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育管理

2024-07-27

旱育管理(共10篇)

旱育管理 篇1

1 育苗

1.1 苗床选择

选择土地平整, 土质深厚、肥沃、疏松, 背风向阳, 水源近, 排水条件好, 偏酸性沙壤作苗床。

1.2 苗床制作

在播种前15 d先对苗床地进行翻犁, 用机器或人工将土碎细, 然后每平方米用腐熟后有机肥10~15 kg, 过磷酸钙150~200 g或复合肥100~150 g混匀后施入苗床10~15 cm深土层培肥床土。用每m2用70%敌克松2~3 g与细土混匀后均匀洒在秧床上进行土壤消毒, 防止立枯病。播种前3~5 d开沟作厢, 平均厢宽1.2 m, 高12~15 cm, 厢沟宽0.3 m。播种前1 d对苗床浇1次透水待播。

1.3 种子选择及播种

贵州省平塘县大部分地区气候条件较好, 雨量充沛, 宜选用分孽性强, 生长周期长的种子, 如中优158、F优993、内香优8518、筑优985、川香优6号等。旱育秧在我县最佳时期是4月初, 个别乡镇长除外, 如大塘镇, 因海拔较高, 温度受海拔影响变化较大, 播种时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当气温在7~8℃时即可播种, 播种期要比当地水育秧提前15~20 d。播种前要先将苗床浇透水, 将种子进行浸种、消毒、催芽, 然后按每m2播芽谷150~200 g, 芽谷要均匀地撒播在厢面上, 用木板将种子大部分压入细土中, 少部分露在表面, 并盖上1 cm细土, 以不露种子为宜。最后搭架盖膜, 密封四周。一般在7 d内不浇水, 不通风, 以保持厢内高温高湿。

2 管理

俗话说:“三分种, 七分管”, 特别是在春季, 如管理不当, 受倒春寒影响, 易使秧苗产生病害, 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因此应注重把握好秧苗生长各个不同时期的技术要点。

2.1 播种至出芽期

要求苗床内温度保持在28~32℃, 最高不能超过35℃, 否则, 会因温度过高烧伤秧苗。若在晴天苗床内温度超过35℃, 应及时揭膜, 使其苗床内通风降温。

2.2 出芽至二叶一心期

要控温、控水, 保持苗床内通风降温, 温度应保持在20~25℃, 为防止立枯病发生每m2可用2.5 g敌克松对水2.5 kg喷施。

2.3 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期

应注意通风降温, 晴天上午10:00左右将膜揭开, 下午5:00盖膜, 每2 d浇1次水。在苗床保温的情况下可昼夜揭膜炼苗。如遇倒春寒时应及时盖膜保温, 待气温回升后再揭膜, 并及时追肥, 每m2用尿素15~20 g加清水3 kg或用清粪水加适当尿素泼施。

2.4 四叶一心期

除雨天外应全天揭膜, 使秧苗适应外部环境, 增加抗逆性。

3 移栽

(1) 移栽前温度应达到15℃以上, 每667 m2施农家肥1 000~1 500 kg, 复合肥5~10 kg, 普钙肥20~25 kg作为基肥, 然后, 浅水耕犁, 使土壤与肥料充分结合, 提高整地质量。

(2) 移栽前1 d先将苗床浇透水, 尽可能带土移栽。

(3) 合理密植, 株行距一般为16×18 cm, 每从2苗, 栽插时水深不超过3 cm, 杆深不超过2 cm, 以秧苗不倒为原则, 即插秧应做到三浅, 即浅水平田、浅水插秧、插浅秧。

4 田间管理

4.1 查苗补苗

插秧后往往有缺穴现象, 应及时查苗补苗, 以保证应有密度。

4.2 灌水

秧苗移栽后, 浅秧灌水1寸左右, 大苗栽插后可适当灌深一些。

4.3 追返青肥

一般在插秧7 d后, 即可追返青肥, 以促进新叶生长, 每667 m2施尿素2~3 kg。

4.4 除草

可结合追返青肥使用化学除草剂, 不仅能及时消灭稻田杂草, 还可省去大量劳动力。

4.5 施穗肥

在秧苗拔节后应巧施穗肥, 以达到提高穗粒数的效果。每667 m2施尿素3~5 kg, 同时加强穗期用水管理。

5 病虫害防治

5.1 水稻螟虫

此虫主要是幼虫钻蛀茎杆危害水稻, 水稻受害后呈现症状是枯心和白穗。防治方法 (1) 每667 m2用50%杀螟乳油0.2 kg对水50~60 kg喷施, 用药1~2次, (2) 每667 m2用40%水胺硫磷0.1~0.2 kg对水50~60 kg进行喷施。

5.2 稻飞虱和稻叶蝉

这2种害虫繁殖量大, 还传播病毒病, 对水稻危害较大。防治方法每667 m2用30%甲胺磷0.15~0.2 kg对水50~60 kg或用50%杀螟松0.1~0.15 kg对水50~60 kg对水稻茎叶进行喷施。

5.3 卷叶虫

每667 m2用90%敌白虫150~200 g对水50~60 kg对水稻叶面进行喷施。

5.4 稻瘟病

防治方法 (1) 选择抗病性强的杂交品种。 (2) 每1 kg种子用3 g三环唑浸水24 h进行消毒杀菌。 (3) 每667 m2用40%稻瘟灵乳油100 m L对水60 kg或20%三环唑100 g对水60 kg进行叶面喷施。

5.5 纹枯病

常规水稻发病率为15%~20%, 杂交水稻达30%以上。防治方法为每667 m2用25%粉锈宁50~75 g对水50~60 kg喷施水稻中下部。

摘要:贵州省平塘县地处贵州南缘中部, 雨量丰富, 年降雨量1240mm, 无霜期达310 d以上, 年平均气温17℃, 适合早栽早种。但大部分乡镇由于近年来沟渠损坏严重, 没有及时修补, 沟水无法到达, 且有时雨水来得较晚, 因此如塘边、大塘、鼠场等大乡镇均以旱育秧为主。实践证明, 该技术能更好地解决因早春带来阳光照射不足, 温度不高, 或雨水不充沛带来的其他问题。并可通过高肥控水, 严防立枯病、防烂秧等措施培育出根系发达、植株矮壮墩实的秧苗。具有省工、省肥、省水、省种等优点, 通过该技术培育出来秧苗抗寒能力强, 栽后早发性好, 从而为增产增收打下基础。

关键词: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秧培育技术 篇2

一、秧地准备

1. 秧田选择与培肥。秧田选择向阳背风,排灌、管理和搬运方便,土质肥沃、疏松通气的旱地、菜园地或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肥沃稻田。播种前20天,每平方米施有机肥(土杂粪、家畜粪等)3~4千克、三元复合肥50~100克、钙镁磷100克,经翻耕细耙均匀混入0~20厘米厚的床土后整畦。如秧田pH值在6.5以上,需进行调酸,即每平方米施硫磺粉50~100克后再深翻整细。

2. 苗床整地。苗床要求畦宽120厘米,畦高10厘米,沟宽40厘米。如用水田做苗床应开好“十字”沟,并与环沟相接。畦面要平整、打碎土。播种前3~5天,每平方米苗床施入尿素、过磷酸钙各15克,氯化钾10克,并将所施肥料与10~15厘米深的表土充分搅拌均匀,否则易产生肥害。

二、种子处理和催芽

要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早稻选用早杂优(中优2155),每亩1~1.3千克;单季稻或晚稻选用杂优(特优627),每亩0.75~1千克。播种前用三氯氰尿酸700倍液浸种24小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采用白天浸种,晚上沥水,干湿交替的方法。浸种过程中要勤换水、多冲洗,这样可减少种子带菌。浸泡后的谷种要进行催芽。稻种发芽最适温度为30~32℃。早稻催芽应掌握好35~38℃破胸,28~30℃催芽和22~25℃炼苗的技术要点。催芽程度以刚破胸露白为好,方法同常规育种。谷芽不要催得太长,露出白芽即可。然后在室内摊开晾种、炼芽半天,次日早即可播种。

