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性学习

2024-09-17

利用性学习(通用12篇)

利用性学习 篇1

在美术教学中, 我依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整合网络资源和技术, 让学生探究性学习获取知识的作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网络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所谓网络探究性学习, 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以网络为媒介、学生通过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 以类似研究的手段去实验, 利用网络收集信息, 经整理分析后解决问题, 借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形成初步的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

二、美术课网络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1.挖掘网络资源宝库

网络资源的知识包容量巨大、覆盖领域广阔, 具有资源无限开放性和共享性, 网络环境下, 学生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 吸取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 教师和课本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

2.师生角色的本质变化

我在教学实践中, 将网络技术与美术课程有机地整合, 以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为中心, 教师辅助性的扶, 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1) 教师的角色。

美术网络探究性学习中, 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化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参与者与合作者。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主题研究, 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需要和碰到的难题, 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 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 其工作的性质只是帮、扶作用。

(2) 学生的角色。

探究性学习的学生由原来的接受知识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 甚至连学习的形式都由自己定, 真真正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种学习形式, 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地探究问题。

三、美术课网络探究性学习教学方法的实践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和创造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 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因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美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2.关注师生网络互动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这是引导学生学习探究的关键。网络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 在活动设计中, 美术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网络学习平台。现在, 网络交互的方式非常丰富,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脑视频、QQ对话等方式进行交流探讨。例如, 我在教学《动漫》一课时, 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各自喜爱的动漫作品, 然后在校园网的论坛上, 把自己查找到的资料围绕“怎样让这些动物更有人性化?更可爱?”这一问题展开辨论, 学生觉得这一方式既新鲜又有趣, 而且在辩论过程中对动物们的拟人动作、服饰、语言等进行了深层次的想像、加工、充实。还讨论了一些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动漫的效果等问题。如此教学, 使学生对动漫有了初步的认识, 有效的达到了本课的学习目的和教学目的;QQ犹如网络电话, 师生可以面对面、点对点直接对话;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或疑问通过电子邮件发到老师信箱, 待教师阅读完毕给与答复;还有网络留言板, 教师可以通过留言板布置研究方向、策略, 学生通过留言板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 这些交流平台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得以迅疾和便捷。

3.掌握合作学习的步骤、方法

学生的合作学习目前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与网络环境下探究学习的重要的教学模式, 开展学生的合作学习对探究性学习的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小组安排。

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 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高低, 采用互补的形式以4人或5人为单位编排小组。

(2) 选择主题。

由于能展示北京, 展示中国, 展示2008奥运的主题太多, 涵盖的面太广, 因此, 以“邮票方寸天地, 展示无限中国”为主要脉络, 选择其中几个主题来探索:北京有哪些代表性的风景名胜;我国有哪些奥运明星;全民展开哪些迎接奥运的活动;你对2008奥运吉祥物、火炬的了解。

这四个主题都是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较感兴趣的。他们崇拜体育明星;喜爱福娃吉祥物;非常关注奥运火炬的传递;北京的名胜古迹他们耳熟能详;全民正在如火如图展开各种迎接奥运的活动, 孩子也不例外。让小组选择自己最想创作的主题, 利用教师提供的专题学习网站, 深入地探究相关的知识点。

(3) 小组分工合作。

设计一版2008奥运邮票, 请小组代表陈述本组设计思路和创意说明分工如下:组长1人:设计底版、合成整组邮票;成员2人或3人:设计单张邮票、填写评价表;陈述1人:查找文字资料并陈述设计思路。

小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以及完成的作品与其他组或全班同学共享。

(4) 客观进行发展性评价。

网络美术探究性学习并非要求学生像艺术家那样, 必须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在学习探究过程中, 学生是否真的探究出了什么并不重要, 关键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究, 使学生了解如何研究问题的方法, 培养研究问题的意识。因此, 美术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 它直接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 这样的教学效果就是我们身为人师终生追求的目标。下面是我对《我为2008奥运设计邮票》一课设计的评价要点。

以上评价要点对学生在动态教学讨程中的执行情况、效果, 学习过程体验及时反馈, 及时调节, 以达到预期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突破了长期以来, 在美术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 促使美术教师全面的看待教学过程, 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诚然, 不是教材中所有的课题都适用于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 美术教师要充分研究所教内容, 在教学中灵活地设计和取舍, 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获得实效, 并掌握好学习方法, 增强网络学习和兴趣, 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

摘要:网络技术不仅提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速度和效率, 更重要的是它强烈冲击和改变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 改变了教育教学的环境、过程和方法, 我们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对学生的美术探究学习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美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网络信息,角色转化

参考文献

[1]吕昌.网络环境下高中美术欣赏探究.

[2]朱惬.从传知到启智.

利用性学习 篇2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是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同时,我们也知道,语言是声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作核心,无论的作词,谱曲,或是演唱,都离不开语言的体验、感受和表现。

在声乐教学中,如能合理利用语言的优美特性,则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声情并茂地感受音乐之美。为此,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并得到不少启迪。

1、利用语言的文学内涵,引起兴趣。

教唱新歌时,以文学描绘的故事情节导入,很快吸引了学生。如能生动地讲述聂耳在上海街头碰到贫苦报童的故事,风雨中报童的叫卖声,饥寒交迫的境地,悲惨的遭遇,就会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同情,唱起《卖报歌》来就能感情真实,体验深刻。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和意境。

歌词是声乐曲的文学基础,是一种诗化的语言,是极其凝炼而富有韵律的语言形式,因此好的歌词以及优美的意境会引人入胜。

如《阳关三叠》的原词是唐代大诗人王维著名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表达了与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用

青青的柳色,绵绵朝雨和雨后客舍的清新宜人这些美景反衬出离别的忧伤,成功的营造出了一种惆怅,悲凉的意境。如果只听旋律,既是听出悲凉的基调,但也是十分抽象的,而通过上述的诗句便可使听众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内涵。借助精妙的语言,旷古之音,体味到那份别友的凄凉。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歌词的内涵和意境的体味是十分必要的。

3、语言(普通话)基本功的训练不容忽视。

声乐的语言基本功体现在咬字、吐字、归韵、收声等方面。咬字,主要指声母(字头),吐字主要是韵母,(字腹字尾),在演唱中,声母要准确有劲,清晰有力。吐字要求口型在音值延长过程中不变,以保证音质的纯正。因此注重语言和诗文朗读的训练,有助于唱歌教学,同时学好普通话也是学生的基本功之一。因此歌曲演唱应以普通话为主,使其唱歌语言规范。

4、注重声调和曲调的完美结合。

语言在口头表达过程中,一般都具有文字性和音乐性两种因素,尤其是歌唱语言,它的音乐性更加鲜明,因此,歌唱语言的处理就是要使曲调和语调完美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唱歌之前,要让学生首先细心揣摩语言本身内在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以及把握整个歌词的语调、语气和 语势特点,然后再将这种特点与曲调完美地结合起来。

5、正确范唱,激发兴趣。

学生往往首先通过老师的范唱接触新歌,先入为主。示范是

否清晰生动,准确颇为重要,生动的范唱,最能直接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范唱一定要吐字清晰、声情并茂、形象鲜明、风格突出。如《阳关三叠》中,借助精妙的语言,旷古之音,营造出一种惜别之情境,使:“声音”表现的形象而生动,方能将学生们的情绪推向高潮,也会大大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利用性学习 篇3

首先,惯性概念本身内涵的抽象。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其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且还不能量度,没有单位。虽然其大小与受力大小无关,却只能与受相同的力时,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情况来表征惯性大小,无法独立体现,必须以运动状态为依托,才能体现出来。这些似是而非的知识,足以使初涉物理的学生“挣扎”了。

其次,错误的前概念干扰。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既是学生认知结构的表现,受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也是学生在非正式教育情景中自我构建的结果。因此,这些解释一旦成为学生自身较为固定的认识便具有稳固的地位,不但不易转变,而且还会对学生思维活动产生影响,具有顽固、广泛等特点。学生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种种“惯性现象”,但因为尚未学习有关物理知识,故根本不知道这就是物体具有惯性的表现。非但如此,反而由于对生活经验的误解及误传而形成种种似是而非的科学惯性的认识。

