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精选12篇)
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1
新课标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了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积极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数学实验”, 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 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将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充分结合起来。
一、数学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
(一) 过度依赖多媒体, 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技术有很多弱点, 它无法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课堂进行的情况调整教学, 无法与学生进行互动式的交流。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和便利性使很多使用者忘记了多媒体技术的这一弱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取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 不恰当使用多媒体, 忽视了教学目的体现
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终极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服务, 它主要用来解决常规教学手段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的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 且学生又不易理解、难以接受的问题。然而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 不考虑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 只是一味地播放图文并茂、时髦、趣味性强的课件。运用忽视了教学目标的课件进行教学, 使学生不能深入地把握本节课的主题。
(三) 教学容量过大, 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
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后, 在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的同时, 却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 导致了过多的课堂信息量和过快的教学进度。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 消化不良、理解不透的局面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多媒体使用不当导致的课堂教学信息量过大, 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满堂灌”现象。
(四) 忽视了学生思考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虚拟性”思维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用人机交流代替师生的人际交流, 没有给学生留下时间组织和整合当堂教学资源, 无视学生的课堂心理发生的变化, 忽视学生的批判意欲、追问意识和创构意向, 结果使学生的思考力与创造力遭到弱化, 学生的心理也容易产生不好的变化。
二、数学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 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的展现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它对数学问题直观的讲解, 利于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但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被取代。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不仅讲解、传授知识, 而且参与、引导和评价学生“加工”和“内化”知识的情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更有目的地、更积极地学习, 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
(二) 体现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初中生的思维正由具体逐步地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但是仍然需要与感性经验相联系, 所以为初中生讲授数学知识, 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和动态的形象,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内容, 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重点, 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新的数学知识。比如, 二次函数y=ax2+bx+c (a≠0) 在[m, n]上的最值的探讨。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移动而区间不动或图像不动以及区间变化时函数的最值”不易理解, 在网络环境下, 学生通过对网络课件的阅读和对a, b, c, m, n的动态控制, 能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要点, 加上在网上的即时测试和评价, 更能有效地掌握它, 不再感到难以理解。
(三) 确定合理的信息传播流量
信息传播流量大小的确定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情景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从不同的角度看, 课堂实际呈现的场景也是不同的。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该根据情形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授课行为, 根据对课堂各种各样信息的把握, 马上做出合理的判断, 确定学生能够接受的信息传播流量, 而不能被多媒体课件本身的演示过程所局限和束缚。确定适当的信息传播流量能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时间更有效地分配, 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缓解学生的精神疲劳。这也要求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精心设计, 为学生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 用留出的“弹性区间”使学生的联想、理解、记忆等能得到激发。
(四) 变抽象为直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 教学情景的创设, 教学过程的演示, 标准示范的进行等, 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屏幕展示出来。这种教学手段使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 使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得到拉近, 更好地帮助学生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联系, 促进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使学生由感性的认识提高到抽象的概括,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 “正弦和余弦”的教学, 在多媒体上旋转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改变角度的大小, 让学生发现内在的变化规律, 使他们在感知上建立起形与数之间的联系, 从而完成正弦、余弦性质的构建, 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
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2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想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科学地记忆知识,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地主动性、积极性、思考性,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习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涉及到动画、静音、声音和视频技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它能够提供良好的视觉美感和精神上的愉快感,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数学课教学获得高效率,并使师生从教学成就中体验到乐趣和价
值
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具有存储量大、直观性强、处理速度快等优点,使比较枯燥的知识在有趣有动中揭示出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掌握和理解,使用多媒体教学率先编制好了教学内容和程序,使得教学过程极为紧凑,节约了大量的板书时间,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多媒体教学设计具有目标控制性、要素分析性、优先决策性、反馈评价性等基本特征,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优化学生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
众所周知,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知识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学习,这样就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研究性学习和网络环境下,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选择的自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的信息材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网络中学习还可以使信息的接受、表达和传播相结合。
五、巩固形式更多样
巩固是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时间,练习容量大大增加,变换练习题形式,引入生活片段,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练习题。
