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共11篇)
中国文化概论 篇1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拥有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的文化创造和积累。这些历史性的文化遗存,既真实记录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生存、成长所走过的漫长历程,也为我们今天乃至将来创建新的文明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因此,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阐释和研究我们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过程,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以及提高全体人民的人文素质,都将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青年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1999年,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体系和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是“高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具有其他专业性课程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文化概论课程的基础性,将传统与现实结合,开拓学术视野,延伸思维触角,一直是文化概论课程努力的方向。其中,中国思想文化作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何让学生把握先哲思想的精华,领会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并能融汇到自己的人生思维中,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思考的。笔者试以道家哲学中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作为个案,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道家思想以老子为初创,《道德经》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老子以深邃的智慧,探讨了宇宙的形成与自然的规律,国家的治理与人类身心的修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给人们以无穷的思想启迪。两千多年来,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学、科学家乃至普通平民,纷纷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如果学生文史功底薄弱,在理解上容易出现似是而非的状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首先明确“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
无为而治最早的出处源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常被误解为消极避世,无所作为。其实,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无”,表面上守弱处静,无所作为,实际上遵循万物的本性而不违逆,顺应自然之道而知足知止,就已经是有所作为,也能无所不为。老子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最生动的说明了“无为”与“无不为”的关系:治理国家犹如煎小鱼,煎小鱼乱搅就会搅烂,不乱搅,就是无为。用这种“无为”的办法煎好了鱼,治好了国家,就叫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样也就达到了“无不为”的目的。
在解释清楚“无为而治”的基本内涵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其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对“无为而治”的最好实际应用。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例如图片与科教片结合以此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学习兴趣,之后进行相关的总结。这里我们进行简单的说明。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李冰创建都江堰,2260余年来,川西10余州县“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天府沃土。故史称之为“川西第一奇功”。而今,都江堰也是正使用着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地区1010万亩良田和提供7市36县的城市、乡镇的工业用水、城市用水,养殖业用水,旅游业用水。如此通古贯今,造福于人类的大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全世界唯此一处。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坚持以和谐为本。表现出来就是“无为而治”、“因势利导”。都江堰无坝,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结晶。都江堰主要功能是灌溉农田。李冰修建都江堰时是为“避沫水之害”、行舟、溉田。防洪排涝,是那时保全川西居民性命,改造川西湿地,发展农业的当务之急。都江堰建成后,创造出了川西平原“江村事事幽”的优美人居环境。
通过介绍都江堰的文化意义,学生在无形中对“无为而治”的抽象思想就有了形象的把握。但是如何与自身、和现代生活相结合,让自己能够智慧生存,我们可以适当的举例,引领学生举一反三。
用现代管理学的事例来让学生感受“无为而治”的奥妙。老子的思想是管理哲学,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却是将管理引入新的境界的“大道”。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治大国如烹小鲜”,直至无为而治,是管理的至高境界。将老子的无为思想运用到现代管理艺术中,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虚拟空间的存在也日益渗透到管理实践中。美国管理专家毕可斯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未来企业的办公室工作,有人在外面拜访客户,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这种趋势,恰恰也为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打破了传统的权威管理和严格管理,意味着组织的分权,把权利从领导者手中分散到组织成员中,成员获得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领导支持、指导、协调成员的工作,激发成员的智慧。这时领导就是集体智慧的网络,大家通过网络分享信息,形成一种“无为管理”的管理理念。所谓“无为管理”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进入更高层次和更高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领导者摆脱日常事务,面对未来,纵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貌似无为,事实是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老子的自然无为之道,是一种高度的政治智慧,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方式,反复体味这一思想,从终汲取政治智慧和管理智慧,可以使我们减少失误,少走弯路。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图标与动画结合的方式来说明无为而治的现代管理学应用,形象生动,便于说明。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初接触中国文化理论的学生,大都会因其茫如烟海和博大精深而产生畏惧心理,故而教师必须始终做到把自己真正消化的知识和体悟用最简单明了的形式表达出来,必要时辅助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打消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困难和顾虑以后,就可以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性上倾注心力。我们认为,文化情怀的熏陶和文化生活的创造,是该门课程的最终目的之所在。通过研修课程,希望学生都能过“一种有文化气质、有文生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文化生活里,华贵而不可有铜钱臭,简朴清素而不可邋遢无礼数。”。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师生课堂讨论(按各重点、难点章节安排):在上课时事先提出讨论任务,学生听完课后,专门安排一节课进行课程讨论。事先指定个别同学带头,其他人自然跟上。教师和学生坐在一起,听完一位发言后,先让其他学生提问,然后作出点评。随后下一位学生发言,照此进行下去。每学期可以安排2次-3次课堂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演说辩论能力。
(2)多媒体演示、参阅网络:尽量结合学生自己的专业,思考文化现象,在作业中体现出来,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观看有关文化影像:例如在讲述思想文化时,我们既可以借助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安排观看科教频道《百家讲坛》名家讲授来更深刻领悟大家思想之美。讲授器物文化时,组织观看《探索发现》栏目。让同学们感到既在学习,又在享受,调节学习节奏,形成课堂讲授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活跃局面。看完后,要求学生写出读后感(小论文)。
总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内容庞杂,在有限的学时中难以尽述,教师必须以轻松活泼的教学技法让学生易学易懂并将其身心沉浸其中。这种教学技法其实对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它迫使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把握、课堂氛围的调节诸环节上精心推敲并运用自如。
参考文献
[1]蔡世华.“中国文化概论”课定位与教学视点[J].煤炭高等教育, 2001 (2) .
[2]刘红.中国文化教法的多元化尝试[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3) .
[3]宦书亮.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 2008 (5) .
[4]介永强.中国文化史教学再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7 (12) .