一、“惯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执教者对教科书编排上的依赖。建国以来的教科书都是把惯性概念教学紧密衔接在牛顿第一定律之后。我们认为,其意图是立足于利用学生原有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实验现象为场景,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经历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体现以经验出发,使知识利实现同化,教师在对其传授过程中,重点集中在学生理解、接受、最终建立起“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理模型,该物理模型反映的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此规律的核心就是运动状态不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本仅提供一个了“伽利略斜面理想实验”,该实验又不能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成立。在这种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思维概括出惯性定律,学生在理解上普遍存在困难。因此,从这一“不牢固”的该知识点为起始知识,接着学习惯性概念,犹如楼房建立在沙漠上。

二、基于“自创性实验”教学设计的理由

“自创性实验”这一概念是从实验技术先进性、新颖性、适用性的角度分类的,“自创性实验”界定为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物理教育的一切素材构成的,为解决具体问题、体现自主创新的个性化物理实验活动。狭义的理解为“已有实验”之外的能够利用的一切资源(低成本的生活资源;高科技的激光笔、手机;价格高的微波炉、摄像机、多媒体;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具有生命的人体等)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形成的自主创新性的个性化实验活动。其特征是具有:广泛性、潜适用性、个体开放性、生活性、同质性等。基于这样课程资源支撑下,会实现如下的目标:

1从认识论上来看

学生是认识事物的客体,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抽象的理性认识,又返回实践的过程。概念、规律抽象晦涩是学生认识过程中必须克服的障碍。而“自创性实验”的探究实验体验,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认识客体的效益,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

2从思维发展规律来看

初中学生思维大多数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然后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按着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衡量,初中生的物理思维基本上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即这个阶段的思维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思维还要依靠实物和能观察到的事物来进行,不能依靠词语、假设等进行。他们的学习往往要用直观的方法,常常需要直观的材料和方法来支持他们学习知识。

3从非智力因素来看

充分利用直观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获得鲜明生动的形象,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并引起探索的动机和行为,从而培养学生行成稳定的学习态势和长久的志趣以及对学生的意志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是大有益处的。更重要的是能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因而在认知活动中激发智力因素的有效发挥。

三、基于自创性实验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仅仅通过纯粹的讲授或简单的实验演示对于转变学生原有的惯性概念以及力与运动关系的错误认识效果欠佳。借鉴科学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伽利略开创性的研究方法实验与科学推理,以及美国著名的物理教育家莉莲,麦克德莫特提出错误前概念的转变需要经历“引出、挑战、转换”一系列的过程。设置一个能够暴露出学生常犯错误的情境,在帮助学生最终认识到其中的内在矛盾之后,再要求他们运用必要的逻辑推理加以解决。我们提出采取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原有的错误认识设计问题情景,通过进行一系列活动与实验,引出并挑战学生的错误认识,逐步实现学生原有概念的转变。这不仅使学生对知识获得概念性理解,实现不同情景的顺利迁移,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学会反思自己的认识,学会采用科学方法探究事物本质,养成科学的态度,正确理解科学。

1创设游戏实验,产生思维冲突,引出“惯性”课题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学不是从语言开始的,它是从观察事物开始的。”通过自创性实验,使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和结论与学生的原有的错误前概念产生冲突,让学生暴露出错误观念,从而正确看待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把对事物表面现象观察所得到的经验与物理知识不一致的地方提出来进行反思,找出矛盾所在,经历思想上的冲突和震撼,实现了对学生原有错误认识的引出和挑战,此时学生们有一种惊奇与困惑,思维正处于一种“心求异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境地,对新知的探究异常强烈,这时引入新课效果会事半功倍。

教师提问:如图1所示,铁块用细线缠绕系牢后,用手下拉绳端,细绳是从铁块上面断,还是从铁块的下面断,猜想一下,并说一下你的理由?此刻学生情绪高涨,多数学生认为从A物体的上面断。这是因为A物体上面细绳受到铁块和拉力的共同作用。这时教师慢慢的下拉绳端,果然,从A物体的上面断。学生为自己猜测正确而高兴,得到成功喜悦的体验。

教师又问:细绳到底从哪里断呀?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从A的上面处断开(原来认为从A物体下面断的学生也犹豫不决了),此时教师用手迅速下拉细端,由于铁块的惯性的“保护作用”细绳从物体A的下面断。重复操作都从A物体的下面断。说明,如果学生情绪不够高涨,激情不足时,回

过来再问到底哪里断,选择大多数学生相反的结论去操作。最后达到老师说,哪里断就哪里断的操作时,就一定会因起强烈的震撼的。

2充分利用自创性实验,丰富感性认识,形成正确概念。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概念。造成认知结构的不平衡,促成原有知识结构的顺应,用科学的概念代替原有的错误观念,实现错误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探究实验1:倒立啤酒瓶中抽出纸条。一张纸条放在桌边上,将空啤酒瓶倒立在桌面上,如何将啤酒瓶不倒的情况下,将迅速纸条抽出啤酒瓶没有倾倒。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物体具有维持静止的性质。

探究实验2:放在遥控小车上的木块。匀速拉动时小车遇到障碍物会向前滑动而掉落(比教科书上竖立木决倾倒直观容易分析得出惯性)。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物体具有维持运动的性质。

探究实验3:如图2所示,悬在遥控电动小车上的小球,学生探究时,发现遥控电动小车突然开动时,悬挂的小球保持静止不动的状态,观察时好像向后运动。而遥控电动电动小车突然静止时,悬挂的小球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物体具有维持运动和静止的性质。

探究实验4:两个瓷碗盛水(目的是增大惯性和趣味性),放置在桌上,将一根木条放在两瓷碗上,然后用一个较重的铁丝向木条中间砸去,木条立即两截,碗中的水纹丝不动,有惊无险。也能得出:物体具有维持运动和静止的性质。

基于上述,我们发现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的属性,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的属性,可谓“动则恒动,静则恒静”。我们把物体具有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3 固、液、气都有惯性的探究实验

布鲁纳认为,学生在其中经历某件事情越是多样,就越有可能把该事情与其他事件联系起来,多种多样的训练,有助于增强各事物之间的共同之处,指出每一事物的独特之处。自创性实验可提供足够多变式实验的课程资源,包含大量某一物理概念的不同事例,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例子,实验变式往往具有物理概念的相同本质但具有不同形式,通过对物理概念的足够数量的不同实验变式的彻底习得,使学生能形成正确的概括,有助于转变错误的前概念和科学概念的掌握及知识的迁移。

探究实验5:如图3所示,悬在遥控电动小车上的小瓶中的水从小孔下滴成流线型滴到烧杯中,学生探究时,发现遥控电动小车突然开动时,瓶中的水从小孔下滴的流线保持静止不动的状态,观察时好像向后倾斜。而遥控电动电动小车突然静止时,悬挂的小球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观察时流线的水流,好像前倾斜似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说明运动的水也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沿水平方向)的运动状态。

探究实验6:在一个透明玻璃杯中盛有清水,清水中放一浮标,浮标的作用是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水的运动情况,如图4所示,先让浮标静止(表明水也是静止的)。用手转动玻璃杯,让学生观察浮标的运动情况,结果浮标静止不动,瓶中水也不运动。该实验说明静止的液体具有惯性。

探究实验7:吹点燃的蜡烛。如图5所示,将蜡烛沿直线相隔约50cm依次放置于桌面上。点燃蜡烛,在其一端3cm处短促而用力吹一口气就停止。这时可以观察到近处的烛焰先被吹动(甚至被吹灭),随后,远处的烛焰也依次被吹动了。这个探究实验表明:空气被吹动后,虽然已不在用力吹了,伹它并不立即停止下来,从而说明了气体也有惯性的。

说明:也可找几个学生出来做游戏,每个学生手中拿着长的纸条,依次站立,用扇子扇或用口吹气。效果也很好的。

探究实验8:在洗涤剂和少量甘油的混合液中插入由竹尖和棉线组成可折的框架,取出框架时会形成面积约为600cm2的皂膜,然后,将带皂膜的框架迅速水平移动,结果在讲台上方(原来带膜框架的位置处)形成一个直径约为20cm的大皂泡。因为大皂泡内封装的是空气,此实验可说明静止的气体也具有惯性。

