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2025-01-02

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精选12篇)

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1

情感的定义:情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 是对客观事物抱有不同好恶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它包括积极情感, 如:兴趣、自尊心、自信、强烈动机、愉快、惊喜等;消极情感, 如:焦虑、害怕、羞涩、愤怒、沮丧、怀疑、厌恶等。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 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具有较大的影响, 是影响学习者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到情绪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 善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 来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学习效率。

一、导语的设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语的设置能否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课堂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1.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设置导语, 来吸引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需求是学习的最大动机。抓住这一特征, 我们在设置导语的时候, 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设置。在学习“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时, 我设置导语:假如你开了个服装店, 进了一批服装, 你知道怎么根据市场价调节价格以获得最大利润吗?我们要学习的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就能帮助你来解决这个问题。以后想经商的学生一定要学好, 帮助自己获得最大利润。不想经商的同学也要学好, 用来和经商的同学砍价啊。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这节课也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2. 结合学生的好奇心设置导语。

在学习“排列、组合”相关的知识时, 一位老师这样设置导语:同学们经常听到某人买彩票中奖的消息吧。我邻居中有两位彩民产生了争执, 其中一人认为买排列式奖票中奖的收益大, 另一位则认为买组合式彩票中奖几率更高, 收益更大。今天让我邻居每人各拿出1000元, 我们同学通过“排列、组合”知识, 来为他们测算, 买哪种彩票中奖的几率更大, 收益更高呢。这个导语立刻激起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气氛异常热烈, 呈现出高中生少有的兴奋状态, 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教师应以阳光的形象出现在课堂, 以自己的积极情绪影响学生的情绪

教师的情绪、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状态。老师的面部表情是学生课堂活动的指向标。老师的愉悦情绪可以直接传导给学生, 让学生在轻松的心态下呈现出创新性学习。反之, 老师的不悦、生气、甚至大发雷霆, 会让学生敛声屏气, 如履薄冰, 只是被动接受, 不敢提出疑问, 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树立教师的阳光形象呢?

1. 教师语言要生动幽默, 正确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

幽默是人和人之间的润滑剂, 可以避免冲突, 让人在会心一笑中接受你的委婉的批评和建议。比如, 有学生上课还存在着一些高中生不该有的小动作。如果老师严厉批评也能使学生改正, 但一定会影响课堂的气氛,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孩子, 你老玩手指头, 我就要没收你的玩具了, 你下课就得跟我走了啊”, “是谁在给用笔敲桌子为我我伴奏呢?不收费吧?谢谢”, “我课讲得真是太好了, 把某某同学都给讲睡了”……既解决了组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也不影响课堂氛围, 更不会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 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

2. 善于启发诱导, 用自己的智慧启发学生的智慧。

数学是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 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抽象能力。但由于个体的差异, 人早期智力开发的角度以及思维的类型的不同, 许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出现障碍。此时, 老师不能为学生的接受新知识能力差而着急, 应尽量运用主动、形象、直观等多种教学方法, 以生动、幽默的语言, 使课堂教学生情并茂, 来唤醒学生某部分沉睡的智慧,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积极情绪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曾经有个学校做了这一一个实验:在学生入学伊始, 随便抽出四十个学生组成一个教学班, 从学校教师中随便抽出各科任课教师来任教。但是对学生和学生家长宣布:这是我们抽出的最好的学生和最好的老师组成的实验班。三年后, 奇迹出现了, 这个班级果真成为了最优秀的班级。这个实验说明了自信在人成长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所以, 我们老师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相信数学不是某些尖子生的专利, 是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学会的。只要扎实去复习, 发现以前学习的薄弱环节, 并及时补救, 就会很快赶上来。同时对那些基础确实太差的学生, 降低难度, 只学习数学基础知识, 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内即可。同时发展自己优势学科, 尽力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 让学生用其它学科的优势来弥补数学的不足。

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2

关键词:情感体验;高师;声乐教学;作用

情感体验教学是一种强调以情感感悟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以及把握能力,使得他们在二度创作时有更加细腻深入的表现,与此同时,情感体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的认识更加深刻,引起学生在情感和情绪的共鸣,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高师声乐教学要特别关注情感体验教学,明确其在教学实践当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情感体验教学实践方法,为优秀高师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一、情感体验教学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落实素质教育宗旨

长时间以来,高师在音乐教育方面始终秉持的是素质教育的宗旨,而这一宗旨也是我国中长期教育当中秉持的根本原则。在高师音乐教育发展当中,特别提倡的就是要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进而推动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为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由此可见,情感体验教学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实践是落实素质教育宗旨的体现,更是完善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在高师声乐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要训练学生声乐技能之外,还要在教学过程当中加强师生的情感体验与感悟,除了要强调音乐作品当中蕴含的情感美之外,还要让学生自身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全面增强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音乐潜能,最终促进学生音乐创作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演唱技巧

就高师声乐教学而言,很多教师对于教育重点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部分教师认为应该将声音技巧训练放在教学首位,也有教师认为应该把情感体验教学放在第一位。两种观点存在着明显差别,但是都认识到声乐教学应该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那就是技巧以及情感教学。如何确定教育核心成为了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就目前而言,高师声乐教学当中接触的学生通常不具备稍微完善的音乐专业素质,那么在声乐教学当中就必须客观分析当前的教学现状,转变过去陈旧的教育模式,逐步纠正单一关注声乐技巧而忽视情感培养的观点。情感体验教学是促进学生演唱技巧提升的关键要素,这是因为情感体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声乐作品,并从中进行细细感受与情感品位,能够增强他们的音乐感悟力,进而提升学生演唱技巧。

(三)培养学生情意素质

情感体验教学是高师声乐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除了有助于提升学生演唱技巧之外,还有利于学生情意素质的培养。情意素质包括了思维、兴趣、情感、毅力等多个方面,而这些素质在学生的未来人生发展当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社会讲求的是要培养人的情商,因为情商在个人发展当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那么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意素质,从而促进学生情商的提升。在声乐课堂上,学生聆听以及演唱多种多样的声乐作品,并切实让自己进入到音乐形象中,将作品的情感与学生个人的情感融合起来,之后用歌声以及表演表现出来。整个过程是学生强化情感体验的过程,也是发展情意素质的过程。

二、情感体验教学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一)创设情感体验情境

在声乐教学当中流传的一句话就是声音存在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也就是说,利用言传的方法只可以让学生获得一定理解,无法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在体会音乐作品的感觉方面,依靠言传的方法是无法讲解清楚的,于是要通过创设情感体验情境的方法促使学生主动的进行情感意会和审美体验。创设情感情境的方法能够在课堂教学的开端部分就酝酿出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情绪,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也将学生真正引入到音乐作品的情境当中。如果学生被实际情景或者虚拟情景感染,会自然而然的唤起情感因素。比方说,生动形象和优美的教学语言,就是激起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在声乐教学当中应用趣味盎然的表述方法,精辟的分析以及合理的点拨,让学生的情绪得到感染,调动学生的思维,叩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音乐世界当中尽情遨游。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钢琴伴奏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情感体验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二)提升节奏把握能力

