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给力

2024-09-16

阅读给力(精选12篇)

阅读给力 篇1

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 给人最耀眼的亮点之一, 就是教师在教学中, 更加关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将信息技术与所任学科进行整合,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以信息技术为强大认知工具的意识。从中, 教师也更加注意信息技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影响的探索与研究, 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信息技术让教学事半功倍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 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导入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 是课堂教学的前奏, 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因此, 教师追求课堂导入艺术化, 为课堂教学整体优化创造一个良好开端。教师怎样优化导入环节, 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形成学习的动机?此时教师让信息技术登场, 将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为一体的课件, 进行巧妙适时地呈现。如此就能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 提出要学习的新课的学习目标, 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此就能将学生的学习欲望给激发出来,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所描绘的是志愿军战士离开朝鲜时, 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厚感情。在教学时, 学生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比较陌生, 理解课文内容比较困难, 要让学生了解当时中朝两国人民是怎样并肩抗击美帝国主义的, 就必须为学生呈现一定的历史背景资料, 如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此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这些资料, 缩短了历史事件的时空距离, 让学生对那段难忘的共和国历史产生深厚的兴趣, 引起他们强烈的注意。这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教学很快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信息技术让教学如虎添翼

信息技术让教师所教学的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 它促进了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拓展, 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呈现了当时当地真实的情境, 让小学语文教学与时代息息相关, 改变了过去教学脱离现实生活, 忽视学生由于知识不足给学习带来困难的现象, 为教学突破重难点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例如, 在学习《草原》一课时, 我们南方的孩子一般都从没见过草原。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 播放从网络下载的“草原蒙古风的精彩片段”给学生看, 学生仿佛来到了一望无际、碧绿美丽的大草原, 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草原的风土人情有了一个概貌性的感性认识。在此刻, 教学有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的重点得到了突出, 难点也随之得到化解。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是最常遇到的问题, 不同时期的教师有不同的方式。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 采用的方法通常是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 等等。然而, 当信息技术已经脱颖而出的时候, 就使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能非常轻松地以多种形式展示资料。过去靠教师口若悬河地解说, 手舞足蹈地比划, 机械呈现挂图表格等手段来突出教学重点的方法, 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面前立刻相形见绌。如上《与象共舞》一课, 教师在突出重点方面, 也就是什么是“共舞”的理解上, 从网站上搜集下载了非常棒的视频资料, 那是有着庞大身躯的大象在森林中灵巧地跳舞, 森林中的动物看到大象跳舞后惊诧不已的视频片断。这段视频似乎就是专为这课而设计的一样。教师播放视频, 让学生在哑然一笑的欣赏中, 看到了大象灵活的一面。这是教师用语言、手势所无法描述表现的, 由于有了视频, 参照课文的形象描写, 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发生在异国他乡的事情, 对课文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由于有了上段视频欣赏的过程, 学生理解“共舞”一词就有了不攻自破、水到渠成的效果。教师还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与名著共舞”“与象共舞”“与语文共舞”……多媒体将这些问题一一地呈现, 让学生明白了共舞之意是表示与某人、某事关系密切的意思。教学重点就在这看似不经意的展示中给突显出来了,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大象在泰国与人关系非常密切的理解。

三、提高朗读能力——信息技术让教学独放异彩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60%以上的课文都配有动画或视频剪辑的光盘, 在教学中, 通过对这些光盘的播放, 不但能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 还为老师和学生解决了朗读能力训练中遇到的问题。比如, 我们南方的教师, 在读儿化音时, 在区分前后鼻韵母上, 欠缺很多, 而配备的光盘资料, 大多选自有名的播音员的朗读, 它对师生可以进行很好的示范。

诸如《冬阳·童年·骆驼队》《普罗米修斯》《鸟的天堂》等课文, 其文字优美, 感情真挚, 非常适合作朗读欣赏与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后, 通过欣赏播音员抑扬顿挫、饱含深情的朗读, 而后让学生模仿学习朗读, 从而更进一层地体会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课堂中还可以非常自如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朗读材料, 按教学所需, 对学生进行跟读、自读、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学生在模仿中, 就能逐步体会到朗读的语速、节奏, 停顿、轻重对表现作者的感情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于配有画面的课文朗读资料, 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声音的软件, 对朗读状况进行控制, 去掉原朗读者的声音, 让学生给课文配音, 录下学生朗读的声音, 再回放, 或再将学生的朗读与原来的朗读进行对比, 继而通过小组讨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及时矫正读音和朗读表现。指导一人, 受益全班, 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经过这样的朗读训练, 学生朗读能力进步的速度是教师难以想象地快。

四、培养思维能力——信息技术让教学锦上添花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内容, 突出了教学重点, 突破了教学难点, 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提炼能力。信息技术中大量运用了超链接, 让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有机地成为一体, 尤其是超链接所带来的快捷, 强化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的训练。例如, 《琥珀》这篇科学小品文, 作者绘声绘色地为我们描述了琥珀形成的过程, 非常形象地再现了苍蝇被蜘蛛捕抓的一瞬间, 即被松脂包裹的情形, 以及沧海桑田的巨大的地壳变化, 才让松脂球最终变成了琥珀的漫长变化过程。在学习完这一内容后,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了精美的琥珀图片, 有包裹着小动物的琥珀, 也有没有包裹任何东西的晶莹透亮的琥珀, 这就自然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不会受限于学习过的课文, 误以为琥珀里必须有苍蝇与蜘蛛, 否则就不叫琥珀。这样设计还不够, 教师又将图片与网络上的“百度百科”中的“琥珀”词条进行链接, 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琥珀的由来及功用, 对所学习的《琥珀》一课, 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初步完成了一次由形象思维到理性思维的全接触, 使得学生的思维从平面走向立体, 其思维的整体性、严密性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又如, 在《草船借箭》一课的课堂上, 一位教师利用多媒体恰到好处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课文中有段写的是诸葛亮的船队在箭如雨下的攻击下, 船体失去平衡, 诸葛亮应该如何审时度势, 让士兵调转船身继续受箭的情形。书中描写当时的诸葛亮与鲁肃正在饮酒, 为什么饮酒, 而不下棋、弹琴?教师在学生百思不解的情形下, 播放了一段《三国演义》的电影视频, 让学生明白了, 喝酒的妙处在于诸葛亮可以通过酒杯中酒的倾斜程度, 判断出船因受箭承担重力后的倾斜程度, 从而决定何时调转船身。当时, 在箭雨中, 诸葛亮是不可能出去观察草船受箭的情况的。最后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诸葛亮进行评论, 学生大多能运用平时所积累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等丰富的语汇进行评价。这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思维过程。最后, 教师顺势引用《三国演义》中的诗:“一夜浓雾满长江, 远近难分水渺茫, 骤雨飞蝗来战舰, 孔明今日伏周郎。”以此作结, 将课文当作一个很好的引子, 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三国演义》原著。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过程, 一个从个别到全局的思维过程。

总之, 教师在教学中找准时机, 恰当地运用好信息技术, 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阅读给力 篇2

没必要和女朋友争个面红耳赤,她错了,你让着,她会感激你,其实她知道是她不讲理。

在google输入“故事”,有113000000条结果,但输入“结局”,只有44900000条结果。

月老爷爷,我求求你,下次给我牵红线的时候,把红线换成铁丝,要不然老断。

看惯了你的灰色头像,你猛地变成彩色的,真的有点不习惯!