通过以上实验的探讨,可知固体具有惯性、液体具有惯性、气体也具有惯性,从而在充分的感性基础上建立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规律。

4惯性大小与质量大小有关的实验

探究实验9:如图6所示,桌面上放置一个乒乓球及与乒乓球等体积的铁球。用玩具高压射水枪(带有贮气筒的)用力对远处的乒乓球、铁球射水,让学生观察到水喷射后乒乓球很轻易地被冲走了,而铁球几乎不动:表明质量大的铁球保持物体静止惯性大,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四、基于“自创性实验”教学的思考

惯性概念教学的关键是要完成从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的认知重构。而教科书是在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学习后,队知结构还没有形成清晰、稳定的知识组块前提下讲授的,认知结构不能得到优化。因此。惯性的概念不能很好的同化,为此,我们没有把惯性概念教学以牛顿第一定律为基石来讲授,而是通过10个自创性实验,让学生充分暴露原有认识的错误或模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弄清本质,形成一个独立的新的“固定点”。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感受到本教学的设计,符合了学生生活需要和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通过自创性实验提供真实情境,由浅入深,由粗到精,最后抽象概括出本质概念。使教学成为极富有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探究活动,学生体验了探究过程,感受到了成功喜悦,也实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和充分挖掘和丰富课程资源的理念。

正确利用县级电视新闻的地缘性 篇4

正确利用县级电视新闻的地缘性

对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空间区域相对较小的县级地区来说, 信息传播速度较快, 对于一些可以进行新闻报道的事件, 已经众人皆知, 如果将这些新闻事件报道出来, 不仅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 也没有传播的价值和意义。除非是涉及范围较大的一些民生新闻, 需要通过媒体来反映和报道, 但是这类新闻事件在县级电视新闻中报道的几率较小, 一般都会在省级电视台或者央视报道。

由此可见, 县级电视新闻的地缘性优势要得到发挥, 就需要将新闻采集和新闻报道对象的范围缩小, 可以从县级区域内的各行业中发现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件, 并且所报道的新闻事件能够映射出一定的观点或观念, 这样才会有一定的说服力, 才能让地缘性优势突出。同时, 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事件要及时报道, 避免新闻报道延迟而失去价值。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一定的敏感性和主动性, 以及对新闻信息点的关注和认识能力, 使其在第一时间判断和掌握某一事件信息的可利用性和价值性。针对县级电视新闻的地缘性优势, 县级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有忧患意识、创新意识, 在社会生活中发现新闻, 要学会思考和善于发现, 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 这样才能为县级电视新闻地缘性优势的挖掘和发展奠定基础。

通俗点来说, 由于县级区域的信息传播速度较快, 很难挖掘第一手新闻事件, 从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地缘性的优势。但是, 从另外的角度来看, 应该充分利用地缘狭窄的优势, 做出更多贴近实际、切合基层发展的新闻, 只有勤动手、勤思考、多沟通, 才能真正挖掘到好的新闻素材, 更好地满足受众需要。

要想正确利用好县级电视新闻的地缘性, 就需要掌握和深入挖掘地缘性的优越面, 采取有效的宣传途径, 实现宣传效益的最大化。可以举例来分析, 例如, 在餐桌上一些领导干部谈论办事处的事情, 某领导说:“办事处那点事”, 从这一句话中可以发现信息点, 譬如“那点事”, 到底指的是什么事, 新闻工作者可以从中挖掘出有一定价值的新闻。

如果这个新闻事件是一个反面事件的话, 县级电视台就会发挥其为当地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建设服务的能力, 通过电视新闻将反面和正面的新闻报道出来, 其主流方向主要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地区经济发展为目的, 从而保证社会和谐发展。

挖掘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新闻

对于县级电视台来说, 若想做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新闻节目, 必须做到创新。

首先, 围绕具有特色的“乡土气息”, 以县城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切实为受众提供需要的服务。以荣昌电视台为例, 该县是全国的生猪大县、夏布之乡, 折扇之乡, 四大陶都之一, 因此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开设了“生猪”的专栏, 将成功的经验与做法推广到全县, 激励观众关注地方特色、做出地方优势, 受众反响非常好。

其次, 教育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县级电视台可以与当地学校、教育部门等加强合作, 在新闻节目中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教育实际、教学问题等开设专栏, 提高观众的教育意识, 在提高收视率的同时, 也可促进县城教育的良性发展。

再有, 针对农民群众对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等专业性内容的需求, 县级电视台可以开设农业节目, 传授专业的农业知识, 指导农民的发展。通过各种专栏节目, 体现了县城的地方特色, 同时也具有创新性、个性化特征,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 增强收视率, 发挥“地缘性”在县级电视新闻中的优势。

结语

总之, 要正确利用县级电视新闻的地缘性, 发挥地缘性的优势, 就需要围绕县级政府工作和战略发展目标为中心来展开, 创新发展县级电视新闻节目, 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电视台、报道或播报有地方特色的电视新闻, 充分反映县级地区的资源特点、人文地理、社会风尚等特色, 从而使县级电视台办的更有意义和价值, 使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利用性学习 篇5

[摘要]本课题着眼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策略研究,从“处理资源——发展思维”、“安排顺序——彰显生成”、“利用资源——引发冲突——解除疑惑”、“延缓评价——后续学习”、“分类整理——提升效率”等五方面的研究为广大的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操作中可借鉴的经验与方法,提高教师应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能力,使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能更充分地加以体现,同时通过研究也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成性资源合理利用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叶澜教授也提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的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极具个性化的头脑,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时时会生成新的教学信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生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优秀的教师总能及时地捕捉、合理地利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教学高效又灵动。但立足我们的课堂,可以发现:有些教师缺乏生成意识,上课仍是在执行教案,课堂教学机械、沉闷;有些教师思想上虽有生成意识,但他们追求的动态生成存在着弊端,主要表现在:①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在课堂上随意发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课堂效率低下;②教师一味迎合学生,被学生的生成牵着鼻子走,教学游离主题,耗时又低效;③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学生呈现的信息,不能对“动态生成性资源”给予恰当的评价,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等。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郊的农村小学,是江山市首批新课改实验学校,也是江山市“高质量轻负担”样板试点学校。这无疑对我们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办更为成功的教育,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数学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困扰着每一位数学教师。鉴于以上分析,我们从课堂教学的有效度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的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生成,及时有效地做出调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提升教师的教学机智;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中学生能真正获得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生成思想 尼莫认为:虽然课程不应该是“罐装式”和“木乃伊式”的,但也不应该是偶然的、随意的,教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课程。生成思想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为这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基础,但强调这一点并不否认教学的目的性。课堂教学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也必须考虑社会的要求和儿童长远的发展。(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因此,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支配者、控制者、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已有经验、性格态度、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等不一样,个人理解的差异性是必然的,我们在鼓励动态生成的同时,必然产生多种答案。(3)现代教学理论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不在于教师讲解的如何精彩,而重要的是能适时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制造一种“不协调”,用知识的力量去唤起求知欲望,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生成性”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新理念、新策略,它指引着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张大均先生在《教育心理学》中认为“生成性是有效使用学习策略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是指学习过程中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 产生某种新的东西。”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则概括为“教育即生成”,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育,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上述的这些研究都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为人们研究生成性教学提供了理论参考。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也有部分学校的老师对生成教学进行了研究。如江苏省沛县实验小学刘念泉老师的《小学数学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研究》、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研究“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等,但都不够全面具体。本课题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细致研究“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实施策略,帮助和指导小学数学教师不但时刻关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而且要合理利用好生成性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轻负”。

二、课题的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从而了解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课题的理论支撑。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现状、师生对合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态度、生成性资源有效利用后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

3、课堂行动研究法: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现状,探索合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策略,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尝试,根据师生和家长的反馈情况以及实验效果,对策略进行修正,再尝试,如此不断修正和尝试,直至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4、个案研究法:在实验班确定几个学生为个案,对这些学生经常进行观察、调查、个别谈话,以考察不同的策略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时间及步骤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6月)

(1)组织课题组成员畅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及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心得。

