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案例

2024-09-05

法律案例(共12篇)

法律案例 篇1

一、性质定位:以指导性案例与判例的区别为切入点

寻求案例指导制度科学的法律地位, 充分认识并且区分指导性案例与判例, 就尤为必要。首先, 判例是一种法律传统、法律制度, 其整个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制度构造的概念。而案例指导制度是从中国的司法实践中开辟的一种新型的, 能够为司法审判提供更为便利、准确的法律思维模式, 或者说一种司法审判的指导方法。前者具有浓厚的政治概念, 后者则毋宁说是辅助制度发展的概念。其次, 如果更加深层次的挖掘其概念, 至今世界上之所以形成判例法和成文法两大阵营, 有着非常关切的深层根源, 绝对不是流于形式的表面。普通法上的判例法律思想所承载的政治基础就是西方三权分立: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政治制度的存在。三权之间相互制约形成绝对独立。指导案例存在的基础是我国是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政治制度, 二者所承载的政治基础均不同。

二、效力定位:成文法为主, 案例指导为辅

对于案例指导的法律效力的定位, 无论在司法实践, 还是在学说界, 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学界最为公允界定是以是以制定法为主, 指导性案例为辅。在不影响制定法基础性地位的前提下, 作为司法审判中一种灵活的运用方式。在此意义上, 所以有学者主张它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法律适用的活动和制度。 (1) 笔者看来之所以如此定义, 蕴含着对中国司法实践的包容与理解。成文法为主, 案例指导为辅的提法充分体现了我们所推行的案例指导制度, 是我国在成文法前提下独有的司法实践的产物。其运行的规则是案例指导不能突破成文法的界限;又必须使案例指导制度立于一定的高度, 真正在法院审判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而不再是浮于形式的表面化参考。这样案例指导制度具有既有“高度”又有“限度”的双重色彩。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以我国现有环境为依托, 在尊重我国既有法源的前提下, 最终推进司法实践的全面发展, 换言之, 这一制度具有创新性, 独具中国特色, 顺应世界法律体系不断融合的机制。 (2) 总之来说, 案例指导制度是一种最安全的提法, 但不是一种保守的提法。

三、功能定位

当然, 这里案例指导制度所说的功能区别于以上所提到的效力。毋庸置疑, 熟悉现行司法制度和审判制度的人都会意识到, 在以制定法为特色的现代中国法律制度中, 在司法审判工作中要引入带有判例法色彩的中国式“案例指导制度”, 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和事情。 (3) 学界对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通常有以下几点:1、弥补成文法的漏洞。案例指导制度的首要功能就是弥补制定法的缺陷性。成文法的这些高度概括的模糊性, 以及滞后, 而立法必须又要遵循严格的程序, 这样很难与日益迅速发展的社会相适应。面对法律上的空白, 就必须采取一种更加灵活的机制来解决这种司法困境, 而案例指导制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通过这些典型的案件判决适用于具体的个案之中的指导, 从而弥补了法律的漏洞。2、约束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统一司法标准。司法裁量和司法尺度的统一, 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的存在。因为案例指导的首要目的是实现同案同判, 达到司法统一的效果。而任何裁量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力, 是司法能动性的体现, 司法裁量的存在能满足和回应司法裁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要求。所以这里提倡的是平衡司法统一的尺度和司法裁量的权限, 提倡统一, 反对冒进。而“同案不同判”是对司法公正畸形的表达。法官在实践的审判过程中, 即使在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 也无法排除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案例指导制度的存在, 要求各级法官在审理类似的案件中有据可参, 法官依据指导案例来判案, 以此对法官的自由裁量形成事实上的拘束力, 确保同案同判的处理结果。如此以来, 指导案例与待判案件之间具有事实相似的情形时, 法官可以直接参照指导性案例, 这样判决可以形成各级法院在判决同类案件时必要参考, 从而从根本上保障司法尺度的统一。 (4) 一份司法判决是司法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必须使其价值和作用得到最大的彰显。毋庸讳言, 案例指导制度的引入正是此目的实现的最好例证。其判决的精准性和权威性都具有很高的法律信赖价值。实行案例参照指导, 实践中遇到同类或相似案件时, 对法官判案直接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 更为便捷的保证裁决的公正性。

摘要:司法公正是现代法治的必然要求。案例指导制度是我国司法改革过程中以追求司法公正, 提高司法公信力为宗旨的重大举措和实践。同时正在发展中的案例指导制度, 也是法官经验在司法审判中的发展和延伸, 是司法效率提升的关键步骤。本文重点阐释了指导性案例的法律定位问题, 希冀案例指导制度对中国的法治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案例指导制度,法律定位,法律效力,指导案例援引

注释

1刘作翔, 徐景和.案例指导制度的理论基础[J].法学研究, 2006 (3) .

2郜永昌, 刘克毅.论案例指导制度的法律定位[J].法律科学, 2008 (4) .

3刘作翔.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案例制度制度[J].法律适用, 2006 (8) .

4胡云腾, 于同志.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重大疑难争议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 2008 (6) .

法律案例 篇2

【案情简介】

李女士和她的丈夫张先生婚后拥有一套房屋,最近他们为了购置新房决定将房子卖掉。张先生与中介公司签订了《房屋买卖居间合同》,委托中介公司寻找买家,挂牌价为230万元,签约后张先生就到国外出差一个月。刘先生通过中介看了这套房子觉得非常满意,但希望价格再能便宜一点,通过双方几次协商,李女士最后同意以138万元卖给刘先生,双方又签订了《房地产买卖合同》,为此刘先生支付了定金20万元。谁知签约后半个月,张先生就从国外回来了,当他得知房价为138万元,觉得太便宜了,于是找到刘先生,告知刘先生这是他们夫妻的共同财产,李女士一个人无权处分,要求解除合同,但刘先生认为李女生有权签订合同,且已经交付了定金,坚决要求履行这份合同。

双方协商不成,为此刘先生起诉至法院,要求履行《房地产买卖合同》。

【裁判结果】

法院认为系争房屋系李女士和张先生的夫妻共同财产,共同同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义务。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对共同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应为无效。法院判决购房合同无效,李女士返还刘先生定金20万元及其利息。

【律师评析】

所谓共同共有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对全部共有财产不分份额地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共同共有财产关系一般发生在互有特殊身份关系的当事人之间,较为典型的是基于夫妻关系而发生的夫妻共同财产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共有等共同共有财产形式。

根据法律规定,部分共同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而擅自处分共有房屋的,要看事后该处分行为是否获得其他共同共有人的追认。获得其他共同共有人追认的,该处分行为合法有效。没有获得追认而擅自处分共有房产的,合同无效。

目前法律实务中存在着如下几种共有形式:

1、家庭共有:夫妻是一种人身关系。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共有,另有约定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夫妻共同共有:家庭成员相互之间,也是人身关系,是一定范围内的亲属关系。不能把亲属关系都当成家庭关系。如张某与其妻、子一同居住,其父、母单独居住。张某的家庭成员就只有3个人,而不是5个人。家庭共有财产,属于家庭成员共同共有的财产。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基于农村共同生产生活而产生几代同堂的现象,其共同居住人对家庭财产是共同共有。

3、尚未分割遗产形式的共同共有:共同继承的财产,在继承开始以后,遗产分割之前,数人(相互之间是亲属,是同一顺序继承人)对遗产享有共有权的财产。一般认为,这种共有是共同共有。

在购买房产时,一定要核实所购房产是否属于共有,买卖共有房产的一定要取得全体共同共有人的一致同意。为规避最终认定为共有房产而产生合同无效的法律风险,购房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如果是房产证上的产权人是多个人的,一定要核实每个人的身份,并由每个人在房屋买卖合同上签字,除非有公证的委托书,否则不同意代签字。

2、如果房产所有人是在婚状态,且房产证上产权证为一个人名字的,也需要其配偶在房屋买卖合同上签字,或者由其配偶出具房屋并非夫妻共同共有财产的声明。

3、如房产所有人系单身,且房产证上产权人为一个人名字的,需要该所有人到民政局开具单身证明。

4、为防止出卖人故意隐瞒其他共有人,买受人可以让出卖人出具一份无其他共有人的承诺,并明确约定违反承诺的违约责任。

【法条链接】

1、《合同法》(1999年)

第五十一条 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

89.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对其他共有人的损失,由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人赔偿。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2001年)

第十七条 婚姻法第十七条关于“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的规定,应当理解为:

(一)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

(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第十八条 婚姻法第十九条所称“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夫妻一方对此负有举证责任。

4、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二手房”买卖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2005年)

第二条 未经房屋共同共有人同意,出卖人对外签订的 “ 二手房 ” 买卖合同,效力如何认定?

