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学方式(精选12篇)
传统教学方式 篇1
1 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通常包括:印刷材料, 通常包括教科书、教学大纲和各种参考资料;图片, 包括在教学中运用到的挂图、图标和照片, 黑板和实物和模型。其中黑板是教学中教授最主要的辅助工具。其利用率很高, 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根据教学需要, 随时呈现有关的概念、定理、公式推导或练习, 使用极为方便;其另一优点便是非常经济实用。但是, 黑板也有其局限性:只能作临时的信息呈现, 不能长久保存;由于面积有限, 呈现的内容就有限, 还不能贮存信息;板书要花费不少时间;实物和模型的特点是, 在教学中采用的实物多属于自然状态或生活中的实物, 以支持学生理解某些知识。但当实物难以得到或不易察觉时, 如分子结构、行星模型等就要采用模型了, 同时实物和模型主要使学生获得具体的经验, 以支持学生的认知方面的不足, 也能简化有关的现象和过程, 以说明实物的状态或规律。
2 传统教学特点
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是“四个一”, 即“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黑板和三尺讲台成了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沟通的主要场所。教师组织教学的一般程序是:根据授课对象的学习特点, 先将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写在教案上, 然后在讲台上用自己的语言向授课对象进行讲解, 用形象的动作感染学生, 将所要掌握的内容输入授课对象的脑海中。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三个方面体现, 一是从教案的准备质量上体现, 一堂课讲授的成功与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案的质量, 因为它包括了根据教学对象特点和课程本身的要求所列出的讲课重点、板书的内容、板书的位置以及设问的内容、地点、难易程度等, 是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材处理等诸多因素的高度概括和结晶;二是从板书, 即教师写字、作图的速度和书写的规范、漂亮程度上体现。一手流利漂亮的粉笔字, 无疑是吸引授课对象的第一张王牌;一幅漂亮的图形, 总是由一些基本的、简单的图象拼凑而成, 这是教师多年苦练的结果;三是从语言组织的感染力上体现。教师的课堂语言包括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形象、幽默的情感语言和体态语言, 这些都是极具感染力、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
3 多媒体教学
计算机技术是教育中最活跃、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因素。80年代中期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开始被运用到教学中, 其主要优点是:作为集中教学的补充, 它提供了“个别化教学”的情景,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要学的内容和进度, 计算机能掌握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水平, 以提供最合适的学习程序;计算机的巨大内贮, 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和参考资料。它也可以为学生巩固已有知识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 通过及时反馈, 学生可以诊断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计算机可以利用模拟和示范功能, 将教学中的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生动地模拟。但是这一时期的教学软件, 人机对话还不自由, 多数没有声音输出, 其制作成本也较高, 操作也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知识。90年代, 随着Internet技术, 特别是Web技术的采用, 不仅解决了上述不足, 而且它还具有许多其他技术优势。
4 多媒体教学特点
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生动、直观地揭示教学内容, 并使学生对有关过程和现象及其变化条件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提供自我分析和提高的机会;另外, 由于多媒体信息量大、感染力强, 其表现力不受时空限制, 而且能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
5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教学的差异
第一, 传统教案与多媒体教案 (课件) 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最大之处在于它们的共享性不同, 后者的共享性极强。一门好的电子教案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大范围的教师受益, 尤其是众多的青年教师能在很短时间内了解名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二,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板书式教学与多媒体屏幕式教学的差异。通常, 教学条件起点较差, 从小接触的多是传统的课堂板书式教学。教师将重要内容书写在黑板上, 学生可利用教师板书的空隙去体会、回味、及时消化教师刚才所述内容;而采用多媒体教案教学后, 教师在板书、作图上节省了大量时间, 学生却没有时间及时回顾、消化教师所讲内容, 还要求学生时时紧跟教案播放的速度, 这种转变使学生难以适应。
第三, 传统的黑板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在讲解复杂的、瞬间变化的、漫长的缓慢演化过程上的差异。传统教学在讲解这些变化过程时, 可能要花上较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表达清楚, 而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利用事前编制的课件或动画将这些复杂的、难以理解的过程展示得清清楚楚。
第四,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教学在教师现场气氛渲染上的差异。传统教学中, 教师可以用自己形象、幽默的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表述自己的内心世界, 并用它来感化自己的授课对象;教师可以走到教室的任何位置去讲解, 与学生融为一体, 以激发学生、感化学生、督促学生;而目前多媒体教学中由于技术上的原因, 教师只能守侯在计算机旁操作鼠标, 无法与学生融为一体。
6 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化整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各自的特点,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教学章节的特征, 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即要把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进行优化整合, 以期充分体现各自优点, 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戴宏亮.运用多媒体改革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认识[J].高等数学研究, 2006, (6) .
[2]张丽丽.高等数学多媒体课堂教学探讨.高等数学研究, 2007, (4) .
[3]杨雪, 王明明, 高莹莹.多媒体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15) .
传统教学方式 篇2
2010学,我参加了“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通过各位名师对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教育研究的过程方法、研究成果的表述等知识的讲解,使我对教育研究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各位名师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互动交流、数学工具运用、测试命题等策略地细致讲解,使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了新课程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真是受益匪浅。我认为要做好数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抓住备课、课堂教学、课后测试这三个关键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认真备课,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1、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2、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
1、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
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3、注重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一是注意提问方式,有效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急于得出问题的结果。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方式,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给足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得出问题的结论。二是注意课堂提问目的,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教师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便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问题的解决,也就自然攻破了重点和难点。三是课堂提问表达要简单明了。为了引起学生积极有效的思考,课堂提问必须明确提问的意思,教师提问用词需要准确流畅,关键性的词语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否则会误导学生的思维;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可涵盖太多的信息量,要突出知识的重点,否则学生的思维会过于开阔,从而无法突出问题的主旨。
4、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倾听。
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致力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其实,我们教师更需要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要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更应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课堂中善于倾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问题时,要善于倾听、关注学生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对信息进行筛选和组合,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思考,推进教学过程。有了教师的倾听,才有师生、生生间有效的互动,才有学生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提高。
5、设计合理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课堂练习,是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如果能以学生的知识自主构建的过程为出发点,根据知识的纵、横联系设计合理的课堂练习,能展现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弄懂知识的来龙去脉;能让知识的教学过程成为学习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处理、最终内化成知识的过程;实践与创新的过程。
三、抓好课后测试,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
1、注意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在命题中,应对基础知识全面考查,突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操作技能的必要性,以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既注意覆盖面,又注意突出重点,有利于从不同层面对数学主干知识进行考查。
2、注意题材选择,把握情境性。
传统命题大多采用纯文字、符号来陈述和表示数学问题,学生感到抽象、枯燥、难以接受。命题时可拓展思路,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题目渗透具体情境中,要求学生对问题情境中各要素进行观察、理解、想象和思考。注意数学知识的基础性与灵活性。
总之,重视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始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学生实际出发,利用多种手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
