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多媒体教学融合

2024-06-06

数学多媒体教学融合(精选12篇)

数学多媒体教学融合 篇1

摘要:伴随着科技的发展, 信息技术不断进步, 多媒体教学已不再陌生。现代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 加上全新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这些都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方法、教学模式都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但是也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数学教学,融合

多媒体教学有着自身不可取代的优势, 本文将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存在的问题, 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对多媒体教学与数学教学融合进行探究。

1 研究目标意义

现在众多学校都进行了教学改革, 同样也对多媒体教学进行了研究, 主要是集中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问题的探讨等, 但是从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角度去探讨多媒体对于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将探索与实践信息技术下的数学模式, 这具有理论和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2 多媒体教学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情形

2.1 借助课堂问题, 以动画播放的方式理解概念、定理的几何意义

在建立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时, 如切线、瞬时速度问题, 这时运用多媒体进行过程动态演示和计算, 帮助学生理解有关量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虽然两者的实际意义不同, 但是数学思想和计算方法是相同的, 从而理解导数的概念, 培养学生归纳、抽象能力, 从而形成数学思维能力。

2.2 有助于直观图示理解证明思路

通过图形的直观演示可以很明了地讲解和理解繁琐的隐函数存在定理。不仅能够让学生记忆深刻,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联想、空间想象力, 并且通过观察, 想象的东西会进行逻辑的发酵从而形成数学逻辑推理的数学证明表达能力, 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3 用多媒体进行知识点的系统归纳

多媒体具有直观的特点, 这样可以清楚地表达知识点之间的网络关系,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理解性的记忆, 使得学生掌握得更深刻;另一方面, 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对比、综合分析等数学思维能力。

3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模式分析

3.1 基于多媒体教学平台自主探究式教学

自主探究式教学就是在老师引导下,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态度, 自主地进行数学学习, 自我调节、练习、测评, 完成一个实践、探究、创新的学习过程。借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老师讲解一些传统教学不好解决的问题, 多媒体中的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同学们自主地进行数学研究, 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 才能更好地完成自主探究式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基于多媒体教学平台探索发现式教学

探索发现式数学教学模式是通过老师提出问题的方式, 让学生自己探究教学内容。主要步骤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新知识展示、思维训练和扩展、解决问题。在这种模式下, 教师主要是起引导作用, 借助学生学习测试平台等各种网络互动平台, 提前把要学习的难点和问题告诉学生, 学生自己进行探索, 并获取有用资源。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接受知识不再是空洞的记忆, 而是感知知识是如何得到的,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把教学内容通过互动平台转换成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

3.3 在多媒体平台下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教学的优点与多媒体教学的优点结合起来, 最好的教学效果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能发挥出老师的引导、启发的主导作用。混合式教学就可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适当的教学方法来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3.4 教学模式对数学教学的意义

不但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 而且能够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课堂气氛活跃。不但可以促进多媒体教学与数学教学的更深层次整合, 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 而且可以改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从而影响学生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4 结语

随着各个国家不断地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数学教育中, 信息技术必将极大地影响数学教育的现状和未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学教育将步入信息化时代。但是现如今, 多媒体教学和数学教学融合中仍然存在多媒体课程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局限性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解决, 从而进一步完善数学教学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雅军.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7.

[2]赵秀萍.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J].科教文汇, 2007 (3) .

[3]季金奎, 王秀萍.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 2007.

[4]白水.浅谈多媒体在数学中的应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数学多媒体教学融合 篇2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中英合作编写的中学英语新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 “文化渗入”,即逐步介绍中、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教材内容由课堂,家庭等较狭窄的层面逐步向社会各个方面展开,其中有不少关于英语国家人民的文化,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真实材料,如情景对话,故事,游戏,书信,传记,广告,科普小品,名家名言等。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姓名,称呼与问候;2.饮食,起居与习俗;3.节假日与体育运动;4.地理与科普知识;5.其他知识(如名人逸事、人口、粮食、交通、环境保护、美国的乡村音乐、二十一世纪所将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等等)新教材这一特点的出现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换句话说要避免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

片面的强调语言点、知识点的重要性,只注重语法、词汇应用,而不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忽视对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几乎把语言与社会文化知识人为地进行了割裂.因此,新教材要求中学英语教学应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以及考试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改革的途径之一则是情景教学.(关于情景教学的益处与原因及应用的背景与条件,我已经在以前的另外一篇文章<<情景教学在现代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表述过了。)

情景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生理结构及其相应的认知特点,知识掌握的准确程度及其周围环境的关系,记忆效果与学生当时的心理环境的关系等,把学生带入到一个崭新的、环境优美的、气氛清新的氛围中去,从而使学生学而不疲,乐此望返;以达到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理解并消化知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指出:利用实物,图片,挂图??电视机,录像机,电影和计算机等进行英语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拨,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英语知识,并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而情景教学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也不断地被赋予一些新的内容与新的概念.多媒体的应用与情景教学的结合在现代英语教学中经实践实在是一种全新的,而且是值得推广的有效的教学途径,它的应用必然会促动新教材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下面以高二下册的一篇文章为例来说明多媒体的应用在现代英语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 本篇文章的标题是 “life in the ocean(海洋生物)”.讲述的是海底世界的奇观,以及海底世界所面临的危险(主要是来自人类对海底资源的无限制开采和破坏,以及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威胁),再有如何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为教育主题的一篇文章.为了使学生首先能从感官上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也就是说,要先让学生了解一下海底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我利用 “power point”软件系统做了如下的教学软件:第一幅图片向学生展示的是一幅海底奇观的电影,并配有原版的英语解说员的清晰而优美的文字配音(从而完成了第一步,即文章的视听觉导入部分)而第一步的完成使学生真正的在感官上对海底世界有了一全新的认识并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 1.the world under the surface of the sea is so beautiful that i really like to go and have a look;but can i belucky enough to see such wonderful things as the film has told us? and where can i find them ?(海底世界奇幻异常,但每个地方的海底世界都能像这样吗?)

2.can fish ,so lovely like those in the film ,be found everywhere ?(像电影上那样美丽多姿的鱼任何地方都能发现吗?)3.why seas around us are not as clean as the one in the film, for example seas around dalian, shanghai etc.(为什么大连上海等地的海水没有电影上那样清澈可人呢?)