节奏这音乐符号特体主框架,节奏和声音都无法脱离演唱,而且节奏会贯穿在每一部声乐作品当中。在高师声乐教学中,如果教师想要分析学生在演唱当中出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能够在节奏方面发现原因。比方说节奏不统一、节奏松弛度不佳、节奏呼吸不准确等。就节奏本身特点而言,声乐作品当中的节奏必须严格准确,但是节奏也不能够是机械性的,这是因为节奏是,音乐表现的核心要素,音乐是在不断传递情感,且富有勃勃生机的艺术形式,要想让音乐形象以及音乐情感得到强化,就必须将突破口放在节奏把握方面。所以,提高学生的节奏把握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能够让学生在情感情绪等方面受到良好启发,使得学生能够深层次的感悟音乐作品当中蕴含的情感美与艺术美,让学生领悟到音乐作品创造的意境。例如,《乌苏里船歌》这部声乐作品的节奏音型具备浓郁民族风韵和清新格调,将天人合一的传统美学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又进一步证明了节奏在帮助学生体验作品情感方面的巨大作用。

(三)加强情感体验引导

教师在高师声乐教学当中的指导作用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因为高师学生的情感体验经历较少,在实际学习当中往往不能够深层次的挖掘作品情感。此时教师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获得情感体验。第一,引导学生用情眼观察周围世界。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只有当学生亲眼观察周围的世界,才会获得更为直接和深入的认识,由此引发的情感也会变得更加丰富鲜活。虽然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学习,但是在读圣贤书的同时,还需要了解窗外事,带有一定的责任意识用情眼看周围世界,观察自然以及社会现象,从而让人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增加。在经过了情感体验积累后,学生在声乐学习当中才会调动自己的积极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第二,引导学生用情心感悟生活。生活是收获丰富情感体验的重要场所,带着一颗情心感悟生活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素材,体会到更加细腻真挚的情感。这样学生可以将从生活当中获得的一些情感感悟运用到自己的演唱当中,在二度创作当中加入个人思想和认识,这样才能够将音声乐作品演绎得真挚感人,提升艺术感染力。

三、结语

情感体验教学在高师声乐教学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落实高师教育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在高师声乐教学当中加强情感体验教学,有助于落实教育宗旨,提高学生演唱技巧,促进学生情以素质的发展,进而完善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声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革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情感体验与启发,通过创设情感体验情景,提升学生节奏把握能力以及,加强学生情感体验引导等方法让学生的情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3

一、情感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俗话说:“动之以情,感人以心。”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育从来就不是单向流动的,在这个流动的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态度一经被学生的情感所接受,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态度来对待教师,而教师又根据学生的态度加以判断,表现出进一步的态度,如此循环往返,就不断影响和加深着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由此逐渐形成并调节着种种形式的师生关系。因此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和谐的“情感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以及乐于奉献的精神。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不是有意刁难,而是一种善意的批评和忠告。(批评要适度,忠告有分寸)也许我们经常说到的,某教师会哄学生,学生都爱学他的科目,不用老师催,学的劲头还蛮大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因此,老师的最佳情感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它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正是教育前提的基础。

二、情感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么多年了,我上初中时的一位英语教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的表情丰富多彩,发音流利,授课精彩,使我有种求知识的新奇。从那时起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英语,过去在我眼里那么枯燥的科目原来使我如此的兴趣盎然。一直到高中我都没有放弃对英语的这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以至于在高考选择专业时我毫不犹豫地填上了英语系。实际上我对英语的这种情结也总在深深地感染着我现在的学生。就拿我现在的这个班级来说,学生的纪律性很强,深得老师的好评,但令我忧虑的是,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这在当前高考题目灵活多变,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形式下是一个致命的弱点,于是我注意用兴奋的情绪,充满激情的语调,并面带鼓舞的微笑,赞许的眼神去激励我的学生,并时刻给予肯定,鼓励。多用“你回答的很好”“你的答案太精彩了”“你真勇敢”等等这些词语,学生的情绪高涨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浓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带动学生的思维也敏捷灵活了。

在教学中,教师的态度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比如,一位教师大声训斥犯错误的学生时,学生可能口服心不服,并再次犯同样的错误,甚至在心理产生反感。教师的呵斥已经使师生的感情“分离”,学生在这时往往不易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也适得其反。在教学中,我们还发现,如果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向学生倾注爱的主渠道,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形式传递鼓励,信任的感情信息,在这种情景交融的教学中,学生接受教育就有了感情基础,他们就会在一种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接受。这样学生不仅接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美好情感的体验,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

另外课堂上难免有许多疑虑和困惑,这些难理解的短语,词汇,句型,教师除了以口、手、耳、目来相传、示范、模仿来传递信息;还须根据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困难,审时度势、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自己拥有的教学艺术,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必须有感染力。要具有感染力,教师必须对学生有真挚无私的神圣之爱。正如有一位学者所指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泉眼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此外,教师必需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源泉,就在于教师上课时所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最后,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有着执著追求,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而并不是仅仅当作职业来从事。此时此刻,学生感觉到学习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他(她)们就会乐意地多参与课堂教学中去。

三、良好的感情能转化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

情感使学生感到知识在他们手中变成力量,而成为积极的感情,此时的学生富有成就感,信心百倍,积极向上。相反,一个遭厌弃的学生,往往会从中感到社会的否定和排斥,有时就会自暴自弃,消极悲观,不思进取。由此我们得出:在教学中,情感具有迁移的作用,学生一旦体会到愉快的情怀,那么,刻苦学习、助人为乐等就会变成一种精神追求。例如:我们班上有一位同学朱海峰,母亲早逝,父亲另娶,常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性格内向,上课精力不能集中,课下作业不能认真完成。课堂上老师对他的一个微笑像阳光扫去他心里的阴霾,课下老师轻柔的话语像春风一样化去他心灵的伤痛,用这颗爱心去鼓舞他。现在他变开朗了,学习劲头大了,成绩渐渐的提高了。近几天爷爷又去世了,但他坚定的目光告诉我,他能挺过去。这个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心理成熟了,坚强了,我为他的进步由衷的感到骄傲。可想而知,情感对教学有多大的作用。

总之我觉得师生之间的情感在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提高老师的讲课水平,使教师的心理也获得巨大的满足,在这种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师生共同圆满的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教学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篇4

