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法发展完善探讨

2024-09-21

证券法发展完善探讨(共10篇)

证券法发展完善探讨 篇1

1. 资产证券化内涵界定

所谓资产证券化 (asset securitization) , 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 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行为, 使其具有流动性。20世纪70年代前后, 资产证券化初次现世, 美国投资银行家Lewis S.Ranieri (1977) 在同《华尔街》杂志的记者探讨抵押贷款传递证券时, 首次使用“资产证券化”这个用词, 此后资产证券化一词就开始在金融界流行起来了。Uardener (1991) 对“资产证券化”一词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他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工具, 它借助金融市场使得存款者和贷款者能够全部或者部分相匹配的过程, 重点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传统的封闭式市场信誉将由开发的市场信誉所取代”。被誉为“资产证券化之父”的美国耶鲁大学教授Frank J.Fabozzi (1996) 提出观点, 他认为:“我们可以将资产证券化广泛地定义为一个过程, 然后借由这个过程包装那些具有相同特征的贷款、应收账款、租约、消费者分期付款合同以及其他非流动资产, 使他们能够形成具有投资特征的、市场化的付息证券”也可以说, “创立由资产担保的证券的过程被称为资产证券化”。

2. 中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自资产证券化的浪潮席卷我国开始, 政府连同各有关部门进行积极的试点探索, 在政策利好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金融环境实际情况, 不断推进资产证券化本土化。但是在我国金融市场本身不成熟的情况下, 这一新兴事物的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 法律体系尚待完善, 资产基础相对缺乏, 市场主体单一, 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水平参差不齐, 资产证券化专业人才短缺, 种种问题的存在, 使我国现行资产证券化所面临的瓶颈。

2.1 法律体系尚待完善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个新兴事物进入我国, 在我国并没有成熟的运营环境。目前, 我国还没有出台资产证券化相关的法律法规, 也没有一部适用资产证券化的现行法律, 虽然银行及时出台了一些资产信贷化的相关规定, 但是其适用范围较为狭窄, 法律地位本身不高, 只能限制在某个范围内使用, 如果与上位法律存在冲突, 将自动失效以服从上位法, 投资者的利益难以得到法律保障。

2.2 基础资产相对缺乏

我国现有的可用于资产证券化的有效资产较少, 市场的准入机制建立不完善, 导致我国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缺乏。具体来讲, 一方面由于资本意识不足, 普通老百姓不愿将个人资产如住房进行资产证券化, 民间资产证券化规模较小;另一方面一些愿意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资产, 多数属于无抵押和担保的信用贷款, 一旦其资金链断裂, 很容易形成坏账, 不满足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条件, 因此这部分资产不能作为资产证券化的考虑对象。

2.3 资产证券化市场参与主体有限

资产证券化的良性运转需要稳定资金来源, 但是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成熟, 普通群众的资本观念相对保守, 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为资金充足、信用良好的大型国企或央企, 而私营企业或者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小、投资力量不足, 很难真正融入到资产证券化的浪潮。因此, 资产证券化的资金来源单一, 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 甚至有意无意将一些市场主体拒之门外, 导致我国资产证券化资金规模不足, 严重阻碍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2.4 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质量较低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统一的行业规范尚未完全建立, 同时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金融业务, 具有一定复杂性, 需要不同的金融服务机构协同合作才能保证其顺利实施。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 金融服务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且总体技术水平较低, 在寻找合适的资产证券化金融服务机构时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 还不能保证最终选择的中介机构在实际操作能否有质量保证, 且金融服务机构之间合作低效, 也会拉低整体的服务水平。

2.5 资产证券化市场人才短缺

资产证券化是一项操作程序复杂、技术性要求高的复合型金融工具, 牵涉到贸易、金融、法律、政策等多个领域, 急需多领域跨界且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但在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尚属于起步阶段, 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还处于建设当中, 相关人才储备不足, 同时, 在职的从业人员并未经过相关的专业培训, 专业知识相对缺乏, 难以胜任这项对技术性和专业性都要求非常高的工作,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3. 解决中国资产证券化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建立适应资产证券化的税收会计制度

税收与会计制度与资产证券化参与者的收益与责任确认息息相关, 是保证资产证券化成功的前提。在会计方面, 要革新会计方法, 加快制定专门针对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准则, 使其更好地适应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操作程序;在税收方面, 要加快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 要根据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具体情况, 合理控制征税比例, 使更多的市场主体可以参与到资产社会化的浪潮当中, 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活性, 带动我国金融市场的成熟稳定发展。

3.2 积极扩大市场需求

需求量决定市场规模, 是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而市场需求不仅取决于政策引导, 更与市场主体及投资者的类型、特点息息相关。扩大资产证券化市场需求, 需要不断创新金融模式, 带动良性金融资本进入资产证券化市场, 要将重点放在银行基础设施、期限较长的消费信贷资产上, 要加大与大型国有企业合作, 加大优质资本进入, 同时要加大政策力度, 引入民营、私营、外资企业中的优质资本, 以多种渠道扩大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

3.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资产证券化的推行离不开法律支撑和保障。首先, 修订《公司法》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 使SPV可以成为债券发行主体, 允许SPV以发行债券的收入来向发起人购买基础资产, 从而使得资产转移能够实现, 真正达到破产隔离的效果。其次, 修订《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则》, 将合同权利转让由统一主义改为通知主义, 降低资产证券化资产转移的交易成本。

3.4 规范发展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对于目前国内各类金融服务机构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现状, 政府应加快出台相应规章制度, 制定具体的规范标准和行业准入机制, 清除不符合要求, 达不到规定指标的中介机构, 提高金融服务市场的整体水平;要加快建立一个高效、公平、透明的金融服务机构信用评估体系, 对符合技术标准的金融服务机构进行信用等级评估, 动态监管资产证券化服务业务, 促使其不断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要通过理论培训、实际操作等方式培养能够规模化运作资产证券化的律师队伍, 以及相关的专业法律咨询人才, 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推行提供法律支持。

3.5 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资产证券化涉及面广, 需要运用到金融、法律、贸易、证券等多个方面的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它要求从业人员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更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快高校资产证券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增加人才储备, 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 增强学生的实战经验;其次, 政府可以加大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从现有的从事资产证券化的人员中选取精干力量进行回炉再培训, 使这一批人迅速成长, 进而带动整个行业从业者水平的提高;再次, 可以与国外相关机构进行合作交流, 借鉴其先进的经验理念, 培养一批专家人士。

结束语

总而言之, 资产证券化作为较为成熟的金融工具在国际上已享有良好的声誉, 但是在国内起步较晚, 与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市场环境、金融体制尚未完全融合, 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堪忧, 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这一系列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思路、攻坚克难, 使资产证券化更好地为我国金融市场服务。

参考文献

[1]邹晓梅, 张明, 高蓓.欧洲的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特色产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上海金融, 2015 (10)

[2]宋强.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未来路径选择, 未来与发展, 2014 (11)

[3]钱凯.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的观点综述.经济研究参考, 2013 (01)

[4]张文剑, 赵鹏.中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影响因素分析.晋中学院学报, 2014 (06)

[5]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课题组, 王涛, 刘承洋.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市场行为选择、影响因素与对策.金融会计, 2014 (12)

论如何完善我国证券的发行方式 篇2

【关键词】 证券;私募发行

中图分类号: F830.91

我国长久以来因桎梏于经济体制的形式,使证券发行方式一直畜乎于公开发行的樊笼之中。但是,经济的持续发展给证券发行方式带来了新的生机,这就是私募。私募,以势不可挡之势愈发成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在我国证券市场不断创新的今天更应该以法律为基点对私募进行研究。

1 私募发行的含义

证券私募发行,在我国没有明确的法律概念,但在学界又有多种理解。(1)证券私募发行是针对特定对象、采取特定方式、接受特定规范的证券发行方式。(2)私募发行是指非公开发行,是指证券的发行仅限于发行人内部,不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行为。(3)私募发行是指仅以少数与发行者有密切往来的投资者为募集对象而进行的发行。由以上的概念列举中可以看出私募的概念主要有两个重要内容:一是针对特定对象,二是以非公开发行方式进行。

2 我国证券私募发行的立法现状及其缺陷

我国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渐行条例》和1998年颁行的《证券法》都是以公开发行和上市公司为基点制定的,根本没有涉及任何与私募有关的内容。这就造成了对现实中存在的私募发行没有法律约束和规制的窘境。但是,2005年10月,我国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给了私募发行一定空间。虽然没有直接援用“私募发行”的表述,但规定中的“向特定对象募集”、“非公开发行”的词语使用就是在说私募发行。以上两部法律的出台能够让我们找到一点私募发行的踪迹,也就是说私募发行真实、健全、丰满的原貌还是有待挖掘的,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1)没有对“私募发行”概念的严格表述。《证券法》第10条仅规定了认定公开发行的标准,可是对于私募发行的概念、标准就只字未提。根据与公开发行相对的理解,能否将此规定以外的发行方式都看做是私募发行?