如果你不能为你心爱的女人穿上嫁衣,请停下你解她衣扣的手。。。

别人对待你的方式、都是你教的。

在饭堂打饭时最大的欣慰不是前面的人越来越少,而是后面的人越来越多。

多谢你的绝情,让我学会死心。

连做梦都会梦见你,我到底哪点得罪你了。

人总是过着今天却重复着昨天的生活。

得意时,朋友认识了你。落难时,你认识了朋友。

都说小三是,其实那个出轨的男人也不是好东西 。。。

有心的无力,有力的无钱,有钱的无情,有情的无缘,有缘的无分。

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到处乱花。

突然发现情人节和清明节是一样的 又要送花又要送吃的 还要说一大堆哄鬼的话。

一些人,一些事,打旋在记忆里。现实中,我们该忘了。 一些人,一些事,再也无从提起。实际上,已不值得了。

他背她。她问他沉么?他说,整个世界都在背上你说沉不沉?

当你在线的时候,不知道对你说什么,当你离线的时候,很后悔没对你说什么。

请别说我现实,我曾比你还天真。

低头不是认输,是要看清自己的路;仰头不是骄傲,是看见自己的天空。

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不但没安慰我,还在那边挑衅,这就是你在乎我的方式。

明明心里是很疼爱妈妈, 但嘴里总是不停的和她吵着架。。。

不懂珍惜的人,永远得不到真爱。。。

我不主动找你,不是因为你不重要,而是我不知道在你心里我是否重要。

你总说她比我漂亮,可是我想问你她比我爱迩么。。。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每当打扫卫生时,学校会说“学校是你家”;可当你一迟到,学校会说“你当学校是你家呢?

小时候怕鬼,长大后怕人。

后悔的事我不做,我只做让你后悔的事。

男生没有主动找女生,那是说明他是真的不想理她了。 女生没有主动找男生,是因为在等他找她。

故事的开始:“我会给你幸福.”,故事的结局:“祝你幸福.”

爱吃东西的人,都是好人。因为他们拼命追求美食,没有时间害人了。

不谈恋爱了,朋友都快谈没了。

消防车再不来,火就要灭了啊。

在我面前总是有那么多的帅哥飘过,我却只能感叹他们为什么从不属于我。

把你的照片p成黑白,想你了拿出来看看,然后告诉自己你死了。。。

终是红尘人,亦染红尘事。

曾经是左手牵右手,如今左手牵着狗。

别跟我谈人生,你都不是人生的。

原来英文里面的救护车叫“ambulance” ----中文发音是:俺不能死。我一下子就记住了。。。

我的女人,我都不舍得碰。你动她一下试试。。。

多年之后,你若嫁了,我若没娶。叫你女儿放学路上小心点...

甲向乙借钱,甲:有钱么?乙:有。甲:借我点。乙:你刚说啥?甲:借我点。乙:前一句。甲:有钱么?乙:没有!

外出时,爸妈总爱说的一句话是:注意身体,别感冒了。其实我也想对他们说:你们别累着了,谢谢您们。

有钱的时候觉得买什么的都觉得便宜、没钱的时候一块钱都显贵!

别在分手的时候和我说:“其实你很好” 草,那你还甩我?

对话,给力阅读教学 篇3

一、感想式批注

一个人用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我要求学生读完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如,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精彩片段之后,不少学生在“好处与坏处”之后写下了这样的感想:

我觉得鲁滨孙写得非常好,因为他能在只有一个人很寂寞的时候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好处与坏处,这样列下来,鲁滨孙的心理素质非常强;这个故事告诉我,在绝境中不要气馁,上帝关上了你的门,就必然会打开一扇窗,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

二、质疑式批注

学贵有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才会真正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如,一个学生在阅读了《顶碗少年》一课后,在课文第五自然段:“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之后写了这样一句话:老人究竟跟那个少年说了些什么?是啊,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可以沿着这个问题深入研究下去……虽然不同的学生写下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大家都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正是老者的鼓励让顶碗少年重拾信心,从而获得了最后的成功。而这节课更因为学生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写,所以显得更加可贵。

三、联想式批注

读书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文章的内容,还应从文章的内容想开去,想到与课文有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这样阅读才会有大的收获。学习了《桃花心木》一课,很多学生由种树想到教育孩子,他们纷纷在旁批中写道:“孩子不能永远在父母的怀抱下,否则孩子将禁不起社会的风吹雨打,受不了一点挫折。”

生活中的一些事应该自己学会解决,不能永远依靠父母。如果自己从小就能独立自主,长大后才能有立足之地。从小要学会生存,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四、评价式批注

这里的评价包括两种,一种是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一种是对语言文字的评价,指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如,在学习《手指》一课时,学生这样写道:列举生活事例,运用排比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突出了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

在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面对居里夫人对荣誉金钱的态度,有的学生写道:“因为她对自己努力而来的名利不在乎,对自己的名誉不张扬。”有的学生写道:“我很佩服居里夫人,她不看重名誉,没有被那么多的荣誉和奖项所埋没,而是尽心尽力地为科学作贡献,我觉得她很了不起。”还有的学生写道:“面对荣誉,居里夫人并没有骄傲,她仍一如既往地工作。”

总之,没有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阅读给力 篇4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微阅读,实施路径

微阅读是一种借助短信息、精简网文和片段文体等微型化、片段式的文字载体而体现出的阅读新范式。 教师适当借助微阅读形式, 利用学科报刊、互联网络、移动媒体等途径广泛收集、精心选择形式新颖、生动有趣的微小阅读素材, 引入英语阅读课堂, 将为学生展现别开生面的阅读教学新情境, 让他们更好更快地实现有趣阅读、有效阅读, 进而促进学生英语语言阅读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一、微阅读走进学生学习生活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 智能手机、数码处理设备、平板电脑等应用工具及微博、QQ、微信等应用平台日渐被学生熟知, 促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学生面对的阅读内容更多以微型化、碎片化形式表现出来, 微阅读已经成为他们主要的阅读学习方式。 他们在踊跃共享海量阅读资源巨大 “福利”的同时, 面临科学选择阅读内容、明确阅读主题、把握阅读意义等多方面需求, 这就给教师提出有效引导学生科学阅读、端正阅读行为、培养阅读素养的重要任务。

