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理论(精选10篇)
修辞理论 篇1
摘要:爱情、婚姻、家庭一直是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生活焦点, 近年来, 婚恋问题更是成为全民关注并且热衷的共同话题, 继而以相亲为主题的娱乐节目也一炮走红。本文针对众多中国电视相亲婚恋节目材料进行基本细致的前期梳理和实际调研, 并以此为理论研究基础, 应用同一修辞理论对该类节目的核心元素以及其获得极高收视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本文旨在通过探求对电视相亲节目形态的成功原因和发展进程为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电视相亲,适婚男女,高收视率
当前, 随着适婚男女的人数不断增加, 婚恋问题也已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大众讨论话题;同时, 婚恋话题也成了各种媒体炒作的噱头, 现在打开电视频道关于婚恋的节目比比皆是, 可谓琳琅满目。婚恋相亲从古至今就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 追溯中国婚恋传统时, 不难看出中国人对婚姻的选择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古代的儿女婚姻, 讲究“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甚至指腹为婚。直至改革开放, 中国人的婚恋观才变得开放起来。以征婚为例, 据调查中国最早的征婚广告刊登1902年。从1998年开始, 相亲婚恋节目以独特的节目形式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以短时间内迅速配对和鲜明的节目话题区别于其他电视婚恋节目而迅速蹿红。现在现场征婚、集体征婚、淘汰制相亲、八分钟约会、富豪相亲大会等等充斥电视媒体, 可见近年来人们的婚恋观念和行为经历了戏剧性的演变过程。基于此, 本文拟就应用同一修辞理论对相亲节目风靡电视媒体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一同一修辞的基本理论
同一的概念是伯克对修辞学定义的主要延伸, 同一来自于实质这一概念, 自我由各种实质或特性构成, 包括物质、职业、朋友、行为、信念和价值观等等。当我们与他人享有某些共同特质时, 我们就取得了与他人的同一。同一离不开同体, 当两个实体在实质上通过共同观点、态度、物质拥有或其他特性相联系时, 他们就是同体的。当我们应用同一修辞理论来研究电视婚恋节目缘何如此风靡的时候, 很明显此时达成的同一就是婚恋节目的编导和广告商达成与观众眼球和心理需求的一致。那么我们分析这一原因时就要时刻关注其中的同一达成方法, 这也是我们学习优秀修辞手段的好机会。
伯克提出了三种方式来取得认同, 即“同情认同”、“对立认同”与“误同”。这是伯克同一说的精髓。我们主要用同一修辞这三种认同手段来分析其原因以及婚恋节目是如何通过这三种手段来达到同一的。
二电视相亲节目的“同一”
1. 同情认同
同情认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情感, 伯克认为这种认同最接近亚里士多德的规劝。简单说, 电视相亲节目就是抓住了观众的情感反应和情感需求来设计自己的节目内容和形式的。
第一, 紧跟大众需求和价值观走向。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改变, 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在改变。当今社会, 能过上富足和幸福的日子是每个人的愿望和奋斗目标, 女人期待坐在宝马里的白马王子, 男人期待什么都不要的白雪公主, 而毕竟僧多肉少, 这样的爱情和婚姻虽然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 但却是不现实的。而现阶段适婚男女越来越多, 择偶要求也越来越高, 资源稀缺, 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催生了大量的剩男剩女。
当前电视相亲节目就是看准了社会大众背景和观众需求才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推出这样的节目, 把实名性、服务性、私密性和娱乐性四个元素结合在一起, 从而博得观众的同情和共鸣, 达到和观众的同一。它不仅仅给众多单身人士提供了一个婚配的机会, 更是推出众多条件优越的美女帅哥供大众选择, 可视性很强, 最重要的是抓住了众多适婚年龄人士父母一辈人群的热烈关注。
第二, 掌握女性观众的主动权。电视媒体的观众主体一直呈现以女性为主的特点, 所以大多数电视节目最初的关注群体是女性。全球高收视的电视节目一般也是以女性观众为主, 电视节日的女性观众基础很重要。
电视相亲节目也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获得观众的共鸣, 节目形式普遍采取女选男的方式, 不仅仅迎合了女性观看者众多的这一现象和需求, 更是制作出了量身定做的效果, 迎合了大众口味, 无形中形成了强大吸引力, 与观众产生共鸣, 达到同一效果。
2. 对立认同
伯克的对立认同是指凝聚力, 不过对立认同的凝聚力不是因同情而来的, 而是“一种通过分裂而达成凝聚的最迫切的形式”, 这里的分裂指的是对立面, 这是由于大家具有某种对立面而形成的联合, 即两者能够认同是因为他们共有一个敌人。
第一, 宣传广告契合人心。婚恋电视节目的宣传广告往往夸大了现实社会问题, 尤其是剩男剩女的婚恋问题, 这一现象是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碰到的问题, 继而取得了和大众的对立认同, 节目为观众提出并激化了这一问题, 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平台, 迎合了大众心理。
第二, 网络造势反面形象。在电视节目播出的同时, 在网络上提供同期话题供大家讨论和评价。例如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中, 一位年轻的男嘉宾向女嘉宾提问:“你愿意经常跟我一起骑自行车吗?”女嘉宾则笑着回答“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 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而在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的一期节目中, 一位男嘉宾向人展示了自己带来的1.5克拉钻戒、一套精装修的房子和一辆豪华跑车, 称自己月收入100万。原木不屑对方身高的部分女嘉宾立刻转变态度, 不断示好。类似这样饱受争议的娱乐话题和褒贬不一的反面人物被推上网络, 也往往引来了大众的批判和唾弃, 但同时这也不失为一种宣传手段, 把网民也拉拢到自己的节目中来。
3. 误同
误同是三种认同中最有影响力但也最不易被人注意到的。伯克认为, 这种认同能够将人们带到修辞情景的根源。误同主要表现在人对自己所处的处境的误同上。
当前婚恋节目的嘉宾多是多金男和美女型的, 给观众造成一种理想的假象, 把自身理想化并使之慢慢融入节目角色中, 观众也会思考如果自己是嘉宾, 那么我会选择哪位男嘉宾, 这就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吸引力。
三结果与反思
从同一修辞中的同情认同、对立认同和误同三个角度探求出当前婚恋电视节目风靡中国娱乐文化坛的原因, 可见电视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和制胜离不开节目创作理念、受众心理和价值观所达成的同一效果, 只有在节目和观众不断达成同一的方向上持续努力才能终于博得广大观众的青睐, 从而赢得节目的高收视率和成功, 这也为其他媒体平台以及新型的媒体节目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实践经验, 成为了现代电视媒体成功的典范。本文探求电视相亲节目风靡中国银屏的几点原因希望能对相关电视节目有指导和启发。
参考文献
[1]鞠玉梅.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述评:关于修辞的定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5
[2]李鑫华.博克新修辞学认同说初探[J].外语学刊, 2001
修辞理论 篇2
(一)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二)种类:
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三)夸张的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四)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要无缘无故地故作夸张。夸张与浮夸有着严格区别,浮夸是违背客观事实,说假话,必须坚决反对;夸张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一种修辞方式。夸张的真实性不在于表面的真是,而是在于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夸张的奥妙在于不似真实,又胜似真实。下面的例句就没有现实基础,属于浮夸:
我们的大河网犹如另一个地球社会,日夜运行着,如果把它放在太阳系内,太阳系又多出一个行星世界。
同志们,你来看,我们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求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又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这句的夸张有失真实。钢锹驾火箭,驾起青龙上云端,三山五岳听我令,玉皇下马我上鞍。
毛的著作,一天不读问题多,两天不读走下坡,三天不读没法活。
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文革和大跃进时期口号大全
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2、土地潜力无穷尽,亩产多少在人为。
3、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4、人可以让地球服、海洋降,强迫宇宙吐宝藏。
5、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6、一天等于20年,共产主义在眼前。
7、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
8、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指大炼钢铁热火朝天)
9、与火箭争速度,和日月比高低。
10、群众想移山,山走;群众想移地,地动;只要革了思想命,无雨大增产,大旱大丰收;钢锹驾火箭,驾起青龙上云端,三山五岳听我令,玉皇下马我上鞍。
11、甜水吐出比蜜甜,你看稀罕不稀罕,党的恩情万古传。
12、群众想移山,山走;群众想移地,地动;只要革了思想命,无雨大增产,大旱大丰收;
13、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擦擦汗,凑上太吸袋烟.14、月宫装上电话机,嫦娥悄声问织女:“听说人间大跃进,你可有心下凡去?”织女含笑把话提:“我和牛郎早商议,我进纱厂,他去学开拖拉机.”