传统教学方式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方式;创新
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型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对于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改变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更新,以求对教学方式的转变起到指导作用。
一、传统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的缺陷
1.学生的被动地位
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一直难以改观。许多教师只注重在课堂中对于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吸收,导致学生在整节课中吸收不到更多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听课、做笔记的阶段,课堂的一切都围绕教师而进行,导致了许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知识的学习。
2.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
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以讲授为主。教师围绕着课本知识,对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乏味的讲述,从头至尾,无视学生。教师在课堂中过分强调以传授基础知识为目的,并不能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出发点。对于学生来说,死记硬背下来的知识点也更容易忘记,更不用说学以致用了。
3.教学实践无法满足学生课堂需求
生物课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实验课的设置,不仅能让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有一定的锻炼,更是学生对于课堂知识记忆和体会的一个过程。实验课有助于学生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而目前看来,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实验课设置并不合理。许多实验课往往只是学生按照课本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师在旁边进行简单的讲解。这种方法虽然有助于学生对于实验步骤的理解,也有助于教师对于生物实验课堂的管理,但是却使学生无法自己对于该实验思考,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飞培养,更容易造成学生们人云亦云和不思进取的毛病。
二、新型高中生物教学方式
1.教学方式中新观念的出现
随着“以人为本”的概念逐渐深入到各个领域之中,为我们的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高中生物教学也渗透进许多的“人本”观念,以求在课堂中努力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对于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拓展知识面,树立与新课程目标相符合的新观念。教师在课堂中,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和能力作为教学的重心,用这种全新的观念去看待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以人为本”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中,旨在尊重高中学生自主发展的同时,开展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工作,开发学生们的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积极、公正的心态对待学生,坦然面对学生的缺点和毛病,并加以指导改正。这样的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生物课的热爱,将生物学科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们对于生物课感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2.教学中新科技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声像结合能给予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更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于传统教学中的黑板教育,学生们更容易产生劳累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在学校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生动的画面和跳动的文字,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对生物课产生兴趣。同时,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展现给学生一个更为形象的生物世界。无论从微生物世界,还是宇宙,都能够生动地展现在学生们眼前。例如,人的染色体一节,知识点较多,组合形式较为复杂,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可以让学生们对于遗传的特性更为一目了然,并能在一定情况下,明确指出遗传病的诱因和隐、显性基因对于后代的影响。传统生物科单一乏味的讲解,使学生对于抽象的事物无法建立起思维模型,多媒体正是解决了此类问题,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中更牢固、更快捷地记忆知识点。
3.增加学生生物实验课课时和先进实验设备的使用几率
生物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学生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实践平台。高中生物教学应注意学生对生物实验的理解。例如,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的实验,需要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或探索淀粉酶是否具有专一性。本实验的流程如下:用淀粉酶催化淀粉和蔗糖,进行水解反应,再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就可以看出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有些学生可能不能理解实验如何解释淀粉酶的专一性问题,这样就没有理解整个实验的中心思想。所以,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准备两支试管,都加入淀粉和蔗糖,或在试剂的量上随意进行添加,导致实验失败,而理解了实验设计思路的学生,自然会从步骤中找出原因。目前高考中的生物实验题,大部分都是通过变化来考察学生对于实验中各个步骤的理解程度。因此,在实验课堂,要求学生正确地运用各种实验器材,形成标准的操作过程,对于学生激发生物课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验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只有在教育中进行更好地改革,才能保证我国未来人才的需要。从生物课堂教学方式上来讲,转换教师角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是中心,增加实验课程和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是方法。只有进行多方面同时改革,才能满足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需要。我们教师更应该从自身素质方面不断提高,努力学习,拓展知识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知识,为未来高中生物教学提出更好的实施手段和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1]张丽琴.寓新课程理念于高中生物教学之中[J].考试周刊,2010
[2]李家龙.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提问设计初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
传统教学方式 篇4
一、进行合理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 端是成功 的一半。小学生活泼好动, 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较短,教师在上课伊始,如果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合理的导入, 则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 趣。如,在《草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导入:你见过草原吗? 你会唱有关草原的歌曲吗? 请你说一说想象 中的草原 是什么样 的 ?这样的导入, 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教师的讲解探究答案。
二、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能够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学习的方法有很多, 归纳法、想象法、比较法等不一而足。如,在教学“休”字时 ,教师可让 学生把其想象为一个人靠在一棵树上 “休息”,这样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记住这个字。又如 ,在教学“既 ”字时,教师可让学生将“既”、“概”和“即”进行比 较 , 分清三者 间的异同,从而牢牢记住“既”字。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归纳和分析。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 实践中总 结学习方 法 ,注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为良好的学 习习惯能 使人终身 受益。
三、突出读说写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训练学 生的听说 读写能力 ,教师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就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读”中落实。 二是“说”中落实。三是“写”中落实。
1.“读”中落实 。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包括读通、读 懂、读好三个层次。 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好让学生读什么、怎样读、读到什么程度, 在教材的哪些内容上设计读, 让哪些人读, 采取什么方式读,读要解决什么问题等。在多读感悟的过程中, 将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参与读文,让学生品尝到读文的乐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三维目标的达成。
2.“说”中落实 。有人理解语文就是说话和写文章, 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 任务就是 教学生说 话。教师备 课时要认 真研读教 材 ,抓住教材中的“说”点 ,给学生充 分表达和交流的时间, 教师尽可能少讲,让学生去说、去 交流、去讨论、去表达,学生个体参与的机会多了,自主学习的时间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兴奋度自然就高了。
3.“写”中落实 。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 先说后写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写字与写 作作为重 点拉入课 堂 ,备课时要 发现文章 中的写点 ,巧抓教材空白处, 让学生将作者没有写出来的补充出来。比如,根据插图写话,写读后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写话, 仿写文中的外貌描写等等。
四、创设和谐氛围,鼓励质疑问难
提高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离不开良好教学氛围的创设,而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还需要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以博大的胸怀包容每一个学生, 以真挚的情感关心每一个学生, 以灵活的方式引导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交流。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并为学生提供 动脑、动口 、动手的机会, 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 ,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大胆质疑问难,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个性得到发展。
传统教学方式 篇5
此过程表明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学生通过自查和互查,充分尽到自己的职责,明白了个体独立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合作学习,为小组最终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
优点英文作文的教学方式步骤七:.教师批阅点评
