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行为

2024-10-22

指令行为(精选4篇)

指令行为 篇1

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该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 (Austin) 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其所做的一系列演讲和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奥斯汀 (Austin) 于1962年在其重要论著《如何以言行事》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中提出了“言则行”的重要思想, 即说出某种语言就是用这种语言在实施某种行为。该理论引发了后继学者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奥斯汀 (Austin) 的学生———美国分析哲学家塞尔 (Searle) 。塞尔 (Searle) 在继承和批判他的老师的日常语言哲学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 使之进一步“系统化”和“严密化”, 进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塞尔 (Searle) 认为奥斯汀 (Austin) 对于以言行事行为的分类存在一些重大缺陷, 他把以言行事行为归纳为五大类, 分别为:断言类 (assertives) 或阐述类 (representatives) 、指令类 (directives) 、承诺类 (commissives) 、表达类 (expressives) 和宣告类 (declarations) 。根据塞尔 (Searle) (1979) 的言语行为理论, 指令性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是指说话者不同程度地试图指使听话者做某事或不做某事。指令性言语行为的真诚条件是“想要或愿望”。

一、20世纪90年代, 许多西方学者开始关注教师指令, 其中一些学者提出了关于如何给出有效指令的基本准则

哈默 (Harmer) 从学生的理解角度提出教师指令语的两个基本原则:指令语必须尽可能地简短;指令语必须富有逻辑 (2000) 。哈默 (Harmer) 还做了进一步阐释:当教师发出指令后, 必须要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明白老师让他们做什么。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解释或演示将进行的活动来进行核实, 如果教师和学生的母语是同一语言,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指令进行翻译以检查他们是否已经完全知道老师的意图。厄尔 (Ur) 也提出了教师指令语的基本准则, 但是他的重点是教师如何给出有效的解释, 因为他认为教师对某个学习活动的解释在指令语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在整个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提出以下基本准则: (1) 应提前准备指令语; (2) 在发出指令时, 应确保所有学生都在注意听; (3) 应至少重复一遍已发出的指令语; (4) 指令语应尽量简明; (5) 发出指令后, 请举例说明; (6) 发出指令后, 应进行核实。 (Ur, 2000;17) 从厄尔 (Ur) 提出的基本准则可以发现, 他不仅将焦点放在了指令语本身, 同时也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因素, 即学生的反馈。因此, 厄尔 (Ur) 对教师指令语的研究比哈默 (Harmer) 的研究更详细更全面。此外, 帕洛特 (Parrott) (1993) 也提出了关于教师指令语的四条基本准则, 与厄尔 (Ur) 和哈默 (Harmer) 提出的准则基本一致, 但是帕洛特 (Parrott) 的创新在于认为指令语在语言课堂上提供了为数不多的师生使用目标语真实交流的机会。同时, 国外的学者还对教师指令性言语行为进行了实证性研究。1988年洛尔施和舒尔策 (L·rscher&Schulze) 将师生关系与语言习得相结合, 以布朗和莱文森 (Brown&Levinson) 的礼貌理论为基础, 研究德国以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礼貌现象。他们收集的数据显示直接性话语在这些教师话语中占多数, 从而得出结论:在英语外语课堂中教师话语总体上缺乏礼貌。尽管该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的说服力, 且洛尔施和舒尔策 (L·rscher&Schulze) 在分析原因时考虑到了课堂中师生权利不平等和英语作为二外的一些课程要求, 但是并未将人际关系的因素考虑在内。因为课堂话语是面对面的互动, 所以在分析原因时不应该忽略这一因素。此外, 他们的数据来自德国的英语外语课堂, 结论可能还会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 洛尔施和舒尔策 (L·rscher&Schulze) 所得出的结论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仅仅适用于德国或欧洲的语言环境, 至于其是否也适用于亚洲或世界其他地区还需进一步验证。埃利斯 (Ellis) (1992) 从习得的角度对两位儿童的请求话语进行研究, 以考查在英语作为二外的课堂中师生交流能否足以保证培养学生对目标语的自如运用能力。他经过15至21个月的连续跟踪调查, 总共收集了多达410个请求语料, 最终得出结论:尽管在跟踪调查期间, 这两位儿童运用请求语言的能力有了提高, 但是他们在灵活自如运用所有请求表达的能力上却不尽如人意, 即他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根据不同谈话对象选择恰当的请求表达的能力。埃利斯 (Ellis) 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环境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儿童人际交流和表达的需要, 但不能为二外学习者创造一个真实的交际环境。他的研究对二外教学有新的启示———应尽可能为学生营造真实的目标语言环境。法尔斯格拉夫 (Falsgraf) (1995) 则专门研究了外语课堂中教师指令性言语行为, 他比较分析了日语 (既作为二外又作为母语) 和英语作为指令语时的主要区别, 他认为教师的指令性言语行为是反应师生关系的重要标志之一。法尔斯格拉夫 (Falsgraf) 发现:在初级外语课堂中, 教师使用日语作为指令语比英语作为指令语更具直接性, 这不仅反映出师生地位的不同, 也显示出师生关系的亲近和不正式。法尔斯格拉夫 (Falsgraf) 更强调在多于一种语言的外语课堂中, 文化差异和跨文化因素对教师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影响。2000年, 艾格尼丝何蔚云 (Agnes Weiyun He) 对在美国教授华裔儿童的两名教师的指令语 (汉语) 的语法进行了研究, 将教师课堂指令语分成两类:教学指令和纪律指令。通过分析发现:指令语中语法组织结构会对学生的社会化产生一定影响。该研究的创新在于:语料来源于在美国教授汉语的教师话语。道尔顿·普夫和尼古拉 (Dalton.Puffer&Nikula) (2006) 以语用学相关理论为基础, 在欧洲国家的大环境下, 对芬兰和奥地利的非语言类课堂 (自然学科) 中教师与学生指令性言语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中国, 英语教育还没有发展到可将其作为其他学科课堂授课语言的水平。他们发现语境因素 (即指令的内容或课堂语域的类型) 会相互影响教师和学生对指令语的选择。该研究的突破在于考虑到指令语的间接性以及更全面地影响师生指令语选择的因素。最近, 国外进行指令性言语行为研究的学者是奥利维拉 (Oliveira) , 他于2009年对两位低年级美国老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中的礼貌进行实证研究, 所选择的课堂均为以询问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堂。他认为教师需要注重培养语用意识, 以使师生互动更加有效。奥利维拉 (Oliveira) 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教师指令语与礼貌相结合进行研究。

