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商务谈判技巧(精选12篇)
校企合作商务谈判技巧 篇1
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是职教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 也就意味着职校与企业的合作, 将成为职校的一种管理常态。虽然我们有作坊式的学徒制传统, 但在现代企业制度和教育社会化的背景下, 处在不同利益格局之下的职业学校与现代企业, 如何开展高效的工学合作, 很难有现成套用的典范和格式;再加上工学合作中众所周知的学校弱、企业强的局面, 就更需要学校与企业通过谈判协商, 共同探索出适合校企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工学合作制度。
谈判的实质是信息沟通、利益协商, 不是双方对立性的零和博弈。我们在校企合作的工学制度与实践中引入谈判思想, 具有如下三个重要意义。
一、提升职校工学的协商地位
在校企合作的实践情形中, 学校与企业远没有形成平等意义上的契约关系, 学校往往处于上门求助、利益妥协的一方, 缺乏谈判的话语权, 往往看企业的“脸色”行事。因为学生的顶岗实习, 往往被企业, 也包括我们的很多教师, 认定是对企业正常运作流程的干扰, 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从而形成了校企双方在需求利益满足上极不对称的认知。
我们在工学制度与实践中引入谈判, 努力寻求说服对方的依据, 展示具有满足企业需要的能力和合作交易的资源, 确立谈判的信心与合作的诚心, 改变双方对工学利益的偏颇认知, 使校方变被动为主动, 最终能够创造双赢的共同价值。通过谈判, 将校企双方“潜在的利益依存和互补关系转变为正式的合作关系和明确的协调性行动”, 展示出学校的协商能力与主体价值地位。
二、促进工学实践的规范发展
当前半工半读、工学结合还只是处于发轫与探索阶段, 缺乏保障学业促进的统筹、协调的环境制度。现实情形的工学协商, 只是双方关键领导人物非正式的口头承诺, 即便有草签的协议, 也只是一些原则性的简单规定。而学生在企业里的工学实践, 涉及的事务较为细致, 关涉的利益较为错综复杂。学校进入企业如何实现教育协调和教学指导的权利, 企业应如何分担、履行工学结合中的责任义务, 以及双方权益维护、矛盾仲裁等, 都需要通过谈判, 达成明确的制度性安排, 规定双方的处理准则、标准和方法, 以提高工学运作的实效, 保障学生工学的权益和维护企业的利益。一些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公司, 也有将双方的合作导向制度化、规范化道路的愿望。
三、推进校企工学的深度合作
当前的校企工学合作被企业边缘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走进车间的大门, 就成为一些企业廉价的体力劳动者;一些企业的资深员工, 把这些外来的学生, 视为潜在岗位的竞争者, 采取拒绝合作的态度, 不给予积极指导;特别是技术型、销售型与贸易型的企业, 往往涉及到许多商业秘密, 也阻碍了学生进入企业业务流程。
因此, 在关照企业利益的基础上, 学校合理利用谈判中协商与利益一致的原则, 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 打破僵局, 寻求工学的突破和出路, 寻求校企双方的融解和互信, 从无到有, 由浅入深, 把学生从企业的外围, 推进到企业的主干业务流程上, 拓展工学实践的深度。校方发起的高规格的协商谈判, 体现出对工学实践的重视与认真、细致的关注, 肯定会引起对方的重视与认真、细致的关注。
认识到谈判对工学合作的重要意义, 在做好外围的准备与高层接触后, 学校就要遴选谈判人员, 组成谈判小组, 收集谈判信息, 确立谈判目标, 制定谈判计划。在工学谈判中, 我们主要从利益、关系与行动的三个维度, 通过双方的协商, 创造与实现工学实践的共同价值。
1. 共同利益确认
工学谈判就是确认双方共同价值的过程。强调共同价值就意味着一方获得收益, 不是通过损害另一方的收益来获取的。在工学谈判中, 学校的中心利益是很容易得到确认, 但学校如何根据企业的利益需求, 有针对性地传达、展示自己的价值, 平衡双方的价值索取, 形成工学联合收益, 就成为谈判顺利展开、高度实现学校工学利益的关键所在。因此, 学校需要正视双方的利益差异, 合理构建、妥善传递共同价值, 获得企业理解、悦纳并能为之积极采取实际有效的行动, 推动工学实践深入发展。
学校在工学谈判中, 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向企业传递价值:
(1) 低成本人力聘用。企业与学校在生产过程中共同指导学业, 能够按照企业的意图, 培养出与企业生产紧密联系的准工人, 也为企业识别、甄选、留用符合标准的学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空间。这种用工制度, 将大大缩短工人培训周期, 并使学员很快适岗操作, 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力聘用和培训成本。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对技术型劳动力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技术型工人供给相对不足, 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技工荒, 企业停工减产。而企业与学校开展针对性的工学合作, 自身劳动力的需求将会获得较大的保障。
这项企业利益的展示, 对学校与企业的长期、优质合作至关重要。“职业学校在产教结合的关系中只有形成较之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比较优势, 才能使合作关系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 否则必将被企业所抛弃。”因此, 在谈判中强化这项企业的重大收益, 有利于增强企业承担培训学生的责任, 并乐于与学校合作, 提升培训的效率与效果。
(2) 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接纳学生进入企业工学实践, 首先是企业公民责任与社会道义的良好体现, 塑造出良好的公共形象;对企业来说, 这既是一种荣誉, 又是一种形象推广。学生、教师及其相联系的社区等, 都因此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而作为潜在客户的学生及其紧密联系的人群, 都有可能使企业在未来受益。
(3) 企业文化共建。富有活力、激情与理想的青年学子进入企业, 与企业员工互通互动, 能活跃工作氛围, 改善固定、单调的工作方式, 触发员工对多年不变的行为模式与工作套路的反思。学生参与文艺才能及特长的表演活动, 更能直接展示出新鲜文化的力量。同时, 员工对学生经验与知识的教导, 亦可以增强员工的成就感与对企业的认同感。
(4) 获取合理贡献。
(1) 建议、改进工序及创新。学生虽然比不上资深员工扎实的实践基础, 但思维敏捷的优点、站在内部利益流程之外的视角, 以及新生力量的观念, 都可能给企业带来工序改进的建议与产品、服务改良的创想。而实训教师的共同参与, 会使这种成效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 员工培训。反过来, 企业员工的提升培训, 学校又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学校可以为企业员工集中培训提供组织、师资、场地及培训设备等的便利。
(3) 顶岗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只要校企之间长期合作、规划得当, 企业可以缩小招聘计划人数, 降低劳动力成本, 从而获得一定的成本优势和合理的贡献, 间接提高了企业的利润。
(4) 税收优惠。国家已开始制定实施接纳学生工学实践的企业, 将获得税收优惠的措施, 目前正处在推广、落实之中。
谈判策略:展示企业受益价值记录。我们要让企业彻底信服学生的工学实践, 也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 就要积极提供可能创造的价值类别与数量的证据。这里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模拟计算, 就是模拟学生进入企业后, 能在哪些方面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劳动和服务, 能节省多少费用和增加多少利润, 越是量化的价值, 越有说服力。
另一种就是案例迁移, 在已有工学经历的企业受益价值记录的基础上, 进行价值迁移推算。当然, 这种令企业心动的“明码标价”, 需要学校特别了解市场与企业, 拥有较高的分析、统计与测算的智慧。
2. 共同关系确认
共同关系的确认, 是指前期双方在重大利益上获得高层的共识, 达成合作的关系框架。这个共同的关系框架, 确立了指导性的谈判依据, 为后面的谈判奠定了基础。共同关系的确认, 有利于展示双方合作的诚意与决心, 消除双方的隔阂与戒心, 扩大共识, 消除、搁置分歧, 顺利寻求双方多元的共同价值。
(1) 战略联盟关系。校企双方结成战略联盟关系, 意味着双方把工学合作纳入到了彼此的发展战略规划中, 学校的技能培训、就业规划与企业的人才储备发展战略一位同体, 相互嵌合。双方形成战略联盟关系, 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合作范式, 因为除了双方谈判的“情投意合”, 还得取决于双方资源的互补性。因此, 在工学合作的进程中, 学校也要选择互补性大、利益结合紧密的谈判对象, 以增加谈判收益。
(2) 持久合作伙伴。校企双方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就是双方就接纳、培训学生, 学生为企业作出合理贡献达成常规共识, 形成互惠互利的工学合作的组织关系。这种方式的合作, 是职业院校采取的一般形态。目前许多学校在企业建立的实训基地, 要完全达到持久合作伙伴关系, 还需要在合作力度上做足功夫。
(3) 其他松散型合作关系。这种松散型的形态, 目前数量较多, 校企双方的合作关系若有若无, 合作是随机的, 多数情况是学生沦为廉价的劳工, 缺少利益保障。这就需要通过谈判, 提升双方合作的关系。
这种松散型的合作关系需要学校提高工学结合的科学认知, 与企业展开谈判协商, 使校企工学合作从松散走向紧密, 从紧密走向持久, 从持久走向联盟。
谈判策略:巧用天时、地利、人和。充分利用政策与权力资源的推动力, 借助政府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共同参与, 树立校企合作典范, 能够使双方结成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另外, 展示良好的人脉关系, 特别是社区成员关系、领导之间的私人关系, 有助于谈判的顺利实现。
3. 共同行动确认
共同行动, 是共同价值与共同关系得以实现的保障。共同行动的谈判, 项目较多, 牵涉面较广, 内容较杂。双方在共同框架的指引下, 采取合作的态度, 寻求实现共同价值的行动保障, 确认校企双方必须遵守的可执行条款, 推动企业依照谈判条款承担管理与培训学生的任务, 保障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与实施工学指导行动得以顺利开展。
(1) 建立层级合作机构。为了理顺校企双方对学生的管理与指导关系, 推动工学实践合理有序的深入发展, 有必要通过谈判协商, 成立不同层级的合作管理机构, 使得工学实践获得企业不同部门的有力支持, 以防工学管理混乱, 产生谁都可以管、谁都不管的局面。
(2) 订立工学合作制度。目前, 一些学校开展的工学实践, 缺乏制度保障, 双方无章可循, 以言代制, 自然难以保证学习的效果。学生积极参与到企业工学实践, 涉及到学校与企业的很多方面, 为保障工学实践的顺利开展, 需要就调整关系、规范行为、保障利益等方面订立规章制度。学生要遵守劳动制度、保守商业秘密等, 维护企业利益;企业要遵守培训指导制度、薪酬管理制度等, 保障学生工学权益。
(3) 实施共同指导行动。校企双方的指导在工学实践中是不能偏废的。在现实情形中, 企业的学业指导不到位, 而学校的学业指导难以到位。因此, 通过谈判协商, 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学校积极介入到生产过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 企业对生产过程加以强化指导, 实行定员、定目标、定岗位指导, 并及时对双方的指导效果加以考核评价。
(4) 实行一致性协商机制。实行一致性协商机制, 是指在学生管理、服务延伸及制度未竟事宜方面, 实行有序协商、统一口径、一致行动的原则和策略, 以保证工学实践的统一性、一致性。因为学生进入企业, 存在教育管理问题及企业临时事务较多的情况, 为保证教育效果及学生权益, 双方必须就此达成一致性协商。
谈判策略:分小组、分项目精确谈判协商。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 学校与企业业务对口分支部门, 就相关的项目, 组成谈判协商小组, 就合作机构成立、负责人人选、制度建设、行动指南、岗位手册编订等, 分别展开充分磋商。同时, 在谈判中, 应积极利用既有的工学档案资料与人脉资源, 减少谈判的成本, 加速谈判进程。
参考文献
[1]洪耘.商务谈判[F].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7.
[2]刘春生, 柴彦辉.德国与日本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态度的变迁及对我国产教结合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5 (7) :77.
校企合作商务谈判技巧 篇2
电子商务(网店视觉设计与经营管理方向、移动电商方向)专业建设
校企合作协议
(讨论稿)
甲方:
乙方:
签约时间:2014年
月
签约地点:
协议编号:
保密文件,不得外泄/ 6
协议编号:HY201403
甲方:
公司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院校
(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是全国最大的院校综合性电子商务业务合作企业,乙方是
