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导言

2024-08-29

散文导言(共9篇)

散文导言 篇1

摘要:《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分别由周作人、郁达夫编纂, 并撰写了精当的导言, 是研究新文学初期散文情况的权威资料。本文试图从周、郁二人在编纂与选择, 行文与结构, 观念与结构等方面来比较二人散文观念的异同, 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新文学发轫期散文的风貌。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导言,周作人,郁达夫,散文观

由良友图书公司年轻编辑赵家璧牵头组织, 汇集了胡适、鲁迅、茅盾在内的十几位文学大家合力参与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 (1917—1927) 在1936年的出版无疑是新文学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文学大师们不仅亲力亲为地仔细遴选甄别优秀作品, 使大系既全面又各有侧重, 并且每一篇都写了精妙恰当的导言, 这些成为了研究第一个十年新文学发轫期的珍贵材料。

具体到散文方面, 大系出版了《散文一集》和《散文二集》两集, 编选者为周作人和郁达夫, 这是众望所归的选择。周作人是美文运动的发起者, 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郁达夫则是名重一时的散文大家。赵家璧能够排除政治偏见, 只以文坛地位来决定编选者, 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气度。兼容并蓄才能创造出精品。而周、郁二人也是不负众望, 他们居所一南一北, 相距遥远, 却仍以信件来往, 既分工, 又合作, 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并分别撰写了《散文一集》导言和《散文二集》导言。从导言中, 能够清楚地看到周、郁二人编辑方略、行文结构与散文观念的异同。

一、编纂与选择

关于大系中两部散文集的编选过程与商讨情况, 郁达夫的《散文二集》导言中有详细的说明。最初, 两人是“先想以文学团体来分, 譬如我和创造社等, 比较熟悉, 就选这一批人的散文;他与语丝社文学研究会都有过关系, 就选那一批人的。”然而, 毕竟如郁达夫所言:“自己选自己的东西, 生怕割爱为难, 就是选比较亲近的友人的作品, 也难免不怀偏见。”这种按流派编选的做法很快为二人所否定。其后, 他们又考虑了按照言志派与载道派的流派分类来编选, 周作人却一下就指出“我看文艺的段落, 并不以主义与党派的盛衰为唯一的依据, 只看文人的态度, 这是夹杂宗教气的主张载道呢, 还是纯艺术的主张载道呢, 以此来决定文学的转变。现在还是混乱时期, 这也还难说, 因为各自在那里打转身, 似乎都很少真有明确态度。”郁达夫也认为“原来文学上的派别, 是事过之后, 旁人 (文学批评家们) 替加上去的名目, ”“还有言志与载道的类别, 也颇不容易断定, 这两名词含义的模糊, 正如客观和主观等抽象名词一样的难以捉摸。”最终, 他们决定以人为标准进行编选。这看似是最简单的一种方式, 但很容易出现疏漏与偏颇, 周、郁二人多次商量, 体现了他们的严谨认真, 最终圆满地完成了编选任务。

纵观两个人对作家的选择情况, 周作人共选17家71篇, 郁达夫共选16家131篇。周作人认为自己的编选“是那么不讲历史, 不管主义党派, 只凭主观偏见而编的。”“这里除了我与郁先生约定互相编选之外, 其余的许多人大都是由我胡抓瞎扯的。”话虽如此, 周作人仍然列了几条编选原则, 比如对议论文照例不选等, 周作人对所选作家篇目基本上比较平均, 看不出特殊喜好, 最多的徐志摩、郁达夫二人也不过每人8篇;周作人对作家的分析较为简略, 兴之所至, 随手拈来, 他很少侧重于对作家散文艺术的分析, 反而拘泥在一些小节之上, 比如对已故之人列在卷首的说明, 对自己或有遗漏的开脱等等, 有些枝蔓, 显示了周作人的圆滑之处;此外, 周作人对与自己一辈的作家很少提及, 却对晚辈作家大力提携, 尤其是以废名、俞平伯为代表的周门子弟, 更是多加赞赏, 编选篇目也较多;对于同是编选者的郁达夫, 周作人几乎只字不提, 这或许也是周作人的做人策略的一个侧面。

而郁达夫的编选则更严谨之中透着随性所为的洒脱, 他将所选的每位作家都做了点评, 其中, 对鲁迅周作人兄弟格外重视, 所选文章占了全部文章的十之六七 (鲁迅24篇, 周作人57篇) , 评论文字占了所有作家论的一半左右, 郁达夫自己也明确点出“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 以鲁迅周作人两人的为最丰富最伟大, 我平时的偏嗜, 亦以此二人的散文为最所溺爱。”他对周作人最为看重, 将其摆在极高的位置上, 说明了郁达夫的直爽可爱之处。在作家论方面, 郁达夫更下工夫, 对每位作家的评价都很精巧, 有许多都已成为现代文学评论中绕不开的定评, 比如对鲁迅的评价:“鲁迅的文体简练得像一把匕首, 能以寸铁杀人, 一刀见血。”对冰心的评价:“意在言外, 文必己出, 哀而不伤, 动中法度, 是女士的生平, 亦即是女士的文章之极致。”他侧重于对散文家的艺术阐释, 尽管有些作家评价过高, 但基本能够做到客观准确。然而其编选的作品, 没有像周作人那样指出“议论文照例不收”, 因此在对鲁迅、周作人作品的选择方面有些偏颇, 收入了过多的早期论战文字, 有些并不能代表作者的思想。