在第一步的视觉、听觉导入部分以后,我又向学生展示另外几幅海底奇异生物的电影图片(从而进入第二步,即文章的视听感受与分析理解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我向学生展示的是教材中出现的一些特殊海底生物的电影画面,如shark(鲨鱼),squid(章鱼),turtle(海龟)和crab(蟹)等,通过这些图片、电影的展示,学生在对海底生物有了一个感官的认识之后将会进一步对教材进行分析,进而去了解这些海底生物的生活习性,生活条件,生活现状以及它们与周围人类之间的关系.伴随而来可能是如下的问题: 1.are sharks very dangerous to human being or other creatures living in the sea?(鲨鱼是海洋中的无情 “杀手”吗?)2.what exactly is the way in which sharks get their food ?and according to the introduction in the text book , who will be the winner after the fight between sharks and the giant squid ?(章鱼获取事物的方式如何?章鱼与鲨鱼的决战谁胜谁负?)

3.is the number of sharks nowadays the same as that hundreds of years ago?(今日鲨鱼的数量与数百年前有何不同吗?)

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会自觉的完成对文章的阅读,进而仔细对文章进行分析与理解;同时,扫除文章中的单词与词组的障碍从而了解其在文中具体语言环境下的使用,同时形成该词汇应用的具体概念.其原因是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利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被动的、消极的学习变成了主动的、积极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学习,其效果自然也就大不相同了。

在完成了对文章的阅读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理解阶段后,我又向学生展示了另外一组多媒体电影与图片。内容是由于人类的无目的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以及人为污染等原因所对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以上两幅图片在污染前与污染后的鲜明对比)从而进入了我多媒体教学的第三步,即领会与顿悟阶段.到此,学生通过鲜明的对照将会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入、更透彻的理解。这时,在由教师进行引导,并让学生进行讨论.题目是:

“are human beings very stupid?”(人类是否很愚蠢?)or “do creatures and environments in the ocean really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our human beings ?”(海洋生物与人类难道不是息息相关的吗?)

通过这两幅图片的展示并结合学生生活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之上进行作文,先是口头的,进而落笔成文。(这样听说读写的练习目的不但达到了,而且还使学生思维水平,思维方式以及思维习惯都得到了锻炼,并能在此基础上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注:以上多媒体教学软件与情景教学的实施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本功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它不适用英语初学者)通过以上教学软件的设计可以看出,多媒体与情景教学的结合所起到的功能与作用是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取而代之的,但其实施也同样是有一定的条件与限制的,而不能不分场合,不分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而乱用。事实上,多媒体与情景教学的实施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只是一种辅助的,起点缀而又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辅助教学手段。其模式如下: 通过此图可以看出,此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仍起主体作用,媒体仍起中介作用,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没有改变.多媒体只是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更为先进的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常规电教媒体优化组合,进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难点;尤其是比较抽象的,用语言文字难以表述清楚的难点.比如,我利用电脑以及 “tool book”软件还自创了高考英语复习教学软件以及分项教案软件。

此外,我还想就多媒体与情景教学的融合说明几个问题: 1.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实施与应用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才刚刚起步。因此,教师们还不能很容易的就找到得心应手的教学软件,这就要求每一个有志于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教师要自己动手,自行创造一些符合自己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的软件;同时,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市场上已有的教学软件,如jefc教学软件,csc教学软件等.同时,教师还可利用microsoft(微软公司)生产的如 encartar encyclopedia(百科全书),grolier,以及各种各样的分类软件如msda microsoft dangerous animals(危险动物),oceans(海底世界)等多种软件来帮助烘托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知识潜能,并注意学生的智力创新。

2.多媒体与情景教学的融合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要符合新教材教学大纲的要求,即要注意学生英语实际应用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交际英语水平的提高。要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a.多媒体材料的选择要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主动参与的愿望。b.学生语言实际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多样化:多媒体图片或电影展示之后,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进而进行pair work、group work、character presentation(角色扮演)、朗读、复述等多种方式以促动学生多说、多讲、多练进而达到口语清晰流畅,优美动听的较高境界.c.把握好评价的尺度:在运用情景教学进行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口语的评价标准对学生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比如1981年一些外语研究者(rubin ,cohen 和apher)对一部分优秀的语言学习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在口语实践时,常有意地使用一些策略:如讲述一件事时故意啰啰嗦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以增进学习者讲话的机会。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教师在多媒体与情景教学中所起的导向作用仍是非常大的。

3.多媒体与情景教学的融合的实施除以上所提出的条件与限制以外,硬件的要求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为保证这个新的教学方法的顺利进行,须如下设备: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一台、大屏幕投影器一台,以及各种教学软件。再有,加上我几年来多媒体视听选修课的经验, 还须可播放录音、录像、激光唱片(cd)、激光影碟(ld)的录像机。我相信这些设备的配置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必将带来深远的影响。此外,多媒体与情景教学的融合在课堂应用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课后的知识的巩固与加深。这就要求不同形式的教学软件的开发:即在课堂教学软件开发的同时,还要准备素材型(资料型)教学软件的创造,以作为教师所授知识的辅助材料,同时还可作为学生的自学复习软件。

数学多媒体教学融合 篇3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多媒体技术;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4-0063-02

1 引言

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一定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基本课程,因此对于思维直观、逻辑知识欠缺的小学生来说,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导致教师主宰整个课堂的现象,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学习数学的心理,无法保证高效率的教学活动[1-2]。而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综合处理文字、视频、声音、图像等信息,并综合运用这些信息的新型教学手段[3-4]。将小学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进行和谐融合,不仅能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单调的教学内容多样化、枯燥的教学内容有趣化,还能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为小学数学教学增添新活力,架起师生教与学关系和谐融合的一道桥梁。

2 小学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和谐融合

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克服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充分调动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共同心愿[5-6]。利用多媒体技术,以新奇、独特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从视听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必要密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例,分别从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单调为多样、化枯燥为有趣四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和谐融合。