中国文化概论 篇2
在这学期的日子里,卞老师和我们一起走过了这段中国文化的日子,让我们有点依依不舍,不愿和《中国文化概论》说再见。
首先《中国文化概论》在卞老师的讲解下,讲的非常棒,非常有趣,非常生动。特别是卞老师的渊博知识、诲人不倦的态度,非凡的谈吐,征服了我们,征服了我们的心。向我们传授了中国文化知识,习得了传统文化的精要。
《中国文化概论》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思想文化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全面介绍,详细的介绍了中国的哲学、宗教、民间习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这和以为那个我所认识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以前知识认为精神方面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我现在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不止表现在这方面,这只是他的精髓而已,还包括更多的东西:科技、文化典籍、宗教、教育、艺术、文学等等众多的东西。比如人的衣食住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即饮食文化、衣饰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这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姿,斑斓多彩。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相继不绝;代有高峰,蔚为奇观;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成就和特点,使《中国文化概论》的设置更加有必要。它使我们更加深层次的认识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它有助于我们青年大学生认识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我们国家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具于以上《中国文化概论》的基本内容和总要意义,我认为《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设置更加有意义,有必要。我认为该课程的设置并不是只在文学专业开设,应该让更多的院校专业设置,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我们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在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情况下,在西方思想的泛滥下,我们每一个国人都应该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因为它是中国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东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具有重要的价值取向的作用。只有热爱中国文化,才能是国人更加自豪,才能使国家立于民族之林,才能在现代中生存。
特别是在近年来,兴起的中国热,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当西方的发展进行到死胡同的时候,他们开始向这个东方,东方的中国寻求解决的道路。原因就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他的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知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思想;“治世不一道,变过不必法古”的变革精神;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有奋发图强的锲而不舍精神;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操„„
中国文化概论 篇3
关键词:军校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教改
【分类号】G122
军队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对学员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其根本任务是帮助学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和人文精神,掌握中国传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提高学员的人文修养和对文化现象的自主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和创新先进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必须正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以提高该课程的育人效果。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授课教员,笔者认为紧紧抓住本门课程的教改着力点,可以明显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有机整合教学内容,强化战斗精神培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泛,涵盖思想、宗教、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技、服饰、饮食、民俗等领域,目前出版的针对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可谓汗牛充栋,绝大多数超过20万字,有的理论性、专业性较强,内容偏深,份量过重;有的包罗万象,浮光掠影、面面俱到。这就导致了教员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往往要么晦涩难懂,学员难以承受;要么片面、单薄地截取内容,对学员而言真正内化于心的知识和道理并不多。而且任何文化遗产,往往都是良莠杂陈,精华和糟粕并存,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如此,所以教员在授课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应当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入揭示中国文化的内在价值体系,并运用唯物辩证法加以反思,明辩良莠,引导学员自觉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正面的文化价值观,而剔除其负面的因子,从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可以说应当肩负起理性启蒙的使命。譬如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权力崇拜思想、唯心主义宿命论等内容教员既要提醒学员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也不必过于展开,占用太多课时。尤其对于军校来说,培育学员战斗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教学目标之一,因此要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观点对学员的战斗精神等产生着不良影响,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中庸而为”,推崇自然无为、消极宿命的人生态度不利于学员形成积极的进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血缘伦理”关系,注重血缘情感、伦理道德的规范不利于学员形成团结合作、纪律严明的集体氛围;中国传统文化所尊崇的圣贤人格、君子人格等泛道德化的理想人格,不利于学员血性的锻造;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竞于德”而“不竞于兵”和“非攻”等“仁战”思想不利于学员形成科学的战争观等等。对这些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员战斗精神形成的内容和观点,教员要采用正反对比的教学方法,加以透彻的分析讲解,以防学员因为理解不清而受到消极影响,产生错误的“不以兵强天下”的战争观、“消极宿命”的人生态度、“血缘伦理”的情感要求等。所以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建设和改革要在组织教员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优化整合有利于战斗精神培育的教学重点内容,尤其要突出有利于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忧患意识、顽强意志等战斗精神内涵培育的内容。那些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气节情操的历史人物、历史传统,经典的诗词文章和著作,是人文课程培育战斗精神最生动的教材。
二、注重思维启迪,发展学员思辨能力
凡是成熟的理论学科没有不重视思维方式、方法的,强化学员思维方式训练对“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程来说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外在显现,如《周易》强调“观其会通”,即观察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统一关系;《孙子兵法》字里行间渗透着整体思维的烙印,如其开篇《计篇》里即指出只有道、天、地、将、法这五种军事领域的相关要素都符合要求,才可以出战,哪怕一项不符,就不应出战,即使出战也难以取胜,这无疑与现代系统论里的木桶原理异曲同工;《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对立统一辩证观……教员要积极利用这些哲学理念启发引导学员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将来的任职需要之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就非常突出地显示了转变、变革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能只是为了记住往日民族的荣光,更是为了创造今天和明天的民族新文化,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丰厚遗产的同时也带来了因袭的重负,只有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才能准确把握创新文化的方向,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教学在知识层面的介绍可以历史为主,但在思维层面上则要教会学员用当代人的眼光和精神去审视过去,启发学员思考如何学习和借鉴前人伟大的文化创造力来创建和发展当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一定要克服“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防止把该课程教学变成简单的文化说教,那样就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反而会造成学员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逆反心理,要采用比较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来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员的多种能力,比如无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哪个领域的学习都可以运用中外文化比较法,只有在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了解其本身区别于其它文化的特点,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真正的了解,所以要引导学员对中外文化异同进行分析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经过比较可以使学员较为全面地掌握中国文化的特点和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要抓住其横跨文理,包容性、涵盖性极强的特点,积极拓宽学科口径,开阔学员的眼界,发展学员的逻辑、抽象、辩证等思维能力,使学员在认识客观世界、分析具体问题时,自觉地把它放在整个学术、文化背景下加以审视和关照,在纵向和横向联系中开拓比较研究的思路,既高屋建瓴,又深刻透辟,这对于学员的通识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endprint
三、采用教员交叉授课方式,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跨文越理,纵横交错,教员因为自身专业及能力所限,在教学过程中势必产生此生彼熟,甚至现炒现卖,穷于应付的现象,以致形成了教员原有的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大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按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名教员独立担任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意味着一个人要精通哲学、伦理、科技、美学、文学、艺术、民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应该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几个领域都有精深造诣的不乏其人,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层面都有深入研究的实属罕见,目前的实际状况是,担任军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的多是中文或政治教员,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该门课程多学科交融的特点产生了不小的冲突,导致不同的教员因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同,对该门课程讲授的重点就不同,往往是对自己精通的环节大加发挥,而对自己知识储备较弱的部分则一掠而过,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虽然通过培训、交流、集体备课以及自学等方法可以完善教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员的理论素养,实现每名任课教员都能够驾驭该门课程的目标,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鉴于目前任课教员知识结构的状况,可以利用专题式教学法的实施,采取教员交叉授课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水平。即授课教员组合为多元化人才团队,不同的教学专题由擅长相应内容的教员讲授,例如中国传统思想这一专题,由哲学专业的教员讲授;中国传统艺术这一专题,由相对擅长这些内容知识的教员讲授等等,这样的分工协作,使得优势互补,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较少课时内的频繁更换授课教员,教学方法、教学风格的差异往往容易造成学员眼花缭乱、思维断裂的难以适应感,不利于学员对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性、统一性形成清晰的认识,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采取优势组合的方式,即一位教员选择两三个专题作为自己的专攻方向,这样一个班次的授课任务由两三位教员共同承担,这种“互助组”式的教员配备,既摆脱了因教员更替频率快而造成授课内容产生断裂感的弊端,又可以使教员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所担专题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可以从容顺利地进行教学。这种授课方式效果颇佳,富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介永强.关于中国文化史教学的一些思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 06
中国文化概论 篇4
那么, 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从十多年的教学出发, 总结以下几点:
一、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点燃学习热情, 应从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 把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
(一) 以专业意识引领课程教学。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 教师应找准与专业课的结合点, 例如, 文秘、旅游、传媒、建筑等专业都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 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文秘学生上课, 教师可以侧重介绍中国诸子思想、古代礼仪制度、政治制度、官僚体制等内容, 以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人格影响学生, 培养学生诚意正身、和而不同的为人态度和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为培养德才的秘书人才打下人文功底;为旅游专业学生讲课, 教师可以侧重选择传统文化中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书法绘画、民俗风尚、民族风情等贴近酒店与导游工作的内容, 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导游与酒店服务业的需求;为传媒学生上课, 可侧重选择民俗文化内容, 如古代婚姻制度、人生礼仪、岁时节日、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内容, 为传媒学生文化创意积累丰富的知识, 提供创意思维;为建筑类专业学生上课, 可侧重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天人合一、礼制思想, 帮助学生培养建筑设计思维、提升建筑审美眼光。