三、适时播种

早稻播种期以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以上时为宜。播种前苗床要反复多次浇水,使15厘米厚的表土充分吸收水分并达到饱和状态。播种前再浇1次水,经土壤消毒和轻轻镇压床面后即可播种,每平方米播露白谷种200~250克。早稻田秧龄35天左右,晚稻要根据品种的要求而定。需将种子均匀地撒于畦面,用过筛的盖种土覆盖2厘米左右(用20%的腐熟细粪与80%的细土混合均匀,覆土要均匀盖住种子)。然后用竹条搭拱盖好农膜,拱架高40厘米,薄膜要使用新膜,四周用土压实,以防大风揭膜使水分蒸发而影响出苗。

四. 苗床管理

1. 出苗期。从播种到出苗,要求有良好的湿润条件,膜内温度不超过35℃不揭膜,床面不发白不喷水。

2. 1叶期。1叶1心时,要严格控温控湿,防止徒长,膜内温度不得超过25℃,超过时要揭开两头薄膜通风。

3. 2叶期。2叶1心时,要进行通风炼苗,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0~25℃,苗床土壤以干为主,叶片不卷筒不喷水。晴天气温高且无大风时可全部揭开薄膜,下午4时前盖好农膜保温。

4. 3叶期。此期秧苗抗寒力弱,应注意防寒保温,待天晴时逐渐揭膜炼苗。气候太干旱时喷适量水保持土壤湿润,并结合施1次断奶肥,每平方米苗床用尿素25克、过磷酸钙各30克、氯化钾10克,掺水50千克喷施。插秧前3天应全部揭膜,并施好送嫁肥和防治好病虫害。

5. 立枯病防治。立枯病是水稻旱秧的主要病害,苗期喷洒敌磺钠粉剂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在苗龄为15天左右时,喷洒50%敌磺钠粉剂500倍液1次,揭膜后再喷施1~2次,可有效控制立枯病为害。

6. 科学施肥。旱育秧与湿润秧不同,在追肥时应注意以下3点:

①旱秧的叶色一般呈深绿,缺肥初期不易察觉,当叶片出现落黄时,表明缺肥程度比同叶色的湿润秧为重。

②旱秧使用肥料种类应考虑到苗床干燥的特点,以选用优质尿素为最佳,不能施易挥发的其他肥料,同时,也不能直接撒施,应采用肥水喷浇的方式,防止因肥料浓度过高而灼伤叶片或烧苗;若采用化肥直接撒施,必须于撒施后立即喷水。

③旱秧缺肥是由缺水引起的,所以在追肥时,一次用肥不宜过多,宜用0.5%~1%的尿素液喷浇,这样既可避免烧苗,又能使肥入土,提高肥效。浇液肥与浇水一样,要求掌握在傍晚追施,用肥量和用水量要严格控制,以防削弱旱育秧的生理效应。

旱育管理 篇3

“旱育保姆”是一种高吸水性种衣剂, 一次性将种子包衣, 能完成调酸、药剂消毒, 浸种催芽, 病虫害防治, 化学调控, 蓄水保水等复杂工序。它具有保水抗旱, 壮苗壮根、出苗率高、延长秧龄等特点。

1 优点

(1) 水稻专用无纺布具微孔自然通风, 布内的最高温度较塑料薄膜覆盖低9~12℃, 而最低温度仅比塑料薄膜低1~2℃, 温度平稳, 从而避免了塑料薄膜覆盖出现高温烧苗现象。

(2) 水稻旱育秧用专用无纺布覆盖, 湿度变化大, 无需人工通风炼苗, 可明显节省劳力, 减轻劳动强度。

(3) 无纺布透水, 下雨时雨水可透过无纺布进入苗床土, 可以利用自然降雨而农膜则不可能, 因而减少了浇水次数, 节水省工。

(4) 无纺布覆盖秧苗矮壮, 整齐, 分蘖较多, 叶片直立, 叶色较深。

(5) 降低环境污染。水稻育苗专用特制无纺布使用寿命一般为3年, 与农膜相当。但因为它是由聚丙烯基质喷丝热压而成, 在阳光照射等物理作用下比农膜易于降解。而且本身透气、透水, 既使部分残片进入土壤, 也不会导致类似农膜的阻隔土壤水分、养分传导的负面影响, 因而对环境的污染远低于塑料农膜。

(6) 提高水稻单产。由于“无纺布旱育保姆”旱育秧培育的秧比较壮, 所以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一般增产2%~5%。

2 技术要点

2.1 整地作厢

旱育秧苗床地以选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疏松的砂壤类蔬菜地为最佳。冬闲地在播种前1月左右, 深挖后, 每m2育苗地泼施腐熟人畜粪水10 kg、过磷酸钙0.2 kg进行培肥和炕土。播种前2~3天按190 cm分厢, 净厢面宽140 cm, 沟宽50 cm格开沟作厢。将厢面泥土细碎整平, 再将沟内泥土用筛子筛出部分细土用于播种覆盖。

2.2 适时播种

根据水稻种植区生态气候条件、茬口和品种特性确定播种期, 确保水稻安全齐穗和穗分化后光温条件处于最佳时期。

(1) 催芽。播种前先将种子在清水中用强氯精浸泡12小时进行种子消毒, 然后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继续浸泡24小时次日捞出稻种, 过滤多余水分, 将湿稻种放入盆中, 再将包衣剂“旱育保姆”慢慢放入, 边加边搅拌, 直到将包衣剂全部均匀地包裹在种子上为止。每kg“旱育保姆”可包衣2.0~2.5 kg种子。

(2) 灭虫、浇水。在土壤地下害虫多的地区, 应使用杀虫剂 (如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1000倍) 灭虫;用清水浇灌, 使床土水分处于饱和状态, 使5 cm以上的土层湿透, 禁用粪水浇灌, 以免发酵烧苗。

(3) 均匀播种。种子包衣后直接落谷播种, 每m2苗床播种量, 小苗为150 g芽谷 (约120 g干谷) , 中苗为50~100 g芽谷 (约40~80 g干谷) , 大苗30~50 g芽谷 (25~40 g干谷) , 秧龄长的播种量宜少。播后用薄膜包木板将种子轻压入土, 再细土覆盖种子, 覆盖厚度为0.6~1 cm。然后用喷壶洒水浇湿畦面, 并对露籽的地方补盖新土。

(4) 防草。培育中、大苗的苗床播种覆土后, 施用旱育秧专用除草剂除草, 如67 m2苗床用旱秧净1包对水5 kg喷洒, 封闭除草。

2.3 苗床铺布

先将厢面上用地膜平铺1层预防低温, 再每隔70 cm插上支撑竹片, 竹片高度40 cm左右, 各架条高度力求一致, 然后盖上“无纺布”;两边和两头用泥土压实。热量条件好的地区也可不在床面上加盖地膜, 直接用无纺布平铺, 出苗后再揭开平铺的无纺布, 搭拱架盖无纺布。

2.4 苗床管理

(1) 湿度和肥料管理。苗床70%左右出苗后, 将平膜揭开, 同时浇透1次水;苗长至3叶1心期, 同时浇1次水, 施1次断奶肥, 以后看苗看天气酌情浇水和施肥;移栽前1天浇1次透水, 以利拔秧。

(2) 病害防治。重点抓好立枯病的防治。1叶1心时, 喷药防治, 如每m2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 g对水1.5 kg配成600倍液喷施防治立枯病, 遇晴天, 敌克松用量减半。

(3) 虫害防治。重点防治地下害虫。苗期如发生虫害, 应及时用杀虫剂防治。如蝼蛄、蚯蚓和蚂蚁等危害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对成1500倍的水溶液浇灌床土防治。

