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研究生(共12篇)
管理学研究生 篇1
最近几年, 扎根理论研究法 (grounded theory method) 在国内外管理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2], 国内也出现了一些介绍乃至运用扎根理论的社会学与管理学研究成果[3,4,5,6]。作为一种重要的归纳式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被主流学者认为是当前在中国开展管理研究时的一种“必要且适宜的研究工具”[7]。在我们对本土管理知识尚缺乏充分的归纳和总结的情况下,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开展基于中国情境的管理理论研究, 是与西方主流管理理论进行比较、对接的重要手段, 也是开展跨文化管理研究的必要步骤。但相对于当前管理学研究领域主流偏重量化的研究, 国内外发表的扎根理论研究成果明显是少数, 学者们在运用这一方法时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困惑。基于此, 本文结合国内外运用扎根理论开展管理研究时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 以便为管理学者正确、规范地使用这一方法提供借鉴, 推动扎根理论研究法在中国管理研究中得到更广泛地运用。
1 扎根理论研究法的基本思路与程序
Glaser和Strauss首创并发展的扎根理论是一种质化研究方法[8], 其基本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9]。与量化实证研究不同, 研究者在进入田野调查之前并不提出理论假设, 而是直接从调查资料中进行经验概括, 在不断比较过程中提炼出反映社会现象的概念 (concept) , 进而发展范畴 (category) 以及范畴之间的关联, 最终升华为理论。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归纳式研究方法, 直接扎根于现实资料的理论便是其成果的体现。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证据的支持, 但它的主要特点不是经验性, 而在于它从经验资料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和观点[10], 发现新的互动与组织的模式[2]。
扎根理论的主要思想通过开放性译码 (open coding) 、主轴性译码 (axial coding) 和选择性译码 (selective coding) 这三重译码过程来实现。
(1) 开放性译码。
开放性译码就是把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分解, 针对资料里所反映的现象, 不断比较其间的异同, 进而为现象贴上概念标签, 再把相似概念聚拢到一起, 提炼出更高一级的概念——范畴, 从而把资料概念化、范畴化。在这个过程中, 要不断提出问题, 比较资料的异同, 并根据已经显现出的概念、范畴来进行理论采样 (theoretical sampling) , 确定要进一步搜集什么资料、去哪里搜集;搜集完资料后, 再把新的资料与原有的资料以及已经提炼出的概念与范畴作进一步比较, 如此不断地分析和比较, 从而发展出主要的范畴。
(2) 主轴性译码。
主轴性译码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和建立主要范畴间的各种联系, 从而展现资料中各部分的有机关联。Strauss 和Corbin提出了一个典范模型 (paradigm model) [11], 即所分析的现象与其原因、背景、中介条件、行动与互动的策略以及结果之间所体现的逻辑关系。通过与资料的进一步互动, 研究者可以把主要范畴的关系按照这个逻辑予以展现。于是, 以一种抽象的形式, 资料又被组合到了一起。
(3) 选择性译码。
在这一阶段, 研究者通过描述现象的“故事线”来梳理和发现核心范畴 (core category) , 把核心范畴与其他的范畴系统地联结起来, 搜集新的资料验证其间的关系, 并进一步通过资料与正在成型的理论的互动来完善各个范畴及相互关系, 从而建立起概念密实、充分发展的扎根理论。
可见, 扎根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从理论层次上描述现象的本质和意义, 从而建立一个适合于资料的理论[12]。在这个过程中, 持续的资料搜集与资料分析的互动与比较体现在每一个译码阶段, 这种比较与互动也指引研究者下一步的资料搜集 (即理论采样) 。因此, 连续比较和理论采样是扎根理论的两个根本特征, 扎根理论研究法也被称为“连续比较方法”[8]。
2 扎根理论研究法在管理研究中的应用问题分析
2.1 扎根理论适用的管理研究问题
扎根理论最初是社会学者为社会学研究开发的研究方法。作为一种质化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特别适合对微观的、以行动为导向的社会互动过程的研究[11]。它之所以不断延伸到其他学科领域, 关键在于很多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对象具有过程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例如, 管理学以各类组织和各种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研究的是组织内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以及组织与组织的互动过程, 因此, 管理学研究非常适合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
擅长运用这一方法的营销学者Goulding认为, 作为一种一般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已经进入了一系列学科领域:社会学、心理学、现象学、护理、社会网络、教育以及管理学, 等等。在管理学领域, 组织文化、员工对工作的态度、职业发展、营销、广告和大众传媒、电子数据交换、战略联盟、系统开发、竞争战略、旅游者行为等方面, 都有学者用扎根理论方法作出了探索[13]。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 Suddaby认为, 作为一种解释性方法, 扎根理论秉承的是建构主义的本体论和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因此, 扎根理论更适合于某些研究问题。例如, 它最适合于理解行动者 (actor) 从主体间的互动中构建意义的过程, 也适合于有关个体解释现实的知识的构建[2]。基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差异, 扎根理论研究法不适合对“唯一的客观现实”的描述和解释——这是实在主义者所追求的目标。
从扎根理论自身的使命角度看, 扎根理论致力于发展新理论[11], 发掘对现象的新的理解和认识[10], 因此, 扎根理论特别适合于缺乏理论解释的或现有理论解释力不足的研究领域。例如, 李志刚 (2007) 发现在创业领域存在着创业者多次直接或间接参与创建新企业的现象, 但对于这样一种非常特殊的“连次创业”现象 (李对此现象的“概念化”) 却缺乏研究, 于是他对这一现象开展了扎根理论研究, 并取得了初步的结论[12]。又如, Browning等对于前人没有注意到的现象——为什么在高度竞争性的行业中能出现合作以及合作为何能够得以持续——的原因进行了扎根理论研究, 得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结论[14]。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因此说, 对于存在理论空白点的管理学领域, 只要存在“行动或互动性”和“过程性”, 大都可以用扎根理论研究法来开展研究。
2.2 扎根理论研究中的资料分析
有些研究这样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先采取案例研究的方法设计, 然后通过访谈等手段搜集资料, 最后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15];有些甚至用扎根理论方法开发的理论去验证预先提出的理论假设[2], 等等。我们认为, 这些研究是对扎根理论方法的误用。
扎根理论被定义为“一种运用系统化的程序, 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质化研究方法”[12]。可见, 扎根理论并不只是一种“资料分析方法”, 而是一套系统、完整的研究策略, 包括完整的研究设计, 系统地进行资料搜集、资料分析和理论提炼, 遵循的是连续比较、理论采样等扎根理论的基本方针。连续比较意味着资料搜集和资料分析是同时进行的, 即搜集到资料以后, 立即对资料展开分析, 寻找新的资料中与已经形成的概念、范畴或关系的异同之处, 所以资料的搜集与分析伴随着整个研究过程, 直至达到“理论饱和”, 即新的资料中再没有新的概念、范畴或关系出现。把资料搜集和资料分析割裂开来的研究并不是真正的扎根理论研究。
扎根理论方法的使命非常明确:经由质化方法来建立理论[12]。如果试图把资料搜集与所谓的“用扎根理论进行分析”相割裂, 抛弃与之相关的连续比较原则和理论采样原则, 或者试图把扎根理论看作是验证假设的工具, 那么就是从根本上背离了扎根理论方法, 因此, 此类研究不能算作是扎根理论研究, 其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也很值得怀疑。这类研究把不同的方法混杂起来, 有的是无意识的误用, 有的似乎要发展方法, 但他们所采用的混杂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却缺乏充分的依据, 因此, 可能会对其他研究者产生严重的误导。例如, 将扎根理论方法用于验证理论假设, 会使实在主义研究者认为扎根理论遵循与之类似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而实际上, 扎根理论方法与实证主义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论和哲学渊源[2]。
2.3 扎根理论研究中文献的正确使用
在扎根理论研究者中, 有人认为扎根理论研究就是从资料中发现新的理论, 先期读了文献容易受到现有文献中的概念和理论的干扰, 因而没有必要在研究初期进行文献回顾。这是对扎根理论的一种误解。其实, 研究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合理地使用文献。
同任何研究方法的使用一样, 研究者只有通过文献阅读才能够发现对于所要研究的现象或问题现有理论是否给出了解释, 或者现有的理论解释是否充分, 等等, 以进一步决定是否要进行扎根理论研究。Smith和Biley建议, 在研究初期做一般性的文献阅读即可, 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相关背景知识、获得对研究问题的一般感觉, 另一方面有助于识别理论空白区。但应该注意, 研究者确实不宜在文献中浸淫太深, 否则容易在研究初期就被预设的各种概念和假设限制思路, 可能会妨碍新的概念和理论的开发。
同时, 文献阅读也是提升理论触觉的重要策略。在扎根理论等质化研究中, 研究者本身也是研究工具, 研究者的经验、知识基础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她能够观察到什么, 得出怎样的解释, 就像一个根本不了解宗教的人去研究教会改革中的组织认同问题, 是很难得到深入的和富有解释力的结论的。除了初期的文献阅读, 在搜集田野资料时与文献阅读结合起来, 对于指引研究者的进一步理论采样、提高研究者的理论触觉大有裨益。Strauss和 Corbin曾经举例, 一位社会学研究生以访谈为基础来看文献, 再由文献指引去开展访谈, 这样一个文献和田野资料不断互动的过程推动了研究的开展[11], 如果该学生不去看文献, 恐怕在田野调查时难以提出合适的问题 (因为其研究中会涉及到一些很专业的医学词汇) 。在这个例子中, 文献起到了提升理论触觉的作用。
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发现理论后, 还需要一个理论回嵌的过程。任何社会现象之间都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 不可能存在完全孤立的现象或理论, 因此, 扎根理论方法最终提炼的结论需要与现有理论进行比较、互验[12], 只有把新发现的理论融入现有文献中, 才能更好地揭示研究结果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2.4 扎根理论研究成果的正确表达
在管理研究中, 质化研究成果的表达需要格外地仔细。主流的量化实证研究大都采取八股式的体例, 给人严谨、规范的感觉, 因此, 更容易让读者接受。而质化研究由于大多采用归纳式方法发展理论, 因而往往具备极为丰富的资料 (richness) , 如何合理地展现理论与相关的证据, 既不把读者淹没在资料中以避免堆砌感, 又让读者感觉理论真正扎根于资料而不是凭空产生, 这确实是个难以处理的棘手问题。我们认为, 除了在文章的开始或结论部分清晰、简洁地阐述研究发现以外, 还可以采取如下几种写作策略:
(1) 详细阐述研究方法设计。
有的研究成果对方法设计部分叙述不够, 有的甚至仅仅是用“按Glaser和Strauss (1967) 发现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一笔带过, 这样的研究成果很难令读者信服。好的扎根理论研究一般都会对方法的合理性和方法设计的细节进行详细的阐述。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向明所做的留美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3], 其研究设计部分非常清楚地阐明了研究问题的提出、方法的选择、抽样的方法、收集资料的方法以及分析材料和构建理论的过程, 使读者有一种身在田野、亲自参与的感觉, 这显然对于提高研究信度和研究成果的可接受性大有裨益。
(2) 研究成果中展示研究过程。
展现研究过程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其一, 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展现研究过程和研究细节。对于期刊论文, 这是非常重要的策略。比如韩炜在正文中通过列表的形式, 展示了资料的概念化、范畴化过程[4]。而对于学位论文, 除了正文中可以举例以外, 应在附录中尽可能完整地展现译码过程与理论发展的相关信息。其二, 可以明确地展现每一研究阶段所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通过问题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 能够更清楚地展现扎根理论“连续比较”的根本特点[5]。期间, 还可以通过直接引用观察资料或被访者的谈话来佐证相关观点, 从而反映与资料的互动以及研究者的思考历程。其三, 通过画图的方式, 展现概念和范畴的演进以及范畴间关系的发展[13], 也是展示成果形成过程的比较清晰的方式。
总之, 研究成果的表达本身也是个研究思路再梳理的过程, 也许会有意外的灵感或发现;同时, 好的表达也会更容易被评阅者接受, 有助于成果的发表。因此, 研究者应该扎实地掌握扎根理论研究的这一基本功。
2.5 扎根理论研究中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正是因为扎根理论研究需要分析和整理大量的资料, 国外已经出现了不少质化研究软件分析工具 (如NUDIST、ATLAS.ti等) , 以方便扎根理论研究者对资料进行译码、找寻范畴关联等分析和研究工作, 大大地减少研究工作量。国内管理学界最近也出现了采用ATLAS.ti辅助资料分析的扎根理论研究[6]。
对于计算机辅助资料分析, 国外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拥护者, 特别是软件开发者声称软件的使用有助于减少费时费力的译码工作, 从而帮助研究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更重要的方面去;而批评者则认为, 计算机程序对非结构化的资料的处理能力有限, 对影响研究质量的情景因素难以识别, 而且也会对研究者的思考过程产生负面作用, 而思考中的灵感与洞见正是质化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元素。
我们认同后者的看法。扎根理论研究依赖于研究者对资料中隐性信息的敏感性[2]。作为一种解释主义的研究方法[2,3], 扎根理论强调研究者对所研究的情景的理解, 从而帮助研究者充分地解释行动者的行动与互动的真实含义, 而计算机软件只能对可文本化的信息加以译码, 对于很多隐性信息, 计算机软件无能为力。例如, 行动者的一个手势、一声叹息、一个夸张的面部表情, 等等, 这些信息只有研究者本人才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其中的意义, 也只有研究者本人才能把这些隐性信息融入到思考与分析过程中去。因此, 在这个意义上, 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会影响到所开发的理论的质量。对于初学者来讲, 尤其应该注意的一点是:取得研究成果并非是唯一的目的, 在扎根理论研究过程中的经历——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可能都是非常宝贵的收获, 亲身经历完整的研究过程对于研究者研究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13]。
3 结论
总之, 对于管理学者而言, 要做好扎根理论研究并不容易, 需要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研究问题来确定是否选取这一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 要注意方法的整体设计、文献的合理使用以及研究成果的正确表达, 更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才有可能完成一个高质量的扎根理论研究。
研究方法的创新是推动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力量。扎根理论研究法在诸多社会科学领域的逐步兴起暗示着其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适用性。作为管理学者, 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方法对于当前中国管理研究的巨大价值, 积极推动这一方法在管理领域中规范、正确地使用, 从而发展出更多和更高水平的“扎根”的管理学理论, 推动我国管理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摘要:扎根理论研究法等质化研究方法在国内外管理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阐述扎根理论研究法基本思路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扎根理论研究法在适用研究问题、资料分析、文献阅读、成果表达、计算机辅助分析等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以便为研究者正确、规范地使用这一方法提供借鉴。
关键词: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管理研究,质化研究
管理学研究生 篇2
美国留学管理学专业申请方向1、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项目管理是基于被接受的管理原则的一套技术方法,这些技术或方法用于计划、评估、控制工作活动,以按时、按预算、依据规范达到理想的最终效果。
美国留学管理学专业申请方向2、Engineering Management
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具备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及法律知识,能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在工程建设领域中,从事投资决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程项目监理,宏观调控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美国留学管理学专业申请方向3.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科学技术对施工项目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管理。施工项目管理是指由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的管理。
美国留学管理学专业申请方向4、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国际商务,这个专业涉及行政、金融、人力资源管理及市场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它成功的提供行政、金融、人力资源、IT、市场、零售业、商务管理等方面的教育。美国专家表示这是目前很热的一门专业,专业网站曾将其列入就业率前60强之一。简单来说10个人中9个半可以就业,而且个个高薪。
美国留学管理学专业申请方向5、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企业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运作、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等各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的规章准则。企业制度包括产权制度、运行制度和管理制度。其中,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基础管理不可替代的工具。制定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使企业内各项活动行之有效地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日新月异以及企业发展壮大,过于陈旧的“硬”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越来越多的制度应逐渐“软”化,符合企业的变革与创新。
美国留学管理学专业申请方向6、Technology Management
科技管理是一门整合型的学科,囊括了一般的企业经营及科技管理的专业知识,前者包括了市场行销学、财务管理学、人事组织管理学及策略管理学;而后者的重点则在于科技产业的经营管理,包括技术预测与影响评估、技术移转与策略联盟、创新与创业投资、智财权管理、科技政策与国家创新系统、研发管理等。科技管理教育的最大宗旨在于培育科技产业之经营与管理人才,致力于科技管理学术研究与理论探讨。
