, 测度并分解收入差距, 综合考虑收入与消费, 采用人均全部收入比、人均生活费比和人均消费水平比三种指标。魏后凯 (1996) 用泰尔指数分解相关数据, 得出城乡收入差距在总收入差距中的解释能力为51%。但李实等 (2007) 认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城乡居民实际所享有的福利水平, 因为它忽略了一些隐性的东西, 例如政府的实物补贴、社会保障等。因此李实等在测算城乡收入差距时将以上几种因素考虑进来, 综合度量城乡人均收入之比。刘成奎、王朝才 (2008) 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差来衡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二、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

第一个视角基于历史制度、政策层面。蔡昉、杨涛 (2005) 认为1978年之前的城市分化是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所导致的, 之后主要面临城市利益集团巨大压力和传统体制的约束。钱争鸣、方丽婷 (2012) 以相关政策在一些涉农及支持中西部地区的项目支出力度不够, 作为研究差距问题的起点。认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不仅与市场化改革以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关, 更主要是源于我国财税体制的改革 (2) 。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差距的根源。李若建 (1994) 指出内陆地区的“二元结构”比沿海地区更明显, 内陆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将逐年扩大;贾小枚、周瑛 (2006) 提出二元经济结构会引起经济利益的不平等, 随之就会造成城乡居民收入的更不平等的存在性;曾小彬等 (2008) 通过实证分析, 结果发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负相关的关系, 且它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力度最强。莫亚林, 张志超 (2010) 通过构建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模型, 着重分析增加财政支出对社会收入分配的影响。发现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财政支出和城乡收入差距呈正向关系。

政府城市倾向政策引起收入差距形成并扩大。陆铭、陈钊 (2004) 、程开明、李金昌 (2007) 、雷根强、蔡翔 (2012) 发现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但最主要是受向城市倾斜的政策的影响。曾国安, 胡晶晶 (2009) 认为, 城市倾向财政政策使得城镇居民的政府税负水平与转移支付能力不成正比。农村居民的税负重于城镇居民, 而获得的转移支付却低于城镇居民, 因而财政支出加剧城乡收入的差距。邓旋 (2011) 由于我国财政支出倾向于城镇, 增加社会保障等支出, 仍不能缓解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事实。

第二个视角基于财政支出层面。一方面, 财政支出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白雪梅 (2004) 发现教育的不公直接导致收入存在差异, 要缩小收入差距, 就得提高教育水平;冉光和、唐文 (2007) 预测科教文卫支出和支农支出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因为支农支出可提高农民收入;刘成奎、王朝才 (2008) 分析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实证表明教育支出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刘叔申、吕凯波 (2011) 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相同的结论。

陆铭、陈钊 (2004) 、张科举、杨欢 (2009) 理论结合实证分析得出, 增加支农支出、农业救济费支出和事业支出能更好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王艺明和蔡翔 (2010) 对中国三大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在全国范围内, 支农支出的作用是正向的, 能缩小收入差距, 但受地区的影响。在西部地区却发挥了反向作用, 扩大收入差距。福利保障支出在全国总体层面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且在统计上显著。陈安平和杜金沛 (2010) 认为加大农业投入和科教文卫支出能更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吕炜 (2004) 、王莉 (2007) 实证分析表明, 补贴、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可有效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杨春玲、陈炜雅 (2012) 认为社会保障支出能改善城乡收入的差距。

另一方面, 其他学者认为部分财政支出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王小鲁、樊纲 (2005) 由于在城镇中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现象较为严重, 使得人均教育水平与城镇基尼系数呈正相关系, 所以增加教育支出会加剧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同样医疗保险支出和养老保险支出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拉大作用;王艺明、蔡翔 (2010) 加大教育支出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西部地区是可行的。但在全国范围内, 其具有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杨春玲、陈炜雅 (2012) 实证分析发现增加教育支出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反而扩大差距。

陶然、刘明兴 (2007) 的研究发现, 加大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张继良等 (2009) 研究发现, 支农支出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即使某期间具有缩小作用, 但不具有持续性;陈丽华 (2010) 财政农业支出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负向效应。李普亮 (2012) 认为, 当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保持同步增长或是远远超过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时, 即使农村居民收入也在持续增加, 城乡收入差距不一定会缩小。所以提高财政农业支出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果不明显。

