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教学

2024-06-03

夸张教学(共12篇)

夸张教学 篇1

一、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 认识了解表现人物面部特征的方法。在手捏成型和泥板成型技法的基础上, 用泥条、泥点和泥片来堆塑, 并学习夸张的表现手法, 创作奇特夸张的脸, 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人物头像特征, 使人物的脸形象有趣和会给人物头像适当的装饰是教学重点;而把握人物五官的整体, 创造出活泼生动的夸张的脸是教学难点。

三、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陶艺基础知识牢固, 好奇心强, 且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根据老师的关键性启发, 能做出有个性的、有观赏价值的陶艺作品。但是他们的创新思维还不够活跃, 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才能使他们更加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与策略

1. 游戏导入

看一看北京开幕式的笑脸图片

师:大家还记得北京开幕式中的笑脸吗? (播放幻灯片)

2. 看视频, 引发学习兴趣

师:接下来看一看视频当中人物脸上的五官有哪些部位在变化, 一会儿也要请你们来表演哦! (播放视频小短片)

3. 请学生表演表情丰富的脸。

师:有趣吧!那么我们今天就用陶泥来做一做《夸张的脸》———人物 (板书)

评析:该多媒体视频课件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欲望, 同时也渲染的课堂气氛。请学生上台表演, 让他们能够很快的进入角色, 感受快乐。

小组讨论:人物的脸部包括哪几部分组成? (板书:五官、脸型和发型)

小组汇报, 教师板书:

评析:从语言上的思考, 渐渐转化为行为上的探索。这一讨论是为以下环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示范

示范脸型

师:首先拿到一团陶泥后先把它捏成一个蛋形 (在泥片内填充报纸, 边说边做) , 人们有哪些脸型呢?

生:有瓜子脸、圆脸……

师:我们可以先打好一块泥板, 再刻出一个人的脸型。其他脸型就以此类推。

(出示泥板贴在黑板上)

(2) 示范发型

师:人们有哪些发型呢?

生:有带刘海的长发;有板寸的头发……

(再次出示陶泥板贴)

(3) 看画说夸张的五官, 并出示五官板贴。板书:

评析:板书主要是以在黑板上“贴泥”为主, 文字为辅, 留给学生较深的学习印象。这样直接、简洁的板书再现了以学生为主, 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改精神。

找“五官”游戏, 研讨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师:下面老师让大家来做一个小游戏, 来找一找有哪些方法可以来表现夸张呢?我这里有一个长脸头像 (在实物投影上出示一个人物) , 在旁边还有许多供你选择的各种夸张五官。老师想让大家今天创造出一个夸张的人物。谁想上来试一试?

学生活动 (请2名学生)

评析:让学生通过对人物头像结构的基本认识和观察人物五官特征, 思考并研究面部结构可以怎样进行夸张。

师:告诉大家你夸张了人物的哪些部位?

生:我夸张了人物的眉毛和嘴巴, 让他看起来比较有幽默感。 (生大笑)

评析:创设情境, 通过生生、师生交流,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本课的学习重难点,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再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作业素材打下伏笔。

师:大家仔细观察并思考, 这两种成型方法做出来的人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一个是可以立起来的, 另一个是平面的。

师:对, 这个叫做圆雕, 这种呢就叫做浮雕。圆雕作品可以从几面观赏啊?它极富立体感, 生动、逼真、传神。浮雕, 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 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 你还知道其他方法吗?

(出示板贴:手捏成型 泥板成型 综合法)

评析:通过有趣的游戏来让学生学到专业的雕塑知识, 这在高年级的陶艺课上要常常为学生准备。

4. 欣赏图片, 并进行比较, 找特征

师:很好, 你说的很详细, 我们在做人物头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特征。 (出示幻灯片)

《非洲尼日利亚雕塑》: (学生说:) 眼睛很大, 脸鼓得异常饱满, 脖子上挂的圈圈淹没了下巴, 很好的体现了非洲某部族的形态。

中国商代《青铜人头像》:嘴巴扁平且非常长, 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的比例, 耳朵有比现代人常说的招风耳更夸张的形状, 且有很大的耳洞, 眼睛呈三角形。

《阿福》:如脸胖更胖, 嘴小更小, 眼细更细, 鼻短更短, 使阿福胖胖可爱的形象更突出。

评析:前面看老师讲了夸张的手法, 现在该学生自己说一说, 提高观察能力。

5. 总结五官造型设计

师:脸部的夸张, 只要突出表现脸上某部分的特征, 如眼睛、鼻子、嘴巴或是额头、颧骨、下巴等, 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请你用手去摸一摸刚刚所说的几个地方吧, 感觉一下它们是什么形状?

评析:用手去触摸, 使身边的艺术更真实, 更完美, 做出来的作品更自然。

师:做之前我们再欣赏一组夸张的脸图片。记住我们要抓住人物的某一特征来进行夸张才有趣。绝不可以恶意夸张, 我们要争做文明人。

6. 作业要求

基础作业:作品中有明显的夸张部位;

提高作业:大胆尝试在作品中添加饰物, 使人物更生动有趣。

评析:在作业要求里要有分层教学的内容, 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这节课中都有所收获, 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学生练习

分手捏成型、泥板成型和综合法三大组完成作业。

评析:让学生分组单项合作学习不仅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研究能力, 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水平, 还能让学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 增强自信心。

辅导学生创作, 教师巡视各个大组进行辅导。

展评: (做好放在展台上, 老师将较优秀的作品贴上蝴蝶结或领结并请作者来台前说一说。)

自评:请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来说一说创作由来。

互评:说一说同学的“表情”哪里最有趣。

师评:表扬比较夸张的作品,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人物表情。

五、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人物夸张的脸, 下一节我们再学习动物的夸张的脸。

夸张教学 篇2

【教学分析】

《夸张的脸》这一节课在本册书中与前一节课《喜怒哀乐》共同构成对人脸的表现研究单元,学生在对人脸五官的表情学习基础上进行夸张及变形,展现更为丰富、更具表现力的人脸造型。这是一节造型·表现课程。【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古今中外的人像雕塑作品,感受夸张的脸部变化。学习人脸夸张变形的方法,培养夸张造型表现能力。

2.过程与方法:欣赏、感受、分析,运用夸张的方法突出人脸五官,进行绘画表现,展现夸张的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民族文化,感受地域差异,在表现人脸五官的夸张变形中体会创作的乐趣,陶冶艺术情操。【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突出人脸五官,表现夸张的脸。2.难点:创作出效果突出的夸张人脸,表现个性。【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教学卡片、图片资料、示范作品,绘画工具。2.学生:勾线笔、水彩笔、纸张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卡片组合游戏:

教师展示两组五官卡片(一组五官较小,一组五官较大)。请两组学生上台在人脸上进行组合粘贴。

余生分析感受这两组人脸,发现不同。

教师进行互换,将大嘴巴与小嘴巴进行互换,将大鼻子和小鼻子进行互换。生再观察两组人脸,比较变化。2.引导并板书课题:

教师引导:“当我们把五官变大或变小,就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手法我们叫做——夸张。”

板书《夸张的脸》。

【设计意图:通过卡片组合游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组合五官,感受人脸的夸张效果。】

二、欣赏探究

1.欣赏感受各民族人像雕塑作品:

教师展示各民族,中外雕塑作品,学生感受人脸的夸张变形效果。(1)中国古代青铜人头像、面具,雕塑天王像。(2)尼日利亚雕塑人头像。

学生感受雕塑作品中的夸张人脸,小组合作讨论:这些人脸有哪些特点?

