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费

2024-05-11

研究生自费(共12篇)

研究生自费 篇1

国家“十二五”规划第三十三章明确提出:“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保障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由此看来,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已进入全覆盖时代。

然而,实践中的情况并非如此。2012年12月,笔者所在高校的一位自费研究生被诊断患白血病,由于治疗费用昂贵,学校和家长在筹措医疗资金过程中才发现学生没有参加任何社会保险。由此引起笔者对“自费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2013年2月,笔者自行设计了一份关于高校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情况调查问卷,发给全国各地的高校在读学生。截至4月初,收到反馈问卷112份,涉及高校72所。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本科生和公费研究生中,100%都能享受学校的公费医疗,而自费研究生则100%未享受高校的公费医疗,也未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高校自费研究生目前还是一个被置身于社会保障之外的社会群体。

1 是制度缺失还是实践缺漏

自费研究生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是制度缺失吗?笔者查询了国家和一些地方的有关规定,得出相反的结论,国家对高校各类学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早有明确规定。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8]119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为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医疗保障工作,国务院决定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同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向各省市下发了《关于印发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宣传提纲的通知》(人社厅发[2008]88号),进一步明确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在此背景下,各省市陆续出台相关的细则,规定了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保障范围、参保方式等。例如,《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京政发[2010]38号)第三条规定:本办法适用“在本市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非在职非北京生源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出,自费研究生如果是“全日制的非在职非北京生源”,也可以参加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也就是说,在制度层面,高校自费研究生的医疗保险已被纳入“全覆盖”体系,出现的医保“真空”不在于制度缺失,而在于实践中的缺漏。

2 缺漏从何而来

部分高校学生未参保的原因在于实践的缺漏,说明社保“制度的全覆盖”尚未转变成“实践的全覆盖”,高校自费研究生成了“漏保”的群体。通过调研分析,这一实践缺漏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自费研究生属于高校的特殊群体。

与本科生及公费研究生不同,自费研究生不能享受高校的公费医疗。我国高校的公费医疗制度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全日制国家统招计划内的大学生、研究生公费医疗实行属地管理,经费由当地财政部门根据学生人数实行定额拨款,部属高校每人每年60元,省属高校各地标准不一。自1997年实行高校“并轨”收费以来,本科生不再区分公费、自费,全部缴纳学费,而且全部享受公费医疗。而研究生仍然保留公费和自费之别,公费研究生既能免学费还能享受公费医疗,自费研究生需缴纳学费且不能享受高校的公费医疗。再加上高校自费研究生人数较少,成为一个“夹心层”群体,其医疗费用负担问题也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所在学校2013年共有自费研究生2000余人,而公费研究生达2400左右,本科生9700余人,自费研究生仅占公费研究生和本科生之和的16.8%。但作为一个群体,不能不引起重视。

2.2 社会保障意识缺失。

调查问卷反馈显示,91.6%的高校在读生表示“之前未听说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93.3%的学生表示“不知道在校大学生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此可见,在社会保障方面,公民的“保险观念建设”远落后于保险制度建设。究其原因,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方面还做得不够深入。此外,有些高校的在读生在中小学时已经办理了医保卡或社会保障卡,学校也每年统一收取费用办理续保手续。而上大学后,高校的公费医疗制度取代了之前的医保卡或社会保障卡,从而使得“社保”在大学阶段出现“断层”。对于自费研究生而言,“自费”的观念使其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在读时的医疗费用也应该是“自费”的。总而言之,作为社会知识层次最高、社会信息掌握最快最多的一个群体,高校在读生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障意识,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3 高校“组织者”的角色缺位。

各地一般规定,高校在读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方式为“学校统一办理”。例如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符合参保条件的在校学生和托幼机构的儿童,由学校和托幼机构负责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其他地方也有相同的规定。如郑州市规定:“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由所在学校到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统一办理参保手续。”应该说,这种规定的本意是发挥学校的作用,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医保。但问卷调查结果却与此相反,100%的问卷在“您所在的高校是否统一组织办理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栏里填写了“否”。由此可见,各高校的“组织者”角色目前是缺位的。

3 如何弥补缺漏

自费研究生的医保问题究竟怎样才能得到解决?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落实职责。

国务院指导意见规定,“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同时规定“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和民政部门要通力协作,制订周密工作计划”。因此,省级人民政府应该是首要责任者,有义务将各类高校学生的参保职责进一步明确到相关部门。例如,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全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市及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具体经办工作。教育部门负责在校学生、托幼机构儿童的参保缴费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市每年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负责组织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的部门应该是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并由教育部门负责各高校学生的参保缴费工作。但事实上,笔者担任研究生管理工作近十年,从未见过教育部门下发关于高校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文件。究竟是哪个部门不作为导致高校学生成为社会保障的“真空”或“盲区”,笔者目前不得而知。

本文的初衷,只是希望引起相关部门对此问题的关注,尽快给在读自费研究生提供应有的医疗保障,从而弥补社保制度的这个实践缺漏。而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将会面临更大的问题。根据国务院2013年2月6日常务会议的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这就意味着研究生教育的“并轨”即将启动。那么,研究生全部自费后,能否像本科生一样享受高校的公费医疗?显然不能。因为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经实施十几年,公费医疗制度早就应该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基本医疗保险。恰恰是这项新型的社会保险制度还没有在高校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4 问题的延伸

近两年在各高校研究生招生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招生类型,即在职专业硕士。这种研究生招生在报考时将考生资格限定为“往届生源”,而将就读的形式界定为“在职”。事实上,“往届生源”中除一部分是名副其实的“在职”外,还有一部分是全脱产的“二战考研族”(考研两年以上)。这就意味着通过全国统考招进来的“在职专业硕士”并不全是真正的“在职”(可以称为“假在职”),这个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如何解决?国务院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将参保范围界定为:“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所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全日制研究生。”根据这一界定,“假在职”形式的专业硕士并不属于全日制研究生,既不能享受真在职的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提供的基本医保,也不能以大学生身份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因此,如果说本文讨论的自费研究生医保缺失问题在于实践中的缺漏,那么在职专业硕士中并不真正“在职”研究生的医保问题将面临制度的缺失。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5.

[2]褚福灵.社会保障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王伟.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4]梁鸿,赵德余.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解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夏迎秋,景鑫亮,段沁江.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1).

研究生自费 篇2

日前,记者从教育部官方网站获悉,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必须缴纳学费,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原则上硕士生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每人每年不超过10000元。

对此新政,广东商学院的余老师表示,研究生教育全面收学费的政策或会使一些本科就业情况非常好的热门专业学生不选择考研。另外,研究生学费全部自费后,高校那些就业形势不好、需求量小的研究生专业可能遇冷。因为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在招聘时,将硕士或博士学历设为门槛,许多想找此类工作的学生不会放弃读研,但他们会选择报考更有名气的学校和好就业的专业。

而近日记者采访发现,受上述新政影响,部分应届大学毕业生因家庭贫困放弃了考研。“毕业我就工作,不再给家里增加经济负担了。将来有机会,可以读在职研究生。”来自粤西的阿文说。而有的学生表示会坚持考研,因为国家的一些奖学金可以补贴学费。据了解,与明年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的同时,国家设立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研究生。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标准为:博士生不低于10000元、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度。

2013年考研成绩陆续公布,复试分数线3月上旬将出炉,专家建议

考研申请调剂分三步走

据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成绩日前已陆续公布,考生可登陆相关高校的研招网进行考分查询。预计各高校的复试分数线将于3月上旬公布。调剂手续将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最低分数线公布后办理,具体时间和办理手续考生可留意所报院校的研招网通知。

复试前注意搜集信息

“初试成绩公布前的这个阶段,可以先了解复试有哪些模块,提前复习相关专业课知识,打好基础,也可准备一下英语口语。”海天考研专家张学阳建议,初试成绩出来后,考生可以关注复试流程、礼仪,进行模拟训练。公布复试名单后,离面试还会有三到五天的时间,这时除复习外,还可以找一些精准的点,如复试地点、环境,打探有几人参加,导师可能是谁等等,做到有备无患。

专家表示,这段时间要搜集报考专业研究方向的学术动态及其导师的学术观点,这些都很容易在复试中涉及。通常复试的考官都是本专业最具权威的老师,除了基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充分了解报考导师的研究内容。这需要在图书馆或网络上搜索有关专业的最新动态。除有关复试的时间、地点、考官等情况外,还要了解复试的内容、范围及考查方式等。需要及时向招生单位咨询,经常浏览其网站。另外还可以向上届的师兄师姐询问,征求他们的意见。所考大学的BBS也是搜集信息的极好来源。

写调剂申请要简洁明了

张学阳表示,考生申请调剂应分三步走:

首先,调剂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符合要求者可以实行网上调剂。对于参加网上报名,达到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未被第一志愿单位录取的统考、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考生,可以尝试调剂。考生可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系统根据提示信息填报调剂志愿。每位考生可填报两个平行志愿。考生必须留下联系电话,以便招生单位联系自己。一般来说,考生需要提供报考第一志愿盖章的成绩单原件,大部分学校都是需要的。

其次,查询想调剂的院校发布的信息,可以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等权威网站上发布的相关信息,当然有精力的话也可以直接上院校的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有无调剂信息,镀膜机 真空镀膜机

ttp:/// 总之这一步的关键是要主动出击。

最后,掌握基本信息后就应该向这些院校提交申请。有的学校有申请表格,填写好以后发邮件或者直接用EMS寄书面资料都可以,需要同时准备好一些必要资料,包括毕业证复印件,成绩单复印件,个人学习或者工作简历。

考生在写调剂申请时应注意简洁明了,可以附带介绍一下自己的专业背景或学术成果。对申请调剂者来说,最关键的是知道院校的空缺信息,并让院校知道自己的调剂要求。考生提交调剂志愿后,要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和招生单位的复试通知。

研究生自费 篇3

摘 要:本文以青岛地区为例,在新的自费读研政策下,将读研的成本和收益额进行对比,为本科毕业生理性择业决策提供参考。在计算读研人力资本投资及收益时,我们将投资限于期初,收益扩展为全部工作年限,同时结合新政策下的研究生奖学金制度,综合考虑读研所花费的直接成本以及机会成本。最后通过excel数据处理,直观显示39岁以后,硕士毕业生的收益累积将会超过本科毕业生且逐年拉大距离。因此,长远来看,读研是一种高回报的投资。

关键词:自费读研政策;硕士研究生;本科应届毕业生;成本;收益

研究背景: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自费读研政策在经一段热议之后于2014年秋季学期起开始执行。读研作为一种高级耐用的智力消费品投资,其前期成本必然是高额的,且收益未知。这里我们以青岛高校为例,将自费读研的成本及收益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徘徊在考研与就业边缘的应届生提供参考。