美国留学管理学专业申请方向7、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浅谈管理学教学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现状;对策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快,中国的经济发展增速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中国所面临的管理型人才缺口非常大,因此对管理型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管理学作为高等院校一门专业课程,理论性极强,所涉及的面也较广。管理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管理的概念和内涵,掌握管理规律和管理技巧,并且使学生能够将掌握到的这些理论知识合理的应用到管理实践中,能够较好的完成管理工作。高校管理学课程在经过多年的摸索,在教学实践中也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结合到管理工作实际来看,管理学的教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本文就从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解决管理学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更好地进行管理学教学。
一、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高校的课程设置,既有综合素质教程,也有针对专业课程所设置的专业课。不同的教学属性自然就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自然也就会存在着不同的课程设置。而管理学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基础课程,在不同专业领域中所占据的地位和作用当然也会不同。所以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药充分地考虑到学习者的专业属性,从他们的教学需求出发来进行管理学课程的设置。许多高校在对管理学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专业属性,而全部对管理学课程进行统一的设置,教学针对性不强,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当然也不十分理想。
2.管理实践课程较少
根据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现今的管理学课程教学并不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往往都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只注重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教学方法往往很难帮助学生将理论化的知识转变成管理实践操作技能,不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而由于理论知识往往都是万年不变,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又没有结合时代问题进行实例教学,所教授的内容就会缺乏时效性,课程的相对吸引力也会下降,所培养的学生也很難满足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
3.教学方式单一
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到“学”的单向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在现今依然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在高校课堂中,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课堂化的“填鸭式”教学,很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互动式教学在高校的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被忽略的,教师没有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开发多种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太过于单一,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缺乏,实践教学质量制度不规范
西方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既是大学教授,同时又是咨询公司的专家,或在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任职。我国的教师来源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所学习的东西从理论到理论,实践教学方面的意识弱、实践能力普遍欠缺,有些不能正确指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使实训效果大打折扣。很多高校对学生的课本知识考核严格,而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考核不到位,不能全方位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及时反馈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对策研究
1.完善管理学课程设置
高校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管理学课程时,应当针对不同的专业属性,对管理学课程进行合理化的设置。并且在设置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不能只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给学生,而忽视他们对实践课程的需求。最好能为学生设计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明白许多管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这比教师的枯燥灌输所能取得的教学效果可是大得多。合理化的课程设置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更是培养高水平管理人才关键的一步。
2.推进教学改革,要以案例教学为核心
一般的教师都有经验,在给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往往就比较大,但是如果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话,学生很快就会感觉到厌烦。所以进行管理学教学,同样不能只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最好能够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将管理学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完全融入到实际案例之中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既不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厌烦心理,同时也能接触到枯燥的理论知识。
在做案例选择的时候,要选择那些既方便学生理解,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也能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案例。要更多的采用巩固知识型案例和启发式案例,来帮助学生既巩固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启发学生对管理学知识作出一定的自我思考。而在案例选择好之后,要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组织安排,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达到这种教学效果,就是案例教学的成功。
3.加强实践教学
高校应当加强与当地的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给学生创作更多的实践机会,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到第一手的管理知识,而且对学生之后的就业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理论知识是死的,只有学生在亲身的实践过程中领悟到管理学的要义和内涵,才能真正将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长峰.管理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2010(03).
[2]魏传立.以新公共管理理论解析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J].中国对外贸易,2012(7).
作者简介:
管理学研究生 篇4
一、循环经济内涵概述
循环经济为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 该种经济模式的本质体现为在能源、物质的循环再生过程中促进经济增长得到有效实现。在应用该种经济模式的过程中, 人类所进行的生产、分配、消费等过程中均需融合于自然界物质能量的循环过程中。促进循环经济得以发展的重用提前条件表现为严格遵循自然界的能量、物质所具有的循环再生规律。
二、管理学研究缺位具体表现
(一) 管理学研究成果的缺位
循环经济研究中, 管理学研究的缺位首先表现为, 目前研究所得的成果还不能为低碳经济的有效发展创造良好的理论依据和健全的分析工具。在循环经济研究中个, 对管理学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且还存在较多的内在缺陷。因此, 管理学研究还无法很好地适应循环经济发展需求, 进而导致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 管理学研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位。研究成果缺位具体表现为, 管理学研究成果通常较难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检验。导致这个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现阶段的管理学研究过程中所应用的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缺陷。同时, 在管理学的研究过程中, 滥用数学工具的现象还较为严重。解决该种缺位需要加强对我国学术研究评价体系进行有效改革, 同时还需积极应用学术研究风尚来进行引导。
(二) 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缺位
现阶段,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其所需要的理论支撑表现出多样性, 囊括了自然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社会组织行为、企业运营机制等诸多内容。在我国, 传统应用的管理学研究路径范式表现出明显的缺位现象。在实际研究过程中, 通常选择单一的出发点展开深入研究, 理论范式表现出明显的相互割裂。这种研究范式无法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无指导意义。导致这种缺位状况出现的原因表现在以下结果方面:第一, 一些管理学的研究者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定为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进而导致管理学和经济学二者相互交融的研究模式形成。第二, 直接沿用行为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应用的分析范式, 将团体、个人的行为方式作为实施管理学研究的主要依据。该种研究范式普遍被应用于我国管理学研究中。该种分析范式主要强调的是通过对人进行激励和约束的机制来实现对人进行管理, 因此其无法成为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有利管理工具。第三, 一些管理学家在进行研究过程中, 给予国内基本国情, 提出根据实际国复兴古典管理理论这一主张。这种主张实质上是继续使用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其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
(三) 管理学研究缺乏原创性所造成的缺位
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时, 企业管理实质上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延伸, 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未能按照市场变化来对自身的生产产量、价格等进行调节。所以, 我国在, 于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相适应的管理学理论还较为匮乏。改革开放后, 诸多西方管理理论进入我国, 成为经济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趋势。但是西方的理论并不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经济发展。因此, 管理学研究必须要在合理借鉴的基础上有原创性才能本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解决循环经济研究中管理学研究缺位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 转变企业发展理念
想要还需为政府决策提供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的理论依据, 从宏观角度上, 必须加强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行为进行统一管理和制约。经济学研究者在对企业发展模式选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往往将企业假设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具有主体性的理性“经济人”。在不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 企业通常不会转变传统生产模式。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 即使有利可图, 企业也不会直接放弃传统生产模式而选择循环经济。因此, 经济学研究者们认为, 必须加强法律建设, 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来促进循环经济得到有效发展。站在政府规制的角度上看, 经济学研究的实施必须具有实效性。但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 经济学对人、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适应情境变化的能力均往往被忽。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法律、政策的应用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在管理学中, 高度重视人、企业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并且可以通过有效管理来实现对该两种能力进行不断激发和有效引导。对其企业的发展来说, 法律及政策的强制、市场优胜劣汰、技术发展等外部压力特别重要。这些外在压力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刺激作用, 进而促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被动地遵循相关法规政策。但是,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影响其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内在动力。除了利润的趋势之外, 企业社会价值观、企业道德责任感等也对企业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因此, 在管理学的研究过程中, 必须加强重视对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等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塑造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价值观和文化。
(二) 加强企业运行机制建设
经济学研究者认为, 在生态企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从生产方式、运行机制进行变革。运行机制为企业实施相关生产活动的制度环境, 其可促进企业内部形成具有统一性的目标, 促进企业的凝聚力得到不断增强, 进而使得企业中的各个员工均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企业生产中, 真诚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这样的环境中, 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可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还会积极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监督, 促进企业生产不断向规范化发展。在具有生态化的运行机制中实施生产方式的变革, 才可促进企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现阶段, 我国生态企业建设均是重视对生产方式进行变革, 而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等的建设均较为滞后, 因此生态企业建设未能取得理想成效。因此, 管理学应加强对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全面分析企业目前的运行机制, 积极分析其与生态企业建设的适应性。然后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运行机制作为试点, 对其有效性进行检验, 并针对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不断改进, 进而促进生态企业建设成效得到有效提升。
(三) 企业情境应对策略
在经济学中, 基于对宏观政策服务目标进行充分考虑, 往往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行为视为是被动的。例如外部性理论的提出就是将企业假设为不负责任的环境中的行为主体。但是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结果显示, 企业处于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时, 通常均可以快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甚至能够预先做出反应。例如随着循环经济相关政策地不断出台, 政策的内容从笼统逐渐发展为具体, 其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企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不能只是被动的接受, 而是需要主动地进行吸收和消化, 通过实际行为来促进企业生产经营能够更好的适应相关法律政策的具体要求, 进而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管理上, 可通过绩效评价标准变革等方式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当企业微观、宏观环境均不断发生变化时,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将绩效评价作为对经济效益进行衡量的唯一标准。在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过程中, 应是将多元利益相关者作为评价的主体, 将创造企业价值的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为评价的客体, 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共赢作为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总目标。由此可见, 在管理学中, 基于市场环境的多变性对企业的发展提出多元化目标, 其可促进企业能够在循环经济环境中得到更好发展, 提高企业应用多变生产环境的能力, 进而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束语
国内循环经济研究中管理学研究缺位现象的存在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阻碍作用。提高对循环经济内涵理解, 提高对循环经济主体企业的重视, 正确认识管理学研究缺位现象, 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可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进而促进其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兴琼.内循环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行为研究述评及建议[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5 (01) :201-202.