经过以上几个阶段,学生的作文几近“完美”。老师的批阅就会节约很多的时间。在此阶段,老师要从更高的层面来欣赏或批改学生的文章,主要就内容和文章结构发表评论,提出修改意见,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优美性,并给出恰当的批语。
采用实分制,对于精彩的句、段、长作文予以加分,以示鼓励;每次成绩都进行登记,要同步选择出完成最为出色的小组名单(可以多选)。
优点英文作文的教学方式步骤八:.反馈展示
教师批阅、评价完成后,及时把信息反馈到学生手中,要求学生能够享受老师的批阅,并整理需要修正、提升的地方,使自己的文章既优美、地道又读起来顺畅流利。教师也可以以全员合作的形式要求学生相互交换欣赏各自的最终定稿,或者把优秀的作品范例张贴在教室的文化墙上或用PPT投放在大屏幕上,让广大同学欣赏。学生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也会不断地自我反思,从而增强向他人学习的欲望和动机,也增强自己的学习自信心。
向全体学生公开表扬出色的小组名单,让他们充分享受合作的成功和快乐,让他们明白个人的目标是由实现集体的目标来决定的,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参加合作学习的欲望。
传统教学方式 篇6
关键词:素质;创新能力;课堂教学
一、中国与国外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比较
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学术讨论会上,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形成创新性思维品质,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
普林斯顿大学在本科生培养目标的12项标准设计中,就包含了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有判断、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具有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能力;具有掌握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的能力;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
MindandHand(动手动脑)即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课程模式,也是其校训。在其教育体系中,将动手置于动脑之前,非常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动手的重要性。这也造就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世界一流强校的地位。
在哈佛大学课堂教学中,教授抛砖引玉引发学生创新思考,释放了学生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认识能力,使他们在没有范式约束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得到鼓励,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们在思维、人格、智慧三个层面均得到了发展。在思维层面,学生们摆脱了思维标准化与知识非活力化的束缚,大力开发了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在人格层面,学生们敢于并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教师和书本知识;在智慧层面,学生们培养了自己求真务实、灵活多变的精神。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深刻性、准确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辩证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等能力。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旨,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研讨氛围,使学生们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学习、大胆交流、共同提高,同时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一贯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并实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创新意识薄弱。创新意识是各种创新行为的观念形态,它是创新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充分发挥创造潜能。但种种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成长的早期阶段培养不足,进入大学阶段后,基于以前的依赖,他们受到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更习惯于不假思索地接受现成知识,对于探索新知识普遍存在一种事不关己的惰性心理。
2.高校教师队伍存在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在不断增强,但高学历者大多年轻缺乏教育经验,而教育经验丰富者普遍未经历博士教育训练,二者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集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乃至在一些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高学历、富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教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反映出我国成熟的创新型教育文化尚未完全形成。
3.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提升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而教学方式是教师与学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教与学的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它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以及培养人才的方向和质量。目前我国的大学课堂多为大班课,相当多的实验实践教学亦是整齐划一,“满堂灌”、“填鸭式”仍是大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大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上,始于问题、基于发现、体现研究性和主体性的教学氛围不浓厚。这种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的内在需要,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也不能给学生提供创新所需的环境和创新实践机会,必定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4.缺乏创新人才的成长评价机制。影响教师教学改革成效的主要因素是高校的组织和运作方式,有效的教学发展与有效的机构发展相联系,并依赖于机构发展。目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角度的目标追求使得教师难以全面应对,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热情、精力、钻研的程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优质教学资源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投放和支撑力度是非常有限的。
当前我国高校实行的仍然是以奖惩为目的的绩效管理体制,在学生发展中更注重的是他们的分数而不是他们的学习,这实际上也就是将教学的好坏简化为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这必然驱使学生蜷缩于书本之中,走为考试学习的道路,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和探索精神。在这种制度导向下,大学教师往往更为注重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力、创造力等更深层次能力的培养。
因此,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看,创新人才的成长缺乏有利的制度保障。教学中以学生作为中心,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教学引入情感因素,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情绪的愉悦感、求知的满足感和学习的成功感。采取范例教学,情景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创新。
二、改革传统大学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目前,教育体制的改革面临着众多艰难问题。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学教育作为国内重要的教学平台,课堂教学模式急需改进。
1.完善课堂教学管理。学校应该通过相对严格的课堂管理制度,杜绝课堂不文明现象,减少逃课等违纪事件,营造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气氛。
2.设计精美的教学课程内容。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师应该设计出影音、文字结合的课件,多介绍事例,理论联系实际,整理和挖掘更有价值的课题供学生研究讨论。
3.实验内容更需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自己创新思考来完成实验内容。大学生创新能力较低,主要表现在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上,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大多数学生仍然把教师所讲的课本内容作为金科玉律,很少有学生反驳教师的观点,课本甚至成为了真理。实验室教学时,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逐步完成实验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人会去思考“为什么”、“如何改进”之类的问题,创新又从何谈起?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在课堂上锻炼效果不明显。课堂上,教师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来锻炼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但这种效果并不明显。简单的课堂讨论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许多课题没有深入,起不到锻炼学生的作用。很多学生把“分组讨论”、“自由交流”等时间作为其隐性逃课的好时机,讨论形式单调,课题不能激起学生兴趣。
4.寻找更新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寻找学生兴趣点,加强学习气氛。课堂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增加课堂交流,如情景教学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学习知识,教学引入情感因素,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情绪的愉悦感、求知的满足感和学习的成功感。教师与学生组成和谐课堂,学校应该多开设小型课堂,便于教师和学生沟通,使师生氛围一改以前学生不敢与教师交流的状态,争取营造快乐、和谐的气氛。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穿插课外内容,制订合理课堂激励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学中以学生作为中心,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采取范例教学,情景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创新。
5.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模式,教育受经济的影响很大,国外有着发达的经济基础,教育体系较为完善,学校可以通过与外校合作的方式来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模式,取长补短,以求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优秀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能力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要创新就必须有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主要靠创新教育培养。所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抉择。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场所。高层次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创新人才队伍中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大学创新教育对于建立创新型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尚论.综合课程与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8.4.16.www.gmw.cn/content/2008-04/28/content-762452.htm.
[2]李记春.浅论高校课堂教学与创新能养[EB/OL].http://www.BianJiBu.net.
[3]杨瑞平.如何加强大学创新教育[N].光明日报,2009-06-04.