六、结尾更精彩
一堂好课不光要有好的开头也应该有好的结尾。在结尾时运用电化教育创造环境可以再一次掀起到学生学习的热潮,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程整合 ;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53-01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加强多媒体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那么,该如何实现多媒体教学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呢?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比如我校有位教师在小学数学第十册《简单的统计》的教学时,事先拍下了一段反映道路口交通状况的录像,然后引导学生从这一生活实例中来学习统计知识、研究统计问题,还在课前就班级同学的“视力”、“体重”、“身高”、“年龄”、等情况做了一些调查,粗加工制作成了网页提供给学生,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统计研究。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
二、多媒体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
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机整合为我们的教学增加新的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五册的知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并知道它们的特点。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将教师的教学设计转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实践的一个互动,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为此我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互动式的游戏教学——拼图游戏,电脑给出一些三角形、四边形及其它认识的图形,学生可随意拖曳图形拼出形状各异的美丽图案,然后在利用多媒体演示,交流自己的作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促进课堂模式的转变,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四、多媒体教学和小学数学教学相整合,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以信息技术解决课程和课程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1、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实践中应用、学习、完善。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术也是这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计算机课以及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只是为学生应用打下一个基础,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的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扫清障碍。这样,会更实际,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2、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认识,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造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可能,每个学生通过这种个性化的练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06年4月
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初探 篇4
一、运用现代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多媒体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这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查找更多的学习资料, 可以观看名师授课, 细细品味名师授课的特点, 并加以选择性地借鉴, 融入全新的教育理念与先进的教学手段, 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网上有着大量的习题, 我们可以从中选择适合本班教学的资源, 使学生可以见到更多的题型, 真正做到精讲精练。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通过互联网进行集体备课, 充分发挥学科的特点, 整合各校教师的特长, 进行跨校的优势整合, 使我们教学的视野更新颖。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空间更宽广, 真正实现跨校师资的优化整合与学生学习的优化整合。现代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教师学习其他学校先进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有效地缩小了各校间师资的差距。因此作为教师, 要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掌握先进技术, 提高计算机操作与运用水平, 有效利用现代技术展开教学。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推动学生求知与探索的重要动力。只有激起并保持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学”, 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系统性与理论性的学科。采用传统教学, 学生往往只看到数学的抽象性与枯燥性。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迎合高考的需要, 在机械地记忆概念与定理, 机械地做着习题, 觉得苦不堪言, 逐渐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图片、影视于一体, 将抽象的数学语言所要表达的数学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动态画面表现出来, 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 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直观化, 教学内容更生动、富有趣味性, 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椭圆”时, 我运用多媒体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 课上首先向学生播放三组画面:地球绕太阳转动所形成的轨迹;用平面斜着截圆柱后产生的截面;倾斜的水杯中的水面……向学生形象地展示椭圆。学生对椭圆形状有了较为直观感性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比传统的画椭圆、说椭圆的导入更富有直观性、趣味性与艺术性, 使原本枯燥的知识说教更生动化, 更易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愉悦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解教学重难点
每章节都有重难点, 重点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是展开后续学习的前提与基础, 而难点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理解与掌握有难度的知识点。数学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知识体系, 这些教学重难点不妥当处理, 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某一模块知识的掌握。正如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个知识点没掌握, 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其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教学重难点的处理, 这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以文字、图片、图像、音频与视频等来传递信息, 可以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立体形象地展现出来, 可以使学生广开思路, 有效地降低了教学难度, 有效地化解了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加深了记忆与理解, 更利于学生运用到具体的解题中。如在讲解“空间四边形”这一内容时, 空间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关系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让学生观察模型, 然后在黑板上画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 进行这些知识的讲解, 学生往往会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 认识容易出现错误。首先我运用多媒体现场制作一个空间四边形, 然后进行旋转, 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观察, 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来作对角线, 再将这个空间四边形进行旋转。这样将空间四边形立体、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 使学生清晰直观地看到了空间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没在一个平面内, 是不相交的, 使学生对这一难点有了形象的认识与深刻的理解,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空间立体感与空间思维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为后面异面直线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增大课堂教学密度
数学有着独特的语言特点, 即符号语言和几何语言。符号语言是为了表达的简洁准确, 几何语言是为了表达的形象直观。这就决定了要想向学生准确完整地传递数学知识就必须需要大量的说、写、画。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板书, 书写概念推导的过程与解题过程, 在立体几何中需要绘制图形等, 这大量的写与大量的画, 在传统教学中浪费了许多时间, 而且往往因书写不清、绘图不准而造成学生理解的偏差。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广大的数学教师, 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大瓶颈。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提前将大量的板书与所要绘制的图形录入电脑, 课上用多媒体播放出来。这样可以使教师从大量的板书中解脱出来, 使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 而且字迹清晰、绘图标准, 全班学生都可以准确清晰地看到。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大节约了教师的板书时间, 扩大了课堂教学密度, 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
