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店(共12篇)
中国酒店 篇1
签署酒店管理协议, 将在长白山、长春等新兴城市及旅游地区新开11家凯悦品牌酒店, 包括此前宣布的酒店计划, 凯悦集团在中国的新开酒店数量将增至22家。
新签约的11家酒店分别位于长白山、长春、大连、贵阳、济南、青岛、三亚、沈阳、天津和温州。在所有22家在建计划中, 有4家将于2011年开业, 9家计划与2012年开业。凯悦酒店已经在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多个地区开设了17家酒店, 中国已经成为其在美国市场以外最大的市场。
中国酒店 篇2
锦江国际酒店管理公司中国
六洲酒店有限公司英国
万豪国际集团美国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中国香港
建国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中国
雅高集团法国
喜达屋酒店及度假村管理有限公司美国
东方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中国
新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中国
凯莱国际酒店有限公司中国香港如家和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中国
康年国际酒店集团中国香港豪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美国
中旅饭店总公司中国
希尔顿国际公司英国
华天国际酒店管理公司中国
凯悦饭店/凯悦国际美国
美国最佳西方国际集团美国
开元旅业集团中国
香港中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锦江国际酒店管理公司
锦江酒店是锦江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产业,是中国最大的酒店集团,包括全资酒店和接受酒店业主委托经营管理的其它酒店和旅馆,分布在中国主要大中城市,经营管理着从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到经济实惠的锦江之星旅馆。锦江酒店集团目前拥有各类星级酒店和经济型旅馆420余家,分布于中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9个大中城市。
六洲酒店有限公司
万豪国际集团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
建国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雅高集团
喜达屋酒店度假村管理有限公司
东方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新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凯莱国际酒店有限公司
如家和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康年国际酒店集团
豪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中旅饭店有限公司
希尔顿总公司
华天国际酒店管理公司
凯悦国际
美国最佳西方国际集团
开元旅业集团
香港中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一、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经营模式简介
(一)酒店管理模式的演进
全球范围内,早期的国际酒店集团多是通过购买不动产方式达到扩张的(如希尔顿、喜来登、Statler Hotel Chain等),20世纪50年代起,希尔顿酒店集团和假日酒店集团分别以委托管理和特许经营的方式扩张,到了20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酒店集团通过特许经营和委托管理模式发展,直到目前发展壮大。另外,近年一些新兴的以强有力的技术资源支撑的酒店联盟以及联销经营迅速崛起。
(二)目前国际酒店集团的管理模式
各种经营模式在国际酒店集团中的运用可在下表中得到具体反映(国际酒店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经营模式和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模式有所区别,主要原因见第三部分):
国际酒店集团四种模式主要简介如下:
委托管理:通过酒店业主与管理集团签署管理合同来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确保管理集团能以自己的管理风格,服务规范,质量标准和运营方式来向被管理的酒店输出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和管理模式,并向被管理酒店收取一定比例的“基本管理费”(约占营业额的2%至5%)和“奖励管理费”(约占毛利润的3%至6%)的管理方式。
特许经营:是以特许经营权的转让为核心的一种经营方式,利用管理集团自己的专有技术与品牌与酒店业主的资本相结合的来扩张经营规模的一种商业发展模式。通过认购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将管理集团所拥有的具有知识产权性质的品牌名称,注册商标,定型技术,经营方式,操作程序,预订系统及采购网络等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转让给受许酒店,并一次性收取特许经营权转让费或初始费,以及每月根据营业收入而浮动的特许经营服务费(包括:公关广告费,网络预订费,员工培训费,顾问咨询费等)的管理方式。
带资管理:通过独资,控股或参股等直接或间接投资方式来获取酒店经营管理权并对其下属系列酒店实行相同品牌标识,相同服务程序,相同预订网络,相同采购系统,相同组织结构,相同财务制度,相同政策标准,相同企业文化及相同经营理念的管理方式。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是在我国最早采用此方式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2000年以前基本上以合资经营为主,对大多数管理的酒店持有绝对控股权。
联销经营: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分销系统的(GDS)普及和互联网实时预订功能的实现,国外的“联销经营集团”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迅猛。酒店联销集团是由众多的单体经营管理的酒店自愿付费参加并通过分享联合采购,联合促销,联合预订,联合培训,联合市场开发,联合技术开发等资源共享服务项目而形成的互助联合体。
二、国际酒店组织各种形态及结构特征
国际酒店的组织模式较国内酒店组织复杂的多,尤其体现在规模、所有权、管理和从属关系上。酒店组织的各种模式界限模糊而且互相混合,归纳起来大致有单体酒店、品牌酒店(国外称为饭店联号)、品牌酒店(饭店联号)由多家在同一品牌下运转的单体酒店集合构成,以资产、特许经营协议或委托管理合同联结。假日酒店、假日快捷酒店、万豪酒店、万丽酒店、万怡酒店、华美达酒店、索菲特酒店
酒店管理公司 一类是依托于品牌酒店(联号)存在的管理公司,称为联号管理公司,它们拥有品牌,同时提供管理服务。万豪酒店管理公司、假日酒店管理公司……
一类是不依存任何品牌酒店而独立存在的管理公司,即独立酒店管理公司,仅提供单纯的管理服务,不能够向酒店提供品牌及与品牌相关的营销和预定服务。美国州际酒店管理100多家酒店,通过特许协议使用万豪、希尔顿、假日品牌
酒店集团 拥有一个或多个品牌酒店(联号)的大型酒店组织。万豪酒店集团、洲际酒店集团等
酒店联盟 第一类:成员店加入该类联盟后自身品牌不会消亡,改为自身品牌+联盟名号形式,获得联盟有限的营销服务,同时自己承担较多营销。世界一流酒店组织、世界小型豪华酒店、超国界酒店联盟等
第二类:提供信息技术资源支持的酒店联盟,联盟的名号对消费者不具品牌涵义,更加注重与销售有关的信息技术服务的提供。飞马解决方案公司(将各酒店预定系统连到全球分销系统)
战略联盟 互补型饭店组织,目前都是在大型酒店组织之间形成的,通过共同投资或利用对方优势资源促进相互发展。四季-丽晶酒店集团、卡尔逊公司、希尔顿美国-希尔顿英国
品牌酒店(饭店联号)公司所有型 联号总部拥有所有营运业务单位。国际酒店集团早期扩张方式。香格里拉一直采用此模式 资本、管理、品牌、营销 较小 紧密 有 不灵活 统一
特许经营型 通过特许经营协议与联号总部联结 目前为主流模式,如圣达特的天天、豪生、速八等联号,精品国际所有联号等等 品牌、营销 大 较紧密 不定 灵活 统一
混合型联号 部分成员店由母公司所有,部分特许经营 被较多采用,如洲际的假日酒店联号等 资本、管理、品牌、营销 大 较紧密 不定 较灵活 统一
酒店管理公司 联号管理公司 依托联号存在,向拥有联号的酒店集团服务 成员酒店既与联号签订特许经营协议,也签订委托管理合同,该模式被广泛采用 管理合同 较大 较紧密 有 较灵活 统一
独立管理公司 也叫第三方管理公司,仅单纯提供管理服务,不能提供品牌。始于20世纪60年代,一般与联号酒店签订特许经营合同,如早期的美国州际饭店公司。管理合同 较小 较紧密 有 较灵活 一般不统一
酒店联盟一 成员店品牌+联盟名号, 只提供有限服务 历史较长,如世界一流饭店组织、超国际饭店联盟等。有限的品牌-营销 较大 较松散 无 灵活 有限品牌
酒店联盟二 无品牌涵义、提供全面电子预定转换系统。随信息技术新兴。如飞马解决方案公司(为最大酒店联盟)营销-销售技术服务 大 松散 无 灵活 不统一
酒店集团 拥有多个饭店联号的大型酒店集团。目前各大国际酒店集团公司 资本、管理、品牌、营销;品牌及营销 大 紧密或较紧密 不定 较灵活 统一
酒店战略联盟 互补型组织,通过共同投资促进各自发展 出现在大酒店之间:四季-丽晶酒店,希尔顿美国-英国 合作协议、合资企业 不定 不一定 不定 灵活 不统一
从单个酒店角度看,可以同时与一个或多个饭店组织以不同方式形成不同的联营关系,也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如:同时接受一家酒店集团的联号公司提供的委托管理服务及签订特许经营协议;与一家酒店管理公司签订委托管理合同,使用另一家酒店品牌并签订特许经营协议;选择独立酒店管理公司管理,使用某一酒店品牌的特许经营;选择独立酒店管理公司管理,不用特许经营方式,加入某些酒店联盟;由业主自行管理,并加入酒店联盟获得营销与预定支持;作为单体酒店存在,不与其他酒店组织发生关系。
三、中外环境比较及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中国的扩展方式
(一)中外酒店经营环境比较
在国际上,国际饭店管理集团采用特许经营的方式最多,其次为委托管理以及早期形成的少数带资管理。但是它们在我国采用委托管理方式多于特许经营方式,目前还有带资管理增多的发展趋势。这种差别有历史环境和市场机遇的原因,如下表所示:
表七:国际酒店中外经营模式差异及原因
国外经营模式特点 在中国采用的经营模式特点 原因
特许经营为主 较少的特许经营 中国酒店业初期缺少特许经营作为授权人的加盟条件,缺少特许经营的管理人才和技术经验
委托管理为辅 委托管理为主 中国酒店业发展空间大,利润回报比特许经营高,经营风险比带资管理低
很少量的带资管理 带资管理渐增 认为中国酒店业投资回报高于世界平均水品,能获取更高的利润
(二)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我国的经营模式及发展计划
洲际 45 全球范围内资产出售,在华均委托管理,投资性极小 2008年在华酒店发展至80家,投资参与兴建酒店,大力发展“假日快捷”经济型酒店。
圣达特 15 特许经营 5年内在华发展40家中档“天天”连锁酒店,55家“速八”经济酒店。万豪 39 全球范围包括中国坚持不带资管理 7家正在筹建中的酒店,计划两年在华拥有50家酒店管理权。
雅高 23 委托管理(索菲特、诺富特、美居),带资管理(宜必思)3年内推出20家三星级“美居”酒店,5年内在所有省会和旅游热点城市拥有一家五星级酒店;在全国开50家“宜必思”经济型酒店。
希尔顿 5 委托管理 金茂希尔顿大酒店于2006年元旦开业。
喜达屋 20 委托管理、特许经营及有选择的带资管理 2004、2005在海南开两家喜来登酒店
香格里拉 18 带资管理为主,适当扩展委托管理 常州、福州香格里拉于2004年底前开业,2007年前将投资4亿美元在中国兴建9家香格里拉酒店。
凯悦 4 委托管理 三年内开9家新酒店,凯悦、君悦、柏悦将全部亮相。
(三)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发展的新趋势
众多国际酒店集团将逐渐加强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有些集团已把中国区域作为战略重心,它们在我国发展有以下新趋势:
由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扩展。国际酒店集团进入中国市场时选择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或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立足,目前众多国际酒店集团加紧向二线城市扩张。如2003年中山、郑州和2004年福州香格里拉纷纷开业。洲际集团在济南、太原、武汉、长沙等城市都有酒店开业。
由单一品牌向多品牌发展。洲际集团已陆续推出皇冠假日、洲际、holiday inn等品牌;马里奥特集团由主推万豪品牌到目前推出全品牌发展战略,既有高档的丽嘉卡尔顿、万豪、万丽,又有中高档的万怡、新世纪、华美达。雅高集团在中国市场拓展了索菲特、诺富特等品牌后又将三星级“美居"品牌引入中国。
由个别超豪华品牌酒店向批量超豪华品牌酒店发展。著名酒店集团纷纷推出超豪华品牌酒店,在中国打造自己的旗舰,如上海瑞吉红塔酒店成为喜达屋集团在中国开业的第二个圣.瑞吉斯品牌酒店,北京东方君悦酒店是凯悦集团在中国继上海君悦金茂酒店之后管理的第二家君悦品牌酒店,上海四季酒店成为国际著名的四季酒店集团在中国开业的第一家酒店。由中高档酒店向经济型酒店发展。在国际酒店集团积极扩大在中国的中高档酒店市场份额的时候,一些国际酒店集团已开始关注经济型酒店。如天天酒店、洲际、雅高等集团的高层纷纷调研中国市场,希望在拓展豪华品牌酒店的同时,也以经济型酒店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四、国际酒店管理集团酒店运营的体制特点
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酒店管理的体制特点为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资本运作与经营运作分离,以及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坚持酒店经理受聘于管理集团,以业主与管理集团签订的管理合同中的规定为业主工作,同时代表管理集团的合法权益,如果酒店经理受聘于业主,则容易放弃经营者该坚持的原则而倾向于业主利益。
(二)、资本运作与经营运作相分离。更有利于明确经营者责任和经营效益,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的酒店经理只负责企业的经营运作,而不为企业的资本运作负责,在酒店管理合同中跨国集团不承诺有关资本运作或还本付息的责任。一般在管理合同中只规定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经营毛利润这一阶段之前应负的经营管理责任。至于酒店业主对因投资酒店所负的债务是否有偿还能力,与经营无关,这样较容易判断经营者的成果。如果业主想争取更好的经营效益,只能从审批营销计划和年度预算中想办法。国内酒店总经理既是资产所有者代表又是经营者,两者职能没有明确分工。
(三)、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的总经理拥有的权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酒店的指挥系统上实行一个船长制度,也是酒店的突出形象代表人,遇到问题的最终决策人。副总经理和驻店经理都是总经理的助手。其次,管理体系上实行一条线制度,各级管理人员向上只有一个领导。再次,总经理对直接下属和他的助手有充分的任免权,保证令行禁止的有效系统指挥。总经理只向管理集团和代表集团向业主公司董事会负责,董事会也依据依据管理合同和雇用合同掌握总经理的命运。
中国最美艺术酒店 篇3
几乎每家酒店,都有挑高厅堂、大理石、水晶灯……显得金碧辉煌、气势恢宏,但却给人千篇一律、冷冰冰的感觉。在有个性且随性的民宿受捧的浪潮下,传统酒店也开始思索变革,以期在讲究标准化流程和高品质服务的基础上,多一点特色与人情味。
只允许女性入住的酒店、监狱改造的酒店、可以看展览的酒店……花招用尽;特色酒店、主题酒店、精品酒店、时尚酒店……层出不穷。
这样的酒店,建筑设计和室内装修一定很有特色,古典的、现代的、自然的、时尚的,逐渐成为国内酒店发展的新趋势。除了拼硬件和服务,更多的,是在比拼生活美学。酒店的餐厅、酒吧、房间布置,不仅简约有设计感,整间酒店还集文化、艺术、设计、时尚、音乐于一身。不仅有画展、香道、茶道等文化主题活动,甚至将当地的非遗文化、时尚设计展融入酒店里。这个“较大而设备较好的旅馆”,已然成为艺术的聚点。
但事实上,有些特色酒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特色,只是将艺术品放入酒店展陈而已。其实文化艺术,需要与酒店本身的气场融为一体,才能形成一种酒店独有的精致生活方式。
这期专题,我们模糊了主题酒店、时尚酒店的定义,介绍在中国独具特色的部分高端酒店,希望读读它们的思想,让文化与艺术真正成为建筑设计之外的软实力。
10月旅游季,我们一起去领略中国酒店的美。
