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增厚论文

2024-12-12

颈动脉内膜增厚论文(共8篇)

颈动脉内膜增厚论文 篇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 已有研究表明[1], 颈动脉内膜-中膜 (IMT) 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形态学改变, 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其病变早于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步长脑心通胶囊目前已经广泛用于治疗各类心脑血管类疾病, 并且疗效显著, 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脑梗死。笔者采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颈动脉内膜-中膜 (IMT) 增厚的患者进行了治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江西省东乡县东乡铜矿医院住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63例, 男40例, 女23例, 年龄在45~76 (59.6±10.1) 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每日口服步长脑心通胶囊3.6g, 均连续服药3个月, 治疗期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伴随疾病、所用药物均与治疗前保持一致。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线阵式探头, 频率为7.5MHz, 由有经验的超声专业医师专人测量。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测IMT平均厚度、最大厚度 (Tmax) 及横切面最大面积 (Smax) 。受检者取平卧位、低枕, 充分暴露检查侧颈部, 自颈动脉近心端开始, 逐渐至远心端依次扫查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 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性质。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2]:颈动脉内膜光滑平整, 且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 <0.9mm为正常, 0.9mm<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 <1.3mm为颈动脉内膜增厚, IMT>1.3mm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根据斑块的特征分为三型, 即软斑、硬斑、混合斑。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用药前后自身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 比较

由表1可知, 患者治疗3个月后IMT左右两侧的平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1) , Tmax均明显变薄 (P<0.01) , Smax都显著缩小。

2.2 所有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

治疗前63例患者有40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78处, 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4.6% (47/63) , 其中软斑50处 (64.1%) 、硬斑16处 (20.5%) 、混合斑12处 (为15.4%) ;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3个月后患者有22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8处, 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34.9% (22/63) , 其中软斑24处 (63.2%) 、硬斑10处 (26.3%) 、混合斑4处 (10.5%) 。患者治疗后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1) , 患者治疗后软斑数、硬斑数及混合斑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减少, 但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1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有关, 是能影响多处血管床的系统性疾病。脂纹是其最早可辨认的病理改变, 发生在内膜层, 是由于脂质在内皮下浸润, 单核细胞及少数淋巴细胞黏附于内皮表面并迁移至内皮下间隙, 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 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 随病程进展脂质条纹发展为中间病变。主要由吞噬脂质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组成, 最后才发展为严重的突出于管腔的粥样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最常累及的部位有主动脉、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颈动脉表浅易被体表超声检测, 是超声检测体表大动脉粥样硬化最常采用的部位[3]。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壁结构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 超声显像也会出现相应改变。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表现由IMT增厚和斑块形成。Kim等[4]指出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 斑块形成是其特征性表现[5]。BonithonKopp等[6]报道, IMT异常增厚部位, 出现斑块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是同一病变的不同阶段。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步长脑心通胶囊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 将黄芪、赤芍、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乳香 (制) 、没药 (制) 、鸡血藤、牛膝、桂枝、全蝎、水蛭等15味中药进行科学配伍, 采用现代制剂技术精制而成, 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 能够降低血液黏度、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明显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 抑制血栓形成。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及脑梗死等。

本研究表明, 步长脑心通胶囊能够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明显变薄、Tmax和Smax显著缩小, 且患者治疗后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前。故步长脑心通胶囊能够明显改善颈动脉血管内皮功能, 减轻颈动脉血管的阻力。这与其临床用于治疗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 胸痹心痛是相吻合的。

参考文献

[1]Wang JG, Staessen JA, Li Y, et al.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en-ing and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s[J].Stroke, 2006, 37 (7) :1933-1940.

[2]智光.冠心病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132-134.

[3]李建初, 袁光华.血管和浅表器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9:97-98.

[4]Kim HY, Kim CJ, Rho TH, et al.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ic detection of thoracic aortic plaque could noninvasively predict significant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J Intern Med, 1999, 14 (1) :20-26.

[5]Yamasali Y, Kodama M, Nishizawa H, et al.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Japanese type2diabetic subjects:predictors of progre-ssion and relationship with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J].Diabetes Care, 2002, 23 (9) :1310-1315.

[6]Bonithon-koppC, Thuboul PI, BerrC, et al.Relation of intimia-media thickness to atherosclerosis, plaque in carotid artery[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ular Biology, 1996, 16 (2) :310-316.