(二) 以学习任务引领自主学习。
中国文化概论教学, 应变灌输式教学为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简单的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课前学完, 并给每个学生布置任务, 这些任务可以是PPT讲解、可以是某个问题的资料查询, 上课时由学生展示讲解自己的预习成果;复杂的问题拿到课堂上畅所欲言, 辩论探究。笔者给文秘专业学生上课时, 经常布置一些课前预习题, 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 并查找网络资料, 准备课堂讨论。如:先秦诸子中, 你喜欢哪一家, 为什么?请你概括一下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先秦儒家思想对后世有哪些影响?当今我们应如何看待儒家的孝道精神?《周易》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易经》“八卦”是什么?从中国古代文学中看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是什么?如何理解“文以载道”?传统戏曲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古代艺术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精神?应该怎样过好传统节日?传统教育的利与蔽都有哪些?等等。教师为每一专题设计一至二个预习题以备讨论。在这个过程中, 看哪些书、查阅哪些资料, 都有教师在指导, 学生的课堂发言质量与次数都计入课程平时学习成绩, 以此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二、贯彻正确的教学原则
(一) 知识学习和文化反思相结合的原则。
不仅要学习文化现象, 文化知识, 更要反思文化精神;既要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又要注意提炼传统文化的精神, 提升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质疑精神, 增强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 历史继承和现实扬弃相结合的原则。
用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所说的话:“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予总结, 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支撑着我们这个民族从过去走到现在, 走向未来, 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但它有精华, 也有大量封建糟粕的东西, 还对我们当今的社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需要我们去判断去甄别、去筛选、去批判。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以理性的心态而不是情绪化的心态反思本国民族文化。
(三) 知行合一原则。
著名儒学先哲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时, 为读书人确立了五大学序, 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到笃行的过程, 学习知识的过程, 最终要落实到“笃行之”, 即严格执行, 从而达到知行合一。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价值观, 如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态度;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诚信为人、见利思义的处世方式;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这些优良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是一个人最不可少的精神底气。作为当代大学生, 应努力实践这些优秀文化思想, 把它们常常根植于自己的行动中。
三、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形成专题。由于课程内容信息量大, 课程内容包罗万象, 课堂教学可分为几个专题: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先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文化的思想精髓, 儒、道、释文化的发展脉络;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思维方式;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科技、教育、节日、礼仪等内容, 如前所述, 这些章节内容可根据专业特点有机整合。
利用丰富而庞大的电影、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和新媒体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引导学生开放式学习,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传统哲学时, 推荐学生必看于丹的《论语心得》, 理解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伟大思想;讲到传统文学时, 让学生看易中天的《汉代人物风云》《品三国》, 周汝昌的《新解红楼梦》, 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讲到传统节日文化时, 让学生看“家在情在, 我的中秋节”等系列节日文化, 看完后以小组呈现的形式在课堂上宣讲心得。
四、不断探索有效教学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属于纯理论课, 要尽量避免教师一言堂现象, 多给学生思考、表达、交流的时间。一方面, 可以安排课堂讨论或辩论, 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思考, 提高学生对文化现象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 可以组织学生就近参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古迹,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根据专题学习的需要, 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 要求学生一学期内至少一次游览家乡或学校所在城市的寺庙、民居、书院、古迹、档案馆、博物馆, 解读文化遗存上的文字、书法、碑记等等;或是了解民间唱腔、舞蹈、剪纸、刺绣、雕刻、制茶工艺、制陶技术、地方特产、民风民俗等, 并记录下来形成作业, 或随堂介绍。
五、有效评价课程学习效果
坚持以课程有效评价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一卷定终身”的传统闭卷式的评价方式, 采用具有专业特色的方式评价课程学习效果。以笔者针对文秘和传媒两个专业的成绩考评为例, 根据两个专业培养人才的差异性, 期末考试要完成两项任务, 一份闭卷考试试卷和一份期末作品。闭卷考试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作一个梳理, 加强印象;期末作品, 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要求, 文秘学生要求根据实地考察, 上交一篇研究地方传统文化的小论文;传媒专业学生要求自选题材, 把地方特色文化现象做成文案并拍摄出一定质量的文化宣传视频 (可以两人一组小组合作完成) 。以上是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则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 以作业与发言两项打分:平时作业一般不是简单的抄书, 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针对某一文化现象做出分析, 不拘泥于教材和教师的观点, 不轻率否定学生的观点和看法, 没有标准答案, 看重的是学生是否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课堂发言在形成性考核中占有一半分数, 采取奖励制的方式, 学生的每一次积极发言都将作为平时发言成绩, 发言一次, 得60分, 发言2次, 得70分, 发言3次得80分, 发言4次以上得90分。一个学期从未发言, 这项成绩即为零分, 用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气氛也颇为活跃。
参考文献
[1]张秋爽, 张春玲.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语文教学通讯, 2013 (6) .
[2]刘莲花, 薛占峰.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群体的影响[J].百家论坛, 2011 (3) .
[3]王启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3 (5) .
[4]疏仁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池州学院学报, 2014 (2) .
[5]许菁频.《中国文化概论》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学理论, 2015 (29) .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篇5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文化概论”,学到一些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虽然只是皮毛,亦颇有体会。在学习儒家文化的过程中,我以为儒家文化中一些理论对于当今社会仍能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它的伦理思想,对于当今正建设的和谐社会,更有指导意义。儒家思想曾是中国社会数千年来一贯的主导思想,自汉以降历朝历代都以其为统治思想,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百姓的生活指导。
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而早在两千年前,孔子便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道德标准,提出了以此“孝悌”为核心的“仁”的思想。这套思想是值得借鉴的。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这么一段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为人孝悌而喜欢犯上的人,世间是很少见的;而不喜欢犯上却喜欢在扰乱社会的人,那是从来都没有的;君子应该追求根本,根本建立起来,道义便从中产生。孝悌,就是“仁”的根本。
经过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被大大削弱,而经济与文化的不同步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今天的道德真空。社会上经常可以听闻一些家庭内部的暴力、遗弃和虐待事件。这些家庭不和睦的事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家庭不睦导致了一部分家庭的破裂,使得社会上不稳定因素增加;另一方面,在这些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教育总是存在一些缺陷,从而导致这些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心理上,或者说精神上产生不良的倾向,甚至使一些孩子成为社会上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成为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导火索。由此可见,家庭的和睦对于社会和和谐发展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产生病变,则作为肌体的社会也不能“健康成长”。故建设起和睦的家庭,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儒家的“孝悌”之道,正是解决家庭和睦问题的良药。
“孝”,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悌”,指的是弟对兄长的尊重。在儒家的学说中,对人的各种仁爱都是由孝悌这种父子兄弟之爱推衍出来的,即上文中所说的“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富裕起来的人们,便需要教化。而根据儒家学说,“孝悌”是“仁”的核心。因此,教人以“孝悌”,才能使人们学会“仁”。
如果家庭和睦,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子女们便会报之以爱,都能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合理的教诲。从“爱父母”加以引导,可以让人们将爱扩展到邻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谓“泛爱众而亲仁”是也。
怎样才能家庭和睦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就是要用“仁爱”的心灵去关怀、爱护自己的家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本能升华而来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孝”可以说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引起的女子对父母的爱的回报。如果没有父母之爱,也就无所谓子女之爱,即无所谓“孝”。同样,“悌”也是如此。教之以孝悌之道,则父母子女兄弟手兄互敬互爱。而相爱的家庭很少不和睦的。
家庭和睦,则可把这种“仁爱”扩展到邻人继而扩展到所有人,使人们推己及人,从而天下“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与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是相似的。
中国文化概论 篇6
【摘 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是要做到“四个讲清楚”,即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讲清楚重要理论观点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要讲清楚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所蕴含的理论自觉。
【关键词】“概论”课 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四个讲清楚”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126-03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作为全国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四个讲清楚”,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根植于传统文化
开设“概论”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前提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要搞清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要懂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以及形成过程,因此在“概论”教材(2013版)中的第一章第一节开门见山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内涵和结果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三个过程: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即实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件大事”;第二,把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经验提升为理论的过程,即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在教学中,学生对于前两个过程比较容易掌握,而对于第三个过程理解不深,因此,“概论”课要深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之根植于传统文化成为了首要前提。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找到为中国人民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民族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如“实事求是”、“小康社会”、“以人为本”、“和谐文化”是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例如,“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1979年12月第一次用于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特征,形象地表达了我国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的发展目标,延续了我国积极追求理想社会的传统信念。古代著作《礼记》中描绘了理想的大同社会;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理想社会的生活情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提出了理想社会的具体构建。再如,“以人为本”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一致,“和谐社会”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的思想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第三个方面贯穿于整个“概论”课教学过程,体现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种观点,这就要求“概论”课教师一方面要努力钻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这个平台上实现二者的契合,既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又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根源于传统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工作。在“概论”课教学中,不仅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涵,它根源于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