二、与国外研究相比, 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国内的研究人员主要有李军 (1998, 2003) , 朱东华 (2000) , 徐英 (2003, ) 何平安 (2003) , 郭林花 (2005) , 靳玮珊 (2006) , 郝义侠 (2006) 和赵端阳 (2007, 2009) 。

李军 (1998, 2003) 对汉语使役性言语行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系列研究, 他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说话人的使役性言语的效能。朱东华 (2000) 从语言、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分析了如何简化英语教师指令语, 最终提出: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言语必须浅显易懂, 教师的指令语必须简洁、清晰, 这样的指令能够使学生 (尤其是初学者) 更容易理解。作者在中国环境下对英语教师指令语提出比较具体的简化方法, 对英语教师在使用指令语方面有一定启发。徐英 (2003) 对北京几所高校进行了实地听课调查, 以教师控制性言语行为为切入点, 分析了英语专业口语 (六堂) 和精读 (两堂) 课堂中教师礼貌策略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 专业课堂中教师的指令性言语行为基本礼貌, 他们在实施控制性言语行为时偏于使用直接型策略, 直接型控制性言语行为对礼貌因素的考虑是通过直言修饰策略来实现的。何安平 (2003) 采用了语料库分析的方法, 调查了境内外中小学教师指令语中反映认知活动的两组动词短语的使用情况, (1) 刺激较低层次思维活动 (重复性的操练或记背型练习) 的动词; (2) 刺激较高层次思维活动 (鼓励学生动脑思索) 的动词短语。研究结果显示, 针对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 (如小学生) , 教师指令语中前一类动词占绝对多数;而对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 (如高中生) , 则后一类动词占多数。而在作为比较的境外小学英语课 (均由以英语为本族语者执教) 中, 教师已经注意从多层次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 即境外高低年级教师对这两类动词的使用频率差别远远小于内地初、高中和小学教师的使用差别。作者从认知的角度, 对境内外高低年级教师指令语的使用情况做了较为系统详尽的比较, 从而发现国内中小学教师还需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 尽量使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但是作者应该考虑到一点:在境外的这些英语课堂, 教师和学生的母语都是英语这一因素, 这种比较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不对等的。郭林花于2005年对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进行了实证性研究。2006年靳玮珊以“中国教师和美国教师课堂英语指令性言语行为差异的语用与研究”为题, 撰写了研究生毕业论文, 她也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英语教师与美国英语教师在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使用上的差异进行分析, 并力图找出导致差异的具体原因。两篇文章虽然都是以英语专业课堂中教师指令性言语行为为语料作为研究对象, 但两位作者对指令性言语行为具体分类的标准却不同, 前者根据形式—功能关系标准和please标准作为区别直接与间接指令的两条主要标准;而后者以百隆·库卡 (Blum.Kulka) 和Trosborg对指令性言语行为和修饰策略的分类为基础进行分析和比较。郝义侠 (2006) 通过课堂观察、课堂录音和问卷调查的方法, 最后得出结果, 在提问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面子维护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研究使英语教学中的礼貌研究更趋于系统化, 为之后的此类研究树立了榜样。赵端阳 (2007, 2009) 则对礼貌策略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做了系列调查研究, 并于2007年做了实证研究, 最终提出在使用指令性、否定评价和批评的言语行为时, 教师更应采取礼貌策略来减轻其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威胁。