2.1 化抽象为具体

较窄的生活知识面,较少的感性知识,较弱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些都决定了小学生只能接受浅显易懂的感官认识,尤其对于感官刺激强烈的学习内容更加容易接受。因此,对于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将多媒体技术与其和谐融合,能够直观、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示整个教学内容,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抽象的知识,并最终完成感性到理性的转变。

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个视频短片:“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去郊区的农业观光园游玩。在园中,粉红色的草莓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小朋友给爸爸媽妈采摘了好多草莓。”这时的温馨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画面一转,提出问题:把4个草莓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呢?视频短片在学生回答后非常直观地显示出最后结果,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紧接着,视频短片内容继续一家三口的故事:游玩回家后,爸爸过生日,定制了一个生日蛋糕。此时提出问题:把一个生日蛋糕平均分给爸爸和妈妈2人,每人分得多少呢?同样,视频短片在学生回答后演示“一半”的概念,最终水到渠成地引出学习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

2.2 化复杂为简单

对于小学生来说,复杂的数学知识可以通过大量具体生动的实例来进行学习。通过多媒体的视频、声音等的配合,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还能以简短的文字解释数学原理的奥妙,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通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和谐融合,将数学知识化复杂为简单,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无限乐趣,更好地领悟数学的真正价值,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单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个视频短片:画面中间是一个时钟,秒针在不停地走着。此时可以引导学生一边看着秒针的走动,一边数着自己的脉搏次数,当秒针转完一圈时,停止计数,感受一分钟的长短。此外,还可以专门设计一分钟的视频短片,如某些电影片段的串接、儿童歌曲的串烧等,同样感受一分钟时间的匆匆而过。最后,加快秒针的走动速度,此时分针和时针也在加速走动,只是快慢不一致。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分针走60小格,时针走5个小格,即1小时。此时,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懂得了时、分、秒的概念,学习过程动静结合,和谐融合,相得益彰,能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2.3 化单调为多样

某些数学知识是单调的,有的甚至难以表达,如一些图形、复杂的空间结构等。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视频、声音、图像等功能,将单调的教学内容与之和谐融合,创造一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并紧密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化单调为多样,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个视频短片,画面中呈现出教室中的一些三角形(如上课用的三角尺、三角形的流动红旗等)、生活中的一些三角形(如埃及金字塔的侧面图、古代宫殿的屋顶侧面图等),使学生充分感受各个方面的三角形应用。接着,视频中出现一个四边形的篱笆,但是结构不稳定,容易出现垮塌危险;而在篱笆上加上木板,使其构成多个三角形篱笆,结构稳定性就会大大增强。最终引出三角形的稳定性问题,进而学习有关三角形的全部知识。

2.4 化枯燥为有趣

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枯燥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变得自然有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产生一种积极上进的、主动的、强烈的求知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动力,还能促进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化枯燥为有趣,能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去。

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单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个视频短片:画面中呈现天安门广场建筑群的平面图,首先告诉学生看图的一般原则,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引导学生在平面图上查找一些位置和方向。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位置,寻找不同方向的建筑,即东边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西边是人民大会堂,南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北边是天安门城楼。通过观看视频短片,学生具有了基本的位置和方向概念,进而在教室中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各个同学的名字。拓展一下,还可以启发学生了解一下自己家所在的位置和方向,自己家周围有什么建筑物,进一步加深对位置和方向概念的理解。

3 总结

总之,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是整个小学阶段锻炼思维能力的关键,也是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从抽象、复杂、单调、枯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具体、简单、多样、有趣的主动学习。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和谐融合,并结合课堂教学实例,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单调为多样、化枯燥为有趣,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小新.恰当使用多媒体 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0):56-57.

[2]赵国东.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学周刊,2012(7):186.

[3]贺恒茹.运用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189-190.

[4]陆令.在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J].现代阅读,2011(10):145.

[5]王晖,杨国华.让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J].中国电化教育,2004(3):35-37.

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篇4

(一) 图文并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小学的数学课堂而言, 能否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提升起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兴趣是很关键的。通过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 通过各种简单动画、声音、数字影像等给学生的眼和耳朵带来一定的吸引力, 造就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引起学生对课堂互动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兴趣教学的目的,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 多维互动,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多媒体教学在现在教学方面是比较普遍的, 但是使多媒体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才是最值得教师注意的。这些用于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必须经过各位老师的认真备课后制作而成。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造学习氛围, 或者围绕学习目的提出问题课堂互动。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摆脱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使教学变得轻松, 而且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留下课后思考以及其他的课业任务。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积极思考问题。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实现多方式的课堂互动, 是学生的讨论更加积极, 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授课效果自然也会更好。

(三) 突出重难点, 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的课业中很多授课内容教师没办法通过语言传授给学生相应的讲解, 这就会导致学习效果的降低, 但是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通过多媒体教学, 教师可以把那些抽象的无法形容的知识通过形象的多媒体演示或者由学生自己动手演示,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进而理解课本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打破教学障碍。而且, 多媒体教学由于能够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大大缩短了学生对课本知识领悟所用的时间, 因此在限定的课堂时间内, 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使学生汲取更多的知识, 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还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不管是对课本中重要的知识点, 还是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 都是不容小觑的。而且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大脑也会得到一定的开发, 因此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教学中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二、多媒体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

(一) 充分准备重视与教学的联系

大部分顶尖的数学教师都必须经常参与课外学习, 强化自己对信息科技技术的运用, 多参加多媒体技术的培训活动, 及时在授课前做好备课, 这些都是将多媒体教学效果提高的有效方法。

首先, 很多的老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上有很大的差异, 而且现代老师的教学模式相比以前的教学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要想实现新课改的教学成果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能动作用, 严格要求教师要恪守职业道德, 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和引导, 以便于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 很多的教师只是善于教授学生知识, 但是对于学生心理的辅导和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有很大的欠缺, 更不善于把课本知识和新的教学目相结合。所以新的教学标准是要求教师不能单纯的把教学简单的流于形式, 而是要重点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把教学的过程深入到更深的层次。