一、情感教学与声乐教学的内在联系

“情感”本身就是心理主要品质。它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内部感受和心情的反应。大家知道,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是情感的艺术。我国古代《乐记》中记载“凡音者也, 情动于中, 故形于声。”文学家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速记。”而声乐是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以歌声为主要手段, 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和感情世界。声乐艺术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 扣动听众的心弦, 引起其感情的共鸣。声乐教学中, 除了声乐技巧外, 最重要的是用歌声准确生动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 引起教者与学者内心的共鸣, 给学生美的享受和情绪的感染。声乐教学成功者往往是教师善于教与学生善于学的积极互动, 学生课堂的感知状态、情感状态以及个性特征等都能动地支配着他的生理感觉, 也控制着他的歌唱行为和技术的发挥。比如歌唱最重要而又最常见的呼吸问题, 若教师只强调怎么吸, 吸多少, 吸到什么部位等等, 学生往往不易做到。若能给学生讲明歌唱呼吸与生活呼吸的异同和特殊性, 呼吸是歌唱的生命, 歌唱呼吸需要一定量的支持和有意识地控制呼气, 运用和练习中要吸得深而吐得均匀, 随时要保持松而畅的呼吸状态。具体练习中可启发学生用吸气如“闻香花”“打呵欠”, 呼气如“抽丝”“吹蜡”等生活体验来找感觉, 可能会获得好效果。教师形象、生动的启发比单纯生理性或技术性阐述, 更易让学生理解、接受, 也会调动和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情感状态和思维想象, 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去捕捉各种发声感觉。从价值意义上来说, 情感覆盖了声乐教学的全过程, 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催化剂, 犹如声乐教学的灵魂。因此, 它们有着非常重要的内在联系。

二、情感教学因素是解决声乐技巧的动力

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存在于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中。教师、学生和教材是构成教学中认知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 同时这三个要素中所具有的情感因素, 也构成教学过程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三个源点, 为情感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和最终的目的的必要性。在声乐教学中, 实施好这三个基本要素所具有的情感因素的调控是对解决声乐技巧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声乐教材中蕴涵的情感因素:

歌唱是一门技巧性极强的学科, 但具有艺术性的教学最能激发学生的歌唱激情, 从基础的练声曲选择到声乐作品的表现都应具体落实在教学实践的每个环节中。比如声乐教学中教师选择的练声曲, 它是教师训练声音的手段, 也是声乐表演的准备和发声的基础。声乐作品是音乐和文学的综合艺术, 它通过歌词与旋律的有机结合, 生动而形象地抒发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这种感情来自于生活, 但高于生活。所以, 声乐教材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感情因素, 使人能直接感受到是一种显性情感因素。比如教师在选择练声曲之前要根据学生学习不同状况选择各种练声曲, 巧妙的组合和设计, 既要做到循序渐进, 也应考虑到该练习能否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情感状态, 从而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在课堂中还要能使学生认识到歌唱是通过优美的乐音来表达情感和心灵状态的艺术, 作为艺术二度创造的歌唱者若没有强烈的情感欲望和处于激动不已的情感状态便不能进入创作状态。没有真实的情感渗透与作品心灵相通的情感感应, 就不能真正创造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象。例如:歌曲《嘉陵江上》 (端木蕻良词、贺绿汀曲) 中, 通过悲壮激情朗诵式的宣叙调形式, 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罪恶事实;描绘了中华民族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敌寇的无比痛恨, 他们要报仇雪恨的迫切心情和收复家园的必胜信心。整首歌曲形象鲜明, 扣人心弦。

2. 声乐教师的情感因素:

这里是指教师的主导情绪状态。教师是构成教学中丰富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一个源点。在声乐教学的全过程中,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素养, 始终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教师自己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情, 而且也要接受外界的情感刺激, 并对周围学生施予情感上的影响。教师教学中应注重以情动人、以美感人, 不但能鼓舞学生的积极性, 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还应加强自我修养, 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例如, 通过对声乐作品声情并茂范唱, 或是有感情的弹奏, 或有艺术性的语言启发等, 均能打开学生情感之门;如果声乐教师的主导情绪状态呆板, 平静, 没有激情, 就无法引起学生情感上的足够强度。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心灵的闪光点, 作为推动其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起点, 使教与学双方获得一种心灵的沟通。教师良好的情感素质会对学生产生较好的心理效应, 真正像磁石般吸引着学生。在这种积极而和谐的状态下进行技能训练, 十分有益于调动起学生的创造热情和情感表现欲望, 学生会将这积极的内在动机转换成自觉而刻苦学习的动力, 从而达到提高声乐技巧的目的。

3. 声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因素:

这里是指学生的主导情绪状态。学生, 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是构成教学活动中反复而复杂的情感现象的又一个源点。与教师一样, 学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他 (她) 们也具有一定的情感, 也能接受外界的感情刺激, 并会对周围同学乃至教师施予感情的影响。但学生与教师又不一样, 他 (她) 们是教学的对象, 又是处于在身心发展过程活动尝未成熟的个体, 在教学活动中他们更多是接受外界的情感刺激, 并进而促使其内部情感的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主导情绪状态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情绪状态的基调。这种情绪基调对学生的声乐学习过程有着直接作用, 可以说, 情感教学最核心的关键, 便是控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使之处于最佳情绪状态,

4. 声乐教学互动的情感因素:

以上谈到的声音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教材、教师、学生, 是声乐教学中情感现象的三个源点, 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透视。当教师和学生围绕着声乐作品开始教学活动的时候, 这些情感因素就会在教学情境中被激活了, 并以情感的形式, 在师生之间发生流动, 从而形成教学中情感交流的动态形式。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 将蕴涵在教材 (作品) 中的感情因素表现出来, 同时融入自己对作品某些情感, 由此感染学生, 使学生也引起相应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刺激, 进入良好的歌唱状态。这样便自然形成师生情感交流, 使声乐作品中蕴涵的情感因素反映在相应的教学情绪气氛之中。

三、情感教学是声乐教学艺术美的核心

以情主导、以情施教, 富有激情, 主要是指声乐教师在教学中的自身情绪。在整个声乐教学中, 显得格外重要。教师的主导情绪不仅仅是快乐的, 而是还有是饱满和振奋的, 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 带有某种程度的激情和高涨的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的情绪。教师若善于把握和激起学生内心的各种情感因素, 将它转换成精神动力, 使学生在积极、活跃的心境中真正领会、掌握歌唱技能, 定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唱《幸福在哪里》时, 教师的表情是幸福快乐的, 伴奏与旋律是活跃的, 学生的表情与演唱同样是欢快的;在教唱《摇篮曲》中教师的表情和声音是柔和、平静、深情的, 是平稳、揺曵的, 学生的演唱同样是轻柔、平静而祥和的。总之, 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自身情绪是起着主导作用的。以情入手、以情感人, 富有表情, 主要是指对声乐作品情感内涵的挖掘和理解。声乐作品中蕴藏着大量的、丰富的情感性因素, 教师即要成为声乐作品的欣赏者, 又要做声乐作品艺术情感的传播者。教师若能准确地把握住作品的情感脉络, 并首先唤起自己曾经体验的情感共鸣, 然后再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 同时注意学生在演唱中情感的各种细微变化, 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调动起学生旺盛的歌唱欲望和对声乐作品情感投入。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有扎实的声乐教学水平, 要深入声乐作品和声乐教材的钻研。在深入钻研作品和教材的过程中, 也要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风格、创作手法、思想感情、乐曲高潮, 进行理智地分析, 恰到好处的声音来塑造形象和表现情感。例如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 这是一首带再现的三段式歌曲 (ABA1结构) , 第一乐段具有明显的抒情性, 主题建立在色调明朗的A宫调式上, 以明亮、圆润的音色和真挚的情感, 表达了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而第二段, 由A宫调式转为升F羽调式, 以暗淡的音色, 如泣如诉、悲痛凄苦的压抑情绪, 表现出对旧社会的仇恨, 体现了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第三乐段再现了第一乐段的主题, 这时, 演唱音色就要比第一乐段更为明朗、舒展, 才能表现出更加高昂激动的情绪将音乐推向高潮。全曲通过歌唱音色的变化对比, 完美地表达出歌曲的主题思想与情感。