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5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也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中国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普及与运用。计算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领域应用相当广泛。本文就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数学教学方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数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景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如,我在讲“商不变规律”时,采用故事引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这样开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我小的时候老师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好不好?(学生齐答:好!)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猫妈妈分鱼’。在一条风景秀丽的小河边猫妈妈带着一群小猫生活,其中有一只名叫肥肥的小猫,它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猫妈妈就想找个机会教育帮助它。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猫妈妈钓到很多鱼,又要分鱼了。猫妈妈对身边的肥肥说:‘给你6条小鱼,平均分给2只小猫吃吧’,许多小猫拍起手来表示满意,唯独肥肥大叫着说:‘6条小鱼太少了,不够吃’。猫妈妈说:‘那好,我给你12条小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吃’。话音刚落,肥肥又叫又跳:‘不够,不够。’猫妈妈又说:‘那我给你24条小鱼,平均分给8只小猫吃,怎么样?’肥肥得意地说:‘够了,够了。’猫妈妈和其它小猫都笑了起来,而肥肥却莫名其妙”。这时老师停止故事的播放,问:同学们,为什么猫妈妈和其它小猫听完贪吃而又自作聪明的肥肥的话后,都笑了呢?(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每只小猫吃到的鱼一样多)。猫妈妈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猫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想)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了。
像这样,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
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讲解重难点时,可以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我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圆,接着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练习巩固时,可以增加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电脑录音)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来一次,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过程再一次复习巩固知识。
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运用多媒体,可以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如我在复习整理“几何知识”时,学生到课中时感觉较疲倦,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我运用多媒体(电脑课件)出示了一道“阿凡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一天,地主给阿凡提一条16米的篱笆,要把占地面积18平方米的羊群圈住,阿凡提算出了篱笆围成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结果都不够。同学们一看,兴趣来了。最后让学生根据阿凡提的思路互相讨论,思考其他情况。这样就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情况下集中地解决了该题。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生活
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
比如在小学数学第七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学生最关注的有关奥运赛事出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想创新。又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
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我们正是这样运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多媒体与数学教学 篇6
摘 要 多媒体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和多样性,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数学教学充满活力,可以使深奥难懂的概念变的浅显易懂
关键词 多媒体,数学教学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也迫切需要我们改变教育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计算机的作用而使得本身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且易懂明了。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它的概念和思维方法渗透在高中数学的各个部分;同时,函数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对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种刻划,这又决定了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材料。可以用《几何画板》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快速作出函数的图象,并可以在同一个坐标系中作出多个函数的图象,如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x2、y=x3的图象,比较各图象的形状和位置,归纳函数的性质;还可以作出含有若干参数的函数图象,当参数变化时函数图象也相应地变化,如在讲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时,传统教学只能将A、ω、φ代入有限个值,观察各种情况时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利用《几何画板》则可以以线段b、T的长度和A点到x轴的距离为参数作图(如图1),当拖动两条线段的某一端点(即改变两条线段的长度)时分别改变三角函数的首相和周期,拖动点A则改变其振幅 ,这样在教学时既快速灵活,又不失一般性。
在讲授平面向量知识时,我们可以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的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
在讲解与《空间四边形》有关的问题时,如果只利用模型让学生观察,在黑板上作出空间四边形的平面直观图,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解决相关的问题的时候,总自然而然的认为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是相交的。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旋转运动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线条,在旋转运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空间立体图形的形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在解决其它有关问题时不致出错,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面的《异面直线》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比如在讲椭圆的定义时,可以由“到两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轨迹”入手——如下图,令线段AB的长为“定值”,在线段AB上取一点E,分别以F1为圆心、AE的长为半径和以F2为圆心、AE的长为半径作圆,则两圆的交点轨迹即满足要求。先让学生猜测这样的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学生各抒己见之后,老师演示图(1),学生豁然开朗:“原来是椭圆”。这时老师用鼠标拖动点B(即改变线段AB的长),使得|AB|=|F1F2|,如图(2),满足条件的点的轨迹变成了一条线段F1F2,学生开始谨慎起来并认真思索,不难得出图(3)
(|AB|<|F1F2|时)的情形。经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能很深刻地掌握椭圆的概念,也锻炼了其思维的严密性。
在讲二面角的定义时(如图),当拖动点A时,点A所在的半平面也随之转动,即改变二面角的大小,图形的直观地变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在讲授线性规划时,可以充分利用几何画板作图:先作出可行域,在作出初使直线,利用该直线的可移动性,让学生发现当直线经过可行域时,在何处可以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值。原本只能画在黑板上的图象,需要借助教师通过移动直尺划过可行域,而学生理解的也很费劲。现在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可以很轻松的理解线性规划问题了。
多媒体与数学有效教学 篇7
一、创设问题情境, 营造有效气氛
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 能够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活跃课堂的气氛, 从而使学生爱学, 乐学.