管理学研究生 篇5
1.公共管理的主体和客体。P437
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促进社会的发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满足公众需要而对公共事务和公共部门进行管理的活动。公共管理的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即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共企业等从事公共管理的组织。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公共企业是公共物品的重要提供者。
公共管理的客体就是公共事务,具体内容可分为社会问题、公共资源(13年考了辨析)和公共项目。
2.公共物品与公共事务。P445
公共物品是指产品和劳动的利益由社会成员共同享有。(在公共管理学的视野里,根据消费过程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一般把满足人的需要的物品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辩)“排他性”是指某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排除了他人消费该物品的可能性;“竞争性”则是指某人消费了某物品,就减少了他人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公共事务是指以提供公共物品为核心,涉及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满足其共同要求、关系其整体生活质量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最终结果。社会性、公益性、非盈利性以及规模性是其最主要的特征。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包括解决社会问题、管理公共资源、实施公共项目。
3.政府管理与企业(工商)管理的主要区别。P438(必考)
政府管理研究的是政府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企业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区别体现在:
(1)活动范围不同。前者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混合公共产品,后者主要提供私人产品。
(2)管理目标不同。前者追求公益性与以公正为主,后者关注利润,追求盈利目标。(13年考了辨析)
(3)资源来源不同。前者所耗资源来源于税收和预算分配,后者所耗资源来源于利润和投资收益。
(4)运行机制不同。前者依法行政,后者主要依靠市场机制。
(5)任用方式不同。前者采用选任、委任、考任的方式,后者采用聘用方式。
(6)组织形式不同。前者以层级的官僚制组织形式为主,后者以扁平化的组织形式为主。
4.公共管理的基本特性及公共性的具体表现。P438(13年考了简答)
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促进社会的发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满足公众需要而对公共事务和公共部门进行管理的活动。公共管理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管理性、公共性与社会性。其中,公共性最为重要。
公共性具体表现(1)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必须是“代表性、公益性和公务性”的有机统一体。(“代表性”要求公共管理主体必须是群众意志的代表;“公益性”要求公共管理主体的行为目标必须以公益事业的实现为价值;“公务性”要求公共管理主体的活动方式必须严格区别于处理私人事务。)
(2)公共管理对象的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对象就是公共事务,公共事务其根本特性就是公共性。
(3)公共管理目标的公共性。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最终的目标是要实现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
(4)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公共管理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平等、正义、公平、民主及责任等。
(5)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管理是管理主体运用公共权力实现管理目标的社会活动。
5.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P439)简、论
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促进社会的发展、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满足公众需要而对公共事务和公共部门进行管理的活动。(公共管理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社会中所有存在公共利益与公共需求的领域。)其内容包括:
(1)确定公共问题。就是如何确定社会基础性和共同性问题并加以解决。
(2)制定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主要途径。是指公共权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制定出解决问题的行为规范、行动指南和行为方案。这是公共管理的主要途径,是维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行动。
(3)管理公共资源。是指对各种公共资源(人、才、物、信息等)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4)提供公共服务。是指提供市场和公民无力或者不愿提供的公共物品,是公共管理的主要职能。
(5)进行危机管理。是指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过程,政府针对潜在的或者当前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的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
二、公共部门的角色和定位
6.公共部门的特性。P440
公共部门是指处理社会中各种公共事务、提供各种公共物品的部门,其中政府居于核心地位。公共部门具有以下特性:
(1)公共性。公共性是公共部门最根本的特性。简单的说,公共部门的职能是管理公共事务,宗旨是促进公共利益,资金来源和使用具有公共性,输出公共产品和服务,并且以促进社会效益的提高为评价标准。
(2)权威性。公共部门在处理公共事务时运用的是公共性质的权力,因而具有权威性。
(3)稳定性。组织体系和人员都是稳定的。
(4)合法性。是指能够被公众自愿认同,从而在行使公共权力时能得到公众的支持而不是抵触。
7.公共部门的功能。P440
公共部门是指处理社会中各种公共事务、提供各种公共物品的部门,其中政府居于核心地位。公共部门的功能表现在以下:
(1)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这是公共部门的基本职责。因为公共产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很容易导致“搭便车”情况的发生。所以私人部门不愿提供公共产品
(2)社会经济管理。包括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等。其中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是指公共部门要制定和维护规则、维护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环境。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因为市场机制本身无法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是因为市场机制本身是有缺陷的,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实施相应的政策来调控。
(3)战略管理。战略是其发展总目标的表现形式,它通过对带有长期性、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的谋划与对策研究,决定该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管理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涉及到组织政策的指定、组织结构的调整、资源的配置等;还涉及到组织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各项职能。
(4)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事分类、人员的招聘与培训、绩效评价与管理、薪酬管理等。
8.现代政府组织运作的基本原则。(P442)简、论(13年论述)
(对于政府,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解释。广义的政府概念,一般是指执掌公共权力的各类国家机构,包括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狭义的政府是指拥有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国家机构,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与传统集权专制政府相比,现代民主政府遵循以下原则:
(1)人民民主原则。政府权力是公民让渡或委托于政府的,政府仅仅是公众的代理人,公民理所当然地拥有控制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2)有限政府原则。现代民主政府的权力是相对的、有限的,政府权力以不侵犯公民合法权益为其基本限度。
(3)分权原则。之所以进行分权,一方面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导致公共管理的复杂化和专业化,从而出现了公共管理主体—政府功能的分化;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实现政府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
(4)法治原则。法治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政府权力的勘定和限制,是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和保护。
9.现代政府的职能。P443(简、辩)
政府的职能是指政府在社会活动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表明了政府的行为方向和基本任务,主要包括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大职能。社会职能是基础,政治职能是保障。其职能的演化趋势是政治职能将逐渐弱化,社会职能逐渐增强。政府的主要职能有:
(1)政治职能。制定公共政策,建设政府体系,完善暴力机关、赋税、兵役等管理。
(2)经济职能。通过维护竞争机制、提供公共产品、调节收入再分配等手段来弥补市场失灵,宏观调控,稳定经济。
(3)文化职能。构建意识形态、推进科学文化教育业的发展。
(4)社会职能。即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进行管理。包括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加强自然灾害应对、自然资源的分配和保护。
10.政府职能的转变。(P478)必考,论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负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其主要内容有:
(1)政企分开。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2)政社分开。推进社会事业的改革,培养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扩大基层自治,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3)机构改革。调整行政组织结构,加强宏观调控部门,减少专业经济部门,调整和增加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督部门。
(4)职权调整。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部门间的职责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同一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进一步改革审批制度,放松管制;加强市场监管。
(5)规范行政。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政府职能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职能运行的法制化。
11.非政府组织的含义及一般特征。P448(简)
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指以服务大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社会组织。包括公共事业组织、民间非企业组织和会员性社团。非政府组织的一般特征为:
(1)组织性。非政府组织必须是制度化的正式组织,有常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并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同时,非政府组织必须有正式注册的合法身份。
(2)民间性。非政府组织必须与政府组织分离,它不是政府组织的组成部分,不承担政府的职能,其决策层由不是政府官员控制的董事会领导。但这并不是说非政府组织不能让官员参与活动,也不意味着不能接受政府的支持,而是说要有自己的独立决策权,不为政府控制。(辩)
(3)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成立的目的不是为其拥有者谋求利润,但这不是说它不能产生利润。它可以收费,在某些时期内还可能会有盈余,但是这种盈余必须遵循其服务于公众的基本宗旨,或者用于自身的发展,不能在其所有者或管理者中进行分配,这是非政府组织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营利组织的最大区别。(辩)
(4)公益性。非政府组织的目标是公益性的,其成员的活动也是为公共利益而服务。
(5)志愿性。非政府组织无论是参与社会管理活动、还是管理本组织的事务均由成员志愿参加。
12.政府与社会新型关系。(P447)简、论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应是“小政府”与“大社会”的关系。
(1)小政府:一是指政府职能有明确的限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让市场机制和各类社会组织(如NGO)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指政府的规模必须缩减,人员必须精干,效能要高。三是要明确政府机构及人员的职责范围,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2)大社会:一是指要扩大社会的自治功能,政府给予社会更大的自主权。二是指要培育第三部门或非营利组织,让其与政府一起,成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三是要建立社会对政府的监督制约机制。
(3)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应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职能转移给社会自身来承担。这在客观上要求建立以政府为核心的、非营利组织为重要主体的、公众和私人部门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体系。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事业的改革,培育和发展非营利组织,扩大基层自治,增强公民的权利和能力,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13.公共企业的含义、特征和功能。(P449)
公共企业就是指政府为了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即出于向社会公众提供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解决外部效用问题、增进社会公正、调节和平衡宏观经济发展等目的而建立和经营的企业。
公共企业的特征集中体现在它的“公共性”方面,具体表现在:(1)企业所有权的公共性。(2)公共产品的公共性。(3)企业宗旨的公共性。(4)生产手段的公共性。(5)分布领域的公共性。
公共企业的功能表现在:(1)纠正市场机制中自由竞争所导致的垄断。(2)解决外部性问题。(3)解决公共产品供应问题。(4)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收入分配不公问题。(5)协调宏观经济运行。
三、公共政策与政策过程
14.政策合法化。(P453)辩 政策合法化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政程序和立法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法规的行为过程。
15.公共政策执行的含义和环节。(P454)