2.5 及时移栽

旱育秧提倡移栽中苗或大苗。中苗的叶龄为4~6叶, 对大苗的整理要求较高, 选择灌溉条件较好的稻田进行;大苗的叶龄为6~7.5叶, 移栽大田翻犁耙平, 保持浅水移栽, 有利于秧田早生快发。

3 注意事项

(1) 选择水稻育苗专用无纺布。无纺布因用途及工艺不同有多种规格, 用于水稻育苗时必须选用专用特制无纺布, 即符合FZ/T 64004-1993规定, 以聚丙烯纤维基切片为原料, 采用纺粘法喷丝热压制成, 质量≥35 g/m2, 幅宽≥2.1 m, 并经防老化处理的长丝无纺布。切不可将一般工业用无纺布等同于水稻育苗专用无纺布。

(2) 种子用旱育保姆包衣后, 应马上播种, 否则容易粘连, 播种时, 难以播匀。

(3) 播种后, 覆盖细土时, 厚度为1 cm左右, 不可过厚, 如过厚, 就不易出苗, 也不可过薄, 如过薄, 根系难以下扎。

(4) 因地制宜选好覆盖方式。热量条件好的地区可不在床面上加盖地膜, 直接用无纺布平铺, 出苗后再揭开平铺的无纺布, 搭拱架盖无纺布, 可节省投资。热量条件差的地区要在床面上加盖地膜, 以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

(5) 揭布时间的控制。因无纺布覆盖透光率较低, 所以无纺布旱育秧, 与农膜旱育秧一样需要及时揭布, 否则容易形成高苗、弱苗, 表面上苗较嫩绿, 实际苗的抗性差。一般苗长到4~5叶时, 揭布炼苗。

(6) 用后注意保管。旱育秧结束后, 要将无纺布洗净叠好, 用黑色塑料袋包好, 存于干燥、避光处, 备下年再用, 质量好的一般可3年。

4 几种误区

4.1 误区1:旱育秧苗矮小, 无法实现深水栽秧

一般农民习惯淹深水 (10 cm) 插秧, 而旱育秧苗矮小, 移栽困难。对这种认识, 关键要转变农户“灌深水插秧, 才能保证秧苗成活”的习惯思维, 让其知道旱育秧苗抗旱能力强, 少抽水, 浅水也能保证秧苗成活。

4.2 误区2:土里育秧, 管水更麻烦

大多数农户认为水稻只有在水里才能正常生长, 如果在土里育秧, 更要时刻保证土里有水。这种认识往往造成两种后果:一是认为必须要经常浇水, 比田里浇水更麻烦, 干脆就不采用;二是即使采用了, 也担心秧苗干死而经常浇水, 这样反而造成苗床因湿度过大、温度过低, 病害严重甚至死苗。对这种认识要加强技术培训, 做好示范田, 让农民认识并切身感受到旱育秧苗床并不需要, 也不能经常浇水。

4.3 误区3:延长盖布时间会使秧苗长得更高、更好

生产中我们还发现一些农户在秧苗达到5~6叶时都不揭布。这种秧苗在外观上比揭布早的秧苗更长、更嫩绿, 不少农户则认为这种秧苗是好秧苗。实际上, 这种秧苗因长期盖布, 光照不足、高温徒长, 且炼苗不够, 虽长得高, 但素质差、抗逆性差。

4.4 误区4:用了“旱育保姆”秧苗长势更差

“旱育保姆”具有“调酸、消毒、营养、化控”等作用, 对旱育秧正常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其含有多效唑成分, 控制了秧苗徒长, 秧苗虽矮小, 但很健壮、分蘖早。没有使用“旱育保姆”的秧苗则容易徒长, 秧苗瘦高, 但素质差、分蘖迟, 而不少农户恰恰认为秧苗要长得高才好, 认为使用了“旱育保姆”的秧苗“不肯长”, 所以他们不敢用“旱育保姆”, 造成秧苗素质差。

摘要:通过对水稻“无纺布、旱育保姆”旱育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总结出了水稻利用无纺布和旱育保姆进行旱育秧的整地作厢、适时播种、苗床铺布、苗床管理和及时移栽等操作技术, 并对水稻“无纺布、旱育保姆”旱育秧的优点、关键环节及农民对旱育秧的几种误区进行了阐述。

水稻旱育秧苗常见异常情况诊断 篇4

一、水稻出苗阶段

绵腐病:在种子周围或芽基部颖壳裂开处长出放射状或棉絮状的一丛白毛,多发生于育苗棚底水大并且盘土过湿秧盘中。

立枯病的幼芽腐:在种子周围或芽基部颖壳裂开处产生灰白、或粉红茸毛状的霉层,幼芽变褐色,有时叶鞘上也有褐色斑。

壮秧剂不均匀烧苗:在种子周围或芽基部无白色绵毛或有色霉层,只出芽不长根或只有几条短根,无根毛。不久芽尖及根均变褐色腐烂,常呈不均匀的发生,也有的地块由于人为操作失误,壮秧剂施用量过大造成大面积发生的情况。

盐害:种子周围或芽基部幼芽变褐、抽缩、根系发锈。土壤表面往往出现白花状的霜碱。常发生在盐碱土上取育苗土或有机肥比例过高或未充分腐熟。

二、立针期至2.5叶期阶段

立枯病的立针基腐:病苗自心叶开始枯黄或灰绿色,有时鞘叶上也有褐斑,根断续坏死,变黄变褐,茎基部腐烂,容易与根系脱离易折断。成簇发生并逐渐扩大至成片发生与死亡,此现象常发生在育秧田管理粗放,低温高湿、床土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育秧田。

遗传性白化苗:绿化期条件适宜,稻茎叶洁白或成条状白色,在秧盘内零星出现,四叶后枯死,此种现象发生少,对生产危害很小。

敌稗药害:苗叶先呈青灰色,水渍状,叶片失绿,逐渐变黄枯死,出现于喷敌稗后1~3d,呈条状或带状分布,有明显喷雾施药的痕迹。

敌克松药害:稻苗叶片自叶尖起变黄似缺氮肥状,生长缓慢,但叶片不发硬,不向上直立,严重时根数少,但不烂根,通常全面发生。

激素型药害如2,4滴丁酯药害:稻苗短粗矮小,生长变慢,叶色浓绿,远看黑绿色,用手压秧盘苗感觉稻苗发硬,苗基部稍有膨大。在正常温湿度管理下,比一般秧苗矮2~3cm,严重时第四叶抽出时不易展开或成筒状,插秧后第五叶成为筒状叶,只有尖端展开1~2cm。茎基膨大,心叶和分蘖长不出来。

磷素过量:秧苗长到2叶时,在第一叶叶尖变褐或叶中部出现褐色斑点,长到3叶时,第2叶同样出现褐变,但是插秧后此现象消失,变褐叶片生长基本正常,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盘土磷素过量,造成的生理性病害。变褐的原因是在叶片内,由于无机磷的含量高,引起秧苗体内代谢活动亢进,尤其在生理活性强的叶尖部,呼吸消耗量迅速增加,导致维管束厚膜组织的果胶进行不可逆的氧化反应,结果变为褐色。褐叶与床土、施肥、温度、播量、品种有关。床土肥沃,施用有机肥多、盘土含磷量高发生重,每盘施磷超过3g,褐叶现象较重。氮、磷、钾配合施用发生轻,无钾肥的发生重。育苗期气温低发生重,播量大、品种苗期生长旺盛的发生重。此种现象一般不用采取技术措施,对产量没有明显影响。

日灼伤白化苗:稻苗第一叶绿化开始时光强在4万勒克斯以上,绿化温度在20度以下,苗叶迟迟不变绿,呈黄白色,或呈全白色,发生部位成带状分布。

三、稻苗2.5叶期以后至插秧阶段

立枯病的生理性青枯:稻苗突然成簇或成片打卷青枯(远看如水葱状),根系不发达,根毛稀少,甚至无根毛,初为暗白色,逐渐变褐。苗床中间和秧盘中间比边缘发生多,有发展趋势。

