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经典

2024-11-05

古诗词经典(精选12篇)

古诗词经典 篇1

一.列出积累清单, 明确积累的内容与目标。

教师要对古诗词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胸有成竹, 列出清单便是一个有效举措。为此, 教师要通读所使用的特定版本的教材, 把整个教材这出现的古诗词罗列出来, 弄清具体篇目和分布情况, 同时把《课程标准》附录中推荐的篇目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归入到三个不同的学段, 再根据当地学生实际, 加入自己觉得需要积累的篇目, 这样, 教学就既能反映出客观规定性, 又能反映出主观能动性, 而且能够体现古诗词的积累的有的放矢、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二.采用少教多背的思想。

少教多背, 顾名思义就是减少教师细致入微的讲解, 让学生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大量地背诵积累。这是基于儿童学习规律和心身特征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少教多背”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根本和主体。“少教”不是不教, 也不是简单地减少教的内容和时间, 而是指切中教学重点和难点, 突出教教师讲解的精炼性与点拨性, 开启学生的悟性, 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小学生凭借自己独特的记忆优势, 进行大量的语言积累、意境积累、想象积累、文化积累, 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夯实基础。

1.囫囵吞枣式的背诵。《论语》中有一段话:“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孔子重视例子的启发作用, 他希望教师举一例后学生就能够“反三”, 如果举一例后学生不能反三, 就暂时停下来, 等待时机成熟再教育。孔子的这一思想也有它的局限性的, 像《诗经》这样的古诗, 学生是做不到举一反三的, 因为它的语言风格与意境是小学生很难理解的, 让小孩子囫囵吞枣地背诵就行了。小孩子天生有高超的记忆力, 要抓住这一天性, 增大他们的背诵量, 就像牛吃草, 先吞下去, 到时候再慢慢反刍。死记硬背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 教育家黎锦熙说:“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 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

2.有所感悟式的背诵。有些诗词, 学生能够在老师的点拨中有所感悟, 但仅仅是“有所”感悟, 即感悟的不是很多, 不是很明白, 是少而浅的比较模糊的一点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理解, 这种理解有时候可能还和诗词的本意完全不一样, 只要学生能够在学习这构建起自己的一点理解就行了, 不要让学生一味地去探究诗词的内涵意境, 让他们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记诵下来就行了。

3.激发兴趣式的背诵。有些诗词, 浅显易懂, 真乃“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教学时, 不妨先看图说“画”, 再学文, 即让学生在欣赏画面内容后, 根据自己的独特观察和理解描述一番所画的景与情, 建立起完全属于学生自己的诗歌形象, 这样, 既能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 又能为理解诗歌的本来意义提供比较的材料, 使学生在对比理解中把诗歌的意境理解得更准确, 更深刻。这样, 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我们课堂学习的出发点, 也是探索前行的不竭动力。要想吸引学生, 我们必须对手中的内容进行处理, 整合、增删……如烹饪一样, 色香味俱全时, 学生才可能垂涎欲滴、眼前一亮, 从而实现真正的主体能动, 主观参与。

4.理解式背诵。“少教”不是不教, 而是讲究在有限的时间内产生最大的效益, 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学生容易理解和误解的知识, 清醒所教内容从何处来, 又必归于何处, 将会发挥怎样持久的作用, 体现智慧地教学, 灵活地调动多样的教学手段, 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读是诗歌教学的根本大法。“熟读百遍, 其意自见。”诗歌意境深邃, 语言精美, 音调铿锵, 声韵和谐, 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适合于吟诵。教师要做好朗读示范, 让学生在“听”诗中感知诗歌基调和节奏, 初步欣赏诗歌之美。所谓把握基调, 就是朗读时表现出诗歌的基本感情倾向, 采用合理的抒情方式;诗歌的节奏是指声音的高低起伏、缓急断连、强弱长短等, 利用声音的变化, 就能形成朗读的节奏。对学生来说, 教师没有必要去向学生讲授这些知识, 只要做好示范,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朗读示范, 能增强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的模仿读, 能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 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学生反复诵读, 就会把诗歌的情与境慢慢地意会出来, 传递出来。

古诗词经典 篇2

1.《城外土馒头》

年代: 唐 作者: 王梵志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2.《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3.《狱中闻收东京有赦》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传闻阙下降丝纶,为报关东灭虏尘。

壮志已怜成白首,馀生犹待发青春。

风霜何事偏伤物,天地无情亦爱人。

持法不须张密网,恩波自解惜枯鳞。

4.《祭天神·忆绣衾相向轻轻语》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忆绣衾相向轻轻语。屏山掩、红蜡长明,金兽盛熏兰炷。何期到此,酒态花情顿孤负。柔肠断、还是黄昏,那更满庭风雨。