生分析交流,小组汇报。

教师小结:夸张是艺术家们进行创作的手段之一。经过夸张的艺术作品,感染力更强,主题也更突出了。2.欣赏分析漫画明星人像作品:

教师展示漫画明星人像作品,学生观察分析夸张在绘画人脸中的应用。

思考问题:(1)你喜欢这样的人脸吗?你觉得效果如何?(2)姚晨和成龙都有什么特点?(3)如何夸张的表现人脸呢?

学生交流讨论,分析并说说想法。

教师小结:“表现夸张的脸需要抓住人的特征,最特别的地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雕塑作品及漫画人物的欣赏分析,初步了解表现夸张人脸的方法。】

三、示范创作

1.展示人脸的夸张简笔画作品,学生欣赏思考:怎样来画夸张的脸? 2.教师示范演示,分步骤创作。(1)先画人脸外部轮廓,心中有想法。(2)抓住特征进行夸张。(3)修饰完善。

教师小结:夸张脸部时,只要突出表现脸上某部分的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或是额头、颧骨、下巴等,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欣赏学生作品,观察并分析。

思考:这三张面孔生动吗?小作者是怎样进行夸张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及学生优秀作品的分析,体会理解绘画夸张人脸的方法。】

四、动手创作

1.出示创作要求:为你的朋友或者熟悉的人创作一幅《夸张的脸》吧!注意构图及用线。

2.生动手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表扬具有张力的作品。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人物入手,更好的表现作品。】

五、展示评价

1.在小组内交流作品,看一看谁的最夸张,谁的更有表现力。2.学生上台展示作品,或者邀请模特原型一起上台进行展示,余生欣赏评价。

3.教师选择有表现力的作品进行点评,对不同作品提出建议。【设计意图:邀请创作原型一起上台展示,有趣儿,更有观察性。】

六、拓展

1.教师展示泥塑作品夸张的脸,生欣赏。

2.课后尝试进行泥塑创作或其他表现方法,创作夸张的脸。【设计意图:多种创作方式进行表现,巩固方法,表现个性。】

七、板书设计

7、夸张的脸

夸张:五官 特征 示范:

夸张教学 篇3

关键词:英语语音教学;夸张手法

1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作为语言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音是口头交际的物质基础,也是语言教学的出发点。学好英语语音不仅是语言交际活动的需要,也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

然而,英语语音教学实际情况却令人担忧。一方面,学生的整体英语语音水平确实不容乐观。这主要是由于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束缚,只重读写,不重听说,导致学生的英语语音发展远远落后于读写技能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对于语音教学的目的认识还很不够,为教语音而教语音的现象普遍存在,忽视了语音的交际功能。而且教学方法单一,基本采用直接模仿法、对比法、演示法等传统的英语语音教学方法。枯燥的英语语音教学课堂让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渐渐地就会失去学习学力,导致教学效果差。

2 夸张手法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运用

2.1 涵义及其理论依据

针对英语语音教学现状,笔者提倡在语音教学中广泛运用夸张手法辅助教学。即教师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利用童话、故事、小品、游戏等方式,借助语言、非语言,如身体姿势、表情、动作等的表现功能,或借助其它媒体创设生动的情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夸张手法的特点是诙谐、幽默、直观易懂、引人入胜。在采用夸张手法的英语语音教学模式中,教师尽量选择一些形象、生动、直观的语音练习资料以便于学生模仿,同时要求学生在模仿或自由交流时利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来,并且反复操练,寓教于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多次获得成功的满足,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应以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积极创造能够获得学习乐趣和成功的机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不断变更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保持作业的新异刺激性。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大胆运用夸张手法就可以满足这样的教学要求,激发学习动力。

2.2 教学优势

在英语语音教学中采用夸张手法的显著优势就是其形式灵活,效果突出。在教学中运用夸张手法,能够活化教学内容,能够把书本上的教学内容立体化地呈现给学生。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复、深入浅出地运用夸张手法,还能满足学生想获得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持续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点与其他教学手法相比,在提高英语语音学习的效果上,夸张手法更有其明显的作用: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调动有利英语学习的积极因素。夸张手法属于直观教学法范畴。在教学中,教师借助了非语言行为的身势、表情、情景等外部直观和语言内部直观等积极因素,其中非语言的外部直观比语言的内部直观作用更大。在语言交谈中,非语言行为比语言行为在加强情感因素方面起着更重要的作用。最后,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语音知识和技能,增强记忆。英语学习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熟记,直至最终能学而所用。

2.3 操作步骤

(1)感知。每次向学生呈现一种英语语音特征,以真实的听力材料的形式展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并配以一定的问题使学生对此项语音特征予以重视。同时让学生熟悉此对话的语言环境,判断说话的语气,猜测表达者的肢体动作。它旨在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特征的感性认识,感受说话人的语音语调,并了解听力材料的大意。

(2)解读。学生在课堂上阐述自己对材料的感性认识和对对话的理解。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出材料中特殊的语音语调现象,通过小组或全班讨论解释说明说话人是如何运用此种语音特征在特定的语境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的。并进一步分析此种语音特征的实际功能作用及其适用的语境。

(3)操练。通过模仿在感知阶段得到的听力材料,达到对此种语音特征的训练。模仿的内容主要在于听力材料中的有关语音特征的部分,即语音和语调的特点,而且要求学生用夸张的口形,突出的语调,先慢后快地模仿出来,同时配以恰当的肢体语言。教师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如分角色朗读、辨析练习、游戏等,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语音特征的适用范围和功能,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着大胆地、夸张地表现出来。

(4)运用。在这一部分的活动中,要求学生间通过语言交流完成某项任务。此项任务可由学生自行确定或由教师指定。在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中,有机会思考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并在一个更加自由的环境中合理适当地运用语音。