(2)私募发行还在采用核准制。根据我国《证券法》第13条第二款的规定,体现出了私募发行受到公募发行规范制约的特点。而在私募发行制度完备的国家,是把私募发行的豁免注册和核准作为私募发行的主要特征,从而去实现私募发行募集资金的简便高效的。那么,我国的私募发行又怎样实现这样的效能呢?

(3)对投资者的资格没有明确规定。是不是属于特定范围的人就可以称为特定对象呢?这里说的特定对象就是私募发行的“投资者”,而根据美国的相关法律,这里的“投资者”是指拥有相当资产或收入的机构或个人,具备足够投资知识经验的人,了解发行人有关信息,能自我保护的人等;对于其中某些对象还有人数方面的限制。而根据我国《证券法》第10条的规定,只有人数200人以内的规定,至于这些投资者的资格问题就没有具体说明了。这难免在实践中的法律认定上造成困境。

(4)没有明确的信息披露制度。我国《证券法》第10条第3款规定,私募发行人不得依靠大众传媒,包括但不限于报纸、杂志、或类似广告、文章、公告、电视、广播等方式进行宣传。但是,不用以上方式又用何种方式呢?该法没有明确界定。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定位成“直接谈话”或“口口相传”呢?另外,对于信息披露的范围,持续性等问题就更没有提及了。

3 如何完善我國的私募发行

3.1 豁免对私募发行的核准制

私募发行的优势就在于融资迅速、便捷。面向的投资人有较强的金融分析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而且不会牵扯社会公共利益,对于这类投资者的管制如果像针对公开发行方式一样严防死守,就会失去私募发行原有的意义。实际上在国外,豁免核准或注册本来就是私募发行得以发挥价值的前提。这样就直接省去了许多繁复的手续和程序成本,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提高了募集资金的效率。所以,我们引入豁免核准就是要给与其宽松的制度环境,让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人认为对于私募发行的核准制的放宽就是一种使其骎骎日上的利好手段。

3.2 明确对私募发行投资者的资格界定

根据前文所述“投资者”应当是拥有相当的经济实力的机构或个人。那么,这些与社会大众相对的个别人士究竟是什么人呢?首先必须明确的是,私募发行对投资人的要求较社会公众要高,一般是符合法定条件的机构投资人或极具资产的法人、自然人;这些人普遍被称为“合格投资人”。他们必须有投资经验,有专业知识和资产实力,除此之外还要有人数限制。我国法律只对其“不得超过200人”的人数限制作了规定,其他资格问题就没提及了。本人认为可以通过限定投资人从事证券投资业务的年限、历来的收益成绩、资产具体数额、以及其相关的专业知识学历的获取程度等来确定投资人的资格问题。

3.3 构建私募发行的信息披露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的一块重要基石,是确保“三公”原则的根本前提。我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的规定中,也有关于私募发行的规定。从《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现有法律规定私募发行的信息披露要求和公募发行是相同的,实施强制性信息披露,但是强调不得采用广告等公开方式进行信息披露,但是在文章的前面已经说过,证券的公开发行和私募发行的信息披露是不同的,除了方式问题以外,还有范围和持续性问题,有必要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

4 结语

私募发行尽管在国外已有了较完备的发展,但在我国其发展的漫漫征途才刚刚开始。所以,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至关重要,否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金融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当然,我们对私募发行的构建应当符合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实际水平,也依赖于其他制度的相互协调,未来该制度将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 参考文献:

张旭娟:《中国证券私募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1版;

王宋:《我国现行证券私募制度亟待完善》,载于《理论纵横》,2006年第10期;

张慧莲:《证券监管的经济学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版;

孔祥:《我国需要什么样的证券非公开发性制度》,载于《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第2期;

郭雳:《美国证券私募发行法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强力:《金融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证券法发展完善探讨 篇3

关键词: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发展和局限

在现代社会, 许多民众开始将资金投入证券这个新兴市场。人们迫切需要一个积极、有效的理论来指导这项具有风险性的投资活动, 于是,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应运而生。但是, 这种理论尚在发展阶段, 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 需要不断探讨、完善。

一、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教授马柯维茨在1952年提出。其意义在于建立一个最佳投资组合, 也就是股票、债券等的最优选取和最佳集合, 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同时将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意义逐渐显现出来, 也呈现出自身特有的发展方向。

(一) 实用化

在实际应用中, 最初的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十分复杂, 一般人难以掌握, 短时间内也很难得出正确的结果。同时, 证券市场上的数字是不断变化的, 只要发生变化, 就要重新进行组合、计算。对数字计算不甚熟练的投资者来说,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而即便是比较专业的投资者, 久而久之也会产生厌烦情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相关人士提出了简化证券组合分析的模式和方法, 大大降低了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运用成本, 使得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朝着实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 自由化

如今, 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基金种类繁多, 投资者拥有多种选择性。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通过不断完善、融合, 开始变得简明、便捷, 使得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喜好等因素, 综合衡量证券产品的风险和收益, 进行自由组合。

也就是说,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给予投资者的自由性很强, 不再将投资者固化为热衷收集财富的形象, 也不再对投资组合作出假定组合, 比较来说,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较之最初的理论模式在内容和实用性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局限因素

自创立以来, 我国证券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由于建立时间较短, 在发展中也受到了一定因素的制约。

(一) 证券市场本身的性质

1. 风险性。

我国证券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其自身存在较大的风险性, 使得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通过投资组合来降低风险性的效果无法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

证券投资本身的风险, 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一般来说, 系统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这些风险是无法通过企业自身力量规避的, 因此, 投资者不能依靠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有效应用将风险化解。非系统风险是由于企业运营、收益等因素而产生的、只对个别企业产生影响的一种不确定风险, 具体包括经营风险、信用风险、财务风险等, 能够通过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将风险分散。

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总风险中, 系统风险的比例较大。也就是说, 运用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降低风险的可能性和效果都不理想。

2. 波动投机性。

目前, 我国证券市场具有新型市场的特点, 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价格指数波动性大, 处于高波动阶段。并且我国股市的动态市盈率偏大, 具有资产价格泡沫的典型特征, 投机性很大, 泡沫成分太多。由于自身的这种性质, 导致运用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有效性降低。

(二) 自身的缺陷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 目前存在的主要缺陷为:市场效用不明显;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投资观念不成熟。

1. 市场效用不明显。

现代证券组合理论是建立在有效运行的证券市场的基础上的, 因此, 证券市场各项作用的发挥对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有效应用, 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 在市场体系、市场运营理念和运行模式上, 还存在一定的不成熟因素, 制约了现代证券组合理论效用的发挥。

2. 投资群体存在弊端。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对投资者的要求很高, 要求投资者具有基本能够应用这一理论对证券进行分析和选择的能力, 因此, 投资者必须同时具备执行力和知识性。然而, 目前我国投资者群体还不成熟, 存在一定的弊端。

首先, 我国投资者中的个人投资者占比比较大, 机构类型的投资者较少, 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证券市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也不利于监管。

其次, 我国投资者的总体文化水平较低, 对于专业性强、理论复杂的证券投资知识, 大多数人无法消化和理解。个人投资者大多是通过口口相传或书籍、网络获取投资信息, 多数是一知半解, 在做具体的投资决策时, 要么跟风, 要么盲目选择。

三、创造有利条件, 充分发挥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重要作用

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产生理论, 二者相互作用的。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对证券市场局限性的克服, 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 要创造有利条件, 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进而充分发挥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重要作用。

(一) 发挥政府职能, 减少干预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 发展时间较短, 本身存在一定的弊端。而且,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管理方法不充分, 这些掣肘之处无法运用证券市场本身的力量来消除。因此, 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运用自身的职能, 有效引导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 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和力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要善于发挥政府职能的指导作用, 而减少直接干预, 给予证券市场足够的发展空间。

(二) 完善法律法规, 监管到位

目前, 现有的证券法规专业性较强, 实用性差;限制范围小, 标准不明确, 使得证券市场上的不规范和违规行为屡屡发生。因此, 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增强实用性和监督力度, 保障证券市场的良好运作, 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我国证券市场的管理部门众多, 常常出现交叉管理或推诿责任、不作为的现象, 导致监管上漏洞重重。因此, 相关部门应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 形成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监管模式, 保证证券市场的良好运行。同时, 要健全举报监督制度, 提高社会监督力度。

(三) 提高信息效率

证券相关信息的顺畅流通, 是证券市场和投资者准确判断风险和收益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信息的传播效率, 保证证券信息的公开性、及时性、有效性。

首先, 要保证证券信息被相关人员所了解, 确保信息对称。只有保证所有投资者都拥有对等的信息知晓权, 才能使证券市场实现公平性原则。其次, 保证所有的有效信息都能够及时传递。及时、有效的信息获取, 能够给予投资者足够的时间去规避风险或调整投资组合。再次, 确保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出去, 以保证其有效性。

四、结束语

如今, 很多人将理财目光投向了证券市场。然而, 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还不够完善,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制约因素。理论指导实践, 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产生, 对证券市场的投资活动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 我们要通过一定的手段, 切实、充分地发挥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松.华夏策略基金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 2011.