听空阶和漏,碎声斗滴愁眉聚。算伊还共谁人,争知此冤苦。念千里烟波,迢迢前约,旧欢慵省,一向无心绪。

5.《饯李秀才赴举》

年代: 唐 作者: 刘希夷

鸿鹄振羽翮,翻飞入帝乡。

朝鸣集银树,暝宿下金塘。

日月天门近,风烟夜路长。

自怜穷浦雁,岁岁不随阳。

6.《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南星变大火,热气馀丹霞。

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

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

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复携两少女,艳色惊荷葩。

双歌入青云,但惜白日斜。穷溟出宝贝,大泽饶龙蛇。

明主倘见收,烟霞路非赊。时命若不会,归应炼丹砂。

7.《和微之任校书郎日过三乡》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三乡过日君年几?今日君年五十余。

不独年催身亦变,校书郎变作尚书。

8.《答陈拾遗赠竹簪》

年代: 唐 作者: 张九龄

与君尝此志,因物复知心。遗我龙钟节,非无玳瑁簪。

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为君安首饰,怀此代兼金。

9.《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10.《出关》

年代: 清 作者: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影翻飞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古诗词经典 篇3

關键词:经典文化 诗歌 特征 意义

所谓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它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完美的作品。

“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文”又有若干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同时“化”又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文学的一类,是各种体裁的诗的统称。诗歌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根据作品有无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是否直接抒写作者的感情,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两类;根据作品在语言上有无格律,诗歌又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两类。词是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有比较固定的样式,即词牌名。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重要的精神食粮。

1.积累经典文化是提升民族素养的必然选择。经典文化积累在世界各地被高度关注,发达国家都把经典积累当作个人修养、满足振兴的一项工程来抓。经典文化的积累一直以来就被作为汉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而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天这个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背景之中,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对传统语文教育尤其是经典阅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语文教育要勇敢地面对这一挑战,并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建构学生人格、培养语文素养的人文教育重任,就必然要回归到那些积淀了人类思想精髓和民族文化精华的经典文本中,通过经典阅读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完成语文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华夏文明灿烂的长卷中,诗词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和《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的古诗词作品,是文学的极品,是文学之上乘,让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有效地积累语言文字,培养语感能力,历练想象思维,而且能够有效地塑造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教育界对此高度重视。

2.积累经典文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浸染着书香的民族,不仅诸如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故事流传至今,还有“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不读书,其犹夜行”等让世人耳熟能详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建设书香社会,积累经典文化,有利于扫涤社会上的浮躁之气,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造能力。古诗词是语言文字的精华,而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带来新的挑战。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提升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文化作为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国民阅读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基石,不仅反映出社会的精神面貌,也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实现中国梦,需要公民素质的极大提高,公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社会阅读的普及、书香社会的建设。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要“运用”,首先就要学习与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可言。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经典文化积累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GS[2015]GHB0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古诗词经典 篇4

一.巧用绘画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 情景交融, 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画。在诵读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简笔画勾勒出古诗的情景, 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古诗意思, 便于诵读和记忆。如寇准的《咏华山》, 引导学生诵读“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一句, 简笔画勾出———一座高高耸立在群山之中的华山;诵读“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时, 一边在华山之上添画太阳, 一边在华山山腰画上朵朵白云。简单明快的线条, 留给学生直观形象的记忆, 学生读起来一定有滋有味。又如骆宾王的《鹅》一诗, 图画背景是一个两边长满绿树的小池塘, 一只雪白的鹅正在水面上弯着长脖子朝天空叫, 水下是清晰可见的红色脚掌有节奏地划动着, “绿”“白”“红”色彩艳丽, 煞是好看。

二.借助故事法。古诗中, 有许多是诗人所经历的一些事情, 如果在教学时加以改编成一个富有情趣的故事, 那么学生在会读的基础上, 一定能理解古诗背后的道理。如在诵读《游子吟》一诗时, 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 孟郊要出远门, 夜已很深, 母亲还在油灯下为儿子一针针一线线地缝衣裳, 衣裳千针万线, 缝得密密的, 生怕儿子回来太晚, 衣服穿破没人补。第二天, 孟郊上路了, 他看到路边的小草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 心想:母亲的恩情不就像这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通过一边讲故事, 一边诵读古诗, 学生会觉得生动有趣。

三.再现情景法。古诗词都有一定的情景, 教学中, 教师必须善于以情激情, 引导学生具体感受作者的感情, 引起共鸣。如教学《锄禾》一诗时, 我给学生播放了这样一段录像:农民伯伯起早摸黑地播种、插秧, 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除草、松土、施肥……最后画面定格在“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上, 无需过多解释, 学生便能深深地体会到农民劳动时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然后又播放几个生活小镜头:一个学生将吃不完的馒头随手扔到垃圾桶里;一个学生将一大碗白米饭倒进垃圾箱;几个学生在田间放风筝, 踩坏麦苗……看了这几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小镜头, 有的学生低下头露出羞愧之色, 有的学生露出生气愤怒的神色。我说:看了这些情景, 你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呢?“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将这样两个生活情景带进课堂, 学生的印象无疑是深刻的。无需太多时间, 学生既能很快熟记古诗, 又能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问题引领法。不管懂不懂, 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 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紧接着采用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来快速地理解。如教学《小儿垂钓》时, 我们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形式来回答问题, 反复诵读。问:“蓬头稚子”干什么?答:蓬头稚子“学垂纶”。问:“谁”侧坐莓苔草映身?答:“蓬头稚子”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时谁“遥招手”?谁“怕得鱼惊不应人”?再如《登鹳雀楼》,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学生读“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诗人看到此情此景, 又想到了什么?学生读“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五.反复吟诵法。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 因为古诗内涵丰富,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词句优美, 韵律和谐, 节奏性强, 易读易记, 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读古诗文所能变的花样是在读的方式上, 或快或慢, 或吟或唱, 或配乐读, 或加手势表演读, 或范读领读, 或齐读默读, 或个别朗读背诵, 或提问征答等。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其实古诗的语言极富音乐美, 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传授一些朗读古诗的基本技巧, 如停顿、重音、语速等, 同时明确相对应的符号, 如停顿“/”, 重音用“.”, 延长用“-”等。比如旧版音乐教材中有一首歌《春晓》, 旋律优美, 便于吟唱。学完这首歌, 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将别的古诗也拿来唱, 唱得不亦乐乎。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 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我们要利用儿童时期的特别记忆力, 引导学生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 为学生做一种终生受益的文化准备。