胡宝娣等 (2011) , 他们认为社会保障支出的偏向性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雷根强、蔡翔 (2012) 却认为社会保障支出在年间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张又文, 刘富华 (2014) 把城乡收入差距分解为工资性收入差距、经营性收入差距、财产性收入差距和转移性收入差距, 即四项结构性收入差距 (3) 。通过研究表明:财政科教文卫支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总收入差距产生扩大作用;财政支持农业支出主要通过拉小城乡转移性收入差距从而缩小城乡总收入差距;财政公共安全支出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 然而这种影响是缺乏持续性。

三、调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研究

(一)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冉光和、唐文 (2007) 、王艺明和蔡翔 (2010) 、侯玲 (2011) 等认为有效控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增长速度。首先要调整好财政支出结构, 实行扶持农业、更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政策, 比如增加农业支出规模、提高农业贷款比重、企业改造支出的比重等。还要规范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措施。王艺明、蔡翔 (2010) 和莫亚琳、张志超 (2010) 等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 抑制城市偏向政策;适当压缩行政管理费支出规模, 但要提高支出效率;加大对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的扶持力度, 以实现全国的长期均衡发展。秦小凤指出增加科教文卫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调整支出方向。

(二) 相关制度的改革

赵媛媛 (2012) 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 提出废除收入差距自我强化的机制, 解放农民, 加大城镇政府机构改革力度和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安宇 (2012) 、苏雪串等认为, 加速城市化进程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 且财政支出体制要创新。冯翰伟 (2014)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改革户籍制度, 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流动。秦小凤指出:推动政绩考核制度改革, 改变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 不单以G D P增长为主,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 完善考核指标。

四、简短评论及结论

通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可以发现:经济学家对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影响因素研究, 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考察, 也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承认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找到导致差距的原因、解决差距的对策这三者是不同性质的, 重点是要找到缩小差距的办法。总之, 对于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何种影响,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为各个财政支出对不同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发挥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在采取财政政策时, 要考虑地区差异等因素, 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

摘要:自经济学产生以来, 学者们在研究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领域中取得很多成果。通过梳理相关文献, 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和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整理文献得出, 我国的财政支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 但不同的财政支出子项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财政支出,城乡收入差距,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冯翰伟.财政支出结构、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D].厦门大学.2014.

[2]钱争鸣, 方丽婷.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非参数可加模型的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2012.

[3]莫亚琳, 张志超.我国西部地区增加财政支出对社会收入分配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计量的实证分析.经济体制改革[J].2010.

[4]雷根强, 蔡翔.初次分配扭曲、财政支出城市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

收入支出管理 篇9

一、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的概况

(一)财政农业支出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

财政农业支出是农业资金投入的一项主要来源,财政农业支出总量是对财政支持农业活动的总量规划,对农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国1978年的财政农业支出为150.66亿元,到2006年达到了3172.97亿元,增长了20倍,年均增长率为11.50%,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同期的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027.54亿元增加到了2006年的24737亿元,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率为12.03%,明显高于财政农业支出的增长幅度。财政农业支出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4.66%下降到了2006年的12.82%,其中大多年份不足10%。由于农业财政支出的增长是与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息息相关的,农业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符合瓦格纳财政支出增长法则。另外,中国人民大学严瑞珍教授提出“农业投资的加速原理”,即农业产值的增加依赖于农业投资的增加,农业投资的增长速度应大大快于农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在本文中,农业投资局限于财政农业支出)。而我国的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现状却与这些理论相悖。

(二)财政农业支出与其主要构成项目的年均增长率相近

从财政农业支出的内部结构来看,1 9 7 8年-2 0 0 6年,财政农业支出的年均增长率为1 1.5 0%,其中,支农支出的年均增长率为12.65%、农村基本建设支出的年均增长率为8.52%、科技三项费用的年均增长率为11.33%、农村救济费的年均增长率为12.41%。可见,在财政农业支出的内部结构中,除农村基本建设支出的年均增长率滞后于财政农业支出总量的年均增长率外,其他三项都基本保持着和财政农业支出总量相近的年均增长率。这说明,除个别年份的增长速度有较大调整外,1978年-2006年,财政农业支出的主要构成项目总体上保持着齐头并进的增长态势,其结构变化不大。