立枯病的病理性黄枯:稻苗逐渐变黄,卷叶枯死,根部症状同青枯,茎基部变黑褐色腐烂。常成簇成片发生,有传染性,发病区逐渐扩大。此病害属于土传病害,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而引起的,菌源数量、气候条件、种子质量和生命力、苗床条件与苗床管理均与此病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病原菌的数量和侵染能力常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凡不利于水稻生长和削弱秧苗抵抗力的环境条件,均有利于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是诱发立枯病的重要条件,其中以低温影响最大,在低温条件下幼苗抗病能力降低,有利于病害发生。气温过低,对病原菌发育和侵染影响小,但对幼苗生长不利,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营养能力下降,更有助于病害发展。一般苗床土壤粘重、偏碱以及播种过早、过密、覆土过厚均会导致病害的发生与加重。

冻害:稻苗叶尖突然打绺青枯,病株地上部与立枯病的青枯不易区分,但根部较正常,大棚边和棚门及透风处发生多,往往在低温的第二天出现,以后上部叶片变黄色严重者枯死。

冷害:长时间的持续低温尤其是连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导致稻苗生长停滞、植株变矮,大面积的叶片黄化,尤其叶尖处黄化失绿严重,棚边及通风处发生严重。

蒸苗:稻苗前期高温徒长,突然遇到低温后又遇到高温,叶片打绺呈灰绿色,以后变为黄色,往往成片发生,开始时大部分心叶不死,以后才慢慢枯死。此种现象常发生于小棚育苗和通风炼苗不及时的育苗棚。

追肥烧苗:追肥过量或调酸后没冲洗导致稻苗叶片上部迅速黄枯焦死,常点片发生,有明显的烧叶痕迹。

干热风害:高温空气湿度低大风天大通风,短时间导致苗叶打卷,变青灰色干枯,以后展开变成灰白色,轻者只干叶尖,严重时全叶枯死。

物化旱育秧技术 篇5

一、显著优点

1. 简化工序

旱育保姆集消毒、杀菌、杀虫、微肥、调酸、化控于一体, 旱育秧上配套旱育保姆物化产品, 就简化了原旱育秧消毒、调酸、催芽等工序, 变得简单、易操作了。农民戏称为“傻瓜技术”, 与当前农村劳动力匮乏的现状相适应。

2. 效果更好

用旱育保姆拌种包衣, 在谷种周围形成“小水库、小药库、小肥库”, 为种子出苗和秧苗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小环境。克服了原旱育秧烂种、烧芽、黄化等问题, 减轻了青枯病、立枯病的发生。比原旱育秧出苗早且整齐, 出苗率、成秧率均提高10%左右, 短、白根增多20%左右, 分蘖增加18%左右, 秧苗矮健壮实、秧苗素质好。一般比原旱育秧增产5%左右, 比常规秧增产10%左右。

二、关键技术

1. 苗床地选择

苗床地应选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的旱地, 最好是常年蔬菜地。

2. 整地培肥

整地培肥宜早, 一般在播种前10天左右选晴天进行。除草后按1.8~2m开厢, 有效厢面1.5~1.6m, 厢长不超过15m, 翻挖土地, 做成中厢。培肥只能用酸性与中性肥料, 切忌碳铵、草木灰等碱性肥料, 一般11m2撒施尿素0.2kg、过磷酸钙1kg、氯化钾0.2kg, 泼施腐熟猪粪水2担。等收汗后, 于晴天分次来回浅3~4次, 做到厢平、土细、无杂草。

3. 浇透底水

苗床地要充分浇足浇透底水, 它是能否出苗的关键。一般在播种前1天和播前浇两次透水, 浇水宜缓慢进行, 方能使土壤墒情达到饱和状态。

4. 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可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 一般气温稳定在10℃时即可播种, 比水秧提早10天左右。根据高产播种期, 岳池县以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为宜。

5. 精细播种

(1) 选准型号旱育保姆现有多种型号, 应根据需要选择。岳池应选籼型旱育保姆, 用量以1kg旱育保姆拌种3kg稻种最为适宜, 偏多偏少均不利。现在的旱育保姆小包装每袋350g, 刚好拌标准装 (1kg) 谷种1袋。

(2) 浸好种子精选后的稻种用清水浸泡20分钟至12小时均可。一般天旱、土壤墒情差取上限, 反之取下限。

(3) 拌种包衣将旱育保姆置放于圆底容器中, 捞出稻种, 沥去多余水分 (以稻种不滴水为准) , 把稻种慢慢加入容器内, 边加边搅拌, 直至将旱育保姆全部包裹在稻种上, 以均匀为度。

(4) 均匀播种根据厢面积确定用种量, 一般中苗秧每11m2播0.4kg, 小苗加密, 大苗放稀, 把谷种分厢定量, 均匀撒播在床面上, 用包上薄膜的木板轻轻镇压, 使种子三面入土。

(5) 盖种盖膜用过筛细土覆盖, 一般厚度为0.5cm左右。要求薄、匀, 以不见种子为宜。此时最好选用播后芽前除草剂 (如旱秧净等旱秧专用除草剂) 对水喷雾。然后起拱盖膜, 四周压实。

6. 苗床管理

(1) 播种至出苗期重点是保温保湿, 一般不揭膜。床土保持湿润, 如出现苗床干燥, 可补足水分。

(2) 一叶期控温保湿, 膜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 保持床土湿润。岳池播期偏早, 一般也很少揭膜。

(3) 二叶期通风炼苗, 控水防病。晴天中午应开膜两端, 通风炼苗, 膜内温度在20℃左右。此间应保持床土干燥, 严格控水。即使有龟裂, 只要叶片不卷筒, 就不必浇水。秧苗1.5叶时, 1m2用2.5g敌克松对成800~1000倍液喷雾, 预防青枯病、立枯病发生。

(4) 三叶期管理重点是施肥促蘖。当秧苗长到2.5叶时, 追施断奶肥, 一般1m2用尿素15~20g撒施;也可对清粪水泼施, 施后立即用清水洗苗。晴天时, 膜两端应日揭夜盖。

以后的管理重在通风炼苗, 促进根系和分蘖的生长, 视苗情、田间状况施肥、用药、除草。薄膜由揭两端到四周固定在竹块上, 形成伞一样, 通风透气, 既防止高温烧苗, 又避免让雨淋苗床, 防止徒长, 直至栽前10天才彻底揭去薄膜。栽前头天浇水一次, 以便扯秧起苗。

(通联:四川省岳池县农技站

水稻旱育秧技术 篇6

1. 早播早栽

旱地土壤比湿润稻田的热容量大、升温快、地温高, 播种期可比湿润育秧提早10~15天左右。旱育秧苗移栽后扎根和恢复生长快, 受低温寒潮影响小, 春后日均气温达到14℃以上即可移栽。

2. 早熟高产

由于旱育秧苗素质明显比湿润秧苗好, 移栽后分蘖早、分蘖多使有效穗数增加, 植株营养生长期延长形成大穗, 是旱育秧高产的重要原因;而栽期早、早期分蘖多可使成熟期比湿润秧提早5~7天。

3. 适宜区域广

旱育秧适宜于冬水田区域, 尤以中、低产田和高海拔地区增产效果更显著。主要原因是肥力低、温度低类型田块, 采用秧苗素质好的旱育秧在移栽后因其所具有的分蘖力强、早期分蘖多的特性, 大幅度提高了有效穗数从而增产。

二、旱育秧操作技术

1. 整地作厢

旱育秧苗床地以选用地势平坦, 土质肥沃、疏松的沙壤类蔬菜地为最佳。冬闲地在播种前1月左右, 深挖后1m2育苗地泼施腐熟人畜粪水10kg、过磷酸钙0.2kg进行培肥和炕土。播种前2~3天按厢宽1.5m、沟宽0.5m规格开沟作厢, 厢面做到土细、平整、无杂草。