经典古诗词名言 篇5

2.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登高)

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4.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6.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7.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唐·杜甫·赠花卿)

8.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唐·杜甫·蜀相)

9.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唐·杜甫·恨别)

10.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1.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2.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3.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唐·杜甫·秋兴)

14.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

15.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唐·杜甫·曲江)

16.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7.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杜甫·客至)

18.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岑参·逢入京使)

19.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

21.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22.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韩翃·寒食)

23.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4.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25.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26.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7.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28.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

29.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30.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初春小雨)

31.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孙湘)

3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33.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韩愈·马说)

34.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35.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36. 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37.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

38.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39.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

走进古诗文,拥抱经典 篇6

近几年,大家对古诗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在我们的课本中,每一册中都收录有一定数量的古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自1998年推出“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后,全国各地轰轰烈烈掀起了诵读古诗文的热潮。而且,在《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首次附上古诗文推荐篇目。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学生古诗文背诵量的积累是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不但要能背诵古诗文,还要逐字逐句地背诵释义,这样一来,严重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认为,在诵读活动中,有必要遵循“诵读为本,不求甚解”的原则。让学生多背熟背,为学生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时,无需面面俱到地进行分析、讲解,只要能初步理解大意或一些名言警句的含义就行;但也并不反对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对某些古诗文作一些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这就是所谓的“诵读为本,不求甚解”原则。

学习、鉴赏诗文,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即“吟诵”,与今天所称的“朗读”、“朗诵”、“熟读”、“背诵”很相似,这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至今仍有积极的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博采众家之长,才能下笔如有神。清代学者陆世仪认为:“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现代心理研究也表明,小学生正处于机械识记占优势的黄金时期,过多的讲解势必会降低诵读古诗文的兴趣、效益和质量。现在老辈学人还能记得几十年前吟诵过许多遍的文学精品,对作人作文都大有裨益,便是证明。记得巴金在《读我的散文》中也这样说 过:“从 小读过不少散文,当时背的很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读多了读熟了,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诵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心、口、眼、耳综合运用学习、思考过程。思考比较多了,想象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中华古诗文艺术力量充沛,描写细致,语言精炼,抒情写物生动活泼,吟诵熟透以后,高尚情操,美妙表现,不知不觉就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能量,随时由自己运用,不必临渴掘井,搜索枯肠,郑板桥就有这样的体验:“倘能背诵如流,则下笔思潮汹涌,不患枯涩矣”。记得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一次书面发言中曾回顾了自己从小学一年级起背诵古诗的经历,他说:“即使当时有些诗句不全懂,但并不影响背诵。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之后,越发体会到许多名句的意义,每过十年,在理解上就会有一个新的境界。”

背诵古诗文有那么大的好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文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巧妙利用时间。学校7:30早读,我一般7:20就到,到校后先进教室和学生一块早读。学生知道我的习惯,都愿意提前到校和老师一起早读。这样无形之中早读就多出了十来分钟。利用语文早或午读的黄金时间学生积累了不少。 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其实背一首诗有个三五分鐘也就够了。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我从不不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也不占用语文课的时间来专门背古诗,因为我觉得诵读古诗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硬灌。

二、有目标,有计划。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两首,边背边巩固。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每天按计划进行。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比如开始背时每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十天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像前面那样,一天四首。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教给学生方法。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使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像《商山早行》那样难读又难懂的诗,我就和学生一块背。在看了电影《疯狂英语》后,我又将李阳的“三最法”融入到背古诗中来,更激发了学生的背诗兴趣。