[2]陈景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趋势探讨[J].商业时代, 2010, (8) :59-60.

证券法发展完善探讨 篇4

关键词: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制度

一、私募基金相关概念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通过私募方式筹集资金,投资者收益共享,共同分担基金管理的风险。从我国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个私募股权基金,一个是私募股权基金,一个是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中,非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权基金的股权投资,基本上都是采取有限合伙的形式经营;私募证券基金投资于二级市场的证券,其中运作方式、并定期公布业绩,被称为“阳光私募”,目前他们经营主要由信托发行理财产品,集合符合投资者的资金来进行理财的方式。

私募股权基金(包括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募集资金(基金)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投资于私募股权基金主要是一些大机构和富人的个人,起点比较高;使用一般的封闭式私募基金,不进行市面的流通。在封闭期间投资者不能随意支取,封闭的期限比较长(私募股权基金通常1~2年,私募股权基金通常会降低5-10年);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多采用有限合伙的;投资组合豁免披露义务,运作有很高的灵活性;采取绩效工资激励机制,除了固定的管理费,将收取一定的投资收益作为报酬。相比于我们的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海外投资战略,经营特点,从信息披露,激励机制是非常相似的,在研究监管与发展时可以将二者近似等同。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国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比较窄,仅限于股票和债券,没有投资于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领域。此外,国内资本市场的做空机制是不成立的,无法发生实质的对冲行为,由于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和相应的税收安排,私募股权基金通常采用国内证券公司的系统,而不是有限合伙制。

二、完善私募基金制度的几点建议

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法律制度,大多没有具体私募股权基金的法律,但仍有一系列的法律足以对所有私募基金构成一个有效的法律规范。而从目前我国立法来看,没有专门约束私募基金的法规,私募基金主要受《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信托法》、《合伙企业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和《刑法》等综合调整。由于相关证券监管当局在金融领域奉行基本上是“法有明文规定方可行。”因此,为了避免法律风险,监管当局应该尽快在立法当中确认私募股权基金的法律地位,并出台配套监管措施,对私募基金的健康发展有针对性的精细化。在此背景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范的制度应该是“投资基金法”为主要参考依据,综合考虑当事人的请求,中国应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采取综合和有效的监管方法,着眼于加强和改进私募基金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

1.托管人职能规定

作为基金的一种特殊的私募基金,它与基金有着共同的特点,即现金资产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基金管理人有权资产管理,基金托管人为基金投资者行使一些监督。然而,中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表明,公募基金托管人在监督基金管理人运作方面不尽如意,主要是因为基金托管人的地位独立性比较弱。相对于公募基金来说,私募基金的投资人数比较少,以保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督促基金托管人应得到进一步加强,为私募股权基金的规定,自己不能担任托管人,资产托管人必须交给指定机构;加强托管人权力和责任,对基金管理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者通过投资基金指令签订的合同中,托管人应当拒绝执行,或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并且向相关的管理部分报告。

2.信息披露规定和风险揭示

私募基金必须与投资者签署完备的协议,规定好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描述的越详细越好,一定要明确投资的产品和产品组合、风险控制和业绩报告等等。严格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是控制私募基金风险的重要手段。虽然没有义务披露私募股权投资信息给公众,但是向基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披露信息是有义务的。在设立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应充分披露其存在的风险,该基金成立后,投资者应报该基金的投资和资产状况,并把相关信息透露给监管机构定期定期让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及时了解其业务和风险状况,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尽量减少风险投资。

3.收益分配规定

在国际上,基金管理者普遍持有基金3%~5%的股份,一旦出现亏损,这部分将首先被用来支付,以确保基金的利益和管理者捆绑在一起,有的私募基金只给管理者固定管理费,以保持开支,其收入从年终收益比例中提取,此类基金的分配权益对地能够使资本持有人与管理者利益一致。另一方面,应该禁止签署最低保证条款。由于保底条款容易导致不公平竞争的市场,而且也违背了该基金确立的原则,不利于市场的规范。此外,我国新《合伙企业法》中规定的有限合伙,就是基金的管理者要承担无限的责任,投资人承担出资额范围内的有限责任,为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提供了法律组织的新形式选择。

4.尽快完善基金评级体系,建立基金行业自律组织

从国外很多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一个合理完善的基金评级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规范基金业的发展。在私募基金存在的情况下,你需要一个独立、公正的信用评级机构,以准确评估基金管理者为投资者选择基金经理人的参考,另外要注意完善目前的基金评级方法。

综上所述,我国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监管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这就要求相关的部门尽快的做出决定,明确投资者与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从而规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市场。

参考文献:

[1]刘汉民.路径依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02)

[2]王建文.中国证监会的主体属性与职能定位:解读与反思[J].法学杂志,2009(12)

[3]高晋康.民间金融法制化的界限与路径选择[J].中国法学,2008(04)

证券法发展完善探讨 篇5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证劵业现状

2000年4月14日, 《网上证券委托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标志着我国网上证券交易时代的正式到来, 也表明了我国网上证券交易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到目前为止, 我国的104家证券公司中, 已有71家正式开通了网上证券交易业务, 达到总数的68.27%, 有33家证券公司已经通过了证监会网上业务资格审批, 另有33家证券公司还未着手于网上证券业务的开通。网上证券业务的用户量也在不断增加, 到2000年6月为止,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开通网络账户的股民已达5411.99万人。相比之下, 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据统计, 2000年1月基于互联网进行交易的投资者有25万左右, 只占总投资人数的0.5%, 网上证券交易量仅占我国股票交易总数的1%。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证劵业的主要问题

作为新生产物的证券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显露出很多不足。

1. 网上交易的安全问题

网络上黑客与木马病毒非常猖獗, 因此, 网上交易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投资者在网上交易的过程中如稍有不慎, 很容易造成账户及密码等信息的泄露, 这会造成投资者个人财产的损失。所以, 在网络环境不够安全的情况下, 很多人不敢冒然进行网上交易, 这导致了一部分网上支付客户的流失。

2. 券商的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传统证券交易过程是证券交易所和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 券商服务非常到位, 但在网上交易不需要客户与券商正面接触, 许多券商都不注意服务态度, 提供信息不及时、信息更新速度慢, 这些问题亟待改进。

3.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证券电子商务飞速发展, 现有的《网上证券委托暂行办法》在某种程度上已不能满足证券市场的发展需求, 因此, 有待于政府部门推出新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电子商务市场。

在证券市场日趋成熟的同时, 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也日趋理性化, 投资者对证券公司的投资服务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要求, 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 投资者在虚拟化的证券交易与资金划转的过程中可以不受地域限制的选择交易服务类型。从投资者角度而言, 谁能为其有效管理财产他就会选择谁为其提供服务, 从证券公司角度而言, 唯有在大限度地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才能吸引客户、留住客户。

因此, 客户服务的质量、服务的多样性、服务的成本问题成为了证券公司在竞争中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证券经纪业务的客户服务能力是其核心能力, 要提高这一核心竞争能力, 就要从创建高素质的客户服务队伍和高效率的客户服务平台这两个要素入手。高效率的客户服务平台的建立有赖于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中国的股市在未来几年里将依然由中小散户所占据, 由于严重缺乏专业人才, 市场在短时间内难以产生足够的基金或客户经纪人等间接投资工具供股民选择。因此, 有限的专业人力资源与庞大的投资者群体的需要之间的供需矛盾成为了国内证券业发展的难题, 而证券电子商务是解决此难题的最好路径。

信息网络与商业智能技术是证券电子商务赖以实现的平台, 这一平台提高了券商对客户的管理与服务效率, 与此同时, 该平台的虚拟性可以克服时间与空间对券商服务的限制, 券商可以在任何时间向任何地点的客户提供同等质量的服务。客户也可以通过任何通讯方式获取投资服务信息, 先进的电信技术手段使得这一切都成为可能。客户服务的很多内容是计算机经过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根据投资模型自动生成的。这就排出了人为因素对市场信息的干扰造成的信息可信度缺失等问题, 保证了信息的可信度。

综上所述, 虽然国内证券市场在很多市场都与美国有着差距和区别, 但是证券电子商务的服务能力强大, 其应用前景在急需提高服务水平的国内市场中不逊色于在美国。由于国内的上网资费在短期内难以降低, 并且, 多数投资者并不会通过网络投资, 所以当下国内证券公司电子商务的重点应该放在新一代的网络经济业务平台建设上, 而不是着力于大规模的向客户推销网上服务。要将重点放在对内部员工与客户的培养上,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网络对经纪业务平台的支持, 与此同时, 要将原有的电话委托系统的单一功能接入改造为复合式的接入平台, 也就是说, 在该平台上不但可以实现原有的电话委托业务, 还可以实现互联网接入服务, 降低客户网络费用。在新一代经纪业务系统的基础上可以把原有的语音服务升级, 将其变为以呼叫中心为服务平台的综合服务项目。

摘要:电子商务作为当前证券市场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对证券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今的许多券商和基金公司把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它们成立了专门的电子商务管理部门, 十分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基于此, 本文将对此现象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子商务,证券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阮景平, 西方金融创新理论述评.湖北大学学报, 2006 (3) .

