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切入论文(共12篇)
有效切入论文 篇1
摘要:在企业管理之中,人力资源是管理的核心内容,而其中的绩效管理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模块。但是绩效管理的切入点直接关系到绩效管理的效果。在文中主要就如何切入绩效管理,提升绩效管理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绩效管理,人力资源,效果
人力资源是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而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模块之一,也逐步被企业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和工具。但是,很多企业在执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困惑:公司用了很多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的方式,之前存在的问题同样存在,依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为了绩效考核而进行绩效管理,成了很多企业的通病。如何开展绩效管理才能真正有效地在企业中体现它的价值呢,这是很多企业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1 绩效管理存在的弊端
一是大部分公司把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同,只考核不管理。也就是只看结果,不关注过程控制,更不关心过程中的交流,不在工作过程中纠偏。所以给员工的感觉就是绩效就是奖金的减少,即没有工作辅导,更没有个人成长。长此以往,大家把绩效作为一种管理形式。
二是绩效指标虽然面面俱到,但员工没有关注问题的解决,造成问题一直存在,未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公司的管理团队没有形成绩效管理的氛围,只有绩效结果的要求。这和管理团队成员的管理背景、知识结构、公司对其的要求等均有关系。一些人员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的事,和其他部门没有关系,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
正因为如此,从董事长、总经理到部门经理、主管均感到无所不在的绩效管理不仅没带来管理上的进步,没有带来任何价值,还给日常工作带来一定的工作麻烦,怨声载道,一些企业甚至取消绩效管理。
2 加强绩效管理,提升效益与价值
绩效管理如何切入才能像销售一样给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非常明显的效益和价值呢?
无论是绩效考核还是绩效管理,都是一种管理手段,而不是管理目的。笔者相信所有公司进行绩效管理或考核的初衷都是解决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企业应使员工们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减少不必要的管理浪费,从整体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间接提升公司人力资源价值。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真正有价值的绩效管理则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倒推管理”。即抛弃之前的面面俱到式的KPI绩效指标模式,实行“动态”的“问题倒推”式绩效管理。推进小组的组织者可以是人力资源部,也可以是质量审核小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第一,每个部门对影响部门工作的问题(部门内问题及跨部门问题)进行梳理,并选出在目前的状况下可以自行解决或可以跨部门协作处理的问题;第二,由绩效管理组织者对所有部门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同时跨部门确定牵头者、支持者、配合者。第三,以上两点确定的问题为绩效管理的标的,以专题会议的形式组织问题分析,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明确问题承担部门所要开展的工作,确定当月可解决的问题、当季可解决的问题、当年可解决的问题。组织者以一个个小项目的模式跟进问题,并协调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配合,并以支持配合的实际情况作为绩效管理面谈的依据和结果。出现新的问题,则把新的问题列入绩效管理框,以此进行动态管理。绩效小组推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第四,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部门每月确定为绩效管理标的问题不宜太多,最多3个,这样才有针对性,加强对问题的聚焦力度。
案例分析:某企业应收账款回款问题严重,坏账损失时有发生。这个问题是关乎企业继续生存的关键和紧急问题,不及时解决,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运转。绩效小组把这个问题梳理出来作为绩效管理标的后,组织销售、财务、运营等相关部门讨论问题的症结,大家提出讨论的问题:为什么销售不关注收款问题;为什么坏账损失不减反增;客户的授信额度是怎样的,等等。两个小时的讨论会收获很大,大家找出了问题的症结:①公司没把应收账款的回收作为销售人员的考核指标,收款无论好坏销售人员奖金不受影响,公司以销售额作为评判销售业绩的唯一标准;②财务部没有制定规范的应收账款管理规则,销售人员没有收款的意识;③客户的授信额度固定,不是动态的,比如:A客户2014年的销售业绩是1 000万元,公司给予授信100万元,2015年销售业绩仅300万元,授信额度还是100万元,等于公司给了A公司100万元的长期无息借款。
如此分析后,绩效小组确定,该问题是当月必须解决的,作为销售部的当月绩效指标。作为一个绩效改进项目来推进,对应以上问题,分别确定责任部门及相应工作。①销售部负责梳理所有应收账款,罗列过期的,十天内即将到期的,一个月内即将到期的应收账款,一周内接洽所有已过期的应收账款,寻找潜在的坏账。同时,提醒其他客户按时支付货款。②财务部负责制订规范的应收账款规则,并建立客户授信管理制度;③人力资源部负责调整销售团队的绩效指标,将“应收账款回收”作为当月、当季、当年的重点绩效指标,加大绩效权重。
绩效小组以此为依据执行和推进该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各部门负责人还需要随时与工作负责人面谈,对工作负责人的工作方式方法进行指导,避免执行时出现偏差,确保有效推进。
当各部门现阶段能解决的问题全部纠正后,绩效小组就需要确定一些需要预防的工作来推进,防患于未然。
3 结语
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工程,不仅与部门员工的个人发展、薪酬福利等相关联,还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绩效管理,发挥其效益与价值,才能提高人力资源价值。本文从绩效管理的切入口进行探讨,为大家提供一点建议,以期发挥绩效管理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廖建桥.中国式绩效管理:特点、问题及发展方向[J].管理学报,2013(6).