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大量的背诵、积累,不必加重学生负担,非要学生弄懂不可。另外在背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档案,将学生每天背诵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对那些记忆能力较差,背诵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抽空单独进行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诗兴趣,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诗文表演、古诗接力赛、给诗配画、办古诗专刊手抄报、配乐诗朗诵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日渐高涨。在圆满完成小学阶段必背80首古诗词的任务后,这学期我又开始给学生补充初中必背古诗文,每天一首,抄在黑板上,让学生积累在采蜜本上并背过,如今全班学生人均背古诗100多首。在学校组织的几次古诗诵读竞赛和抽赛中,我班均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下面学生背诵的方法我也统计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1)熟读成诵法,有的同学把它叫做狂读法,也就是李阳的三最法。多读,大声读,读着读着就背过了。这是背诵古诗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2)理解背诵法。先理解诗的大意,然后顺着意思背。(3)想象画面法。边读边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对这三种方法,学生还进行了比较,说第一种方法背得快,但不如后两种方法记得牢。另外还有“加动作法”、“听录音法”、“边写边记法”等。这些经验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

学生们总结背诵古诗的好处,归纳起来,也有这么几点:1、可以增强记忆力;2、能训练口才;3、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4、了解古时候的一些人和事;5、培养想象能力;6、提高审美情趣;7、作文时可以用上一些佳句。其实,我觉得开展诵读古诗词活动的好处远不止这些。前几天,我想查个资料,问学生谁带古诗书了,教室里如雨后春笋般一下冒出四十多本书来,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绝妙唐诗》《诗经》《古诗大看台》《古诗文全集》《新编千家诗》《千家诗评释》《千古美文》《初中双色必背古诗文》《古诗文导读》……林林总总,近三十种。有个同学还买来了《毛主席诗词》。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古诗词诵读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古诗文,将会改善我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在唐诗宋词的天地里心驰神游,去营造我们中华民族的书香社会吧!

古诗词经典 篇7

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昂的佳句时, 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如何拉近古人与今人的距离, 更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特级教师于漪说:“要反复诵读,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读出感情, 读出气势, 如出自己之口, 如出自己之心。”可见, 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

那么, 怎样进行诵读训练呢?

一、读准字音, 诵读要读得文通字顺

对初中生来说, 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读时能读得通顺, 做到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

能读准字音, 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如一词多义:同一个词, 在不同语言环境中, 它的读音、意义、用法都不相同。诵读时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训练, 及时纠正, 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很自然地就能掌握其含义, 把文章读得文通字顺。

二、声情并茂, 诵读要读出语感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形式, 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现代的语言有着隔膜, 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难度, 而诵读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多诵, 一定能诵出它的韵味。要诵出语感, 首先就要读准字音, 读懂大致的文义;其次, 要读出节奏, 读出语气;再次, 要读出感情。情是古诗文的魂, 它渗透在字里行间, 与事、景交融, 诸如爱国情、山水情、儿女情、朋友情、母子情等。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 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 学生才能体会出作者的情, 并产生共鸣, 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如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文章开头, 桃花源的“奇”和“美”就是一个感情激发的切入点, 有感情地诵读文章一下子就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感, 拉近他们与作者的距离。然后, 学生带着新奇的语气, 展开想象, 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感情。而且学生迅速高涨起来的情绪, 也为顺利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作了极好的铺垫。读出情感这是诵读古诗文的第二个层次, 很多学生都停留在这个层次难以突破。对此, 教师除了要树立范读的模仿对象之外, 还要对一些难读出感情的句子做一些分析, 并且反复地带领学生诵读。只要学生愿意开口, 读个三五遍, 感情就会慢慢上来了。

三、反复诵读, 诵读要读出韵味

我们诵读的目的是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 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这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调, 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 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 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

首先, 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 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显得响亮, 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显得幽沉, 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时, 重音应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 为什么?因为这六字形象地展现出了未来的美好, 表现了一种激昂、乐观的生活态度。

其次, 注意语调。语调是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 或为了某种表达效果, 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 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 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仿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时, “商女”应读得平缓, “不知”开始上升, “亡国恨”达到顶点, “恨”更重。通过模仿, 读出正确的语调, 激起心中的忧愤, 学生就能领会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

第三, 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 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 可用慢节奏。如诵读《木兰诗》木兰归家一段, 感情基调是热烈、欢快的。第1节时节奏最快, 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第2节放慢, 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 末句轻读, 为高潮蓄势;第3节再加快节奏, 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中, 北方人民的豪迈气概, 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就重现于眼前。

四、想象品读, 诵读要渐入意境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 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 不展开想象, 就无法深入作品内部, 就无法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当中, 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巴尔扎克曾说过一句有意味的话:“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我们让学生在想象中诵读, 在诵读中想象, 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 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留下的空白, 品味诗意, 走进诗人的意境。

如读《出塞》, 可以试图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 明月下, 望着辽阔的荒野, 会想起什么呢——秦筑长城、汉卫边关。为了戍守边境, 这关城, 从秦汉到 现在, 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汗?战争却为什么连年不断……只要充分发挥想象, 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读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可先以图像渲染离愁别绪的特定气氛:烟雨濛濛中, 旅舍前垂柳在微风中摇曳。在这凄冷的氛围中, 配上一曲沉郁的《阳关三叠》, 学生可以从中慢慢品读, 想象诗人的心境, 走进诗人的意境。