[2]杨莉, 刘文清.加快证券电子商务步伐.经济师, 2003 (4) .

证券法发展完善探讨 篇6

我国证券法于2005年进行了重大修订, 既对严重影响市场机制发挥的制度障碍进行了清除, 又根据证券市场发展的内在需求预设制度措施, 证券法的功效有了很大的突破。不过, 其修改仍是建立在已有的制度上进行了相关的完善, 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其所固有的诟病, 因此, 其修改并没有改变证券法已有的建构理论, 体系以及框架。

二、《证券法》的修改背景

(1)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决定》提出了“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改革指导思想。

(2) 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随着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的实施, 资本市场的市场基础和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市场容量快速扩大、市场产品极大丰富。近年来证券市场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各方面对资本市场的认识日益深化, 对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也形成了广泛共识。

三、《证券法》的缺陷和不足

(1) 证券定义范围过窄。受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约, 蓬勃涌现的诸多具有资性质的保险产品、银行理财产品、集合投资计划等未被纳入证券监管的范畴, 导致对同类证券产品监管标准不统一。

(2) 股票发行审核的行政色彩浓厚。上市节奏、上市规模、上市时间上都在受证监会的分配, 其拥有行使公开发行与上市的审核权力, 从而在一定情况下。上市发行审核与上市审核出现了一体化的情况, 证监会在一些实质性审核当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投资者的主观能动性, 政府所作所为与个人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晰。

(3) 司法保障存在缺陷。要真正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司法体系应尽量达到“有诉必理”的要求。

实践中, 一些证券诉讼的受理需要以行政处罚作为前置条件, 即要在证监会实施行政处罚之后, 法院才予以受理, 这说明了司法体系存在严重滞后。

(4) 事中事后的监管处罚措施无力。目前证监会执法权限偏软, 执法手段不足, 证券市场虽已确定“宽进严管”的监管理念, 但是“严管”力度却依然不够。

四、《证券法》建议及修改方向

(1) 推进新股发行注册制。激发市场活力市场化改革是党中央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包括资本市场改革的指导方向。《证券法》的修改理应坚持市场化方向, 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激发市场的活力, 限制政府诸多不当权力和行为。市场化的主要体现是新股发行的注册制改革。当前的新股发行审核制使股票发行背离了市场化原则, 严重扭曲了发行市场。IPO注册制改革, 其核心就是让市场实现优胜劣汰, 让市场活力充分迸发出来。当然, 注册制只是股票上市的一种方式, 注册制的实施不是最终目的, 改革的目的是将造假、欺诈行为降到最低, 更加注重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以美国为例, 美国的注册制, 是美国证监会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形式审核与各交易所设置上市条件并实质审核相互分工、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

(2) 推动行为统一监管, 实现监管合理化。在我国的实践中, 同属证券性质的产品、同属证券业务的活动、同属证券交易的市场, 却存在产品规则不统一、监管要求不统一、监管主体不统一的现象, 不同部门分别监管不同的市场, 相同性质的产品和业务实行了不同的行为规则, 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立足于行为统一监管的原则修改《证券法》, 应当做到业务规则的统一、监管要求的统一和监管机构的统一。

(3) 扩大证券的定义范围。证券的范围一直比较模糊, 将涉及信托、委托理财等物权及债权的权益凭证也纳入其中, 如传统的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业务, 债券业务等, 甚至说保险业务也应纳入其中, 方便管理, 减少工作量。

(4) 明确交易所法律地位。创业板、“新三板”在现行《证券法》中没有规定, 本次修改应当纳入。应给各地出现的文化产权交易所、股权交易所等一个合法的定位, 其主要在于, 这些都是社会的客观需求, 《证券法》当中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只有通过这些渠道的形成, 才可以形成畅通社会的股本融资和权益融资市场。

(5) 健全信息披露, 强化投资者保护。信息披露制度。证券发行条件从注重企业的盈利, 向注重信息披露的方向转型。信息披露又涉及哪些属于误导的信息、哪些属于欺诈的信息、哪些情况应当承担责任, 这些都应纳入《证券法》修改范围。

(6) 加强投资者保护机制。证监会主席肖钢曾提出投资者保护制度的七个方面:证券侵权民事赔偿制度、证券市场的公益诉讼制度、和解金赔偿制度、监管机构责令购回制度、承诺违约强制履约制度、主动补偿投资者制度和证券专业调解制度。这些有价值的制度虽不易实施, 但其公开提出也昭示了《证券法》修改注重投资者保护的目标取向。

《证券法》的立法原则主要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尤其是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证券法》本质上就是一部投资者保护法。

(7) 新股发行制度向市场化转型。证监会的职权也应随之从审核审批向监管执法转型, 监管工作的重心应从事前把关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要完成这一转型, 就需要《证券法》完善证监会的监管方式、充实执法权限、完善执法手段、创新执法机制, 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使监管措施和处罚规定更具威慑力。

参考文献

[1]蒋大兴, 沈辉.从私人选择走向公共选择——摧毁“保荐合谋”的利益墙.证券法苑 (第5卷上) , 法律出版社, 2011.第268页.

[2]焦津洪, 丁丁, 徐菁.论我国证券监管者对上市公司内部公司治理的监管权限之界定[M].

我国刑事诉讼发展和完善的探讨 篇7

(一) 1979年刑事诉讼制度

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首部刑诉法, 这部诉讼法虽然有很多局限性, 但是其中的很多制度对现在的刑诉法有很大影响, 有些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刑诉法的发展历程。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 时态特征较为明显, 因为当时社会严峻的治安刑事需要一部完善的刑事诉讼法, 以便在文革刚结束的大环境下, 正确的和犯罪作斗争, 以打击猖獗的犯罪行为, 维护社会的治安, 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 1997年刑事诉讼制度

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有着较大的进步, 此次从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到具体规则都有较大的改变, 修改了一百多处, 其中对于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方面修改很大, 增加了一些先进的刑诉法理念, 如非经法院审判, 任何人不能被确定有罪, 独立行使审判权等, 这三个原则成为指导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并沿用至今, 三个基本原则的确定对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在这三个原则的指导下, 中国的刑事诉讼制度逐步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

二、近年来刑事诉讼发展和完善的方向

(一) 坚持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任务是惩罚犯罪, 这是刑事诉讼法是实现刑法的工具价值决定的, 但是刑事诉讼法还有自身的独立价值, 就是运用正当程序, 通过公开公正审判, 以保护诉讼参加人的人权, 既不因违法犯罪而漏网, 也不因犯罪受到过度的惩罚。保护人权是一个贯穿刑事诉讼法始终的基本原则, 在刑事诉讼法上有很高的地位, 近年来逐渐在刑事司法领域确定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死刑复核应当询问被告人制度等, 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制度, 都是尊重和保护人权宪法基本原则在刑事诉讼法中的体现。

(二) 立足国情, 着重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刑事诉讼的发展和完善一定要立足国情, 立足中国当前改革开放的实际, 并在相关制度上加以修订和创新, 只有立足国情的发展和完善才能在实践中起到实效, 相反, 那些脱离国情的原则和制度, 只会给司法实践带来混乱, 而不能真正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三) 与联合国的司法原则相衔接

原有的刑事诉讼法尽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某些原则规则和国际水平还相距甚远, 有些存在和国际准则脱轨的问题, 从而导致国内的司法发展和中国签署的一些国际条约出现不协调现象。在刑事诉讼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 要不断更新我们的刑事诉讼司法理念, 吸收国际先进的刑事诉讼制度和规则, 从而推动中国的刑事诉讼不断发展完善。

