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修辞(精选4篇)
夸张修辞 篇1
一.引言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李太白一生风流潇洒, 豪放飘逸, 创作起来更是信手拈来, 气随性至, 才华横溢。作品往往着意奇特, 构思巧妙, 意境雄伟。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叹为观止。尤其是夸张修辞的运用, 情极高亢狂放, 语极豪纵沉着, 大起大落, 奔放跌宕。
我们对《唐诗三百首》 (岳麓书社) 和《律诗绝句·历代精品鉴赏》 (新疆人民出版社) 中所收李白诗作共50首进行分析研究。据分析, 所收50首诗中运用了夸张修辞的有31首, 共52句。本文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A、夸张修辞的类型;B、夸张修辞分布的题材;C、夸张修辞中数词的使用情况;D、夸张同其它修辞手段的兼用。
二.夸张修辞的运用分析
(一) 夸张修辞的类型
我们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 (1) , 在此将夸张大致分成三类:“夸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A夸大夸张如:“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B缩小夸张如:“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C超前夸张如:“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现统计李白诗作中各类夸张的分布, 列图表如下:
由上图可见, 夸大夸张在三类夸张手法中占有明显优势, 而相对于夸大夸张而言, 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共占据不到20%, 尤其是超前夸张, 在我们搜集到的例句中仅仅发现一例。李白在诗中较多地运用了夸大夸张, 我们认为首先这与夸大夸张修辞的特点有关, 夸大夸张是使一种意象或感受伸展开来的修辞手法, 而缩小夸张与之刚好相反。不论在语义还是在语言的外在形式上, 前者都更契合创作者的一种兴奋的、向上的、高亢的心理状态。尤其李白作为一个豪放诗人, 神游天地之间, 其心理应多呈一种向外向上的膨胀状态, 而夸大夸张修辞的语用效果恰同其心理相互契合, 自然被他在作品中大量运用。
(二) 夸张修辞分布的题材
我们在这里将含有夸张修辞的题材分为“山水诗”、“边塞诗”、“送别诗”、“抒情诗”、“情爱诗”等。这里的“情爱诗”指凡涉及爱情的诗, 如《长干行》之类, 而“抒情诗”指除“情爱诗”之外诗人表达某种观点, 抒发感情的诗。
A、山水诗9首如:《子夜夏歌》:“镜湖三百里, 菡萏发荷花。”B、边塞诗1首如:《关山月》:“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C、送别诗7首如:《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D、抒情诗11首如:《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E、情爱诗3首如:《长相思》:“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 今作流泪泉。”
由此可见, 就题材而言, 李白在“山水诗”、“送别诗”以及“抒情诗”等题材中使用夸张修辞相对较多。诗人一生喜游山玩水, 饮酒作乐。每每观景兴至浓, 饮酒尽欢畅之时, 也是诗人诗兴大发之时。情溢于胸, 不得不发。如“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面对飞湍直下的瀑布, 诗人且惊且喜, 遂有了传神之句, “三千尺”、“落九天”不仅写出了瀑布声势之宏大, 也真切体现了诗人当时的兴奋之情。送友离别之刻正是诗人情绪易于激动、诗兴易于生发之时, 遂有了“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之句。可以说, 浓烈的心理情绪促使了夸张的修辞意向萌生。此外, 从文本接受的角度来看, 夸张修辞的运用, 也有助于唤起读着漫画性的表象画面, 并使其在想象的过程中体验意象、感受意象。
(三) 夸张修辞中数词的使用情况
据我们的考查, 在所收共50首夸张诗句中出现的数词有:“万”、“千”、“百”、“九”、“三”、“一”等。由于有的并非单用, 如“万”多为单用, 但也有“万里”、“万户”、“三万六千”之类, 我们在这里也记作“万”出现了一次。此外, 如“三万六千”者, 也记作“万”、“千”、“三”分别出现了一次, 其它类推。根据我们的统计, 在搜集的诗句中各类数词的出现次数并图示如下:
A、“万”:18次;B、“千”:12次;
C、“百”:4次;D、“九”:3次;
E、“三”:1次;F、“一”:11次
由上图可见, 诗人多选择等在数量上对夸张的意象进行描述, 略作分析即可发现, 三个词其实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万”、“千”是古人诗歌创作所用数词中表量较大的数词, 而“一”具有“全、都”的意义, “万”、“千”、同表“全、都”义的“一”可以说都是表大量的数词, 在语义上都是趋向饱满和膨胀。这也符合言说者的一种兴奋心理, 一种向上的高亢的心理。另外当“一”义为“最小的正整数”时, 在文本中同“万”、“千”交叉使用, 使得诗作在表量上大起大落, 于跌宕起伏中自然增添了作品的感染力, 展现了诗人超凡的想象力和豪迈的人格魅力, 同时给读者带来了一种伸缩性极大的“蹦极式”的审美体验。
(四) 夸张同其它修辞手段的兼用
我们考查发现, 所搜李白诗句中, 夸张同其它修辞手段兼用的情况共五类:
A、夸张兼对比:2句如:“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B、夸张兼拟人:6句如:“长风万里送秋雁, 对此可以酣高楼。”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C、夸张兼顶真:1句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D、夸张兼对偶:11句如:“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E、夸张兼比喻:8句如:“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现将五类情况的分布比例图示如下:
诗人双重或多重修辞手段的兼用, 不再是不同修辞手段的简单叠加, 而是不同修辞手段的进一步整合并再次基础上的升华, 是对不同修辞手段的创造性运用, 其修辞的语用效果是“一加一大于二”。
在搜集的诗句中, 夸张兼对偶和夸张兼比喻相对较多, 而前者呈优势分布。“对偶是最具有汉民族特色的一种修辞方式……对偶语言凝练, 结构对称, 极富表现力。” (2) 对偶同夸张的兼用使得文本中的意象在异彩纷呈中呈现, 从而创造一种更奇、更具感染力的意境, 如“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一句, 写出了万里黄云起伏, 长江九条支流雪山般的白浪翻滚的雄壮气势。读来铿锵有力, 气壮山河!又如“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一句, 诗人夸张兼用比喻, 以实写虚, 极写愁之重、之浓、之深, 体现了诗人非凡的文字驾驭能力。
三.余论
夸张又曰“夸饰”, 南朝梁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中就有《夸饰》一篇。只要作者确定下描写的对象, 要抒发内心, 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个人立场、思维方法的影响和制约, 从而使得艺术作品由“生活的真实”投射为“艺术的真实”, 而夸张的修辞正是“艺术的真实”的一种。
夸张修辞属意向性思维, 言者有意 (作者、读者心照不宣) 以超出现象实际的夸张, 有力解释事物的本质;或令人满足地展现形象的精神特征;或痛苦淋漓地宣泄激动感情;或符合审美理想地烘托令人开心趣境与令人憧憬意境。
“爱好夸张的心理倾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世俗所患, 患事增其实, 著文垂辞, 辞出溢其真, 称美过其善, 进恶没其罪。何则?俗人好奇, 不奇, 言不用也。” (3)
此外, “作家独特的个性气质对作家艺术传达方式和修辞的独特性产生直接影响。” (4) 李太白一生风流潇洒, 豪放飘逸, 创作起来更是信手拈来, 气随性至, 才华横溢。他在感情的表现上, 不会像杜甫那样掩饰收敛, 寓主观于客观, 而是喷薄而出, 一泻千里。“李白本身奔放的热情, 坦荡的胸襟, 率直的性格, 豪爽的行为都反映在诗歌中……诗性是爆发式地倾泻出来的。” (5) 当平常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其激情时, 他就用大胆的夸张。可以说李白独特夸张修辞的运用, 正是他个性气质的体现。
“文如其人”, 透过诗人天马行空般的夸张修辞手法的绝妙运用, 我们所能体味到的是诗人内在气质中的一种张扬。
参考文献
①见周光庆、杨合鸣主编:《古代汉语教程》第484-485页
②参见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现代汉语》第474页