2. 适期播种春后日均气温回升到8~10℃后即可播种。播种技术是旱育秧优势体现的关键环节。

(1) 催芽播前3~4天用25%“多菌灵”1000倍液浸泡24小时进行杀菌消毒, 捞起后用清水透净, 再用清水浸泡48小时, 待种子充分吸足水分后进行催芽至粉嘴谷。用旱育保姆粉剂育秧具有培肥、杀菌、壮苗等作用。方法是:将种子浸泡20分钟至10小时, 捞起后按旱育保姆粉剂与种子以1∶3比例拌种, 注意拌种均匀, 拌后及时播种, 避免种子粘连。

(2) 泼透底水播种前厢面用清水浇透苗床至表面积水。

(3) 均匀播种按1m2用150g左右种子均匀撒播, 播后用细土覆盖种子, 厚度1cm左右。

(4) 防病防草盖种后用“托布津”和“旱秧净”厢面喷施进行杀菌和除草, 预防病、草害。

(5) 搭架盖膜压严苗床四周, 提高保温能力。

3. 苗床管理

旱育秧苗床管理要点:一是控温。按高温出苗, 适温长苗, 降温炼苗原则进行。方法是在2叶前一般不揭膜, 2~3叶期晴天揭开苗床两端通风透气, 三叶期后开始逐步揭膜炼苗, 防止秧苗徒长;二是控湿。播种后保持苗床高温高湿以利出苗, 2~3叶以保湿为主, 三叶后只要叶片不卷筒则不需泼水;三是控病。旱育秧苗2~3叶期后“立枯病”发生较为常见, 要注意苗床观察, 发病后立即用敌克松1000倍喷施;四是施肥。3叶期后每m2厢面用尿素20g、氯化钾10g对水3kg均匀泼施, 以促进分蘖和提高秧苗素质。

三、旱育秧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1. 出苗慢

旱育秧播种后久不出苗, 主要有苗床湿度不够、苗床温度不够、种子催芽较差等原因。解决措施一是苗床播种前泼透底水, 播种后喷水补湿;二是种子催芽至粉嘴谷后播种, 并做到催芽整齐;三是适期播种, 苗床覆盖地膜保温并压严四周防透气降温。

2. 出苗少

旱育秧出苗少的因素主要是种子质量差和上述出苗慢的原因有关。解决措施一是选用上年生产的新稻种作种, 播前晒种1~2天, 用饱满种子播种;二是泼透底水、催芽播种和搞好苗床保温。

3. 死苗多

水稻旱育秧技术 篇7

旱育秧苗床地应选择在相对固定且地势平坦, 背风向阳, 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的旱地, 最好用常年的蔬菜地作苗圃地。

2 开厢施肥

2.1 作厢

在播种前10 d选晴天, 按1.8~2 m开厢, 净厢面宽1.3~1.5 m, 厢间留工作走道30~50 cm, 厢长不超过15 m。在工作走道中取土过筛, 集中堆放留作盖种。

2.2 施肥

每平方米施测土配方水稻专用肥0.5 kg, 过磷酸钙1~2 kg, 氯化钾或磷酸二氢钾0.2~0.3 kg,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30 kg, 壮秧剂0.5~1 kg, 分别均匀施于厢面, 来回浅挖三次, 使肥料均匀混入10 cm深土层内待种。 (施肥时严禁施用碳铵、草木灰、鸡鸭粪、油枯等肥料。)

2.3 治虫

每平方米施入“毒星”2~4 g防治地下害虫。然后精细整平厢面, 达到厢平土碎, 确保出苗整齐。

2.4 浇水

在播种前一天和播种当天浇水两次, 保证苗床10 cm以下土层含水量达到充分饱和, 以免盖膜后早期缺水。

2.5 消毒

每平方米苗床用“敌克松”0.5 g兑水400 ml喷雾消毒。

3 种子消毒处理与播种

3.1 种子消毒处理

用25%的“使百克”6 g兑水1.5 L浸种1~1.5 kg, 浸种6~8 h捞起晾干后播种。对已包衣的种子不再进行灭菌处理。

3.2 播种期

旱育秧播种期以每年的3月21日至3月28日, 白天平均气温能达到17℃为宜, 各地可根据当年的气温高低做适当的调整。

3.3 播种量

按每平方米苗床播芽谷50 g, 如播干谷种每平方米播30~40 g为宜, 做到分厢定量, 多次匀播。

3.4 床面镇压

种子播匀后, 用木板轻轻镇压, 使种子三面入土, 以利苗齐苗壮。

3.5 盖土

厢面镇压后, 撒盖一层0.5 cm左右的过筛细土将种子切实盖严, 标准以不现种子为宜, 然后用敌克松药液喷洒床面。

3.6 除草

按每100 m2苗床用“旱秧净”12~15 ml兑水18 L喷施, 可防除杂草。

3.7 防治鼠害

苗床内可施放灭鼠诱饵, 防治鼠害。

3.8 盖膜

将2.2~2.4 m长的竹片按50 cm左右间隔起拱插好竹片, 拱高40~50 cm, 然后盖上地膜, 四周用细土压严, 保温保湿。

4 苗床管理

4.1 出苗期

播种至出苗重点是保温保湿, 一般不揭膜, 膜内温度超过35℃时应立即通风降温。如床土发白, 土壤干燥应及时补水。

4.2 一叶期

主要是控温降湿, 只要外界温度不高于25℃, 就不揭膜降温。若床土失水发白可适量喷水。

4.3 二叶期

通风炼苗, 控水防病。在1.5~2.5叶期间, 苗床应保持干燥, 即使苗床有龟裂现象, 只要叶片不卷筒, 床土不发白, 就不要浇水。秧苗长到1.5叶时, 每平方米用2.5 g“敌克松”兑水1 000倍液喷施, 防治立枯青枯死苗。

4.4 三叶期

施肥促蘖, 炼苗控高。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秧苗长至3叶时, 每平方米施用尿素15~20 g、氯化钾10 g, 兑水3 L喷施或泼施, 施肥后必须用清水洗苗, 防止肥料灼伤秧苗。若当时气温偏低, 暂不施用化学肥料, 待气温回暖正常后再施。秧苗在三叶期后, 应注意通风炼苗, 可实行日揭夜盖, 使秧苗逐步适应外界环境, 增强抗逆能力。以后每长一片叶适量追施一次肥, 并及时人工拔除杂草。

水稻旱育栽培技术 篇8

1 苗床准备

1.1 苗床选择与培肥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的微酸性或酸性菜园地、旱地或稻田作苗床。按厢宽1.2 m, 沟宽30 cm、长10 m开厢。采用提前或临时培肥苗床。

1.2 床土调酸、消毒

1 m2苗床施腐熟有机肥8~10 kg、尿素20 g、磷酸二铵50 g、硫酸钾25 g, 均匀撒施并耙入置于苗床3~5 cm土层内。摆盘播种前用1%硫酸水调酸, 使土壤p H值达到4.5~5.5, 5 h后用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1.3 g/m2对水3 L/m2进行消毒, 或使用壮秧剂或育秧专用肥培育壮秧。

2 播种

根据移栽期和秧苗移栽类型确定播种期, 一般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播种。播前一般进行晒种、选种、消毒和浸种催芽, 可用25%施保克乳油或35%恶苗灵消毒, 芽长半粒米左右播种[1]。按移栽叶龄或秧龄分厢定量播种, 严格控制播种量。叶龄4.1~4.5叶, 秧龄35~40 d, 苗高17 cm左右, 常规稻播芽谷200~250 g/m2, 杂交稻播芽谷100 g/m2左右。钵盘育秧一般选用每盘462孔秧盘或更大孔秧盘, 调好营养土, 准备秧床, 一般每盘可装土1.4 kg左右, 均匀摊开, 厚度一致, 按每盘干种60 g、湿种80 g均匀撒在土表面。播种后覆盖过筛细泥土, 使种子不外露, 稻田可覆盖黄泥土调酸[2]。禁用煤灰、沼渣、干粪盖种。播种前用辛硫磷等防治地下害虫;盖种后用杀草丹或旱秧净等专用除草剂除草, 按比例对水喷洒苗床, 及时覆膜封闭。播后先盖地膜, 地膜与大棚膜、小棚膜三膜覆盖增温。