以情带声、以情传情, 富有感情, 在歌曲教学中的结构分析、歌词、衬词、记号以及咬字吐字、行腔归韵都是带声乐技术的教学, 是为了学习与演唱更好地、全面地把握与表现情感。当我们听一些优秀的歌唱家的演唱之所以能使广大听众为之倾倒, 受到公众内心的热烈欢迎和喜爱, 除了他 (她) 们具有良好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以外, 最重要的是她们的歌声准确生动地表达力歌曲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 引起公众内心的共鸣, 给予人们美的享受。我们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声乐训练比较多, 但对学生的把握歌曲的情感不够。歌唱应是声乐与情感的有机结合, 应是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 用整个身心投入的歌唱, 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情在歌唱中起主导和统帅作用, 是声音的灵魂和砥柱。人的声音是内在感情激发的结果, 内在感情是外界客观事物刺激的反映。人心感于物而动, 声音动于心而发。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于情。”在动声之前先动情, 才能以己之心去感人之心;也只有当感情表达和声音同样完美之时, 才能被称之为艺术。

歌唱, 是用声音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手段, 情感, 是声乐艺术中的灵魂。明确情感教学在声乐中的内在联系, 情感因素, 以其具体应用, 是为更好完善声乐教学目标的增强声乐教学的效果, 使声乐教学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的统一和深化。

四、不断的艺术实践是完善情感表现能力的基础

声乐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歌唱技巧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 通过无数实践锻炼得以巩固。声乐表演实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歌唱表演形式, 来达到学习、体验、锻炼组织创编排练声乐节目的综合能力。具体地实践是按照学生的基本条件合理搭配, 组合成各种歌唱表演形式, 针对学生的舞台风度、气质、眼神、手势、形体动作进行训练, 对有声部的作品教师还要在声音的谐和、音量的平衡、配合的默契等方面给予进一步的辅导。要大胆鼓励学生选择作品、自愿组合主动参与、亲自动手、动脑, 创编一些各种体裁、题材的声乐表演作品及观摩课、音乐会、演出等艺术活动, 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学生的组织编排节目能力, 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创办的内容应丰富多彩、如重唱、小组唱、表演唱、小合唱、歌伴舞、音乐剧片段、选场等, 形式不限。这样学生就会把平时课堂接受的感性认识通过舞台实践加以检验, 并得以积累和巩固, 逐渐上升为自身切实感受的理性认识。

总之, 歌唱, 是用声音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手段, 情感, 是声乐艺术中的灵魂。明确情感教学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是为了更好完善声乐教学目标, 增强声乐教学的效果, 使声乐教学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的统一和深化。■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2]许讲真.歌唱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5

宋恋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然而,我觉得以情感为主题的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以情动人,让学生在产生情感的同时,主动、快乐地学习英语。

英语学习一直是很多学生的痛,也让很多英语教师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论你多努力,有些孩子的英语成绩就是不见起色。作为一名英语教育者,该怎样做才能让更多的孩子学好英语呢?怎样才能更大程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把英语学好呢?我认为首先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师生情感环境。教育的奥秘就是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依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他们往往从兴趣出发,他们喜欢哪位老师就愿意学哪门功课。古语亦云“亲其师”才“信其道”。要让学生喜欢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投入,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亲和力,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师生关系。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

一、情感态度作用于英语教学全过程

教学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过程。对小学生来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英语,他们只是凭兴趣,好玩我就学,而且在学习中要受到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诸如他们的学习动机、意志特征、价值观以及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的态度、教学中的情感投入、教学方式等等。这些情感因素都会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各种交流活动,并产生各种情感结果。最为明显的态度是乐学或厌学(积极主动的学或被动消极的学)。积极的情感能创造出有利于学习的心理最佳状态。相反,如果消极情感影响教学,就是再好的教师、教材、教法也无济于事。可见,积极的情感态度对小学生学习英语起着很重要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起着启发和引导的作用,既熟悉专业知识又熟悉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能够组织较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可是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好”和“差”也十分敏感,但关键是不理解为什么时好时差。这就是“教师”与“导师”的差异,“导师”除了熟悉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还积极钻研并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内在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其实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作为教师也应该努力起到“导师“的作用。

1、反省自己在课堂听学生发言时的方式、方法和态度。平时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只有肯定和否定的判断,其实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是他对学习心态和效果的有效诊断。

2、反省自己在课堂上讲话的方式、方法和态度。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导向。我们可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英语课堂教学英语化、交际化、礼貌化。在教学中,多用几个“Please.Thank you.Sorry.”说话语气亲切,面带微笑,尽量用委婉的语气:Would you---?Who will---?Can you---。所以在教孩子英语的过程中,多给孩子们一些亲切的语言,相信你一定可以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调控自己内在的情感状态。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一个人每天所作的最富有勇气的决定就是保持良好的情绪。”教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但我们应努力把烦恼留在教室门外,用笑脸面对学生。

二、情感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在英语教学中,用爱心和真诚,创设了愉快的教学氛围的同时我们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贯穿教学始终的语言艺术,激励学生,不断强化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哪些教育手段可以被使用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呢?

1、真实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应经常用实物、图片、录像、模型、简笔画、教学挂图、音乐、有针对性的导入问题等,给学生创设真实情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快速进入新课,并力求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活泼。

2、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我让学生观看精彩的录像或直观、易懂的课件,使课文中描述性文字变得鲜活起来,使用多媒体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再加上用录音机,让学生听、模仿标准、地道的英语语言魅力。恰当、适时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形成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课堂教学,能创设一种和谐、高效的教学气氛,促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综合提高,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多的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主动发展。

3、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活动的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语言的兴趣。一般采用2人或4人一小组,每小组都注意不同能力学生组合搭配。每节课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会话、背诵、表演、讨论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语言实践练习的机会,同时优生可以帮助差生,从中又得到巩固,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小组活动完后,根据时间、内容决定哪些组当堂表演,哪些组会话等,并评出优胜组和最佳个人给予表扬或奖励。这样避免了学生自己练习的单调,缓解了学生单独表演的害羞和紧张情绪,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情感互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篇6

(1)如何营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2)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学习?

(3)如何激励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真正做到动中有序,活而不乱?