答: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房屋共有人以其他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为由,主张其他共有人对外签订的 “ 二手房 ” 买卖合同无效。对此问题,应区别不同的情形分别处理。一是房屋出售时,权利登记仅为出卖人一人的,基于不动产的公示、公信原则,买受人有理由相信出卖人系房屋的完全权利人,其与出卖人之间签订的买卖合同,应认定为有效;但如有证据证明买受人存有过错,与出卖人恶意串通,损害其他共有人利益的除外。二是房屋出售时,权利登记为数人的,基于部分共同共有人不得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法律规定,在其他权利人事后不予

法律案例 篇3

美国遗产法律规定复杂

“美国遗产法律极其复杂,这里面涉及到好多因素。首先,州与州的法律规定就有许多差异。比如乔布斯的不动产在加州,就要按照加州的遗产继承法律规定来处理。如果乔布斯在德州也有不动产,就要按照德州法律处理。再比如乔布斯的苹果公司股票是在纽交所上市的,就要按照纽约州的法律来处理。”接受记者采访时,季维妮律师这样说道。

记者了解到,美国有的州规定父母、子女、配偶享有同样的继承地位,有的州规定只有在没有配偶和子女的情况下,财产才能由父母继承。季律师表示:“遗产继承的法律原则是一致的,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各个州的法律规定可能会有出入。

如果完全按照美国法律规定来分割,如果当年乔布斯被收养时已经办理了收养手续,则乔布斯的生父母将无法分得财产,而乔布斯的养父母虽然有继承权,但已过世。而乔布斯的妹妹属于第二顺位继承人,也无法分得遗产。因此最后结果可能是:乔布斯的妻子分得一半遗产,剩下的一半由乔布斯的3个婚生子女和1个私生女均分。

季律师还指出,之所以许多像乔布斯这样的美国富豪都喜欢通过信托来处理遗产,除了可以保护隐私外,还有利于保证遗产的保值增值,从而避免由于遗产继承人滥用遗产或尚未成年导致遗产的各种不必要损失。另外,美国联邦和州的遗产税都相当高,合理运用复杂的信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规避遗产税。

若无信托则多数财产“充公”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4年,乔布斯就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癌,此后乔布斯便采用各种办法,与病魔抗争,病情也时好时坏,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然而按照美国法律,乔布斯死得有些“不是时候”,因为如果乔布斯提早一年去世的话,他的遗产继承人将可以免缴40多亿美元的遗产税。

美国遗产税最高税率从2001年的55%逐步下降到2009年45%,而到2010年则停止征收1年。可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债台高筑,奥巴马政府“很差钱”,因此进入2011年后,奥巴马政府迅速将遗产税最高税率恢复到10年前的55%。

按照美国联邦法律,如果乔布斯没有未雨绸缪通过设立信托来合理避税的话,美国政府而非乔布斯家人才是乔布斯遗产的最大受益者。事实上,许多美国富豪为了避免死后遗产大部分都被“充公”,都会通过设立信托、捐赠、转让等方式来降低遗产税税负。不少人还会将大部分甚至全部遗产捐赠给公益团体或设立公益性的信托基金。

因此有人猜测一向做事低调且“视钱财如浮云”的乔布斯会否也将巨额财产捐赠出去。然而乔布斯至今仍未有公开捐款行善的记录。前几年更公开拒绝加入由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发起的“捐献誓言”计划,因此捐出遗产说恐怕不太现实。

假如乔布斯是中国富豪

不少读者可能会好奇,乔布斯如此复杂的家庭关系,如果放在中国,其遗产又会如何分割呢?

“大体上,中美在遗产继承问题上的原则是相通的。”上海公义律师事务所律师熊立民告诉记者,根据我国《收养法》第十四条规定,一旦子女在经过生母或生父同意后被他人收养的,办过法定收养手续的,生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就会因此解除,生父母就不再对其子女的遗产享有法定继承权。相应的是,在确立收养关系后,养父母和养子女形成了法律上的拟制血亲关系,在收养关系存续期间,养父母就有对养子女财产的继承权。

“虽然乔布斯属于非婚生子女,但由于他已被他人收养,所以其生父母同样没有遗产继承权,如果乔布斯养父母还在世的话,倒是能享有继承权。另外假如乔布斯当年没有被人收养,他的生父母应该是有继承权的,哪怕作为私生子,他的生父母没有对他尽过抚养义务也不例外。但如果生父母不但没有尽到抚养义务,而且在私生子女生前还否认其血缘关系,则可视为遗弃子女,继承权也会因此丧失。”熊律师说道。

那乔布斯的私生女又是否有继承权呢?按照我国《继承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在遗产继承时的法律地位完全相同,只是非婚生子女作为其生父母血亲的继承人,其身份需要特别予以证明。而乔布斯在生前与私生女丽莎关系良好,还供其上大学,因此他的私生女丽莎能在财产分割中和其他3个弟妹一样分得一杯羹。

至于乔布斯的妹妹莫娜则无缘乔布斯的遗产。这是因为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继承时,才会有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高等职业院校法律案例教学浅谈 篇4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 理论联系实际

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应紧密结合司法部门及其相关行业的办案实际, 在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 加强各种教学与实际的联系, 注重学以致用。

2.强调知能并重

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操作能力, 并使他们具有科学的法律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启发诱导

教学活动应以启发为指导, 并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智力活动, 从质疑问题、答疑解惑中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

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

1. 案例的选定

选择案例应在占有大量材料和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经过筛选、反复修改后确定, 尽可能地包含多个知识点。有案例的背景、案例的展开和案例的总结。

2. 案例的策划

教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 正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是深入钻研教材内容, 深入了解授课班级学生的情况。其次是提出这次执教的教学目标和目的。再就是确定教学思路, 设计教学工具。最后使所选的案例具有新颖性, 这样才能促使理论的升华。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要在比较中学会辨析, 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的展开

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热情, 充分依靠他们的主动性来进行案例分析。始终坚持“以教促学”原则, 灵活运用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4.案例的总结

案例分析之后, 教师应合理地评析学生的学习效果, 梳理自己的教学理念, 总结教学经验与教训。把自己的认识水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从而揭示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 给学生找出规律性的步骤和方法来。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1.罗列案例法

教师在授课中可列举一个或一组案例, 这些案例可以是现实发生的真人真事, 也可以是为教学需要对真人真事进行加工后的案例, 也可以只讲案例的主要内容;可以呈现紧张严肃的场景, 也可以营造轻松自由的气氛。具体方法由教师灵活掌握和使用。

