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河建设

2024-08-12

城河建设(精选6篇)

城河建设 篇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护城河的建设开发,以满足人民群众高品位的休闲生活需求。城河区域作为继承城市文脉、构成城市意象的历史遗存,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开发与营销,使其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1 护城河的功能演变及其建设开发的定位

护城河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氏族时期。当时的半坡人在他们居住地的四周,挖掘壕沟防止野兽和外部落的袭击。如果把半坡村落看作是城市的最初萌芽,那么壕沟就相当于城河,是抵御侵犯的第一道屏障。到了距今约45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人们发明了筑墙技术后,壕沟环绕城墙而变化为护城河。据《吴越春秋》记载:“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护城河的形状和大小,取拟于城市的形状和大小。而作为城墙的环形屏障,城河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如明代沈阳的护城河阔三丈、深八尺、周围长十一里多。护城河的作用:一是安全防御。敌人来侵犯,必先要过护城河。深深的城河加大了涉水的难度和危险。而且,在古代战争条件下,武器多为弓箭之类,宽宽的城河增加了射程,增大了进攻难度。所以,我国历史上的都城,均建有完整的护城河防御体系。二是生活饮用。历史上城市的选址,一般都选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段。而紧紧围绕着城市的城河,与城内水系紧密相联,提供了城内居民的生活用水。三是抗旱排涝功能。护城河相当于一个水库,雨季产生的大量雨水,可以排放出去。如果发生旱灾,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蓄水作用。四是交通运输功能。由于护城河与外界水系相通的特点,使其在以船出行的古代承担交通运输功能。如江苏泰州在明代时,商贩运盐、茶叶等都是通过船只走水路穿过护城河而到城内。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的变迁,作为历史印记的护城河已去掉“护”字成为城河。城河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一是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场所。作为一个城市独特风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河成为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场所。城市因她而形象生动、生机勃勃。如江苏省泰州市,其形就是因护城河环绕而似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因此,获得国家旅游局“中华凤城”命名。二是经济功能。以泰州凤城河风景区为例,通过望海楼、桃园、来凤楼等景点的配套串线,丰富旅游产品,将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有效配置,打造的“水天堂、夜游城”的特色,形成“祥泰之州”特色旅游的拳头产品。三是市民休闲功能。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长,城河作为各城市的环城绿色景观长廊,融历史、人文、山水、城市、生态等为一体,已成为广大市民的最佳休憩场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当今时代,城市之争不仅是经济、科技等的实力之争,也是文化实力之争。城市的演进史表明,城市不仅是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上的单位,更是文化学上的单位。一座伟大的城市,可以不是政治中心,可以不是经济中心,但一定是文化中心。而城市文化是通过空间表现出来的,如悉尼的歌剧院、巴黎的塞纳河、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北京的四合院等。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魅力和个性之所在。利用文化来发展旅游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在今天,文化作为一种直接目的,通过产业开发和参与旅游市场争夺,已成为一个城市软实力竞争的核心内容。而城河对于展示城市独特文化个性,形成特色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已从资源竞争发展为目的地品牌的竞争,所以,一个城市只有根据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进行市场定位,才能形成鲜明的旅游品牌个性,从而最终赢得市场客源。因此,从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的角度定位城河景区的建设开发,是一个城市形成特色旅游竞争力的关键。

2 建设城河风景区旅游文化品牌应注重的三个问题

旅游品牌是在区位因素、旅游环境因素、核心吸引物因素以及城市形象因素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从打造旅游目的地的角度定位城河景区的建设开发,各城市应充分挖掘“城”与“河”的文化内涵,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2.1 城河建筑与水域布局的协调问题。

具有优越的区位要素的城河区域,是游人赏景、交流、休闲、购物等以及市民晨练、散步、下棋、钓鱼、戏水等具有温馨人性的功能场所。因此,在城河建筑的建设上,一是注意建筑的文化品位和建筑风格协调,做到建筑景观与人文历史的厚重相互协调;二是注意控制河岸建筑的高度与密度,“宁留空间,不留遗憾”,做到城河建设与城市建设的高品位相互协调。在城河的水域布局上,坚持“旅游为形,文化为魂”的理念,注重城河建筑、城墙与水域之间的有机串联,并体现河域风土人情,使有形的建筑元素与无形的文化脉络结合,形成人水相亲的和谐局面。