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公共政策的执行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政策宣传。要使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就必须首先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为正确有效地执行政策奠定良好基础。(2)政策分解。政策分解就是制定政策执行的计划。它是实施政策的另一项功能性活动。要使政策顺利进行,就必须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编制出执行活动的路径,明确工作任务指向,使执行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3)物质准备。就是做好必需的财力(经费)和必要的物力两方面的准备。(4)组织准备。就是要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配备称职的领导者和政策执行人员,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最合理的运用。(5)政策实验。政策实验既可以检验政策,发现政策偏差,及时修正和完善政策,又可以从中得到带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如实施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为政策的全部实施取得经验。(6)全面实施。政策的全面实施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操作性、程序性最强,涉及面最具体、最广泛的一个环节。全面实施政策要求严格遵循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政策执行的功能要素,以保证政策目标的圆满实现。
16.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定义+三因素)(13年考了论述)
公共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主要包括:(1)政策本身的质量,即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2)政策执行的资源,即政策执行的人力、物力、财力、权力。(3)政策执行的环境,主要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环境。
17.公共政策评估及过程。(P455)公共政策评估是指特定组织为了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过程的效果、效能、效率和公众回应加以判断、评定并由此决定政策变迁的政治行为。
公共政策评估是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一项活动,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1)评估的组织和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有清晰政策对象、明确评估目的、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选择科学的评估方法、制定合理的方案以及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2)评估的具体实施。利用各种调查手段全面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采用恰当的评估方法,依据评估目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3)评估总结阶段。评价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优劣,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为以后的政策活动提供借鉴。
18.政策监控的含义和步骤。(P456)
政策监控是政策监督与政策控制的总称,是为了实现政策的合法化和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而对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终结等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政策系统的顺畅运行,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提高政策效率。
政策监督分为三个步骤:(1)事前,建立必要的制度、法规,明确职责。(2)事中,监督和反馈政策系统的运行情况,尤其是政策执行情况,掌握有关信息。(3)事后,对违背、践踏现行政策的行为予以惩处,纠正政策偏差。
政策控制由三个步骤组成,即确定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
四、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19.公共部门应用战略管理的特点(P457)简(13年考了简答)
战略管理是指管理者把握情势和环境,通过策略的选择和实施、集中组织的资源,达成目标的行为及过程。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未来长远性。战略管理是立足于组织的长远利益,为组织的未来发展设立远景,规划蓝图,并将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有机整合。(2)全局整体性。战略管理是关注组织的总体格局,以组织的整体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的总谋划。(3)协调一致性。战略管理就是要通过协调各方行动,使他们统一朝既定目标或方向努力,最终使组织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实力的整体。(4)现实可行性。战略管理各个环节应是相互关联的,体现出战略管理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性。(5)相对稳定性。战略一经确定就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应保持其稳定性,从而使组织对已知的和预见到的机遇或威胁做出正面反应,否则,就失去其意义。
(6)应对复杂性。战略管理使组织能充分利用外部机遇,及时化解或避免威胁,并能超越组织目前的生存环境,减少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20.重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原因/公共部门战略的发展。(P458)简、论
战略管理是指管理者把握情势和环境,通过策略的选择和实施、集中组织的资源,达成目标的行为及过程。重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原因主要有:
(1)环境变迁的压力。政府等公共部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如应对全球化、社会变革、经济政治改革,需要建立一个应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更有适应性的反映系统。
(2)角色变化的压力。“小政府”无论在理论或实践上均获取了人们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政府等公共部门就必须正确确定自己的职能、角色、地位、组织结构及其社会关系。
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2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P46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指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的总和,既包括公务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又包括一般的劳务人员,他们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以下职能:
(1)人力资源规划。这是公共部门对整体的人力资源按组织目标分析后给出数量上、质量上的明确需求并付诸实施的一系列程序、措施、政策和时间顺序。
(2)人力资源获取。是指公共部门从组织内外招聘、甄别、选拔和录用合格人员。这必然涉及人力资源的测评技术。
(3)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为了保证工作人员拥有与工作岗位相匹配的知识和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同时也使员工得以不断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方法和程序等。
(4)人力资源维护。是指维持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保障其权益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等。主要包括薪酬福利、权利与义务、健康与安全、劳动关系、纪律和奖惩。
(5)人力资源研究。这是公共部门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每一个组织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都是具体的,发展出一套最适合本组织的目标、任务、环境、工作特点、员工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2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P46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指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的总和,既包括公务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又包括一般的劳务人员,他们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公共性与公益性。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组织,是人民权力的授予者和委托权力的执行者,应按照
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
(2)政治性。体现了我国“党管干部”制度的要求。
(3)公开性。公共部门属性要求。现代公共性质要求政府部门的管理活动公开透明,人力资源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也要体现公开性特点。
(4)合法性。行为上,法无明规不做。一方面保证依法合理地行使公共管理的权力,另一方面,也明确了考评的规范和公民进行监督的依据。
(5)复杂性。体现在管理的目标和体系十分复杂。
2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P464)论(必考)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指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的总和,既包括公务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又包括一般的劳务人员,他们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有以下几方面:
(1)宗旨: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统筹安排,超前预见,以保证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素质和结构等,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两个转变”相一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
(2)战略:突出公共资源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性。一是在开发战略上,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同步安排,加大力度;二是在开发内容上,除了预测与规划、教育与培育、选拔与使用、培植与管理外,还应包括激励与保障等一整套相应的配套机制;三是在开发动力上,包括国家与社会、群体与个人以及各方面的协调合作,形成合力,整体推进。
(3)原则:坚持四个原则。(13年考了简答)一是党管干部原则;二是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三是开放原则,研究和借鉴、吸收世界各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四是创新原则,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形成一套法治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
六、公共财政与公共预算
24.公共预算的内涵与功能。(P465)简、辩、论 公共预算是指公共部门根据国家法定程序和实施方针所编制的某一内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主要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等。(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公共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的执行是公共收入的筹措和使用过程,预算的执行结果又会形成决算。)公共预算是表达立法机关一项的工具,具有以下功能:
(1)反映收支。预算反映着政府介入经济社会生活的目的、范围、规模和程度。
(2)控制支出。预算必须经过国家立法机关的审批才能生效,确保对公共开支进行有效地控制。
25.公共预算管理的特点。(P466)(13年考了论述)公共预算是指公共部门根据国家法定程序和实施方针所编制的某一内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主要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等。(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公共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的执行是公共收入的筹措和使用过程,预算的执行结果又会形成决算。)
公共预算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完整性。预算应包括所有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内容,以便全面反映政府的财政活动和政府的职能范围。
(2)统一性。预算所包含的财政收入和政府支出,要按统一的科目、统一的口径和统一的程序加以计算和全额列编。
(3)真实性。预算中的预计数应该尽量准确的反映出可能出现的结果。
(4)性。各级政府的预算必须按季度或按月编制,期限内的全部财政收支应进行收支对照比较,并和前期进行比较,预算指预算收支的起止期限。
(5)效率性。预算作为政策工具,要有可操作性和预测的准确性。
(6)公开性。预算应成为对全社会的公开性文件,其内容能为全社会所了解。
(7)导向性。这是预算的未来导向和绩效导向。
七、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
26.绩效管理的含义和作用。(P471)
绩效管理是指对组织的绩效目标进行设定和实施,并对实现结果、行为和能力进行系统考察与追踪,推动绩效不断改进的系统活动和过程。其中,绩效计划、绩效评估、绩效衡量、绩效追踪是组织绩效管理过程四个最基本的功能活动。
绩效管理具有以下作用:(1)对组织而言,绩效管理是提高效率的动力。(2)对员工而言,绩效管理是一种激励的手段。(3)对管理对象而言,绩效管理是一条监督的途径。(辩)
27.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特点。(P471)(13年考了简答)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是指对公共部门的绩效目标进行设定和实施,并对实现结果、行为和能力进行系统考察与追踪,推动绩效不断改进的系统活动和过程。其中,绩效计划、绩效评估、绩效衡量、绩效追踪是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过程四个最基本的功能活动。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方向性。指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目标导向,即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实现。(2)系统性。指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过程导向。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而且各层次各种因素相互交织、渗透、影响,可变性很大。(3)灵活性。这是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指标导向。政策目标不同,就应该有不同种类的绩效指标系统。
28.政府改革的公共服务取向模式。(P476)
这是目前最不成熟的模式,但仍展现出无穷的潜力。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使命,但又采用私人部门的“良好的实践”中的质量管理思想。
这种模式的基本内容及特征是:(1)主要关心提高服务质量,强调产出价值,但必须以实现公共服务使命为基础。(2)在管理过程中反映使用者的愿望、要求和利益,强调公民权理念。(3)怀疑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张将权力由指派者转移到民选的地方委员会。(4)强调对日常服务提供的全社会化过程。(5)要求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公共服务的使命与价值,强调公民参与和公共责任制等。