二、行文与结构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周作人的《散文一集》导言同样写的文采飞扬, 他是将导言当作散文小品来写的, 随性而为, 笔锋所至, 汪洋肆恣, 全文好似随处可以生发, 从每一处细节都能铺展开来, 延伸下去, 看似没有行文规范, 实则具有严密逻辑性与精确性, 意识流的意味很浓重;文辞典雅古奥, 有晚明小品风范, 多引古文, 同时也不排斥一些地方口语的运用, 文言与白话不断交织, 具有古朴之风;并且多处引用了自己的文字, 如《中国新文学源流》、《近代散文抄》、《陶庵梦忆序》、《杂拌儿跋》、《燕知草跋》, 尤其是《中国新文学源流》更是大段引用, 还将自己所作的《美文》全文摘录, 此外, 周作人还引用了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对白话文学成绩的评价, 从侧面显示了散文的地位以及自己的散文大家身份。

在结构方面, 周作人的《散文一集》导言也有自己的特色。开篇通过引用和比较, 系统地说明了白话文的古今区别, 随后通过《美文》进行了“美文”的概念厘定, 然后又展开了对“言志与载道”的两种散文类型的区分, 紧接着从外援与内应两个方面说明了现代小品文的发达成功的两种因缘。最后是自己对选集的简略说明。结构较为松散, 却并不紊乱, 将散文发展的情况表述的比较清楚, 侧重于讲述小品文的动态形成过程。

与周作人相比, 郁达夫的《散文二集》导言则是严格按照论文的规范来写, 分成好几个层次分述关于散文的种种, 条理清晰, 严谨整饬, 有理有据。郁达夫不能像周作人那样将古典学识融入文章, 这篇导言几乎完全运用纯粹熟练的白话文字, 明白晓畅, 让人读一遍就能很清晰地了解作者的意图。此外, 与周作人注目于散文本身相比, 郁达夫的文章则也介绍了编纂散文集的背景与经过, 更具有了一定的史料价值。

在结构方面, 郁达夫《散文二集》导言显得清楚明晰。全文分为“散文这一个名字”、“散文的外形”、“散文的内容”、“现代的散文”、“关于这一次的选集”、“妄评一二”六个部分。先说明“散文”这一个概念的古今流变, 然后点明散文的文体特征, 紧接着引出散文的内容, 即“散文的心”, 随后是这篇文章的主体部分, 系统论述现代散文的四个特征:个性, 范围的扩大, 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 幽默味。其后又说明了编纂散文集的过程, 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最后, 则是全文的精华部分:对重点作家的详细述评, 在这一部分集中地体现了郁达夫的才情和对散文家的了解。郁达夫的导言侧重于对散文的静态描述, 即从散文的各个横截面来剖析。

三、观念与局限

在《散文一集》导言中, 周作人其实是很有野心的。他开始并没有直接揭示五四散文的特质, 而是采用了正题侧说的方式。他以《美文》扛起美文运动的大旗, 将小品文的地位推向极致:“小品文是文学发达的极致, 他的兴盛必须在王纲解钮的时代。”“小品文则又在个人的文学的尖端。”他没有将散文改革看成是文学革命, 而是认为“现代的散文在新文学中受外国的影响最少, 这与其说是文学革命的, 还不如说是文艺复兴的产物。”强调五四散文与晚明小品的传承关系。周作人对晚明独抒性灵的小品文倍加推崇, 他评价公安派“虽然后代批评家贬斥他们为浅率空疏, 实际却是真实的个性的表现, 其价值在竟陵派之上。”当然, 周作人并未一味埋首故纸堆, 他清楚地看到“现代的散文好像是一条湮没在沙土下的河水, 多少年后又在下流被掘了出来, 这是一条古河, 却又是新的。”循着这条思路, 周作人又从西方找到了资源, 认为“中国新散文的源流我看是公安派与英国的小品文两者所合成。”“我相信新散文的发达成功有两重的因缘, 一是外援, 一是内应。外援即是西洋的科学哲学与文学上的新思想之影响, 内应即是历史的言志派文艺运动之复兴。”紧接着, 周作人将言志派文学和载道派文学分别视为即兴的文学和赋得的文学, 最后简略介绍了一下自己的编选标准, 以宗教和散文的类比结束了全文。周作人在编选时能够做到理智从容, 这也颇像他的散文文风, 不疾不徐, 苦涩淡美。

与周作人相比, 郁达夫在《散文二集》导言中的观念更清晰明确。他先是分别从古代和西方两方面入手, 分析了现代散文的命名, 其与韵文的区别以及外形特征, 然后通过对古代散文三大厚柱, 即尊君、卫道、孝亲的批判, 这点是他与周作人极大的不同, 他更指出了现代散文运动的破坏性与革命性, 指出“一篇散文最重要的内容, 第一要寻这散文的心”。郁达夫认为, “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 第一要算个人的发见。”他用大量篇幅阐释了现代散文的四个特征, 即“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 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 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特征, 是在它的范围的扩大。”“现代散文的第三个特征:是人性, 社会性, 与大自然的调和。”“最后要说到近来才浓厚起来的那种散文上的幽默味了。”应该说这几个特点总结的很是精当, 从幽默味生发开来, 郁达夫也与周作人不谋而合, 阐释了以英国散文为代表的西方文学的影响。当然, 在作家论中, 郁达夫的才气更能显露无疑, 他是真正带着感情去评价作家的, 因此更能走向作家的内心深处, 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发现。他能够宽容地对待评价对象, 却也绝不伪饰。这充分说明了郁达夫为人处世的谦逊平和中蕴藏着的耿直狷介。

当然, 我们也可以从两篇导言中看到周、郁二人的局限。首先是周作人, 他的编选似乎标准性不太统一, 看不出他的喜恶;他对于自己弟子废名等人的过于提携, 也难免含有私心;他选文最多的徐志摩, 似乎风格也不同于周作人导言中提倡的小品文;他选了顾颉刚洋洋洒洒一篇《古史辨序》, 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散文作品, 占了全书的四成篇幅, 有喧宾夺主的嫌疑;另外, 周作人对所选作家的作品基本未置一词, 说明了他内心深处的自负。