我们可喜地发现许多题材鲜活、体裁各异、语言知识丰富的微型阅读素材逐渐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 如英语书报中的精彩微片段、BBS论坛中的学英语微主题、名著名篇中的经典美文节选、个人主页上的精炼论题和微言妙语、学科主题社区上的微技能辅导专题和微信APP上的英语“微小说”赏析等, 都成为他们学习英语阅读的重要素材。 同时, 这些微型素材正是我们可用来引入英语阅读课堂、 引导学生开展健康 “微阅读”的有益教学资源。

二、微阅读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微阅读促使学生英语阅读学习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 对指引学生实现精准阅读、个性阅读、共享阅读、多样阅读等有着鲜明意义。

首先, 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精准化阅读, 在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 教师重视学生差异化的阅读表现, 精心选取健康向上的微阅读内容, 有针对性地推介一些优秀的微阅读专栏和专题, 并做好导读服务, 指引他们学会获取阅读信息、明确阅读目标、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素质。 其次, 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阅读, 增强学生获取和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 教师通过积极引入丰富多样、微小生动的阅读内容, 对引导学生参与英语阅读活动、培养获取和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再次, 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共享性阅读, 在互动交流中丰富阅读情感。 教师巧借互联网络、移动网络和即时通讯APP等应用平台, 优化微阅读环境, 引导学生参与在线阅读、互动探讨、即时交流的同时分享阅读收获, 表达阅读感想, 深化阅读情感。 最后, 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 在自主自觉的阅读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教师鼓励学生共同合作, 开辟一些具有英语学科特色的“微社区” (如BBS论坛、读书论坛、主题讨论组等) , 有利于学生更广泛地了解英语语言跨文化知识和背景, 抒发阅读感受, 表达个性化阅读情绪和心理, 引导树立积极的跨文化意识。

三、优化微阅读、促进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

1.指引精准阅读, 掌握阅读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适当借鉴微阅读形式, 不应只是表面的“碎片化”阅读、娱乐性的“浅阅读”, 而应该在尊重学生差异性、把握学生阅读现状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阅读内容, 明确指导方向, 并巧妙利用微阅读新形式实施精准导读, 引导学生在分层引读、突出疑难、指导读法等有针对性的导读过程中掌握阅读策略, 获取阅读实效。

例如, 在必修一英语阅读教学中, 针对学生刚刚步入高中学段, 在英语阅读基础、阅读方法、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性学习表现, 笔者采取分层引读策略, 积极从《21世纪报》 (初中版) 、《英语周报初中版》 等英语学科报刊中选取一些浅显易懂、要求适中的微阅读小素材 (如Reading Tips (阅读小技巧) 、Reading Fun (阅读乐趣) ) 给那些英语阅读基础相对较弱、阅读方法单一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而对英语阅读素质较好的学生, 则从鼓励他们多阅读、多总结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又如针对部分学生阅读时间偏少、信心不足、阅读方法不恰当等情况, 则积极利用有利的课堂时机, 推介创设短篇、短讯、短评等阅读专栏, 通过相对固定的训练时间、读法指导等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所以, 借助微阅读有效形式, 指引学生实施精准阅读, 有助于促进学生愿读、会读、乐读, 从而使微阅读成为英语课堂新常态, 在分层引导、突出疑难、悉心导读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激活阅读思维、提高阅读素质、获取阅读成效。

2.开展多样阅读, 增强阅读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多样化微阅读, 对学生参与英语阅读活动、获取和处理阅读信息、培养阅读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如结合英语阅读课堂教学需要, 积极教学英语美文选段精读、书报微片段探讨、英语“微言妙语”集锦、微信“微小说”赏析、微博英语专题连载等阅读内容, 都是开展多样化微阅读的有益形式。 如在必修三《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进入Period 1 Warming up环节前, 先让学生展示课前已布置给学生的 “About Mark Twain”预读成果, 为顺利开展本节阅读学习做好准备。 有的学生向大家绘声绘色地朗读自己搜集到的英文原著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 “The first chapter ” 中的精彩片段; 有的学生设计制作 “An essay about Mark Twain’s Humor”PPT课件片段, 并用英语给大家朗诵描述; 还有学生自主模仿英文电影“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 中的情节做 “English introduction ( 英语简介) ”, 甚至还有的英语兴趣小组计划分工合作, 精选该原著中的系列章节并连载在班级微博中, 作为英语专题阅读的重要内容, 让大家充分利用手机和电脑等设备多阅读、多训练。

笔者深有感触, 学生平常的英语阅读学习情况并不很理想, 如果充分利用有效的活动形式, 鼓励他们发扬学习能动性, 发挥聪明才智, 肯定会较好地完成预读、展示、交流、分享等阅读活动。 尤其在教师的指引下, 学会欣赏一些较为浅显的经典英语片段和英文作品, 利用阅读片段、情景、句子结构等捕捉主要信息和观点, 提取和重组一些简单的阅读信息, 进而增强英语语言阅读认知能力。

3.引导共享阅读, 丰富阅读情感。

良好的阅读情感是英语语言阅读教学情感目标的重要方面, 共享则是实现良好阅读情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学生参与微阅读过程, 同时是他们参与互动交流、共享阅读成果、丰富阅读情感的“悦读”过程。

在日常阅读教学中, 笔者发现学生普遍拥有智能手机, 并且经常参与BBS论坛、QQ、微博、微信等平台的交流互动活动, 于是巧妙利用学生现有学习生活方式, 营造共享微阅读的好氛围, 引导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阅读学习习惯, 成为英语阅读教学探索的重要方向。 如在英语教研组的支持下, 校英语社团在学校贴吧上专门开辟了“英语经典微阅读”系列活动, 同时穿插着阅读方法探讨、阅读素材选择、经典美文推介、典型文段欣赏、原书插图展示、陌生词汇或语法现象讨论、优秀生答疑解惑等丰富的主题性内容, 为同学们创设了一处共建阅读生活、共享“悦读”情趣的新空间, 他们积极参与微阅读活动, 踊跃讨论交流, 在“看一看”、“读一读”、“练一练”等环节中充分利用有限学习时间, 在互动中增进“悦读”情趣, 在交流中丰富阅读情感。 又如借助时兴的微信平台, 为学生定时推介优秀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阅读反思, 分享阅读学习成果;或鼓励学生适当下载, 如奇速英语、酷学习等应用APP, 为学生创设许多丰富生动的微阅读情境。 利用这些便捷的应用平台,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分享阅读最新英语时文素材、 体验移动学习平台中在线微阅读的乐趣, 在互动探讨、即时交流中分享阅读心得, 提升阅读素质, 深化阅读情感。

4.激励个性阅读, 培养文化意识。

阅读本身就是个性化的优雅学习过程, 个性化是良好阅读的积极表现。 高中生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学习群体, 加强对他们个性化阅读、文化意识培养的指导尤显重要。