省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单位;为了推动
省新型电子商务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帮助更多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获得真实项目实训与创业机会,以达成他们更理想的职业生涯与人生目标,经甲乙双方平等协商,达成以下协议内容: 1 甲方责任、义务与权利
1.1 甲方负责在学生通关考核合格后,派驻专业指导团队,协助指导学校、学生按照甲方要求统一进行店铺开设与运营,同时培训校内店铺运营管理专员,协助甲方进行日常经营管理。详见日常运营管理制度。1.2 甲方根据学生考核情况负责在校内建立学生店铺(一般不低于3人一组,最少10个网店)与学校店铺(1个学校店铺,校级直属、系部、教师或学生团体管理)。
1.3 甲方负责将学生店铺与学校店铺,统一纳入甲方全国网络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移动电商营销等营销范畴,扩大店铺影响力,吸引客户。1.4 甲方负责定期联合电商平台企业举办各类促销与推广活动,同时指导学生店铺与学校店铺根据经营状况参与活动。
1.5 甲方负责提供统一的支付结算平台,并指导、培训学生店铺与学校店铺统一使用,合作期间店铺产生的所有销售收益由支付平台统一管理结算。
1.6 甲方负责根据院校情况提供店铺销售产品,并根据产品特点进行相关的针对性培训。
保密文件,不得外泄/ 6
协议编号:HY201403
1.7 甲方负责根据当地情况指导乙方开发地方特色产品与服务,针对性提供相关培训,并协助乙方进行产品上线等运营工作。
1.8 甲方负责为没有建立物流基地的合作院校提供产品全程产品物流服务,已建立物流基地的学校甲方负责指导、培训乙方使用物流基地与校内网店进行相关对接。
1.9 甲方负责将乙方所有店铺纳入学生优秀店铺评选、学生电商技能大赛、店铺基金、创业基金等激励活动,并定期举办合作院校区域评选活动。评选及相关赛事详见激励活动相关文件。
1.10 甲方负责协助乙方针对本专业日常授课进行课程调整设置沟通,并进行日常授课师资培训(集中式),同时协助乙方完成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设计等工作。详见课程设置与师资培训方案。
1.11 甲方负责为参与电商外包业务运营、店铺协助管理等工作的乙方教师设定奖励机制,并进行运营管理协助培训。
1.12 甲方负责为本专业提供相关的招生资料模板,包含电子文稿、图片、PPT、视频等宣传内容。
1.13 甲方负责与本专业学生签订就业保障协议,可统一安排学生就业,学生可自主选择就业企业与就业方向。
1.14 甲方负责为乙方提供图片处理、店面装修、摄影拍摄等各类电子商务相关外包业务,具体业务收益分配办法,根据具体业务情况另行签订协议。
保密文件,不得外泄
/ 6
协议编号:HY201403 乙方责任、义务与权力
2.1 乙方负责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训环节,并指定至少2名指导教师配合甲方进行现场运营协助管理。
2.2 乙方负责提供业务运营场地,该场地应包括摄影区、网店经营区、货物摆放区、会议区等区域,同时应具备销售产品样本与少量库存、网店经营类、客户信息服务类、社会化媒体营销类、物流管理类等模拟教学与考评系统。以上内容甲方可给出相关规划,乙方需自行采购配置。2.3 乙方负责根据调整后的课程设置求,对参加创业实训的在校学生进行理论与模拟实践教学,学生通过网店开设、产品上线等相关考核后,方可组成工作组,到创业基地进行真实业务实训。考核标准详见相关文件。
2.4 乙方负责提供当地资源,与甲方配合进行相关新产品、服务与业务的开发工作,同时针对地方特色产品,制定相关的课程体系并共同制定针对性培训内容。合作收益分配: 3.1 经营收入分配:
3.1.1 甲乙双方在本协议约束下的所有外包业务利润按照甲方60%,乙方40%的比例进行分配。(扣除相关成本以后)
3.1.2 甲方在乙方学校中运营的店铺,每个店铺产生的利润甲方收取30%,作为各种营销与宣传使用。(扣除相关成本以后)
3.2 成本认定: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各项:乙方参与直接管理人员的补助费、收益所涉及到的税费等。
保密文件,不得外泄/ 6
协议编号:HY201403
3.3 费用结算:网店经营正式开始后的每个季度10号前,甲方根据支付系统中统计的乙方销售额扣除成本后,按照利润分配比例将收益发放给乙方或在乙方运营的店铺。协议的有效期限
本协议双方法人代表或授权代表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合作期限为 3 年。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协议变更、解除、终止以甲乙双方新协议为准。其他
(一)此协议一式四份,各自留存,一经双方签字盖章即视为生效。
(二)合作期间,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签署各项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三)本协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
(四)有关本协议的任何争议应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若三十日内协商不成,可到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申诉。
(五)未经双方书面同意,本协议不得修改。本协议的修改应以补充协议方式完成,经双方法人代表或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六)协议的所有附件均构成本协议的有效组成部分。如协议条文与附件规定不符者,以附件为准;如补充协议与附件或协议条文规定不符者,以补充协议为准;如签订日期在后的补充协议与签定日期在前的补充协议规定不符者,以签订日期在后者为准。
保密文件,不得外泄/ 6
协议编号:HY201403
(七)未经双方事先书面同意,任一方不得转让其在本协议下的任何权利或义务。
--以下无正文,下接签字页-----------------------------
甲方(盖章):
代表人(签字):
签订日期:2013年
月
日
保密文件,不得外泄
乙方(盖公章):
代表人(签字):
签订日期:2013年
月
校企合作商务谈判技巧 篇3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内涵及发展前景,探讨高校本科商务英语校企合作教育四种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外贸经济发展对应用型高素质的商贸英语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商务英语;合作教育;“2+1+1”;工学交替;信息技术;项目驱动
一、高校商务英语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背景
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日益受到重视。在商务领域中,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不断涌现,国内外的企业之间广泛的经贸合作,使国内企业需要高素质实用型的商务英语人才。而商务英语专业坚持“重基础、重实践、重创新、重文化”的人才培养思想,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丰富的国际商务管理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能熟练使用商务英语从事经贸、管理、金融、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商务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据劳动人事部统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就业前景乐观. 据调查,到2020年我国将有外贸出口公司36万家以上。这就意味着至少我国还需要180万的外贸方面人才为这些公司服务,当中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所占的比例很大。由此可见,研究校企合作教育才培养模式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指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这就为高校商贸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外校企合作教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国外,19世纪末德国的“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是最早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而高职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产生于20世纪初美国的“合作教育”。 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新加坡的“教学工厂”、英国的“工读交替式”、俄罗斯的“教学生产联合体”和日本的“产学合作”,也都是合作教育在国外的具体体现。在国内,校企合作的萌芽出现于清朝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学堂”,20世纪中期出现办工办读,20世纪末高校开始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二、高校校企合作教育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2+1+1”式合作教育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2+1+1”模式也叫“三明治”模式,是一种学校和企业双向参与,“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先在大学读两年,然后由学校联系或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带薪实习一年,返回学校后根据实习单位需要和个人情况再自主学习一年。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校系统地学习商业英语的基本知识,在企业能得到一定收入和工作经验,而后再针对性的学习提高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很受学生欢迎。学校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动态,改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企业通过实习期间对学生的考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工学交替式合作教育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与“2+1+1”模式本质上相似,都是“理论-实践-理论”过程,但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工学交替模式中,学习和工作实践时期不是集中、一次性的,而是多次循环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安排多次实习,是学习和工作实践交替循环进行。这种模式符合商务英语积累、应用型学科的特点,学生可以把在学校学到的商务英语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并在工作中巩固所学知识,两者多次轮换,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果。
(三)信息技术式合作教育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与多媒体教学在高校的普及,商务英语合作教育人才培养也面临着信息技术化的趋势,即利用计算机技术组织管理教学和实习。信息技术式合作教育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商务英语教学上,利用计算机建立虚拟贸易场景模拟实训室,利用QQ、MSN、和微信等软件进行互动,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时空束缚。在实习上,工作实践完全在校内进行,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校企合作项目,这使校企合作的范围扩大到全国乃至全球,符合信息技术化的时代特征。
(四)项目驱动式合作教育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学者张剑林对项目驱动式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为“以项目为载体,以双赢为前提,培养人数和培养成本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下,依据社会需要和外贸形势,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围绕项目进行,在校内外建立实训基地,学生实习活动不定期开展—有项目实习,没有项目学习,并依照合作项目的要求驱动进行。项目驱动式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项目”是多层次的,指的是企业的实际项目,围绕实际项目优选的学校教学项目以及相關的学校教师的科研项目。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节省了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保证企业的工作人群,;另一方面,促进学校商务英语教学体系改革,帮助学生掌握外贸技能,帮助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应届毕业生网. 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
