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导言论文

2024-05-12

教学导言论文(精选12篇)

教学导言论文 篇1

0 引言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导课这一环节对整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位优秀的生物教师应用精彩的导言,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教学效果。课堂导言其实就像乐曲中的“引子”, 起着渲染气氛、烘托氛围、酝酿情绪、渗透主题、诱发思维和带入情境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分析, 归纳总结, 推理判断抽象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优美的“引子”能抓住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 让学生带着愉悦轻松地状态步入学习新知识的课堂, 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一见钟情”, 这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直接导入法

1.1 概念

所谓直接导入法就是开门见山, 单刀直入, 不作多余的渲染, 直接揭示本节课的主题, 在最短的时间内阐明教学目标、学习目的和要求, 以及点出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的导课方法。这是一种最为简单、也是中学生物教师最为常用的导课方法。

1.2 案例:“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

“生命的起源”是人教版课标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中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的第一节内容。针对本节课抽象、古老的特点, 教师上课时可以这样导课:“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新的一章———生物的进化”, 然后板书:第一章 (居中) 生物的进化。接着说:“这一章主要探讨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起源的, 以及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从原始的生物演变发展而来的。这些人们历来关心的问题, 不仅有某些不同的观点, 还有许多传说和故事。今天我们用科学的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进行学习和研究。下面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课题‘生命的起源’。”然后板书, 导入正课。这种导入既让学生在很短时间内明白本节课需要学什么, 而且教师不容易罗嗦, 为按时完成教学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

2 直观导入法

2.1 概念

所谓直观导入法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画、幻灯、标本、模型、或媒体演示物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直观景象, 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的导课方法。该方法具有很强的色彩性, 学生对教师提供的实物、视频等很感兴趣, 能很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进而从观察中提出问题, 进入新课。

2.2 案例:“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中的“DNA结构”

在讲授“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中的“DNA结构”时, 教师为学生出示DNA双螺旋结构, 使学生对于原本抽象的概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展示的同时提出问题:DNA结构为什么会是双螺旋的呢?这对于遗传信息有什么重要作用吗?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发挥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猜测能力, 让抽象的教学内容实例化, 当然该种导入法中教师应该注意三点:一是展示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二是在学生观察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地、恰如其分地提出问题、指示观察、思考的关键;三是教师要及时反馈, 倾听同学们想法, 避免只让学生思考却不让表达思维的现象。此种导课方法在讲授“骨的构造”一节时也很适用。

3 悬念 (设疑) 导入法

3.1 概念

所谓悬念 (设疑) 导入法指教师故意在扣人心弦处嘎然而止, 引起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 激发学生想要知道结论的兴趣, 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的导课方法。

3.2 案例:“性状遗传的规律性”

教师在讲授“性状遗传的规律性”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 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问题:一对夫妇都有耳垂, 可是却生出一个无耳垂的女儿, 试问:A、这种现象可能发生吗?B、无耳垂女儿是不是这对夫妇亲生?C、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 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 通过设置悬念,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 图表导课法

4.1 概念

所谓图表导课法就是利用生物教学的第二语言———图表予以呈现,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新知识, 从而引入新课。

4.2 案例:“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师在讲授“生命活动调节”时可以搜集植物幼苗的破土而出、在繁殖季节, 两只雄羚羊为了一只雌羚羊而相互争斗、跳水运动员优美复杂的动作、长跑运动员比赛、人体内各种激素及缺乏某种元素患病表等图片和表格, 设问:为什么能够这样呢?从而导入“生命活动的调节”。

利用图表导入新课是一种创新型的方法。很多生物学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图表予以呈现, 所以它与生物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5 复习导入法

5.1 概念

所谓复习导入法就是教师有意向学生新旧知识联系的交点, 通过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总结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学习新概念、新知识的导课方法, 是中学生物教师用的最普遍, 也是学生很容易接受的导课方法。

5.2 案例:“减数分裂”

在学习“减数分裂”有关内容之前, 老师已经给学生深入讲解过“有丝分裂”有关内容, 所以在讲授“减数分裂”时教师大可先复习有丝分裂的基础知识, 总结学习有丝分裂的思路, 指出有丝分裂的意义, 进而将减数分裂衔接进去, 指出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然后导入新课。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有丝分裂的方法去学习减数分裂, 提高学习效率。

复习导入法是一种最为广泛、普遍的导课方法。古人言:“温故而知新”。复习不仅仅是为了修补遗忘的旧知识, 而是添建一大堆新的知识。学习者一般会根据已有的旧知识进行选择, 那些能与旧知识建立联系的知识往往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典故导入法

6.1 概念

典故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的心理, 教师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动的故事、寓言、谜语或成语等典故组织导入语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创设一种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的导课方法。

6.2 案例:“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一章中所介绍的河蚌, 同学们不太了解, 为了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将“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这一典故做成PPT, 展示给学生, 请一位说话很有风趣的学生讲述这一故事, 在讲故事的同时教师因恰如其分地提出问题: (1) 为什么蚌能将鸟的嘴紧紧夹住, 它靠什么结构? (2) 蚌壳长时间关闭会不会憋死, 它靠什么呼吸? (3) 蚌壳很硬为什么称之为软体动物?这样同学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了, 肯定会积极看书, 认真思考, 热烈讨论, 最终很快解决问题。

中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 在生物学科的发现史、发展史和科学史中, 充满了丰富多彩的故事。不同年龄时期的乐趣, 产生于不同的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

7 实验探究导入法

7.1 概念

实验探究导入法是新课改之后中学生物教学中大力提倡的导课方法, 它是通过有趣的、与讲授内容有关的演示实验导入新课。

7.2 案例:“蒸腾作用”

教师讲授“蒸腾作用”一节课时, 首先展示一株盆栽的番茄, 叫一名学生上前将番茄茎折断, 让学生观察切口处有什么变化, 待切口处流出液滴时, 提问:“为什么会流出液滴?”“是什么力量使水和无机盐由下往上提升呢?”学生边动手边观察, 自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中, 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教师水到渠成地进入新课, 同时也激起了学生急切探究原理的欲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方法。生物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 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实验导入新课, 不但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进而培养学生创新和猜想的思想, 为以后深入研究生物学有很好的帮助。

8 结语

中学生物教学的导课方法很多, “教无定法”, 导课方法也一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适当地变换导入新课的方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导课这一重要环节, 并精心设计导课环节, 从而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安定情绪, 进入状态, 让学生有目的的参与课堂教学, 实现思维定向、内容定旨、感情定调, 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孙少华.新课程下生物教学的导言设计.中学生数理化 (教与学) .2011年4月.

[3]《走进高中新课程》编写组.走进高中新课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李俊红.新课导入艺术探究.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9月第19卷第3期.