2.2 景观建设与人文特色的结合问题。

人文特色是一个景区集聚人气的巨大魅力所在,是一个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之所在,也是驱动消费者认同、喜欢甚至爱恋的主要力量。西湖之美,在于其鲜明的人文之美。一把油纸伞、一道断桥、一座雷峰塔,写就的是一个让人千古垂吊、唏嘘不已的爱情故事。一座不长的长桥,与十八相送后生死相许的化蝶,呼应着一段让人从精神到灵魂都在升华的璀璨爱情乐章。一座“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岳庙,让无数的游人驻足,长叹!因此,城河景区的建设,必须在标志性滨水建筑、植物园林景观、功能建筑景观、品牌形象及道路引导标识系统等方面,赋予特有的旅游文化特色与精神价值,这样才能既实现游客对其人文精神主题的追逐体验,又实现景区从文化到经济的功能性利益。

2.3 旅游项目与旅游线路的综合问题。

旅游项目是借助特色资源开发,为旅游者和本地居民提供休闲消遣服务,以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为目标的核心吸引物。因此,城河旅游线路的设计要结合旅游项目进行综合考虑,以便于发挥各景点的功能。一是要注意时间的安排。不同旅游项目的最佳旅游功能发挥时间不同、所花时间也不相同,因而线路设计要考虑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从节省旅途时间角度出发,达到使游客既娱其目、又博其学、更悦其心的效果。二是注意游览的节奏。旅游项目的内涵不同,游客付出的体力和脑力不同,线路设计要考虑到松紧结合、动静适度,如用乘车、步行、坐船、划船等串联各游览项目,使游客在“劳其筋骨”的同时“乐其心志”。三是注意购物点的设置。购物是一次完整的旅游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旅游刚开始时,游客一般会对所需物品看和比较,在旅游即将结束时才会购物。因此,线路设计应将旅游商品购物点尽量安排在浏览项目的最后。游客购物的最终实现,不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能给城市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更重要的是,旅游商品又充当了无声的义务宣传员,成为进一步吸引游客的品牌标识。

3 城河风景区旅游的品牌营销

品牌是市场最关键、最强势的竞争力,是旅游目的地在市场竞争中的王牌。英国学者德·彻纳车尼和麦克唐纳给品牌下的定义是:一个成功的品牌是一个可辩认的产品、服务、个人或场所,以某种方式增加自身的意义,使得买方或用户觉察到相关的、独特的、可持续的附加价值,这些附加价值最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相关研究认为,品牌具有六大特征。

(1)具有很强的心理定势;(2)是一面旗帜;(3)是一种购买导向;(4)是一种资产;(5)是一种精神境界的心理享受;(6)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标本。可口可乐公司副总裁指出:“产品是工厂生产的东西,品牌是消费者所购买的东西,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产品是极易过时落伍,但成功的品牌却持久不衰。”一个城市的旅游品牌,能够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和深刻的精神和文化享受,成为游客心目中无可替代的个性产品。因此,城河景区应实行品牌营销策略,以不断提高其在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不断形成品牌竞争的优势。

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河景区品牌营销,一是要突出旅游文化主题。主题是传递独特的旅游文化魅力,彰显独特的旅游文化精髓的最具震撼力、号召力、吸引力和启发性的一种最直观的表达形式,也是使旅游者产生认同感、亲和力和情感认知,并在心中形成对旅游目的地的信任度和忠诚度的心理定势,从而最终影响旅游消费的最具影响力的表达方式。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无形资产品牌,不仅有利于消费者产生消费偏爱,更有利于旅游目的地营销手段的有效实施,最终增加商旅收入。二是要注重整合营销。作为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城河景区整合营销,从参与成员上看,不仅要有地方政府的有组织营销行为,还要有各相关旅游机构、媒体、旅游企业和全体市民的集体共同参与,逐步建立起“政府推销、景区自销、旅行社代销、媒体助销”的立体营销模式。从宣传方式上,不仅要运用“请进来”的宣传方式,而且还要运用采取“走出去”策略,积极进行宣传推介活动,扩大对外宣传的效果。第一是借助全国有影响力的媒体进行宣传。如通过中央电视台的各种节目进行宣传。第二是借助节庆活动、会议、体育比赛等进行宣传。如泰州凤城河风景区通过“中国城河论坛”,吸引国际、国内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的目光。第三是借助交通工具进行宣传。如在火车、汽车上打上宣传标语进行宣传。第四是借助网络进行宣传。如通过专门的旅游网站进行宣传,并注意链接全国各地的门户网站或旅游专业网站扩大宣传的覆盖面。第五是借助各旅行社进行宣传。如邀请知名旅行社前来踩点布线。从宣传内容上看,不仅通过制作精美的景区宣传资料、风光片、旅游纪念品等,还通过精巧玲珑的艺术品、风味浓郁的美食佳肴、古色生香的文艺节目和绚丽多姿的地方风情等的展示,吸引中外游客跃跃欲“游”。三是要加大服务支持。服务是品牌营销的根本。旅游业服务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业的兴衰成败。因此,要通过强有力的政府扶持,提高城河景区服务设施的档次,提升从业人员的文化涵养,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不断满足中外旅客精神境界的心理享受需求,从而实现城河旅游品牌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功能。