1 读研成本

1.1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因选择考研而“放弃”的机会所折合成的成本。通过中国新闻网挂网调查3个月显示,2015年已签约的本科生的平均薪资为3694元,从签约单位所在城市来看,选择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本科生签约月薪为4364元要比省会城市的月薪(3692元)高出672元,比地级城市及以下的(3162元)高出1202元[1]。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本科生的就业薪资还是不错的,那么这也显示出,考研的机会成本不低。考虑到调查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性,我们结合招聘会市场常给出的薪资作为参考,结合网上问卷调查将本科生毕业前三年的月薪均值暂定为3500元,那么三年就是126000元。

1.2 非机会成本

非机会成本主要由读研时期的消费成本以及此成本的投资收益损失费用两部分组成。

1.2.1 消费成本

据2014年《青岛早报》公布,山东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研究生教育标准称山东省高校研究生学费每年最高将达到8000元,专业硕士学费最高可达一万元[2]。三年读研学费即24000元。青岛高校研究生住宿费每年均值在1000元左右,学生生活费因个人差异而存在着较大差别,我们通过数据调查取均值按每月人均800元计,每学年在校时间取10个月,则每学年生活费为8000元,三年生活费、住宿费、学费之和即51000元。

根据相关调查,我们得知备考一年的资料成本大约在3000~4000元[3],更有甚者高达几万元。除购买考研资料之外,考生们还需交考研报名费150元,到报考学校进行复试,交通费用也由此产生。根据有关调查,考研期间的交通费用大约在800元。即其他成本共为950元。

综合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读研的消费成本C消费=51000+4000+950=55950元。

1.2.2 投资收益的损失费用

根据上面我们得知,读研的消费成本为55950元。如果这些费用不投资于教育,而是用于其他投资,那么研究生三年的非机会成本又将获得多少收益呢?我们以最基本的银行存款来进行假设,目前2015年的三年存款年利率为4.68%。所以三年所得利息为i=C投损=A×4.68%×n=55950×4.68%×3=7855.38元。

1.3 小结

读研总成本=机会成本+非机会成本,结合我们上面的理论,C成=C机+C非机。再根据我们调查到的数据C机=126000,C消费=55950,C投损=7855.38。则读研总成本C成=126000+55950+7855.38=189805.38(元)。

2 读研收益

2.1 读研期间所节约的生活成本

读研和工作不一样,读研期间居住宿舍,用餐食堂,虽有花费,却远远不及工作的花费数目。下面我们来算一下读研三年将会节约的生活成本,相关数据以青岛地区为例。衣,一年节约费用约为2000元;食,一年可节约2400元;住,一年的房租为12000元[4](此处是以合租为参考标准);行,一年节省的交通费用为960元。

综合上面的数据,我们可得C节=C节×3=(C衣+C食+C住+C行)×3=(2000+2400+12000+960)×3=52080(元),即三年节约生活成本为52080元。

2.2 读研期间奖学金收益

伴随2014年秋季自费读研政策的施行,研究生奖学金制度也随之出炉。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现有的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范围覆盖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硕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具体标准由各级财政部门会同高等学校主管部门确定,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建立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5]。读研三年即为3×6000=18000(元)。

2.3 毕业后薪资收益

从终生收益总和来看,到60岁,研究生收益总和比本科生收益总和高655574元。由于终身收入涉及时段较长,中间变数较多,所以上表只能粗略的代表终身收入预期。不过,毫无疑问,从长远来看,研究生薪资收益远大于本科生。(表1)

2.4 小结

根据C收=C薪+C节+C奖,在考虑研究生毕业后终身薪资收益的情况下,C收=2280244+52080+18000=2350324(元),相比于读研成本189805.38元,可以明显看出收益大于成本。

3 总结

以青岛地区为例,在新的自费读研政策的大环境下,我们调查得到读研总成本为189805.38元,读研期间的收益为70080元,读研后60年的薪资为2350324元。现在将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收益累积进行对比(图1)可以看出:39岁之前,本科毕业生的收益累积大于硕士毕业生;39岁时,二者相等;39岁以后,硕士毕业生的收益累积大于本科毕业生且逐年拉大距离。

由于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成本及收益受地域、专业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同时个人能力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日后的薪资收入,所以我们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广大在校生应以个人实际情况为准,结合本文分析,在是否考研的问题上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2015届毕业生签约薪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月薪最低[EB/OL]. http://finance.chinanews.com/life/2015/03-27/7164964.shtml,2015-03-27.

[2]青岛早报.读研学费每年最高8000元大学学费今年也要涨[EB/OL].http://news.qingdaonews.com/qingdao/2014-02/10/content_10265506.htm,2014-02-10.

[3]新华网山西频道.考研要花多少钱?[EB/OL]. http//www. sx. xinhuanl com kjyw,2004-11-22.

[4]搜房网综合整理.青岛毕业生月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房租花掉大半[EB/OL].http://esf.qd.fang.com/newsecond/news/12653418.htm,2014-04-28.

[5]《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

[6]赵瑜,刘梅英,肖湘,巫强,彭鹏.自费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北京地区部分高校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14.

古代官场自费项目多 篇4

唐朝任命官员的程序一般是先经考查合格, 尚书仆射同意, 报告门下省, 由给事中读其考查情况, 再由黄门侍郎检视, 侍中审查后上报皇帝, 最后由主管部门执行任命。凡被授官的人, 自各种途径出身者以至公卿皆给予凭信, 加盖文为“尚书吏部告身之印”的印信。唐朝, 直至五代、宋朝以后都是这样的。

唐末的委任状都是用素绫纸裱轴的, 被委任的官员为了得到这样的委任状, 就约定俗成地“送纳朱胶绫纸价钱, 各请出给”, 然后才好去上任。到了五代之时, 社会经济相对凋敝, 大家赚点钱都不容易, 这一交钱买“委任状”的陈规, 才在敢于说话的官员们的一再建议声中被废除了。

参加宫廷宴会要自掏腰包

唐末、五代时期, 各地封疆大吏到朝廷来觐见皇帝, 为了表达谢意、联络感情, 都要自己掏腰包花钱在皇宫里大办酒席, 邀请皇帝与高官们宴饮, 俗称“买宴”。

而且, “五代之时, 不特方镇入朝买宴, 唐明宗天成二年 (927年) 三月, 幸会节园, 群臣买宴, 则在朝之臣亦买宴矣”。

就是说, 大臣们在皇宫里偶尔叨圣恩陪皇帝吃了回饭, 都得自己掏腰包!这是古代宫廷剧里所常见的吧, 而这恰恰在古代历史上存在了很长一段时期。

直到公元952年, 后周太祖郭威才拒绝了一位叫侯章的官员的“买宴钱”, 还说了几句冠冕堂皇的话:“诸侯入觐, 天子宜有宴犒, 岂待买邪!自今如此比者, 皆不受。”这真是为官员们“减负”了。

多如牛毛的自费候补官员

清朝时的北京城里, 候补官员多如牛毛, 而且, 当时规定不得实缺就没有固定俸禄, 所有的开销完全自费。

候补官员如果家境富裕的话, 日子还能勉强凑合, 而家境一般的候补官员为了能在高消费的北京城过生活、等差事, 还要充门面、打点人情, “漂”着寻找机会, 只能到处借钱维持了。

这个群体虽是“官”了, 但是日子过得实在艰难, 很多“官员”硬是穷到死也没得到个实差事, 一直是“自费”着。甚至, 有的还“自费”候补得发病发疯。

据当时的《点石斋画报》记载:林某不知何许人, 捐有候选通判, 侨寓京师宣武门外铁厂内, 在部投供有年, 选期尚杳, 欲加捐海防新班, 又以阮囊羞涩, 有愿难偿。自是朝思暮想, 陡患疯狂。

研究生自费 篇5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研究生。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常务会议昨日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为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

(一)完善财政拨款制度。中央财政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安排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并建立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中央财政设立绩效拨款,由学校自主安排用于研究生培养。各地要参照这一模式,建立健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拨款制度。

(二)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研究生。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标准博士生不低于10000元、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度。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落实和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优惠政策。

(三)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

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变革一:打破“公费”、“自费”之间的界限

我国旧的研究生资助模式是所谓的“公费”和“自费”制度。在研究生入学之初,高校的研究生招录部门会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和本科表现评定其在研究生阶段所享受的待遇。成绩靠前、科研成果较多或者本科表现较好的同学会得到公费的待遇,而其他稍逊的同学则只能得到半公费或者自费的待遇。享受公费待遇的同学不但不用交学费,而且每月还能从学校领到国家补贴的生活费用,而半公费的同学则需要缴纳一半的学费,自费的同学则需要缴纳全额的学费,不过半公费和自费的同学也能每月从学校领到一定数额的国家研究生补贴。

旧的制度的弊端在于“一次评定,全程适用”。也就说,若是入学时被评为公费,即使在读研期间表现再平庸,也能在读研期间全程享受公费待遇,而对于那么没有获得公费资格的同学,即使读研期间表现得相当出色,也没有办法由半公费或者自费转为公费待遇。旧的以“公费”和“自费”为核心要素的奖助制度起不到倡导学习、鼓励创新和科研的作用,在经济大潮日益冲击高校校园的背景下尤其显得僵化不堪。

实行新的奖助金制度以后,研究生第一年入学时的奖助金等级由入学成绩决定。推荐免试的同学基本上都能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金,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中的成绩优秀者,也能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金,其他的同学则能获得相应的较低等级的奖助金或者需要自己筹集学费。但是,第一年评定的奖助金等级并不会适用于第二年。第二年,学校会根据研究生的在校表现情况重新评定奖助金等级,也是说奖助金评定实行的是动态的管理模式。与第一年完全由入学成绩决定所获得的奖助金等级不同,第二年的奖助金评定在学习成绩之外会引入其他因素,比如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社会活动等等。此外,新的奖助制度还设有配套的“三助”岗位,即学校设立一定数量的助研、助管和助教岗位,在校研究生可以申请相关岗位获得相应的劳务回报,并且这些岗位对所有学生都是开放的。这样一来,奖学金制度的改革,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态度,对学术的追求更加向往。

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变革二:更注重知识及科研

新的奖助制度有如下优点:

(1)通过阶段性考核,对于创新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科研成果丰硕的研究生,可申请高一等级的奖助学金和各类科研创新基金;同时对于学业懒散、成果产出不显著的研究生可申请到的奖助学金和各类基金就会相对减低或没有。通过这种资助方式使研究生自身价值体现、创新热情的激发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还原了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特征,即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

(2)合理的资助体系可以进一步发挥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赋予导师更大的招生及培养的自主权,从而调动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通过改革激发责任感,使其为课题项目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及开展科研工作,也更能体现研究生导师的教育价值。缺乏科研课题或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佳的导师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通过动态调整导师研究生招生数量,可使各种资源更好地得到配置。

我国的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当中,将更有利于刺激同学们的学习及参加科研的热情,说了这么多,提醒广大考研学子,既然决定了考研,就要用心对待,千万不要因为学习成绩不佳而影响了奖学金的评定,毕竟读研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能够获得研究生奖学金将大大减轻费用负担,而且也是一项能力的象征,同学们应该努力争取。

当下中国教育的现实却是,义务教育并不义务,也变成了变相的收费教育。既然政府没有承担起义务教育阶段应有的义务,又何以单方面要求老百姓必须承担起非义务教育阶段出资的义务?