29.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P477)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技术+管理 育种研究也需要管理 篇6
如何才能提升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水平呢?宏观层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都对此做出了充分的论述。简言之,就是要建立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研究相结合的新型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体系。但在微观层面,从管理的角度,还需要明确几个问题,什么是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现代农业育种研究是可管理的吗?如果是可管理的话,管理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又应该如何来进行管理呢?这不仅仅是育种科研人员关心的话题,也是种业相关政府部门、种业企业管理者关心的话题,在一定程度上,后者更甚。
《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一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难能可贵的是本书作者虽然长期从事农业育种科研和管理一线工作,但其视野和思路却不局限于此。在《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这本书中,作者基于国内外育种研究的大量实践,用现代创新管理理论与方法,对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的理论基础、育种目标、战略管理、团队建设、资源联合以及成果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什么是现代农业育种研究,作者认为,现代农业育种研究是相对于传统育种而言的,在育种目标上,现代农业育种不仅仅要求提高产量、改进品质,还要增强对多种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的抗耐性、广泛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加强对现代农业生产、市场的适应性。在育种方法方面,除了传统的育种手段外,现代农业育种大量运用人工诱变、倍性育种、远缘杂交、细胞工程、分子设计、生物信息和基因操作等多学科技术。在育种效率上,得益于遗传规律的进一步揭示和快速精确的鉴定方法,育种的效率大大提高。
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具有持续性、动态性、综合性及创新性等方面的特征。作者认为,育种目标的制定与管理、战略管理、团队建设、资源联合以及成果管理是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的基本要素,其中,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制定目标、建立高效的团队、充分利用好外部资源以及创造支持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是成功的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的基本模式。
即使如此,在对国内外众多育种研究案例的剖析后,作者指出:对于每一个育种研究组织来说,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之路,就是根据自身的组织和技术特点,对一般意义上的育种研究模式进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就是一个通过整合组织关键行为使之成为一种有效模式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管理学课程教改研究 篇7
1管理学教学现状
我国现有的管理学教学存在照搬西方模式的管理教学,现有教学方法、内容等较为陈旧,已无法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经济社会。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1.1教材基础内容过于陈旧
大多数管理学教材的基本内容偏理论,部分概念比较陈旧, 缺失较多的实际案例,缺乏与实际结合的案例,也没有反映出管理学这门课程是要培养管理技能人才的教学目的。教材所述内容多为西方管理的经验之谈,不适合我国国情。这些理论教学不切合实际,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死记硬背,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1.2教学体系不完善问题
在管理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体,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却没有考虑到与学生的互动、沟通。甚至有教师只管把书本的知识从头到尾的跟学生讲,出现只顾教学,不理会学生到底学得怎么样的现象,同时,教学内容单一,没有系统的理论传播,影响教学效果。
2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探析
管理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既能准确、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又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课堂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外,还要通过学生提问、学生讨论等方法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2.1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就是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讨论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这个讨论必须由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不要单纯以“灌输”方式将知识点内容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 开动脑筋思考,掌握和理解知识点,完成专题的讲授,把要讲授的内容通过讨论讲授完结,达到教学目的。
2.2阅读式教学法
让学生接触教材,通过阅读完成复习和预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动眼、动嘴、朗读联想,并结合生活实践理解相关管理理论,使学生在阅读中复习旧知识,学习新内容,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与心理认知,提升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与人文素养。
2.3举例分析教学法
举例分析教学法即传统说的“案例分析法”,要求教师平时在课堂上不只针对书本案例进行分析,更要发挥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将生活的“管理学”经验分享给学生。因此说生活处处存在管理, 包括家庭管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等等,这些身边的管理知识内容更贴近学生,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师要从多视角观察,把自己所见所闻结合管理学知识内容影响学生,使学生也能对管理学知识进行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
2.4管理角色模拟教学法
将设定的案例进行角色分配,让学生切身体会管理中不同角色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案例中。通过角色模拟,让学生真正从所担当角色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面对和应对问题,发挥自主分析和决策能力,提高学生决策技能。
3管理学教学坚持的原则
3.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管理学经过上百年理论积淀,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科,管理学教学承载的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学习这门学科时,要真正了解其中的知识内涵并深入其中,去汲取管理知识的营养,培养出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学生,同样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2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
单纯强调理论,就会缺乏实践的机会,造成学生眼高手低,不利于培养实践人才,不利于直接促进经济效益的实现, 管理学的教学一定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4结语
当前管理学教学方法存在许多弊端,大多数高校在管理学教学中普遍沿袭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基本上以单一教师讲授形式进行。这种传统的授课形式虽然便于管理知识的系统讲授和学习,但也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摘要: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既具有应用的科学性与抽象的特点,又具有一定广泛性与实践的艺术性的特点。因此,在关于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多研究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多总结,摸索出适合学生的管理学教学方法,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教学方法,将知识成功地传播给学生,最终实现管理学教学目标。
西方战略管理学研究述评 篇8
一、早期战略管理理论、流派
(一)战略管理理论1960年至1980年,学者们提出决定企业经营业绩的要素是成功的战略(Rumelt,Schendel & Teece,1994);成功的战略来自企业的决策(Ansoff,1985)如选择各种多元化战略(Rumelt,1974)和战略实施如设计匹配的组织结构(Chandler,1962);决策和实施的依据是企业的内在特有竞争力(Selznick,1957)、企业发展的历史(Penrose,1957)和资源(Andrew,1971)。这些早期理论认为在同一产业内,不同战略可以导致不同业绩。企业利润率差异的根本因素是管理者战略决策能力和企业实施能力。钱德勒(1962)定义战略为“制定企业的基本长远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步骤和资源分配过程”。战略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战略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以实现长久的生存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战略选择的内容是决定公司的经营范围和产品结构(Ansoff,1965),为此管理者应不断分析外部环境,发现机遇和挑战。战略实施的途径是合理分配资源以发展竞争优势抓住机遇或避开挑战(Andrew,1971)。在这些早期理论及后来迈克尔·波特的战略设计理论中(Porter,1985),战略被描述为“计划”或“设计规划”。战略管理实践应围绕有目的地制定和实施计划。这种战略管理思维的基本思想是:企业战略制定总是遵循规范的决策过程。战略是规范的决策过程的产物,在决策中规划师的分析能力形成完美的战略方案;企业组织结构总是服从于企业战略;战略实施总是在战略计划之后,企业未来的战略不受当前结构的影响。这三个基本思想代表了后来被明茨伯格称为的“设计学派”(Mintzberg,1990;Mintzberg,Ahlstrand & Lampel,1998)。他认为设计学派的基本假设与现实有差异,指出:(1)战略管理者不是超人,其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不可能预见所有的未来;(2)战略并不总是由战略家规划的,企业可在学习中形成其战略;(3)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并不总是分离,可能同时进行;(4)组织结构并不总是跟随战略,未来战略有可能受当前组织结构的制约。明茨伯格吸取了早期行政决策理论决策过程的思想(Lindblom,1959),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设计学派把其描述得过于简单化。现实的战略过程是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循环渐进,在学习和适应中形成。明茨伯格和沃特世(Waters)(1985)提出了学习型战略管理模式,指出战略管理的方式是多样化的,从严格正式的计划到完全无组织计划的适应都有可能。明茨伯格及其同事的思想被学界称为战略管理的“学习学派”。
(二)战略管理流派战略管理设计学派和学习学派间的争议实际上反映了管理理论的差异。早期理论研究的对象包括战略家、战略决策过程及外部环境。理论基础是20世纪60年代初流行的行为管理学派(Cyert & March,1963)、组织理论中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Thompson,1967;Lawrence & Lorsch,1967;Burns &Stalker,1961)。行为管理学派(Cyert &March,1967;Simon,1957)认为传统经济学决策模型的假设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决策者面临的环境是不确定的,实现最优决策的信息是不充分的,决策受决策者认识能力和个人目标的限制。在现实决策环境下,战略决策只能遵循最优化原则而不能追求产出最大化。行为管理学派对决策环境的认识是学习学派的基础。而设计学派从传统管理科学和控制论(Taylor,1911)出发,承认企业是开发系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企业可通过战略管理对外部环境进行调控,应遵循权变理论和配置理论根据企业规模、技术、战略、组织机构、企业文化等进行协调。随着战略管理学界对行为学派的逐步接纳和认知科学的传播,20世纪90年代后学习学派的思想被学者所接受,学界开始对战略管理过程感兴趣,而不是仅限于研究战略内容。其对后来更新的战略理论如战略领袖理论和知识管理,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启发。但在通常的战略管理教材中,因“设计”的概念较规范和简要,设计学派的模式仍在教育和咨询业占主导地位。
(三)战略管理争论早期战略管理学者对于从战略角度回答企业业绩差异并没有争议。学术界和咨询界逐步认可战略是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战略与组织结构相关。这两种观点是理查德·鲁梅尔特(Richard Rumelt)于1974年博士论文提出。他用统计模型证明企业多元化经营和业绩相关;适度的多元化能提高企业业绩;企业战略和结构相关。根据Google提供的论文引用情况,该论文已被引用近2000次。此外,1994年阿姆伯戈(Amburgey)和达欣(Dacin)对战略和结构进行了专题研究,发现战略确实和结构相关,并相互影响,但战略对结构的影响更显著。然而,2000年帕里奇(Palich)、卡迪纳尔(Cardinal)和米勒(Miller)对过去30年内55篇实证研究进行了整合分析(Mata-analysis),结论是企业业绩和多元化战略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二、中期产业和外部决定论