颈动脉内膜增厚论文 篇2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糖尿病脑梗死;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12-02

Relationship of type 2 diabetes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LIU Zhaohui1  WEI Li2

1. Department of Endocrine,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Mengzi 661100,China;2.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Affiliated Sixth People's Hospital,Shanghai 20023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relationship. Methods Type 2 diabetes,cerebral infarction,95 cases,a simple control group of 97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On the B-selected objects were detecte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cranial CT or MRI. Results T2DM infarction group IM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 Lob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IMT wa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cerebral infarction(P<0.01).T2DM infarction and SBP(systolic blood pressure),DBP(diastolic blood pressure),HbAlc(glycosylated hemoglobin),IM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P<0.05).IMT thickening of the group(54.0%)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cidence rat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40.9%)(P<0.05). Conclusio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IMT thickness and the occurr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T2DM may be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Key words] Diabetes type 2;Diabetes cerebral infarction;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脑梗死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硬化最早病理变化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IMT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1]。本研究通过测定颈动脉IMT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在糖尿病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2010年9月~2011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患者192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2],脑梗死组95例,男52例,女43例,年龄35~69岁。对照组97例,男51例,女46例,年龄36~70岁;病程5~10年。

1.2 方法

入选患者均做颈动脉超声及头颅CT或MIR。使用GELOGIQ9超声机器测量颈总动脉IMT,于颈总动脉主干段即距颈总动脉分叉前1 cm处测量颈动脉内膜表面到中层外表面间距离,以后壁IMT为标准,重复测量取3次平均值,以IMT≥0.09 mm作为代表颈动脉壁增厚的指标。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

法,HbAlc采用免疫比浊法;血脂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比较用x2比较。两变量相关分析采用非参数Spearma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脑梗死组收缩压、舒张压、HbAlc、TG、TC、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脑梗死相关分析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脑梗死与IMT、SBP、DBP、HbAlc呈正相关(r分别为0.226、0.198、0.125、0.156,P<0.05)。

2.3 颈动脉IMT与脑梗死的检出情况

根据IMT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IMT<0.9 mm(131例)和≥0.9 mm(61例),比较两组脑梗死发病率,IMT≥0.9 mm组脑梗死检出率为54.0%,IMT<0.9 mm组脑梗死检出率为40.9%,两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41,P<0.05)。

表1  T2DM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组别梗死组对照组

例数(男/女)95(52/43)97(51/46)

年龄(岁)55.15±6.8052.57±7.20

病程(年) 7.62±1.97 7.11±1.72

SBP(mm Hg) 134.0±2.0 127.0±15.4*

DBP(mm Hg) 82±10 80±8*

HbAlc(%) 9.29±1.95 8.37±1.78**

IMT(mm) 0.85±0.75 0.75±0.17**

TC(mmol/L) 4.76±1.40 4.77±0.94

TG(mmol/L) 2.27±2.97 1.84±1.32

HDL-L(mmol/L) 1.08±0.27 1.17±0.28*

LDL-C(mmol/L) 3.16±1.01 3.37±0.88

2hPG(mmol/L)14.26±4.42 13.07±3.7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4 脑梗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脑梗死为因变量,以IMT、SBP、HbAlc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IMT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IMT的OR值为12.01。

3 讨论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的3倍。其病理基础是高血糖致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增强,通过多元醇旁路及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途径引起内皮损伤,启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颈动脉IMT是评价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有价值的一项临床指标,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关系密切。Lee等[3]提出颈动脉IMT增厚预示着脑血管病变发生风险高。动脉粥样硬化最早的病理变化是IMT增厚,超声测定颈动脉IMT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可重复性,有资料显示超声IMT的测量结果与组织学上的IMT具有良好的一致性。2005年中国高血压诊断与治疗指南将颈动脉IMT≥0.9 mm确定为IMT增厚,将两组患者分为IMT≥0.9 mm和<0.9 mm进行比较,脑梗死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hambless等[4]研究发现,糖尿病脑血管病变较非脑血管病变动脉IMT明显增厚,与本研究一致。

本研究显示脑梗死组IMT增厚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颈动脉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显示IMT是糖尿病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机制可能为:(1)不断扩大的粥样斑块直接阻塞血管。(2)不稳定破裂斑块栓塞远端血管。(3)破裂或未破裂斑块表面粗糙,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形成血栓。(4)颈动脉的狭窄导致远端灌注压下降,形成低灌性梗死[5]。

本研究显示脑梗死与SBP、HbAlc呈正相关,提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颈动脉硬化显著增加,其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提高。糖尿病本身能促进脑部的动脉硬化,HbAlc是脑梗死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临床常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IMT检查,为评价糖尿病血管病变提供客观依据[5-8],对防止糖尿病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一农,路岩.高血压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早期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23.

