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要求与指导

2024-10-28

分层要求与指导(通用5篇)

分层要求与指导 篇1

数学作业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有效的补充, 也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提倡分层作业, 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也是新课程倡导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具体要求。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 我们在设计、布置数学作业时, 不能按同一要求、标准来布置,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习惯、基础层次、以及思维变迁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教师要注重知识反馈环节的有机处理, 在教学中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差异带来的变化, 在数学作业中要分层布置, 分层指导。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差异性

作业是检验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最有效的手段, 而作业布置的技巧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完成质量, 同时它也更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等。传统的“吃大锅饭”似的作业布置即每个学生都布置统一的作业, 这样让学生感到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 学生从心理上感觉教师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要求, 一样的期待。对于优等生来说, 很轻松地写完了作业, 觉得没有太大的挑战性, 在作业中没有显出自己的优势, 没有在作业中体会到钻研问题, 探究真知的乐趣, 即所谓的“吃不饱”;中等生对于教师布置的统一作业还是拍手称快的, 因为他们大多数是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而对于“学困生”, 统一的作业就成了他们的障碍, 不能准确地理解题意, 很多题自己解决不了, 不会做。

因此, 对作业产生极大的畏惧, 不愿意做作业, 如果教师要求不严他们就会“逃作业”, 如果教师查作业很严, 这类学生就只有投机取巧找学生的作业, “顺手拈来”了。久而久之, 作业成了他们的负担, 衍生出的是对数学的厌倦。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对自己有价值的数学, 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就必须改变“一刀切”的作业布置, 施行弹性作业策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布置不同作业, 增加作业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作者布置要体现层次性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教师要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 精选设计作业, 分层布置、分层指导, 不搞一刀切, 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在分层之前, 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特别应当注意保护差生的自尊心, 不要让他们感到这种分层作业的方法是教师在歧视他们。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是循序渐进的, 只有打牢基础才能去解决更难的、综合性的问题。

课后作业分为三个等级 (A, B, C) , 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与基础练习, 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 记为A等级;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的综合题, 重在技能训练, 提高速度, 记为B等级;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讨性问题, 重在提高综合能力, 记为C等级。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业, 要求是选择学生可以完成的一个等级的作业, 认真完成, 记为基础作业, 可以思考高一级的作业, 如果有想法也可以写。学生一听, 作业是自己选择的, 很多学生都非常兴奋, 不同水平的学生自己去选择, 教师不做直接定位, 不直接指派哪些学生写哪类作业, 让学生自己选择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且也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水平, 让不同的学生通过自己的作业找到了成功的体验。学困生能把A等级的作业完成, 他们不会感到数学是负担, 是听不懂的天书, 是爬不出的数字迷宫。

实际上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和学习的欲望很重要, 只要学生对这个学科保持浓厚的兴趣, 我们总会看到学生的进步, 让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 乐于在课后完成自己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 从而找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那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也是教师教学的成败所在。

三、分层评价, 分层指导

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 尤其是对于小学生的表现欲, 成就感特别强的年龄, 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乐趣, 又不断地给自己一些可及的目标, 调动学生去学习, 这才能紧紧地抓住学生, 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不断地提高。

因此, 在作业布置上经常给学生以学分的评定。对于不同学生所选择的作业等级, 结合学生的作业质量给学生评定, 如果一个优等学生选的是C类作业, 而且是完成很好, 教师给记10分;如果这类学生做了针对自己来说没有挑战性的B类作业, 虽然完成质量较好, 也只给记8分;如果学困生选择A类作业, 而且是完成很好, 教师给记10分。以次形式来让学生更准确地给自己定位, 同时鼓励学生要敢于挑战。通过这种分层自选作业, 教师以积分的形式给学生评定,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既没有给学困生造成学习的障碍, 丧失学习兴趣, 又使优等生有更多的提高的空间, 让他们通过拓展的C类题, 真正发挥出了自己的潜能。

