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保健体育教学

2024-10-08

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精选11篇)

传统保健体育教学 篇1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新时代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力度要不断加强,而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对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进行提高。随着新时代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跟上知识经济的步伐,其必须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不断地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不断地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创造型的人才。而学生的创造能力离不开老师的教学与培养,离不开老师在教学生的不断创新。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上的创造性也成为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没有教学的创新,教师将在教学活动中长期表现出碌碌无为和墨守成规的状态,教学活动将难以适应新时代的体育工作和体育教育的需求。所以要想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就得不断加强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不断地在实践中加强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高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民族传统的体育有效地承载着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所以将民族传统的体育内容带进高校的课堂,对于当前推行的素质教育,对于新时期的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依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都存在不同程度传统保健体育的内容。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此种模式:从基础功夫着手,进而发展到基本动作的练习,最后进行套路学习。这种固定模式会涉及到套路技术的动作,其内容较为复杂,其动作的线路也比较难记,练习难度高,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往往使青少年人群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对于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极为不利,与此相反,恰恰对学生心理造成沉重的负担。

另外在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传统的保健教学过分重视运动形式的教学,过于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套路性、技击性的能力很少涉及,因此其特有的攻防内容就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也影响了传统的体育文化自身向前发展。所以要对传统保健的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必须通过加强教学活动中担任监控者、组织者以及促进者角色的教师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教师的创造能力,这样才能让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创新,从而更加是有效地开展传统保健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下文将就高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论述。

2高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2 . 1高校保健体育教师要进行思想转变

在高校教育的发展中,教学中心是该面向过去还是未来,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往往过分地重视过去,这一点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与体育教育难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难以适应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所以高校体育要想不断向前发展, 传统保健的体育教学要想取得较好的发展,首先得把教育的重心由过去向未来转化,建立面向未来发展的创新型教学思想,这是加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

当前传统保健的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于重视传统知识的教学,教学的方向是面向过去,面向过去发展教育的表现是过分重视对古代劳动人民强健身体经验的总结,而对于此类知识的学习也只是机械式记忆,影响到学生创新的积极性,这种做法不仅是对学生潜力的一种浪费,也是造成了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无法与世界接轨。然而面向未来的教学则重视的不是总结而是创新与创造。实际上不论是我国古代的教学者,还是近现代的教育者,都强调创新型教育,只是被我们忽略了,像我国古代有一位教育家就强调温故知新的思想,他是孔子,而我现代有一位大教育家陶行知也在宣扬“发古人未所发,明今人未所明”,这些都是在鼓励学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创新。所以高校的传统体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思想的贯彻,其重点是加强面向未来的教学,加强创新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推行。

2 . 2加强现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加强现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是对传统保健的体育教学进行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的传统保健体育教学重视运动技术的教学,教学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套路技术的动作教学,对于和其关系密切的养生机理与相关具有文化内涵的内容,在教学中活动中重视不够,这样一来就导致学生对于传统保健的体育教学内容只能做到知识性的理解,而对于背后的原理却不甚了解,这将导致学生在终身体育的能力、健康培养能力、对于传统保健体育中文化精神的弘扬与继承能力方面发展滞后。相对来说,创新型传统保健体育的教学是一种更加重视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的创新型教学,这就决定了新的体育教育在内容方面不仅要重视学生运动技术的学习,还不能忽略体育知识教学,不断地加强当前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创新。

就教育方法来讲,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比较适合的教学方式主要有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同时还包括对话式教学,这些教学形式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不断地拓展体育教学这门课程的空间与时间,注重学生学习实效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结合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地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合理地分配学习内容。就教学内容来讲,教师需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规定,结合其中关于传统体育教学的内容“淡化套路,实现技击,强调实用”的要求,淡化套路的学习,加强突出技击等力的提高,重视其实用性。具体来讲,可以通过对部分拳种实施综合加工的方式来加强其技击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发挥(此部分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这样以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挖掘和传统保健体育文化的精髓与养生机理,加强对于传统保健体育锻炼价值的了解,而且也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转变,使学生逐渐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与“我会学”转变,有利于对学生众生锻炼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2 . 3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

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是实现体育教师不断创新的重要保证。新世纪已经是一个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与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传统保健的体育教学对其老师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新的发展目标,需要其不仅要加强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还要不断地加强其学习新知识与运用新知识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传统体育保健的教师来说,要想使民族文化的有益部分得以传播,就必须适应时代变化的节奏, 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了解新事物,不断地提高其创新水平,以此来面对知识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各种挑战。

如今的传统保健体育的教学将会发展成为一门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同时还有管理科学的综合性课程,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知识体系。所以作为教学活动中承担指挥者角色的体育授课老师来讲,其首先得掌握各种与传统保健的体育教学相关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进行有效把握,也才能够完成各种体育教学的科研任务与内容创新,进而才能够去教育学生,促进学生传统保健体育水平的提高。所以,传统的体育保健教师首先应该对传统保健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人文性价值进行了解;其次需要加强其对创造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内容进行掌握,确立好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断地加强对于新知识和新经验的学习,同时要积极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最后,教师应该不断学习现代化教学中的多媒体知识,对于多媒体的应用知识和应用方法要有足够的掌握,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和教学,以便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2 . 4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传统体育保健文化氛围

良好的文化氛围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练学生的意志和塑造学生的人格,同时还有利于传统保健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也能够对体育保健教师的业务能力与素养以及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它将会为教师的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使其在面对生活中各种传统文化内容时,有一种创新的需求,愿意为传统保健文化的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

3结语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传统保健体育的发展离不开高校体育保健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思想意识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和知识的更新换代方面来进行着手,同时还包括校园传统体育保健文化氛围的塑造。除了文中所讲的这四个方面的措施,必定还有其他改进的方法,因此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

摘要: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要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之中加强创新,没有教师教学的创新,教学活动将难以适应新时代的体育工作和体育教育的需求,也难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将对高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师创新

传统保健体育教学 篇2

关键词:教育学; 传统保健体育; 传承; 发展;

传统保健体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一项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遗产, 其历史可追溯至蛮荒时期, 是数千年生产、生活中与疾病作斗争的强身健体的经验总结, 其主要是通过调整姿势、锻炼呼吸及心理暗示, 进行强身健体, 并诱发出人体内在潜能, 达到防治疾病、益智身心、延年益寿之效[1]。现今在我国中医药院校所采用的体育教学, 是经过30多年教学改革后, 逐步形成的较为完善的具有传统及中医药特色的保健体育课程[2]。在中国文化的数千年流变中, 儒、佛、道的基本精神早已泛化溶解为无所不在的人文经验和思想习惯, 它已精密地编织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形态和语言形态中[3]。传统保健体育是以肢体语言阐释着儒佛道文化, 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体验儒佛道各家之理[4]。传统保健体育是中华民族精神“全息影像”, 其主张我国千年来百家之主张, 传承着千年来百家道义之精华, 是我国体育传承至今的无价瑰宝。

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 文化全球化已成为必然, 西方文化以其强势的渗透力不断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 新时代年轻人更加崇尚西方体育力量和竞技类运动, 而对我国传统体育失去了应有的“文化记忆”, 致使现今我国传统体育保健失去了原有的文化传承。为使传统保健体育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基于教育学视角探讨我国新时期传统保健体育发展之道。

1 传统保健体育传承中的问题管窥

1.1 封建保守意识

传统保健体育是基于中国封建文化中家族制度所建立的, 有着浓厚的文化伦理特色, 其深受传统文化及封建观念的制约。我国主要以农耕经济为主, 极其注重血缘的传承, 在传统自给自足的经济环境下, 传统保健体育也以家族的形式世代流传, 因血缘限制及思维方式的固化, 使得各家体育无法相互发展, 只能在不断自我实践的过程中发挥出各家之所长。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其弊端也日益明显, 若家族无后或后人不愿继续学习, 会出现湮灭以至消亡的风险, 使得经典保健之法失传于世。我国古代交通发展滞后, 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使得人们无需去往其他的地方即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社交范围的狭小及封闭狭隘的思想, 均严重限制了传统体育的发展。

1.2 封建迷信色彩

我国传统保健体育还带有浓浓的封建迷信色彩, 主要表现在其不正常的尊祖师之习俗。因传统教育理念的落后, 主要以宗教教育为主, 佛教、道教的观点深入人心, 随着长期传承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传统保健体育的认知仍停留在神鬼一说之上;又在封建统治者为维持自身统治, 对强身健体之法杜撰出一系列神话故事, 使得人们口口相传。在封建统治者刻意教导之下, 人们对先人所创之艺出现一种盲目的崇拜, 伴随着好奇及畏惧, 使得本应通过自然朴素传承的传统体育文化, 出现了许多行话隐语。伴随着利益及权利的驱使, 传统的尊师重道之习俗慢慢演变成禁忌和祭祀之仪式。时间不断推移, 传统体育形成了越来越多不可跨越的界限, 使其无法广为流传, 自身守旧及无法突破的局限, 严重制约了我国传统保健体育的持续发展, 减少了文化交流, 禁锢人们的思维, 限制人们的行为。

1.3 重实战、轻现代功用

传统保健体育套路一般简单、朴实, 花法较少, 实用价值高, 所用器械与竞技武术相比, 显得大而笨重[5]。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 我国传统保健体育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从过去自卫、斗争及军事防御中脱离出来, 不再停留于因生存而搏斗, 逐步发展为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健身、修养性项目, 主要注重锻炼身体之功效。民间传统保健体育重实战、轻现代功用, 使传统保健体育的路子越走越窄。