而郁达夫的《散文二集》导言则显得激情有余回味不足, 与周作人的导言相比, 显然缺乏一种内在力量;郁达夫毕竟不是新文化运动的最初参与者, 因此他的散文理论修养也不够好, 对散文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他的编选过于随心所欲, 无法完全体现第一个十年的散文发展轮廓;另外, 在作品编选方面, 郁达夫选了许多议论性的文字, 比如周作人的57篇中大部分不是成熟期的作品, 他的鉴赏力毕竟不能与老道的周作人相比;更重要的是, 郁达夫自己的散文观念也有着矛盾之处, 他在评价冰心时侧重于对传统的爱与美德哲学的赞颂, 而对林语堂的评价则是重视他的幽默牛油气, 认为他能“气吞小罗斯福之流”, 这则是以西方文学的标准进行评述, 双重标准的使用也显示出了郁达夫的不足之处。

当然, 瑕不掩瑜, 这两篇导言仍旧是研究新文学初期散文情况绕不开的资料。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周、郁二人的散文观其实是内里相互呼应的。他们都更重视言志派的文学, 都能注意到“人”的发现的重大意义, 都看到了现代散文的产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等等。总之, 这两篇导言论述严密, 精彩纷呈, 不愧是现代散文研究中的两座高峰。

参考文献

[1]刘运峰.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1]刘运峰.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

[2]郁达夫.郁达夫全集·第六卷·书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2]郁达夫.郁达夫全集·第六卷·书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散文导言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

2.初步了解“序言”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筛选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能力目标:

继续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

德育目标:

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筛选主要观点。

准确把握信息,筛选关键语句。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习:请同学们课下自己查找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  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

2.《物种起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播放视频:达尔文与《进化论》)

二、解题:

1.辨析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与否。

(1)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2)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3)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散文导言 篇3

梳理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 可以看出:首先, 他通过史的眼光, 分析了文学革命前后的白话。认为清末戊戌前的白话运动“是教育的而非文学的”[1]。其区别是两点, “第一, 现在的白话文是话怎么说便怎么写, 那时候却是由古文翻白话。”[1]“第二, 是态度的不同。现在我们作文的态度是一元的, 就是无论对什么人, 做什么事, 无论是著书或随便的写一张纸条儿, 一律都用白话。而以前的态度则是二元的, 不是凡文字都白话写, 只是为了一般没有学识的平民和工人才写白话的。”[1]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是讲究“我手写我口” (胡适语) 的, 也就是周作人这里强调的“话怎么说便怎么写”。然后提及自己的理论文章《美文》, 并讲到了在其中区分了两类论文, “一批评的, 是学术性的, 二记述的, 是艺术性的, 又称作美文。” [1]并论述, 美文应该是“如读散文诗”[1]的, 是在诗和散文之间的桥梁。第三, 讲到的就是散文的核心问题, “我以为文章的外形与内容的确有点关系, 有许多思想, 既不能作为小说, 也不适于作诗, 便可以用论文式去表他。”[1]或者说散文看重的是“文词与思想”[1]之间的协调。第四, 讲到了散文的“三味”问题, 即是诙谐味、简单味、涩味。第五, 讲到了言志和载道的问题。第六, 是“散文的苛刻而宽容的态度”, 其中联系到了禅宗和密宗来讲的。

周作人在梳理白话文运动历史的时候想要标明的无非是两个问题。第一, 是考察现代散文的起源。“新文学的散文可以说是始于文学革命。”[1]周作人分析了此前的白话文运动, 旨在指出了那种徒具外形的文章还不是现代散文。这也就是说现代散文不仅要形式上是白话文的, 还要思想上和态度上是革命的。这才是现代散文区别于此前散文, 区别于明朝小品的地方。第二, 周作人的语言观是, “以口语为基本, 再加上欧化语, 古文, 方言等分子, 杂糅调和, 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 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统治, 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1]

对美文观念的阐发, 可以看出周作人的整个的散文态度。他首先是区分了外国文学里的两种类型的散文, “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 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 是学术性的, 二记述的, 是艺术性的, 又称作美文。”[1]由此可见, “周作人的关于‘美文’的思想有一个产生发展过程。他所说的‘美文’开始近似于西方的Essay, 后来又接近于晚明小品, 在这种融会中西, 贯通古今的借鉴、模仿、创造中他形成自己独特的, 也是经典的‘美文’思想。”[2]周作人的美文思想是对西方散文观念即Essay的概念、特点、写法的一个译介。后来又吸取了明清散文即小品文思想, 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特色。

趣味观是周作人散文观念的一大主要观念。在趣味区分之下, 还有现代散文的三味问题, 即散文的诙谐味、简单味和涩味。对于趣味, 周作人曾经说过, “这所谓趣味里包含着好些东西, 如雅, 拙, 朴, 涩, 厚重, 清朗, 通达, 中庸, 有别选择等, 反是者都是没趣味。” (周作人语) 周作人的散文观念里首先区分了贵族趣味和平民趣味, 然后说到了他自己艺术化的生活态度。周作人认为“生活不是很容易的事。动物那样的, 自然地简易的生活, 是其一法;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 微妙地美地生活, 又是一法。”[3]“我们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 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 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 看秋河, 看花, 听雨, 闻香, 喝不求解渴的酒, 吃不求饱的点心, 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 而且是愈辅炼愈好。”[4]正是这种将生活艺术化的态度使得周作人的文章常常弥漫着一种情趣。散文是小的, 但是却是小的很玲珑, 很雅致, 隽永;而朴, 即是朴实的。

言志和载道, 是周作人区分的另外一组概念, 也是周作人散文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言志和载道, 周作人有自己的界定, “言志派的文学可以换一名称, 叫做即兴的文学, 载道派的文学也可以换一名称, 叫做赋得的文学。”[1]而且认为, “古今来有名的文学作品通是即兴文学。”[1]可以看出, 周作人是独独专注于言志的文学的。用朱自清的话来说, “所谓言志是人人都得自由讲自己愿意讲的话;所谓载道是以文学为工具, 再讲这工具讲另外的更重要的东西——道——表现出来。” (朱自清语) 周作人的言志就是独抒性灵的主张。周作人本人十分推崇明代的公安派和竟陵派, 其散文最能体现这一点。他的《喝茶》等一系列散文, 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情, 但是写出来却是很好的情感体现的载体。

摘要:周作人在《导言》中首先梳理了现代散文的起源, 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散文主张。言志的主张, 强调文词和思想, 对性灵派的推崇都是周作人的独特观点。

关键词:周作人,散文导言,言志,思想

参考文献

[1]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7.