2.评析案例法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某一教学内容而对某一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从中挖掘出比较深刻的东西, 并通过讲评案例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如刑法内容中对于“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 有的教材仅涉及自然灾害险、动物的侵袭、人的行为等, 即来自避险人以外的危险。即使谈到人的生理、病理原因也是危险来源, 但也只是简单地举疾病、饥饿等例子。其实教师可引用这则案例:“尿急的路人不经同意, 擅自进入私人诊所的厕所方便, 是否无故侵入建筑物。”[1]因此可见, 紧急避险的危险源不仅仅包括避险人以外的危险, 还包括来自避险人自身的危险。当然, 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 播放庭审录像, 边看边讲评, 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3.案例讨论法

教师必须事先准备好有一定针对性和难度、有不同意见和结论的案例。这类案例必须具备主要情节和细节, 教师在介绍案情后, 提出有关问题,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学理论和有关法律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可分小组讨论, 也可采取角色扮演、情景演练等方法,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以不同方式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意见进行评析, 给出较为合理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4. 旁听案例法

教师为配合讲课内容, 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 组织学生进行旁听。

5. 案例实习法

案例实习法就是模拟法庭。由学生亲自当法官审理案件或作为诉讼参与人参加庭审, 全面掌握和理解程序法和实体法的法律规定, 学会将两者充分地结合。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要求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在运用系列案例教学法时, 教师应当首先给学生讲清楚利用系列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预期目标, 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并自觉地向这一目标迈进。

2.精心准备案例

讨论案例法中的案例, 一定要有确实根据或证据, 并能说明法学课中某一具体问题或法律规定, 使学生经过讨论能得出符合法律规定的结论;旁听案例法, 学生可以到法庭参加旁听, 也可以采用请进来的办法, 将法庭请到学校开庭审理。学生有了一定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 并按实际审判的要求进行多次排练, 作好充分准备。在模拟法庭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 而且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 首先自己应当明确司法实践中的审判方式、方法和过程, 这样才能灵活、熟练地运用系列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法律案例分析 篇5

案例分析答案:本案中王某的继承人有妻子李某、孙子王进(代位继承人)、刘某(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赡养义务,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孙子王进(代位继承人)和女儿王乙。王某的遗产60万给孙子王进20万,剩下的40万由4人平分,每人10万元。

王某与李某共同生活数十年,共有存款40万元,房屋、家具等财产折合人民币80万元。总计40万+80万=120万,是夫妻的共同财产,所以王某和李某各一半,王某的遗产也即120万的一半60万。

2.张某,女,1991年5月出生。张某2007年7月初中毕业后到一家商店工作,月收入950元。2008年6月张某自作主张花2000元为自己买了一条金项链。张某的父母得知此事后,以张某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购买项链未经其父母同意为由,找到商场要求退货。请问:商场是否有权拒绝张某父母的这一要求?

案例分析解答:2008年6月,公民张某已经满17周岁,在一家商店工作,能以自己的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按照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能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以她用自己的积蓄购买金项链的行为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商场有权拒绝张某父母的要求。

3.农民张某在自己承包的责任田里耕地时,挖出了一坛子银元,坛内有一字条:“民国三十年张三元埋”。问:该坛银元应归谁所有?

案例分析答案:案例中由于坛内字条已注明所有人,因此不应属于无主财产,不能归国家所有,只能归张三元的继承人所有(张三元认定已死亡)。

4.甲15周岁,为一痴呆人,一日,甲父外出办事,匆忙之中忘了将甲托人照管,结果甲私自玩打火机将邻居家的房屋点燃后烧毁。问:邻居家的损失应由谁负责赔偿?

案例分析答案 :监护案件,由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如果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也要适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果损害是由第三人故意引诱、教唆被监护人所引起的,则应当由第三人承担责任。

本案中,甲15周岁,为一痴呆人,甲父是法律规定的监护人,他外出办事忘了将甲托人照管,具有过失。对方当事人没有过错,邻居家的损失应当由甲父负责赔偿。

5刘迪,女6周岁,在某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2003年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一等奖,得奖金5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300元抚养费。请问:该奖金应归谁所有?

案例分析答案:本案奖金5000元是纯获利益的行为,应归刘迪所有。因刘迪属于未成年人,由她的监护人张某代其管理。

6.张家、李家、王家相毗邻,并连成一线,某日张家发生火灾,火势十分凶猛,为了阻止火势蔓延,救火人员将李家的房子推倒一间。请问从民法角度分析救火人员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该如何处理?

案例分析答案:这种行为属于紧急避险。应当由引起险情的张家负责赔偿。

7.甲和男友是大学同学,1995年毕业之后他们就住到了一起,平时也象夫妻一样生活,到今天已经三年了。可前不久男友向甲提出了分手,因为他与公司的一个女同事产生了感情。甲想告男友重婚,你认为可以吗?

案例分析答案:甲不能告男友重婚,因为甲与男友属于同居关系,而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相反男友的婚姻关系受法律保护。

8.甲欲毒害乙,将剧毒农药投入乙的食物内,乙刚吃下少量有毒食物,甲猛然悔悟,立即将乙送往医院,经医生全力抢救,乙没有死亡。请问:甲是否构成犯罪?本案应如何处理?

案例分析答案:甲的行为已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属于犯罪。但本案中甲自动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属于犯罪中止。按照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予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本案中甲对乙已造成一定损害,属于应当减轻处罚。

9.李某将他人的一台彩电偷回家中,经其父、兄规劝,李某悔悟。在被盗者未发觉的情况下,又偷偷地把这台彩电送回原处。请问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应如何处理?

浅谈法律教学中实践案例的运用 篇6

关键词 法律教学 实践案例 意义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法律教学中应用实践案例的重要意义

1.1 巩固法律学习的理论基础

法律是一门严谨、科学的课程,不仅涉及到深奥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对法律课程提出的必然要求,而教师如何能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准备典型案例,则更利于学生对法律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巩固,也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掌握抽象、枯燥的法律理论知识,并可做到活学活用。①

1.2 激发法律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法律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也结合案例进行讲解,但是案例选择具有一定随意性,学生往往被动接受,没能融入自己的主观意愿和思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精心准备案例,与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生活体验等密切相关,则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学生思考、讨论过程中,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倡创新教育,而创造性思维作为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应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只有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法律人才,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繁琐、复杂的法律现象。在法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方面养成良好的法律问题思路,在教学中融入真实的案例,就可以将枯燥、静态的法律条文以生动、形象的方法展现出来,更利于学生接受并主动思考,启发创造性思维;②另一方面养成良好的解决法律问题的思路,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避免受到常规思维的阻碍作用,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坚持真理、遵循科学。

1.4 客观检验教学效果

通过在法律教学中运用实践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烈讨论,树立了他们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独立完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掌握了解决问题的规律,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更利于运用法律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保障教学效果。另外,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也可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了解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知识空白点等,以此检验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选择努力方向。

2 法律教学中应用实践案例的有效方法

2.1 合理选择教学案例

合理选择案例,对教学的开展起到保障作用。首先,提高案例选择的目的性。通过案例能够阐述或者验证法律原理,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利于掌握、记忆、理解并运用法律理论。其次,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避免盲目、随意;应该考虑到,一些学生的法律基础薄弱,如果选择的法律案例过于复杂或者抽象,可能学生难以接受与理解,应用效果不强;如果选择既简单、又可训练法律思维的案例,则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可有更多思考和讨论的空间;再次,注重案例的典型性,尽量选择较新的热点案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能力基础相适应,能够引发思考。③

2.2 提高案例运用的灵活性

当教师精心选择并准备好案例之后,课堂实施与运用就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如何利用案例向学生阐明法律原理,落实法律规范,组织完成整个法律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是教师必须思考的话题。实际上,实践案例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通过案例完成理解、掌握、记忆法律理论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案例具有不同的作用与目标;例如,利用文学作品的案例,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落实法律原理教学;④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法律思维能力,也可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并且善于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对于一些没有判例的案例教学,学生只需要对现有的法律有所理解即可,而带有判例的教学,则可让学生从中领会更多法律知识和法律解释方法,更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实际运用案例过程中,不同的案例应做到详略得当,分清主次与轻重,灵活调整运用技巧。例如,通过案例的运用引入新课、在课堂中设置悬念;通过案例的运用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等等。⑤