2 传统保健体育发展的现实窘境

2.1 社会环境变迁

在我国传统保健体育的发展过程中, 其面临的首要挑战要属社会生活环境变迁, 随着社会的不断更替, 人文环境不断遗失与重整, 使传统保健体育失去了其应有的成长环境, 使其传承与发展均止步不前。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国门的逐渐打开, 各国文化的不断涌入, 我国原有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农村人口也改变了原有的结构, 其对传承及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日渐下降。许多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也随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削弱, 随老一辈艺人的逝去而艺亡人绝, 使传统保健体育走向没落。

2.2 大众对传统保健体育认知偏差

传统保健体育在现今大众认知中是一种通过练习传统保健传承的体育锻炼, 使其运动及体育精神被逐渐磨灭, 传统保健体育曾经的光辉已被掩盖, 只剩下徒有其表的武术套路形式。西方竞技体育不断融入现代生活之中, 导致传统保健体育多在老一辈中流传, 使青年人出现认知上的偏差, 认为传统保健体育是属于老年人的活动。因为认知上的偏差, 使得传统保健体育的概念逐渐被模糊, 而现代影视产业因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益发达, 传统保健体育在诸多武侠影视作品中被无限夸大, 大众道听途说而未深入了解, 使得我国传统保健体育成为娱乐工具, 已然丧失了其原有的意义[6]。

3 教育学视域下传统保健体育传承的理念

我们不能孤立地理解传统保健体育, 要依据传统保健体育自身的文化教育和社会价值来研究它, 这是教育学一个新的切入点。教育学研究过程, 主要是将我国传统保健体育放在现代教育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动态的分析, 使在教育学视角下的传统保健体育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下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毕竟, 传统保健体育的传承主要是人。基于教育学视角, 传统保健体育传承与发展应体现以下几种理念:

3.1 以教育为主线

传统保健体育传承与发展的核心是人与文化的传承, 对于传统保健体育而言, 所有的传承与发展都是通过社会群体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活动符号而获得, 并不是通过先天遗传世代相传, 因此, 在后现代化社会背景下, 要实现传统保健体育人与人之间、代与代之间相互传承发展, 就必须依赖于有效的教育系统来创造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人类学家们把这种传递文化的教育活动过程也称之为“濡化”, 人类正是在这种“濡化”中得以生存、发展[7]。以教育为主线, 一方面凸现了教育为传统保健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创造的优良环境;另一方面, 还要求从传统保健体育自身出发, 以教育为目的挖掘其所蕴涵的深层价值, 从而有利于传播传统文化, 保留古人思想, 予以适当的加工整理, 凸显传统保健体育育人的深层一面。

3.2 强化文化战略意识为先导

传统保健从出现流传至今, 不仅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 还依赖于本身魅力所孕育出的蓬勃生机。传统保健体育以一种独特的运动形式存在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 在训练的过程中深切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是东方文化之经典, 其完美的融合了东方哲学在整体观点下的辩证思考, 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8]。随着时代的进步, 现代文化已经不再拘泥于单一的文化形式, 而传统保健体育也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空手道、跆拳道、剑道等项目因其具有较强的竞技体育精神, 和简单易学的形式受到青少年人群追捧, 其中跆拳道的流传最为广泛, 在短短几年间就已风靡中国各大城市。跆拳道进入我国以后, 因其类似于我国传统保健体育的观点而被广为接受, 在北京一家跆拳道馆甚至打出“练跆拳道, 体验中国武术精神”这样的招牌[9], 这不得不引起深思和重视, 跆拳道真的是我国的传统保健体育吗?在诸多原因之下, 我国传统保健体育现状堪忧, 长此以往我们丢失的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 更是我们千年流传的“国粹”。

3.3 以人为本

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但其存在于社会而创造着社会, 我国传统文化则在人的传承和创造中不断发展,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不断进步,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先生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研讨会上曾指出:“从根本意义上说, 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 首先应该是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者的保护;同时也特别依赖创造、享有和传承这一遗产的群体对这一遗产的切实有效的保护”[10]。从人的角度来讲,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人所扮演的角色, 会随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而随之发生变化, 会随着社会需求和生存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每个人会随着年龄阶段的不同而改变他们对待事物的价值追求和世界观, 在人一生发展历程中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判断所面临的万物动态, 什么是重要的、合适的以及令人满意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传统保健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是以人为核心。

3.4 地域性特色不容忽视

传统养生与现代保健 篇3

真常子,即任源,宋徽宗时宦者,字道源, 自号真常子。

“酒多血气皆乱”,是说饮酒过多可导致血气运行失常。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曾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病败行,甚则丧躯殒命,其害可胜言哉。”暴饮而醉,就会出现昏乱,失态,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甚则导致脑出血、胃穿孔或肝坏死而丧命损寿。

“味薄神魂自安”, 指饮食五味要淡,辛、甘、酸、苦、咸五味不可偏嗜。神魂,指人的生命活动。历代养生家都认为饮食宜清淡,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要避免偏嗜大鱼大肉、肥甘厚味,做到素食为主,荤素搭配。另外,辛、甘、酸、苦、咸五味对人体脏腑器官、气血筋骨各有所利,因此,不可偏嗜。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不但能充养形体,而且还能使各种营养素供应大脑,使脑的发育健全,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液漱却胜朝漱”,漱,指漱齿,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刷牙和漱口。饭后牙齿间隙常留有食物残渣,特别是老年人牙齿间隙加大,易留食物残渣,如不及时清除,时间一长,就会发酵变质,腐蚀牙齿。白天人们通过说话、吃饭、喝水以及舌头的活动、唾液的分泌等,无时不在净化着口腔,减少细菌的生长繁殖。而到了晚间,人们睡眠后,口腔的活动停止了,唾液的分泌也减少,牙缝之间的残存物就容易繁殖大量的细菌,使牙齿出现空洞。所以,临睡前刷牙比晨起后刷牙更重要。

“暮食不若晨餐”,早饭要维持上午工作所需要的能量,所以早餐不吃、少吃、吃得不好,就不能满足工作所需之能量,还易引起低血糖。而晚饭吃得太饱太好,对人体危害很大。古医籍《养生要集》说:“夜食饱讫,即脾眠不转,食不消,令人成百病”。是说夜晚吃饱了,活动机会少,很快就睡觉,这时脾脏也进入休息状态,不能正常地运转消化食物,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就会使机体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清·马齐《陆地仙经》中写道:“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的确是经验之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晚饭过好过饱,可诱发肥胖及心脑血管病等。同时,由于晚上血脂猛然升高,加上睡眠时血流速度明显减缓,大量血脂易沉积在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疾患。

“节食自然脾健”,中医认为,人之所以能利用食物维持生命,靠的是脾和胃这个“后天之本”。胃主受纳(接受食物),腐熟水谷(消化饮食),脾则主运化,把食物中的精华向全身输送,并排出渣滓。若饮食过度,超过了人体的消化能力,就会损伤脾胃的功能。 《素问·痹论》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诸病源候论》亦曰:“夫饮食过饱,则脾不能磨消,令人气急烦闷,眠卧不安,胃胀心满”。指出了饮食不节的危害。进食经常保持按时、适量,则脾健胃和,人就会减少生病,这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少思必定神安”,少思可减少杂念烦扰,则不会愁丝缠身,心情愉悦,气机畅疏,血脉和利,心神安静,灾病不生。反之,“多思则神殆”,常见头目眩晕、心悸气短,夜卧不安、食不甘味、脘腹胀满,甚则面色萎黄、倦怠乏力。久之,则可导致百病丛生,诸如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冠心病及月经不调之类的病症。“凡人不能无思”。但是,要有个限度,不要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苦思冥想,更不要为身外之物费煞心思。

“汗出莫当风立”,意思是说出汗时皮肤的毛孔呈开放状态,应当避免冷风直接刺激,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若风势急猛尖厉,直侵身体,则风邪易由表及里而致病,轻则伤风、感冒,重则为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脏病、风湿病患者发病的诱因,或继发感染而加重病情。

高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建设的探研 篇4

1 研究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建设的意义

传统的保健体育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 人们在养生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 使传统保健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形成了融导引、气功、武术、医理为一体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养生保健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拥有了健康, 就拥有了更美好的未来, 人们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追求身体健康, 而是更高层次的追求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因此, 养生保健已经成为现代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传统保健体育作为中国古代养生保健的一朵奇葩, 越来越多人追求和学习并尝试实践, 同时其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也是人们积极探索的目标。利用中国传统保健课程的建设能够树立学生终身运动的观念, 使他们掌握运动的科学方法, 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 真正做到素质教学, 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内容传承下来, 肩负起为祖国发展做贡献的目的。

2 高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是中医药院校教学的重点, 多年来形成了中医药院校的特色教学课程。但是, 据调查发现在非医药高校对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重视度不够, 无法突出它的优势作用, 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而言如下。

第一, 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教材体系不鲜明,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目前, 我国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脱节, 知识的传授浮于表面, 有关保健和养生的内容相对缺乏, 知识体系不健全, 教学顺序不规范, 很多毕业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却无法在实际中进行利用。

第二, 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模式老旧。教学测评是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基础内容, 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关键。然而, 我国多数中医药院校过分注重分数测评法,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能力, 测评效果不具有实际意义。