教学导言论文 篇2

论文关键词:历史课 课堂教学 导言 作用 设计

论文摘要: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导言是一节课的开始,虽然所占的时间不多,但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多角度地分析了课堂教学中导言的意义,并结合历史课教学经验,阐述了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等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导言设计的方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历史课课堂教学中的导言,犹如一部戏剧的“序幕”、小说的“引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的作用。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引入,能成功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使学生心驰神往,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

所谓导言,就是每节课前两三分钟,教师从本课的具体内容出发,围绕教学目标,紧扣重难点,而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诱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高涨,自然而然地引出所授新课的开场白。在历史课教学中,课堂导言的设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巧妙的导言、睿智的演绎是成功教学的开始

1.导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注意是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注意,就谈不上学习。有人曾作过这样的心理调查:老师上课讲第一句话时,至少有33%的学生没有听讲,在一般情况下,上课至少5分钟后全班学生注意力才能集中。这个调查充分说明了上课伊始,由于学生的兴奋点还在课外,注意力比较分散,此时教师讲新课,肯定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一些精彩的导言,就能够迅速地把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学习上,使其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转移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上,并能被学生所接受,这样教学效果就能得到保证了。可见,历史课的课堂导言能起着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2.导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指个体“要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一种内在的力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差是由两种因素决定的:一是智力,二是动机。学生有了动机,就能心甘情愿地自觉猎取知识,教师从上课的一开始,就运用有效的方法导入,引导他们产生学习动机,为学生创设精神放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说、去思维、去行动,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性,使之在精神愉悦的状态下去学习,去领悟,变“逼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求,把探索新知作为一种动力,这样教学的完成自然会水到渠成。因此,有效的导言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灵丹妙药。

3.导言具有开启学生思维的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名着《学记》很早就提出了教师进行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的主张:“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说,教师进行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诱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处处硬拖着他们;要激励他们而不是时时硬压他们;要给他们点明解决疑难的“诀窍”,而不是把现成的答案硬灌给他们。课堂独特的导言就像一支航标,给学生指引出一条认识的路线,指明解决问题的方向,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激励学生探求自己未知领域的愿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可见,历史课设计恰当的导言既能启发学生思维,同时也有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4.导言能够使课堂结构更完整,更严谨。恰当的导言能使课堂结构更清晰、更具层次感,虽然课堂结构不是铁定的,但一般而言,一节课的结构是:导言―提出问题―思考探究问题―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巩固练习(活动与探究)。从中可以看到:用两三分钟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求知的动机,形成课堂学习的小高潮。然后因势利导提出问题,此时的学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为了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接着,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掀起另一高潮,进入到课堂的主要环节,师生通过提问、探究答疑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快感进入到最后的巩固练习环节,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新的问题,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魅力,使学生感到余味无穷,处于轻松、愉快的积极状态下猎取知识,学习效果就自然明显了。因此,导言是有效课堂一个不可缺的环节。

二、导言的设计及演绎

1.设置悬念、逼人期待。悬念产生于学生想急于解决问题,但用自已的知识和方法却又末能解开谜团的时候,因而可以触发学生求知的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觉得非知不可,从而怀着积极探索,满腔的热情投入学习,并带着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聆听老师的讲授,自己则从中找出答案。

笔者在讲授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汉朝》时,在导言部分这样设置悬念:在楚汉战争时,刘邦为了收买人心,曾封韩信等人为王,当刘邦取得天下后,又对这些异姓王进行了处置,并分封一些同姓子弟到各地做王,想借此确保刘家天下。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些同姓王是不是如刘邦的意愿一样,“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这一悬念提出之后,学生就会怀着浓厚的兴趣听课,直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七国之乱”、“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内容,这一悬念就一步步地得到了解决。

2.设问置疑,诱导探索。“疑虑,思之始,学之始。”(孔子语)有疑虑就能产生认识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精心创设疑虑情境,并通过质疑、释疑去诱导学生积极探索。如《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导言设计为:现在我们出行很方便,有哪些交通工具可以为我们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呢?这样一问,学生会很快抢着回答出海陆空的交通工具。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在汉代,我国的先民跟西域以及更远的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你知道主要是通过哪条交通路线进行的?为这条交通线的开通作出贡献的是谁呢?你能画出这条交通线吗?这样设计问题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教师再讲授知识时就轻松自然了。

3.创设意境,激发情感。历史课的教学也可以通过美的语言,创造美的意境,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学习。如教学八年级上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笔者这样设计导言:“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际,奔腾欲出,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无数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还有以勤劳勇敢着称的各族人民。每当想起这些,心中就会激起热爱祖国的感情,祝愿伟大祖国展翅飞翔,那么新中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你们知道吗?有同学看过《开国大典》吗?”这段话创设了美的意境,使学生沉醉于激情澎湃、诗情画意的同时,也领略到历史的无穷魅力。这样的教学充满了艺术气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4.开门见山,求真求实。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目的是引起学生的重视。对于九年级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每天都穿着质地好、款式多样的漂亮衣服,那么,你知道成衣的工序吗?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在学生轻松、兴奋的状态下开门见山地切入新课: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纺纱机器是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由谁发明的?这些问题紧扣课文,目标落在实处,学生学习也自然直奔这一主题,省去了许多曲折之笔。

5.故事讲述,引起兴趣。爱听故事是少年儿童的特性,故事式的引入会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能迅速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讲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以自然地引入新课。例如,运用成语、典故、传说、历史故事,如烽火戏诸侯、退避三舍、卧薪尝胆、朝秦暮楚、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木马计、诺亚方舟,等等,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听故事,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角色,学习效果自然也往往事半而功倍。

6.教具展示,诱其乐学。德国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说:“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描述更为可取。”因此,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具,把教材中的无形变为有形,把含蓄抽象的内容变为直观形象,诱导学生乐学爱学。例如,如讲述七年级上册《昌盛的秦汉文化时》,笔者先出示张衡的地动仪模型,然后根据地动仪测定地震的原理,在某一方位制造振动引起地动仪的小铜球落入一只蛤蟆嘴里时,学生无不拍手称奇,惊叹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践证明,学生都喜爱这样的直观操作引入。

7.媒体运用,激发激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化教学的普及,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课教学导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将无声变为有声,将静态化为动态,从视听方面弥补语言文字的不足,激发学生的激情。如讲授八年级上册《抗美援朝》时,先播放课前剪辑的《英雄儿女》的主题曲――《英雄赞歌》,以及上甘岭战斗的壮烈场面的片段,把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产生如临其境之感。在此基础上,再不失时机地指出:“我们的英雄儿女和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终于取得了上甘岭战斗的胜利,赢得了战斗的主动权,迫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那么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要入朝作战呢?”这样的导入,就自然而然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历史课课堂导言的设计是多种多样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教师平时肯下功夫,精心设计,潜心钻研,注意积累,敢于创新,勇于提高,就一定能演绎出更有感染力、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导言,课堂气氛就更加浓厚,更加融洽,更加快乐。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们的心同我讲的话发出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们的心弦对准音调。”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就应一起共同努力,拨动孩子们心中最隐秘、最独特的琴弦,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牵领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学历史教学法概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谭建梅.历史课教学中的导入技巧[J].中学教育.

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教学用书(7―9年级共6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导言论文 篇3

所谓课堂教学导言,就是每一课的导入语,又叫开场白,相当于一台戏的序幕或一部小说的引子。在时间上一般为3分钟左右,长了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精心设计一个好的具有探究价值的导入语,有助于学生快速完成角色的转换,进入课堂情景;也有助于教师破除"自我中心"的观念,促进自己在探究中的"自我发展",真正成为课堂的成员,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带队者。

一段好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言有何标准?一般说来有三个:首先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语要新颖有趣有创意,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其次,是切合本学科、本课堂的实际。离奇的导入语会使学生如坠云雾,知识点过度超前的导入语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知识点过度迟后的导入语会使学生感觉到是陈词滥调,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导入语不会与学生产生共鸣。所有这些,不仅不会收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会起破坏作用。第三是要有实效。任何一种好的形式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理论上的好不是真正的好。刻意追求形式的完美,词语哗众取宠,声色上的层峦叠翠,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在内容上可分为新授课、复习巩固课、实验课等。本文就新授课的课堂教学导言技巧问题,结合课改实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生活中出现的相关现象导入新课

这种导入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产生共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欲望,起到启发学生思维,强化新课学习的导向作用。

在讲授化学反应和能量转换这一节课时:

师:"节日里燃放烟花鞭炮时,在点燃引线后,往往可以看到爆炸的声和光,这里就有化学反应、热能与光能等的转化,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

生:"对,对!"