15、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两只巨手提江河,霎时挂在高山尖.16、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17、河水急,江水温,还得我们说了算,叫水走,水就走,叫水站,水就站,叫它高来不敢低,叫它发电就发电.18、你是英雄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你坐喷气式,咱能乘火箭,你的箭头戳破天,咱的能绕地球转!
19、跃进歌声飞满天,歌成海洋诗成山.太白斗酒诗百篇,农民只需半杆烟.20、社东有条清水河,河岸是个小山坡;社员坡上挖红薯,闹闹嚷嚷笑呵呵.忽听河里一声响,河水溅起一丈多,吓得我忙大专喊:“谁不小心掉下河?”大家一听笑呵呵,一位姑娘回答我:“不是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滚下坡!”
21、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22、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有多,脑壳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半个。奇唱歌来怪唱歌,单季稻亩产三千多,谷子黄豆大,挑了一箩又一箩,挑到日头落了水,还要用架板车拖。奇唱歌来怪唱歌,红薯亩产三万多,南瓜大一个,抱都抱不合,要拿重得像秤砣,急得他喊爹喊妈莫奈何!
23、肥猪赛大象,只是鼻子短,全村宰一头,足够吃半年
24、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25、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
26、牛羊儿似珍珠,颗颗闪光耀;蒙古包似花蕾,朵朵欲放苞。台上烽烟不再起,眼望彩虹心含笑。
27、下面一首是农民改造荒地为果园后的诗:河有多长,果林就有多长,站在河岸就像仪仗队,迎接汽轮往高山上开,投给客船以果实
28、下面一首是写边疆工业化的诗:我望着,我远远地望见,又一座黑塔与它并排高站,近看才知是火电厂的烟囱,不息地吐着墨一样的浓烟,暗夜在地上绘出繁星般的灯火,白昼在天上绘出黑色的牡丹。
29、下面一首是歌颂修十三陵水库的建筑工人的诗:你这是干什么,一铲又一铲?二十五万亩水浇地,要在我掌心里涌现!”
30、管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修辞理论 篇3
关键词:广告修辞;广告翻译;功能对等理论
一、引言
广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广告运用一系列异乎寻常的符号、高于生活的影像来制造一种修辞幻象,以吸引受众的目光,激发其购买欲望,最終促成购买行为。在现代广告中,运用修辞对广告语进行创意非常普遍,它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商品的特点,实现广告的信息功能;另一方面,运用修辞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进而给受众以启示和联想,激起受众强烈的购买欲望,产生预期的广告效应。本文通过比较英汉广告语言在修辞上存在的相似点,以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提出广告修辞翻译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二、英汉广告的修辞表达
张春柏说过,“古今中外,人类文化诸多方面是彼此相通的,具有共同的范畴,即‘共核’”。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共核”使得基于各自语言文化内涵而衍生的修辞手法有许多不谋而合的现象。正是人类认知方式存在的这种共通性,基于英汉各自文化内涵衍生的广告词,在修辞手法上却有着许多明显的共同之处。
比喻是英汉广告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修辞手法之一。例如:“Light as a breeze,soft as a cloud.”这则英文广告将某品牌衣服“柔、轻、软”的特性展现地淋漓尽致,捕捉住了消费者对面料——衣物最重要品质之一的追求。而中文广告当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德芙巧克力的广告词“牛奶香浓,丝般感受”,将巧克力比作如丝般的绸缎,这使人马上联想到一种意境:绸缎光亮、柔滑、轻软、丝薄。那么很显然,如果将这种巧克力融入口中,会产生绸缎般诱人的效果。一语道出了此品牌巧克力的美妙口感。此外,广告修辞中的拟人(Personification)是将所宣传的商品或服务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言行和情感,继而增添了商品的人情味,使商品进一步贴近了消费者。因而使用也非常广泛。例如:“Unlike me,My Rolex never need a rest.”这是一则经典的劳力士手表的广告。通过对此品牌手表的人格化,加深了人们对其可靠性这一高品质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幽默感,让人们会心一笑后,更易记住此商品。中文广告“他们已经在地窖里睡了多年,”将陈酿的“朗姆酒”比成沉睡在地窖里多年的有生命的物体,使酒具有了生命气息。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的同时运用既彰显了酒的醇香品质,又很具有人情味,颇能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除了比喻和拟人这两种常见的中英广告修辞手法之外,其他诸如夸张、双关、反复、对偶等修辞手法也常见于各种英汉广告词之中。
三、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英汉广告中修辞表达的翻译
功能对等理论是由著名的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的。根据Nida的理论,翻译是用一种“最贴切的自然对等语”对原文信息的再现。他同时指出成功的翻译是要使“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广告语言在翻译时应注意使译文与原文有相似的信息传递功能和移情感召功能。要成功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深入了解广告原文中词法、句法及修辞等特点,在译文中尽可能采用相同或相似的修辞手段,以期唤起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情感体验。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广告中修辞表达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直译法。即在译文中同时保留原文内容和形式,并且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该方法适合于一些原文意义较明确,句法结构较简单、完整的广告。例如:“More choice more smile in McDonald.”中文译文是:“更多欢乐更多选择,尽在麦当劳。”直译法翻译不仅保留了内容的一致性,还突出体现了原文由于头韵修辞手法的运用所带来的节奏感。整则广告风格明快,对消费者很具有吸引力。
2.意译法。由于中英语言的差异性,为了避免牵强感,适当地就字面意思进行灵活的变动,但仍保留原文信息。意译法用在此处更为合适。例如:“Try our sweet corn. You’ll smile from ear to ear.”这则玉米广告的译文为:“请尝甜玉米,包您岁岁开怀。”意译的绝妙之处在于短语“from ear to ear”翻译的一语三关。首先,它是英语中的固定习语,表示开怀大笑的意思。其次,“ear”一词除了有“耳朵”之意,还指衡量玉米地尺度的单位。最后,也是最精彩的一点,就是译文利用“ear”和“year”为谐音词的关系,译文中用“岁岁”代替“穗穗”既取得了近似效果,又增强了幽默和感染力。
3.创译法。顾名思义即是冲破原文形式的束缚,译文是根据原文进行的二次创作,有时甚至比原文更具魅力。如某则英文咖啡广告:“Good to the last drop!”中文译文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此则广告翻译是创译法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英文广告略显平实简单,这也与咖啡是欧美人生活中日常饮品的情况比较符合。然而中文的广告表达非常有色彩,运用了汉语独有的四字成语略显夸张的表述,引人入胜,充分调动消费者的感官,这对于吸引不常饮用咖啡的中国老百姓则十分有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广告中修辞表达的翻译原则应是在基本保持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以达到功能对等的等效原则,使原文和译文的读者有着相似的情感体验,进而体现广告的价值。
参考文献:
[1]Nida,E.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修辞理论 篇4
关键词:修辞结构理论,语篇结构标注
1. RST理论的提出
“修辞结构理论”由美国学者W.C.Mann和S.A.Thompson于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的, 它重点研究语篇内各个层级间的修辞结构, 所以命名“修辞结构理论”。RST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句际关系, 层层推进, 直至整个语篇。这些关系有时由关联词语在语言表层体现, 有时则完全隐含。恰恰是这些隐含的语义关系, 历来是形式语言学比较头疼的问题。RST避开形式主义语言学对语篇表层关联词语的研究的束缚, 而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支撑对语篇结构关系进行研究。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语篇结构关系, 通过描写语篇内部结构关系来说明语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弥补了形式主义语言学的这一缺陷, 为语篇结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崭新的思路。
2. RST的主要内容
2.1 基本观点
RST的出发点是从功能的角度研究句际关系, 语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是RST关注的焦点。RST认为, 一个语篇之所以会产生整体性与连贯性的效果, 是因为每个组成部分都直接间接地服务于作者共同的目的。语篇各部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语义关系, 即修辞结构关系 (Rhetorical Structural Relations) 。Mann和Thompson明确指出, 语篇关系集是一个开放的集合, 这意味着原则上这个集合是无限的, 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充。但是实际过程中, 经常使用的关系却是有限的。换句话说, 无限的语篇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有限的语义关系来体现。RST命名和定义了20多种结构关系。
2.2 理论机制
RST理论通过描述语篇组成部分间的修辞关系来分析语篇, 这些大小不一的组成部分就称为结构段 (span) 。各部分通过不同的结构关系组成更大的结构段, 直至形成完整的语篇。语篇的结构段可大可小, 结构段越多, 语义关系也就越复杂。绝大部分结构段间的修辞结构关系具有不对称性的语义特征, 依照其功能, 可以分为核心结构段 (Nucleus) 和辅助结构段 (Satellite) 。核心结构段又可分为单核心结构段和多核心结构段, 但核心结构段由一个核心结构段和一个辅助结构段构成;多核心结构段没有核心和辅助之分, 属于并列关系。
RST分析的具体步骤分两步:1) 篇位切分;2) 确定结构段。RST关系分析结果可采用树形结构图表明, 由竖线和带箭头的弧线组成, 其中竖线用来确定核心结构段, 弧线用来表示结构段之间语义关系并加以命名, 箭头则指向核心结构段。整个树形图可以直观地体现核心结构段和辅助结构段之间的关系。整体语篇中的各个语篇单元都用数码按序标明。为直观起见, 这里以证据关系为例来说明RST如何用结构树来表明各层次结构段间关系的。
3. 理论应用
通过以上介绍, 我们对这个理论本身有了初步了解。那么, 具体到自然语篇当中, 该如何用此理论进行语篇层次上的结构标注呢?作者就以“How do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get to school?”为例进行试探性分析。语篇原文及篇位切分结果如下:
篇位1.How do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get to school?