[2]黄世智.论周作人“美文”概念的产生与发展[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 .

导言教案 篇4

学情分析:历史课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课程,小学阶段没有系统学习过。导言课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今后历史课学习指明方向和打下基础。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体会学习历史的价值,历史的方法。

掌握学习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料,结合自己体验,讨论学习历史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导言课,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步了解历史的包罗万象,增强探究历史的欲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历史,体会学习历史的价值(学生只有感到学习历史对自己的人生是有用的,才会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学习历史的价值(鉴于七年级学生的人生阅历和体验不足,学生能和教师提供的历史素材产生共鸣是比较困难的;)教法、学法: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元素或问题,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1提问法——问题引领,逐渐深入 2点拨法——促进联想,拓展思路 3讲授法——总结提升,减少盲目 学生采用:

1讨论法——观点碰撞,借鉴提高 2合作法——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化学课导言材料的选择 篇5

一、在实际授课中, 重视导言

导言在一节课的作用经常被忽略了。有的老师为了节省时间, 每节课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直接进行新授课的教学。长此以往, 势必会造成新旧知识的断层, 使授课变得枯燥无味、了无生趣。还有的老师不注意导言材料的选择, 用一些道听途说、野史传闻作为导言, 这些材料信手拈来, 随意性强, 可信度差。学生不但没有从中受到启迪教育, 相反会误导学生, 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歧途。更有的老师对导言的材料, 不加选择, 不去粗取精而照本宣科, 结果导言占去了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 实际授课的时间少于导言的时间, 这是本末倒置, 喧宾夺主, 得不偿失。所以, 对导言材料的选择一定要注意它的时间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兴趣性。

二、实验是化学课中最好的导言

化学实验使化学保持魅力无穷, 丰富多彩。实验是化学课中最好的导言。因此, 化学课的导言比其他学科更具有优势,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更深层次的锻炼和提高。化学课的导言材料的选择, 可以是化学史中发人深省, 激人上进的史实, 也可以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小实验, 可以是变化万千、神秘莫测的化学实验, 还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三、用史实做导言

当今的学生,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经常超乎老师们的想象。因此, 用史实做导言, 一定要对化学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交代详细。在讲元素一节时, 可以讲居里夫妇在马厩似的“实验室”内顽强奋斗了6年, 处理了近一吨的沥青铀矿渣, 从中提炼出0.1克镭盐, 成功的喜悦使居里夫妇激动得哭了。有的学生质疑:为什么居里夫妇开始科研时不组建一个精明的科研团队, 发挥团队的力量是不是会更快?经过教者的解释学生才恍然大悟:居里夫妇当时穷得连吃饭都是问题, 又哪来那么多资金组建团队?况且当时很多人对居里夫妇的科研不理解, 更有甚者百般嘲笑。通过导言学生懂得了科学探究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 只有克服艰难困厄, 一往无前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四、贴近学生生活的小实验, 可以作为导言的材料

在讲空气一节时, 为了让学生感受空气成分———氧气的重要性, 导言部分教者不是空泛地讲述氧气如何重要, 而是采取课前小实验的形式。首先, 让所有学生伸出一只手捏住鼻子, 屏住呼吸, 然后教者本人开始计时, 看谁憋气的时间长。学生纷纷参与。结果, 最多的学生一分零几十秒, 最短的几十秒。然后让学生说出憋气时的感受。学生从自己的亲身感受中体验到了氧气的重要性, 进而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本节知识的兴趣,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导言还可以是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现象会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讲碱的化学性质一节时, 课前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酚酞溶液绘成花朵, 然后晾干。上课导言时, 先把白纸挂起来, 然后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毛笔在纸上绘画, 一会儿, 一朵鲜红欲滴的花朵就跃然纸上。学生感到惊奇, 继而纷纷猜测。一些学生迫切想知道这种变化后的秘密, 教者就此引入本节主题。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被激发, 秘密被揭开的同时得到了极大满足。还有的学生在课后模仿老师的实验, 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 学生由不愿动手实验而变成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实验, 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就在一次次看似简单的导言的启发诱导下, 被一点点激发出来, 并日益发展为学习化学的恒久动力。

六、化学方程式也能成为化学课中的导言

在讲水一节时, 教者提问学生:在古人的诗词歌赋中, 描述水的诗句有哪些?有的学生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还有的学上说:滚滚长江东逝水, 桃花潭水深千尺……教者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然后引入新课:我们实验中的水没有波涛汹涌, 惊涛裂岸;也没有深静幽远、连绵不绝。它是燃烧的产物、它是化学变化的结果。学生在追溯古人的诗篇中, 来到实验室, 接受现代科学的洗礼。这不是一种穿越, 而是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质的提高。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解读 篇6

马克思于1843年10月来的巴黎,当时的法国正处于七月王朝时期。金融资本家和大工业资本家掌握国家政权。法国有半封建式的君主国转变为资产阶级的君主制。这一时期法国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得到了巩固。伴随这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增长。工人阶级不断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压迫。同时法国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于工人阶级以及各种工人组织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对工人的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了解,从无产阶级的勇敢和坚强的斗争中看到了无产阶级的力量。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主要分四部分