2.3 模拟法庭教学方法运用

在法律教学中,“模拟法庭”是较为常用、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由学生分别扮演各方当事人,包括法官、律师、检察官以及相关诉讼参与者等;在司法实践中,参照法庭审判的实际情况,对审判案件的过程进行模拟与重现。

由于该种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可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和主体意识,由学生自主扮演案例中的某一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诉讼活动中,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情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场地的设置应该与国家对法庭设置的要求保持一致,争取获得相关法律部门的支持,学生统一着装,提高氛围的庄重性、严肃性;⑥(2)选择的案例应该具有辩论特征,所有角色都可在其中发挥作用,给学生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3)合理分配角色、下达任务,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由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分析案情,课前完成法律文书的书写工作,严格遵循诉讼程序进行;(4)完成模拟法庭的审判之后,学生应该针对案例进行深入探讨、各抒己见,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讲评,包括使用的证据是否充分,诉讼程序是否合理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案例、分析案例,提高自身法律思维能力与法律理论的运用水平。

由上可见,在法律教学中运用实践案例,对增强学生能力水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案例教学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针对具体法律案例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案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巧妙应对冷场、过激或者跑题等问题,合理控制场面,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注释

① 惠强.论想象思维在法律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9).

② 陶宏.以建构主义为视角看案例在法律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

③ 刘金祥.“以讲述为主、案例教学为辅”法律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④ 肖国梁.浅析法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4).

⑤ 肖敏.开展案例辩诉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素质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09(1).

法律解释方法在案例中的运用 篇7

2008年9月4日, 吴昌宝驾驶苏A-PW338号小型普通客车, 沿宁芜公路由南向北行驶时, 与由南向北骑自行车的周松池相撞, 造成周松池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该事故经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第八大队认定, 吴昌宝与周松池负事故同等责任。苏A-PW338号小型普通客车车主为吴昌宝, 该车在人保南京分公司投保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险, 保险期间自2008年3月11日至2009年3月10日。交通事故发生后, 吴昌宝支付了周松池的医疗费, 并给付原告方30000元。周和宏、周和奇系受害人周松池的儿子、汤文霞系周松池的妻子、周荣池系周松池的弟弟。交通事故受害人周松池系高邮市医站退休职工, 周松池与周荣池系同胞兄弟, 无其他兄弟姐妹。周荣池从出生时起表现为痴呆, 智力低下, 生活不能自理, 经扬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周荣池未婚, 其父母去世后, 一直与哥哥哥周松池一起生活, 并由周松池负责赡养。因赔偿事宜, 原告方诉至法院, 双方在周荣池的生活费的诉讼请求桑请求判令人保南京分公司、吴昌宝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抚慰金、被扶养人上产生了很大争议, 被告人保南京部分公司、吴昌宝认为原告所主张的被扶养人周荣池的生活费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因此不同意赔偿。①

2.法律解释方法在案例中的应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 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 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 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②因此, 要想知道本案的原告周荣池是否属于该条第二款所列举的“由受害人承担抚养义务的被抚养人”, 就需要首先对该条进行文义解释。在对该条进行文义解释后, 可以发现我们仍然无法准确的确定“被抚养人”的概念, 之所以为会这样是因为, 在实践中法律技术以及立法者的局限性使得法律条文中所适用的概念的内涵和含义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造成文义解释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复数结果, 这时我们就需要借助其他解释方法来确定该条文的含义。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④因此, 通过系统解释, 我们可以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中的“被扶养人”的范围进行准确的界定。根据该款规定, 能够成为“被扶养人”的应该是受害人根据法律规定负有义务承担扶养义务的人, 具体而言, 包括两类:一类是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还有一类是虽已成年, 但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此可见, 不论被扶养人是否已成年, 他首先应当是受害人对其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 这是能够作为受害人的被扶养人主张权利的前提条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名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第十二条的规定, 兄弟姐妹属于近亲属的范畴没有任何异议。因此, 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弟、妹能否作为兄、姐的被扶养人, 主要需要考虑的是兄、姐对于已经成年的弟、妹是否负有法律规定的扶养义务。

尊老爱幼、相互扶持的和谐家庭道德理念自古以来就在我国所有思想观念中占据重要地位,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 兄、姐扶养、教育弟、妹是常见现象。为了更好的鼓发扬这项优良传统, 我国现行的婚姻法也将兄、姐在特定条件和特定情况下所负有的扶养弟、妹的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 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兄、姐, 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扶养的未成年的弟、妹, 有扶养的义务。由兄、姐扶养长大的具有负担能力的弟、妹, 对于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兄、姐, 有扶养义务”。⑤通过对该条进行文义解释,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只对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没有能力扶养的未成年弟、妹具有扶养义务, 至于其是否也对父、母已经死亡、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成年弟、妹有相同的扶养义务, 我们无法确定。实际上, 患有精神病或者其他疾病, 经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缺乏生活来源、没有结婚, 父母去世后又依靠兄、姐实际抚养的成年弟妹, 与身心正常的未成年人在性质上应该是一样的, 因此我国许多法律也将二者等同对待, 例如《民法通则》第十三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可以进行与他精神状况相适应的的民事活动, 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或者征得其他法定代理人同意”。⑥除此之外, 从立法本意上来看, 法律规定兄、姐对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弟、妹有扶养的义务是为了建立尊老爱幼的社会主义家庭关系, 使没有生活来源和劳动能力的弟、妹得到更好的照顾, 减轻社会的负担。由于患有精神疾病或者其他疾病, 经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缺乏生活来源、未婚, 父母去世后有依靠兄、姐实际扶养的成年弟、妹和未成年的弟、妹一样, 都属于弱势群体, 都需要兄、姐的扶助和赡养, 所以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 应当对《婚姻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做适当扩大解释, 将缺乏相应行为能力, 又没有直系亲属供养的成年弟、妹包含其中。

3.对法律解释方法的一些看法

按照严格法治理论, 法律的解释应当严格按照字面含义来进行。但是如果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这样, 不仅法官的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 而且还可能会造成法律的僵化, 达不到法律调整社会的目的。为了改变这一僵局, 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在限制法官权力外, 现代法治理念应更多的关注对自由、秩序、平等、效率等法律价值的追求, 同时它还要求法律应用者在解释法律时可以根据法律的目的进

行限缩或扩张, 只有这样才能使法律与现实生活融合, 使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很好的贯彻。

注释

1参见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院研究所.《人民法院案例选 (月版)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35。

2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

3参见王利明.《法律解释学导论—以民法为视角》.北京:法制出版社, 2008:340。

4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8条。

5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9条。

法律案例 篇8

某天上午, 家住合肥市蜀山区的范某在当地一条河边钓鱼时, 鱼竿不慎碰到河流上空的高压电线, 范某当场触电身亡。事故发生后, 范某的家属将事发地电力设施产权人某供电公司告上法庭, 要求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40余万元。

被告某供电公司辩称, 范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对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应该具有认识和判断能力。且范某在高压线附近钓鱼属违法行为, 供电公司没有任何过失, 不应承担范某身亡的赔偿责任, 故请法院驳回原告诉求。