第三, 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形式单一, 枯燥。教育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是教师开展的教学对策, 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 我国各院校在开展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 其形式内容却较为单一, 循规蹈矩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能树立学生的新观念, 也不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养成, 丰富性不够。

第四, 传统保健体育课程一味地沿袭过去的教学思路, 创新运用不好, 无法结合现代化实际开展教学。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办法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文化的传承也成为了空谈。

3 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新对策

通过对上述文章的论述, 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并且了解了我国在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中无法突出文化优势的原因。为了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我们要做好课程的建设与研究工作, 通过多种创新方式, 完善教学。

3.1 确立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确定是教学的基础, 是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应该沿袭的教学方针。因此, 通过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教学, 应该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 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适应社会的发展, 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 以达到《纲要》提出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领域的学习目标。同时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 以符合《纲要》中的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为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发展做铺垫。

3.2 完善课程安排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做基础, 做好课程安排, 实现系统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研究我国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 根据中医药大学教学的特点, 应该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新的教学安排, 确立以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建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 学校还应该开设多样丰富的选修课, 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 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的方式树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传统保健体育, 使其更好地用于将来的医疗工作中, 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内容中还要加入太极拳教学, 让学生接触到中国传统保健体育, 从专业思想上强化学生的认识, 更好地了解传统保健体育。例如, 湖南中医药大学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了传统保健体育的必修课程, 在大学二年级教学中坚持学生自主性的选项, 在每个学期中都要求导引养生教研室开设保健体育选修课程, 安排好教学的全面内容, 丰富教学的全面性, 让学生产生对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热爱, 自觉地加入学习之中。

3 . 3 丰富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所谓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授课中运用的主要教学模式, 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将传统保健体育教学内容与现代化实际结合在一起, 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 开展多边互动式教学。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 多边互动式教学有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结合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内容开展授课。将医学原理和经络学等知识进行分析, 并向学生进行提问, 使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此外, 教师还要做好创新教学, 举办专题研讨、撰写小论文等活动锻炼学生, 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创编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实现课程目标打基础。

另一方面, 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 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衡量,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及教学的组织上。根据我国大学生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学习的现状, 教师要丰富教学方法, 转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 科学使用现代化技术, 根据教材总结安排教学, 并且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通过游戏方式进行学习, 播放一些影像资料, 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此外, 教师还可以展开分组教学, 组织小组观摩学习和讨论, 让他们进行互相学习,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3 . 4 改革考评和考核方式

考核和考评依旧是做好传统保健体育教学建设的基础, 根据我国教学纲要的相关要求, 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测评要注重全面性和综合性, 强化对学生的鼓励, 注重发展, 并且改变单一的分数测评方法, 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综合评定相结合的对策突出考核的有效性, 综合评定学生的技能水平、认知能力、创新水准等, 从而更好地鼓励教育, 为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发展提供保障。

4 结语

总而言之, 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社会各界重新倡导传统文化的力量, 做好课程建设和研究工作, 并根据调研结果改革教学模式, 从课程目标、课程安排、教学方法以及综合测评上完善教学, 从而更好地弘扬我国的传统保健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曹广英, 于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现状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8 (6) :165-167.

[2]张云龙, 吴志坤, 王颖, 等.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4) :97-100.

[3]樊静, 章璐璐.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 (2) :97.

[4]康勇, 施海波.传统保健体育在大学生终身体育中的地位及发展建议[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72-74.

[5]杨洁, 李胜英.传统保健体育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 :286-287.

传统保健体育教学 篇5

胜道策划机构/文

虽然传统渠道营销模式至今仍是保健品行业的主流,但由于无数商家的蜂拥而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企业的运营费用不断攀升,高进场费、高促销费、高维护费等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利润。不但如此,经过千辛万苦的终端维护促销,年底货款又很难顺顺当当的结回,企业在商家手里都有不少压款。

另一方面,新的营销方式近几年不断涌现,挤压着传统的营销模式的市场份额,而且截流的客户量和市场份额越来越多。有资料显示近两年各种直销和会议营销的销售额已超过传统营销。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保健品的传统营销模式越来越难操作,尤其是新启动的企业,稍有不慎成百上千万元的资金就会付诸东流,终端就是不见走货,使许多投资商对保健品行业近乎失去信心。在此情况下,保健品的营销策划,营销体系该如何确定,保健品企业的出路何在?做保健品除了要猛砸广告拼这一条出路,就没有其它方式?

几年前就有许多企业都在尝试一种新的直销方式——会议营销,为保健品的营销寻找新的出路,会议营销也称科普联谊会议营销,也就是通过科普教育的方式在会场上销售保健品。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和经营多年的保健品企业多半仍采用传统渠道营销模式运作,因为种种原因他们都处在维持和低利率状态,可对会议营销不屑一顾,认为是小打小闹的个体户生意;殊不知新生的小型会议营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加入到保健品的行列里,他们在快速地不断成长壮大,成为保健品行业里的新贵,大有侵吞传统营销下的保健品市场之势,享受着经营企业快速增长的乐趣。今年会销的特点是:经营三四年以上的会销企业继续裂变出诸多小企业;大资金的介入使会销企业的不断增多一次投资百万元主打会销;更多传统营销企业启动会议营销,例如传统营销企业的大哥大“黄金搭挡”;不少媒体对会议营销的不公证报道使会销企业生存和发展艰难。试想健康科普联谊会使千百万中老年朋友保健养生意识增强,也使千百万中老年朋友摆脱了疾病,享受着健康快乐的美好生活——这才是会议营销的主流。那么会议营销该如何规范化操作,操作的要点,取胜的法宝以及转型的传统营销企业应从哪些方面彻底改变呢?

一、观念的转变

看看目前保健品会议营销诸多成功企业,有规模的成功企业绝大多数是新兴的会销企业,而且是由会销“科班出身”的高手来操持的。很多企业试图介入会销,他们不是请会销高手来操盘,而是按自己的思路“尝试性”地在社区开展“会销活动”,会议营销运作没有规范性。他们即使请了会销高手,也要按他们既定的思路让总监去操作。因为老板们总是“以他们自己的,传统的思维让你去操作会议营销,而且最好有创新,否则死路一条”。传统营销企业里的会销操作者,大多有同感——压抑,放不开手脚,而且老板们还说你不行,所以传统营销企业转型会议营销很难成功。

会销是否启动成功,不能仅仅指望某一个人或某个环节,应各个环节的抓,最关键的是领导人能采纳有经验的会销高手的意见,给总监充分的权力和空间让他去做,不要事事想自己的策划方案而秉弃会销规律。“科班出身”的投资者很容易做起来,而转型的传统企业很难做好——老板们总是按自己的思路走。关键是老板的观念和思想是否开放,是否能够给操作者充分的权力,放手让总监去干而不去干涉,思路决定出路。

比如公司办公地点的选择,也是有学问的,最好让员工都统一居住在公司周边,有条件时可以提供住宿,因为有时做活动到远郊区县需要早走,早上六七点收档效果比较好,路远的员工赶不到。一般企业的员工都是外地人,市内价位高的房子他们肯定不去租住,所以办公地点最好选公交方便、房租比较便宜的地区。公司设在距离市区太远的企业,老板的房租费是节省不少,但是连招聘员工都很难,营销团队就更难建立起来了。哪个员工找工作不是考虑交通方便和就近,老板们考虑问题要人性化一些。

请看一个案例:某实力企业“下决心”开展会议营销,设计的基本工资是:促销员500多元,讲师1500 元,主持人1500元,检测800元(工资策略不对);在“前程无忧”上花近4000元的招聘费招聘(招聘失策);手里握着大量的数据库不让用,逼着员工去收档(采集资源失策);即没有会后总结,也很少有培训;看过几场会的老板从不与会议营销人员研究和探讨会议营销,总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放手”让总监去干(刚愎自用且外行)——这怎能做起来,不对路子。老板们的观念转变不过来,会议营销只能亏损,企业只能维持现状,很难有发展。

二、健康教育是基础

科普健康讲座是会议营销的主要内容,没有了健康教育就谈不上会议营销,也是会议销售现场的第一个促销环节。它必须把产品知识和健康理念通过科普教育的方式将产品知识和健康理念讲透,让客户先有一个理性的认知,然后他们才有可能认购产品。很多企业就没有把这个工作做好,在没有仔细斟酌好讲稿的前提下上阵开会,同时又没有专职的主讲师来讲解,每次都邀请跑场子的临时讲师,在没有充分熟悉讲稿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的上会讲解(不怪讲师),可想而知其效果。

一般会议营销企业尤其是刚启动的企业没有月工资的保底,有经验的主讲师是很难请到的,有了好讲师才能编写一部好的讲稿,那么会议营销的第一个促销环节才能解决好,才能多出货。讲稿的编写就很有学问和技巧,不仅要告诉客户产品非常好,讲出保健的科学道理,服用后效果明显,更要让客户感觉到这个产品对自己病情的重要性。如果讲稿未抓住卖点,没讲透,客户没有购买欲望,员工在推单时还要讲一些产品的卖点要点,否则科普的目的就没有达到,会销业绩很难提高。

三、制造大卖场

消费者一般去商场和药店购买保健食品,那么商场和药店就是一个卖场,会议营销首先要制造卖场,而且要非常注重。一般会议营销都邀请众多的客户参加会议,使会议规模扩大,增加人气和会场气氛。