参考文献

[1]张驭寰.中国城池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2]陈婷婷.论我国城市护城河历史地段的特色回归[J].新建筑,2006,3.

[3]王晨光.旅游目的地营销[M].广州: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李业:品牌管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

城河建设 篇2

关键词:护城河,景观设计,水质改善

1护城河基本概况

西安护城河基本沿用1983 年综合整治后形成的格局、轮廓。环城护城河周长14.8km, 东西长4.5km, 南北长2.9km, 水面面积56 万m2。

护城河断面大致呈“V”型 (上宽30~50m, 下宽15~20m, 水面宽度约23m) ;河深一般在10~18m, 平均水深6.5m。整圈护城河东南高, 西北低, 两点高差达11m, 上口外岸东南与西北高差达21.6m;河岸护坡坡度一般在40~60°之间, 护坡段设置有供人休憩、行走的亲水平台与二阶、三阶休憩平台;桥头两侧及两桥中间地带、护城河转角处修建有各式阶梯。

2现状分析

2.1 水质污染严重

通过实验调查水质得出护城河水质总体特点为:西安护城河总体的水环境水平较差, 经过治理的南段略好于其他河段, 东西面为护城河水供给源, 其供给水体本已污染, 并在北流过程中, 水质逐渐恶化, 北面水质最差, 东西北3 面无清洁水供给, 其作用即如露天排污渠道一般。

2.2 沿岸景观不协调

(1) 街道对景观不协调。调研发现, 关于护城河与周边建筑界面以及景观的建设主要问题在于护城河护坡岸与环城路衔接处景观不足:①护坡挡墙部分路段处理过于简单, 降低使用者在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感。②护城河与环城路间隔离不足。除环城西苑公园是以景观的手段加大城墙、护城河与环城路隔离外, 其他的路段则以简单的绿篱形式进行划分。③视觉冲突。城墙、护城河周围高楼林立, 从城墙上向环城路外看, 各色现代建筑拔地而起, 不可避免地会破坏整个城墙、护城河的历史文化景观。并且护城河作为西安城市的公共环境景观, 不易管理, 垃圾、污水排放得不到解决, 历史遗产埋藏到现在化建筑中, 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感过于强烈。

(2) 河道景观单调。护城河景观水体中除新建南门到文昌门段, 河水较清, 有游船、野鸭外, 其他河段水质较差, 无观赏价值, 并且没有浮游生物、水景景观等活泼水面、缺乏自然景观所拥有的灵活性, 容易造成游人视觉、审美疲劳。

3基于水质改善功能下的古护城河景观改造设计

保护水质稳定和处理水污染是护城河生态保护与景观设计的前提, 也是确保营造良好的滨水环境景观的基础。护城河的水体流动不畅, 与外界活水交换不充分导致水质恶化, 降低水体景观质量。此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让“死”水变“活”水, 动起来的水不仅可以提升景观效果, 更能使护城河的水质变的越来越好。