2 审理和判决

法院审理认为, 此案中的事发地河流上空的高压线产权属被告供电公司, 高压线的电压高达10千伏, 应属特殊侵权纠纷, 按照法律规定, 从事高空、高压、易爆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 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从事垂钓属违法行为, 由此产生的人身伤亡损害赔偿责任, 供电企业应予免责, 但被告未尽妥善管理义务, 在高压线周围未设立相关警示标志, 故对范某在钓鱼时触电身亡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范某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对于在高压线附近钓鱼的危险性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其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 对触电身亡的结果具有一定过错, 其自身负主要责任。据此, 法院依法判令被告供电公司承担40%的赔偿责任, 即16余万元。

3 法理解析

3.1 无过错责任原则———供电企业承担人身触电事故损害赔偿的责任形式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损害的发生既不是加害人的故意也不是受害人和第三人的故意造成的, 但法律规定由加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特殊归责原则;它是一种基于法定特殊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其目的在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有效弥补受害人因特殊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规定:“没有过错, 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 不承担民事责任。”

可见, 供电企业承担触电人身损害赔偿事故的责任形式为无过错责任原则, 即有损害事实的发生, 特殊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受害人主观不是故意, 供电企业就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这一责任的承担无不加重了供电企业的负担。

3.2 受害人故意和违法行为———供电企业免责的法定事由

《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 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 不承担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失的, 可以减轻经营者的责任。”《电力法》第六十条规定:“因电力运行事故给用户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害的, 电力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电力运行事故由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 电力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 不可抗力; (二) 用户自身的过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因高压电造成他人人身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电力设施产权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一) 不可抗力; (二) 受害人以触电方式自杀、自伤; (三) 受害人盗窃电能, 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或者因其他犯罪行为而引起触电事故; (四) 受害人在电力设施保护区从事法律、行政法规所禁止的行为。”

通过分析以上法律条文, 可以得出供电企业承担触电人身损害事故赔偿责任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有证据证明供电企业在管理上没有任何过错或失误, 受害人的损害事实是由自身的过错或故意造成的, 那么供电企业就可以免责。所以, 上述案例中法院对供电企业承担40%的赔偿责任正是由于供电企业没有尽到管理义务而承担的无过错责任。

3.3 设立警示标志———供电企业的法定义务

《电力法》第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电力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规定, 对电力设施保护区设立标志。”《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九条规定:“电力管理部门应在下列地点设置安全标志: (一) 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的人口密集地段; (二) 架空电力线路穿越的人员活动频繁的地区; (三) 车辆、机械频繁穿越架空电力线路的地段; (四) 电力线路上的变压器平台。”故上述案例中关于:“被告未尽妥善管理义务, 在高压线周围未能设立相关警示标志, 对于范某在钓鱼时触电身亡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描述并不是无法可依。对于特殊侵权主体而言, 法律规定其履行的义务为绝对义务, 否则就要承担未履行合理管理义务的侵权责任。

在上述案例中, 如果供电企业在线路设备上悬挂“高压危险, 禁止垂钓”等警示标志, 那么范某作为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在看到该标志后仍然进行垂钓活动, 那么对于自身的损害就具有间接的故意, 即认识到损害结果的发生, 但对其持放任的态度, 再加之范某的垂钓活动是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从事的法律、行政法规所禁止的行为, 那么供电企业就可根据《电力法》第六十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四种情形而免责。

4 启示

为了避免因垂钓导致的触电人身伤亡事故, 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 供电企业加强对管辖区内电力设备的巡查力度, 在规定应该设置电力警示标志和人员活动频繁的地方应该悬挂醒目的电力警示标志。

法律案例 篇9

一、中职法律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中职法律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中职院校对法律课程的教学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大部分中职院校将学生教育和培养的目标集中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 对法律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 在课堂教学安排、法律教育意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 严重影响了中职法律教育的作用发挥。

中职院校法律课堂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 照本宣科仍然是很多中职院校法律教学的主要形式, 缺乏实践教学的方式, 使得法律课堂教学显得沉闷、刻板, 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法律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无法有效地达到法律教育的目的。 另外, 中职院校的法律教育还面临着一个客观的事实: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 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法律教育是建立在一定的概念内涵、专业名词的知识体系基础之上的, 很多中职院校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弱点是影响中职院校法律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法律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从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教学案例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不仅能对教学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和探讨, 而且还能根据自身的想法和联想对案例进行进一步的深入,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法律知识和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使得教师能够充分扮演课堂引导者的角色, 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这样不仅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更多交流, 促使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还有利于法律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案例比课本上枯燥的理论条款更加能够让学生理解, 将生活实例与专业术语、法律概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能够促使法律教学的具体化和形象化, 并且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促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法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和方法

( 一) 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案例重现

选取了合适的案例之后, 采用多媒体手段和案例教学材料印发、情境再现的方式是更加有效的手段。 运用多媒体手段对案例中提到的相关场景、 人物和内容进行重现能够丰富案例的形象, 让学生对案例有更加具象的认识, 并且能够深入案例问题分析中。 通过情景模拟再现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参与性, 能够对案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需要注意的是, 案例重现的手段不仅是一种教学导入手段, 也是一种整体教学方式, 因此, 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将案例的导入、案例的分析和案例的解决进行综合, 提高教学质量。

( 二) 有效组织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是学生在法律教学中占据主动性的重要步骤, 是学生主动追求、探索相关知识的过程。 教师在案例教学课堂中要正确、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 针对案例中涉及的问题、出现的矛盾、当事人的情况、涉及的法律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小组讨论, 由于不同的学生对案例的感知和关注点是不同的, 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交流达成小组共识, 然后各个小组派出代表针对案例发表看法和结论, 各个小组之间互相沟通、辩论,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对案例产生更多的认识, 而且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在法律教学中的主动意识, 对法律知识进行重构, 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由于各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和价值观等认识存在差距, 在案例讨论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分歧, 甚至是错误的言论, 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角色, 通过分析理解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认知, 转变错误观念。

( 三) 及时进行案例总结

案例总结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提升学生认识、形成正确结论的重要步骤。 教师在案例总结方面要发挥积极作用, 可以通过学生汇总和教师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对案例教学进行积极的总结教学。 首先, 教师可以请学生对案例教学涉及的内容、观点和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汇总, 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总结。 其次, 教师要对案例教学重现、案例教学讨论等环节中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要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剖析, 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 对教学中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 增强学生对法律教学的好感, 鼓励学生勇于发表看法, 增强学生的信心。

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中职法律课堂教学中不仅是中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式, 也是法律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科学选择案例, 运用多种方法将案例贯穿到课堂教学全过程, 并进行及时的总结, 不断提升法律教学效率,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法与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律思维,主体性,启发

一、法律思维的基本内涵

法律思维是法律人根据法律原理和法律知识,依据法律法规进行思考、判断和解决法律问题的的定势思维。王泽鉴先生认为,法律思维指“依循法律逻辑,以价值取向的思考、合理的论证,解释适用法律”。[1]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人运用逻辑将法律的知识、规则、原则、原理和法理加以有机综合分析法律案例和法律问题或法律现象的能力。在法律人的专业法律素质中,法律思维能力最为重要的素质,它是法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之所在。“要适应这种高度法律化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现代人必然且必须具有法律思维方式,按照法律的要求观察、思考和处理各种生活问题,并使这种思维方式成为人格构成的基本要素。”[2]法律思维不仅包括对法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也包括对法律命题确立和把握的能力;不仅包括法律推理能力,也包括对法律意见和将要做出的法律裁判的论证能力。

法律思维注重站在法律立场和法律视角,思考和认识社会问题。法律思维是一种受法律意识、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所影响的认知与实践法律的理性认识过程。法律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是法律人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去理解法律,运用法律去解决生活中涉法问题。法律思维的形成和正确运用也关涉法律人的法律伦理和法律品格,“它的一端便连接着法律的形而上层面,联系着法律和法律人的文化内蕴、品格和精神需求;……它的另一端便连接着法律的形而下层面,它在对解释、推理、论证等法律方法的探索中使法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为理性的安排。”[3]