有媒体报道,教育部已经正式决定,自明年起在全国各高校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教育部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是“合情合理”的。因为研究生教育本来就是非义务教育,个人理应承担费用。然而,从近期各大高校网站论坛的讨论看,这一看似合乎情理的改革仍然遭到质疑。

首先,客观上讲,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无形中抬高了穷孩子接受更高层教育的门槛。偏远地区农村的孩子,本来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给了城市里长大的同龄人。他们进入城市接受四年本科教育,远不足以弥补早期教育所造成的在素质上与城市孩子的差距,在竞争已近白热化的人才市场上将再次输给同龄的城里人。这也是近些年诸多农村出来的大学生选择继续就读研究生以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这无疑将迫使他们中许多人只能放弃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找一个回报率很低的工作。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到贫困农村家庭的人力投资行为:因为高等教育费用已经让这些家庭不堪重负,本指望孩子毕业后能有一份尊严、体面且收入较高的工作,但事与愿违。所以,这种负面的示范效应将使更多的后续家庭不会投资于孩子接受高层次教育之上。长此以往,农村与城市在教育方面的鸿沟势必越拉越大。面对这种可能的后果,研究生教育改革也应该与其他改革举措一样,关照到“中国由世界上最大的城乡差距”这样一种现实。

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更应该令人深思的是,从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中所透露出的某些信息,甚至关乎改革的程序正当性问题。

应该承认,中国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教育收费的解释是成立的。然而,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逻辑合理性并没有贯彻到其它教育改革领域。教育部既然认为非义务教育阶段个人理应承担费用,那么,从逻辑合理性的角度,很容易得出另外的结论:义务教育阶段应该由国家承担费用。然而,当下中国教育的现实却是,义务教育并不义务,也成了变相的收费教育。既然政府没有承担起义务教育阶段应有的义务,又何以单方面要求老百姓必须承担起非义务教育阶段出资的义务?

其实,研究生教育收费作为一项改革举措,其出台的程序背后就已经隐含了某种不对称博弈规则。据媒体透露,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始作俑者”是身为湖南人大代表的谢佑卿。在2002年3月6日下午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一次讨论会上,他仅仅以个人建议的形式提出了“关于研究生大部分教育费用应以个人自理为主”的主张。结果,人大会还没有结束,14日上午,教育部有关方面就向谢佑卿代表正式书面答复,感谢并采纳了他的建议。而与此相对比的一个严峻的现实是,连续几年的人大会,都有代表按规定程序联名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应该免费的正式提案,却迟迟未得到落实。

由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联想到其他各方面改革举措,我们不能不对以下情况抱以警惕:因为改革主导与控制权的不对称性,可能造成改革过程中成本分摊与收益分享的不对称性。主导与控制改革路径的强势群体,可能首先想到的其实并不是改革合理性与否,而是想到改革的成本由谁承担,改革的成果由谁分享。从而在选择改革路径时,有利于自己的改革就推行,而不利于自己的改革就迟滞。

新制度经济学一向认为,改革作为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广义上的权利重新界定的过程。而权利的重新界定,必然造成利益格局的调整。这正如科斯所指出过的,“政府对权利的任何重新界定,都不可能达到双赢,而必定是有利于一些人而不利于另一些人”。正因此,科斯曾经深刻地指出,“经济学家与决

策者都要清楚我们讨论的问题具有交互性,即避免对A的损害将肯定会损害B的利益。我们必须决策的真正问题是,这个社会到底是应该允许A损害B,还是允许B损害A?”由此,对于包括研究生收费教育改革在内的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不应该以其逻辑上的合理性,而掩盖了背后更重要也更具真实性的利益关系。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找到为改革所涉及到的利益各方都能接受的均衡点。品牌:长喜英语

参考书目:《考研英语词汇真相》《考研英语历年真题解析点评(基础版)》《考研英语历年真题解析点评(提高版)》

在线词汇学习网站:word.beiwen.com

在线视频 :

自费音乐留学攻略 篇6

“留学”基本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或者單位公派出国留学,另外一方面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自费出国留学。中国目前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占留学总人数的95%,因此我们重点谈一下自费出国留学。

办理音乐留学和其他非艺术类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音乐留学办理起来相对麻烦一些。音乐留学早期是国家公派为主,极少部分通过学校,通过国内外导师和国外的亲友办理赴国外留学,但如今,家长花钱就可以通过“中介”非常容易地实现留学梦想。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左右学音乐出国的人数不超过50人,2009年音乐留学出国的人数约为1500人,从这些数字就可以看出音乐留学的崛起和发展速度是非常让人震惊的,如果让欧洲某个国家的音乐学院院长知道是这个数字的话,他首先会说:“中国将成为新世纪产生音乐家最多的国家。”但目前就是因为留学变得容易了,反而留学生走的弯路更多,音乐留学的崛起需要一批懂得音乐专业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办理留学的专业人士。希望大家看完本版自己就会成为一个专业人士。

音乐留学趋势

早期国家公派留学相对受局限,没有形成音乐留学趋势,主要原因是公派和自费出国学习音乐类人数比较少且比较分散,像公派留学意大利攻读声乐只有四名老师,攻读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的也只有几名学生。但在1999年由“中科院科智国际”艺术留学部带头推动了留苏热,准确来讲就是留学俄罗斯、乌克兰的热潮,当时留学学生人数达到200名。2000年又掀起了留学奥地利的热潮,数量最多的时候达到了将近300名学生,2001年陆续向德国、法国开始派送大量音乐留学生,紧接着向美国、北欧、中欧、南欧等陆续扩张,接收中国音乐学生赴国外留学的国家和学校越来越多,至今已经是百花齐放,但面对这么多国家和学校选择的时候,大家就由新的留学理念形成了新的音乐留学趋势,那就是专业再专业,考虑更多的是向着就业趋势靠拢。

在这里我们积极推荐一下专业不错、就业前景非常好的几个音乐学院,比如:捷克的布拉格音乐学院,匈牙利的李斯特音乐学院等。这些学校目前基本上没有中国学生,但这些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艺术水准都是世界一流的,从各方面考虑是非常适应中国学生留学的学校。

我们通过语种将留学区域大概分为以下几类:

英语区: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荷兰等;

法语区:法国、比利时、瑞士、卢森堡等;

德语区:德国、奥地利及德语区国家;

俄语区: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亚美尼亚等;

其他语系:捷克斯洛伐克、挪威、匈牙利、芬兰、西班牙、意大利、瑞典、爱沙尼亚、立陶宛、丹麦、瑞士、罗马尼亚、希腊、古巴、墨西哥、日本、韩国等。

按留学费用统计

1、目前免学费学习音乐的国家有:捷克、法国、德国、奥地利,其次还有意大利等国家,还有收少量学费的国家比如北欧五国,匈牙利、斯洛伐克、爱沙尼亚、乌克兰、波兰等等。

2、十万以上的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瑞典、挪威、芬兰、冰岛、丹麦、荷兰、日本。

3、十万及以下的国家:德国、法国、捷克、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波兰、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亚美尼亚、阿根廷、韩国等国家。

具体的留学费用还要根据学生所选择的国家、学校及专业而定。

音乐留学预警

提到留学预警,广大的学生家长就会想到教育部海外监管网发布的留学预警,但留学预警只是针对33个国家其他专业的,和音乐留学专业基本上没有关系,音乐类的只有中国艺术留学网:www.art-abroad.com发布艺术留学预警。在这里我们给大家总结一下各国家留学中必须注意和警惕的问题。

1、美国、英国: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赴美、英国家的学生要警惕,目前申请音乐学院的奖学金是非常困难的,英国的音乐学院能申请到的奖学金也只有声乐专业,其他专业基本不太可能。美国能申请到奖学金的学校基本上是综合类大学音乐系,学生要在国际大赛上获得桂冠才能申请到音乐学院的奖学金,在申请的学生当中成为佼佼者才有可能申请到全奖。学生首先要解决语言成绩的问题,其次就是申请材料,比如:个人简历、学习计划、最高学历证明、成绩单、个人艺术作品等等。申请材料、语言成绩及个人作品是影响申请成功的关健。

2、法国:法国的签证要求是申请者一定要18周岁,参加过高考,最好有中国大学的录取通知,这样有利于签证。法国音乐学院比较多,但申请音乐学院的硕士相对比较难,原因是法国招收硕士的音乐学院相对少。目前在法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众多,希望学生们选择中国学生相对少一些的音乐学院。

3、德国:目前赴德国的留学生众多,但考入公立音乐学院的学生数量却很少,主要原因是德国所有公立音乐学院的录取都要在本校进行考试,赴德国留学之前学生不可能拿到专业录取通知书,另外,出国前中国学生的专业水平无法准确地鉴定是否可以达到德国公立音乐学院的入学水平。因此目前在德国有数百人都游走各洲各城市的音乐学院参加各学校的入学考试。入学特别难的专业主要是管乐,声乐、弦乐相对容易许多。目前德国的公立音乐学院来中国招生的学校特别少,只有东方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与斯图加特音乐戏剧表演艺术大学组织的在京面试相对正规一些。所有的考生都是按德国入学标准来打分,分数为1-5分制,1分为最高。达到2.5分及以上的基本上可以考上公立音乐学院。学生不参加这种面试也可以衡量一下自己的专业水平,如果你在各音乐学院附属中学生中水平达不到中等偏上不太可能考上德国公立音乐学院。

4、俄罗斯:留学俄罗斯大家最重要是注意俄罗斯有一个学历称为“专家”,这个学历中国只能承认专家,不能等同与硕士。目前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五年毕业时所获得的就是专家学历,但这种学历在俄罗斯可以申请博士。学习音乐的本科生一定要注意,这所学校不接受学生插班,你可以直接申请大一的学习,要不就可以申请博士的学习。另外如果你本身是学习音乐表演专业的,要注意许多地方城市的音乐学院发的学历为专家或者音乐教育类型的硕士,不是表演类的硕士。

5、乌克兰:目前留学乌克兰最大的问题是敖德萨音乐学院不让中国学生直接读硕士,所有的学校硕士录取都要让中国学生提供国内本科学士学位、毕业证书、成绩单的二次认证。这个二次认证主要是乌克兰教育部负责,办理起来特别慢,请广大留学生提前准备。

6、波兰:波兰留学是最近两年刚刚兴起的,大家要注意,说波兰音乐学院是全英语授课,这个信息是不准确的,许多课程都是用波兰语授课,我们建议学生学习一年波兰语再上专业课,这样轻松一些。

7、奥地利:私立音乐学院中国不给予认可学历,这点请广大留学生要注意。目前私立的音乐学院在许多国家都有,比如: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美国等。中国涉外监管网上没有的国家和学校,留学生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落实是否承认学历的最好的方式与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学历认证处或者中国驻外使馆教育处进行确定。

如何制定

音乐留学计划?