三、四年前上百人的会议就是大会了;而现在上千人规模的会议才是大会,上百人的会议只能称作中型的,从几年来会议规模的变化也能看出制造一个好的卖场的重要性。那么既然是开会就应该有主持人,由主持人来调控会场的气氛,使会议开的尽可能的喜庆,热烈,好的卖场气氛就像各种晚会一样热闹,有文艺表演,有游戏,抽奖,谜语等各种娱乐活动。因为会议营销首先要人为的制造出一个卖场,不像商场,客户到商场就是为了购买商品,目的性非常强,商场服务人员是否有好的服务,对他们影响不是很大。而会议营销下,客户都是人为的通过服务人员邀请来的,客户们没有购买商品的心理准备,要让他购买东西谈何容易;第二要人为的制造需求,科普讲座和检测两个环节就是制造需求,有了需求他们不高兴,也不会购买;所以第三还要通过组织各种娱乐活动使消费者高兴和快乐,在快乐中享受购物的乐趣,这又涉及到了快乐营销。通过各种娱乐活动和亲情服务,让客户愉快,服务员不光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来愉悦客户,还要感动客户,使他们成为服务人员的朋友,也就是上升到“卖产品不如卖自己”的营销境界。

四、主持人制造卖场的作用

成熟的会议营销企业做得很规范,主持人多半请科班出身的,比如音乐、主持和播音专业,他们能很好地调控会场的气氛,制造出热烈的卖场氛围。很多有经验的咨询医生有同感,“会议规模越大,气氛越好,我们医生越好推单,很轻松就把单签了,客户很容易买货;而一些小公司会场气氛上不来,我们玩命推单,好说歹说客户就是不买货,所以咨询医生要想不累,挣钱又多,就要到成熟的有规模的企业去干。”这是咨询医生的心里话。好的专职主持人能把会场气氛搞的热热闹闹的,销售额自然就上去了,否则卖场出货率很低。当然你要给主持人准备好人数众多的客户,给他们创造好上规模的大会、有人气的会场,他们才能更好地发挥,所以现在都讲开大会效果才好。刚启动的企业没有工作的保底很难聘请到有经验的优秀主持人。很多企业每次开会都是临时请一个兼职主持人,随便把会串联下来就万事大吉,可想而知销售额为什么上不去了。

五、促销员和专家的作用

会议营销完全是一对一的服务销售,销售额的高低取决于促销员的一对一沟通和促销能力,所以会议营销成败的关键之一是有一批业务能力强的促销队伍。要想有一个好的卖场,使会议的规模不断扩大,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有相配比的促销员和咨询医生,一般促销员与客户的比例是1比5左右。企业要想月销售额在一百万元,那么促销员人数大概在100——140人左右,如果企业发展到有促销员300人的队伍,那么月销售额能达250——350万元,年销售额就是近3000万元,所以说会议营销是靠人海战术取胜的。现在都讲专家促销,好的咨询医生都在成熟企业里做很难请到,只有多出费用他们才可能调换工作。在咨询这个环节操作不好,促销员的跟单意识又比较弱,单子很容易跑掉,难怪很多初启动的会销企业业绩不高。

六、会议营销要有一支专业化的营销团队

1.会议营销首先应该按照规范性,建立一支各部门齐全各岗位分工明确的营销团队,才能很好的开展工作。要设立外联部、会务部、专家组、业务部、人事培训部、数据部、售后服务部等部门,同时按照会议营销的规律操作才能看到真正意义的会议营销模式。很多企业启动时,什么工作都凑合,不是设专人去做,像音响没有专人管理,会场娱乐活动没有主持人来组织排练和演出等,会场怎么能出现很好的热烈气氛,怎么能会出现高业绩。

2.会销初期(半年之内)要以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营销团队为重点,切勿急功近利追求销量。当然促销员看业绩,三个月内业绩上不去只能劝退;经理看业绩,看一对一培训和管理能力;主持人看活动策划,看排练和演出,看煽情,看调控等能力;主讲看编讲稿和讲解效果;咨询医生看出单量;总监看策划,运作,培训和管理能力。

七、会议营销调试期

会议营销同传统渠道营销一样,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期,磨合期,不可能上一两场就能见到会议营销的良好效果,一般在两至四个月时间的磨合期,五六个月以后盈利状况明显表露出来。领导们要有这个心理准备,切不可只做两三个月,一看业绩总是上不去,认为总监不行,会议营销不行等,就停盘关门。切不可急于求成,要一步一个脚印,尤其是启动初期,更要注重团队的建设。就拿咨询医生和服务代表的配合来说,在医生和员工都是固定的前提下,还要经过一两个月的磨合,才能配合默契,何况现在咨询医生都是兼职的,经常更换,谈不上很好的配合,出单率大打折扣。如果有一批专职人员做会,公司才能看到真正意义的会议营销,才能经过三、四个月的磨合锻炼出一支团队。如果不规范的操作发展下去,销售额上不去,企业领导层会对会议营销失去信心的,因为会议营销体系没有建立起来,运作的每个环节都不规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议营销。

八、会议营销需要不断吸纳人才

由于会议营销是靠人海战术取胜的,所以要不断招新人扩充队伍,还有会议营销人才流动非常频繁,招聘的次数也很多。成熟企业要想不断发展,他们平均两个礼拜人招聘一次,一次可能就留下几个人,招聘和培训工作就显得相当很重要了,作为培训部经理须是从促销员干起来的经验丰富的营销高手,从业时间不少于两年,否则很难胜任培训工作。那么员工呢,由于不好招人,一般经过两三次招聘才能组建起一支十来个人的队伍,十来个人的业务部要经过三个月的试用,最后可能有20%的人被逃汰。头两三个月,每个人的业绩可能就是三四千元,每场会销售就是600元/人左右。这与成熟企业无法比,他们的员工都是经过试用转正的合格员工,有从业

一、两年的经验,每场会个人业绩都在1000元左右。新启动的企业,新员工又不断更新进入,月销售额也就自然比较抵,所以企业领导决策层要充分的了解到这些实际情况,切勿着急想看到会议营销的良好结果。头几个月是看不到的,所看到的全是每场会几千,几万元的收入,有时还可能挂零。成熟企业也有挂零,出几盒货的时候。老板们

也不要把宝全压在总监一个人身上,试用两三个月一看业绩上不去就换人,错了,太急功近利。现在有许多企业经营不善还有其它原因:比如会议营销的操盘手,业务能力比较弱,可能在一家公司刚干业务经理时间不长,从业时间不到一两年时间,为了多挣钱来新企业做了总监,导致整个企业经营运作不行,业绩上不去。

九、会议营销同时讲求各个环节的把握

前面谈到的几个问题——讲稿讲座,卖场制造,主持人调动卖场气氛和咨询医生的能力以及营销团队的建设等,是会销启动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当然服务代表的业务水平的高低是重中之重。从会议营销的专业化操作讲,会议营销分为会前采集客户资源和预热,会中的会场销售,会后的跟踪服务三个部分。

会场销售分为六个促销环节:知识促销是第一个促销环节,衡量其好坏就看检测前出货量的多少。检测环节是第二个促销环节即危机促销,衡量其好坏就看检测环节能否经常出货。第三个促销环节就是专家促销,咨询的好在咨询台处当场签单,而且该咨询医生出货量场场最多。主持人调控会场气氛,是会议营销的中心,为第四个促销环节。第五个促销环节是无形的卖场制造:它靠主持人,靠会销运做,靠开大会提升人气,靠老客户的献身说法,靠上档次的宾馆做会场等等。第六个促销环节就是促销员的一对一沟通和促销,也就是最后由促销员完成促销签单的关键环节。每个促销环节既是相互联系即要完成前五个环节最后由促销员收尾签单,又是相互独立即每完成一个环节都可以签单,这样才能显示出会场的整体效果。

十、会议营销需要规范化操作

为什么有的企业促销员月销售额在三四万元,而有的企业促销员一个月连几千元都很难完成,这里原因很多,主要是要按会议营销的运营体系进行规范化操作:

1.一定要注重促销员的业务能力的培养,每场联谊会后都要有总结和培训,每月一次评比总结和系统培训。

2.企业认可会议营销,舍得投资,不怕亏损,坚信亏损之后就是高盈利。

3.产品选择最好是受众人群比较多的保健品,如调节血脂等,同时产品定位要好。

4.会议营销规模化,会议上档次上规模。

5.成熟公司其它若干规范化细节做的都很程序化,而有些企业现在还是东拼西凑的开会,跟成熟企业无法比拟。

很多企业要开展会议营销,在条件还不具备,人员配备和各种物品准备工作还有很大的欠缺时,尝试性的开会,其效果短时间看不出来,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有良好结果,企业领导不要着急。企业只要不断的探求营销出路,才能走出困境,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营销方式。企业要想规范化的操作会议营销,首先要把三个股干力量配齐:营销总监,讲师(可兼专家组组长)和专业的主持人。会议营销企业都要在用人方面舍得投资,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吸引一大批营销精英。根据会议营销的特点,聘请一个业务经理能力的人,最多能创造年产值几十万元;聘请一个大区经理,一年能创造产值几百万元;聘请一个总监一年就能创造千万元产值,就看公司怎样定位。公司给总监的空间和机会越多,他们创造的产值越大。