师:"当时我也很诧异。好,通过今天这一课的学习,就能解开这个谜了。"

下课后,很多学生能够用已学的知识对此作出论证,这或许就是意外的收获了。

二、渗透化学史导入新课

运用化学史的一般常识导入新课,展现了人们追求真理时的上下求索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无所畏惧,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通过对知识规律产生情景的再现,培养学生将凌乱的知识进行整理、组织并系统化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机地渗透化学史中科学家们的创造性工作和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的灵感和意向。

在讲授元素周期律的笫一课时,利用学生已学过的相关知识,提出问题。师:"你们知道元素周期表最早是谁排列的吗?"生:"是俄国的着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师:"那么,他是怎样排出来的?为何排成现在的样子?按什么原则排列?你们能否重新排一下?"

通过这一系列情景问题的设置和提出,使学生把原有知识与将要学习的知识相联系,课堂气氛立即就活跃了,学生们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并开展了激烈的讨论。

三、无声的语言导入新课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革命。精心制作课件,以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力。从配音到动画设计,可以让学生爱不释手,流连忘返。通过多媒体这个"助手",也强化了课堂的主题,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学习变成了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形成认知上的冲突,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

在讲授氧化还原反应这节课时,首先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几何域板"、"Flash"、实物投影仪等媒体工具设计制作一些模型、图表、动画等进行展示,让全体学生观察、分析。联系初中教材上的定义来设计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失氧的情况,制成课件向学生展示,进而发现相关问题、分析"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此导入新课。

四、学生报告导入新课

探究式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让学生从所学的化学原理、方法、公式、规则等根源上探求,有助于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前上网搜索查询相关资料,并辅以适当的指导,上课时让学生以报告的形式开课。

在讲授勒夏特列原理这一课时,首先要求学生课前搜索有关"平衡原理"、"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的知识,结合生活中与平衡原理相关的实际,写出书面报告。经筛选后由学生代表在开课时宣读,进而导入课题。

五、习题问题导入新课

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方法探索 篇4

一、教学导言的作用

1. 引起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

新课或某一内容教学之前的教学语言设计如何, 对上好整节课关系重大, 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精心设计教学导言, 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 使之产生新奇感, 集中注意力, 起到组织教学、引导兴趣的作用。

2. 开启学生思维———诱发思考。

教师的讲授、点拨、引导, 只有伴随着学生的积极思考才能使学生有所得。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由何来?思由疑引起, 有疑才有思。教师“须教有疑”。疑从何来?在于教师巧设疑点导言, 能起到开启思维, 诱发思考的作用。

3. 突出教材重点———画龙点睛。

教师从感知入手, 巧妙设计好导言, 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掌握重点和难点。

4. 逢水架桥过渡———承上启下。

按照教材的内在逻辑, 教师设计出新旧知识联系、承上启下的导言, 就像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既激发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复习, 又激发其对新知识的探索。

二、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理论

1. 对协同理论的认识

协同理论来源于协同学, 协同学是西德学者哈肯创立的一种系统科学理论, 主要是研究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作、同步、合作、互补的关系, 研究协同效应的形成, 揭示系统进化的动力。它的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协同学认为, 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既有独立运行, 又有关联运动。只有当关联运动占主导地位时, 各子系统之间才会产生协同效应, 提高整体功能, 如果子系统的独立运行占主导地位, 关联运动减少, 就会产生内耗, 降低整体效能”。[2]

2. 何为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

所谓的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就是指在协同学的指引下, 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独特的功能, 使其与教学导言协同合作、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促进两者之间的关联运动, 以形成协同效应, 优化教学的整体功能。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 音乐才开始它起作用的领域, 那些无法用语言告诉人的东西, 可以用音乐来诉说, 因为音乐是直接表现人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 对人的心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因此, 如能正确的把音乐与教学导言二者协同, 将会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的方法及效应

瑞士作家温克勒曾阐述了开场的任务, “一是建立说者与听者的同感;二是把开场白引入正题”。新教师为设计课堂导言而冥思苦想、再三推敲力求达到完美, 就是久经沙场的老教师也常常全力以赴, 殚精竭虑地设计好教学导言, 那么如何才能将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好并产生应有的协同效应呢?

1. 趣味式

趣味式即把所讲的内容趣味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学生会越来越欢迎教师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导言而教学导言应避免那种凭空而来, 突发趣味的做法, 所以导言也可能需要一个“引子”。如一位老师上第一堂课介绍自己时出乎意料的提问:“京剧音乐的民族韵味优美朴实, 音乐伴奏中有种打击乐器, 请大家猜一猜字谜:‘旁人看戏我挨打’”, 学生争着回答:“‘锣’‘鼓’……”“猜对了, 我就是其中一种, 我姓‘罗’, 并非‘锣’, 大家记住了”。风趣的语言, 马上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2. 悬念式

悬念式是教师讲课开头吸引学生的常用方法, 培养学生寻根究底的习惯。比如我们在学习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琴弦上的梁祝悲歌》这篇文章时, 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一道题目:根据以下提示, 大家能回答出这是哪部作品吗?它被称为是“蝴蝶的爱情”, 它是我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它抨击的是封建社会腐朽的婚姻制度, 被誉为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大部分同学经思考讲出正确答案是《梁祝》时, 老师给予表扬与肯定, 紧接着趁热打铁, 播放一段预先准备好的《梁祝》音乐片段, 最好选最具代表性的曲段, 时间不宜过长。同时教师介绍:“这是小提琴奏出的轻盈、活泼的爱情主题, 是女主人翁祝英台的写照。”正当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时, 音乐嘎然而止, 这时学生从音乐中已产生了心理上的共鸣。此时学生心里的悬念是:老师为什么今天上课让我们做音乐题?为什么让我们听这段音乐?与我们上课有什么关系呢?这就造成了一种起而所解的局面, 为教师组织教学这篇课文埋下伏笔。更重要的是学生已从刚才的音乐导言中获得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 它与文章要表现的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忠贞爱情的追求的主题思想逐渐融合。跌宕和意外, 激起了课堂教学的波谰, 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协调、点拨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悬念式导言, 选点定位要准, 涉及到的知识和事件, 必须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 同时也要考虑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结构, 要面向大多数, 悬念式导言毕竟不是智力测试或漫无目的的思维训练。如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与课堂教学关联不大的事物上, 则可能造成教学上的混乱, 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 表演式

善于表演与善于用幽默取悦于学生的教师, 对学生的学习有益而无害, 有心理学家提出, 一个优秀教师是否与教师的“明星式”表演有关, 因而教师的“明星式”表演对学生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称之为“狐狸博士效应”。音乐是表演艺术, 充分运用音乐艺术的特征, 借音传情是音乐的优势。比如: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 教师可以这样导入:今天我们课前来一个“超级模仿秀”, 看谁模仿最像老师!大家说好不好?这时大部分学生的表现就是好奇, 教师可选择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作为背景音乐, 首先教师根据背景音乐, 配上一些道具, 模仿诗人模样, 给学生示范表演:“床前明月光……”紧接着由学生模仿老师。这时学生的表演与《月光奏鸣曲》音乐表现的意境和《静夜思》这篇文章的内容逐步协同并产生效应。经过了这个表演阶段, 下面就可进入教学的分析阶段。我认为这种表演式的教学导言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 情感更丰富了。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气氛, 加强了师生的互动。