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参与个性化微阅读, 笔者主要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创建具有英语学科特色、易于表现学习情感的阅读“微社区” (如上述微阅读贴吧及读书会、小专题讨论组、英语阅读微技能学习小组等) , 鼓励学生一起参与微阅读, 积极借助题材广泛、形式新颖、知识丰富的阅读素材, 自主自觉开展阅读学习, 尽情抒发阅读感受, 表达个性化阅读情感。 其中, 各个班级中广泛开展的“微阅读、谈感想”英语读书会活动给我校校园文化增添了不少融洽和谐的学习气息。 他们积极开展英语“一句话新闻”、英文格言警句、英文“微小说”学习活动, 贴近阅读热点, 探讨阅读情节和背景, 踊跃表达自己的看法, 展现个人阅读喜好。 所以, 个性化的微阅读指导更能促进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主性、目的性提高, 巩固发展健康向上的阅读兴趣, 使他们更广泛地领略英语语言环境下的社会、政治、经济、人文、地理等文化知识和背景, 逐步树立应有的阅读价值判断, 从而促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四、结语

将微阅读形式引入高中英语阅读课堂, 对优化阅读教学, 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促进阅读理解, 提升阅读品质等具有积极意义。 教师合理利用微阅读新形式, 应始终结合英语阅读教学需要, 坚持深入了解学生的“微阅读”生活状况, 深刻分析他们的阅读习惯, 指引他们选择正确的阅读路径, 才能在不断优化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培养起健全的认知世界、人生、社会的阅读素质。

参考文献

[1]郑飞燕.微阅读大成效——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利用微短篇阅读资源的探讨[J].教师, 2014 (16) .

给力坚强作文 篇5

那年很冷,我一边搓着手,一边疾步走在回家的路上,只是一路上漫不经心,一路上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行人,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这原本繁华的路上。雪,落在如雪一般洁白的棉衣上。不一会儿,那透明而洁白的雪花化成小水滴,从衣边滑落,滑入指尖。

当我看到它,突然停住了脚步,在大风中的它摇摆不定,它那纤细的树枝好像已经经不起这样的风雪交加。我不由走上前抚摸了一下它纤细而粗糙的树枝,它有气无力地垂下了树枝,也许它快要死了吧,我心里想着。

第二次遇见是在夏天。

天气闷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头上炙热的太阳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就像堵在脑海中修长的思绪。我沮丧地走着,忘不掉考试的失败、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太阳的炙热裹在心里的煎熬,我感觉自己的身躯快要被这些压弯了,我的脊梁已经被汗水浸透,衣服紧贴在背上,难受极了。

走着走着,突然感觉清凉了许多,抬头原来走了一片浓荫下,我愣住了,好熟悉的地方,这不是那年遇见的那棵树吗?它已经长得很高大了,而且树叶浓而绿,正在微风中悠然地摇曳,仿佛在和阳光清风做游戏。原来那弱不禁风的树枝已经那么粗壮有力了,一簇簇绿色的叶子在阳光飘荡,树下是一方让人顿然清凉的浓荫,我正置身于这浓荫之中。

我抚摸着这棵从寒冬走来的树,脑中挥之不去的仍是它那瘦弱不堪的身影。是啊,这浓密的树荫曾为多少人拂去那夏日的炎热,带来一抹清凉的风。那树叶的沙沙响声仿佛在告诉我:冬天对于我来说不算是什么困难,我现在依旧坚强。

如何让个性化阅读“给力” 篇6

关键词:语文;阅读;个性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那么,如何在三年的初中学习期间达到阅读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倡导个性化阅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从对七年级学生入学时阅读情况的调查不难看出,学生的阅读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读书看报、收看新闻的习惯。(2)读书随意,走马观花,抓不住重点。(3)读书不加选择,内容杂乱且没有目的。(4)阅读时不思考,囫囵吞枣。(5)阅读时不做笔记,随读随丢。要想激发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应针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阅读目标,循序渐进地展开个性化阅读指导活动,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不断加大阅读量,完成读书任务的同时,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目

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教师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健康向上的书籍。如,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这些书籍是必读的。此外,冰心的《繁星》《春水》、老舍的《骆驼祥子》、鲁迅的《朝花夕拾》等课外必读书籍,也是一定要认认真真去读的。因为这些书不但思想健康,而且知识性强,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心灵。对于那些内容不健康的书籍,要坚决杜绝学生阅读,以免学生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

二、运用切实可行的方法

阅读内容和方法要彰显个性。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要指导学生自己根据阅读内容和目的,选择是泛读、略读,还是跳读。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最喜欢读的文章,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进行重点阅读,从而达到个性化阅读的目的。

三、养成摘录练笔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圈、点、勾、画以加深效果。每一次进行课外阅读,切不可走马观花,读完后一点痕迹也没有。阅读时,学生要“知情节、明结构、识中心”,对整篇作品要有整体的认识。此外,对作品的一些佳句名言要善于摘抄,做好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抄名言佳句,可使学生体悟到人生的哲理,寻找生活的指针,以鞭策自己,塑造自己。勤摘抄、勤剪报,可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养成积累知识的习惯,从中积累词汇、语言。阅读时做笔记既是对知识的积累,又有利于对知识的感悟与理解,是阅读中自我提高升华的好方法。教师应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这片天地中用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法,做好最显个性的读书笔记,养成勤读书、好读书的习惯、提高个性化阅读水平。

巧用互联网 给力语文阅读 篇7

一、通过互联网,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可选择的阅读材料

由于学生个性、情感、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 对阅读材料, 特别是课外阅读材料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过去的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或者是受各方面物质条件的制约, 很少让学生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其实从语文阅读的角度看, 浩瀚的文学海洋中存在有大量的可供选择的内容和形式相近的文章, 如果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阅读材料的话, 那么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一定会很高。互联网则以超文本链接的形式呈现阅读材料, 同一主题或同一形式下可以有多种选择, 阅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目的自由选择链接的方向和分支, 可以充分满足学生自由阅读的需要。如语文课本中《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课外阅读, 学生可以以“圆明园”为关键词, 上网查询, 找到关于圆明园的各种文章, 然后根据自己的不同爱好和需要, 自由选择阅读, 然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 互相补充, 这样就会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过去的屈辱、今天的现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进而也丰富了语言积累, 提高了阅读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效果甚是理想。

二、通过互联网, 给学生提供自由交流、表达的场所

由于互联网可以提供成千上万人同时阅读的可能, 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书, 还有其他需要传阅的资料, 如果发布到网上, 就可以让众多的读者同时异步阅读。一篇让人感兴趣的文章、一件引起共同关注的事、一首好歌、一幅好画、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都可能成为学生乐于谈论和交流的焦点。通过互联网主页上的相关栏目, 学生可以方便、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与知名或不知名的人交流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而这种表达和交流是完全处于自发的, 没有任何的强制色彩和心理顾忌, 所以也最能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 最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参与和共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表达心态和交流习惯。