http://www.yjbys.com/news/176808.html,2014-10-10
[2]职业规划. 2014年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
http://www.wang1314.com/doc/topic-408459-1.html,2014-08-29
[3]张剑林、江锦祥. 高职产学研结合的探索与实践—“项目驱动式”培养模式[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1):38
校企合作商务谈判技巧 篇4
对于主要面向社会基层业务处理部门提供专业操作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在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 实践环节单一,实践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实践课程都包括:课程实验或实习、毕业实习两部分。对于课程实验或实习主要是针对某一门具体课程的,缺乏系统性训练;而毕业实习由于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学生往往是作为找工作的一个机会,并没有真正把综合性的实习落到实处。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对实践环节的重视不够,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对于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来说,虽然在课程实验中学生们操作了德意和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实验软件,但都局限于本地局域网的应用,学生对开放的Internet上的电子商务并没有很深广的认识和理解。
2. 实践内容单调,缺乏一体化企业流程的整合
在高职高专所开设的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实践技能等课程中,实践的内容都只局限于在客户端的操作应用训练,服务器端、企业的供产销等一体化流程并没有得到充公体现,即使是不同的课程,但也只是把原来用手工完成的工作改成了用鼠标指点的操作而已,学生缺乏对整个企业理念、流程和管理思想的把握和理解,而这些仅仅通过实验室是很难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就实现不了高职高专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
3. 双师型教师不足,实践训练针对性不强
电子商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各高职高专院校的理论教学都十分重视,教师的理论水平也比较高,但是在实践操作环节比较薄弱,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不少教师缺乏在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因此在教学中,也对实际的电子商务开展情况缺乏第一手的资料,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实践训练活动,往往只会纸上谈兵、泛泛而谈,达不到应有的实践训练目的。
二、校园电子商务实践平台的搭建
为了克服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电子商务实践技能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走校企合作道路,搭建校园电子商务实践平台。
1. 优势
相对现行的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模式,校园电子商务实践平台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优势。
对学生来说,由于校园网的普及,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率、网络覆盖率最高的人群之一,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实际,可以能让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融入到电子商务的环境当中去,这对提高学生电子商务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都是很有好处的,而且如果搭建了校园电子商务平台,无论是在搭建过程中,还是搭建成功后的电子商务平台都能提供如平台搭建,平台维护,物流配送等多个项目实践岗位,充分让学生实习操作,熟悉电子商务公司的一体化业务流程。特别是可以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
对教师来说,在整个校园电子商务实践平台的建设过程中,相关教师可以全程参与,对整个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实施、运行管理和维护都有十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师资实践水平。
对院系来说,引进专业公司构建校园电子商务实践项目,有助于推动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深入发展,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和沟通,为学生毕业实习和就业提供工作岗位。
2. 实现途径
在校园电子商务实践平台中(如图),以校园网为依托,借助电子商务公司的技术和营销网络体系,连接供货商家、实物配送点、学生和教师,学校对整个平台的运作进行宏观管理,电子商务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商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消费者(老师或者学生)通过计算机,借助这个平台去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点击鼠标完成购物,这个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到网络后台管理者(电子商务公司),后台管理者再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商家,商家准备商品并通过配送点(学生)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完成整个电子商务实践项目的运作过程。
3. 建设的难点
走校企合作方式,搭建电子商务实践平台,由于面向的用户群是在校学生和教师,虽然有诸多优点,但其具体实施时,也将面临许多难点。一是诚实守信的合作商家的选择,二是对学生的收款与服务,三是电子商务公司同行的竞争,这些将对合作的电子商务公司产生许多考验,所以技术不是问题,而管理和服务将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校企合作商务谈判技巧 篇5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现状以及建立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校企合作建设好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完善措施,旨在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商务英语人才。
关键词:校企合作;商务英语;校外实习基地
商务英语专业是横跨商务和语言两个范畴的学科,主要探讨如何借助英语解决商务问题,培养的主要是面向合资企业、外贸机构以及外贸企业的英语与业务方面的高等应用型综合型专门人才。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于进出口经营权的放宽,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有机会参加对外贸易活动,其中不乏众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所以劳动力市场对熟悉外贸业务流程和熟练掌握外语技能的外贸人才需求剧增。但目前有大部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采用了类似本科院校的教育方式,即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操作,导致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呈下降态势。校企合作建立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在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商务业务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一、校企合作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外实训基地名存实亡。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为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单方面需求,而企业为了盈利大都把精力放在经营上,无暇顾及学生的培训问题。同时,企业考虑到工作效率和效益,不愿将重要工作交给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来做。校外实训基地表面上是校企合作项目,实际上企业并不参与学校的任何教学活动,所有的课程设计、教学计划等都是由学校单方面完成。这种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无奈选择,与实训基地的初衷相距甚远。
2.师资队伍建设滞后。高职商务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商务英语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即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商务英语专业是高职高专院校比较年轻的专业,专业教师通常来自非商务英语专业或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其语言能力强,但商务专业知识和商务实践能力薄弱,很难达到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对教师的要求,这是目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学校希望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教师们得到充分锻炼,掌握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能,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想法无法实现,甚至事与愿违。
3.缺乏科学的校外实训基地评价体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开发及教材内容的改革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来实现,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的课程与时俱进。但实际操作中,学校的课程建设与教材的内容与企业生产并不对接且互不干涉。校外实训基地缺乏完善且科学有效的实训评价体系,学校只是把学生接到实训基地实训,但对学生实训期间的考核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标准,很难做到对学生的及时评价及监管。这样的实训对学校的教学、课程和教材的开发都难以形成有效的反馈性建议。
4.学校管理容易出现混乱。学校是按各项学生管理条例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而企业则是按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管理。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常视自己为在校学生而非企广东评职称 http://
业员工,时常违反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学校认为学生在企业实习应该由企业来管理,企业则认为实训的是学生,应该由学校来管理。致使学生管理的归属问题发生混乱,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的长期发展。
二、校企合作建设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完善措施
1.建立校企互兼互聘双赢机制。高职院校应与校外实训基地经常保持联系,加强交流与合作。学校聘请实习基地的专业人士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为学生上课,主讲商务专业课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校同时也派出教师给企业员工进行语言方面的培训。通过建立校企互兼互聘机制,不断巩固双方合作的基础,让双方在互惠的基础上增加深层合作的机会。