3 秧苗管理

出苗期保温保湿为主, 北方和南方早稻, 一般10~15 d密闭, 膜内温度不超过35℃不揭膜。南方单季稻、连作晚稻育秧期间温度较高的地区, 可用无纺布覆盖保温保湿。出苗前苗床干裂, 则喷水湿润苗床。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留拱膜, 一叶期控温25℃以内保温, 二叶期通风干燥促根, 无寒潮低温白天控温20℃左右, 只要土不干旱变白, 秧苗早晚现露珠, 不浇水, 2.5叶时棚温不能超过25℃。三叶期炼苗控水, 叶肥促根。四至八叶期严格控水, 叶不卷曲不浇水。遇高温及时揭膜通风。苗期倒春寒频繁发生, 遇寒及时盖膜。

适时用药、追肥。1叶至2叶1心时, 用敌克松2.5 g/m2稀释1 000倍液喷秧苗防立枯病, 用5%烯效唑1 000倍液喷苗1次促矮壮防徒长。2.5~2.8叶时追“断奶肥”, 用1%尿素和0.3%硫酸钾混合喷施, 并用清水洗苗。4~8叶时视苗长势追肥2~3次, 每次用尿素10~20 g/m2, 加沼液2 kg/m2对水泼施, 并用清水洗苗[3,4]。

4 移栽

大田湿润翻耕后结合施用耙面肥耙平稻田, 根据土壤情况沉实1~2 d, 可以浅水插秧。起苗时尽量少伤根多带泥土移栽, 可在前1 d下午用清水浇透苗床。带土移栽, 浅插。移栽密度根据稻区、品种类型栽15.0万~22.5万丛/hm2。

5 大田管理

5.1 肥料管理

氮肥用量, 早晚稻籼稻品种一般施纯N 150 kg/hm2, 单季稻籼稻类施纯N 180~210 kg/hm2, 长江中下游单季粳稻施纯N 225~270 kg/hm2, 东北地区地力较高的施纯N 105~135 kg/hm2。施过磷酸钙450~600 kg/hm2作基肥;施氯化钾150~225 kg/hm2, 基肥和穗肥各50%。基肥施有机肥15.0~22.5 t/hm2、尿素75~150 kg/hm2;分蘖期施尿素105~150 kg/hm2促进分蘖;在穗分化期施尿素105~150 kg/hm2;抽穗开花期施尿素30~45 kg/hm2, 结合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增加粒重。

5.2 大田水分管理

分蘖期以湿润灌溉为主, 够苗后排水晒田抑制无效分蘖, 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湿润水, 抽穗扬花期保持3 cm左右浅水层, 灌浆成熟期好气灌溉[5]。

5.3 病虫草害防治

以生物、物理防治为主。清除病源、虫源, 加强田间病虫监测及预测预报。重点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

摘要:介绍水稻旱育栽培技术, 包括苗床准备、播种、秧苗管理、移栽、大田管理等方面内容, 以为水稻栽培提供指导。

关键词:水稻,旱育,苗床,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林根土.水稻旱育宽行密株栽培技术增产增效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4) :126.

[2]杨兴福.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 2011 (10) :1409.

[3]段德芳, 胡玉霞.三都县水稻旱育秧物化技术及示范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23) :60.

[4]周春萍, 王信洪.滨海县五汛镇有机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4) :90.

水稻旱育苗培育壮秧关键技术 篇9

【关键词】东北水稻;旱育苗;壮秧技术

水稻旱育苗移栽技术省水、省种、省肥、省秧田,水稻可提早成熟3-7天;易于管理,易于防治病虫害,施肥、除草和灌溉比大面积直播稻方便;适期播种,适期移栽,能够保证插秧密度。旱育秧苗矮壮、根系发达、抗性强,栽后生长快、分蘖早、成穗多、产量高,每667m2增产50-80kg,增产10%-18%。

1.水稻培育壮秧的标准

秧龄35-45天,叶龄4.5-5.0叶,苗高15-17厘米,根数13-15条,百株地上干重4克以上,20%的秧苗带1-2个分孽,秧苗基部扁而粗壮,基部粗,叶色绿中带黄,根系盘结好,返青快。

2.培育壮秧关键技术

2.1苗床地选择、做床

(1)育苗方式。水稻育苗过程中,因低温、冷害易引起水稻秧苗根系发育不良,秧苗生长弱,造成烂根、烂秧、发病或冻害等现象。因此,水稻育苗时必须采取搭架拱棚、农膜覆盖、铺地膜等双层覆膜的保温措施,提高床温,保证幼苗正常生长。适宜采用大棚育苗或中、小棚扣膜育苗方式。不宜采用透气膜、无纺布、平铺膜等育苗方式进行水稻育苗。

(2)苗床地选择。苗床地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疏松的地块。苗床地最好选择做永久性专用育秧田,秧田要增施腐熟的稻草、草炭和农家肥,逐年增肥,使苗床肥沃、疏松,无病虫杂草,土质达到偏酸性。

(3)苗床规格。双幅重叠式旱育苗床2米,长20-25米,沟宽0.4米;大、中棚旱育苗床宽3-5米,长20-40米,沟宽0.8-1.0米。中棚高度40-50厘米,大棚高度1.5-1.8厘米。育苗面积因育苗方式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秧本田比例为:旱育苗100平方米/每公顷,简塑盘育苗50-70平方米/公顷。

(4)整地做床。提倡秋天浅翻、粗做床,春季细做床。在上年秋天收获后,每平方米施入10-15kg腐熟的农家肥料,浅翻10-15厘米。在早春4月1-10日解冻10厘米时开始细做床。做到浅翻10cm,反复耙耪,整平压实, 达到平、净、暄,等待播种。对蝼蛄危害较重的苗床可在农肥中拌5%甲拌磷颗粒剂,每平方米苗床施用0.5公斤。

(5)苗床备土。选用旱田土或水田土50%加山地腐殖土30%、再加腐熟农肥20%或选用旱田土或水田土70%和腐熟农肥30%混合过筛做原土。提倡夏天备苗床土,伏天高温造肥,这样可以消灭病源菌、虫卵、杂草籽等。夏天备好的土可用编织袋装好,放在避雨处存放。

(6)配制营养土。简塑盘育苗:每袋水稻育苗灵(吉林省东丰县兴农配肥站研制生产)(1.0公斤)加150公斤原土充分混拌均匀配制成营养土,每盘需配制好的营养土2.5公斤;旱育苗:每袋水稻育苗灵(1.0公斤)均匀撒施在12-15平方米整平好的床面上,然后用耙子均匀挠几遍,使之与2-3厘米苗床表土混拌均匀,然后浇水播种;隔离层育苗:每袋水稻育苗灵(1.0公斤)兑210公斤原土,平铺12平方米苗床。

2.2选用良种

科学选用优质、高产、抗寒、抗病品种。适宜选择在当地安全出穗期出穗的优质米品种。东丰县适宜选择在6月5日能够出穗,≥10积温2650-2750℃,生育期135-140天的中熟品种和中晚熟品种,优质米品质适宜种植通禾833、通禾836、通禾835等为主,搭配种植吉粳88、吉粳83(丰优307)、通粳888、农引6号等中晚熟品种,水稻粘稻品种适宜种通粘1号、通粘2号等中晚熟品种。

2.3 种子处理

(1)种子质量。种子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5%,种子净度不低于97%,含水量不高于14.5。

(2)晒种。3月下旬选晴暖天背风向阳处把种子摊成2-3厘米厚晾晒2-3天,每天翻动3-4次,提高种子的吸水能力,芽率、芽势。

(3)选种。每公顷本田选用20公斤种子。4月初用比重1.13的盐水选种。盐水配制方法是用50kg水加7.5kg盐,可用新鲜鸡蛋测试盐水浓度,鸡蛋在水中露出5分硬币大小即可。把种子浸入搅拌后,捞出秕粒,再用清水冲洗2-3遍。