2014 年2 月24 日,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精神纽带、价值源泉,研究分析其传统文化根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
在“概论”课教学中,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做到“二联系”、“二抓住”和“二融入”。
“二联系”,即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在核心价值观中的體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理论化,抽象难懂。因此,在“概论”课教学中,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关键就在于联系社会实际,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效,同时又要把握学生了解这些成效之后在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如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价值观的感悟。“二抓住”,即要抓住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抓住学生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中的难点。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四类,以人为本、以德为本、以民为本、以合为本,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渊源,同时又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重点阐释学生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中的难点。“二融入”,即把抽象的理论融入感性的案例,把深邃的理论融入具体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精心挑选相关案例,运用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进行分析,深化认识,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突出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力争在传承的过程中做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总之,在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源时,要把握好社会发展实际与学生思想实际、古代核心价值观与当代核心价值观、理论分析应用与学生具体实践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项基础性工程。
三、要讲清楚重要理论观点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概论”课主要介绍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理解”与“认识”是“是什么”的问题,而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地做到“认同”,必须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当然,任何一个理论观点都有其内在的根据和不同的背景,但在这种特殊性背后存在着一个普遍性的因素,那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概论”课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讲清楚重要理论观点背后的共性因素——传统文化。
例如,在讲授“我国为何走和平发展道路”时,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中国古代和多分少,即使是三足鼎立时期,其目的也是在追求和平统一;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针对中国如何实现民族独立,摆脱被侵略和压迫,走上富强和近代化的道路,实现中国梦,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孜孜以求,展开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战争;中国当代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为了这条道路,中国人民付出了世界历史上罕见的代价。如果不把握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内涵,不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为了和平所经历的深重苦难,就难以体会和平发展对于中华民族具有何等重要的历史意义,正因为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决不放弃。
再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危险”时,要重点讲解脱离群众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而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为什么要密切联系群众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告诉了我们答案。中国古代有“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古训,《史记》中记载了黄帝“修德”以“抚万民,度四方”;周人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孟子提出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荀子提出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思想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都主张重视民生、尊重民意、保障民权,同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唯物史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讲清楚重要理论观点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关键是要把握当代中国的价值共识,即四重历史传统的叠加: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传统、60多年来的社會主义建设传统、90多年来的民族复兴传统以及作为所有这些传统底色的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概论”课教师只有在把握这些传统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才能顺利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进而转化为学生的信仰体系。
四、要讲清楚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所蕴含的理论自觉
2013版“概论”课教材增加了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深谙马克思主义的朴素真理,善于运用古代的俗文俚语来解疑释惑,引用古代诗文来阐述道理,讲话内容几乎囊括了诸子百家,第一次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手段。因此,在“概论”课教学中要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清楚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所蕴含的理论自觉,特别是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自觉成为应有的题中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表达治国理政时运用了“蹄疾而步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既打老虎,又拍苍蝇”等话语;在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运用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润物细无声”、“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话语;在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时运用了“压仓石”、“助推器”、“积土为山、积水为海”、(下转第170页)(上接第127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话语;在坚定改革信念和加强执政党建设时运用“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开弓没有回头箭”、“打铁还需自身硬”等话语。这些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他研习经典、运用经典、传承经典的高度的理论自觉。
总之,“四个讲清楚”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前两者是前提和核心,后两者是目的和延伸。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背景之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潮流之中,通过深刻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背后的传统文化因素,加强理论自觉来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4-04-02
[2]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3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4]李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四方“普世”价值的四大区别[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
[5]陈锡喜.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所蕴含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
【基金项目】2015年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课题(2015-B17)
【作者简介】韦建乐(1985- ),女,广西河池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德育管理;卢国维(1986- ),男,广西桂林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文化概论 篇7
然而, 不少高校将此课程作为任选课或讲座课, 忽视本课程的育人作用。由于国家目前无统一教学大纲和学时规定, 各校在执行中差异较大, 造成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一些高校开设或不开设;或全校任选或专业指选;或考试或考查;或高年级开或低年级开;或大班开讲座小班讲专题等等。这一切都说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未受到应有重视, 其教学实践缺乏必要定位, 教学体系尚未定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不同于以文化历时性为主线的“中国文化史“的教学。它涉及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艺术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 难度大, 覆盖面广。目前对该课程的传统教学还停留在老师“满堂灌”、“一言堂”, 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层面上, 忽视实践环节和师生互动环节, 从而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文意在探索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 具体来说:
第一, 建立模块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 平面的知识传授模式建立一个新型的、立体的综合培养模式。“中国文化概论”的内容体系要由三大块组成:一是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 二是中国文化的产生机制, 三是中国文化的整体特征。新型教学模式分为三个基本层次, 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特点, 采取不同教学方式。
其一, 基础性教学—基础层—以知识优化为主。讲授内容为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 内容涵盖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它以乡土化为立足, 以民族化为支柱, 以现代化为价值取向。教学方式以学生自学为主辅以专题讲座;
其二, 互动式教学—中介层—以思维训练为主, 讲授中国文化的发生机制。一切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东亚大河平原的农耕经济和宗法制度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国现代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 它要选择现代文化, 文化形态的差异源于农业经济。商品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中既有地理环境亦有时代发展的差异。教学方式以讨论式教学为主, 设置开放式题目, 师生互动, 在知识优化的同时, 训练思维;
其三, 主体式教学—提高层—以能力培养为主。讲授内容为中国文化整体特征。纵观历史长河, 横看五洲四海, 方能找准历史坐标, 审视整体, 避免片面性, 方能通过全方位比较, 鉴其特征, 掌握规律性。中国文化的整体基调是积极入世, 追求外部环境和内心世界的协调和谐。教学方式以教师教学为主辅之以专题讨论, 培养学生能力。
第二, 构成网式教学模式。在现行理论课的基础上,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和专题讲座与讨论课, 使三者构成一种网状的教学模式。即以理论教学为基点, 以实践教学为补充, 组织学生成立课外, 确定专门课题, 进行学术研究活动, 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通过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专题研究, 有的学生找到“天下为公, 匹夫有责”“天下为公”和振兴中华的精神相融合。“天行健, 君子自强不息”, “路漫漫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和市场经济竞争自强的意识相合, 诸如此类之例甚多。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优化, 灵魂受到洗礼。
第三, 提高教学“速率”。增设专题讲座, 将过去面面俱到, 平均用力转化为关键处点拨、梳理。实行网状教学模式, 避免了简单知识的不必要重复, 增加知识信息的有效性。
第四, 完善教学手段。目前教学手段基本上还是一块黑板, 一支粉笔。“中国文化概论”信息量大, 许多知识学生陌生, 教师需要大量板书, 耗费相当多的课堂时间, 要提高教学“速率”, 就必须借助多媒体, 做到图文并茂, 既减少板书, 又提高效率。
第五, 培养学生素质。在基础性教学中, 重点讲授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 以培养学生审美直觉能力与分析能力, 将基础知识交给学生自学, 而对中国文化发生、发展, 嬗变的关键点列为若干专题, 以点带面, 以培养学生宏观概括能力。另外在互动式教学和主题式教学中, 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完善和深化学生的知识体系。
建立模块教学体系, 构成网状教学模式, 完善教学手段, 使“中国文化概论”教学从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 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综合素质, 使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达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刘中华.中西方传统文化对财务管理影响的比较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3 (4) .
[2]李慎, 刘东.谈文化对语言的影响[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3) .
[3]晏宗杰.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文化要素[J].社会科学战线, 2006 (5) .