中国酒店 篇4
处于亚太区核心位置, 作为世界主要国家之一的中国, 随着全球化的步步推进, 在酒店建设方面进步显著, 国内品牌得到培养, 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但是站在国际酒店业的高度, 中国本土星级酒店的知名度却不容乐观。在经营过程中, 知名度不够又进一步削弱了酒店竞争力, 使其在全球化的发展中层层受阻。世界各大品牌酒店的纵向研究表明, 中国本土星级酒店的硬件设备已经达到了同等级的先进水平, 其更上台阶的关键在于酒店品牌与管理的软性建设。
1 建设适当授权的服务体系
酒店业重视服务质量和氛围, 无论是高星级酒店还是普通酒店, 都希望自己的服务水平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以便增强品牌竞争力。但是服务与生产不同, 不能通过标准化设置经由流水线操作完成。在很大程度上, 服务离不开其提供者, 正因为如此, 服务过程总存在着失误。在国际酒店业的冲击下, 本土酒店品牌的服务已有了全面的提升, 但是如何在失误的前提下, 有效挽留顾客, 进行服务弥补, 还得有赖于适当的授权服务体系建设。一旦服务失误进而引起顾客投诉, 事件处理速度是决定顾客满意度的关键要素之一。适当授权的服务体系, 即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员工的工作性质而赋予他们适当的顾客问题处理权限。
纵观国际酒店, 适当授权的服务体系建设最有效地实现途径为政策保障及资金保障。前者即在酒店规章中明确酒店员工如有接到顾客抱怨及其他服务问题, 无论其岗位性质和岗位职责是否与之相符, 该酒店员工须接受并着手协助顾客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并担任酒店与顾客的联系人角色。这一做法能有效避免员工及部门在顾客问题处理上的相互推托, 提升日常问题的处理速度, 帮助建立员工与顾客的情感联系。作为后者的资金保障则在政策健全的基础上为员工提供了实质性的问题处理权限, 如美国本土的丽兹酒店在经营过程中授予员工2000美金以内的使用权, 用于顾客问题的处理。这一量化的做法能较好地实现权限分配, 给与员工一定的顾客服务处理自由度, 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成就感和满意度。
2 重视内部营销
中国很多酒店长期以来坚持“顾客就是上帝”, 员工则扮演忠实的仆人。在某些时候, 酒店甚至不惜牺牲员工的利益迎合顾客。根据服务业利润推动链 (见图1) , 顾客满意与员工满意是一致、促进的, 只有做到员工满意, 才有可能实现顾客的满意。对许多客人来说, 他们更加乐于接受员工在平等地位上所给予的发自内心的真诚服务。对于酒店而言, “顾客”是外部客户, “员工”是内部客户, 只有兼顾内外, 酒店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推行内部营销, 本土酒店可以借鉴希尔顿酒店集团的管理原则, 即对每一个员工都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信任与授权, 让他们自主地完成工作任务, 放开手脚, 尽情地发挥才能。对于犯错的员工, 酒店可以采取单独谈话, 安慰他们, 并帮助员工分析问题所在, 进而找到解决途径。在心灵关怀之余, 酒店还需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在招聘、绩效、报酬、晋升等主要环节建立合理、信服的公司规章并严格执行。公平能促使员工脚踏实地安心工作, 相信企业, 并为之奉献。再则, 建立酒店与员工的利益共享也是非常有效的。酒店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红利、借助、股票折让等多种形式同员工结合为利益共同体。在这样的条件下, 内部 员工能进一步深挖, 并调动内在积极性, 以主人翁的姿态, 真诚友好的服务顾客。
3 开设酒店特色服务, 塑造品牌形象
目前, 我国酒店无论在种类还是数量上都较为可观, 行业内部竞争相对也较为激烈。如何能脱颖而出, 赢得顾客的注意, 并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 酒店自身需要重视特色化的塑造, 建立品牌差异。例如, 卡尔森国际酒店集团旗下的丽晶酒店, 其国际名声的建立依靠品牌一贯以来注重细节的高品质顾客服务, 突出表现在丽晶员工问候新老客人从来不用“先生”、“太太”等统称, 而是称呼客人的具体名字, 进而让他们感到别样的温馨与欢迎。集团的另一酒店品牌丽怡在塑造形象方面主要突出该品牌对顾客阅读的重视。大部分丽怡酒店都设有“图书馆 (Read It & Return Lending Library) ”, 客人可以免费的租借自己所喜爱的图书, 并在下次光临丽怡酒店时归还。经济型酒店旅行小站 (Travelodge) 在全球250多个分店经营中则以便利的宠物服务赢得顾客的青睐, 以地方法规为依据将自身定位为宠物友好酒店, 方便旅行者携宠物入住, 并提供宠物服务。特色服务的形式是无限的, 我国本土星级酒店可以借助市场营销, 发掘目标客户的需求, 适当建立有品牌特色的别样服务, 通过差异性的体现突出品牌价值。
4 参与节能环保与社会公益
星级酒店, 尤其是高星级酒店的经营还应该注意结合节能环保与社会公益, 通过公共关系的培养提高酒店整体形象。高端酒店领军集团之一的费尔蒙&莱佛士国际酒店集团旗下的莱佛士酒店与度假村设立有专门的社区承诺, 建立REACH社区计划, 寄意为回报 (Rendering) 、鼓励 (Encouragement) 、帮助 (Assistance) 、关心 (Care) 与希望 (Hope) , 支持当地儿童、艺术、环境事业。希尔顿酒店公司关心大气污染问题和全球变暖现象, 保护世界环境, 在可持续发展的范畴内经营酒店业务, 造福子孙后代。其郑重承诺“五年减排计划 (five-year reductions) ”, 即在2009至2014年减少20%的能源消耗;减少20%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20%的废物排放;减少10%的水消费。公益的本质在于奉献、回馈, 而非攀比。我国本土星级酒店可以适当借鉴国际品牌的经营方式,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为所在社区、所在城市等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社区和地方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有益于酒店品牌与形象的提升。
摘要:本土星级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为突破发展瓶颈, 进一步在软件方面提高品牌内涵与知名度, 其需要适当借鉴国际酒店品牌的经营方式, 建立适当授权的服务体系, 重视内部营销, 开设酒店特色服务, 塑造品牌形象, 并参与节能环保与社会公益活动。
关键词:国际酒店,品牌,中国本土,启示,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谈我国饭店业的品牌经营[J].中国集体经济, 2008 (4) :79-80.
[2]肖荣欣.酒店品牌的三道光环[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6 (4) :82-83.
[3]魏卫, 陈雪钧.我国饭店集团品牌国际化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消费经济, 2008 (24) :27-29.
[4]苏琳.我国饭店品牌研究综述[J].华商, 2006 (4) :11-12.
[5]闫颖.试论我国饭店品牌文化的提升[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8 (5) :49-50.
[6]胡利军, 徐伟.我国经济型酒店品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8 (10) :112-114.
[7]李杰.饭店实施品牌经营的优势和具体措施[J].商业文化, 2009 (1) :6.
中国酒店质量管理现状解析 篇5
文/冯树宝
【摘要】随着服务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日俱增,服务质量在国际管理学科中已成为一个很有活力的研究课题。我国加入WTO后,作为在服务业中占有特殊而重要地位的酒店行业,它的服务质量正随着全球
旅游浪潮的席卷和竞争的加剧而日益受到重视。酒店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归结为酒店竞争的核心———即服
务质量。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提升成为酒店提高竞争力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关键词】服务业质量管理服务质量提升员工管理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陆续进入后工业化社会阶段,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统计,目
前一些国家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已达70%多(1993
年,美国为74.36%,英国为71.18%,澳大利亚为71.45%),服务业
所创造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超过70%(1993年,美国为
71.18%,英国为71.46%,澳大利亚为71.07%),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服务业已成为其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服务
业取得长足进步,占国民生产的比例已达30%,一些新兴的服务行
业如邮电通信服务业、科研和综合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快速成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断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将与日俱
增。例如,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吸纳和安置下岗和失业人员的重要途
径。据国家统计局预测,1998年,在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查中,服务业
高居首位,占各产业用人总需求的70%,此后多年服务业劳动力需
求数量一直十分可观。同时,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对国民经济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我国服务业的发
展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服务观念和意识差、服务质量低、管
理落后。酒店业作为服务行业中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问题也或多或
少的相应存在。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顾客的消费档次、对酒店服务质量的期望越来越高,各大酒店在改善自己
硬件设施的同时,也狠抓服务质量管理提高。酒店在市场中运行,就
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酒店目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或是低于国
际水平的原因,我认为存在下几方面。
一、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高接触服务行业,酒店产品的服务质
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良好的服务意愿与服务技能,先进的服
务设施和从业人员良好的基本素质是酒店提供优质服务的根本保
证,两者不可偏废。较低的人员素质必然带来服务质量的低劣。
造成酒店人员素质低主要是因为酒店服务员工招工标准低且
有效培训不足。解决人员素质低重要的措施就是有效加强针对性培
训。从一些酒店人力资源部的统计数据来看,每年投入培训的精力
很多,包括正式的培训,如入职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非正式的培
训如岗位技能大赛等,但是培训的效果不佳,且保持性较差。其中培
训缺乏针对性,培训手段落后、培训效果反馈机制缺乏是重要原因。
二、员工流失率高
员工流动过高造成了一线岗位新工多,经验型员工少,员工普
遍欠缺工作经验。有经验的骨干员工大量流向外酒店,对酒店服务 质量稳定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且高的流失率也反映出员工满意度 低,对酒店的忠诚度低,员工作为直接的服务产品制造者,较低的满 意度必然造成服务质量的下降。
三、部门之间协调性差
许多酒店的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缺乏全局观念 与责任心,一线服务部门与后勤部门,以及一线部门之间在服务过 程中互相推脱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都会造成顾客的不满。
四、质量管理效率低
目前,许多酒店尚未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仍
然沿用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方法,质量管理意识薄弱,手段和技术落 后,管理效率低下,缺乏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有的酒店虽然制 订了严格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力,缺乏相 应的监督机制,缺乏一线员工的参与,同时服务标准可操作性差。还 有没有及时的根据形势变化对各项规章制度、服务标准进行修改和 调整。
综上,酒店应加强服务标准化管理,在服务质量管理程序化规范 化上建设,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同时服务过程中人的因 素也必须考虑,作为酒店服务产品生产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顾 客与员工,也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此基础之上,根据不同顾客的 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这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水平的有效途 径。因此就要求酒店经营者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建立酒店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二是要建立服务质 量管理组织结构。从酒店现有的组织结构来看,为保证质量管理体 系的有效运转,酒店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并成立专门的质 量管理部,作为质量管理的组织保证,如图1所示。
图1质量管理部门结构图
三是建立酒店服务质量文件体系。酒店的质量方针,它体现了酒 店对顾客的尊重和社会对酒店服务质量要求的认识,为酒店确定长 期的质量宗旨、方向和实现质量目标应遵遁的基本原则以及应采取 的措施具有指导意义。例如天津四星级饭店假日酒店的质量方针 是:先利人,后利己,满意+凉喜,在顾客的满意中找到富有的人生。质量目标是顾客满意度99.8%,顾客投诉处理率100%。天津假 日饭店以此我服务标准和行为准则在天津酒店服务行业中始终占 有一席之地。
同时还要明确酒店质量管理是对酒店所有服务质量的管理,因
而酒店质量管理体系必然涉及或包含酒店服务的所有环节。服务过 程要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与此同时,酒店还应制订服务质量检 查程序和控制标准,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收集分析服务不符合 标准的原因,提出并实施改进措施。
四是加强顾客管理。这要求酒店要形成优质服务的市场声誉,增
加顾客的满意度,酒店的服务实绩必须始终符合或超过顾客的期 望。在既定的服务水平之下,要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酒店就必须对顾(下转28页)
管理创新
-25-务收支的合规、合法性审计转向真实性、完整性审计;将被审计单位和核算中心共同纳入内部审计的检查、鉴定、评价和建设范围。调整审计重点,除审查核算中心提供的报
表、帐簿、凭证等资料外,还应注重外围调查、实物清查等方面的工作。
4.3加强会计集中核算的外部监督
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核算中心的工作也离不开财政部门和审 计部门的监督,各部门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考核核算中心的 工作,对核算中心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尽快解决,以促进核算中心 的成长。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行会计集中统一核算,不仅仅是预算管理方法和