阅读给力 篇8

一、追溯“给力”

“给力”最初来源于日本搞笑动画《西游记:旅途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本。在这部动漫中,唐僧师徒一路跋山涉水来到天竺,却发现与他们心目中的天竺圣地相差甚远,孙悟空当时很失望,便说了句:“这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给力”一词是从闽南话中演变过来的,在闽南话、海南话中“给力”就是很精彩、很棒的意思。在茅台话中,“给力”的意思可以用“得力”来表达。

二、“给力”的迅速蹿红

“给力”一词迅速蹿红,应该归功于一家叫做“给力网”的网站。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该网站的网友们在观看比赛进行评论时,大量使用“给力”一词,如“西班牙太给力了!”来赞扬西班牙的精彩表现,又如“不给力啊德国!”来表达德国队表现的差强人意。就这样,受世界杯的热度的影响,“给力”一词很快就成为当年的热门词语。

然而真正使“给力”脱颖而出的是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给力”在如此权威性的报纸标题中使用,让广大读者颇感意外:一向严谨的《人民日报》,居然使用了如此新潮的词语。就这样“给力”便成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宠儿”。人们开始关注“给力”一词的意义、词性及其用法,各种说法纷纷踏至,由于是新词的缘故,出现百家争鸣的现状是合情合理的。

三“给力”一词的含义

由于还是流行新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还没有确切解释,只能借助新华字典和网络百科来对其含义进行分析。

首先,把“给力”一词拆成两个语素来看。“给”()在新华在线字典中的基本解释有五种:①交付,送予:送给,献给。②把动作态度加到对方身上:给他批评一顿。③替,为:给大家帮忙。④被,表示遭受:房子给火烧掉了。⑤把,将:请你随手给门关上。“给”()的基本解释有三种:①供应:供给。②富裕,充足:家给人足。③敏捷:言论给捷。“力”在新华在线字典中的基本解释也有五种:①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力量,力气。②一切事物的效能:视力,生产力。③物理学上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力。④用极大的力量:力挽狂澜。⑤姓。

根据已经出现的“给力”的用法,我们应该取“给”的供应,给予之意,取“力”力量,力气之意,那么“给力”其实就是给予力量的意思,按照这样的解释“给力”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读作“”才比较合理。

目前,网络上根据“给力”的用法大体归纳了三种解释:①类似于中国北方土话给劲。带劲的意思。②类似于“牛”、“酷”的用法③给予力量,加油,大力推行之意。当某件事或某种现象给人强烈的刺激,让人振奋时可以选用这个词。

四、“给力”的词性判断

目前我们所接触的“给力”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性,这种性质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是动词,这种词性是由形容词的动词性用法转化而来。

例:①《火箭大胜仍存隐患,防守不给力注定难走远》(2010年12月12日腾讯网体育新闻标题)

从以上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给力”一词形容词性的语法特征:能受程度副词“太”,“很”和否定副词“不”的修饰;能直接修饰名词。

例:①《7万个亿了!财政应“给力”民生》(2010年11月12日《燕赵都市日报》)

②《吉林出台扶持财政给力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2010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分析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给力”可以做谓语或谓语中心,多能带宾语。

“给力”一词是以形容词性为主,动词性质可以看成是形容词的动用,有大力发展,加油之意。在汉语中我们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天很晴。”和“天晴了。”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形容词的动用,“放晴”的意思。

另外,最近微博和校内上经常有人更改状态为“各种不给力。”此处“给力”出现了名词的用法,意义为不如意的事,但是这种用法还是很罕见的。

五、“给力”的前景

“给力”一词和它众多网络新词“前辈”如:“囧”、“蚁族”一样,一开始不过是网民的自娱自乐,但是自从《日民日报》标题的发布,一夜之间引起了全国网民和读者的围观,网络在显示了其无人能及的传播力度的同时,也使得“给力”从同时期的众多新词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甚至有人开始为它寻找一个适当的英语翻译,但是皓首穷经也未能如愿,于是更有人根据英语的构词规律音译生造了一个“gelivable”以及其反义词“ungelivable”。像之前人们根据此方法构造的“angry youth”(愤青)都已经被收入牛津英语字典。同样2007年网友自创的“奔奔族”(指忙于工作,日程很紧,无暇休息的上班族)一词被教育部列入汉语新词条并入选新华字典,那么“给力”和“gelivable”的命运又将如何呢?“给力”的前景给力吗?它是否能够“转正”呢?

2002年12月27日,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室副主任李达仁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语言从来都是社会现象最快、最生动的反映,记录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文化思想的方方面面。”“新词都是通过媒体从读者和专家那里征集而来,‘时效性’、‘贴近性’是新词选择的标准。新词典中大部分词汇体现着社会进步、发展的主旋律,而极少反映社会负面色彩的词汇,如‘三陪’、‘二奶’等的酌情收录只是希望能引导读者。”

同样,对于新词收录的问题,负责《牛津英语词典》新词收录工作的首席编辑格赖姆·戴蒙德也曾经提出了收录标准:一是收录的新词不能出于小范围的“私人用途”(如黑帮行话),只能是那些流行的通用的词。二是在收录新词以前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它在“适度宽泛”的领域中使用了至少5年。

以此看来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的新词收录,都要考究新词语的全面性与时效性。“给力”以及“gelivable”是语言动态发展的产物,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是其时效性的展现,体现了语言的不断发展,丰富了人们的言语交际生活,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给力”一词也存在着一些不太乐观的现状,它的使用并没有步入正轨,还处于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它的使用者也仅仅局限于部分对新事物接受比较快的年轻人,因而它的全面性便遭到了质疑。

据《法制晚报》报道,在“给力”一词登上《人民日报》头条的当天上午,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的崔健教授就表示:“给力”一词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的语言体系中没有“背景”应该只是单纯的网络流行词。

2011,“给力”中国财会 篇9

岁月如诗蝶恋花, 天地无私春又归。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 网络流行语众多, “给力”、“围脖”、“驴友”、“神马都是浮云”等纷纷上榜。而“给力”无疑是其中最“给力”的词汇。

2010年, 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企稳回升, 我国会计事业也取得重大成就, 实现全新突破, 结下累累硕果。

作为本年度的“开篇之作”, 本期杂志推出了《激情2010, 唱响2011》的“特别关注”专题, 旨在回顾2010年国内外财经界那些人和事。同时, 对唱好2011年的每一首歌也做一展望。

2010年, 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考验了中国财长谢旭人的执政智慧。在过去的一年中, 财政部继续推行积极财政政策, 财税改革有序推进。在国际动荡的局势下, 中国经济2010年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而1.05万亿元的财政赤字, 占GDP总量2.8%, 依然处在安全水平。