五、深入感悟, 诵读要读出美感

古诗可以说是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有的抑扬铿锵, 有的缠绵悱恻, 有的迭沓酣畅, 有的悠扬明快, 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复诵读, 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道;只有读出感情, 才能把有形的方块文字, 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 从中体会到美, 感受到美。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开始, 学生在诵读时很难读出感情, 也不知道这句话为什么是名句。后来, 我请学生用简笔画把这句话的内容描绘出来, 并标出有哪些颜色, 用了哪些线条。经过分析, 学生感受到了一种画面的美感, 心灵也好像受到了震撼, 就能准确的体会到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了。学生只要调动主观情感, 认真读诗, 用心品诗, 就可以不再局限于诗本身的思想和内容, 就能够跳出传统的圈子, 寻找到诗中新的生命。“文章不是无情物”。在诵读文章时, 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丰富的表现手法, 发挥学生的审美主体性, 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把握语脉, 进而把握思想的脉搏, 就能消除与古人的距离感, 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我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 经典诗文不仅蕴涵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 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 诵读它们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而且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 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 春华秋实, 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 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 都会使安放于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古诗词经典 篇8

关键词:小学生,古诗词诵读,拓展

中华古诗文经典包容之广博, 辞章之精华, 内涵之丰富, 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 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 是民族精神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学校的教育, 很重要的一点就使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 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 可以在各方面达到育人的目的。

现阶段, 不少学生对古诗知之甚少, 或仅能吟诵几首, 而对于诗中那优美的意境,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对古诗的喜爱却谈不上。因此, 加强小学生经典古诗词诵读与同步拓展的研究, 是一项重要工作。

一、明确小学生经典古诗词诵读的意义

1.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是小学生学习的需要。

少年时代是一个人记忆力的黄金时期, 少年时期学习记忆的内容往往是终生不忘的。古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 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 更沉积着一个民族的精魂。虽然目前的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 但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因此, 在小学阶段, 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育, 很有必要。

2. 为孩子们奠定人生的文化根基。

汉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当中, 中国优秀的古诗文意存高远, 古诗文中不仅有文学, 还蕴涵着美学、哲学, 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 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从小结交这样的朋友, 接受这样的熏陶, 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其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上为课堂拾遗补缺, 重要的是要补上人文教育这一课, 为孩子奠定人生根基。

3.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诵读古诗词, 不仅能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 而且能直接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长期的古诗词诵读, 使学生记诵能力不断增强。那些名篇名段, 学生背诵后, 对靠积累来提高的语文学习来说, 无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落实有效措施, 开展小学生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

1. 轻松有韵律地重复念唱。

古诗文诵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文化积淀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孩子诵读诗文的过程类似念唱, 整个诵读的过程, 恰好动用了左右脑功能, 使左右脑运作得以同步。同时, 让孩子在念唱过程中体验意境, 可以在诵读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 不断创新形式, 实行寓教于乐。

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实行古诗文诵读“三步法”:第一步“知诗人, 解诗题”, 第二步“抓字眼, 晓诗意”, 第三步“入诗境, 悟诗情”。在此基础上, 老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推荐古诗名句, 激发孩子诵读古诗文的热情, 将诵读古诗文转化为自愿的行为。

3. 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

佳文古韵香满路, 名篇美文育新人。要让学生对诵读诗文产生兴趣, 变成积极主动的行为, 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每学期定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

三、同步拓展经典古诗词诵读

1. 阅读中外经典。

把诵读内容拓展到课本外, 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组织学生阅读。除学校阅览室外, 还可以组建“红领巾书屋”。各年级、班级通过开展“亲子阅读”、“同诵一本书”等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读好诗、会读诗, 让经典古诗词诵读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

2. 开展阅读实践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引领学生走进古诗文天地, 领略古诗文的魅力, 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 提升自己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可以将每个班级原来的学生手工作品制作改为经典诗词作品制作, 在班级中增设诗词学习园地, 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拓宽小学生的古诗文知识视野。

3. 建设古诗词诵读的活动载体。

学校可以成立诗词文学社, 以“诗词文学社”为阵地, 吸收小学生中的诗歌爱好者, 定期进行诗教辅导。以诗词文学社为载体, 重点培养一批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 使得活动正常化, 让社团活动渗入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总之, 只要我们认识到小学生经典古诗词诵读的意义, 开展多种活动, 不断拓展诵读内容, 就一定让经典古诗词扎根于小学生心中, 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林丽.古诗词诵读.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2].黄德新.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实践.小学教学研究.2006年5月.

帮助学生发现古诗文的经典之美 篇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 对古诗文的学习提出了这些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 从中汲取民族的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诗文的学习不仅要求看懂文章内容, 还应该有所得, 并能进行恰当的评价。在现状和要求差距巨大的教学事实面前, 古诗文的教学如何才能达到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呢?