手段的改进,而是对传统方法从观念到内容的根本改革,打破了不 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资金分配管理格局。本文着 重从运行模式、监管机制、业务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了当前会计集 中核算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学习国库支付中心运作模式、完善 内外监控制度等解决对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更有效的实施会计集 中核算制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明,崔建俊,关于对会计集中核算改革的调查与思考,经济 师,2007,1:255-256
[2]朱鸿眉,机关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思考,经济师, 2007,4:156-157
(作者单位系河南安阳钢铁集团公司)
(上接25页)
客的期望进行积极的管理。酒店对客人在参与服务过程中的教育与 引导也是尤为重要的。
五是加强员工管理,这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员工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培养具有顾客意识的员工。这就要大力开展内部营销, 通过人力资源决策和制定战略,激励和促使员工成功实现顾客导向 的服务承诺的基本目标。酒店应该在招聘员工时,不仅要关注应聘 人员的技术培训、资格证书和专业知识,还应关注他们对顾客和服 务价值的取向。
要维护和发展一支以顾客为导向、关注服务质量的员工队伍, 酒店必须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而开发员工,一旦招聘到中意的员 工,酒店必须着手培训,从而确保服务绩效。在实际工作中更要重视 员工的满意度。
企业、员工与顾客三者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服务营销
学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了“服务利润链”的规律:企业的获 利能力主要是由顾客忠诚度决定的;顾客忠诚度由顾客满意度决 定;顾客满意度是由所获得的价值大小来决定;价值大小最终要靠
工作富有效率对企业忠诚的员工来创造;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取决 于其对企业是否满意。因此企业建立优势服务的根本之道就是为员 工提供完善良好的内部服务。
对酒店业而言,员工通过向顾客提供服务为酒店创造价值,是
实现利润的关键,酒店与员工建立相互忠诚模式应当是实现双赢的 理想选择。在相互忠诚模式下,酒店方面应采取可能的措施满足员 工的合理需要,使优秀员工认识到只有在本酒店刁能最好地实现自 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同时,优秀员工在酒店的激励下会不断提 高其自身的服务技能,加强服务意识,从而使酒店认识到只有拥有 这些优秀员工,酒店的服务质量才能得以持续提高。
服务行业作为一个年轻产业,在短短几十年间便已势如破竹之
势成为各国经济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支柱产业,不可谓不是 一个神话。而酒店行业目前也己经进入了成熟期,激烈的竞争迫使 各酒店将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作为赢得市场的最后法宝。如何运用服 务质量相关理论找到服务质量的缺陷并有效进行提高是一项极为 迫切的工作,笔者希望通过对酒店服务质量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改 进酒店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其他酒店提供服 务质量管理的借鉴,对酒店业的整体服务质量管理提升起到抛砖引 玉的作用。
酒店服务质量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酒店管理者和全体
酒店员工对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的坚持不懈的执行和完善。另外,酒 店通过员工的管理,提升员工素质和提高员工满意度也是酒店服务 质量提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系陕西师范大学)
(上接24页)
中,领导应该充分的授权给员工,多进行宣传教育,领导不能“事必 躬亲”,而应该让下属真正参与管理,或实行“工作丰富化”或者“工 作扩大化”管理,否则将使下属完全依赖上级指示办事、缺乏创新能力。最后,在信息交流方面。应该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流程的优化,结成一个战略联盟,涉及供应商的要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对于顾客反 馈的问题,公司应该认真及时的处理,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客户的忠 诚度、满意度、贡献度。这样才能使公司的市场份额不断的扩大,留 住新、老客户的能力不断增强,最终达到其财务目标(财务指标方 面),实现公司的战略绩效指标。
四结语
本文在分析制造型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一些弊端的基础上,根 据企业的战略绩效管理目标,应用平衡计分卡这一绩效管理工具, 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成具体的行动,并在动态的调整中保持向目 标前进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杜胜利.企业经营业绩评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杨东龙.如何评估和考核员工绩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作者单位系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明朗。如有不慎,必将影响资产计价的准确性。
3.准则与应用指南配套上的一点瑕疵
最新《借款费用》具体准则第十条规定:一般借款发生的辅助 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而 《借款费用》应用指南:一般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应当按照专门借 款辅助费用的处理原则确定其发生额并进行处理。差异在于:前者 对于一般借款的辅助费用全部费用化处理;后者却是“费用化”与 “资本化”并举。显然,这会使实际会计操作无所适从。诚然,就一般 借款及其辅助费用的特点看:一般借款初始目的不明了,其借款使 用期间辅助费用通常没有或较小,在兼顾正确揭示会计信息与会计 核算应讲求成本效益的情况下,全部费用化处理不失为一可行的选择。参考文献
[1]李增泉、林燕编著,《200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精解》,上海财经大 学出版社,2001年。
[2]《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法律出版社,2007年。(作者单位系江苏靖江电大职教中心校)
!!!!!!!!!!!!!!!!!!!!!!!!!
!!!!!!!!!!!!!!!!!!!!!!!!!
!!!!!!!!!!!!!!!!!!!!!!!!!
中国酒店业的“黄埔” 篇6
建校时间表
1978年,有着“中国旅游人才摇篮”美誉的江苏省旅游学校在江苏宜兴诞生,中国的旅游职业教育由此萌芽。
1984年,学校迁往南京,更名为南京旅游学校。
1991年,“中国酒店业的黄埔军校”——金陵旅馆管理干部学院在南京建成。
2001年,两校合并,强强联合,成为江苏省旅游业最主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与国内规模最大的酒店人才培训中心。
2007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学校正式转制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成为全省唯一一所旅游高等职业学院。
光辉的发展历程
多年来,学院共培养旅游专业学生逾万人。目前,学院共有在校学生3100余人,设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导游与旅行社管理、旅游英语、旅游日语、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景区管理、中(西)式烹饪、空乘服务等十余个专业,其中酒店管理专业分别被中国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评为国家和省级示范专业。2008年,学院将根据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新开旅游韩语、高尔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西式烹饪、中西点制作工艺等新专业。
学院坚持学历教育与行业培训并行的方针,已为全国饭店行业培训中高级管理人员6万余人,其中岗位职务培训(由中国国家旅游局认证)人数历年居全国各大高校之首,培训学员遍布全国各省市(除澳门外)。为强化行业的引领性,学院举办了多个全国性旅游业界高层论坛和研讨会,为中国的旅游饭店业的队伍建设、管理软件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被行业誉为“中国酒店管理人才的黄埔军校”。2007年4月,学院被中国人事部与中国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也获得了江苏省旅游局授予的“江苏省旅游人才建设奖”。
为顺应中国工业化加速发展的趋势,满足行业对适用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2005年,在江苏省旅游局与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第一家旅游职业教育集团。集团汇聚了省内各市优质旅游学校、全国百强旅行社、4A、5A级景区、五星级酒店及部分优质旅游企业加盟,以打造江苏乃至全国旅游第一方阵为目标,迈开了校企联动、集团化办学的步伐。集团成立两年来,作为职教集团的理事长单位,学院首先考虑从适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设置了校企互动的内部运行机制。还发挥优质资源的优势,引领集团成员学校进行资源互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展开了多项合作,推动了全省旅游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国际化办学理念,培养专业人才
学院历来重视与国际旅游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办学多年来,选拔了多批骨干教师,送至国际知名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美国康奈尔旅馆学院、新加坡夏太克培训中心、澳大利亚丽晶旅馆学院等专业院校进行交流学习。2001年,学院与澳大利亚安格里斯学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目前规模正在有序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今年,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还与美国普渡大学、普莱斯顿大学以及英国、奥地利、韩国、印度等国的旅游院校进行商谈,积极开展合作事宜。近年来,学院逐步建立起国际化的实习研修基地,目前已覆盖日本、新加坡、阿联酋等国高端酒店(包括迪拜七星级帆船酒店),年输送研修学生100余人。
在多种育人路径的保证下,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毕业生广泛赢得了“形象出众、亲和力强、训练有素”的市场口碑,吸引了众多企业来校招聘学生。多年来,学院不仅就业率始终保持在100%,而且就业面由饭店、旅行社、旅游景点延伸到民航、金融、电信、房地产、投资公司等高端服务行业。
强化德育,增加就业
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毕业生应该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表率,要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要有耐得住寂寞和乐于奉献的品质,有爱岗敬业精神和仁爱之心,学会关心与合作,学会与人合作共事,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因此,南京旅游职业学校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始终把塑造多元统一、积极健康、协调有序、充满活力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校内媒体资源,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文化、社团文化、宿舍文化,引导学生修炼品德、拓展心智、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开拓视野、充实底蕴。
强化德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学生知行统一,遵纪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始终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头脑,先后开展了邓小平理论和“十七大”精神“三进” (进教学内容、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育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五四”青年节、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等重大节庆日为契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播媒体和团日活动时间,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签名活动等形式,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并就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拓宽就业渠道,搭建人才输出平台。学校始终从就业、升学两方面打通学生的出口。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志愿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克服好高骛远的浮躁情绪,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建立就业工作信息库,加强与各地人事、旅游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积极向有关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注重在发达地区和人力资源缺乏地区开辟就业基地,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到有招聘意向的单位顶岗实习,在实习期间按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培养,实习结束后在相应岗位就业。在重视抓好就业指导的同时,把提高学生的学历层次作为重点来抓,鼓励学生对口升学,开足与高校接轨的直通车。出口畅,进口才能旺,从而使学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感念
三十载薪火相传,三十载桃李竞芳。三十载的光辉岁月,成就了几代南京旅游高专人发展前进的梦想。30华诞,是学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机遇,是开拓创新,再创辉煌的新起点。今天,学校正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总结30年办学经验,继续发扬我院优良校风,不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 “万里风鹏正举”,学校将抓住
机遇,乘势而上,以“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气概,努力创建一所特色鲜明、办学实力较强、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人才培养基地而努力奋斗!
