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文化产品设计

2024-07-04

太极文化产品设计(精选12篇)

太极文化产品设计 篇1

一、项目概述

家乡盛泽在江浙的交际处,翻开盛泽的历史长卷,“丝绸”两个字总是浮现在眼前。在历代先辈的不断努力之下,为我们创造出了“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辉煌,使盛泽这个乡间小镇能够成为中国的四大绸都之一。盛泽的丝绸业一直跟随着经济在迅速发展着,优质的丝绸产品深受国内外同行的青睐,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当地了解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小镇。

为此想到要为家乡设计一些文化创意产品,希望能够通过这一系列的文创产品展示盛泽历史、文化、人文等方面的特色,弘扬和传承盛泽丝绸文化,提升小镇形象、提高盛泽丝绸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盛泽的发展。

二、设计过程

(一)市场调查

对于盛泽丝绸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的市场调查,主要是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了解人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看法,需求。

从调查数据得知,不管从文化创意或旅游纪念品的用途、风格来说,每个人的想法和需求都不一样。大家喜欢购买饰品类的产品,明信片则排第二,说明人们还是希望此类产品能够有一定的美观度和实用度。

说起丝绸之都盛泽,大多数盛泽人会想到蚕宝宝,所以这也将作为我设计中吉祥物的原始形象。调查显示大概只有一半的盛泽人民在关注本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普及度还不够高,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设计,让更多人了解盛泽,关注盛泽。

(二)设计构思

丝绸,能够代表盛泽城镇特色的文化元素,设计的盛泽丝绸文化创意产品,就是要结合盛泽的丝绸特色,将对盛泽的感觉和形象重新组合设计,制作成手绘地图、吉祥物及其衍生品等产品,更直观地表现盛泽镇的丝绸文化内涵。如手绘地图将用手绘的方式将盛泽的特色景点、建筑、美食集合在一张图纸上,并打印在丝质面料上,方便携带,美观实用。

根据市场调查,我决定将以设计的卡通吉祥物为原型,制作相关的文化创意衍生产品。产品将分三大类,第一类是文具用品,如U盘、手机壳、环保袋,便签等。第二类是服饰产品,如文化衫,胸针等。然后是旅游纪念品,如手绘地图,杯套等。

三、成果展示

(一)吉祥物

蚕宝宝吐的蚕丝是制作丝绸的主要原料,以蚕宝宝的造型作为原型,运用拟人方式设计。两个吉祥物分别取名为“盛盛”(男版)和“丝丝”(女版),“盛丝”是“盛泽丝绸”的缩写。“盛盛”代表了盛泽男性的朝气与活力,包含着人们对盛泽丝绸产业能够继续兴兴向荣的美好愿望;“丝丝”则代表了盛泽女性婉约柔美的江南女性气质,表现盛泽丝绸精致细腻的做工和不凡的品质。

两个吉祥物都穿了中国红的改良唐装,颜色亮丽喜庆,象征盛泽丝绸行业的风风火火。唐装历来多用丝绸面料制作,穿着舒适并带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风味,衣服上的图案使用如意花则象征着吉祥如意。盛盛头上顶着的桑树叶是蚕的必要“粮食”,意欲着盛泽的良好发展;丝丝头上顶着的是牡丹花,意欲花开富贵。

(二)衍生品

在前期的市场调查中可以总结出,人们希望衍生产品是将美观度和实用度相结合,所以根据这两个吉祥物的形象,设计了相应的衍生产品。例如纸质用品、环保袋、文具用品、手机壳、文化衫、生活用品、杯套设计。

(三)手绘地图

手绘地图是根据盛泽镇区的地图和路线分布,选取了盛泽最有特色的地点、景区、美食,用卡通手绘的方式进行介绍,美观实用,具有收藏价值。

四、成果总结

本次毕业设计经过对盛泽当地人文地理的了解,以使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市场调查,重点运用小镇地域性特点——丝绸文化,结合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元素进行设计。前期大量绘制草图,将文化创意产品进行分类,尽量设计不同的种类的产品,扩大投入市场途径,获得更多的利益。产品设计考虑来访客人以及消费者的喜好和消费习性,从实用、美观、文化内涵等多角度着手,尽量使产品让大众接受和满意。

盛泽丝绸文化创意产品形态上面以蚕宝宝为原型进行变化,吉祥物可爱美观,易于被大众所接受。色彩方面尊重了蚕宝宝的配色,并没有使用过多的装饰和色彩,衍生品设计尽量满足大众的审美,简洁大方。功能方面,设计的许多衍生产品主要涉及到文具、生活用品、服饰类,有较强的实用性,

这就是我设计的盛泽丝绸文化创意产品,人们通过这些产品,可以更好的了解盛泽文化,融入盛泽文化。希望这些产品投入市场后,可以有效的提升盛泽镇的知名度,带动盛泽经济更好的发展。

摘要:盛泽,是江南一个充满活力的绸都,纵观盛泽的历史,与“丝绸”相关的内容占据了极大的篇幅,盛泽的历史,就是一部丝绸发展史。为了提高盛泽镇知名度,帮助来访者了解小镇,让盛泽镇拥有为自身代言的产品,推动小镇旅游经济,使盛泽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更美丽。本文作者通过对盛泽的丝绸文化的了解,熟悉小镇的发展历程,调查和研究盛泽的地理人文资料,发现其特色,并参照国内外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绸都盛泽设计一系列带有丝绸文化内涵的文化创意类产品。并在当地进行市场调研,而后从意、名、情、巧、饰五个大方面着手,结合美观性和实用性,构思这一系列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案,最后结合地域特色完成盛泽丝绸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品,丝绸文化,旅游纪念品,盛泽

太极文化产品设计 篇2

《设计文化衫》是人教版四年级15课的内容,是一节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探索。由于学生的日常衣着大多数是家长在市面上帮他们选购的。所以,从他们的穿着方面,就很难体现反映出性格特点和个性品味。其实学生对于衣服的设计都有自己的想法,本课的设置就是让学生亲自设计绘制文化衫,这一活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体会服装除了实用功能以外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促进创造力的发展,体验设计带来的乐趣。

教法分析:

本课在导课时采用了直观的表演导入方法,学生穿着T恤进行T台表演和教师身穿由自己设计图案的文化衫,既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授课过程中不仅使用传授法,还采用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了解不同文化衫的不同人文内涵,了解其文化内涵,分析不足,激发自我设计的欲望。在探讨文化衫图案的表现方法时,教师运用演示法,形象直观的为学生作以示范,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为接下来学生的自主设计做好铺垫。最后,在作品展评环节,让学生拿着自己设计好的文化衫随音乐展示,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个性,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将本课再次推向高潮。整节课,各个环节的设置都在努力使本课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文化衫,了解其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运用恰当的图形,文字或符号、色彩以及适当方法设计文化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自信心,体验设计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个性化风格的表现。

教学难点:

设计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课前准备:

1、让学生准备T恤。(收集的T恤要有特色和文化内涵,每组4人准备2件。)

2、并用4开的卡纸剪好一到两件T恤的外形。

3、带好绘画工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表演导入,激发兴趣

1、在有动感音乐伴奏下,让同学们在教室套上事先收集的T恤,进行走秀表演。

学生观赏讨论:

①?哪一组表演得最出色?

②哪一组展示的T恤最有特色?

③有什么文化内涵?

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导出文化衫,引出课题《设计文化衫》。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得到兴趣和热情,在学生有秩序的表演中,学生进行自我表现式发言。)

二、发展阶段,深入了解

1、引导学生观察老师穿的自己设计的文化衫的特点。

学生经过讨论回答。

2、教师再次使用ppt展示多款文化衫,利用抢答的游戏引导学生总结文化衫的特点。

小组抢答问题:

(1)、文化衫的主题是什么?(旅行题材、文艺题材、节庆题材、纪念题材还是广告宣传题材等。)

(2)、绘制了那些图案。(文字式、纯图式、图文并茂。)

(3)、色彩搭配?(色彩对比强烈的互补色、柔和协调的类比色及冷暖的搭配等。)

(4)、用的是什么方式进行制作的?(印、画、贴等。)

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文化衫进行抢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加分,到最后分数最高的那一组将会得到老师的奖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文化衫的特点:看来同学们在课前还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你们分别从文化衫的款式、图案设计及色彩等方面给大家做了简单的介绍。简而言之,文化衫是一种很特别的T恤,特别是文化衫上的文字和图案,文化衫的图案可以写实,也可以夸张变形主要有图形为主、字符为主、图文结合,制作的`方式可以采用印、画、贴等多种方式(板书)。请大家欣赏一下老师收集的文化衫,(播放ppt)我们看到它们有的清新淡雅,有的鲜艳明亮,有的传递淳朴的民族文化信息,有的透出时尚的流行味道,这些装饰更能展示着装着的喜好,个性品味及文化修养。所以说文化衫最大的价值不在款式面料,而在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刚刚同学们也看了那么多的文化衫款式,那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文化衫?如果参加某种有主题的活动,市面上的文化衫能否满足你们的审美需要?学生思考回答。

4、不能满足我们的审美需要那如何才能展示具有个性特点的文化衫?如何才能摆脱千篇一面的现象?

学生回答:按照自己的独特的想法进行设计就能避免千篇 一律的现象。(激发学生的设计的欲望,发展学生的个性。)

5、教师亲身示范文化衫的设计制作步骤:展示一件空白文化衫,用手蘸颜料在上面拍印掌印,让学生也参与制作。教师示范的时候提出设计文化衫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主题是什么?

(2)运用什么图案?

(3)如何搭配色彩?