4生态水景工程的更新设计

4.1 具有削减面源污染功能的水环境周边设计

在西门 (安定门) 到小南门 (勿幕门) 的设计中, 共有2 处处理雨水及生活用水的湿地景观:①西门入口处的湿地净化区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利用、良性发展”的方针, 在设计中结合雨水收集的生态处理方法, 将城墙和地面雨水引入人工湿地, 对其进行净化处理, 去除水体中SS等有机污染物, 并利用水生植物对水体进行氮、磷的去除, 免去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藻类异常繁殖。在无降雨时, 将护城河内的水体输入到人工湿地内净化, 再以跌水的形式排入到护城河中。坚持生态效益为主, 维护生态平衡, 保护湿地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与自然性。②在西南城角到含光门段设计1 处生态游览区, 主要运用阶梯水景生态微地形、生态草沟、生态浮岛、多种水生植物等元素, 使流入护城河的雨水在该区域得到处理净化, 改善流入护城河的水质。

4.2 具有水质改善功能的水景设计

水作为城市环境的主要景观元素, 不仅丰富城市景观层次, 还创造欢乐的气氛, 在西南城角的设计中利用3 层平台关系及3 层动态水景, 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 护城河中高耸的喷泉水柱更能烘托出古城墙的威严。水的运用作为一大纽带, 在动、静的处理上, 随着空间层次的变化, 展现出不同的状态, 并配以景观柱, 连接不同的层次, 不同效果, 让人在游览的过程中, 感受到步移景异的空间体验。

4.3 具有水质改善功能的景观设计

在环城南路西段共设置4 处景观特色踏步, 利用高差及基地优势, 将水景、他景、观景平台相结合, 使人们可以登高远望, 尽揽护城河美景。每一处踏步都与跌水相结合, 增加空间的动感、为水景加氧、净化水质, 提高空间的趣味性, 使护坡景观丰富有趣。

5结论与建议

城河建设 篇3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修复,人水和谐

1 工程概况

1.1 基本情况

桂湖生态温泉城根据规划布局, 建设大型游乐园、主题演艺剧场、国际会议中心、国际温泉品牌酒店和温泉度假别墅群等项目, 占地面积为36km2, 该项目总投资达40亿人民币。

该项目区处于盆谷地带, 主河道从项目区中部穿行而过, 该河道流域面积186.7km2, 河道长30.9km, 治理河段内水系发达, 左岸有8条支流汇入, 右岸有7条支流汇入。该地区地下水丰富, 特别是温泉储量大, 水温高, 质量优。上游还建有月洋、溪下两座小 (一) 型水库。

1.2 河道治理的目标

治理目标应以“河畅水清、功能健全、岸绿景美、人水和谐”为主, 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建管同步、完善机制”的原则, 从“河道疏竣、岸坡整治、生态修复”为主要整治措施, 达到河道功能恢复, 水质洁净优良, 生态系统良性, 景观文化可持续的目标。

2 主要的水景观建设的技术措施

2.1 水质处理的技术措施

该项目区上游有一个规模大、历史久的垃圾处理场, 它对项目区的河道已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垃圾的露天堆放、发酵、雨水冲刷不仅污染地表水, 也污染地下水。垃圾的焚烧严重污染空气, 垃圾的深埋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因此, 这种最原始的垃圾处理方法后患无穷。针对项目区存在水质污染问题, 我们认为应该改变垃圾处理方法。建议措施: (1) 垃圾不隔夜处理, 减少垃圾发酵时间。 (2) 采用大功率压缩机把垃圾压制成块, 减少体积, 减少含水量。 (3) 对垃圾烤干后包装。 (4) 将垃圾运输入仓。 (5) 最后进入垃圾发电厂。这种垃圾处理方法应在市区兴建垃圾预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 在山上兴建垃圾发电厂。对原已造成的水质污染 (地表水和地下水) 的应兴建一座小 (一) 型水库, 总库容约200万立方米左右, 并新开挖引水渠和隧洞, 把污染的水引入库区进行净化, 彻底解决水质污染问题。

2.2 人工湖和低坝的建造

在项目区中部的干流上有较大、较深的水潭, 还有一座小庙和小山包, 选择该处建造较大的人工湖条件非常优越, 人工湖面积应达1万平方米左右, 小山正好处于湖中心, 成为湖心岛, 同时配套建设水上乐园项目。

河道干流坡降较小, 两岸地面平坦, 是理想的重点建筑群所在地。由于上游两座水库的调节, 枯水期流量偏小, 会造成河床露滩影响景观, 建议在河道上修建低坝营造水面景观。根据地形和需要建议兴建3~5座低坝, 坝高1.5m左右。