有效切入论文 篇2
一、深刻认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以前,总觉得“课程建设”这个词很深奥,是专家们研究的层面,离我们很远,这个认识的误区确实存在着。通过学习,了解到课程建设的内涵和外延,知道了学科整合的重要性,提高了对课程建设的认知度,对今后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方向性更加明确。
二、结合实际开展工作
在学校课程建设方面,重要的是结合学校实际,找准切入点,理清思路,科学规划,进行有效学科整合,顺势而为。
就学校而言,要想使育人及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必须从课堂入手,学科中融合德育,课堂上多些独立思考的知识生成,在学生中渗透合作、兴趣、展示、评价等方法做法。
在社团课程中,结合学校教师资源及传统优势,实际有效的开展社团课程,注重打造学校精品课程,凸显学校特色,切实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收益。
针对农村学校代课教师多、体音美专职教师奇缺等实际,农村学校更要在学科整合、社团课程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认清找准自身定位,理清思路,确定目标,量力而行,稳步实施。同时要创新工作方法,打破学校资源小圈子,校际之间进行联合,学区内课程资源共享,体音美专职教师走教等形式,促进学校课程建设方面有一个良性发展,社团课程活动有一个良性互动。
三、强化理论学习与指导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切入探究 篇3
关键词: 教学切入 有效性
一、研读教材——有效切入的“支撑点”
周玉仁教授指出:“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素材、框架、起点和学习资源。因此,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切入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解读,横向联系,比较不同版本教材特点,比较异同,揣摩其设计理念和编排变化意图。纵向审视,梳理教材中知识内容的脉络结构,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这一单元和这一学段中来审视。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即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学习作准备。
例:在备课北师大版《数学》“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发现旧教材和人教版的课题都选用“用字母表示数”,一个字之差,也许不是简单的数量多与少吧!或许蕴藏着深刻的意图吧!带着这样的问题翻阅不同版本的教材,横向阅读,比较人教版《用字母表示数》和北师大版的《字母表示数》的编排和处理,发现人教版教材呈现素材是通过找规律,理解用字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进而联系在数学中哪些地方见过字母表示数,渗透了数学符号化思想。北师大版教材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概括出表示数的多样化(可以用文字、图形、括号、字母等),再通过比较多种表示方法,使学生真实体验到字母表示数更加简洁、概括,突出字母表示数的这一优越性。人教版教材体现从数学思维向数学符号转化,北师大版教材是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化到数学化的学习过程。正是基于对教材的研读和编排意图的思考,教学时的切入点选择在关于青蛙的儿歌的情境中抽象出字母表示数,在比较中感悟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这样的教材处理更贴近学生的思考实际,呈现学生表示数的思考过程,体现学生思考的多样性,课堂教学更具实效,也使知识有效切入找到了合理的“支撑点”。
二、比较思辨——有效切入的“落脚点”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知识的异同,沟通知识的联系,这对领会数学思想、把握问题的关键、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无疑是大有益处的。为此,教师应抓住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产生困惑的时机,及时切入,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激起思维碰撞,再引导学生比较明晰、调整补充、重组解构等数学知识的解读与运用。这样学生就学得扎实而深刻,使教学切入具象又丰富。
如:在执教“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在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时切入进行如下处理环节:请用彩色笔涂出下列每幅图的■,涂完后再汇报交流。在学生交流汇报后,引导学生理解单位“1”,并延伸到生活中单位“1”还可以指什么,在生活中找找看。理解分数意义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分数意义是什么呢?怎样抽象出分数意义呢?如何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分数意义?教学时通过学生动手涂一涂,表示出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的■,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分数意义,初步体会同一样的■,为什么表示出来不一样,再通过分类比较发现“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不同,产生出分的数量不同,进而抽象出单位“1”,举例深化单位“1”的认识。而比较相同点,让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分数“■”的意义拓展延伸出一般分数意义的过程。