1、对德国宗教当时状况的总结

马克思在《导言》的开始对德国宗教的当时状况初步作了总结。认为当时在德国“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宗教的批判使人们认识到“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人们本想在天国寻找超人的存在,而找到的却是自己。人是宗教的本质。这一本质的揭露使宗教彼岸世界的真理消失,而接下来要做的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2、批判的对象

面对德国落后于时代的现状,不同的学派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有的学派“以昨天的卑鄙行为来说明今天的卑鄙行为是合法的”;而德意志狂血统并有自由思想的人“到我们史前的条顿原始森林去寻找我们的自由历史”。马克思则宣布要“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虽然当时德国的制度低于历史水平,但这不能成为使它免于批判的理由。在这里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它的主要情感是愤怒,它的主要工作是揭露”。

3、革命的难题

马克思认为“革命需要被动因素,需要物质基础。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但是,德国思想的要求和德国现实对这些要求的回答之间有惊人的不一致”。当时的德国落后于“现代各国”,德国现实要求以“现代各国”当时面临的障碍为目标,而德国思想则要求跨越“现代各国”当时面临的障碍。这是因为当时的德国只是在思维上伴随“现代各国”发展,而没有积极参加这种发展的实际斗争。因此当时德国各邦政府,“由于现代各种关系,由于德国的形势,由于德国教育的立足点,最后,由于自己本身的良好本能”而集合了“现代政治领域的文明缺陷同旧制度的野蛮缺陷”。这种折衷主义使德国形成了“一种特殊领域的当代政治的缺陷,如果不摧毁当代政治的普遍障碍,就不可能摧毁德国特有的障碍”。

4、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

德国要实现彻底的解放,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关键在于“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形成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形成一个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难而具有普遍性质的领域,这个领域不要求享有任何特殊的权利,因为威胁着这个领域的不是特殊的不公正,而是一般的不公正,它不能再求助于历史的权利,而只能求助于人的权利,它不是同德国国家制度的后果处于片面的对立,而是同这种制度的前提处于全面的对立,最后,在于形成一个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从而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领域,总之,形成这样一个领域,它表明人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自己本身。社会解体的这个结果,就是无产阶级这个特殊等级。”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和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只有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解放。在寻求解放的过程中,对于无产阶级与哲学关系,马克思是这样描述的“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最后,马克思得出结论“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在德国,只有同时从对中世纪的部分胜利解放出来,才能从中世纪得到解放。在德国,不摧毁一切奴役制,任何一种奴役制都不可能被摧毁。彻底的德国不从根本上进行革命,就不可能完成革命。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

三、结论

马克思在文本中认为,“革命需要被动因素,需要物质基础。”而当时的德国只是通过观察邻近各国来经历德国法哲学和国家哲学的实现的,也就是说当时的德国的现实跟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没有实际的关系。那么,针对德国法哲学和国家哲学的革命实践是没有被动因素和物质基础的,很难想象无产阶级在反对一个根本不曾实现的现实。感同毕竟不等于身受,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没有革命的实际对立面会使革命缺乏动力,缺乏被动的因素。而且即使无产阶级最终越过了“现在各国”当时面对的障碍,实现了德国的彻底解放,对于无产阶级超越的这一段历史,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在文化上都相对比较的薄弱,在受到冲击时,他可能是最先断裂的环节。在社会形态上我们可以实现跨越,但这种跨越是有条件的。要实现这种跨越必须具备跨越的物质和文化基础。我国虽然跨越了资本主义形态,但我们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实就是在补我们跨越资本主义形态时所没有具备的物质和文化基础。这在现实中很容易解释,就拿逃课来说吧,我们一节课没上,在短时间内看不出什么,但是随着知识的增加,薄弱的环节就会越明显。不想让他断裂就要补课,不管以什么形式。这也符合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

马克思在文本的最后得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实现德国的彻底解放和人类的解放。这一观点强调的多是客观条件的需要。面对德国的现状,需要无产阶级来实现德国和人类的解放,并没有考虑到无产阶级的自身素质是否与这一历史使命相适应,更没有考虑到无产阶级的主观愿望,无产阶级是迫切希望改善生存状况,但他们是否愿意承担解放人类的使命却未被考虑,或者他们可以选择别的方式来实现生存状况的改善。来自外部的动力很难长久而且变数很大,外部条件的变化很容易就会影响到无产阶级的革命决心。所以要使无产阶级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应该更多的从无产阶级内部寻求动力。

马克思在文本中提到抓住事物根本的彻底的理论能够掌握群众,但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理论要掌握群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理论的简洁性。考虑到当时工人阶级的受教育水平,艰深的理论很难为无产阶级所理解,不能被无产阶级理解,即使理论找到了事物的根本也很难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文本中马克思没有说明理论掌握群众的具体措施。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如何掌握群众,理论是否需要作适当的变通以利于其被群众理解和接受,这种变通要通过何种途径实现等问题马克思在文本中都没有体现。

摘要:《〈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于1843年10月到1844年2月,并于1844年发表在《德法年鉴》上。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其对宗教的研究表明,只有真正的认识宗教,批判发展宗教,才能在宗教的带领下走向幸福。

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方法探索 篇7

一、教学导言的作用

1. 引起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

新课或某一内容教学之前的教学语言设计如何, 对上好整节课关系重大, 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精心设计教学导言, 像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 使之产生新奇感, 集中注意力, 起到组织教学、引导兴趣的作用。

2. 开启学生思维———诱发思考。

教师的讲授、点拨、引导, 只有伴随着学生的积极思考才能使学生有所得。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由何来?思由疑引起, 有疑才有思。教师“须教有疑”。疑从何来?在于教师巧设疑点导言, 能起到开启思维, 诱发思考的作用。

3. 突出教材重点———画龙点睛。

教师从感知入手, 巧妙设计好导言, 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掌握重点和难点。

4. 逢水架桥过渡———承上启下。

按照教材的内在逻辑, 教师设计出新旧知识联系、承上启下的导言, 就像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既激发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复习, 又激发其对新知识的探索。