我教学《展开与折叠》这一节时, 设计采用了三个问题情境:首先提出:生活中有许多漂亮的包装盒, 你知道它们是由什么形状的硬纸板围成的吗?等学生回答后, 我用多媒体演示粉笔盒、茶叶罐 (圆柱体) 等几种包装盒的展开图, 学生集中精神观看后, 情绪高涨, 思路开阔.在讲解正方体的各种展开图中, 设计演示从不同路线剪开的不同展开图的动画过程, 学生豁然醒悟.在对这堂课的归纳、小结时, 采用网络技巧及特写处理, 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解题技巧以特写形式归纳于同一张幻灯片上, 配上轻松的背景音乐,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二、突破重点难点, 促使有效内化
学生遇到知识重点、难点往往不容易理解, 特别是抽象的知识.这时运用多媒体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 让学生的手、眼、耳协同作战, 促进心理内化, 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 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不能达到的效果.
如教学七年级教材105页例4:运动场跑道周长400 m, 小红跑步的速度是爷爷的倍, 他们从同一起点沿着跑道的同一方向出发, 5 min后小红第一次追上了爷爷.你知道他们跑步的速度吗?如果小红追上爷爷后, 立即转身沿相反方向跑, 那几分钟后小红再次与爷爷相遇?这是一道“环形跑道问题”, 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教学的重点.我用多媒体模拟运动场上比赛的情景.学生通过耳听:“砰”, 随着现场一声枪响, 二人同时出发, 使学生身临其境;眼看:观察二人跑步情况;手动:用图示法, 画出二人跑步线形示意图, 使学生的眼, 耳, 手, 都协同运用起来了, 很快就学会了“环形跑道问题”的解决方法, 强有力地促进了知识的心理内化, 使这节课的重点、难点, 在轻松而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了解决.
三、打破思维定式, 培养有效意识
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多媒体能将教学内容具体、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学生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当学生学习中思维受到阻碍时, 利用多媒体适时巧妙演示, 诱导, 点拨, 沟通遇阻的思维, 利于突破思维障碍.
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后, 遇到这样一道题:如图, 有一个正方体的房间, 在房间内的一点A处有一只蚂蚁, 它想到房间内的另一点B处去吃食物, 试问:它采取怎样的行走路线是最近的?由于解答本题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解答起来感到很棘手, 而教师使用教具进行引导理解又存在着诸多不便.若通过多媒体, 在屏幕上展开正方体侧面, 再连接AB的动态演示, 把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 线段最短”来解决, 学生既顺利地突破了思维障碍, 又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遵循学习规律, 提高思维效力
每一节课让学生轻松走进课堂, 更有利于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在上课前, 我不再让班长叫起立, 而是通过多媒体播放一首音乐, 让学生在专心致志的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 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方面, 我针对:将长方体形状的“豆腐”只切一刀, 剩下的部分可能是锥体、柱体或其他立体图形, 就其中的三种情况, 说明剩下的部分有几个面, 几条棱, 几个顶点.这道题, 用多媒体制作了多个长方体.然后用flash制作动画, 把剪切的画面一一演示出来, 剪切的角度由小逐步变大, 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了解, 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如在教学《数据在我们周围》这一章时, 我利用excel制作了统计表, 接着利用excel的强大功能再把它转化为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表达方式, 使学生体验到实践生活中数据的存在, 以及数据的快速处理学生开阔了视野, 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
五、发挥辅助功能, 提高有效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数学课堂带来生机与活力,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但多媒体不是决定性因素, 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 是信息时代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因此,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并不是排斥传统教学手段, 而是将它和传统的教学结合起来, 优势互补, 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构, 才能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因此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1. 实现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应紧扣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 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体现教学策略, 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 创设出各种必需的教学情景, 突出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信息和功能为一体的优势,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 充分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2. 在慎选材料的前提下, 更应把握好多媒体使用的方法和时机, 没有固定的模式, 要根据课型教材选用.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强烈、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启发, 才能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 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3. 要把多媒体的科学使用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更明确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改善教法和学法, 达到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收到的效果, 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切忌把媒体教学变成课件的展示, 或者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有时通过教师的语言、板演、手势及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提问等反馈手段, 教师灵活掌握教学策略, 因势利导反而会获得更好的效果.任何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只是教师开展数学活动的工具, 它必须依靠教师科学的设计、精心的组织, 才能发挥它的效能.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人格影响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而多媒体所具有的功能加强了计算和信息处理功能、直观化、动态效果, 这也是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 所以不能厚此薄彼, 二者应优势互补.