3 结论

通过笔者初步的教学实践证实了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大量运用夸张手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英语语音教学决非语言教学中的“灰姑娘”,我们有信心让“灰姑娘穿上水晶鞋”。教学方法的改进必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音水平,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永利.语音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7476.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夸张教学 篇4

毕竟, 随着现代影视艺术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 我国的卡通艺术飞速发展, 出现了大量优秀的国产动画作品, 但由于种种原因, 与韩国、日本的动画艺术还存在巨大的差距。而大多数高中学生都很喜欢动画艺术。鉴于此, 笔者设计本案, 旨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基础绘画能力和想象能力, 及培养学生为我国动漫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一、借助丰富的神话故事, 激发学生想象力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中, 神话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对整个中国的文化构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也是中国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创作素材。美术, 当然也与神话本身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 笔者认为, 要以卡通形象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可以以中国传统的神话传说为素材, 让学生进行具有想象力的创作。

事实上, 无论是《夸父追日》, 还是《精卫填海》, 或者是《嫦娥奔月》, 都是中国卡通漫画作品的常客。那么, 在这些前人的创作基础上, 我们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夸张的想象, 实现应有的突破呢?笔者认为, 这完全是有可能的。毕竟, 高中学生的想象力是惊人的, 他们在西方和日本卡通漫画的影响下, 对人物的创作有着自己的见解,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创作新的夸父、精卫、嫦娥。同时, 在这样的形式下, 学生也可以对自己的绘画技巧, 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毕竟, 漫画对人物的外形要求极高。

二、借助影视作品, 归纳美术创作规律

事实上, 在高中美术课程中, 卡通漫画的教学, 并不是核心的内容。但是, 我们不可否认, 卡通漫画教学对提高学生想象力和绘画能力的作用。因此, 笔者认为, 适当的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卡通漫画形式, 来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是极为必要的。我们知道, 卡通漫画形象, 都是极为鲜明和富有个性的, 而这是培养学生刻画人物特性的最佳材料。但关键在于, 我们怎么样才能让学生设计出性格鲜明生动的卡通形象。

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动画作品, 然后让学生边设计边讨论, 完成个人的绘画创作。具体来说, 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卡通图片, 接着在课堂上导入《哪吒闹海》、《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狮子王》等影视片段, 通过学生熟悉和喜欢动画片, 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 引入影视片断, 不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更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如笔者在学生观看影视片断之后, 就让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动画作品, 最喜爱的卡通形象, 并说出这些形象的基本特征, 归纳出一些创作的规律。

1. 简洁夸张的造型手法:突出个性特征———米老鼠、唐老鸭。

2. 赋予人的情态特征: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汤姆和杰瑞。

3. 鲜明而又具表现力的色彩:既要对比又要统一———狮子王。

三、借助课堂活动,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美术, 需要学生有自己的创作理念, 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审美意识, 但是, 美术终究是要通过实践来表现的。无论是雕塑, 还是绘画, 或是其他艺术形式, 都是如此。因此, 笔者主张在课堂教学中, 融入一定的课堂活动, 以此来带动学生进行动手实践, 同时, 又要让学生获得一种喜悦感。

以本次课堂为例, 笔者就以“如何创作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为主题, 组织学生做一个小游戏———为同桌制作生肖卡通漫画。具体的要求是根据同桌的形象特征, 从十二生肖中找出一个, 为同桌制作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具体要求是让学生根据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型、脸型、五官、性格、属相, 分析同桌的主要特征, 然后再经过讨论之后, 以卡通画的形式画出来。在这过程中, 需要根据对象的特征进行适当的夸张变形, 例如:属牛、羊和龙的形象可以在头上画出角来, 属虎的可以在额头画出王字, 属鸡的可画上鸡冠等等。

同时, 也会在投影仪上显示十二生肖的各种动态卡通形象,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 结合自己的想象力, 在进行适当的调整之后, 画出一个幽默、夸张、可爱的卡通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出调整建议, 并指导学生进行着色。

四、结语

总之,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尽可能的结合教学的内容, 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创作水平, 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运用一定的创作技巧, 完成美术的相关课程目标。本文只是从卡通形象教学的角度出发, 其实, 作为教师, 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情和想象力

摘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 充分导入卡通形象设计, 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训练学生基本绘画技巧的有效方式。文章将就如何充分运用卡通幽默夸张的形象, 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学习, 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卡通漫画,夸张幽默

参考文献

[1]翟存林, 强调学生主体≠教师少讲[J];陕西教育;2010年06期

[2]张韶明, 以学生为主体, 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J];艺术教育;2011年06期

夸张的脸 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学会表现人物脸部夸张的手法。学会基本的泥塑造型能力,体会泥塑造型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3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能抓住面部五官特征进行夸张。

教学难点:学习基本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夸张的脸。教具准备:课件 泥塑实物 学生作品 展台 学具准备:泥 泥塑工具 报纸 小桶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非常高兴和大家共同度过愉快的四十分钟,我姓孔,来自平阴县龙山小学。今天,孔老师给大家请来几位大腕明星,你认识吗?认识的话大声叫出他的名字。在他们的脸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

这些漫画抓住人物面部特征,巧妙的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让嘴巴大的更大,眼睛小的更小。塑造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形象,同学们喜欢这些明星吗?既然喜欢那就表现的更夸张一点。喜欢吗?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 夸张的脸 板书

【出示图片指生回答】 在一些优秀的雕塑作品中,不难发现夸张的影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几幅图,找一找那些地方运用夸张的方法?这是出土于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青铜人头像,作品夸张了五官的哪一部分?『生答』 这个人正在干什么?(生答)作品不仅夸张了面部表情,还夸张了动作,把一位正在表演的民间艺人刻画的活灵活现。这位是谁?他可是天王呀,天王就不能等同于凡人,要有天王的尊严。这件作品又夸张的哪里?(生答)再看这件来自尼日利亚的作品,夸张的是哪部分?(生答)大大的眼睛,长长的项圈,都透露着异域风情。也具有神秘的色彩。从以上的作品中,我们看得出,运用夸张的手法可以使作品主题突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读知识窗] 怎样对面部进行夸张呢?打开知识窗,这里会找到答案。同学们快速读一读,说一说:漫画中画的是什么表情?夸张了哪部分五官?(生答)

【出示泥塑实物】今天我们要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好塑造的泥巴来做夸张的脸,在这里要向同学们几种塑造技法:有粘贴法,镂空法,雕刻法,透雕法,综合法。运用这些方法,你也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板书)