4. 故事式

学生在课堂上也欢迎教师讲故事, 这反映出人喜欢具体可感、生动活泼的事物的天性。一节课从讲故事开始,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节学生紧张焦虑的精神, 缩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同时, 由于故事包罗万象、感人肺腑的细节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故事情节中蕴含的哲理更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因此, 与教材相关的音乐故事, 能为学生掌握教材创造很好的条件。比如:教师在讲历史教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重点人物拿破仑这一内容时, 可以在课前用音乐故事导入:1804年春天贝多芬完成了他的《第三交响曲》, 为了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敬意, 贝多芬不仅在这部交响曲总谱的扉页上题上献给这位“英雄”的字样, 甚至装订上精美的封面, 准备通过法国使馆送往巴黎, 而这时, 却传来了这位“英雄”登上皇帝的宝座。听到这个消息, 贝多芬犹如五雷轰顶, 愤怒异常, 亲手把题词的乐谱撕得粉碎, 大声喊到“想不到这家伙也不过是凡夫俗子, 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来实现自己的野心了”。听完故事, 学生会思考贝多芬敬仰的这位英雄是谁, 他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有什么关系呢?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度高涨, 这对于教师完成教学计划是有利的。

故事式导言讲的都是小故事, 小故事有人物性格, 有情节变化, 有血肉丰富的细节, 往往具有典型意义, 但教师也要下一些功夫, 剪裁细节, 安排层次, 斟酌词语, 娓娓道来, 如果准备不充分, 语言贫乏单调, 故事情节残缺不全, 讲述抓不住重点, 那么可能会使原本生动的故事变得索然无味, 或削弱故事本身具有的思想性, 变得与课堂教学衔接不上, 适得其反, 而是失去应有的效应。

四、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建议

音乐与教学导言相结合的方法不胜枚举, 如:释题式、提问式、介绍式等等。经实践, 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不失为教师开启新课, 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但因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心理不同, 教学导言没有固定模式, 现仅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1. 导言要精简, 有概括性。

教学导言是引言, 并非主要内容, 因而要切中要点, 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要根椐教学的内容展开, 语言精炼概括, 切忌庞杂, 烦琐冗长, 占时过长的做法显然是不足取的。

2. 导言要巧妙, 讲效果。

导言要灵活安排, 深思远虑, 考虑整体效果, 切忌故弄玄虚, 哗众取宠, 否则会失去应有效果。

3. 导言要设疑, 求启发性。

设疑布障, 设置音乐情境的导言都应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针对性即不能离题, 符合学生心理和所学内容。启发性要有思考余地, 深浅适中。

4. 导言要传情, 有感情。

“情动而言行, 情信则辞巧”[4], 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要让学生揣摩到教师的感情脉络, 创造一种音乐情感氛围感染学生, 因此, 不能只有趣味性, 而忽视了教育性和思想性。

总之, 成功的教学导言呈示了教学的主题, 好似给学生览胜导游。从表面来看艺术和科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 一个是浪漫的形象思维, 一个是严谨的逻辑思维, 但其彼此的思维过程是相通的。成功的把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 会起到不拘一格, 春风扑面般的教育效果。可见, 对于教学导言的设计, 只有教育者大胆思索、敢于创新才可能结出丰硕的智慧之果。

摘要: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就是指在协同理论的指引下, 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独特的功能, 使其与教学导言协同合作、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促进两者之间的关联运动, 以形成协同效应, 优化教学的整体功能。笔者认为如能正确的把音乐与教学导言二者协同, 将会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教学导言,协同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M].教育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哈肯 (Hermann Haken) 著.协同学导论[M], 德国.1976.

[3]李亚东.关于音乐教学中应重视美育教育的实施[J].剑南文学 (经典教苑) .2012 (03) .

[4]张荣友.谈课堂教学的导言设计.山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0 (02) .

语文 -《物种起源》导言 篇5

3.关于“导言”。

导言即绪论。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

三、检查预习

由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根据情况肯定、纠正和补充达尔文的科学事迹。

达尔文学说是生物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由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一书奠定科学基础,以后为生物学上的成就加以论证和发展。达尔文通过环球考察,搜集了大量有关动植物演变和发展的科学资料,指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即遗传、变异与选择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认为生物发生的微细的不定变异,通过累代的选择作用,适者生存,并逐渐累积有利的变异发展成新种。不适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就被淘汰。他.总结了用人工选择方法获得家畜和农作物新品种的实验成果,进一步论证了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学说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给形而上学、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以沉重打击,在推动现代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达尔文的学说给予很高评价。(播放视频: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四、研习课文

1.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和注释。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难的词语,先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

(2)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明确:

(1)本文需要注意的词语。

琐屑:细小而繁多。

审慎:周密而谨慎。

趋向:①动词,朝着某个方向发展;②名词,事物发展的动向。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探讨:研究讨论。

传布:广泛散布。(也可以放到第二课时课首检查用)

(2)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文章结构和段意的理解,请一位同学回答;

教师板书并明确。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一、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筛选关键语句

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句子,它集中地体现了文章的意旨,表示文章的思路,连缀文章的结构。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集中体现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或阐明主要事理的语句。从结构来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度句显示出文章的层次推进。从出现的频率看,反复出现的文句也是关键句。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以下问题,完成对文中信息的筛选。

(1)作者认为“物种”是怎样产生的?

明确:A. 物种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B. 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异的最重要的条件。

(2)辨析选择题,在第4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以下三种看法由幻灯片打出。)

①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② “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是不合理的。

③ 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

明确:是要证明第③种看法。因为作者对这两个例子的分析有明显区别。对于啄木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而对于槲寄生的例子,作者说“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是不合理的”。而“植物习性的影响”、“植物本身的倾向”不属于“外界的条件”(即外部环境),因此可排除第②项;对于第①项,学生只要抓住作者举这两个例子主要想否定不正确的作法即可排除。

(3)按要求筛选文中语句。

①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目的。

②作者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意义。

③作者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获得的两点认识。

教师要明确:

目的: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的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意义: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作者的两点认识: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

三、根据课文中提供的信息,口头对达尔文作一个整体的.评价。

引导:第一段的关键语句,从“远航”(1831)到“现在”(1859年),其间“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二十多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及对真理的追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第二段的关键句有“华莱斯先生,他对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们完全相同”(这是指英国的自然科学家,1858年他写了一篇关于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的科学/论文寄给达尔文。达尔文于当年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华莱斯的/论文同时在林奈学会的杂志上发表)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三段的关键句有指出书本的缺陷,“还是摘要的性质”;说明今后的打算,“详尽地刊出”,避免使别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文对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谦逊的精神。

第四段关键句有:“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表明作者决不轻率地作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第五段关键句有:“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六段关键句有“很不幸”,“不得不简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七段,关键句有“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确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

概括: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精神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板书。

如何上好一堂历史导言课 篇6

一、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培养师生之间的亲和力

老师上第一节课,大部分学生怀着好奇、热切的心情。如,新的历史教师长什么样?男教师还是女教师?教学水平如何?对学生厉害否?可以说,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下盼望着教师走进课堂的。针对此,教师进入教室大可不必板着脸,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而应面带笑容,说一声:“同学们好!欢迎大家听我的历史课。”或“很荣幸教你们的历史课。”然后尽量用幽默语言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也不妨展现一下自己的才华,甚至可以适当地聊一聊题外话等。这样,无形当中,就从感情上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造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培养了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为以后历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这也正是目前提倡的“尊重教育”的需要。

二、以趣激学,突出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历史是否感兴趣,能否热爱历史课,从心灵深处想上历史课,与第一节的导言课是密不可分的。而一堂优秀的导言课首先就应当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正如一部好的电视剧,一般都有一个精彩的开头,紧扣观者的心弦,使观者欲罢不能。讲课其理亦然。开学第一堂课,老师可以这样说:

同学们在平时可能看过不少历史题材影片,如,《林则徐》《开国元勋毛泽东》《列宁在十月》等。有的同学可能只是看热闹,对一些重要情节可能不太明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不能怪大家,因为你们不了解其历史背景或历史原因,无法真正看懂它們。学习高中历史之后,大家就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又比如,毛泽东为何能成为伟人、一代开国之勋?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大家就明白了。再比如,美国为什么能成为当代超级帝国主义国家?不学习世界史、不学美国史能行吗?