(一)波特竞争战略理论早期理论认为公司业绩的决定因素是战略家、战略和以组织结构为代表的组织因素,这种观点基本是内部决定业绩理论(Hoskisson et al.,1999)。20世纪80年代初,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把研究产业组织效率的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引入战略管理,其两部著作《竞争战略》(Porter,1980)和《竞争优势》(Porter,1985)奠定了现代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在这两部著作中他详细描述了他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影响企业战略的外部力量理论(Porter,1979),认为企业业绩主要由五种决定产业结构的力量决定: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五种力量决定了企业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从而对企业业绩有根本影响。这五种竞争力分析模型简称“五力模型”。企业决策者可通过产业竞争结构分析估算产业利润水平,而对进入和退出某产业进行决策。由于实用性该模型已成为战略管理基本分析模型。波特还指出企业要想赢得额外利润,必须具备两大基本优势之一:成本优势或差异化优势。成本优势指企业通过更低的成本来赢得顾客,实现薄利多销,从总体上获得更大回报。差异化优势指企业产品或服务具某些独特功能。该功能可使企业在和五种力量竞争时,削弱客户的谈判力量,从而提高产品价格,获取比市场平均水平更高的回报。在这两大基本优势基础上,结合早期战略管理理论业务范围选择思想,波特总结了在竞争中企业可选择四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性战略(集中成本领先和集中差异化)和复合战略。《竞争战略》是继《战略和结构》后另一里程碑式著作。波特的五力模型为研究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外部环境分析提供了较有说服力的理论框架,从而弥补了早期战略管理理论在外部环境分析中产业环境分析的不足。此外,五力模型发展了公司级战略理论,尤其对企业多元化战略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波特提出的两种基本战略优势从市场和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资源,进一步延伸了企业如何利用竞争优势获取超额回报理论,为他的战略分类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依据。因此,波特的另一突出贡献是提出了系统的业务级战略系统。此外,在《竞争优势》中,波特描述了企业内部价值产生过程。波特把企业活动分为两类: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这些活动相互联系,形成内部价值创造系统,称为价值链。在他看来,企业竞争优势产生于内部价值链上的各项活动。尽管价值链对解释企业业绩的另一基本问题———企业如何产生价值———有所贡献,但从战略分析角度价值链类似SWOT中的内部分析。另外,价值链对企业内部资源的认识不如内部资源论详尽和深刻,因此价值链理论不如五力模型和竞争战略更能引起学者重视。然而,价值链为企业内部资源分配提供了有效工具。波特的战略竞争力理论借鉴产业经济学中的多点竞争理论和价格理论。波特成功地把产业经济学中市场壁垒、市场份额、多头垄断力量、战略对峙和产品线竞争力度等概念引入战略管理领域,对个体企业进行分析(Hoskisson et al.,1999;Rumelt et al.,1994)。根据战略竞争力理论,战略决策主要决定企业应选择的产业和在该产业中的定位。企业业绩差异主要源于所在产业利润率和在该产业内所属的战略群体,也即“外部市场定位决定企业命运”。这些思想和经济学有密切联系,波特的理论被认为是经济学对战略管理的重要贡献之一。这些思想侧重于外部力量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波特的理论也被认为是外部决定论的主要代表。明茨伯格把波特的战略思想称为战略管理的“定位学派”。可以看出,外部决定论和早期内部决定论间有根本分歧。外部决定论基本忽视了企业内部战略家和内部资源对业绩的影响。从决策的角度讲,战略家和战略制定过程似乎并不重要。这和早期战略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引起了战略管理学界研究企业如何控制自己命运的学者的反驳(Nelson,1991)。以鲁梅尔特为代表的学者通过误差分析发现企业战略和业务本身对业绩有影响,甚至其影响大于公司所在行业对公司业绩的影响(Rumelt,1991;Brush,Bromiley & Hendrickx,1999)。近年来大部分实证研究和鲁梅尔特报告的结果一致。另外,一些学者对波特的战略群体理论提出质疑,认为企业在产业内的群体不一定存在;且战略群体未必能解释行业内企业之间的业绩区别(Barney & Hoskissson,1990)。近年来实证研究还没有形成对这一命题的定论。
(二)交易成本理论不可否认,经济学思想为丰富战略管理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波特对产业经济学的引进,战略研究还引入另外三种非常主要的经济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和博弈论。篇幅所限,只介绍前两种理论。在1975年和1985年的两部著作中,奥利弗·威廉姆斯在科斯(1937)提出交易成本概念的基础上,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交易者在有交易需求时,会选择两种交易方式中的一种:市场买卖方式和自我生产方式。交易者在现代化工业时代大部分是工商企业。在价格理论成立的情况下,正常的交易双方会按市场价格进行交易,因市场价格能完全反映交易产品的价值。但交易成本理论认为现实情况可能存在卖方投机行为和交易者有限理性导致市场交易失败,从而促使交易者考虑自我生产来满足需求。市场交易风险导致买方在直接购买和自我生产中进行选择。卖方投机行为最可能发生在不确定因素多和资产专用性情况下。所有不确定因素和资产专用性企业会考虑自我生产所需产品来降低交易方的可能投机行为。自我生产虽能最大限度降低投机行为,但交易者应考虑建立企业的行政成本、对产品需求的频度和开发专用资产的风险。故交易方会在两类成本和风险间进行选择。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经营范围和组织结构设置从成本角度进行了近乎完美的解释,尤其丰富了早期战略学创始人钱德勒的业务型组织结构理论,所以被研究公司级战略的学者广泛采用。它还被誉为经济学思想、战略管理思想和组织理论的完美结合(Rumelt,Schendel & Teece,1994)。在过去30年中,交易成本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多元化、一体化、合作、并购、资产分离等战略领域。在日益加快的企业国际化进程和科技进步对交易风险和资产专用性影响越来越大情况下,交易成本尤其成为研究国际化战略中合作方式的主导理论。
(三)代理理论与交易成本、产业组织理论解释企业业绩差异的视角不同,代理理论Jensen & Meckling(1976);Eisenhardt(1989)认为,业绩由管理者决定。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造成潜在管理层和所有者利益冲突。代理理论基本思想最早由简森(Jensen)和梅克林Meckling(1976)提出,后来被艾森哈特Eisenhardt(1989a)改进。代理理论认为在现代企业中,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关系是基本的代理和被代理关系。代理人是有限理性的决策者,具有自私性和投机性(Eisenhardt,1989)。因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可能会利用掌握的内部信息,通过企业经营追求自身利益而牺牲股东利益。如果企业能制定合理的监管方式约束和引导管理者,使其按股东目标进行决策,企业就可实现较好的经营业绩。可以看出,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都基于类似假设,但代理理论更强调对决策者的管理,且更适合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公司中应用。代理理论对提高经营业绩的基本思路是设计合理的代理合同,通过对代理即管理层建立合理的报酬系统和惩罚系统,来约束和减少投机行为,以实现股东目的。代理理论认为,代理的私人利益包括追求个人声望、权利、降低经营风险和被强行收购的风险,从而降低被解雇的风险(Hoskinson etal.,1999)。这些利益会影响经营决策的质量,因此,在研究企业重大战略决策时就需要考虑代理的投机行为,代理理论也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视角。代理理论应用较成功的三个战略管理研究课题是多元化战略、公司治理结构和创新。在多元化战略研究中,代理理论认为管理层为了降低经营风险,会盲目追求多元化而牺牲企业业绩。因管理层的管理经验和自身价值被所在企业的特殊性所限制,而没法通过别的有效方式来降低管理经验专用性的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似乎是加大多元化力度尤其是非相关多元化。另外,多元化也能有效地扩大企业规模,从而增加管理层控制市场的力量。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证明企业规模和管理层的薪酬显著相关(Tosi & Gomez-Meija,1989),更支持了代理理论的观点。此外,研究创新的学者认为,创新的高风险也会让倾向于回避风险的管理层降低对研发的投入,从而降低股东获取更大未来回报的可能性(Hoskinson,Hitt & Hill,1993)。为了防止高层管理者这些潜在的不利于增大股东回报的行为,代理理论建议通过合理地设计公司治理结构来鼓励管理层增加研发投入,减少不必要的扩张和防范投机的经营行为。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重点是通过设计股东结构、董事会结构和管理层报酬方式来减少管理层和股东的利害差异。
三、成熟期战略管理理论
(一)资源基础理论20世纪80年代后期,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似乎把战略管理研究重点从波特倡导的外部环境控制论导向企业内部,因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都强调战略家的有限理性、企业内部资产的专用性和外部的不确定性。基于此,学者们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再认识。认为企业资源具备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Rumelt,1984);不同企业能力不同导致相同的战略资源创造价值的潜力在不同企业中不同(Barney,1986)。企业内部资源能够提供核心竞争力(Parahalad &Hamel,1990),可为企业提供持续和可延伸的优势;特定的办公常规(routines)难以被其他企业模仿,从而成为企业的竞争力(Nelson &Winter,1982)。从企业资源视角认识企业竞争的思想在1984年被沃纳菲尔特(Wernerfelt)称为企业内部资源论。1991年杰伊·巴尼(Jay Barney)系统地综合了这一认识,发展为可从内部分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理论。巴尼认为企业内部资源应具备四个特征才能产生持续性竞争优势。一是企业资源能创造价值;二是企业资源具备稀缺性;三是企业资源不能被竞争对手完全复制;四是企业资源不能被外部资源所替代。这四个特征使企业能发展战略能力,以产生可持续竞争优势和超额回报。除了以上四点,巴尼还指出波特的战略群体对企业资源认识的缺陷,认为企业资源和能力不尽相同,战略资源在企业间不能随意流动。企业内部资源的互补性和特异性限制了竞争对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复制。战略资源的发展通常具备特定的历史条件、资源产生具备复杂性和因果关系模糊性,因此战略资源难以被竞争对手在短时期内复制。内部资源论实际上回答了企业竞争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企业能获得更多回报?为什么有些企业能持续性地获得更多回报?内部资源论的解释是超额回报。稀缺资源能发展稀缺能力,从而造成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具备超额回报。而不可复制和替代性解释了可持续性问题。由此,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似乎有了更完善的解释。因此,从巴尼的文章始,内部资源论占据了研究主导地位,战略管理课题也相应地从探讨竞争要素转向讨论持续竞争力和企业价值创造。
(二)企业知识理论内部决定论还有两个有影响力的理论:企业知识理论和战略领导力理论。企业知识理论是研究企业如何创造价值和创新的主导理论之一。企业知识理论最早由研究企业合作的科格特(Kogut)和詹德(Zander)(1992)提出。科格特和詹德在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967)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基础上,认为企业的存在在于共享和创造知识,知识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不同,所以共享知识就能增加价值创造的机会。显性知识是可记录和易于传播的知识,隐性知识只能通过社交和沟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传播。科格特和詹德(1992)认为,企业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们能够制定比一般社交更高层次和更深刻的流程,在企业内部能最大限度地共享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并能挖掘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潜力。企业知识理论直接揭示了价值产生和价值创造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和波特的价值链思想相关,但也有区别。知识理论假定知识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具备战略资源的不可复制性。其依附于人力资源,具备黏性。掌握知识能为企业发展可持续竞争力和提供超额回报。由于知识的特性,知识管理思想被学者发展为系统的知识管理理论(Grant,1996a;1996b),被广泛用于研究企业合作战略和职能级创新战略。然而,学者对知识理论并不是没有争议。知识理论倡导放弃个人自私性假设,认为即使人不自私,也不能共享所有他知道的知识。这种见解动摇了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尤其引起交易成本理论学者的反驳。科格特和詹德(1996)试图从社会学角度解释,但福斯(Foss)(1996)指出知识理论难以解释企业成立的原因,尤其为什么企业有目的地占有资产。交易成本理论和知识理论间的争议是除内部资源理论和以产业经济学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间争议外的另一个焦点。
(三)战略领导力理论1984年汉布瑞克(Hambrick)和梅森(Mason)倡导系统地对企业战略领导力进行研究。其专注于企业高层和董事会。建立在认识论和行为科学的基础上,战略领导力认为企业各项活动反映了企业高层管理者个人和团队的能力、兴趣、价值观和利益(Hambrick &Mason,1984;Finkelstein & Hambrick,1996)等,企业的经营业绩和企业高层领导的特征息息相关。企业领导力从心理学、认知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多角度研究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战略决策过程、首席执行官的任命、高层团队合作等内容。大量实证研究支持企业高层领导团队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战略领导力研究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故它也可纳入战略管理内部决定论的范畴。但其注重探讨高层管理者特征如何影响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研究发现企业高层领导和董事会能通过外部关系网络、个人和团队决策能力、高层团队合作和融合精神等影响企业业绩。战略领导力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试图解决以往理论对战略影响企业业绩的争议(如Liberson & O’Connor,1972;Child,1972)。汉布瑞克和芬克尔斯坦(Finkelstein)(1987)提出企业管理层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取决于管理层的审慎能力(discretion)。在审慎能力高的情况下,对业绩的影响大。反之对业绩的影响微乎其微。同时管理层的审慎能力受竞争环境、组织环境和个人背景的限制(Hambrick & Finkelstein,1987)。
(四) 对内部资源论的反驳近20年来内部资源论成为解释战略管理核心思想———竞争优势及其可持续性———的一个关键理论。然而内部资源论并不完美。战略管理学者提出其思想有几个漏洞:一是潜在的循环论证(tautology)问题。学者们指出内部资源论解释形成竞争优势的第一个必要条件是企业应拥有产生价值的资源,而该理论对竞争优势的定义也是建立在企业创造价值的基础上,这实际上说a造成了b因为a=b(Preim & Butler,2001;Bromiley & Fleming,2000)。这样就导致该理论不能被否定,从而违反了理论的科学性。二是内部资源论关于价值创造没有考虑外部环境特别是客户需求(Preim & Butler,2001)。如果考虑客户需求,形成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应是不固定的,这样就造成竞争优势不可能是持续性的(Bromiley &Fleming,2000)。三是产生竞争优势的内部资源是无限的,这样就造成理论上永远无法发现产生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Bromiley & Fleming,2000)和实证研究中难以有标准可以解释应变量的变化。尽管巴尼(2001)著文回应这些学者,但内部资源论的缺陷很难从其现有理论假设上得到弥补。
四、结论
综上,早期战略管理学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把该领域的研究问题定义为:企业如何行动?为什么企业和企业有所不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公司总部的设置有何必要性?但后来,由于战略管理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学者对战略管理的研究侧重于探讨造成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原因。对经营业绩的探讨不可避免地导向对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研究。因此,战略管理研究的问题随着时间和研究的深入稍有变迁,但总体上还是围绕企业成败的原因这个核心命题。企业成败的命题实际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企业能产生经济回报而其他企业不能?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带来更高回报?为什么有些企业能持续产生回报而有的企业只是昙花一现?早期的战略管理学科和学术研究关注第一个问题(1960—1980年);中期和当代研究更关注后两个问题(1980年至今)。尤其1991年后随着内部资源论的广泛流行成为研究重点。未来发展方向。一是社会网络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企业知识相辅相成,从外部认识企业如何创新,从而补充了知识网络理论从内部对创新的认识。由于具备较成熟的理论思想和实证研究方法,发展非常迅速。发展方向主要是解决理论内部的争议和扩大其应用性。二是动态竞争力理论。基于对内部资源论缺陷的认识,学者们继续寻找企业能产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原因,把动态竞争力和功能性能力区分开来,这种区分解决了理论上造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内部能力可能是无限的,从而弥补了内部资源论的缺陷。该理论还不完善,近期有学者提出企业最多只能拥有暂时竞争优势。暂时竞争优势的产生和影响正成为战略管理学者的研究热点。三是客户价值理论,也是针对内部资源论的缺陷。学者指出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或价值占有过程应把客户需求和消费过程结合起来。其观点还有待实证研究。由于价值创造在战略管理中占核心地位,对客户在价值创造中的研究和相应理论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发展方向。该理论可能是一个研究热点,因为理论和实证都还处于初步阶段。