[2]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29(6):379-381.

[3] Lee EJ,Kim HJ,Bae JM,et al.Relevance of commo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carotid plaque as risk fackors for 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Am J Neuroradiol,2007,28(6):916-919.

[4] Chambless LE,Folsom AR,Clegg LX,et al.Carotidwall thickness is predictive of incident clinical stroke: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ARIC)study[J].Am J Epidemiol,2000,151(5):478.

[5] 常卫国,姜昊,郭爱英.血糖水平与脑卒中病情变化关系[J].临床荟萃,2007(1):22-23.

[6] 赵英.超声评价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与冠心病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5-6.

[7] 赵英,李建华.超声评价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关 系[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0):62-63.

[8] 王雅静,马红.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合理用藥杂志,2011,4(2):12-14.

颈动脉内膜增厚论文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于2012年7月-2014年6月间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确诊为2型糖尿病, 且尚未接受治疗、颈动脉IMT增厚的患者104例作为研究组;经体检确定的健康人群117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对照组 (CIMT<1.0mm) 共117例, 男59例, 女58例, 平均年龄 (64.37±13.59) 岁;研究组 (CIMT≥1.0mm) 共104例, 其中男73例, 女31例, 平均年龄 (73.74±9.15) 岁。

1.2 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

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颁布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研究对象中除外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排除妊娠糖尿病以及药物、胰腺外分泌病和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排除各种感染性疾病、血液病、免疫系统性疾病、各种创伤和恶性肿瘤等疾病及手术治疗患者。

1.3 仪器与检查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HiVision Preir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其带有IMT专业工作站。探头频率7.5~10MHz。患者采取仰卧位并充分暴露颈部。采用心血管健康研究 (CHS) 的标准对颈总动脉图像的长轴切面进行IMT测量, 以IMT<1.0mm为正常, IMT≥1.0mm为异常。

1.4 各项生化指标检测

所有入组患者于次日清早空腹测量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空腹胰岛素 (F-Ins) 、空腹血糖 (FPG) 、果糖胺 (FMN) 、血小板 (PLT) 、C-反应蛋白 (CRP) , 同时采用胰岛素作用指数 (IAI) {IAI=1/[FPG (mmol/L) ×F-Ins (μIU/ml) ]}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 [HOMA-IR=F-Ins (μIU/ml) ×FPG (mmol/L) /22.5]来进行胰岛素抵抗的分析测定。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分析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两组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 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 P<0.01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 两组的TC、HDL-C、LDL-C、PLT、FPG、FMN、HbA1c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1) 。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 两组的TG、CRP、F-Ins、IAI、HO-MA-IR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1) 。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

3 讨论

胰岛素抵抗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 也是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 是贯穿这些疾病的主线, 也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枢纽[3]。其中颈动脉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特征, 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其变化可提早15~20年[4]。

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 IR) 是指胰岛素效应器官或部位对其生理作用不敏感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常共同存在。有无胰岛素抵抗及其程度的准确评估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与其密切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5]。作为测定IR的“金标准”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由于其操作复杂、耗时、费用昂贵、普及性低, 因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评估IR的简易指数[6], 其中HO-MA-IR适用于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5], 而本研究中采用IAI、HOMA-IR来进行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分析测定, 其方法简单可靠。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TC、TG、LDL-C、PLT、CRP、FMN、HbA1c、FPG、F-Ins、HOMA-IR高于对照组, 而HDL-C、IAI低于对照组, 说明研究组的患者出现了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同时也出现了血脂和糖代谢的紊乱、炎症反应、血小板及血管内皮功能等相关因素的异常, 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在高血糖或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其氧化应激能力增强, 而氧化应激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7]。

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 其中改善胰岛素抵抗不仅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防止大血管并发症的关键步骤[1]。而超声对评价颈部动脉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可用于管壁厚度变化的系列随访观察[8]。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IMT超声检查可用于追踪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存在、进展或消退, 并通过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分析测定准确评估患者有无胰岛素抵抗, 使临床医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和药物治疗, 对减少糖尿病血管事件的发生及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靳京美, 刘青, 尤欣.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相关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7) :1355-1356.