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法科大学生培养的基本目标。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学本科生成为一名为社会所用的法律人的基础性能力。法律思维能力强调的是对现实问题的发现、预防、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这种能力将贯穿于法学本科生未来处理的一切法律事务之中。

二、案例教学法之于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培育的价值

(一)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法律思维培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刺激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策略。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式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缺失,必将导致学生消极对待学习,难以展开思维的翅膀,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一句空话。案例教学法相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往往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真实可感且具有形象性。典型案例能够将抽象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原理形象化具体化,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而学生学习兴趣一旦激发起来,就会积极思考探索案例相关问题,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潜滋暗长。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的启发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案例处理方法和结果,有效培育学生法律思维能力。

(二)案例教学能有效训练学生法律思维方式

“所谓法律思维方式,也就是按照法律的逻辑(包括法律的规范、原则和精神)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4]法律思维方法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在人类“经验”(法律是经验的总结)范围内找出解决当下案件的具体方法。具体而言,训练学生法律思维方式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法律原理、法律规范、法律逻辑、证据规则和法律程序思考和判断具有法律意义的问题。案例教学法相比较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而言,对学生养成法律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索案情的过程,就是学生法律思维方式养成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通过寻找证据,探索案情事实。教师引导学生将法律规则和法律原理,通过逻辑推理运用到案件事实,可以培育学生法律逻辑思维能力。譬如,三段论就是重要的法律逻辑推理。通过大前提(法律规则)、小前提(法律事实)的分析推理,最后得出法律结论。

(三)案例教学能有效地训练学生法律思维能力

法学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就运用法律知识和法律原理去解决法律实践问题。法律思维实际上是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法律思维能力既包括法律逻辑推理,也包括对案例事实的探索、证据的归纳和对案件核心问题的提炼和掌握。王泽鉴教授指出,“学习法律不仅仅是要获取相关的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和解决法律实务的能力”[5]解决法律事务的能力培养,最重要的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通过学生对个案的分析,让学生运用其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具体而复杂的社会法律问题。案例教学法特有的问答式和讨论式能有效地培育学生法律思维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案情精心设计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在深入讨论中,“真理越辩越明”,案情真相和处理方法将会越来越明了,学生的分析和探索案情的法律思维能力将得到有力培育。同时,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对于培育法科学生思维能力的大有裨益。教师根据案例和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往往具有启发性、逻辑性和争鸣性;并且设计的讨论问题往往是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教师绝不直接揭示“谜底”———案件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深入讨论;并在学生思维“梗阻”时,适当予以点拨,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长此以往,这种讨论式、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必将对于法科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必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优化案例教学,培育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对策思考

(一)着眼法律思维培养,精选典型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在培育法学本科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所选择的案例是否典型和具有代表性。典型案例,能引导学生分析和研究案例的法律和事实问题,以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典型教学案例对于培养参与案例的兴趣和积极,对于学生养成法律思维方式和培育法律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为了培养法科学生法律思维能力,选择的典型的法学教学案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其一,真实性。真实的案例更符合生活逻辑,让学生更具有现实可感性。案例中当事人的命运和纠纷更能激起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案例的兴趣。其二、专业性。案例选择应从法律视角出发,主体之间的关系应是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是法律行为。整个案件应体现法律逻辑、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等技术的运用。其三、争议性。案件争议性是案件讨论的前提。如果案情极为简单,案件处理结果一目了然的话;那么学生无需动太多脑筋,就能把案件相关法律问题搞得清清楚楚,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只有案情相对复杂有一定争议性的案例,才能在教师适当引导和调拨下,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层层深入地把握案情,其法律思维才能得到有力的训练。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积极法律思维

主体性是主体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案例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绩效,关键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此,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思维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努力激发其主体意识。首先,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积极从事案例讨论的课前准备。教师应在前一周将相关讨论案例交给学生熟悉案情,并布置案例讨论问题。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写好讨论发言提纲,并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初步讨论。这样,课堂上学生就会对案情非常熟悉,并且经过初步讨论,案件的焦点和难点学生也会有所把握,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就会得到训练。如此,课堂讨论就会有的放矢,专注集中。其次,课堂讨论的问题应有层级性。学生对于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通过谈论获得明确答案后,再进行入相对更难一点的问题讨论,最后直到焦点和核心的问题的讨论。这种由浅入深的讨论模式,符合学生思维训练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地培育规律。最后,课堂上应尽量引导学生相互讨论。真理越辩越明。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是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应尽量让每个学生参与讨论。尽管学生基于自己不同的理解,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和答案。其实,这些答案和结论并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学社积极参与讨论,甚至相互激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得到潜滋暗长。

(三)正确定位教师角色,发挥教师启发引导作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使教学过程能够高效率进行的保证,学生的主动探索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两者不可偏废。”[6]在案例教学中,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的培育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首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应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而不重视学生以法律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法律实践能力培养的观念。案例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和法律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

其次,培育案例讨论环境。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育一种轻松自然的案例讨论环境。在这种轻松自然的环境中,能吸引每个同学或者大多说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为了探索真理,必将积极思维努力探寻案件真相或正确答案。为此,要求教师不仅努力培养自身素质,增强自身凝聚力和亲和力。在课堂上,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和学生交流。教师应以赏识的目光对待参与讨论的学生,对其正确的观点和回答问题的合理的成分予以积极肯定甚至赞赏。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可以责备的口吻予以批评;否则势必打消或抑制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和积极性。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必将在一种轻松自然的案例讨论环境助于中潜滋暗长。

最后,适时引导,恰当点拨。案例讨论的主体是学生,要求教师明确自己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决不可越俎代庖。教师应在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观指导下,对案例教学予以宏观控制和积极引导。一方面应放手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坚决避免老师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另一方面,当学生的讨论出现僵局或困境时,教师应善于引导,努力帮助学生打开视界,开拓思路。教师应通过自己的启发引导,将学生在案例讨论时思维中遇到的“结”努力解开,搭建学生思维从“此案”到“彼岸”的桥梁。

参考文献

[1][5]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4,244.

[2]黄文艺.论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之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0):43.

[3]谌洪果.法律思维: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检讨[J].法律科学,2003(2):11.

[4]郑成良.论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3.

阿克苏姆方尖碑案例的法律视点 篇11

转移

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Axum或Aksum)城是数座大方尖碑(obelisk或stele)、王陵及古城堡的家乡。这些宏伟的遗迹可以追溯到公元1—13世纪,即代表古埃塞俄比亚文明的阿克苏姆王国的鼎盛时期。1980年,阿克苏姆城的文化财产被列入了UN—ESCO的《世界遗产名录》,因为它达到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所确定的要求,符合其标准(1)和标准(4)。

1937年,在埃塞俄比亚遭意大利入侵及吞并(1935—1936年)之后,阿克苏姆的第二大方尖碑被转移。该方尖碑约有1,700年的历史,重150吨,高24米。转移工程是在考古学家于戈·莫内雷·德·维拉尔(Ugo Monneret de Villard)的协调下进行的,他由意大利殖民事务部指派,在埃塞俄比亚开展考古研究。当时这座方尖碑断成了五段,最重的带基座的一段还被截去了1米,以减轻分量避免拖车陷入泥沙中。方尖碑先沿陆路从阿克苏姆运至马萨瓦(Massawa),再由马萨瓦登船,一路克服艰难险阻到达那不勒斯。在抵达意大利后,人们对方尖碑进行了重新组装,用木钉将它的各个部件连接起来,并竖在了罗马原殖民事务部(如今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门前的卡佩纳门广场。落成典礼于1937年10月31日举行,那天正是“向罗马进军”15周年纪念日。法西斯当局希望以此来炫耀对埃塞俄比亚的征服,其做法仿效以掠夺战利品而臭名昭著的罗马帝国。