三、2012新刑事诉讼法对于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司法改革逐渐走向深入, 2012修订的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新的发展完善, 完善了一些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同时增加了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综合来看, 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和完善。

(一) 完善了刑事辩护制度

辩护制度是刑事诉讼的核心制度, 新法对此完善幅度较大。原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侦查阶段可以委托律师, 当时此时的律师仅仅是以提供法律帮助的身份介入到案件中来, 而不能享有辩护人所拥有的权利, 故而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护非常不利。新法规定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 看守所和监狱不得派员在场, 也不得监听律师和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对话。这有利于律师发现事实, 也利于犯罪嫌疑人向律师陈述事实, 促进了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 使辩护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完善了有关律师阅卷权的规定。新法为了保障辩护律师的辩护权, 规定自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 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这也有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二) 完善了刑事证据制度

证据制度事关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证明, 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护有很重要的影响, 新法对刑事证据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这次刑诉法增加了证据种类。新的刑事诉讼法新增了电子证据和侦查实验获得的证据, 同时, 新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收集的证据, 在经过司法机关经过法定程序合适之后, 具有证据效率, 可以直接当作证据使用。

第二:新法完善了证人出庭的一系列制度。新法确立了证人强制出庭的规定, 使证人的证明效力得到提升, 新法还规定了公检法机关都有保护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义务, 并对相关的保护措施进行了细化规定。

(三) 完善了刑事强制措施

新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强制措施方面做了修改和完善, 在取保候审方面, 新法将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区分, 在原有的取保候审的基础上, 对患有严重疾病, 孕期的妇女等纳入可以采取取保候审的范围, 同时, 相应的细化了取保候审人的义务;在逮捕条件和审批程序方面, 新法细化到了逮捕条件, 规定了检察院在逮捕前的讯问措施, 规定检察院审查批捕时, 可以讯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 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辩护律师要求提出意见的, 检察院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因为逮捕是一种严重限制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 故而需要慎重做出决定, 这些做法可以减少不法程序逮捕的发生, 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和人身自由。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 中国的社会转型也逐渐进入深水区, 近年来刑事案件仍然占据很大比例, 新的犯罪类型不断出现, 对刑事诉讼相关制度进行发展完善是当务之急。本文研究我国刑事诉讼发展和完善, 首先论述了中国刑事诉讼发展的历史, 接着论述了近年来刑事诉讼发展和完善的方向, 最后论述了2012新刑事诉讼法对于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以期对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自己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刑事诉讼,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余冬.被害人地位的转变——从传统诉讼到刑事和解[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06) .

[2]宋英辉, 史立梅, 郭云忠, 孟军, 廖明, 杨雄.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调研报告[J].当代法学, 2009 (03) .

证券法发展完善探讨 篇8

我国有线电视的发行比较晚, 技术比较落后, 一直到1974年我国的广播电视技术才相应的得到了肯定, 才真正的使我国摆脱了有线电视技术空白尴尬局面。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相对来说是比较快速的, 从以往落后不堪回首的广播电视技术到现在的IP、数字压缩及时以及光通信等技术的出现, 可以说是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有线电视网络的共享阶段。在此阶段有线电视的网络形式为共享天线的形式, 其中信号信息的传输主要通过全频道隔频途径进行传输, 传输效率比较低, 在同一时间也就能够传输几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在这个发展阶段, 由于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比较晚, 可以说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是“未开化”的, 有线电视网络共享天线系统传输效率低, 只能够传输几个电视台, 而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几个简陋的电视节目已近远远不能够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第二阶段, 电缆信号传输阶段。在此阶段有线电视网络的系统主要是电缆电视系统, 这种系统的出现相应的改革了以往共享天线系统传输效率低的问题, 此种电缆方式的局域网同时传输的节目可以达到10套以上的节目, 是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一大进步。

第三阶段, 高速发展阶段。1990年我国广电局成功的颁发《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则相应的代表了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从电缆信号传输阶段跨越到了当今的高速发展阶段, 逐渐实行了有线电视的数字化和光纤化, 使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改革的要求

2.1 改革完善必须做到可靠性、稳定性

在进行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改革完善时, 首先要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网络的稳定性。在当今的双向有线电视网络已经不是以往那种单一的广播形式网络, 到现在已经改革成一个交互式综合信息的网络, 所以说网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尤为重要, 他可以直接影响到网络运营的效果。有线电视网络改革完善要把握网络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

(1) 有线电视网络设备以及部件的稳定性要有基本的保证。

(2) 有线电视网络设备内部关键部件应当具有备份,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3) 有线电视网络需要建立起高效、严谨的网络管理系统, 对网络设备实行严格有效的监控工作, 充分保证有线电视网络的可靠性。

(4) 有线电视网络设备的安全工作以及网络系统安全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可以对网络设备进行接地、防雷等安全防护措施, 也可以对网络系统进行周期性的维护, 保证有线电视网络的可靠性。

(5) 在进行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中, 一定要保证建设的严谨性, 建设完成一定要达到低故障、易维护以及易管理的建设要求。

2.2 技术发展完善必须做到开放性、可扩展性

在进行当今双向有线电视网络的设计时, 一定要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 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指明网络技术发展完善的发展方向, 同时也要联系到其他的网络, 做到互联互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已经和人类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 在此有线电视网络的技术要有准备、有能力接受和接纳新的网络技术, 加入新的网络设备, 适应新的网络系统。可以明确的说当今时期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方向就是数字电视, 所以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改革完善一定要以数字电视为基础, 不断的改革创新出能够满足数字电视对于网络技术的需求的新技术。

3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改革完善的目标

网络是有线电视行业赖以发展、生存的主要通道, 网络的覆盖面越大则就能够发挥出网络的最大优势, 在此我们一定要致力于网络覆盖的范围, 形成全省、全国的网络覆盖, 这样才能够使有线电视得到坚实的发展基础, 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同时也是我国信息化的基本保障。

从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中可以看出, 网络技术的改革创新一直都是人们致力发展的环节, 同时也可以看出网络技术改革时, 起点技术越完善则改革的周期则越长, 投入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的也越多, 所以在制定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改革完善目标时, 一定要深入的掌握国内外当前有线电视网络的现状和发展状况, 以高起点、高质量、高要求的改革思想来对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改革做出相应的判断, 同时也要把我国目前有线电视网路的技术作为基础技术, 从综合信息网这一观点出发, 也要考虑到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改革完善的适用性以及经济承受能力, 以长远发展的眼光来对待, 确定HFC网络的优越性, 确定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光纤化的进程。在此要明白, 只有建立起高覆盖的HFV局域网, 才能够为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提供一个高性能的平台。在此网络发展完善的目标是:

(1)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改革完善一定要适应传输过程中的模拟信号能够向数字信号过渡的过程。同时也要致力于三网合一, 也就是进行有线电视网络与计算机互联网、电信网的三网合一, 实现视屏点播、网上购物、可视电话等。

(2)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改革完善一定要配备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条件的接受, 同时也能够保证网络的稳定、安全运行。

(3) 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改革完善最基本的要能够与省SDH光纤干线传输网相连接, 这样才能够保证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传输功能, 才能够实现有线电视网络的多功能应用。

4 结束语

从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目前状况来看, 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会逐渐趋于数字化、光纤化以及三网合一。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能够对各种信息传播提供快捷方便的传输方式, 同时也能够给有线电视网络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有线电视网络传播的光纤化能够极大程度的提升宽带的传播速度, 能够基本满足当前用户的使用要求;有线电视网络的三网合一能够实现有线网络电视的功能多元化, 可以让用户能够在家中进行视频点播、网上购物以及可视频通过等功能, 这样才能够满足各层次用户的基本需求, 才能够做到有线电视的普及。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 广播电视技术领域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充完善, 在此我国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相应的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在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中, 先后的经过了有线电视网络的共享阶段、电缆信号传输阶段以及当今的高速发展阶段, 有线电视网络的技术日益成熟, 现在已经向高效率、高速度的数字化和光纤化发展,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主要阐述的内容是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以及技术的改革完善。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技术完善

参考文献

[1]程汉婴.EPON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J].电视技术, 2011 (6) .