(设计意图:简单的示范让学生感受轻松的氛围,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大胆的表现个性和创意。)

三、设计实践,展示风采

教师提出设计要求:

(1)确定主题,尝试用绘画或剪贴等形式设计文化衫。

(2)要求:设计独特有新意,体现个性风格,比例适度,造型具有美感。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制作,小组长安排落实好任务,进行讨论、构思,并勾画草图。

教师巡回辅导。

四、欣赏评价,感受快乐

教师组织学生拿着自己组的作品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走秀展示,在走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评价各小组作品的优点有哪些?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等。学生走秀展示本组作品时,并派一代表介绍本组文化衫主题和特色,运用色彩的含义、图形的寓意、造型的特点。

设立奖项: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色彩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合作奖、最佳搭配奖……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同学们的反映颁发相对应的奖状。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制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评价问题的能力和享受评价的能力。)

板书设计:

设计文化衫

文化衫的图案:

教师范画:

(1)图形为主

(2)字符为主

(3)图文结合

太极文化产品设计 篇3

关键词:鹤鹿文化符号 盐城 文化产品 创新设计

一、鹤鹿文化符号溯源

1.鹤文化符号特征和内涵

鹤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出现,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7500年之前,据历史学家孙文政考证,位于东三省(齐齐哈尔) 地区的昂昂溪谷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原始先民采取鹤腿骨造成的乐器。这一时期鹤作为一种图腾文化的符号出现,继而得到进一步发展。

商周时期鹤文化符号的应用得以拓展,据考古考证,1976年在河南安阳地区发现了殷商时期的君主武丁夫人的妇好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品,其中包括一件玉鹤。玉鹤整体形态造型饱满,呈深褐色,通体雕有雷文和回纹,长颈自然下垂,似踌躇,似觅食之态,两翅微张,眼部为镂空小孔(图-1)。1981年在对商纣王的墓室挖掘中,在其墓室内的壁画上,也发现了鹤的形象。西周时期“鹤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在《诗经》就有多处关于鹤的叙述和描写,如“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和“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其意以鹤鸣比喻归隐贤能之士。再如,《周易.中孚》中也有“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的记载,指的就是鹤在无太阳的位置鸣叫,不喜炫耀自己。春秋战国时期鹤符号更多出现在青铜器上,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发现了郑公大墓,墓中出图了现在河南博物馆“镇馆之宝”——莲鹤方壶,可谓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典范之作,整体造型工艺精湛,纹饰细腻,结构复杂,壶体顶部莲花瓣之中“仙鹤”立于其上,欲展翅高飞之势,与青铜器整体造型相得益彰(图-2)。1978年在湖北省随州市城西曾侯乙墓挖掘中,出土了另外一件独具风格的青铜器“鹿角立鹤”,鹤整体形态为昂首伫立之状,长喙上翘呈钩状,树枝状的鹿角置于鹤头部,鹤鹿同型,具有美好的寓意,反映了古人对 “驾鹤归西”的思想(图-3)。

鹤文化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繁荣我们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与当时的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是道教的出现和形成,对鹤文化进入思想领域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如作为早期道教的一个重要的派别五斗米道教,其创始人张陵把自己修道的地方称之为鹤鸣山(今四川)。道教把长生不老作为修道的最高境界,所以运用鹤的喜飞、长寿的特点,把鹤与仙人、道士关联在一起。在《列仙传》和《搜神后记》中都有关于道士变成仙鹤和道士乘鹤之说。到了隋唐时期,关于鹤文化和鹤元素,在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中随处可考。唐代诗人崔颢“昔人以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刘禹锡的“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杜牧的 “清音迎晓日,秋思立寒蒲。”,李峤的 “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作为初唐书法四大家之一薛稷,不仅在书法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在文学和绘画领域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特别是在花鸟方面,以画鹤而见长,故李杜二人在看到薛稷的画后,盛赞“画色以欲尽,苍然犹出尘”。同时鹤也作为常见的文化符号,出现在漆器、丝织品、陶瓷工艺和金银器之上。

明清时期鹤文化的发展趋于多元化,已经渗透到生活中各个领域。明清时期鹤作为一种珍禽瑞鸟,达官贵族纷纷供养于皇家园圃中,并且仙鹤图案作为皇家园林的吉祥纹样。清代鹤纹样作为文官一品的官服补子出现,鹤的地位被提升到仅次于龙凤。同时鹤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迅速进入其他领域,例如武术、体育之中,其中太极拳出现白鹤亮翅的动作,模仿鹤的动作进行健身。在日常生活中,把专为庆生的聚会被称之为“鹤会”。在园林建筑中称亭台楼阁等为白鹤亭、待鹤轩和黄鹤楼等。同时鹤更多承载着吉祥寓意,如与松柏在一起,有“松鹤延年”、“鹤寿松龄”之意。与乌龟在一起,代表着“龟鹤延年”之意。与梧桐、鹿在一起,往往代表着“六合迎春”之意等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鹤由基本图腾符号演变成品德高尚、吉祥长寿和富运长久的象征,在社会多种领域中广泛发展,在人们生活的世界里永久扎根。

2.鹿文化符号特征和内涵

最早关于鹿的记载,鹿主要是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据考古发现,早在170万年前元谋人遗址中发现了鹿骨等制作的原始器具。在生产力及其低下的条件下,原始人主要以捕猎为生,作为捕猎的对象,除马、水牛之外,最主要的就是鹿,人们把吃剩的骨头制成各种骨器工具,用以抵御外敌。据史料考证,殷商时期殷纣王曾建造规模庞大的鹿苑,用以圈养捕猎而获的鹿。商代用鹿骨做占卜,今天在殷商遗址考古中发现一定数量鹿角上刻有特殊的文字符号。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玉器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有“君子以玉比德”之说,玉器的种类繁多,有玉璧、玉龙、玉璜等,其中玉鹿的形象也较为常见,就其形式可以分为跪式和立式两大类,尤其战国时期奔鹿形象的出现,一改前代常态,经过艺术美化过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活灵活现,成为后世鹿的形象的典范(图-4)。

所谓“秦砖汉瓦”是对秦汉时期建筑装饰的真实写照,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极大的关系。就其瓦当而言,秦代的瓦当由半圆形向圆形演变,而汉代则主要流行圆形瓦当。瓦当的各种装饰也较为丰富,主要包括卷云纹、动物纹、四神纹、文字等形式,在动物纹中,鹿纹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类别。鹿的形态各异,活泼灵动,有立鹿、奔鹿、卧鹿、对鹿等多种形象符号(图-5、6)。唐宋时期是民族文化大发展和大交流时期,艺术的种类和形象也趋于多样化,鹿纹的装饰也较为常见,如金银器、丝织品、陶瓷等都有所表现,如唐代连珠鹿纹錦,以对鹿的形象出现,形象乖巧灵秀,再加上脖子上飘逸丝带,更添几分拟人的色彩(图-7)。

明清时期鹿的形象符号更加趋于生活化和多元化,更多承载着吉祥的寓意,常与蝙蝠、鹤、松柏等形象结合在一起,并取之“鹿”与“禄”谐音之意,常有加官进禄、福寿延年、鹤鹿同春、福禄寿三星拜喜之意。总体而言,鹿作为一种“灵兽”、“瑞兽”、“神兽”等,象征着美好的寓意而深入人心。

二、盐城的鹤鹿结缘

盐城市地处江省中东部,是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和长三角发展战略的中心城市,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是江苏省拥有海岸线最长的城市,广阔的湿地滩涂面积是野生动物们生长和繁殖的“天然王国”,形成了独具特色海洋生态圈。盐城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城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江苏盐城湿地珍禽(丹顶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麋鹿又称“四不像”,因其具有骆驼、马、驴和鹿四种动物的身体特征,因而得名。麋鹿作为野生动物的存在,在中国有着数百万年的历史,现已发现距今200万年前的麋鹿化石。1960年盐城大丰地区(新团、大龙、三圩等地)陆续发现了麋鹿化石,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史料记载,江苏省盐城市曾是麋鹿的故乡。野生麋鹿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沿海地区,清朝初年由于八国联军入侵等原因,野生麋鹿在中华的大地上一度绝迹。1984年,在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努力下,国家林业部门组织动植物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对盐城大丰滩涂湿地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最终确立盐城大丰是麋鹿生存的绝佳场所。麋鹿喜好生活在温润潮湿的湿地环境,同是它也喜好海水,喜欢衔食海水里面的海藻,而大丰广阔的湿地滩涂资源成为野生麋鹿生活栖息的最佳港湾。1986年从英国伦敦动物园分8个集装箱将42只麋鹿,经广州、上海最后转运到大丰自然保护区,放养自然保护区的麋鹿生长良好。1997年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正式提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2011年,中国拥有2000多只麋鹿,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大丰、湖北石首、河南原阳等地,其中大丰保护区拥有648头之多,其中在2003年,世界上第一头纯野生麋鹿也诞生于盐城大丰自然保护区内。近30年来,其他国家野生麋鹿群数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而位于大丰的野生麋鹿种群数量增加了2.5倍,成为全球麋鹿种群扩大的典范。

2012年盐城着力打造盐城旅游品牌形象,提出了“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故乡”的口号,同时市政府也明确提出打造盐城绿色湿地文化,白色海盐文化,蓝色海洋文化,红色旅游文化的四色“城市名片”,而麋鹿和丹顶鹤无疑是湿地文化打造的重点。盐城与丹顶鹤结缘得益于盐城得天独厚的湿地和滩涂资源。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家喻户晓的一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曲曾感动过无数人的心,而歌曲的故事原型就是在盐城射阳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工作过的东北训鹤小姑娘徐秀娟,为了寻找迷失的丹顶鹤而不幸遇难。同时这首歌曲也是盐城首部微电影《盐城之恋》的主题曲,该片获得“2012年中国旅游风上榜旅游宣传片TOP10”。早在1960年,每年约有1600多只丹顶鹤在盐城市射阳滩涂和湿地度过寒冷的冬季。198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确立江苏省省级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2007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保护区正式更名为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鹤鹿文化产品创新设计实证

丹顶鹤和麋鹿作为盐城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早已深入人心。通过对地域形象符号的挖掘和提取,以夸张、变形和概括的手法,以产品创新思维的视角进行构思,着力挖掘地域文化资源,进而进行推广盐城地域文化的品牌形象,为盐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实证设计一:

此设计作品为系列U盘设计,整体设计开门见山,以盐城的地域代表符号麋鹿为切入点,捕捉麋鹿在生活中最为典型的头部姿态,提取麋鹿脸部,头部,角部的一些剪影,采用剪纸的阴刻和阳刻的手法,大胆提取和概括。U盘正面刻有关于麋鹿的一些优美诗句,提高产品的文化属性。反面设有USB接口。整体设计时尚,简约而又不失文化属性,作为文化创意产品也具较好的可行性和市场价值。

实证设计二:

旅游纪念品设计作为文化产品的一个重要类别,它不仅有着一定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就有一定纪念意义,更多的通过产品唤起人们的美好记忆。此系列设计为旅游纪念印章设计,作为印章它兼具有实用和纪念两层意义,整体产品外形来源于丹顶鹤和麋鹿的形象,造型中提取鹤的仰天长啸与麋鹿半蹲的动态,以钻石切面的形式手法表现。底部印章部位采用圆形的结构,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设置自己需要的篆刻内容。

实证设计三:

此设计为丹顶鹤主题的工艺盆栽设计,产品通过捕捉鹤的生活环境的缩影,单鹤仰天长啸,双鹤与群鹤嬉戏造型,材质选取榉木。其设计充分体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让生活变得多趣多味。

实证设计四:

此设计为多功能门票设计,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构思。其一,材料方面,此设计所用材料并非常见的纸质材料,而是采用pvc塑料,景区门票一方面作为检入的凭证,同时也就有一定的收藏意义。相对于纸质门票,pvc材料门票使用的寿命更长,经过二维码扫描检票之后,游客可以将检过之后的票作为书签之用,既体现绿色环保的理念,同时也可以隐形扩大景区的宣传记忆。二是游客手机扫描门票上面的二维码,通过手机网络,可以帮助游客完成景点解说的任务。三是门票采用正副票分离的方式,只要沿着虚线轻轻一掰,正副票自然分离,分离后正票可以做书签实用,副票的右上角有一小孔,可以穿到钥匙串上,不失一件完美的挂件。所以整体设计构思巧妙,充分彰显人性化设计理念,同时起到宣传低碳环保的思想。

实证设计五:

此设计为麋鹿主题系列茶具设计,茶具以麋鹿为切入点。麋鹿的动作姿态在生活中是多变的,如趴着、站立、奔跑等,此系列产品造型元素有感于奔跑的麋鹿,提取了麋鹿在奔跑的造型,体现了麋鹿在奔跑时的灵动性,将提取的形象与茶壶、茶杯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使茶具多了一种动态美。壶和杯上都题有诗句,文字出自唐代李贺的《仙人》,此诗中也有对鹿的描写,因为鹿是道家和仙家的坐骑,是神灵仙境中的一员,所以《仙人》和鹿具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臧廷秋,吴丽华. 鹤鹿文化现象演变述论[J].理论观察,2011(3).

[2]马国良.丹顶鹤的文化现象[J].理论观察.2004(4).

[3]王媛.盐城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4]施建石.盐城印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5]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6]江牧.工业设计仿生的价值所在[J].装饰,2013(4).

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 篇4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它或者表现于物质载体, 如建筑、雕塑、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或者表现于语言文字;或者表现于抽象的性格、能力、民族心态、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标准;或者表现于各种知识信息的积累、贮存。总之,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进程中积累起来流传下去, 在流传中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文化积淀。人们今天的创造活动, 明天就会积淀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形成新的文化遗存的同时, 又以自己的历史存在影响着未来的文明。

传统文化是不能抹杀的。人类文化没有继承就发展不了。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传统文化中生活、成长。每一个人都是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哺育下成长的,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无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本把儒家思想化为相互协作的群体意识, 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众所周知, 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我们要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促进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二、中国传统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特征

1. 装饰性

中国的造型艺术承袭了中国传统美术观。中国元素不仅在外观方面可以为产品设计所运用, 内涵的延展更是中国元素的精髓。数千年中国文化的积淀、哲学思想的升华, 使元素中蕴含了丰富的语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使“中国”这个大品牌有着永恒、智慧、工艺精湛以及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中国元素在产品造型、装饰等方面赋予了产品强烈的审美性与文化性。

2. 地域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元素可以运用在设计当中, 我们取其中一个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来探讨在产品中的体现。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 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 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徽派建筑艺术风格, 可以概括为:自然古朴, 隐僻主的典雅。不矫珠筑珠饰, 不做作, 自自然然, 顺乎形势, 与大自然保持和谐, 以大自然为依皈;不趋时势, 不赶时髦, 不务时兴, 此谓之自然。笃守古制, 信守传统, 推崇儒教, 兼蓄道、释, 坚持宗族法规, 崇奉风水, 追求朴素淳真, 此谓之古朴。依山傍水、背山面水是徽派建筑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客观反映, 也是其之所以获得自然禀赋的基本条件。这是造成徽派建筑具有隐僻特色的重要原因。运用这样的形式在我们的产品设计上也是非常具有民俗传统特色的设计, 能与我们的产品设计融合的特别好。

3. 符号性

喜多俊之是一位世界知名日本籍设计大师, 他在1969年着手研究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与日本工艺灯相关的设计主题。传统工艺材料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濒临失传的日本传统工艺和材料运用于现代设计证是喜多俊之一直以来所积极推动的。早在1983年味意大利i Guzzini品牌设计的TAKO灯具, 他就大胆采用了日本传统手工纸, 在当时塑料全盛的时代是一个相当新奇的尝试, 还特地请来在日本已为数不多的工匠专门制作, 很快这种独具风格的灯具便广为流行起来。

上述可见, 在喜多俊之的设计中绝不是对传统卫华符号或图形的简单相加, 而是基于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切领悟而进行创造性的合理运用。这种设计的成功也进一步印证了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设计应更多地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 而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一起变化的设计要素相承接, 无疑是现代设计追求本土个性特色的必由之路。

三、传统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 应用的方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 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元素越来越成为设计者们构思和设计实践的方向。现代艺术设计呈现“传统文化与地域化”的特征, 当我们重新审视自己, 便会发现我们的传统艺术积蓄着种种丰沛的可以借鉴的设计元素。

(1) 变化与统一。也称多样与协调。在传统图案的美学规律中, 即是在统一中强调变化, 又在变化中追求统一。

(2) 对称与均衡。对称即均齐, 是同形同量的组合, 是各元素在形状、色彩、肌理、质量、面积和位置等方面绝对的平衡相等。均衡即平衡, 是同量而不同形的构成组合, 是指形体在不同位置上量点与力点在视觉心理上的平衡, 是内在的统一美, 是两个不均等的元素通过选择一个相应的支持点而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效果。

(3) 节奏与韵律。条理与反复构成了图案的节奏韵律, 若条理、重复的形式表达不同, 其节奏与韵律所烘托的氛围也不尽相同。

(4) 条理与重复。在传统图案造型中那些如点、线、面秩序排列的构成规律、色彩中呈现出的冷暖、明暗、浓淡变化等画面现象都是条理与重复在图案构成形式上所表现出的特点。反复是指相同、相似的传统形象或单元以某种形式有规律的重复排列, 给人以单纯、整齐的美感。

2. 应用传统元素在产品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去伪存真, 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使我们处在了一个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世界, 它们所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各种艺术形式的涌入,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怎样处理好现代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 是我们大家要去思考的问题。对外国带来的现代艺术单纯的奉行“拿来主义”, 纯粹的模仿、简单的挪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个性, 传统元素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然而, 我们要去发扬这些传统文化, 并不意味着拘泥, 完全照抄, 我们必须要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去审视它, 所以我们要不断创新, 结合企业精神与社会的实际需要来进行产品设计,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

(2) 以不断发展的眼光, 与时俱进, 推动国际化的进程

当今的时代, 人们的欣赏水平不断地提高, 使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趋向同质化。中国的品牌要走出国门, 必须具备自身的独特文化, 必须要做到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考虑国际化的设计语言, 要了解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不同风俗、文化背景, 这样才能使它具有世界性。

而在东方文化的范畴里,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被视为一道的独特景观, 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也丝毫不会逊色, 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因此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之中, 必定会使企业形象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而且更加让国外人瞩目, 推动企业在国际化中的进程。

四、结束语

以上是对现代产品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方面所提出的一些改进和完善的观点以及方法, 从而能创作出具有深层文化底蕴, 并带有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的产品设计。这样的现代产品不但具有经典性、前瞻性, 同时也能更好的宣传及提升企业理念形象, 提升商业价值, 使我国更多的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国际化的竞争。而如何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为现代设计服务, 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 然而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还停留在初始阶段, 这是我们应该继续探求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空间研究《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解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段进编著

[2]《日本人与日本传统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05出版王彦良编著

[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北京大学出版社张英金舒年编著

谈电影产品的文化演进设计论文 篇5

摘要:如果视动画电影创作为电影产品设计,有效整合他域文化资源,将产生独特的创新视角和与众不同的创意。本文以定格动画《魔弦传说》引入,剖析动画创作中对文化足够尊崇上的演绎、创新和体系性的转化,探讨文化个性与成熟动画电影模式创作的可融合关系。

关键词:民族文化个性;定格动画;电影产品设计

定格动画《魔弦传说》是由美国莱卡公司融合日本异域文化特色,创作的超越现实逻辑,具有独特文化演进创意的优秀作品(以“主人公”名简称“KUBO”)。创作团队将成熟的美国动画运作模式视为设计平台,专注“电影产品设计”原始的设计理念。设计尊崇日本文化的“天人合一,回归自然”,赋予电影以独特文化特色的创新灵魂,“以体系化的进程,努力设计以人为本的独特电影产品”。将“日本文化的民族个性”融入异域文化演进的“电影产品设计”,从而召唤出特异的人性情感与艺术表现。