(4)消毒。用35%恶苗灵、25%溴硝醇、45%901或5%抑菌双等药剂中的一种,在市内常温下浸种5-7天,一浸到底,每天搅拌1-2次,浸后直接催芽播种。

(5)催芽。催芽播种,出苗快而齐,可避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培育壮秧。目前普遍采用的催芽方法有火炕催芽法、薄膜暖窖催芽法和破胸催芽器催芽等。催芽必须坚持“高温破胸、适温催芽”的原则,即在30-35℃高温下进行催芽,经1-2天破胸露白为止,而后将温度降至25℃左右,经12-14小时使芽长到2毫米左右,再在室内阴凉处降温晾种6小时左右,方可播种。

2.4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当气温稳定通过5-6 ℃时开始育苗播种,一般在4月8-15日期间集中播种。也可以根据插秧期倒算播种期,中苗在插秧前30-35天播种,大苗在插秧前35-40天播种。播种时严格控制播种量,旱育苗每平方米播种量控制在100-150克,简塑盘每盘50-60克,隔离层育苗每平方米200克,稀播培育壮秧。播种前要浇透底水,播种均匀,使种子三面入土,然后覆土厚度0.5cm,封闭灭草,覆盖地膜。钵盘育苗也要浇透底水,钵盘穴底要与床面紧密接触,不能留有空隙,每穴播芽种2-3粒,覆土0.5cm,最后封闭灭草,覆盖地膜。

2.5秧田管理

(1)温度管理。出苗前密闭保温,出苗后三叶前苗床温度控制在25-30℃。三叶后温度控制在20-25℃。育苗初期如出现倒春寒或阴雨低温天气,夜晚要防止发生冻害。当气温降至0℃时,可用草帘床面覆盖等方法保温防冻。出苗时遇有“顶盖”现象,应及时敲碎被顶起的覆土,并用喷壶轻浇水后用土覆盖。苗出齐后撤下地膜。

(2)水分管理。尽量减少浇水次数。一般在出苗前不用补水,出苗后苗床是否缺水可根据秧苗确定。当早晨秧苗叶尖普遍有露珠时为不缺水;当早晚秧苗叶尖露珠减少或无露珠以及中午打卷时为缺水。缺水时要在早晨日出前后或傍晚时及时浇水,防止高温晒死秧苗,浇水要一次浇透,最好采用喷壶喷浇,不能大水漫灌。

(3)通风炼苗。秧苗1叶1心期开始通风炼苗,促下控上。通风要按照不同叶龄秧苗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和秧苗长势进行。通风时应选择晴天上午9∶00-10∶00开始通风,下午14∶00-15∶00闭膜保温。通风初期通风口应在背风处。育秧后期温度高时,再从两侧通风,插秧前3-5天可以昼夜通风或撤下棚膜。

(4)病虫害防治。在秧苗1.5-2.5叶期重点预防立枯病的发生。1.5叶期后,应及时喷施育苗灵或病枯净预防立枯病。为防止潜叶蝇的发生,可在插秧前1-2天,每100m2用70%艾美乐4-6g进行喷雾。

(5)施肥。水稻秧苗叶龄15-25叶期苗床施用水稻生物肥。1小袋(2kg)水稻生物肥均匀撒施在50平方米苗床,撒施生物肥后浇水。

(6)除草。采用苗床除草剂进行苗床封闭,一般无杂草危害,如出苗后,苗床杂草较多时,要在1.5-2.5叶期选用除草剂进行除草。以稗草为主苗床,每100m2用20%敌稗乳油150-200ml,兑水4-5kg均匀喷洒,稗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的苗床,每100m2用20%敌稗70-100ml,加50%杀草丹30ml兑水4-5kg,均匀喷洒。

水稻旱育抛秧高产栽培 篇10

1997年后, 旱育秧在我县大面积推广, 被人们充分接受。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 留守农民多为老幼妇残, 劳动力严重下降, 因此, 能降低劳动强度、节支省工增效的农业技术为农民所需求。2000年, 我县开始引进、试验水稻旱育抛秧技术, 它是水稻育 (栽) 秧技术的一大进步, 具有显著提高工效, 降低劳动量, 同时节支增产的优点。通过几年来的摸索实践, 结合本地实际, 总结形成了水稻旱育抛秧的高产栽培技术, 并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实际, 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效果, 为我县农业增收作出了贡献。

一、水稻旱育抛秧苗床期栽培管理技术

1. 床地选择

秧床应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水方便、土层深厚肥沃、土质疏松的菜地, 最好在秋季多施圈肥和磷肥进行培肥土壤。秧盘土宜选粘壤土质, 提前单独施用粪水堆沤后, 晒干过筛备用, 每亩大田备足80kg。

2. 整地作厢床地选定以后, 深挖

耙细, 整平。按1.7m作厢, 做成厢高基10cm、宽1.3m的厢面。每亩大田备足2.5m长的厢面。

3. 育秧方式

水稻旱育抛秧在我县有两种育秧方式, 均取得了成功:一种是用规格育秧盘育秧, 但部分农民觉得成本较高;第二种是在旱育秧中加入“旱育保姆”育秧, 绝大多数农民采用该育秧方式。

(1) 育秧盘育秧

(1) 合理施用壮秧剂按每亩大田用428孔的秧盘90个计算, 用“牡丰牌”壮秧剂2.5kg, 其中1.25kg均匀撒在16.65m长的厢面上, 反复翻耙入土5~10cm, 整平厢面;余下的1.25kg拌入160kg过筛细土中, 掺合均匀 (即为营养土) , 装入90个秧盘 (每个秧盘约12.5g壮秧剂) , 每个秧盘装营养土约2/3为宜, 边装边重叠秧盘, 以便使营养土紧实。

(2) 秧盘安放先将床土灌饱底水, 可采用多次灌水, 以使床土湿透, 最后一次灌水时, 边灌水边将装有营养土的秧盘每2个一排依次安放, 边放边压, 以使盘孔完全入泥与厢贴实。秧盘安好后, 灌饱盘土水。

(2) “旱育保姆”育秧

(1) “旱育保姆”的作用特点及优点“旱育保姆”是以保水剂、缓释剂为基质, 与特种矿质粘土相配合, 辅以杀菌、杀虫、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等功能性助剂复合而成的超细粉状种衣剂。用其包衣播种后, 种子能很快吸收苗床底墒水, 在根部形成1.5~2.0cm的“蓄水球”。因其内含杀虫、杀菌剂, 不仅能保证种子出苗和秧苗生长所需水分供应, 而且能在种子周围形成防治病虫的保护屏障。使用“旱育保姆”包衣种子, 具有省工节本、保水抗旱、防病治虫和壮苗壮根等显著优点, 而且不用育秧盘, 直接旱育秧即可, 因此为人们所欢迎。

(2) 拌种先将水稻种用清水浸泡6~12小时, 然后用“旱育保姆”进行拌种, 1kg“旱育保姆”拌谷种3kg, 拌后即播。

4. 播种、盖种、除草、盖膜

(1) 播种育秧盘育秧的, 待秧盘水干后, 采用摆播器播种或人工播种, 每孔保证有芽谷1~2粒为宜。用“旱育保姆”育秧的, 直接人工撒播, 每亩用种1~1.5kg。