篇位2.In North America, most students go to school on theschool bus.
篇位3.Some students also walk or ride bikes to school.
篇位4.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hings are different.
篇位5.In Japan, most students take trains to school,
篇位6.although others also walk or ride their bikes.
篇位7.In China, it depends on where you are.
篇位8.In big cities, students usually ride bikes to school ortake buses.
篇位9.And in places where there are rivers and lakes likeHongshanhu and Kaishandao, students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oat.
篇位10.That must be a lot more fun than taking a bus.
该语篇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
4.对RST的基本评价
RST作为一种新的语篇结构理论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 它采用功能主义的方法, 摆脱了形式语言学在语言表层的束缚, 通过描述语篇各个结构段间的语义关系来分析语篇, 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其次, 修辞结构理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它利用树形图对语篇作出的分析一目了然, 简洁明快。再次, 语篇结构关系集的开放性, 可以保证该理论的动态发展。
作为发展中的理论, RST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 RST理论的描写范围仍局限于书面语篇, 对口语体、对话体语篇的研究有待进一步进行。其次, RST分析者因为经历以及各自预期目标的不同, 描述结果也会有所差别。因此, RST分析不可能绝对可靠, 它无法摆脱主观性的影子。
综上所述, 修辞结构理论是考察语篇结构关系的理论模型, 同时又具有形式化的特征, 所以可以用来指导语篇结构标注。但是, 作为正在发展中的理论, 也有其不足, 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Mann W.C.&S.Thompson.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A Theory of Text Organization[M].ISI/RS-87-190, 1987.
[2]Marcu D.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iscourse Parsing and Summarization[M].Cambridge, Massachusetts:MIT Press, 2001.
[3]王伟.“修辞结构理论”评介 (上) [J].国外语言学, 1994 (4) :8-13.
[4]王伟.“修辞结构理论”评介 (下) [J].国外语言学, 1995 (2) :10-16.
修辞理论 篇5
赵本山小品十多年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甚至出现说没有赵本山的春晚就不叫春晚的言论。这不光是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功底和才能的凸显,还有小品中台词所用的大量修辞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灵活运用语言中的修辞,加上演员自身的表演才能和功底,是赵本山小品受到热捧的重要原因。我们试从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合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分析修辞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同一个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比如小品中赵本山的台词:“改革东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齐心协力跨世纪,一场大水没咋地。”还有宋丹丹的台词:“改革东风吹进门,中国人民抖精神,海湾那疙瘩挺闹心,美英合伙欺负人。”他们的台词都用到了押韵。其中,赵本山所说的每句最后一个字“地”、“气”、“纪”、“地”都是同一个韵脚。而宋丹丹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门”“神”“心”“人”用的也是同一个韵脚。这个押韵使台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再加上台词的风格搞笑,既符合实际,又带有搞笑的成分。使表达效果更加深化和加强。另外在小品的另一处也用到了押韵,这就是赵本山台词:“九八九八不得了,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百姓安居乐业,齐夸党的领导,尤其人民军队,更是天下难找。国外比较乱套,成天勾心斗角,今天内阁下台,明天首相退朝。闹完金融危机,又要弹劾领导。纵观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这里面韵脚也是相同的,与上面修辞方法相同。
比喻,指的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例如小品中的台词:“这叫鞋拔子脸啊,这是正宗的猪腰子脸。”“今天的你我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这条破船。”都用到了比喻。用”鞋拔子”、”猪腰子”来比喻人的脸型,用“旧船票”、“破船“来比喻人的境况,使形象生动,引人联想。
双关,指的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利用语义和语音的条件,有意使语意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方法就是双关。如小品中的台词“我们相约58”、“大约在冬季”、“涛声依旧”。这些本来就是歌曲的歌名,但是放在当时的语境中,就又表示另一种不同的意义了。像“我们相约 58”、“大约在冬季”表示的就是他们相识的时间,而“涛声依旧”表示的不是原来的意思,变成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生活下去,没有因为一点矛盾就分开。这种双关的修辞方法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用上当时比较耳熟能详的歌名更能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在小品中,还有些是一句话用到不止一种修辞,例如宋丹丹说的台词:“现在不行了,现在是头发也变白了,皱纹也增长了,两颗雪白的门牙,往年也光荣下岗了。”既用到了拟人,好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门牙拟人化,光荣下岗是人的事,这里用门牙拟人,使其形象生动,引人大笑。另外还用到了夸张,把门牙掉了夸大化,使人更好的理解其意义。还有小品中“柳叶弯眉,樱桃口,谁见到我都乐意瞅,俺们隔壁的吴老二,看我一眼就浑身发抖。”这句台词既用到了押韵,还用到了夸张。“眉”、“瞅”、“抖”都是同一个韵脚,读起来朗朗上口。看一眼就浑身发抖,就明显是夸张的修辞方法了,把自己的美貌夸大,让听众一听就知道了当年是怎么个美法。试想一个能让人看了就会发抖的不是丑就是美了,这里当然是表现美了,通过夸张突出地表现自己的美貌。
修辞理论 篇6
2011年播出的电视剧《家, N次方》叙述了六个性格不同的80后的爱情、事业、家庭故事, 反映了年轻人不同的价值观。笔者摘录角色赵雯的台词, 使用西方新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的戏剧修辞哲学理论进行分析, 尝试探析赵雯异化的“理想主义”价值观, 以期为电视剧人物赏析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二、伯克戏剧修辞哲学理论
肯尼斯·伯克从心理学的视角, 建立修辞戏剧理论, 透视人们话语行为的动机。 (柴改英, 2010, 56) 人们在不同语境中做什么、选择怎样做, 是为达到其特定目的。从戏剧呈现方式探析言者动机就是戏剧五因批评的目的。五因包括行动、场景、人物、目的、方法。人物指采取行动的个人或集体性的施为者, 如宗族、国家等;行动指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目的指人物自觉行动的目标;场景指地点、情景、原因等;方式指手段、工具或技巧 (柴改英, 2010, 56) 。分析五因后, 探讨五因之间的比例关系。由于言者不同的编剧动机和编剧目的, 五因在编剧的呈现方式中出现的频率和因果关系会有所不同。五个要素共组成20种关系比:场景—行为、场景—人物、场景—方法、场景—目的、行为—目的、行为—人物、行为—方法、人物—目的、人物—方法、方法—目的, 将这十对关系比中每对反过来, 就得到另外十对, 每对关系比中前者为因, 后者为果, 被强调的因素不同, 反映出言者相对应的哲学观点。
三、台词分析
(一) 语料选择
笔者从百度摘取了赵雯的经典台词, 作为本文语料。
(二) 台词的修辞哲学分析:赵雯的理想主义立场
台词:赵雯 (人物) :“一直以为我 (人物) 没爱过你 (行动) , 直到知道真的要失去你, 真的要跟你变成陌生人 (场景) , 才明白我错过的不仅仅是你, 还有, 我自己……” (行动)
主要关系比为人物—行动, 对具体场景、方法与目的鲜有提及, 如为什么认为没爱过楚牧的场景, 当初放弃楚牧的目的等。这些因素有重要位置, 认为自己没爱过楚牧的原因是他遇到了富二代薛洋, 决定和楚牧分手, 去追求薛洋。放弃楚牧是为了追求名和利, 人物因素决定了行动, 性格和价值观决定她的行动。伯克指出人物因素被强调, 表明言说者的理想主义哲学观点。理想主义者从自我的自由意志出发, 相信自我动机可以决定行为的成功与失败。为了获得名利, 楚牧、薛洋和周浩都是赵雯获得成功的棋子, 她相信她坚持了就会成功。在伯克的修辞哲学理论中, “等级”、“超越”、“完美”、“否定”以及“替罪羔羊”这些概念也有助于探析言者动机与价值倾向。等级指的是一种排序, 如我们生活的社会因财富、知识、权利、价值观等的多寡与不同而有各种“等级” (柴改英, 2010) 。它的存在使我们的生活极具修辞紧张, 因“等级”的刺激, 人们想尽办法从低等级爬向高等级, 直至“完美” (柴改英, 2010) 。赵雯认为自己从出生开始, 就因财富、知识、权利等与薛之荔处于不同的等级, 等级刺激她想要超越这种现状, 从低处攀到高处, 直到等级的顶端—“完美”。
台词:赵雯 (人物) :“脸皮这个事儿是这样的, 你 (人物) 要是先把脸皮扔一边, 把能抓到的名利赶紧抓到手里再站到了一定的位置 (行动/方法) , 那最后谁都会给你脸的 (目的) ;可要是你 (人物) 先把自己的脸皮捧在手心里护得死死的 (行动) , 最后落得个穷得叮当响谁也不知道你是谁 (场景) , 那对不起, 那时候除了你自己以外, 没人会觉得你有脸, 那才真叫没脸没皮呢 (目的) 。”
赵雯想追求“完美”, 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形成了其在追求阶级顶端的“完美”时所面临的“否定”。“否定”带给理想主义者一种无法达成“完美”的不完美状态以及内疚感。为了摆脱“否定”, 言者常常经过语言行动达成“净化”。“净化”的其中一种方法就是找寻“替罪羔羊”, 它是指将问题或罪恶归咎于言者以外的对象 (林静伶, 2000) 。然而, 这些手段和药剂并不是永久和绝对的安全。一旦赵雯的这种寻找他人为替罪羔羊的方式失败, 她将处在“道德和名誉”这个“等级”的最底部。楚牧说其无耻, 后来爱上薛之荔;其上司只是把她当作棋子, 同事不喜欢她, 朋友们都离她远去, 同时赵雯的内心觉得孤独。而她寻找的“替罪羔羊”, 她取得成功的方式就是不顾一切地“超越”现实做出努力, 甚至伤害朋友, 这使得她的同事朋友成为她攀登上等级顶端“完美”的真正的“替罪羔羊”。其实, 理想主义若使用得当, 会起到帮助言者登上等级顶端“完美”的积极作用, 也可以促使言者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而主角赵雯并非把理想变成努力工作的动力, 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催化剂, 而是以他人作为自己的“替罪羔羊”, 不顾一切地向上攀登。这种异化的“理想主义”违反道德标准, 伤害别人的感情和利益, 赵雯的名利女、拜金女形象便被体现出来。“净化”的方法还包括“自我惩罚”。自我惩罚是言者自己承担罪恶与问题, 其语言形式如自我否定, 承认错误等 (林静伶, 2000) 。赵雯最终发现失去的比得到的还要多, 于是她在宝马车上大哭了一场。她选择了“自我惩罚”, 自己承担自己所犯的错, 否定了自己以前不顾一切手段追求“完美”所犯的错误。
四、结语