学习贵在坚持, 教学手段要不断更新, 评价形式也是不断改进, 让每个学生都在尝试着超越自己的极限, 一个月教师进行一次总结, 看哪些学生在作业选择的等级上有变化, 有提高, 我再对他们成功的尝试给予大胆的鼓励和表扬, 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成功的愉悦, 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 让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课堂作业, 我让优生与优生比作业的速度, 比作业的准确性, 比作业的思维质量, 让他们在小组中共同评价,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对有疑惑的题目共同分析, 共同解决。通过分类评价优生的作业, 在优生中形成了竞争的氛围, 使他们永不满足。不断地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 在小组中形成了比、学、赶的学习氛围。我在考核时也分层考核, 在检测试卷中设计基础题、中档题和拔高题, 要求基础题每个学生都要完成, 中档题前20名要完成, 拔高题优等生要完成。在同一时间段内分值设计不同, 采用附加分的形式来提高优、中等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教学中的分组是流动的, 可以一段时间就改变一次,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 向教师申请高一级的组别, 在小组考核之后就可以晋升, 这样学生形成了“一人带一组”, “优胜组带全班”的学习氛围, 学生不会因为自己不会做题而沮丧, 学生只要在自己的学习组中完成作业, 就是对当天的教学有收获, 而在不断地积累和竞争中晋升一级又是更大的进步。学生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 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 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而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 要尽量缩短学生的差距, 缩小学困生的范围。学困生除了很少部分是智力因素外, 大部分就是无数的学习打击而造成。他们在学习上很难有成功的体验和尝试, 渐渐地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 从心理上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 有的甚至是“谈数色变”, 这样的心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数学学习。教学中我采用分层布置作业, 分层指导真正体现了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从作业安排上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 消除他们心理上对数学的紧张情绪, 轻松地参加数学学习, 能够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最终收到较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学无止境, 教无定法。在教育教学中, 我会不断摸索, 在作业分层布置上不断更新, 不断改进评价机制, 加强分层指导的力度, 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让教育之树常青!

分层要求与指导 篇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一、认识实习的性质和目的

认识实习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对本专业感性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认识实习,使本专业学生增强对社会及相关岗位工作的感性认识,了解有关工程及业务知识与电气安全工作规程;对电力系统运行和电气产品生产的工艺和主要设备,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实践中看到的联系起来,进而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更深的了解;初步形成工程、经济、市场、管理等意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内容

实习时间为六周。

内容为:了解实习单位的概况;初步认识生产企业的工艺过程、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了解这些设备的使用及操作情况;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体系;了解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编写认识实习报告。

三、实施方式及步骤

认识实习的实施方式包括教师讲授、企业专家讲座、企业参观和撰写认识实习报告。

首先由指导教师讲授认识实习的目的意义,并进行认识实习的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了解:工厂概况及历史,主要产品与技术性能,安全生产规程以及各种电气相关技术,了解现代化工厂生产组织和管理的方式等;深入生产第一线直接观察学习生产工艺流程、设备、仪表及控制系统;认真阅读生产车间的技术操作规程和相关的技术资料;撰写认识实习报告和心得体会。

四、安全及纪律要求

1.认识实习安全要求

实习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实习学生的人身安全,根据国家教育部及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特制定本安全守则。

(1)凡参加实习的学生应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及实习单位的保卫、安全操作规程、保密制度。特别要注意安全,杜绝各类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实习学生应注意着装要求,禁止穿拖鞋与高跟鞋进入实习场地。其它具体要求根据特定的实习环境和实习单位的要求,由实习指导教师做出相应的规定。

(3)学生在实习期间,应严格遵守各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未经指导教师或企业导师允许严禁乱触乱摸各类设备及动力、电力开关、按钮,以免造成事故。

(4)未经允许不要随便进入工地现场或到危险的地方去。进入现场时要观察上下四周,注意安全,严禁追逐打闹。

(5)学生在实习期间,严禁参加与学生身份不相称的活动。

(6)实习学生应严格执行本守则,因不履行本守则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当事者本人承担。

2.认识实习纪律及应注意问题

(1)注意维护大学生与学校形象,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对实习单位的各种工具及设备,未经允许不许随意动用。爱护实习单位及场地的一草一木,不得践踏和损坏。保护公共及个人财产。努力与实习单位及群众搞好关系。

(2)在实习过程中,必须遵守学校和工厂的劳动纪律,不许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因事、因病不能正常实习者,应事先向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请假,否则作为旷课处理。3次及以上被抽查到没有在工作岗位者,实习成绩为不及格。