2.3 开发漂流项目

充分利用干流上游的小 (一) 型水库的调节作用, 开发漂流项目。原有漂流项目由于配套设施不完整、经营不善等原因而倒闭, 应吸取教训。该漂流河道宽50~60m, 河道两岸环境优美, 开发前景良好, 在河道整治时应给予考虑, 不能对原始状态造成太大的破坏。应种植些花草, 盖些小楼亭等休闲场所。

2.4 天然瀑布的开发

左支流的中部有一座以灌溉为主要功能的小 (一) 型水库, 在大坝下游30m处, 有处高度达90多米的悬崖峭壁是天然的瀑布群。由于水库灌溉面积的萎缩, 水库的功能发生了改变, 今后可利用其作为天然瀑布, 对周边环境的改善和提升, 其效益不可估量。在该段河岸两边兴建温泉养生场所是最佳的选择。

3 河道整治几个技术方案的选择

3.1 护岸形式的选择

护岸结构形式和结构材料多种多样, 各有优缺点。根据该项目区的地形、地貌、河道整治目标等综合分析比较, 我们认为采用生态的护岸形式, 有利于水生物的栖息和生长。河道下游的左岸大部分为陡坡, 抗冲能力强, 不能采用工程措施, 应保留原有自然生态形式, 护岸型式应采用干砌石方案。

3.2 河道弯道的处理措施

在开发区规划中, 为了土地面积的最大化, 河道采用了改道设计, 即截弯取直。这种措施, 既改变了原河道自然环境, 又加大了河道的坡降, 该方案不宜采用。

在河道弯道处, 河道宽度比较大, 即滩地比较大, 处理措施不能缩小河道宽度, 也不能清除滩地, 该河道的弯道处有一片河卵石滩非常好看, 一定要保留。

3.3 河道的防冲设计

河道的防洪堤设计应根据河道的地形地貌和保护对象的不同, 采用防洪设计或防冲设计。例如山区河道, 坡降大, 保持对象是农田, 应采用防冲设计, 平原河道, 坡降小, 保护对象是城镇和村庄, 应采防洪设计。根据该项目区的保护对象, 主河道应采用防洪设计, 支流应采用防冲设计, 这样有利节约投资和保护生态环境。

4 结语

该项目区的河道整治, 需要各部门和各专业人员的紧密配合, 统一协调, 提出最优的整治方案。应以“河畅, 水清、岸绿、生态修复”为前提, 抓住重点水景观项目的设计, 带动其它河段和支流的整治, 打造出全新的同项目区相匹配的水环境, 做到人水和谐。

参考文献

[1]张晓兰.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 2005.

城河建设 篇4

作为陶瓷卫浴企业只要能够把这个市场进行锁定则可以创造一个好的成绩, 房地产市场将成为支持陶瓷卫浴企业的一个护城河, 未来陶瓷卫浴企业的盈利方向可以分为两个, 一个就是房地产市场, 一个就是大众消费市场。随着目前房地产精装房模式的不断涌现, 陶瓷卫浴企业必须预先锁定此类项目才能获得这部分利润。可以预计2014年包括未来几年, 房地产市场上升态势是依然不会改变的, 自然卫浴陶瓷企业也该有信心逆转不利局面。

城河建设 篇5

西安护城河拱桥作为连接城墙内外的必经之路, 保证其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目前, 西安已建和在建地铁线路有四条, 其中已建的地铁一、二号线和在建的四号线都从拱桥下穿过, 但是与地铁一、二号线不同的是地铁四号线盾构区间隧道两次下穿和平门外护城河拱桥, 可见西安地铁一、二号线单线下穿拱桥的设计经验不能完全照搬。本文在西安地铁一、二号线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重新提出老桥的沉降控制标准; 同时对施工期间的护城河拱桥保护措施作出了相应细化, 可供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参考。