本文主要通过用伯克的修辞哲学理论, 尝试对赵雯这个角色的经典台词分析赵雯异化了的“理想主义”, 以及剧情中其他个别角色的积极“理想主义”价值取向。希望可以为赏析电视剧, 分析电视剧人物性格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参考文献
[1]Burke, Kenneth.A Grammar of Motive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45.
[2]柴改英.“被”现象的伯克修辞哲学批评[J].外国语文, 2010 (4) :56-59.
修辞理论 篇7
As a famous Chinese classical novel, Fortress Besieged also enjoys its fame with the western readers for its humorous tone and vivid languages which displa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American scholar Jeanne Kelly cooperated with Mr.Nathan K.Mao who was an English professor of Shippensburg State College translated Fortress Besieged.Their translation not only preserves the original features, but renders cultural information excellently with the idiomatic target language as well, despite of some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The essay first makes an introduction to Fortress Besieged;and then elaborates Relevance Theory;Finally, it analyzes the unique language characterized by rhetorical devices in the English version of Fortress Besieged.
2 Relevance Theory
In the West, serious reservations about the value of relevance theory in translation have been expressed by some scholars on a number of grounds, including the vexed question of how and by whom the various“rankings of relevance”are to be determined in particular contexts of translation.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 is used widely to analyze the English version of literatures.
Sperber and Wilson propose Relevance Theory in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2001)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gnitive science, Relevance Theory analyzed and revised Grice's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The theorists propose that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s a cognitive process, and it must be carried on by inference of new pragmatic concept.The communicator produces a stimulus which makes it mutually manifest to communicator and audience that the communicator intends to make plain or more plain to the audience a set of assumptions (2001:19) .
Based on a definition of relevance and two general principles, Relevance Theory has its own features.On one hand, Cognitive Principle is which human cognition tends to be geared to the maximization of relevance;and on the other hand, Communicative Principle is that every act of ostensiv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es a presumption of its own optimal relevance.
3 Relevance Theory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Rheto-ric Devices in Fortress Besieged
When it comes to the translation in the aspect of rhetoric, deceptive equivalence occurs more than we expect.One obvious feature of modernist novels is the frequent use of simile and irony, and Fortress Besieged is of no exception.
3.1 Simile
As to the translation of simile in Fortress Besieged, The key point of this problem li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translator's judgment of the receptor’s cognitive environment and his informative intention and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receptors (1994:41) .If the receptors have little knowledge of the original culture and are only interested in the plot of a story, a translator can use indirect translation.However, if the receptors have some store of the original culture and expect to get more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nslator wants to carry over the cultural default to the receptors, direct translation can be used.The following passage is a good case in point.
她的眼睛并不顶大, 可是灵活温柔, 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 大而无当。 (2003:102)
译文:Not especially large, her eyes were lively and gentle, making the big eyes of many women seem like the big talk of politicians-big and useless. (2003:103)
Here Ch’ien has created humorous aesthetic effect through sharp contrast.The writer has made an obviou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ubject (or tenor) , the eyes, which are big but not bright and piercing, and the vehicle, the big talk which is big but useless.In the original, “大”is used for four times, which has the rhetorical effect of highlighting the thought, clarifying the unity and coherence, and laying stress on the writer's purport besides adding the beauty of temperament and rhyme of the language which conveys its ironic tone extremely well.The translation here uses one"large"and three“big”to translate four“大”accordingly, the version basically has preserved all the communicative clues of the original which can guide readers to the interpretation intended by the writer.
3.2 Personification
Personification, as an important rhetorical device, carrie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work.Here, the following typical example is employed to illustrate and see how significant style translation is when personification is used in a fictional work:
这辆车久历风尘, 该庆古稀高寿, 可是抗战时期末便退休……骂的话虽然欠缺变化, 骂的力气愈来愈足。 (ibid:302)
After a long, hard life on the road, this bus should have been celebrating its golden anniversary, but it obviously could not retire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While the cursing lacked variety, its force grew stronger and stronger. (ibid:303)
Personification is the prominent rhetorical device applied in this short paragraph which is the source of the humorous effect.It has the stylistic function of causing a more vivid and amusing effect, helping shape the style of the language which is crisp, energetic, witty and close to the readers.The translation, in a general sense, accords with the original.Besides this, the wording isn’t without modification, and the choice isn’t without carefulness.Especially the last sentence, the bus driver was bad-tempered and was getting worse-tempered when the bus broke down.Through guessing, the readers get more fun and will surely come to an agreement on the author’s humorous and witty language and appreciate the unique style causing by it.The stylistic function of this part first of all is to further demonstrate the humoristic writing of the author and second to satirize the driver of the bus.And the English version successfully achieves the original stylistic effects.