如何制定音乐留学的最佳方案?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学生。通过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我们总结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第一位:专业水平

根据自己攻读的专业,来选择专业比较强的国家,将来的就业是靠专业就业,所以选择专业放在首位,如果你是学习男中音肯定去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如果你是学习单簧管肯定去捷克、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因为只有在这些国家你才可以学习到真正高水准的专业,学习完才能很好地就业。

第二位:留学费用

在确定要选择的几个国家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确定承受的范围,这样就可以确定国家和学校。

第三位:签证政策

选择国家和学校的时候要看一下具体的入学要求和签证的要求,比如高考分是多少?经济担保是多少等,是不是自己的条件满足这些要求。

第四位:授课语言

在以上三点确定后要考虑授课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但一些专业离不开语言的大力帮助,比如声乐要学习意大利语、法语、德语、俄语等,另外还要查看各国家录取学生和签证对语言的要求标准是什么等等。

通过以上四点,学生基本上都可以制定一套合适自己的留学计划,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太一样,具体还要找业内专家指导制作。明确目标才能走向成功,这也是音乐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生自费 篇7

一、国家政策因素

留学政策是政府通过特定的法律法规或相关政策规划、 管理、调控国内留学的制度性规定, 它对社会大众出国留学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制约性和指导性作用。改革开放前, 由于特殊时期的政治形态, 我国留学政策的主要特点也是政治主导、中央集权。 公派留学是这一时期的留学的最主要特征, 出国留学人员的人员选派、专业选择、资金支持等全部都是由国家决定, 国家主导型出国留学作为留学的最主要留学形式很大程度上排除了自费出国留学的可能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 不少政策领域去政治化趋势出现端倪, 就留学政策领域来看, 自费出国留学与公费出国留学开始并行发展, 并在近十年来逐渐形成以自费出国留学为主的出国留学热潮, 自费出国留学人数也占年度留学总人数的主要部分。 进入21世纪, 我国的留学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我国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出国留学的政策法规, 这也迎合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留学的大众化和提升了人们自费留学积极性。2007 年, 教育部颁布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工作若干意见》, 该意见把海外留学人才分为三个层次, 每个层次都提供了良好的吸引留学人才回国就业和创业政策和服务, 这一政策一方面利于海外留学人才回国作贡献, 同时也间接地利于国内人们做出出国留学的选择。 为了保护本国自费留学人员的合法权益, 教育部、公安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规定, 例如《 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 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试行) 》《 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委托合同 (示范文本) 》等。 这些国家层面的留学引导和保障政策的出台, 直接作用就是扩大人们对留学的热情, 2007 年, 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到14.45 万, 其中国家公派0.89 万, 单位公派0.69 万, 自费留学人员则达到12.87 万。 到2014 年, 据教育部统计结果, 该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5.98 万人, 其中, 国家公派2.13 万人, 单位公派1.55 万人, 自费留学42.30 万人。 从2007 年到2014 的8 年时间里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增长了31.53万人, 增长率超过200%;而自费留学人员总数增长了29.42 万人, 增长率将近230%。

二、经济因素

留学作为一种高额的投资行为, 经济因素自然是重要的支撑。对于自费出国留学来讲, 社会经济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留学人数的数量和范围。 留学投资行为的选择基本上可以将经济因素分为两大类:一是宏观的经济状况, 二是个体经济期望。

( 一) 宏观经济状况

就宏观经济状况而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与此同时, 人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 对于教育质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竞争体系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特别是就业市场中的竞争程度不断提升“, 就业难”的困境是国内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的窘境。 为了提高个人的竞争力, 寻求高薪水的工作岗位, 出国留学继续深造, 通过在国外多年的知识学习和实践锻炼找到薪水较高的工作。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导致我国对人才的需要超出了以往, 复合型、全面型、全球化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加。 人才是一种稀缺资源, 对人才的竞争, 也是对稀缺资源的争夺, 经济学上将竞争解释为争夺对稀缺资源的控制。 正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和对稀缺人才的兴趣“, 留学潮”的趋势成为了许多家庭选择投资的方式。

( 二) 个体经济期望

就个体经济期望来讲, 出国留学提升了留学人员的稀缺性, 在“ 镀金效应”的作用下, 许多国内企业非常重视有留学背景的员工, 希望提升企业的形象。 不仅如此, 在国内, 留学回国人员在工作晋升、配偶选择、社会地位等方面也享有特殊的“ 待遇”。 巨大的经济期望值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学子们走出国门接受优质教育。

除了归国后带来的不菲经济利益的因素外, 在国外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和享有移民优先权又是出国留学另外两个重要的经济因素。 首先, 由于许多接受我国学子的留学目的地都有允许留学生兼职打工的规定, 很多学子抓住在国外留学的时机尝试大量的兼职, 在获得不菲的经济收入补贴学费的同时也可以充裕自己和家庭的经济状况。 移民是选择出国留学人员的另一大经济考虑。 我国移民目的国分布在世界100 多个国家, 但主要集中在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而这些国家也是我国留学生选择的主要留学目的国, 这就为今后的移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对宽松的留学政策也是激发留学热潮的一大原因, 面临人口负增长的压力, 发达国家一直保持了较为宽松的移民政策, 例如美国每年有大约8 万人的移民配额, 加拿大更是有30 万人的移民配额 (1) 。

三、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人出国留学与否的重要因素和直接因素。 家庭环境所包含的范围很广, 但家庭成员的教育背景及家庭的经济条件毫无疑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仅从经济条件的角度影响个人自费留学的决定同时也从留学意愿的角度产生影响。

( 一) 父母的教育背景对个人留学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所学校, 孩子的许多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人生愿景的形成都是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不仅会重视孩子的教育, 同时也会在孩子接受教育过程中提供一系列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 有一项针对2011 届选择出国留学的本科生进行了家庭成员受教育情况的调查。 结果显示58%的学生父母具有大学学历, 12%的学生父母最高教育水平为研究生, 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家庭的留学者比例只有6%。 从以上的研究结果不难得出, 父母的教育程度高低与选择自费出国留学的投资决策有着紧密的联系。

( 二) 家庭经济条件对个人自费出国留学的影响

从成本———收益理论视角来看, 出国留学作为一种投资行为需要大量并且长期的持续性投资, 特别是对于自费出国留学的学生, 如果没有拿到国外学校奖学金, 那么留学期间所有的学费及生活费全部由自己或家庭负担, 除了在国外的花费之外, 在本国办理签证、来往机票甚至语言培训等项目的花费也不是小数目。 由于出国后的学费和生活费比起国内高出很多, 并且出国留学的时间一般都是在2 年以上甚至更长, 在高投入、高消费的情况下也需要投资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根据今年对主要留学目的国的留学费用的调研, 澳大利亚一年的留学总费用约为43000 美元, 美国一年的留学总费用约为37000 美元, 英国一年的留学总费用约为35000 美元。 从以上调研结果不难看出, 顺利完成自费留学的必备条件是经济条件。

四、国际环境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也逐渐成为主流, 留学教育和留学产业也受到各国的重视。 面对人口老龄化及本国生源不足的问题, 不少发达国家选择通过扩大国际招生规模及降低招生要求进一步抢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国际教育市场, 这样的国家留学环境为我国怀有出国留学投资意向的人们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近些年来,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逐步推进, 跨国公司、跨国项目、跨国合作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拥有庞大市场开发潜力和人力资源的中国自然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 在国内大量跨国型组织的涌现需要具有国际化学习背景的人才, 相比录用对中国并不熟悉的异国人才, 拥有国际化教育背景的中国本土人才既有对中国文化风俗和实际情况的了解天然优势, 也有接受了良好国际化教育的知识背景, 跨国型组织或公司更愿意选择中国留学生。 这不仅坚定了许多家长花费大量资金让孩子出国留学的信心, 同时也间接推动了出国留学教育的兴盛。

五、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 自费出国留学潮的出现并非单一的因素所促成, 既有政治、经济因素, 同时也不可低估家庭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各国留学政策的出台、跨国公司的出现、个人利益的诉求等都是自费出国留学的推动因素, 在具备一定经济条件基础并且有出国留学意愿和能力的学生中选择出国留学是受到人们青睐的。

从成本———效益理论的角度来看, 选择自费出国留学是一种高额且长期的投资行为, 虽其收益也显而易见, 但投资和风险是相辅相成的, 收益的背后也有风险。 首先, 谨慎选择留学目的地, 由于不同留学目的地间学费、生活费、有所差异, 在选择留学目的国时要谨慎选择。 其次, 由于许多家庭把送孩子出国留学作为一种投资行为, 收益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因此谨慎地衡量成本与收益。 与此同时, 充分做好出国留学的准备, 包括语言、资金等是更好适应国外留学学习生活的基础, 学生要抓住出国留学的良好机遇实现提高知识水平, 提升竞争力的契机。

参考文献

[1]袁慧勇.当前出国留学低龄化的经济学分析素质[J].教育论坛, 2011, (02) :8-10.

[2]陈学飞.留学教育的成本与收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派留学效益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8.

[3]陈昌贵.我国出国留学政策的演变与未来走向[J].高教探索, 2007, (05) :30-34.

[4]泉军, 刘丹.论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05) :144-146.

[5]苗丹国.出国留学教育的政策目标我国吸引在外留学人员的基本状况及对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 (02) :20-28.

[6]王贵兰, 杨娣.关于我国出国留学因素的实证分析[J].魅力中国, 2009, (28) :237-254.