在转移方尖碑时,意大利是《陆战法规和惯例第二公约》(海牙,1899年7月29日)的缔约国。该公约《附则》规定,禁止抢劫(第47条)和掠夺历史古迹及艺术品(第56条)。但事实是1899年的公约只在两个或多个缔约国开战的情况下适用,而埃塞俄比亚并未签署该公约。不过,与意大利不同,埃塞俄比亚是《战争法规和惯例第四公约》(海牙,1907年10月18日)的缔约国,同时它批准了公约《附则》的第47条和第56条(其内容同1899年的公约《附则》相应条款)。这可以理解为,禁止在战时劫掠文化遗产的法规已经具有了国际习惯法的性质,特别是考虑到有数量众多的国家签署了这两份《公约》。1937年,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并非正式处于战争状态,这一点也是事实,但究其原因是因为前者已被后者单方面吞并了。不过,不管怎样,转移方尖碑的非法性质可以被视作如下事实的推论结果,即由意大利发动的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本身是非法的。1935年10月7日,国际联盟委员会批准了一份报告,指出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诉诸战争,无视《国际联盟盟约》第12条。之规定,国联据此对意大利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

交还/归还/返还

1947年2月10日,意大利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在巴黎缔结了《和平条约》,其中第37条规定:“在条约生效后18个月内,意大利须交还属埃塞俄比亚或其国民所有的、自1935年10月3日后被转移出埃塞俄比亚的全部艺术品、宗教器物、档案和具有历史价值的物品。”而在阿克苏姆方尖碑这一问题上,意大利并未履约。

1956年3月5日,埃塞俄比亚和意大利就由《和平条约》产生的经济、财政问题及经济合作事宜在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签署了一项协议,其中的《附则三》规定:

“意大利政府承诺,将现在位于罗马并由意大利政府确认须归还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大方尖碑拆卸、搬离,并以f.o.bv方式从那不勒斯运往埃塞俄比亚。上述拆卸、搬离及以f.o.b.方式从那不勒斯发运的工作须在《协议》及其所含此《附则三》生效后6个月内完成;须由意大利政府出资,后者须采取必要措施保证上述以f.o.b.方式从那不勒斯装运至埃塞俄比亚的方尖碑得到恰当的加固和包装,保存其现有状况,只能移除并非出自埃塞俄比亚、为竖立在罗马而安装的基座或脚柱,此类拆除须经下文所提及的埃塞俄比亚官方同意,且是为运至埃塞俄比亚而必须拆除的,此外须保证上述方尖碑免费且无任何障碍地从意大利运出,所需船只可由埃塞俄比亚王国政府选择。缔约国双方须各指派一名官员,他们在进行拆卸和必要的移除、截除、加固、包装、从那不勒斯以f.o.b.方式运出等活动时必须到场。两方官员在意见一致的情况下可以指定技术人员协助其工作。”

此协议《附则三》所规定的义务,意大利仍旧没有履行。

1997年3月4日,埃塞俄比亚和意大利“在现有条约的基础上”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两国都宣称“承认阿克苏姆方尖碑对于埃塞俄比亚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并“充分认识到归还方尖碑对于促进两国友谊具有积极作用”。根据联合声明,“意大利代表团肯定了返还方尖碑对埃塞俄比亚人民及政府具有的重要意义。埃塞俄比亚代表团高度赞赏意大利为归还方尖碑至阿克苏姆所下的决心。这一举措的深远影响将使得两国及两国人民之间重建的友谊更加稳固。”联合声明规定,“方尖碑返还埃塞俄比亚计划的各步骤都须在当年(即1997年)实施”,这些步骤包括:“对方尖碑进行结构勘察,清洗方尖碑,为整个作业制定详细计划,拆卸并运送方尖碑至埃塞俄比亚,安排好重新竖立方尖碑的地点,在阿克苏姆地质公园内重新竖立方尖碑”;最后由“埃塞俄比亚向意大利赠送一件礼物,以纪念方尖碑的回归,同时见证意大利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友谊”。联合声明签订之后,意大利再次爽约。

2004年11月18日,埃塞俄比亚和意大利就阿克苏姆方尖碑的归还和移交问题达成谅解备忘录,重申先前诸条约所规定的职责,并进一步确认“在UNESCO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框架下,依据所阐明的原则提升埃塞俄比亚历史与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性。”两国还表示同意运送方尖碑的执行方案(见2004年11月10日在罗马签署的商定记录),并特别说明:“意大利政府须将阿克苏姆方尖碑的三个组件由意大利运往埃塞俄比亚。意大利政府还须保证从费米齐诺(Fiumieino)机场空运阿克苏姆方尖碑的二三个组件至阿克苏姆机场的任务须在最高级别的安保条件下进行”(第1条);“意大利政府须负责所有关于从阿克苏姆机场卸载方尖碑三大组件的操作”(第2条);“意大利政府承诺出资在阿克苏姆地质公园修复并重新竖立方尖碑,由UNESCO实施,由意大利专家会同埃方提供技术支持”(第4条)。

意大利践行了备忘录所规定的职责。2005年4月,方尖碑被拆卸为三块并送还至阿克苏姆,存放于离其原址不远处。高达4,736,033美元的项目预算由意大利提供。2005年,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赞

扬了“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之间的合作,这最终促成方尖碑的回归,提升了阿克苏姆的价值”,并表示欢迎“UNESCO与埃、意两缔约国间的二三方合作,共同筹备重新竖立方尖碑”。

尽管迟了15年,但如今方尖碑回归的重要意义在于,归还文物的义务终于得到了履行。去细究准确的用词也没有什么必要了:“交还(restore)”一同出现在1947年的《和平条约》中,1956年的《协议》及1997年的联合声明都使用了“归还(restitution)”,而1997年的联合声明还提到了“返还(return)”。真正重要的是这样一个设定,即原本不该被转移的文化遗产必须物归原主。

在此还是最好不提过去在意大利公共及私人圈子里所有那些为延迟“交还/归还/返还”而做的可疑辩白。令人费解的是意大利,这么一个可以堂堂正正以自身灿烂的文化遗产为傲的国家,竟不能明白阿克苏姆方尖碑是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文化、宗教乃至身份的象征。最终,意大利承担起了物归原主的职责,并将方尖碑所在位置恢复到原先的模样。准确地说,意大利还同意将原址修得更好。1937年,方尖碑是横陈地面的,碎成了五段,如今它已在原址重展雄风,这可以视作为一拖再拖的“交还/归还/返还”所作的一种补偿。

重新竖立

重新竖立方尖碑的工作由意大利以向UN-ESCO捐出巨额预算的形式全部资助。起先计划有一些延误,因为UNESCO内部规程发生了改变,要求正式签订合同,这份合同最终于2007年6月在UNESCO世界遗产中心与一家意大利建筑公司之间签订。重竖方尖碑的操作本身非常复杂,且无先例,花费数月时间才告完工。方尖碑在原址上的揭幕仪式于2008年9月4日举行。这个难忘的日子具有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不仅对于埃塞俄比亚及整个非洲是如此,而且对于意大利也是如此。