(3)虚心学习,勤于动脑,积极提问,认真记录,及时整理。

(4)除工作需要外,要统一上下班,同学之间相互关心,互相帮助,遇到突发事件及时向老师报告并进行紧急处理。

以上纪律要求同学严格遵守,违纪者将给以严肃处理,造成不良后果者,一切责任由当事者本人负责。

五、实习成果的提交

实习后需要提交的内容: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分散实习的还应提供单位鉴定。具体要求

1.文字资料:(1)实习日记:按照日志模板,每天字数不少于100字(手写,打印不算)。(2)实习报告:

a写一篇你所实习工厂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操作手册,b记录下你所实习工厂某种产品的生产流程;(附图或者拍照说明,每组同学不能雷同,否则都记为0分)字数不少于1000字。

3.学生应在实习结束后的一周内向指导教师提交认识实习成果。

六、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的要求

1.实习报告的基本内容:(1)基本情况: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实习起止日期,实习方式,指导教师等。(2)实习单位介绍:要求较详细地介绍实习单位的情况以及实习单位指导人员介绍。

(3)实习工作内容:企业的工艺过程、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这些设备的使用及操作情况;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体系等

(参见六-1-(2))。

(4)实习成果:实习期间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实习期间发现的问题和引起的思考,建议及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

(5)实习心得。

2.实习日记应每天记录,内容真实。要求使用正楷字体,字体清晰,并只能使用蓝黑或黑色钢笔,中性笔书写。

常州工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专业

分层要求与指导 篇3

关键词:中职体育课;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在中职体育课中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以下简称“双分”)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新理解。现今的中职生是一个个体差异大、分层复杂的教学群体,因为生长发育与心理品质的不平衡性,导致学生在体能、运动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并且男女生在运动项目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1)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体能和运动项目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2)同一学生在不同体能和运动项目上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3)不同学生在不同体能和运动项目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上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本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双分”教学的实践过程

(一)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情况

对教学对象全面、细致的了解是分层教学成功的关键。虽然这项工作比较烦琐,但在制订分层教学目标、要求、教学计划和确定教学方法的时候,全面细致了解学生情况是必不可少的依据。所以,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表格调查的形式对教学对象的年龄、性别、身体形态(身高、体重)、健康状况、认知水平、性格、爱好、个性特点等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同时选择不同类别的项目对教学对象的体能进行初步的测试。这样就为分层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因能分组:合理划分教学层次

在对教学对象进行了较全面细致的了解、分析后,就可以对教学对象进行初步的教学层次划分。教学层次的划分不是简单的教学分组,应充分考虑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决定性影响的诸多因素,如性别、身体形态、健康状况、身体素质、认知水平等。

(三)因组定标:根据课标要求,把握课程总体目标,正确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合理划分教学层次后,正确制订教学目标就成了当务之急。但体育教师必须明确分层教学目标的制订是为水平目标、领域目标服务的,最终达成课程目标。所以只有全面了解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我们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制订更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抓好分层教学。

(四)因材施教,因需指导

1.在组织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性格、爱好、个性特点以及体能、技能水平,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并将这三种水平的学生重新组合成条件基本相同的学习小组,产生纵横两个维度。

2.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更多探索的是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兴趣的问题。因此,我们也会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以达到同一水平目标下的不同教学目标层次。

3.在教学方法上,应符合各类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因组测试教学效果,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合理调整,强化激励机制

根据各类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相同的评价标准(参与意识、进步幅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学习的自主性)进行评价。

二、“双分”教学的结果分析

(一)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都得到了提高

实施“双分”教学,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程度得到提高。从“学生学习成绩评价表”的调查来看,有100%的学生回答“在体育课上,学习和锻炼积极;具有主动参与运动动作学习的态度和行为”。

(二)课堂上善于表现自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组织者、引导者。怎样让有差异的每位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处于主体地位呢?分层教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三)让学生学会了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

通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使学生学会了正确评价自身的能力。一个A类学生说:“我认为分层教学很好,这样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水平,可以让我们尽情地发挥。”

(四)探索體育课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新课标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自主、合作、探究成了学习的主要方式。

三、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分层教学时,对教学层次的划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划分不好,容易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也容易使学生降低自我要求。教学层次不能以某一成绩为标准来划分,而应该以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兴趣等综合素质与每课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任务相结合,进行分层。