三 步骤演示 老师也想做一件作品,我挺喜欢刚才明星中的陈佩斯,他的小品我最爱看。他有什么特点呢?标志性的光头,首先我要捏出大形,然后做五官,陈佩斯的眼睛特小,那我就揉两个黄豆粒一样大小的眼睛,粘的近一点,两条弯弯的眉毛,我的长指甲派上用场了,做出点肌理。大大的鼻子,给他安上。笑星嘛,在镂空出个张大的嘴巴,这样一件作品就做成了。

四 欣赏学生作品 我们平阴县龙山小学的学生做的泥塑作品带着他们的友谊和挑战也来了,同学们近距离观察观察,看他们的作品运用了什么方法,夸张了哪一部分五官?(生答)你想做什么样的作品?准备用什么方法夸张哪一部分?(生答)希望这节课咱们大胆想象,合理夸张,争取作品能超越他们。[作业要求] 请看作业要求,老师还收集了部分素材,供给大家参考。抓紧时间做完后把作品送到展示区来,开始做吧。五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六 作业展评 小组上台说一说自己的创意。『实物投影』你认为哪件作品最出色?为什么?说说理由。

夸张教学 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教师;兴趣;积极性;提高

一、夸张手法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多次获得成功的满足,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因此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积极创造能够获得学习乐趣和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为此,我们从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角度出发,遵循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语言学等有关原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胆运用夸张手法,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1.能把握英语教学的特性。英语教学的特性表明,凡是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比较强烈,对比明显,不断变化,带有新颖和刺激的艺术效果,都会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夸张手法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诙谐、幽默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心情舒畅,轻松愉快,肌肉自然放松,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感和身心上的紧张焦虑情绪,从而排除心理障碍,使学习处在一种愉快和安全的环境中。

2.能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地联系起来夸张手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复、深入浅出地运用,能满足学生想获得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持续。

3. 能够使学生的自尊、自信、愉快、惊喜等情感因素在英语学习中得到积极的体验。夸张手法营造了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自己的求知热情得到尊重,学习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学生更喜欢与教师共同创造合作,学习兴趣也得到加强和稳定。

教育学研究表明:当教育能引起学生兴趣时,就可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高、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

三、夸张手法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夸张手法,能够活化教学内容,能够把书本上的教学内容立体化地呈现给学生,这一点与其他教学手法相比,在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上,夸张手法更有以下几点明显的作用。

1. 帮助学生调动有利英语学习的积极因素。小学生活泼好动,记忆力强、模仿力强,通过夸张手法能够使小学生的特点转变成有利英语学习的积极因素。除了借助原有的教学资源(如教材、图片、录音、录象等),运用夸张手法时还可以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如身体姿势、表情、动作等)方式,或将两种形式相结合(如童话、故事、小品、游戏等)的方式。

各种积极因素的丰富含义,在夸张手法的作用下,创造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情景,并且深深吸引和感染了学生,也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非常有趣,他们就会主动地去模仿学习夸张手法表达过的那些有趣的情景和内容,在这种模仿学习中,学生的肢体及各种感官也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动眼、动耳、动手、动脑、动心、动情,将有助于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在这种模仿学习中,由于学生的心情愉快,学习态度就会从被动转为自觉和主动,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明显得到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学习效果的提高,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会使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更足,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对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形成了良性循环。

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学生不再满足已取得的学习成果,他们会逐渐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会发自内心产生出要努力学好英语的愿望,这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提高和升华。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会更大,收获也会更多。

2.学习内容更直观易懂。夸张手法属于直观教学法范畴。在教学中,教师借助了非语言行为的身势、表情、情景等外部直观和语言内部直观等积极因素,其中非语言的外部直观比语言的内部直观作用更大。

3.巩固知识,增强记忆。英语学习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熟记,直至最终能学而所用。

(1)對生动的形象印象较深。夸张手法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新鲜有趣,往往有如同小品、相声那样。一个包袱的出现,引起人们好奇,当包袱解开是,趣味突显,回味无穷。因为人们对夸张的形象和情节,印象较深。

(2)对同一内容,多种夸张,印象加深。因为夸张手法可利用的因素很广泛,所以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妨多设计几种不同的夸张,从多种角度设计出不同的生动形象和情景,这样能大大拓展学生对所学英语内容的想象空间,丰富的想象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更全面、更准确,只有理解了学习内容,搞通搞懂了,印象加深了,才能学得扎实,记得牢固。

(3)精心布置课外作业,印象更深。前面提到,夸张手法能调动学生的肢体和各种感官的作用,但这一效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在布置课外作业时,除了要求学生完成必要的抄写和背诵外,要精心设计编排作业内容,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英语竞赛,演讲、游戏等活动。鼓励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模仿学习夸张手法的运用,促使学生有目的地主动地在课后去准备和练习。

4.“洋腔洋调”的真实效果。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洋腔洋调”特征非常明显,也更接近真实,夸张手法的运用,帮助小学生从初学英语开始,就受到“洋腔洋调”的熏陶,步入正轨,少走弯路。这种独特的效果,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其他教学方法所不能替代的。

四、运用夸张手法的注意事项

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但要发挥这些积极作用的前提是必须科学地运用夸张手法,否则将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为此,就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时,需要引起重视的注意事项作如下分析。

1.合理适度。夸张手法要适时运用,在需要的时候夸张而不应整堂课从头到尾地滥用,这样会不利于夸张手法的有效发挥。所以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要做到合理,适度,方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围绕主题。在运用夸张手法时,要紧紧围绕正在学习的内容。

3.保持新颖。夸张手法的运用要注意保持新颖性,因为新颖性能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以稳定和持续地发展。

夸张教学 篇7

一、紧扣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把握英语教学的特性

英语教学的特性表明, 凡是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比较强烈, 对比明显, 不断变化, 带有新颖和刺激的艺术效果, 都会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 在进行PEP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A部分Let’s talk教学中“It’s so big.”的教学时.教师拿出一条非常大的长裤, 让几个学生穿一穿, 由于裤子太大, 学生被淹没在长裤中, 全班学生会由于处在如此有趣的情景中而笑声连连.教师抓住时机, 用贴切的语气带领学生说“It’s so big.”.此例, 教师在教具上采用了夸张手法, 学生与裤子, 本身没有多大吸引力的两种物体, 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所产生出的情趣, 带给小学生一种新奇感.这样的一种情景, 会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后在日常生活中, 只要有类似“大”与“小”悬殊的情景出现, 学生就会脱口而出:It’s sobig/small!