3.3 Satire
Ch’ien is famous for his biting satire, which appears from time to time in his novel.The use of satire is a good way of criticizing the ugly and satirizes the characters.Take the following as an instance:
1) 那些男同学看的心头起火, 口角流水, 背着鲍小姐说笑个不了……。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 所以她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ibid:14)
When men students saw Miss Pao, they burned with lewd desire, and found some relief by endlessly cracking jokes behind her back.Some called her a charcuterie-a shop selling cooked meats—because only such a shop would have so much warm-colored flesh on public display.Others called her“Truth”, since it is said that“the truth is naked.”But Miss Pao wasn't exactly without a stitch on, so they revised her name to“Partial truth”. (ibid:15)
Satire achieved its literary effect by employing metaphor.“Truth”can’t be used to modify people because they belong to two different semantic categories.The deliberate use of“truth”to modify Mr.Pao undoubtedly aims to achieve an ironic literary effect.The author begins his journey of scholarly humor, satire and irony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novel.
2) 高松年做个一切撇开的手势, 宽宏地饶赦那封自己没写、方鸿渐没收到的信:“信就不用提了, 我深怕方先生看了那封信, 会不肯屈就。现在你来了。你就别想跑。” (ibid:390)
Kao Sung-nian made a gesture of not attaching any importance to the letter, grandly forgiving the letter which he had never written and which Fang Hung-chien had never received.“No use talking about the letter.I'm very much afraid that if you had read the letter you would not have condescended to accept the appointment...” (ibid:391)
In the original, “宽宏地饶赦”is an essential word that could efficiently demonstrate President Gao’s pretending act and helps much in shaping this character.The rendering of the word is“grandly”in English instead of using“generous”or“munificent”.Actually, there is a reason behind it.Obviously, President Gao is not a positive figure, but both“generously’’and“munificently”are commentary words, if they are used to modify President Gao, there would be a confusion of the character’s image.The word“grandly”however, can be used in a derogative way meaning“dignified;imposing;proud and self-important”.Here it matches the original implicature that President Gao’s act is intended to make a great impression on others.This is also a perfect example of showing how to avoid deceptive equivalence and achiev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s far as stylistic factors are concerned.
4 Conclusion
Fortress Besieged by Ch’ien Chung-shu was a powerful masterpiece which exhibited the author’s mastery of both Chinese classics and western literary traditions.The celebrated work was an excell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ofound meanings of cultures with a rich array of rhetorical devices.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levance Theory into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Fortress Besieged is conduciv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original work for every reader.And the theory also exer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into the literary text translation.
摘要:《围城》作为一部贯通中西方文化的力作, 其极具特色的语言向西方读者展现了中国的社会文化。该文运用关联理论对《围城》中修辞格的翻译进行了分析, 通过分析运用明喻、拟人和讽刺等修辞手法语句的翻译来诠释关联理论在《围城》翻译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围城》,关联理论,修辞格
参考文献
[1]Ernst-August Gut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Con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2004.
[2]Sperber D, Deirdre W.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2001.
[3]方灿.关于关联翻译理论的再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3, 19 (3) :80-83.
[4]何自然, 冉永平《.关联性:交际与认知》导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2001.
[5]李寅, 罗选民.关联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 :40-43.
[6]钱钟书, 茅国权, 珍妮·凯丽《.围城》汉英对照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修辞理论 篇8
西方对比修辞学是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新领域, 其主要研究范围是探讨二语言学习者的学术写作问题, 并借鉴母语的修辞风格对二语学术写作问题进行解释。该领域的研究始于美国应用语言学家R.B.Kaplan。他提出, 语篇的修辞模式具有语言与文化的特殊性, 修辞随着语言、文化及文化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母语的修辞模式对二语写作产生负面的影响。该理论对二语写作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学习者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英语写作困难, 其中有些是句子层面上的困难, 如词汇和句子方面的, 但大多数困难来自修辞和语篇层面。西方对比修辞研究中得到的启示并不一定能够直接运用到二语写作学习或教学中。但是, 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 他们至少可以从中意识到他们的母语与英语在语篇组织方式上是存在文化差异的。这种意识并不一定能直接地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写作成绩, 但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其母语语篇模式与英语语篇模式之间的文化差异, 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他们的英语写作困难是由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只有提高跨文化意识, 了解英汉两种文化各自的写作修辞风格,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多角度展开分析, 目的在于了解经过两年正规写作训练之后, 大三学生就篇章布局及对比修辞知识的掌握上表现得是否优于大一学生。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由于近年来, 中国学术界中关于对比修辞理论的研究大多选取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受试对象, 笔者则采用随即抽取的方式分别选取大一和大三英语专业学生 (各40名) 进行研究。这80位学生均来自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
2.2 研究工具
因此项研究主要着眼于调查并描述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行为, 故作文是研究数据最有效的来源。学生要求随堂完成一篇议论文, 字数约为200。写作期间, 学生不被告知写作目的, 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受试对象在没有心理负担的条件下独立完成作业。
2.3 数据分析
由于研究文本是由英语专业学生完成的, 其在呈现修辞的典型性特征时没有规范的英文论说文那么明显, 因此笔者采用了多层视角进行分析。本研究中对比分析的项目包括:中心句的位置、结尾方式和主位推进程序。
3. 结果与讨论
3.1 中心句的位置
虽然在英语专业学生作文中也有中心句的存在, 但它们出现的位置却有所不同。西方作者倾向于开篇阐明论点, 接着在文中为这一论点予以必要的支持, 如进行事例论证, 以提高文章的可信度。中国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开篇为具体的事例、客观的陈述, 在此基础上一步一步导入结论, 是一种围绕主题绕圈子迂回式的思维方式。因此, 中心句往往出现在文末。更有甚者, 全文并无一句点睛之笔, 全靠读者去领悟。
文首出现中心句的比率, 第一组只有26%, 第二组也只有20%, 均较低。而出现在文末和全文无中心句的比率分别为54%和73%。大三生无显著提高, 仍习惯于中国式“层层剥笋”的渐进式格局。
中心句的位置可以作为判断一篇文章采取的是归纳式论证方式还是演绎式论证方式的标准, 因此可以发现归纳式论证方式, 即在文章最后一段才明确提出论点的论证方法, 在中国学生的英语作文中仍然是一个惯用的语篇结构模式。这种被Kaplan称为“螺旋型”的语篇结构正是中国传统哲学重综合的思维习惯的表现。无论是儒家、佛家还是道教, 这三大对中国人思想影响最大的三种哲学, 都重视“悟性”, 提倡含蓄, 不言而喻。汉民族的思维模式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事物, 以直觉、具体为特征, 螺旋式地向前发展。
而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式的逻辑体系之上的西方思维方式重分析、重形式完备。这表现在:说话、写文章习惯开门见山, 先表达中心意思, 再由此展开, 或层层推演或逐项分列。这被称之为线性结构。
由此可知, 中国学生在英语作文的组织与发展上仍常常发生“负迁移”的错误, 将汉语惯用的归纳式语篇结构应用到英语作文中。
3.2 结尾方式
A.R.Henry (1993) 将文章结尾的方式划分为三类:概念型、概念/语言型、语言型。概念型策略包含文章的主要内容, 可以通过人为或非人为两种方式得以实现。阐述个人观点, 进行劝诫或对未来的期许等带有明显人为痕迹的属于人为方式。非人为方式则包括写明中心句、总结全文和阐述真理。语言型策略指仅用一种语言符号来结束全文, 如“in short”, “that’s all”。概念/语言型策略则是兼两者而有之。他同时提出总结是最具有西方特色的结尾方式。
在分析学生作文时发现, 有些没有明显的结尾部分;有的最后一段仍在进行论证, 文章以突然的方式结束;有的则把论证和结尾揉合为一段, 从而违背了西方读者倡导的段落单一性。经分析后发现, 第一组中有12篇文章没有段落明示结局, 第二组中有9篇。此外, 学生似乎倾向于在结尾部分采用人为方式, 尤其是提出劝诫来结束全文。在中国学生的书面语中频频出现“we should”, “we must”, “let us”, “only...can we...”等。这样过度使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 过分强调读者/作者显现度使得中国学生的书面语有着较为明显的口语化倾向。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过多地使用复数人称代词而不是单数人称代词。也就是说, 作者明明是一个人, 却不用第一人称单数代词, 而用“我认为”、“我们的看法是”等, 似乎不是作者本人在发表意见, 而是与读者一起说话或共同探讨。
3.3 主位推进程序
由芬兰语言学家Liisa Lautamatti提出的主位结构分析法能较好地研究篇章连贯性的问题。Lautamatti将主位推进程序分为三类: (1) 平行型, 即依次下来的句子的主位均相同; (2) 延续型, 即依次下来的句子的主位均有所不同, 前一句子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成为次句的主位; (3) 扩展式平行型, 即首句和末句的主位相同, 但中间句子的主位以延续型方式推进。
经研究发现, 采用延续型或扩展式平行型推进的文章往往能获得较高的分数。两组中均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平行型推进行文, 这样使得文章缺乏说服力。他们只是从不同方面反复表达观点的正确性, 整篇文章是观点、看法的罗列, 缺乏推理和事例证明。这和汉语思维模式重视情感, 习惯于陈述观点和看法有关。而英语思维重视理性, 习惯于用事实说话, 实来实去。写作内容的贫乏也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难点, 这同张在新等人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4. 结语
这次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三英语专业的学生就语篇整体修辞结构而言, 同大一学生相比并没有显著性提高, 这可能是母语思维习惯负迁移所致的结果。同时, 该研究还说明了在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教学中, 对比修辞假说不可避免地被忽视了。而英汉对比修辞研究与英语教学脱节是造成中国学生作文水平提高速度很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意想不到的结果应当引起英语写作教师的重视, 这样或许可以启发英语写作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即把对比修辞的系统理论同写作教学实践有效结合, 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理性认识, 提高他们对英语语篇修辞模式的认识和敏感性, 帮助学生克服汉式英语, 提高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延君.对比修辞理论及其在学术写作中的应用[J].东岳论丛, 2005, (7) .