③王希杰:《汉语修辞学》 (修订本) 299页
④李云霞:《作家的个性气质与创作》
⑤钱学:《李白杜甫诗歌的不同风格》
《尚书》夸张修辞格探析 篇2
一.尽显气势宏大
先秦时期, 夸张辞格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 古人在描绘事物程度时, 为极尽其宏大的气势, 充分运用“无疆”, “百”、“千”、“万”、“亿”等夸张性词语, 尽显远大悠久, 无穷无尽之意。
(一) 运用“无疆”表示夸张
(1) 洪惟我幼冲人, 嗣无疆大历服。《大诰》
(2) 惟王受命, 无疆惟休, 亦无疆惟恤。《召诰》
(3) 我受命无疆惟休, 亦大惟艰。《君奭》
(4) 惟文王德丕承, 无疆之恤!《君奭》
(5) 哲人惟刑, 无疆之辞, 属于五极, 咸中有庆。《吕刑》
以上几例均使用夸张性词语“无疆”。“无疆”即无穷无尽, 远大悠久的意思。夸张的特点就是人们在抒发和描写深切的情感时, 着重在主观情意的畅发, 而不在客观事实的记录。夸张表面上看来有些过甚其辞, 言不符实, 目的却是以此来突出事物的特征, 抒发强烈的感情, 加深受众印象。 (1) 是周公大诰各诸侯国的国君和大臣, 劝导他们服从天命参加东征。正因为王业的“无疆” (远大悠久) , 才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去继承, 去维护。夸张的说法是为了得到诸侯的积极响应。 (2) 、 (3) 、 (4) 中“无疆”都是强调美好无穷无尽, 忧患也无穷无尽的意思。提醒诸侯大臣的注意。 (2) 表达周公对成王的劝诫, 希望他谨慎治国。 (3) 跟 (4) 表达周公希望召公同心同德辅助成王的心愿。 (5) 的意思是:将无穷无尽的颂辞合于五行, 都能公正适度, 就有福庆。通过对颂辞的夸大而突出吕刑的重要性。
(二) 运用虚词表示夸张
(6) 惟吕命, 王享国百年。《吕刑》
(7) 千夫长, 百夫长。《牧誓》
(8) 惟曰欲至于万年,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梓材》
(9) 公其以予万亿年敬天之休。《洛诰》
(10) 一人有庆, 兆民赖之。《吕刑》
《尚书》中还有一类夸张是用虚词来表达的。以上五个例子分别用“百”、“千”、“万”、“亿”、“兆”等词来表示夸张性的虚指, 这一直是汉语夸张辞格的表现形式之一。这里的虚词并不表示确切的数量, 而是具有夸大的意味。尽显时间的久远, 数量的繁多。
二.尽显“天”命难违
“天”这个概念对于古人来说是遥远的, 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统治阶级极力宣扬天命思想, 使得臣民以天为尊, 以天为贵, 敬仰而又畏惧。表现在言语上就是将一切无法形容的状况与天产生关系, 跟天进行相连、比较, 以突显所描绘事物的极尽、无边之貌。
(11) 汤汤洪水方割, 荡荡怀山襄陵, 浩浩滔天。《尧典》
(12) 洪水滔天, 浩浩怀山襄陵, 下民昏垫。《皋陶谟》
(13) 宏于天, 若德裕乃身, 不废在王命!《康诰》
夸张辞格不拘形式, 贵在传神, “浩浩滔天”、“洪水滔天”都是讲水势远大, 弥漫接天。水势的远大表明洪水对百姓造成的极大危害。 (3) 周公在告诫康叔治理殷民时, 强调康叔的品德要“宏于天”, 用和顺的美德指导自己, 不停地去完成王命。“天”是人类的主宰, 一切行为品德的最高象征。品德要宏于“天”, 显示周公对康叔的严格要求。
夸张的语言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 力图突破寻常语言的表述, 对客观事物作超出客观实际的描述。这样就造成了语句意义与客观事物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影响信息的编码与传达, 而是使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现的更加鲜明, 更加突出, 加大了听读者的解码功能。不论是诰、典还是谟, 每一种文体都渗透出政令的威严, 适当的夸张修辞格的运用, 不仅壮大了宣教者的气势, 同时也加强了士兵和百姓内心对政权的畏惧和依赖。
浅析美学修辞中的夸张手法 篇3
(1) 扩大夸张。这是夸张中最常见的一类, 即把表现对象的状态、程度、形象、数量、作用等特征的东西故意往大、高、多、强、好、长、远等方面去夸张。利用数词或表示数量的词组进行夸张, 这是夸张词格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1) Bob loves runing risks, and he once dived from the overhonging clilf of ten thousand feet high into the sea.