2. 能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夸张手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重复、深入浅出地运用, 能满足学生想获得新知识的欲望, 使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持续.例如, PEP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A部分的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I can see 12, 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 学生已接触过How many...?和4.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出示一幅春天同学们在放风筝的图片 (图中有8只风筝和2只小鸟, 风筝有的大, 有的小, 小鸟小到学生很难用肉眼看清) .第一步:教师与学生对话How many kites?10 kites./10kites?Really?/Yes.第二步:教师问: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Look carefully, please.学生仍答到:10 kites.此时教师边拿出望远镜递给学生, 边继续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now?Oh, 8 kites, not 10 kites.I can see 8 kites.这一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二步比第一步更吸引学生, 教室里用望远镜似乎有点玄乎, 但让学生有一种真实的感受.从How many kites?到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虽说句子长了, 结构复杂了, 但新的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的, 加上运用了望远镜对情节的夸张, 层层递进, 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性, 学生更容易接受了.

3. 能够使学生体验积极的情感因素

夸张手法营造了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感到自己的求知热情得到尊重, 学习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学生更喜欢与教师共同创造合作, 学习兴趣也得到加强和稳定.例如PEP教材第二册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My Family”, 有对他人表示赞美和夸奖的语言“Cool!How funny!”的教学.“Cool”一词学生平时能用, 但亲身感受较少.教师可设计一连串的动作:甩头发, 捋头发, 叉腰, 一个活灵活现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此时问:Am I cool?学生定会回答:Cool!接着, 让全班学生Act cool, 这种“带着声音的动作”使学生“看了过瘾、说得过瘾、做得过瘾”.在教师的带动下, 学生们也兴奋地动了起来.

二、运用夸张教学手法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夸张手法, 能够活化教学内容, 能够把书本上的教学内容立体化地呈现给学生, 这一点与其他教学手法相比, 在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上, 夸张手法更有以下几点明显的作用.

1. 帮助学生调动有利英语学习的积极因素

小学生活泼好动, 记忆力强、模仿力强, 通过夸张手法能够使小学生的特点转变成有利英语学习的积极因素.除了借助原有的教学资源 (如教材、图片、录音、录象等) , 运用夸张手法时还可以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 (如身体姿势、表情、动作等) 方式, 或将两种形式相结合 (如童话、故事、小品、游戏等) 的方式.总之, 夸张手法的运用, 能够更有效调动英语学习的积极因素.各种积极因素的丰富含义, 在夸张手法的作用下, 创造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情景, 并且能深深吸引和感染学生, 也能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非常有趣, 他们就会主动地去模仿学习夸张手法表达过的那些有趣的情景和内容, 在这种模仿学习中, 学生的肢体及各种感官也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在这种模仿学习中, 由于学生的心情愉快, 学习态度就会从被动转为自觉和主动, 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明显得到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学习效果的提高, 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又会使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更足, 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对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形成了良性循环.

2.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增强记忆

英语学习的效果, 很重要的一点是, 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熟记, 直至最终能学而所用.学习英语普遍面临着一个遗忘率高的问题, 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校的英语课时较少, 小学生日常能接触英语机会不多, 所学英语知识的复现机会少, 使所学英语知识无法得到必要的强化, 因而容易被遗忘;二是小学生自觉性较差, 课后又缺少必要的督促和辅导等.因此, 课堂中适当运用夸张手法,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理运用夸张手法保持形式新颖有趣

教学是艺术, 也是科学.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 但要发挥这些积极作用的前提是必须科学地运用夸张手法, 否则将事与愿违, 适得其反.为此, 就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时, 需要引起重视的注意事项作如下分析.

1. 合理适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夸张手法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直观感受和接受能力, 轻描淡写、毫无艺术的悬念, 肯定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习内容夸张得太离奇, 学生理解起来就有困难, 这样不但没有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甚至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PEP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A部分的Let’s do.有几组反义词的练习, 其中有一句是:Tall, tall, tall!Make yourself tall.有教师为了突出人的高, 采用了夸张手法, 请了一位学生爬上凳子.这样的夸张, 与实际相差太远, 夸张不能起到很好的示范、教育作用.而另一位教师借助了多媒体, 以动画的形式, 设计了一个可爱的洋娃娃, 并让洋娃娃的双眼随着“Big, big, big!Make your eyes big!”的节奏, 逐渐变大.这种夸张生动形象, 恰到好处.夸张手法要适时运用, 在需要的时候夸张而不应整堂课从头到尾地滥用, 这样会不利于夸张手法的有效发挥.所以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要做到合理, 适度, 方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 围绕主题

在运用夸张手法时, 要紧紧围绕正在学习的内容.如“apple”的教学, 夸张地描绘一下苹果的特征“It’s a big apple.It’s a red apple.”可加深学生对苹果的理解和兴趣, 也学会了“apple”的发音, 但是如果夸张无限地引申“Where is it from?”把苹果的产地甚至产地的风土人情等都滔滔不绝地讲述一通, 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 即使有兴趣听下去, 其兴趣已经偏离了主题, 这样既浪费时间, 也没有效果.所以, 要避免偏离主题的夸张.

3. 保持新颖

夸张手法的运用要注意保持新颖性, 因为新颖性能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以稳定和持续地发展.在教授新单词时, 教师常用的方法是:把所教的物品放在一个盒子里, 教师摇动盒子问学生:“What’s in the box?”开始采用这种方式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但对于同一群学生来说, 这位教师如果经常使用这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会慢慢失去兴趣.所以运用夸张手法, 要不断采用新颖的形式和内容.

综上所述, 夸张手法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同时也符合新的教育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 适当运用夸张手法都会起到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让我们将幽默诙谐带进课堂,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放飞智慧的翅膀, 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通过教学内容、形式、手段、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类似小品、相声的手法, 利用语言、非语言 (肢体、表情等) 的表现功能, 或借助其他媒体创设生动的情景, 都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并能明显地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我们称此种教学法为夸张手法.这种手法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因为它非常符合小学生自身那些活泼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 所以受到小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教育不能“超前夸张” 篇8

在“跨越式发展”的时代, 整个社会似乎都慢不下来。被裹挟其中, 本应按规律发展的教育, 其正常的过程也不断被删减, 被省略, 被模糊。大家都懒得等待, 不愿享受过程。“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教育的“初心”是育人, 教育的“始终”是将学生培养成才。教育“快文化”的存在无非是浮躁的“小业绩观”在作祟:润物要“有声”, 成果要“做大”;立竿就“见影”, 心想就“事成”……结果是现象和本质自相矛盾, 过程与目标的大相径庭, 初心与始终的完全背离。