1 工程概况

1. 1 护城河桥概况

和平门护城河桥为单跨拱形桥, 修建于1960 年, 桥宽30. 34 m, 拱圈宽度25. 04 m。拱圈跨度为18 m, 矢高3 m的弧形拱, 拱圈采用120 号砂浆砌200 号混凝土预制块。桥台用80 号水泥浆砌块石, 并浇筑350 号混凝土座, 桥长为33. 2 m。2014 年10 月和平门护城河河道进行改造施工, 河道边坡采用浆砌块石重新修整, 河底及人行平台以下河床部分均采用C25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翻修, 结构厚度为200 mm;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原浆砌石河床之间采用灰土回填, 并在河道南侧加设钢筋混凝土箱涵, 箱涵为钢混凝土结构。和平门外护城河桥现状见图1。

拟建地铁四号线和平门站—大差市站区间在里程Z ( Y) DK14 + 700. 000 ~ Z ( Y) DK14 + 735. 000 范围下穿护城河老桥; 区间左、右线沿桥纵向 ( 南北向) 分别下穿护城河老桥基础, 左右线间距约为22. 0 m ~ 24. 0 m, 隧道结构与老桥基台间最小净距约11. 0 m。隧道与护城河桥平面关系见图2。

1. 2 水文地质条件

此段护城河在桥址处略窄, 其他地段略宽, 上口宽约33 m ~47 m, 底口宽约13 m ~ 23 m, 渠深约8 m, 水深约2. 0 m ~ 3. 0 m。

盾构穿越和平门护城河拱桥范围内地质自上而下为: 素填土、新黄土、古土壤、老黄土、古土壤和粉质粘土层。隧道洞身位于 (4) 1-2老黄土层和 (4) -2古土壤层中。地下水位埋深约6. 5 m ~8. 7 m。

2 数值模拟计算

2. 1 拱桥模型概况

盾构隧道下穿和平门拱桥施工时将会导致地层位移, 从而引起拱桥变形和应力变化。通过建立地层—结构三维模型, 考查盾构由南向北下穿施工对拱桥的影响情况。三维模型如图3 所示, 模型长93 m, 宽90 m, 高34 m, 共240 327 个单元。

2. 2 计算参数

地层参数取值见表1。

结构参数见表2。

隧道与拱桥的位置关系如图4 和图5 所示。

2. 3 和平门拱桥计算结果及分析

本次数值模拟计算分别以盾构隧道由南向北右线贯通和双线贯通两个工况为研究对象, 分析地层、老桥位移情况和结构受力情况。具体计算结果见图6 ~ 图9。

工况一: 右线隧道贯通。

工况二: 双线隧道贯通。

由地层和拱桥沉降图可知, 当右线贯通时, 南侧桥面沉降最大为8. 2 mm, 北侧桥面沉降最大为9. 9 mm, 桥面形成0. 094‰ 的纵坡; 桥墩最大差异沉降为3. 4 mm, 在靠近右线隧道侧; 当双线隧道贯通后, 南侧桥面沉降最大为12. 5 mm, 北侧桥面沉降最大为14. 7 mm, 桥面形成0. 12‰的纵坡; 桥墩最大差异沉降为4. 6 mm, 在靠近左线隧道侧。

由拱圈应力 ( Mises等效应力) 图可知, 左线隧道开挖后, 拱结构应力集度增加2. 1% , 双线隧道贯通后, 拱应力集度增加3. 3% , 主要集中在拱桥拱圈的顶部, 施工时应对此处加强监测。

3 沉降控制标准

通过本次拱桥的三维模型计算结果可得: 西安地铁一、二号线单线下穿拱桥沉降控制标准 ( 桥基的最大差异沉降量为+ 5 mm ~- 5 mm之间, 局部倾斜不超过0. 001) 已不适用。桥面最大竖向位移+ 5 mm ~ - 15 mm, 桥面形成的最大纵坡不大于1‰, 基础的最大差异沉降量在+ 5 mm ~ - 5 mm, 是可以保证拱桥安全的, 因此该标准可作为保护拱桥安全的控制标准。

4 加固方案及施工期间沉降

4. 1 护城河桥加固设计

1) 脚手架满堂支护方案。为了防止由于意外原因导致拱桥坍塌, 同时考虑到经济性和不破坏老桥原状, 较好的保护文物景观和本体, 盾构下穿前在护城河老桥桥拱内搭设满堂 48 ×3. 5 钢管碗扣式脚手架支护; 考虑到混凝土箱涵顶板无法承受竖向脚手架荷载, 故采用型钢拱架支护, 支护参数如图10 所示, 现场施工如图11 所示。