(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农民收入的增长一直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1978年,我国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为133.6元,到2006年增长到了3587元,28年间增长了近26倍,年均增长率为12.47%。而同期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从1978年的343.4元,增长到了2006年的11759.5元,28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率为13.45%。这说明,农民收入的增长过于缓慢,并且严重滞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也反映出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和力度还不够,需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农政策。

二、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的效应

(一)变量的选取

为研究农民收入与财政支农资金的回归关系,选取了1978-2006年财政农业支出总量、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科技三项费用等变量来验证分析其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关系。其中,按照中国统计年鉴的划分标准,支农支出包括支援农业生产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

(二)回归模型的建立

1.为了分析我国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本文应用Eviews5.0统计分析软件,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Y)为被解释变量,财政农业支出规模(X)为解释变量,采用OLS法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初次代入数据,发现DW值很小,说明存在序列相关,在模型右边加入MA(1)和MA(2)项,以消除序列相关。

从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中自变量回归系数t统计值(括号内值,以下同)超过了临界值,检验结果呈现高度显著性;DW值为1.52,在5%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表明该模型已基本上消除了序列相关;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的复相关系数为0.98,回归方程的方差解释能力高达98%;回归方程的F统计值也达到了较高的显著性水平。这些都表明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回归模型中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8,表明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正的效应,即财政农业支出每增加1%,农民收入提高0.8%。说明进一步增加财政的农业支出将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2.为了分析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本文应用Eviews5.0统计分析软件,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Y)为被解释变量,支农支出(X1)、农业基本建设支出(X2)、科技三项费用(X3)为解释变量,做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由于X1、X2、X3的值对农民收入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很可能会产生异方差问题,从而导致伪回归现象,致使研究结论无效。为了消除异方差,更好地揭示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数据进行差分处理,用D(变量)表示。初次代入数据,发现DW值很小,说明存在序列相关,在模型右边加入AR(1)项和MA(1)项,以消除序列相关。

从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中自变量回归系数t统计值超过了临界值,检验结果呈现高度显著性;DW值为2.07,在5%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表明该模型已基本上消除了序列相关;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的复相关系数为0.83,回归方程的方差解释能力为83%;回归方程的F统计值也达到了较高的显著性水平。这些都表明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技三项费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

回归模型中支农支出的回归系数为0.19,表明,我国支农支出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正的效应,即财政农业支出每增加1%,农民收入提高0.19%。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系数为-0.43,表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民收入提高有负的效应,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每增加1%,农民收入减少0.43%;科技三项费用的系数为42.74,表明科技三项费用对农民收入提高有正的效应,每增加1%,农民收入增加42.74%。

(三)各变量对农民收入效应的现实解释

1.回归分析说明,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的增加存在高度的关联性。公共财政通过对农业支出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外部环境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利益,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农民收入。

2.回归分析表明,支农支出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有利因素。主要是由于支援农村生产支出通过转移支付补贴农户,降低其生产成本,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增加农业产出;而农林水利气象等各项事业费的支出,为农民的生产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生产条件。因此,二者的合力,对农民的收入具有正的效应。

3.回归结果显示,农村基本建设支出阻碍了农民收入增加。其原因是,在现行的政治体制和地方官员的行政任命体制下,对地方政府政绩的考察主要是依赖GDP以及发展速度等经济指标。由于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地方政府更偏好于将财政资金投向非农业和城镇。在实际的财政投向中表现为:地方政府更偏好于投资见效快、易出政绩的项目,而忽视期限长、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热衷于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项目,而不愿提供农业技术推广、良种改造、教育服务等“软”公共产品。现实的统计数据也证明了这一解释,统计数据显示在农业基本建设中,用于重大水利工程和生态建设等全社会受益的投资较多,约占80%-90%,而真正用于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直接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的良种工程、重要农产品基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等中小型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少,只占10%左右,这些项目都是直接增加农民收入的。