“我是一个忠臣”, 是李荣融在卸任之际的自我评价, 此言一出, 引发争议。这位国资委首任“掌门人”的功与过, 自有后人评说。王勇于2010年8月24日, 就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至此, 这个掌管着数额庞大的国有资产的“国务院直属正部级特设机构”进入了“王勇时代”;

2010年12月, 被誉为“铁娘子”的谢企华再度出山, 成为“中投二号”——中国国新控股有限公司的首任“女掌门”;

2010年, 有进有退, 有喜有忧, 执政者的进退升迁将成为他们心中不灭的印记。

而历尽沧桑的民营企业家以及万千百姓, 历史, 也同样属于他们。

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坦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从而成为万众焦点。2010年9月, 陈光标宣布将在死后捐出全部财产, 成为中国“裸捐”第一人。

2011年, 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新的一年里, 全国财政工作将着力抓好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八项任务。与此同时, 中国会计改革也将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会计人才战略等八大领域全面推进。

2011年, 《中国总会计师》杂志将积极宣传和报道长期以来奋战在我国财会战线上的优秀党员、先进代表的典型经验, 将进一步探究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发展规律, 深刻反思中国总会计师在历史变革中的责任与担当。

虎振雄风留英气, 兔迎盛世启新程。

当本期杂志到达读者手中的时候, 适逢2011年新春佳节。借此机会, 我衷心祝愿广大读者和总会计师朋友们:

让展评更“给力”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展评,功能,内容,程序

展评, 即展示评价, 它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教学环节, 一般安排在学生实践练习后进行。下面为《文档修饰》一课的展评环节的教学实施片段:

师:刚才大家做得很认真, 基本完成了任务。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作品。请大家打开自己的作品。

教师通过电子教室软件, 随机转播一个学生桌面。 (显示为打开的作品)

师:大家看看这个作品做得怎么样? (没有学生发言。) 我个人感觉还不错!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

学生还是没有发言, 教师随机叫了一位学生。

生:这个标题做得太小了!

生:这个标题字的颜色不好看!

学生七嘴八舌, 说了很多问题。

师:好, 我们再来看另一位学生的作品。

……

像这样的展评环节, 在现实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并非少数。但其并未充分发挥出展评环节所应有的教学功能, 有些做法甚至是错误的。因此, 充分分析展评所具有的教学功能, 进而理解展评的内容, 明确展评实施的一些关键要素, 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展评功能的理解

展评的功能, 通俗地讲, 就是展评到底起什么作用, 它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什么影响。清楚这一问题, 是我们做好展评工作的重要基础。

从字面上看,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 一是展示, 二是评价, 因此, 理解展评功能, 可以先从展示功能与评价功能开始。

展示功能。展示可以理解为展示和示范, 也就是说, 把练习的结果或作品, 在一定的场所公开呈现出来, 让大家来观看, 能够给观看者以示范的影响。当然, 这里的示范, 既可以是正面的示范, 也可以是负面的警示。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一般可通过电子教室软件或大屏幕投影仪等, 把展评者练习的结果或作品呈现给全体学生, 通过分析, 从中获得正面的引导或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 展示功能是通过“展”的方法, 实现“示”的功能, 具有以展代教的作用[1]。

评价功能。展评环节中的评价, 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总结性评价, 它实现的是过程性评价的功能, 是以学生发展为指向的评价, 即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方式, 它把评价视为发现学生发展可能性的手段, 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 充分了解学生, 关注每位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差异, 及时准确地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 客观地反映和鉴别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并帮助学生改进。[2]因而, 评价时, 一般通过对操作过程、结果的分析, 来激励或引导展评者, 启发或提醒其他学生, 从而进一步丰富或完善练习的结果或作品, 积累经验, 发展能力。因此, 这里的评价, 至少应具有以下三个基本功能。

一是激励功能。激励有激发和鼓励之意, 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动力保证。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 (Berelson) 和斯坦尼尔 (Steiner) 曾给激励下了如下定义:“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评价工作正是通过这一活动形式, 改变人的内心活动状态, 从而实现激励功能。通过评价, 对学生在操作过程、操作结果上取得的成绩给予积极的影响, 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提醒, 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与热情, 鼓励学生在提升学习质量上不断追求。

二是启发功能。启发, 即开导其心, 使之领悟。实现启发功能, 一般是通过一定的方式阐明事例, 促使对方思考、领悟, 其着重点在“发”。《论语·述而》中有:“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这是我国对启发基本内涵的理解, 这里十分强调对启发时机的把握。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思考, 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有的可能十分顺利, 有的可能正处于“思不通”、“求不得”之际。此时, 通过展示典型的、有特色的作品, 可以有效地开阔学生的眼界,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促使学生打开思维, 有效地促进实践活动创新。

三是纠偏功能。纠偏, 其基本含义是改正偏向或偏差。在学生操作实践中, 出现一些偏差是正常的, 通过展评环节可集中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倾向进行纠偏, 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说, 这种偏差, 主要表现为技术应用上的偏差, 有两种情况:一是技术使用不当。例如, 笔者曾经看到一名学生在学习了“文字效果”的设置后, 将某段文档的重要内容全部设置“礼花绽放”。这样, 版面似乎更活泼了, 却让人无法很好地阅读。二是技术使用过度。例如, 某学生在学习“图文混排”后的实践练习中, 在一篇文档中插入了许多与文本内容毫无关系的图片, 导致整个版面非常混乱。当然, 对于技术使用上的偏差, 要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找出原因, 从而更好地改正。从实际情况来看, 这种偏差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学生对于技术应用的好奇而出现反复尝试使用的现象;二是由于学生对于技术应用的理解偏差, 如对技术应用范围的认识有误差, 对技术应用的价值认识有误差, 等等。

对展评中需要关注内容的分析

那么, 如何实现展评的上述功能呢?这里涉及另一个重要的问题, 即评价内容, 通俗地讲, 就是看什么、评什么的问题。

面对展评对象所展示的练习结果或作品, 我们可以选择多个角度进行评价, 如结果的完成情况怎么样、是怎么完成的、创意怎么样, 等等。为了能全面分析评价内容, 结合课程标准要求, 即“对学生信息技术作品的评价要重视学生作品设计的思路和过程, 而不能只评价作品的优劣”[3], 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评价, 即关注过程与结果。

一是关注过程, 就是关注展评对象完成练习或作品的过程是怎么样的。这包括学习的态度, 如是否积极、主动等;学习的方法, 如是个人钻研, 还是小组合作等;当然还包括是否有经验值得分享, 是否有教训值得提醒等。通过对过程的分析, 可有效地实施过程与结果的对接。在实施方法上, 一般可通过展评者的自述和同伴、教师观察来关注过程, 并对过程表现做出评价。当然, 在一般展评过程中, 应该着重对展评对象的学习过程予以肯定和表扬, 以激励展评者, 同时, 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一个标杆, 鼓励其他学生学习并进行挑战。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通过教师评价进行提醒或引导。