鲍勃喜欢冒险, 他曾从万丈悬崖上跳入海中。
句中用了一个很大并且完整的数字ten thousand进行夸张, 以衬托鲍勃的胆量过人和冒险精神。
2) 强化某些词语的语义, 进行夸张描述。
His anger nearly burst his belly.
他气得肚子简直炸裂了
Everybody was clapping their hands off.
每个人都拼命鼓掌。
3) 利用名词短语, 介词短语以及形容词或副词的最高级进行夸张。
To get a decent apartment these days in New York you have to pay an arm and a leg.
今天, 要在纽约住栋高级公寓, 必须付出极高的价钱。
Daisy is clever beyond comparison.
戴西聪明绝顶。
4) 借助比喻、拟人、类比进行夸张, 两种或两种以上词格糅合在一起, 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 更加鲜明、充分、透彻地表达思想。
It was so hot a noon that the leaves had to gasp for breath.
那天中午, 天气热得连树上的叶子也在喘气。
He has a skeleton of a wife.
他妻子骨瘦如柴。
(1) 缩小夸张与夸大夸张正好相反, 即把表现对象的状态、程度、形象、数量、作用等特征的东西故意往小、低、少、弱、差、短等方向去夸张。
Miss sharp (the suspect) browed her head and had haver wttered a syllable.
夏普小姐 (犯罪嫌疑人) 低着头, 一个字也不说。
(2) 扩大夸张是故意地运用夸大事态的手法来渲染强调某事物, 缩小夸张则是故意地运用小事态的手法来渲染强调某事物, 两者旨在抒发强烈的情感, 给人以新奇的感受和突出的印象, 但后者不如前者常用。
(3) 超前夸张又叫窜前夸张, 即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说出来, 其特点是将事情发生的时间进行调换。
他酒没沾唇, 心早就热了。
(郑直《激战无名川》)
二、夸张方法上的分类
(1) 普通夸张, 又称“一般夸张”“直接夸张”或“单纯夸张”即在表现对象原来的基础上直接夸张, 或者说是不借助其他手段而构成的夸张。
(2) 特殊夸张, 又称“间接夸张”“结合夸张”或“融合夸张”即与其他修辞方式相结合进行的夸张, 它包括借助比喻、借代、比拟、对偶、排比等进行夸张, 比普通夸张显得更生动更形象。
三、夸张的效果
(1) 加深印象, 要义是基于实际, 超越实际, 关键是想象的飞跃。
(2) 幽默, 通过言过其实, 可取得幽默的效果。
四、夸张的应用特点
夸张是通过言过其实, 夸大其辞的描述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 以突出事物的特征, 揭示事物的本质。
(1) 要明朗突出, 引起读者的共鸣, 要夸大其辞, 但应注意要夸得明朗、充分, 不能模棱两可, 既像夸张, 又像真实。
(2) 要合情合理, 以客观现实为基础, 无论是夸张是缩小, 应符合客观现实, 否则, 不能给人以真实感。如:Crippled as he is, he always loiters about, as if on wings.要说明他虽脚跛但行动利索, 也不能用as if on wings这样的夸张。
(3) 要立意新颖, 构思奇特形象, 运用夸张时, 要驰骋丰富的想象, 立意新颖, 不落俗套, 夸张贵在创新避免因袭。
五、结束语
夸张在文学语言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手法, 熟悉它的表现形式分类以及表达上的差异将有助于我们运用形象化的语言, 造成想象鲜明的画面, 写出生动活泼, 趣味盎然的文章来, 了解它的特点和不同语体特征, 将使我们准确有效地运用它。
摘要:英语中的Hyperbole和汉语的“夸张”, 在表达方式、修辞效果和使用上完全相同, 但在包括的内容方面却不尽相同。汉语夸张又称“夸饰”“饰词”“扬厉”“增语”“信写”“甚言”等, 为了表达的需要, 故意言过其实, 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描述。夸张这种修辞方式, 在我国古代就为人们广泛地运用, 并且有很多研究成果, 夸张的历史之古远, 研究之深入, 范围之广泛不下于比、兴, 着充分地体现了汉语寓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特点。