文化遗产领域里的新准则

对阿克苏姆方尖碑的交还、归还或返还虽姗姗来迟,但终究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有其自身特点。不过,在当前的文化遗产领域内,一系列新的准则正日渐形成,而方尖碑的回归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判例。目前国际上归还或返还文化财产的行动依据的是《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及其《议定书》(the Convention forthe Protection of Culmr-al Property in Event Of Armed Conflict and its Proto—col,海牙,1954年)、《UNESCO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the UNESCO Convention on the Means of Pro—hibiting and Preventing the Illicit Import,Export and Transfer of Ownership of Cultural Property,巴黎,1970年)以及《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之返还国际公约》(the UNIDROIT Conven-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Return of Stolen or Illegally Exported Cultural Objects,罗马,1995年)。这些法律手段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它们可以用来解决某些文化财产问题,却把另一些问题排除在外。再者,与其他条约类似,他们不能约束非缔约国,因而无法逆向运用。文化财产的返还或归还问题也是联合国大会决议的主题。然而现行文化遗产领域内的国际法应该在更宽泛的准则下加以理解,而这些准则如今正在实际操作中得以逐步发展。《1970年公约》的第2条已包括了“文化遗产原属国非流失化准则”

1、本《公约》缔约国确认,对文化财产所有权的非法进口、出口和转让是造成此类财产原属国的文化遗产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国际间合作是保护每个国家文化财产、消除因上述非法行为所激起的冤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2、为此目的,缔约国须作出承诺,以一切所能支配的手段反对以上行径,尤其要消除其动机,制止目前的不法行为,并促成必要的赔偿活动。

非流失化准则除其他功能外,可特别应用于文化财产非法流通的情况。助长此类流通的是盘踞在某些国家的无良艺术商人及掮客,他们以在他国进行个人或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为生。他们所侵害的不但是流失国的文化遗产,而且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有遗产,对此《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之返还国际公约》的导言做了严正声明,缔约国于其中表示“深切关注文物非法交易以及由此经常带来的无可挽回的损失,这既是对文物本身的损失,也造成了对相关国家、民族、部落或其他社群的文化遗产的损害,同时也侵害了所有人民的遗产,而掠夺考古遗址以及由此导致的考古学、史学及科学资料的不可替代的损失尤其如此”。

当文化财产原属国因政治、军事或经济力量薄弱而造成其文化财产转移时,非流失化准则可以发挥更有力的作用。在此情形下,该准则可以与一条类似准则结合起来并因此得到强化,后者指涉的便是“不乘他国力量虚弱之际攫取其文化财产”,联合国安理会于2003年5月22日表决通过的1483号决议案(2003)也可视作与此有关,该决议认为,联合国所有成员国:

都应该采取适当措施推动伊拉克文化财产及其他在考古学、史学、文化、稀有科学及宗教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物品安全回归伊拉克国有机构,这些文物指1990年8月6日661号决议(1990)批准通过以来被非法从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及其他伊拉克收藏部门转移的。措施包括颁布禁令,阻止此类文物及有被非法转移之嫌疑的物品的交易或转让;呼吁UN-ESCO、国际刑警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适时为本节内容的实施提供帮助。(第7款)

第三条可以援引的准则是“对文化遗址完整性的保存”。这反映在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公约》第5条第3款里,后者规定,假如财产原属国能够确认文物从其领土上的转移特别严重地损害了“一件复杂文物的完整性”,那么该国法庭或其他主管当局可要求责成归还非法出口的文物。

如果对文化财产的国际转移控制能够循着现行管理危险物质的路径(其表述在《控制危险废料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公约》中,巴塞尔,1989年3月22日)发展,那么在未来控制住文化财产的转移就并非不可能。而且,在对危险废料的控制管理中发现,国际转移多为单向的,危险废料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前者利用后者的弱势牟取利益。为了对付此类不光彩的做法,巴塞尔《公约》建立了一套新的管理体制,其基础是禁止秘密转移,在可能受到损害的国家(在废料管理问题上指的是进口国)明确表示同意之前禁止转移,在可能受到损害的国家没有能力以环保方式处理废料的情况下(利用进口国的弱势牟取利益)禁止转移,以及若转移为非法,出口国负有追回废料的义务。

将类似的理念用于管理文化财产的转移(它基本上也是单向的,不过与危险物质的转移相反,是从发展中国家转移至发达国家),将会产生如下的结果:禁止秘密转移,在可能受到损害的国家(在文化财产管理问题上指的是出口国)明确表示同意之前禁止转移,在可能受到损害的国家没有能力保证对其文化遗产加以适当保护的情况下(利用出口国的弱势牟取利益)禁止转移;以及若转移为非法,进口国负有归还文化财产的义务。此类准则将为未来文化财产的国际转移提供不少启示。

法律课应用案例教学方法的探讨 篇12

一、案例教学方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方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由于教学内容是生动、形象、直观、具体的实例, 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因此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方法所带来的抽象和枯燥, 从而使抽象的法理变得形象, 使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 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二是, 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模拟真实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 促使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研究, 促使其思维的不断深化, 进而探索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 得出结论并解决实际问题。三是, 重视师生的双向交流, 有助于教学相长, 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教学过程中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枯燥局面, 同时也可以摆脱教学效果难以掌握的不利局面, 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锻炼交流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比传统授课方法更高的要求, 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

二、合适案例的选择

在案例教学中, 主要依靠案例进行教学活动, 也是案例教学不同于其他形式教学的重点内容, 所以教学案例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属于案例教学的核心所在, 只有选择的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符, 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才有利于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自一定意义上讲, 如果选择案例恰当, 那么就表示着教学成功了50%, 而且可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要求选择的案例具有典型和真实的特点, 要与学生当前的生活相接近, 学生才能深入理解案例内容, 才能提高学习兴趣。再有, 安全选择应该具有一定的教学目的, 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突破教学难点。第三, 必须根据时事的变化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冲突性的案例。

三、案例导入教学的时机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但应该重视案例教学而且还需结合理论知识的讲解。在每节课开始前可以先进行案例的讲解, 引起学生的疑问,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极与主动性, 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也可以先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 然后应用案例进行深入讲解, 鼓励学生开展讨论, 学生也可以应用案例内容去理解理论知识。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案例可以是文字形式, 有利于学生通过阅读掌握案件的进展情况, 也可以应用多媒体展示案例的图片、视频等, 收到的效果较为明显。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但应该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而且也需引入案例教学, 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自己去研究去分析去讨论,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 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还需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精心组织课堂讨论环节

依据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与学生互动性较差, 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讲解知识, 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师生互动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来表现的, 应用案例进行教学, 学生会反映更多的学习信息, 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课堂讨论在案例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 让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小组内争取形成一致性意见, 然后每组代表在班上发言, 就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教师还需发挥提问的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鼓励学生深入问题的核心部分进行分析, 尊重学生的意见。再有教师还应该做好准备工作, 防止在研究中出现跑题现象, 保证研究主题不偏差, 合理掌握讨论时间, 对学生多应用鼓励性和肯定性评语, 注意案例内容与本节理论知识的结合点, 保证学生在研究案例基础上理解基本原理, 应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性评价,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五、案例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在法律教学中, 教师高度重视案例教学法, 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实践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以纠正错误倾向, 切实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教师还需做到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注重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对学生的正确意见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 同时以委婉方式指出学生意见中存在的失误之处, 保证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树立学生的自信。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利用学生讨论中存在的矛盾点, 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以教学目标为前提鼓励学生开展辩论。还需认识到案例教学不同于举例教学, 二者具有明显区别, 这两种教学方法虽然都是利用一些具体事例来讲解法学理论或法律规定, 但应该认识到二者的不同。举例教学法是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过程中, 为了有利于学生理解当堂内容而列举的一些具体事例, 当中较多的属于教师行为, 学生不参与到活动当中, 是帮助教师完成课堂讲授的一种方法, 不占重点位置。而案例教学法在法律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但它也不是唯一的一种方法, 还需重视应用讲授法和其他先进教学方法。法律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在讲解法学理论和法律规定时如果只依靠案例教学法, 则不能达到教学目标, 还需结合教师充分的理论讲解、学生的积极参与讨论才能顺利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景宁.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学法律课中的运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1 (06) .

上一篇:基层林业工作下一篇:企业知识共享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