二是关注结果, 就是关注展评对象练习的结果或完成的作品质量如何。关于学习结果的质量, 一般我们可从隐性质量或显性质量两个方面进行关注。隐性质量, 包括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显性质量一般表现为问题解决的程度、效果等,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 侧重表现为操作完成的一个方案、一个作品等。对此, 我们可以从技术性、创造性与艺术性三个维度进行评价。

关注技术性, 就是关注课堂教学中所学习的技术有没有在练习中得到有效应用, 这是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 也应该是展评中需要落实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于这一点, 在目前的信息技术课堂中, 忽视的教师很多。究其原因, 首先, 不少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其次, 认为比较简单, 不必去关注。不少教师关注的兴奋点主要在艺术性, 追求作品要漂亮、美观, 这当然也是评价中需要关注的, 但所有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明确, 我们执教的是信息技术课, 而不是美术课。所以, 关注评价中技术要求的落实, 个人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如学习了“插入图片”操作, 展评中首先要关注的是在文档中能否有效地插入图片、插入的位置如何、设置的文本与图片的关系是否合理等。再次, 可以关注技术应用是否合理、是否适度等问题。如是否插入了过多的图片等。同时, 还可以关注选择使用的图片是否合适, 是否有利于信息的表达与理解等。

关注创造性, 就是关注学生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技术, 或者利用所学技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体现创新的学习要求。信息技术课堂实践活动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实践与创新, 这也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展评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创新点加以鼓励、引导、启发, 如有学生使用几个简单的自选图形组合来表达自己的创意, 就值得表扬;有学生在文档美化时, 适当增加一些个性化的设计, 也值得鼓励。这些实质上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通过肯定、表扬、鼓励, 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热情, 有效地从事创造实践活动。

关注艺术性, 就是要关注作品的艺术表达效果, 强调作品能给人以艺术的感受。其实质是从对作品美化的角度提出的。作品的美化主要涉及元素布局、色彩搭配、效果设置等, 讲究结构清晰、色彩和谐、效果适度等。如适度使用颜色, 可以丰富画面效果, 但过多地使用, 有可能使画面变得庸俗, 甚至影响信息的表达。例如, 有学生将文档中的每段文字都设置为一种颜色, 就不是一种艺术的行为。同样, 为每段文字都增加一个动态效果, 显然也不符合一般的审美原则。

对展评实施关键要素的分析

展评过程能否顺利实施, 发挥应有的作用, 达成预期效果, 涉及的要素很多。个人认为, 以下三个要素十分关键, 即展评对象的选择、展评时机的安排、展评操作的程序。

1.展评对象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展评对象是展评工作实施的第一步, 也是较为关键的一步, 因为展评对象是展评功能实现的重要载体。展评对象的选择一般有两个基本途径, 即自荐和推荐。

自荐, 是由操作成果或作品的所有者主动要求的。这在小学、初中课堂比较多见, 而且有时颇为踊跃, 高中课堂略少些, 这与这些学生的个性及心理特点是相一致的。让自荐者进行展评十分有利于对展评者的激励, 同时对其他学生也有较好的鼓舞作用。在实施展评过程中, 教师应当鼓励有创意、有特色、有思想的学生参与展评, 从而充分发挥展评的激励和启发功能。当然, 为保证展评的效果, 在组织上要注意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展评工作, 如展评多个相似的作品。

推荐, 就是由教师或同伴推荐展评对象。同伴推荐可建立在学生 (或小组) 间相互间欣赏、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教师推荐的展评对象可由教师在巡视、指导过程中发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 考虑操作的可行性, 可以教师推荐为主、同伴推荐为辅。教师在推荐展评对象时, 应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 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在推荐质量上把好关, 甄选在某些方面较突出的, 具有一定典型性的作品进行示范, 便于学生更直观、具体地理解和掌握作品的一般标准, 培养判断能力。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日常教学展评时, 有的教师在选择推荐对象时, 为了说明问题, 会选择一些操作中出现问题或作品中有明显不足的学生作品。这当然对纠偏十分有利, 但从保护学生的角度出发, 个人建议还是应该采取一些变通的方式。如只说明这种现象而不针对具体人, 同样可以达到纠偏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一般课堂中展评环节的时间有限, 在展评对象的数量上, 教师需要适当控制, 能够达成展评所承载的激励、启发、纠偏功能即可, 不可因为展评而浪费太多的时间。从这个角度上讲, 就需要教师在巡视指导中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找到合适的对象, 保证展评活动的效果。

曾经也有教师甚至专家对展评对象选择的公平性提出了质疑, 认为“选择了一些, 而放弃了一大片”、“怎么保证展评的就是最好的”等。类似说法虽然有些道理, 但个人认为, 这并不矛盾。一方面展评的目的, 是以展代教, 从这个角度讲, 选择的对象只要能实现教的作用就是可以的;另一方面, 展评也不是给展评的学生定为“优秀”、“良好”, 而给其他学生定为“合格”、“不合格”等, 这不是一个定级的问题, 因而也就不是一个涉及公平公正的问题。再者, 对所有学生来说, 机会还是均等的, 只要愿意都可以展评。当然, 在这一方面, 教师也需要适当强化全局意识, 尽可能多地照顾到全体学生, 如一学期能够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展评等。

2.展评时机的安排

一般信息技术课都将展评时间选择在课堂总结之前, 个人以为, 从发挥展评的作用来看, 这并不恰当。因为这样安排, 学生失去了再次创新、修改、完善的机会, 再加上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每周课时较少 (一般1~2节) , 展评的价值就更难体现。因此, 展评时机的安排, 个人建议至少在下课前10分钟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展评后, 学生还有机会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创意的实践, 从而发挥展评的激励、启发和纠偏功能。

3.展评操作的程序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当发挥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 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以评价促进学习。展评活动中的评价也可按此要求落实, 因此, 一个完整展评操作的程序应该包括三个基本流程, 即展评者的介绍、同伴评价、教师评价。

展评者介绍, 就是让作品的创作者 (或小组成员) 围绕作品的创作历程做相应的经验介绍与分享。展评的介绍主要包括:自己 (或小组) 的创意、实现的简要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还有哪些想法及困惑等。通过介绍,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及教师深化对展评作品的理解, 为相对准确地评价作品提供必要的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其他学生的创作灵感, 共享实践经验, 为学生学习层次的提升提供帮助。