中国文化概论 篇8
1 中国兵乓球文化“本土化”
1.1 物质上的本土化
(1) 比赛战绩。从1926年至今, 在世界各类比赛中, 中国获得的金牌总数约占32%。其中, 中国队多次包揽冠军记录, 获得多枚奖牌, 在国际乒坛中首屈一指。
(2) 技术、战术。技术、战术的本土化, 主要体现在站位姿势、握拍方法;打法类型;获胜因素三个方面。首先, 站位姿势、握拍方法。根据其他国家的站位、持拍方式, 中国创造出自己的站位姿势、握拍方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 两膝微屈, 前脚掌着地 (主要以脚内侧蹬地) , 脚趾轻微用力压地, 脚跟微离地面, 重心置于两脚之间, 上体略前倾、收腹, 持拍手臂自然弯屈, 直握拍的肘部略向外张, 球拍置于腹部右前方, 手腕自然放松, 拍头指向右斜前方, 横握拍的肘部向下, 前臂自然平举, 手腕自然放松, 拍头指向上方, 非持拍手臂自然弯屈于身体左侧。两眼注视来球。其次, 打法类型。科研公关团队是中国乒乓球队的坚实后盾, 其善于洞察乒乓球发展时势, 并研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快攻、弧圈、弧圈结合快攻、快攻结合弧圈等打法。最后, 获胜因素。科研工作者、教练对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等准确定位, 为运动员规划专属打法[1]。
(3) 配备的乒乓球器材。乒乓球器材在竞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可以不断革新推动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中国的乒乓球器材贴有“本土化”标签。运动员可以熟练运用各种器材, 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4) 独特的训练方法。中国乒乓球队的制胜法宝之一:独特的训练方法。其将训练经验、实际环境结合打造出独家训练方法。
(5) 后备人才的培养。自1950年起, 中国采用“三级训练网”模式培养人才。“三级训练网”即国家乒乓球队, 省、市乒乓球队, 地方体校。
(6) 乒乓球的普及。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 普及率极高。为提高国人体质国家倡导体育锻炼, 乒乓球项目成本低, 便于开展、普及。
1.2 精神上的本土化
随着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成长, 乒乓精神得以产生、发展, 成为推动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多年来, 中国乒乓球人在党、全国人民的支持下, 用汗水和创新精神积淀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格言, 比如:“创新才有生命力”的辩证哲思, “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精神境界以及“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国际胸怀等等。这些精神财富不仅是体育精神, 已上升为民族精神, 同时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乒乓球作为国球, 不仅要为全国人民奉献精彩的赛事, 更重要的是乒乓文化和体育精神的传承, 鼓舞和激励各行各业的人们在新时期不断地进步[2]。
2 推动中国乒乓球文化和谐发展的策略
2.1 学会分享
中国乒乓球队, 是中国体育军团的王牌之师, 屡次在国际大赛上争金夺银, 被体育迷们习惯地称为梦之队。中国在乒坛几近处于垄断地位, 这对乒乓球项目的发展极其不利。为不辜负国人的期待, 乒乓球队员、教练在训练的时候将所有精力集中于夺取金牌的目标上, 导致乒无暇顾及乒乓球的普及、市场拓展。中国自身的乒乓人才优势, 导致其他国家根本无法超越。他们采用引进中国球员的措施应对比赛, 本国的乒乓实力并没得到根本的提高。在全球化背景下, 乒乓球更应该如历史中推动外交, 振奋民族精神般发挥影响。中国乒乓球文化应该及时转变思想, 以符合“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中国乒乓球文化应该大气的走出国门, 去扶助其他乒乓球竞技较弱的国家。除了提供理论知识, 还要由宽广的胸怀, 学会分享, 共同成长。众所周知, NBA起源于美国。但是提及NBA, 大家首先会将其定义为世界的。NBA文化的发展是站在国际的角度上, 为全球篮球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乒乓文化也应如此, 去拥抱世界, 将其应有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3]。
2.2 改善人才培养体制
(1) 充分利用学校人才培养阵地。“三级训练网络”产生于计划体制时期, 是为我国乒乓球运动储备人才的主要模式。其以国际、省市、地方储备为主, 几乎利用不到学校这个人才培养基地。科学不断地发展, 时代不断地进步, “三级训练网络”缺陷日趋明显。在后奥运时期, 应贴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把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大阵地。我国多所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高水平的运动员数不胜数。比如:清华大学的跳水队, 东北师范大学的男子篮球队, 临沂大学的啦啦操队等, 都是把人才培养重心放到学校阵地上, 这不仅可以为许多运动员提供平台, 还可以节约人力、物力等资源。
(2) 以人为本。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待遇, 训练环境。同时, 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提高自身素质、竞技水平等。在对运动员的培养、管理中, 应做到体教结合, 肯定运动员金牌以外的价值。
2.3 凸显乒乓球文化商业价值
乒乓球文化的发展, 依靠国家买单。中国乒乓球文化应借鉴“NBA”的成功之处, 积极转变经营思想。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乒乓球文化应注重设计、生产、包装“比赛过程”产品。把乒乓文化作为商品运营,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 通过市场调节, 促进其长远发展。另外, 乒乓文化还需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 通过层层管理, 以确保乒乓营销的顺畅。
2.4 进军海外市场
(1) 走出去。很多国家引进外援的做法治标不治本, 本国的乒乓实力仍然得不到提升。要想根除这种弊端, 还得依靠强国扶助弱国。以各个国家的乒乓球水平为依据, 建立连锁乒乓学校, 进行传授乒乓知识、技能。通过海报、游戏、明星等方式, 加大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宣传力度。这样, 既可以引起国外群众对乒乓球文化的重视, 又可以促进乒乓球运动项目普及[4]。
(2) 引进来。在中国建立多个培训基地, 为国外优秀运动员提供训练平台;不断地创新改善乒乓比赛规则, 鼓励国外运动员前来参赛;开展国际乒乓交流夏令营;开设教练辅导班, 提高教练执教能力、素质。
3 结语
我国乒乓球运动处于巅峰阶段, 应准确定位国球发展, 大力弘扬中国乒乓球文化, 通过学会分享、改善人才培养体制、凸显乒乓文化商业价值、进军海外市场三四个策略, 促进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和谐发展。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 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指正建议, 为提高我国乒乓球文化的和谐发展做出重要的共享。
摘要:当前, 我国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斩金夺银, 所向披靡。然而, 中国乒乓球运动取得如此傲人的战绩, 不但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反而慢慢淡出了国人的视野。究其原因, 不外乎缺乏乒乓球文化的支撑。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发展令人倍感堪忧, 其能否顺应体育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是其发展路途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分析了中国乒乓球文化的“本土化”, 提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本土化”与“全球化”结合的和谐发展之路, 并从学会分享, 改善人才培养体制, 凸显乒乓文化商业价值, 进军海外市场4个方面提出建议, 旨在为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和谐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后奥运时期,中国乒乓球文化,和谐发展,本土化
参考文献
[1]程禹.后奥运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战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3 (1) :42-45.
[2]唐正元, 刘桂平.后奥运时期我国乒乓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探究[J].体育世界 (下旬刊) , 2013 (2) :18-19.
[3]张兆龙.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13) :87, 90.