传统教学方式 篇7
下面笔者以五年级上册复式统计表一课为例,以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设计与学讲方式下的教学设计进行对比,试析教师教学方式改变前后的劳心与劳力。
两种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
1. 导入环节
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情景教学法,目的是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课前教师要冥想此环节,劳心劳力。
学讲模式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学生内心敞亮、一目了然。此环节教师的劳心劳力就很简单了(教参上有教学目标,只要制作一张投影或写一块小黑板即可)。
2. 新授环节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注重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教师利用多媒体,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呈现出复式统计表的制作过程。这一环节是老师课件准备最繁杂的地方,因为教师所呈现的复式统计表的各部分并不是提前固定好的,而是根据学生预想的程序随机出现的。为什么我们不在达成目标的同时选取易操作的简约的教学流程?本节课看似教师出示的教学内容都是在学生回答的只言片语上进行的,实际上教师通过巧妙的语言引导,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一步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精细化的设计、严密控制的教学形式,看似滴水不漏、严密合缝,但恰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学讲”理念下的教学流程,教师只需设计三个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真正退居幕后,任务的完成是学生自主学习或是在小组内完成的,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了。两节课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传统教学注重了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见证”了整个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而学讲课堂让学生自主将数据填到复式统计表的相应栏目,而这一过程就是认识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学讲模式下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巡视、辅导,起到帮扶的作用,一节课下来教师讲不了几句话,省心省力,课前的劳力劳心(任务单的设计和出示)工作量也不大。
3. 练习和总结环节
教师的教学活动自古就是一个劳力与劳心并存的过程。课堂教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课前的教材钻研、备课、教具学具的准备,课后的作业批改与辅导、练习与测试无不是劳心与劳力的过程。学讲教学方式的推进可以说让老师在劳心的前置下劳力,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课堂上轻松多了,而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劳心与劳力,发展思维,培养了能力。
传统教学方式 篇8
一、对传统教学的反思
1. 教师机械地教, 学生机械地学。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教的过程注重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教学结果的把握, 忽视了对教学方式的细致分析和对教学过程的灵活调控。常常呈现出来的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步步为营, 不鼓励学生有其他不遵循教学目标的思想和行为。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灌输, 而忽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只把学生当成拥有共性的接受知识的标准容器, 而很少考虑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的差异性、特殊性。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 这样教学的结果是有些学生“吃不饱”, 有些学生“吃不了”, 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口”。所谓的教学成了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
另一方面, 学生学的过程成了教师知识复制的过程。教师教多少, 学生就学多少, 教师不教, 学生就不学, 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体而是机械的模仿。每个学生是被教会的, 而不是学会的。如果学生有幸遇到的老师知识比较渊博, 学生就会学到一些知识;如果遇到的老师知识贫乏, 那么学生的知识就难以得到提高了。这样, 教师的知识再多, 学生的态度再认真, 造就的顶多也就是模仿能力强, 高分低能的庸才。
这样的传统教学, 丰富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被抽象出来成为特殊的认识活动, 这样的课堂机械、沉闷, 缺乏生气与乐趣, 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忽视了作为共同的活动体的师生群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与创造能力。师生的生命力在教学中也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 谋求眼前利益, 忽视长远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 由于中考、高考指挥棒的无形指挥, 许多教师为谋求眼前利益, 忽视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被动地学习, 其主体性和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抑制。而没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创新性也就失去了基础。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 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 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素质的培养。另外, 对学生的要求, 过分强调整齐划一, 忽视个体的差异性, 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和思想缺少个性, 缺乏创见。
相应的, 在这种教育思想和观念下培养的学生, 只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储存, 而不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学生是为了得到好分数而学习, 而不是为了真正掌握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和促进能力发展而学习。学生缺乏学习的内在动机, 不求甚解, 不注重掌握方法技能, 即使“知其然”, 也不一定“知其所以然”
这样的传统教学, 重传授、重记忆、重考试, 而轻探究、轻创新、轻能力, 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新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近十年来, 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 课堂教学有了不少新的组织形式, 开始注重学生的主动投入。以下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的几种教学方式。
1. 探究教学。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与以灌输、记诵、被动接受为特征的传统教学相比, 探究教学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独立地通过探究活动过程来获得知识, 而不是由教师安排—切,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教师的责任就是促使这种探究的顺利进行。
2. 体验教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 要求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 转向注重学生体验的教学。体验教学倡导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思考与体验, 肯定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悟世界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情景, 通过学生观察、实验、实践等活动, 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 自我理解, 引导学生对教育情景进行体验。
3. 讨论教学。
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种重要方式。它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 学生经过思考、合作、交流, 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主动探寻知识的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讨论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它是促进学生思考和领悟的有效途径。
4. 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指在以活动教学思想和理念为指导的各学科的教学中,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或教学设施, 把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为特定情境中的“活动”内容, 采取有针对性的活动方式, 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根据提供的活动材料 (实物或文字材料等) , 通过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探究, 实现整体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活动教学的首要的教学原则就是“尽可能把时间让给学生”, 这就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由以上种种教学方式可见, 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教师角色的正确把握。教师必须对新型教师的角色进行认真思考和重新定位, 正确把握好“角色”, 应该由权威者变成合作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统治者变成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 从而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 互相启发, 开拓思维。
关于教学方式改革的实践探索我校于2010年迈出了很好的一步, 开展“三学两评”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应用”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工作。现在, 该课题已被立项为国家级“十二五”课题。“三学两评”中所谓的“三学”是指“自学”、“展学”和“导学”, 所谓的“两评”是指“自评”和“他评”。
1.自学。
在自学环节老师先向学生布置自学内容一每课配有《学案》, 《学案》中有“课前预习”部分, 教师布置学生课前完成, 完成的过程可师徒互帮互助 (该教学模式实行学科小师傅“‘一托N’师徒结对”) 。
2.展学。
也就是课堂上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或课上学习、练习的成果。展示的形式是多样的, 通过教师点名, 或由小师傅推荐徒弟, 或由徒弟自我推荐, 来口头发言, 或在黑板上板书, 或用幻灯机投影学习成果等。这里, 展学人选的确定更多的不是由老师指定, 展学的方式由展学内容而定。
3.导学。
既指导入新课, 又指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引领讲解。导入新课可由教师导, 也可由学生导, 这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定。教师的引领讲解要能够对学生的“展学”有课堂生成, 切实点评学生的“展学”, 引领学生循序渐进、深入思考, 进而提高知识水平。
4.自评。
即自我评价,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和课上听课的态度及效果做出自我评价, 评价的内容兼顾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学生自评”中还包括有“遗留问题”一项, 学生在学习上遗留的问题可以由学科小师傅帮助解决, 学科小师傅不能解决的, 最后再由老师帮助解答。这样, 评价并不是流于形式, 而是实实在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5. 他评。
课堂上的“展学”, 由小师傅推荐徒弟展示学习成果的环节, 并让小师傅说说推荐的理由, 这就在无形中对徒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点评。此外, 在“展学”时, 除了小师傅的推荐、点评之外, 也会有其他同学的点评。这些都是“他评”。当然, “他评”也包括教师的点评。
“三学两评”课堂教学模式的五个环节“自学”、“展学”、“导学”、“自评”、“他评”, 让学生在相应的学习内容下,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 探究、学习和掌握知识。整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惑、困难障碍、矛盾冲突的过程, 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造成果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 突破传统教学框架, 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树立课堂教学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观念。课堂教学没有了枯燥无味而焕发生命活力, 教学设计脱去僵硬的外衣而显露出生机。教师的劳动闪现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学生的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每一堂课都成为师生的愉快体验。