中职数学的多媒体教学 篇8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作用和意义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通过定格、慢放、加速、重复、图像的变化、色彩以及声音配合等效果, 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促思等优势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活跃学生的思维,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 为学生学好功课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质量.
2.有利于减少教学的难度
中职数学中教学内容涉及的问题广, 理论性强, 难度较大, 学生不易接受, 如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等这些较为抽象, 很难感知或无法感知.对此, 可以采用多媒体引入一些直观例子, 使内容形象直观, 从而达到变深为浅、化难为易的目的, 并且结合必要的讲解, 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
3.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是发明创造的重要条件之一.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 在观察中对比、思考, 将促进创新思维的发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不但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促进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提高.
例如:函数周期变化的教学中, 发现用计算机模拟图形的拆选、剪拼的连续动作演示, 使学生形成具体的、印象深刻的、动态的感知, 这样的课感染力强, 容易理解.
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 极大地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地观察, 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
4.便于学生及时巩固, 提高掌握教材的水平
大部分中职生对数学不感兴趣, 上课精力不集中, 对传统教学倍感厌倦, 而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 学生感知鲜明, 印象深刻, 能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 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 使得他们能独立自主地接受教学信息,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心理上对所学知识给予及时地强化, 提高对教材的掌握水平.
二、合理应用多媒体于数学教学的基本环节
在明确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意义之后, 接下来就要解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多媒体, 让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特殊优势.要使多媒体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来, 服务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应包含以下两个基本环节:
1.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的确定, 是进行多媒体教学的第一步, 内容选择是否恰当, 直接影响到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因此, 在多媒体教学中的教学内容首先应该是教学的主要内容, 包括教学重点和难点;其次这些教学内容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展现,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较, 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 在“集合的运算”这一课题中, 教学的重点是:并集、交集、补集的概念及运算.教学的难点是:并集、交集、补集的概念, 符号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 对于以上问题, 如果单纯地依靠教师口述, 学生不易理解, 因此, 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将以上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 化难为易, 便于学生理解.
2.教学设计
进行教学设计是编写教学方案的前提和基础, 编写教学方案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具体体现.教学设计要依据教材来确定教学目的, 分清内容的主次, 抓好重点和难点, 合理地、科学地安排好教学进程, 使各个教学环节紧密相扣, 同时还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于多媒体教学, 课堂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除了要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 还要考虑到教学内容如何通过多媒体来呈现, 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课题中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进行课堂设计.首先通过相应的简单练习, 使得与该课题相关的知识点, 在学生头脑中呈现出来, 以便学生掌握新的概念.然后采用“从A村到C村的不同走法的彩图”导入新课,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结合前面复习题, 引出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接下来进行例题的教学, 采用了“选学生参加比赛”, 在教学例题的过程中, 要把知识点——“分类完成用加法原理, 分步完成用乘法原理”渗透到例题的讲解之中, 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计算.在完成例题教学之后, 可以进行一定的活动和练习, 让学生动起来,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又可以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最后, 进行课堂小结, 总结所学知识 (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 并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9
在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中, 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开展得有声有色, 特别是专业课程提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以“学生主体、能力本位、任务训练”为理念,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较而言, 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特别是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 则要逊色不少.因此, 笔者考虑, 数学课程改革是否能借鉴专业课程改革中“理实一体化”的做法, 也开展实验教学呢?
二、数学实验及其教学意义
说起实验教学, 大家大都会想到的是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 很少会想到数学实验.其实, 数学实验也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例如, 在“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中利用“多米诺骨牌”来演示“递归”过程;用“填沙子”来发现同底等高的半球体积和锥体体积、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但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的特点, 且受制于条件, 数学实验教学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是很鲜见的.因而, 长期以来,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授课方式是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讲到底这样一种模式.
然而, 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 数学实验教学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数学能力的提高以及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等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特别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 通过实验来验证某一数学知识的发现、发生及发展的过程, 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提升他们的求知欲.具体而言, 数学实验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因为数学实验可以超越传统数学语言的表达形式, 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模型, 加深学生对数学的体验, 有利于观察和发现数学现象的本质, 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或试验, 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中自然“生长”出新的知识, 这一知识的生长过程是一种主动的探索过程, 不仅使新知识找到了牢固的附着点, 而且使认知结构在探索中得到发展.