同伴评价, 就是在展评者介绍的基础上, 同伴对展评作品进行评价。这时,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进行相对完整而有针对性的评价。在日常教学实践中, 为了保证评价的有效性, 我们提出了“三个一”的评价要求, 实践证明, 效果良好。所谓“三个一”, 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个可以改进的方面。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提高评价质量, 另一方面也可为展评者、评价者及全体学生后面的修改与完善提供十分有价值的信息。当然, 对于评价能力比较强的学生, 也要鼓励他们做出个性化评价, 而不必拘泥于此。

教师评价, 就是由教师结合展评者介绍及同伴评价的结果, 进行引领性的评价。这里十分强调“引领性”。教师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前进的方向性引领, 为后续的创意、完善、修改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二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为学生扫除学习道路中的部分障碍, 提高完成作品的可能性和质量。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无论是同伴评价, 还是教师评价, 都要努力改变一种评价倾向, 即评价就是为了寻找问题, 评价的价值取向似乎就是“指向问题”, 这严重违背了发展性评价的基本要义。开篇中的那个案例, 就是非常典型的“指向问题”的评价倾向, 这在展评工作中, 教师需要特别注意, 并注意加强引导, 确保评价的方向不偏。

厘清展评的基本功能, 深刻理解展评的内容, 抓住展评操作实施的关键要素, 对提高展评工作的质量, 构建信息技术的有效课堂,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 围绕展评工作, 我们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本文旨在抛砖引玉, 希望能为做好展评工作提供一点借鉴与思考。

参考文献

季红霞.作业展评在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 2010, (5) :89-90.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 2005, (1) :7-15.

给力汽车给力爱 篇11

当高跟鞋遇见发动机

——浪漫情人节美女给力车型推荐

女人是猫科动物。甜蜜情人节,费列罗?迪克多?红衣主教?都是浮云!亮招吧,斯帕可(SPARK)来了!雪佛兰全新斯帕可系通用汽车专为个性独特的前沿年轻群体打造的个性化高端微型小车,重新演绎全新“个性小车文化”。它犹如一位尤物,思维活跃、标新立异。举止投足之间,都像一场久违的爱情,没有理由,没有推辞。

如果还有印象,2009年带着女友看《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时,片中雪佛兰概念车BEAT又以汽车人“刹车”(SKIDS)的角色登场的情节应该会撩拨起你对斯帕可的记忆。同年秋,通用汽车在日内瓦车展上正式发布了以BEAT为原型的第三代雪佛兰斯帕可,这是雪佛兰旗下继科鲁兹后的第二款全球车型。有消息称,美国著名导演迈克尔·贝明确表示雪佛兰全新斯帕可将出演《变形金刚3》,不要太期待哦!

现款雪佛兰全新斯帕可诞生于通用全球最新的微车平台,由意大利乔治亚罗的ital design设计室设计,外形十分大胆,几乎原样保持了其概念车型雪佛兰Beat的整体设计。曼妙的车身线条,隐藏式的后车门把手,如果成为女友的尊享座驾,是最给力不过的了。

把玫瑰花装满后备箱

——浪漫情人节帅哥给力车型推荐

每一次演绎都是经典。上海大众全新波罗(Polo)盛装重发,让青年才俊着实明白: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不仅仅是爱情。强悍、激情、动感、简单、纯粹的高品质,恰如其分地诠释着我们心中的小爱情,惹宠讨巧。全新波罗秉承大众汽车集团最新设计理念的锐利前脸造型,以其刚毅简酷的外观赢得美誉。如果用一款车来比喻一位美男,那么全新波罗,无论在品质还是潮流方面,都是不二车选。

全新波罗的正面酷劲十足,其车身侧面高挑而精致的冲刺腰线彰显着一种男性力量的美感,从前大灯一直延伸到尾灯,一气呵成,将奔放的前脸与简约的车尾完美融合,强劲与动感浑然天成,带来无可抗拒的刚性吸引。车身侧下部适当前倾的特征线营造出一种型男般的肌肉力量感,融入在整车轮廓线之中,为动感增加了扎实感,仿佛是天生的速度之王。

全新波罗的15寸铝合金轮毂,采用7辐放射状内凹设计,曲面过渡自然、张力十足,充分协调了稳健力量与灵巧动感的魄力,带来极速驾驭的渴望。

用一款车,结束爱情的徒步生活。把车停在泛青的草坪上。女友听音乐,晒阳光,喝午后咖啡;男友打棒球,玩跑酷,做有氧运动。人约黄昏之时,开启全新波罗的行李箱门开关,满满的玫瑰花组成一个鲜红的“love”。在凹凸感十足的全新波罗旁边,点起烛光晚餐,是不是一种时尚与激情的和谐碰撞呢?

如果爱,请用全新波罗给力你的爱情加速度。

最美不过夕阳红

——浪漫情人节父母给力车型推荐

老爸老妈的爱情更像一部奋斗史电影,被冠以了蒙太奇的不老名衔!情人节,用一部座驾犒劳二老的爱情,纯美系福特锐界(Ford Edge )SUV肯定是最恰当的首选了。

福特锐界作为一款中型跨界SUV车型,在福特CD3平台上打造,车身三围尺寸长4680mm、宽1930mm、高1700mm、轴距2824mm。它强势登陆中国,也意味着美系SUV力量的回归。

强者天成,势由心生。福特锐界全面升级的安全系统和智能互动方式,让我们的父亲母亲在经历了最辛劳的时光之后,学会为自己的幸福买单。进口福特锐界提供的3.5升V6发动机,采用时下最主流的双独立式凸轮轴可变正时技术。这种给力的动力表现,完全迎合了城市建筑之外性情的迸发与狂野。

爱情在经年沉淀之后,像一杯酒,厚重香醇的味道,醉了黄昏,醒了人生。情人节这天,邀约老爸老妈沿城市之外的旷野开一部SUV,从出发到抵达,把古老的记忆都装进车厢内,身为观众的我,看到二老年轻的爱情开始复苏。

好的元素请让它永远年轻

——有情人不老的汽车情结

80、90后,一定都有一种情结相随相惜:汽车。

财务力量·给力财会 篇12

2008年,一场猝不及防的金融海啸冲击全球,全球经济直接损失超过30万亿美元。巨大的震源却发端于某些公司的不良运作,而究其源头和深度反思,却显现了一种力量是不可低估的,那就是——财务,这个千百年来助推企业腾飞的神奇“力量”。

因此,探究“财务力量”的缘起和植根背景、自身变迁的路径及其日渐扩增的力量,也正是观察世界经济发展历程、追寻中国企业发展路径的最佳切入点。

In human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rewritten the interpersonal order,dominated competition rules between nations.Economy network covered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but its lifeblood is finance,is the finance force.

In 2008,a global financial tsunami hits unexpected,the global economy direct loss more than 30 trillion dollars.However,it was originated in certain companies adverse workings,Now rethink,there’s a force we can’t underestimate,it is finance,a magic"power"tha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n the past thousands of years.

上一篇:真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下一篇:气象学与气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