[2]张刚, 陈金诗.从英汉修辞对比的视角来看英语写作[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 .
修辞理论 篇9
一、同一修辞理论与读者意识
(一)同一修辞理论
在20 世纪,对西方文化与学术影响最大的当推美国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他是新修辞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3]175。同一理论是伯克新修辞学的核心内容,该理论的主要观点为:“同一”代表作者与读者之间所具有的一种具体或者抽象的共性,也是人与人之间寻求的一种认同,是作者寻求与读者在思考方式、情感情绪、价值观等方面的共同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谚语或许可用来解释“同一”的概念[4]。伯克提出了三种方式来获得认同,即“同情认同”“对立认同”与“误同”[3]176。
邓志勇依据伯克原著将上述术语定义为“同情同一”“对立同一”和“不准确同一”。“同情同一”指在思想、情感、价值、观点等方面的相同或相似[5]42。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情感。通过实现人与人之间基于共同的利益的认同方式来实现劝说。比如,通过规劝和称赞两种行为希望读者在情感上认同自己的需要。这种修辞可以以最简略的方式表达:你高兴,我也高兴;你难过,我也难过。“对立同一”指作者与听众,即便他们在某个方面是对手,因为具有共同的敌人而同一[5]43。因为有“共同敌人”的存在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凝聚力,使得受话者更易于和说话者在观点上取得同一。“不准确同一”指作者使用包括听众在内的词语或手段,如“我们”,使听众无意识或潜意识地认同作者,想象自己成为作者所描绘的那样[5]43。
(二)读者意识
写作时必须考虑作者、读者、写作内容的真实性和行文中的语言渊源这四个因素。读者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和核心地位早已受到语言界的肯定和重视。读者意识指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设定读者对象并在写作时考虑读者的需要而设法迎合这种需要的心理因素[6]。读者意识即“心中始终有读者”,它要求写作者在进行写作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主动分析读者需要什么,他们将如何阅读,最终会产生怎样的阅读效果,这个效果与自己的写作目的是否吻合,从而调整和矫正自己写作活动的开展。
在英语写作中,只有当学生有了“读者意识”,才会有“创作”的兴趣,才会愿意充实自己的写作内容,深化自己的写作内涵,丰富自己的写作语言,精益求精,以期得到“读者”的肯定、认可和共鸣。因此,日常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在同一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使学生意识到写作不仅是在为自己而写,更是在为不同的读者而作。
二、写作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培养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习作的写前指导与写后交流让学生对“同一理论”与“读者意识”有所了解和认识,并使其意识到写作中读者意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每一次写作中都能从“读者”角度出发去构思和行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去利用取得“同一”的三种方式,使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能够以最佳状态呈现出来。
(一)理论联系实际唤起学生的读者意识
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断让学生接触同一修辞理论,熟悉该理论,另一方面还要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知道读者意识的具体表现。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我为何要写此文?我的读者是谁?我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我的写作立场是什么?我要对读者说些什么?我又应如何才能通过语篇实现与读者的认同和同一?上述六个问题能够引发学生从读者立场出发找到写作的共鸣点,这些问题与交际目的的写作六要素对应起来即why,who,when,where,what和how。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拟定假想读者,培养其写作对象感。
笔者曾以2014 年江苏省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为例,对学生进行了“同一理论”的“同情同一”“对立同一”和“不准确同一”的教学。该篇读写作文提供的材料主要围绕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英文单词这一做法展开阐述,要求考生简要概括短文内容后,就支持或反对汉语词典收录英语词汇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以2~3个理由或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笔者在教学中提醒学生,无论选择支持还是反对的角度写作,都需要考虑读者是一分为二的。因此,阐述理由的时候需客观公正、充分辩证,不能太绝对化,既取得持有相同观点读者的“同情同一”,又达成持相反观点读者的“对立同一”。比如,“Generally,I am in favour of the inclusion”中的“Generally”以及“I tend to take the‘Against’side for two reasons”中的“tend to”的使用,都是写作者考虑到了读者的情感与想法,注意到了委婉和辩证,这样的表达易于让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又如,表达支持时,“no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more convenient”这些词块的使用易于获得读者的“同情同一”。
最简洁的“不准确同一”形式是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我们”(we)。使用“我们”是最微妙和最有力的同一策略,使读者读来倍感亲切,于是不知不觉地跟着作者的思路走[5]。它强调对话双方具有某一共同的特质,拥有共同的观点,从而拉近了与受话者的距离,在受话者无意识的情况下与之取得了同一,使受话者更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支持自己的决定。因此,笔者提醒学生,在运用人称代词时尽量选用“we,us,our”来代替“you,your”,以获得读者的“不准确同一”。例如,就汉语词典是否收录英文单词阐述理由时,第一人称代词恰到好处的运用使说理更具影响力:“In our global village,we can see that it’s not uncommon for one language to borrow words from other languages.”“This inclusion has actually polluted our mother tongue.”“Rules don’t tell us how to pronounce such English-turned Chinese words as“wifi”and“out”in a Chinese way!”
(二)一题多做强化学生的读者意识
“读者意识”是“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者的前提和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写作是按需而作。针对不同的阅读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写作目的;写作目的不同,写作的内容也随之不同。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同一素材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一题多角度的写作机会,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从不同角度思考写一组作文。
以图1 的漫画为例,笔者从三个角度命题让学生进行写作,帮助学生强化读者意识。
【写作角度一】
1. 简要描述漫画内容;
2. 概述你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背后的原因以及该现象对人们带来的潜在的影响);
3. 举例说明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能做些什么。
【写作角度二】
1. 简要描述漫画内容;
2. 用约120 个单词发表你的观点,内容包括:
(1)支持或反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改编;
(2)用2~3个理由或论据支撑你的观点。
【写作角度三】
假如你是一名叫Mike的读者或观众,请你根据从该漫画获得的启示向电影编剧或剧作家写一封150 词左右的公开信。
上述三种写作角度,写作中心非常明确,均围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改编与否展开。由于假想读者不同,写作目的和写作角度也随之不同,潜在读者必然也不同。笔者引导学生仔细审题,拟定“假想读者”,然后进行构思。前两种写作方式是典型的漫画作文,但是写作对象略有不同。第一种角度,学生从关键信息“根据该现象对人们带来的潜在的影响”,很快发现写作者与读者需要取得“同一”的是反对文学作品的改编。第二种角度则相对开放,既可支持也可反对,这就需要写作者找准角度进行说理,力争获得“读者”的认同。第三种角度是书信类文体,本身就是带有交流性质的写作形式,写作方式相对自由。
通过一题多角度的写作训练,学生懂得了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构思、去写作,以期与潜在读者达成“同一”,实现交际目的。这样的写作也能使得写作中原本枯燥的“审题”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久而久之,学生的“读者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建立和强化。
(三)一文多评确立学生的读者意识
学生“读者意识”的缺失,有时往往是因为教师“读者意识”的缺失而造成。在平时的写作中,学生作文的读者往往只有教师一人。而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常常较为简单、笼统,使得学生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与读者的沟通。教师需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的习作得到多元评价,给学生提供各种反馈信息。除了师评,还可以采取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让每个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及时与“读者”沟通,获得“读者”的信息反馈,以此来判断此次写作是否达到了应有的交际目的。
自评,让学生乐于修改。针对同一份习作材料,当学生既是作者也是读者时,才能真正体会读者想要读到些什么,转而也更有利于写作。读者意识中的“读者”包括“为自己写作”的“自己”和“为不同的读者写作”的“他者”。因此,当学生完成一份习作时,第一个读者应是自己。笔者在日常写作训练中常引导学生及时转换角色,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客观地审阅自己的文章,看是否已达到写作目的,是否把信息准确而生动地传递给了“读者”,是否能够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等。
互评,让学生乐于分享。学生互评,即指出习作中的优点也点出不足。比如,用波浪线画出好句,打小圈圈出好的短语、句型;拼写错误把错词圈出,在错句下画横线等。看完每一篇文章,学生需就文章内容、语言、行文、篇章、思想性等给出至少三条诚恳的建议,然后再给出一个合理的分数。学生先以3 至4 人为小组进行互阅互评,完成后针对反馈信息进行修改完善。之后,学生可以在教室自由走动,寻找自己想要交流的对象,扩大读者范围。此外,笔者还适时地通过学生朗读、教师范读等形式让尽量多的读者参与进来,形成读者效应,一方面让学生克服羞于展示自己习作的心理,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真正确立“读者意识”。
增强读者意识对于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创设真实情境激励学生,从交际对象出发唤醒他们的读者意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引导和训练学生假想潜在读者,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考虑“读者”的想法、态度、感受及接受程度,审题时身临其境,从命题角度去立意,从假想读者需求去构思,明确写作目的和写作内容,从而实现学生在心理协调、感情融洽、目的一致的前提下,有强烈的写作愿望,交际的目的也更易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KIRSCH G,DUANNE H.A sense of audience in written communication[M].New bury:Sage Publications,Inc,1990:13.