2.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目前,高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一般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及管理,各地方的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来规范校外实训基地的当事人——学校及企业的权利及义务,并帮助学校和企业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双赢。政府可以通过法律确定一批适合并有能力接纳实训学生的企业,并给企业适当的补贴,调动企业做好校外实训的积极性,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地方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一定商务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3.建立科学的校外实训基地评价体系。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学习并不是单纯的“放羊”,也区别于传统的在校学习。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实训评价体系来对学生的实训质量、教师指导质量等进行科学的评价。校外实训评价体系由校外实训基地教学管理部门协商制定,评价的主体包括学校教师、企业教师、学生等。而评价的内容可包括教师指导次数、学生的实训报告、实训工作记录、实训作业、合作精神等方面。该评价体系应区别于学生在校学习时占主体评价地位的终结性评价,而应倾向于形成性评价模式。
4.着力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现阶段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就是既具备企业工程实践经验,又拥有教学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实现院校与企业的人才资源充分共享,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并制定相应政策提高教师参加企业培训的积极性。
5.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为了使校外实训规范,做到有章可循,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实训学生的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此外,学校应当成立专职部门来管理校外实训,与企业加强联系,根据企业工作进展指导实习、实训工作。实训前,有必要让学生清楚此次实训的具体任务、目标、要求等,并给学生讲授一些安全生产、职业道德方面的相关知识。实训中,学校应重视实习各阶段的跟踪服务与管理,根据学生实习的心理变化规律,倾听学生的感受,帮助学生解决实训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实训结束后,做好实训的总结工作,提高学生认识,巩固实习成效,促进学生就业。
总之,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商务英语人才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办学目标,也承载着地方企业对高质量的商务英语人才的期望。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内容的一大改革,也是各高职院校刻不容缓的任务,只有充分认识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保证校外实训基地健康、有序的发展。
校企合作商务谈判技巧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36-0144-02
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基于这种形势,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纵观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一边是企业需要电子商务人才的数量得不到满足,另一边则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在这种局势下,部分高职院校已经通过同企业进行合作,开辟出一种企业与高职院校两者之间相互合作的模式—校企合作。但是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虽然得到国家相关政策扶持,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1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1.1 校企合作模式未得到法制保障
目前还没有校企合作模式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所以整个的校企合作模式得不到法制保障。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对当地高职院校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但是其校企合作的深度并没有达到。这在整体上拖缓了校企合作的进度。
1.2 校企合作中企业形式单一
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高职院校在寻求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有的企业甚至还未认识到校企合作的益处,甚至只有比较知名的企业才开展了校企合作模式。部分地区的高职院校则是和当地企业进行合作,但是这种小范围的校企合作并没有较好地缓解整个行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1.3 校企合作效果不明显
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主动选择和企业进行合作,虽然已经有了各种校企合作模式,例如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模式、校企互动式模式和订单式合作模式。从模式的表面形式上看虽然都是很好的校企合作模式,但是由于其中合作机制没有完善或者是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使得校企合作浮于表面,部分高职院校只注重前期的校企合作开发,中间的过程重视程度不够,企业则没有真正融入到校企合作当中,最终导致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并没有得到实践的机会,实践能力也没有提高。
2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2.1 利用政府资源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地区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寻求更多的校企合作机会。如果当地已经建立相关电子商务园区,当地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契机与企业合作,例如深圳建立的深圳市福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安徽合肥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浙江金华市区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甚至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当地高校完全可以借助有利条件实现与企业的深入融合。
2.2 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的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两者之间相互配合。首先应该把课程项目实训、企业实训加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将整个教学实践体系由基础—技能—综合实践、实习方向前进,保证整个实践体系的完善与实用性。
2.3 利用企业优势创建实训基地
虽然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学校提供的实验室中进行模拟实训,但是在模拟软件的更新方面可能较慢,导致学生无法掌握最新的知识。利用企业优势创建实训基地,首先企业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相关知识与软件的更新速度较快,高职院校借助企业建立模拟实训基地,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资源实现互通共享。学生在实训基地中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电子商务操作与交易过程。
甚至直接将企业引入校园,打造一个真实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专业技能,从而让学生提前了解网站建设、企业推广、网站维护等相关业务,或者是大胆创建真实的电子商务平台。在平台中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4 利用企业搭建实习平台
与企业合作,构建一个实习平台,企业为学生提供一个稳定的专业对口的实习机会,让学生提前感受工作状态,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的整个工作流程。在整个的企业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企业文化,锻炼专业技能,促使学生较快适应工作环境,提前由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换。部分学生直接在实习结束之后留在企业,这给企业节省了在人才招聘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能够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择优选择。学生留在企业工作,特别是具有潜力的学生能够为企业带来正面能量。
2.5 深化订单模式的效能
所谓的订单模式是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一点,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就业的岗位,让学生在毕业之后就能够参加工作。企业只需要对毕业生进行短期的技能培训,毕业生通过考核就能够上岗,大大缩短了学生找工作耗费的时间与精力。基于校企合作模式,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技术,学生可自愿参与接受订单模式,由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提出培养要求与培养目标,高职院校按照规定的培养要求进行人才培养,企业则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机会。订单模式的出现深化了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度,让校企合作模式更加有利于双方的长期
合作。
3 结语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模式不能够流于形式,不仅是因为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能够为高职院校带来一定的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企业也能够在合作中寻求适合企业、具有潜力的员工。在这种双赢的局面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则更应该落于实处,针对目前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将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利用企业优势构建实训基地与实习平台,让学生真正能够从校企合作模式中获得实践,获得工作机会,企业也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德富,周丽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论高职环艺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1).
[2] 许敏,关丽霞.贯彻科学发展观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恩施职院生物工程系校企合作情况调研报告
[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5(2).
[3] 张利庠,庞连义.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现状、难点与对策——基于经济学新视角[J].职教论坛,2010,51(31).
[4] 李晓文,史彬龚,成清.高职院校探索校企合作教育长效机制的个案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10,15(2).
[5] 朱闻亚,罗光华.基于“专业—就业—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21(2).