4.回归结果揭示,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能极大的提高农民的收入。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是指国家为支持科技事业发展而设立的新产品试制费、中间产品试验费和重大科研项目补助费,主要用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国家各类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及国有企业承担的全国性的和具有区域特点的国家和部门的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结果来看,财政农业支出总量不足以及支出结构的不完善仍是制约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财政支农政策。

(一)加大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

根据2003年新颁布的《农业法》第38条规定: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很多年份的实际执行效果却并非如此。因此,各级政府要彻底转变重工轻农的思想,强化财政农业支出的法律约束机制,保证财政农业支出规模的稳定增长。

(二)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

1.加大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实证结果表明,农村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对农民收入的边际效应最高。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占全部农业支出的比重不足1%,占农业GDP的比重仅为0.23%左右,不仅明显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2.02%的水平,也低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0.83%的水平,且远未达到国际粮农组织(FAO)公布的1%的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支出。

2.推进乡镇行政体系改革,控制农林水气部门事业费的增长速度,尤其是严格控制部门事业费中人员机构经费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人员机构经费的比重,增加事业发展业务经费的比重,从源头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

3.调整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投资方向,把依靠群众投资投劳的建设项目纳入农业基本建设支出领域。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应投向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的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M].钱小军,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收入支出管理 篇10

关键词:人均收入;消费支出;扩大内需;实证研究

一、农民人均收入及人均消费支出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虽然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农村的基数非常大,并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各项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多措并举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克服金融危机和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使西部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建立一元线性回归并对模型进行检验,从而找到一个合适的拟合模型。同时对农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这对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

二、模型设定与检验

(一)模型设定

由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西部各省市农民消费的差异,并不是农村居民消费在不同时间的变动,所以应选择同一时期西部10个各省市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来建立模型。本论文建立的是2009年截面数据模型(西部10个省市: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选定的被解释变量Y是“农村居民人均年总消费支出(元)”。影响西部各省市农民人均年总支出有明显诧异的因素有多种,但从理论和经验分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居民的人均年收入,则模型的解释变量X选定为“农民人均年收入(元)”。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为:Yi=β1+β2Xi+ui其中Yi为农村居民人均年总消费支出(元),Xi为农民人均年收入(元), 为截距项,β1为待估计参数,β2为随机扰动项。

采用OLS法估计其参数,Eviews3.0的输出结果如下:

(二)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经过上面数据分析的结果可知,农民的人均消费总支出与人均年总收入呈正相关,这与经济学中边际消费倾向的意义是相符的。

2.拟合优度和统计检验

由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可知,可决系数为0.8088,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交较好,即解释变量“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对被解释变量“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绝大部分差异做出了解释。

对回归系数的t检验:假设H0:β1=0和H0:β2=0,取?琢=0.05,查t分布表的自由度为n-2=8的临界值t0.025(8)=2.306,则有t(β1)=0.031277<t0.025(8)=2.306,所以不能拒绝H0:β1=0;因为t(β2)=5.8165>t0.025(8)=2.306,所以应拒绝H0:β2=0。这表明,农民人居年收入对人均年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

3.计量经济学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

由于该模型只有一个解释变量,所以不会出现多重共线的现象。

(2)自相关检验

采用DW检验法,由于n=10,k=2,查表可知两个临界值分别为:下限dL=0.697,上限dU=1.641;有回归结果可得DW=1.9229,则有dL<DW<4-dU,根据DW检验决策规则知,随机误差项之间无自相关。

(3)异方差检验

利用White异方差检验法,Eviews输出的回归结果如下:

由输出的辅助回归函数中得知nR2=1.8147。在=0.05条件下,查x2分布表的临界值x20.05(2)=5.9915,则有nR2<x20.05(2),表明该模型部存在异方差。

根据上述对计量经济学的检验可知,该模型不存在明显的自相关和异方差,则无需对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修正。

三、结束语

1.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是随着人均年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的。为了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要尽快改变经济发展快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的局面。加快农村的公共事业建设,着力解决和调整教育、医疗在农村家庭支出中的比重过高的问题,以改善生活支出结构。

2.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强化就业指导与职业培训,有目的性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高农民就业率。

3.要继续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增大中间阶层。要通过示范和引导,大力宣传和模范践行科学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摒弃庸俗愚昧落后的消费行为,这样既能增强农村居民消费信心,敢于消费,又在行动中逐步实现消费理念的变迁,使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和档次有实质的提升。

4.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为农民搭起产供销平台,加速农产品的流通,减少因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对农民生产经营带来的冲击。

5.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建设,必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激活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的整体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交通便利,环境整洁,信息灵通,从而带动地值的提高。

6.努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保、医保,特别是低收入农户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不仅是农村弱势群体生存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薛誉华.试析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措施[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7).