十一、整合多种营销方式

目前保健品行业各企业所面临的营销困境基本相同,其出路是整合多种营销模式,开展服务型营销——把传统渠道营销和会议营销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以会议营销和渠道营销方式互为主次。一方面传统营销新体系不变,只是增加一项收档和提供售后服务的功能,另一方面利用传统营销的数据库资源和建立一支新的营销团队收档,通过会销在会场上出货。

很多人都说会议营销是截流终端客户最好的办法,事实上也是如此,还没等客户走到终端,主动掏钱购买保健品,会议营销企业的促销员就把他们邀请到了会场上,促使他们一次购买半年.一年的量。在终端促销员自然就等不到客户了,并且在终端客户一般只购一两个月的用量,所以传统营销越来越不好做,客户越来越少。再有传统营销体系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和维护,尤其是新启动的企业,没有实力做广告很难做起来,如果在启动时策划跟不上,那就更惨了,终端就是不出货,由此看出传统营销投资大,风险大,一般没有实力的企业玩不起。会议营销则不然,它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也少,如果投资大了,效益就更大了。从投资角度来说,百万元的资金算是小投资了,二、三十万元的资金还不够老板的一辆工具车呢,但如果投向会议营销它的能量释放巨大,投入产出效果不比其他行业差!几十万元的投资,当年就能赚回来,两三年后销售额就能达到千万元,上亿元,这是相当不错的投资回报!这就是会议营销的魅力,所以它不断的吸引着小投资进入这个行业,使更多的传统营销企业转型到会议营销。

其实会议营销早已不是什么新的营销模式,它经历了近十年的风雨,只是近几年才如火如荼的发展,今年会议营销就不太好做了,倒闭的企业也不少,倒闭企业多半是不足十万元的小企业,开业不到三四个月就坚持不下去,但仍有很多的小企业不断涌入,因为他们看到了这里面的巨大利润回报。

关门停盘的企业无法生存主要有几个原因:

1.资金太少,十万元只能坚持三、四个月时间,这个时间正是企业磨合期,熬过了四个月,下面的时间就是盈利了,可惜企业没钱了。

2.会议营销运作不规范,没有什么思想准备和培训,拉来一帮人上来就开会。

3.四五年前会议营销企业相当少,从业人员有限而且后来还有一部分人改行了;现在会议营销多如牛毛而且多半是小公司,这些小公司的操盘手从业时间不长(一两年的甚至几个月的)、经验少没有把会仪营销精髓吃透导致企业经营不善,倒霉的是投资商。

4.老板的营销思路和观念陈旧,总是按照传统营销经营会议营销。

传统营销最大的投资是广告费用,并且数额巨大,动不动就是百万元,千万元的广告投入;而会议营销最大的投资是人员工资费用。要舍得花大价钱聘请人才,因为会议营销就是人海战术,靠每个人创造业绩,才有公司的业绩。人员投资不过是高薪聘请营销高手来组建营销团队,花高薪聘请主持人和主讲师,其实业务员和中层干部的工资水平比现在传统营销员工的工资水平还低。

现在大多数企业的运营体系和营销策略完全是依据传统营销模式制定的,不适合会议营销。比如产品,传统终端适合大包装,低价位的产品,而会议营销比较适合小包装高价位的产品。如果企业决定要开展新营销模式,一定要遵循会议营销的规律制定出相应的营销管理体系。

会议营销比传统营销投资少,见效快,比较好操作;会议营销的规模越大,效益越好;会议营销操作的越规范,企业的效益越好。

传统养生有误区饭前保健更科学 篇6

饭前散步利消化

中国俗话讲“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根据科学分析,饭后散步并不正确。

餐后食物集中在胃里,需要大量的消化液和血液来消化食物。此时如适当休息,全身血液便可适量地进入消化器官,使食物充分消化i如果餐后即行散步,血液需运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肠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食物就得不到充分消化,尤其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胃下垂、慢性食道病及进行过胃手术的病人尤其不利。

而餐前散步,此时胃中空虚,脂肪细胞尚无新的脂肪酸进入,散步易将其“动员”出来化为热量而消耗掉。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发现,饭前散步能起到降低血脂、增强血管功能的作用,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还能使人体内的三酸甘油酯(血脂)在饭前和饭后都下降25%。

饭前小憩解疲劳

不少人有午睡的习惯,传统的午睡在午餐后进行,但睡醒后,常发生头昏脑涨、四肢乏力、周身酸软等不适感。这是由于进餐后,血液涌向胃肠道,去帮助消化食物,致使流向大脑与四肢的血液减少,大脑和肢体便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与养分供给,乳酸等代谢产物也无法及时排出体外。

如果饭前睡午觉,即午休前先吃点水果或牛奶后,睡半小时到一小时,然后再进午餐,能更有效地消除疲劳、增进食欲,并可使餐后的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与吸收。

饭前刷牙更有效

刷牙是预防龋齿所必需的手段与措施,传统的刷牙是在餐后进行。但近些年来一些牙科专家发现,龋齿的形成主要是牙垢和食物中的糖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酸性物质腐蚀牙齿的结果。当人们进餐后,牙垢已与食物中的糖分发生化学反应,酸性物质已形成,再刷牙就迟了一步。此外,进餐后,酸性食物会使牙齿表面的保护层珐琅质松动,如此时刷牙极易将牙齿保护层刷掉。因此,刷牙应在餐前进行,既可将牙垢去除掉,减少酸性物质的形成,也可保护牙齿表面的珐琅质。餐前3-5分钟刷牙较适宜。

饭前吃果吸收好

许多人习惯餐后吃水果,认为这样可以补充维生素。但营养学家认为,水果饭前吃更好。

水果是生冷食物,在刚刚吃了热乎乎的饭菜后马上进食,会让肠胃出现不适。而且食物进入胃内需经1~2小时消化后才能慢慢排出,饭后再吃水果极易引起腹胀、腹泻或便秘等。

除此之外,水果中的许多营养成分均是水溶性的,饭前吃有利于身体必需营养素的吸收;许多水果本身容易被氧化、腐败,先吃水果可缩短它在胃中的停留时间,降低其氧化、腐败程度,减少对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饭前1小时吃水果最为适宜。

饭前喝汤利吞咽

传统保健体育教学 篇7

终身体育思想是在国际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下, 伴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和人类对高质量生命的追求而逐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所谓“终身体育”, 就是指一个人终生都在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及指导, 使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终生受益。[1]

当前,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体育工作者们普遍认为, 为了适应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培养国际化人才, 学校体育应加大“终身体育”教育的力度。在我国,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终身体育一直被视为新世纪的体育思想。大学生面临从学校教育到社会就业的转变, 高校体育阶段不仅要解决体育学习的问题, 而且要解决当前和今后运用的问题。[2]可见, 高校教育中的终身体育教育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 对培养终身健康的合格人才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中国传统保健体育是把祖国医学和传统养生相结合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运动, 是一种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健身方式, 也是目前中国绝大多数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 对传统保健体育教学在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探讨, 以帮助学生确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是必要的。

2. 传统保健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影响

2.1 传统保健体育的锻炼形式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有利于推动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 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现代体育项目多受身体条件、年龄、性别、场地、器材、时间、环境等条件的限制, 同时技术动作难度一般较高, 在高强度的运动或激烈的对抗中学生容易受伤, 这些难以满足广大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健身性的要求。而传统保健体育中有很多简单易学、易于掌握的项目, 它们源自人们生产、生活过程, 纯朴自然、贴近生活;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 活动方式多样, 有利于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展学校体育活动, 以切实增强学生在品德、智力、身体、审美、性情等方面的健康。因此, 对高校学生进行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会极大地促进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2.2 传统保健体育的多样化内容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传统保健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也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目前, 绝大多数高等学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使用的教材内容包括初级长拳、二十四式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有些学校甚至根据当地的条件和民俗特点, 开设如高跷、蹴球、空竹、龙舟、毯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保健体育项目。这样, 多样的教学内容使教师、学生对于教学、学习内容有充分的选择, 可以更好地发挥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有利于学生养成主动学习、锻炼的习惯。此外, 传统保健体育中还有学生急需的许多有益健康、健身、保健和养生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这些都能促使学生在毕业后继续进行体育锻炼和社会体育活动。

2.3 传统保健体育的健身原理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目标

传统保健体育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既讲究形体规范, 又要求精神传意。它侧重于对生命的整体调节和对大脑潜能的开发, 采用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先动后静、静中求动、静极生动等动静结合的锻炼方法, 体现了科学体育本质的规律和法则。它十分重视生命整体的调节、调养和身心平衡。传统保健体育锻炼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的活动, 克服身心紧张, 增强心脉功能, 从思想、意念入境着手, 由生理方面去影响心理, 又从心理方面去作用于生理方面, 使身心内外协调平衡, 不断提高[3]。只有在进行外部动作教学的同时对传统保健体育的健身机理进行讲解, 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到传统保健体育保健强身、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之通过自身的锻炼, 有意识地自我控制心理、生理活动, 取得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效果, 进而使终身锻炼的目标得以实现。

2.4 传统保健体育的灵活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兴趣的提高

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兴趣将对学生毕业后的体育锻炼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体育项目的爱好程度呢?我认为, 传统保健体育的灵活的教学手段能有效地达到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目的, 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和坚持终身锻炼的习惯。比如说, 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对练、集体操练, 筹办和参加社会各级各类比赛, 编排能把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博大精深的内涵、起伏转折的动作特点与现代音乐有机结合的舞台表演等活动形式, 来引起学生对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兴趣, 以课内、外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方式使学生在玩中学习, 有效地增加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培养其文化认同感, 自然也使这些项目的魅力大增, 学生学功练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兴趣得到不断提高。

3. 结语

当前,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全国掀起了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为了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构建全民健身体系, 有必要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而将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教育相结合, 既能注重学生的近期效益, 又能着眼于长期发展, 使学生能应用于养生实践中去, 这对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摘要:高校的终身体育教育对培养终身健康的合格人才担负着重要的使命。本文从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保健体育的教学对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探讨, 旨在帮助学生确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教育,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则山.终身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1994.