院系设置
受江苏省教育厅委托,2004年,学院成为江苏省旅游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组长单位,率先在全省开始了新一轮旅游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形成酒店管理、烹饪工艺、餐饮管理等精品特色专业和课程,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
酒店管理系
开设酒店管理、物业管理(会所俱乐部管理)等专业,其中酒店管理专业为国家与省级示范专业,餐饮经营与管理课程为省精品课程。设有中澳合作酒店管理班,学生毕业后可同时获得两校文凭。该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副教授以上6人,硕士学历以上4人,双师型教师24人。每年有多名教师担任全国饭店总经理、部门经理培训班授课任务与星级饭店访查、咨询工作。全省旅游职业教育房务、餐饮课程改革也主要由该系教师承担。该系在北京、广州、南京等地的十余家高星级酒店建立了实习基地,每年有百余名学生分赴日本、新加坡、阿联酋等国的顶级酒店研修学习。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国内外四、五星级酒店、高档餐饮连锁集团及相关高端服务行业,赴国外就业人数也逐年增多。
旅游管理系
开设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点)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网络营销、旅游财会、休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旅游网络营销专业为我院与奥地利萨尔斯堡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开设,学生毕业后可同时获得两校文凭。该系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副教授以上2人,硕士学历以上8人,双师型教师6人。近年来,该系承担了一系列旅游科研和咨询项目,并多次担负全国景区管理人员高级研修班、全省导游资格培训等授课任务。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国内百强旅行社、4A、5A级旅游景区及相关旅游企业,有不少学生到国内其他高端服务行业工作或到境外就业。
烹饪工艺与营养系
开设中式烹饪、西式烹饪、中西面点制作等专业,烹饪工艺课程为江苏省精品课程。该系师资力量较强,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1人,双师型教师10人。每年担负全国饭店总经理、部门经理培训班部分授课任务与星级饭店访查、咨询工作。该系有多名教师参与江苏省旅游职业教育烹饪课程改革,成功接待了教育部、教育厅及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多国高校师生访问团的观摩考察,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国内外四、五星级酒店、高档餐饮连锁集团,有不少学生赴日本、新加坡、阿联酋等国高星级酒店实习、工作。
工程技术系
开设酒店管理(工程方向)等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以上2人,硕士学历以上2人,双师型教师6人。该系专任教师有多人承担全国饭店总经理、部门经理培训班授课任务,担任国内著名酒店工程顾问与咨询师,多次参加省内外高星级酒店的暗访与访查活动,并帮助多家酒店研发管理软件。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国内外四、五星级酒店、高档物业集团及相关服务行业。
人文艺术系
开设空中乘务、市场营销(动漫与广告设计)等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以上1人,硕士学历以上3人,双师型教师2人。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大型航空公司、高星级酒店、景区及相关高端服务行业,另有多名学生就业于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卡塔尔航空公司、新加坡机场等国外航空集团,国外就业比重不断增加。
外语系
开设旅游英语、旅游日语、应用韩语等专业。部分应用韩语专业为我院与韩国济州观光大学合作开设,学生毕业后可同时获得两校文凭。该系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副教授以上1人,硕士学历以上3人,双师型教师9人。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国内外四、五星级酒店、跨国旅游机构、国际航空公司及其他外资企业。
基础部
主要为学院各系提供语文、数学、政治等公共课程教学。
近年来,为适应举办高等专科教育的需要,学校大力倡导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尤其注重发挥专业优势,寻找亮点,突出特色,以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为着力点,以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经济型酒店竞争态势分析 篇7
一、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1、发展迅速, 态势良好, 本土品牌占有绝对优势
目前, 中国在酒店品牌数量以及开店数量上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 尽管在某些发展时段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各个品牌的扩张计划依然在快速有序的进行, 丝毫没有停滞的征兆。在现有的国内经济型酒店市场上, 本土酒店品牌占有着绝对优势, 如家、锦江之星、莫泰逐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经济型酒店经过了十多年的前期发展, 逐步完善了经营管理, 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已经呈现出了丰富的业态层次, 各品牌对市场的研究划分更加的细致, 有针对性, 同时在品牌创新上也在进行着探索与突破。
2、市场需求旺盛, 一线城市成为发展热点
中国目前的经济型酒店市场上提供的酒店客房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的市场需求。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广州亚运会的影响,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非常的突出, 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而华东地区、京津地区的经济水平的提高也使得经济型酒店的需求水平有了更大的提升, 可以说经济型酒店在中国是以点面结合的格局首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 随着经济发展, 国内大众旅游业的进一步兴起, 中国的经济型酒店的需求量会更大, 在旅游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的建设会逐步加快。
3、吸引了各类资本进入, 引起了行业暂时的骚动与混乱
经济型酒店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 前期投资较小, 而投资回报率却明显高于一般的酒店;同时, 中国目前的投资环境比较好, 很多闲散资金一直在努力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 这种结合了物业与酒店的优质项目格外吸引资本的涌入。其中包括一些非理性的投资者, 他们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进入该行业, 对酒店的经营管理存在一定的欠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能会采取一些低级的竞争方式, 扰乱着原本就不太稳定的市场秩序。另外, 许多国际成熟的经济型酒店品牌看好中国的市场潜力, 高调进入, 这对本土发展起来的只有短短几年经验的中国民族品牌形成了强大的压力。
4、中高层经营管理者供不应求, 总体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之前中国酒店管理人员更注重星级酒店的国际发展标准和动态, 对经济型酒店的经营管理不太重视, 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 很少有既精通连锁经营又掌握酒店管理的人才, 现有的部分酒店的工作人员也很难适应经济型酒店一人多岗, 一职全能的技能要求。在经济型酒店快速发展的形势下, 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 也是管理层人员供不应求的一个原因。管理者方面的缺乏, 使得尽管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速度很快, 但是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本土品牌在经营管理、成本控制、服务质量、培训机制、企业文化等方面, 都还需要继续改进。
5、市场细分不完全, 产品层次不清晰
审视国内外经济型酒店的成功经验, 完善的客源市场、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合理的产品结构是酒店经营和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国外经济型酒店发展比较完善, 通常分三种类型档次:有限服务酒店 (Limited Service Hotel) , 经济酒店 (Economic hotel) 和廉价酒店 (Super Budget Hotel) , 有限服务酒店在经济型酒店中属于高档次, 经济酒店中档, 廉价酒店则属于最低档次。这三种层次的酒店价格相差较大, 其硬件设施的差距也较大。而国内的经济型酒店尽管已经开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由于国内经济型酒店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这种细分工作做得还不够细, 目标市场不够明确, 针对目标市场的细分工作不够细致和完全, 导致产品设计没有层次, 缺乏针对不同细分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二、中国经济型酒店的竞争现状
在国内经济型酒店如火如荼的竞争中, 其主要的竞争态势表现为:
1、资金以及空间的竞争
由于看到了经济型酒店的光明前景, 为了更多的从这块蛋糕中获得较多的份额、获取更大的利益, 每个品牌都开始了“跑马圈地”似的扩张。在急速扩张过程中, 对资金的要求相当高, 如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 资金链出现问题势必会影响到在建工程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计划。有资料显示, 一些连锁酒店已经受到前期“抢楼”的影响, 资金链出现了问题, 部分装修的半成品酒店物业寻求脱手。同时, 正是由于行业的快速扩张对“地盘”的疯狂抢购, 使酒店物业成本大幅上升。可是目前经济型酒店的扩张中似乎存在一个怪圈:店面扩张越快, 对地皮的抢购越激烈, 酒店物业成本就会被“炒”的居高不下, 影响各家目前以及以后的经营发展, 但又受到行业巨大的商机及收益的诱惑, 各个品牌又在义无反顾的向前冲去。
2、同质竞争激烈, 特色、差异不够明显
中国最早的经济型酒店是通过复制西方国家的经济型酒店模式发展起来的, 先投入一家酒店, 经营成功后, 通过模式复制向全国扩张, 从而导致了整个行业的同质竞争问题。目前中国经济性酒店的数量迅速增加, 国内排名前十的经济型酒店品牌有近六成都是以超过100%的速度在扩张。 (1) 然而其定位上大同小异, 很少有细致的市场划分, 经营缺少特色, 不能够给顾客深刻的印象, 使顾客区别品牌的差异, 培养对酒店的忠诚度, 更不能起到为品牌做宣传的目的。
3、不可避免而又“得心应手”的价格战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自从竞争无声的出现之后, “价格战”似乎贯穿了人类漫长的经济历史, 价格的高低对销售量的影响似乎更加直接, 更为明显。对于一个资本追逐的产业来说, 价格大战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任何行业、任何时期的价格战都要保持自己的底线, 以低于普遍成本的价格去竞争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例如七斗星的退市, 它用可以“挤干经济型酒店水分”的超低价将自己挤出了经济型酒店的行列, 2007年被如家收购。“经济”并不是一味的低价, 不是越低越好, 否则定会引起行业内的恶性价格竞争。“经济型”的核心是产品的针对性以及价格的合理性, 是高的性价比, 只有真切的将这种概念领悟贯彻之后, 才可能在企业的内功上狠下功夫, 制定合理价格与竞争方略等。
4、尚不明显的直营与加盟的抗衡
在目前扩张要求特别强, 对资金要求非常高的时期, 不同的品牌采取了不同的经营策略, 例如:锦江、如家似乎要把加盟连锁进行到底 (就目前该阶段而言) , 而7天集团誓言不做加盟, 将直营店开遍各处。经营直营店和发展加盟店各有利弊:单家直营店的利润率要比加盟店高出许多, 同时对直营店的管理以及品牌质量的控制方面相对比较容易一些。不过直营店的扩张发展速度相对加盟店来说要慢很多, 选择了直营也就等于选择了放弃目前一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放弃巨大的“眼前利益”。并且直营店的经营十分依赖于良好的市场经营状况及市场需求, 一旦出现市场萎缩, 直营店的经营状况会受到巨大的挑战。发展加盟店虽然在单店的经营利润收入上稍有不足, 但是对集团公司来讲, 不论市场的经营需求, 加盟店的经营状况如何, 众多加盟店的加盟费用就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并且发展加盟店的成本低, 几乎不需要投资, 因此速度非常快, 只是在利润和质量控制上存在一定的风险。鉴于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汉庭等一些品牌的扩张则显得更加稳妥, 在发展中, 严格控制着加盟店与直营店的比例。
5、经营人才的竞争
各行各业, 都离不开该行业的优秀人才, 只有依靠他们才可能把事业做大做强。酒店行业也不例外, 经济型酒店的中高层人才极为缺乏。经济型酒店即便是在发展过程中解决了资金的问题, 能够快速的扩张发展, 占领市场, 但是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各个层面的管理人员的数量就会捉襟见肘, 供不应求。在人才稀缺的状态下, 谁能够拥有和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中上层管理者就成为了竞争的焦点, 也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三、中国经济型酒店的竞争策略
针对目前的经济性酒店的发展、竞争现状,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就需要有别于竞争对手, 做足细化功夫, 突显出特色, 因此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盟连锁, 合作经营
就目前的市场及发展来看, 发展加盟店的做法更有利于经济型酒店的扩张发展, 既可以迅速占领市场, 强大自己, 又能有效地抵御市场的波动, 稳定发展。不过, 在管理还不够完善时, 要严格控制好加盟和直营的比例, 以免在品质上出现瑕疵, 影响到品牌形象。
另外, 经济型酒店也可以考虑在其他行业寻找良好的合作伙伴, 走自愿合作, 联合开发, 独立经营的模式, 此举有利于缓解经济型酒店在扩张过程中资金短缺的现状, 改善提供服务项目不足的缺陷, 提高其竞争力。依靠多行业的合力, 形成另一种集团优势, 在经济型酒店市场上取得快速的发展进步。
2、控制成本, 提升利润空间
经济型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较高的性价比。要想在行业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 控制成本无疑是经营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只有降低成本, 才有可能在相同的价格下获得更多的京经济利益。对于成本的控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基础设施及硬件设施方面, 经济型酒店在建造、装饰、设施、功能等方面要追求完备而不奢华, 在“经济”上做足功夫, 应舍弃豪华的酒店大堂、利用率低的康乐中心等一些辅助设施和部门, 以便留下更多的空间, 提供一些顾客更需要的服务。其次, 经济型酒店应实行管理结构的扁平化, 员工配置的精良化, 一人多能、一人多岗的人员利用方式, 舍弃多余的管理岗位, 使酒店的运转更加有效。最后, 经济型酒店应寻求社会其他行业的“合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上的餐饮、娱乐、购物等资源已经相当丰富, 应将这些服务功能分散给社会, 分布在自己的周围, 既可以形成共同的吸引力, 又弥补了自身功能服务不足的缺陷。
3、体现不同特色, 形成品牌差异
现阶段酒店业的发展正逐步由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阶段。产品价格和质量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品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因此中国经济型酒店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实施品牌战略, 强化主导品牌, 培养顾客的品牌忠诚, 对顾客形成长久吸引力。经济型酒店应分别定位于商务、观光、家庭等, 并在硬件设施和服务配套等方面均能体现出各自的特色, 塑造功能不同的品牌, 从运营模式上做出新的重大的突破。只有在经营上有了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特色, 才会避开市场上低级的价格竞争。
4、建立通畅的预定销售系统
在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 拥有自己的预定销售网络将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其营销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 有利于拓展潜在市场, 实现全球营销;第二, 有利于“一对一”服务, 增进客人的信任感;第三, 有利于使无形服务有形化, 强化营销力度。经济型酒店应通过建立良好的营销预定系统, 利用网络将无形产品有形化, 让顾客能更好的体验到产品的特色, 并利用用计算机的强大的记忆分析功能, 记录顾客的喜爱偏好, 制定投其所好的服务产品。同时通过网络使客人逐步提高对酒店的知晓度、信任度和忠诚度。
5、勇于创新, 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型酒店应通过文化创新、服务创新策略, 以文化底蕴来吸引顾客, 发展与同行业不同的服务供应、差别形象, 通过树立绿色形象, 开发绿色产品, 实行绿色包装, 采用绿色标志, 加强绿色沟通, 推动绿色消费等实现酒店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群, 杨继东, 高宏.经济型饭店经营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
[2]胡平, 俞萌.经济型酒店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3]冯冬明.经济型酒店:发展·问题·策略[J].旅游学刊, 2006, (7) .
[4]唐岭.经济型酒店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合肥学院院报, 2006, (1) .
[5]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分析和发展机会、策略[Z].中国经济网, http://www.ce.cn/.
[6]乐琰.竞争趋向区域化经济型酒店呼吁资本莫盲入[N].第一财经日报, 2007-6-15.
[7]廖兆光, 肖鸾.经济型酒店的竞争态势与创新对策[J].商业时代, 2007, (3) .
[8]袁亚忠, 陈辉.论我国经济型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生态经济, 2007, (4) .
[9]沈涵.经济型酒店的产品创新与市场细分[J].旅游学刊, 2007, (10) .
[10]侯兵.从“经济型”概念看经济型酒店职能设计[J].饭店现代化, 2006, (12) .
[11]刘德谦, 宋瑞, 沈涵等.2007年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绿皮书[R].