(二) 课件的标准设计与使用的探究

在进行科学的教学时要按照标准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拥有很强大的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丰富, 还可以实现网络教学的资源共享, 同时老师的教学过程也比较方便。多媒体教学可以展现出很多书本上没有的课件, 并且能够很方变的展现出老师所要教授的教学大纲, 比起一般的教学模式要省去很多的书写时间。同时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还能很容易的插入教学视频和课件PPT展示, 这在很大方面都能吸引学生的上课兴趣, 对集中学生上课注意力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很多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的消化效果不是很好, 因为多媒体教学节省了很多的时间, 但是留给同学反应和思考的时间就不多了。一般的教学模式, 教师的版面书写会花去很多时间, 学生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对课本的预习和对老师教授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消化。所以, 在多媒体的教学课堂就要要求老师给学生留足思考和消化的时间, 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课下做好对课本知识的预习, 以便于上课时能够从容不迫。

三、完善多媒体教学机制的融合

(一) 加强对多媒体教学的推广

扩展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推广, 加强教师多媒体教学的培训, 让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巨大优势。同时小学生的教学需要教师花费一些精力, 在把握住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后,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来进行授课, 如果有学生不能理解具体的教授内容, 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来进行单独详细的辅导, 以便于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所以在新的课标要求下建立信息化的网络学习机制能够让很多学生参与进来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同时对于教师制作优秀的教学课件也有很大的帮助, 还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对于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下载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二) 加强培训, 鼓励教师进行多媒体授课

随着近些年科学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 多媒体教学也出现在众多的中小学课堂, 但是很多的老师对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认识不清, 导致多媒体教学没有真正发挥出其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学习, 丰富自己的知识, 把自己知识以一种最轻松最简单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育部也通过很多的视频和讲座给广大教师进行专业的实践教学和辅导, 帮助老师尽快熟悉多媒体教学。

摘要:近几年来, 教育技术日益蓬勃, 发展迅速, 能否将这种教学方式融入到正常教学中去引起了很多教育学者的注意。在学校学习中, 数学这一学科占据重要地位, 伴随着新课改的到来, 在其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方面变得更加实用化和生活化。在小学的数学科目的课程标准中有明显表明:绝大部分小学的顶尖数学老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 在数学的教学中引进新空气, 开拓学生的视野, 进而随着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提升数学学习的课堂和课后所得。学校也应该给教室配置多媒体器材, 使教师的教学更加多元化, 进而改革小学的数学教育方式。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优点

参考文献

[1]叶晓英;;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数学教学效率[J];吉林教育;2011年20期

新媒体与教学的融合心得体会 篇5

关键词一“引领”:高处着眼,借助网络化转型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准确把握新媒体话语范式,用青年人的话,说青年人的事;二是着力打造主题活动聚合空间,将时尚元素引入活动,降低活动门槛,让活动惠及最广大青年学生;三是注重创新信念培育专题,在理工青年网开设“党的十八大”、“学雷锋”等版块,在微博开辟责任教育纪念日篇、诚信教育名言篇、成才教育谚语篇等话题。

关键词二“服务”:实处着手,借助网络化转型积极服务青年。青年关心之事即为我们用心之处。一是建设信息发布平台,服务学生日常所需;二是建设资询交互平台,畅通沟通反馈渠道;三是建设情感交流平台,丰富学生精神生活。

关键词三“管理”:细处着力,借助网络化转型打造骨干队伍。可谋可为的工作离不开可信可靠的队伍。一是培养运作“把关人”,建立健全理工青年网新闻中心、手机报工作室、校团委新媒体运营部微博运营组及微信运营组等机构组织,对新媒体运行管理、安全保障、信息发布审核程序等作出严格规定;二是培养舆情监测队伍,建立以校团委为枢纽,各基层团委为节点的信息化指挥体系,注意发现和掌握舆情动向;三是培养新媒技术达人,选拔和培养一批专职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社团干部为新媒体运营骨干,成立微博研究会等传媒类学生社团,培养更多的研究型、技术型新媒体人才;四是培养青年意见领袖。郎坤个人微博已发布微博2672条,听众数逾70万人,已成为中国青年、中国志愿者、关爱行动志愿者的微博代表和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窗口、志愿服务工作的推广载体、志愿服务典型的塑造舞台。 当然,在学校共青团工作网络化转型工作中也还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学校青年团员整体基数规模较大,青年团员信息化管理指导工作对网络基础设备要求较高;网络化转型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以及一定规模的专业技术团队;学校共青团工作网络化转型理念思路有待进一步明确和厘清;对青年学生追求网络时尚的心理状况把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升。 网络化转型作为共青团组织工作未来发展的趋势,武汉理工大学团委将坚定不移朝着网络化方向转型,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坚持边干边学的理念,在学校团组织网络化转型进程中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完善,切实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

数学多媒体教学融合 篇6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3-0070-02

1 大环境——努力构造多媒体教学环境

努力构造多媒体教学环境是促进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学相融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平台。这不仅需要教师在平时上课中多运用多媒体技术,更多的是要求整个教育界、学校集中力量来构造一个针对使用多媒体的教学平台,构建和完善好各种视觉型、听觉型、视听觉型常规教学媒体,实现数字化教学环境和媒体化教学环境的构建。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以我国教学发展现状而言,实现整个范围内的多媒体普及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不断构建这个大环境的同时,学校可以发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运用多媒体技术陪衬日常教学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教学工作;进行多媒体课程设计比赛,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课程设计摆脱以往枯燥、千篇一律的缺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等等。真正的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完善化显然还需要时间,因此,大环境上营造一个积极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的氛围是十分必要的。

2 小学数学教师应努力培养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素质

2.1 做好信息化教学设计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作为传授者的教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设计,使教学得到更好的效果。在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进行教学设计时,数学教师应该本着两个原则来进行设计:1)使教学形态呈现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前提;2)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在进行多媒体设计中要端正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利用多媒体进行问题解析时要注重表达得是否清楚,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设计中分清层次,使小学数学应用题或者计算题的讲述有层次、逻辑分明,达到在教学生如何答题的同时,通过形象化的结构描述培养学生解决同类数学问题的逻辑思维。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创新和趣味性。小学数学的教育对象是低龄儿童,结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喜好,用有趣的视觉信息(卡通图片等)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教学设计循序渐进,教案设计的构思和语言陈述也应呈现不断递进的趋势,以利于培养各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高級思维能力和学生在信息处理方面能力的培养。