关键词:修辞,夸张,分类,效果,特点
参考文献
[1]、吕煦著<<实用英语修辞>>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
[2]、范家材著<<英语修辞赏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5
[3]、胡曙中著<<英汉修辞比较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4]、朱德熙著<<语法、修辞、作文>>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夸张修辞 篇4
关键词:夸张修辞,叙事长诗《阿诗玛》,翻译方法
叙事长诗《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用彝语创作的少数民族口头文学, 由于其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 被称为我国民族文学百花园中的瑰宝, 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诗玛》大量使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排比、反复、起兴等修辞手法, 其中夸张修辞具有鲜明的撒尼语言特点和民族文化特色。Longman Modern English Dictionary将hyperbole定义为“a figure of speech which gently exaggerates the truth.”王希杰 (2004:299) 的《汉语修辞学》认为“夸张, 就是故意言过其实, 或夸大事实, 或缩小事实, 目的是让对方对于说写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运用夸张修辞手段可以渲染气氛, 塑造人物, 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引起人们的联想 (刘怡, 2007:6-7) 。本文选取1960年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的《阿诗玛——彝族民间叙事诗 (重新整理本) 》及1981年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著名翻译家Gladys Yang (戴乃迭) 的英译本Ashima为研究语料, 首先对戴乃迭英译本Ashima中的夸张修辞翻译方法进行统计, 在此基础上探讨戴乃迭夸张修辞翻译方面的规律和方法。
1《阿诗玛》英译本夸张修辞翻译方法统计
戴乃迭《阿诗玛》英译本夸张修辞主要运用了4种翻译方法, 它们分别是直译法、转译法、意译法、省略法。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 《阿诗玛》源语文本共使用夸张修辞格57例, 戴乃迭英译本夸张修辞主要使用了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 两种翻译方法分别为18例和21例, 各占31.6%和36.8%;转译法12例, 占21.1%;省略法为6例, 占10.5%。
2《阿诗玛》夸张修辞英译方法
2.1 直译法
直译法是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本夸张修辞格的“修辞格式”以及指示意义。直译法是戴乃迭《阿诗玛》英译本夸张修辞翻译最常用的翻译方法之一。译者在译文中保留了源语文本夸张修辞格的“修辞格式”以及指示意义, 但在直译法的具体运用中, 翻译方法又有所区别, 主要有句法成分对应的直译、句法成分不对应的直译以及增译、减译等。
1) 源语文本:照着老大爹指的方向, /飞赶阿诗玛。 (p83)
译文:He took a road the old man showed, /and after Ashima flew. (p51)
2) 源语文本:满天起黑云, /雷声震天裂。 (p93)
译文:The sky was rent by thunderbolt, /black clouds began to flown; (p76)
3) 源语文本:你家金银马蹄大。 (p82)
译文:Your ingots large as horses’hooves. (p50)