摘要:本文对西方战略管理学主要理论、流派、观点、研究视角和贡献进行了述评,早期战略管理理论、流派和争议,中期的产业和外部决定论以及成熟期的战略管理理论。以期为我国战略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管理学研究生 篇9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校研究生人数快速增长, 一般可达数千人, 甚至1~2万人。学生类型也由当初单一的统招硕士研究生发展到现在的统招硕士研究生、统招博士研究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高校教师在职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等。因此, 原有的手工管理或仅有课程管理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迫切需要高效、方便、界面友好的研究生管理系统, 新系统应包括信息发布、招生管理、学籍管理、课程管理、毕业管理、学位管理等模块, 管理人员、教师及学生通过网络互动参与, 成为开放式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1 学位管理模块的组成
学位管理模块具体包括以下子模块:发布学位申报通知、接受延迟/提前授位申请、学院核对申报学位人员基本信息、学院验收学位论文、学院核实论文成果发表信息、学院补充申报人员信息 (学位论文信息、成果发表信息) 、学位申报资格审查、学院论文评阅管理、学院论文答辩管理、学院学位分委员会意见、学校学位委员会意见、学位办编排学位证编号、导出学位授予上报盘、学位授予情况统计、打印学位证明、打印学位证书等。每项内容都是一个独立的子模块, 每个子模块之间既相互联系, 又彼此制约, 保证了学位申请流程的严密性。完成了从发布学位申报通知到授予学位的整个管理流程。学位管理流程大致如下:
2 学位管理模块的优势
2.1 实现了学位的网上申报
学位办根据工作计划发布学位申报通知, 规定本次申报学位的研究生范围 (如指定的年级、学生类型等) 、受理申请开始及结束的时间、授位条件 (如总学分符合培养方案额定总学分要求、学位课总学分符合培养方案学位课额定学分要求、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 。通知发布后研究生可以登陆自己的页面进行查看, 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则可以申报。
学位申报根据不同情况分为正常、提前和延迟申报3种。如果有达不到授位条件的, 可以在网上提交延迟授位申请, 学位办接受延迟申请后申请人就不出现在本次审核的名单中。如果不在申报范围, 但认为自己符合申报条件的, 可以在网上提交提前授位申请。同样, 学位办接受提前申报申请后, 申请人就可以按正常手续进行申报了。
网上申报将逐步取代现行的研究生手持申请表分别到相关部门签字盖章的程序, 既节约了学生的时间, 又为相关管理人员省去逐一应对每个学生的步骤, 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同时不必去不时地计算申报人数, 因为每个学院不同时段的申报人数在系统中一目了然。
2.2 加大了学院管理的力度
学位管理模块为职能管理部门和学院的研究生管理人员设定了相应的管理权限, 加强了二级学院管理的力度。研究生可通过各自的身份认证后登录学位管理模块, 按照程序对各自在学位申请过程中涉及到的各项内容进行操作或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研究生和各级管理人员, 提高了管理效率。
(1) 学位申报信息审核方面
使用管理系统之前的学位审核手续大部分都在职能管理部门, 在目前研究生人数大量增加的情况下, 学位管理人员的重复工作量大大增加, 无暇把精力投入到研究性的工作中。管理权限下放到学院已为时不短, 但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比如, 要求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的审核工作, 研究生出示论文原件及复印件给学位管理人员, 学位管理人员核实后签字盖章, 如此重复的工作占去了大量时间, 而且没有电子文本留存下来。现在通过管理系统, 研究生提出学位申报, 按系统的要求录入各自的学位论文信息及成果发表信息后, 持书面材料到学院核实, 学院管理人员对研究生在系统中提交的信息进行核实并确认。学院确认论文发表信息的界面见图1, 各学院管理人员可以按整个学院或某个专业查看, 也可以通过某个导师查看其指导的研究生的论文发表情况, 或者具体就某个研究生来查看。
点击“核实”, 在弹出的界面中就可看到论文题目、发表刊物、发表期/卷次等信息 (见图2) 。若与研究生所持书面材料相符, 即可确认。
学位管理部门只需要通过“学位申报资格审查”子模块进行总的资格审查即可, 并且可查看每个学院的核实情况。
(2) 论文评阅及答辩管理方面
论文评阅及答辩是学位申请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以前在这两方面大多限于书面管理, 即研究生将返回的论文评阅书交给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查看评阅意见及评阅成绩, 两项均达到要求即为论文通过评阅, 可以答辩。答辩结束后, 由答辩秘书将学位申请人的答辩材料交给学院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整理好所有人的材料, 并且需要准备一份上会用的表, 表中所要求的信息如:论文题目、评阅成绩、答辩综合评价等均需管理人员逐一录入, 这对于研究生人数较多的学院来说是一项很费时的工作。学位评定通过后, 管理人员在每个申请人的材料中填写有关内容并盖章整理后, 将所有材料交到校档案馆。管理部门和各学院只留存一份电子表格。其结果是, 如果以后要查看某个已毕业研究生的资料, 比如论文评阅人或答辩委员会组成等, 只能到档案馆去查阅, 既麻烦又费时。
学位管理模块中增加了学院论文评阅管理和学院论文答辩管理两个子模块后, 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模式, 管理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具体表现为, 研究生登录自己的界面后, 在添加论文评阅人一项中录入评阅人的信息, 如工作单位、职称等, 评阅人信息经学院确认后, 方可进行论文评阅。返回的评阅结果, 经答辩秘书录入后由学院进行确认 (见图3) , 采用的评审方式、专家人数、专家单位及每位专家给出的成绩等信息一目了然。学院同样可以以不同方式查看、确认。学位管理部门可查看任何一个学院的确认情况。
答辩管理方面, 由答辩秘书录入有关答辩的信息, 如答辩委员会的专家组成、答辩日期、答辩地点等, 学院进行确认, 界面见图4。专家的职称、工作单位、是否博导等信息均可以看到。学院确认后, 学生就可以进行答辩了。答辩结论同样由答辩秘书录入, 学院确认。学位管理部门只需要总体上查看各学院的确认情况。
论文评阅管理和论文答辩管理两个子模块的使用, 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院管理的力度, 发挥了学院的作用, 提高了职能管理部门和学院的管理效率。
2.3 实现了基本信息的共享
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涉及到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各个岗位及工作流程。招生的原始数据导入学籍管理模块后, 由学籍管理人员维护并补充有关学籍信息, 直至培养阶段各环节均完成并达到要求后, 研究生方可进入申请答辩环节并完成学位申报的整个过程。申报学位所需的基本信息均来自于学籍信息, 研究生只需添加个别字段的信息即可。信息共享为提高管理效率提供了保障。
2.4 实现了学位授予数据的上报和统计
学位授予单位每年都要通过省级工作站, 向国务院学位办报送当年获得学位人员的学位授予信息, 这是一项量大繁重的工作。以前获学位人数较少时, 由管理部门的学位管理人员逐个录入信息, 研究生人数大量增加后, 由各学院的研究生管理人员逐个录入本学院的学位授予信息。现在通过学位管理模块, 学院只需对研究生提交的信息审核通过即可。学位管理部门在“导出学位授予上报盘”子模块中, 通过选择授位批次和学生类型就完成了不同类型研究生所有数据的导出工作, 该功能的实现大大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通过“学位授予情况统计”子模块完成学位授予数据的统计工作。
3 学位管理模块的不足
(1) 缺少导师确认环节
研究生登录学位管理模块后, 提出学位申请并提交相关信息, 经过学院确认后就可以进入论文评阅阶段。这个过程中缺少了导师确认这一环节。导师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做的如何, 能否定稿最终都得经过导师的同意。尽管这一环节通过其他的方式始终在做, 但如果能在系统中体现出来就更好了。
(2) 无法利用评阅人及答辩专家资源
学位论文的评阅人和参加答辩的专家一般都是导师推荐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人情关系的成分。管理部门正在建立论文评阅及答辩专家库方面作努力。现在通过学位管理模块, 每位研究生的校内外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组成专家的有关信息都被录入其中, 这些资源现在只起到查看的作用。如果能充分利用起来,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应的专家库, 那么, 就会为学位管理模块增加更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韩刚, 沈伟哉.论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5) :95-97.
[2]徐伟铖, 周爱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与思考[J].教育改革与管理, 2006, (2) :47-50.
研究生管理模式探索 篇10
1 研究生的特点
研究生作为一个独立的受教育的群体,无论在年龄、阅历、知识、人生态度、心理素质及经济生活等各方面与本科生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研究生的组成结构不同,社会背景复杂,情况千差万别,有本科直接考上的,也有工作几年之后深造的,有的甚至结婚多年,有稳定的家庭和工作,只是深造学习需要。其次研究生的思想层次也各不相同,思想呈现多样性,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更是参差不齐。
和本科生比较,更重要的一点是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方式上有很大不同。在课程方面,集体上课少,分散上课多,休息时间忙闲各异。而且目前学校的三年制硕士研究生只有一年教授课程,博士研究生只有半年课程,其余时间一个人学习为主,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做课题,一切由导师说了算。学校学院的管理上有很大的漏洞,而且管理上也不能通畅,在和导师有冲突的情况下,以导师为主,学生管理无法统一。
2 研究生管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随着扩招的加大研究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年龄也越来越小,以前只有本科生才会出现的问题,在研究生中也成为日常重点工作。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管理者,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前只是一个“传话筒”,现在必须从全面出发,全方位,有计划的开展工作,以避免出了问题无所适从。
传统的管理模式适合本科生管理,不适合研究生发展教育的需要。以入学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日常事务处理,依托班级的班长等干部进行布置,由于研究生的分散性,导致效率低下,很难按时完成任务,经常出现统计工作不完整,通知不能到人等情况。班级干部工作非常不好干,出了问题经常受同学埋怨,两边不讨好,所以班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学生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也不同。有的导师整体和学生在一起,学习、搞研究。有些导师和学生见面很少,对课题指导的也相对较少。所以学校学院对学生的整体控制力度不统一。这就是学生管理者无所适从,管得过严会影响导师科研工作开展,管得过松会让有些学生有机可乘,无人管理。
3 创新研究生管理模式及优势
首先,新模式打乱原来的班级、年级的限制,以导师专业为依托,不管年级,按专业、导师划分为课题组,替代原来的班级管理。在课题组中设立课题组负责人,即班级班长,也可能使课题组中的师兄师姐,在科研中起到带头作用,在学生管理上也很有发言权,有利于班级制度的顺利实行。由于所有的课题组成员,均为研究生,课题室是学生的主要场所,这样在日常管理上也更方便,班长不用像原来一样,一个课题室一个课题室的跑,需要开会,直接在课题室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课题是成员大都属于一个或几个导师指导,加强了导师的监管力度,甚至课题组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有些同学有出差任务,课题室其他同学都知道,避免了原来的班级成员出差了,班长却不知道的情况,弥补了管理漏洞,增加了安全性。实际上新模式让导师被动的承担了班主任的工作。
其次,新模式在课题组内部成立党支部,设置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员的日常培养和发展,都在课题组内部进行,课题组内同学们交流多,更能发现问题,选拔优秀,对做好党支部建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导师可以参与,把科研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标准,这样能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动力,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党员的日常培养在课题组进行,民主生活会组织起来更方便,每个人的思想动态能及时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把真正优秀的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再次,课题组管理新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课题间学术的交流,大家属于同一个或几个老师,课题相近,在学术方面交流更方便,也更深入,有利于学生在科研方面有大的进展和更深入的研究。同学科间多交流,方便导师指导的同时,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最后,课题组管理新模式在具体管理上,学生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手段,加强管理,如QQ群,飞信、博客、人人网等。腾讯QQ在我国即时通信活跃账户中占有率高达80%以上,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发送、回复,还融入了聊天室、个人博客、文件的传输和共享等功能。其作为高校研究生所喜爱的重要交流工具,对研究生生活和思想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将QQ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引入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具有很多优势。(2)利用研究生人手一台电脑的优势,把学生日常事务的信息在QQ群等媒介中里通知,不但及时,而且还广泛,相当于开大会一样公开透明。避免了信息传递不到位等问题,而且课题组内部也有自己的网络沟通方式,这样形成办公网络,加强了学生日常管理。
经过作者本人的实践,感觉研究生管理新模式实行后,在管理上有了质的突破。本人所在学院有研究生1000多人,按以前入学的自然班级划分,有34个班级,通过按导师整合后分课题组43个,虽然班级数增多了,大管理起来很顺畅。建立了班长和党支书的qq群,每个班级还有一名同学加为飞信好友。利用飞信群发功能,对重要的事情及时通知,保证了日常工作的顺畅。学院还建立了课题组内部每月例会制度,汇报交流课题研究进展,在大家一起学习的同时,深入交流,提高认识,推进科研进展。这同时也增加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管理力度,保证安全稳定的同时,也保证了广大研究生的学习进度,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研究生管理新模式在研究生的管理上有明显的优势。提高了管理水平,也促进了学生的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课题组管理模式,是对原有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了管理水平,解决了研究生管理上的很多问题。
参考文献
①张红.当前研究生管理和人才素质的培养.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6).