中国文化概论 篇9
一、翻转课堂的教学准备
“中国文化地理概论”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并偏重实践的课程, 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建构起地理文化的理论知识体系, 具备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和比较地域之间文化差异进而深刻理解区域性文化密码, 在此基础上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例如:区域文化形象、主题公园文化、地名文化资源等当前热点的应用领域能力培养, 并由此帮助学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开拓就业、创业方向。所以这些知识体系的获取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必须经过一些特殊的教学方式来实现, 如情景教学、课堂讨论等, 而“翻转课堂”这一教学理论的引进, 能够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中知识体系的学习, 并促进由知识到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 选择“中国文化地理概论”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 也考虑到这门课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 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因为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他们每个人都带有他们所生活地区的地理文化的深刻印记, 并自然地在头脑中积累了很多家乡的地理文化知识, 这对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 “翻转课堂”视频和PPT的制作
在翻转课堂中,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改变,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讲授者, 更是微课程的开发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的引导者及现代教学理念和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者[2]。以“中国文化地理概论”中中国各地区饮食文化和婚丧习俗这一部分为例来说明。首先, 由教师制作关于饮食文化和婚丧习俗PPT和微课视频, 第一部分从文化的宏观角度对饮食文化和婚丧习俗进行讲解, 并列出除了教材外, 需要学生自己阅读和思考的相关文献资料, 如阅读“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高教版) “中华全国风俗志” (岳麓书社版) 两本书的相关章节, 以加深对这些知识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为下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教师以自己的家乡为例, 展示家乡的饮食和婚丧风俗。其次, 教师将学生以地域划分为几个合作团队, 督促他们在观看教师制作的PPT和微课视频的基础上, 分工合作制作出关于自己地域文化的PPT和微课视频, 分享出来, 同学们通过观看这些PPT和微课视频, 自己去进行地域文化的分析和比较, 并在一起进行讨论。根据这门课堂的性质, 对PPT和微课视频制作进行一些改进, 即让学生也加入到知识传授的行列中来, 使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和优势, 成为所来自地域的文化讲解人, 这样能够使得这些知识更加的鲜活和有深度, 在他们亲身体会的引领下, 教师和其他学生在祖国的不同区域进行饮食和婚丧的文化之旅。其中关于微课视频的制作, 考虑到制作技术和时间, 教师和学生都采取了网络视频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这样一来保证了视频资料的良好效果, 因为网络视频资源丰富且制作精良;二来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以便保证知识的传授、学习及能力的培养。
(二) 翻转课堂活动的设计与任务
教师将“中国文化地理概论”分为知识巩固和能力培养两个部分。前者是根据PPT和视频及其相关参考资料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必做的, 在这一部分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填空题和简答题, 通过问答的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 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知识。后者是根据学生所掌握和学习的情况, 设计实践活动任务, 由教师制作日本的饮食文化的PPT和微课视频, 让学生观看后, 自己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通过这类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任务, 就是要学生在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 培养创造性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极好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升华和能力的培养。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
(一) 课前自学
在这一阶段, 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作PPT和视频, 并配合一些相关参考资料, 初步完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理解, 即学生通过观看和阅读, 学习知识点和培养能力。学生在这一阶段遇到的问题, 可以利用网络社交工具与教师进行交流, 寻求帮助。教师在应对学生的提问时, 对于一些零散的问题, 可以随时帮助学生, 通过交流进行解答;而对于他们高频率提问的一些问题, 教师可以从中发现他们在自学过程中所难以克服的知识难点, 并对此特别关注, 加以总结和归纳, 从而为在课堂上教师进行升华知识、组织讨论、奠定基础。
(二) 课中内化
翻转课堂中, 课堂只有成为师生对话、互动交流的场所, 才能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才能促进“意义溪流”在教师、学生之间的流动, 才能实现“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与共识”[3]。在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堂活动组织中, 应坚持“尊重彼此的观点, 尊重彼此的传统习俗或‘经历’, 言论、信仰和行动的自由, 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 关心具体的生活经验, 通过具体行动 (实践) 验证”等原则, 重建课堂“对话”[4]。而要达到这一境界, 自然离不开教师在摸清学生自学情况的基础上, 对课堂进行优质的设计和导引。根据“中国文化地理概论”的教学性质, 采取讨论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 使用讨论式。教师将学生们集中出现问题的地方拿出来讨论, 为了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索, 采取了将一个大的总问题化解为几个小的子问题的方法。这些子问题的难度是由浅入深的, 一步步去接近大的总问题, 这样通过逐步地层层引导, 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学习, 最终水到渠成地将集中提问的问题答案探索出来。使用这一方法, 比之单纯由老师在课堂上直接将问题解答出来, 效果要好得多, 因为这样引导学生逐步思考, 也训练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 且将大化小, 能够很好地向学生示范如何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 从而在教学效果上大大超过单纯的教师讲授解答。
其次, 使用探究式。课前由教师设计具体实践任务的探究,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教师从旁边可以进行适宜的指导和辅导, 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探究方向, 进而发现、总结、归纳出任务的答案即生成成果, 并由学生自己进行成果的展示。这样做能够更好使得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及实践能力进行自评。例如, 在“饮食文化”这一章, 学生们已经通过学习老师和其他同学制作的PPT和视频, 掌握了进行比较中国各地区不同饮食文化的方法和能力, 教师继而在课堂上制作一个有关日本饮食的视频, 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观看后, 直接进行分析和对比, 使学生的学习成果更加深入实践。
在翻转课堂的课中内化阶段, 对于教师的设计问题和引导课堂的两方面能力上都具有很大的挑战, 如何将学生们在学习中普遍遇到的知识难点, 化繁为简, 由浅入深进行引导, 使得学生自己思考并解答, 这对于问题的讨论具有根本的意义;而大学生思维都相当活跃, 这使得在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 会出现一些偏离或偏差的学生发言, 这些都迫切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导引课堂的能力。因此, 任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本学科知识、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储备, 又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5]。只有如此, 在组织课堂对话活动时, 才能避免简单的“独白型教学对话”, 恰当使用“技术型教学对话”, 力争做到“生命型教学对话”[6]。
(三) 课后升华
下课后, 经过课前的自学, 课中的内化, 这时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该章节的知识内容。虽然这些知识已经不是惰性知识, 而是开始转变成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但是课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学生仅仅是在课上进行的探究式实践任务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学生在课下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习得, 进行发散和创作性的思维活动, 将这些逐渐内化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无意识”利器。所以教师还需要为学生精心设计一系列可供其课下进行思考问题和实践的任务, 如在学习“饮食文化”之后, 我特别选择了西安小吃的聚汇地, 回民街作为学生再次进行课后实践的场所, 通过对街道上具有陕西特色的饮食进行品评, 并与家乡名吃进行比较等寓教于乐的方式, 让学生在舌尖的惊喜之中去领略美食的文化。
三、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效果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 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发展。以下从三个方面对“中国文化地理概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首先, 教学资源的效果。由于课前自学, 其教学时间相对比较灵活, 这为教师提供了灵活施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才华的广阔空间,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过程的各个知识点, 能够充分地利用各种网络资源, 对其进行剪辑、加工等再制作, 提供给学生生动、鲜活又异彩纷呈的教学资源。由于这门课, 学生们各自都有着各自的知识优势, 这使得在教师的教学起源的启发下, 他们也很有兴趣地制作出一些“我为家乡代言”的视频和PPT, 这样使得教学资源更加地丰富多彩。
其次, 课堂活动的效果。经过学生的自学, 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理论知识体系, 所以在课堂上学生都表现出极强的表现欲望,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发言, 显示各自对于问题的思考深度与广度, 积极参与到教师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来, 经常提出一些具有思想闪光的观点和意见, 展示出大学生可贵的创造性思维。这极大的改变了之前以传授式教学为主、课堂呆板、师生互动有限、发言和讨论常常不热烈等状况。学生们热爱交流, 热爱展示, 渴望着和教师与他们的交流和共鸣, 课堂的活跃程度、氛围都非常好。
最后,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效果。现代教育提倡终身学习, 这急需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动手的能力, 而翻转课堂的模式中的课前自学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学生们通过教师提供视频和PPT及其相关参考资料, 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能够建立起这一章节的知识体系, 也就具备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基础和准备。而翻转课堂的课中深化和课后升华阶段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动手的能力, 知识理论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和图像, 而是在现实中可以施展出来的能力和才华, 特别是这也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增强直接挂钩,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
四、结语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 ”中指出:要求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上, 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 优化教育模式, 推动教育改革。经过对“中国文化地理概论”这门课进行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实践, 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对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了有效的监控, 总结和归纳出了一系列的有益经验, 为这一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 也为其他在进行翻转课堂改革实践的教师提供了一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通过这次教学改革实践, 更加体悟到翻转课堂这种以“学生为本”,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发散思维的培养, 推动所学知识深化和升华的教学模式的非凡能量。这也是我们大学教育一直所追求的, 不得不承认, 翻转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 所带来的教育革新, 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沟通平台、扩充教学发展空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摘要:翻转课堂通过让学生课前看视频学习知识, 课上进行知识内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巨大革新。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 以教授的“中国文化地理概论”课程为试点, 从教学准备、实施过程和效果分析三个方面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教学效果, 展现了这一先进教学理念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沟通平台、扩充教学空间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中国文化地理概论”课
参考文献
[1]王新新.比尔·盖茨:美国可汗学院具有革命性的潜力[J].世界教育信息, 2013 (4) :80-80.