因此,通过导言课的精心设计,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兴趣就能产生学习动机,就能使学生积极思考,明白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正如著名学者杨振宁所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三、讲清教材前言的说明

无论是初、高中历史课本,都有详细的前言说明。这些说明主要是讲解教材编写指导思想和编写体例,尤以编写体例极为重要。它包括课时的分配、教材编写目录、引言、字体、图表、注释等说明,文献资料的讲解,练习题的利用,活动课、阅读课的处理等。教师在导言课上均要对此作认真讲解。除了让学生仔细阅读前言外,教师还要进一步给学生理清关系,分清主次。向学生讲清,历史教科书是由目录、课文、插图、注释、作业及大事年表等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目录是课本的纲目。掌握它就是掌握课本内容的纲要,也就是掌握历史发展过程的轮廓,心中有个整体观,便于理清记忆。(2)目录与课文是骨与肉的关系。目录是骨架,课文是血肉,互相组成。(3)插图是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注释是帮助理解。(4)大事年表是对课文中重要历史事件的提示,便于搜索记忆。(5)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并达到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经过自我阅读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历史教材就能够作出总体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的目标就更清晰了。

四、指导学习历史的方法

俗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历史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最终有效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历史导言课上,一定要讲解一下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教师指出正确的学习方法,贯穿于预习、上课、复习和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学历史首先要做好预习,能提高自学能力和上课质量。历史复习的有效办法,可概括为:趁热打铁,纠错补漏;循序渐进,集腋成裘,做好课后复习、单元复习、期中复习和总复习;最后,同学们要认识到,学习历史,课堂为主渠道,但不应该忽视课外活动这条辅助渠道。有益的课外活动,能增长见闻,开阔眼界。这些活动包括课外阅读历史读物、搜集资料、参观游览历史古迹、文化名城等、访问调查等。

以上是笔者对如何上好一节高质量导言课的四点认识和看法。在导言课上如果能够遵循上述原则,就能提高教和学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当然,如何上好导言课,无一定之法,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在导言课上打马虎。因为,一堂“导言课”可能会影响一个学期和一个学年的教学效果。可见,上好一节高质量的导言课是多么重要!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导言设计之我见 篇7

一、典故导入法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生物课的学习乐在其中,这是生物课教学成功关键之所在。

如在教《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一节,教师先给学生讲战国时期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故事,接下来问学生:“为什么田忌听从孙膑的献计,按照等级排列马匹和齐威王比赛,就能赢了呢?这中间有个科学问题,孙膑懂科学,会运用科学,那是个什么科学问题呢?这时已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一个熟悉的典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情趣,乐在其中。

二、置疑导入法

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课,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悬念的设置要适度,不悬会使学生一眼望穿,则无念可思;太悬学生则无从下手,则会无趣可激;只有在悬中寓实,才能引起学生开动脑筋,琢磨思考,兴趣盎然地去探索未知。

如我在讲到蝙蝠捕食飞虫时,可设计这样的导言:据调查发现,1只蝙蝠在1分钟内可以捕到15只昆虫,有时1只蝙蝠在短短的半秒钟内可以捕到2只蚊子,可见蝙蝠的捕食动作是多么迅速而准确啊!蝙蝠是否有一双敏锐的大眼睛呢?调查发现蝙蝠眼小且视力差,那么它到底是靠什么来发现和捕食昆虫的呢?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吗?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蝙蝠是如何发现和捕食飞虫的。这种带有激励性的导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教学能顺利进行。

三、联系实际法

用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生物学事例来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

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中的科学,在教学中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如我在讲“鸟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特点”时,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纸飞机比赛,看谁的纸飞机飞的最高最远,研究分析飞得高远的原因,引导得出纸飞机要飞得远,必须解决“三个力”:重力、阻力、动力。那“鸟是怎样解决空中飞行的这三个力呢?”引导大家分析讨论课本中资料,总结得出鸟适于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水到渠成。总之,现实生活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最丰富的活动内容,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无处不有丰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

四、复习引导法

任何新的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旧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对旧知识的积累就没有新知识的继续学习和再认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根据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对一些前后知识联系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采取复习引导的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向新知识过渡,不仅使旧知识得到巩固,新知识过渡自然,更重要的是从一上课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比如讲到《血液循环》一节时,导言是这样设计的,从复习植物茎的结构导入,先提问学生:导管有什么作用?筛管有什么作用?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来运输的,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来运输的,那么人需要的有机物是通过什么来运输的呢?这就涉及血液循环了,教师就此板书课题,接着交待教学目标和内容。运用这样的导言,不仅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巩固了旧的知识,而对于理解新知识的实质是有很大启发的。

五、实验探究引入法

探究和实验是生物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方法。生物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探究能力,是极易调动学生情趣的教学手段。通过演示实验导入新课,不但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如我在讲述《植物体通过叶片散失水分》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展示两支枝条,一支带叶,一支摘掉叶片,都用白色的塑料袋罩住(课前准备好,放在太阳下照射几小时),让学生对比观察塑料袋的内壁各有什么不同的现象?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教师水到渠成地进入新课,同时也激起了学生急切探究叶片结构的欲望。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空间,我只适当介绍实验内容、目的、实验器材、提出纪律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所给材料自己设计方案,开展实验。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开放性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力培养提供了自由空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探究、思考能力、合作精神。

六、俚语俗语导入法

“万丈高楼平地起”,万丈高楼靠什么平地起呢?一块一块砖通过白灰、水、沙、水泥、钢筋等固定在一块形成的。那么,生物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细胞》。再如,我讲到植物生长发芽中所需要的无机盐时,不妨这样开始,“一颗马铃薯,一碗草木灰,马铃薯结成一大堆”,我们知道草木灰里面主要是钾盐,为什么马铃薯那么偏爱钾盐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要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氮、磷、钾。”这种导言设计方法使教师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导演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教堂变成了学堂。

设计导言时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并结合身边的实物或实例精心设计且具有可行性。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方向性;在设计的形式与内容上要增强趣味性;在思维的训练上要具有启发性;在情感意志的培养上要具有引导性,为完成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及思想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新授课导言的技巧 篇8

新授课的导入, 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这部分教学环节是其他环节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导言就好比是比赛的起跑线, 是战斗的先锋队, 是演出的开幕词.好的导言可以引人入胜, 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 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 甚至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诗意的境界梦的天堂, 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 提高学习效率.

设计好导言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 如果学生学习是被迫的, 那么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是很难记忆的.相反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 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 学习时轻松愉快, 不会造成心理上沉重的负担, 学习效率自然会高.因此, 教师必须重视精心设计导言, 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 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 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打下良好的开端.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言一般来说有三个标准:首先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 是切合本学科、本课堂的实际;第三是要行之有效.下面就个人一点不成熟的见解与大家共勉.