一、“KUBO”动画电影矛盾冲突的创意——物象

1.盲与明的矛盾冲突对于久保独眼的形象设计,导演柯奈特觉得遵循了日本美学词汇WabiSabi(侘寂)——“不完美的美”。意在不刻意突出装饰和外表的美,呼吁我们看到事物质朴的内在,这种美能够经历时间考验的本质。久保独眼的设计似也是参考了高畑勋的动画《怪物鬼太郎》(の鬼太郎,1968)。主人公的造型设计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随着故事叙事情节的展开,我们会发现这是影片最大的情感冲突的铺垫。2.“小”与“大”的矛盾冲突(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影片处处彰显日本民族对器物、万物大小的信奉与追求。日本人信奉“小”能胜“大”。所造器物在功能相同时总是更为小巧与精致;而国民性是膨胀的,信奉“小”可以变“大”。总赋予小的器物以更多的功能,表现对“大”的无限追求与至高崇尚。“小”是现实生存状态,“大”则是精神价值追求。1小孩与大妖怪:因饥饿或战死沙场的亡灵尸骨组成的巨骸怪,作为奥德赛之路上艰难险阻,仿照歌川国芳的名作《相马之古内裏》,成为日本武士对抗的对象。小纸人与大甲虫:红色的将军小纸人在整个冒险过程中伴随久保左右,并在后期成为久保的重要引路人,隐喻久保的强大内心。小船与大浪:模拟葛饰北斋的代表作品《神奈川冲浪里》的波浪,凸显母子的情深意切,生活经过磨难,隐喻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抗争。小叶与大船:二弦能乐召唤自然的魔力,将微不足道的叶片化为美丽的承载生命的大船。3.简与繁的矛盾冲突(1)奇幻的纸人创意:简单的纸人角色,隐喻久保的内心由无知少年成长为独立与邪恶势力对抗的少年英雄,最后能够用爱与回忆感化敌人,无疑是一次突破性的成长。(2)二弦能乐之幽玄:演奏能乐之“三味线”艺术集成了优雅之美的花、幽玄等精粹。从能直接诉诸心、不用语言表达的思想,从久保的身后移动到听者内心的不闻不见的悟性当中,瞬息即逝,难以遗忘。(3)效仿大量浮世绘(FloatingWorld)的绘画风格和雕版印刷风格的环境设定,致敬了日本著名的版画艺术家葛饰北斋、版画大师斋藤清。符合西方审美的豪壮绚烂、强烈的自我表现倾向。处处透视出“繁”中含“简”的精炼自然,简化的大自然形状的艺术风格。4.日本文化的矛盾个性、善与恶的矛盾冲突影片的冲突就在善与恶、温柔的亲情与残酷的亲情两极里如鬼火般的跳跃。如日本忍者系的母亲的两姐妹,戴着恐怖的能剧演员面具“能面”,充满了东西合璧的忍者和女巫的混血。我们无从知道,面具后的那张脸是什么样?双目失明?抑或和她们的姐妹一样,有着一双美丽的眼睛呢?设计上避开剧情的矛盾,让人物形象更加和风化。

二、“KUBO”动画电影自然与统一的美

贯穿于“KUBO”动画电影的始终,我们有这样的`他者认同。日本文化灵动地凝结、定格在一起,形成动画本身的美,古板地堆放文化元素,将失去固有的文化鲜度。1.简素日本文化区别于西方豪壮绚烂、宏大华丽,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倾向,崇尚简素枯淡、孤寂幽玄,具有强烈的自我抑制倾向,仍具有世界价值。如西方“包豪斯”设计风格的文化,乔布斯的苹果文化又何尝不是以简为美呢?“简约之美”为设计理念的苹果公司,创意是体系化的,不是独立的2。而富于体系化的民族个性文化灵魂,才是完美的“电影产品设计”。自然与统一的美,同样也体现于美国的文化产品,同样也是美国电影推向世界电影的元素。电影中精华版日本民族文化的场景设计收录了大半个日本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福井县的苏洞门;白川乡的“合掌造”建筑;北海道的麦田;古都京都的街景;和歌山县的熊野古道;山梨县的河口湖放的水灯;山形县的藏王滑雪场;京都岚山的嵯峨竹林;奈良法隆寺等等。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巧妙的重组和创新,更好的为剧情服务,直接或间接推动故事发展,让人眼前一亮。2.情感体验、简约之美与自然统一电影开篇的精彩段落中,通过久保在村民面前演绎能乐,以折纸小人演绎故事的形式,交代了久保已故父亲的冒险事迹。巧妙地融入了观者、创作者的个人设计情感体验,带来强烈的视觉观感。日本的折纸艺术,如折纸艺术家神谷哲史的帖子风靡网络,各种巨型猛兽、现代化机械,都可以用一张纸折叠完成,令人叹为观止。创作者两次用到金鹭以承载死者的灵魂,送它们去任何要去的地方。与中国的孔明灯的寄托哀思功能类似,影片结尾,可以看到金鹭与纸灯同时出现。正如苹果产品设计师想要达到“简约之美”的设计理念,所面临的令人意想不到的现实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工作。“能乐”、“净琉璃”的简单纸人演绎中,定格设计师大量的工作对于折纸艺术的尊崇与动作的反复推演,才使得设计融入了创作者的丰富的个人情感体验。定格动画技术用于改善观者的电影体现,而且技术所讲的语言方便观者理解。插上“纸鸟大翅膀”自由地飞翔,只会引发观者由衷的会心微笑,形成心灵的共鸣。融入观者、创作者的个性体验:“KUBO”的设计融入日本民族的文化审美心理和人文形象的塑造,具备“日本民族个性”的审美价值。承受传统与现代双重文化交融的同时,也孕育了新的创新活力。个人情感经验是对生命的记忆来自成长的经历、对环境的感悟和视觉经验、反思与创造,是非常真切的个人主观感受。根据个人经验出发做的设计,具有普适性,在个人的经验里会包含观者的同样需求。“KUBO”的设计者用自己本性的表达方式,将设计者的个人情感体验凝聚在其所设计的个性形象中,因此获得生命。

三、最大的情感冲突:人情与义理

(影片叙事情节的升华)就是这样一种“日本式的情感冲突”天然形成了电影最大的悬念与波澜起伏,感动所有的观者。设计本天成,自然来雕琢。1.母亲的情、父亲的恩在日本人的心理结构中,几乎不存在弗洛伊德心理学中那种主宰一切的父亲——另一方面,丈夫却希望妻子始终像“贵妇人”支撑全家。但事实上,日本的女性又是社会关系的弱势群体,这就是一种情感冲突。久保母亲的角色设计,为爱情与家族反目成仇,确像性格刚毅的“贵妇人”,给人既神秘又悲伤的深刻印象。非常具有日本特色的表情设计,总令人联想起日本的歌舞伎:令人震慑的眼神、下垂的眉毛,呈现出强烈的悲伤。2.主宰一切的恩与义理(“主宰一切的恩”与“父母的恩情”的矛盾冲突)(1)“久保”被父辈夺去一只“眼睛”用于“修炼成仙”,影片伊始的情感基调是“哀怨”。留给影片观者最大的情感悬念是“父辈”夺取亲人的“眼睛”,极端地残酷剥夺亲人的光明。(2)日本人对于“义务”(孝)与“义理”的基本观念,正像美国人眼中的金钱债务一样,如阴影般时刻笼罩心头。对非近亲(如伯父母、表兄妹等)的义理责任,是为了报答他们的共同祖先的恩。3(3)也许我们认为,悲剧的全部责任显然是“偷走眼睛”的伯父。孝道与义理常常会与其他道德发生冲突,成了必须履行的义务,甚至包括宽宥父母的恶行或无德。区别于义理与报恩在日本的“无条件”,中国的忠孝之上有更高的“仁”。传统日本文化中,父辈可违反人性的“仁”,而去追求“眼”。(4)正如日本履行孝道“义理”是件为难而“不愿意”做的事。我们看到影片的情感冲突演化为家族成员间相当露骨的相互怨恨。人之共性的追求光明、自由与独立与日本的“无条件”报恩与义理产生强烈的矛盾、冲突。大家都在为“久保”呐喊,“世界观者”看来,这样的日本传统与文化的“民族文化个性”就是应该“挣脱”、“演进”。

四、结论

太极文化产品设计 篇6

一、学校表层文化建设——和谐物理环境,形成文化暗示

学校借助校园改造工程的开始,进行校园文化策划,打造秀外慧中,特色明显的绿色校园。学校以西禅古寺后山遗址龟岗南北延长线为中轴,先是中国古代庠序的布局,突出对称和谐之美。东西分别为教学区与运动区,中片为文化功能区,普植桂花取折桂登科之意,院士路、博士路贯通南北,体现我校科技教育的特色。以象征新锐人才展翅高飞为代表物的雄鹰除了被设计成为校服标识的一部分外、在学校的校门、墙报栏、围栏也处处可见。步入校园,雕塑、花坛错落有致,荷塘、喷泉逸静优雅,小桥、凉亭搭配和谐,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清新宜人的水墨画。在校园内有一座古树葱笼、别具景致的山岗,它就是四中著名的龟岗。广州四中利用龟岗和西禅古井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背景,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龟岗上添上山石、流水,修起了清朝道光秀才陈其锟的题字,按原型重塑了石龟头,修葺了绿瓦亭,在岗上竖起了文字简介,重塑了龟岗的历史风貌。同时把它作为爱校强区教育的活教材,通过校史知识讲座、西关民俗风情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和校本课程教育,激发了学生对西关悠久历史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爱我四中爱我荔湾的情感。

二、学校中层文化建设——以制度、课程为载体

秉承以人为本理念,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我校在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管”与“理”并重,赋予制度以精神文化的色彩做了大胆尝试。一是在制度中突出学校的目标追求、价值观念,让学校师生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二是建立和完善规范、民主、精细、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用领导干部廉洁公正的人格力量和勤勉敬业的模范行为来凝聚人心,用教师群体和谐团结的人际关系来激励人心,用党政工团多办实事的真情实意来温暖人心,努力使学校管理制度适应师生发展之需求;三是引入了项目管理机制,全面推动学校内部的层级管理由单向封闭的多层级宝塔结构向扁平式的自我管理体系转变,学校整体运作在适当的监管下,充分发掘人力资源优势,体现出自主、自动、自为的高效性。