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策略研究 篇8
一、经济型酒店定义及特征
经济型饭店近年来已成为国内饭店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 其低投入高回报引起了业内人士和广大投资者普遍关注。但国内业界对经济型饭店的认识争议颇多, 有人认为价格低廉的饭店即为经济型饭店, 也有人认为经济型饭店就是指国内三星级饭店以下档次的星级饭店等等。因此有必要统一业界对经济型饭店的认识, 以利于国内经济型饭店的长远和良性发展。
经济型酒店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但是经济型饭店发展至今国内学术界并没有对经济型饭店给出一个完整的定义, 总的来说:经济型饭店是一种新类型的饭店, 规模小, 设施有限, 价格实惠。Lee (1984) 指出, 它是一种在饭店业发展最快的饭店类型, 提供整洁而简单的房间;Bal (1984) 指出美国的经济型饭店是只经营客房, 大约150间左右, 房价总体低于中等饭店的25%~50%;Gilbert与Arnold (1989) 的定义是一种提供有限服务的旅馆, 提供标准规范化的住宿环境:质量与三、四星饭店相当, 但价格便宜25%~30%;在20世纪90年代初, Senior与Morphew (1990) 认为经济型饭店是一种面向短途旅游而预算较低的旅行者的住宿类型;Justus (1991) 把美国的Microtel饭店规则描绘成一种经济预算的住宿业, 提供基本的设施, 保持价格低廉, 没有食品酒水服务, 没有宴会设施、健身房和其他娱乐设施;Davidson (1993) 指出, 经济型住宿业具有所有连锁饭店业的优势, 通过特定的设计和管理, 以具备极具竞争的房价, 以达到低廉的建筑成本及低廉的营运成本。对于经济型酒店的定义可以从广、狭两个方面考虑, 广义的经济型酒店是指那些介于高星级酒店与招待所、旅社之间的, 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达到或者接近一、二星级饭店水平的旅馆、酒店、招待所等;狭义上讲经济型酒店是指那些投资不高、规模不大、功能单一、价格低廉, 但又具有一定服务水平的较低档次的酒店。综合以上, 经济型酒店可以定义为, 以提供安全、卫生、舒适的客房服务为核心产品的, 投资较低、服务有限、价格低廉、面向大众的、能够满足人们对酒店产品的一般性需求的、介于星级酒店和普通旅馆或招待所之间的一种酒店业态。经济型饭店的目标顾客不崇尚奢华, 他们的核心要求很简单, 一是卫生条件和睡眠质量要达到基本要求;二是支付的价格要比住星级饭店要低。故此, 经济型饭店的经济并不单指价格低廉, 而是指能适合普通大众消费、满足其基本住宿需求、提供良好设备、卫生清洁且具有现代国际水准的饭店业。
与星级酒店相比, 经济型酒店具有投资数额少, 经营活动成本低, 重视设备的简单实用, 突出“小而专”, 提供社会化与专业化的有限服务等特点。经济型酒店作为酒店行业的一个新兴事物, 其具有的显著特征具体表现以下几点:
1. 价格经济实惠, 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经济型酒店投入成本和运营成本低, 因此价格经济实惠, 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这可以说是经济型酒店的一个标志性的特征, 经济型饭店在布局上, 公共区域面积较小, 设计简洁, 装修不追求豪华。一般而言, 开一家经济型饭店所需房产建筑面积5 000平方米即可, 投资者可以通过长期租赁房产或进行旧房改造。同时, 设备配置与维修养护上重视少投入、简单实用与低成本运行。所以经济型酒店的定价一般都在300元以下, 如果成为会员还有更为优惠的价格, 这样的价格仅为硬件设备相同的二、三星级酒店的1/2左右, 因此, 深受人们的欢迎。
2. 设备简单实用, 关注客人的舒适与卫生。
从设施设备看, 投资不高、规模不大、功能简单但又具备一定服务质量水准。硬件设施低于星级酒店, 没有宽敞的大堂、游泳池、酒吧、娱乐室等休闲设施;但基本设施齐全, 住宿安全、卫生、方便、舒适, 讲究少投入、经济实用和低成本运行。与高星级酒店相比节约了大笔的硬件投入资金。产品的性价比经济型酒店仅靠低廉的价格是难以长期吸引消费者的, 最为重要的还是要靠安全、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和优质的服务质量来留住客人, 因此这也成为了经济型酒店的又一特征。以优质住宿服务为出发点, 强调“清洁、舒适、实惠、方便、安全”的专一化服务理念。
3. 提供服务有限, 突出“小而专”的特点。
经济型酒店为客人提供的是有限服务, 突出小而专的特点, 把客房作为经营的绝对重点, 这是经济型酒店与其他类型酒店的本质区别。有限的服务是指提供的服务项目少, 比如不提供娱乐、健身等服务, 但服务质量是有要求的, 在必备项目和基本服务上, 经济型酒店与高档酒店的水平应是一致的。经济型饭店提供的是相对于中高档饭店的全套服务的有限服务, 主要体现在以提供住宿服务为主, 力求在核心服务上精益求精, 朴实无华却保证了核心产品的竞争优势, 这是经济型饭店与其他类型饭店的本质差别。
4. 精简人员配置, 岗位职责实行一人多能。
这是经济型酒店的组织特征, 一般来说酒店的人员组织结构划分五个层级, 由“总经理→部门经理→主管→领班→员工”构成, 但是在经济型酒店通常只有三个层级, 由“总经理→主管→员工”构成, 这样就省略掉了两个层级, 大大简化了组织结构, 从而降低了酒店的人力成本, 降低了客房的价格。使得在一般酒店里, 需要占到总收入30%左右的人力成本, 在经济型酒店中只占到了7%左右。
二、中国经济型酒店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酒店业没有对经济型酒店执行一个国家统一的标准, 从而导致了经济型酒店市场出现了一些混乱的局面。从目前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看, 经济型酒店存在着许多问题, 如价格竞争混乱、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管理模式单一、没有统一服务标准等等, 另外人们对经济型酒店的认识不足、经济型酒店缺乏知名品牌、国内尚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经济型酒店连锁企业。这些都成为经济型酒店发展的“瓶颈”。
1. 经济型酒店在管理方面:
管理缺乏专业化、规范化。由于中国酒店业以前的发展是一个主要适应国外客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酒店业内人士更多关注的是高星级酒店的国际标准和发展动态, 无论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操作, 从管理模式到建筑设计, 无不将高档星级酒店作为模板, 强化着人们的心理定式, 而很少有人关注相对于高档酒店的经济型饭店。在政府管理、星级标准上、经济型饭店没有准确的位置, 各为其主, 独霸一方, 经营和管理相对落后。
2. 经济型酒店在设施方面:
配套设施不完备, 只提供有限服务。经济型酒店为了节约成本, 主要提供住宿、洗浴和简餐。其余要么不是没有, 有也多使用廉价物资或降低要求。
3. 经济型酒店市场方面:
一些服务质量不高、卫生条件差、管理不规范的饭店, 也打出“经济型饭店”旗号, 使得人们将经济型酒店同脏、乱、差的旅馆、招待所等同起来。所以经济型酒店市场相对混乱。实质上“经济型”酒店是相对于高档酒店而言的, 决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这些酒店虽然在个别方面具备了经济型酒店的特征, 貌似“经济”, 实质是鱼目混珠, 混淆视听。
4. 经济型酒店品牌方面:
缺乏酒店品牌。品牌知名度低是由于中国酒店管理业发展慢, 还没有形成一定辐射范围的中低档酒店品牌。目前相对知名的北京如家、中江之旅和上海锦江之星等, 也仅仅在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 还谈不上知名品牌的程度。
5. 经济型酒店在管理人才方面:
中国酒店业缺乏大量符合国际标准的职业经理人, 作为酒店业非高档的经济型饭店, 经济型酒店要求管理人员, 一专多能, 但又不能提供高薪和良好的职业前景, 这个问题会格外严重。
三、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原则
发展经济型酒店, 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中国酒店结构优化和提供品质的需求。必须抓住机遇, 强化内部管理、打造特色产品和服务, 提升经济性饭店品质, 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同时国外经济型酒店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 对于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有着指导意义, 使中国经济型酒店在国内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差异化定位, 差异化竞争的原则。
目前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市场定位还处于初级阶段, 国内经济型酒店大多定位于安全、舒适、卫生的普通消费群体, 这样的定位辐射范围较广, 市场基础最庞大, 比较容易经营和复制。特别是一些民族品牌的连锁酒店, 也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市场, 或者是对目标市场的细分工作还不够细致和完全, 由此导致了市场重叠或过于宽泛, 产品设计没有层次, 缺乏针对不同细分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种过于广泛的定位并不一定有利于百年品牌的形成。利用粗放式的规模经营形成的只是暂时的市场记忆, 并非是百年品牌的开始。有些经济型饭店的客房硬件设施不亚于四、五星饭店, 这类酒店针对的客户群多为商务人士及高知群体;而一些廉价饭店则在削减成本的思想指导下尽量简化设备, 客房设施比较简陋, 这类主要针对的是讲求经济的大众消费者。因此, 当经济型饭店市场达到一定规模时, 市场竞争必然加剧, 饭店经营的差异化定位势必日趋显著, 成为企业竞争、发展的关键。中国的经济型饭店可以借鉴国外经验, 在产品方向、服务水平、经营策略、品牌定位等方面开成差异化定位策略, 从而使饭店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连锁经营, 注重品牌建设的原则。
连锁和品牌是经济型酒店成功的两个重要条件:前者可以使企业作大规模, 拥有市场影响力, 后者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 增加客源, 提高竞争力。品牌是经济型酒店实现连锁经营的生命, 跨国酒店集团正是依靠其成功的品牌经营, 借助客人对品牌的忠诚, 保证其获得更好的利润, 带来5%~10%房价上升。实证研究表明, 第二个出现的品牌只能享有第一个品牌市场份额的75%, 要想达到与第一个品牌相同的市场份额, 平均需支出第一个品牌广告费用的3.5倍。品牌一旦创立, 要很好的维护和发展, 而且要善于推广和扩张。因此, 经济型酒店要想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生存, 必须要有品牌优势, 企业文化是缔造品牌力的根本, 而顾客满意、特色服务、情感沟通、品牌命名则是支撑其品牌的四大台柱。“如家”品牌的塑造首先具有明确的理念“适度生活, 自然自在”, 为广大工薪阶层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企业形象设计 (CI) 独具风格, 客房摆脱普通饭店一贯形象, 微笑服务体现酒店的亲情化。而饭店连锁加盟现已达40多家, 处于国内经济型酒店的领导地位, 这是所有经济型酒店要学习的。连锁经营已经成为世界酒店发展的主要趋势。而酒店业作为一种无形服务和有形资产紧密结合的行业, 品牌的意义尤为重要, 也是差异化市场定位的标志。经济型酒店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必须完成、完善品牌形象的定位和内涵定义, 目标市场的细分和顾客忠诚度的树立, 产品设计的改进和服务的完善。只有这样, 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稳定的客源。
3. 管理与服务标准化的原则。
在连锁经营的条件下, 管理、服务的标准化能够有力地推动经济型酒店的规模扩张和品牌形象的树立, 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而且, 由于经济型酒店“物美价廉”的经营特点, 经营者必须寻求服务质量和成本控制的最佳结合点。许多新技术, 如电子预订系统、财务控制系统, 以及一些先进的管理制度, 如前台管理、客户管理等, 都能有效提高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根据经济型酒店的特点对现有成熟的酒店软件和管理体系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升级, 势必促进经济型酒店管理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四、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对策
坚持以上三大原则, 有利于把握日后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方向, 而面临中国当前经济型酒店小、散、弱的局面, 我们需要有具体的应对措施来解决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1. 对酒店业的结构进行重新调整, 强化资金运营改革。
在过去的二十年, 由于政府没有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 导致高档酒店的数量过多, 增长速度过快, 削价竞争降低了酒店业的总体效益, 扰乱了酒店业的总体竞争秩序, 因此, 政府要对酒店业的结构进行调整。一方面限制高档酒店的过快增长, 使各星级酒店在全国合理布局;另一方面, 对经济型酒店的发展, 国家应给予相应的政策和金融支持。从国外的经验看, 雅高集团在最初起步时, 获得了法国政府予以饭店总投资额60%的支持, 在后期的购并中, 每次都能从资本市场上筹集到数以亿计的资本。国家政策和金融的扶持, 可以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本土经济型酒店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要特别注意资金运营的改革, 使其更加集团化、专业化, 从国内经济型酒店资金构成方面观察, 锦江之星隶属于国有大型酒店集团, 有充足资金势力, 但略显僵化, 而锦江之星的股份制改造有助于更好的竞争;中江之旅为民营资本组建, 机制灵活但资本不够雄厚;“如家”属风险投资与传统酒店实体相结合。这几种模式, 还是“如家”这种股权开放的模式更可取, 能带来更专业、严谨的管理, 而要壮大经济型饭店则需走上市的途径进入资本市场, 以筹取大笔资金。未来国有和民营资本在产权融合的基础上, 管理互相渗透才是改革之道。