[2]郭小苏.终身体育教育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J].四川体育科学.1999, (2) :38-40.

传统保健体育与大学生亚健康 篇8

“亚健康”是指人介乎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况, 又叫“第三状态”或慢性疲劳综合症。亚健康不是疾病, 但却是现代人身心不健康的一种表现。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调查资料, 第一状态 (健康) 的人占15%左右, 第二状态 (疾病) 的人群占20%左右, 第三状态则占到65%,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椐, 为人类的健康状况敲响了警钟。因此, 预防、消除亚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 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走出亚健康已成为21世纪健康新任务。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心理活动复杂多变, 心理矛盾和冲突强烈, 能否处理好各种矛盾, 调节好自己的心理及社会适应状态, 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依照教育部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 近乎60%的大学生有体虚、易疲劳、失眠、注意力不易集中、情绪不稳定等亚健康状况;清华大学对近几年休学学生的分类统计中发现, 其中近50%是由于精神或神经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大学生“亚健康”主要表现为长期持续的疲劳、失眠、多梦、四肢无力、经常性感冒、精神难以集中、感觉迟钝、记忆力下降、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随着社会竞争更加激烈, 对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出现心理障碍人数的比例逐渐攀升, 大学生在意识、智力、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心理障碍表现比较突出, 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和特殊的群体, 其成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使命。为此, 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强化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深入研究和分析当今大学生亚健康的成因, 探明培养身心健康、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和变化人才的新模式。

(二) 大学生亚健康的成因分析

1. 心理失衡、失调。

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复杂的, 既有社会、家庭、学校方面的环境因素, 也有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社会竞争、学习和就业压力的加剧、睡眠不足以及家庭的溺爱等致使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降低, 极为容易陷入心理失衡和失调的状态, 这严重影响了人体的正常神经体液和内分泌调节, 进而影响到机体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2. 不良习惯和嗜好。

通过相当调查显示: (1) 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尤其是不按时吃早餐, 甚至不吃, 从而严重影响上午的学习。 (2) 营养摄取不足。一些女大学生为了保持苗条身材, 整天不吃饭, 只是简单地吃点零食, 久而久之, 促使营养严重不足。 (3) 学习生活没规律:生活不良嗜好多、自控能力不强, 部分学生喜欢抽烟、喝酒及上网聊天、打游戏等不节制的行为, 造成严重睡眠不足, 直接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同时也给身体带来危害。

3. 体能训练不足。

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1) 目前高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盲目扩大招生规模, 教育资源短缺,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 大学生成绩被作为评选各种奖项的唯一标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间接地抹杀了同学们的体育兴趣。 (3) 高校缺乏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 导致大学生对体育内涵的了解浅短, 从而造成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淡薄, 片面认为体育锻炼仅是一种消耗的行为, 再加上怕累的思想意识, 这也说明了大学生缺乏自觉锻炼意识。

(三) 传统保健体育与大学生亚健康

1. 传统保健体育保健对亚健康的功效。

亚健康与中医的虚证有许多相同之处, 虚弱的症状表现有几十种之多, 都与亚健康相同。《内经》认为的“疾病已成而后药之……, 比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用现代医学思维来理解的话, 就是真正的治病, 就是不生病, 把病消灭在亚健康状态, 这样才会拥有真正的健康。根据这样的观点, 我国中医学的传统体育保健, 就成了现代社会人走出“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这是由其本身的四大功效决定的: (1) 扶正祛邪。中医学对健康的认识贯穿着以“正气”为本的观点, 认为“正气在内, 邪不可干”、“邪之所奏, 其气必虚”。就是说疾病的发生不仅取决于病邪, 而且取决于人体抵抗病邪、维持健康的能力。传统体育保健锻炼人体的正气, 提高人体抵抗病邪的能力, 以增进健康作用。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 气行则血行, 气血淤滞, 病生之, 气血通则百病自愈。”传统保健根据这个观点, 通过运动锻炼扶正祛邪, 使人体血脉流通, 脏腑协调, 代谢正常, 以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2) 调节精神, 改善技能。传统体育保健通过“松”和“静”调节精神, 提高机体的调节功能和抗病能力。中医学强调锻炼时要做到“恬淡虚无”, 即排除杂念, 专一放松, 这不仅使肌肉放松, 而且可以使肌肉进入大脑皮层的冲动减少, 使人体处于一种“松弛反应状态”, 达到改善生理功能的效果。 (3) 平衡阴阳。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阴阳平衡的失调。传统体育保健锻炼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是通过“抑亢扶弱”的双向调节效应来实现的。从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 锻炼者入静后, 交感神经兴奋强度减弱, 机体代谢降低, 高反应状态得到纠正, 亢强的功能得到调整, 这都是气功抑阳扶阴作用的表现。 (4) 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中医学认为“经脉者, 所以决生死, 处百病, 调整虚实, 不可不通”、“通则不痛, 不通则痛”。认为经脉阻滞也是疾病发生的原因。据观察, 经络不通、气血不调者, 其肢体两侧的体温不等或高低悬殊, 锻炼后, 其值趋向相等或差数明显变小, 同时观测到, 当锻炼进展到一定程度后, 体内气血运行发生调节性改变。

2. 传统保健体育保健对大学生亚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与效应。

(1) 能缓解精神压力, 消除大学生的心理紧张。大学生学业任务重, 压力大, 心理紧张程度普遍过强。研究表明, 通过传统保健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精神紧张, 比如太极拳特别强调“虚领顶劲”, 顶劲, 是头顶百会穴轻轻上提, 好像头顶上有绳子悬提之意, 故又称顶头悬, 因为头顶悬, 头颅便减轻了对身体的压力, 身体的动作便灵活了。练拳时, 头正直不低头, 不仰面, 保持面容正常, 从而面容肌肉自然放松, 头顶端正松竖, 不犯强硬, 也不软塌, 可以使大脑中枢神经静下来。同时, 领顶劲与气沉丹田有振奋精神与稳定中心作用, 通过顶劲与沉气的上下对称, 可以帮助产生“似松非松”富于强性和韧性的掤劲, 加速神经冲动的灵活, 全身自然松开。 (2) 能够促进大学生体能的发展。含胸与拔背是传统保健体育特征之一, 含胸和拔背是一体的两面, 能含胸就能拔背。含胸是在肩锁关节放松, 两肩微向前合, 两肋微敛的姿势下, 自然地形成横膈式呼吸 (与凹胸的紧张不同) , 促使腹腔和肝脏受到时紧时松的牵拉肌肉得到更多的舒展活动, 能使脊髓神经获得很好的锻炼。 (3) 能够提高大学生德性修养, 培养良好的品德。 (1) 敬。应是恭敬、谦和、忍让、慎独、勇于处下, 具备良好的反省智慧的概括, 乃传统保健体育精髓所在。太极拳协会练太极拳九字要诀, 第一个字便是“敬”。论语云:“尊德性而道学问”, 前者为“敬”, 后者为“学”, 两者是不可分的。学会了敬, 才能学会学。 (2) 中。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理念中, 中的精神是中庸、中和、协调、平衡的统称, 于人的道德修养层面, 中的能力可以说是致广致深的功夫。可以概括“怎样认识自己, 怎样认识世事, 怎样理解他人?”、“怎样摆正自己, 世事, 他人的位置?”、“怎样处置自己, 世事和他人?”等等方面的问题, 传统保健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德性修养中和精神的教益, 确实很大。 (3) 定。意识、呼吸与动作三者合而为一是传统保健体育特点之一。传统保健体育中的每一姿势动作都和呼吸密不可分的, 气决定意, 行随于意。练习因气注于丹田, 意志坚定。定, 通常称为“定力”, 这种静、定的功夫是心理能力合理、明晰、缜密的表现, 并且还表现为一种不畏惧挫折的韧性、耐久力, 对于做学问、科学研究的大学生青年而言, “定”的涵养至关重要, 当前的学术界“浮躁”“速成”“不实”之风泛滥, 我们认为于“定”的道德修炼, 实在是治疗、戒除时弊的良方。

(四) 结语

“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在高校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对学生生理及心理和全面的发展均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遏止或改善这种现象, 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恰当地运用传统保健体育手段和方法加强健康教育及其宣传工作, 加强人文教育, 改善大学生的健康观和价值观, 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宋在兴.亚健康:人体潜在危机[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0.8.

[2]张肇平, 杜飞虎.论太极拳[M].北京:北京大学体育出版社, 2002.10.

[3]罗华.传统保健体育形神动静观探讨[J].长沙: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2.2.