打造特色课程,培养特长人才。学校是利用课程育人的场所,所以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设特色课程体系。我们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立足校本,科学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在高质量地实施必修课的同时,适应性地开设选修课,个性化地创设校本课程,广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重视蕴藏于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中的隐性课程的建设。我校目前开设了团体心理游戏、课本剧的编写与表演、中国象棋与博弈论、中国旅游常识、电影特技中的物理知识、兴趣交谊舞、日语初级班等26个极富特色,颇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程。

三、学校深层文化建设——凝练学校精神文化,构建滋养师生精神的文化场

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我校将抽象的学校精神物化成具体的、显性的“校歌、校徽、校色”等校品系列,使学校精神为广大师生所理解、感化,进而转化为行动的力量。广州四中校徽简约而意味深远,由经过艺术变形的“4”和“中”构成一艘抽象的帆船,寓意着四中学子扬起青春之帆,在知识的海洋中劈浪前进,用最坚定的意志勇往直前、追求真理、博学多才,成为一专多能之新锐。四方者,纵横万里、博采众长。具体表现为用最宽广的视野把握时代,忠诚祖国、胸怀人类,成为兼济天下之栋梁。广州四中校色是紫蓝色,紫色代表高尚、改革,蓝色代表和谐、理想、传统,紫色和蓝色体现了四中教育教学注重传统,重视德育,追求创新,讲究和谐的特点。紫蓝色成为广州四中学生校服的主色,校服胸前是一只抽象的雄鹰,寓意四中学生蓄势待发,展翅高飞,与校徽配搭的校服图案寓意“乘风破浪会有时,展翅冲天在今朝”。

进入二十一世纪,学校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确定了具有四中特色的校园文化核心——“崇礼明德,日知日新;重道尊贤,亦师亦友;治文学理,求美求真;强体塑艺,且刚且柔”。

太极文化产品设计 篇7

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 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作为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 是人类最广泛的活动之一, 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尤其是奥林匹克运动, 吸引着无数人的关注和参与。奥林匹克精神已经超越体育运动的范畴, 成为全人类的一种极为宝贵的精神意志。而设计作为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艺术形式, 与体育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到现代奥林匹克五环旗帜在全世界的飘扬, 设计艺术始终和奥林匹克运动互相促动, 充分展示出了它的无穷魅力。

基于体育运动的普及性和覆盖面, 其设计文化的影响也十分广泛。对于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来说, 关于体育文化的艺术设计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机遇和平台。体育设计作品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意义, 同时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和独有的个性品质。

一、体育“推”设计

现代体育运动推动了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体育活动的开展, 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和交流提高的机会。诸如奥林匹克运动会、亚洲运动会、全国运动会、城市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等各类综合性运动会的举办;世界杯足球赛、世界排球锦标赛、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等各类单项运动会的举办;各个省、市、系统、机关、学校等各项运动会的举办等都给艺术设计带来了太多的机遇, 也有力地促进了设计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以及设计产业的拓展。

首先, 体育活动为设计艺术提供了比赛和展览的机遇。每当大型的体育赛事举办, 都会给艺术设计提供广泛的展示空间。从标志、吉祥物、招贴画, 甚至到各种应用设计乃至比赛场馆的建筑设计等, 都会通过公开征集或招标的竞赛方式来获得理想的设计方案。除此之外, 通常还会围绕重要的体育赛事而举办各种类型的设计作品、艺术作品的展览活动。如2008北京奥运会前后, 围绕北京奥运会举办的各类设计比赛和展览活动可谓层出不穷、举不胜举。

其次, 体育为设计构建了交流发展和切磋提高的平台。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重大赛事活动的会徽、吉祥物、招贴画等的征集, 一般都会引来海内外设计师的广泛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征集, 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作品1994件, 在这些作品中, 有的来自世界著名的设计公司, 有的则是享誉全球的设计师, 他们中间有的曾参加往届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国际重大赛事的相关设计。2010年在广州举办的第十六届亚运会和2005在南京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 也分别收到海内外设计师和社会各界的应征作品2555件和1304件[1]。设计师们对运动会的重要设计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在这些由体育赛事构建的设计平台上,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历的设计师们为了同一个目标, 通过对作品的相交流、相切磋, 使得不同角度、不同手法、不同风格的设计作品相互碰撞, 有力地推动了艺术设计的发展。对于设计师个人而言, 这是极其难得的参与和提高的机会, 而对于中国设计来说, 这是对中国设计艺术整体发展的有力推动。

二、设计“推”体育

奥运会在政治及经济上的强大影响力, 既促进了专业体育运动的发展, 也带动了大众体育活动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体育运动还只是贵族阶级的专利, 只有有钱、有闲的贵族阶级才玩得起网球、马术、曲棍球、高尔夫球等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奥运会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运动会把“运动的观念”推广到千家万户。时至今日, 体育运动已作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项目得到了最大范围的普及。这其中, 艺术设计的推动作用必不可少, 可谓功不可没。

另外, 体育文化的交流也与艺术设计的关系日益密切。正如中国古代秦汉体育文化、唐代体育文化的繁荣昭示着国泰民安、开拓进取的社会景象, 古罗马的体育文化显示的也是西方民族勇于开拓、自由竞技的人文精神。现代社会“奥林匹克”精神已经深入人心, 在此基础上的更多娱乐、休闲形式的体育项目更是给体育文化带来了更多的人文内涵。值得研究的是, 体育文化对于产品的观念价值的提升作用越来越惊人, 这从近二十年来奥运会吸引了多少观众, 投入了多少资金, 产生了多少名牌、建造了多少体育建筑就可以看出。艺术设计在此过程中, 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可谓是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提升手段。在当代社会, 产品——设计艺术——体育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以服装为例, 体育运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进而对现代服装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运动服上, 随着大众体育时代的到来, 体育运动对服装的影响从运动服波及到了人们的日常着装形式。据研究表明, 人们现代生活中的休闲装即来自于对运动装的再设计, 这一点恐怕无人否认。

三、体育、设计共同“助推”文化

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体育文化迅速崛起, 各种体育产业也从最初的模仿西方逐渐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改革开放初期, 西方体育文化以席卷之势冲击着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阿迪达斯、乔丹、耐克等国外名牌主导中国体育市场, 这使得在体育文化的建构上我们处于学习和被动的状态。

随着中国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对于体育文化和资本的重视使相关设计产业迅猛发展, 日趋成熟, 建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体育名牌逐渐成为共识。体育服装品牌出现了李宁、邓亚萍、卓夫等成功范例, 各种国产健身器材、体育用品生产基地的建立, 体育休闲模特及服装设计大赛的举办等都表征着中国体育品牌开始走上了国际竞争的舞台。在体育广告中, 娱乐明星、体育明星等代言人成为设计的重要元素和内容, 引导着年轻人的消费和追逐 (见图1、图2) 。

譬如在1999年, 安踏公司聘请当时如日中天的乒乓球世界冠军孔令辉出任安踏品牌形象代言人, 迈出了市场先行的第一步, 知名度及销售业绩迅速提升。从“安踏”孔令辉的“我选择, 我喜欢”, “鸿星尔克”陈小春的“率真自我”, 到“贵人鸟”刘德华的“天地任我行”等, 我们看到国产体育品牌已经逐渐扬眉吐气, 开始与“阿迪达斯”、“耐克”等外国名牌分享广阔的中国市场。

世纪之交, 体育文化中的中国艺术设计更是如鱼得水, 相关设计理念更加普及。不仅是国际赛事, 各种国内运动会也纷纷借鉴西方的运作模式, 在广告设计、吉祥物设计、产品设计上充分运用民族特色为其带来商业增值效应。如在广东举办的中国第九届全国运动会, 吉祥物造型为极富岭南地域和文化特色的“南狮”狮头, 取名“威威”, 象征中国体育事业在新世纪威风八面, 走向新辉煌 (见图3) 。狮, 以其强壮身躯、威武形象, 自古以来就被中华民族视为百兽之王, 是驱害辟邪的吉祥物, 每逢喜庆必舞狮贺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中国舞狮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享誉世界。广东人舞的狮称南狮, 也叫醒狮, 顶生独角, 威猛雄壮, 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独角神兽, 其发源地是广东南海。用醒狮做吉祥物,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深远的文化精神, 寓意站起来的东方巨人已跨入新世纪, 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2]。在南京 (“金陵”) 召开的第十届全运会的吉祥物采用中国传统的祥瑞之兽麒麟作为题材, 吉祥物命名为“金麟”, 二者谐音, 构思巧妙, 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对于传统历史文化和传统造型艺术的深刻了解和灵活运用 (见图4)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的设计更是充分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 如在数量上选取五个吉祥物, 突破了往届奥运会吉祥物的数量。而这个“五”有多重意思, 在佛教文化中, “五”代表圆满, 而“五”也契合了中华文化中的“五行学说” (金木水火土) , 更与奥运标志“五环”遥相呼应, 表征着积极向上的奥运精神和文化艺术理念。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以广州的象征“五羊雕像”为主体轮廓设计, 以柔美上升的线条, 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 构图以抽象和具体相结合, 灵动、飘逸且不失稳重, 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 永不熄灭。吉祥物取名“乐羊羊”, 形象是运动时尚的五只羊, 分别取名“阿祥”、“阿和”、“阿如”、“阿意”、“乐羊羊”, 组成“祥和如意乐洋洋”, 表达了广州亚运会将给亚洲人民带来“吉祥、和谐、幸福、圆满和快乐”的美好祝愿, 同时也传达了运动会“和谐、激情”的理念[3] (见图5、图6、图7) 。

尽管社会各界对此设计曾有争议, 但重要的是事实已经表明它确实带来了不可否认的巨大商机。据悉奥运“福娃”的相关产品有六大类、三百多个品种, 已经远远超过3亿美元的预计规模。如果每个消费者买一个吉祥物, 其价值的10%用于体育运动和支持中国经济, 毋庸置疑其意义是深远的。当然, 这种全方位的经济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使中国的设计文化彰显于世界, 而且可以与西方设计更好地交流, 从而提高国内设计水平。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许多设计家做出的艰苦的努力和卓越的贡献。无论是运动场馆、会徽、吉祥物, 还是开、闭幕式, 都既有现代感又有民族文化内涵。此外, 还全方位成功完成了奥运火炬、奖牌、舞美、服装、旅游用品、建筑设施、城市景观以及城市规划等相关设计, 展示出无论是在经济还是科技或是设计水平方面, 中国都在努力赶超、跨越的新气象, 不仅获得国内的普遍认可, 同时获得了国际的盛赞与好评。这种不照搬国外设计、注重国人理念、融合多元文化、多学科、多专业的设计思想与理念, 为最终实现充分体现奥运主题、功能与景观、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完美结合的设计目标提供了前提保障, 同时也为中国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信息社会的体育文化, 全面开放的中国设计艺术, 必将给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更繁荣的前景。