新型城市化与人口管理学研究 篇11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流动人口管理;人口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新型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化,是人类现代化的标志。新型城市化是科学城市化。这一定义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新型城市化是体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城市化,集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第二种观点认为新型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转移,使城市结构发生变化。“在继续推进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同时,大力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这样的城市化道路,可以称之为新型城市化道路”。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过去我们认为,城市化主要是建设城市和发展城市。但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与城镇化结合在一起,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提出建设新农村。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化的科学含义,一个层次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另一个层次是转入城市的那部分人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的城市化。前一层次的城市化含义是形式,后一层的城市化含义是内容。我们应当把评价城市化标准的重点放在后一层次上。由于农民和农村是城市化的重要对象,考察中国的城市化还应包括农村居民生存条件、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提升,即逐步向城市靠近”。可见,新型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相比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口城市化的概念,而是增添更多的现代意义。
二、人口管理学对新型城市化的意义
人口管理学作为研究人口管理的专门学科,正越来越受到广大人口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人口管理实践的发展,也要求这门学科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一)人口管理学对新型城市化的理论意义
新型城市化是伴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而出现的一种重要的人口迁移流动现象,在我们这样一个至今拥有8亿多农村人口的大国,人口由乡村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将对全国甚至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数量巨大的城市移民的管理,是纳入人口管理的首要问题。
人口管理学是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它推动了人口管理发展,同时也在理论上指导了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没有先进的人口管理理论的存在,新型城市化的进程就不会如此顺利,就如同没有了理论的指导,实践就不会顺利的道理是一样的。
(二)人口管理学对新型城市化的实践意义
科学发展观指出,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民群众是城市化的主体,他们既是城市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又是城市发展的受益者。建设发展城市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人口管理学在新型城市化的实践中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指导,而且各种理论可以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发挥实践性的作用,对城市化中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上的管理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并且成了新型城市化这个过程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三、新型城市化中的人口管理问题
(一)流动人口管理
人口流动是新型城市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哪里要城市化,哪里就有人口流动。对人口流动的管理,可以通过人口的空间分布,改变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城市化。
(二)人口质量管理
新型城市化的过程不仅是人口数量的城市化,更包括的是一种思想素质,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才是真正的城市化。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人口质量越来越成为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关键。1984年,吴忠观老师在《人口与经济》第5期《试论人口质量》一文中指出:“独立出‘质量人口学’,一方面是人口学内部各部分分工趋于精细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质量问题日益重要的必然结果”。人口质量管理,意味着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使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加强人口质量管理,对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城市化的意义更是举足轻重。可以说如果人口质量提高,城市化就无法继续进行。
(三)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通常是指对劳动力资源调配、使用、开发的管理。“宏观的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移动时期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供给与需求的调配,以及劳动制度和劳动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同时亦包括全社会人力资源的再生产。微观的人力资源管理,通常是指用人单位通过劳动计划、劳动定员、劳动定额、劳动组织等微观单位人力资源进行全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配置。在新型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就人力资源横向和纵向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合理的配置。
四、结束语
近十多年来,伴随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新一轮的城市化加速期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生成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进程中扩张的;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架下推进的;是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辅相成的。新型城市化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还要创新,直到城市化最终的实现我们都还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永昌.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合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J].中国发展.2007,(1).
[2]许经勇.新型城乡关系的基础[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
[3]程必定.新型城市化与城市群-中部崛起之路[J].城市.2007,(10).
研究生教育管理初探 篇12
关键词:研究生,现状,质量管理
研究生教育是建立在科学研究活动基础之上并将科学研究与教学、学习结合起来的教育。研究生教育作为“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的专业教育”[1], 它不仅是建立在本科教育基础上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 而且是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教学活动。近年来, 研究生教育不断扩大, 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教育管理体系和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上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完善。本人根据自身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经验, 现做初步探讨。
1 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
1.1 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现状
研究生教育管理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分散单一管理模式, 日常管理、学籍管理由学校研究生机构负责, 教学管理则由学位点进行, 而对研究生个人的政治思想、修养及学业等方面的管理则基本上由导师负责。在研究生人数较少的情况下, 这种分散管理还能应付, 但随着在校研究生数量迅速增长, 原有的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
1.2 研究生教育方式现状
近年来, 随着社会对文凭的重视, 研究生多种教育方式成为我国传统研究生教育的一种补充。采取边工作边读研究生的学习方式, 为社会众多在职人员提供了极好的进修和学习的机会。高校研究生招生中, 攻读在职研究生进修班及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人数激增。相当一部分在职攻读研究生的人员求学目标十分简单, 主要就是拿文凭, 以便于满足目前或将来晋升的要求。学校对在职读研者主要进行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 由于人数众多, 管理手段落后, 给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部分人由于工作繁忙, 每学期到校听课时间有限, 甚至很少露面, 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了课有人代上, 论文有人代写的现象。同等学力与正规研究生教育的要求甚至出现双重标准。这一现象的出现, 造成了不公平竞争, 降低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1.3 研究生导师队伍现状
一是导师数量不足, 整体实力不强。导师指导研究生数量过多, 不利于对研究生的培养。扩招后, 一个导师带多个学生, 由于导师的精力有限, 而导致有的导师疏于对研究生的指导, 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不能真正进行有意义的科学研究活动, 学生在学业和能力上不能从导师那里得到充足的具体指导[2~3], 发表的论文质量也因此下降。
二是导师队伍参差不齐。扩招后随着研究生人数的增多, 对导师的需求量也增大。有的导师自身知识面窄, 有的导师自身没有经历过研究生教育过程, 难以胜任研究生指导工作。而且部分研究生导师缺乏创新素质, 难以胜任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任务[4]。
1.4 研究生自身现状
首先, 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 学习主观能动性本应要求较强。扩招后部分研究生自身素质较低, 主观能动性较差, 基础薄弱, 知识面过窄, 文、理、工渗透不够。而知识面的宽窄不仅仅代表一个人的学识水平, 更是一个人把各门科学知识融汇贯通、综合运用创造出新成果的基础。没有相当的知识积累, 是不可能取得学术上的巨大成就的, 因此出现了研究生导师感到带研究生比较困难的现象[5]。其次, 部分研究生功利性强, 创新意识薄弱。只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 不讲究质量, 读研只是为了获得文凭, 将来对就业提职有力, 而不是扎扎实实地学习知识, 做研究, 更谈不上创新。最后, 缺乏团队精神。课题研究需要团队精神, 需要集体的智慧, 单打独斗、孤芳自赏是行不通的, 团队精神是成功的加速器。目前许多研究生缺乏团队精神。
2 完善研究生质量管理体系的对策
2.1 狠抓研究生教育管理环节
研究生从招生、入学、制定培养计划、论文选题、答辩到学位授予等管理环节, 是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同时各项工作相互交叉、错综复杂, 在实际工作中, 必须明确各环节工作程序和内容及主要环节的管理工作, 才能正确把握研究生管理工作的规律, 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培养出优秀的研究人才。第一, 全面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化。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特有的培养规律, 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应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就是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和准则它具有一定的指令性和约束力, 各种规章制度之间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套, 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 使其完善和科学, 从而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第二, 逐步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 确保研究生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信息实现研究生教育与培养过程的全程跟踪与审核, 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及科学有效的决策, 并积极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体制和培养模式, 进一步更新研究生教育管理手段, 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促进教育现代化, 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教育管理模式, 这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2.2 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 所以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人员,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导师的学术水平、道德风貌以及工作态度都直接影响着研究生,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措施之一。除此之外, 加强研究生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也是中的一个环节。首先应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应本着高效精干的原则, 充实素质较好的中青年教师, 尤其是选择硕士生、博士生充实到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领导岗位上来。因为他们具有培养研究生的直接体会, 对学位工作和研究生教育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论知识, 为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2.3 强化研究生自我管理意识
研究生教育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 奉行参与式管理理念, 体现研究生的自主性。他们朝气蓬勃, 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创新意识都很强, 只要完善管理方式, 不断强化自我管理意识, 他们完全有能力挑起自我管理的重任。在实践中, 可以通过为他们提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发挥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作用和助教、助研、助管的“三助”功效。还可以通过导与学、教育与管理的有机结合, 畅通研究生思想、学习、科研交流的渠道。
2.4 拓宽研究生教育形式
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研究生的主体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从而将科学研究与教学、教育有机结合, 使研究生成为全面发展的、能够积极适应和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级专业研究人才。因此在实际操作中, 要根据研究生个性和社会发展需要确定科学的教学内容、方法, 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潜在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并通过积极倡导研究生参与深层次的学术报告活动、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等教育形式, 为研究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搭建平台。此外,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 倡导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 这样既可以丰富研究生的教育形式, 又有利于研究生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 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办学效率和效果。在新形势下, 必须充分认识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进一步充实完善研究生管理制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 深入研究教育工作的特点, 明确管理的目标、内容;必须以培养创新精神为宗旨,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方法, 启发研究生从实验观察中发现问题, 勇于质疑, 否定权威, 形成创造性思维;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健全导师遴选制度, 提高管理教师队伍业务素质使教育管理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63.
[2]安心, 郭建耀.论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
[3]刘伟, 张万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导师制度的影响与完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4) :16~19.
[4]汪纪锋.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 2006 (2) :1~2.
【管理学研究生】推荐阅读:
村级财务管理研究管理08-08
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机房管理制度06-04
管理学研究方法体系05-27
管理学研究方法-考试07-16
山东省党校在职研究生《现代管理学》试题05-22
进度管理研究08-29
教师管理研究07-14
管理技术研究05-09
研究与管理05-18
研究进度管理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