校企合作商务谈判技巧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阿里小邮局,新模式
阿里巴巴在高校新建“校园小邮局”, 提供快件收发、自提等服务, 方便学生取件、寄件, 这再度引发外界对校园快递的关注。而阿里巴巴“小邮局”也已经跟合作高校进一步合作, 突破校园市场这最后“100米”。
一、高校校园快递的现状
(一) 高校曾是快递公司的“禁区”
有些高校对于快递索性“一刀切”, 禁止快递进入学校大门。北京大学曾禁止快递员骑电瓶车入内, 校方表示“禁令”旨在维护校园安全。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全国各地很多高校, 都曾将快递拒在门外。快递员只能在校门口人行道边“摆摊”。这显然不是市场的良性发展方向。在很多高校门口, 经常会看到顺丰、申通、圆通等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将大小包裹一溜儿排开, 好几辆三轮车横七竖八停在高校门口。由于快递摆摊会影响学校形象, 多半高校拒绝快递进门, 但对于学生收寄件来说, 确实带来了不便。
(二) 快递公司开始加强与高校合作
为了解决校园快件收派难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不再一刀切强行禁止入内。北京某些高校也曾进行过尝试, 比如和“城市100”进行合作。顺丰和中国邮政EMS获准进入某些高校校园送快递。“城市100”物流公司采用的是发达国家盛行的“共同配送”模式, 即“城市100”向学校有偿租用场地, 与申通、圆通等快递公司达成协议, 这些公司的包裹集中派到“城市100”的大学站点。随后学生可以来自取, 也可以让“城市100”的工作人员配送, 都不产生额外费用。顺丰也跟某些高校合作, 开设一个站点, 提供收发服务, 场地费用由顺丰来承担。EMS快递依托邮政背景, 在很多学校一直以来可以直接寄到学校收发室或者学生宿舍楼下, 一方面快递员可以不受学生上课等因素限制随时送货, 一方面学生也可根据自己时间灵活取件。
(三) 校园快递秩序混乱, 缺乏管理。
网购消费者中很大一部分是高校学生, 随着快递件数的增多, 特别是节假日, 双11电商狂欢节等, 在快递点现场, 工作人员随意乱丢乱摆快件, 有的还踩在满地的快件上工作。师生领快件时只需要报电话号码就可以领取, 很容易造成快件冒领, 快件丢失等情况。校园内的快递秩序也越来越混乱。有高校曾被爆出学校广场竟成为一些快递公司分拣快件的“中转站”, 大量的快件胡乱散落在地上, 各家快递员不停给学生打着电话提醒他们前来取件, 扰乱学生课堂秩序。
(四) 代理点多
以我校为例, 我校有圆通, 中通, 韵达, EMS.圆通暂时租用我校武商量贩实训超市二楼开展业务, 中通利用超市对面的水果摊位来经营业务, 韵达租用校园店铺开展业务, EMS固定代理点在学校大门门房, 这些代理点大都办公条件简陋。还有的代理点没固定的位置, 靠快递员骑电动车不定时在大学校园内派送快件, 给广大师生收发快件带来不便, 更不能给师生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
(五) 服务质量差
这些代理点服务意识淡薄, 服务态度差, 效率不高。找不到快件或查件时爱理不理, 有些还态度恶劣, 师生的体验不佳。快递公司对代理点的实质性约束不大, 投诉的意义不大。
(六) 宣传力度不够
有的代理点设在校园偏僻位置, 又不做宣传, 有的师生接到电话后都不知代理点在哪里。代理点严重缺乏工作主动性。
二、校企合作, 成立“阿里小邮局”
(一) 校企合作“阿里小邮局”的意义
针对国内部分高校“快递摊”难进校园、学生取件需到校门口的现状, 将开展校园快递系统解决方案试点, 以校园小邮局形式设立服务站, 提供快件收发等服务。阿里巴巴方面认为, 高校小邮局方案有望解决快递进校无序的管理难题, 对于快递公司来说, 也解决了快件在高校“最后一公里”的收发效率。旨在向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校园快递服务提升物流在校园配送端的服务质量, 高校, 淘宝网, 快递公司共同合作, 建立学校快递服务中心“阿里小邮局’。
(二) 与11家高校合作, 在高校试点“阿里小邮局”
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事业群宣布, 将在全国11所学校试点, 开设“校园小邮局”, 统一解决学生们收寄快递的难题。首批合作选取的高校都不大, 如河南科技大学、西安欧亚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等, 阿里巴巴先在这些学校试点待模式成熟后, 在全国高校推广。目前11家大学的“校园小邮局”已开始装修, 我校天猫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和阿里小邮局已于2012年1月装修完毕, 后期将投入使用。
(三) 小邮局的工作内容及管理流程
1. 代收快件流程。
小邮局代收快件后必须检查是否完好。小邮局收货后, 通过小邮局系统录入快件信息, 系统将以短信形式通知小邮局师生取件。
2. 师生取件流程。
收件人须提供短信发送的取货密码或身份证件才能取件收件人需签字确认, 客户签收凭证小邮局会保存。
3. 代发快件流程。
小邮局接收师生代发快件时必须检查确认, 遵循相关法律规定, 并要求寄件人填写详细信息, 并签字确认。
4. 小邮局主要由固定的学生负责日常运营和管理, 由学校专业教师指导学生, 由学校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以公司化形式进行运营, 可以盈利并且可以传承发展的组织形式。
我校天猫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和阿里小邮局共有17多平米, 年前装修完毕, 主要包括网络客服区, 拍摄区, 天猫小邮局, 会议室等功能区。小邮局有前台接待处, 后台仓库, 代收代发, 取件区等。
三、“阿里小邮局”体现校企合作新模式
(一) 合作协议的签署
阿里巴巴新推出的“校园小邮局”, 也是类似“共同配送”的模式, 快递到小邮局然后学生自取。阿里巴巴并不盈利, 快递公司与学校直接签署合作协议, 按件支付学校费用, 议价能力取决于学校的快递数量。
阿里巴巴牵头与数家大型快递公司总部签署合同, 由快递公司总部协调下属分公司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合作院校也将对快递公司进校时间段、路径做规定, 并佩戴进校证件, 确保学校安全和管理秩序。校小邮局方案有望解决快递进校无序的管理难题, 对于快递公司来说, 也解决了快件在高校“最后一公里”的收发效率。
(二) 采用企业智能化系统
这些小邮局采取智能化运作, 快快递到货后, 系统将会即时以手机短信的形式通知收件人领件, 领取人到小邮局报上短信密码即可取件, 且取件免费;同时, 小邮局也提供揽件服务, 学生可以在这里提供寄件服务。这些小邮局可以收寄各大快递公司的快件, 同时除了淘宝、天猫的快件之外, 包括当当、京东等其他电商的快递包裹, 也可以通过该小邮局进行收寄。阿里巴巴服务站仍秉持开放平台运营理念提供服务。
(三) 新的合作模式
在合作模式上, 天猫并不直接做小邮局, 而是提供符合学校应用场景的小邮局操作系统, 比如校园物流所需的硬件设备如监控设备、货架、称重器、扫描设备、打印机等, 并且软件系统可单独提取不同快递公司收件和派件的信息同时天猫还将为学校老师及学生提供小邮局操作培训以及运营指导。
(四) 强化学生专业实践, 帮助学生创业就业
小邮局主要由固定的学生负责日常运营和管理, 由学校专业教师指导学生, 由学校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以公司化形式进行运营, 可以盈利并且可以传承发展的组织形式。可以和社团结合起来, 如电子商务协会, 淘宝社, 大学生创业协会等结合起来, 为学生提供实训和创业空间和更好的环境。
(五) 给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带来新思路
阿里巴巴服务站的推出, 给解决高校快递收发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淘宝建校园邮局将获得的优势体现在:首先校园用户是淘宝的主要用户群, 淘宝抓住校园物流就为未来的发展抢占了先机。其次“阿里小邮局”可以补充四通一达等第三方物流的末端运作短板。最后, 支付宝接入校园邮局后, 可顺利将阿里巴巴的支付体系渗透进交易末端, 成功控制资金流。阿里小邮局的推出给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如电子商务实务, 电子商务物流基础, 电子商务实训等课程提供了新思路, 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 才能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天猫物流建校内“阿里巴巴服务站”[N].杭州日报, 2012.
[2]张咏.天猫物流瞄上校园快递阿里小邮局补充末端运作短板[N].北京日报, 2012.
[3]淘宝进军校园快递校内建智能邮局.阿里研究中心, 2012.