一、温故知新法引入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解决现有问题, 通过教师引导、分析, 从中感受旧知识的局限性.学生知识的获得, 应当是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有些知识以前出现过, 只是未加以深化.新课改后教材的难度比旧教材降低了, 要充分理解, 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不能盲目拓宽或者加深.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 可以在初中得失氧的基础上逐步过度到化合价升降, 再深入到电子的转移来认识.

二、实验法引入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学科的优势在于化学实验的开放性、探究性、趣味性和广泛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联想性实验带动学生的求知热情;可以通过趣味性实验活跃课堂的气氛;可以通过现实性实验, 让学生感到化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通过知识性实验, 让学生理解问题的“个性”.当然新课开始, 若能巧妙地安排一个现象新颖、变化明显的演示实验、趣味实验或对比实验, 再配以生动的描述, 一定会引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在讲授选修四教材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时, 通过前几节介绍有关铁和铜的知识, 用四个烧杯 (中有铁棒、铜棒、铁棒铜棒、铁棒导线铜棒) 加入等量同一种酸做对比试验, 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本节课以这个实验为引子, 引出原电池这一课题.

三、创设情境引入法

创设情景引入课堂教学, 是我一直认为比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1. 渗透化学史引入

中学生都爱听故事, 在化学的发展史中, 妙趣横生的典故很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 通过课前查阅资料, 再联系紧密的教学故事片段, 可以避免平铺直叙之弊, 收到寓教于趣之效.例如, 学习苯的结构, 我从介绍德国化学家凯库勒 (1929—1896) 的南柯一梦开始, 突出凯库勒梦中还在思考, 还在工作.教师上课时, 可以通过讲述与本节课的化学知识有关的故事, 特别是一些典故或生活实例, 引起学生的思考, 不仅使他们认识到化学知识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而且从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思想,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2. 生活中出现的相关现象引入

以生活中出现的相关现象导入新课很贴近学生的生活, 容易产生共鸣, 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起到启发学生思维, 强化新课学习的导向作用.如, 在讲授化学反应和能量转换这一节课时, 我是这样做的:

教师:“节日里燃放烟花爆竹时, 在点燃引线后, 往往可以看到和听到爆炸产生的声和光, 这里就涉及化学反应、热能与光能等的转化,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

学生:“是的!”

教师:“当时我也很诧异.好, 通过今天这一课的学习, 就能解开这个谜了.”

课后很多学生能够用已学的知识对此作出论证, 这或许就是意外的收获了.

3. 课堂上用具体的实物引入

这种方法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如, 在学习有机部分知识时, 展示甲烷、乙烯等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可以很直观认识它们的空间结构, 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在大脑中变抽象知识为具体的内容, 也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化学知识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现象,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4. 故事法引入

青少年学生好奇、好问, 富于想象力, 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洗耳恭听”, 以此法引入, 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入境极快.

在讲“氯气性质”时, 刚一上课, 教师先讲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故事, 全班鸦雀无声.“氯气究竟是何方神圣呢?我们这一节课就来认识它的一些性质.”近乎离奇的故事, 让学生惊讶不已, 学生立刻就对氯气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理, 从而自觉地进入学习的角色.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解读 篇9

马克思于1843年10月来的巴黎,当时的法国正处于七月王朝时期。金融资本家和大工业资本家掌握国家政权。法国有半封建式的君主国转变为资产阶级的君主制。这一时期法国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得到了巩固。伴随这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增长。工人阶级不断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同时法国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于工人阶级以及各种工人组织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对工人的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从无产阶级的勇敢和坚强的斗争中看到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主要分四部分

1、对德国宗教当时状况的总结

马克思在《导言》的开始对德国宗教的当时状况初步作了总结。认为当时在德国“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宗教的批判使人们认识到“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人们本想在天国寻找超人的存在,而找到的却是自己。人是宗教的本质。这一本质的揭露使宗教彼岸世界的真理消失,而接下来要做的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2、批判的对象

面对德国落后于时代的现状,不同的学派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有的学派“以昨天的卑鄙行为来说明今天的卑鄙行为是合法的”;而德意志狂血统并有自由思想的人“到我们史前的条顿原始森林去寻找我们的自由历史”。马克思则宣布要“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虽然当时德国的制度低于历史水平,但这不能成为使它免于批判的理由。在这里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它的主要情感是愤怒,它的主要工作是揭露”。

3、革命的难题

马克思认为“革命需要被动因素,需要物质基础。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但是,德国思想的要求和德国现实对这些要求的回答之间有惊人的不一致”。当时的德国落后于“现代各国”,德国现实要求以“现代各国”当时面临的障碍为目标,而德国思想则要求跨越“现代各国”当时面临的障碍。这是因为当时的德国只是在思维上伴随“现代各国”发展,而没有积极参加这种发展的实际斗争。因此当时德国各邦政府,“由于现代各种关系,由于德国的形势,由于德国教育的立足点,最后,由于自己本身的良好本能”而集合了“现代政治领域的文明缺陷同旧制度的野蛮缺陷”。这种折衷主义使德国形成了“一种特殊领域的当代政治的缺陷,如果不摧毁当代政治的普遍障碍,就不可能摧毁德国特有的障碍”。

4、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

德国要实现彻底的解放,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关键在于“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形成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形成一个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这个领域不要求享有任何特殊的权利,因为威胁着这个领域的不是特殊的不公正,而是一般的不公正,它不能再求助于历史的权利,而只能求助于人的权利,它不是同德国国家制度的后果处于片面的对立,而是同这种制度的前提处于全面的对立,最后,在于形成一个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从而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领域,总之,形成这样一个领域,它表明人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自己本身。社会解体的这个结果,就是无产阶级这个特殊等级。”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只有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解放。在寻求解放的过程中,对于无产阶级与哲学关系,马克思是这样描述的“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最后,马克思得出结论“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在德国,只有同时从对中世纪的部分胜利解放出来,才能从中世纪得到解放。在德国,不摧毁一切奴役制,任何一种奴役制都不可能被摧毁。彻底的德国不从根本上进行革命,就不可能完成革命。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

三、结论

马克思在文本中认为,“革命需要被动因素,需要物质基础。”而当时的德国只是通过观察邻近各国来经历德国法哲学和国家哲学的实现的,也就是说当时的德国的现实跟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没有实际的关系。那么,针对德国法哲学和国家哲学的革命实践是没有被动因素和物质基础的,很难想象无产阶级在反对一个根本不曾实现的现实。感同毕竟不等于身受,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没有革命的实际对立面会使革命缺乏动力,缺乏被动的因素。而且即使无产阶级最终越过了“现在各国”当时面对的障碍,实现了德国的彻底解放,对于无产阶级超越的这一段历史,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在文化上都相对比较的薄弱,在受到冲击时,他可能是最先断裂的环节。在社会形态上我们可以实现跨越,但这种跨越是有条件的。要实现这种跨越必须具备跨越的物质和文化基础。我国虽然跨越了资本主义形态,但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实就是在补我们跨越资本主义形态时所没有具备的物质和文化基础。这在现实中很容易解释,就拿逃课来说吧,我们一节课没上,在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但是随着知识的增加,薄弱的环节就会越明显。不想让他断裂就要补课,不管以什么形式。这也符合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