(2)组织课题组成员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状况开展调查。(3)确定研究的主题,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学习相关的教育评价方面的知识,收集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归类整理。(3)确定研究对象,拟定研究计划。

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1年4月)

(1)继续查阅和研究国内外有关合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文献。

(2)开题论证。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对研究方案进行调整充实;进一步明确课题组成员各自的工作。

(3)前测。在方案实施前对教师的利用状况、学生的数学学习观、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并进行初步分析。

(4)实施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的措施。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对生成性资源合理利用,并及时收集教师对生成性资源合理利用的示范性做法,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情况,收集师、生对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的态度等反馈信息。(5)反思和调整修改措施。分析、整理、归纳反馈信息,对策略进行调整修改。

(6)再实施策略。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使用调整修正后的策略对生成性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并随时收集师、生对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的态度等反馈信息。

(7)再反思、调整措施,再实施,通过不断循环,使策略能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媒介。(8)观察研究个案。在实施策略的过程中,选择几位学生作为个案,连续观察记录个案的行为,定期对他们进行个别访谈,收集他们的作业或其他作品,分析研究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对他们数学学习的影响,检测利用生成性资源的效果。

(9)后测。研究即将接近尾声时,再次对教师的利用状况、学生的数学学习观、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以检查利用生成性资源的效果。

3、课题研究的总结推广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1)对实施阶段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2)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3)对研究成果首先在本校其他年级段推广,然后在学区推广。

三、课题研究的结果分析

(一)当前教师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状况分析 课题研究初,我们调查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状况,其中向本学区的5所小学的数学教师发了24张问卷,收到有效问卷共24张。通过调查,发现存在主要问题有:有些教师缺乏生成意识,上课仍是在执行教案,课堂教学机械、沉闷;有些教师思想上虽有生成意识,但他们追求的动态生成存在着弊端。主要表现在:

①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考虑不周到,在课堂上随意发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课堂效率低下;

②教师一味迎合学生,被学生的生成牵着鼻子走,教学游离主题,耗时又低效;

③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学生呈现的信息,不能对“生成性资源”给予恰当的评价,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等。

同时我们也向本校的学生发了100张问卷,收到有效问卷共100张。我们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得知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数学老师能在课堂中很好地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进行教学,有98%的学生喜欢教师能用学生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对于数学老师上的课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感到很无聊„„ 可见,当前我们数学老师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现状是不尽人意的,与新课标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合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策略

1、处理资源——发展思维 ①梳理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成了不少新的教学资源,有时,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凌乱的,是零散的,是无序的,为了推动更高层次的互动,教师应及时梳理,担任信息“重组者”,活动“推进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思考,使学生的思路逐渐清晰,使学生的思维有序化、条理化。【案例】:教学《包装的学问》4盒磁带的包装方法,操作分两步教学

(1)引语:2盒与3盒磁带的包装方式一样,那么如果要把四盒英语磁带包成一包,你能想象出有几种包装方案吗?

(2)第一步操作:摆一摆验证(无序)(3)第二步操作:有序摆放

刚才这位同学演示的摆法有点乱,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你有什么好方法使我们在设计包装方案的时候不重复、不遗漏吗? ①先摆只重叠了一种面的;再摆重叠了两种面的 ②先摆一层的;再摆两层的;最后摆三层的 如图: ④⑤⑥

这样的教学,体现了简单的直观综合能力的培养,边操作边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整个过程非常有序,这样的操作活动在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提升思维能力。②比较

在数学课堂上,当学生出现“另类声音”时,教师可以将这些意外资源引发为辩论资源,在学生的讨论、辨析、比较中,进行择优,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更好地实现自我发现、自我醒悟,找到最佳解法,使学生的思维深化。

【案例】教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路程、速度、时间》时有这样一道题:

小强为了参加演讲比赛,准备了一篇大约800字的演讲稿,演讲时间为5分。如果准备一篇2000字的演讲稿,12分能演讲完吗?

(1)比总字数:800÷5×12=1920(字)<2000字(2)比速度:800÷5 =160(字)

2000÷12 =166(字)„„8(字)>160(字)

(3)比时间:2000÷(800÷5)=12(分)„„80(字)>12(分)当学生出现了以上三种做法: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三种方法比较的依据是什么?

生:第一种比总字数;第二种比每分钟读多少个字也就是比速度;第三种比总时间。师: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

生1:我更喜欢第一种方法,因为第一种方法简便又好理解。

生2:我更喜欢第二、三种方法,因为第二、三种方法和平时想的有点不一样,比较有挑战性。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比较分析,训练了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了训练,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③归纳

教师在师生共同创造的、富有价值的思维成果闪现后,要善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使学生学会反思和联想,促使数学知识系统化。

【案例】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长颈鹿和小鸟》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

(一)师:(出示情境图):冬天到了,小鸟们都要到南方过冬去了,它们飞呀飞呀,飞累了,想停下来消息,这可急坏了长颈鹿叔叔。请小朋友们看图,从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数学问题?(长颈鹿叔叔要为小鸟准备几间房间?)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生:42÷6=7(间)

师:如果飞来了48只小鸟,长颈鹿叔叔又该为小鸟们准备几间房间呢? 生:48÷6=8(间)

师:如果现在飞来还是48只小鸟不变,每间房间多住2只小鸟,长颈鹿叔叔又要为小鸟准备几间房间呢?

生:48÷8=6(间)

师:上面的三个算式,第一个数表示什么?第二、第三个数呢?

在学生理解包含除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提升,抽象出数学模型:总只数÷每间只数=间数,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知总数变了,每份数变了,但求间数的方法没有变。数学的教学就是要启迪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把第四幅图的算式排在第一个,后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对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提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了,商反而变小了的规律。如果每位低段教师都能对有规律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及时进行概括提升,到高年级学生的概括能力就能提高一个档次。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抓住课堂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并掌握规律,使学生的认知得到改善,从而达到思维水平发展的新高度。④延伸

所谓延伸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利用生成性资源,运用好延伸,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品质,知识结构向更广更深的发展。对于这种转瞬即逝的生成性资源。这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来研读教材,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作一些适当的延伸和拓展,提高生成性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的最大化。【案例】

下面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29页实践活动题【教学片断】 学生按照表格中列出的方法纷纷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这时教师指着表格中的第三种方法问学生:“你们是怎样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再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的?” 生:我给四边形画了一条对角线就把四边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两个三角形就是360°,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就是360°了。师:如果有一个五边形,你也能利用以上的办法得出它的内角和吗? 学生尝试后纷纷发言。

生:我把一个五边形分成了三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五边形的内角和就是180°×3=540°。

师:如果不画图,你还能知道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吗?

生:六边形的内角和应该是180°×4=720°,七边形的内角和是180°×5=900°。这时有学生抢着说:“老师,我发现它们是有规律的。”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有怎样的规律?

生:我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也就是180°×2=360°,五边形的内角和是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也就是

180°×3=540°,六边形的内角和就是180°×4=720°„„其实,多边形的内角和就是180°×(边数-2)。

教室里骤然响起热烈的掌声。在以上教学片断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已经得出了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可以说已经完成了该习题的教学目标。但是,教师没有满足于此,而是通过追问,让课堂生成一步一步延伸,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有了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的发现,说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180°×(边数-2)”也就在情理之中。使课堂生成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2、安排顺序——彰显生成 ①先对后错

由于学生存在着差异,他们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因此,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自然会出现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种。我们在教学一些概念或一些技能时,一般应先反馈正确的生成性资源,再处理错误的生成性资源。这样的解决方法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之后,利用刚刚建立的数学模型来分析错误的生成性资源,从而使学生尽快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案例】一教师在教学《精打细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课时,让学生算一算11.58÷5,学生当时出现了两种列竖式的方法:①错误的②正确的。面对这两种方法,教师想都没想,就随意地引领学生先剖析起了错误的笔算方法,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学生越听越糊涂,教师越讲越心虚。在进行二次试教时教师注意到了组织反馈的顺序:先交流正确的,建立模型后,再分析错误的笔算方法。课堂上教师轻松地解决了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再也不会出现一次试教时寸步难行的现象了。②先低后高