校企合作商务谈判技巧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整体市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 处于买方市场状态。世界银行预测中国201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7.1%, 低于2014 年的7.4%, 与此同时2014 年我国全社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6.39 万亿元, 同比增长59.4%, 交易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总额的10%。电子商务因其较低的成本, 更准确的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得益于高效的物流配送适应了整个市场需求个性化、讲求经济性同时变化速度快的整体形势。国家也于2015 年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 大力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面对高速增长的市场, 对电子商务以及营销类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同时不得不面对一些现实问题:一是行业高速增长, 人才缺口大;二是行业现存熟练人力资源稀缺, 招聘难度大, 存在企业之间相互挖角现象;三是电商企业人力成本高, 薪酬压力大, 招聘成本高;四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压力大, 80、90 后等新新人类是电子商务企业的主流员工。企业文化缺失, 工作压力大、节奏快、加班频繁造成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校企合作既能够解决学校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生涯发展问题, 又能够一定程度的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阿里巴巴公司以及黑龙江省俄速通等公司就表现出了与各地地方院校合作的强烈愿望。因此有必要对校企合作相关培养模式问题进行分析。
二、校企合作的内涵及模式选择
(一) 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是院校与企业组织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两者通过配置资源, 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行为与过程。是一种组织间共生式依赖的关系, 关键资源都具有不可替代性, 各自诉求都能得到实现。这种资源优化配置与互换使双方深度合作成为可能, 能够改变合作中企业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通过企业和院校的合作, 企业希望获得院校提供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交易成本的降低、得到政府政策支持以及人力资源培养、使用方面的合法性资源。企业可以向院校提供的资源支持主要有:资金支持, 奖助学金、项目资助等;平台、设备资源, 主要有电商企业的交易平台以及交易的相关设备等;信息资源, 企业可以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 以利于院校调整专业、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师资资源, 企业中骨干员工可以作为兼职教师, 提供具体问题解决的技能的培训与提高;文化资源, 学生接受真正企业文化的熏陶, 有利于学生缩短职业生涯初期的适应时间。[1]
(二) 校企合作的模式选择
1.共同制定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
院校与企业处于不同的系统, 组织结构、目标、运行机制各不相同。院校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内容, 班级授课为基本形式, 属于结构性知识构建;企业采用的是具体的项目驱动下, 由技术人员指导, 直接参与具体的开发与营销项目, 通过工作来进行锻炼,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属于非结构性知识。所以需要建立合作模式下的整合机制, 有效整合资源, 预防与解决一些不适合因素。可以设立校企合作项目组, 企业提供信息与相应的实践项目, 共同制定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2]
2.校企共建培训基地
院校应当对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及企业资源进行积极的整合,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建立校外、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实训环境, 合作项目组中电商企业人员负责, 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校内实训基地要注意体现出营销以及电子商务教学的实践操作以及体验等功能, 既可以满足校内实习实训任务, 又可以承担企业员工以及针对企业客户的培训任务。
3.订单式培养
从事电商的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自身的人力资源规划, 与学院采用较为深入的合作办学。校企设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 在培养的过程中, 将企业的文化与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融入到课程内容中, 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这种模式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经营规模、管理上的长远眼光有要求。
4.项目“嵌入”式合作
在学生进入企业参观、认识实习过程中, 对电商企业文化和运作流程有一定的认识, 可以从事一些易上手的基本业务;同时可以将一些项目引入校园, 嵌入课程教学, 例如网页设计、营销策划、产品设计与包装等课程。项目管理运作, 在全真的实践实训环境中经营, 实现“学中做, 做中学”。这样学生毕业后入职适应期短, 对于企业也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同时, 也为教学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素材, 凸显了设备水平高, 资源共享的培训基地的作用。
5.企业与院校的“双师型”队伍建设
对于电商企业来讲, 派出一线技术骨干进入校园课堂与实验室, 讲解工作心得, 传授技能。能获得经济与社会两方面的利益。既宣传了企业, 也可以在培训中发现一些有潜力的人力资源。提供良好的激励机制, 员工也可以获得心理与经济方面的补偿。院校教师进入电商企业, 通过挂职锻炼、短期培训获得直接实践经验。就可以将本企业的经验带入课堂, 指导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践。企业和院校通过合作, 建立起综合性的双师队伍, 为学生提供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指导。
三、需注意的问题
(一) 基于利益机制的合作动力
企业是经济组织, 利益是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院校更多地追求社会效益, 两者的利益结合点是人力资源的培养与社会形象的塑造。两者都要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以双方合作时首先要构建责任和利益相一致的利益机制, 这也是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保证。有的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市场原因而中断了和院校的合作, 说明了企业与院校目标的区别, 也说明确立双方长期利益共同点, 确保合作动力的重要性。
(二) 教学管理体制问题
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固化, 并在不断的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名义完善。基本的教学组织形态围绕着班级授课制构建, 教学日历、教学进度也相对固化。难以适应企业运营灵活性的需要, 而且电商企业除了个别提供服包后台服务的劳动密集化企业, 很少能够提供规模相当的技术岗位。企业因此需要在合作模式上进行分层次设计。
(三) 师资队伍的问题
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师资队伍主要是处理好自身业务与指导实习, 校内、外培训的时间分配问题, 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双方在合作的必要性认识上没有问题, 主要是院校师资队伍在制度上没有保障, 选聘、工作量、薪酬设计、职称评定等方面依然还是按照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 且还有加强的趋势。而与企业开展合作, 需要院校能有实际项目工程特性的师资队伍。由于师资队伍是目标实现的主体, 所以关系到校企合作能否实现的现实问题。[3]
(四) 学生的认识问题
根据建构理论, 学生能力知识结构的搭建不取决于培养方案的设计实施, 也不取决于从事电商企业的实践, 而是依靠学生自身对所接受的知识进行筛选和过滤之后的固化。学生不是生产加工的“产品”, 视之为物是不正确的。作为电商企业和院校利益的结合点, 学生的认知非常关键。没有对电子商务实践的兴趣, 自主意识的主动学习与思考, 合作培养人力资源队伍难以实现。但作为90 后的新新人类和家庭的核心, 家长和学生很多都没有把生产与服务的一线作为择业的优选, 对于加班、高压力的工作也不愿意接受。[4]所以, 学生对电商企业与院校合作的认知程度、合作程度都是需要加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与展望
企业电子商务人力资源需求增加, 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院校营销、电子商务等经管类专业学生存在知识能力方面的与企业要求的差距, 毕业就业压力大, 企业和院校的合作前景广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企业与学院的合作符合社会分工的要求, 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的目标, 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国强.共生式依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新视角[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2015 (2) :47-50.
[2]张蓓.校企合作模式在经济管理教学中的路径选择分析[J].品牌, 2014 (12) :136.
[3]王凡.理念与现实的差距:制约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问题梳理[J].湖北社会科学, 2015 (2) :163-167.
校企合作商务谈判技巧 篇9
1.1 单个企业用人少与学校批量培养的矛盾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的企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子商务企业,这类企业是为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服务。另一种是应用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属于服务业,尽管企业的影响很大,但其人员规模往往非常小。
1.2 企业用人不定性与学校人才统一输送的矛盾
根据我校与企业多年合作过程中发现:企业接收人员的时间和数量只有一条标准——根据其业务发展的需要。而企业的业务发展一是具有不定时性;二是根据发展程度对人员的需求具有不定量性。而目前,高职院校比较流行的有“5+1”模式(前5个学期在学校,最后1个学期在企业)和“2+1”模式(前2年在学校,最后1年在企业)①。这两种模式都存在两个共同问题:一是学校提供人才具有定时性和定量性(规定的时间,统一提供多少学生);二是造成人才供应空档期,如第4学期,学校将无学生可派。显然上述两种学校主导的模式与企业需求是不相符的。
1.3 企业用人技能需求与学校培养的矛盾
2006年6月份教育部高教司财经政法管理处处长吴燕在第五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联席会议上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正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市场需要量大,另一方面每年上万名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吴处长这句话很好的道出了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技能要求上的矛盾。正是这样的矛盾更加促使了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正是这些矛盾,使学校和企业很难找到共赢,这也就失去了校企融合的基础。
2 以实验班为载体的校企深度融合模式介绍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校企融合的难题,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以校企实验班为切入点,分别与阿里巴巴集团、全球五金网、中国建材网、收藏艺术品行业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中国收藏网及钱江购物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建立了“阿里实验班”、“宏创实验班”、“商易实验班”、“中联实验班”及“建华实验班”。这里以“阿里实验班”为例介绍这种校企融合的模式。
“阿里实验班”模式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 学校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2 成立校企共同培养的阿里实验班
每一届招收人数,以班为单位由学校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决定。不足一班,则以班为单位进行招收,例如2010年阿里巴巴集团根据公司发展趋势估计需要招收60人。则2008年纳入阿里实验班培养的学生数为两班(一般为70~90人)。
2.3定制培养
首先由阿里巴巴人力资源部门筛选出的相关岗位群及岗位任职要求,对这些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开发相应的企业课程体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培养计划。
2.4按企业需求输送学生
根据阿里巴巴公司需要,逐步向阿里巴巴输送学生。首先满足阿里巴巴公司自身的需求。其余部分,根据阿里巴巴需求,由阿里巴巴向其客户企业进行推荐,帮助其客户企业做好网上贸易。
2.5反馈并改进培养模式
一方面阿里巴巴根据实际用人情况向学校进行反馈;另一方面学校向顶岗生跟踪了解。通过两方面结合的方法,不断改进培养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既包含了直接订单模式,也包含了中介订单模式,我们统一称之为扩展性订单模式。
3 以实验班为载体的校企深度融合模式创新
3.1 校企理念融合,创新合作模式
校企融合的障碍,首先是校企双方的理念问题。其合作过程由浅到深,基本可以归纳三个发展阶段,同时也折射出学校、企业双方办学理念的变化过程。
(1)第一个发展阶段,以学校为中心,由学校单方面决定人才培养模式。合作企业数量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少。校企合作的程度比较松散。
(2)第二个发展阶段,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学校一般依靠由众多企业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主要培养行业普适性的人才为主。
(3)第三个发展阶段,以服务企业为中心,在行业普适性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与行业龙头企业融合,进入完全个性化订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生产基地与学校实训基地互融。校企合作达到真正的融合阶段。
3.2 校企目标融合,创新订单式培养输送模式
根据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企业多,单个企业数量少的特点,我们扩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每个班与龙头电子商务企业融合,按其要求进行订制。这样一方面直接满足电子商务企业本身的需求,另一方面以“中介订单”的模式由电子商务企业向其会员企业进行推荐,从而帮助会员企业能够用好网上交易平台,开展电子商务。
扩展性订单式人才培养输送模式,不仅有力的支撑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也直接帮助电子商务企业对传统企业从信息、技术服务上升到了人才服务。
3.3 校企资源融合,创新系列化实践教学条件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建立起校内一般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生产实训基地、企业实习基地“三基地”系列化实践教学条件。其描述如表1所示。
通过校企共建“三基地”系列化实践教学条件,全面的支撑了“实验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要。
3.4 校企管理融合,创新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校企融合进行人才培养的保障。其成败的关键是每一个环节的管理能否配套跟上。我院实验班的整体管理思想在学院标准化管理思想基础上,根据实验班的实施需求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拓展和创新。如,过渡期顶岗生的管理:
3.4.1 教学管理
在岗学生实行免修不免考,企业设课堂,企业设考场,企业学校共同考核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创新,校企结合共同确保学生顶岗的稳定性和学习性。
3.4.2 学生管理
成立企业班,选举正副班长,设置正副班主任(正班主任为我校教师,副班主任为企业相关主管),定期上企业召开班会等。通过企业和学校的配合管理,从而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和安心。
4 结语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学校、学生都尝到了“甜头”。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优势,直接把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提前拿到学校。这种模式既为企业提供最佳的人才资源支持,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同时也为学校解决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师资等问题。对学生而言,通过在龙头企业的培养和实习,既掌握了有效的职业技能,又取得了龙头企业的就业机会和经历,敲开了良好的就业大门。从而最终形成了公司、学校、学生等多方共赢的融合模式。
摘要:校企深度融合是有效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是高职办学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校企融合模式的实践探索为例,就校企融合的矛盾、切入点、理念、方式、教学体系及管理机制进行论述和创新。
关键词:校企融合,实验班,扩展性订单,电子商务,3+2+1模式
参考文献
[1]徐秋儿.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26).