马克思在文本的最后得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实现德国的彻底解放和人类的解放。这一观点强调的多是客观条件的需要。面对德国的现状,需要无产阶级来实现德国和人类的解放,并没有考虑到无产阶级的自身素质是否与这一历史使命相适应,更没有考虑到无产阶级的主观愿望,无产阶级是迫切希望改善生存状况,但他们是否愿意承担解放人类的使命却未被考虑,或者他们可以选择别的方式来实现生存状况的改善。来自外部的动力很难长久而且变数很大,外部条件的变化很容易就会影响到无产阶级的革命决心。所以要使无产阶级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应该更多的从无产阶级内部寻求动力。

马克思在文本中提到抓住事物根本的彻底的理论能够掌握群众,但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理论要掌握群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理论的简洁性。考虑到当时工人阶级的受教育水平,艰深的理论很难为无产阶级所理解,不能被无产阶级理解,即使理论找到了事物的根本也很难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文本中马克思没有说明理论掌握群众的具体措施。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如何掌握群众,理论是否需要作适当的变通以利于其被群众理解和接受,这种变通要通过何种途径实现等问题马克思在文本中都没有体现。

摘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于1843年10月到1844年2月,并于1844年发表在《德法年鉴》上。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其对宗教的研究表明,只有真正的认识宗教,批判发展宗教,才能在宗教的带领下走向幸福。

教学导言论文 篇10

(一)对过去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从本文中所了解到,在过去对生产的研究中,人们对生产的理解是有所局限的,都把生产放到了一个特定的条件下去研究,虽然也看到了一些在生产中的人的作用,但是却没有认识到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都是把人看成一个个孤立的个体。马克思发现了这个问题,马克思认为以孤立的个人作为研究,这个出发点是错误的。所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这篇文章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过去的错误观点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指出了他们在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目的上的误解,这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之前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同之处,这也马克思的一次革命对政治经济学领域的。

(二)对生产的重新认识理解。马克思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应该是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斯密和李嘉图在过去的经济学体系当中,把"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当作研究的出发点,抛开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生产,这是错误的。生产的出发点应该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生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为社会是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从原始,奴隶,封建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总是处于不停的发展过程中,所以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应该是一定社会发展程度上的生产。,如果仅仅是分析判断了某一个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是一种片面的思想。

二、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

在这个部分里面,马克思主要是批判了过去的经济学认为的"生产是一般,分配和交换是特殊,消费是个别"这种肤浅而没有过多联系的关系,他是从更详细更深层次的关系中去分析他们的联系,这样的解释更加具有科学性。

(一)生产和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只有市场生产出了适合消费的商品,人们才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消费。所以说,脱离了生产的消费就是一种空想。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这是由于如果没有人们的消费,商人自然也就不会有生产的欲望,在市场上如果卖不出去的东西自然生产这个商品的欲望就变小了。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同时生产又为消费提供了对象。没有生产就没有所谓的消费。正如现在发展迅猛的科技产品,比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正是因为它的出现所以刺激了人们的消费,然后正是因为人们的消费,反过来刺激了生产。消费和生产的相互作用就是这样的。

(二)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其次马克思也讲到了生产和分配的关系。马克思深刻的批判了把生产和分配分开来作为独立个体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不能把分配和生产分开来看待,而是要用整体的观点来看待他们之间的联系,关系。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我们在认识世界,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中,都是先从丰富的感性认识出发。然后接下来我们会把感觉器官所获得的感性认识经过具体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这样一系列的理性思维的加工之后,就会把这些感性的认识上升到一种比较理性也比较抽象的认识。但是到达了这一阶段后,我们仅仅是把之前的认识提升到了第一个阶段,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加彻底的认识和了解。经过我们不断的理解,推论,研究和得到证明,最后我们又把认识变成了一种具体的事物。所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它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又到具体的总结方法。

(二)怎样坚持这一研究方法。首先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过程,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整个的思考的过程不能脱离实际情况。其次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思维行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还强调政治经济学研究在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经济范畴时应该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必须要唯物地把握研究对象的客观性。研究经济范畴时应该从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关系作为出发点,而不能是凭借人主观的思维想法。

(三)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除了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规律之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这个观点就是: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一些先前不能够认识和理解,甚至于已经被神圣化的现象,逐渐的有了客观理性的认识和掌控。那么这些曾经被人们过于神圣化了的事物现象就失去了它原有的的神秘色彩。然而,人们却并没有因为它的消失的神秘色彩就去完全的否定它,而是把它视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精华,把它视为一种艺术的欣赏和享受。这就说明了存在着一种不平衡的现象,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文化发展之间的存在着不平衡。马克思的这个理论有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古今中外的一些文化现象,有利于现在的我们更好的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总结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一篇系统的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马克思的文章。它不仅揭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原因的目的,也批判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的一些错误观点。

摘要:对于欧洲和美国等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1857年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普遍生产过剩的金融危机。这一次的经济危机让马克思加快了对过去经济学家片面单一的思想的批判,同时马克思也加快了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这篇文章是马克思对之前的政治经济学的众多的著作做的一些总结。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阐述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经济关系的肤浅认识。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走向创业时代:C产业理论导言 篇11

一、MC产业——现代物质(Material)经济与C产业理论

关于创意产业,从国外翻译到中国来,一直有一个误解,就是以前从经济学,从科技这个领域,是从著名的经济学家那里开始,讲创新,讲技术的创新,以此为主线,后来发展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知识经济建设,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和主线,那么这个概念现在一般叫做知识经济,或者叫做创新经济;另外一条演进路线从1987年,联合国发布一个主题报告,叫做我们创新力的多样性,把这个创造性的概念,主打用于文化领域,因此创意产业往往被指向文化产业,但是实际上,创造性是所有产业共同的前提和基础。2000年,美国商业周刊主持了一个栏目,就是2l世纪的经济是创意经济,这个主要指科技创新,是休比特开创的。从现代物质经济的一般逻辑来看,可以分为四个基本环节,创造(Create)环节,复制(Copy)环节,流通(Circulate)环节和消费(Consume)环节。相应于创新环节、复制环节和营销环节,就有作品、产品和商品三个阶段,如果加上消费环节,就要相应加上用品阶段。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循环链路,可以分别称为现代物质经济乃至整个现代经济系统的第一部门、第二部门、第三部门和第四部门。它们之间同样隐含一定的产业逻辑,共同构成了现代经济系统的主体产业部类。由于它们的关键词的英文第一个字母都是C,因此,可以统称为4C产业系统。这是针对现代经济系统的c产业理论。这一C产业序列构成了现代经济系统的本体。本体经济和围绕上述四个环节提供服务的服务经济共同组成了现代经济的完整体系。

强调以创意为中心,主张创新中心论,就是倡导创造力经济,走向极端就会走向创造力决定论;强调以复制为中心,主张生产中心论,就是倡导生产力经济,走向极端就会走向生产力决定论;强调以流通为中心,主张市场中心论,就是倡导流通力经济或者实现力经济,走向极端就会走向市场决定论;强调以生活为中心,主张消费中心论,就是倡导消费力经济,走向极端就会走向消费力决定论。