研究生自费 篇8

(一) 自费出国比例上升

自费让孩子出国镀金对国内许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已经变为一种潮流, 近年来中国自费留学生比例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网站等相关数据整理而得。

自费留学热潮为我国培养了更多的优秀人才, 使我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带来了诸多利端, 但是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留学学生低龄化趋势的加重与归国留学生能力水平良莠不齐。

1. 留学学生低龄化趋势的加重

虽然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在基础知识传授方面并不比中国成功, 但是许多家长还是让孩子出国接受基础教育。《中国留学发展报告 (2012) 》蓝皮书显示, 目前“幼齿留学”即低龄留学已成为我国自费留学趋势之一。

然而,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 培养于国家有用的留学生以公费资格出国, 以18岁以上为最好, 此时学生心智已基本成熟, 在国内已基本形成中国式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这样的学生已基本适应国内风土人情, 对祖国依赖感较深厚, 会有较强的归属感。而自费出国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未满18的学生, 这些儿童年龄尚小, 初入异国他乡, 待新鲜感消失后文化冲突, 价值冲突, 缺少父母家人照顾开导等问题会很快显现出来, 这些因素一方面不利于其学业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培养,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如何使低龄出国的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 这些问题仍有待研究。

2. 归国学生能力水平良莠不齐

在这些自费留洋的学生中有许多学成归国, 为我国的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国内成绩平平, 难以以合格分数进入国内重点大学, 迫于升学压力, 父母选择将其送到国外。然而, 望子成龙的父母往往忽略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并非所有孩子都适合出国留学的事实, 远离父母与家庭的教育对自我要求严格有自制力的人来说是一种锻炼与磨砺, 但对于自我控制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则有可能是过度的自由既放纵的自我和挥霍的青春。

近年来报纸上时有报道海外“野鸡大学”的情况, 所谓“野鸡大学”即国外的“三流”院校, 曾有报纸披露有许多留学生整日和中国学生混在一起, 难以真正融入国外本地学生之中, 导致其在国外留学期间连外语水平都没有显著提高。很多学生回国后变成了传说中的“海待”, 这些现象都说明由国外回国的学生中有些学生鱼目混珠, 并非我国经济建设领域所需的真正人才。

(二) 回国就职比率上升

根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网站公布的数据, 2004年我国自费留学生回国人数为1.83万人, 2005年为2.72万人, 2006年为3.34万人, 2008年为5.68万人, 2009年为9.18万人, 一直呈上升趋势, 增长显著。表3显示, 我国公费留学生归国比例在2008年前一直在下降, “海归”回流潮明显是由自费留学生的回国率带动。2008年时席卷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 直接导致了2008年公费留学生的回国热潮。

基于表1所示, 一直以来自费留学生占总留学人数近九成的状态使自费留学生回国人数的增加直接带动了我国留学生归国率的整体上升, 为我国发展培养了更多国际化人才, 近年来我国留学生归国率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中国留学发展报告 (2012) 》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网站等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数据来源:《中国留学发展报告 (2012) 》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网站等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我们在关注自费留学和人才外流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 并不是所有手持外国毕业证书的学生都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也许并不能满足我国的发展需要。鉴于这样的情况, 我国在留学政策方面, 应该加大吸引公费留学生回国的力度, 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保证回流国内的是真正的学有所成之士。

我国目前也颁布了一些处理此现状的政策, 例如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一些应对公派留学生归国率持续下滑的措施, 例如2007年颁布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 (试行) 》, 要求公派出国留学的研究生在学业结束后需回国工作两年否则需付违约金。但是这一措施能否挽回公费留学生仍然有待考察。

二、我国自费留学热潮的成因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都有它所形成的原因, 我国自费留学热潮的兴起可以从经济因素影响, 国内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提高, 我国留学派出政策变化, 发达国家留学政策变化, 优生优育政策影响, 移民动机, 国内外教育资源差异七个方面找到原因。

(一) 经济因素影响

首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实质提高, 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 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让子女享受海外教育的经济条件, 这是我国自费留学热潮形成并持续升温的最主要原因。出国留学不再是只属于富有家庭的“精英教育”, 而是慢慢走向“大众化”, 越来越多的工薪家族开始有能力将子女送出国门享受世界一流的教育。更多的普通工薪家庭子女也有机会自费留学。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促进了我国自费留学生出国率的提高, 同时也吸引更多的自费留学生回国发展, 是我国自费留学生回国率提高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 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学生海外留学学费降低, 这更进一步的推动了自费留学热潮的发展, 给我国工薪家庭子女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留学机会, 越来越多的家长自发地将送子女出国留学当作是一种划算的经济投资。

(二) 本科生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增加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 扩招带来了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 在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阶段, 这些毕业生无论是选择工作或是选择继续升学深造, 都将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

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已经连续九年超过百万, 连续四年以超过10万人的幅度增长, 2013年我国研究生报考总人数为176万, 比2012年增长了6.3%。同样竞争激烈的还有日渐饱和的就业市场, 国家统计局于2011年发布的大学生就业率仅为69%。

面对国内如此激烈的升学竞争压力和就业压力, 越来越多有条件的家庭选择送子女自费出国留学, 一方面可以出国镀金增加以后的就业砝码, 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开当前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三) 我国留学派出政策变化

除了在经济因素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下, 我国留学派出政策由紧到松的变化也是促进我国自费留学热潮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3年2月, 根据国务院于2002年11月1日颁布的《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教育部就简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审批手续发出通知。至此, 我国自费留学政策中的最后一条限制性规定宣告解除。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提出要扩大教育开放, 加强国际理解教育, 推动跨文化交流, 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引导, 加大对优秀自费留学生资助和奖励力度。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

在这些国家大政方针和各种政策的引导下, 我国自费留学生人数增长迅速, 并且已经占据留学总人数的九成以上, 成为留学主体。

(四) 发达国家留学政策变化

2008年经济危机横扫欧美等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家, 为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影响, 这些国家纷纷开始放宽留学政策, 争夺国际教育市场, 很多国家放宽了入学条件, 增加了留学名额。如2008年底美国对我国持有F-1签证的高中生开放、马来西亚也在2012年底准备对华启动“留学签证”计划;澳大利亚大学将从2013年期对中国留学生增设70个奖学金名额并降低了对学术成绩的要求。

在国内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日渐升高的基础上, 这些放宽的留学政策吸引了我国大批学生纷纷选择自费出国攻读更高的学位。

(五) 优生优育政策带动

我国是人口大国, 巨大的人口压力制约着社会的发展, 计划生育政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的, 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 独生子女成为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优生优育是计划生育具体内涵的延伸, 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都有健康的孩子, 优育就是让每个出生的孩子都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 所谓优育就是指在子女数量减少的情况下, 父母对子女的关注更加集中, 每个家庭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不必平均分配给几个子女, 而是集中于一人, 使每一个子女所享有的教育资源和关注度都有极大提高。

2000年左右随“80后”独生一代开始步入就业大潮, 我国留学热潮开始显现出来, 2000年至2010年间我国出国留学生总数为190.1万人, 有些学者将2000年称为我国留学史上的第一春。优生优育政策确实起到了提高人口质量的作用, 促进更多的家庭支持子女自费出国留学, 为我国建设提供了更多优秀的栋梁之才。

(六) 移民动机

蓝皮书显示在1978年到2011年之间, 我国有224.51万学生选择出国留学, 然而在这些留学生中, 回国率却不足四成。虽然上文中有提到我国留学生回国率有上升趋势, 但是目前为止仍然是七成之多有留学经历的学子滞留海外。“留学移民”早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许多人出国留学, 是为了享受国外的福利保障体系, 获得移民资格, 改变生活环境。我国现在作为一个人均GDP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别, 就目前人民币的汇率来说, 同样面值的人民币和发达国家的美元, 欧元相比, 相差十倍之多。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人才他在海外工作所得薪资是在国内工作所不能比拟的, 加上最近空气、食物等生活必需品污染事件屡遭曝光, 福利系统还不是非常完善, 加上西方国家“人才竞争”意识的加强, 移民政策的完善等, 这种种因素都会加重人才的移民倾向。

(七) 国内外教育资源的差距

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不足, 并且评价体制较为单一, 而国外教育资源比较丰富, 升学压力较国内相比更低。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公布该报评出的2013年世界大学排行榜, 北大、清华排名进入前50。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进入了前300。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位列第300到400名。根据这项排名, 进入世界前400的中国内地大学总数只有10所。

我国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各个家庭都对唯一的子女寄予厚望, 国内稍微有生活条件的父母考虑到国外充沛的教育资源, 都希望将孩子送往国外, 这大大刺激了自费留学热潮的不断升温。

三、影响

(一)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 推动留学经济的发展

自费留学的兴起推动了我国留学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自费留学生选择去海外留学, 这为我国留学中介市场提供了更大的需求, 使我国留学服务行业快速发展起来。

根据《光明日报》的调查报告, 仅以中介市场为例, 2011年70%的出国留学者以每人向中介缴纳10000元, 都使得交易额高达25亿元, 可见我国留学经济规模巨大。留学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我国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开辟了中介市场的新方向, 为我国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 导致我国在国际留学市场中形成“留学赤字”

自费留学热的不断升温在推动我国留学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造成我国留学方面的“赤字现象”。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 各国都争先恐后抢占国际教育市场。2011年, 中国在海外留学的学生人数达到110.88万人, 而在华留学的国际学生人数仅有29.26万人, 二者相差81.62万人。这种巨大的反差使我国在国际留学市场中形成了巨大的“留学赤字”, 我国的教育市场受到了外国教育市场的不断冲击。

(二)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自费留学热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留学海外, 这对促进中外文化和学术交流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欧美等老牌留学国家也十分看重我国的留学生资源, 争相在我国进行留学宣讲等,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流入我国。另一方面, 我国留学生也通过自身在国外的不断融入, 向欧美等西方国家展示着新中国的新面貌。在此之前, 西方平民多数是通过一些中国的影视作品来研究中国, 这使他们眼中的中国不够真实和具体, 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仅限于影视作品中的描述。然而大量留学生的涌入, 使西方社会眼中的中国发生了改变, 他们看到的不再是刻板的影视作品, 而是活生生的个体。留学生将中国文化更好的传播到了他们所到达的留学国家。

(三) 为我国社会建设提供了国际化人才

自费留学生回国率的不断提高, 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回国发展, 为我国的国家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尤其是在2008年以后, 西方留学国家经济衰退, 就业形势严峻, 而中国经济近10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以及我国政府陆续出台的一些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 使更多的海外学子回国寻求发展。

回国潮为我国许多领域提供了具有国际化先进思想的人才, 据统计, 中国科学院院士的81%、中国工程院院士的54%、“九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的72%, 都是“海归”。

可见留学生回国无论为我国科研教育领域, 抑或其他领域均有杰出贡献。留学生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王辉耀.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 (2012) NO.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9.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研究生管理规定 (试行) 》的通知[EB/OL].