[2]王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1).
[3]陈国方.创新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3).
校企合作商务谈判技巧 篇10
1电子商务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困境
我校自2013年来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广泛采用小组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基于行动过程的教学法去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工作角色,体验工作过程,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进”,志在培养能为企业直接所用的电商人才。两年下来,虽然在课堂教学效果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离最初的培养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其中有三大突出的问题:一是,学生很难实现学生到工作岗位的角色置换,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甚至让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小组保护伞下逍遥自在没有学习的压力;二是,一体化教学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我们的知识系统性,一味地把基础知识融入到实训中去,学生普遍反映是似懂非懂、对知识点掌握不牢;三是,一体化教学改革要实现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训为中心的转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了需要大量的实训工位外,还需要与社会同步的工作任务。这样的困境究竟该如何去突破呢?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实训室的模式来尝试解决这一困境。在校企合作环境下,由学校提供实训场所,企业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项目,创设真实的工作情景让学生去体验工作岗位职责、去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学校在这样合作环境完成了人才培养目标、 学生在实际工作情景中获得的岗位技能、 企业在项目实施中得到真正的实惠以及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最终达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互利共赢的局面。去年年底我们和广东好宜购网络有限公司达成共识,建成了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好宜购电商创业园基地。在校企合作环境下,笔者认为校方应做出三方面的改革来适应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2校企合作环境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
2.1重置学制,保证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
以往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是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传统的模式已难以满足校企合
作环境下教师、企业与学生的需求。 “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目的就是在企业工作环境下让教学过程全真模拟工作过程, 学生在学到技能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实际性的盈利。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设备之后需要利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带来一定的回报,学生想要获得工作能力必须持续一段时间投入到某一角色去实践体验。如何让学生在这三年内完成电子商务知识体系与技能体系的构架呢、重置学制势在必行。
经过学校、学生、企业三方论证,我们认为“0.5+1+0.5+1”模式更适合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一学期的基础课程学习,一年的专业技能学习,一学期的项目试运营,一年的顶岗实习。学生将在第一学期明确自己在电子商务行业中的岗位倾向;然后再进行一年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岗位技能;第三学期进行项目试运营,查漏补缺,提升自己的职业综合能力;最后一年走上工作岗位顶岗实习。
2.2课程设计改革,让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对接
在一体化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已深刻体会到现行电子商务专业教材既无法满足我们一体化教学需求也难以追随电子商务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因此, 电子商务课程设计开发改革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积极到企业去调研,了解电子商务行业亟需的技能有哪些;邀请企业专家参加课程设计辨证会。 最终确定整个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其中专业基础课包括电子商务基础、商务英语、软文写作、会计基础、经济数学、经济学原理、法律法规; 专业技术课程包括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Dreamweaver网页设计、 自主建站、摄影技术、视频编辑与处理、网上开店、网店运营与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等核心课程。
2.3课堂改革,让学生掌握岗位能力
2.3.1调整理论课程设计,夯实专业理论基础
多年的教育经验发现技校生轻视理论知识学习的情况比较严重。学生普遍认为理论知识对实践作业没有任何指导作用。另外,理论知识传授过程中形式单一、 脱离实际也是造成学生排斥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原因。事实上,理论基础知识尤为重要,它是我们专业技能学习的基石, 它决定了我们技能水平的高度,也决定了一个人才的价值深度。比如一个真正懂得色彩原理的人才能真正玩转Photoshop软件里面【调整】菜单里面各种工具。如果我们忽视了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的教育,就有可能增加高技能犯罪的风险;如果我们忽略了语文、英语等基础科目的学习,商务沟通与技巧、推广与策划等课程的学习将陷入无米之炊般的困惑。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解决必须学又不想学之间的矛盾,我认为对于基础课程内容的改革非常重要。我们的理论课程教学不能一成不变地使用既有的通用型教材, 我们应根据专业需求设计开发相应的教材。比如英语课程教学要转向教授商务实用英语、语文课程教学要重点讲授电子商务专业软文营销写作相关的技能技巧。如此将纯理论知识融合到实际运用中去,学生的学习动机将重新得以激发。
2.3.2深化一体化教学改革,培养实用的岗位技能
技工教育的核心是技能教育。一体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做到工学结合,强化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能力。交叉式设置课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限制了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基于培训学校培训班教学成功经验的启发,我们将核心专业技术课程以专题强化训练的方式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阶段式强化训练。例如给《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安排五周的强化训练:两周的初级训练——掌握Photoshop各种工具、 菜单的使用方法,两周的中级训练——用综合案例提升工具、菜单使用技能,一周的高级训练——用任务驱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此让学生集中精力各个击破技能点,把一门技术学到比较深入的层面上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一个课程一个专题, 我们把每个专题的技能点和知识点梳理出来以项目、小组合作或角色扮演等一体化教学方法来组织开展教学。
2.3.3积极开展项目实战,增强职业能力
在试运营学习阶段,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试运营一个完整的项目。项目由企业方提供,团队由学生组建,团队成员角色包括运营总监、摄影、美工、网店装饰与营销推广与运营四种角色。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企业营销目标设定团队营销目标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最终以实际业绩考核一个团队的职业能力。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将自己所学的技能转化成职业能力,也能真正的学会在团队中实现个人目标。
3建立教师到企业培训的常态机制, 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基本上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再到学校任教,缺乏企业实战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容易纸上谈兵不得要领。在校企合作环境下,要改变这一短板校企双方应建立一个良好的常态培训机制,把一线老师培养成双师型教师。 经过校企双方商议确定了一套完整的教师培训方案。此方案包括新进教师岗前下厂培训、骨干教师假期下厂培训、企业专家到校给专业教师定期培训。如此循环下去,校方教师将积极投身到行业发展和行业竞争氛围之中,常常危机常常长进,把自己训练成为术有专攻、教有所长的优秀教师。
4结语
校企合作商务谈判技巧 篇11
【关键词】校企合作;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出口贸易占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随之而来的就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过去的商务英语教学主要以书本教学为主,在九十年代末,商务英语专业刚刚兴起,没有专业的教师,所有教师基本均为语言学专业转行教授商务英语,授课形式也是照本宣科,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和中心地位。20后的今天,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竞争也日趋激烈,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更要熟悉相关专业的实践操作内容,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沿海地区的进出口企业,毕业时应了解专业的相关知识,掌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国际贸易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和敬业精神,取得BEC、LCCI等相关国际证书,能用网络工具和商务英语完成外贸展会营销、客户开发与维护、国际结算、外贸单证操作、商务谈判、商务函电写作、外贸跟单和进出口业务操作等工作任务,主要从事外贸业务员、外贸翻译、会展工作人员、国际酒店工作人员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
本专业所培养学生应具备的主要知识、能力、素质和证书要求为:
一、知识要求
(1)了解有关国际商法的相关条例和要求;
(2)具有扎实的商务英语基础知识,包含听、说、读、寫;
(3)掌握必备的国际贸易、商务翻译、会展、酒店等行业英语的基础知识;
(4)掌握商贸行业的领域内相关实践工作的操作流程和每个环节相关的知识。
二、能力要求
(1)具备较强的商务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2)能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
(3)能熟练进行国际商务沟通和商务谈判;
(4)能完成日常工作中的商务写作和外贸单证处理;
(5)能完成外贸跟单和进出口业务操作;
(6)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
(3)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意识;
(4)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
(5)能坚守商业诚信,保守商业秘密。
四、证书要求
必备证书:BEC中级证书、BEC高级证书、LCCI群体证书或单个证书。
推荐证书:外贸单证员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
作为黑龙江省一语言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主要目的之一是向社会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 将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对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来讲是改革的核心,面临教育的巨大压力。黑龙江经济发展缓慢,无港口,贸易公司对英语毕业生的需求较低,所以这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地理优势不存在,所以只能从学生能力培养反面下大功夫,其中一个很大的利好政策就是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建立大量的实习基地,并有丰富经验的商务英语人才进行指导。此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证实既能发挥学校的理论优势和企业的实际操作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双赢的模式之一。此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商务英语知识的运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的问题,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按照2+1+1的培养方式,学生大四时进行一系列的实习实训,突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战性,需要一定的企业实习经验,才能适应工作单位的岗位要求。比如,国际贸易课程,学生在大三上学期学习此课程,教师在大三下学期时可以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的大学生贸易大赛,用相应软件模拟贸易流程,在大四时已经有过贸易基础的学生可以在学校的帮助下,去沿海贸易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深入了解贸易实践操作,通过半年的锻炼,学生基本可以不用公司特意培训,直接工作。这种培养模式打破了公立院校的四年理论教育,加入了实际运用,真正把商务英语的实践操作运用到工作中,实实在在的发挥商务英语专业的本质。校企合作的培养方针为学生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如何使企业与学校进行密切合作?