【案例背景】

人的感知、注意、思维等活动,都受到主体情绪的影响,在轻松的环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生命的状态最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只有当课堂愉快、和谐、生动、有趣时,学生的情绪才会高涨,学习的兴趣才浓厚,思维也才活跃,接受能力才会变强。

【案例描述】

这天,同事带的实习生临时说要来听课,我一点准备都没有就硬着头皮上阵了。我以为这堂一年级的课肯定会在手忙脚乱中开始,吵吵嚷嚷中度过,索然无味中结束。可当我进入课堂,与那一双双水灵灵的小眼睛对视的时候,忐忑、慌乱的心情顿时被兴奋的情绪所替代,灵感一个接—个地涌现出来。待我整理好头绪时,孩子们早就准备好了。

片段一

以情代声,激发共鸣。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营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能够调动学生的上课听讲的积极性,能够激发学生高昂的求知热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只有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的导入设计才是好的。

因为下雨,所以没办法带孩子们去音乐室,当我告诉他们这个消息时,孩子们无一不发出惋惜声。为了防止低落盼隋绪蔓延,我马上唱到:“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我尽力将表情和情绪调节到欢喜的状态,孩子们果然被我带动起来了,第一句还没唱到一半,小家伙们已经—个接一个的摇头晃脑的接了过去,那表情分明是在说“下雨好!下雨妙!”先前不能去音乐室所带来的不满、失落情绪被这首“及时雨”冲跑啦!我顺势煽情道:“春天的雨丝,滋润了大地,哺育了万物。你们知道么,有一种动物特别喜欢水。”

片段二

通过富有情感色彩的提问引发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学习。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好奇,感情丰富,情绪化),我“即兴”为这堂课设计了许多问题,而这一个个简单的问题能够引导孩子们进入主动学习角色。

(1)“歌曲里面,象的鼻子有了个新用处!”这句虽然不是问题形式,但是,我歪着头,伸出一个手指,身体略略向前倾,扬着眉毛,一脸神秘的表情,让小朋友们眼中冒出一个个小问号。他们仿佛在问“什么新用处,居然那么神秘?”接下来的初听歌曲,他们比任何一次都要认真,听着听着,小脸蛋上还不时的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2)“象的鼻子有什么新用处?”这个问题对仔细听的学生来说,不难回答。但是,我加上了肢体动作,将手臂当做鼻子,在身前晃动,边动边故弄玄虚地发问。这种方式提出的问题,就有了两个答案,一个是口头上的,一个是肢体上的。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回答,仅仅是口头回答“交朋友”;或者是摆动手臂勾勾别人的手作为回答;再厉害一点,就是边说边摆动手臂的了。

(3)“如果你是小象的好朋友,看到小象这么高兴的样子,你会怎么做动作?”这个问题我用稚嫩的语气模仿小象的口吻来问,在提问时将歌曲中所描写的小象此刻的表情淋漓尽致的表演出来。孩子们不用回忆歌词就能感受到‘欢喜’,自然,在编创动作时也带上了这样的情感。甚至有部分孩子从座位上蹦了起来,动作幅度大了,嗓门高了,脸红了,眼睛亮了,哈,课堂气氛活了!

(4)在巩固歌曲阶段,有一个接唱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我没有用言语去提示学生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该用怎样的表情,该用怎样的动作。当我在接唱时充分调动自身的感觉神经系统,将情态、神态和动态一丝不苟的呈现给学生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他们的语气变了,变生动了;音调变了,变优美了;表情变了,变亲切了;动作变了,变柔和了。

【反思与研究】

这节课我没有用掉一朵小红花,没有竖过一次大拇指,可是学生为什么能一整节课40分钟都这么投入地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创造音乐呢?

1.以情代声,激发共鸣——营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下雨的环境正好符合教过的歌曲《,J、雨沙沙》这首歌所描述的情景,而小雨正好也是本课歌曲中的主角——小象所喜欢的,“天时地利”只差“人和”,这个“人”当然要由我这个教师来“和”了!通过略带夸张的、带表演性质的演唱,我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了“不能去音乐室”带来的低落情绪,很自然地将本课歌曲主角引了出来。

2.彩“色”提问,引发回应——通过富有情感色彩的提问引发学生积极探究、主动学习

为什么少儿频道的主持人特别受孩子们喜欢?因为他们带给孩子们的是生动活泼的表情、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精彩有趣的话题……他们和孩子们虽然只是通过屏幕接触,但是他们和孩子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是那么近,孩子们口中的“红果果”“绿泡泡”是那么可爱、那么鲜活……

3.师生互动,触发灵感一动中有序,活而不乱

众所周知,律动是对音乐的再度创作。我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即使是沿着作曲家为我们创作的音乐形象去探寻作曲家创作室的形象原型,也往往不能回到原形,但对音乐的情感感受却会是十分强烈的。孩子们同是听一首歌,但由于各自认知水平不同,从而出现了“五指耳”“罗圈腿”“眯眯眼”“踩皮球”等不同的表现小象动作的方式。孩子们体验到了歌曲所表达的丰富的情感,因此,能用身体的语言来表现。

这节课中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丰富的想象力启发了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除了有必要了解孩子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外,在实践中也要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吸取孩子的天真烂漫、奇思妙想、乖巧机智的灵性,“童”化的自己的情感世界,保持一份童心,这样才能像少儿频道主持人一样受到孩子们深深的喜爱。

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7

一、情感教学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

教师的课堂情感首先是教师的口语———教学语言。以朗读来讲, 它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教师借助语调、节奏的变化及对课文的审美感受, 使书面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和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更能表达课文的内涵和感情色彩, 从而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使之对课文的理解有正确的把握, 这种效果是书面语言无法企及的。《最后一课》是一篇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感染力的小说, 作品主人公小弗朗士原来是一个贪玩、天真, 不爱学习的学生, 但“最后一课”的沉痛事实强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韩麦尔先生身体力行, 使小弗朗士自责、自悔、自新。如果教师在范读时能够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表现力, 恰当地运用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技巧, 把小弗朗士的心理成熟过程用入微而富有情感的方式表达, 那么, 它对学生所产生的感染力及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定会超过概念化的分析。教师的教学语言在课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情感教学要求教师的板书要图文并茂

板书设计就是对黑板板面书写的设想和规划, 包括板书和图示两方面内容。板书能够将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用精要的书面语言展现, 将教师的教学思路以直观、清晰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 把学生顺利引入教学情境, 为学生提供词语概括与归纳的最好示范, 明晰地教给学生思维方式。因此, 教师在板书设计上要付出情感。

带着情感设计, 板书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能够做到书之有用;带着情感设计, 板书的针对性会更强, 能够做到书之有据;带着情感设计, 板书的概括性更全面, 能够做到书之有度;带着情感设计, 板书的条理性会更清晰。总之, 板书设计应恰如其分地反映教材的特点和教者的意图, 同时应给予学生美的愉悦、美的享受。