从目前来看,在知识化和全球化大潮中,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导向形似微笑曲线的利益分流格局。在欧美发达国家,创造环节和流通环节成为利润率相对较高的经济部门,复制环节成为利润率相对较低的经济部门,形成中间凹陷,两翼上扬的态势。在这种形势下,先进国家着重发展创造力经济和流通力经济,而把加工制造环节向后进国家转移,从而形成了创造业和分销业两端强大、制造业中间萎缩,形似微笑曲线的产业发展格局。原来我们计划经济,只是强调生产中心论,强调生产力决定论,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创造力也是很重要的,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走向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因此,忽视创造环节,仅仅看到产业下游化趋势是不完整的。如果把眼光向上追索,直达创造环节,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制造业为立足点,产业上游化趋势不仅与产业下游化趋势同时存在,而且与产业高级化趋势相互融合。相对而言,传统计划经济是以生产中心论和生产力决定论为理论基础的,片面强调复制环节和复制能力,严重忽视创造环节和创造能力,蔑视流通环节和流通能力,轻视消费环节和消费能力,所谓劳动价值论也是否认创造性劳动的独特价值和商业性劳动的应有价值,扼杀创造力、抹杀市场的正面功能正是它的副作用。

直到今天,中国经济依然陷入创造力经济和流通力经济两端发育不良,创新和品牌不够强大,形似沮丧曲线,就是哭丧着脸的格局,不像欧美国家是微笑曲线,因此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同时,也要发展创造业,这也是一个当务之急。

我们说创造力是第一推动力,消费力是最终的拉动力,我们既要搞大生产,也要搞大流通,同时还要搞大创造,大消费,才能让整个经济系统不断跃上新的能级。

二、SC产业——现代精神(spirit)经济与C产业理论

在《实施创意世纪计划,开展创意中国行动》一文中,我们曾经指出,创意(Creation)产业、内容(Content)产业、版权(Copyright)产业和文化(Culture)产业虽然内涵各有不同,但是就其外延来看,它们的主体部门大体一致。只是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强调重点不同采用不同的概念而已。

从创意产业到内容产业,再到版权产业,直到文化产业,其中暗含一定的发生次序和产业逻辑,共同构成了现代精神经济的主体产业集群。由于它们的关键词的英文第一个字母都是C,因此,这一产业集群也可以简称为4C产业。这是针对现代精神产业和精神经济的C产业理论。这一C产业集群或者C产业序列构成了现代精神经济的主体。

20世纪末期,我们曾经积极倡导文化产业理念,进入21世纪,我们从文化产业理论追根溯源,倡导内容产业概念,宣扬内容为王,进而向上追溯,倡导创意产业概念,提出创意乃万王之王。于是我们发出了实施创意世纪计划,开展创意中国行动的倡议。

如果说农业是以农为业,因农成业,工业是以工为业,因工成业,商业是以商为业,因商成业,那么我们可以提出创业的概念,并且加以类比定义,创业就是以创为业,因创成业。

如果以科技创新为第一推动力的物质经济被称为创新经济,以文化创意为第一推动力的精神经济被称为创意经济,那么,合二为一,可以将其统称为创业经济。我们应当以产业化促进创业化,以创业化带动产业化,走新型产业化道路,进而推进全面创业化,实现产业经济与创业经济的和谐统一和永续发展。

不管从文化创意的角度看,还是从科技创新的角度看,它的最终有同一个根,就是创造性,其实这个概念我们已经介绍过,从休比特的科技创新路线发展过来,2000年美国商业周刊也用的创造性的概念,不用创新的概念,来指称知识经济,文化产业研究方面,英国的霍金斯研究这个概念的时候,所说的创意经济,不仅仅是我们指的文化创意经济,而是涵盖科技创新在内的。

我们提出现代物质经济的MC产业主链问题,就是为了重构物质经济理论的基础平台,突出所谓创新产业和创新经济的重要地位。我们提出现代精神经济的SC产业主体问题,就是为了重建精神经济理论的坐标体系,突出所谓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的重要地位。这样,就将创业经济和创业文明的概念推出前台,置于现代新经济理论的前沿地位。

无论如何评价知识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经济地位,无论怎么看待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的内在区别,它们都在从不同侧面彰显同一个道理,创造力是第一推动力。无论是现代物质经济的MC产业主链理论还是现代精神经济的SC产业主体理论,它们都在催促我们从体力时代走向脑力时代,进而走向创力时代,走向创业经济时代,走向创业文明时代。

浅谈历史课的导言和结语的设计 篇12

一、初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听生动、形象、有趣的历史故事, 在比较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如果教师能巧设导言, 可以使学生变被动的应付式学习为主动的创造性学习。

1. 成语典故法。

在中学历史课中蕴涵着许多成语故事, 许多历史史实就是成语的来源出处, 如果教师能把它们挖掘出来, 巧设导言,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 更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理解。

在讲《商的灭亡, 西周的建立》这个内容时, 可先在黑板上写个成语“助 () 为虐”字, 让学生填出这个了, 教师进一步导问, 这个成语是贬义还是褒义的?学生都知道是贬义的, 然后再设问, 是否知道“纣”这个历史人物, 从这一个成语可以看出“纣”是怎样的一个人?教师用这样的导言开始上课, 学生就有兴趣进一步了解下面的历史内容, 而且容易理解商朝被周武王所灭的前因后果了。

如讲《商鞅变法》可由“立木赏金”的成语典故导入;讲淝水之战, 教师可从“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三个成语典故开始;讲到班超出使西域时, 指出“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些成语。历史课本中, 诸如此类的成语俯拾皆是, 如果用这种成语典故法导课, 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 使之对所学的新课产生积极影响。

2. 设问导言法。

心理学家认为, 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疑即问题,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满足学生猎奇心理, 启动他们的思维, 是教师设计导言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 用疑问的形式来设计导言, 可以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

如教学《秦的统一》这个内容时, 可以这样设问:“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要自称皇帝?”这一连串的设问, 造成悬念, 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很快就导入新课的学习。

3. 诗歌联想法。

有许多诗词的产生都有其重大的历史背景, 比如说讲张骞出使西域, 用“春风不渡玉门关”, “西出阳关无故人”引出西域, 进一步引出张骞这个历史人物。

历史课巧设导言, 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例, 其实还可采用名人名言导入法、图片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等等。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精心设计它,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二、对历史课结语的艺术处理, 它就像一出戏剧的高潮, 如“演”的得当,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几种方式, 值得一用。

1. 归纳式结语。

历史知识之间, 历史运动过程的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课堂结语要着重于对这一点的指示和引导, 特别要归纳出历史发展过程的纵横联系, 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历史运动的全貌, 使学生形成系统、有序的立体结构知识。例如, 在介绍《秦的统一》时, 教师可这样归纳:“战国晚期, 由于封建制度在各国的确立, 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人民渴望全国统一, 由于商鞅变法, 秦国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 因此秦灭六国完成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秦的统一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寥寥数语, 提纲挈领, 犹如收网, 它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

2. 表格式结语。

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发展, 他们能够理解客观事物中一些比较复杂的联系和区别。教师课堂总结的关键是将学生思维点连接成思维链, 使知识在被比较后为学生所认识。

如在教学“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这个内容时, 教师可请学生归纳它们的建国时间、首领、民族、都城等, 通过表格填写, 使知识眉目清晰, 脉络分明,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 在头脑中留下清晰完整的印象, 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知识。

3. 联系式结语。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在历史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 教师应充分挖掘, 恰当运用。在课堂终结时, 联系实际作画龙点睛般的点拨, 既可以强化巩固课文的知识点, 又能收到历史课德育教育之功效。例如在“元朝的统一”这节课终结时, 讲到元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和台湾。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已学过的史实, 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而当今一部分别有用心的台独分子想割断如此源远流长的亲情关系, 他们能不能得逞?学生必定说不能得逞。教师还可进一步联系发挥, 我们坚信终有一天, 台湾会像香港那样顺利回归。这样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上一篇:高校新闻下一篇:有效切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