2. 单体经济型酒店应及时加盟品牌连锁集团, 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连锁集团化是发展经济型酒店的必经阶段, 可以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宣传, 有利于实现酒店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 还有利于资源共享, 同时提高品牌影响力, 增强竞争力。当前, 国内已经形成了经济型酒店的三大阵营, 那就是全国性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区域性的经济型酒店品牌和国际酒店管理集团。这三大阵营已充分利用自身在资金、管理团队、网络方面的优势于在中国市场展开了激烈竞争。当前国内散兵式单体酒店均未形成规模, 抗击外来风险的能力弱, 难以达到消费者心中“价廉、清洁、舒适、安全”的要求。所以应选择加盟大品牌, 充分利用它们的质量管理与网络优势实现自身的发展, 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中国酒店业正经历由单体经营向集团化经营的转化, 但仍然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目前中国酒店产业集中度不足3%, 这与成熟产业40%的比例相差甚远。虽然中国酒店集团现在已经达到100多家, 也有像锦江、凯莱这样跻身于全球酒店排行三百强的饭店集团, 但仍然难与国际酒店集团相竞争。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管理的客房数占总数的10%, 但行业利润却占到总数的90%。因此, 加快中国酒店集团的成长已经刻不容缓。酒饭店集团在品牌、规模、质量管理、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集团的优势酒店将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 推行全面服务质量管理。
经济型酒店服务质量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酒店服务产品所能满足客人需求的程度, 经济型酒店要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应找准定位, 选择适合的目标市场, 在正确理解顾客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服务质量标准。针对当前经济型酒店存在的服务质量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切实提高经济型酒店的服务质量, 增加顾客的满意度, 从而获得竞争优势。首先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控制系统, 使酒店质量管理活动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 把酒店各质量活动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其次加强现场控制。总经理的走动式管理要根据酒店不同部位的营业时间及员工的工作时间合理安排, 以期最大限度保障服务质量管理效果。再次关注员工心理和成长。有满意的员工才会有满意的客人, 酒店应设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确保员工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为饭店提供高质量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引导顾客形成合理预期。由于部分客人的消费理念不成熟, 不能客观地对经济型酒店服务质量做出正确评价, 酒店应注重加强与客人的沟通和交流, 采取适当的措施修正顾客的不恰当观点, 引导顾客形成合理预期, 提高顾客满意度。
4. 树立创新意识。
经济型酒店本身应突破传统饭店的普遍做法, 要体现自身的活力, 形成创新机制。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的流通, 经济型酒店不仅仅是销售酒店的客房, 更可以与零售业相结合, 出售温馨的饭店产品, 如饭店的床、浴巾等, 产品设计要舒适而有特色, 这样才能扩大销量, 带来效益;经济型酒店与房产的结合是可行的, 走产权酒店的经营模式, 投资人不仅拥有每年一定时间段的免费居住权, 同时, 在不住的情况下委托酒店管理公司管理, 获取一定的投资回报, 若产权酒店加入分时度假系统, 将享有交换机构提供的所有服务, 使其在度假或旅行时有多种选择。
5.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高效。
组织机构的高效, 体现在完成同样的任务情况下, 部门设置尽量减少, 或根本不设置部门。因此, 经济型酒店的组织结构应从集权的金字塔型组织模式向分权的扁平式模式转变, 总经理的指令下达给驻店经理, 经由主管下达给员工, 这样避免了中间环节过多导致执行不力的发生。另外人员配备力求精简, 本土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瓶颈是专业化人才短缺, 特别是中小酒店经理人短缺。积极编写培训教材, 实行中小饭店经理人认证制度。同时培训员工成为“多面手”, 一岗多职、一专多能, 是经济型酒店的显著特点。经济型酒店所需要的人才需要事必躬亲, 脱去工装就能去做具体服务, 能够独挡多面。一人身兼数职, 可以减少经营成本, 提高劳动效率。但首要前提是保证酒店各项运作流转顺畅, 特别是尽量避免员工的频繁流动, 由于这种一专多能的员工需很长时间培训, 所以要避免熟练员工的流失, 更重要的是员工应具备责任感, 减少损害酒店利益较好的方法是“酒店员工流动管理档案”, 该档案真实反映员工在酒店工作期间的综合表现, 规范员工在饭店的行为。“莫泰”金桥店总经理指出:“经济型酒店的部门少, 要求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比星级宾馆还要高, 因此要用较少的钱请较好的人是个难点。经济型酒店需要的人才首先要有绝对的服务意识, 其次要有规范的从业理念, 还要有星级宾馆的工作经历;最后,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 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青睐经济型饭店, 与外国人的语言沟通能力也成了管理者的必备条件。”目前中国经济型酒店缺少专业人才是一个很大的制约瓶颈。
6.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谋求海外扩张。
酒店业是中国第三产业中的朝阳产业, 管理的理论研究基础来源于国外发达国家, 经济型酒店更是近十年才开始发展, 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发展该业态酒店的理论已经相当成熟, 他们无论在管理模式, 还是硬件设施方面, 都有科学的标准。酒店是一个国际化、标准化特点强的产业, 先进、实用的酒店经营模式会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过去, 中国与国外的高档饭店交流多。现在对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学习、交流要增多。实际上, 国外的著名酒店管理公司的起步发展大多是从经济型酒店发展起来的。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圣达特酒店管理集团名下6 400多个饭店, 平均每个饭店客房数只有80多间客房, 是典型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圣达特在世界酒店业中排名第一, 设计和管理的高度专业化和规范化给该酒店集团带来了长久的收益。像这样的世界著名酒店都拥有一套成熟、合理、有效、系统的管理模式。因此, 经济型酒店的从业者有必要向外国经济型酒店学习, 增加交流, 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 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方式, 为推动中国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作出贡献。我们只有不断地向他们学习, 加强交流和合作, 才有利于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在吸取国外经济型酒店发展优势的同时, 我们也要发现外资经济型酒店正在谋划中国布局, 中国品牌应尝试拓展海外市场。海外开店战略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2002年中国公民境外出游人次高达1 667万, 而2003年中国出境游达到2 020万人次, 已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出境人数最多的国家, 估计今年中国人欧洲游的消费总量将达20亿欧元。但是欧洲的酒店配套设施使得中国游客很无奈, 要么住条件较差的廉价旅馆, 要么住价格奇高且无针对华人服务的大饭店, 只有两种选择, 难以享受出游乐趣, 受消费者强烈需求的影响, 中国内地酒店在欧洲提供特色经济型酒店的卖点因而产生。国内北京首旅集团与雅高集团在欧合营两家酒店, 锦江收购一家荷兰的饭店, 这些海外酒店以出境旅游的中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 收费相对较低, 也属经济型酒店。赴欧开店也是发展经济型酒店的一个好办法。
7. 建立销售网络, 提高销售覆盖率。
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的最大竞争优势在于全球订房网络, 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 才能提供强大的销售能力, 而其旗下的经济型酒店正是利用这种优势不断获得客源。例如, 假日酒店的预订系统Holidex电脑系统把遍布全世界的假日酒店联系在一起。假日集团24%的客源通过网络成交。喜达屋酒店集团网上客房预定额1999年约为1亿美元。经济型酒店要降低成本, 重要的一环就是要靠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实现网络化销售。因此, 国内也可以联手国内外知名酒店集团, 借助其专业预订网络的支持, 建立跨区域的销售网络, 提高销售覆盖率。但是, 要注意酒店的管理支撑, 使得网络上带来的收入足以抵消基本的网络费。同时, 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 并形成一套顾客集成信息系统, 最终达到拥有稳定客源的目的。此外, 与航空公司和旅行社合作, 利用他们跨区域的营销网络, 扩大自己品牌酒店的销售渠道,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8. 慎重选址, 突出酒店实用功能。
酒店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更是资金密集型企业、投资风险大, 回报过程缓慢。因此, 投资者必须在饭店设计之初就牢牢树立“成本”意识, 将每一分钱都用在最能产生效益的地方, 而不仅仅追求外在的规模、形式和经营项目的配套、齐全, 而是要在酒店建造开始, 就要进行科学的成本核算, 牢固树立成本意识。
价值工程理论认为:“酒店价值大小决定于功能和成本之比, 既提高功能, 又降低成本是最理想的增大价值的方法”。特别作为经济型酒店, 更应紧紧突出“经济”二字。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经济型酒店最能打动消费者的是其低廉的房价和优质的服务。经调查, 在中国目前来看, 人们普遍可获得经济型酒店的房价在200元以下。因此, 上海锦江之星、新亚之星, 北京中江之旅、如家连锁等饭店, 都以客房经营为主, 服务项目不多, 只提供餐厅、酒吧服务, 卫生间、房间装修力求简洁、实用, 但在房间淋浴、床具的卫生和舒适上下功夫, 房价也控制得相当合理。所以, 经济型酒店为保持竞争优势, 应该坚持自己的市场定位, 真正体现“经济”二字。
经济型酒店选址要合理, 注重交通便利, 多在机场、火车站和交通主干道附近。周围应有较多的社会餐饮、娱乐、休闲场所。这样, 它可以借助城市的配套设施, 使建设和运营费用降低。如曼谷的经济型酒店多数分布在闹市区周围。国外十分流行B&B模式饭店, 是经济型酒店的一种。它十分重视住 (bed) 和早餐 (breakfast) 。这样, 酒店集中精力把客房和早餐做好, 甚至早餐也可以与周边配套共享, 其他的配套服务都可以借助城市的功能来完成。
客房服务是经济型饭店最重要的一部分, 客房的面积也显得尤为重要。酒店内客房空间面积比例是依据饭店的等级、性质而调整的。以欧洲饭店为例, 经济型酒店客房占总面积比例为80%, 中等级酒店客房占总面积比例为77%, 高等级酒店客房占总面积比例为71%~72%。这样的比例对投资者来说是最有利的, 回报率也高。
在设计建设中, 经济型酒店的功能布局要简洁、明快, 注重实用和方便, 不要成为大型豪华宾馆的“微型化”。要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以实用提高功能, 以够用控制成本, 重点突出住宿条件, 保证客房的舒适和卫生。客房的空间布局以睡眠区和盥洗区为重点, 弱化和省略其他的起居区、书写区等。切实地将酒店的经济和顾客的经济融合在一起, 将酒店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真正做到“双赢”。
五、结论
本文归纳并明确了经济型酒店的内涵:有限服务型酒店, 其规格和硬件设施要低于商务型酒店。房价不高, 干净、舒适、安全、实惠, 以优惠的房价和优质的服务为最大卖点。采取连锁经营、特许加盟等形式实现品牌延伸, 各连锁店之间统一品牌形象、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物资配送、统一市场推广, 限制投资标准和精简设施配套。而在必备项目和基本服务上, 与高档饭店的水平应是一致的, 着重在基本的管理服务质量上下功夫。经济型酒店无论从旅游需求还是从供给角度来看, 都将成为今后中国旅游住宿设施发展的热点, 并有助于改变整个酒店业的格局。中国每千城市人口拥有品牌经济型酒店客房数为0.5间, 而美国是8.2间。中国2008年的城市化率为46%, 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53%, 城市人口将增长至7.28亿。兴业证券的研究报告表明, 若以国内游规模、消费者住宿消费额意愿、中档住宿单位数量三个指标测算, 如果中国的人均出游率、人均中档客房数达到美国一半的标准, 中国目前的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客房供应量还有近70倍的增量空间。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大众旅游对国内经济型酒店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中国经济型酒店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价格竞争混乱、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管理模式单一、没有统一服务标准等等。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对策, 为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文吉.城市星级酒店的发展模式研究[J].特区经济, 2005, (7) .