证券法发展完善探讨 篇9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 资产证券化 监管

一、巴塞尔资本协议下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的建立

自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以来,资产证券化已经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金融市场中备受瞩目的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重组和信用升级,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流通的证券的融资方式。简单来说,一次完整的证券化融资的流程如下:首先由发起人将拟证券化的资产“真实出售”给一家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然后由SPV将拟证券化的资产汇集成资产池,并进行相应的结构重组和信用升级,接着SPV以资产池所能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持,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来融资,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

随着资产证券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有关资产证券化监管问题也成为了巴塞尔委员会日益关注的重点。在巴塞尔委员会2002年10月发布的第二份工作报告中指出:由于资产证券化大规模迅速发展,对于证券化的处理已经成为了巴塞尔资本协议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缺少了这一部分,巴塞尔协议Ⅱ就无法达到巴塞尔委员会在银行监管领域所要实现的监管目标。基于此,在巴塞尔委员会开始制定BaselⅡ时,就成立了一个专门工作小组,讨论和制定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规则,历时多年,先后发布了多份关于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征求意见稿,最终形成了巴塞尔资本协议Ⅱ中的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对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在三大支柱下提出了要求,分别是统一的资本计提标准、监督管理和信息披露要求,这是资产证券化监管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巴塞尔协议Ⅱ下资产证券化监管在金融危机中暴露的问题

尽管巴塞尔资本协议Ⅱ确立了资产证券化的全面监管框架,但是金融监管的滞后性,使得资产证券化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资产证券化产品资本计提不足

巴塞尔协议Ⅱ中对于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规定了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两种计量方法,并且鼓励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但是协议Ⅱ也规定了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而这些要求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难以达到,因此,只能采用标准法。但是,标准法下,风险权重的设置相对简单,这就使得银行对于资产证券化产品配置的资本金无法有效覆盖银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一旦发生极端情况,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就会受到巨大的挑战。

(二)忽视资产证券化所具有的系统性风险

对于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它们会再将这些证券化产品作为基础资产打包售出,再次地进行证券化。而在不断证券化的过程中,承担风险的投资者的规模不断扩大,风险在一步步地转移过程中也不断被放大,系统性风险也就随之产生并不断积累。然而,BaselⅡ中所设计的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依旧延续了传统的强调单个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监管理念,只关注到了银行在证券化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以及风险是否有效转移等问题,而忽视了资产证券化所具有的系统性风险,忽视了风险转移过程中系统性风险的不断积累。

(三)缺乏对资产证券化顺周期效应的监管

顺周期经营是银行业普遍采取的运营模式,而资产证券化对于这种运营模式更具推动作用:在经济繁荣时期,商业银行能够很容易地进行资产证券化,因此银行就会降低贷款标准不断扩大信贷规模,然后将贷款打包出售给SPV,在获得资金后再次发放贷款。如此一来,信贷规模的扩大,就会对市场需求产生刺激作用,导致经济“过热”;在经济衰退时,证券化难度的增加又促使银行紧缩信贷,进而延长经济低迷。而BaselⅡ中对于这种推动作用并没有相应的防范和监管措施。

(四)缺乏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尽管BaselⅡ中鼓励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来评估证券化产品,但是由于内部评级法的复杂性,使得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所以银行更多地依赖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以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然而,信用评级机构的透明度欠缺、存在利益冲突、缺少竞争、缺失独立性等使得信用评级并未反映出产品的实际风险。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使无数投资者蒙受巨额的损失。但是,巴塞尔协议Ⅱ并未对外部评级提出具体的监管要求,并没有将信用评级机构纳入到监管范围之中。

(五)信息披露不足

巴塞爾协议Ⅱ在第三支柱市场约束下强化了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的要求,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要求银行进行信息披露。但是,披露的内容仅仅包括了与证券化风险暴露计提资本的有关的内容,已经不能覆盖证券化的全部风险,无法为投资者提供更为有效地信息,特别是关于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中道德风险的存在,巴塞尔协议中并没有规定披露要求。

三、巴塞尔协议Ⅲ对于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完善

随着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进而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巴塞尔资本协议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与批评。从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开始制定一系列国际银行监管新标准来应对金融危机,2010年9月12日,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和监管机构在瑞士经过各方讨论后最终通过了加强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巴塞尔协议Ⅲ》。

巴塞尔委员会对于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完善主要体现在组成巴塞尔资本协议Ⅲ的一系列文件中,包括《巴塞尔资本协议Ⅱ框架完善建议》(Enhancements to The BaselⅡ Framework)、《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框架的修订稿》(Revisions to the Basel II market risk framework - final version)、《增强银行业抗风险能力》(Strengthening the resilience of the banking sector)等文件。这些文件针对BaselⅡ下资产证券化监管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相应地完善,以期建立起更为有效的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

(一)第一支柱下

1、扩大风险覆盖范围

BaselⅢ中要求银行应当在其内部资本充足性评估程序中全面考虑资产证券化可能引起的全部风险,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特别是在第一支柱下没有覆盖到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所有暴露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声誉风险;对证券化的基础风险暴露的潜在违约和损失;源于特殊目的实体的信用额度或流动性便利;由参与方提供的风险暴露等。

2、弥补资本计提不足的缺陷

《巴塞尔资本协议Ⅱ框架完善建议》针对BaselⅡ中资产证券化产品资本计提不足的弊端提出了完善建议,进一步严格资本计提,增强资本的风险敏感度。

首先,增加了资产证券化资本计提的范围,加強了对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下某些证券化的处理方法,特别是再证券化。

其次,要求银行将表外结构性投资工具都应当纳入并表资本充足率计算范围。如果未纳入并表范围,对这些附属机构的资本投资应从银行资本中扣除。

再者,巴塞尔协议Ⅲ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再证券化产品风险权重的提高。巴塞尔委员会将再证券化定义为,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一个或多个基础资产符合BaselⅡ框架下的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定义时,该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就被定义为再证券化。无论是在标准法下还是在内部评级法下,再证券化风险暴露的风险权重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此外,无论再证券化产品的信用评级如何,以及银行采取何种计量方法,都不能将再证券化产品视为合格的抵押担保品用以风险缓释。

3、对外部评级设置额外限制条件

BaselⅢ中对使用外部评级确定资产证券化监管资本要求规定了额外限制条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排除银行自身提供增信安排导致的信用评级提高带来的资本优惠。

第二,银行必须进行尽职调查,持续及时地掌握基础资产池风险信息、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和风险特征。如果银行对于采用外部评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未达到上述两项要求,没有积极收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暴露信息,就必须从资本中扣除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

第三,巴塞尔委员会将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 ,IOSCO)制定的《信用评级机构的核心行为准则》 (Code of Conduct Fundamentals for Credit Rating Agencies)中规定的核心要求作为使用外部评级的资格标准,即要求外部评级必须是由合格的信用评级机构做出的,对于合格评级机构的认定则需要监管当局来完成。

4、增加逆周期资本缓冲的设置

为了降低资产证券化等带来的顺周期效应,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中规定了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的要求。

首先,巴塞尔协议Ⅲ规定了资本留存缓冲(Capital Buffers)。所谓资本留存缓冲就是在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银行应持有额外的资本缓冲,以应对突然出现的危机。巴赛尔协议Ⅲ确定资本留存缓冲应由普通股构成,且不低于普通股的2.5%。

其次,巴塞尔协议Ⅲ还规定了逆周期的资本缓冲要求。逆周期资本缓冲要求银行在经济上行时期,要提取反周期超额资本,以限制银行大规模发放贷款,抑制经济过热;在经济下行时,银行要运用这些反周期超额资本来缓冲信贷的过度紧缩,从而刺激经济的发展。具体而言,巴塞尔协议Ⅲ要求银行保留由普通股或者是其他具有完全吸收能力的资本构成的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这些逆周期资本缓冲的具体比例将根据宏观经济的情况进行确定。

5、加强对流动性便利监管

巴塞尔协议Ⅲ在协议Ⅱ基础上加强了对于流动性便利的监管。具体而言,就是提高了资产证券化涉及的流动性便利的信用风险转换系数,短期合格流动性便利的信用转换系数从20%提升到50%,并取消了对市场整体出现动荡时的流动性便利的资本优惠。同时,巴塞尔协议Ⅲ要求银行在进行压力测试时评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暴露对于银行保持足够的流动性的影响。

(二)第二支柱下

在第二支柱下,巴赛尔协议Ⅲ进一步增强了监管当局地监管责任,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监管当局要更好地协调资产证券化市场上发起人和投资者的利益,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第二,由于巴塞尔协议Ⅲ中要求银行所采用的外部评级必须是合格的信用评级机构所做出的,因此监管当局需要对于合格的外部评级机构进行认定,同时监管机构还应当公开合格信用评级所应遵循和适用的评级程序、评级方法、评级假设以及其他的关键因素。

第三,基于金融危机下系统性风险监管的缺乏,巴塞尔协议Ⅲ中要求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对于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构建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在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同时,更要注重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三)第三支柱下

为了有效发挥市场约束作用,在信息披露方面,BaselⅢ对于银行提出了如下要求:第一,银行应当披露交易账户下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第二,披露在资产证券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的SPV相关信息;第三,披露再证券化的风险暴露;第四,与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相关的渠道和库存风险。