课堂的生成性资源会因为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呈现出高低之分。而我们在处理这些有差异的生成性资源时,一般应先处理低水平的生成性资源,再来处理高水平的生成性资源。这样处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易到难,知识模型在逐步提升中建立。【案例1】教学《射线、线段和直线》认识射线的环节

师: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描述一个有关光的场景,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有一束光,从地面上朝天空照射着,直入云霄,穿过太空,照得很远很远„„)师:想好了吗?你能把你刚才想的画下来吗? 生:能!(生开始画)

师:大家画得差不多了。我们来看看这几幅作品。

师逐一问作图的3位学生: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画吗? 生1:我画的光线穿过了云层,到达了太空,一直照射下去。生2:我画的光线直射大气层,一直照射下去,没有尽头。生3:我画光线是没有尽头的。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画得都很像。

师:岂止是很像,简直太像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3位同学的作品依次为我们展示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它们越来越接近我们数学上的东西了。师(指图3):像这样的线叫做射线。你能画一画吗?(生画)教师把学生画的图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教师先低后高的评价活动中建立了射线的数学模型(先评价生1的作品,再评价生2的作品,最后评价生3的作品),形成了对射线的初步印象。

【案例2】教学射线、线段和直线的特征

师:射线、线段和直线有什么特点呢?请你完成表格。(出示表格如下)图形端点个数延伸情况 射线 线段 直线

(生独立填表)

师:我们来看看这几种意见。(逐一出示下列表格)表一

图形端点个数延伸情况 射线略1中等 线段略2最短 直线略0最长 表二

图形端点个数延伸情况 射线略1一望无际 线段略2有边有际 直线略0无边无际 表三

图形端点个数延伸情况 射线略1有头无尾 线段略2有头有尾 直线略0无头无尾

师问生1:对于这里的最短、中等、最长,你是怎么想的? 生1支支唔唔讲不清楚。

师:生1的看法是否正确我们学完本课后再去讨论。生

2、生3的看法你们觉得如何呢? 生:我觉得他们概括得都很到位。

师:我真佩服你们啊,你们用了这些非常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述射线、线段和直线的延伸情况,可以说绝无仅有,太棒了!

此处的教学教师同样采用了先低后高的策略对课堂生成性资源进行处理,(先评价生1的作品,再评价生2的作品,最后评价生3的作品),对射线、线段和直线的特征在逐步提升中认知。

3、利用资源——引发冲突——解除疑惑

对于生成性资源,我们如果把握好教学契机,还可以利用生成性资源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学疑惑问题。

【案例】在教学《认识小数》一课时,前面老师引领学生明白了1角可以用0.1元这样的小数来表示,接着老师出示1分问:“你还能用这样的形式来写吗?”学生便这样写:00.1元。面对这样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追问:“他写对了吗?小数点有什么用?”生:“小数点能告诉我们个位在哪里。”师(指着00.1的小数点):“小数点在这里,个位在哪里?”生:“在小数点前面第二位。”师:“刚才我们0.1的个位在小数点前面第一位,现在又说在小数点前面第二位了,这样行吗?”生:“不行。”师:“那怎么办呢?” 显然,以上的案例中教师利用了生成性资源进行比较,以适当的方式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思考信息(生成性资源0.1和00.1),非常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明白1分应该表示为0.01元。

4、延缓评价——后续学习

对于有些生成性资源作延缓评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例】教学《射线、线段和直线》一课,老师让学生画射线,发现有一个学生是这样画的:。教师发现后,不忙着评价,而是把它放到了“认识直线”的环节中再来评价。师(出示学生作品):刚才在画射线时老师发现了这样一幅作品,它是射线吗? 生:不是,因为它没有起点的。师:那它是线段吗?

生:也不是,因为它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师:是呀,它是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的。(课件演示)像这样的线叫做直线。

对于直线的认识,老师利用了画射线时的错例,对其延缓评价。这样的处理方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分类整理——提升效率

有时,课堂生成性资源会出现多而杂的现象。一旦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教师不可慌了手脚,手忙脚乱。我们可以对众多的生成性资源进行分类整理,相类似的生成性资源放一块儿,分成几大类,从而节省了时间。这样的处理方法简洁有效,使原本的杂乱无章变得井然有序,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分析

经过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实践,我校数学教师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课题研究获得了良好的成效。

1、通过一年的研究实践,我们又做了内容与前测时一样的调查问卷,发现原先令人不太满意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利用的现状有所改善。(详见表

1、表2)表1 题目实验总人数24人 项目前测后测

你认为,你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吗?是719 有时是175 不是00 说不清00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你是否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特别关注214 关注148 较少关注32 只有上公开课时关注50 当课堂中出现的一些意外资源时,你的做法是全部利用 9 0 不予理睬,继续按预设进行 6 1 有选择地利用 8 22 先放置,课后研究 1 1 表2 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调查统计表 题目实验总人数100 项目前测后测

你对课堂学习的看法(单选)很有兴趣 4770 有点兴趣4530 不感兴趣80 你喜欢学习的原因

(可多选)可开动脑筋3870 有用2763 很生动2590 教师讲得好4080 可以积极参与2590 经常获鼓励2570 你对学习的信心(单选)充满信心1158 较有信心2043 无所谓40 没信心50

2、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数学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为能掌握相关课堂生成性资源合理利用的策略对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数学能力提高的影响,我们专门设立了一个对比班与实验班进行成绩的对比性研究,并作了前测和后测的研究数据收集和分析。1)实验前测

将实验班和对比班实验开始前一学期的数学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实验前的学习成绩。对实验开始前实验班与对比班的数学期末成绩进行同质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实验班和对比班实验前成绩的差异检验 人数 n总分 ∑X平均分 M标准差 SDtP 对比班54451483.614.010.346>0.05 实验班50417583.513.09 结论:两个班数学测验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在训练开始前对比班的成绩比实验班的成绩略好一些,实验班的平均分为83.5,对比班的平均分为83.6,但统计检验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这两个班的数学成绩相当,差异不显著。2)实验后测

表4 实验班和对比班实验后成绩的差异检验 人数 n总分 ∑X平均分 M标准差 SDtP 对比班51453088.827.762.549<0.05 实验班47434592.456.31 结论:经过两年的实验,实验以取得初步成果,实验班的平均分为92.45,对比班的平均分为88.82,实验班的平均分与对比班的平均分的差异已接近非常显著水平。3)实验班前后测对比

表5 实验班前、后测成绩的差异检验 人数 n总分 ∑X平均分 M标准差 SDtP 实验前50417583.513.094.33<0.01 实验后47434592.456.31 结论:实验班被试的前后测结果经Z检验,差异显著(p<0.01).这说明在实验班所采用的策略,对提高学生的成绩在一定时间内有明显提高。

3、通过一年的探索,我们初步探索了合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策略、技巧,并在具体教学中实施、总结、改正、完善,教师们在课堂上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的能力逐步提高,为师生之间架设了一道便于通融、利于发展的桥梁。

4、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近一年来,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发表或获奖,在课堂教学竞赛中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见表6)表6

五、课题的问题思考

1、我们应进一步加强今后课题的管理,尤其是加强课题过程的管理,注重原始资料的积累,以便于不断地提炼、反思、总结,更好地促进深化课题成效。

2、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少,大多仅限于本校教师的互相学习,研究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空间的限制。

3、在当前大班额的情况下,如何增强教师运用策略的能力。

4、在数学教学中对“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任重而道远,是一项值得长期探究的课题,我们应再接再厉,以研究者的身份自居,尽力弥补以上的不足,真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实践综合发展!