[2]王群, 杨继东, 高宏.经济型饭店经营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中国精品酒店的“精品”设计之道 篇9
中国酒店业的持续高速发展, 为酒店市场提供了坚实动力, 酒店服务、制度日臻完善, 与此同时也带来竞争的加剧, 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峻, 促使酒店业从地理区位、城市等级、投资运营、服务特征等多个维度进一步细分产品市场。此外, 体验经济时代下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差异化和个性化, 在传统酒店服务难以满足多元需求的情况下, 各类新型酒店应运而生, 尤以小规模、高定位的酒店类型为主。它们的出现是酒店业市场层次细分的必然结果, 代表不同于通常标准化酒店的个性化产品。其中, 精品酒店由于更好地契合了体验经济时代与酒店个性化的需求, 成为了目前高端酒店产品的主流。
精品酒店 (boutique hotel) 的“精品”一词源于法语中的“boutique”, 《英汉大词典》里的“boutique”意指专卖妇女服饰、珠宝首饰的时髦小店或巴黎那些转手奢侈品的精品店, 其后应用在酒店业中, 衍生出“精品酒店”这样一种新的酒店类型。精品酒店的理念最早是从开发商伊恩·施拉格 (Ian Schrager) 和他的合伙人史蒂夫·鲁贝尔 (Steve Rubll) 将纽约一个小楼摩根斯 (Morgans) 改建为一个高档酒店 (Royalton) 时产生的。
通过对近些年国内外相关学者的文献[1~9]以及精品酒店实例的分析, 可将典型的精品酒店界定为:较小规模 (客房数一般小于100间, 多集中于50间以内) , 由中小型建筑单体或小型建筑群体形成的独立酒店建筑, 并通过建筑理念的设计、地域文化的表达、独特空间的体验、高端水准的服务, 来凸显自身的识别性与唯一性。
二、精品酒店的类型细分
随着国际酒店集团业务向中国的拓展, 中国精品酒店无论是借鉴国外发展经验还是自身探索发展, 建设数量均呈上升之势。据不完全统计, 国内运营中的精品酒店截至2013年底已有200多家 (1) , 且产品类型多样, 整体上可从酒店的管理模式、地理位置和营建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类型细分:在管理模式上有单体精品酒店、集团精品酒店和精品酒店联盟, 在地理位置上可分为城市型和度假型, 营建方式上也有改建和新建之分 (表1) 。
三、精品酒店的“精品”特征
精品酒店创始人之一的伊恩·施拉格曾将精品酒店比喻为:“如果将各色的集团酒店看作是百货商场, 那么精品酒店就是专门出售某类精品的小型专业商店”。[10]从这句话的喻体—“小型专业商店”中, 可意会到精品酒店所应传达出的特征。随着精品酒店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历经多年来的探索和发展, 其设计和消费趋势所呈现出的特征逐渐具象起来,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的“精品”。
1. 精专的规模定位
精品酒店的市场定位于高端酒店, 目标客源范围锁定于30~50岁的具有殷实经济基础和文化涵养的消费人群, 所以客房价位通常高于五星级酒店, 基本上在1 000~5 000元, 甚至上万元人民币不等。此外, 精品酒店的规模一般较小, 客房数不超过100间, 多在50间以内, 少到个位也很常见。正是由于酒店规模较小、接待流量有限, 配合建筑体量和外观的“低调的华丽”, 使宾客在体验消费、享受服务方面获得较强的空间私密性和品质感, 符合高端人群的消费特点和对自我身份的认定。
2. 精锐的设计运营
精品酒店的精锐体现在投资、设计、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流程上, 参与其中的前期投资者、设计师、管理方、服务员等均需要精锐的眼光、判断和能力, 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在各方共同的努力下, 才能促使一个精品酒店走向成功。如上海衡山路12号豪华精选酒店, 业主为上海至尊衡山酒店投资有限公司, 建筑方案由瑞士著名建筑师马里奥·博塔 (Mario Botta) 主持设计、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完成深化, 并且酒店加入喜达屋酒店集团的豪华精选酒店系列, 进行统一运营和管理。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文献[10, 11]整理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文献[12, 13]整理
3. 精致的建筑语言
精品酒店看重建筑师的参与和地位, 信任建筑师完成的作品。本文以精致的建筑语言归纳其特征意在强调其唯一性和原创性, 以及其品牌价值和文化价值。建筑师运用精致的建筑手段, 通过形式、空间、结构等表现途径, 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或历史建筑元素融入设计理念, 营造最佳的功能布局、交通流线、空间体验、景观视线等。如上海衡山路12号豪华精选酒店的椭圆形中庭, 传达出建筑师博塔擅长的几何线条、中心对称、自然光线等建筑语言, 而用来丰富立面层次的多角度外挂砖红色陶板的色彩, 也呼应着衡山路片区前法租界红墙绿树的风格特征 (图1) ;再如, 位于北京故宫东侧的皇家驿栈, 屋顶视野直达故宫和景山公园, 因此建筑师充分利用屋顶平台空间, 同时融合聚会、酒吧、健身、SPA等多项功能 (图2) 。
4. 精深的酒店文化
主题形式的酒店文化作为精品酒店不可或缺的特质, 已发展为精品酒店的设计准则之一。精品酒店擅长从城市、历史、环境、自然等元素中汲取文化主题, 并将其有效贯彻到与宾客感官体验相关的方方面面, 主要体现在建筑、装饰、服务三个方面, 相应形成三种表现类型 (表2) 。
上海黄浦江边的上海水舍, 改建自20世纪30年代建设的日本武装总部, 设计师在原有建筑中嵌入暗红色耐候钢, 用以呼应船舶运输码头的工业文化, 而建筑内部保留斑驳的历史墙面, 并充分再利用废弃砖材, 部分墙面修旧如旧 (图3) 。紧邻北京颐和园的颐和安缦, 在原有部分历史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和扩建, 汲取北方传统官式建筑院落的特征, 与颐和园建筑风格呼应, 并在室内装饰上体现了明清建筑文化的特征 (图4) 。
5. 精艺的功能配套
精品酒店的“精艺”在于其除了酒店的基本功能之外, 往往特别从宾客需求出发并深度挖掘, 结合当地的优势资源, 对服务功能进行强化并设置专属的增值服务设施, 打造成酒店的独特功能配套, 借此使精品酒店成为宾客口碑相传的首选目的地。增值功能项目是精品酒店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并根据客源需求而设置的配套功能, 不同于其他类型酒店的功能项目, 精品酒店立足功能性、强化体验性, 结合建筑特色或文化主题进行精心布局, 在空间感受、服务体验等方面体现“只此一家”的配备水准, 具体可涉及餐厅、SPA、温泉、酒吧、书吧、视听、学习等方面。
上海水舍的Table No.1餐厅虽然仅能同时容纳60人就餐, 而其特意聘请的米其林厨师烹饪出的西餐远近闻名, 临街的三面落地玻璃窗如同三幅并列而立的画作, 模糊了内外的空间与视线关系 (图5) 。上海璞丽精品酒店别具一格的大堂, 因其32 m的长吧而声名鹊起, 与室外水池和绿植相映成趣, 此外特设的藏书馆也是静心阅览佳地 (图6) 。
6. 精湛的服务水准
一座酒店的硬件设施不会永远领先, 所以作为软件的服务水准是吸引宾客重复入住和保持长久竞争力的根本。精品酒店的服务人员数量通常是客房数的1~4倍, 高于五星级酒店, 服务水准的精湛还体现在可为宾客提供私人定制式的选择来满足其要求, 因此服务人员必须对酒店特色服务的关键要素熟记在心, 并了解当地的风俗、时尚、历史、文化、现状、特色、礼仪等, 可以及时提供宾客想要得到的信息和所期望的服务。精品酒店了解宾客的需求并满足他们的预期, 使之获得完美的入住体验, 同时优质的服务也可以提升酒店的品牌效应。
四、精品酒店的设计原则
1. 设计定制
“定制”表现在精品酒店设计中, 即突破一般类型酒店可复制的模式化设计, 针对每一个精品酒店的条件进行独一无二的专属设计, 在建筑设计的前期, 依据投资者的需求, 从建筑和宾客两个方面来“定制”精品酒店。
建筑定制—为与环境协调共生, 精品酒店的建筑定制主要体现在建筑自身对外部环境的主动适应上, 即在地性和唯一性, 具体表现在建筑个体的外观形式、内部空间及其与城市、自然的过渡空间。对于新建精品酒店, 在特定的场所环境中, 建筑的创作在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或地方材料、人文传统的影响下, 融合当今新的功能、结构所表达出的形式, 便是精品酒店的建筑定制;而对于改建精品酒店, 因其多年来早已存在的建筑环境所限, 建筑定制应在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原则的前提下, 关注如何达到历史形式与现代功能的平衡和统一, 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并持续发展。
宾客定制—宾客定制即“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酒店作为服务型的建筑, 必然以使用者的要求为设计前提, 从生理、心理满足宾客, 并以超越预期为目标, 同时借此培养忠诚型宾客, 吸引其二次入住。酒店设计包含硬件服务 (有形) 和软件服务 (无形) 两个方面, 根据不同区域客源的调研, 对硬件设施进行精简和强化, 而对软件服务提供专属配置, 满足宾客的可变需求。
2. 设计创新
设计创新的目的是使精品酒店更具识别性, 成为独树一帜的酒店作品。精品酒店作为新兴酒店类型, 从建筑的功能、形式、结构, 到建筑的材质、技术、流线等, 较其他类型酒店更易实现设计创新, 如北京秦唐府的深井地源热泵、上海雅悦酒店的碳中性环保理念等。随着精品酒店的稳定成熟发展, 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同质化, 而在消费者个性追求的催化下, 精品酒店唯有不断创新寻求变化, 才是其生存之道和长远之计。
3. 设计可续
建筑反映时代, 时代创造建筑。精品酒店的建筑本身产生于不同的历史年代, 建筑风貌亦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时期, 一些历史遗存或工业遗产更是因为精品酒店的功能植入而获得新生。新建或改建的精品酒店, 都是立足长期经营和发展的目标, 无论于何时诞生, 历经岁月积淀, 建筑价值会随之提升, 因此精品酒店是一种生命力更持久的建筑类型, 在时光流转中会成为一个获得民众精神认同的空间遗产和记忆场所。同时精品酒店作为城市整体生命系统中的一个细胞, 与城市相互依附生存, 必须与城市共存、共建、共享、共利, 并且应该以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结语
在体验经济强势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精品酒店的出现契合了市场需求。国内精品酒店的起步时间虽然较晚, 但发展势头强劲。可以预见, 精品酒店不仅是酒店消费市场的选择, 也是酒店投资市场的需求, 更是酒店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精品酒店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 反对“同质化”, 关注自身个性, 是一个主观大于客观、感性多于理性的酒店类型, 且设计范畴亦在不断深化与扩大中。此外, 精品酒店与城市历史遗产的契合, 一方面产生了可观的市场经济价值, 另一方面化解了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而建筑师的宏观掌控对于精品酒店的策划、选址具有关键作用, 能够从专业角度将设计理念贯彻于精品酒店文化与设计的方方面面, 协调甚至兼任室内、景观等专业设计的重要角色。总之, 在缺乏标准和规范的精品酒店建筑设计中, 在宏观上应把握精品酒店的三点设计原则, 在传承历史中追求新生, 拓展市场营销新思路, 坚持核心价值观, 不断增强软实力, 合理运用新媒体。做好这几项, 将是老牌精品酒店进一步发展、新兴精品酒店寻求突围的根基。■
摘要:精品酒店是体验经济下酒店市场产品类型进一步细分的结果, 作为高端酒店中的新兴产品, 精品酒店已成为酒店开发与设计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广泛深入的国内资料调研, 从管理模式、地理位置、营建方式三个方面对精品酒店的概念与内涵进行类型细分, 总结出国内精品酒店的主要特征, 并提出三点设计原则。
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研究现状 篇10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大众旅游的发展,我国经济型酒店的规模也从小到大,行业发展的配角成为主角之一。近年来,经济型酒店在中国迅速扩张。国内既有品牌如“锦江之星”、“如家快捷”等以自建、连锁、管理输出等方式进行的快速扩张,多家外资经济型酒店品牌,如万豪、希尔顿、雅高也迅速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经济型酒店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并有一些研究成果问世。这些研究成果对经济型酒店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经济型酒店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梳理和分析,指出经济型酒店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1.1 研究总体现状
总体来看,国外关于经济型酒店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国内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对国外理论的翻译与照搬层面,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通过对国内经济型酒店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回顾,整理相关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领域,分析当前国内有关经济型酒店研究的不足之处,为广大学者进行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借鉴。
本文检索数据库为“CNKI博硕士论文及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79年到2010年6月。以“经济型酒店”为检索关键字,在文献标题中进行检索,检索出文献共计548篇,其中期刊论文471篇,占85.95%;博士论文1篇,占0.18%;硕士论文73篇,占13.32%;会议论文3篇,占5.47%。(见表1、图1)。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1.2 研究变化趋势
笔者在中国知网查询到中国各年度有关经济型酒店研究的文献变化趋势(见图2),代表了国内有关经济型酒店文献的研究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经济型酒店进入中国较晚,国内学者对此研究开展也相对较晚。通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的文献检索来看,早期国内的有关经济型酒店的研究出现于新世纪初,从2002年中国入世,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这一时期,国内酒店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对于住宿的多样化需求,国外经济型酒店开始快速抢占国内市场,中国本土经济型酒店也开始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国内最早开始对经济型酒店进行探讨的文章出现于2001年,仲尚在《沪上经济型酒店前景看好》[1]一文中分析了经济型酒店的定义和在上海的发展情况,探讨了经济型酒店对上海城市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2003年起,有关经济型酒店的研究开始出现并迅速增加。这一阶段,国内学者对经济型酒店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研究涉及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分析、发展经济型酒店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对策分析等方面。
经过第一个研究周期,到2006年,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出现第二次大幅增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带来新一轮的机遇。这一年,经济型酒店的研究文献数量也达到了顶峰。此时的研究摆脱了对于经济型酒店概念与特征等表象的研究,面对国内发展经济型连锁酒店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者们开始了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战略选择、经济型酒店成本控制、融资渠道、连锁化经营以及经济型酒店发展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等方面。
2 我国经济型酒店相关研究
2.1 经济型酒店概念界定、特征研究
经济型酒店一般定位于普通消费大众,价格适中,主要把客房作为经营的重点项目。酒店基本设施齐全,主要硬件条件及产品相当于三星级酒店。由于经济型酒店略去一些大型配套服务设施,所以大幅度降低整体费用,从而使房价达到经济合理的水平。
对于经济型酒店的定义,国内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经济型酒店一般是指以大众可以支付的价格为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的酒店。张润钢(2004)认为,经济型饭店还缺乏一个权威的定义,“经济型”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的意识。他认为,规范的经济型饭店需要做到饭店建造的低投入、开业后维持运转的低成本和低费用、客人入住饭店的低价格,同时,维持饭店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专业化水平[2]。吴苏云(2006)[3]把经济型酒店定义归纳为:一般是指压缩或取消餐饮,会议,娱乐等功能,只提供饭店业的核心消费住宿服务,以中小型客户为主营对象,实行标准化管理,客房价格在100-200元中小规模饭店。
有关经济型酒店的特征研究。李伟认为,我国的经济型酒店应具有如下特征[4]:第一,定位于对价格敏感的普通消费大众;第二,提供的是相对于中高档酒店的全套服务中的有限服务,主要体现在以提供住宿服务为主;第三,人员配置精简;第四,经营活动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进行,突出核心业务。周莉(2006)[5]通过与欧美国家酒店业的对比,总结了中国经济型酒店的主要特点:与星级饭店相比,经济型酒店的投资成本明显要少许多,房间性价比高,服务和软硬件标准达到或接近三星级酒店。
2.2 经济型酒店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型酒店这种新型住宿业态形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带动了国内一大批学者对经济型酒店的研究,有关经济型酒店的理论研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入。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无论在发展水平,发展规模还是管理规范、经营水平上,都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面临外资经济型酒店的激烈竞争,我国经济型酒店普遍存在着专业化人才短缺,产权不明晰,市场行为不规范,分散经营,竞争力弱,缺乏规范管理等[6]。对此,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国内一些专家学者根据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情况,提出了我国的经济型酒店应走连锁经营和集团化发展的道路。国际主流经营模式包括了如特许经营、单体经营、承包经营、委托管理和战略联盟等经营模式,中国经济型酒店在借鉴国际酒店管理模式的同时,应结合我国实际,寻求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7](邹益民,2003)。李伟(2004)[8]认为应借鉴国外发展经济型酒店的先进、适用模式,走集团化的发展道路,整合相关资源,通过集团发展的优势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并将经济型酒店集团的发展分为市场开发与产品发展战略阶段、市场成长阶段和市场成熟阶段。柳春锋(2004)[9]通过对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模式的研究,总结出经济型饭店的连锁扩张效益以及发展上的优势。