总的来说,BaselⅢ,通过完善对于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认识、提高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资本计提要求、降低银行对于外部评级的过度依赖、强化监管机构的监管责任、加强银行对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信息披露,以引导银行规范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使银行更加注重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与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防范风险的发生,提高应对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稳健经营。

参考文献:

[1]唐文华.《资产证券化与资本市场发展》,载《武汉金融》2006年第6期

[2]黄毅.《资产证券化:银行监管者的视角》,载《中国金融》2006年第2期

[3]巴曙松,刑毓静,朱元倩著.《金融危机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挑战与改进》,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版,第81页

[4]Jaime Caruana,Basel Ⅲ:toward a safer financial system,at http://www.bis.org/speeches/sp100921.pdf, September15,2010

[5]巴曙松,孟之静,孙兴亮.《金融危机后资产证券化的新特征即监管新动态》,载《经济纵横》,2010年第8期

[6]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version,The Basel Committee’s response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report to the G20,at http://www.bis.org/publ/bcbs179.pdf,October,2010,p.13

[7]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Calibrating regulatory minimum capital requirements and capital buffers: a top-down approach,at http://www.bis.org/publ/bcbs180.pdf October,2010,p.3

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完善 篇10

1.证券市场监管之必要性分析

1.1 证券市场自身的特殊性。

1.1.1 证券市场的公共性。

公共性是证券市场最为明显的特性, 投资者通过持有股票成为企业股东, 同时, 对企业营运的监督也成为了所有股东的公共产品, 对整个市场参与者来讲, 对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服务机构以及证券咨询机构的监督, 也同样是公共产品。另外, 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所带来的利益, 应该为社会公众共享, 不能仅仅只为某一部分人提供权益。

1.1.2 证券市场的社会性。

证券市场处于市场经济的核心地位, 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首先从主体上来看, 广大投资者、上市公司、证券服务机构以及监管机构, 涉及社会各方各面。第二, 证券活动已渗透到全球全社会每一个角落, 引发共同关注。第三, 证券市场所爆发的风险, 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巨大震荡, 其破坏力将引起国家的经济乃至政治危机, 影响社会前进和人类的文明发展。

1.1.3 证券市场内在的不稳定性。

证券市场的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吸引了更多的投资人。这是因为证券市场的不稳定性是由市场结构决定的, 而高风险性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高回报率。

1.2 市场失灵理论在证券市场中的反映。

1.2.1 市场失灵理论及其产生原因。

市场失灵 (Market Failure) 是指由于市场本身具有无法改变的局限性, 导致运行失衡, 失去优化资源功能, 进而导致经济效率的降低。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很多, 主要原因为:第一、市场垄断以及不完全的竞争;第二、外部性效应;第三、公共产品;第四、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第五、经济的不稳定和市场波动;第六、收入分配不公。然而, 通过对市场失灵主要原因的分析, 我们发现市场失灵在证券市场中同样存在。

1.2.2 市场失灵在证券市场中的反映。

1.2.2.1 证券经营机构的不完全竞争性。

证券经营机构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特殊性, 决定了其难以完全适用普通工商业的竞争原则, 因为证券经营机构主要是对货币的经营的特殊企业而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一方面, 证券经营机构的基本特点之一, 规模经济, 容易导致其自由竞争发展成集中垄断, 从而给消费者在效率、福利上带来部分损失, 同时, 亦在政治、经济中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 证券经营机构过于激烈的竞争致使证券体系整体不稳定, 从而危及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

1.2.2.2 证券业外部性效应。

证券业外部性效应明显, 一方面, 证券市场是一种符号经济, 符号经济本身非常容易出现经济泡沫, 导致虚假繁荣;而一旦泡沫破裂, 必然导致证券市场价格暴跌, 对金融体系和国家经济造成不利的外部性效应, 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 证券业外部性效应还主要表现在证券经营机构的倒闭、破产将对整个证券市场的运行产生影响。并通过货币信用紧缩破坏经济增长的基础, 其连锁反应极有可能引发整个证券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危机。

1.2.2.3 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

信息作为证券市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 在指导资本市场资源合理配置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证券市场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现象比其他市场更加突出和明显。证券市场的大股东、中小投资者、中介机构以及证券经营机构等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而中小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大的原因正是其具有信息劣势。

1.2.2.4 证券市场的分配不公。

证券市场作为高风险和高回报行业, 存在比其他市场更严重的分配不公平。因为证券市场法规、政策的不可能完全公正, 证券市场违纪违规行为导致合法投资者利益受损的同时使得不法分子受益, 同时证券法规、政策中对市场中所有参与主体待遇的差别导致各参与者起跑线不同。

2.中国目前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分析

2.1 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形成。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期, 证券市场的发展阶段为区域性试点, 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各地分行担当了证券管理机构。到一九九一年除了由财政部、国家体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司外, 还特别成立“全国股票市场办公会议”担当证券市场管理职责。由经贸委、体改委、计委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委派员参加股票市场的监管并对其负责。一九九八年五月十八日, 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同时并入原国务院证证券委职能, 中国人民银行改为由证监会领导, 其证券监管职能移交地方证券监管部门。自此, 极大改善了多头管理弊端, 强化了监管力度。因此,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经历了一个由分散监管到集中监管的过程。

2.2 目前中国的监管体制模式。

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体制、证券市场发展程度以及历史传统差异, 各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随着证券市场监管的发展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模式, 主要有自律型证券市场监管、集中型证券市场监管、和混合型证券市场监管。当前中国施行的是集中型监管体制模式。主要原因有三点: (1) 目前中国各类证券法规以及监管措施有待完善。投机过度、信息披露失真、内幕交易以及机构欺诈频发, 如果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证券市场难以平稳、健康、高效的运行。 (2) 通过长期经济管理的实践, 总结出, 我国提高证券市场的监管效率, 可以发挥我们已经具有的统一管理的经验优势。 (3)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比较短, 证券行业缺乏自律监管经验。一部分中国证券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 自律意识比较单薄。

2.3 我国监管体制自身的特色和缺陷。

我国的证券市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首先, 我国的证券市场自始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产生和发展的, 没有自律和市场约束的传统;其次, 我国的证券市场交易早早地实现了无纸化, 没有股权财富和货币财富的概念;第三, 我国的证券交易所既非会员制, 也非公司制, 全球仅此两家。第四, 我国的投资者既有散户、中户、大户和超大户等个人投资者, 还有极富中国特色的“大小非”、“大小限”;最后, 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脱胎于大大小小的国企, 一股独大, 缺乏股权文化和投资者保护的熏陶。

我国这种集中统一监管体制具有其自身的缺陷。首先, 容易导致对证券市场的过多行政干预;其次自律组织与政府主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有时配合不协调;最后, 对市场行为的变化常常不能及时反应。

3.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之完善

如上文所述, 我国的证券市场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 这决定了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研究也必须建立在我国的土壤和基础上。

3.1 证监会集中统一监管之完善。

一九九八年九月三十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这就是证监会的“三定方案”, 即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根据此方案规定, 中国证监会属于国家正部级事业单位。证监会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国家证券监督管理机构, 它的职能定位一直受到全国各领域专家的关注与质疑。中国证券市场目前存在诸多违法情况, 相关学术专家研究发现中国证监会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没有见到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责任。当然, 证监会未能按照其应有定位妥善行使职权又存在多种原因, 其中重要的原因便为其主体定位模糊。

3.1.1 我国证监会的主体定位应符合独立规制机构的内在要求。

根据我国《证券法》相关规定来看, 我国证监会的主体地位被定义为“具有行政主体地位的特殊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目前, 证监会仍未达到独立规制标准, 仍从属于政府部门, 只是在表象上模仿事业单位概念。而在实际中, 证券会既不独立于监管对象, 也不独立于政府。作为证监会直属部门, 其缴费来源、人事管理等与政府机构无异。目前的证监会, 难以真正独立规制的主要原因是其担负了过多的国家政治职能。

所以, 如果我们将证监会主体的地位回到原来证监会主体制度设计的可能性的出发点——独立规制机构, 那么证监会的主体地位必须符合独立规制机构的内在要求。经过资本市场多年的积累与完善,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中, 一些发达国家对独立规制机构的有自己的要求, 而结合我国的国情, 按照独立规制机构的内在要求, 我国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该是这样的: (1) 证券会独立于行政部门的机构设置, 并且实行自治自律管理; (2) 在证监会内部的监管者必须由多方职能机构委任, 而不是由国务院或其他政府职能机构一方委任; (3) 监管者必须有固定的任职期限; (4) 在证监会内部建立一定的职业标准同时建立一套具有一定标准的薪酬体系, 标准的建立可以参照国外的职业标准和薪酬体系; (5) 证监会的本身有稳定的经费来源, 其来源应当全部来自行业收费或者市场征费, 而不是从国家的财政预算拨款或者补贴。只有这样证监会才能真正地实现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的职能。