六、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5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3]《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叶澜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4]《小学数学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研究》江苏省沛县实验小学课题组 [5]《小学数学动态生成性教学策略的研究》临海哲商小学课题组 [6]《动态生成教学》蔡楠荣主编上海三联出版社

利用性学习 篇6

一、生物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大纲要求“重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初中生物典型的探究实验有23个,其课时数占实验总课时的45%以上,比重非常大。但由于生物教师师资缺乏,很多学校都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来兼任,这样的兼任教师实验技能差,导致实验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1)实验的开设率较低,对探究性实验教学无从入手,探究实验一带而过或干脆不做,使做实验沦为讲实验。(2)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没有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没有帮助学生根据问题和实验条件去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对实验原理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对已经做过的实验没有留下什么印象。(3)实验结束后,没有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使学生不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不能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处理,仅靠教材中现成的答案填写实验报告。

二、利用“典型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为了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我校生物组进行为期三年的省级教研课题《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生物实验探究能力》的教研实践活动,利用初中生物典型探究性实验教学,以“研中教,教中研”的实践方式,在实验教学上不断探索,三年来我校生物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下面以几个典型探究性实验教学为例,谈谈我们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引学生入探究实验之门,帮助学生形成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

【例1】 “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实验

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活动。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探究兴趣浓,但是由于缺乏探究经验,在刚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时候,往往会无从入手。因此,在上第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时,需要教师手把手地引导学生入门:通过巧设问题,按照设疑、质疑、解惑的步骤,让学生带着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去体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渐形成实验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去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从捕捉鼠妇时所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在翻开石块或移动花盆时,鼠妇很快爬走了。根据这个现象你们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质疑:为什么鼠妇喜欢在石头或花盆下?翻开石头或花盆的时候鼠妇迅速跑掉,鼠妇是不是怕见光?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石头或花盆底下土壤是潮湿的,土壤潮湿情况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引导学生从可能影响鼠妇的分布因素中选定所要探究的因素,然后根据选定的因素提出问题,假设预计问题的结果。再通过小组思考和讨论完成实验的设计。

(1)哪些因素可能会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你探究的实验因素是什么?

(2)根据你探究的因素可提出什么问题?作出什么假设?

(3)在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大概是多少只?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和用20只鼠妇做实验,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为什么?

(4)在你选定某个因素探究后,对于其他可能影响鼠妇分布的因素,你是怎样处理?如何保证你的实验结果只是因探究的实验因素不同所引起的?

(5)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实验设备?怎样有效地使用实验设备?

(6)怎样进行实验才能使实验结果更具科学性?

(7)组内成员如何分工合作才能提高实验效率?

(二)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例2】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

这个实验的特点是探究活动涉及多个因素。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有序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做到严谨有序、步步深入,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从众多的因素中,明确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挑战多个变量的实验设计。让学生从最初的想法慢慢形成完善的实验思路,让后续的探究活动变得水到渠成。通过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学生从中领悟探究活动的意义,让学习目标成为一种有力的探究动机。也通过系列的问题导学,让学生在问题讨论、分析中提升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理清实验思路,使探究活动的思路更清晰、方法更明确、过程更科学,加深学生对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的理解。

1.引导学生联想农民播种的情形,思考: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学生提出各种因素,如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肥料等。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证明自己的观点:以上哪些因素是必要的条件?哪些条件是不必要的?)

生1:用黄豆培养豆芽时,要用布盖好遮光。证明种子萌发是不需要阳光的。

生2:发豆芽的时候不需要种在土壤中,证明没有土壤,种子照样可以萌发。

生3:种子的胚乳或子叶中储存有营养,可满足萌发时种子对于营养的需要,所以种子的萌发不需要肥料。

2.通过多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设计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

(1)你最想探究哪一个外界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这个实验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用具?你打算怎么操作?(提醒:实验中要注意的原则)

(3)回顾种子的结构,对实验所选的种子有什么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种子要求相同吗?除了种子自身条件之外,还需要具备哪些外界条件?

(4)如何控制变量?(温度、水或空气)

(5)除了教材中介绍的控制变量的方法之外,你还有其他做法吗?endprint

(6)需要观察哪些实验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实验现象?如何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7)你还有什么新问题?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亲身所见所闻的实例证明对“光”和“土壤”的排除,对“肥料”的排除则是用所学的知识来举证的。排除了阳光、土壤和肥料这些不必要的条件,而水、温度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是大家比较认同的。引导学生用适当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暗示学生假设需要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让学生意识到“处处留心皆学问”,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三)引导学生对探究实验进行延伸和拓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能力的升华

在学生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思路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方法后,还需要启发学生对生物实验进行延伸和拓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以实现能力的升华。

【例3】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而引导学生对此实验稍加变化延伸就可变成“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了。把原来注入等量淀粉糊的编号为a、b的2支试管,改为分别各注入1mL和2mL淀粉糊;然后2支试管同时加入2mL唾液。振荡,同样也同时放入约37℃水中恒温保存10秒,再同时取出2支试管冷却;最后向2支试管中各加2滴碘液,观察2支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两支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有明显的区别:淀粉糊量为2mL的仍然变蓝,而淀粉糊量为1mL的不变蓝。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很容易得到结论:唾液能消化淀粉。唾液过少,或与食物没有充分搅拌,都会影响消化,也就证明了暴食暴饮会使食物不能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液有限,不能消化过多的食物,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又如,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这个实验中,由于鼠妇这种小动物外界诸多因素都对它产生影响,不太好控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改用了蚯蚓。蚯蚓对光反应非常敏感,蚯蚓的可控性更强,利用蚯蚓不到1分钟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因此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了实验时间;而且实验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步骤与教材高度一致,这对于初次接触探究实验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次实验的成功体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总之,农村生物教师要以“典型探究性实验”教学为契机,在帮助学生形成实验思路、掌握设计实验方案方法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对所涉及的问题和衍生出的问题进行研究,使实验探究具有延展性和增殖性,并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程莉君,赵晓燕.部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中学生物学,2011,27(6):48-49.

[2]黄贞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惑[J].实验探究,2008(12):127.

[3]王翠微.改进初中生物实验展现探究教学魅力[J].现代教育科学,2010(3):99.

[4]朱强.贴近课标大胆尝试[J].新课程·中学,2011(9):41.

[5]钱维.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1(2):17.

利用性学习 篇7

一、创设有效情境,积极参与拓展性活动

根据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的理念精神,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各种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拓展性活动,引发学生在拓展性学习活动中积极品味语文知识,丰富和积累语言,加深对文本内涵的解读。

例如,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时,教师可以抓住李白与汪伦话别的空白处开展拓展性活动。运用多媒体屏幕播放了青山绿水、桃花盛开的景象,在轻快的乐曲声中,教师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汪伦进行话别。学生在这种宽松的、愉悦的情境中自由想象,沉浸在各自扮演的角色中,品味诗句内涵,运用独特的语言,抒发朋友离别时那种依依难舍之情。深化学生的阅读情感,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陶冶学生阅读情操。又如,教学《落花生》时,多媒体屏幕展现花生结果时的情景,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父亲的话,给每个学习小组分发一碟炒熟的花生,让学生一边吃花生一边品味父亲话中的含义。生1:“父亲对花生的评价是朴实无华却很有用。”生2:“父亲认为花生一点不张扬、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生3:“父亲要孩子们像花生那样成为有用的人。”教师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有的学生举出貌不惊人的铅笔、橡皮;有的学生举出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邮递员……教师再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活动,提出题目:赞美你,(赞美周围像花生那样的人)或颂(如小草)。在和谐、生动的情境中,学生积极参与了拓展性活动,感受了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乐趣,锻炼和促进了语文学习能力的生成。

二、利用阅读平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阅读活动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活动,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从中获得思想启迪,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例如,教学《鲸》时,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鲸的各种资料。课堂活动中,教师提出:“学完了课文,相信大家已经更为具体地了解了鲸, 请大家再观赏鲸的家族中一些成员的资料。”多媒体屏幕出示各种鲸的图片或资料,画外解说蓝鲸的演讲: 我是一头蓝鲸,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身长3米多,体重190多吨,要有33头大象或300多头黄牛的体重才能与我相当,我的一条舌头就有4吨重,比一头大象还要重,我的力气特别大,能抵得上一个货车头的力,我的外号叫“大力士”……教师提出:“听了蓝鲸的演讲,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小组互动交流后,生1:“蓝鲸的演讲简洁明了,不但把自己体形大介绍得十分具体, 而且就自己的力气作了形象比较。”生2:“蓝鲸演讲时运用了列举数字的方法,把自己的身长、体重介绍得很具体。”生3:“蓝鲸介绍自己的体重时,能把自己与大象、黄牛作比较,说明了自己特别的重。”经过对话交流,学生感悟和体验了运用说明方法进行介绍的重要性。学生扮演鲸族成员的角色进行演讲,利用手中的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鲸,用鲸的口吻向大家介绍,并注意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适时开展拓展延伸活动,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三、运用拓展性活动,发展语文创新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弱密切不可分。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拓展性活动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拓展学生阅读思维空间,促使学生迸发阅读创新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运用课文中的开放性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自然而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小松鼠找花生》一课中“想一想,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 ”、《乌鸦喝水》一课中“瓶子旁边要是设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 ”等教师利用这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和思维空间。又如,教学《语文园地五》的第二处“我会读”时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朗读后,出示阅读问题,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天上的白云有时像成群的小白羊,有时又像什么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平时观察,试着改编这首儿歌。在这样的拓展性活动中, 积极调动了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 也就是把平时对白云的观察、想象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有的学生编撰了《天上的小狮子》,有的编撰了《可爱的小白狗》,有的编撰了《那是一群小白羊》,等等。在拓展性活动中,学生思维得到开拓,想象能力得到强化,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有效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篇8

一、利用一次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例1已知|a|<1, |b|<1, |c|<1, 求证:abc+2>a+b+c.