[2]Ryuuichi Kasami, Hideaki Kaneto, Naoto Katakami, 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the presence and extent of coronary stenosis in type 2diabetic patients with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but without histor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Diabetes Care, 2011, 34 (2) :468-470.

[3]Joshua I.Barzilay, Linn Abraham, Susan R.Heckbert, et al.The relation of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glucose disorders in the elderly: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J].Diabetes, 2001, 50 (10) :2384-2389.

[4]李博一, 文磊, 罗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2型糖尿病相关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 2006, 35 (11) :56-58.

[5]蒲素, 余叶蓉, 王椿, 等.不同糖耐量人群HOMA-IR与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8, 24 (1) :16-19.

[6]厉平, 李玲, 刘聪, 等.用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各种简易胰岛素抵抗指数计算公式[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7, 15 (12) :708-710.

[7]Maarten Hulsmans, Paul Holvoet.The vicious circle between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in atherosclerosis[J].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2010, 14 (1-2) :70-78.

妇科子宫内膜增厚是什么原因呢? 篇4

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

子宫内膜的增厚一般都是与雌激素有关。子宫内膜的厚度会随着月经的来潮有着规律性的变化,但是有些子宫内膜增厚是病理性的症状,会影响我们健康,值得我们注意。

子宫内膜的血运加强,并出现逐渐增厚现象即增生期内膜,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多与发生与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而孕酮缺乏有关。

如果卵巢激素紊乱,大量雌激素会刺激子宫内膜,易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异常,导致子宫内膜增厚。

在卵巢周期中,当卵巢内的卵泡发育及成熟会分泌雌激素并发生作用,使子宫内膜的血运加强,出现子宫内膜增厚的现象,为受精卵的植入、胚胎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排卵后,在卵巢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下,使增厚的子宫内膜有分泌现象即分泌期内膜。

而雌激素过多孕酮缺乏可能是由于服用了不含黄体素的避孕药或使用了不含黄体素的荷尔蒙补充方式。

慢性不排卵病患,比如多囊性卵巢患者,停经年龄过晚或停经肥胖女性等出现的几率更大。

颈动脉内膜增厚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电子检索2000年1月—2013年12月份关于CEA和CAS+EPD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文献, 包括Pub Med、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万方医学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VIP) 等。检索词为:caotid stenosis、stenting、angioplasty、protection、endarterectomy;颈动脉狭窄、支架、血管成形术、脑保护装置、内膜切除术及内膜剥脱术。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对象为确诊的颈动脉狭窄患者;研究类型为CEA和CAS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CAS中EPD的应用比例≥90%, 两组间基线情况均衡。排除标准: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CAS中EPD的应用比例<90%, 重复报告、质量较差等无法利用的文献。

1.3 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由2名独立的评价员选择试验, 独立录入试验相关数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体系中关于评价文献质量的随机方法、盲法、分配隐藏和失访及其处理的四项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

1.4 统计方法

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χ2检验分析, P<0.1和I2>50%时, 认为存在异质性, 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无异质性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危险度 (RR) 表示相关分析的统计量, 区间估计采用95%CI, 效应量检验水平为P=0.05。采用“倒漏斗图”法进行发表偏倚评估。

2 结果

2.1 检索结果

有6篇文献共3 77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 CEA组1 874例, CAS+EPD组1 897例。各纳入试验的主要特征, 见表1。

2.2 有效性分析

共有6项临床试验报告CEA和CAS+EPD术后30 d内的脑卒中发生率。异质性分析显示P=0.41, 认为各研究间同质性较好, 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分析。结果显示, CEA和CAS+EPD术后30 d内的脑卒中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RR=1.78, 95%CI:1.25~2.52, P=0.001) 。见图1。

2.3 安全性分析

共有6项临床试验报告CEA和CAS+EPD术后30天内的脑卒中或死亡联合发生率。异质性分析显示P=0.28, 各研究间同质性较好, 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分析。结果显示, CEA和CAS+EPD术后30 d内的脑卒中和死亡联合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RR=1.62, 95%CI:1.19~2.21, P=0.002) 。见图2。