4) 源语文本:阿黑射出第三箭, /正中在堂屋的供桌上, /整个院子都震动。 (p92)
译文:The third shaft that Ahei let fly/The shrine’s main altar pierced./Rebubala’s whole courtyard shook. (p72)
例1) 是在诗歌第九章《马铃响来玉鸟叫》中, 阿黑追赶营救阿诗玛的描写。这里用“飞”与动词“赶”搭配, 是对动作“赶”往强处说, 构成扩大夸张修辞。译者采用了句法成分基本对应的直译法, 译为“flew after”, 保留了源语文本夸张修辞格的“修辞格式”和修辞内容, 同时使译文的句法成分与源语文本的句法成分基本对应。例2) 是在诗歌第十三章《回声》中, 对阿黑和阿诗玛被热布把拉家设计陷害时的描写。“雷声震天裂”是扩大夸张修辞, 译者采用了句法成分不对应的直译法。源语文本用的是主动句, 主语为“雷声”, 谓语为“震”, “裂”为宾语“天”的补语。译者保留了源语文本的夸张修辞格式和修辞内容, 但用以“The sky” (天) 为主语的被动句来进行翻译。例3) 源语文本运用比喻来构成夸张, 译者同样用了“...as...”比喻构成源语文本的夸张修辞格式和内容, 同时采用了减译手段, 省略了“金银”, 仅用“ingots” (锭) 进行翻译, 例4) 是在诗歌第十二章《射箭》中, 关于阿黑射箭震慑热布把拉家的描写。阿黑射出第三箭, 正中在热布把拉家堂屋的供桌上, 这里用了夸张修辞“整个院子都震动”, “第三箭”与数量词“整个院子都震动”构成鲜明对照, 突出了阿黑箭的力量和神性。译者采用直译法保留了源语文本的夸张修辞, 但添加了“Rebubala’s”, 这里增译法的使用是出于诗歌节奏的考虑。
2.2 意译法
意译法是译文舍弃源语文本夸张修辞格的“修辞格式”, 用解释的方式来表达源语文本辞格的意义, 即汉译英中源语文本使用了夸张, 而译语未使用夸张, 用的是一般表达。意译法也是戴乃迭《阿诗玛》英译本中夸张修辞翻译最常用的翻译方法之一。如:
5) 源语文本:仇恨在心里生了根。 (p78)
译文:Then cursèd be the day. (p40)
6) 源语文本:张开口来小锅大。 (p90)
译文:Their huge jaws opened wide. (p67)
7) 源语文本:我的声音永不灭。 (p95)
译文:My voice ring out on high. (p79)
例5) “生了根”是肯定极限词, 常用来比喻事物建立起牢固的基础, 深入人心, 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夸张表达形式。在英语国家文化中也有同样的表达形式“take root in...”, 如《圣经》中的句子“Bitterness is relentless and dangerous when allowed to take root in our hearts.” (Ephesians 4:31) 。“生了根”与“仇恨在心里”搭配, 构成了夸张修辞格。“仇恨在心里生了根”是在诗歌第七章《盼望》中, 关于阿诗玛被热布把拉家抢后, 她的小伙伴对热布把拉家态度的描写。译者用“cursèd be the day” (成天地诅咒) 来表达源语文本“仇恨在心里生了根”的意义, 较好地传达了源语文本夸张的口吻, 同时使该节诗歌二、四行押韵, 即“day”与“away”押韵。例6) “张开口来小锅大”是在诗歌第十一章《打虎》中关于老虎相貌体征的描写。把老虎张开嘴巴的大小与小锅的大小相比, 构成富有鲜明撒尼族特色的比喻和夸张。译者译为“opened wide” (大大地张开) , 译文舍弃了源语文本的修辞格式和语言的民族特色, 这样的处理方式更多的是译者出于该节诗歌二、四行押韵 (“side”与“wide”押韵) 的考虑。例7) 是在诗歌第十三章《回声》中, 关于阿诗玛被热布把拉家的帮凶——崖神, 发大水淹死重生后对哥哥阿黑说的话。这里使用了“永不”这个否定极限词, 说话者通过极限表达“永不灭”有意违反质量准则来构成夸张修辞, 以表达阿诗玛说话语气中那种不畏恶势力、坚强不屈的强烈情感。译者用肯定表达“ring out on high”来翻译极限表达“永不灭”, 译文所表达的情感不如源语文本强烈。
2.3 转译法
转译法是在译文中用其他夸张修辞格的“修辞格式”替代源语文本夸张修辞格的“修辞格式”, 同时使用来替代的辞格意义与原来辞格意义相近或联想意义相同。在戴乃迭《阿诗玛》英译本中, 夸张修辞的翻译转译法运用很少。如:
8) 源语文本:背起了弓和箭, /跳上了黄骒马, /铃子敲在马脸上, /阿黑飞赶阿诗玛。 (p80)