证明:欲证abc+2>a+b+c, 需证 (bc-1) a+2-b-c>0.视a为主元, 构造函数f (a) = (bc-1) a+2-b-c.因为|b|<1, |c|<1, 所以bc-1<0, 故函数f (a) 在 (-1, 1) 上是减函数.又f (1) =bc-1+2-b-c= (1-b) (1-c) >0, 所以当a∈ (-1, 1) 时, 总有f (a) >0, 故原不等式得证.

二、利用三次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例2已知p3+q3=2, 求证:p+q≤2.

证明:设f (x) =x3+q3-2, 则函数f (x) 在R上是增函数, 因为f (2-q) = (2-q) 3+q3-2=6 (1-q) 2≥0, f (p) =p3+q3-2=0, 所以f (2-q) ≥f (p) , 从而2-q≥p, 故原不等式得证.

三、利用分式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四、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例4已知a、b、c>0, 且a2+b2=c2, n>2且n∈N*, 求证:an+bn

例5已知a∈R, 求证:a8-a5+a2-a+1>0.

证明: (1) 当a≤0或a=1时, 原不等式显然成立.

(2) 当a>1时, 函数y=ax在R上是增函数, 所以a8>a5, a2>a, 所以a8-a5+a2-a+1>0.

(3) 当0a5, 1>a, 又a8>0, 所以a8-a5+a2-a+1>0.

综上, 对一切a∈R, 不等式a8-a5+a2-a+1>0成立.

五、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六、利用“莱克”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浅谈利用赏识性评价提高教学效率 篇9

关键词:赏识,评价,教学效率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离不开别人的鼓励和欣赏, 欣赏别人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 一位成功的教师也必然会欣赏他的学生。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 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两类: 消极强化手段 ( 惩罚性教育) 和积极强化手段 ( 赏识性教育) , 实践证明, 惩罚性教育往往导致学生出现对抗的行为、抵触的情绪, 导致学生出现逆反而不愿意学习, 甚至出现反社会的行为。而赏识性教育往往容易被学生接受, 它可以激发出学生更多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尊感, 从而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知, 赏识相比惩罚更有效, 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贯彻以赏识性教育为主的原则, 教师教学中把它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积极强化手段。

实践证明, 要想在全体学生中实现素质教育, 使不同层次的不同学生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材施教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把“因材施教”运用到“赏识性教育”中, 就成了“因材施赏”, 即: 对学生按智商、个性、生理等特点的不同进行分组归类, 对待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欣赏方法, 在不同的方法中积极贯彻落实赏识性教育。

学生在学校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学习。学习成绩的高低不仅仅代表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量, 而且还影响着一个学生的自尊感、自信心、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人际关系。同时, 一个学生的自尊感、自信心、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人际关系反过来也会影响该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的成绩可以让学生完成自我认可, 可以让学生获得老师、同学及家长的认可, 可以让学生更加得自尊和自信, 可以让学生更有学习兴趣和热情, 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和展示, 而不断地获得老师的赏识和认可,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可以推动学生的自我认可以及获得同学的认可, 从而让学生更自信和自尊, 更加的有责任感, 让学生加倍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进而不断地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形成良性循环。《中国教育报》曾刊出这样一个故事: 自然科学家戴嵩松在上五年级时, 因为生病她住院20多天, 学业因此受到影响, 病愈回校第一天的自然课小测验, 她的成绩是50分, 让她又羞愧又焦虑。但是班主任讲评让她的感受豁然开朗: 戴嵩松同学是在一节课也没有上的情况下参加考试, 居然能答对一半, 这非常不简单, 我提出来给予表扬。老师的表扬、同学的掌声, 改变了戴嵩松对自然科学的感受, 使她以后格外偏爱自然科学, 投注了更多的学习热情, 从而使她成为一名自然科学家。

“因材施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热情

心理学家曾经提出期望动机理论: 动机 = 估计成功的概率×对成功价值的评估, 对于学生受教育来说, 学生对获得成功可能性的评估以及他对成功价值大小的评估, 与他接受教育、努力学习的动机的强弱成正比。如果学生认为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大, 并且成功带来的价值感强, 那么他学习的动机就强, 有了学习动机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动力, 学习成绩自然就会高。反之, 如果学生认为获得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小, 甚至不可能获得成功, 或者即使获得成功也对自己没有意义 ( 比如说学习是给父母学的) , 那么他的学习动机就比较弱, 甚至是没有, 自然也就没有学习动力,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厌学, 成绩自然也一塌糊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赏识性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以及成功的价值, 即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与关注, 而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不同的赏识 ( 即因材施赏) , 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引导其树立适合自己的短期目标, 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提高其对成功概率的评估, 同时可以使其明确成功的价值—即可以获得认同、赞赏, 那么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 学习热情就会高涨, 学习效率就会大大的提高。因此, 对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多表扬、多鼓励、多赞美, 及时肯定其进步、其成绩, 激发及强化其学习动机, 使每位学生都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规范教师的评价分层和赏识行为

1. 主观改变

作为一名教师, 一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要从内心深处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 从内心深处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热爱学习并能够学好的, 只要我们给予合适的教育方法。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所有学生的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 创造能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最高水平的学习条件。因此, 我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灵活、更加有创造性。

2. 客观改变

采用更加规范的评价分层并给予及时适当的赏识行为。首先, 把教学评价贯穿渗透在各个教学过程中。运用期望动机理论对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根据评价数据帮助学生建立通过努力就能够达到的短期奋斗目标, 帮助学生从相对容易成功的角度努力。根据评价数据制订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 使教师对各层次学生的奋斗目标都有了清晰的理解和把握, 做到因材施教。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灵活运用“因材施赏”。根据分层评价的数据,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层推进, 分层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 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 并根据其实际结果给予赏识性评价, 让几个层面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让几个层面的学生都可以感到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因此,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贯彻赏识为主的原则, 多表扬, 少批评; 多鼓励, 少抱怨; 多赏识, 少惩罚。教师注意运用欣赏学生的原则, 把它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积极强化手段, 经常使用, 同时要面向全体“因材施赏”, 有的放矢,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纪晓旭.赏识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其解决策略.现代教育科学, 2010, (4) .

利用构造法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篇10

证明undefined

对于本题, 常规解法用综合法, 利用2 (a2+b2) ≥ (a+b) 2来证明.下面我们利用构造法加以证明, 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方法1 (构造复数)

令z1=a+bi, z2=b+ci, z3=c+ai, 则

undefined

显然, 当且仅当a=b=c时, 等号成立 (以下相同) .

方法2 (构造向量)

构造三个向量x= (a, b) , y= (b, c) , z= (c, a) , 则

x+y+z= (a+b+c, a+b+c) .