二、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理论

1. 对协同理论的认识

协同理论来源于协同学, 协同学是西德学者哈肯创立的一种系统科学理论, 主要是研究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作、同步、合作、互补的关系, 研究协同效应的形成, 揭示系统进化的动力。它的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协同学认为, 系统内的各个子系统既有独立运行, 又有关联运动。只有当关联运动占主导地位时, 各子系统之间才会产生协同效应, 提高整体功能, 如果子系统的独立运行占主导地位, 关联运动减少, 就会产生内耗, 降低整体效能”。[2]

2. 何为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

所谓的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就是指在协同学的指引下, 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独特的功能, 使其与教学导言协同合作、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促进两者之间的关联运动, 以形成协同效应, 优化教学的整体功能。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 音乐才开始它起作用的领域, 那些无法用语言告诉人的东西, 可以用音乐来诉说, 因为音乐是直接表现人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 对人的心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因此, 如能正确的把音乐与教学导言二者协同, 将会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的方法及效应

瑞士作家温克勒曾阐述了开场的任务, “一是建立说者与听者的同感;二是把开场白引入正题”。新教师为设计课堂导言而冥思苦想、再三推敲力求达到完美, 就是久经沙场的老教师也常常全力以赴, 殚精竭虑地设计好教学导言, 那么如何才能将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好并产生应有的协同效应呢?

1. 趣味式

趣味式即把所讲的内容趣味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学生会越来越欢迎教师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导言而教学导言应避免那种凭空而来, 突发趣味的做法, 所以导言也可能需要一个“引子”。如一位老师上第一堂课介绍自己时出乎意料的提问:“京剧音乐的民族韵味优美朴实, 音乐伴奏中有种打击乐器, 请大家猜一猜字谜:‘旁人看戏我挨打’”, 学生争着回答:“‘锣’‘鼓’……”“猜对了, 我就是其中一种, 我姓‘罗’, 并非‘锣’, 大家记住了”。风趣的语言, 马上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2. 悬念式

悬念式是教师讲课开头吸引学生的常用方法, 培养学生寻根究底的习惯。比如我们在学习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琴弦上的梁祝悲歌》这篇文章时, 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一道题目:根据以下提示, 大家能回答出这是哪部作品吗?它被称为是“蝴蝶的爱情”, 它是我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 它抨击的是封建社会腐朽的婚姻制度, 被誉为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大部分同学经思考讲出正确答案是《梁祝》时, 老师给予表扬与肯定, 紧接着趁热打铁, 播放一段预先准备好的《梁祝》音乐片段, 最好选最具代表性的曲段, 时间不宜过长。同时教师介绍:“这是小提琴奏出的轻盈、活泼的爱情主题, 是女主人翁祝英台的写照。”正当学生听得如痴如醉时, 音乐嘎然而止, 这时学生从音乐中已产生了心理上的共鸣。此时学生心里的悬念是:老师为什么今天上课让我们做音乐题?为什么让我们听这段音乐?与我们上课有什么关系呢?这就造成了一种起而所解的局面, 为教师组织教学这篇课文埋下伏笔。更重要的是学生已从刚才的音乐导言中获得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 它与文章要表现的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忠贞爱情的追求的主题思想逐渐融合。跌宕和意外, 激起了课堂教学的波谰, 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协调、点拨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悬念式导言, 选点定位要准, 涉及到的知识和事件, 必须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 同时也要考虑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结构, 要面向大多数, 悬念式导言毕竟不是智力测试或漫无目的的思维训练。如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与课堂教学关联不大的事物上, 则可能造成教学上的混乱, 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 表演式

善于表演与善于用幽默取悦于学生的教师, 对学生的学习有益而无害, 有心理学家提出, 一个优秀教师是否与教师的“明星式”表演有关, 因而教师的“明星式”表演对学生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称之为“狐狸博士效应”。音乐是表演艺术, 充分运用音乐艺术的特征, 借音传情是音乐的优势。比如: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 教师可以这样导入:今天我们课前来一个“超级模仿秀”, 看谁模仿最像老师!大家说好不好?这时大部分学生的表现就是好奇, 教师可选择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作为背景音乐, 首先教师根据背景音乐, 配上一些道具, 模仿诗人模样, 给学生示范表演:“床前明月光……”紧接着由学生模仿老师。这时学生的表演与《月光奏鸣曲》音乐表现的意境和《静夜思》这篇文章的内容逐步协同并产生效应。经过了这个表演阶段, 下面就可进入教学的分析阶段。我认为这种表演式的教学导言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 情感更丰富了。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气氛, 加强了师生的互动。

4. 故事式

学生在课堂上也欢迎教师讲故事, 这反映出人喜欢具体可感、生动活泼的事物的天性。一节课从讲故事开始, 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节学生紧张焦虑的精神, 缩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同时, 由于故事包罗万象、感人肺腑的细节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故事情节中蕴含的哲理更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因此, 与教材相关的音乐故事, 能为学生掌握教材创造很好的条件。比如:教师在讲历史教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重点人物拿破仑这一内容时, 可以在课前用音乐故事导入:1804年春天贝多芬完成了他的《第三交响曲》, 为了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敬意, 贝多芬不仅在这部交响曲总谱的扉页上题上献给这位“英雄”的字样, 甚至装订上精美的封面, 准备通过法国使馆送往巴黎, 而这时, 却传来了这位“英雄”登上皇帝的宝座。听到这个消息, 贝多芬犹如五雷轰顶, 愤怒异常, 亲手把题词的乐谱撕得粉碎, 大声喊到“想不到这家伙也不过是凡夫俗子, 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来实现自己的野心了”。听完故事, 学生会思考贝多芬敬仰的这位英雄是谁, 他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有什么关系呢?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度高涨, 这对于教师完成教学计划是有利的。