一、教师转变观念, 组织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方法, 能在教学改革中如此迅速地引起人们的重视, 得益于它是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学生才能自觉培养实践能力, 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同时, 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不可预想的情况会更多。如果教师对每个知识点都作面面俱到的分析, 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从词义的角度来看, 古今汉语是一脉相承的, 变化并不是非常大。即便是词义变化了, 也常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如让学生多诵读, 所谓“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而且这样还能顺带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曾翻译过《资本论》的著名经济学家王亚楠就把每天记诵古诗文当做很好的思维体操。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更是学习的组织者、引路人, 其任务主要是启发和引导;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 而是要让他们动脑动手, 培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 学生在原有知识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 开始拥有自己的见解主张。个性化的阅读也就形成了个性化的理解。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 有的学生从烛之武身上看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有的则看到他高超的论辩技巧, 也有的从三位国君身上看出他们各自的长处, 如郑伯的勇于认错, 秦伯的善于纳谏, 晋文公的当机立断。虽然学生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全面和准确, 但如果这些见解主张无法呈现出来或是经常被否定, 必然会打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积极性。所以, 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造合适的展示平台, 让他们互相交流, 通过思维火花的撞击, 在探讨中得到启发,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并能乐于重新探究, 从而体验到自主思维的快乐。这样, 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信心增强了, 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学习的潜能。

二、学生提高认识, 了解古诗文的价值

(一) 联系现实, 感悟人生的真谛

古诗文中能经过历史的考验而流传下来的部分, 必有其出众之处, 大多继承了“诗言志”的传统, 是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精品, 它们的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哲学、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 很多时候能对人生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同时也可以增加积累, 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 讲到烛之武抛开个人的恩怨为国出力的爱国精神, 就可引导学生探究烛之武能这样做的原因, 或是现代人遇上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等, 以此形成比较研究, 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辨别“个人”与“大家”的关系。荀子的《劝学》, 不仅让我们知道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还要学习锲而不舍的精神, 树立正确的态度, 掌握恰当的方法。这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学习这些内容时, 尽可能引导学生探究令人振奋的闪光点, 让学生产生想要看懂文章的欲望。这种自发产生的动机十分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 仔细研究, 学会生活的技能

优秀的古诗文凝聚着古人的聪明才智, 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不少实用的生活技巧, 像人际交往的艺术。如《鸿门宴》中的刘邦本是命在旦夕, 却能说动项羽阵营中的项伯来帮他脱离险境, 而鸿门宴上张良与范增的斗智、项庄与樊哙的斗勇, 都能使我们受益匪浅。

(三) 用心体会, 产生情感的共鸣

古诗文之所以能千古流传, 还因为诗文中的思想感情与现代人有着相通之处, 所谓“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所以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古人之心”, 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李密在《陈情表》中让我们感受到了祖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之深, 也看到了祖母命在旦夕间的情景。全文字里行间无不饱含深情, 祖孙两人相依为命的动人场景, 又怎能不令读者感同身受呢?

当学生对困难产生畏惧时, 不妨劝其读一读王勃的《滕王阁序》, 感受他那“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的高洁品质;当学生对现实产生疑虑时, 可向其推荐苏子的《赤壁赋》,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使其从苏子超然物外的旷达心怀中得到感悟。所以笔者认为, 读古诗文不仅可以让学生受到中华文化的浸染, 而且能陶冶性情, 愉悦身心, 净化灵魂。

三、探究语言, 实践中掌握学法

了解了古诗文的学习价值, 学生的学习热情势必有所提升。这时, 可进一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探究的专题, 强调注重基础, 立题的面要小一些。也可以指定范围, 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比如, 有不少学生觉得古诗文难学是因为古文用语较难理解。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特别强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无论是在最早的《尚书》还是近代王国维的《文学小语》中, 这都被视为最高境界。不少古诗文用字简洁, 跳跃空间大, 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的段落, 都需要悉心领会, 才能知其妙处。如辛弃疾的《西江月》用“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来描绘乡村骤雨的前奏。其实“七八个”与“两三点”都不可能是谁清点后的确数, 但这貌似不经心的几个数量词, 却把骤雨前星辰寥落、雨点稀疏的氛围充分地营造起来, 让人似乎也身置其间;古诗文中也有一些出于避讳、避免粗俗等原因而另用它词的。如皇帝死了, 不直言“死”而说“崩”;“权起更衣, 肃追于宇下”, 这里的“更衣”并非指更换衣服, 而是指上厕所。还有一些是外交辞令, 如“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方与将军会猎于是”, 句中的“会猎”实际上就含有吓唬的意义, 言下之意要率领八十万大军来攻打吴地;再比如“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是运用了互文的手法, 如果只从文字表面去理解就会让人产生误解, 以为是接受了两次命令。这些经典的古诗文的语言, 无一不经过精心的锤炼。

古诗文中的抒情常用到侧面烘托的手法。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描写的“满地黄花堆积”, 指的是菊花盛开, 而不是残英满地。由于自己无心看花, 虽是菊堆满地, 却也不想去摘它赏它, 可是人不摘花, 花也自谢, 等到花谢时, 想摘也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词人无心摘花的苦闷, 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这里的意味就比唐人杜秋娘的“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得多了。

因此种种, 笔者认为在学生自主探究时, 应该先引导他们探究古诗文语言的丰富意蕴。笔者的学生就曾经围绕语言这一角度确立了不少专题, 如:“人物语言与性格的关系”“古诗文语言的言外之境”“从《烛之武退秦师》看《左传》的人物语言特色”“值得‘咀嚼’的古诗文语言”“透过‘眼睛’ (文眼) 看作者的情感”等。小组成员分工围绕本组的专题去查阅资料, 教师也应有针对性地提供资料索引, 还要指导学生在收集大量资料后进行分析归纳, 从中得出有规律性的结论, 并形成学习报告。最后安排时间, 组织交流学生的学习成果。