首先,学校要根据企业情况,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专业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并指导学生就业。”从此可以看出,专业设置要符合社会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商务英语专业不仅需开设商务英语听、说、读、写等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对商务英语的语言掌控能力;而且还需增设诸如国际贸易、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市场营销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除此之外,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聘请企业人事入校讲课,把实际操作的内容和企业专家的自身经历用文字理论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最后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岗位进行实习,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其次,以校企合作为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商务英语校企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也投入实践学习,了解非教育类单位的工作性质以及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状况,提高现场经验和实际运用能力,在校企合作式培养实践中总结经验,将 “实际工作所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方法带到课堂,日益培养切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总之,校企合作在应用型民办高校中所占的地位日趋凸显,学校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和专业特点调整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的地位,制定适应学校发展的校企合作路线,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就业率。
参考文献:
[1] 黄保强.关于本科专业及专业建设探析[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9(4): 2.
[2] 程郁,李红梅.论校企合作式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J].2008
[3] 曹长德.合作式案例教学法的形成及功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3):63.
[4] 付涛.高职实践教学的模式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6(8):85.
作者简介:
龙凤:讲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现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多年从事商务英语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曾赴英国伦敦作为孔子学院的外派汉语教师工作,并作为省青年骨干教师赴加拿大进修。
课题名称: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
校企合作商务谈判技巧 篇12
一、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较难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因
1. 专业就业特点。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平衡性,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程度及进展程度的不同,企业对电子商务岗位设置的不明确性致使企业对招聘到的电子商务人才不知如何设置,同时高职电子商务所培养的人才定位是适用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领域的一线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首先,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就业时比较分散。每个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不是很大,这种现象就使得该专业在寻求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较难;其次,在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过程中涉及到企业的一些内部资料、信息,同时学生又很难尽快的进入角色,适应企业的各种制度,这就使得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2. 教学体制。
教学体制的死板也使得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很难进展。我们所制定得教学计划没有完全按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制定,这样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很难立即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当学校每一届学生的教学计划制定好了之后,很难再进行调整,更不用说修改,整个教学计划跟不上企业电子商务岗位需求变化,这样使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很难按照企业的需求来进行人才的培养,更难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3. 企业利益。
由于高职培养的人才是适用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领域的一线岗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他们所需要的人才量较少,因此他们没有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人力跟学校进行合作,只需要投入很少的精力和财力到社会上进行招聘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一般不愿意跟学校进行合作。
4. 学校与企业的沟通纽带。
目前学校如何跟企业合作?如何将企业引入学院?企业又如何跟学院合作?如何进行高职人才的培养?如何为本企业培养出自己需要的、满足自己要求的人才,两者如何找到适合自己合作的对象?中间缺乏一个沟通纽带、交流平台。这也是成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较难进展的原因之一。
二、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1. 建立相对灵活的教学体制。
高职院校要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首先,高职院校的领导必须重视。高职院校的领导尽可能的多去企业参观,调研,多与企业进行交流,随时的掌握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以及企业本身的需求,以便为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持。其次,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套灵活的教学体制。高职院校的学生从一进入校门就必须与企业合作,让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预定员工,同时在制定每一届学生的教学计划时,与企业共同制定;将企业的一些课程,一些方案纳入到教学计划中,使教学计划在进展的过程中是按照企业的需求来制定;将以传统学科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将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实践内容,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实训,同时在进行过程中也可以随时按照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调整,真正实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按行业需求变化而变化,最终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的符合企业的需求。最后,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系列的政策体制。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一些鼓励政策,鼓励、调动高职院校所有的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同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2. 制定相对明确的责任与义务。
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套明确的制度,在此制度中必须明确规定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三方的责任与义务,这样使我们在开展过程中三方都能够按照规定承担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真正的调动三方的积极性。
三、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应注意的事项
1. 如何选择企业。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面向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领域的一线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使得高职院校在寻找合作企业得过程中必须选择电子商务服务商或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商等这样一些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如阿里巴巴,慧聪网,淘宝等这样的一些电子商务服务或平台提供商。依据我们目前的调研结果分析,目前我们国家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还主要是借助于这些电子商务平台来进行电子商务业务的,而且这些中小企业在开展的过程中又缺乏专业的人才,同时这些电子商务服务或平台提供商又为了留住客户,他们会为帮助会员企业提供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使他们的会员企业能够顺利的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2. 如何进行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质上就是使双方能够达到“双赢”,所谓的“双赢”即高职院校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能够为本身及会员企业找到适合于企业的员工。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需要达到“双赢”,首先,学校必须给予灵活的政策体制,使企业能够参与学院教学体制的改革;其次,企业必须根据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确定员工的岗位及能力要求,进而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及相应的培养方案;最后,学校与企业的方案进行整合,使我们整个的教学过程中都有企业参与,并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成为企业的员工或企业所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如新生一进校,就由企业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进而使学生成为企业的预定员工,在将企业的课程与学校的课程进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可以让企业的员工进入学校授课或让企业的人员参与到整个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在实训教学中将企业的项目拿到实训中或让学生直接进入企业实习,使学生真正感受企业的气氛,最后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设计作为企业评价验收是否成为企业正式员工的依据。
四、结束语
尽管我国电子商务应用近年来初见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起步阶段。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需进一步完善,解决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尤其需要重视起来。截至2005年4月,已有275所普通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在读的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学生达数十万人,其中,每年有十万学生毕业,如何将这数十万学生变成企业所需的人才,是电子商务急需研究的课题。很多教育专家提出要让企业人才走进高校,要大力推进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但效果不是很明显。面对这样的困境,从事电子商务的教育工作者不能坐以待毙,应该开动脑筋,拓展思路,尽己所能,对现在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开发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宋文官: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俞林: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5 (2)
[3]吴波郝春梅李俭: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金融理论与教学, 2006 (3)
[4]李卓群:电子商务模拟实践教学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7 (05S)
[5]崔淳熙:高校如何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J].商场现代化, 2007 (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