研究生自费 篇9

按照医院正常工作安排, 医院住院收费窗口的管理模式中医保住院收费窗口、农合住院收费窗口、自费住院窗口三者应是各自独立的收费形式。

一、医院收费中医保、农合、自费三种各自独立收费形式的会计账务记账方法

1. 对于住院医保收费账务处理方法。

例如:XX医院XX年XX月住院医保收费情况如下

从月报可知, 本月承担垫付医保基金327196.52元。针对报表, 医院财务做会计分录如下:

2. 对于新农合收费账务处理记账方法。

例如:XX医院XX年XX月住院新农合收费情况如下

从月报可知, 本月承担新农合基金垫付款1308364.23元, , 院新农合办存款936230.37元。针对以上, 做会计分录如下:

3. 对于自费收费账务处理记账方法。

医院财务做会计分录如下:

二、举例说明医院住院收费处医保、农合、自费三种合并收费形式的会计账务处理记账方法

考虑到成本核算, 减少收费管理成本, 医院管理高层大多是减少收费管理人员, 采取将医保、农合、自费三者住院收费处合并办公方式。

以上是关于医院收费处医保、农合、自费三种收费方式合并收费管住院已结账费用报表理后的会计报表, 医院会计对其处理的会计分录如下:

通过比较分析以上会计账务处理医保、农合、自费三种住院收费方式, 分开收费, 单独设立收费窗口, 有其优点:住院收费处工作人员能做到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减少了医院收费相关工作中的政策性等误差;收费工作人员可以专业性地研究国家相关的医保、新农合等相关政策, 并能对相关政策起到正确解释工作;便利于医院会计账务处理中的记账细节部分的分析, 医保、农合、自费分开记账, 便于查找错误之处。缺点是:不利于汇总记账;退补农合合基金医院要垫付大量现金, 存在资金安全。

合并医保、农合、自费三种住院收费方式, 其优点是:减少人员经费支出, 为医院增效;收费工作人员能有余款方便退补农合基金医院垫付部分, 退医保住院结账多余款项;账务处理简明扼要。缺点是:如会计记账错误, 则不利于查找;财务记账人员对住院收费工作人员的存款要认真仔细地核查, 以防差错。

研究生自费 篇10

一、自费出国留学政策的调整背景

考察教育政策问题的社会背景的变化、社会变化和教育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涉及的主要利益群体,可以帮助政策机构把握复杂的问题情境,并从中分离出问题的范围与结构。[1]以下主要从经济、社会观念和社会心理、国内教育状况和境外教育机构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关于自费出国留学政策的社会背景。

(一)经济水平增长及“二元”结构差异的存在为自费出国留学提供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很快,1978年国内人均生产总值仅为381元,1990年为1644元,2005年为14040元。从人均GDP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我国200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为1740美元,已经远远超出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580美元,并接近中等收入国家中的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的1918美元。

在人均GDP水平增长的同时,地区间存在二元结构的差异。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来自Gini系数和Theil系数的实证》的研究结果,从绝对差异来看,我国县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即东西部差异性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集中于东部沿海、沿江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域集中于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等发达省区内部存在着为数不少的欠发达县域,而中西部省区也有一些县域发展水平较高。1990年以来,各省份的相对发展率的差距相对于1978~1990年更大,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和西部省区之间差距更加显著。在总体经济水平增长,地区间差异较大的经济状况下,势必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意味着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有能力承担自费出国留学的费用。

(二)社会观念转变,出国留学成为令人羡慕的人生选择

改革开放前,“海外关系”常常成为政治打击的一种借口,有人因“海外关系”而,遭受打击迫害。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接见港澳同胞国庆代表和香港知名人士利铭泽夫妇时提出了“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2]的说法。1988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我们的留学生有几万人,如何创造他们回来工作的条件,很重要。有些留学生,回来以后没有工作条件,也没有接纳他们的机构,有些学科我们还没有。可以搞个综合的科研中心,设立若干专业,或者在现有的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里增设一些专业,把这些人放在里面,攻一个方面,总会有些人做出重大贡献。”[3]

改革开放使中国越来越深地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社会观念发生了转变。与自费留学相关的是,人们从对海外关系的恐惧和排挤转变为对出国留洋的崇拜和向往。据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到2010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90.54万人。[4]出国留学已经越来越成为令人羡慕的人生选择。

(三)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重新发展,高校数量及规模不断增大,高校学生人数也大幅增长。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是在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遭受了形形色色的诟病,如高校校风问题、毕业生就业困难、人才培养结构不平衡等。虽然高考的独木桥越来越宽,高考立交桥越来越多面,但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对于高质量的适合学生需求的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四)境外高校招收国际学生的力度加大

教育市场化的英、澳等国将视线投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市场。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经费大幅削减。1986年起,英国开始实施科研评价制度,将评价的结果作为判断科研质量的直接依据,其结果是将大量的资金集中在了少数最优秀的学校和院系。如英格兰五所大学争取到的科研经费几乎占高等教育基金会全部科研经费支出的1/3。[5]199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继续与高等教育法案》,多科技术学院升格为大学,加入到大学的行列,使得高等教育经费更加紧张。在英国,非欧盟海外留学生的学费一般是本国学生学费的3倍,高校纷纷作出了扩大国际学生招生的战略调整。据英国教育研究所的统计,1995~1996年度,在应该本土留学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为196,346人,占世界留学生份额的12.3%,名列世界第二。英国政府期望在2005年吸收全世界1/4的留学生。[6]在2000年,英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留学生占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为18.1%,同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机构中留学生占在校人数的14.8%。

此外,中国于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这意味着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将逐步向世界开放。中国加入WTO的教育服务承诺中最为彻底的一条是在教育服务的境外消费领域,承诺对于出国留学和培训,接受成员国来华留学生没有限制。这一承诺也为境外高校招收中国自费留学生扫除了障碍。

通过对上述四个方面的社会背景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原有自费留学政策之间存在两大矛盾。一是学生和家长群体对优质的高等教育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而日益增长,而国内高等教育虽然在近二三十年内发展迅速,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高等教育不同层次的需求。国内经济的增长为学生提供了出国留学费用的可能性,社会观念和社会心理的转变是自费出国留学的催化剂。二是国际教育市场与我国原有自费留学政策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势必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承诺兑现而很快得到解决。这两大矛盾促使我国对原有的自费出国留学政策进行调整。

二、自费留学政策的利益相关者

政策问题涉及的利益群体决定了政策影响的社会范围。通过对涉及利益群体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政策改变后产生的新的矛盾。我国自费留学政策问题主要涉及学生、家长、留学服务中介公司、境外学校、国内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

学生在新的自费出国留学政策下可以面临更宽广的教育选择,从而使得他们在自己职业生涯和生活环境方面出现更多的可能性,他们应该是政策的受益者。

家长是相对高昂的国外学费的承担者,他们在付出费用的同时,要求孩子接受真正优质的高等教育,孩子毕业后能在国外找到工作生存下去,或者在国内找到银行、证券公司等高薪工作,或者有能力接管家族企业。

留学服务中介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公司,他们期望从国内的学生和家长身上挣得服务费,有的还期望从国外的学校获得中介的佣金。

境外学校期望从中国招收优质生源扩大其学校的国际化,同时期望从中国学生的学费获益中弥补教育经费的短缺,所以他们每年2次不远万里到中国来参加教育展,他们的校长竭力游说使馆签证官以提高签证通过率。

国内学校在新的自费留学政策下势必面临失去优秀生源的挑战,最近几年屡屡有北大、清华的高考状元放弃国内的录取而选择香港大学就是例子。

国内教育主管部门在新的政策下职能发生转变。例如不再需要对学生的自费留学进行资格审查,导致一部分工作人员“失业”,《教育部关于简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审批手续的通知》中第五条就要求各地应妥善安排原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三、自费留学政策的内容及其价值选择

(一)政策内容

国务院1984年颁布的《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明确了自费出国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一条渠道,并对各类各级人员自费出国留学的资格许可、待遇等进行了规定。该规定至今仍然有效。

1990年,原国家教委《关于具有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的补充规定》对具有大学和大学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的手续和偿还高等教育培养费进行了补充规定。1993年,原国家教委《关于自费出国留学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中等学校毕业生、在校自费大学生出国留学不收取高等教育培养费,并规定博士毕业研究生自费出国做博士后研究不收取高等教育培养费。这两项补充规定已经于2004年废止。

1999年4月和8月,教育部联合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自费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和《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试行)》。首次在自费留学工作中明确了中介服务的地位,同时也对中介的服务进行了规范。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先后发布一系列文件,取消或简化自费出国留学的审批手续,如2002年11月1日《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2003年2月《关于简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审批手续的通知》等。

同时,其他相应的或相关的法令或规定也被颁布,从各方面实现国家职能的转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9年发布的《关于加强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广告管理的通知》(已废止)、《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申诉暂行办法》《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都为公民个人顺利实现自费出国留学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费出国留学政策变化主要是实现了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自1990年起对自费出国留学者实行资格审核,并对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收取高等教育培养费,于2003年取消。二是自1999年起认可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并对其进行了规范,取消了行政和经济上的对自费出国留学的障碍,开始采用市场手段来规范自费出国留学市场。也许可以这样比喻,政策变化前,我国对待自费出国留学这条可活水之鱼采取的管理办法是用绳子穿着鱼嘴;政策变化后,国家把绳子松了,但是在一定的水域周围布下渔网,以便鱼在最大可能性和最大范围内游动并吸取养分。当然这个政策变化的过程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渐进的。

(二)自费留学政策转变过程中体现的价值取向

政策转变的价值选择主要体现在公民和政府两个层面。

在公民个人层面,新的政策体现了以人为本、消除障碍、自由选择教育方式。例如,国务院《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中要求“国家对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在政治上与公费出国留学人员一视同仁”,但经济上需要“大专以上的公费在校学生和公费培养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包括归国华侨、国外华侨、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外籍华人的直系、非直系眷属)在国内服务一定年限或偿还高等教育费后均可申请自费出国留学。”而在《教育部关于简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审批手续的通知》中,高等教育培养费的收取被废止,自2002年11月1日起,不再向申请自费出国留学的高等学校在校生以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但尚未完成服务期年限的各类人员收取“高等教育培养费”,已经收取的则退还学生本人。

在政府层面,新的政策将选择教育的权力交还公民个人后,促进了教育多样性。例如,原来的《自费出国留学资格审核程序》中规定了审核的七个步骤,很大程度上使得公民的自费出国留学受到种种限制。当选择的权利回到学生手上后,学生更容易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留学国家、学校和专业,从而促进教育的多样性。

四、自费留学的政策执行及其问题

(一)自费留学政策的执行手段

政策的有效取决于政策的执行。政策的执行是指政策的执行者为了实现政策目标,取得预期效果,不断采取积极措施的动态行动过程。为了落实新形势下的出国留学政策,我国采取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宣传手段的结合。

经济手段方面,1999年,原国家教委《关于自费出国留学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中等学校毕业生、在校自费大学生毕业生申请自费出国留学,可持有关证明材料直接从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自费出国留学手续。同时为鼓励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对博士毕业研究生自费出国做博士后研究不收取高等教育培养费。2003年,《教育部关于简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审批手续的通知》中规定自2002年11月1日起,不再向申请自费出国留学的高等学校在校生以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但尚未完成服务期年限的各类人员收取“高等教育培养费”停止收取“高等教育培养费”。

法律手段方面,1999年4月和8月,教育部联合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布《自费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和《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试行)》。2004年,为维护良好的出入境秩序,遏制非法出入境中介活动,工商、公安、教育等七部门决定,从3月25日至6月25日,在全国开展清理整顿非法出入境中介活动的专项行动,代号“春雷”。这次行动主要针对各类出入境中介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从事出国定居、自费留学、境外就业、劳务输出、自费出国旅游等出入境中介活动的中介机构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整顿。