应用数字资源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 篇10

一、创设诵读情境,激发诵读情感

德国一位学者说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几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这几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这几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可见情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更需要情境的支持,仅靠教师的语言,学生很难展开丰富的想象,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有效创设身临其境的画面。如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学生仅从诗句表面很难想象诗人描绘的诗情画意,应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视频资源使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集中起来,学生从动人的画面上,从轻柔的乐声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学生在欣赏中对古诗词的描绘进行再造想象,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诗文的意蕴,从而增进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情感,使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很好地引导学生驰骋想象,理解诗文的内涵美、韵律美。

二、利用数字资源,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诵读的方法,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应于抒情诗文。古诗文诵读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我们使用课程资源中媒体资源上的朗读资源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通过轻柔、舒缓、恬美的语言范读古诗,再配上资源中的音乐与动画,创设一种具体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的“先入为主”的情境,使学生在抑扬顿挫、和谐优美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古诗的声韵之美。然后让学生跟着录音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自己大声朗读、低声吟诵、指名读、齐声诵读和分小组朗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采用七巧板拼图,深刻理解古诗文意境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其中颇具影响的便是诗词,或气势磅礴,或以言壮志,或寄情山水。自古以来诗画同源,以画传诗情,以诗表画意。利用七巧板可以“以美带学,借学促美,陶冶情操,全面发展”,将古代语言文字中含有的大量美的因子,通过学生笔端构画出来,使之想象力得到发展,表现力得到提高,绘画语言得以丰富,并用七巧板的形式把图画意境表现出来。笔者用网络数字资源提供的音频诵读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应用七巧板拼图。如运用七巧板拼图教学“两只黄鹂鸣翠鸟,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学生的拼图与数字资源上的动态画面相对照,学生兴趣浓厚,诗意理解深刻。

四、创新诵读方式,推动学校古诗文阅读

我们运用数字资源在课内让学生理解古诗,感悟古诗之美,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积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通过赛诗会、诵读表演、古诗文情节剧等开展经典诵读。同时还根据季节的变换,让学生收集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有关的诗句,遇到节假日,让学生收集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有关的诗句。笔者还设计了一些古诗文活动方案,如个体活动方案:收集喜欢的古诗文,设计名人名言卡,汇编某一主题的古诗文,如勤学篇、立志篇等;集体活动方案:中秋朗诵与“月”有关的诗文内容,对对联,走进古诗意境等。每年学校都开展“经典诵读节”, 大力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 同时还开展中华书法和绘画活动。在体育课上, 有的学生在跳皮筋、踢毽子的时候背诵古诗, 有的学生在玩拍手游戏时背诵, 课间活动玩“丢手绢”“切西瓜”等游戏时用古诗配合表演。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进一步激发了诵读古诗文的兴趣, 为提高语文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网络以其资源的丰富性、全面性深受学生喜爱。在经典古诗文学习中,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诵读。如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们整合相关的数字资源,建立了“琵琶行专题”学习网站,并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让学生参与网站的建设和学习。学生通过专题网站进行学习,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对《琵琶行》中的经典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所描绘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境,通过动画模拟视频资源,学生有了真切的感悟和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在网络中自我学习经典古诗文的兴趣。

六、结束语

《红楼梦》部分经典诗词赏析 篇11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赏析:这首五言绝句是专门述说作者创作《红楼梦》的辛酸与苦衷的,也是全书唯一一首以作者身份出现的诗篇。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红楼梦》这一旷世千古的奇书。

诗中所谓的“荒唐言”实际上并不荒唐,它是对封建社会人情世态的无情批判和揭露。包括顽石幻化成“通灵宝玉”被神瑛侍者携入红尘的种种奇怪经历。“辛酸泪”一句道尽曹雪芹一生经受的酸甜苦辣。古今中外痴人不少,而曹氏独以一己之力,十年之功完成的《红楼梦》一书是对“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最好诠释。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赏析:书中第一回说,当年姑苏城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住着一位乡宦甄士隐。此人摆脱名缰利索的羁绊,在家里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小康生活。一日午睡,在梦中遇见一僧一道,有幸在他们手中见到那块顽石(即宝玉),又不知不觉地随着僧道到了“太虚幻境”,见到了石牌坊上这副对联。

曹雪芹有意让和尚与道士同行,明显地带有调侃的意味。况且用了“太虚”“茫茫”“渺渺”字样,就明明告诉读者这是凭空虚拟的“假语村言”。这副对联就反映了崇尚虚无的理论。它隐含的意思是:社会上的人们慕富厌贫,为名为利,劳力劳心,强争苦夺,就是把假的误认为是真的,把真的反而当成了假的;把虚无误认为是实有,把实有反而当成虚无。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赏析:这一首说的是薛宝钗、林黛玉两个人。