译文:He seized his bow and arrows then, /and spurred his sorrel mare;/Bells tinkled on the horse’s head, /as swift it cleft the air. (p46)
例8) 是在诗歌第八章《哥哥阿黑回来了》中, 关于阿黑骑马追赶被热布把拉家抢去的阿诗玛的描写。“飞赶”是对动词“赶”速度的扩大夸张。这里动态夸张手法的运用, 较好地突出了阿黑急于救出阿诗玛的焦急、急迫的心情。译文用“spurred...As swift it cleft the air.”来表达“飞赶”之意, 改变了源语文本夸张修辞格的“修辞格式”, 但所使用来替代的辞格意义与原来辞格意义相近。这里的转译使译文的诗意更加突出, 同时使该节诗歌二、四行押韵 (“mare”与“air”押韵) 。
2.4 省略法
省略法是源语文本中的夸张修辞被省略不加以翻译。在戴乃迭《阿诗玛》英译本中, 夸张修辞的翻译省略法运用很少, 仅1例。译者在翻译中把源语文本夸张修辞格完全省略, 没有进行翻译。如:
9) 源语文本:满嘴酒气满嘴油, /媒人说话满场子臭。 (p76)
译文:With wine-flushed face and greasy lips, /up speaks the foul Haire. (p35)
例9) 是在诗歌第六章《抢亲》中, 关于热布把拉家强抢阿诗玛成亲场景里, 对媒人海热的描写。“满”为肯定极限词, 这里“满嘴酒气”“满嘴油”的表达符合生活实际, 说话人遵守了质量准则, 而“说话满场子臭”则通过极限表达有意违反质量准则来构成夸张修辞, 以表达说话者对趋炎附势的媒人——海热的憎恶之情。“说话满场子臭”是带有浓郁撒尼族特色的表述方式, 这个表述方式如果直译的话, 则不易被英语国家的读者所理解, 译者采取省略法, 未对夸张修辞“满场子臭”进行翻译。
3 结束语
通过对戴乃迭英译本《阿诗玛》中夸张修辞格语料的统计、分析, 发现戴乃迭主要使用了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 直译法运用频次最高, 意译法次之, 转译法、省略法较少。对于一些源语文本中与译入语具有同样夸张辞格修辞格式和修辞内容的表达, 戴乃迭通常运用直译法来处理。有时译者通过直译法在保留源语文本夸张修辞格式的基础上, 出于诗歌节奏和韵律的考虑, 也会采用增译或减译的手段。当夸张辞格带有很强的民族文化特色, 特别是带有否定极限词时, 戴乃迭往往出于对译入语读者阅读习惯的考虑, 或者出于对诗歌音韵的考虑, 采用意译法或转译法, 舍弃源语文本语言的民族特色。有时则采取省略法, 不对该夸张修辞进行翻译。这样的处理方式, 有时不能较好地体现源语文本作者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倾向。从戴乃迭的《阿诗玛》英译文我们可以看到, 译者翻译中并不是照搬原文, 而是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在追求最大限度地保留源语文本的夸张修辞手法的基础上, 灵活传达夸张修辞格式。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 深谙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戴乃迭对撒尼语言文化的尊重和了解, 作为中国文化传播使者的戴乃迭对保留和传播异族语言文化的责任感和所做的努力。戴乃迭《阿诗玛》英译本的翻译方法有利于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和喜爱, 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典籍翻译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怡.从夸张修辞格的处理谈译者主体性发挥——唐诗英译本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夸张修辞】推荐阅读:
修辞之比喻拟人夸张08-29
英语夸张修辞的使用论文06-04
夸张教学06-03
夸张幽默10-30
含有夸张成语等06-30
《夸张的脸 》教案07-29
3个夸张句09-26
写夸张句的句子05-31
夸张的袜子广告词06-28
9上第3课 有趣的夸张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