行政手段方面,2003年,《教育部关于简化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自费出国留学审批手续的通知》中规定取消资格审核手续。2004年4月28日,教育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出台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委托合同(示范文本)》(以下简称《示范文本》),旨在推动“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留学当事人能够借鉴《示范文本》,或者将其作为签约使用的文本”。同时,采取措施规范国际教育展览市场,教育部要求主办单位对各种国际教育展参展院校进行严格筛选,同时强化办展机构的诚信意识,使国际教育展成为广大求学者及其家人和社会不出国门,获取境外可靠留学信息并当面洽谈的重要形式之一。

宣传手段方面,一是开通教育涉外监管网。2003年6月,教育部开通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为广大留学人员提供服务,并对各留学中介机构进行日常监管。二是公布合法中介。从1999年制定和颁布了《自费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和《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试行)》开始,教育部先后对270家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予以资格认定。三是公布国外学校名单。能够被列上名单的学校,首先必须是所在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学校;其次,必须是与我国签署互认学位协议中所覆盖的学校。这些学校的名单主要由所在国家驻华使领馆和我国驻外使领馆提供,并包括有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学校名单。截至2012年4月,教育部留学监管网上已经更新了第26版学校名单,公布美国、英国等共33个国家的学校名单。同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设专线电话接受国外学校情况等查询。四是发布留学预警。教育部留学监管网自2003年起开始发布“留学预警”,截至2012年已经发布总共51期,内容涉及国外院校资质、违规留学中介活动情况、外国留学政策新变化等,受到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麦克拉夫林(M.Mclaughlin)在其著作《互相调适的政策执行》中指出,政策执行过程是执行组织与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作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这种过程是高度变动的过程而非静止不动的状态。[7]对于我国自费留学政策而言,留学中介的管理问题、留学的动机问题和留学盲目性问题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关于留学中介机构的管理问题。留学中介的公司性质给教育主管部门的规范管理带来了难题,需要以市场化的手段加以管理。诚然,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通过与国外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帮助人们实现了出国留学的“梦想”,使许多人通过接受国外教育,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但另一方面,留学中介机构违规操作、坑蒙消费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部分取得资格的留学中介机构转借资质,非法谋取所谓“管理费”,充当非法中介的“保护伞”;弄虚作假,制造假材料;巧立名目,乱收费;发布虚假广告,擅自开展未经确认的出国留学项目;还有一些没有取得资格的中介机构仍在非法从事留学中介活动。由于中介不是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对其规范和管理存在难题。[8]

关于留学动机问题。有的学生本人并不愿意出国,只是父母要求他出国留学。有的学生出国留学的目的在于移民或打工,因此引发一些留学目的地对留学生“诚信”的置疑。有的学生或家长一味否定国内教育,过分迷信国外的教育。

关于选择的盲目性。由于语言、地域差异的原因,留学信息往往滞后、变形或者干脆缺失,留学盲目性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不少人不具备基本的留学条件如语言水平却还在千方百计地办出国。有的学生为了早日跨出国门,误信不实信息,误入国外“野鸡大学”。有的中介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误导学生,使得学生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学校或专业。涉及留学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仍时有发生。有的国家的大学也有买卖文凭的情况。

(三)政策建议

第一,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国外教育信息。留学预警和公布国外学校名单被证明是非常好的措施,它能提醒国内的学生和家长避免选择出现严重问题的学校和培训机构。但是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他们还急需了解哪些国家哪些学校的哪些专业是适合自己选择的,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在该国和世界的学术地位如何。留学对于很多家庭仍然是一个需要付出巨额投入的重大选择,他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国外教育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冷静的分析和评价,从而选择到真正适合学生的优质教育资源。

第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进一步规范中介的活动。推动各地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建设,加强行业自律。

第三,发展和规范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教育的问题还是应该由教育来解决。当然这就引发了涉外教育政策的一个新的领域,即中外合作办学,这一办学形式有待进一步规范、发展。

第四,加大鼓励学成归国政策的力度。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出国学习,促进了国外对中国的进一步了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这些学生了解国外相关专业的新进展,积累了一定的国外组织机构工作的经验,善于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交流,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生力量。加大已有的鼓励学成归国的政策的力度,培育人才发展和创业的良好环境,必然能推进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步伐。

注释:

[1]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7.

[2]邓小平.接见港澳同胞国庆代表和香港知名人士利铭泽夫妇的讲话[R].1977-10-02.[3]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5.

[4]焦新.2010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28.47万人[EB/OL].http://www.cieea.org/en/show_jiaoliu

[5]陈国良.教育财政国际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8.[6]张建新.英国高校学生的国际流动[J].比较教育研究,2003,(5).

[7]桑玉成,刘百鸣.公共政策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44-45.

[8]曹国兴.留学服务要让消费者满意——关于自费留学中介与市场管理的对话[N].中国教育报,2003-09-17.

责任编辑:王春春责任校对:周鹏

Theoretical Frontier理论前沿

P15再谈大学精神

再谈大学精神的原因就在于问题有增无减。近年来大学精神进一步消弭,历史的愚痴、市场的诱惑和权力的指挥棒致使当今大学迷失自性、缺少精神品格和理想坚守。找回这一切需要大学及其内外人士的集体自觉。

P20关于民办学校资本运作问题的几点思考

在中国民办学校的发展过程中,资本运作的问题是重要的基础问题。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中,相关的实践与探索较为丰富,但相关的政策法律仍存在缺欠,相应的规范及应该规避的风险也缺少研究。在借鉴历史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民办教育所需的投融资政策需要加以改善,中国的教育体系建设需要民办教育共同支撑。

关键词:民办学校;资本运作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12)04-0020-05

P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费出国留学政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费出国留学政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政策的价值选择更注重以人为本和教育多样化,同时注重运用政策的经济、法律、行政和宣传等手段来解决执行中出现的留学中介机构管理、留学动机和选择盲目性等问题。

关键词:自费出国;政策分析;价值选择

我自费去德国的教训 篇11

我于2000年11月14日与北京某中介签订了去德国自费留学的合同。合同约定我交费后,可以保证我到德国两所学校(德国LCC语言学校及莱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我先后分两次向该公司德国部交了15000元人民币的中介费,并于2001年1月底将个人的全部资料送交该公司德国部负责人吕××手中,随后按照吕××的指示把学费及自保金等共计20520马克汇入他指定的境外账户。

3月底,我第一次被安排进了德国使馆,使馆就以“材料不齐”为由,将我退了出来,原因是上面提到的2万马克汇到了一家德国公司,德国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是“赵教授”,而这个赵教授并没有把钱存到学校和我在德国的帐户上。后来吕××说:“这些钱一分也不会少,你们到了德国后会全部转到你们的户头,按照单据多退少补。”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我们也只有相信吕××所说的了。

2001年9月14日,我坐上了去德国的飞机,但对德国的憧憬和向往很快就被现实打破了,当我们拿着大包小裹来到位于德国科隆郊区的所谓学生宿舍时,心就凉了半截。在国内吕××曾经说过什么单人间、双人间,其实只不过是一幢很旧的欧式三层别墅。只能住15个人的楼里共住了近30人,且男女混住,大通铺,到处是人、箱子,还有垃圾。在飞机上我还在想住双人间,为父母省些钱,可现在是我们4个大男人睡客厅里的三个沙发。躺在又挤又有异味的沙发上,将近20个小时没合眼的我怎么也睡不着,觉得自己很滑稽。

第二天,我们去LCC语言学校报到。乘坐了半个小时的轻轨后,来到了科隆城的中心。走出车站,路两边就像北京的王府井一般繁华热闹。我心里想能在这样繁华的地方开学校,可见学校的实力不小呀!到了LCC学校门口,看到一座五层非常别致的小楼,但上了楼我们才知道该楼只有一层中的1/3属于LCC学校。

接待我们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她是这所仅有7间教室、1个长期秘书、几个临时雇佣的语言老师的学校的教务处主任,且是校长的夫人。她满身珠光宝气,穿着华丽,面带笑容,通过一个叫徐××的人为我们翻译,徐××也不知是哪儿的学生会主席。我们谈了一下入学的手续和汇款问题,她给了一张写着我名字的收据,收据上只写了18100马克,不对呀!我汇了20520马克呀!差的2400多马克呢去哪了呢?据徐说:这钱是那家德国公司赵教授汇给学校的,其余的钱不在LCC学校,所以LCC学校管不了这些。

接着是谈我们的住宿问题,在那欧式的别墅睡沙发一个月要440马克,而且一次必须签三个月的合同。直到10月1日起我才有了自己的床。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在离市中心2站地的地方找到了一间20多平米的公寓,一个月租金(水,电全包)579马克,能住两个人,三个人住也不挤。

我想还有两千多马克哪里去了?于是拨通了赵教授的电话,他说:“当初你们汇钱的时候,给过你们单据,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是你们同意汇的。”原来国内中介给我们看的是赵教授以这家境外公司的名义开出的单据,并没有给我们看LCC的单据。可见中介并没有跟国外学校直接联系,而是通过赵教授办理的,而科隆这边的一些事情又交给了那个所谓的学生会主席徐××。据我所知,“中介服务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教育部第五号令第八条规定:中介机构应该直接与国外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签定有关合作协议,并报送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而我们找的这个中介没有执行。

再说这个徐××,他怂恿我们签完房屋合同后,又带我们去买月票,竟然100马克一个月,我开始也没多想,以为那边的消费水平高,就买了,一买就是三个月。后来我才明白这种月票是最不适合我的,在德国快要取消了,它只能坐三个区,不受时间限制。而我们住的地方到学校半个小时的路程要经过五个区,还有两个区算逃票!后来从别人那里我才知道徐××以学生会主席的名义到处行骗,从卖月票处和LCC拿回扣。后来我们的交通手段一直是买“青年月票”,25岁以下可以买,不分区域,只有时间限制,才20马克/月。

学习篇:

2001年5月中旬,我们被安排第二次进了使馆,在德国使馆门口排队的时候,中介的吕××曾给了我们一份德文材料,说是一所德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德国使馆工作人员问及上完LCC以后还要上什么学校时,我们就拿出了那份材料,果然我们在7月底拿到了去德国的签证。然而就是那张吕××在使馆门口给我们的入学录取通知书,最终导致了我们留学的失败。

因为我在国内的学历是高中毕业,不能直接上德国大学,需要先上两年预科或者在国内读完两年正规的大学课程才能进入德国大学。而这张大学录取通知让我们拿到了使馆给我们的大学签证,也就是说,我们读不了高等职业学校,也上不了那些公立大学(德国公立大学是免费的),只能读那所录取通知书上的私立大学,而那所私立大学的学费每年要15万人民币。这就改变了我们想上公立大学的初衷。

在LCC上课的第一天老师让我们相互介绍,整个班全是中国人,还介绍什么呢。后来我们才明白在LCC教课的老师没有一个德国人,教我们德语的老师是前苏联籍的人。因为德国人的工资很高,教我们的老师全都是来自其他国家到德国打工或是上学的人,至于他们教的好坏我就不用多说了。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房间,才觉得自己真正像个留学生,也逐步适应了那些“外籍”教师的授课方法,开始夜以继日的学习德语。几个月的时间一晃就结束了,我拿到了LCC的初级结业证书。照吕××所说我们应该上合同的第二所学校“莱茵高等职业学校”,可是怎么上呢?在LCC的几个月里没有听过任何一个人谈过这所学校,更别说上这所学校了。我曾与赵教授联系过,但他说现在上不了这所学校。我又与国内的吕××联系,他也告诉我现在上不了,并且传真给我几所类似的学校,我于是与那几所学校联系,但都是私立学校并且学费很高,这与我们所签的合同有很大的差别。我们曾试着自己找学校,但都失败了。因为我们的签证是大学签证,上不了高等职业学校,并且高中毕业也上不了大学,那我们在德国还能够干什么呢?我和父母商量近一个礼拜的时间,最后决定回国,2002年9月30日我回到了北京。

完结篇:

我回来后直到过了2003年的春节,才与吕××取得了联系,当我问起吕××关于2000马克和莱茵高等职业学校等问题时,他竟然说:“那钱是你同意汇的,至于学校是你没有通过语言考试,我不能负责任。”我有些气愤:要想在德国上任何一所学校,必须通过该校的语言考试,我在德国没有找到也没有听说那所学校,怎么考试呢?