2.2 用信息观统一进行教与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一点,作为整个教学过程是由两个主体同时进行的:一方面是作为传授者的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另一方面是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所进行的信息加工,即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通过判断他们学习时的反应来评价整个数学教学过程的效果。教学过程首先是一个信息过程。知识,首先是通过有意识的理解和记忆信息获得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对数学知识进行趣味性编排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教师在信息传达方面,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通过视图声像等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加强他们对信息的加工和吸收。

比如在讲解低年级算术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插入形象的数字符号来进行演算;在讲解高年级应用题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对应用题的陈述进行形象化描述,穿插一个趣味的人物来演绎题目,通过层次性陈述来剖析隐藏在问题中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去思考整个问题。另外,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因为受年龄、经验的影响,在进行数学计算和应用题计算时经常会思考不到位不全面,不能正确理解问题,不能洞察问题里所埋伏的陷阱等,同时又极其容易受以往学习方式的影响,造成思维单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固定化,以致钻到思维的死胡同里。因此,多媒体教学的设计一定要具有创新性,结构性要突出,用全图和逻辑思维图等来分析问题,以冲击学生的大脑来接受多样的解决问题方法,培养他们立体、结构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联系。在讲解完一道题之后,要通过学生的学习反应和学习效果来及时调整教学方针,多媒体教学方案的设计一定要达到简单达意的效果。在教学方针不适合学生的情况下,或者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下,能够灵活改变多媒体内容以适应学生的学习。

2.3 通过教学评价审视多媒体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改善离不开对教学的评价。数学教师及时接收来自对教学过程的反馈,进行教学评价,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进行多媒体教学后,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针能够展现怎样的教学效果是需要及时发现和调整的,因此,教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虽然是数学教师在对教学过程的观察和对学生了解基础上进行的设计,但是难免会出现部分学生不适应、接受慢等现象。为避免学生的学习效果差,数学教师要在多媒体课程中多观察学生,不仅观察他们在学习中的反应,也要注意审核他们学习的效果。通过检测和对学生的互动,来及时调整利用多媒体进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吸收到教师所要传达的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来自于学生的反馈更真实地反应了教学水平。对于低龄化学生来讲,在课堂中,跟着教师万变的教学方法来逻辑性地分析数学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些问题也许适合运用多媒体来进行讲解;有些问题也许需要教师用粉笔和黑板在发动全班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来进行解决;有些问题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讲解时,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吸收信息,这些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是与学生的素质、教学的环境等因素有关的,具有不可预测性,教师也不一定能够察觉到这些问题。因此,通过教学评价、与学生互动,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教学过程中方法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的真正结合,实现双剑合璧来保证学生数学学习的良好效果。

3 培养学生对信息化知识吸收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认识,以信息化的形式来传授知识,使教学过程更具有新颖性和创新性。同时,它也面临一个问题: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已经习惯了粉笔、黑板的讲课方式,怎样使多媒体技术被学生接受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学生对信息化知识吸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课堂中,数学教师应与学生互动,通过视频演示、动态数据等来调动他们对信息化内容的兴趣,扩展他们学习加工和吸收不同的信息传达方式。在多媒体教学设计中也多寻求学生的意见,甚至可以发动学生去设计下一节课的应用题的陈述演示和讲演方式,以他们适应的形式去讲课,以方便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是以低龄化学生为对象,通过教授学生计算和应用题等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熟练的计算能力。如何实现多媒体和小学数学教学的完美融合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和改进的课题。这不仅需要具有教研精神的数学教师的努力,也需要支持多媒体进校园大环境的推动等。笔者相信,多媒体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教学信息论[J].教育研究,1989(6).

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融合 篇7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了兴趣,那么,他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在教学中,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兴趣,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如教《循环小数》时,为了在课堂伊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一位老师制一个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红绿灯幻灯片。上课开始时将此片映出后老师让学生观察幻灯片。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多媒体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注意特点是稳定,不能持久。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将思维过程展现出来,便于突出特征,揭示规律,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概念,掌握公式、法则。

例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历来是教学的难点。通常的教学,总有一些学生会忘掉小数点的同时移动,针对这个难点,计算机设计了下面的教学过程,先出现两道除法算式:0.84÷0.21,84÷21,请他们猜猜,这两题的商谁大?这时众说纷云,各抒己见。然后,在电脑屏幕上显示,使0.84和0.21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一位、两位,这个过程学生看得清清楚楚,从而推出:它们的商相等,根据是商不变的性质。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可以怎样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由于动觉的参与,学生很快掌握了算理算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相遇问题也是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特别是第二种解法,用速度和乘以时间求得路程,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运用计算机进行分解演示,声像并茂。如果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呈现相遇的动态情境学生就容易理解。“这是两人1分钟走的,这是两人2分钟走的,这是两人3分钟走的,这是两人4分钟走的,他们相遇了”。化静为动,又化动为静,学生很快发现“速度和×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

三、分层练习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知识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同学们解答。可是在做练习、布置作业时,却很难按学生的层次区分。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有效帮助,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资源。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题。不同的同学对知识的理解、接受的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练习时,要注意资源的重组和整合,由易至难地编排练习。

多媒体辅助教学打破了齐步前进,解决了传统教学不能解决的“多边互动,因材施教”问题。即优秀生可以快一点前进,后进生可以慢一点。利用计算机的分组辅导,个别辅导、交互辅导功能,教师可以将整体教学和个别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因材施教,比较自由充分地发挥个性,不至于因为要照顾差生放慢速度而使优生吃不饱,也不至于因为要照顾优生加快速度或加大难度而使差生吃不消,优生和差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优生从被动等待中解放出来,差生从被动压抑中解放出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呈现出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场面,每个学生都在自觉地寻求知识发展自己;于是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而融为一体,学习效率和教学技能相应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立足点应是“辅助”,而不是替代,更不是赶时髦,摆花架子。我们应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发扬传统教学的长处。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重视力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总之,我们只有不断探索、研究,注重实效,优化整合,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摘要: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可以动画模拟,有利于同学们对图形的认识;多媒体还适宜用于传统方法难以讲清楚的变、透、动等方面;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技术,激情引趣,化静为动

参考文献

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 篇8

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 最主要的是完成知识的传授任务.知识教学的目标指导着教学的各环节, 每一步骤都渗透着对教学目标的分步实施.感受知识, 理解知识,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每一步都为知识传授这一目标服务.明确的教学目标对管理的进程发挥着导向、激励作用.而知识传承作为教学的目标虽然明确而突出, 但是在本质上, 这种教学管理的目标是以事为中心的, 即在实施管理达到教学目标时, 将知识的接受一事作为中心, 将学生单纯作为管理的对象来对待, 而忽视学生在教学管理中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学生未被看成是活生生的主体的人, 而被“平均”、“划一”地看成是容纳知识的“容器” (忽视了他们的兴趣、要求) .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之初引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模式虽然比较细致地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 但忽视学生的心理特征与个性特征.