摘要:体育与艺术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 体育需要设计来彰显它的文化精神与运动意义, 同时也为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平台;而艺术设计在服务体育的同时, 又借助体育发展、强大了自身。在两者的互动之中, 既弘扬了体育精神又繁荣了设计艺术, 共同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谢燕淞.体育与视觉形象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008 (04) :3页

[2]http://wenwen.soso.com

太极文化产品设计 篇8

1. 文化创意产品的国外需求规模。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 国外需求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67%, 其中出口占GDP比重达到36.1%。与我国庞大的进出口规模相比, 文化创意产品的对外贸易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量中所占的地位还微不足道。2006年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额为103.2亿美元, 只相当于同年进出口总量的0.59%, 出口为96.53亿美元, 相当于当年出口总量的将近1%。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服务产品进出口2 0 0 6年达到193亿美元, 约占当年进出口总量的1.1%, 出口76.4亿美元, 约占同年出口总量的0.7 5%。

尽管文化创意产品的国际贸易规模有限, 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还微不足道, 然而从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出口增长速度上看, 随着全球文化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我国在核心文化产品出口方面在2002年就位居世界第三, 达到52.75亿美元, 仅次于英国和美国。在7项核心文化产品种, 我国在图书和其他出版物、录制产品、视觉艺术产品、视听产品等5项产品的出口方面进入世界20强行列, 这5种产品的年均增长速度 (1994~2002) 在20强国家中都属于最快的。

与核心文化创意产品出口相同的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服务产品贸易的规模虽然有限个别项目的增长率有较大起伏, 但是平均增长速度十分可观, 即使是竞争力较低下的专有权利与特许费一项也有比较可观的增长 (见图1) 。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平衡表》, 世界贸易统计2007年报告

然而在看到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 有两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我国的出口及其不均衡, 有些产品的出口大大高于其他产品。如在核心文化产品中, 发展速度最快, 金额最大的产品是视觉艺术产品和视听产品。视觉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像、雕塑品、装饰品等, 视听产品则包括已曝光和冲洗的照相胶片、已曝光和冲洗的电影胶片、电视游戏带。中国的视听产品出口中99%是视频游戏, 其强大的竞争优势的确无人可敌。然而如果将视频游戏排除在外, 印度和其他高收入国家而不是中国将成为这类产品的最大出口国, 中国在核心文化创意产品出口世界排名第三的地位必将受到威胁。

与第一点相关联的第二个问题是, 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结构和层次。显然带动文化创意产品出口的主要产品相比较而言属于知识和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 而更能体现原创意含义和技术含量的产品如专有权利和特许费、文化遗产、影视、音乐、设计、表演艺术等还没有成为我国的主流出口产品。我国在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情况进一步说明了这一问题。图2显示与2003年相比, 2005年我国版权贸易逆差的总体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其中录音录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产品的逆差下降幅度较大, 分别从2003年的1159和145项下降至2005年的201和77项。然而应当看到的是我国在各类版权贸易上的逆差仍然在高位持续存在。各项版权贸易逆差在经历了持续的降落后2006年又有所回升, 特别是图书版权逆差是总逆差回升的主要来源。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

2. 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进口需求。

与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相比, 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进口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格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国际流动, 1994~2003》的报告, 2002年我国的核心文化产品进口世界排名为15, 国内对核心文化产品的进口需求只有11.13亿美元, 当年顺差达到41.62亿美元。在进入前20名核心文化产品进口大国中, 我国只是在报纸与期刊 (排名20) 、录制产品 (排名第七) 和视听产品 (排名第19) 三项产品中进入前20名。与排名前三位的美国 (153亿美元) 、英国 (78亿美元) 和德国 (41亿美元) 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属于核心文化产品消费小国。

在文化创意服务产品贸易方面, 我国的总体贸易情况呈现出逆差逐年上升的态势, 造成逆差的主要原因是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一项, 该项占文化创意服务贸易产品进口总额的56%以上, 并且这一项的逆差逐年增大。到2006年除了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的逆差逐年扩大外, 其他服务项目的贸易逆差已经全部转为顺差 (见图3) 。这一变化一方面说明我国在知识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差距在加大的同时, 其他大多数服务产品的竞争力在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服务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是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低于国外的需求。这再次说明我国从总体上讲是一个文化产品消费小国。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平衡表》

文化产品消费需求低下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时还反映了一个国家居民的生活质量。从以上数量分析得出的结果也证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结论, 即国民收入与文化产品的消费量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与这些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也是正相关关系。高收入国家 (9386美元以上, 世界银行, 2003) 不仅是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 占世界总额的近7 0%, 同时也是世界上主要文化产品的消费国。2002年高收入国家对核心文化创意产品的进口额占世界总额的73.2%, 达到440亿美元;而中高收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组国家的进口总共只有9 0亿美元。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分析

一个国家某种产品进出口规模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该产业的国内发展状况, 因而从文化创意产品国际贸易统计数据所得出的上述结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揭示了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规模和发展状况, 还说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所在。下面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的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

从市场规模看,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文化创意产品市场,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只是美国的5.46%, 英国的26.35%。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最大的部门是出版业, 市场规模达到186亿美元, 但也只是美国出版业的14.76%和英国的42.27%, 而其他行业的规模与美英相比则差距更大, 如音乐创作, 我国的市场规模只相当于美国的0.007%, 英国的0.02%。根据世界银行统计, 2005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44兆美元, 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6.1%。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占国内GDP的比例相当于全球比例的不到三分之一, 而美英都高于全球比例。

从市场消费潜力看, 即使是城镇居民对文化娱乐的支出也处在次要位置, 而中国广大的农村人口更没有能力消费对他们来说属于奢侈品的文化娱乐产品。国家统计局2006年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统计结果显示, 增长率在前三位的是交通通信、衣着和居住, 分别为15.1%、12.7%和11.8%。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增长了9.6%。同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率在前三的有居住、交通通讯和其他商品与服务, 分别为26.7%、17.9%和15.7%。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只增长了3.3%。而在这一项支出中, 教育的增长又起主要的带动作用。从一般理解上, 教育的支出应当促进文化产品的消费, 然而胡书东 (2006) 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面分析》中通过计量分析到出的结果表明, 教育支出对文化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存在统计上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 反而住房消费支出与文化消费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住房消费支出每增加1元, 文化消费支出就会减少0.11948元。可见中国居民收入增加部分的支出首先被用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 而文化产品作为人们需求结构中较高层次的消费, 不得不让位于住房、通信和衣着等消费需求。

浅谈“山寨文化”下的产品设计 篇9

首先, 我们讨论山寨文化的立场应该在一个中立的态度上而不应带有固有的私人感情和偏见。不同人心中有不同的“山寨”概念, 经常是各持己见, 有利也有弊。但究竟利和弊孰轻孰重呢?

先谈谈离我们产品设计比较近的“山寨机”吧。据有关方面最新统计, 山寨机占山为王, 市场占有率已接近30%。我们常常说山寨机质量差, 这不好那不好, 那么, 为什么竟然有那么多的人去追捧它呢?

有位知名的文化研究专家是这么说的。“山寨文化是草根文化、平民文化。山寨产品的显著特点一是廉价, 二是实用, 三是更新迅速。在小康社会还没有全面建成的今天, 草根阶层、平民阶层虽然收入低, 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高档时尚产品享受的欲望, 仍然时时在萌动。在不偷不抢不贪的前提下, 在无义之财绝不取的价值观下, 要想使用相对高档的、实用的产品, 唯一的‘正道’便是购买山寨产品。”但是我们看看周遭使用山寨机的朋友, 仔细看看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创新没有实质的用途。至于号称和某国外手机功能完全一样甚至超越人家的手机, 其粗糙的外观和拙劣的界面就是超越了?

网上更有段评论说, “山寨文化是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 并加以创新, 最终在外观、功能、价格等方面全面超越这个产品的一种现象。它的衍生物, 将打破手机的束缚, 而扩展到数码相机、鼠标、键盘等方面, 它的副产品同样可以在相关行业引发结构性震荡。这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炮火, 这是学比赶超的来福枪, 山寨文化在抄袭与超越的羊肠小道上一路狂奔, 尤其是挣脱了牌照的束缚, 握紧了低成本高回报的福祉之后, 它摧枯拉朽的震撼力与病毒营销的感染力, 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行业潜规则, 建立了以山寨文化为基础的价值序列。而且, 山寨文化深深地打上了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烙印, 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式山寨。” (百度知道——什么是山寨文化?)

这些文字精巧的评论说出了山寨出现、发展以及兴盛的一些原因。但是往往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虽然山寨文化, 山寨机的出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满足了一部分人的需要, 同时给厂商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但是这些山寨产品真如他们所说的在外观、功能、价格等方面全面超越原有产品, 是一种“创新”吗?他们的高速发展对我们产品设计者真产生了促进产品设计发展的积极作用吗?