[2]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4) :46-51.
[3]戴维·伯姆著.论对话[M].王松涛,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6.
[4]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詹万生,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7:232.
[5]王长江, 李卫东.“颠倒的教室”:美国教育新景象[J].上海教育科研, 2012 (8) :54-59.
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的体会 篇10
1 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的理由
近年来,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 人类社会表现出一些与社会文明不太合拍的怪现象, 其中之一便是神圣、高尚、圣洁的医学频频遭遇难以承受的尴尬与伤痛, 以救死扶伤之人道主义为宗旨的医药卫生事业在呕心沥血服务社会后理应得到社会公众发自内心的礼赞与拥戴, 然而事与愿违, 在人们习以为常的医学社会实践中, 一方面是居于服务主体地位的医务工作人员或医疗卫生机构屡遭诟病, 层出不穷的伤医、毁医、谤医、讼医事件如燎原烽烟势不可遏;另一方面是居于社会主体地位的农工商学普通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多有怨忿, 医患冲突、医患纠纷甚至医患矛盾激化的现象络绎不绝[1]。善良的人们不禁要问, 人类医学到底怎么了?如此不堪承受的医学现象之痛其根源究竟缘于何处?不仅如此, 医学在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繁荣的过程中所累积的那一系列难以调和的尖锐矛盾, 诸如医学之宗与医学之道的矛盾、医学之义与医学之利的矛盾、医学之术与医学之本的矛盾、医学之需与医学之能的矛盾、医学之凡与医学之圣的矛盾、医学之健与医学之衰的矛盾以及医学之情与医学之理的矛盾[2]等, 它们的总根源究竟在哪里?
我们知道,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 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包括医学在内的一切世事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关系, 而维系这些联系与关系的因素即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文化。文化既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又是推动人们进一步进行社会实践的源动力。人类的社会实践, 可以表现出无限丰富多彩的现象, 但从其根本性上来说, 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必然是在文化的驱使、推动或制约等影响下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分析, 社会实践的一切过程以及效果, 不论其表现形式、呈现状态或最终结果如何, 其推动或维系的最深刻根源是且只能是文化, 医学亦然。作为人类特殊的实践方式, 现实社会中医学本身或者通过医学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现象、过程、状态或结果, 其最深刻的根源肯定是医学文化, 医学领域的一切成就是医学文化之伟功, 医学方面的一切遗憾是医学文化之缺陷。有鉴于此, 不少有识之士大力呼吁通过医学人文教育提高医学人的文化自觉[3]。
造成社会对医学文化缺乏理性与自觉的原因, 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对医学文化缺乏研究所致。反思古今中外, 人们大都仅从功利的角度将医学看作谋生养家的职业、看作谋取利益的手段, 即使把认识水平再拔高一点, 也不过是把医学看作解除病痛的技术、看作服务社会的工具, 确实很少有人把医学看作一爿系统、高尚并且博大精深的文化。出现这种现象的缘由, 其实并不完全在于社会的医学实践有意对文化的轻慢, 如果追溯源头, 医学教育存在的缺陷肯定居于不可推卸的主要方面。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医学教育, 重科学技术轻文化内涵、重实用功利轻人本情怀的现象愈演愈烈, 以致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只知医学为术业、而不知医学理应饱融人文, 致使医学人文教育频遭冷落[4]。因此, 为了从源头上提高医学科学工作者的医学文化素养, 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医学生中开设医学文化课程, 并为之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自2010年3月开始, 我校率先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开设了医学文化概论课程。
2 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的对象
2009年, 我校组织全校专家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 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 将医学文化概论课程明确规定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 而将之作为药学、药物制剂等专业的选修课程。2010年3月开始已付诸实施的包括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和护理学等3个专业, 其他专业也将根据教学进度陆续开出。
3 医学文化概论课程选用的教材
据我们不太全面的了解, 目前各个医学院校都未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 因此尚未见到有该课程的成熟教材。作为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的尝试, 我们选用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的《医学文化概论》。全书46.6万字, 主要包括医学文化的语词定义及结构体系、医学文化的基本内涵及本质特征、医学文化的演进轨迹及衍化规律、医学文化的价值维度及社会功能、医学文化的乖离难题及演绎趋势等八章内容, 另外, 书末附有“医学文化演进纪年谱”, 可供有兴趣的同学查阅参考。
《医学文化概论》是成都医学院原创的一部医学文化理论研究专著。该著作以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系统地分析了人类医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揭示了医学文化的内涵、特征和运动规律, 对医学文化的构成要素、社会价值、面临的矛盾以及可能的演化趋势都有较系统的阐释, 对医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医学文化的研究方法、研究原则等重要方面也都有较深刻的讨论。作为医学文化领域第一部文化理论研究专著, 《医学文化概论》以古今中外浩瀚的医学史实为基础, 以数百万年人类社会的医学实践为背景,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工具, 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提出了人类医学文化理论的基本框架和结构体系, 较好地回答了医学文化研究所应该并且必须回答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因此, 选用本书作教材, 其科学性、知识性、理论性都可较好地达到本科教育的要求。
4 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的主要做法
由于我们选用的《医学文化概论》是一本原创性的文化理论研究专著, 其体例、风格与学术成熟度等方面与通行的教材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 我们在开设本课程的过程中着重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反复进行集体备课。教学计划规定, 医学文化概论课程设36学时, 计2学分。为了高质量地开出该课程, 我校组织了有近10名专家教授参加的医学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组, 对医学文化概论课程有关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多次集体备课, 特别就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意义、分工、重要知识点的把握以及组织教学的方法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并达成了一致共识。
二是采用导读式教学法。由于《医学文化概论》包含的知识信息非常宏富, 而且因其理论性太强、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对学生而言相对比较陌生, 加之观点新颖, 理解难度较大, 因此我们讨论后认为, 如果采用常规的教学法, 学生的理解和接受都可能存在较大的困难。为此, 我们对本门课程主要采用导读法进行教学, 即将全部内容分为五个教学单元, 每个单元的任课老师先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 提炼出一些重要的观点和思想后组织学生讨论, 根据讨论的情况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是广泛引入医学案例进行教学。作为医学文化的理论研究专著, 《医学文化概论》对医学文化的内涵、结构、本质、演进过程、衍化规律、价值维度以及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都有较系统地阐述, 而这些阐述都偏重于较抽象的理论, 不太便于学生的理解。为了克服这一矛盾, 我们除了采用导读式教学法以外, 老师们还收集筛选了大量现实社会医学实践中的事例, 运用鲜活的案例说明教材中的理论观点, 以此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认识医学实践中的社会问题, 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性以及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5 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的体会
通过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 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促进会:
5.1 通过对人类医学体系综合而宏观地系统认识,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医学观和医学发展观
《医学文化概论》是在对人类数百万年进化过程中的医学实践和医学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后提炼而成的。该书着重以医学现象为载体, 对医学现象所承载的人类关于医学的主观认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由此概括出了人类医学文化演进的六个阶段以及医学文化衍化的五大规律, 这些对于帮助医学生系统而宏观地认识人类医学体系, 从而树立科学的医学观与医学发展观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5.2 通过对医学现象、医学本质等诸多重大问题进行文化审视, 使学生学会运用文化社会学的工具认识和理解人类医学
诚如众所周知的那样, 人们对医学的认识更多地是根据特定的需要从医学表面现象、医学服务功能、医学术业技巧、医学科属门类等方面去把握, 一般社会公众极少有人去关心医学的文化本质。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 就是帮助学生运用文化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 从文化哲理的高度去认识医学现象与医学本质, 从而更好地理解医学、运用医学以及更好地服务医学。
5.3 通过对医学重要属性之一“人文属性”的深刻发掘, 提高医学生所必备的人文素养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21世纪, 高等医学教育的最大缺陷就是太过于注重医学科学技术本身, 从而导致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为此, 不少有识之士都在积极呼吁并努力践行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5,6]。但是, 目前医学院校在加强人文教育的过程中, 出现了人文社科类课程比较明显的统一化趋势[7], 缺乏创新性和个性特征。我校开设的医学文化概论课程, 不仅教材具有原创性, 而且内容具有非常浓郁的人文属性, 整部著作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知识。这门课程的开设,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人文熏陶, 进而提高医学生所必备的人文素养。
5.4 通过对人类医学历史的全面了解,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医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近现代医学是以西方医学为绝对优势而几乎一统天下的医学, 中国传统医学早已屈居于可有可无的地步。当今的人类社会, “西方医学”已经毫无悬念地成为“人类医学”的代名词, “90后”、“80后”、甚至“70后”们几乎根本不知道中国古代医学曾经有过的辉煌以及为人类繁衍昌盛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如此状态对外国人来说或许情有可原, 但对于中国人来说却实在不应该。《医学文化概论》中用了较丰富的笔墨对中国传统医学曾经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的贡献做了客观的介绍, 这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医学的现状和历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昝加禄.构建医疗主体社会压力缓释机制的文化策略[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19) :158-160.