教育的目的是“为成人而非成事, 重应世而非应试”, 学生的成长是教育的最大成果, 把学生培养成“最好的自己”是教育最大的成功。因此, 把目光由“学习取向”转向“成长取向”, 是教育的必须。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工业和农业最大的不同在于, 工业可以是快节奏的、大容量的、流水线的、批量出产的;而农业则是有季节的、有时令的、有成长规律的, 需要播种、施肥、除草, 需要土壤、水分、阳光和等待。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 像时光的钟摆, 踏着节拍, 循着规律, 等待成长, 静观美丽。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说:“教育是一分钟一分钟, 一小时一小时, 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细节的过程。”

教育应以一种礼貌的、温和的方式慢慢浸润心田, 唤醒、打动沉睡的心灵。在意蕴曼妙的“闲暇”中, 让成长度过“理性的睡眠期” (卢梭语) , 完成其生命内在的旅程。教育的至高境界是通过知识, 给学生一种人生情怀, 一种面对世界的人生气度。未成年人一切都在变化中, 一切都在寻找中, 一切都在培育中, 教育的职责就是“激励、唤醒和鼓舞”。

而在现实中, 为了寻求“超前夸张”的效果, 教育者往往粗暴干涉教育对象自然的成长过程, 剥开种子探秘, 外力介入破茧, 拔苗助其成长, 其结果也必然是“欲速则不达”。卢梭在 《爱弥尔》 中明确反对这种违反成长规律的教育:“大自然希望儿童在长大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 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 它们长得既不丰满, 也不甜美, 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我们将就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教育的“超前夸张”浮躁而功利, 坚硬而冷漠, 制约了人的“可持续发展”。

是比喻句还是夸张句 篇9

学生1:我认为“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是比喻句, 是把作者看到战友邱少云被烈火烧身却无能为力的痛苦比喻成刀绞的痛苦, 形象、贴切地将作者内心的痛苦描写了出来。

学生2:我不同意你的看法。能说把“痛苦”比喻成“痛苦”吗?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类事物, 就像不能说“我长得像爸爸”是比喻句一样, 所以, 不能说这句话是比喻句。我认为这句话是夸张句, 是作者故意把内心痛苦的程度夸大了。刀绞的痛苦根本就是人体所不能忍受的, 刀绞该多痛苦呀!再说, 又有谁体验过?体验过了还能活着?所以, 我认为这句话是夸张句。

学生3:我觉得这句话是比喻句, 是把邱少云被烈火烧身这件事比喻成刀, 它们的相似之处是:都在作者的身体里绞, 让作者痛不欲生。

学生4:你说得不对吧。单独看刀绞和邱少云被烈火烧身这件事, 它们有相似之处吗?而且也不能说刀绞是喻体, 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是本体。我认为这句话是夸张句。

学生5:我觉得说这句话是夸张句也不妥。我们都不是作者, 所以根本就不知道作者内心有多痛苦。而且, 刀绞有多痛苦我们也不知道, 能说是把痛苦夸大吗?

……

全班学生对于这个句子争论不休。我备课时认为这句话是夸张句, 但又觉得学生们的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一时也不敢下定论, 索性安排学生们下课后再查一查资料, 下节课再来解决这个问题。下课后, 我不敢闲着, 赶紧和其他老师讨论这个问题。结果也是争论不休, 意见不一。

下班后, 赶紧到图书馆找相关书籍, 上网查阅资料。通过反复比较, 对照比喻和夸张的概念, 最终我认为“我的心像刀绞一般”应该是个夸张句。首先, 我们来看看比喻和夸张的概念。比喻即“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 彼此之间有相似点, 便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从比喻的概念来看,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所以肯定不能说是把此痛苦比喻成彼痛苦, 因为它们都是痛苦;也不能说把邱少云被烈火烧身这件事比喻成刀, 因为它们本身没有相似点;更不能说把“我的心”比喻成“刀绞”。这句话中找不到本体和喻体, 根本不能说它是比喻句。我们再来看看夸张的概念。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的需要,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对照“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来看, 这句话是作者故意把自己内心痛苦的程度夸大, 以让读者能更好地体会。所以, 我认为这句话是夸张句。

在教学中, 还有好些句子的修辞手法都和“我的心像刀绞一般”一样, 也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如:“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我的心像刀割一样。”而且, 有好些句子的修辞手法都似是而非, 如“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赠我情”这两句诗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希望专家、同仁们能答疑。

试析李白诗中的夸张修辞 篇10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李太白一生风流潇洒, 豪放飘逸, 创作起来更是信手拈来, 气随性至, 才华横溢。作品往往着意奇特, 构思巧妙, 意境雄伟。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叹为观止。尤其是夸张修辞的运用, 情极高亢狂放, 语极豪纵沉着, 大起大落, 奔放跌宕。

我们对《唐诗三百首》 (岳麓书社) 和《律诗绝句·历代精品鉴赏》 (新疆人民出版社) 中所收李白诗作共50首进行分析研究。据分析, 所收50首诗中运用了夸张修辞的有31首, 共52句。本文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A、夸张修辞的类型;B、夸张修辞分布的题材;C、夸张修辞中数词的使用情况;D、夸张同其它修辞手段的兼用。

二.夸张修辞的运用分析

(一) 夸张修辞的类型

我们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 (1) , 在此将夸张大致分成三类:“夸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A夸大夸张如:“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B缩小夸张如:“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C超前夸张如:“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现统计李白诗作中各类夸张的分布, 列图表如下:

由上图可见, 夸大夸张在三类夸张手法中占有明显优势, 而相对于夸大夸张而言, 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共占据不到20%, 尤其是超前夸张, 在我们搜集到的例句中仅仅发现一例。李白在诗中较多地运用了夸大夸张, 我们认为首先这与夸大夸张修辞的特点有关, 夸大夸张是使一种意象或感受伸展开来的修辞手法, 而缩小夸张与之刚好相反。不论在语义还是在语言的外在形式上, 前者都更契合创作者的一种兴奋的、向上的、高亢的心理状态。尤其李白作为一个豪放诗人, 神游天地之间, 其心理应多呈一种向外向上的膨胀状态, 而夸大夸张修辞的语用效果恰同其心理相互契合, 自然被他在作品中大量运用。

(二) 夸张修辞分布的题材

我们在这里将含有夸张修辞的题材分为“山水诗”、“边塞诗”、“送别诗”、“抒情诗”、“情爱诗”等。这里的“情爱诗”指凡涉及爱情的诗, 如《长干行》之类, 而“抒情诗”指除“情爱诗”之外诗人表达某种观点, 抒发感情的诗。

A、山水诗9首如:《子夜夏歌》:“镜湖三百里, 菡萏发荷花。”B、边塞诗1首如:《关山月》:“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C、送别诗7首如:《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D、抒情诗11首如:《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E、情爱诗3首如:《长相思》:“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 今作流泪泉。”