[2]BRITTON J,et al.The development of writing abilities[M].New York:Macmillan,1975:58.
[3]刘莉.伯克新修辞学同一理论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8,158(8).
[4]邓志勇.英语修辞学与写作研究——一种修辞模式[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42.
[5]邓志勇.修辞理论与修辞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修辞理论 篇10
无论是西方古典修辞理论还是西方当代修辞理论, 和传播学都有着共同的研究目的, 即促进人类理解、促进世界和谐、减少矛盾冲突, 这也为二者相结合创造了条件。
一、近十年来西方修辞理论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应用的概观
虽然我国修辞学研究历史很长, 但由于传播学进入我国较晚, 而且前些年还处于学科形成时期, 主要处于介绍和翻译西方传播学理论阶段, 因此从修辞学角度研究传播学的论文和专著很少。自2000年开始, 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 这时修辞学与传播学结合的论文开始出现, 所以本文选取2000年至今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镜像) 中有关西方修辞理论在传播学中应用的论文72篇, 包括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 通过对其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 以此对西方修辞理论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应用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
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 既有应用西方古典修辞学理论的成果, 也有应用西方当代修辞理论的成果, 研究范围主要涉及两个学科结合的理论、新闻传播、广告传播、政治传播和广播电视传播, 范围比较广泛, 但具体数量和比例相差很多。
西方修辞理论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主要应用于新闻传播和政治传播方面, 广告传播和广播电视方面应用得较少, 下面将对每个领域内的研究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二、近十年来西方修辞理论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应用的主要内容
两门学科结合理论的研究。关于修辞学与传播学的融合, 我国修辞学界和传播学界的学者都发表了一致的观点, 都认为修辞学与传播学有相同的学科源头, 应该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这里的修辞学理论主要指源于西方的广义修辞学理论。陈汝东认为:“在修辞学的发展历程中, 不乏传播的成分,
1
尤其是言语传播。其学理传统不但为传播学的分支学科提供了理论支撑, 同时也为传播学基本的理论建构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 修辞学也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传播学的基本观念和研究成果。两门学科在发展中互相影响、相互渗透, 两门学科在走向融合。修辞学研究还应向具体的各种传播领域深入, 从修辞角度揭示具体传播领域中的修辞规律, 使修辞学为社会传播实践服务。”[2]这就为修辞与传播结合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指出了二者结合的鲜明的方向, 为修辞学界和传播学界学者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这在西方是早已进行的科研领域, “在当代西方, 修辞不仅不露声色地支撑着交流、传播、公关、广告及一切形式的宣传, 为所有这些以象征手段调节大众看法和态度的行业提供了基础观念、总体思路和基本方法, 而且在保证国家根本体制的正常运转、构筑主流意识形态、维持和增强所谓‘软性权力’等事关社会和民族兴亡盛衰的要害利益上,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 可见西方修辞学介入社会现实的深入性和广泛性。而我国修辞学的研究至今还囿于“修辞格/修辞技巧”的范畴, 不太注重修辞理论对社会现实和传播实践的干预, 导致修辞学的研究缺少实用性价值。
修辞学界许多学者深切感受到这一问题, 主张“修辞研究需要走出‘就语言谈语言’的技巧论, 走向更广阔的公共学术空间”[4];认为修辞学应研究社会真实事件修辞, 调节、引导在社会重大事件影响下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 引发公众行为, 为社会管理和发展服务。[5]在越来越传媒化的当今社会, 迫切要求运用修辞理论解析国内和国际新闻事件, 引导社会舆论, 理解国际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新闻运作, 顺利、有效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对话。这也是修辞与传播结合理论研究的重大价值所在。
新闻传播研究方面的应用。在新闻传播研究中, 研究者综合运用西方的修辞理论、理念或运用某一位学者的修辞理论来论证和解析国内和国际出现的重大新闻事件, 视角新颖, 论证有力, 有很强的现实干预性, 和我国传统的语言鉴赏性的修辞研究完全不同, 是修辞学“最能介入现代生活, 服务社会的研究形态”。
黄坚运用西方修辞论辩的理论来解读我国的对台传播实践, 认为对台宣传应该注重受众, 应把受众作为首要问题, 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其次是要充分认识到事实在对台宣传上的重要性, 因为事实在论辩中的地位很重要, 鉴于对台传播环境的复杂性, 大陆媒体需要对宣传的内容进行更详细的“事实检查”, 表达时贴近台湾民众的表达习惯和心理思维
同名刊物:《新闻与传播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 季刊, 北京市2011信箱 (100026)
定式。[6]
以上运用西方修辞理论解析类论文深入实际的真实的传播实践, 详细论述了采取的修辞策略, 使传播有更好的效果, 对同类传播问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是应该提倡的研究范畴, 也体现了修辞理论的东西方交流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广告传播研究方面的应用。西方修辞理论在解析广告传播方面同样具有很大的价值, 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李思屈在其《传播“修辞学”与广告符号的运用》一文中, 运用当代美国修辞学家肯尼斯·博克的“戏剧主义批评”修辞理论分析了上海别克轿车的一则电视广告。博克的“戏剧主义批评”理论, 又称为“戏剧五要素分析法”, 他认为由于人类生存具有“戏剧表演性”, 运用戏剧性舞台语来讨论人的象征行为和传播行为最为合适, 可以用行动、场景、人物、工具和目的来考察传播行为。人们在传播行为中出于不同的动机, 对这五个因素进行不同的搭配, 实际上折射出不同的态度。作者认为别克轿车广告以“漂亮的轿车在美丽的林间路上行驶”这一场景作为传播的重心, 人物、行动甚至语言几乎没有, 但却收到了使人高度记忆品牌、好感度极高的传播目的, 是“戏剧五要素分析法”在广告实践中的生动运用。[7]叶丽华运用西方古典修辞思想论证了名人广告效应的修辞原理, 认为在名人广告传播过程中信息源的可信度、信息源的吸引力和受众对名人的移情现象扮演着重要角色, 名人广告作为修辞的一种手段符合亚里士多德和博克的修辞学理论的运作原理。[8]
以上这类研究虽然数量不多, 但证明学者们已经突破单纯广告语言修辞欣赏评价性研究的范围, 开始在广义修辞学视角下从整体策划角度、从劝服角度或从哲学高度来探讨广告中修辞元素的作用, 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又具有很大的专业指导意义。
广播电视传播研究方面的应用。广播电视传播方面一般还是从我国传统修辞的角度进行研究, 如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响度组合和广播电视新闻标题的修辞特点, 运用西方修辞理论进行研究的只有一篇, 作者探讨在西方修辞理论的视角下视听传播, 认为电子视听媒介已经超越传统媒介而成为泛文本, 新修辞学应该关注这一领域, 对电视文本进行研究, 电视媒介的整体传播效果和电视传播的视听规则都需要修辞学的积极介入, 但目前缺乏系统研究, 应积极开展研究。[9]
政治传播研究方面的应用。研究政治传播修辞的论文很多, 因为政治传播带有很大的劝服性, 这与西方古典修辞理论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一致的, 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
胡亚云的论文就政治传播修辞理论展开论述, 认为政治修辞政治主体利用政治语言所进行的修辞, 目的是说服受众, 达到政治主体的政治目标;在理论上经历了规劝说、认同说和认知论三个发展阶段;在理论范式上可分为情景修辞、运动修辞、制度修辞、首脑修辞与反修辞;政治修辞是政治传播的手段, 它服务于政治传播、应用于政治传播的全过程, [10]属于政治传播理论研究。蔡骐、常燕荣以美国2000年总统大选电视公开辩论作为个案, 运用亚里士多德的说服修辞理论分析了修辞作为说服手段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 集中考察了情绪在进行说服, 从而达到政治传播目的方面的作用, [11]属于政治传播实践研究;涂光晋、宫敬以西方当代话语修辞理论为框架, 分析了2000年来中美官方以西藏为主题发布的政治话语, 由于话语语境的不同, 由于“原型沉淀”和“集体记忆”的文化原理不同, 导致新闻写作稿的词语、句式选择的不同, 因此表现出中美对西藏“纪念日”主题截然不同的立场和态度, 美国话语以“自由”、“信仰”、“出走”、“非暴力”和“领袖”为主题, 中国话语以“农奴解放”和“经济发展”为主题。[12]这是运用西方修辞理论去分析西方政治话语的研究, 使我们了解了西方政治话语的修辞操作手段, 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运用我们自己的策略予以回击, 这对于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对于构建有说服力的中国话语体系至关重要。