第二, 能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实验过程中, 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数学实验中,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 充分尝试, 并通过各种途径去思考、探索, 这样所获得的知识比起单靠教师讲解所获得的要深刻得多;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形成过程, 对问题的观察、发现、解决、引申、变化等过程的模拟和实验, 在深刻理解知识、把握逻辑演绎证明的本质的同时, 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相比较传统教学形式而言, 数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 (猜想、合情推理、直觉等) 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这也完全符合现代数学教育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目标的教育观念.一些数学教育家很早就提出, 让学生动手“做数学”, 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活动, 应当给学生以“数学的发现”的教育, 要让学生除了演绎推理之外, 还会运用归纳推理、合情推理等思维方法, 体验完整的数学创造过程, 即观察、抽象、归纳、概括、猜想, 到分析和论证的全过程.数学实验正是这种理想的数学教育形式.
第三, 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一味的死记硬背公式和定理, 大量地演算习题, 很少有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更没有知识的发现过程与创造过程, 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很难真正理解数学的.
据研究, 受不同感官的刺激,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听”能掌握知识的20%, “看”能掌握知识的50%, “做、练”能掌握知识的80%.显然, 做和练的学习效益更好.而数学实验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某些内容, 选定要学习或要解决的问题, 用适当的数学实验软件编程实验, 获得对发现数学结论重要的数据 (数值、图像等) , 从而发现或猜想数学结论, 再加以严格的理论证明, 是学生亲自动手做数学、尝试数学的再创造.可见, 数学实验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从老师那里被动地接受的事实, 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 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学习,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由“听数学”转为“做数学”, 由过去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 由以前做书本中的习题变为自己设计问题, 由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发现探索式学习.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 提问, 解决问题.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 解决问题, 不要只传授知识, 要鼓励行动.”而数学实验恰是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四, 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升他们的求知欲.数学实验是一种活动化教学, 在一定的问题背景下,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观察、比较、归纳, 亲身经历了数学建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方式能给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 更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
然而, 尽管数学实验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过去由于条件的制约, 很多的数学实验过程只能存在于头脑之中, 难以付诸于实践.
三、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数学实验的实践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往只存在于数学家头脑中的、很难用普通方法来实现的“数学实验”就有可能变为现实.
由于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图形处理能力, 大量抽象的符号、复杂而零散的数据能够得到直观的表示, 同时还可以对数学对象直接进行操作 (如局部放大、缩小、变换角度、变换研究对象的空间排列位置、重复引起变化的关键因素、动态演示等) , 从而对其细节进行观察, 使学生发现数学对象不同方面的内在联系的机会大大增加, 并为理解其本质特征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 只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通过构筑的多媒体数学实验平台, 就可以开展数学实验教学.
以下给出几个笔者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构筑的平台开展数学实验的案例.
例 均值定理的几何解释.
实验过程:
步骤1 在实验平台中探讨均值定理undefined及等号成立的条件.
如图1, 点O是半圆的圆心, OE是垂直于BC的半径, 点A是直径BC上的动点, 设AB=a, AC=b, AF⊥BC交半圆于点F, 拖动点A, 改变a, b的值, 探索线段AF, OE的大小关系, 体验均值定理及等号成立的条件.
步骤2 在实验平台中探讨均值定理的拓展
如图2, HB, CD是半圆的切线, 且HB=AB, DC=AC, 连接HD交AF于点G.
(1) 试利用“几何画板”软件, 探索线段AF, AG, AE, BH, CD, OE的大小关系.
(2) 试用a, b表示线段AF, AG, AE, BH, CD, OE.你得到了哪些有关实数a, b或更多实数的不等式?
(3) 若a
undefined
四、对开展数学实验教学的一些思考
(1) 开展数学实验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硬件方面的条件.如开展多媒体数学实验, 最好是在双向多媒体教室中进行, 除了普通电脑投影仪外, 最好还应配备实物投影仪.二是学生要能熟练操作计算机, 并熟悉相关的软件操作.笔者主要是应用“几何画板”构筑实验平台, 因此, 在实验前笔者利用自习课时间对学生进行了“几何画板”软件操作的培训.但在第一次数学实验教学时, 还是出现了因学生操作不熟练而拖延时间的现象.三是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实验平台.这是学生实验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
(2) 在实验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进程进行必要的监控, 对学生在实验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并防止学生做一些与课题无关的事情.为此, 笔者的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并指定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实验活动,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另外, 通过广播软件实现对学生使用的计算机进行控制.
(3) 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一是哪些数学内容适合数学实验教学, 哪些内容适合传统的教学?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实验教学, 因此, 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选择.二是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是否会弱化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由于实验教学主要依靠的是观察、归纳、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 那么进行数学实验教学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三是如何在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上取得平衡?因为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教师对教学时间的控制肯定不如传统的教学方式, 那么教师在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之间必须要取得平衡.等等.这些都是要进一步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陶维林.4.03版几何画板实用范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章建跃等.中学数学课程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0) .