2) 预埋袖阀管加固地层措施。盾构下穿前沿老桥基础四周预埋两排袖阀管, 加固深度地下3 m ~ 11 m, 盾构机通过时根据监测情况可进行补偿注浆, 控制拱桥沉降保证安全, 如图12 所示。

4. 2 施工期间沉降

西安地铁四号线左、右线盾构隧道于2015 年6 月~ 9 月完成和平门护城河桥两次下穿, 根据西安市地铁四号线试验段[第三方监测项目D4JCFW-1 标段]监测成果报告, 沿拱桥纵向在左、右线上方桥面分别设5 处沉降监测点、在桥基处分别设2 处沉降监测点、在河道底板分别设3 处沉降监测点, 监测发现后施工的右线上方北侧桥面出现累计最大沉降- 14. 7 mm, 桥基南、北侧差异沉降累计最大值为- 3. 8 mm。护城河老桥桥面沉降变形曲线见图13。

根据施工期间监测数据, 拱桥桥面竖向位移值、桥面形成的最大纵坡值、桥基差异沉降值均超过控制值, 并与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通过对桥体现场巡查及观测, 拱圈和桥基均未出现裂缝等破损现象, 拱桥保护良好。

5 结论及建议

1) 通过理论计算和施工验证, 在双线下穿老桥情况下, 桥面最大竖向位移+ 5 mm ~ - 15 mm, 桥面形成的最大纵坡不大于1‰, 基础的最大差异沉降量在+ 5 mm ~ - 5 mm, 可作为保护老桥安全的控制标准。

2) 两次下穿对老桥影响明显大于单次, 首次下穿时隧道上方老桥桥面最大累计沉降量为9. 9 mm, 二次下穿时土层扰动明显, 隧道上方桥面最大累计沉降为14. 7 mm, 后下穿隧道上方桥面沉降值大于先下穿的, 且后下穿隧道施工对先施工隧道上方地层影响较小, 这与线间距较大有一定关系。

3) 设计采用满堂脚手架加固老桥, 既经济安全, 拆除后又不影响老桥原状, 较好的保护了文物景观和本体, 同时预埋袖阀管跟踪注浆方案也是切实有效的。

4) 根据现场施工经验, 施工中建议土仓压力控制在0. 2 MPa以内, 掘进速度控制在30 mm/min以内, 做好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 二次注浆压力可控制在0. 25 MPa, 尤其在第二次下穿施工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摘要:结合西安地铁四号线盾构隧道两次下穿和平门外护城河拱桥工程, 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模型, 计算研究了地层、拱桥沉降及受力情况, 制定了拱桥加固措施和保护方案, 提出了拱桥保护的沉降控制标准, 并分析了实际施工过程中沉降监测数据, 验证了拱桥沉降控制标准的合理性。

关键词:盾构隧道,拱桥,数值模拟,沉降标准

参考文献

[1]GB 50175—2013, 地铁设计规范[S].

[2]文保军, 侯莉娜, 邹鑫.地铁隧道下穿护城河老桥段沉降数值模拟分析[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5 (1) :34-36, 40.

[3]侯超群, 康佐, 侯晓亮, 等.西安地铁2号线下穿南门护城河段地表沉降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34 (1) :102-104.

[4]雷永生.西安地铁二号线下穿城墙及钟楼保护措施研究[J].岩土力学, 2010, 31 (1) :1.

城河建设 篇6

1 园林植物的配置要求

人是环境的主体,是具体的使用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才能使绿化环境的活力得以再生。植物是具有生命的,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穿于环境设计之中,同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这样既满足了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也符合植物生长的特性。园林绿化时植物配置应讲究园林艺术构图,突出植物的造景功能,以满足人们的赏景要求。

1.1 满足生态要求

园林绿化设计中应该合理设计植物群落;努力提高绿化覆盖率,突出生态效益。所谓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有层次感,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构成一个和谐立体植物群落。

根据植物的不同习性,分层次种植,以满足生态要求。植物配置时可分为:适于作上层栽植的植物,如:落叶乔木有银杏、栾树等;常绿乔木有香樟、杜英、深山含笑等。适于作中层栽植的植物,如:耐荫的有红瑞木、金银木、棣棠等;半耐荫的有紫荆、红叶小檗、杜鹃等;不耐荫的有紫薇、红叶李、月季等。适于作下层栽植的植物,如:地被植物有红花酢浆草、紫花地丁等及各种草坪草。适于作立体栽植的植物,如:爬藤类的有爬山虎、紫藤、爬藤月季、凌霄等;悬垂类的有黄素馨、吊兰等。