2.4 发表偏倚的评价

术后30 d脑卒中发生率 (图3) 、脑卒中和死亡联合发生率 (图4) 的倒漏斗图各点基本上呈对称性分布, 表明发表偏倚不大。

3 讨论

最终研究结果显示, CAS+EPD组术后30 d脑卒中发生率以及脑卒中与死亡联合发生率方面均高于CEA组, 说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 CAS+EP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不如CEA, CEA仍然是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治疗方式。

新技术 (EPD) 在CAS中常规应用后, CAS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有可能会超过CEA, 笔者以此为出发点, 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meta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与凌锋教授等的研究结果相似, 没有达到质的改变, 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 (1) EPD的研发处于初期阶段, 本身存在缺陷; (2) EPD的应用比较复杂, 对操作医生的技术要求更高。随着EPD的改进及术者操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信CA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会有所突破[4]。

该研究所纳入的文献质量较高, 其中4篇质量等级为A级、2篇质量等级为B级, 除了治疗方式不同外基线情况均衡, 纳入的试验CAS中EPD的应用比例均≥90%, 用漏斗图 (图3~4) 评价发表偏倚, 各点分布为倒漏斗型, 大都位于可信区间内, 说明基本无发表偏倚, 分析结果可信。

该研究尚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可能存在选择偏移, 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期待更高质量的相关临床试验及结果的公布, 为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丛悦, 邹英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抑或颈动脉支架术: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的金标准之争[J].中国介入影像学与治疗学, 2010 (7) :332-334.

[2]Chimowitz MI, Lynn MJ, Derdeyn CP, et al.Stenting versus aggressive medical therapy for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J].N Engl J Med, 2011, 365 (11) :393-1003.

[3]蒙仁久.脑保护装置下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研究进展[J].医疗前沿, 2012 (5) :182-183.

[4]Felli MM, Alunno A, Castiglione A, et a1.CEA versus CAS:short term and mid term results[J].Int Angiol, 2012, 31:420-426.

[5]Yadav JJ, Wholey MH, Kuntz RE, et al.Protected carotid-artery stenting versus endarterectomy in high-risk patients[J].N Engl J Med, 2004, 351:1493-1501.

[6]凌锋, 焦力群.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支架成形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治疗的初步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6 (3) :4-8.

[7]Mas JL, Chatellier G, Beyssen B, et al.Endarterectomy Versus stenting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severe carotid stenosis[J].N Engl J Med, 2006, 355:1660-1671.

[8]刘昌伟, 刘暴, 叶炜, 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 2009 (47) :267-270.

[9]Brott TG, Hobson RW II, Howard G, et a1.CREST Investigators.Stenting vs endarterectomy for treatment of carotid-artery stenosis[J].N Engl J Med, 2010, 363:11-23.

颈动脉内膜增厚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2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加患者 (研究组) 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44岁~69岁, 平均年龄 (56.72±2.13) 岁。42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正常患者 (对照组) 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45岁~67岁, 平均年龄 (55.85±2.24) 岁。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研究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加患者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内容包括IMT检测方法、血压、实验室指标、体质量指数等, 分析方法为查阅相关病历资料、询问当事接诊医护人员、咨询患者本人及家属等。

1.2.2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检测方法

选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E) 提供的LOGIQ S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将探头频率调整至10 MHz。指导患者取仰卧位, 将颈部完全伸展后将头部向检查对侧偏, 待颈部充分暴露后将探头于胸锁乳突肌前缘 (或后缘) 放置, 起始部位位于双锁骨上窝颈动脉, 沿血管走行逐渐上移。以颈后壁动脉IMT作为参考标准, 超声检查可知呈现出两条平行线且经低回声分割, 内线为管腔与内膜分界线、外线为外膜与中膜分界线, 两条平行线间距即IMT。测量IMT时需取近心处1 cm、远心处1 cm及最厚处三点平均值, 若测得IMT<0.9 mm为正常, 反之 (≥0.9 mm) 则提示IMT增厚。