传统教学方式 篇9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需要青年人的传承发扬。高校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高校舞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舞蹈专业人才,在中国的教育事业中发挥着巨大的贡献。舞蹈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高校舞蹈教学中开设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课程有助于增加舞蹈的内涵。舞蹈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律动的肢体语言的课程,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任务,舞蹈教学的培养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1]。
1、高校舞蹈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舞蹈的理解
艺术精神是一个艺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高校舞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舞蹈教学应该加深学生对舞蹈精神的理解,而不仅仅局限在肢体动作的律动方面。传统文化教育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和舞蹈水平进行教育,加深学生对舞蹈精髓的理解。
我国民族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跟着教师练习舞蹈的动作,更应该体验民族舞产生的环境和社会背景,了解民族舞当地的民族风情。中国民族的舞蹈精神源远流长,是舞蹈界的一大瑰宝,传承着中国的历史文化。高校舞蹈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舞蹈艺术的精神,推动舞蹈事业的发展。
2、舞蹈艺术融入传统文化是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舞蹈是一种无言的交流方式,是世界各个地方的人们追求相同艺术的方式之一。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相差甚远,但是舞蹈却能够将人们之间的心理差距逐渐缩小[2]。舞蹈技能的提升需要学习者经过反复的训练,一些舞者在掌握舞蹈的动作技巧时却不理解舞蹈的内在精神,这导致舞者无法真正传递出舞蹈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步被世界各国认同,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渠道。同时,舞蹈也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3、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国舞蹈事业屹立在世界
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中国舞蹈想要在世界舞蹈之林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能够自觉地将舞蹈与文化结合起来,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民族文化元素,并且能够以文化为基础发展舞蹈事业。
二、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舞蹈教育中的方式
1、建立传舞蹈教学传统文化氛围
艺术生来就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可以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陶冶人们的情操。人们欣赏舞姿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能够放松人们的心情,让自己精神愉悦。舞蹈的这种吸引力增加了自身的艺术色彩,帮助人们培养自身的情趣,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人们的艺术情趣,对舞蹈产生感情[3]。高校舞蹈教学课程安排中应该积极地营造文化教学的氛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对舞蹈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提高学生的自我创作水平。学生在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中,能够激发自己的创作力,在原有的舞蹈基础上进行探索,增强自身对舞蹈文化内涵的理解,感受到艺术的内涵,全面地认识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
舞蹈创作是一个激发想象力的过程,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将舞蹈的动作熟记于心,并且将其展现出来。舞蹈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在体验艺术魅力的过程,学生的舞蹈技巧基本功必不可少,但是舞蹈教育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渗透[4]。此外,舞蹈教学中的艺术可以通过舞台布景以及表演者身上的着装表现出来,舞蹈者身上衣服的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舞蹈与文化的结合,感染了观众。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与舞蹈教育结合起来,需要通过文化教学氛围的熏陶,给学生创造一个传统文化的创作环境,能够提升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提高教学的质量。
2、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舞蹈的技能是学生学习基础,学生必须将舞蹈的技能变成自己身体动作的一部分,学习在掌握了舞蹈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够将舞蹈的各个动作灵活地展现出来。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习者的基本动作,严格要求学生的基本功,规范学生的动作,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特色,将舞蹈展现出个人的风格。舞蹈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通过肢体动作展现给人们一种艺术美,感染着观众。舞蹈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需要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结合传统文化的精华,在舞蹈上展现出来。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编制出富有传统文化含义的无调动作,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并且要求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演绎相应的传统文化故事,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掌握基本功的同时领悟舞蹈中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同时,教师需要设计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细心地引导,让学生能够准确地领悟到舞蹈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有关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舞蹈的视频,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与舞蹈的结合方式,在轻松的文化氛围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多多学习优秀的舞台表现力,增强学生舞蹈的厚度。高校舞蹈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因素,可以增强中国舞蹈的生命力,让舞蹈更具有吸引力,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领悟到舞蹈的内核,提升学生自身的欣赏能力。
高校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关于传统文化的各方面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了解相应的传统文化的故事,通过一些较为经典的故事,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国演义等等许多知识的传统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传授传统文化的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故事的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另外,学生应该学习有关舞蹈艺术以及舞蹈服装等的知识,在这些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增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适当地活跃教学的氛围,例如让学生观看有关传统文化的纪录片、视频,收听有关方面的音频,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
3、提升教师的艺术修养
高校的教师是教学的直接执行者,他们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表现行为,甚至是学生对舞蹈的理解。为了提高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舞蹈教学效果,高校应该注重增强教师的传统文化培养,提高教师自身的舞蹈水平。舞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对学生的教导通常是在传授以及纠正学生动作的过程中进行的[5]。但是,舞蹈是一种具有内核的动作展现,舞蹈教师需要具备高超的舞蹈技能,同时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掌握较强的舞蹈表现力以及对艺术的鉴赏力。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舞蹈本身的情感,让学生的动作具有灵魂,展现舞蹈表演的最佳境界。舞蹈教学需要突破传统的单一的模式,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在表演舞蹈动作的同时,询问学生对舞蹈理解以及学生内心的感受,从而针对学生自身的不足进行教学。同时,教师注意学生生活中的特点,根据以往的经历以及他的性格特点,编排出符合他特点的舞蹈,更能够突出学生的自身风格,增强学生对舞蹈的理解,让学生对舞蹈产生较强的兴趣。
教师需要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自身对舞蹈的理解,将传统文化与高校的舞蹈教学结合起来,在舞蹈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舞蹈中充分展现自身的特点,加深自己对舞蹈的理解。学校可以定期地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让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其他高校的教学优势。学校应该安排教师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到传统文化的具体地方进行学习,了解传统文化发源地的民族特色,增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结语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舞蹈艺术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其中可以增强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升舞蹈的境界。高校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拓宽舞蹈的发展空间,解决当前我国舞蹈教学的困境。高校的舞蹈教学应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促进舞蹈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
摘要:舞蹈是一种精神象征,是一种文化艺术。舞蹈的表演者通过自己的表演技巧,将优美的舞姿传达给观众,同时带给观众极大的感染力,让观众感受到舞蹈内在的思想和情感。传统文化在中国舞蹈中的融入展现了中国舞蹈内在的思想和情感。高校舞蹈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能够推动舞蹈的发展,传达舞蹈内在的精神,更有助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文章中分析了高校舞蹈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舞蹈教学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舞蹈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孙蔚.关于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舞蹈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5:77-78.
[2]韩淑英,刘忆,庞静.当今艺术院校舞蹈专业大学生科学学习理念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03:114-120.
[3]孙力.透视与剖析——1991~2011年音乐与舞蹈关系研究视角的量、性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04:331-337.
[4]黄光临.CAI多媒体课件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的应用——以《舞蹈解剖学》课程为案例[J].艺海,2014,06:143-145.