第一句是说宝钗有封建阶级女性最标准的品德。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荣府主奴上下都喜欢她。作者又说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正是封建时代有教养的大家闺秀的典型。她能规劝宝玉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受到宝玉冷落也不计较。

黛玉行酒令时脱口念出闺阁禁书《西厢记》、《牡丹亭》里的话,她能偷偷提醒黛玉注意,还不让黛玉难堪。按当时贤惠女子的标准,她几乎达到无可挑剔的“完美”程度。

但读者总是有些隔膜,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她对周围恶浊的环境太适应了,并且有时还不自觉地为恶势力帮一点小忙。如金钏被逼跳井后,她居然不动感情,反倒去安慰杀人凶手王夫人。她自己既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又是个封建道德的受害者。她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外祖母家,尽管是贾母的“心肝肉”,可是以她的敏感,总摆脱不了一种寄人篱下之感。特别是在对宝玉的爱情上,几乎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黛玉的悲剧就在于她不会像宝钗那样会装“糊涂”,她太聪明了。

古诗词经典 篇12

1. 多一点情感,多一点体验

也许很多学生学习诗词歌赋,很多教师教授诗词的原因都是为了应付考试,传统的诗词教学活动中,学生们被动记忆,毫无疑问他们对诗词的内涵及审美无法深入理解,从而厌倦古诗词,最终既没了成绩,也没了兴趣。此时,就需要小学教师的努力了,在进行诗歌教学期间,教师应多注重诗词中情感的体现,因为古代,诗人经常通过对客观物象的加工、提炼,来渗透自己内心的情感。可知,诗歌中,情感它的重心。读懂了情感,就像掌握了船舵一样。中国古代诗词有着悠久的历史,诗词是古代抒情文学的代表,是想象和情感的产物。我们都知道情感是文章的核心,作者写一篇文章都是为了抒发情感,其实在诗歌的世界中也是如此,作者将不同的事物连接起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走入作者的世界与心境,去理解并体会作者彼时的内心,而后在了解了所有作者的内心世界后,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歌,从而有了兴趣,也有了成绩。情是诗歌第一要素,无情则无诗。但是传统的小学诗词教学模式,平淡而死板,这也是诗歌情感被忽略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师在教授诗歌的过程中,应该多注意诗歌情感的表达,况且诗歌涉及的情感比较广泛,包括亲情、友情、爱国之情等等,这也更加需要教师能够将诗歌的情感分享给大家。例如,家喻户晓的诗歌《悯农》,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这首诗通过描述农民伯伯的艰辛来抒发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怜悯以及对粮食的珍惜之情。教师在教授这首诗时,应该多加注意将诗中情感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以及勤俭节约之风尚。

2. 多一丝想象,多一点了解

古诗词鉴赏会涉及众多的艺术表现方法,教师出于应付考试的角度,往往将考题中的诗歌鉴赏等同于知识灌输,让学生一味的做题,导致这本该惬意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苦不堪言,甚至使学生表现出冷淡与排斥的态度,所以这死板教条的教学方式该被抛到九霄云外。而诗歌大多为古代所生,所以学生若想深入理解,需要联想到当时的社会及人文背景,且古代诗歌大多会有很多类意象,再加上各种形状,色彩的搭配,想象能力确实是理解好诗歌的一大必备素质。

例如:教师在讲解《天净沙·秋思》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先为学生放映一些诗中展现的图片画面,让学生对诗中景物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学生有了更直观的体会后,再引导学生掌握内容,会提高课堂效率。而教师在讲解山水诗词期间,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以此来引导学生对新诗歌进行想象,如《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教师可以自己制作ppt,将自由飞翔的白鹭,桃花盛开的江岸,水中肥美的鳜鱼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对诗中内容有所了解,并以此激发起学生对诗歌的想象,从而让学生能更深入的学习诗歌。

3. 多一些互动,多一些情景

教师一味地讲课而忽略学生,课堂成为了老师一个人的课堂,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可能会磨灭学生对语文诗歌的兴趣。在此状况下,成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显得尤为重要,此时我们可以采用互动的方式。互动课堂执行方式有很多种:肢体语言的运用。毋庸置疑,肢体语言在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直接受到它的影响;分组讨论:在小范围内,每个学生的想法得到展现,得到肯定的过程无疑为他们树立了自信。例如,教师可以举行诗歌朗诵比赛,要求同学们身体及语言的结合。这样一来不仅缓解了小学学习的压力,而且可以学到知识,并提升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情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主导。鉴定情境教学成功的唯一标准是其对学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创设情境需要我们设计情境,首先我们要有计划、有意识的为不同的诗歌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即做到因材施教。并且情境教学应注重科学性,即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最后,情境需要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如此一来,大家才能在情境中娱乐,最重要的是学到了新技能。如杜牧的《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描绘了一幅安静却十分有韵味的画面,那么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古琴曲《庭院深深》作为背景音乐,从而让学生将主观的情感与音乐和诗词的双重美感相融合,在节奏和旋律中去感受诗歌的抑扬顿挫,从而激发想象,体会作者真正的情感。

上一篇:国际离岸市场下一篇: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