(二)如何合理地分配各层次之间的时间问题

一般来说,我认为对自主锻炼能力差的同学应给予较多的关注,而对于性格活泼、自我锻炼能力强的学生要多给予方法上的指点。同时,一堂课中分层教学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具有短时、多次的特点。时间过长,容易使教学过程变得散乱、无序,学生则有被教师抛弃的感觉。

总之,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通过分层教学确实能够使教学对象的特长得到发挥,使得个体的差异与整体之间得到融合,从而互惠互利得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虽然分层教学的实施还有它的局限性和缺陷,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探索、创新和完善,就一定能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张妙玲,吉灿忠.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作者单位 浙江省诸暨市职教中心)

分层要求与指导 篇4

一、分层和分组的方法

分层课程教学模式认为:“在正常的教学中, 没有整齐划一的学生。”他们主张从个别化的起点出发来规划个人的成长。只有当学生有机会操作运用, 把一些新观念变为自己的东西时, 学习才更有意义。分层教学遵循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是“消灭”学困生的极好的教学方法。全班45 名学生, 我根据平时考试所反映出来的阅读能力从弱到强分为三层:A层学生 (基础层) :此类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薄弱, 基本在班级后10 位。阅读看不懂内容, 理解不了问题;作文内容拼凑, 只有一两个事例翻来覆去用, 语言不通, 常常偏题、离题, 平时作文常写不满600 字数。B层学生 (发展层) :此类学生基本是班级中层的大约20 人。阅读能力一般, 理解能力流于表面;作文基本结构清楚, 但是往往语言匮乏, 详略不分, 主题不突出。C层学生 (能力层) :此类学生为班级前15 位。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好, 有一定的自主阅读量;作文中上但不够优秀, 作文素材缺乏, 角度不新颖, 语言不够生动, 情感表达不够细腻, 很少高分作文。以上三种预定分层要求不是绝对的,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自主选择预定目标, 也可以自拟高一层次的阅读目标。

另外我把全班学生5 人一组, 共分成9 个学习小组。每小组一个A层生, 2—3 个B层生, 1—2 个C层生。C生担任组长, 组内自选一人担任记录员 (暗中会让组员们倾向选A生, 或相对落后的B生, 让他们有存在感和责任感, 以鼓励这类学生的积极性) 。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帮助, 共同进步。

二、指导阅读和交流

教师在开学初就将课程规定的初中生课外阅读篇目列给学生, 让学生准备书籍。每周的阅读课上, 由组长组织小组内部讨论一周阅读进度。组内共同商量本周阅读书目或者文章, 向全班同学推荐。那么一周就有9 个被推荐的篇目, 对于AB层不知道要读什么的同学就有了阅读内容。评选一个阅读积极分子介绍文坛新动态, 谈自己的阅读心得, 讲讲课外阅读的收益。C层的学生就有了更多的阅读方向。有了榜样示范, 有积极分子带动, 整个班级的阅读氛围自然要好许多。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初一课外阅读要求以读书卡片的形式呈现阅读成果, 注明阅读篇目、作者、阅读时间。

(一) 第一阶段, 学会阅读

有了阅读内容之后, 首先要让学生感受文章之美, 从而养成阅读习惯。

A生从阅读文章开始, 摘抄文章, 标出不认识的字词,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类学生平时几乎没有主动的阅读, 首先要做的是让他们能多读各类文章, 读通、读懂。B生摘抄一段喜欢的文字, 概括主要内容, 写50 字左右的阅读随感。这类学生平时只读不思考, 没有自己的观点, 所以要培养他们学会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形成自己的感受。C生在B生要求的基础上写100 字以上阅读随感。鼓励他们思考得更深入, 提出自己的独特想法, 并能够用文字表达出来。

一周一次在课堂上组长交流阅读成果, 要求:A生能够文章流利地朗读文章, 讲出主要内容;B生在此基础上能讲出喜欢某段的理由;C生更深入谈自己的思考和感受。然后每次选择一到二组在班级展示阅读成果。然后组长就这次讨论给组内个人打分, 一般能够完成阅读, 做好读书卡片, 交流是能根据自己层次发言的, 都能够得满5 分。如果发言被特别精彩的, 经过组员同意可以有1 分附加分。