由此可见, 国外对于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对教师指令语提出基本准则以及从社会语言学、语用或二语习得的角度对教师或学生的指令语进行实证性研究;国内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实证性研究方面, 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摘要: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在语言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Nunan, 1991) 。而教师的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是教师组织教学、传授知识过程中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 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成功有效的指令能使教与学相得益彰。

关键词:教师,指令性言语行,指令语

参考文献

[1]Austin, 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Ellis, R.Learning to Communicate in the Classroom:A Study of Two Learners’Reqests[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92, (14) :1-23.

[3]Oliveira, A.W“.Kindergarden, can I have your eyes and ears”Politeness and Teacher Directive Choices in Inquiry-based Science Classroom[J].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ce Education, 2009, (4) :803-846.

[4]郭林花.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2005, (3) :40-43.

[5]何安平.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教师话语分析[J].现代外语, 2003, (2) :161-179.

[6]李军.使役性言语行为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2003, (3) :34-39.

[7]徐英.外语课堂教师礼貌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1) :62-68.

指令行为 篇2

一、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各级领导、全体干部和每个职工,都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关爱生命,坚决遏制人身伤亡事故和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生产,领导是关键。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责,必须亲自批阅安全生产文件,主持安全生产会议、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解决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要保证安全资金投入。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到生产一线,宣讲安全规则、分析安全事故、制订防范措施。

三、安全生产,重点在基层。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重心下移,关口前置。要把安全生产的重点落实到供电所、变电站、检修班和工程队,要把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检查、考核落实到各个生产岗位和每个工作人员,全面夯实安全基础工作。

四、安全生产必须用规章制度作保障。在各项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坚决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对违章行为要严格按照曝光、罚款、下岗培训、制订整改计划、考试考核合格再上岗的规定,严肃处理。

五、加强工作现场安全管理。检修、施工、调试工作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开工。工作中必须执行“两票三制”,严格非工作班成员参加工作,严禁无票工作,严禁单人值班,严禁单人操作,严禁停电工作无人临护,对检修、施工、调试和事故抢修工作现场,必须加强安全临督,做到“看住、盯牢、跟紧、尽责”,小型作业由班站所控制,中型作业由管理部门控制,大型作业由主管领导控制。

六、加强车辆交通安全管理。认真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严格执行车辆管理制度,检查制度和派车单制度,坚决禁止无照驾驶和酒后驾驶。

七、严肃安全生产纪律。集团公司实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和安全管理不到位发生的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依照《安全生产法》和集团公司的规定,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忠诚企业 忠诚岗位 诚信做事 诚实做人

为实现全局安全生产奋斗目标,我决心认真履行职工全职责,确保自己在生产工作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特此承诺如下:

一、加强政治学习,熟练操作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职业道德,牢记安全责任,热爱集体,关心企业,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二、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彻底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珍惜生命,谨慎从业,坚决做到“四不伤害”。

三、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现场组织管理,严格执行现场作业工序卡,认真负责完成每一项工作程序,不偷懒,不应付;坚决反对大而化之;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行为。

四、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现场工作精力充沛,专心致志;坚决做到任务明确,地电清楚,危险点分析准确,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一、设备技术资料应统一由资料员负责管理,其职责是:统一整理技术资料,按设备定级单元分类建立健全技术档案,认真负责保管,做到资料齐全,查阅方便。

二、站内人员查阅有关资料,要爱护使用,用完后应整理齐全,交给资料员,不得乱放或遗失。

三、技术资料除主管理部门借阅外一律不外借。

四、图纸应定期检查,做到与实际相符,设备更换后资料随时进行补充和修改,损坏的图纸应及时补充上。

五、检查试验的报告及时收集入档,遗失的必须补齐。

六、新安装的电气设备交接验收时,应按规定移交有关技术资料,不得遗漏或缺少。

供电所材料、事故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一、设立专门固定的事故材料、备品、备件、工器具保管库房,且门窗完好,房屋无漏水。

二、材料保管库房按有关规定配备灭火器、消防桶、消防锨等防火设施,并保持室内通风、防潮、干净卫生。

三、明确管理人员建立库存材料明细帐。

四、材料入库按入库验收单所列品种认真验收,做到入库有验收,严把质量关。

五、材料领用出库,必须填写领用消耗用途且经过所长签字批准的材料出库单执行发放,做到使用有用途,入库有审批。

六、对材料验收入库,领用出库及时登记库存材料明细帐,并按月进行帐实核对,做到帐物相符。

七、库存材料、备品、备件保管做到分门别类,定置摆放,排列有序,过目成数,完整无损。

课堂指令语交际化 篇3

我校负责研究的扬州市市级立项课题《运用情景交际法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已经圆满结束,运用情景交际法的教学方法贯穿在平时的每一节课中。在这种形势下让学生执行教师的指令语这一任务就显得迫在眉睫。因为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设计一些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学习外语。本文旨在探讨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通过指令语学习英语,并以此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不过教师给学生指令时情景要尽量真实,要具有实际的交际目的。为了使指令语更具交际性,教师的指令语在句式,词汇和语气方面应多样化,所用的句式和词汇应当联系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语气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而定。

一、指令语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

指令语有组织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传递信息的功能。首先,教师在使用课堂用语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英语能力的特点,使用语言应简单易懂。要达到交际的目的,教师首先要将信息传递给受话者,而不在于语言是多么华丽。语言知识的掌握较易,而语言的活用则难。启发诱导学生时,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我们应采用不同的课堂用语。其次,在不同场合,教师应选用不同的课堂用语。教师的课堂用语亲切幽默能使学生精神放松、热情高昂,课堂气氛也随之融洽。在使用课堂用语时,教师应特别注意口气要婉转,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气氛,消除或减少学生的紧张情绪。在课堂交流时,教师应避免对学生挖苦讽刺,尤其对那些腼腆内向型的学生,当学生不会回答或答错了的时候,教师应马上讲一些鼓励的话语或简单的方式再问同一问题。老师使用恰当的课堂用语,可以摆脱一些尴尬冷场的局面,使学生重新找回了自信,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组织教学的功能。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承担着组织者的角色。口头指令语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常用语言。指令语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发挥作用。在教学环节的过渡阶段,教师可以给出与教学步骤相关的指令语。

例如:Open your books at page 1.

Get yourselves into groups of four.Do it in pairs/groups,please.

Row 1 , Ro w 3 and Row 5 , turn round and face the classmates behind you.Now each one has a new partner.

Come here and write it/them on the blackboard,please.

Well done! /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

教师需要学生做出选择时,可以用疑问形式的指令语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例如:

What would you like to read?

Which topic will your group choose?

Do you want to answer Question X?

Can you make a sentence with this word?

Imagine that you are ringing your friend.

Can you describe it?