由向量的性质|x|+|y|+|z|≥|x+y+z|, 得

undefined

方法3 (构造向量点积)

构造x= (a, b) , y= (1, 1) ,

由x·y=|x||y|cosθ≤|x||y|, 可得

undefined,

同理有undefined

三式相加, 得

undefined

方法4 (构造几何图形)

构造正方形 (如图) , 显然, 折线OMNP大于线段OP, 即undefined

方法5 (构造三角代换)

为表示方便起见, 记undefined,

则不等式变为undefined

令a=r1cosα, b=r1sinα, 则

undefined

同理可得undefined

三式相加, 得undefined

于是undefined

方法6 (构造两角和的正弦)

undefined,

即undefined,

undefined

三式相加, 得

undefined

以上六种证明法中, 其实不难发现方法1, 2, 4是类同的, 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而已, 同理方法5, 6也有异曲同工之效.学生通过多角度以及不同解法的训练, 不仅提高了数学能力, 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摘要:发散性思维的最高目标是能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 思维活动进入创新的高级阶段, 一题多解就是一种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好素材.

关键词:构造,不等式,发散思维

参考文献

利用性学习 篇11

关键词:动态课堂;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

叶澜教授认为,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它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预定的轨道进行,总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的新鲜事、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这种“超出预设”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成”,即课堂生成性资源,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动态生成的不在预料之中的教学资源。根据生成性资源产生时学生的状态,可分为主动性资源即自发生成的资源,和被动性资源即教师在动态教学中通过自身的智慧与机智捕捉、引导而生成的资源。

一、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提供生成的空间

一堂成功的历史与社会课,应是动态的课堂。教师如何利用课堂资源,带领学生从动态中体会、领悟、收获,并完成教学任务是一堂课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动态的课堂就需要教师创设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善于尽情地表达内心的想法,这样才能为课堂动态教学创造出无穷的生命力。情境的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就是课堂生成的“滋养液”,有利于“孵化”出有效的课堂生成性资源。

二、节外生枝,促成精彩课堂

在动态课堂中,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进程的突发事件等这些无法预料的、随时涌现出的、非预设的生成性资源,如果我们教师能自觉地理解、接纳、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并积极寻求处理这些“生成性资源”的技巧与方法,就往往是课堂的教学契机,也可能是一堂课展示的亮点,从而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资源。要开发和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师必须创造必要的条件,做好必要的准备和具备善于补足、即时从容应对和有效处理等方面的能力。

在九年级社会《联合国与联合国宪章》的一节公开课中,当讲到联合国为世界和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时,一位平时很喜欢看时事政治,也很有主见的男生提出了让我和所有听课老师都没想到的问题:联合国既然是制定世界规则的地方,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美国的霸权主义?联合国为什么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却软弱无力?当学生问这一问题时,我也是一怔,因为这个问题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很难答出,即便讨论效果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但如果我只是告诉结果,又违背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我灵机一动,承接着那位男同学的问题反问到:“你说得很对,联合国是制定世界规则的地方。在初一我们曾学过‘规则与法律,那谁能说说规则与法律的不同呢?”这块知识学生是有储备的,所以回答得很积极、主动,其中一个学生回答说:“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我立即抓住学生的这一回答,指出联合国虽说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也有局限性,联合国宪章规定,联合国宪章没有法律效力,但会对会员国产生很大的政治影响。没有法律效力,也就没有强制力保障了,所以联合国的宪章需要各国自觉遵守。后来评课老师说,正是智慧地利用了偶发的生成性资源,才使得课堂柳暗花明,既突破了难点,又举重若轻,增添了课堂的活力。

三、善于捕捉,抓住灵动的精彩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涌现出许多新的想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暴露出许多新的思维。这些新想法、新问题、新思维,可能是我们课前事先估计到的,也可能是我们课前根本没有预料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充分挖掘学生的亮点资源,抓住课堂灵动的精彩。

四、善待错误,妙手回春

理想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而真实的课堂必然是动态的,学生在课堂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回答错误,而正是学生这些原生态的错误的暴露,有时却可以成为课堂绽放绚丽光彩的契机。若能重视并合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合理利用这些差错,便

可以使教学平添一些美丽。

例如,在讲授九年级社会《“南北”关系与“发展”主题》一目内容时,我问到:发展问题为什么有时也称是“南北”问题?问题一出,一男生就不假思索地回答:“南指发展中国家都在南半球,北指发达国家都在北半球。”此言一出,招来其他同学的纷纷指责与哄笑,该男生脸倏地红了,我随即让另外一女学生回答,女同学说:“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在南半球,发达国家大部分在北半球。”我一边肯定女同学的回答,一边又让刚才回答错误的男同学再回答另一个问题:“中国位于哪个半球?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男同学这次回答用语很严谨:“中国处于北半球,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赞赏道:“你不仅答对了问题,还让同学们知道了以后回答问题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性,谢谢!”男同学在我真诚的谢意中,已经丝毫没有了刚才的羞涩。在接下来的课堂中,男同学的学习很投入,回答问题踊跃但不失准确,这就保护了学生善于回答、敢于回答的精神,课堂也因错误而更美丽。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每一位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总体把握课堂,在课堂中去营造、预设、引导、捕捉、善待课堂的动态生成,去开发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这样定会使课堂因生成而灵动,因灵动而绽放精彩。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1997(9).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06.

[3]杨九俊,吴永军.从理解到行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07.

利用性学习 篇12

本次课,以军事中的99式主战坦克上的破甲弹引入,观看破甲弹击毁装甲目标的录像。引入破甲弹的内部结构,得到破甲弹剖面图,破甲弹头螺的长度影响破甲弹的破甲深度,这里需要求出其头螺长度与其口径的比值。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得研究破甲弹的破甲深度随这个比值变化的增减范围,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函数的单调性。

二、概念回顾

提出问题:什么是函数的单调性呢?

首先从几何图形上看,如果曲线沿着x轴正方向是上升的,函数就是单调递增的;如果曲线沿着x轴正方向是下降的,函数就是单调递减的。从解析式上看,对于区间内任意两点,如果函数是递增的自变量越大对应的函数值就越大,反过来,如果函数是递减的,自变量越大对应的函数值就越小。换句话说也就是,可以通过函数值差值的符号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任取x1,x2(a,b),不妨设x1(27)x2,则f(x2)-f(x1)如果差值是正的函数就是单调递增的,差值是负的函数就是单调递减的。

三、探索

回顾了函数单调性的概念,解决引例中的问题。在理想状态下,通过采集一些相关数据,运用数学建模中拟合的方法可以得到破甲弹的破甲深度随头螺长度与口径变化的解析式:f(x)(28)-x3(10)4x2(10)3x(10)11。如果利用图像,不能有效的精确量化出这个点。利用定义法求解呢?发现差值的符号不容易判定。这就急切的需要我们寻找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来判定函数的单调性。

四、判定定理

设函数f(x)在[a,b]连续,在(7)a,b(8)可导,如果

五、界点

单调性函数的局部概念,对于有些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导数符号不唯一的,我们要通过划分区间来谈论他们的单调性。如何划分区间呢?分界点很关键。

发现一:单调区间的分界点可能出现在驻点处。

发现二、单调区间的分界点可能出现在不可导点处。

发现三、驻点和不可导点不一定是函数单调性的分界点。

六、归纳总结利用判定定理求函数单调性的解题步骤

(一)确定函数的定义区间;

(二)求导函数;

(三)找疑点(驻点、不可导点);

(四)列表考察,得出结论。

七、解决问题

(4)列表格:

函数在(03,)单调递增,在(,3(10))单调递减。

有了这个具体的增减区间,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界点3就是要求的破甲弹有利比值。即破甲弹头螺长度与口径比值为3时,破甲深度最大。

八、课堂小结

函数的单调性时函数的一种很重要的几何性态,今天高等数学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方法——借助导数。本次课大家要熟记一个判定定理在给定区间内如果闭区间连续、开区间可导,,则函数单调递增;,则函数单调递减。同时掌握用判定定理解题的4个步骤,最有用一个口诀概况今天所学知识:定理记心间;正负定增减;符号看导数;找疑是关键。

摘要:以前利用单调性定义和函数图像求单调性时,对于很多复杂的函数我们难以得到它们的图像,利用定义法求解时很难计算甚至根本无法实现。我们学习完“导数”这个工具后,使得函数单调性的求解既简便又有效。下面是我对“利用导数求函数单调性”的教学设计,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用实例引入,又利用设问、猜想、证明带动学生思考,建立了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新方法。

上一篇:福利模式下一篇:《看云识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