传统教学方式 篇10
关键词:东北扬琴,民族传统乐器,教学方式与技巧
一、东北扬琴流派教学研究意义
扬琴是具有独特世界性乐器,扬琴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已经超过了四百年,由传统民间自发性的口传教授逐渐形成了现代专业化的独奏乐器,在众多民族乐器中的地位更是极为重要。我国扬琴体系主要包括四大种类,分别是江南丝竹扬琴、四川琴书扬琴、广东音乐扬琴和干贝扬琴。
东北扬琴流派的特点鲜明、研究意义深远,作为民族传统乐器却没有得到音乐领域的重点关注,关于东北扬琴的研究文献资料较少,甚至没有得到东北地区人们的注意。由此,本文希望对东北扬琴流派进行全面仔细的梳理,对东北扬琴流派的历史发展、独特风格、演奏方式和教学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从而能够弥补对东北扬琴流派研究的不足之处,引起更多人们对东北扬琴流派的关注,以最大限度发挥其具有的内在价值。
二、东北扬琴流派的主要特点
(一)东北扬琴的演奏技巧
据相关调查分析可知,东北扬琴流派的形成与当地地域文化和传统民族音乐密不可分。东北扬琴的独特风格和演奏方式,与东北地区传统民歌、说唱艺术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东北地区传统民族音乐的演奏技巧和独特方式都能够在东北扬琴表演中找到与之对应的影射。东北扬琴的技巧共有八种,分别是弹、轮、点、拨、颤、滑、揉、勾。其中,东北扬琴流派的主要演奏技巧是颤、压音和滑音,从东北扬琴流派的独特风格和演奏技巧来看,主要以“颤竹”、“压音”和“上下滑音”的演奏技法来体现东北扬琴流派的特殊风格。
东北扬琴流派的产生属于自然形成的传统民族音乐样式,其主要源于东北地区民间艺术家对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与其他的艺术形式不同,不是由其他的音乐艺术形式演变而来。东北扬琴流派从最初就是独立存在的。由此,东北扬琴的不断发展和融合演变,大部分都是基于其自身演奏技法的创新,以及流派体系的完善。东北扬琴流派产生初期,演奏技法的创新主要是随着音乐乐曲的改编实现的,每一曲著名东北扬琴音乐的诞生,都代表了扬琴演奏技法有了创新的发展方向。而由于演奏技巧持续丰富,使东北扬琴的发展有了新的完善,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和特殊魅力。
(二)东北扬琴的旋律特点
东北扬琴流派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拥有东北地区音乐旋律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由东北扬琴流派音程关系来看,一是东北扬琴流派的旋律音级进与不能高于五度的跳进相互融合,例如乐曲《我的家乡真美好》、《号角》等,这些音乐的旋律非常连贯流畅,容易上口;二是东北扬琴流派的级进与不能高于八度的跳进相互融合,例如乐曲《绿色的大地》、《春满人间》等,这些音乐乐曲旋律在完成跳进之后,通常以反方向的形式迂回级进,这些音乐乐曲华丽明快、轻松活泼,具有幽默的特征;三是东北扬琴流派的级进与高于八度的跳进结合,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例如乐曲《春播》等,这种音乐乐曲的音区和音色能够形成鲜明对比,特征十分明显。(2)从东北扬琴流派的节奏和节拍来看,其曲目种类很多,东北扬琴流派的音乐旋律与东北秧歌非常相似,大多数都是二四拍和四四拍,但是,音乐小节的第一拍并不一定是重音,重音极有可能出现在音乐小节中间的节拍。例如乐曲《秧歌》,它采用的就是东北地区秧歌音乐的曲调。(3)东北扬琴流派乐曲旋律的加花,东北扬琴流派以最初的乐曲曲谱为主,对音乐旋律进行装饰,使整个音乐乐曲更加华丽、更加幽默风趣。
(三)东北扬琴的情感表达特点
东北扬琴流派的情感以豪放粗狂为主,与南方轻松流畅、愉快舒缓的音乐流派不同,南方扬琴流派表达出来的音乐情感大多数都是细腻温和的,例如:乐曲《雨打芭蕉》、《早天雷》等。然而,东北扬琴流派由于受到东北地区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影响,更能够体现东北人们豪放粗狂、性格直爽和意志坚强的精神,东北扬琴流派的音乐强弱对比明显,其表达的音乐情感以豪迈粗野为主,例如:乐曲《木兰辞变奏曲》、《苏武牧羊》等。
三、东北扬琴流派的独特教学方式与技巧
(一)培养正确的执健演奏方法
东北扬琴流派正确的执键演奏是其表演的关键部分,也是东北扬琴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在东北扬琴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将小臂用力的方式改成小臂与手腕相互结合用力的方式。而且,在扬琴演奏轮音时,将原先的腕部用力方式,改变成为腕部、手指共同配合用力击弦的方式,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东北扬琴流派的击弦方式,主要是由于其大部分乐曲中音乐速度较快、力度较强。因此,手臂、手腕和手指的共同配合是演奏扬琴的练习重点,经过一段时间的配合训练,三者必然能够自然协调,由此,能够加强东北扬琴演奏的准确性。目前,“三指击弦”的东北扬琴演奏手法已经应用到了其他扬琴流派教学中。
(二)规范击弦动作,找准击弦位置
东北扬琴的教学应该规范击弦动作,找准击弦位置,由此才能真正提高东北扬琴学习者的演奏水平。相同的扬琴琴架可以由不同的人演奏出不同的音乐效果,部分音色圆润、富有弹性;部分音色悦耳,轻松灵动,给聆听者一种美的享受感觉。这都是因为扬琴演奏者找准了击弦位置,击弦动作正确形成的。
由此可见,东北扬琴的演奏找到正确的击弦位置是演奏出优质音色的关键。而且,扬琴琴竹和琴弦的接触也十分重要。琴竹与琴弦接触的最佳位置应该为琴竹的中间或偏后位置,由这个位置演奏出的扬琴音色润滑、实而不虚、饱满圆润。因此,在东北扬琴教学过程中应该对于其给予重视。只有东北扬琴演奏方法正确,找准正确的发音位置,经过长时间的刻苦练习,就能达到行云流水、圆润饱满、弹性丰富、连贯顺畅的演奏效果。
(三)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
每个扬琴流派的音乐作品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东北扬琴流派与戏剧结合,形成了具有东北特色的音乐作品,例如乐曲《木兰辞变奏曲》,该乐曲采用了东北民歌的音调,以快节奏的变换形式展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骁勇善战,抵抗外敌的巾帼英雄气势。同时,《木兰辞变奏曲》亦塑造了花木兰的女性特征,身段纤柔、亭亭玉立的形象。该乐曲将戏曲演唱方式用于抒情部分,例如花木兰在代父从军之前,照镜梳妆的情境。《木兰辞变奏曲》中运用了大量滑音演奏技巧,该技巧借鉴的同样是戏曲演奏中的甩腔,更丰富了东北扬琴流派音乐的文化内涵。
由此,东北扬琴的学习者在拿到曲目初期,不能够马上急于练习乐曲。而是应该充分了解扬琴乐曲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并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在东北扬琴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将东北扬琴乐曲中的文化内涵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习乐曲的演奏。
四、东北扬琴流派的发展趋势
(一)东北扬琴流派的继承与发展
我国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人们在创造各种各样音乐乐曲的同时,也大量吸收了外来的音乐乐曲,并且经过自己的改编、创新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乐曲,也形成了具有明显特征,与其他乐曲存在差异性的音乐体系。因此,东北扬琴流派的继承与发展极为重要。东北扬琴流派的发展要依靠将传统的东北地区音乐作为素材,经过改变加工创作成为拥有现代特征的音乐作品,对其传统的精华之处加以继承和发扬,不断发掘创新,积极与现代音乐乐器的演奏手法相互融合,例如采用其他乐器伴奏等,创作出更多具有东北独特风格的扬琴乐曲。
(二)创作更多的东北扬琴流派曲目
东北扬琴流派与其他扬琴流派的相同之处就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变迁。东北扬琴流派是极具代表性的东北音乐,在其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东北扬琴流派体系,其演奏表现功能非常完善。但是,就东北音乐几十年的发展和变迁情况来看,东北扬琴乐曲中虽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改编,大部分的东北扬琴乐曲仍然具有传统落后的观念,包括思维方式单一、演奏手法陈旧、以旧观念和旧规矩的方式套用等,在东北扬琴乐曲的创作中,改编创新的地方较少,这不但是东北扬琴流派发展中的恶性循环,而且会导致其停滞不前。由此,如何能够使东北扬琴流派在发展中保持独特风格,同时创造出更多的崭新作品,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东北扬琴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在掌握东北扬琴乐曲演奏技巧的时,更应该教导学生了解更多的东北扬琴作曲技法,以东北民间音乐为主要素材,加上个人的创新观念,改变传统单向思维的方式,对原始音乐进行更深更远的挖掘和再创造,促进东北扬琴流派发展速度的提高。
(三)教学中要有东北扬琴流派教材
当音乐流派的发展已经到达一定程度时,其教材的创作是极为关键的。东北扬琴流派中,扬琴作为其主要演奏乐器,目前关于东北扬琴的学习教材却很少。在东北扬琴流派的发展初期,民间的东北扬琴教学以“口传心授,以曲代训”为主,而扬琴一直没有其专业性教材。虽然东北扬琴教材不能够作为学生学习演奏的唯一资料,但是教材的创作也是不能忽视的。教材作为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标准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托,也是学生学习的宝贵资源。教材的结构体系完整,每节课、每个单元都有学生必须落实完成的要求和内容,同样的教材虽然不能完全保证符合全部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能满足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但是教材仍然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普遍性。因此,东北扬琴的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应该对教材加以重视,将原有的乐曲曲目、乐曲谱例和音频素材收集整合,完成东北扬琴教材的创作,以此促进学生对东北扬琴流派的学习。
五、结论
综上所述,扬琴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变迁,已经完全与我国民间音乐相融合,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演奏特征。东北扬琴流派是我国扬琴体系中最具地方风格的流派,由此,在东北扬琴流派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保护具有东北地区风格的扬琴音乐,得到了越来越多扬琴学习者的重视,因此,我们更应该不断创新改革东北扬琴音乐乐曲,为扬琴艺术事业再创辉煌,为我国音乐文化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乔云.谈扬琴教学中手腕的训练方法[J].音乐天地,2013(2).