1.2.3 指标检测

①实验室: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完成2组各项指标检测操作, 空腹抽取待检人员静脉血液作为检验样本, 其中己酸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 (FPG) , 甘油磷酸氧化酶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甘油三酯 (TG) , 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 CRP) 等。②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 :根据公式体重 (kg) /身高 (m) 2计算2组患者BMI, 身高及体重均由同一名医护人员于每天的同一时间段测量完成。③血压:包括舒张压 (DBP) 、收缩压 (SBP) , 取连续3次非同日测量所得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SBP、FPG、TG、LDL-C、CRP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2组BMI、DBP、HDL-C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 (P>0.05) 。见表1。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大多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 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 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2]。近年来,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结构、压力、环境变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 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以往临床主要通过掌握机体中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从而判断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及发展状态, 但有学者提出, 若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初期即给予有效干预措施则将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对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3]。

研究表明, 动脉内膜是动脉粥样硬化最早累及的部位, 且大、中型动脉内膜累及情况更为明显, 而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征象是外周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增加, 可准确反映机体中血压及脂质浸润情况。有研究显示,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 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可准确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情况, 是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检查方法, 也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子[4]。

研究可知, 高血压、糖尿病、炎症因子、高血脂等均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独立危险因素, 可显著提高其发生率[5]。本文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正常人群SBP、FPG、TG、LDL-C、CRP等检测指标均低于研究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加者, 提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加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概率较高, 若给予尽早干预将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或延缓其发展过程, 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也随之下降,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 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是否增加, 可准确判断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利于临床医生对高危患者提供积极的干预措施, 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 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兰莉, 郑宏, 董琼兰, 等.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 2012, 41 (9) :911-912.

[2]王瑞英, 郭琼, 杨娴, 等.高血压前期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心脏左室重构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9 (12) :1105-1109.

[3]秦海凤, 刘新灿, 朱翠玲, 等.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硬化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21) :4628-4629.

[4]王儒学, 查君, 徐正荣.中老年高血压人群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与血压的关联性[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 41 (3) :256-259.

颈动脉内膜增厚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集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新容奇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年修订版) 》中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高血压病史均超过2年, 且一直正规服药治疗, 将继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吸烟指数>200、近1个月发生过急性心血管事件者剔除, 共入选98例, 年龄42~79岁, 平均年龄 (51.3±6.4) 岁, 其中男性58例, 女性40例。根据ABPM结果分为勺形组和非勺形组, 其中勺形组54例, 男性30例, 女性24例;非勺形组44例, 男性28例, 女性16例。

1.2 方法

1.2.1 动态血压监测

采用美国Spacelabs 90202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h连续性动态监测, 将袖带缚于患者右上臂, 白昼 (6 AM~10 PM) 每20min, 夜间 (10 PM~6 AM) 每30min自动充气测压1次, 记录并贮存收缩压和舒张压值, 分别读取24h平均收缩压 (24h SBP) 和24h平均舒张压 (24h DBP) 、白天平均收缩压 (d SBP) 和白天平均舒张压 (d DBP) 、夜间平均收缩压 (n SBP) 和夜间平均舒张压 (n DBP) 。当n SBP较d SBP下降≥10%为正常血压昼夜节律, 即勺形节律, 否则为非勺形节律。

1.2.2 颈动脉IMT的测量

采用美国PHILIPS Envisor HD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患者仰卧并后仰颈部, 用中心频率10~15MHz变频测量, 颈动脉后壁两条相对回声较低平行线的垂直距离即是颈动脉的IMT。

1.2.3 其他

测量患者的身高、体质量, 并计算体重指数 (BMI) ;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

1.3 研究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二者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的对比

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程、BMI、TC、TG、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动态血压测定值、颈动脉IMT值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24h SBP、24h DBP、d SBP、d DB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非勺形组的n SBP、n DBP高于勺形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非勺形组的IMT高于勺形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各类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能间接反映脑动

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1]。颈动脉IMT的增加是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前期病理改变, 早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 可以早期、准确、灵敏的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颈动脉IMT可用于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2], 且IMT值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相关, 随着IMT增大, 心肌梗死相对危险增加[3]。许多因素可致颈动脉IMT增加, 高血压是目前公认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4]。

APBM是一种无创检查, 一般用于高血压的诊断检查、疗效判定、预后评估等, 其临床应用的价值得到了重视。临床研究提示动态血压昼夜节律较诊室血压和其他传统危险因子能更进一步用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预测[5]。人类的血压存在昼夜节律性变化, 正常情况下, 血压昼夜呈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形曲线, 这种昼高夜低的节律变化对适应机体活动, 保护心血管结构和功能起着十分重要作用。本研究显示, 高血压患者即使正规服药治疗后诊所血压或白天血压达标,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 夜间血压持续升高。近年的研究发现非勺形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程度明显重于勺形高血压患者[6]。