在此过程中使得平时基本不发言的A生和不太发言的B生先能够在小范围内开口说, 习惯了开口, 在课堂上会相对放得开。在说的过程中, 也能产生一种成就感, 被认同感, 也能提高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 第二阶段, 读出自我

在大部分同学形成了阅读的习惯之后, 教师指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 渐渐消化吸收, 从而自己能生成新的东西。

这阶段的读书卡片要求针对摘录的好句和好段, 从写作方法角度进行赏析。比如修辞和动词、形容词的好处, 这正是课内要掌握的方法。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通过课外巩固课内知识。具体要求:A生摘录500 字左右的精彩段落。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的动词、多彩的形容词。让这类学生在读通文章基础上, 能分辨出什么是美的语言, 然后积累词汇和句式。B生在A的基础上写一两句自己的赏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 作用是什么, 并仿写一两个句子。由此解决这类学生平时语言贫乏的问题, 让他们学习如何写出生动的句子。C生在B生的基础上, 仿照文章的艺术手法写一个语段。

交流时要求A生背诵朗读自己找出的优美段落, B在A的基础上指导A赏析好句的作用, C生点评补充B的赏析, 并交流自己的仿写。在B指导A的过程中, B生也锻炼了自身的能力, 增强了自信心。C锻炼了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指导, 一定程度上比老师的说教更容易让人接受。

组内交流时,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 倾听别人的观点, 在此过程中, 也能使学生认识到, 对文学的把握和数学不一样, 答案并不是唯一的, 从而使一些AB层的同学能够敢于思考和表达。

教材的更新永远赶不上时代的节奏, 课本上有限的几篇文章决不能培养出曹雪芹、鲁迅、余秋雨这样的大家。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必须扎扎实实开展课外阅读。我们期待通过这样一种合作与分层的方式,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的乐趣。

摘要: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必须扎扎实实开展课外阅读。我们期待通过这样一种合作与分层的方式,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还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的乐趣。

关键词:初一,课外阅读,分组合作,分层指导

参考文献

[1]严敬群.超级阅读:分层阅读周计划[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6.

分层要求与指导 篇5

下研修”活动实施指导意见

根据《安徽省2013-2014学年度中小学教师“有效学习指导”专题远程培训实施方案》要求,各班级需开展“线下研修”活动,为保证“线下研修”活动的顺利实施,取得实效,现就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各班级结合实际做好组织落实工作。

一、活动内容:

1.围绕“有效学习指导”专题,选择学科论坛或教学中关注度较高的问题,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组织集中研讨活动。

2.班级内推荐一名学员进行观摩教学,组织学员共同评课议课,及时研讨与反思,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

以上两方面的内容任选其一。

二、活动组织方式

各县(区)师训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班级辅导者以班级为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活动方式:

1.集中讨论。班级辅导者组织班级学员在统一时间和地点进行实地集中活动。跨县区的班级可根据所在县区将学员划分若干学习小组,由组长牵头,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

2.利用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提供的视频会议系统,采用在线音视频的方式进行活动。

以上两种方式任选其一。

三、活动要求

1.活动过程中做好记录。采用实地集中方式研讨和观摩教学的应有活动照片或现场摄像;视频研讨室研讨的应做好屏幕录制,其后做好总结,形成班级专题简报后发布至教学平台。

2.学员参与活动后向班级辅导者提交电子学习笔记,由班级辅导者汇总存档。

3.班级辅导者汇总并整理活动记录、学员学习笔记和活动照片,填写《线下研修活动参与录》(附件),发送至邮箱:sp_xxyx@126.com。

四、考核评价

班级辅导者根据班级学员参与活动的实际情况,综合评定其成绩,并在班级管理平台给出每位学员的线下研修成绩。成绩评定标准如下:

(1)活动参与得分:参与线下研修活动的学员,给予60-65分;

(2)活动发言得分:活动过程中参训学员积极发言,分享观点,给予0-20分。

(3)电子学习笔记得分:学员在活动后提交电子学习笔记,给予0-15分。

(线下研修成绩由班级辅导者录入到平台中,登陆平台—>学习考核线—>下学习成绩)

上一篇:初中生物学习评价方法下一篇:T型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