我想这合同是我与中介公司签的,吕××不管,公司也应该负责任。于是我就打通了公司一个姓王的经理电话,她开始相当客气地把我的一些事情一一记录下来,并说要核实—下。当我再给她打电话的时候,她说:“此事应该由吕××负责,你还得找吕××。”我又拨通了吕××的电话,这次吕××竟然耍起了无赖。他说:“你的事就这样了,不服就去告我。”并把电话挂断了。据我所知该中介与吕××只是挂靠关系,但他们拒不承认。

于是我一气之下写了一封投诉信寄给了中介的当地主管部门,从该部门了解到,该中介正因为一些问题被要求停业整顿。我又给那位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这回她的态度来了一个三百六十度转弯。她说:“我们自停业以来还是零投诉,让你给打破了,至于你那2000马克、没有学校全是胡说,是你没有找到那所学校,没有通过语言考试,只顾在外面打工挣钱了。”天呀!天地良心呀,我半天工也没在德国打。她还说:“你别给我打电话了,你不是已经告了吗,你就找上级解决吧。”

奇怪的是,不久后一天的《××晚报》上居然刊登了一篇表扬该中介办理出国如何之好、如何透明、如何成功的文章,我想,如果说它透明的话,它敢把我的事情公开吗?我们的“留学”算成功吗?我又一次拨通了该中介的电话,几经交涉后,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了”。

我心疼的是时间,等签证一年、在德国当农民一年、回来又将近一年。这三年时间,我的同龄人正在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准备走向社会,这段时间是多美好呀!而我却学到什么了呢?

一名普通留学生

专家的话

这这位学生的故事很详细,过程也很清楚,其中的“玄机”也提到了,然而结果却是无奈。这里要吸取的教训包括:

第一, 要先查看中介与所代理学校的合同文本,确认它们之间确有代理关系;

第二, 确认发给你录取通知书的学校,就是你准备上的学校;

第三, 事先要了解你准备上的学校有哪些入学要求,以及达到这些要求的途径和方式,然后确定你的留学方向,切勿只相信中介的一面之词。

第四, 核对清楚你的汇款单位与收据是否相符;

第五, 通过与中介签署合同,将每一项关系到你留学是否顺利成行的核心环节落到实处,比如中介推荐的学校联系方式、地址等。最近教育部推出的“留学示范合同”对保护留学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很大帮助,建议使用这个合同。

研究生自费 篇1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范围,“全民医保”成为大势所趋[1]。我院在2000年正式运行了“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管理系统,2002年成为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随着“全民医保”来临,参保人群扩大,面对新的医疗保险政策,医院如何提升医疗保险管理绩效[2],最终达到参保人员满意、医院满意、医保经办机构满意的三赢目的[3],是医院面临的难点问题,也是医院医保工作的终极目标。

2 研究目的

当患者因为没有带医保卡或者是其他原因,在办理住院手续时,没有使用医保卡办理,这时工作人员会先分配给他一个自费的ID号和住院号。如果他以前在本院有住院记录,那么工作人员会先按照以前的ID号和住院号为他办理这次住院。但是无论如何办理,这次住院的费别只能是“自费”。患者将医保卡拿来后,由住院科室出具相关证明,将医保卡送到住院登记处,由住院登记处按正常的医保入院流程登录信息,然后通知信息维护部门将患者本次住院费别由“自费”改为“医保”。对于信息维护来讲,这个修改过程主要是针对患者ID号的更改,要将之前分配的自费ID号替换为患者医保账户信息中设定的患者编号。根据我院当前应用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要完成这个修改过程至少要处理3个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即军卫主服数据库、医保前置机数据库和检验LIS数据库。我们将这个数据更新过程总结成了一个软件模块,嵌入到信息安全管理工具包中,信息维护人员可以直接使用它进行信息管理与维护,从而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安全准确。

3 模块设计

信息更新主要是对患者主索引的全数据修改,以PowerBuider 9.0为基本的开发工具编写程序模块。我们在模块中按照信息处理的流程设计了4个步骤,分别是批量更新军卫数据库表、更新军卫数据库表、更新医保前置机数据库表、更新检验LIS数据库表。程序模块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3.1 批量更新军卫数据库表

在模块主界面选择“步骤一”弹出“批量更新军卫数据库表”的程序界面,根据提示在文本框中录入患者的ID号或住院号,回车确定后弹出“患者住院信息”窗口,如图2所示。双击单条住院记录后,数据窗口自动列出本次住院期间产生数据的军卫数据表名称,列表完成后弹出无相关数据的数据表名称提示信息。此时“新ID号”文本框和“修改”按键是不可用的状态,因为它们只有在使用者点击“备份”后才会变为可用状态,也就是说要将所有要更新的数据库表中相关数据备份完成后才能进行数据修改。备份出的数据文件将自动保存到程序目录下的“BAK”文件夹中。完成备份后“新ID号”文本框和“修改”按键变为可用状态,在“新ID号”文本框中录入正确的ID号,点击“修改”按键程序会逐个提示每一张数据库表修改的字段,同时在下方的状态框中显示每张表更新了的记录数量,这样将一直提示到最后一张数据表更新完成。

3.2 更新军卫数据库表

本步骤的设计思想是为了维护只以患者ID号为主索引的军卫数据库表。在当前军卫系统中涉及到的有患者主索引和预交金记录2张数据表。根据提示在文本框中录入患者的ID号或住院号检索这2张表中的数据。备份路径是在“BAK”文件夹中以患者ID号为名新生成的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下自动生成患者主索引和预交金记录这2张表的文本类型的文件。预交金记录中检索到的数据是该患者历次住院生成的所有预交金记录,所以在更新预交金记录时要通过人工筛选以判断哪些记录需要被修改。按住CTRL键点选需要修改的记录,这样多条记录可以同时被选中,然后点击“修改”按键,选中记录的“PATIENT_ID”字段将被修改为新的ID号。

3.3 更新医保前置机数据库表

目前,国内医疗机构为满足医保系统的接入,基本上采用了医保前置服务器和嵌入式接口方式与原有的HIS进行对接[4]。这一步要将医保前置服务器上新数据的Akc190字段内容改为由原住院号生成的Akc190数据。因为在处理“自费”改“医保”这个过程中,我们只需要更改患者ID号而不需要更改住院号。然后通知住院收费处利用入院登记程序删除刚刚录入的住院信息,这样可以将军卫数据库中的新数据清除,而医保前置服务器上的新数据就保留了下来。医保前置服务器数据更新完成后,通知住院结算处进行医保预结算,查看是否正常上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明细记录。上传成功后患者在办理出院结算时才能按医保政策进行统筹报销。

3.4 更新检验LIS数据库表

我院运行的检验LIS是SQL Server数据库,在使用软件前要利用Windows系统“控制面板”自带的“数据源(ODBC)”工具来配置LIS数据库的客户端,将用户数据源的名称维护到软件初始化文件中去,这样才能保证有效地连接上检验LIS数据库。根据目前我院开展的检验项目,处理“自费”改“医保”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更新的LIS数据库表有4张,分别是患者基本信息记录、收费信息记录、标本采集记录、标本签收及回退情况记录。在程序中我们将这4张表分别设计成了LAB控件的子项,程序界面如图3所示。同样是要先备份数据然后再做修改。备份文件存储位置是程序目录下“BAK”文件夹下以患者ID号为名称的文件夹,在该文件夹下自动生成患者基本信息记录、收费信息记录、标本采集记录、标本签收及回退情况记录4个文本类型文件。

4 应用特点

4.1 多数据库管理

该软件模块能够同时连接并管理多个数据库,初始化完成后就不需要再进行配置客户端等繁琐操作。

4.2 维护信息安全、准确

软件拥有完善的备份策略和严格的操作步骤,每次维护数据前都要对原数据进行备份,在备份文件中会记录下操作者的信息,为信息纠错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4.3 操作简单易学、易用

程序的操作步骤设计严谨,每一步都有帮助提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轻点鼠标或单击几个键盘按键就能轻松地完成信息维护。

4.4 成本低,效益高

程序的研发是基于我院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和软硬件资源,没有投入大量的经费,今后的维护工作也是由信息部门来进行,维护成本低廉。程序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可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它可以封装为独立的软件,单独出售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5 结语

医疗保险的根本宗旨是既要保障参保人的医疗需求(或充分就医的权利),又要避免或尽量减少医疗保险基金(或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这也是医疗保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5]。该程序模块是以患者利益和一线科室业务需求为牵引,逐步设计编写而成的,在反复的测试和使用过程中,针对工作实际不断升级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数据维护工具。利用它我们能够及时准确地完成“自费”改“医保”这项任务,为医保患者及时就医提供方便,保护了医保患者的合法权益,使医保患者在出院时可以顺利地进行医保统筹,减轻了医保患者的经济负担。通过总结、设计、编写这个程序模块,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将繁琐的信息维护规范化,提高了信息工作的效率,节约了宝贵的工作和学习时间。

参考文献

[1]何涛,曾艳彩,李建群,等.优化基于“军卫一号”的医保患者出院带药流程[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2):45-46.

[2]邹俐爱,李卫宁.提升医院医保管理绩效水平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3):61-62.

[3]李愉,褚晓静,雷敏,等.加强医疗保险管理促进医院建设发展[J].中国病案,2010,11(5):61-63.

[4]赵霞,田燕,陈穗芬,等.面向医保的医嘱智能指引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1):57-59.

上一篇:德育的四大误区下一篇:放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