传统教学过程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与此相适应, 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学中强调如何“教”, 如何“教好”,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操纵者甚至是主宰者, 而对学生特征、学生心理和学生如何“学”、“学什么”, 考虑较少;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是升学率、考试分数.简言之, 是一种应试教育, 教学的方法主要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灌输式教学、机械式教学, 带有较浓的经验主义色彩.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信息的组织者、传播者和把关人, 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主导者, 在应试教育的胁迫下教师甚至是主宰者, 学生是被动的、消极的信息接收者, 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受到压制, 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学生苦不堪言, 教师被升学率压弯了腰.随着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近十年来,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 电脑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了, 几乎每个行业都能见到计算机的身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电脑担当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了.计算机技术也进入了教育的领域, 进入了课堂, 为传统教育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活力, 注入了新的力量, 也为教育的事业做出了贡献.

一、多媒体教学能提供多种表现手法

多媒体教学集图像、声音、图片、文本、动画、影视等多种媒体为一体, 用图文并茂, 声像俱佳, 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段向学生展示学习内容, 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 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 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这比以往单靠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来说, 明显会增强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

多媒体教学以一种全方位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世界.多种感官的刺激, 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在音乐的带领下, 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 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 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更能体会教学内容, 这样的新鲜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由于长期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惫, 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

三、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也能增强师生的交流

由于多媒体教学比以往的课堂教学所花费的时间较少, 那么多出的时间就可以让学生来发挥, 开展课堂活动, 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 构建问题情境, 设计符合学生自学规律的教学过程, 安排必要的练习, 指导学生独立地进行探索, 以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从而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启迪学生创造学习的思维性, 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而且也能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让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互动, 交流, 这样能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作为一种教学反馈, 让老师了解这点是很重要的, 从而才能更好地安排教学内容.

每个硬币都有其两面, 任何事物都有其利与弊.由于多媒体教学所体现的优点, 让很多人误以为它将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 什么课都可以采用多媒体来教学, 其实并非如此, 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宜用多媒体来教学, 所以我们应用科学的态度来端正这一看法, 如果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 反而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使之成为教学的干扰, 应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 让它们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多媒体的优点正是它的多种表现手法, 但使用不当反而会把优点变成了缺点, 采用了过于花哨的形式, 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迁移, 变成主次不清, 喧宾夺主.这样就不能体现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更不能展示多媒体的作用.以前的教学中是教师为中心, 而现在是应以学生为中心, 而采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但在使用中, 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 虽然使用了多媒体教学, 但仅仅是“教师+电脑”, 这样只不过是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 与我们的教育思想背道而驰.现代化的技术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思想与之相适应.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充分发挥它们的长处, 用科学性、思想性、适度的原则合理地灵活地使用多媒体, 使它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恰到好处的作用.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策略 篇9

下面以杜甫《春望》阅读教学为课例, 探讨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激趣设疑, 导入主题

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 展现生动的问题材料, 设疑激趣,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充分调动学生渴望新知的积极性, 自然导入本课教学的内容和主题。多媒体配杜甫苍老画像图片和郭沫若评价杜甫的对联文字“世上疮痍, 诗中圣哲;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学生探究对联含义, 深入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思想、诗歌成就和写作本诗的时代背景。

二、直观示范, 提高效益

利用多媒体播放音频和文字呈现等功能, 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示范, 恰到好处地演绎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益。多媒体播放《春望》朗读音频, 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动态呈现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学生认真聆听范读录音, 然后试读, 在文本中标注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三、营造氛围, 创造情境

多媒体营造文本塑造的特定情感氛围, 渲染特定的心境, 创造鲜明生动的教学情境, 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有助于师生情感的投入,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多媒体播放古筝名曲《汉宫秋月》音频为学生朗读配乐。学生配乐自由多形式朗读诗歌, 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四、链接知识, 引导探究

利用多媒体的呈现功能, 链接与文本切合的课外知识, 有效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相关的参考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探究文本, 感悟文字,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多媒体知识链接。司马光说:“‘山河在’, 明无余物矣;‘草木深’, 明无人矣。”学生参考链接, 咀嚼并赏析批注“破”“深”, 深入体会诗歌意境。

五、图文并茂, 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图文的有机结合, 合理搭配教学资源, 再现情景, 调动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信息量, 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图文并茂, 以图释文, 据文解图, 设疑引导, 巧妙地为释疑解难创设突破口, 化难为易, 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课件背景设置图片“花香鸟语”, 插入杜甫苍老画像图片, 配文字设置问题:你认为诗句中“感恨”的主体是什么?学生感受春天美好景物和杜甫苍老形象的强烈反差, 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 分析文本塑造的意象 (“花、“鸟”) , 体会诗句内涵的诗人情感。

六、归纳总结, 知识构架

利用多媒体的文字自定义动画呈现功能, 作为师生信息交互传递的便捷通道, 对所学文本进行内容、结构和写作手法等方面的梳理与归纳, 使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回顾《春望》全诗, 多角度为文本编列提纲。教师指导学生, 与学生交流, 多媒体动态呈现提纲要点。

以上是结合《春望》课例从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环节中, 分析多媒体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常用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等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的深度融合, 其目标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更深刻、高效地内化。