二、指令语之语言功能的表达形式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指令大致有三种语言功能:命令(commands);请求(requests);建议(suggestions)。下面笔者介绍一些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指令语。

表示命令。祈使句是表达命令时最简单而又最常用的句子类型。例如:Close your books.Listen to the tape.

另外,祈使句还可加上主语。例如:

Kitty,you try to answer Question 2.

祈使句的强调形式还可以表达烦躁或沮丧的情绪。例如:Do be quiet now.Keep silent.

单词just放在命令句之首也可表达不安和烦躁之意。例如:Just sit down and be quiet.

动词want,like,expect,prefer,insist等也可以表达命令的含义。例如:I’d like you to finish this at home.

用助动词must,have to,should等表达命令的含义。例如:You must have this finished by next Monday.

有时命令语气会因为添加插入语“I am afraid”而被弱化。例如:I’m afraid you will have to do it again.

句型“be to+不定式”也可表达命令的语气。例如:Youare to work in groups of four.

8051指令总结 篇4

共性:

(1)立即数不能用作目的操作数。

(2)以累加器A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影响P标志位。

(3)Rn与Rn、Rn 与@Ri、@Ri与@Ri不能同时出现在指令的源、目的操作数中。

操作数的表现形式:

内部RAM:A、Rn、@Ri、direct、#data 外部RAM:@DPTR、@Ri 外部ROM:@A+DPTR、@A+PC

一、数据传送指令(5种/29条)

对标志位的影响:除以累加器A为目的操作数的数据传送指令对P标志位有影响外,其余数据传送指令均不影响标志位。

格式:

MOV ,

(一)内部RAM数据传送指令 1.指令操作码:MOV 2.源、目的操作数均在片内RAM、SFR中。

3.操作数A、Rn、@Ri、direct、#data之间,除Rn之间、Rn 与@Ri之间、@Ri之间不能直接传送外,其余均可直接传送。

4.源和目的操作数同为一种寻址方式只有直接地址direct。

(二)外部RAM数据传送指令 1.指令操作码:MOVX 2.源、目的操作数均在片外RAM中,其中有一个必须是A。

3.操作数为@DPTR、@Ri,只能通过累加器A,采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Ri:片外RAM的低256个单元,@ DPTR:片外RAM的全部64KB的空间。

(三)程序存储器(ROM)数据传送指令 1.指令操作码:MOVC,主要用于查表。

2.源操作数在片外ROM中,目的操作数在A中。

3.操作数为@A+DPTR、@A+PC,只能读入累加器A中。

@A+DPTR :远程查表表可以放在64KB ROM的任何地址。

@A+PC:近程查表,表只能在查表指令后的256B ROM的地址空间中。4.偏移量A的计算方法:

@A+DPTR:A=欲查数值距离表首地址的值

@A+PC: A=表首地址-当前指令的PC值-1

(四)数据交换指令 1.半字节交换

SWAP A

;(A)3~0←→(A)7~4

XCHD A , @Ri

;(A)3~0←→((Ri))3~0 2.字节交换

XCH A ,

包括Rn、@Ri、direct。3.操作数在A、内部RAM中。

(五)堆栈操作指令小结

1.指令操作码:PUSH,POP。

2.一个操作数在由SP设置的堆栈中,另一个在内部RAM中。3.PUSH入栈,先加SP,后入; POP出栈,先出,后减 SP。

4.堆栈操作指令是直接寻址指令,直接地址不能是寄存器名。堆栈操作以栈指针SP为间址寄存器的间址寻址方式。

5.用于执行中断、子程序调用、参数传递等程序的断点保护和现场保护。

(六)存储器中数据传送小结

1.CPU内部RAM用MOV指令,不能在两个Rn/@Ri之间直接传送。2.片外 RAM用MOVX指令:

低256B,可在A与@Ri之间传送;

64KB范围内,可在A与@DPTR之间传送。

3.ROM用MOVC指令,只能用MOVC A,@A+DPTR/MOVC A,@A+PC。

二、算术运算指令(6种/24条)

对标志位的影响:除加

1、减1指令外,均影响标志位。

(一)加法运算:(ADD ——4条)

(二)带进位加法运算:(ADDC——4条)

(三)带借位减法运算:(SUBB ——4条)