故事式导言讲的都是小故事, 小故事有人物性格, 有情节变化, 有血肉丰富的细节, 往往具有典型意义, 但教师也要下一些功夫, 剪裁细节, 安排层次, 斟酌词语, 娓娓道来, 如果准备不充分, 语言贫乏单调, 故事情节残缺不全, 讲述抓不住重点, 那么可能会使原本生动的故事变得索然无味, 或削弱故事本身具有的思想性, 变得与课堂教学衔接不上, 适得其反, 而是失去应有的效应。

四、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建议

音乐与教学导言相结合的方法不胜枚举, 如:释题式、提问式、介绍式等等。经实践, 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不失为教师开启新课, 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但因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心理不同, 教学导言没有固定模式, 现仅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1. 导言要精简, 有概括性。

教学导言是引言, 并非主要内容, 因而要切中要点, 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要根椐教学的内容展开, 语言精炼概括, 切忌庞杂, 烦琐冗长, 占时过长的做法显然是不足取的。

2. 导言要巧妙, 讲效果。

导言要灵活安排, 深思远虑, 考虑整体效果, 切忌故弄玄虚, 哗众取宠, 否则会失去应有效果。

3. 导言要设疑, 求启发性。

设疑布障, 设置音乐情境的导言都应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针对性即不能离题, 符合学生心理和所学内容。启发性要有思考余地, 深浅适中。

4. 导言要传情, 有感情。

“情动而言行, 情信则辞巧”[4], 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要让学生揣摩到教师的感情脉络, 创造一种音乐情感氛围感染学生, 因此, 不能只有趣味性, 而忽视了教育性和思想性。

总之, 成功的教学导言呈示了教学的主题, 好似给学生览胜导游。从表面来看艺术和科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 一个是浪漫的形象思维, 一个是严谨的逻辑思维, 但其彼此的思维过程是相通的。成功的把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 会起到不拘一格, 春风扑面般的教育效果。可见, 对于教学导言的设计, 只有教育者大胆思索、敢于创新才可能结出丰硕的智慧之果。

摘要:音乐与教学导言协同就是指在协同理论的指引下, 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独特的功能, 使其与教学导言协同合作、互相渗透、互相补充, 促进两者之间的关联运动, 以形成协同效应, 优化教学的整体功能。笔者认为如能正确的把音乐与教学导言二者协同, 将会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教学导言,协同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M].教育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哈肯 (Hermann Haken) 著.协同学导论[M], 德国.1976.

[3]李亚东.关于音乐教学中应重视美育教育的实施[J].剑南文学 (经典教苑) .2012 (03) .

[4]张荣友.谈课堂教学的导言设计.山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0 (02) .

散文导言 篇8

(一)对过去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从本文中所了解到,在过去对生产的研究中,人们对生产的理解是有所局限的,都把生产放到了一个特定的条件下去研究,虽然也看到了一些在生产中的人的作用,但是却没有认识到在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都是把人看成一个个孤立的个体。马克思发现了这个问题,马克思认为以孤立的个人作为研究,这个出发点是错误的。所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这篇文章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过去的错误观点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指出了他们在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目的上的误解,这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之前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同之处,这也马克思的一次革命对政治经济学领域的。

(二)对生产的重新认识理解。马克思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应该是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斯密和李嘉图在过去的经济学体系当中,把"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当作研究的出发点,抛开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生产,这是错误的。生产的出发点应该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生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为社会是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从原始,奴隶,封建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总是处于不停的发展过程中,所以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应该是一定社会发展程度上的生产。,如果仅仅是分析判断了某一个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是一种片面的思想。

二、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

在这个部分里面,马克思主要是批判了过去的经济学认为的"生产是一般,分配和交换是特殊,消费是个别"这种肤浅而没有过多联系的关系,他是从更详细更深层次的关系中去分析他们的联系,这样的解释更加具有科学性。

(一)生产和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只有市场生产出了适合消费的商品,人们才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消费。所以说,脱离了生产的消费就是一种空想。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这是由于如果没有人们的消费,商人自然也就不会有生产的欲望,在市场上如果卖不出去的东西自然生产这个商品的欲望就变小了。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和目的,同时生产又为消费提供了对象。没有生产就没有所谓的消费。正如现在发展迅猛的科技产品,比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正是因为它的出现所以刺激了人们的消费,然后正是因为人们的消费,反过来刺激了生产。消费和生产的相互作用就是这样的。

(二)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其次马克思也讲到了生产和分配的关系。马克思深刻的批判了把生产和分配分开来作为独立个体的观点。马克思认为,不能把分配和生产分开来看待,而是要用整体的观点来看待他们之间的联系,关系。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我们在认识世界,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中,都是先从丰富的感性认识出发。然后接下来我们会把感觉器官所获得的感性认识经过具体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这样一系列的理性思维的加工之后,就会把这些感性的认识上升到一种比较理性也比较抽象的认识。但是到达了这一阶段后,我们仅仅是把之前的认识提升到了第一个阶段,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加彻底的认识和了解。经过我们不断的理解,推论,研究和得到证明,最后我们又把认识变成了一种具体的事物。所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它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又到具体的总结方法。

(二)怎样坚持这一研究方法。首先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过程,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整个的思考的过程不能脱离实际情况。其次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思维行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还强调政治经济学研究在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经济范畴时应该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必须要唯物地把握研究对象的客观性。研究经济范畴时应该从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关系作为出发点,而不能是凭借人主观的思维想法。

(三)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除了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规律之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这个观点就是: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一些先前不能够认识和理解,甚至于已经被神圣化的现象,逐渐的有了客观理性的认识和掌控。那么这些曾经被人们过于神圣化了的事物现象就失去了它原有的的神秘色彩。然而,人们却并没有因为它的消失的神秘色彩就去完全的否定它,而是把它视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精华,把它视为一种艺术的欣赏和享受。这就说明了存在着一种不平衡的现象,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文化发展之间的存在着不平衡。马克思的这个理论有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古今中外的一些文化现象,有利于现在的我们更好的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总结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一篇系统的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马克思的文章。它不仅揭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原因的目的,也批判了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的一些错误观点。