[2]王国红.心灵的启迪——扬琴教学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Z1:45-46.
[3]钱伟宏.谈扬琴的戏曲化教学与研究[J].戏曲艺术,2012,01:115-117.
[4]王婕.浅谈伴奏在扬琴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2,02:42-44.
传统教学方式 篇11
一、界定概念,理清思路
对于“文言文”这一概念来说,周庆元教授在《语文教育研究概论》中描述,文言是以先秦的语言书写格式为标准的一种书面表达方式,也是我国主要的古典文学语言,而文言文就是用文言的方式书写成的文章。我们在高中教学中比较容易将白话文与文言文混淆。从字面来看,白话文的写作方式更偏重于口语一类通俗文种,用白话的方式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编写描述。例如出现在唐代的变文以及从宋朝开始一直延续到近代的话本、小说等都不属于文言文,而是早期的白话文形式。
高中时期的学生处在一个思想活跃的时期,对社会以及历史开始有了比较成熟的认知,所以这个时期的语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文言文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载体,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变通教学方法,配合学生开阔的思维以传承和振兴中华传统文化。
本文所说的高中文言文,是广义的文言文,包含了收录在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以及诗词一类的古文。
二、品味语言,运用创作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经典的文学表达方式,相比较于现代的语言表达习惯来说,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不论以何种教学理念为依据,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都要立足于让学生读懂,其次在读懂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融入其中,吸收作者的思想以及美的东西,批判丑恶。从具体的教学方法入手,就是让学生去细细品读文言文,而品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选择从关键词入手,也可以从句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
如我们学习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首先要让学生在读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诗歌之后,分析诗人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来描述自然景观?学生回答是夸张。然后引导学生来思考,诗人运用这样的修辞手法来描述自然景观能够起到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学生通过激烈讨论,认识到诗人采取这样一种夸张的描述手法能够更生动形象地将一幅瀑布从悬崖宣泄而下的壮阔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就像银河从非常高的地方流落下来,将动描写到极致。接下来可以让学生来揣测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这样一步步深入的引导,能够由浅到深地带动学生对古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细细品味,彰显出文言表达手法的魅力,让学生被这种魅力所吸引,接受文言文承载的传统思想文化。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方式要从懂入手,但是要继承文言文的传统表达手法,就需要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应用。教师要在教学环节中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文言,而这种引用并不是一种技术,是建立在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不断对各种类型句式的品味以及研读下,充分理解这种表达方式的好处和应用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恰当引申或引用的手法。
高中文言文多是以单元来划分的,每一个单元的内容或是同一主题,或者是同一朝代的作品。教师在进行完一个单元文言文内容教学之后,可以布置同一类型主题的文章让学生课下写作,让学生对该单元学习的文言文词句进行引用。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题目,并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引用训练,可以使学生形成引用的习惯。而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就会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这种引用能够说明学生对该文言句式或者表达方式的认同,是更深意义上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振兴。
三、专题学习,深入研究
面对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可以大胆一些,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可以采取为学生创造更大舞台的方式,使其畅所欲言地深入探讨文言文。比如开展专题学习探讨会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逐渐形成振兴传统的文化理念。
在专题学习中教师依然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启发学生自主从文言文入手,发现和辨别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缺点,不断加深自身的理解和体会。例如,从苏轼有名的词《水调歌头》中引出对中国传统节日发展趋势以及传统节日的意义的讨论,从李贺的《致酒行》中引出我国历史上的大作家大诗人应对人生困境的方式探讨等等。
文言文与诗人所处时代背景以及周围的人、事、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将抽象的道理蕴含于形象的表达之中,生动有趣。所以我们在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时,不能局限于对文言文描写手法、表达方式的探讨,还要通过这样的专题学习和研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说专题研究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阵地,我们不能轻易放弃。
四、汲取智慧,揣摩思维
写作能力的核心是作者的思维。由于高中生刚开始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成熟运用能力,因此在作文中会出现很多毛病,比如审题不明确、内容跑题,文章没有很好的布局以及用词不当等等。这些毛病的背后都是高中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欠缺,而这种思维能力也是学生理解文意、发现和解决问题之基础。而从文言文入手,借鉴古人的思维模式不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我们所提倡的振兴传统文化的理念之中,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民族思维和民族智慧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而古代的很多文人,做文的思维方式别具一格,很能体现古人的智慧。比如,在学习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时就可以去挖掘辛弃疾的创新思维,抓住其中的类比联想。再比如学习《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就可以去体味文章中欲擒故纵,反话正说的技巧。
从饱受非议的现代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作品都缺乏实用性,没有继承古代“起、承、转、合”的章法,而正是这一章法在古代培养出了数以百计的大家。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锻炼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品读、运用,让他们学会分析和判断,学习古人深邃的思想。
总之,当前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来自各种文化冲击的情况是非常严峻的,在这种大环境下,高中文言文教学作为承载振兴传统文化重大使命的阵地,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从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以及最终运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这样一条主线来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方式转变,方能更好地让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传统教学方式 篇12