许多学者认为经济型酒店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是因为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我国国内旅游规模的扩大、旅游收入的提高以及特有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为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0]。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必须符合市场需求,做好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韩军(2005)[11]在文章中阐述了经济型酒店的产品策略,包括单一化产品策略,中低档产品策略,标准化产品策略与差异化产品策略,以及应注重产品质量和功能的设计。许艳萍(2006)[12]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对我国经济型酒店竞争战略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聚焦战略、最优成本战略等。
另外,经济型酒店发展的不断创新也使得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我国旅游报发表的《经济型酒店管理中的创新思维》指出经济型酒店管理的创新思路为硬件产品和功能配置的创新、机构岗位设置的创新、酒店企业文化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创新;服务方式的创新和管理创新。周亚庆(2006)[13]在总结饭店企业服务模式发展轨迹的基础上,指出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为兼顾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模式,分析了基于顾客价值的服务模式创新的战略逻辑,从不同方面提了服务创新支撑体系。蒋才芳、易必武(2006)[14]将价值创新引入到服务行业,并提出其动态研究模型。
3 现有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
3.1 现有研究成果
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型酒店研究发展很快,并取得了许多有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文献的数量增长较快。研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入。
从最初对经济型酒店的概念、特点的研究,到后来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和经济型酒店发展自身特点,探讨中国经济型酒店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对国内外经济型酒店的经营模式进行比较,明确经济型酒店发展现存的优势、劣势及发展障碍,进而提出经济型酒店的经营策略,多是侧重于提高服务质量、品牌建设和集团化发展。近两年来,国内学者又加强了对经济型酒店企业文化,市场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
3.2 研究存在不足
第一,研究文献总量相对较少。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从1979年-2010年6月国内以“经济型酒店”为标题进行研究的各类文献共计只有548篇,包括了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以及会议论文。研究数量在总体上偏少。从各年度研究总量来看,2000年初是经济型酒店研究的初始阶段,到2004年每年只有不到10篇的研究数量。至2008年研究最高峰,也不过143篇。这与经济型酒店近年来快速发展相比,研究相对较少。
第二,深层次研究文献少。各类文献中以期刊论文为主。548篇文献研究,其中期刊论文471篇,达到85.95%。而博士论文只有1篇;硕士论文73篇。可见目前国内的研究缺乏深层次研究成果。
第三,系统性研究文献少。大多数对于经济型酒店的研究文献是从宏观酒店发展形式出发,对中国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制度上的不足进行一般性的总结;对区域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进行实证调研的文献较少,对经济型酒店发展从战略、风险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相对则更少。缺乏具体而深入的案例研究,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的可信度和科学性。即使有一些针对具体酒店的发展研究,也流于形式,研究深度和系统性不够。
第四,缺少定量实证研究。目前国内有关经济型酒店的研究多数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实证性的研究和跨学科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缺少量化分析。这也将是我国经济型酒店在未来研究中的一个研究重点和难点。
中国酒店:进入商入时代? 篇11
马桂生 山东新闻大厦酒店管理公司 名雅会馆连锁酒店总经理
李玉瑛 山东好地方餐馆娱乐有限公司 好地方商务酒店 董事长
任兴本 天禧舜和商务酒店董事长
王瑞友 山东省桃花源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
中国的商务酒店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山东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近年来也出现了大量的商务酒店,同时还有更多的投资者对商务酒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在蓬勃发展的背后,我们也注意到,商务酒店作为我省酒店业内的一个新生事物,在硬件和软件的诸多方面,尤其是经营理念上与国内外先进的商务酒店尚有一定的差距。如何提高山东商务酒店的经营水平,同时为即将进入商务酒店市场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指向?业内人士有着深刻见解。
功能制胜 商务酒店生存秘笈
商务人群,近年来频频为中国的大众舆论所提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收入水平,他们所受到的教育,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正在让他们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人群,任何业态如果忽视了他们的存在,都必将意味要在成功的道路上费力地摸索前行。
可惜的是,在许多消费市场上都被视为主力消费目标群而被紧紧把握之际,他们却一度成了中国宾馆业的盲区。一方面,他们因为财力不够充裕,让他们在真正的高档宾馆的高价消费面前徘徊止步;另一方面,普通的小旅馆和招待所又往往因为设施简陋,环境恶劣,让比较讲究生活质量的他们不愿屈尊。这让他们在选择宾馆时有着一种无所适从的窘迫感。
商务酒店,在2000年前后的异军突起,无疑是填补了这个市场真空。而如何研究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趋势并尽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一人群的消费需求,则成了商务酒店的头等课题。
好地方商务酒店和省内的其他商务酒店一样,也是从餐饮业发展而来的。董事长李玉瑛不仅对消费者的需求有着深切的认识,并在经营中养成了注意服务细节的习惯。从事商务酒店以来的近两年的实践证明,对服务细节的重视让酒店受益无穷。在酒店的设计过程中,就注入了许多人性化的理念,比如突出概念个性化,推出女士房,在女士房放长统丝袜、卫生巾,进门处的小风铃,挂起来的杯子,蕾丝小挂袋等等。为顾客附加住以外的功能的东西,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受到入住客人的欢迎。
身为山东新闻大厦酒店管理公司、名雅会馆连锁酒店总经理的马桂生认为,商务酒店应该是在经济型酒店基础上提高了一个档次的业态,具备了品位、舒适、时尚,含有许多资讯等元素。名雅会馆一开始从经济型酒店做起,主要是方便人们的旅游、商务,后来进行差异化经营,主打文化主题酒店概念,注入儒家文化的理念,提升成为商务酒店。服务体现着悠闲、简约、温馨的特征。
竞争激烈 商务酒店PK经济型酒店
从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历史状况看,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800美元-1000美元,国内旅游开始并较快形成规模;人均GDP到3000美元,就会出现到周边国家旅游的热潮。与这个"世界旅游规律"相符,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出现了国内旅游大发展时期,而最适应国内旅游消费水平的也许正是经济型酒店。
名雅会馆以经济型酒店的身份刚刚出现时,日子很好过,几乎天天客满。从中我们发现,经济型酒店有三高三低,即投资低、价格低、管理成本低;出租率高、顾客满意度高、回报率高。随着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加入,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型酒店的形式就被广泛地复制,但是形式可以复制,品质是不可复制的。经济型酒店谁都能做,但是如何经营并在业内站得住脚,怎么经营就成了关键。这种思维,催生了名雅会馆的一个新的定位:经济型商务酒店。
几乎是像孪生兄弟一样诞生的经济型酒店与商务酒店,成了中国酒店业内目前竞争最激烈的两种业态。这应该说是有历史渊源的。作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流人群的中等收入阶层,又同时是中国商务人群的主力军。面向他们所提供服务的任何领域,都注定不会是风平浪静的。这里,我们无意去比较出一个谁优谁劣的结果,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任何业态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竞争是不言而喻的,重要的不是谁会挤垮谁,而是如何在竞争过程中通过磨合形成不同的优势并形成互补,最终再通过错位经营实现共生共赢。
商务酒店打破了星级的概念,可高可低。商务酒店的概念,可以让人数庞大的商务人士对号入座地找到他们所需要的酒店类型,一下子抓住了一个巨大的消费人群。当然,商务酒店也不是廉价的公共汽车,只有具备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对于更多的后来者来说,关键是找到准确的定位,保持好的品质,打造与众不同的优势。照现在的形势看,商务酒店这种业态不明就里的跟风者众,但能做出品质者少,这种情形最后难免要有一场恶性竞争,市场也许会热闹上一阵子,但终究会有洗牌的时候,谁能在这一阶段靠独特的品质挺住,谁才会笑到最后。
品牌化生存 高度决定命运
像许多其他成熟的产业一样,在相当数量的资金进入某个领域之后,足够程度的竞争在所难免。商务酒店作为被许多投资人看好的新产业,体温正在急剧攀升,在这种情势之下,我们似乎有必要提醒业内人士,及早导入品牌化运作,以便在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中傲立潮头,顺利地渡过劫难。
商务酒店的暴利阶段已经过去,正经历微利时期,大家都靠拼成本生存,现在往往是多一分成本要关门,少一分成本就可以生存。但这仅仅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要想长久的生存并发展,还是要靠品质取胜。
关于商务酒店的发展,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光壁说:"目前商务酒店、经济型酒店发展势头很猛,国内外经济型酒店、商务酒店纷纷进入山东,据说银座索菲特下一步要在全省开办16家经济型酒店,省内各地市也有众多投资者看好商务酒店、经济型酒店这个市场。随着越来越多的酒店加入,无论是商务酒店之间,经济型酒店之间,还是商务酒店和经济型酒店之间,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搞好经营管理,如何做大品牌?"
好地方商务酒店地处经十路,周边有很多类似的专业化场所,决定了不需要这些设施,这样省下来的成本可以用在为顾客提供更舒适的环境上,同时为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条件。而且商务酒店搞连锁经营,才能尽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成本。商务酒店也要注重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在创新中突出如何提供更完美的服务。一个主题是:研究如何让你的酒店帮助商务人士赚钱,不仅为客人在生活上,也在工作上、事业上提供更彻底、更到位的服务,这才是商务酒店的立身之本。
中国酒店 篇12
一、中国本土高端连锁酒店的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化的新材料、新设备技术的运用,新概念酒店逐渐取代传统的酒店。当前,我国酒店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国外酒店凭借着其自身的信息化技术、资金和管理的优势上迅速的抢占了中国高端酒店的市场,也加剧了酒店行业的竞争趋势,使得我国本土酒店不得不改变策略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国际酒店的进入给我国的酒店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统计国际酒店集团在国内的酒店多达300多家,引进的品牌将近50余个,国际酒店每年在我国的数量都在不断地增加,促使着更大品牌的国际酒店落户中国市场。给中国本土酒店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了解自己缺陷所在,通过引进和构建新的模式和方法不断的改进我国本土酒店的管理模式,着重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本土酒店的品牌,积极有效的扩大市场的占有率,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本土高端连锁酒店管理模式的分析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房地产业与酒店管理相结合。
中国的酒店产业在中国是个特殊的行业,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加快,各个地方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同时也带动了酒店产业的国际计划进程,对于酒店产业发展,其投资的主体也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以房地产产业参与酒店的管理和经营最为明显。同时,还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形成各个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二者相结合的模式,改善了单一的经济体系,实现了全面发展。
(二)专一化战略,秉持高端理念,打造品牌形象。
酒店的品牌是酒店发展的目的所在,同时也是酒店发展的前提条件,国际竞争力就是品牌的竞争力,着重打造酒店品牌,不仅是酒店自身的需要,也是顾客的需求所在。因此,更应该实行专一化的战略目标,采用高端发展理念,注重品牌竞争力。从酒店的自身努力挖掘关于其本身的发展历史和企业文化,进而实现与酒店品牌的营销相结合,以酒店的品牌和优质的服务作为酒店发展的保障,形成酒店自身的特色,综合分析市场,满足酒店顾客需求,掌握酒店发展行情,实现酒店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提升服务水平。
酒店的管理工作异常复杂,这就要求在管理上进行人才的整合,保证各个岗位的合理性,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鼓励的机制,进而提升服务的水平,促进酒店的全面发展。着重对于酒店员工的培训工作,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成为酒店管理的专业人才。在管理和经营中对于能力的考核采用双效的考核体系,制定标准的工作手册和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加强薪酬管理,严格监督各个部门,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创立机制的分配结构,从而稳定经营目标。以汉庭连锁酒店为例,树立核心竞争力意识。
三、对中国酒店管理业的启示
(一)推广带资管理,扩大品牌影响力和产业规模。
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根据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努力推进酒店产业和旅游之间的合作,促进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相互协调发展。众所周知,旅游行业属于综合性产业,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社会的普及面较广,因此,更应该扩大发展空间,努力抓住这一契机,使酒店产业的发展壮大。着重营造酒店品牌,做好品牌推广,深化改革,占据市场影响力,走品牌营销战略。
(二)全球化的背景下,尝试“走出去”,开发海外市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加快,我国的经济也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我国的酒店管理应该进一步注重与国际化接轨,根据酒店的结构调整,改革内部体制,进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与国际酒店产权的置换,从而取得国际酒店的经营权。发展“走出去”战略目标,开发海外国际化市场,面相世界,成就未来。
(三)引进管理人才,完善内部管理,以服务质量打造口碑。
借鉴和引进关于国外先进的人才,大力的整合人力资源的结构,制定相关的经营管理模式,完善酒店内部的管理结构,扩大对于酒店管理上的人才培养,实现社会和酒店经营管理共同发展的新模式。坚持以服务为主,构建关于酒店管理方面的专业化人才,走绿色健康发展的道路,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酒店管理人才。
【中国酒店】推荐阅读:
中国酒店公寓06-08
中国精品酒店发展06-07
中国主题酒店发展06-26
中国风酒店企业文化10-20
中国酒店业发展分析01-08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分析06-28
酒店三星级酒店装修标准11-28
酒店礼仪培训方案-酒店培训方案07-08
罗盘酒店管理系统 酒店品牌共享服务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