由此可见修辞理论在政治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无论哪个国家, 要运行政治、经济体制, 要进行国际对话与辩论, 要开展与对立势力的斗争等政治传播, 都需要修辞理论的指导, 所以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用于服务和指导具体的政治传播实践。
三、西方修辞理论在我国传播学研究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虽然目前西方修辞理论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已经有应用的趋势, 而且数量在增多, 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领域不平衡。从选取的论文中可以看出, 西方修辞理论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多用于新闻传播和政治传播方面, 广告传播和广播电视传播方面内容较少, 这样就减少了对以上两类传播的指导性。由于广告和广播电视在传播信息方面和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今后应该加强这两方面的研究。
研究中存在拼凑现象。由于很多作者对西方修辞理论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钻研, 导致对西方修辞理论的不理解, 很多论文有生吞活剥、拼凑甚至抄袭现象, 将译著中的理论直接搬入自己的论文中, 导致论文晦涩难懂, 缺乏利用和借鉴价值。建议有关传播机构和团体加大对西方修辞理论的普及和研究, 尤其是当今西方修辞理论的主流及与传播学的结合, 应该全面予以介绍, 使学者能深入理解西方修辞理论的精髓, 在研究中能得心应手。
缺少对我国当前大量的、复杂多变的传播实践的研究。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 大众传媒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每年都会有很多传播事件发生, 而西方媒体也会关注, 这恰好可以利用西方修辞理论揭示西方媒体的修辞手段, 维护我们国家的利益, 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很少。我们应该注重这方面的研究, 传播研究机构应该成立课题组, 进行连续的大型研究, 相信通过研究, 会大大促进我国传播学的深入发展。
学术水平较低。由于上述三个原因, 导致研究的学术水平较低, 缺乏对西方修辞理论的宏观和微观研究, 不能对大量出现的国内、国际传播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与指导, 因此难以发表在核心以上的期刊上, 从我们选取的论文可以看出, 只有很少一部分源于核心期刊, 研究的整体水平有待于提高。所以今后应注重提高论文的质量, 对西方修辞理论进行透彻的研究, 写出对现实社会发展有指导性的高水平的论文。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媒介化的社会, 每年国内、国际都会
三网融合时代受众使用媒介的变化对新闻传播的启示
□余习惠李云洁
【摘要】三网融合衍生出的诸多新型的媒介形态为受众建构了一个新兴的“全媒体环境”, 而媒介受众的变化必将对新闻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三网融合;受众;媒介;新闻传播
三网融合在概念上主要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主要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 网络层上实现互联互通, 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 IP交换平台成为统一的应用平台。三网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一个特殊的表现阶段, 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广电行业和通信行业的双向进入。三网融合是我国信息化时代发展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 它为受众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全媒体环境”, 而媒介受众的变化必将对新闻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受众使用媒介的变化
1. 受众使用媒介需求方面的变化
三网融合时代来临, 现有的产业格局和意识形态主导的媒介改革都要遵循媒介格局演变的规律, 即首先应考虑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和媒介的互动关系, 强调内容服务的公共属性和媒介终端的用户体验。
从“猎奇需求”转向“实用需求”。信息时代是一个以信息和速度制胜的时代, 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与此相对应, 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也发生了改变。现在的消费者接触媒介已经从“猎奇需求”转向“实用需求”, 单纯的“眼球经济”已经无法吸引更多的用户。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开始向本质回归, 信息开始成为受众选择媒介的最主要因素, 受众的观点开始汇聚成为“主流”, 精英群体权力话语体系开始消融。从媒介与受众关系的本质来看, 受众接触媒介的本质目的是为了选择信息。传统媒体时代, 受众对于媒介的选择是第一位的, 对于信息内容的组合性选择是第二位的, 三网融合将彻底颠覆这个现状。在三网融合时代, 受众将被赋
发生很多重大事件, 舆论热点不断, 面对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信息, 怎样选择、怎样报道、怎样引导, 这都是传播学与修辞学结合应该解决的问题。因此应该加强理论研究, 介绍西方传播学与修辞学结合的理论, 了解西方新闻传播、政治传播上的修辞操作和策略, 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顺利进行国际交流与对话, 并有力地维护我们国家的利益和国际形象。学者们应努力开展修辞对当代传播实践的干预与引导研究, 并结合我国传播实际, 提出中国特色的传播修辞理论, 为我国的政治、社会建设服务。
予新的选择信息的权利, 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也上升到新的层次, 单纯的“猎奇需求”已经不能概括受众选择信息的完全形态, “实用需求”将成为用户选择媒介信息的最大根据。
受众需求的“碎片化”趋势。“碎片化”的概念来源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的“文化碎片化” (Blip culture) , 指的是后工业社会文化逐渐分化、瞬息万变的特征。同样, 受众的“碎片化”也是此意。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社会阶层的分化, 不同利益群体的出现, 不同的态度观念群体的消费观不同, 故而受众群体的需求层面也不断走向多样化。随着时间的推移, 受众需求会出现不断的分裂和聚合。无论是商业型还是政治属性的媒介, 都要尊重受众的需求, 这也是传播规律衍变的需求。
三网融合时代, 受众的不同生活行为习惯将改变其对于媒体的评价, 正如西方的经典受众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所言, 受众对媒介的接触是建立在媒介评价机制上的, 即媒介所承载的信息给受众的印象直接影响到受众的选择, 所以媒介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在信息这个圆点上, 使受众掌握自主选择组合信息的权利。
2. 受众使用媒介效果的变化
全媒体环境改变受众触媒习惯。媒介的接触习惯很大程度上是由媒介的结构因素决定的。媒介结构即是指在某一地点和时间里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媒介渠道、选择空间和内容系列。在三网融合时代, 受众面临的媒体环境将被彻底颠覆, 媒介接触成为受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梦寐以求的传播理想得以实现, 受众能够控制自己消费的媒体和内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0年至今发表在学术期刊、学报的修辞与传播结合的研究论文进行整理分析, 总结了近十年来西方修辞理论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应用的情况, 分析了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 并对今后研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
关键词:西方修辞理论,传播学,研究,新闻,广告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修辞学[M].罗念生, 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1:24.
[2]陈汝东.论修辞研究的传播学视角[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2) :89-94.
[3]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M].北京:三联书店, 2004:3.
[4]谭学纯.修辞学研究突围:从倾斜的学科平台到共享的学术空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6) :13-19.
[5]曾毅平.略论社会真实事件的修辞学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5) :113-118.
[6]黄坚.借鉴西方修辞理论, 改进对台传播[J].科技信息, 2007 (35) :407.
[7]李思屈.传播“修辞学”与广告符号的运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6) :74-77.
[8]叶丽华.名人广告效应的修辞原理[J].商场现代化, 2007 (7下) :121-123.
[9]熊忠辉.修辞学观照中的视听传播[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0 (5) :87-90.
[10]胡亚云.政治修辞与政治传播[J].河南社会科学, 2001 (5) :9-12.
[11]蔡骐、常燕荣.政治传播与修辞说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2) :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