三、情感教学要求教师的表情要富有真情

课堂上老师的一个眼神, 一个手势, 一个表情, 一身装束, 都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堂上老师一个微笑, 可以是赞许, 也可以是鼓励;一个眼神, 可以是鼓励, 也可以是严厉的警告;一个皱眉, 可以是否定, 也可以是为难;一个手势, 可以是关切, 也可以是肯定。总之, 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止, 实质上是与学生的一个情感互动非常有效的方式。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 非常注意这一点———一套礼服、礼帽和严肃深沉的表情, 给人们一种庄重的感觉, 无形中奠定了这堂课的感情基调, 让学生有了一个进入角色的心理准备, 为“最后一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韩麦尔先生在课堂上所流露出的情感起了重要的作用, 他用服饰表示这一课的不寻常, 以自己满含悲痛的语言表示自己失去祖国和不能再讲法语的痛苦。韩麦尔先生正是用这些外化的情感, 使一个贪玩逃学、不谙世事的小弗朗士在这一堂课中成熟起来, 使他对法语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 从而达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恰当而准确的身体语言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激发他们的兴趣, 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丰富教学内容。积极且表现力强的身体语言, 不仅可以传授知识、润饰口语、显露感情、增强表达效果, 而且可以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 有时不但可以代替口头语言, 而且能表达言语难以表达的情感, 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情感教学要求课堂氛围要以情引情

课堂氛围是指笼罩在课堂上的特殊气氛和情调。它的设置,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发智力, 陶冶情操, 强化教学效果, 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是这个氛围的顶梁柱, 需要教师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基调, 营造氛围, 把学生引入氛围, 形成共鸣, 在共鸣中理解、陶冶、升华。

以情引情, 就是教师的情感会感染学生, 教师用自己的情引出学生的情, 为学生营造情感氛围, 使其内在情感得到深切的体验。得体的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 调动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进而让其感受到主动参与的乐趣。新课的导入, 成为启迪学生思维的动力源, 精心设计的导语, 可以激活学生的阅读愿望。例如:学习《背影》一文, 上课开始时我说:“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我给大家带来一组密码, 如果谁能够破解这组密码, 那么他就掌握了走进这篇优美散文大门的钥匙。”在黑板上写下“一、二、三、四、五”, 然后让学生认真读课文, 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探究, 学生很快就找出了这组密码:“一次送别、两个场景、三次背影、四次流泪、五句话。”在教师的巧妙设计和指导下, 不知不觉一节课过去了。

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 教师是需要有魅力的。一个教师, 只有有了魅力, 才能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语文教师承担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涵育学生健康品德的责任。语文教师只有用自己的情感和魅力, 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挚爱, 使语文课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飞跃瑰丽的想象。

参考文献

[1]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21.

情感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8

(一) 化学教师热爱教育, 热爱学生是情感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要具有以心换心的情感。

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身为教师, 要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 常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了解其思想、学习和生活状况, 洞察其细微变化, 在亲切融洽的气氛中, 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感触到教师是真心热爱他, 从而亲近你、理解你、支持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 真正喜爱你所教的学科, 并发自内心自觉地学习, 这就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青年心理学之父霍尔 (C.S.Hall) 曾把青年期个性的情感描写为“疾风怒涛”。同样的刺激情境对成年人来说, 可能不致引起明显的情感反应, 却能激起中学生较强的情绪体验, 甚至导致激情冲动。情感虽不能替代认知, 但是凡能使学生的情感发生强烈波动的事物, 学生就较容易记住, 甚至终身不忘。

教学中, 本人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去组织教学。

1. 教态表情。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塑造好自己良好的仪容, 教师愉快的心境、和蔼的表情、亲切的动作、温和的话语, 使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得以实现, 使教师以情育情、以情动人的情感得以体现, 从而实现成功的情感投资, 达到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提高。曾经有学生就对我说:你难得的笑容是我们学好化学的“催化剂”。

2. 语感传情。

课堂上, 教师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 可确保对教学活动及教学效果的积极影响和动力作用。教师若不以身作则, 将生活、工作中的苦恼、挫折、矛盾等消极情感带入课堂, 那就不可能营造出愉快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努力克制和消除自己的消极情感。同时,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力戒用恶语、侮蔑语、责备语、压抑语、强迫语、威胁语、讽刺语等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3. 评价激情。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感起即时的调节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问题回答出色或作业完成满意时, 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学生或写几句批语, 会使学生学习热情得到进一步提高, 从而产生更热爱学习的激情。当学生失意或忧愁的时候, 教师实事求是, 恰如其分地指出问题, 提出改进方案, 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状况, 是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的。

4. 善待学困生。

教学中要实现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键在教师, 重点在教师对待学困生的态度。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过程中, 要分析、思考学困生学习差的原因。因为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产生过程和原因并不完全相同, 多种原因集中到一点, 即他们都是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数次失败后, 随着失败的积累、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改变, 逐步形成这些学生失败者的心态, 丧失了学习的内部驱动力, 表现为学习消极、缺乏信心, 虽经补课, 不仅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反而加剧了失败心态的发展。在情感教学中, 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 尤其是学困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 往往取决于师生间有无相互尊重和信赖的情感, 而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是建立教学情感的重要因素。

(二)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激起学生课堂情绪的兴奋点

教材是情感教育的依据之一。教学中,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 挖掘教材内在的情感因素, 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比如讲碱金属元素中的“焰色反应”内容时,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实验来激发情感:

1. 演示钠盐、铜盐等的“焰色反应”实验, 引起学生的惊奇感;

联系玻璃器皿、铜器灼烧时的颜色,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 将不同物质混合后, 再做“焰色反应”实验, 让学生亲身感受化学实验美。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礼花的发展、燃放, 讲解

相关的化学问题, 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既有趣又有用, 从而产生学好化学的愿望。

除了这些, 化学教学中还有许多内容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如结合介绍黑火药和造纸术等中国古代的化学发明,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化学家的事迹, 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结合硫、氮等相关知识的教学, 介绍化学对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以及环境保护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硝化甘油”的教学, 介绍诺贝尔及诺贝尔奖, 培养学生的荣誉感等。

此外,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亲身实践, 加深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注意养成教育, 培养科学态度等, 也是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关注的。

教师个人的心理品质, 不仅制约着教师本身的行为, 而且会影响学生。一个合格的化学教师除应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外, 还应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用科学的世界观去影响学生, 为学生做出榜样。从演示实验的规范操作、正确客观地表述实验现象, 到板书的工整、准确无误地使用化学用语;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化学问题, 到欢迎学生对自己提出质疑;从热情肯定学生比自己更高明的创新解题方法, 到勇于承认自己教学中偶尔出现的失误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在科学态度教育中表率作用的具体表现, 它对学生逐步形成完善的科学态度将会产生无形的巨大影响。

情感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篇9

一、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推动力

笔者调查分析了本县近几年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 对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英语等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发现居于前三位的是物理、数学、化学, 这些参加了全国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是物理, 这个结果体现了兴趣 (积极的学科情感) 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 发现物理成绩突出的学生, 大多对物理感兴趣, 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越浓的学生, 物理成绩越好, 这说明兴趣 (情感) 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推动力, 它使学生轻松愉快、积极投入地学习, 觉得学习不是负担, 是乐趣。