3.1.2 我国证监会的法律地位需要完善。

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设立的最初, 其目的是这样的: (1) 矫正证券市场中单纯由市场失灵而引发的经济秩序的混乱; (2) 弥补证券市场中大量存在的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等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缺陷; (3) 平衡各种大大小小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失衡, 减少市场摩擦成本。因此, 对于证监会设立的初衷而言, 强化相关证券法律法规的完善性才是我国证监会法律地位得以完善的根本途径。首先, 加强我国现有的证券相关实体法律的统一性。中国证监会我国唯一一家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和管理的职能部门, 其法律定位需要在我国相关的组织法中得以明确, 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下, 通过实现证监会部门相对完整的规章的行政立法权的授权来加强证监会的独立, 与此同时, 加强如《立法法》、《行政诉讼法》等与证券相关的立法的协调统一性, 也很有必要。其次, 证监会在履行对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时, 其程序要突出正当性。其要求如下: (1) 对证券市场中的违法行为做出公正、独立的裁决和判决; (2) 对证券市场中违法行为做出的裁判必须依据法律和事实做出, 在最后的裁决报告中, 必须介绍相对方的申辩和质证; (3) 在听证程序前不得与香港各方私下接触, 裁决者必须保持中立, 并禁止单方面的沟通。

3.1.3 我国证监会的职能定位需要明确。

在我国《证券法》中明确规定了, 中国证券监管委员会依据证券法以及相关与证券有关的法律法规对我国证券市场实行监督与管理, 维护我国证券市场正常秩序, 保障证券市场运行与我国的法律法规不产生冲突。因此, 自从证监会产生以来就背负了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督管理以及发展证券市场的两全的伟大使命。在对证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中发展证券市场, 通过证券市场的发展来促进我国证监会履行其监管的职能, 这种看起来两全其美的使命在实践中却困难重重。对于怎么来平衡证券市场监管职能与发展使命之间的关系, 似乎还没有一个学者能对此有一个自信的答案。就我国而言, 资本市场起步相对较晚, 而近几年, 资本市场的发展速度又非常迅速, 对于这个早熟的婴儿, 其身体素质令人担忧。比如我国资本市场上经常会出现“放则乱, 收则死”的现象, 使得证监会不仅未能真正地履行其监管职能, 也未能真正地达到发展证券市场的美好初衷。因此, 中国证监会必须放弃其中的某一项职能而专致于另一项职能。而对于监管与发展, 哪一项职能更能突出证监会其应有的法律意义, 笔者认为, 发展证券市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发展市场经济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一政治和经济的重任不是任何一个独立规制机构所能承受的, 这是国家发展经济的重任, 亦是全社会的责任。所以, 我国证监会应当理性地放弃其发展职能, 转而专注于完善其监管职能, 从而对我国证券市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监管。

3.2 行业自律监管之完善。

3.2.1 厘清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的边界。

厘清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的边界使之达到均衡状态, 我们很有必要将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监管限定在必要的范围之内。即政府对证券市场进行适度的监管, 只有在当证券失灵所无法进行自行调节或自我修复时, 证券自律机构的监管对证券市场的失灵未能起到积极的监管作用时, 政府才能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 这种监管应该是一种市场矫正机制, 而不是一种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因此, 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应该以市场失灵为导向, 正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道格拉斯所言“政府从始至终掌握着监管武器, 随时可以出击, 但它永远希望以逸待劳”。

笔者认为, 在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中, 政府的监管应该是被动的、消极的, 其角色更倾向于守夜人;而自律机构的监管应当是主动的、积极的。而介于主动与被动之间, 政府与自律机构这一互动机制如何得以良性运行呢?首先, 政府的职责在于:第一、政府应当利用其掌握的权力资源通过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对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监管划定一个法律范围, 让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监管保持在一个合理、合法的范围之内, 使得自律机构既能有效发挥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作用, 又必须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 只有这样, 才能推进自律机构监管的和谐介入, 并有效地把握其介入的宽度和深度;第二、政府应当通过诉讼阻隔制度减轻证券自律

证券自律机构的职责在于:第一、证券自律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对从业者进行的道德和利益约束, 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行政规章提供道德理论基础, 以及为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提供道德实践基础;第二、通过政府对自律机构制定的自律规则的内容和执行情况等行政监管, 证券自律机构从而为自己的自律监管提供指引;第三、证券自律机构应当通过其自律规则的实施来有效地弥补政府制定的相关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滞后性, 从而有效地带动政府监管的灵活性。

3.2.2 加强自律机构的监管功能。

加强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监管功能, 首先应当在自律机构内部建立一整套职能体系。第一、发现职能。证券自律机构可以通过这一职能发现证券上大量存在的操纵证券市场、内幕信息交易等违法现象, 从而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理, 对正在预谋的违法行为进行有效预防, 而要实现这一职能主要依赖以下的途径: (1) 通过对会员财务状况的审核而发现存在风险; (2) 通过常规业务发现违法违规风险; (3) 通过预警系统发现上市公司、证券机构、投资者以及市场的异动。第二、调查职能。 (1) 规定会员在固定期限内对其经营现状以及管理情况作出申报, 并作出探访; (2) 对会员进行随机式抽查; (3) 对已发现的违法违规事实, 有证交所稽核部门进行专案调查。第三、处理职能。 (1) 对违规者进行其职权范围内的处罚; (2) 对已经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有效处理, 同时应当向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报告, 并且对处理的最终结果进行公告与曝光。

综上所述, 要充分发挥证券自律机构的自律监管作用, 让证券自律机构之间运行更加通畅, 从而达到对证券市场进行有效地监管的目的, 增强证券自律机构的独立性是第一步。

3.3 对监管者监管制度之构建。

证券市场的成功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监管, 但是监管作为一种行政性质的公权力行为, 同样需要监管。实践证明, 对监管者不进行监管, 监管权力就有可能导致寻租和腐败的产生, 阻碍市场的发展。因此, 研究如何构建有效地对监管者进行监管的法律制度极为必要。

3.3.1 证券监管机构应当内部制衡。

3.3.1.1 权力分工制衡。

证券市场的特性决定证券监管权限应当集中、监管机构应当独立, 但这并非意味着监管权限应当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根据公共管理学中的分工制衡原理, 对于公共权力的行使, 尤其是对于关系重大的权力, 应当进行适当的分工和分权。在这一方面, 香港的一些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比如, 在香港证监会, 其对个别部门以及对工作流程的审查, 香港廉政公署每两到三年进行一次。而在香港证监会内部, 其所有决定都必须由两名相关负责人作出。有这样一种监督, 香港自律机构的作弊空间被压缩到最小, 其内部职员的职业素质与自律性自然得到提高。

3.3.1.2 设定合理配置权责。

我国通过颁布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条例》、《中国证监会发行核准程序》等法律法规, 对监管权力进行了合理分配, 这正是通过设定程序和合理组织来保证证券监管权利的合理利用。

3.3.2 对证券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督。

实践证明, 只有将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 才能使监管行为本身越来越理性, 才能使得监管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3.3.2.1 加强人大对行政立法的监督。由于市场发展快速, 对证券市场进行管理就需要赋予证监会一定的立法权, 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但是目前其制度的法规却不受全国人大常委会 (立法机构) 和法院的审查, 由于政府立法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即使与宪法或其他法律相悖, 机构和个人也无法请求法院裁决。笔者认为, 对于证券监管的立法审查, 有必要在全国人大建立一个的审查机构:首先, 审查政府立法的程序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授权立法的方式之所以应当继续采用, 是因为这一方式一是符合我国目前的经济转轨的实际状况, 再者符合制定法国家的立法习惯。其次, 审查政府立法的执行效果, 一旦发现政府立法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应当要求政府立法机构进行废止或修改。

3.3.2.2 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一方面, 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等新闻舆论途径, 对证券市场中存在的内幕信息交易、操纵证券市场等证券监管机构的违法行为进行报道与曝光, 对即将发生的违法行为予以告诫, 从而起到警示与预防证券犯罪行为的作用。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对证券市场犯罪案例进行专业的讲解与分析来提高公众对证券犯罪的认识程度。

3.3.2.3 建立公开听证制度, 完善以及扩大公众对监管者的监督。公开听证制度的建立, 鼓励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对证券监管者之监督, 将证券监管者置于公众的眼球之下, 让证券监管者在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过程中做出的实体上与程序上的行为更加透明化。

3.3.2.4通过各类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发挥监督作用, 防范证券违法活动的发生发展。

3.4 证券市场监管国际化的必然性。

上一篇:美术教学的因地制宜下一篇: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