[3]平狄克.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收入支出管理 篇11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通过财政支持来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更是通过增加对农业补贴、减免农业税等手段, 使中国财政对农业的绝对投入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期, 中国的农民增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农民收入保持稳步增长。但是, 对于中国农民收入的增长有多少应归因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农民增收效果等这一系列问题, 目前理论界和实务部门都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文章拟通过对中国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民收入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 分析中国财政支农投入的绩效, 并为如何最大化发挥财政支农投入促进农民增收的效应提供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国内一些学者曾就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展开研究。何先平等 (2009)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财政支农政策影响农民收入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选1983—2005年国家财政支出数据以及农村居民纯收入作为研究对象, 认为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村居民纯收入确有影响。邢文妍 (2010) 通过实证分析指出, 国家现行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增收具有促进作用, 但是其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性, 投入比重由高到低的基本建设支出、农村救济费支出和科技三项费用与其对农民增收贡献度的排序正好相反。刘振彪 (2011) 运用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支出对农民增收的效应认为,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正效应, 并提出了继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形成稳定增长机制的对策建议。何海 (2012) 根据1978—2006年经济数据, 利用协整理论分析了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的关系, 并得到了计量回归模型, 回归结果表明, 支援农村生产、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有利作用, 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则阻碍了农民收入增加。然后对变量间的脉冲响应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对农民纯收入有正的冲击, 并且从第二年开始冲击越来越大;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村救济费对农民纯收入的脉冲响应开始为正, 持续到将近第三年发生波动;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农民收入的脉冲响应开始为负, 并持续了大约5个时期, 然后才转为正的冲击。最后结合中国财政支农的特征, 得出了中国财政支农规模、比重以及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结论。谭蓉 (2013) 从支农总量和结构视角出发, 采用扩展的双对数模型分析测定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户增收的贡献度, 提出了优化中国财政支农支出, 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由于模型和验证方法相异, 不同研究者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本文拟建立回归模型, 并在模型中考虑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和变量因素的滞后性, 以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0—2010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各项支出和农民收入数据为支撑, 探索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二、实证分析

中国财政支农资金主要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农村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支出等。衡量农民收入的指标有很多, 本文采用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了研究农民收入与财政支农资金的相关性, 本文选取1990—2010年财政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财政对农业支出这5个变量来分析其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系。

(一) 总量分析

1. 变量选取。

在此选取中国1990—2010年的农民纯收入 (Y) 和财政对农业支出 (X) 两个时间序列为基本时间序列变量。由于数据的自然对数变换不改变原变量之间的关系, 并能使其趋势线性化, 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 所以对上述两个变量分别取自然对数, 变换后的变量分别用LY和LX表示。

2. 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对上述各年度序列数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利用Eviews软件分别对各变量的水平值和一阶差分序列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LY和LX均为非平稳序列, 而ΔLY和ΔLX均为平稳序列, 所以LY和LX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即LY~I (1) , LX~I (1) 。由于LY和LX均为一阶单位根过程, 可以利用“Engle-Granger两步法”检验其协整关系。对LY和LX进行协整回归, 得到协整方程:

然后对残差序列e1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可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残差存在单位根的假设, 从而认为残差是平稳的, 即e1~I (0) , 因此认为LY和LX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方程的回归系数表明, 从长期看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增加可以促进农民纯收入的增长, 中国财政对农业支出每变动1%, 农民纯收入就同方向变动60.7028%, 说明中国财政对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二) 结构分析

以上从总量上分析了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为了更深入、细致的考察它们的关系, 下面从结构角度进行研究。