1.2 满足景观要求

根据生态园林的原理,在满足园林绿地使用功能基础上,还应努力创造丰富的植物景观效果。只有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景观特色的园林绿化环境,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才是舒适、优美的绿化环境。

首先在植物应用中要进行意境创造。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园林植物以其千姿百态的形状,姹紫嫣红的色彩,雄浑的气势和幽深的境界有关,而且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人类的某种品格和精神的象征,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

其次是通过季相变化来进行植物应用。绿化环境与人们生活、憩息联系在一起,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人们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注意选择不同季节的观赏植物构成具有季相变化的时序景观。植物是园林绿地中具有生命活力的构成要素,随着植物物候的变化,其形态、色彩、景象等表现各异,从而引起园林风景的季相变化。因此,在植物配置时,要充分利用植物物候的变化,通过合理的布局,组成富有四季特色的园林艺术景观。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可采用分区或分段配置园林树木,以突出某一季节的植物景观,如春花、夏荫、秋色、冬姿等。在主要景区或重点地段,应做到四季有景可赏。还可以选择在观形、闻香、赏色、听声等方面的有特殊观赏效果的树种植物,以满足人们不同感官的审美要求。如松柏、垂柳等主要是观其形;樱花、红枫等主要是赏其色;丁香、腊梅等主要是闻其香;巧妙地将这些植物树种配置于一园,可同时满足人们五官的愉悦要求。

最后是通过不同的配置方式来进行植物应用。植物配置时可以运用不同的配置方式,组成有韵律节奏的空间,使园林空间在平面上有收有放、疏密有致,在立面上高低参差、断续起伏,一般应在平面上注意配置的疏密和树木丛林曲折的林缘线,在立面上注意林冠线的高低变化。平面上突出曲直变化可在边缘栽植,利用花灌木或色叶灌木矮小、枝密叶茂的特性,构成流线型的图案,使之形成一条曲折变化的曲线。或在绿地边缘挑出几个孤植球,增加边缘线曲折变化。立面上突出林冠线起伏变化的手法有利用尖塔形植物如水杉、龙柏等,此类植物构成林冠线起伏变化较强烈、节奏感较强;也可利用地形变化,使高低差不多的植物也有相应林冠线起伏变化,这种变化较柔和,节奏感较慢。

园林植物的应用是绿地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绿地的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因此,要搞好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必须合理的进行园林植物配置。

2 以绍兴温馨花园和环城河绿地为例分析园林植物应用中的不足之处

该绿地原为宅间绿地(两幢房子之间的绿地)。但是由于旁边为西侧次入口,虽然人流量不是很多,但是还是有不少前面那幢住户直接穿过绿化带,日积月累,绿化带上就走出了一条小路。其实,绿地的设计中特别是园路的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应该考虑居民行走的方便。如果当初设计时在草坪上布置一些汀步或者在围边时真接分成两部分,就不会形成黄泥小路了。当然,也可以通过植物的应用来弥补这一缺陷。如用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组成视线的阻隔,也能从一定角度阻断人们抄近路的心理想法。或者用绿篱围边来阻断。

原来这绿地设计为中间一棵桂花树(大灌木),四周四棵海桐球,应该是很不错的植物配置,但是由于这块绿地面积不大,加上后期管理的不好,四周的海桐球长得过大,失去了原来的设计效果,同时向外生长,也影响了人的行走。因此,在植物应用的过程中应该多考虑今后的可持续发展。

圆弧型的坐凳和靠背,本来是恋人在河边很好的休憩谈天的场所。但是后面的绿篱过密过高,坐在那里虽说私密度较高,但是显得过于荫蔽。特别是晚上灯光较暗的时候坐在那感觉更不舒服。而且这个形状加上高绿篱,说的不好听点,我感觉像墓碑,总是心里觉得怪怪的。

参考文献

[1]陈坚.植物及生态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桑景拴.植物保护从园林设计开始[N].中国花卉报,2004-7-29

上一篇:公司合作社下一篇:行程时间动态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