传统保健体育教学 篇9

在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体育需求的改变,娱乐、康复、健身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体育健身意识的提升,传统体育保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受到重视,传统体育保健人才的需求也提上日程。

1 传统体育保健专业人才概述

传统体育保健专业是国家教委所制订的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归于体育类的一个新专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中国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由体育院、系进行招生,培养与保健、康复有关的体育人才。

传统体育保健专业学生经过专业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系统掌握传统保健体育理论和传统保健医学基础理论,有较高的传统体育运动技能和有一定的保健医疗、康复知识及实践能力,同时具有组织传统保健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等级复合型人才。就目前而言,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适宜范围广泛,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特殊的意义。

2 现代社会为传统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机遇

2.1 传统体育保健的广泛认可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动力

传统体育具有培补元气,调畅气机;调整阴阳,维系健康;调理脏腑,调节情志;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等功效,能够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顺应新的生活节奏,为增强人们体质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传统体育保健内容广泛,不受场地、环境和锻炼群众的年龄、性别等条件的限制,是简单而健身效果极佳的运动方式,即使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其独具特色的保健魅力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些都为传统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最有利的动力。

2.2 人口结构变化为传统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根据专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步入高度老龄化社会,≥60岁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数的29.8%。为此,如何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健康老龄化”,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将与国家的兴亡盛衰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资料显示,全球有70%的成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两方面都为传统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现实基础。

2.3 健身意识的增强为传统体育保健提供了基础

体育是现代化文明的一种标志,可以迅速、鲜明地反映一个企业、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发达、文明的程度。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生活节奏的改变也给一些不能够适应这种快节奏变化的人的身体带来了许多健康方面的问题,人们的健身意识也随之增强。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余暇时间的增多,“花钱买健康”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意识在增强。在专业的传统体育保健人才缺乏的今天,重视并加大培养力度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全民健康的需要。

2.4《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带来的机遇

《全民健身计划》自推行十多年以来,为未来健康投资和身心健康观念得到强化和巩固,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被大众所接受。尤其是奥运会以后,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体育已经成为推广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方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沟通世界、联系世界的重要桥梁。因此,在专业体育保健人才缺乏的现在,我们应该放眼于长远目标,将专业体育保健人才的培养机制长效化,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目标迈进。

3 传统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传统体育保健的宣传力度不够

全民健身是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根本方向,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国策,只有将传统体育的健身功效纳入到全民健身体系之中,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传统体育保健功效才能被更广泛的大众所接受,传统体育才能获得最大化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在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增强人们的精神生活,只有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广泛发动群众认识并参与传统保健体育,传统保健体育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

在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健康”和“娱乐”需求越来越强烈的今天,只有把传统体育健身的功效和理念推广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才能使更多的人接受传统体育健身,才能为该专业的发展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3.2 传统保健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特色不足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就传统体育保健本身特色而言,强调立足于“体育”,借助于“身体练习”,凸显出“健身”的特色。而传统体育保健人才的培养特色主要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传统体育保健项目为主要内容,培养运用传统体育保健提升人们高水平健康的专业体育人才。就目前而言,我国传统体育保健人才的培养大部分是在专门体育院校、体育系或者体育教研室,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计划,因此,培养的传统体育保健人才的特色难以体现。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如果不及时的体现该专业的特色,就很难在竞争中站稳脚。

3.3 传统体育保健专业办学的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为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持续竞争能力的集合。随着对核心竞争力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已深刻感到,核心竞争力已广泛存在于社会之中,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借用此概念,传统体育保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完善的教学条件、完备的师资队伍、独到的教学管理以及优良的学生素质等方面,然而,据查阅资料和调查显示,由于该专业开办时间较短,办学经验较少,因此上述的核心竞争力尚需进一步提高。

3.4 培养方法、手段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以知识信息为战略资源,依靠知识和智慧求生存、求发展的社会。体育的社会化对传统体育保健专业人才的要求非常高,不但要掌握体育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中医学、人体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然而宽、厚的知识基础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系统化的掌握,仅靠减少主干课程、增加选修课程,靠压缩技术课时、加大理论课时是满足不了的,也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化体育发展需求的教育人才。

4 传统体育保健人才培养建议与措施

4.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普遍较难的状况,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传统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数量、管理等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体育保健专业在创办之初就立足市场,并以市场为导向寻求传统体育保健的专业定位。在全方位、多视角的综合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从事运动健身指导、运动专项指导、社区健康促进与管理和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等工作的从业人员”。培养目标的明确和完善,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4.2 加强传统体育保健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特色

人才培养,质量是生命,特色是关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这就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必须有特色。人才特色取决于其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与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的基础。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该专业立足于“体育”教育,结合中医、传统体育保健特色培养学生,因此,开设的课程以太极拳、气功、养生术、按摩、针灸等我国传统的体育医疗手段为主,并重点突出武术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地位。

4.3 构建传统保健人才专业培养的核心竞争力

4.3.1 教学条件

一般来说,教学条件多指直接能看到的、能测量的教学设施。如:实验室、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以及体育器材设备等,教学条件是专业教学的前提,也是专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资源。可以说,没有硬件设施的优化,专业课教学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人才培养计划就难以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良好的运动设施、漂亮的体育场馆,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系科乃至整个学校的重要窗口,它在吸引生源和引进教师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3.2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人”的要素,又是能动的要素。它在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专业师资队伍的稳定,其学术水平的高低和专业知识的优劣决定着科研成果水平和社会服务的层次与范围。其次,专业的传统体育保健师资决定着能否实现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换而言之,师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

4.3.3 组织管理

体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依存于其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等资源条件,但是,如果只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并不一定就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不一定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因为,专业的资源要想转化为其竞争优势,还需要不断加强组织管理、需要有专业制度的规范和各种竞争要素激活机制的逐步完善。舍此,相关要素再优化也只能是一台没有引擎的汽车上的零部件。所以,要想优化传统保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组织管理这一环节也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4.3.4 学生素质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基本素质、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由这些要素整合所体现出的综合实力。但就传统保健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而言,除了语言表达能力、讲解示范的能力、教学管理的能力外,还应该包括运动训练、组织比赛以及裁判和社交能力等,这是由传统保健专业师资培养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从当前传统体育保健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来看,要想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传统体育保健专业必须要关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毕业生的质量是传统体育保健专业的生命线,出口的堵塞也就意味着入口的不畅,学生就业率同样也是衡量传统保健专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4.4 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培养的一体化

在“知识就是人才”这种观念影响下,教育的目的往往定位在“三基”教学范畴,恪守以书本为中心讲授的单向传授方式。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转变观念,走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一体化的道路,使课堂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延伸。从课程设置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贯穿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人才,树立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观念,使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多样化,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充分发展个性。走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一体化的道路,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5 人才培养应与国际接轨

要建设与发展我国的传统体育保健事业,学生除了学习我国的一些传统手段与方法外,还必须学习与掌握国际上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先进仪器设备与器材而实施的一些现代保健体育与康复体育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如应用心肺功能测定仪器制订心血管康复的运动处方;等动训练;生物反馈训练;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法;有氧体操或运动;水中训练……等等。这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也应占有重要的地位。

传统体育保健专业是一个新的专业,其人才的培养是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各方面有利条件,尽量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比如,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师资力量和管理体制,更好的突出自身特色;除此之外,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在体现该专业独特一面的同时,要使培养人才的规格适应社会的需要,传统体育专业才能更加健康顺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于明黎.关爱老年人群[N].文汇报,2003.

[3]海涛.内蒙古民族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探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4]沈步乙.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的养目标[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2).

[5]王爱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4).

[6]王次农.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J].2008(4).

[7]何婷.传统保健体育健身作用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09(5).

传统保健体育教学 篇10

作为一项身心并炼、内外兼修, 防治疾病, 养生延寿的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 其作用符合中国传统医学中预防与治疗原则。 通过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教学可以教育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掌握终身体育手段,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 肩负起提高全民族乃至全人类健康水平的重任, 胜任未来临床需求, 为全人类健康服务。

2、中国传统保健体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2.1、确立课程目标

通过传统体育课程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 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适应社会的发展, 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 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 以达到《纲要》提出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学习目标。 同时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 以符合 《纲要》中的分层次教学的原则。

2.2、改革课程安排

通过与全国中医院校和南京市各高校的交流研讨, 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 制定了我校贯彻新《纲要》体育课程建设的结构。 确立了以传统保健体育为课程建设基础, 同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项课, 充分满足学生选择学习体育项目的自主权和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传统保健体育, 用于将来的医疗工作中。 把太极拳教学安排在第一学期, 目的是让学生一进校门即接触到中国传统保健体育, 有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认识中国传统保健体育在医学生涯中的重要性, 并在在校期间早操中可以天天练习, 强化记忆, 同时为后三个学期选项课中学习相关的传统保健体育知识打下基础。

为了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志愿要求, 使体育课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不断丰富选项课内容。 经过5个学期教学实践, 中国传统保健体育项目始终是热门项目, 例如每个教学单元开设6~8项内容, 在很多教学单元中, 太极剑、传统功法项目等都出现1个项目开2个班的情况, 说明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重要性, 自觉自愿学习传统保健体育项目, 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

2.3、改革教学方法

(1) 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及教学的组织上。 我们根据大学生学习传统保健体育的心理特点, 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呆板教学模式。 结合教学进度,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 组织学生观看高水平的音像资料和自己身边的学院代表队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料等, 边看边讨论, 让学生从感性上获得较高水平的学习目标, 树立信心, 激发学习热情。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主要基本技术后, 分小组继续进行研讨式学习活动, 内容包括互相观摩、发现问题、相互指导、强化知识。为达到学习目标, 功法班学生还经常进行运动处方、功理功效研讨, 便于学生在轻松愉快气氛中学习, 同时加深学习记忆。