1. 变量选取。

在此选取中国1990—2010年的农民纯收入 (Y) 和财政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X1)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 (X2) 、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X3) 、农村救济费 (X4) 5个时间序列为基本时间序列变量。为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 对上述5个变量分别取自然对数, 变换后的变量分别用LY和LX1, LX2, LX3, LX4表示。

2. 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对上述各年度序列数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利用Eviews软件分别对各变量的水平值和一阶差分序列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LY和LX1, LX2, LX3, LX4均为非平稳序列, 而ΔLY和ΔLX1, ΔLX2, ΔLX3, ΔLX4均为平稳序列, 所以LY和LX1, LX2, LX3, LX4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即LY~I (1) , LX1~I (1) , LX2~I (1) , LX3~I (1) , LX4~I (1) 。由于LY和LX1, LX2, LX3, LX4均为一阶单位根过程, 可以利用“Engle-Granger两步法”检验其协整关系。对LY和LX1, LX2, LX3, LX4进行协整回归, 得到协整方程:

然后对残差序列e2进行单位根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可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残差存在单位根的假设, 从而认为残差是平稳的, 即e2~I (0) , 因此认为LY和LX1, LX2, LX3, LX4存在协整关系。

从统计结果看, R2=0.962855, 表明回归方程在总体上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回归方程表明, 从财政支农的资金结构来看, 除了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外, 其他各项系数均为正, 说明从长期看,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农村救济均对农民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其中, 又以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系数为负, 说明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应增加, 这可能是因为科技投入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进而才能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即农业科技投入发挥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为研究是不是由于科技投入发挥作用的滞后性使得LX3的系数为负, 对上述模型中的变量LX3取一定的滞后期进行回归分析。随着所取滞后期逐渐增大, LX3系数为负且逐渐增大, 当所取滞后期为7时, LX3的系数变为正数。此时回归方程为:

由回归方程可知, 农业科技三项费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滞后性。所以, 虽然短期内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没有增加农民收入, 但是由于其对农民增收具有滞后性, 现在仍然需要增加对它的投入。

三、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结论

分析表明, 财政支农投入总量、财政支农投入中的3个子项目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农村救济费) 均对农民纯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并且与农民纯收入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协调关系, 即它们之间存在着动态均衡机制。从系数值的大小可以看出:长期而言,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是影响农民纯收入最重要的因素, 农村基本设施建设次之, 农村救济费位居第三。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系数为负, 主要是由于其对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滞后性, 科技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出巨大作用。

(二) 政策建议

1.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农投入规模。

各级财政应该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两个反哺”的要求, 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实现财政支农投入“三个高于”的要求, 即确保每一年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 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 财政对农业资金投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2. 坚持对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实行动态调整的原则,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目前中国财政支农投入结构不合理, 表现在:财政支农投入“无所不包”与“无一能包”并存, 支出项目追求面面俱到而导致财力分散, 未能达到最好的支农效果;支出中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的比重过高, 导致真正落到农民头上的实惠不多。这种状况与中国多年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 已严重制约了中国财政支农投入的效果, 必须通过建立农村公共财政支出框架加以改革。

要求合理调整财政支农投入结构, 把财政支农投入的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首先, 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综合生产效益, 通过财政支农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全面发展农业生产, 提高农民的自主增收能力。其次, 要加强对农业科技的财政支出。在实证分析中农业科研三项费用对农民增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主要是因为农业科研投入具有滞后性, 正因为这样, 现在才要加大对农业科技费用的投资, 以期在未来获得巨大收益。此外, 要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支出。基础教育事关农民群体综合素质的提高, 事关农民在现代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和生存地位。财政支农投入扶持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农民自身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其立足于现代社会。最后, 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财政支出。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农民群众靠天吃饭,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尚未彻底解决, 这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减速器”, 财政支农投入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整体生活水平, 并间接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何先平, 陈硕.中国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9, (1) :88-89.

[2]邢文妍.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增收的效应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28) :88-90.

[3]刘振彪.中国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1, (5) :63-67.

[4]何海.中国农业财政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11) .

[5]谭蓉.基于总量和结构视角的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增收实证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 2013, (2) :219-221.

上一篇:大学生犯罪成因下一篇:产蛋鸡饲料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