2 山寨文化的“化学反应”

2005年6月比亚迪F3上市, 这款车不但在外观上与丰田花冠如出一辙, 连汽车零部件都能和丰田花冠通用, 甚至换上丰田的车标后, 不仔细观察就不能看出是“冒牌货”, 比亚迪F3具有“中国版花冠”之誉可谓是实至名归。而F3的模仿趋势在F6身上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曾经被比亚迪宣称要造全国最低价汽车的F1, 一亮相即被疑为模仿丰田在欧洲和PSA集团合作研发的一款名叫Aygo小型车。继而, F8被曝出仿照奔驰C级和雷诺梅甘娜CC, 等等。

由此可见, 比亚迪在汽车行业一直沿袭着模仿的“光荣”传统, 王传福曾在公开场合说:“我们大量使用非专利的技术, 非专利技术的组合集成就是我们的创新。知识产权要尊重, 但可以回避。”王传福认为, 小智慧体现在对专利侵权的规避上。“譬如说汽车的外观专利有5幅照片, 前面、后面、侧面、正上方和斜上方, 这5幅里面都是相似的, 你就可能是侵权的, 但只要其中有1幅照片风格完全不一样, 其余的完全一样也不侵权。”可见, 比亚迪的博采众长则更多的是挪用, 将别人的技术、外形直接应用在自己的产品中, 反正只要不涉及官司即为抄袭有理, 只要学会规避便是自主研发。

但是, 更令人欷歔的是在最新一轮福布斯百夫榜上, 王传福一跃成为中国内地首富。与此同时他也成为山寨文化、山寨企业顶礼膜拜的人物。人们不仅要问山寨文化带来如此高效益何尝不是利大于弊呢?

从中国版花冠到中国版凯美瑞, 比亚迪似乎与丰田较上了劲, 事实上, 借助丰田的品牌效应占领市场才是比亚迪的真实目的。尽管丰田公司对此未提出异议,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模仿之风也大肆盛行, 但仿制毕竟是有风险的, 而且也不利于一个品牌的长远发展。回忆下富比案你会发现并不是每一次都是那么幸运的, 造成的后果显而易见, 在经济损失的情况下名声也大打折扣。一位丰田汽车4S店总经理表示, 丰田之所以至今没有做出回应, 是因为无论是产品还是品牌, 二者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并且在消费群体上面, 二者也不存在交集, 丰田汽车也根本没有把比亚迪当做竞争对手。可如果有一天, 一旦具有利益的纷争出现, 谁又能保证丰田不是下一个富士康呢?

这只是个典型的案例, 在中国山寨市场上模仿他人之作的比比皆是。至于他们所说的创新只不过是借鉴了别人成功的经验来捞点关注率罢了。“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山寨的本质是模仿, 通过借别人的势, 博一点关注。这些创新并不是真正的创新, 在企业利益来讲王传福荣登中国首富, 获得了成功;但是对于一个工业设计者来说, 山寨文化拘束了设计师本身的原创设计思维, 拿来主义的思想将在他们内心深处扎下根来, 试问这是何其恐怖的一种现象。

一个国家的创新, 尤其是产品设计的创新都是靠抄靠走“擦边球”的形式, 那么这个产业何来希望?山寨文化很大程度是一部分人走捷径的心态, 但是科学从来没有走捷径, 中国发展社会主义还要创立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个靠模仿的产业是不会有未来的。

3 作为一名工业设计者应如何应对

山寨文化在目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还是可能长期存在着的, 因为有利益的驱使, 山寨文化不可能就此消亡。但是, 作为一名工业设计者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冲击呢?是走山寨化的道路?还是走自己的原创设计?

首先, 对于现代意义的山寨文化我们不能只看现象, 不看本质;只看反面不看正面;不能凭主观和感受对待它, 而不从客观和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它。我们不能说完全不去吸收人家优势设计中好的一面, 要看到山寨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性, 在群众中有着很高的消费人群, 是因为其在改良的过程中更好地人性化了这一产品。

天语手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它原本也只是个“山寨手机”, 但它在“山寨”过程中不断创新, 研制出了自己的特色产品, 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很快成了我国手机品牌中的佼佼者。

其次, 要看到工业设计创新在市场竞争中的巨大作用, 仅仅靠模仿, 没有自己的设计创新在市场竞争中必然会被淘汰。工业设计者要有自己的行业责任和使命感, 只有好的有特色的设计才能赢得市场同时赢得自己在行业内的立足之地。

山寨文化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不够完善国家的一种必然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 在一个以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的市场经济下的国家, 合理规范、正面引导“山寨文化”倡导借鉴、学习和改良意识的行为会为社会带来巨大的财富, 也为科技进步打下扎实的科技基础。

最后, 笔者认为山寨文化在这个历史的进程中无论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作为一名工业设计者在走在时代的前列, 走自己创新的思路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人民的需要, 对山寨文化不必故作清高、也不宜唯利是图。

摘要:近来, “山寨”成为网络时髦词, “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 它已经从一个行业里的名词, 发展到一个社会文化名词。作为一名工业设计者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析。

创意产品设计融入文化元素的探讨 篇10

关键词:文化元素,创意产品,全球文化浪潮

一、将文化元素融入创意产品设计中的研究意义

受我国的特殊国情影响,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整体处在一个失衡的状态,长期以来,对于GDP的过度追求使得人们忽略了文化发展,这就直接导致了人们过多的追求经济利益,忽略了对与人性美的发现和艺术美的追求。然而通过在创意性产品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就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1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如果在创意产品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就会有以下几点具体意义:首先通过在创意性产品中运用更多的文化元素,可以提升民众的民族文化素养,培养并发现民族文化中美的内涵,进一步提高民众文化素养,使民族的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其次,创意产品中融入文化元素,可以更好地顺应市场的变化趋势。创意产品是民众文化消费的主要形式,尤其对于中国这种人口大国来说,创意产品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把握好市场发展的潮流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空间的必要前提条件。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大环境,我们只有打好自己本土文化这张牌,植根于民族文化,才能真正顺应市场形式,才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第三,只有在创意产品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才能更好的适应国际市场。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全球化也成为了一种必然,为了抢占文化市场中的一席之地,各国家各民族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将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最能表现民族美的创意产品展现在国际舞台上,同时,将注重创意产品的时代性特点,兼顾创意性和时代性,这样才能真正制作出具有特色的创意性产品,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的更稳;最后,在创意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还要有百川归海的博大。开发文化因素,不是要墨守成规,在了解古人的同时,还要做到师夷长技,充分做到博采众家之长,全面实现文化上的创新最终形成最完整的、最独特的、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元素运用形式。2

二、文化元素

所谓的文化元素,指的是经过历史的传承与积淀,形成的一个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性、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视角和生活思维惯性等。通常情况下,文化元素会通过内在的意识形态加以表现,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外部文化进行接触和交流。

经过千年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的积淀,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如今已经转化成了文化元素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元素也在不断的沉积和发展,并在全球化的文化浪潮中熠熠生辉。

对于我们民族文化元素,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首先,是我们的传统道德思想。宏观上概括,首先需要从儒家的仁者爱人,道家自然之道的刚柔并济,还有周易中提到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形成了我们道德文化元素的骨干核心。传统的道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行事准则,为我们一方面体现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更加细致地完善了我国的传统的思想体系建设。3其次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这里的文化指的是具体的文化表现形式。自从有了记载文明的文字出现之后,我们的文化便凭借着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我们面前。春秋战国的赋,到我们所熟知的唐诗宋词、元曲,尽管形式不同,却都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出了一幅绚烂多姿的文化画卷。再次是我们的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生活在各个地区的居民从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正所谓“街隔不下雨,十里不同风”,这句话完全按就是对于我国地区之间风土人情差异的最好诠释。而对于宗教信仰来说,我国的宗教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微妙关系。

三、创意产品的文化元素融入

对于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创意产品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分三步将文化元素有效的融入到创意产品的设计中。

第一步,文化因素的形式性融入。通过对涉及道德传统文化和产品的相关信息有足够深入的了解,结合当前市场对于文化最大的休息领域,对现有的设计进行整改。例如水墨画和青花瓷,结合这两种元素,我们已经对制定出了专门的系列产品,并也市场的销售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第二步,文化因素的符号性融入。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地将文化元素融合到产品之中,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实现了产品本身的价值,而且产品更加协议,更加具有文化内涵。例如在李宁品牌的运动球鞋设计过程中,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包含了“龙”这一图腾。利用“龙”我们可以体会到设计者所要带给我们的团结、包容、胜利等美好祝愿。

第三步,文化元素的意蕴化融入。意蕴化融入,更加讲究写意与传神,并且在设计中要建立起二者的和谐和统一,建立起全新的美感基础,让文化元素可以在产品的设计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同时,设计者要在整体的设计工作中,深度剖析文化元素的精髓所在,以便于更好的将文化元素提升到意蕴化的层次融入核心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我们的设计品味到浓浓的文化气息。

注释

11.王东辉,姚彬.融入墨子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创意设计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3,03:107+109.

22.杨艺.创意产品设计融入文化元素的研究分析[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3,02:75-78.

太极文化产品设计 篇11

[关键词] 石桥古镇 文化旅游产品 开发 设计

一、达州石桥古镇概况

石桥古镇位于四川省之东北部,达州市达县西部(见图1-1),素具达县“西大门”之美誉。“巴彭”省道东西穿镇而过,是达(州)巴(中)两市的必经之地。

石桥古镇文化旅游资源富集,涵盖红军文化、移民文化、民俗文化和节孝文化等多元文化,拥有纯厚的民俗风情,翻山跤子等传统民俗蜚声华夏,更有饮誉海内外的“中国红色第一街”。

二、石桥古镇文化旅游产品设计

(一)石桥古镇文化旅游产品类型

根据石桥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状况和市场需求,可将其文化旅游产品按照文化的不同分为四类:(见表1-1)

表1-1 石桥古镇文化旅游产品分类表

(二)石桥古镇文化旅游产品定位

1.旅游形象与开发主题定位

石桥古镇的旅游形象定位为:川陕苏区,红色古镇

旅游主题定位为:川陕苏区红色古镇民俗文化观光体验与休闲度假旅游

2.旅游产品定位

集民俗文化观光体验、休闲娱乐、美食、购物、度假、红色苏区缅怀革命先烈与传统教育为一体。

(三)主题文化旅游产品设计

在整合石桥古镇文化旅游资源,梳理众多资源文化脉络的基础上,设计出以“红军文化旅游产品”为核心的石桥古镇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石桥古镇文化旅游产品划分为红军文化观光与体验为主题的旅游产品。