由此可见, 就题材而言, 李白在“山水诗”、“送别诗”以及“抒情诗”等题材中使用夸张修辞相对较多。诗人一生喜游山玩水, 饮酒作乐。每每观景兴至浓, 饮酒尽欢畅之时, 也是诗人诗兴大发之时。情溢于胸, 不得不发。如“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面对飞湍直下的瀑布, 诗人且惊且喜, 遂有了传神之句, “三千尺”、“落九天”不仅写出了瀑布声势之宏大, 也真切体现了诗人当时的兴奋之情。送友离别之刻正是诗人情绪易于激动、诗兴易于生发之时, 遂有了“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之句。可以说, 浓烈的心理情绪促使了夸张的修辞意向萌生。此外, 从文本接受的角度来看, 夸张修辞的运用, 也有助于唤起读着漫画性的表象画面, 并使其在想象的过程中体验意象、感受意象。

(三) 夸张修辞中数词的使用情况

据我们的考查, 在所收共50首夸张诗句中出现的数词有:“万”、“千”、“百”、“九”、“三”、“一”等。由于有的并非单用, 如“万”多为单用, 但也有“万里”、“万户”、“三万六千”之类, 我们在这里也记作“万”出现了一次。此外, 如“三万六千”者, 也记作“万”、“千”、“三”分别出现了一次, 其它类推。根据我们的统计, 在搜集的诗句中各类数词的出现次数并图示如下:

A、“万”:18次;B、“千”:12次;

C、“百”:4次;D、“九”:3次;

E、“三”:1次;F、“一”:11次

由上图可见, 诗人多选择等在数量上对夸张的意象进行描述, 略作分析即可发现, 三个词其实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万”、“千”是古人诗歌创作所用数词中表量较大的数词, 而“一”具有“全、都”的意义, “万”、“千”、同表“全、都”义的“一”可以说都是表大量的数词, 在语义上都是趋向饱满和膨胀。这也符合言说者的一种兴奋心理, 一种向上的高亢的心理。另外当“一”义为“最小的正整数”时, 在文本中同“万”、“千”交叉使用, 使得诗作在表量上大起大落, 于跌宕起伏中自然增添了作品的感染力, 展现了诗人超凡的想象力和豪迈的人格魅力, 同时给读者带来了一种伸缩性极大的“蹦极式”的审美体验。

(四) 夸张同其它修辞手段的兼用

我们考查发现, 所搜李白诗句中, 夸张同其它修辞手段兼用的情况共五类:

A、夸张兼对比:2句如:“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B、夸张兼拟人:6句如:“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C、夸张兼顶真:1句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D、夸张兼对偶:11句如:“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E、夸张兼比喻:8句如:“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现将五类情况的分布比例图示如下:

诗人双重或多重修辞手段的兼用, 不再是不同修辞手段的简单叠加, 而是不同修辞手段的进一步整合并再次基础上的升华, 是对不同修辞手段的创造性运用, 其修辞的语用效果是“一加一大于二”。

在搜集的诗句中, 夸张兼对偶和夸张兼比喻相对较多, 而前者呈优势分布。“对偶是最具有汉民族特色的一种修辞方式……对偶语言凝练, 结构对称, 极富表现力。” (2) 对偶同夸张的兼用使得文本中的意象在异彩纷呈中呈现, 从而创造一种更奇、更具感染力的意境, 如“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一句, 写出了万里黄云起伏, 长江九条支流雪山般的白浪翻滚的雄壮气势。读来铿锵有力, 气壮山河!又如“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一句, 诗人夸张兼用比喻, 以实写虚, 极写愁之重、之浓、之深, 体现了诗人非凡的文字驾驭能力。

三.余论

夸张又曰“夸饰”, 南朝梁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中就有《夸饰》一篇。只要作者确定下描写的对象, 要抒发内心, 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个人立场、思维方法的影响和制约, 从而使得艺术作品由“生活的真实”投射为“艺术的真实”, 而夸张的修辞正是“艺术的真实”的一种。

夸张修辞属意向性思维, 言者有意 (作者、读者心照不宣) 以超出现象实际的夸张, 有力解释事物的本质;或令人满足地展现形象的精神特征;或痛苦淋漓地宣泄激动感情;或符合审美理想地烘托令人开心趣境与令人憧憬意境。

“爱好夸张的心理倾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世俗所患, 患事增其实, 著文垂辞, 辞出溢其真, 称美过其善, 进恶没其罪。何则?俗人好奇, 不奇, 言不用也。” (3)

此外, “作家独特的个性气质对作家艺术传达方式和修辞的独特性产生直接影响。” (4) 李太白一生风流潇洒, 豪放飘逸, 创作起来更是信手拈来, 气随性至, 才华横溢。他在感情的表现上, 不会像杜甫那样掩饰收敛, 寓主观于客观, 而是喷薄而出, 一泻千里。“李白本身奔放的热情, 坦荡的胸襟, 率直的性格, 豪爽的行为都反映在诗歌中……诗性是爆发式地倾泻出来的。” (5) 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其激情时, 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可以说李白独特夸张修辞的运用, 正是他个性气质的体现。

“文如其人”, 透过诗人天马行空般的夸张修辞手法的绝妙运用, 我们所能体味到的是诗人内在气质中的一种张扬。

参考文献

①见周光庆、杨合鸣主编:《古代汉语教程》第484-485页

②参见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现代汉语》第474页

③王希杰:《汉语修辞学》 (修订本) 299页

④李云霞:《作家的个性气质与创作》

食物相克太夸张 篇11

在现代营养或相关学科专著中,并无“食物相克”一词,食物相克是中医食疗的一种说法,也就是指食物搭配不合理。

食品“毒性”被夸大

所谓的不能同食的食品,来源大概有两个:一是从古代医书中流传下来的,但这有很大的不科学性。如某人突然病亡,古人查找不到原因,然后记录该患者生前一天吃过的食品,就此认为两种食品“犯冲”;第二个来源就是有人声称这是动物试验的结果。这更是毫无科学依据,且不说动物和人体生理结构不同,就是真有动物试验,“犯冲”食品所谓的“毒性”也被夸大了。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食物需要多元化,如果照网上流传的那些不能同食的食品名单来看,人们不仅每天要提心吊胆,徒增烦恼,而且时间一长,食品摄入难免单一,对健康不利。

吃得越杂营养越均衡

这些“相克”说,无论是医学还是营养学都找不到相应的文献,可以说是毫无根据的。食物贵在杂而不在于精。作为杂食动物的人类,吃的品种越多、越杂,饮食才越安全。人类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脆弱,也许一些食物里会含有少许毒素,但是人的肝脏是有解毒功能的。而且,服用量不大的话无需担心。某种营养素偶然增多或减少,打破了与其他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只是暂时的,机体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如动用储备、减少排泄、增加代谢效率来保证器官。功能的正常。所以,健康的人在平衡膳食的原则上,可以将各种食物相互搭配。