(2) 盖种播种后, 用过筛细土 (不含壮秧剂等) 盖种, 清除育秧盘面多余泥土, 以免串根。用“旱育保姆”的, 以盖种至不见芽谷露出土面为准。

(3) 除草盖土后, 0.1亩秧田用农得时WP1.2~1.5g或36%旱育净EC10ml, 对水5kg均匀喷雾厢面, 注意不重喷、漏喷。

(4) 盖膜采用双膜覆盖, 第一层平铺超微膜保湿土壤以利出苗整齐, 第二层用地膜起拱盖严扎实。

5. 播种期的确定

旱育抛秧若秧龄过长, 苗长过高, 抛时不落泥, 易翻蔸, 补栽麻烦。抛秧的最佳秧龄是45天左右。根据我县两季田多的实际情况, 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但部分两季田不能按时抛秧, 我们常采取3种措施来克服浮秧多的麻烦:一是用粘性泥土作营养土;二是秧龄超过50天, 在3叶期喷施1次100mg/L的多效唑控制苗高;三是海拔600m以下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 一般4月上旬播种为宜。

6. 苗床管理

(1) 水分管理出苗前保持床土湿润, 出苗后保持床土干燥, 只要早晨秧苗有吐水现象即可不灌水, 但如苗床土壤返白、中午秧苗卷筒, 第二天早晨可补施清淡粪水。5叶前不得让雨水淋入苗床, 也不得用清水浇灌苗床, 以防止土壤板结。

(2) 温度管理出苗后揭去平铺膜。3叶前以保温为主, 除大好晴天膜内温度超过30℃揭去苗床两头膜外, 一般不揭膜;3~5叶可揭膜两头或四周开对流孔窗;5叶后可四周揭开盖顶, 以防烈日曝晒。

(3) 施肥管理二叶一心后用清淡粪水施肥补水, 先淡后浓;5叶后可根据需肥情况结合施粪水对少量尿素 (每担粪水一次不超过l00g) , 切忌撒施尿素或碳铵, 以免烧苗。

(4) 病虫防治若苗床出现青枯和立枯死苗时, 用500~800倍敌克松或立枯净喷雾防治。揭膜后注意防治螟虫和稻蓟马, 可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1 500倍液喷雾防治。

二、水稻旱育抛秧大田栽培管理技术

1. 整田

秧苗因根团带土少, 上重下轻, 落水后, 土团易化, 秧苗呈倒伏状, 易形成浮秧和堆堆秧。同时, 若整田后未沉泥就抛秧, 又会使秧苗扎入土太深, 不利早出快发。因此, 旱育抛秧田整田时要求“田平、土绒、沉泥、花花水”。免耕田要求田面平整, 秸秆覆盖要求均匀铺平。

2. 施肥

旱育抛秧同其他栽植水稻一样, 在施肥上的总体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 重底早追;看田、看苗、看天施肥。针对我县两季田较多的实际情况, 在整田时要施足底肥, 一般每亩施用过磷酸钙30~40kg、有机圈肥1 000~1 500kg、碳酸氢铵50kg (有的农户亩施油枯25~30kg, 不用过磷酸钙) , 施后平耙均匀。抛秧后7天, 待秧苗扎根起身后看苗施追肥———分蘖肥, 一般亩用尿素4~5kg;在穗期可酌情每亩施磷酸二氢钾100g以壮籽。

3. 抛秧抛秧前3~5天, 对苗床进

行一次彻底防病治虫, 特别是苗 (叶) 稻瘟病和螟虫尤其重点防治对象。可用75%三环唑WP750倍加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1 500倍液喷雾防治。

(1) 抛秧技术1999年, 我县引进试验用气流水稻抛秧机抛秧, 由于抛秧机对旱育秧育秧质量要求高, 抛秧不均匀, 加之我县户均栽秧面积小, 因此未能大面积推广。目前采用人工手抛, 抛秧应分次抛, 力求抛均匀。抛秧时应先远后近, 向前高抛2~3m, 让其自由落下立苗。抛定后, 分厢留走道40cm左右, 以利进行匀密补稀, 扶插浮秧, 同时也利于田间管理。一般以苗距20cm左右为宜, 亩密度在2万窝左右。

(2) 注意事项一是风大时不宜抛秧, 以免造成浮秧和堆堆秧;二是抛秧时田水要浅, 一般保持1~2cm水层为宜, 有利于立苗, 忌水层过深;三是对土壤粘重的田块, 需提前几天整田, 待泥浆下沉后再抛秧, 避免因泥浆过稀而使秧苗入土过深。对土质过砂的田块, 必须边整田边抛秧, 以免因过早耙田泥浆迅速下沉, 造成土壤板结, 秧苗不易入土, 出现大量倒苗现象。

4. 化学除草

在抛秧后7~10天, 每亩用10%农得时WP20g或30%丁·苄WP50g, 拌细土15kg均匀撒施田间, 保持田间3~5cm浅水层5~7天即可, 可有效防除牛毛毡、案板鸭等多种杂草, 除草效果显著.

5. 水分管理

在抛秧后3~5天不灌水, 待秧苗扎根后及时灌水起苗, 在大部分秧苗起身后灌水3~5cm深, 即追施分蘖肥。分蘖期间要进行间隙灌溉, 保持田间干湿交替, 促进有效分蘖。当田间基数达到预定有效穗数 (20万) 的80%~90%, 即亩有效穗17~18万株时, 及时排水晒田;抽穗扬花期要求保持3cm左右水层;灌浆期进行间隙灌溉。

6. 病虫防治

由于旱育抛秧返青快, 分蘖力强, 叶浓绿, 极易引起多种病虫危害, 常见的如螟虫、稻瘟病 (尤其是穗颈瘟) 、纹枯病、稻苞虫。加之我县一般在水稻抽穗前后雨水较多, 稻曲病发生较重。5月中下旬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1 500倍液喷雾防治一代螟虫;6月中旬用75%三环唑WP750倍液防治叶稻瘟;7月上中旬用18%杀虫双撒滴剂350ml/亩防治二代螟虫;6~7月分蘖盛期亩用5%井冈霉素WP50~75g防治纹枯病;孕穗至破口期 (7月中旬) 重点预防穗颈瘟、稻曲病, 可亩用75%三环唑WP25~30g加5%井冈霉素WP35~50g对水45 kg喷雾;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高海拔、施肥过多的贪青嫩绿田, 亩用90%敌百虫TC100g防治三代稻苞虫。

7. 适时收割

我县一般在9月上中旬大雨较多, 当穗子95%以上成熟时, 可抢晴天及时收割, 做到颗粒收净, 轻晒、缓晒收藏, 确保高产优质。

三、水稻旱育抛秧的经济效益

水稻旱育抛秧不仅具有旱育秧的省种、省水、省秧母田及多蘖壮秧的效果, 而且更比旱育秧增产、省工,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2000年我县大面积规格育秧盘示范典型田块调查 (龙山镇先锋村二组向守超、东青镇东明村二组王正周、永宁镇兰池村八组王宏、马桑乡铜安村三组罗兴聪) , 旱育抛秧平均亩产569.3kg, 而旱育秧亩产503.8kg, 旱育抛秧比旱育秧亩增产65.5kg, 增产幅度达13%。同时, 水稻旱育抛秧相比传统人工栽插, 它的优势和经济效益更为突出。一般每人每天可抛秧3 300~5 300m2左右, 而人工栽插每人每天只能栽插260m2, 抛秧比人工栽插提高工效15~20倍。一般每亩可省杂交稻种0.5kg, 1亩苗床地秧苗可抛本田2~3hm2。

2002年, 我县大面积推广旱育抛秧, 面积达1.2万hm2, 占水稻栽插面积的65%左右, 其中采用育秧盘育苗的达0.2万hm2, 用旱育保姆育苗的达1万hm2, 平均亩产达639kg。据初步统计, 共省工25万个以上, 减少投入300万元以上。

水稻旱育抛秧经过近几年来的摸索推广, 作为一种先进的水稻栽植模式, 已在我县扎下了根。但部分农民还未从心里真正认识到它的好处并掌握具体操作技术, 致使水稻旱育抛秧在全县全面推广还有待时日, 还需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大力推广, 多搞示范、样板田, 影响和带动全县农民进行水稻旱育抛秧, 为农民增产、增收、增效做出贡献。

上一篇: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下一篇:固定资产转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