教学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多媒体既承载教学的部分内容, 又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 课堂要做到灵活合理地运用多媒体, 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促进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高效运动。

多媒体要有机地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和语文文本特点。教师要巧妙设计语文教学, 依据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 找准多媒体与语文课的契合点, 从而深入挖掘语文文本的核心价值。

要正确处理多媒体与语文传统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 深度融合使二者优势互补, 相得益彰。教师的精当板书、讲解、引导和学生的读写听说等语文传统教学方式的精华, 要与多媒体有机融合为一体。

数学多媒体教学融合 篇10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一)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点

多媒体是通过多种感官, 运用图像、文字、动画和声音等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身临其境, 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多媒体教学模式具有教学内容直观性, 课堂信息容量大,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它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1.教学内容具有直观性, 有利于学生理解

多媒体教学加强了对学生感官的刺激, 它把难表达的教学内容和现象完整、生动、直观地通过图像, 视频等表达出来, 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内容直观化、生动化和立体化。多媒体的使用不仅把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同时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深奥内容的理解与接受。

2.课堂信息容量大,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为教学提供了多种资料并可以随时使用, 同时增多了信息传递的通道。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师从繁琐费时的板书中解放出来, 点击电脑按钮播放, 同时进行讲解, 从而节省了大量时间, 加快了教学节奏, 多媒体的画面和声音能加快传递大量语言信息, 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

3.创设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立体的语言环境, 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 在人机交互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营造教学场景, 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使学生不再感到学习英语枯燥无味, 使英语的学习更生动有趣,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记忆力, 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弊端

不可否认, 多媒体教学有其独特的优点及前景, 近年来它的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 多媒体教学也有其不足:

1.课件制作时间长, 课件内容程序化

要想制作出既精美又实用的课件, 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 了解教材内容精髓, 而且要通晓用计算机制作课件的要点, 制作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 多媒体课件内容具有程序化, 固定化的特点, 一般来说, 课堂教学课件一旦制成, 在课堂上就难以更改。而课堂教学是动态的, 应根据课堂教学及学生反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但课件制作过程中无法预测课堂实际情况, 教学设计经常与实际教学不完全相符。

2.易于分散学生注意力

课件的使用借助于音响, 图像, 声音及背景等, 这种新颖教学方式大大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力, 但过分追求声像效果使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 破坏了本应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目的, 导致学生课堂学习重心发生偏移, 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深入学习, 没有真正实现多媒体的教学目标。

3.过多的运用多媒体弱化了教师课堂角色

多媒体的大量使用使教师成为一位“按键员”, 有的教师在课堂利用大量时间操作电脑按钮, 减少了对学生思路的引导和挖掘, 未能充分发挥教师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 有的任课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只是根据课件内容照本宣科, 忽略了与学生情感交流, 课堂完全变成了机械的毫无情趣的“人-机”交流, 师生情感关系弱化, 导致学生情感态度和体验的缺失, 不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多媒体教学有其一定优点及弊端, 而传统教学也如此。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一) 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便于师生情感交流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中心点, 学生目光完全集中在教师身上, 教师优美的肢体语言及抑扬顿挫的语调完全吸引着学生, 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 有情感的学生, 因此传统教学便于师生交流。

2.有利于因材施教

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及知识能力水平, 从实际出发, 采取不同的途径、措施和方法进行教学。对不同专业, 不同班级, 不同学生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也有所不同, 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3.课堂容量适中, 易于学生理解与接受

传统教学中, 教师边讲边写板书, 所以课堂容量适中, 学生能够跟上教师步调, 学习起来不吃力, 易于理解教学内容。

尽管传统教学有着多媒体教学不可取代的优点, 但它也有缺点:

(二) 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1.教学设施的单一性

传统的教学设施是一间教室, 一块黑板, 一支粉笔和一位教师, 教学设备的单一性制约了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 同时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大学传统英语课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写学生记, 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教学模式, 致使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被动学习, 学习效果不佳。很多大学将四、五十, 甚至一百多名学生集于一室, 采取“等量、同速、同要求”的教学模式, 造成优等生“吃不饱”, 差生“吃不了”的局面。

3.学生缺乏自我思考机会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 学生只是被动听讲, 致使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 也不知道问什么的习惯。教师把问题讲解得过细, 学生无自己思考答案的机会, 所以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种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思维发展, 使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将这两种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 整合优势, 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

(一) 根据教学内容, 整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每种教学手段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功能, 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根据实际英语教学授课内容, 选取相应教学手段, 优势互补, 扬长避短, 发挥各自优势。例如英语语法课及抽象的英语知识, 我们就应采取传统教学法, 充分发挥教师在语言艺术, 风趣幽默等方面的优势, 教师的肢体语言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但如果是与西方文化背景或风土人情相关的教学内容, 我们就应使用多媒体教学法, 通过声音、图像等一体化界面进行协作学习, 加强对学生感官刺激, 使教学内容立体化, 形象化和生动化, 在播放多媒体图片时, 教师应进行适时的讲解, 使学生加深印象, 便于记忆,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 根据教学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 整合教学思想

坚持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导”, 围绕多媒体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以现代教学思想为指导的多媒体教学才能构建师生间互动平台, 实现双向交流, 而不是单一的人-机交流。

教学是一门艺术, 是学生认知和构建知识的复杂过程。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 也是教学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 现代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法两者缺一不可, 只有把两种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 才能优势互补, 既能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又能保持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完善教学手段, 优化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信息时代的到来,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当今多媒体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但任何教学方式都有所长, 亦有所短。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 才更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 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多媒体教学,传统教学

参考文献

[1]黄生学, 樊雅平.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化整合的研究[J].成人教育, 2010 (1) .

[2]阴涛.多媒体教学需要与传统教学相结合[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 (5) .

[3]蒋焕新, 曹玉霞.大学英语课堂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之比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

[4]张红芸.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 (10) .