本研究中, 虽然两组的24h SBP、24h DBP、d SBP、d DBP无显著性差异, 但非勺形组颈动脉IMT高于勺形组, 证实了颈动脉IMT除了血压的绝对值之外,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非勺形节律将促进颈动脉IMT的增加。所以, 在高血压的防治过程中, 不仅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还要求保持患者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Lindgren A, Roijer A, Norrving B, et al.Carotid artery and heartdisease in subtyp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J].Stroke, 1994, 25 (12) :2356-2362.

[2]O'Leary DH, Polak JF, Kronmam RA, et al.Carotid-artery intima andmedia thickness as a risk factor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older adults[J].N Engl J Med, 1999, 340 (1) :14-22.

[3]Rohani M, JogestrandT, Ekberg M, et al.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extent of atherosclerosis in the thoracic aorta,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the extent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therosclerosis, 2005, 179 (2) :311-316.

[4]Magyer MT, Paragh G, Katona E, et al.Serum cholesterols have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triglycerides in determining intima thickness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in subjects younger than 55 years of age[J].J Ultrasound Med, 2004, 23 (9) :1161-1169.

[5]Staessen JA, Thijs L, Fagard R, et al.Predicting cardiovascular riskusing conventional vs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in older patientswith systolic hypertension[J].JAMA, 1999, 282 (6) :539-546.

颈动脉内膜增厚论文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40例,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47~73岁,平均(63.2±4.7)岁;合并高血压22例,不同程度脑梗死11例,一过性的脑缺血发作7例。全部患者均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DSA检查,证实存在颈动脉狭窄。所有患者均行单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其中,左侧22例,右侧18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1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5~0.06 mg/kg、芬太尼3~5μg/kg、丙泊酚1.5 mg/kg、琥珀胆碱1.5 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PET CO2压力为30~40 mm Hg(1 mm Hg=0.133 kPa);麻醉维持采用微泵输注丙泊酚2~3 mg/(kg·h),芬太尼0.2~0.3μg/(kg·h),阿曲库铵0.5~0.7 mg/(kg·h),每隔1 h硬膜外追注罗哌卡因5 ml。观察组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用1%利多卡因与0.25%布比卡因混合液5 ml,经C4一点法行颈深神经丛阻滞后退至颈浅神经丛,全麻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苏醒延迟及呼吸再抑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苏醒延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呼吸再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20世纪50年代,医学专家成功地完成了第1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以预防脑梗死。此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就成为预防脑梗死的一种标准手术,目前这一手术已经十分成熟,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手术要求显露颈侧部,暂时夹闭颈动脉远端和近端,然后切开颈动脉,疏通堵塞的血管,使颈动脉内壁光滑、内径恢复正常大小[1,2]。目前在欧美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已成为动脉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的常规治疗方法[3,4]。在我国,此项手术尚未广泛开展,手术数量不多。本研究中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应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5例效果满意,与全麻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苏醒快,且苏醒延迟率及呼吸再抑制发生率低。颈丛神经阻滞是颈部手术较为常用的麻醉方法,此法操作简单,组织损伤轻微,患者痛苦小[5]。本研究中两种麻醉方法复合应用,效果良好,但应注意颈丛神经阻滞后主要为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抑制所引起的,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位于颈部,当颈丛神经阻滞后,会引起此压力感受器的抑制,而次压力感受器主要是通过血压调节心率的,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6],术中应避免此种情况带来的不良反应。

综上论述,全身麻醉复合颈丛阻滞应用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关注。

参考文献

[1]程振国,孙来广,高俊红,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1):49-50.

[2]戈小虎,刘杰.预防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新疆医学院学报,2006,11(3):127.

[3]赵长全,吴永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26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9):931-932.

[4]刘丽华,韩毅力,王乃会,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58例[J].陕西医学杂志,2006,35(2):230-231.

[5]许艳荣,卢家凯,徐凯智.全麻复合颈丛阻滞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2):4424-4425.

上一篇:张家界宗教文化下一篇:初中语文课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