(2) 多边互动式教学。

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和学生互动的过程, 多边互动式教学可以营造生动和谐的教学气氛, 教师根据传统功法套路的某些动作, 结合攻防作用、医学原理和经络学等知识进行分析, 并给学生提出问题, 使学生不是单纯死记硬背套路, 还要明确套路的创编原理。比如进行专题研讨、撰写小论文等教学活动,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许多相关资料, 创编短小套路进行演示分析等, 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创编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表现力等综合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教师努力营造愉快和谐的气氛使学生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进行学习, 这样便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实现课程目标奠定基础。

3、考核与评价方法的改革

构建符合《纲要》要求的考核与评价体系是本课题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 根据《纲要》精神, 提出淡化甄别、选拔提高、强化激励、注重发展, 把学生的进步幅度容纳入评价内容, 采取的形式是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综合评定相结合, 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 包括体能与技能、认知能力、学习态度与行为、互助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克服困难的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将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专项运动技能、求知欲及表现力、学习态度及进步幅度都纳入考核内容。

学习和掌握传统保健体育基本技术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要求并不是很高, 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钻研精神在本门课程中尤为显得更重要。只要认真学习, 刻苦锻炼, 运动技术提高的很快, 因此在教师的悉心和热情鼓励下, 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经过努力学习, 能够很快进步, 取得好成绩。学生课堂学习和课下主动复习的积极性很高。

参考文献

[1]陈建绩.体育教学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

[2]毛振明.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传统保健体育教学 篇11

1 实际调研

我国中医传统保健[1]体育历史悠久、包含内容多样,主要是以形体活动、心理调节、呼吸吐纳相结合形成的各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传统保健体育也注重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形神合一、养医结合,诸多原理来源于我国传统中医学理论,如阴阳互补思想、动态平衡思想、整体观念思想、五行学说思想等等,中医理论的融入让传统保健体育具备了科学的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功效。我国于1982年开始在中医院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中增加了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积累了雄厚的教学基础,但在近年来,随着现代体育的演变和发展,传统保健体育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因此,在新时期继续坚持和弘扬中医传统文化,保留中医传统保健体育的显著特征,对中医药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和中医理念学习有着重要作用。

从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开设了中医传统保健体育课程,也注重在课程中融入中医养生观念,其中,太极拳、八段锦、太极剑等为必修课程,从高校举办竞赛活动的频率来看,多数高校能够积极参与每两年一次的中医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重视中医传统保健体育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研过程中,体育养生在体育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学生对保健体育的兴趣不高,江西中医药大学也存在着体育课程内容不新、知识老化、教学方式呆板等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很难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兴趣度不高,且相当部分课程忽视体育养生,以竞技类体育项目为主,学生参与时间短,也很难体会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体育相融合的专业知识;二是体育经费受限、很多保健体育课程难以得到实施,如瑜伽的练习,需要专门的瑜伽馆、配套的设施和服饰等等,如太极拳的练习,需要相对静谧的场地设施等等,但是学校教育经费有限,有多余的经费往往支配在文化专业课程上,很难有经费投入在体育项目上,这也是影响和限制保健体育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三是师生对保健体育、中医养生的重视度不够,在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下,多数学生和教师注重中医专业课程的学习,对体育课程处于忽视甚至漠视的状态,这种来自社会、学校、个人的心理偏见严重影响体育课程的改革和中医保健体育的发展;四是体育课程与中医保健养生专业知识结合度不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彰显中医院校的专业特色,不能做到各学科间的相互融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多,如教师对中医养生、保健体育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如体育教材难以跟上体育课程的变革等等。五是学生的主体性不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2]只停留在口头上,难以付诸实践。

2 中医传统保健体育与体育养生的契合点

第一是具有文化体系的相乘性,中医传统保健体育与体育养生都是以实践为基础,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和传承风格,并以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表现出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维习惯、情感方式为特点,形成自身的统一性、规范性。二者互相作用、互相交融,共同构建了中医传统养生与保健体育融合的文化体系。

第二,思想理念的相通性,治未病这种思想是我国传统养生观的一种重要思想理念,它的实质在于防患于未然,具体而言,首先是在未生病之前进行防治,其次是对患有亚健康类的人群采取服药治疗,把病治在症前,然后是针对已经产生疾病的人群,抓住正确时间及时治疗,最后是控制病症,防止其发生病变、扩散,还必须防止病情反复。这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理念也是二者最核心的思想,要求机体在保持运动的情况下,来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

第三,目的的相同性,二者的主要目的在于保健养生,促进机体在运动的状态下调节各方面的运行情况,达到机体的平衡和正常运转,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保健养生在我国古代被称之为“道生”、“养性”[3],保健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练习五禽戏、六字诀、太极拳、木兰拳、气功、八段锦、瑜伽、太极剑等保健体育项目,以调身、调息、调心、调形等运动表现形式,达到预防疾病、修身养性、怡情调心的效果,从而让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3 中医传统保健体育会对江西中医药大学体育养生发展的功能性作用

第一,进一步确立了终身体育的思想理念,丰富了江西中医药大学体育教学的思想内涵。通过中医保健体育运动会的举办情况,学生更好地了解到了保健体育,认识到中医传统保健体育可以改变现代体育课程的不足,将内外兼修、修身养性、防治疾病、形体练习等多种内容融入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传统的体育锻炼方法以外,树立了终身体育的思想理念。

第二,促进体育教学体系的逐步完善,加强了传统保健体育的普及率。在中医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的推动下,学院高度重视体育教学体系的完善工作,教师也积极拟定教学计划,把中医传统保健体育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了传统体育项目在总课程中的覆盖比例,同时为了满足更多学生对传统体育的热爱,开设了多种类型与传统体育保健与体育养生相关的选修课程,如易筋经、六字诀、舒心平血功等等。在这种热潮下,还组建了各类传统体育协会,加强传统体育在学校的传播率和普及率,让更多学生加入到学习传统体育的热潮中来。

第三,优化了体育课程的学习内容,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修养。中医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体育课程的社会性、时代性,在充分考虑每个学生个体的兴趣基础之上,融入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从健康养生、修养身心等角度出发,精选课程内容,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在体育授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修养。

第四,促使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推动了体育教学的改革进程。学生对中医保健体育知识的掌握及基本技能是一个逐渐进步、逐步积累的过程,在中医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的举办过程中,学生作为运动会的主角,在比赛过程中体会到传统体育的巨大魅力,也会吸引更多学生关注传统体育,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加强思考的范畴,在授课中会加强对学生独立性、主动性的引导,逐步实现从以教师为主导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并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拟定不同的学习进度,同时改变授课模式的单一化,如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问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分层式教学、互助式教学等等,在创新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弱的弊病[4]。

4 总结与建议

2014中医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大大推动了江西中医药大学养生体育的发展,也为江西中医药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体育课程也应该逐步发生变化,在调研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怎样创建具有特色的中医传统保健体育课程也是本文思考的重点[5]:

第一,初级课程,在这里,初级课程指的是在高校的普通体育课中,融入基础的传统保健体育知识,如初级拳、武术的基本功等等,授课时间应该安排在高校的第一学年,通过初级课程的系统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武术动作、步法,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对自身力量的掌控,开启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入门篇。

第二,深入课程,这里主要针对的是学习中医医疗专业的学生,授课内容以医疗练功十八法、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为主,授课时间安排在高校的第二学年为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保健体育的各项基础理论、各种功法的健身效应、治疗疾病的机理、临床应用等知识,培养学生独立锻炼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掌握切实有效的几套强身功法。

第三,专业课程,此项课程与前两项课程相比,要求有所提高,课程内容主要以五禽戏、易筋经、少林内功等项目为主,时间最好为每天凌晨,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所有的传统保健体育学科体系,再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自身性格特点,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选择适合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练习,并且不仅要学好知识,更能做到会教导他人,培养出具有专业保健体育知识、康复医疗的高端人才。

因此,创建此类具有层次性、系统性的特色体育课程体系,也是推动养生体育发展、促进中医药学院传统保健体育与体育教学融合的有效手段,除此以外,加强学生的心理教学、改变学生对体育的狭隘认识观也是推进养生体育发展的措施,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对中医传统保健体育认识的加深,体会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少林内功、太极拳、太极剑等传统体育项目对身体具有的独特功效,更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同时,通过所学到的传统保健体育知识,能够认识到中医传统文化与体育的完美融合,会让人体的生命系统达到身心统一、局部与整体的平衡,真正能够达到人体的“健康”状态。学生心理上的改变会激发行动上的变化,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成为推动养生体育发展的主力军,扩大养生体育在各个高校的普及率,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新发展。

摘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现阶段中医传统保健体育发展的现状和相关问题,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以2014年中医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为契机,详细了解师生对江西中医药大学体育养生教学的真实想法,并结合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分析中医传统保健体育与体育养生契合点的基础之上,探讨开展此类运动会对促进江西中医药大学体育养生发展的功能性作用。

关键词:传统保健体育,养生,契合点,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敏.传统体育养生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大理学院学报,2011(04):12.

[2]谢冬枚.论养生保健与体育锻炼的效能差异及运动处方干预[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87-89.

[3]杨建华.道家健康养生文化以及对休闲体育的现实意义[J].体育与科学,2010(1):64-66.

[4]胡晓飞.享受传统体育养生练习过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0):1136-1139.

上一篇:抗压缩算法下一篇:检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