如何改变这一低效高耗现象呢?笔者在阅读沙龙实践研究活动中, 改变传统的课外阅读教学方式, 做了以下尝试:将学生的阅读以小团队的形式进行, 克服了集体阅读粗放、低效的弊端;将教师真正放在引导者的位置上, 提出更具体、更具操作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去读、去感受。
一、改变阅读集体, 引入小团队的合作
传统的课外阅读也强调合作, 但在大多数教师的心里不相信合作, 甚至排斥合作, 认为孩子的认知程度有限, 不会合作。我们常常看到课堂上的小组合作都是热热闹闹一大片, 迷迷糊糊看不见。小组合作, 即集体讨论。大多数情况下成了一种形式, 一种不可或缺的过程。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角色模糊, 在“大锅饭”中一混而过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消除课堂上学生滥竽充数的现象, 在此我们要引入一个管理学的概念———团队。即改变以往全班性阅读, 将班级划分为3~5个成员组成的目标共同体 (成员人数一般为单数, 具有人员少、容易决策的优点) 。这里所说的团队不同于集体, 集体是个体简单的聚合。哈佛心理学家J.Richard Hackman曾表示, “集体一般不靠谱, 最终只是浪费个人时间罢了”。平时所说的集体, 就是大家趋同于同一个目标, 强调的是趋同性, “趋同”就会造成有些人出工不出力的现象, 这部分人常常会想反正有能人, 不用我出力;或是存在妒忌心理:你不是很行吗?看你怎样出丑等等。德国心理学家Ringelmann也指出:“群体中多名成员一起完成某事时, 个人所付出的努力往往少于其单独工作时的努力, 这种群体中个人表现会逐渐减色, 单个成员在项目中的参与度也逐渐降低, 称为社会惰性 (Social Loafing) 。”实际上, 团队的工作效率普遍更高。因为团队首先是集约的组织, 其次是有共同的目标, 强调的是在差异中的互补, 是同中求异。团体的介入能真正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有事可做, 而不是充当南郭先生;同时还克服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现象的发生。
二、改变合作方式, 形成班级文化机制
团队有了, 就让她发挥作用吧。团队要有力, 机制就要给力。以往所说的集体团结合作经常被人们戏称为:就是合着一圈, 坐在一起, 凑成一团, 一起纠结。而笔者在实践中提出的团队, 则是在班级中建立互动、互助、分享、共享的学生阅读交流机制。其好处就是通力合作, 缺一不可。团队中的3~5个成员, 有一个不够努力, 势必成为短板, 影响团队效率。若真出现这种情况, 其他成员也会尽力补救, 令团队正常运行。克服以往集体中一言堂、一人独大, 只顾自身发展, 不管成员进步的问题。在团队凝聚力的作用下, 每位成员便像汽车各个部件一般, 团在一起, 摒弃伪合作, 变为真协作, 确保团队这部汽车高速运行。
团队协作得好不好, 检验的标准其实很简单, 就是是否“愿意”。在实践过程中, 学生愿意协作布置图书角、选择书目、制订阅读目标、书写阅读计划、制作阅读卡、写读书笔记、开班级读书交流会、制作读书成果展板……书是自己选的, 内容是自己喜欢的, 阅读也是自愿的, 那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呢?以此形式, 从而一改以往你读你的, 我读我的, 缺乏选择、缺乏交流, 如同踩瓜皮, 滑到哪算哪的应付式阅读方式。大家聚在一起, 总结交流阅读的经验, 有智慧的碰撞, 有快乐的分享, 有为说服别人认同的辩论……这些都会使每个学生得到帮助和提升, 形成了齿轮式环环相扣, 以“读”促“读”的良性循环。不断营造这样的包容互助团结共进的共同体, 班级文化就会得以提升。班级文化的力量就像催化剂一样, 提高“团队”这一化学反应的速度, 推进“协作”反应的进程, 将阅读团队的效率最大化。
三、改变教师地位, 有效加以阅读引导
当然在团队协作下, 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 还应发挥其综合活动探索方法引导者的作用。好的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授之以鱼”, 更应“授之以渔”。
阅读是实践性的习得过程。如同在游泳中学游泳一样, 学生好的阅读行为, 首先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老师对学生的一些要求, 要具有可操作性, 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如老师们经常会说, 要多读书, 要读好书, 但对怎么多读书、读好书这些笼统的指令性语言来说, 有些学生可能并不知道该怎样做, 哪些行为代表着多读书、读好书———是量上的增加?还是质上的飞跃?学生并不清楚。于是课堂上充满了打乒乓球似的问题, 以及相应的“正确答案”。师生的问答你来我往, 好不热闹。但这样的课堂交流形式, 多数情况下学生在积极不假思索的用“是”与“不是”来回应教师的提问。这些回答都是直接说出结果, 没有交流怎样思考, 因缺乏挑战性的提示和情感性的调动, 学生也就没有机会从中反思过去学习的方法, 这样的课堂哪里能吸引那些原本爱学习却有些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呢?要知道阅读教学中最难的部分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思维。
在研究中笔者发现, 在多数阅读指导课上, 教师习惯用“我们来谈谈为什么喜欢这本书?”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素不知这样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如紧箍咒一般的禁锢。如此宽泛的提问, 让学生感到很茫然, 不知道该怎样才能把喜欢和不喜欢一本书的理由表达清楚, 对于书的喜欢和不喜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可能喜欢其中的大多数人物, 也可能只喜欢某一个人物, 对于情节的感悟也是如此。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只能是茶壶里煮饺子, 有货倒不出, 取而代之的是以很无聊、很刺激、很乏味、很有趣等等笼统的回答来应付。
通过对教学设计的修改, 笔者与研究小组试图使用具体的指令性语言, 在指导学生交流时, 让学生有法可循。比如很想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一本书, 特别想和学生分享时, 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1) 最近我读的这本书真是棒极了, 你看过了吗? (2) 读到故事结尾的时候, 我特别高兴, 你呢? (3) 我最喜欢的是这一段, 你觉得呢? (4) 我爱死故事里的A了, 你喜欢谁? (5)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会想起B, 你呢?
又比如在表达阅读的困惑时, 我们不妨试试这样的表达: (1) 故事的结尾我不喜欢, 作者为什么偏要这样安排呢? (2) 这个角色不招我待见, 我觉得……; (3) 这一段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你能讲给我听听吗? (4) 我不懂为什么你特别喜欢这个故事, 请说说你的想法; (5) 这书我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 我觉得……
关于提出读书时的新发现时, 我们可以这样交流: (1) 我发现这个不起眼的角色, 其实起着很大的作用; (2) “好书不厌百回读”, 我读第二遍的时候, 开始喜欢这本书了, 我认为…… (3) 我要是作者, 我就这样写……; (4) 我对书里的这一段特别有感觉, 就好像发生在我身边一样, 你觉得呢?
由于有了交流的谈资与交流的模板, 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也变得更加认真。这样的教学指导语言, 因为具体, 使得学习更为有效;因为细化而使教与学的过程变得简洁高效。
总之, 课外阅读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本好的课外书, 不但能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智慧与成功的窗户, 而且能为学生呈现出一个五彩斑澜的语文乐园, 更能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宝贵财富。但这并不是放任学生盲目为之, 茫无目的地去读, 而是让学生在团体的影响下, 教师充当引领者, 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 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旧观念, 引入更符合学生需要的新机制, 让课外阅读引领着小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恣意遨游, 扬帆远行!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小学生的阅读量, 但是, 由于对课外阅读教学长期处于粗放式模式, 并未形成成熟的策略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小组合作的理念, 以团队的方式来建设课外阅读学习共同体, 加之教师的具体引导, 对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有效性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谢象贤.语文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4]蔡少军.初中语文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