在食物的搭配上,讲究荤素搭配,精细食物与粗粮结合;还有不同颜色的食物搭配,如红色与绿色、黄色、黑色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主张一天摄入40多种食物,应有谷薯类、牛奶、鸡蛋、肉类、果蔬类、豆制品类和油脂类等几大类食物。总之,食物的种类越丰富,吃得越杂,营养就越均衡。另外,炒菜时植物的种系越远越好,如叶菜与根茎类、茄果类、十字花科类蔬菜搭配,可使食物营养素相互补充,如果叶菜与叶菜搭配,比如白菜和油菜都是叶菜,它们搭配在一起,就不如白菜与茄果类的番茄、白菜与根茎类的土豆等搭配更合理。

化解“食物犯忌”的搭配

食物按它的性质来说,有寒、热、温、凉之分。人的体质根据中医学判定有寒、热、虚、实之分。寒性体质的人饮食上宜选择偏温热食物,反之,热性体质的人饮食上宜选择偏寒凉食物。只有认清自己的体质,再了解各种食物的性质,合理搭配,才能达到保养身体的效果,也才能谈得上对饮食宜忌的理解。但吃了与人的体质不符的食物会引起中毒甚至能要人命的说法,过于夸张,多是无稽之谈。

如熟豆浆配鸡蛋,是没问题的。大豆中是有蛋白酶抑制剂,但它只存在于生大豆中,经过加热后这种物质被破坏,就不妨碍蛋白质分解了。市售的豆浆多是熟豆浆,所以不必担心这个问题。即使是生豆浆也没关系,只要先将豆浆煮熟后再和鸡蛋一起吃就行了。

又如菠菜焯后配豆腐,可以一起吃。营养物质在吸收代谢过程中的确有可能发生相互间的排斥,使一方阻碍另一方的吸收或存留,比如钙与磷、钙与锌、草酸与铁等。说豆腐不宜与菠菜同吃,这是因为菠菜中含草酸多,易与豆腐中的钙结合生成草酸钙,从而破坏豆腐中钙的利用率。但草酸易溶于水,可先把菠菜在开水中焯一下。

所谓“食物相克”所说的内容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但它不是用科学全面的营养观点看待食物的搭配与组合。总之,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食物相克的问题,别把它太当回事,学会科学选择食物的方法,掌握食物搭配技巧更具有实际意义。

《尚书》夸张修辞格探析 篇12

一.尽显气势宏大

先秦时期, 夸张辞格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 古人在描绘事物程度时, 为极尽其宏大的气势, 充分运用“无疆”, “百”、“千”、“万”、“亿”等夸张性词语, 尽显远大悠久, 无穷无尽之意。

(一) 运用“无疆”表示夸张

(1) 洪惟我幼冲人, 嗣无疆大历服。《大诰》

(2) 惟王受命, 无疆惟休, 亦无疆惟恤。《召诰》

(3) 我受命无疆惟休, 亦大惟艰。《君奭》

(4) 惟文王德丕承, 无疆之恤!《君奭》

(5) 哲人惟刑, 无疆之辞, 属于五极, 咸中有庆。《吕刑》

以上几例均使用夸张性词语“无疆”。“无疆”即无穷无尽, 远大悠久的意思。夸张的特点就是人们在抒发和描写深切的情感时, 着重在主观情意的畅发, 而不在客观事实的记录。夸张表面上看来有些过甚其辞, 言不符实, 目的却是以此来突出事物的特征, 抒发强烈的感情, 加深受众印象。 (1) 是周公大诰各诸侯国的国君和大臣, 劝导他们服从天命参加东征。正因为王业的“无疆” (远大悠久) , 才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去继承, 去维护。夸张的说法是为了得到诸侯的积极响应。 (2) 、 (3) 、 (4) 中“无疆”都是强调美好无穷无尽, 忧患也无穷无尽的意思。提醒诸侯大臣的注意。 (2) 表达周公对成王的劝诫, 希望他谨慎治国。 (3) 跟 (4) 表达周公希望召公同心同德辅助成王的心愿。 (5) 的意思是:将无穷无尽的颂辞合于五行, 都能公正适度, 就有福庆。通过对颂辞的夸大而突出吕刑的重要性。

(二) 运用虚词表示夸张

(6) 惟吕命, 王享国百年。《吕刑》

(7) 千夫长, 百夫长。《牧誓》

(8) 惟曰欲至于万年,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梓材》

(9) 公其以予万亿年敬天之休。《洛诰》

(10) 一人有庆, 兆民赖之。《吕刑》

《尚书》中还有一类夸张是用虚词来表达的。以上五个例子分别用“百”、“千”、“万”、“亿”、“兆”等词来表示夸张性的虚指, 这一直是汉语夸张辞格的表现形式之一。这里的虚词并不表示确切的数量, 而是具有夸大的意味。尽显时间的久远, 数量的繁多。

二.尽显“天”命难违

“天”这个概念对于古人来说是遥远的, 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统治阶级极力宣扬天命思想, 使得臣民以天为尊, 以天为贵, 敬仰而又畏惧。表现在言语上就是将一切无法形容的状况与天产生关系, 跟天进行相连、比较, 以突显所描绘事物的极尽、无边之貌。

(11) 汤汤洪水方割, 荡荡怀山襄陵, 浩浩滔天。《尧典》

(12) 洪水滔天, 浩浩怀山襄陵, 下民昏垫。《皋陶谟》

(13) 宏于天, 若德裕乃身, 不废在王命!《康诰》

夸张辞格不拘形式, 贵在传神, “浩浩滔天”、“洪水滔天”都是讲水势远大, 弥漫接天。水势的远大表明洪水对百姓造成的极大危害。 (3) 周公在告诫康叔治理殷民时, 强调康叔的品德要“宏于天”, 用和顺的美德指导自己, 不停地去完成王命。“天”是人类的主宰, 一切行为品德的最高象征。品德要宏于“天”, 显示周公对康叔的严格要求。

夸张的语言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 力图突破寻常语言的表述, 对客观事物作超出客观实际的描述。这样就造成了语句意义与客观事物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影响信息的编码与传达, 而是使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现的更加鲜明, 更加突出, 加大了听读者的解码功能。不论是诰、典还是谟, 每一种文体都渗透出政令的威严, 适当的夸张修辞格的运用, 不仅壮大了宣教者的气势, 同时也加强了士兵和百姓内心对政权的畏惧和依赖。

上一篇:政府行为边界下一篇:鱼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