二、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 消极学科情感的形成

1. 教师的消极情感对学生的影响

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自己工作的热情程度, 反映了物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心理学研究成果证实:当人通过面部表情、声音等变化把情感传到接受对象时, 主体的情感便对客体产生情感共鸣, 形成与主体相类似的感觉。而现在, 有的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教学热情, 一定程度还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到课堂上, 这样致使课堂气氛压抑、沉闷, 形成学生不专心听讲, 不愿回答教师的问题, 对教师布置的任务马虎敷衍,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对物理学科的消极情感。

2.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如果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关心学生的成长, 而且对有困难的所谓“差生”不能一视同仁, 对他们有偏见, 不想教育他们, 疏远他们, 就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试想: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 怎能让你的学生学好物理课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健康成长呢?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 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3. 学生缺乏成功的情感体验

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形成不同的情感体验, 对学生学习产生不同影响。物理的学习研究方法, 一般来说是通过观测、实验得到事实和数据, 然后通过逻辑推理、数学抽象等手段, 用已知的原理分析这些事实和数据。这样从现象到本质, 从感性到理性, 建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一些学生物理基础较差, 上课听不懂, 作业经常出错, 提问经常回答不对, 考试成绩较差, 又常被教师一味地责备为不努力、不认真学习, 这样使他们感到自己总是比别人差, 产生自卑感, 尤其是在物理学习中接连出现失败时, 便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 加之部分教师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 更有家长“望子成龙”心切, 也就增加了学生的失败感, 其后果是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害怕、厌恶等不正常情感, 致使一些学生不想学物理。

三、大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科情感,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 教师应爱岗敬业, 提高自身修养

“言为心声, 情动于意, 而形于色。”教师如果不热衷于本职工作, 则不会有讲课时津津乐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掬的神情, 更不会得到学生的拥护和爱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饱满的激情, 感染学生, 创造生动活泼、感情融洽的育人环境。教师既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 又要学会情感教学, 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不断完善自我, 以满腔热情带领学生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2. 给学生自信和成功的希望

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10

一、理解学生, 尊重学生是实施情感教学的基础

学生年龄小, 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有非常大的差异.处理问题时应充分理解学生, 热情地关心, 爱护学生, 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阂.例如, 对待班级中数学较差的学生, 不能急于将他们与班中的优秀学生进行比较, 而要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去检讨一下.如果是学生因为懒惰、不愿意学习而造成的, 要予以及时的批评指正.教师提出批评, 学生能正确对待, 虚心接受, 是民主平等的表现;学生提出意见, 教师能够耐心听取, 给予积极响应, 也是民主的表现.教师有错误, 及时承认, 及时改正, 就能获得学生的谅解, 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

教师尊重学生要像一个公正的法官, 对每名学生都是公正的.在教学过程中, 让“教”为“学”服务, 不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 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 让后进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 品尝被关注与欣赏的幸福.

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 充分给学生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 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 在加工中学习创造, 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 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

理解学生, 即使他们的回答、想法是错误的, 我们也需要给予肯定的赞赏, 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重要, 提升学习的热情, 激起学习的真正兴趣, 为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用真情感染学生, 提升教学效果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有感情地教, 学生才会有感情地学.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 引发学生的情感, 通过师生情感交流, 产生共鸣, 从而达到教得扎实、学得主动、教得生动、学得有趣的教学目的.别林斯基认为:“爱是教学的工具和媒介, 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所以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了解学生的需要, 并且对数学充满兴趣, 怀着满腔的热情进行数学教学活动,

◎李恒 (陕西省留坝县留坝中学724100)

给学生树立无声的榜样.其次, 在教学中, 教师要认真钻研, 吃透教材, 设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具要直观形象, 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声色并茂, 教学语言生动, 语调抑扬顿挫, 富有感染力, 教学设计要环环相扣、疏密相间、有伏有致.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内心情绪的体验, 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的情感感染还体现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 陶醉观众首先得陶醉自己.学生的思维一旦和你协调, 那么你讲上一句, 他便知下一句.有一次我借班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为了稳定学生的情绪,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 我设计了这样的情节:教师先作自我介绍, 同时介绍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交朋友.这样既创造了活泼的课堂气氛, 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陌生感, 同时对“相对”一词有了直观的了解, 突破了教材中“相对”的难点, 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奠定了基础,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完善教学效果

激发学习情感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学习的重要方面.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1. 情感总是与情景相伴随

创设问题情景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出一种学习环境, 在学习环境中诱发学生的情感.如教学《圆的特征》这一节时, 我是这样开始教学的:

师: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

生:能滚动.

师:此时 (我画出正方形和长方形) 看来大家说的是对的, 不做成这里画出的形状, 就是因为它们不能滚动.那么, 为什么不做成这种可以滚动的形状呢? (画“扁圆形”)

这时学生感到问题的幽默、活跃, 学生也各抒己见, 有的学生说滚起来不平稳.

我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平稳呢?”

这就引发了具有生机的“愤悱”状态, 同学们都知道问题所在, 却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表达.由此可见, 在数学教学中, 一个问题设计得好,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产生兴奋点, 促进思维的发展.

2. 采取激励措施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中取得成功, 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 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 激发学习愿望.”因此, 在教学中我对学生经过努力所取得的点滴成功, 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课堂中我还采取竞赛、表扬、评优等措施, 以提高学生的内驱力.值得注意的是, 对学生的赏识也要有分寸, 绝不能过分, 如果我们对学生做的每一件事都说“了不起”“好极了”, 那么学生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了.

教师情感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 情感 兴趣 热爱和期待 情感因素 智力因素

曾有不少学生问我们为什么每当他拿到成绩报告单时,总发觉自己学得好的功课中,都是由他所敬佩的教师教的,有位学生直截了当提到他的生物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教他的生物老师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工作负责、体贴学生、可亲可敬。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情感效应在起着作用。

学生学习过程不仅是认识过程,即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的智力活动过程,也是学生全面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心理学的成果告诉我们,在正常智力范围的,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心理因素,不在智力的高低和已有知识的多寡,而在情感、意志、个体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激发认识和保证认识深化的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使认识过程,个体品质得到健康的发展,其中教师的情感作用影响更大。当学生所敬佩的老师来上课时,学生的感受是兴奋的,情绪是高昂的,注意力是集中的。教师积极的情感会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的活动,提高智力活动的速度和效率。同时,智力活动的成效同,认识和创造的欢乐,又会振奋他的精神,提高他的信心,激发他的信心,激发他的兴趣,增强他的意志,使非智力因素活动的能力更大,水平更高。这样互相推进,就保证了他的学习质量,像古人所就的那样“亲其师,信其道,乐其见”。长此以往,学生的这门功课一定学得好。那么,老师的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的情感状态不仅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而且影响着学生全部的认识活动。教师真心真意对学生的爱和对学生暗含期待的信息,可以通过声音、笑貌、动作、眼神等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因感到老师的亲切关怀和信任而受到鼓舞,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动机。这种良好的反馈,又增强了教师的暗含期待的情感,师生间在情感上的各种良好的双向反馈,会成为一种动力,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及其智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凡是得到老师爱护和帮助的学生,必定喜欢和尊敬老师,而这种对教师的好感又往往迁移到对教师所教学科发生兴趣,甚至产生喜爱的情感,主动、积极的学好功课。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甚至训斥,处罚学生,就会使学生不生畏惧心理或不满情绪,智力发展受到压抑。这种消极的情感,往往又会迁移到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厌恶之感,对学习抱应付甚至放弃的态度,这样,再聪明的学生也难有学好的希望。因此对教师来说,要使教学获得成功,不仅要丰富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要经常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学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做学生的知心人。这样才能真正启动学生心扉,促其主动、积极地学习。