初中数学课堂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 篇11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技术;融合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把图片、文字、声音等多种元素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我们依靠互联网中的庞大资源,能够应用相关软件自己制作课件,让教学资源更加丰富,让课堂更加多彩,也符合初中生的学习需求。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课堂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一般是为了辅助我们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多媒体实现的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低级部分”,对于高级的,有创造性的工作才是教师价值的真正体现。从这一方面而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借助于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用多媒体技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投入到有趣味的数学问题之后,随后对学生予以合理的指导。站在这一角度上来说,多媒体技术属于教师主导之下的有效辅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总而言之,借助于多媒体技术的多种功能,依靠文字的闪动、图形的缩放和移动、颜色的变化等,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中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1]。

二、初中数学课堂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我们应当给学生营造一种开放性的学习情境,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多有趣的音频、视频、电影以及歌曲等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投身到学习中来。比如说我们在教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部分内容时,可选择使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兔子和狐狸为了争夺食物而奔跑这一场景,提出“难道动物也懂数学”这一问题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兔子和狐狸两个形象活泼的动物,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直观的动画也让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道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多媒体技术的动态模拟演示能够化静为动,让数学课堂声色兼具,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跃然于纸上,可以让学生更直接的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重难点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说我们在教学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一定理的过程中,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能够非常直观的给学生演示两条平行线间,一个底长固定在一条平行线上,而顶点在另一条平行线上持续移动的三角形,之后再给它们配上不同的颜色,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图文并茂的动画中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对学生的印象也更加深刻。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他们也能够在课堂中各抒己见,所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营造动态化的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身于学习中。

(三)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知识内容的实际需求来设计一些课件,在教学中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让静态的知识变得动态化,让教和学之间充满活力。把数学规律和定理一目了然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比如说我们在教学立体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棱柱、棱锥的平面展开图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因此依靠多媒体动态图来为学生直接的展示它们的展开过程,借助于“展开”和“收拢”的演示,让学生将平面展开图的各部分和相对应的几何体各个侧面联系起来,空间立体感十分明显,其所实现的效果是过去我们仅仅让学生观看二维图形不能相比的。

(四)用多媒体进行课外拓展

多媒体技术还能够应用于课外拓展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选择多媒体进行数据库的建立,我们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把各种不同的数学问题添加到数据库中,之后依靠校园网来实现教学辅助,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的查看数学知识。同时多媒体技术还能够确保课后拓展的有效开展,比如说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这部分知识,要求学生反复的绘图,但是绘图很消耗时间,对各种三角形的分类学生不能够一一的探索。若选择多媒体技术能够把绘图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这些知识。另外对于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可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绘图,再使用多媒体进行投影展示[2]。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教学方式充分结合了初中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求,结合数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再造。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在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也应当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王永平.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丝路(下旬),2016,11:186.

数学多媒体教学融合 篇12

一、为新课引入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与欲望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特别是在引入新课的环节。都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在新课引入过程, 如果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对整节课的开展无疑将开创一个很好的局面。在没有多媒体之前我们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大多都是采用平铺直叙的引入, 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而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视频”则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特别是物理学科。比如, 笔者在上《楞次定律》这一课时, 本来是想利用磁铁在铜管中运动减慢的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但是由于学校实验器材的原因, 实验演示效果并不理想。后来从网上下载了一段别人操作该实验的视频。该视频从上往下把磁铁从开始释放到穿过铜管下落整个过程录制得非常清晰, 而且在视频中学生可以明显观察到磁铁下落非常缓慢, 与日常生活中把重物释放后下落速度有明显不同。由于视频强大的视觉冲击, 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震撼与疑惑, 视频一播放整个课堂氛围就显得非常的活跃与热烈,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的欲望。学生满眼期待, 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磁铁下落变慢的原因, 引入新课的目的成功达到。而这一视频也为《楞次定律》后续教学中“阻碍相对运动”、“来拒去留”的结论提供了分析的素材。

二、服务于学科教学目标, 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物理难教, 物理难学”早已是中学物理界不争的事实。心理实验证明, 学生的视觉运动在知觉物理现象中有决定性的作用, 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中的媒体所表现的形、声、光、色能为学生的各种感知创造条件, 化解抽象, 进而突破重难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视频”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 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借助视频效果把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形象化生动化。我们知道, “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电磁学中的重要内容, 它的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 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表述精炼, 高度概括, 概念性强。定律的内容及其对内容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 而实验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是本节课的难点。虽然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对感应电流的产生及方向有了感性的实验认识的基础, 但是要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找出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规律, 对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实验能力的要求都很高, 难度也很大。为了帮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明确“原磁场方向”、“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感应电流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感应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关系”, 从而寻找出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规律, 并总结出楞次定律内容。我在课前把磁铁N极与S极插入与拔出螺线管的实验先做成PPT课件, 用不同颜色的带箭头的曲线表示原磁场磁感线与感应磁场磁感线, 再利用PPT的“自定义动画”把磁铁插入拔出还有原磁场磁感线与感应磁场磁感线的动态变化表示出来, 再把整个过程转化成视频格式。这样在学生已有的实验感性认识基础上, 视频形象生动地把磁铁N极与S极分别插入和拔出过程, 原磁场磁感线方向与感应磁场磁感线方向, 感应电流方向直观的展示出来, 学生就能很好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而突破了“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一教学难点。

三、渲染课堂氛围,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传统教学中, 大多数课堂仅用粉笔、黑板, 靠教师一张嘴滔滔不绝地讲, 时间长了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效率低下, 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象, 结果很容易引起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特别是像物理学科, 许多的概念规律定理定律本身非常抽象难以理解, 传统的讲解很难激起学生激情, 更谈不上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或综合素养了。而多媒体视频在视觉和听觉上, 都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让学生在听乏了老师的声音之外, 能有不同的声音刺激他们的听觉;在面对单调的黑板之外, 视频画面生动形象又能渲染气氛,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在上《楞次定律》一节课时, 在通过实验及其理论分析寻找出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的规律既楞次定律之后, 适时播放《其实你不懂楞次定律》这一动漫视频。动漫采用“磁铁先生”和“线圈小姐”为主人公, 采用通俗易懂的表述把楞次定律的内容以及相关知识通过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 并配上生动的漫画和动听的背景音乐, 极大地渲染了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地观看动漫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楞次定律这一抽象的物理定律, 同时也可以培养理科生的文学修养与浪漫情怀,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的目的。

上一篇:企业营销应用研究下一篇:企业实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