所有的加法、带进位加法、带借位减法运算的目的操作数均是A,即最终结果应存入 A,源操作数为Rn、@Ri、direct、#data。

加法运算(ADD);(A)(A)+(第二操作数)

带进位加法(ADDC);(A)(A)+(Cy)+(第二操作数)

带借位减法(SUBB);(A)(A)-(Cy)-(第二操作数)

(四)加1/减1操作:(INC,DEC——9条)

INC, DEC与用加/减法指令做加1/减1 操作不同之处在于INC、DEC不影响标志位,DPTR无减1。操作数为A、Rn、direct、@Ri、DPTR。

(五)单字节乘/除运算:(MUL,DIV——2条)

两个单字节数的乘/除法运算只在A与B之间进行。MUL AB:

(A)与(B)相乘, 积为16位数,(B)积的高8位;(A)积的低8位 DIV AB:

(A)除以(B),结果用2字节表示,(A)商的整数部分;(B)余数

(六)十进制调整:(DA

A——1条)

用于两个BCD码之间的相加,这条指令只能跟在 ADD 或 ADDC 之后。

三、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 对标志位的影响:目的操作数是A时影响P标志位。除了两条带进位的循环移位指令影响C标志外,其余均不影响PSW中的各标志位。

(一)逻辑与、或、异或:与(ANL—6条),或(ORL—6条),异或(XRL—6条)

操作码:ANL、ORL、XRL 格式:操作码

A,包括Rn、@Ri、direct、#data。

操作码

direst , 包括A、#data。

功能:与(清0或者保留某些位)、或(置1或者保留某些位)、异或(取反或者保留某些位)。模拟各种数字逻辑电路的功能,进行逻辑电路的设计。

(二)循环移位指令(4条)

不带进位的循环左、右移位(为RL, RR)

带进位的循环左、右移位(RLC, RRC)格式: 操作码

A 左移一位相当于乘2,右移一位相当于除以2。

(三)累加器清0与取反指令(2条)

格式:CLR/ CPL

A

标志位:CLR只影响P标志位,CPL 不影响标志位。

四、控制转移指令(4种/17条)

功能:改变程序的执行顺序——改变当前PC值。

对标志位的影响:除了CJNE影响PSW的进位标志位Cy外,其余均不影响PSW的各标志位。

地址偏移量rel的计算:

rel = 转移目标地址-转移指令地址(当前PC值)- 2

(一)无条件转移(4条)

长转移指令LJMP addr16 : 64KB

绝对转移指令AJMP addr11 :2KB

相对(短)转移指令SJMP rel : -128~+127(补码表示)

间接(散)转移指令JMP @A+DPTR : 64KB

在编程中经常使用短转移指令SJMP和相对转移指令AJMP,以便生成浮动代码。

(二)条件转移(判0跳转)(2条): JZ /JNZ rel;结果是否为0判断

(三)比较转移指令(4条):CJNE A, direct / #data, rel;比较,不相等则转

CJNE Rn /@Ri, #data, rel 标志位:影响Cy标志位,不影响其他标志位。

(四)循环(减1条件)转移指令(2条):DJNZ Rn /direct, rel;减1不等于0则转

(五)子程序调用与返回(4条)

绝对短调用指令

ACALL addr11

绝对长调用指令

LCALL addr16

子程序返回指令

RET

中断返回指令

RETI

注意子程序调用过程中的入出口参数。

(六)空操作:(NOP——1条)“耗时”一个机器周期。

五、位操作指令(4种17条)

对标志位的影响:对Cy的操作影响C标志位,其余均不影响PSW的各标志位。寻址范围:片内RAM位寻址区20H~2FH,SFR中的11个可位寻址特殊寄存器中的83个可寻址位。

注意:以Cy作为位累加器。正确表示位地址。

(一)位传送(2条): MOV C, bit /MOV bit, C

(二)位清零/置位(4条):CLR/

SETB ;包括Cy、bit。

(三)位逻辑与/或/非运算(6条):ANL/ ORL C , 包括bit、/bit。

CPL

包括Cy、bit。

(四)位条件转移(5条):JC/ JNC rel

;进位是否为1判断

上一篇:传统文化内涵下一篇:彩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