二、教师情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动力

教师对学生、教育事业和所教学科的热爱,同时也是他工作的巨大动力,他会如饥似渴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才干,并认真地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在工作中即使有千难万难,也不以为苦。作为教师我们应重视自己的情感、修养,学会用情感去工作。教师丰富、充沛的情感不仅表现在对学生的关怀、尊重、信任上,还表现为与教学内容一致的高尚道德感和强烈的理智、丰富的美感。

教师应当是一个播种、诱发和学生情感的艺术家,而不是冷淡无情的教书匠。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热爱学生、爱憎分明、善于表露真情的人;是一个在颂扬良好品行时能唤起学生的敬仰、爱慕之情,在鞭笞劣行时能激起学生的愤慨、羞恶之情的人。只有真诚地关怀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敬爱。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必须有强烈的理智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进行认识性的学习,也进行情感性的学习,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作为教师若能把情感因素和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就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发生的快感或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和去提高学习成绩。一个缺乏理智感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学生具有对真理的热爱和探索的热情。因此,我们应以饱满的热情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善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支持学生开拓进取创新,培养学生热爱、探求真理的热情。

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是位有美感的教师。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美感,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教学中,教师真挚的情感,逻辑严密的论证,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新颖活泼的教学方法,工整合理的板书,端庄大方的仪表等,都可以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而使艰苦的学习生活充满乐趣。

综上所述,教师积极丰富的情感,不僅能促使学生认识过程、个体品质得到健康的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也是教师教学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孟子的学生乐正克《礼记》中的《学记》

情感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12

一、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内涵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它表现在喜、怒、哀、乐等方面。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是非智力因素之一。而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因素,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1]

在英语教学中,情感是实现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就是教学的过程,而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是客体,是外部因素,而学生的学习是主体,是主要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配合,这是大学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情感教学正是这样一种过程,如果师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交流,情感融洽和谐,学生自然会对英语产生的浓厚兴趣驱动,这样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获得情感的满足,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大学生是一群正在成长的青年,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群体,其内心体验极其细腻微妙。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和生活空间的扩大,他们的思维空间急剧延伸,这样就导致了他们的情感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同时,大学生的情感是不稳定的,情绪变化起伏大,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心境变化快。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变化会引起其情绪的波动,容易偏激、冲动,情绪冲突也多。[2]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复杂多样的,也都有两极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感特点,培养其积极健康的情感,善于因势利导,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要关心和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进他们学习及其智力的发展。

二、运用情感教学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语言的学习与使用与人的情感关系密切,情感直接或间接影响语言学习。凡是不成功的外语学习都归咎于各种各样的情感障碍。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相反,消极的情感态度往往抑制他们语言学习的动机和自信心,影响语言学习,会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成为智力活动的阻力。如果学习者学习态度冷漠、缺乏积极性,再好的教师、教材、教学方法也无济于事。

1. 热爱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获得学生认可、尊重的先决条件。在工作中,教师应该任劳任怨,认真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另一方面,教师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仪表态度、待人接物和工作、生活作风提出严格的要求,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用良好的师德风范去感染、影响学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耳濡目染,从而达到积极情感的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人际关系。

大学生经过高中阶段的拼搏进入大学后对大学生活怀有新鲜感,学习的干劲还挺足的,很想有一番作为。但一段时间后他们也许会发现大学生活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丰富多彩,有一些学生开始放松学业,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课堂上有些学生不再认真听讲,精神萎靡,提问则回答不知道。阿德勒曾指出最无能的方法是批评或责备学生,这种方法只能让学生找到更充分的借口来讨厌学校。所以当面批评势必产生相反的效果,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发短信或发邮件的方式及时和他们沟通,先表扬他们的长处再提出不足,让学生意识到你是出于关心和爱护才这样做的,这样他们才不会产生敌对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关注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需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并排除来自外界的各种消极影响,消除或减少他们在英语课堂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尤其是那些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更应时刻关心他们,用情感化他们、鼓励他们。

“阿德勒说,教师要做的事情必须和母亲做的一样:和学生联系在一起,从心里对他发生兴趣,这是教师本身的合做能力”[3](P145)。爱是教育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创造愉快的情绪气氛,成为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力。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要爱护关心、宽容学生,让他们觉得教师不仅是师长也是他们能倾吐心事的朋友。无论学生成功或失败,教师都应给予相应的情感关注,并以朋友的身份,满腔热情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鼓励,促使他们消除畏难和敌对心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真挚的师生情感交流能激起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信赖、尊重和理解、鼓励与支持,并因此唤起对师长的爱,进而将这种爱延伸为对大学英语的好感。

3. 运用课堂用语进行情感交流。

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都希望得到表扬、肯定和鼓励,他们有自我确认的需求,学习的进步、教师的信任、同学的称赞会使他们感到一种自尊感和荣誉感。教师在授课中注意身体语言的运用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用形象鼓励、语言鼓励等方式,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形象鼓励,表示认可的点头、鼓励性的微笑、肯定的手势,或面带微笑,认真倾听,让学生感到老师很重视他,以此拉近师生的关系。另外,作业中的积极的情感性的评语对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以上这些都能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鞭策,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加倍努力学习。

4. 正确把握教师的情感。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首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情绪。教师的情绪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所以教师课前要有意识地酝酿良好的情绪,不要把个人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上。在课前十分钟的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如扮演角色、讲故事等来带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可有意识地穿插一些幽默故事、笑话或谚语来改变课堂沉闷呆板和令人厌倦的气氛。这样就能使整个课堂始终充满一种愉快的语言氛围,也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调节学习节奏,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5. 坚持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

教师的知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研究获得的。在掌握好教学理论的同时,应该把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教书的过程不仅是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技巧的提高的过程,也是提高科研能力的过程。因为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教师原来拥有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才能与时代相合拍,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及时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如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必须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大知识的输出量。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除了本学科的,还应该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内容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容易与学生沟通情感、形成共鸣的学者型教师。

参考文献

[1]尹立哲.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www.14edu.com (论文网) .

[2]深圳大学学生辅导中心.大学生的心理特点[J].2006.3.

上一篇:小组合作中的思维拓展下一篇:护理告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