摘要:对于欧洲和美国等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1857年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普遍生产过剩的金融危机。这一次的经济危机让马克思加快了对过去经济学家片面单一的思想的批判,同时马克思也加快了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这篇文章是马克思对之前的政治经济学的众多的著作做的一些总结。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阐述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经济关系的肤浅认识。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散文导言 篇9

一、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来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发生在世界的昨天, 有些内容无法真实地重现于人们的眼前, 中学历史课本则注重知识传授, 叙述简略, 教师如果照本宣读必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在每堂课开始时都十分重视生动语言教学, 就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例如, 在讲授“戊戌政变”时, 教师可先用语言描述来设计这样的导言:“戊戌政变时有两个角色截然相反的历史人物, 一位因变法救亡失败而不愿苟且偷生, 以其流血牺牲来唤醒国人为救国而努力, 大义凛然走上刑场, 含笑而死, 其死是何等的壮烈!另一位却为自己升官发财不惜出卖自己灵魂和人格, 背叛了维新派, 其行为是何等卑鄙!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戊戌政变”这节内容。”再如讲授“美国内战”内容时, 教师可用这样的语言描述设计导言:“美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总统, 名叫林肯, 他与华盛顿、罗斯福齐名, 是他领导了美国内战取得伟大胜利, 既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又维护了国家统一, 在美国人民的心目中享有崇高威信,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总统, 却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 当过砍柴工、邮递员, 一辈子正式上学时间仅一年零三个月, 但他勤奋、刻苦、好学, 终于成一代伟人。同学们, 我们下面就来学习林肯领导的美国内战的历史吧!”

二、运用电化媒介手段来创设导言中的历史情境

由于多媒体教学视听并举, 图文并茂, 形象逼真, 直接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 使教学更加直观, 生动形象, 更直接地将学生带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起学习兴趣。所以历史课导言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例如, 在学习“抗日根据地建设和巩固”时, 教师导入新课可先播放《边区十唱》和《南泥湾》两首歌曲, 优美动听的旋律、节奏明快的乐曲, 仿佛把学生带到了当年的解放区, 并在脑海里浮现起解放区军民一手拿枪、一手拿锄的热烈场面。又如我们在讲“九·一八”事变时, 可设计这样导言:“请同学们跟着录音机唱一首《松花江上》的歌曲, ‘我的家在松花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请问这首歌反映了当时什么事变呢?”学生回答后, 教师可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就从‘九·一八’事变说起”, 随后教师出示课题。其他如在讲授中国近代史前期的有关“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内容时, 在每堂课开始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有关录像, 并思考课文中有关的历史内容, 迅速把学生带进当年风云的历史年代。

三、通过对历史小故事的风趣讲述来创设导言中的历史情境

历史课导言中我们通过对历史小故事的风趣讲述, 一方面使枯燥的历史事实变得生动有趣, 另一方面可以引人入胜, 引导学生进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例如在讲授“1794—1814年的法国”内容时, 教师可通过讲故事设计这样的导言来创设历史情境:“同学们, 教材中叙述的拿破仑是何许人也?他身高仅一米六八, 却有非凡的军事才能, 就是这样一个身材矮小的人物却领导法国军队横扫了欧洲, 震惊了整个世界, 那么拿破仑是如何上台的?又是如何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通过这样讲述能把拿破仑这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形象和激烈战斗的历史场面映入学生脑海中。再如学习“三国鼎立”内容时, 可先请学生讲述“火烧赤壁”的故事, 学习“西周灭亡”内容时, 可以先讲“千金一笑”的故事引入等。

四、通过历史图示的讲解来创设导言中的历史情境

讲述历史要充分利用插图、画图、地图、表格、人物画像等图示, 这样既可以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增加直观性、可读性、欣赏性、活跃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加深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又可以使学生临历当时的历史情境。例如在讲述“美国领土扩张”时,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言:事先画上三幅美国地图, 第一幅地图是18世纪晚期美国独立时的地图, 图上共画着13颗星;第二幅地图是20世纪初的美国地图, 图上画着45颗星;第三幅地图是现在的美国地图, 图上画着50颗星;通过三幅地图讲解, 使学生脑子里产生了一个美国200多年来侵略扩张的历史情况, 也深刻揭露美国这个自称和平、民主、自由的国家掠夺和扩张的帝国主义本质。

五、引用名人名言名著和典故成语等方式来创设导言中的历史情境

历史课导言中引用名人名言名著和典故成语等方式创造历史情境设计, 可以开拓学生视野, 增强历史场面立体感, 丰富历史知识, 深化情感教学。例如, 在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教师可以把法国文学家雨果对这场战争的评论搬到课堂作为导语:“有一天, 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 一个抱了东西, 一个放了火, 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 那个把箱箧装满, 回到欧洲————这就是那两个强盗的历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 另一个叫英吉利。”教师引用雨果的话后, 进一步指出“让我们‘走进’这场战争, 去声讨英法侵略者的罪行, 去总结它留给后人的历史教训!”这样的导语不仅生动形象地再现当时的情境, 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而且达到了知识传授和德育渗透的双重效果。再如, 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有关历史事件时, 教师可在每堂课的导言中运用历史典故成语来创设事件发生时的历史情境, 引出课文教学内容。如学习“东汉班超出使西域”时, 可用成语“投笔从戎”引出, 学习“东晋祖逖出师北伐”内容时, 可用成语“击楫中流”引出;学习“楚汉战争”内容时, 可用典故“鸿门宴”引出等等。

上一篇: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下一篇:参数化建构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