[3]张晓磊, 郭华光.试论数学实验的数学教育功能[J].数学教育学报, 2003 (5) .
[4]蔺霄.信息技术与数学实验[J].中学教研 (数学) , 2004 (2) .
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10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学习情景
俗话说,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 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 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如, 我在讲“商不变规律”时, 采用故事引入, 生动形象的画面, 伴以美妙的音乐, 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这样开头:“同学们,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我小的时候老师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 好不好? (学生齐答:好!)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猫妈妈分鱼’。在一条风景秀丽的小河边猫妈妈带着一群小猫生活, 其中有一只名叫肥肥的小猫, 它既贪吃又自作聪明, 猫妈妈就想找个机会教育帮助它。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 猫妈妈钓到很多鱼, 又要分鱼了。猫妈妈对身边的肥肥说:‘给你6条小鱼, 平均分给2只小猫吃吧’, 许多小猫拍起手来表示满意, 唯独肥肥大叫着说:‘6条小鱼太少了, 不够吃’。猫妈妈说:‘那好, 我给你12条小鱼, 平均分给4只小猫吃’。话音刚落, 肥肥又叫又跳:‘不够, 不够。’猫妈妈又说:‘那我给你24条小鱼, 平均分给8只小猫吃, 怎么样?’肥肥得意地说:‘够了, 够了。’猫妈妈和其他小猫都笑了起来, 而肥肥却莫名其妙”。这时老师停止故事的播放, 问:同学们, 为什么猫妈妈和其他小猫听完贪吃而又自作聪明的肥肥的话后, 都笑了呢? (学生发表意见后,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每只小猫吃到的鱼一样多) 。猫妈妈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猫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 (想) 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 你就知道了。
像这样, 播放一段录像, 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 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 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唤醒学生有意注意, 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 教学紧凑, 过渡自然, 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讲解重难点时, 可以有效地实现精讲,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 动静结合, 声色兼备, 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 解决教师难以讲清, 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 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例如, 在讲解“圆的面积”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 我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圆, 接着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 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 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反复演示几遍, 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练习巩固时, 可以增加训练密度, 提高教学效果
在练习巩固中, 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 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 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 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当学生出错后 (电脑录音) 耐心地劝他不要灰心, 好好想想再来一次, 这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过程再一次复习巩固知识。
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运用多媒体, 可以调整学生情绪, 激发学生兴趣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 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 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 时间一长, 学生极易感到疲倦, 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效率下降等, 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 吸引学生, 创设新的兴奋点, 激发学生思维动力, 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如我在复习整理“几何知识”时, 学生到课中时感觉较疲倦, 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 拓宽学生思路, 我运用多媒体 (电脑课件) 出示了一道“阿凡提”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一天, 地主给阿凡提一条16米的篱笆, 要把占地面积18平方米的羊群圈住, 阿凡提算出了篱笆围成的长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 结果都不够。同学们一看, 兴趣来了。最后让学生根据阿凡提的思路互相讨论, 思考其他情况。这样就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情况下集中地解决了该题。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让数学走进小学生生活
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 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 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 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 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 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 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注重实效性。
比如在小学数学第七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 我们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 从学生最关注的有关奥运赛事出发, 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 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 激发学生想创新。又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 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 (包括上网) , 搜集有关数据, 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 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 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 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我们正是这样运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 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 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 引入时代活水, 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 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 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 使教材“活”起来。
总之, 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 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 发挥其最大功效, 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给社会和科技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发展, 也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中国教育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 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 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普及与运用。计算机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领域应用相当广泛。本文就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数学教学方法, 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
[2]、《新课程教学法》
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初探 篇11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数学;优越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221-01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本人对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索谈几点体会;根据现状请同行们思考几个问题:
一、高中数学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1.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数学课直自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平淡无奇。不如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图象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更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1:在引入《四种命题》时,通过flash动画演示一个故事情节:有一个主人很热情地约了四个朋友一起过生日,结果只有三个朋友赴约,主人见人没来齐,便说:“该来的没来”。过一会儿,有一个朋友走了。主人又说:“不该走的走了”。这时另一位朋友也走了。主人见情形不对,对剩下的一位说:“我又没说他”。结果三个全走了。提问:主人的朋友为什么会走?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
2.运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呈现过程。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直接轻松地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留下深刻印象,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因而要求在课的重点、难点讲解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动态画面展示事物发展或推理全过程。利用它的图画特性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化。
①在突出重点方面
例如1在讲函数y=Asin(ωx+cp)的图象时,传统教学只能将A、ω、Ф入有限个值,观察各种情况时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利用《几何画板》则可以以线段b、T的长度和A点到x轴的距离为参数作图,当拖动两条线段的某一端点(即改变两条线段的长度)时分别改变三角函数的Ф和ω,拖动点A则改变其振幅,这样在教学时既快速灵活,又不失一般性。
②在突破难点方面
例如2:在讲解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时,为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轨迹是随的“量变”而怎样发生“质变”的,可利用FLASH动画展示的变化对曲线形状的改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总结比较圆锥曲线的异。
3.用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性,使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能自由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尤其是对于重难点的巩固练习上的效果非常好,能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娱乐性的分层测验,轻松巩固已学知识,达到“减负提素”的目的。
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几大误区
1.恰当地追求它的“外在美”,忽视它的“内在美”。忽视对教学的干扰。一些课件背景五颜六色,学生无法看清字幕;课前就是一段躁人的音乐,似乎是活跃课堂气氛,实际上是扰乱了学生思维。数学课必须实在,落到实处,不能讲究华丽的外表。
2.重视演示现象,说明问题,传授知识,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往往注重演示过程,而没有指出数学方法、贯穿数学思想。导致学生只会模仿做题。
3.重视课堂的“教”,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学生上课就会象看电影一样,只看屏幕,不看老师。使双边的活动更少。
三、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自然科学,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和使用数学课件无非是要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几何图形的变换过程直观地显示在学生眼前,为学生提供操作示范,便于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知、发现、创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应用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做到:
1.注入更多人文思想,优化教学思想
2.注意多媒体的辅助性、工具性,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
3.注重德育、美育的渗透及高中学生年龄特征
4.注重思维训练,贯穿数学思想
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12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就能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由于多媒体具有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表现方式,能使课堂教学过程形象、生动、有趣,能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运用多媒体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进行导课,能使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到教学内容上,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学习变成求知,并能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节内容时,传统的方法是作一根线绕圆一周,再把它拉直即是圆的周长,这样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观察。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也为使学生充分体会圆周长的概念以及圆的周长和其直径的关系这个教学重点内容,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先在屏幕上画3种不同颜色、不同直径的3个圆,在3个圆上标注一个起点,让3个圆滚动一周,会得到3个不同长度的线段,这就是圆的周长,通过动画演示学生对圆的周长就有了较深的认识和印象。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数学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化解数学学习的抽象和枯燥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特别是数学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比较抽象和枯燥,给小学生的掌握和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也只能照本宣科地按照教材讲解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难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或基本理论不能深入理解或有效掌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后,充分发挥多媒体对图、声、画的信息处理能力,把高度抽象的数学概念或教学重难点问题非常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使学生非常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或基本数学知识的内涵和本质。使教师不用讲解太多,反而能促使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感觉数学学习不再抽象枯燥。比如,在学习“认识时间”这节内容时,如果仅凭教师在课堂的讲解,或者用普通教具教学,就会使课堂教学非常枯燥,因为时间的认识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也易理解。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得具体、生动、直观。在多媒体上显示一个钟表的面板,并显示出时分秒的指针、小格子和12个数字,使学生认识到钟表的12个大格表示12个小时,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让学生观察动画演示,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使学生能得出1小时有60分钟,从而使学生非常容易掌握对时间的认识。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数学学习的实效和能力
学生要想学好数学知识,就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教学讲解的过程更能充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数学思维训练,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练习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很短的时间给学生提供不同难度、不同题型的数学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进行自主选择,进行个性化学习,能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的训练都能得到提高,因而使因材施教的理念得到充分执行。举例而言,在学习数学“1~5的认识”时,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运用课本上的插图或用挂图进行讲解,由于这些教师静止的图片,课堂学习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有趣的“野生动物园”教学情境:“蓝蓝的天空飘着3朵白云,教师领着5名学生参观动物园,2头老虎快步跑来,1只大象正在休息,4只黑熊正在追逐戏耍。”让学生从这样的多媒体画面中找出有几个人和各有几个什么动物?通过这样有趣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迅速说出人和动物对应的数字,从而认识和学会1~5这五个数。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去深入思考教学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去探究数学知识,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05-18
数学多媒体教学融合06-06
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06-24
多媒体与数学有效教学07-18
数学教学应用多媒体10-06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10-07
多媒体高中数学教学11-05
多媒体初中数学教学11-28
多媒体数学教学设计07-24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