[2]昝加禄, 昝旺.医学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371-408.
[3]杨咏.文化自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价值资源[J].医学与哲学, 2009, (7) :65-66.
[4]钟震亚, 蔡连顺, 田国忠, 等.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实施医学人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9, 29 (6) :43-44.
[5]金鑫.论临床医学中的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社会, 2009, 22 (7) :37-39.
[6]罗竹, 何剑.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意义与途径[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11) :122-123.
中国经济法外部性问题概论 篇11
一、中国经济法的特征与经济法的外部性
通过对经济法特征的深入分析和解读, 有利于我们认识经济法外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深刻把握经济法特征与经济法外部性之间的关系。
首先, 经济法具有经济性。
因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发生在直接的物质再生产领域, 具有明显的经济目的性。这种经济性的重要表现, “是经济法往往把经济制度、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直接规定为法律”, “经济法对经济生活准则的表述”, 通常是“由立法机关和其他有权机关直接将经济制度、经济技术性规范通过为法, 使之具有法律效力。”如在经济制度方面, 国家通过制定颁布《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 规定国家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税制, 在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 确定各自的财政支出范围, 同时按照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预算收入。该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制定和实施, 必然会影响到中央与地方的发展规划与经济运行, 对中央和各地方而言, 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额外收益和成本, 从而在中央和各地方, 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此外, 在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层面, 各种具体税种的实施条例、外商投资领域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关于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等;以及, 在维护公平竞争和经济有序流转方面,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规范土地使用与流转的法律法规等, 都会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各地方之间、各行业和产业之间, 以及在各行业和产业内部, 产生相应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亦即外部性, 从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发展。
第二, 经济法具有政策性。
由于经济法根源于国家对经济的自觉调控和参与, 其要义就在于“对万变之经济生活及时应对, 以求兴利弊害, 促使经济尽速平稳发展, 并提高国家及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它的任务是实现一定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要求, ”因此, “经济的法律调整往往以政策先行, 并赋予政策以法的效力, ”而由于政策本身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 经济体制也非一成不变, 经济法受其影响, 时常处于变动之中也就顺理成章。但是, 由于政策本身对经济社会现实的影响往往比较直接, 相应的政策性效应也会更加快速的在经济活动中突显, 尤其是由于政策本身往往针对性更强、目的性更鲜明, 其制定与实施都会对特定的群体、阶层、行业等等, 产生较为明显的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亦即外部性, 从而改变这些群体、阶层、行业等相互之间及其内部原有的 (经济) 利益格局, 并对它们以后的行为产生影响。也因此, 被赋予了法的效力的这些政策, 亦即经济法规范, 就不可避免的具有更加明显———因为具有了法的特殊强制性效力———的外部性特征。例如在金融法领域, 随着去年以来, 针对表现为全国范围内的房价普遍上涨、CPI不断升高等现象的国家经济过热问题, 央行在《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的职权范围内, 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命令、决定和指示, 力求通过货币政策来发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 为不断升温的中国经济降温, 并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运行。在此过程中, 这些政策、命令、决定和指示等, 首先是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制定颁布实施的, 因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针对目前经济形势的“暂时性”政策, 其次, 也是最重要的是, 这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的实施, 已经或者正在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尤其是对经济活动中的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行业和产业, 如养殖业、生活消费品生产行业、房地产行业、城市居民、消费者等等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或者是正的效应或者是负的效应, 必将会影响到当前与未来不同群体的经济行为和选择, 从而对经济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最后, 经济法具有行政主导性。
“经济法是国家干预、从事经济活动, 参与经济关系的产物, 调整的是直接体现国家意志的经济关系, 从而与政府的管理和参与有着密切关系。”经济法上的国家干预, 源于现代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失灵”, 和市场的缺陷紧密相关。就新制度经济学的视域而言, 政府干预也不过是市场的一种替代, 换句话说, 在某些情况下, 国家干预比市场本身更有效率。而这种“更有效率”意味着, 国家的行政干预对相关主体所产生的影响更加直接、快速和深远。然而, 无论是适度的干预还是过度的干预, 政府干预、参与经济活动总会给不同的市场主体、行业和产业以及其他特定的群体、阶层, 带来或正面或负面的额外影响, 亦即会产生外部性。而对这种外部性的不同安排, 就会相应的影响到相关利益主体的经济行为。事实上, 经济法作用的发挥, 从某种程度上说, 就是通过对这种就不同主体而言各不相同的外部效应的分担与配置而得以实现的。典型的例子就是《价格法》, 该法授权国务院和省级政府在重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显著上涨或有可能显著上涨, 或市场价格总水平出现剧烈波动等异常状态时, 可对部分价格采取限制、提高、调整等干预措施。价格法的这些规定, 对于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调整, 以及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市场价格异常的情况下, 该法的实施能够给不同的利益群体施加不同的影响, 为不同利益群体的经济行为选择增添不同的额外成本或收益。这种或正或负的额外性利益变动, 必然会对相关群体产生规制性作用, 从而最终起到维护经济秩序, 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总之, 经济法由于其有效调整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具有鲜明的经济性、政策性和行政主导性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是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调整、管理和规制等密切相关的;这些特征也从一个角度全面反映了经济法的形貌和运行机理。深入的分析这些特征与经济法外部性的关系, 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经济法外部性问题的产生原因。事实上, 也正是由于经济法本身所具有的上述特征, 以及这些特征背后所蕴涵的利益分化与整合、利益格局的调整, 会给相应的利益主体带来这样那样的额外成本或收益, 从而造就了经济法外部性问题的存在。
二、中国经济法的本位与经济法的外部性
所谓法的本位, 就是指“法律运作所围绕的主体和中心。具体而言:第一, 法的本位是法的立法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第二, 法的本位是法律的实施、运作所依据的基本尺度和价值取向;第三, 法的本位是相应法学研究所追求的目标、价值尺度。从其核心内容来看, 所谓法的本位, 是指法所维护、保障的利益取向问题。”在当代中国的经济法学界, 认为中国经济法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已经成为学者的一种基本共识。而经济法之所以必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 根本上是由于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和存在使命所决定的。一方面, 就现代经济法的起源来看, 最初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经济法, 其基本内容是反私人垄断, 解决因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私人利益保护绝对的传统私法观念的一种纠正;另一方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就是为了弥补理性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行为模式所造成的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漠视与损害, 亦即最大限度的减少个体经济行为对社会公共利益所造成的负外部效应。
【中国文化概论】推荐阅读: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09-09
中国文化概论讲稿09-02
中国文化概论尔雅课07-25
中国文化概论必过08-23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答案08-03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总结10-08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11-03
占领中国文化的制高点--中国文化、中国酒12-13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08-30
中国大众文化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