1.发展方向

石桥古镇的红军文化是对红军在石桥古镇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历史与石桥古镇红色旅游资源的系统整合,紧抓红色旅游发展机遇,打造川东苏区红色古镇著名品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形成重庆——广安——仪陇——巴中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节点。

2.产品构成

① 石桥古镇爱国主义教育游

该项旅游产品结合红三十军在石桥古镇建立苏维埃政权的红色文化主题,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方式,弘扬红军精神、体验川陕苏区文化、让游人在旅游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主要活动有:参观列宁街,瞻仰列宁街石牌坊上的红色石刻标语,参观宣达战役遗址(文昌宫)、红军招待所、红军俱乐部、红军兵工厂、红三十军政治部遗址等。

② 川陕苏区文化体验游

该项旅游产品注重参与性、趣味性和动态性。活动主要分布在石桥古镇列宁街内。旅游产品体现了红军宣扬红色精神及其乐无穷的乐观主义精神,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将红军精神、苏区文化融入到当前旅游者喜爱的动态参与旅游项目之中。

主要活动有:

A 参观苏维埃邮局,在苏维埃邮局为游客发放旅游纪念明信片,加盖苏维埃纪念邮戳;

B 参观区乡苏维埃政权遗址;

C 在红军俱乐部参观并参与红军纳鞋底、打草鞋,做红缨枪、做竹编;

D 参观红军兵工厂,进行有奖实弹打靶、爬杆、穿越障碍、登隙望哨、搭帐篷等活动;

E 在苏维埃邮局兑换布币、棉币供石桥古镇内消费使用,可以购买红色经典读物、品尝红军餐饮、观看红军歌舞表演,购买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纪念品,从而让游客达到体验苏区红军生活的目的;

F列寧街以川东民居样式修建,再配以吊挂的干玉米、红辣椒,石磨、石碾,展现浓郁的川东民风,在街道上有红军宣传队进行红色歌舞表演,强调与游客互动参与。

G石桥古镇列宁街打造红军特色餐馆,提供红军特色餐饮和开展红军生活体验。街道商铺用于销售红色旅游纪念品和地方十特产。

三、石桥古镇文化旅游线路设计

(一)区域旅游线路

石桥古镇的区域旅游线路设计为川东、川东北地区的省级旅游环线,以与石桥古镇密切相关的区域内两大重要客源地、客源集散地和中转地成都市和重庆市为起点,根据交通体系和主要旅游区分布进行划分。

1.以成都为起点

① 川东北旅游大环线

成都——南充(朱德故里)——广安(小平故里)——邻水(华蓥山)——大竹(清溪古镇)——达县(石桥古镇)——巴中(光雾山-诺水河)——广元(女皇故里)——绵阳(科技城)——成都

本线路运行条件是广-巴-达高速公路建成,适合旅游黄金周以自驾车为主的旅游群体。由于所花费时间长达7天以上,所以一般的团队、散客不会全程游览。

② 川东北旅游小环线

成都——南充——广安(小平故里)——邻水(华蓥山)——大竹(清溪古镇)——达县(石桥古镇)——巴中(光雾山-诺水河)——仪陇(朱德故里)、阆中(古城)——梓潼(七曲山)、绵阳——成都

本线路是近年来自驾车旅游者的川东主线。

2.以重庆为起点

①川东北环线

重庆——大竹(清溪古镇)——达县(石桥古镇)——巴中(光雾山-诺水河)——仪陇(朱德故里)——阆中(古城)——南充——广安(小平故里)——邻水(华蓥山)——重庆

②川东渝北环线

重庆——大竹(清溪古镇)——达县(石桥古镇)——开江——万州——梁平——垫江——重庆

(二)精品旅游线路

特色古镇游旅游环线:达州市区——巴中(白衣古镇)——达县(石桥古镇)——巴河风光——渠县(三汇古镇)——大竹(清溪古镇)——达州市区

以达州为聚集地,按照顺水而下的游览线路设计,即从达州出发,沿202省道到白衣古镇,乘游船至达县石梯,再乘车到石桥古镇,从石梯乘游船顺达三汇古镇,再乘车到清河古镇,最后从清河古镇沿210国道返回达州。全程游览适合3日游,即分别在石桥古镇、三汇古镇或者清河古镇过夜。(见图3-1)

图3-1 以达州市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线路图

参考文献:

[1] 吕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初探[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7-4:1

浅论产品的文化意蕴设计 篇12

1. 产品和产品文化的含义

简单的说, 产品就是工厂生产出的实物。广义的产品概念, 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凡是提供给市场的、消费者认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 或使用后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某种欲望的一切, 都可称之为产品。

而产品文化, 却是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载体, 反映企业物质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三者之间的统一。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三者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 从而文化的力量也就变得日益突出, 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 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 而是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 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 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 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事实上, 产品深深地打着企业文化的烙印, 并且二者相融相合。

产品文化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相互联系的, 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 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对其企业的认同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是通过接受其产品与蕴涵在其服务中的产品文化来实现的。所以说, 产品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

2. 产品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

产品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联系, 二者之间是从属关系。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 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 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 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 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将在企业所提供的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之中得以体现。这正是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建设时, 同时强调产品文化的原因之所在。

3.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在熟悉产品、产品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概念和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之后, 我们接下来了解一下产品文化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企业文化。

10年前, 烧鹅仔在北京方庄首开中国式快餐连锁服务, 与麦当劳共存共荣。10年后的今天, 想要再到烧鹅仔一饱口福之时, 却发现“此地空余黄鹤楼”, 烧鹅仔早已倒闭。但麦当劳一如10年前, 红红火火, 人流不息。有好事者询问麦当劳方庄店经理原因, 他回答:“麦当劳出售的是企业文化。”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知道企业竞争说白了就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未来的企业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 这是企业竞争的发展的趋势, 不可逆转。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往往与企业文化密切结合, 不可分割。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 文化的含量、附加值越来越高。一方面, 企业本身需要企业文化, 从而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和企业之间的较量;另一方面,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 企业文化同样不可或缺。

二、产品文化的意蕴设计

今天的消费者, 购买产品已不单单只是为了使用, 同时对其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很看重, 特别是年轻消费者, 对产品怡情诉求更为强烈。因此, 企业在文化创牌努力中, 有意识地将符合消费者怡情诉求、象征人们特有的审美情感、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顺应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自己产品, 就可以产品为载体, 向品牌投入文化, 在满足消费者怡情的心理诉求的同时, 取得他们对产品文化的价值认同, 实现自己附着于产品的文化识别。

1. 以人为本是设计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设计的核心, 它和企业文化的设计目的以消费者为本的精神相契合。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

设计本身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年轻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张扬个性和焕发蓬勃的青春活力;年壮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填补青春已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年老的消费者怀着一股浓浓的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购买消费品。因此, 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 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 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 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 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 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 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 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 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 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

2. 以需求为主是设计的基础

有什么样的需求,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 这需要的是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人类最初的设计正是针对人们最普通最基本的需要展开的。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沉淀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消费品蕴藏着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 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

3. 以创造为主是设计的灵魂

设计需要的是创造。倘若没有创造, 世界将会是一幅模样, 但创造是有基础的, 不同的地区有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不同。表现在设计方面,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华民族历史悠久, 地大物博, 人与人, 人与物之间讲究和谐共处, 因此在自我实现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 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 都在用自己的方式 (包括产品设计) 表现自己, 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民族识别要求和寻求民族认同感。

4. 以体现内涵为主是设计的根本

伴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注意到了设计的文化内涵问题, 意识到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进去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地位的国度里, 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 而是要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即“神”融入进去,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一种继往开来的精神。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老先生的成功, 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浸透着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入设计中。

三、产品文化的意蕴设计是市场的需要

我们的企业的文化是市场给予的, 严格的说它是消费者所给与的一种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建立起来的形象。企业形象的树立首先靠的是企业自身的产品。企业所有的一切活动, 必然要围绕自身产品来展开, 来强化既定的发展策略与形象。产品是企业的文化符号和承载体, 是企业文化的化身。

产品形象是通过产品表现出来的、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关于产品及其企业的印象和情感。产品形象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集合体。比如有形的物体、服务等和无形的感受。产品形象是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和情感。产品形象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另一方面, 产品形象是产品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标志和最直接的体现。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具备核心层、有形产品层、附加层, 从而构成产品整体概念。核心层面表达了产品的效用或服务;有形产品层包括质量、样式、品牌、包装、特点等五大特征;附加层即是产品设计者所能提供的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 而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产品的设计。

同样, 产品设计既是对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 同时又是在超前性地设计着人们的未来生活, 所谓设计创造未来, 设计不仅创造美的形态, 更是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杨振宁预言, 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世纪, 产品设计更是商家必争之地。因此, 这一项活动必然随着人们文化水准的提高而越来越重要。

文化情调, 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 购买某种商品, 往往要考虑商品的情调———那种能体现自己爱好、情趣、欣赏品味的感受。为此, 产品的设计者应以情调为切入点。文化功能, 产品设计者通过产品所表达出来的实用、审美功能。这是产品设计者的核心要素。因为这反映出商家及其产品的品位, 同时也反映出使用者的价值取向、个性特征、身份地位以及文化认同的方向。文化心理, 这就是要注重消费者的心理因素, 切忌自以为是。文化精神, 产品应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精神, 以及一个企业家的精神。

四、结论

处在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相互交融的市场中, 建立文化型产业是在高层面竞争的手段, 也是目标, 需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产品的文化含量包括使用功能是否与时俱进, 不断多样化;包括产品中所体现的人性化程度;包括产品款式造型和色彩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水平。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 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 而且要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 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 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 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理的和心理的需求。这些才是产品文化意蕴设计的根本。

摘要:产品文化的意蕴设计是一个企业生产产品的旗帜, 同样也是一个企业存在的灵魂。对于买方市场的今天, 我们企业最需要的还是俘获消费者的心。而产品文化的意蕴设计正是向这个方向靠拢的。如今消费者不仅看产品本身, 消费的更是产品的文化。因此, 面对当今商战, 对于企业而言, 企业的产品文化意蕴的设计尤为重要。

上一篇:乙二醇单甲醚论文下一篇:防排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