教学中我们经常选择素材作为知识呈现的“落脚点”和探究新知的切入点,通过数形结合,在具体情境中抽象意义,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在比较中感悟,在比较中思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使教学切入更加具体和有效。
三、梳理同化——有效切入的“生长点”
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些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把新旧知识不断进行同化、融合、调整,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因此,根据学生原有的数学现实,在寻求知识的切入点时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在把准学生学习起点的基础上,由此出发,顺势而为,逐步呈现出各个知识点,引导學生进行有效的选择和梳理,并把知识加以归纳和整合,使之与所要学习的数学逻辑起点相吻合,这样才能为教学切入和知识的应用滋生出新的“生长点”,也才有可能体现出其切入点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执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总复习”时,紧紧抓住知识点的联系进行别样的切入:先出示■,提出问题:“看到■你想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有的说■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有的说■=1÷4。再引导学生分数应用到什么方面,并说说具体内容。从而引出各知识点,最后引导学生根据知识的联系,把上面知识点整理一下,并用纸条把它写出来。
上述教学经过整理和复习的知识点主要有:分数意义、分数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和通分,这些知识点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怎样把这些知识点紧密串起来,就需要一条主线,这条主线是在对教材编排意图的领会和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学时选择“■”作为复习的切入点,以点带面,以此向各知识点发散、辐射,顺势展开,这样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找学生学习起点和数学逻辑起点相吻合处作为切入点,做到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做到旧中有新、新中有旧,给学习知识搭建了“脚手架”。
四、把握本质——有效切入的“延续点”
数学课堂必须充盈着“数学味”,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并使学生在思考中获得知识,培养思维能力,这才是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本质。因此,课堂教学应少些“追风”,多些思辨;少些感性,多些理性。教师应该从形式追求转化为重视数学本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领悟数学抽象、严密的本质特点,感受数学理性的精神力量。
例:张齐华大师在执教“分数的意义”时,向大家呈现出他对分数意义独到的见解和思考,以及他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追求。教学设计新颖与众不同,教学切入独具匠心别有韵味。理解分数的意义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而张齐华老师的教学努力去挖掘数学知识丰富的内涵,把握数学本质,在重建中推翻再重建,在扬弃中继承。认为单位“1”的含义无疑应建立在对“1”的理解之上,教学由表示1个具体物体的自然数1切入,继而过渡到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的自然数“1”,“1”的内涵获得了一次重要的拓展与提升,为随后单位“1”概念的形成提供支持,使单位“1”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延续,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意义,在数轴上寻找每一个分数的位置。进而在抽象层面上理解一般分数的意义,实现了由分数的无量纲性向有量纲性的跨越,数学知识的本质得以深化,使教学切入更加真实和有效,催生了教学有效切入的“延续点”,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课标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呈现要逐步深入和发展。”教师只有研读教材、把握本质、比较梳理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层层推进,准确地把握住教学切入的实质,从而更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龙林中心小学)
有效切入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篇4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切入,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各科教学越来越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于教师不深刻理解切入的重要性,因而切入环节属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没有充分抓住切入,引领数学课堂走向高效。针对此,为了让低年级数学课堂更高效,数学教师应重新审视切入,并精心设计切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主要结合自身丰富的低年级数学教学经验,分析如何找准切入点,有效切入,让低年级数学课堂更高效。
一、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尤为关键。如果教师从学生视角出发,以学生兴趣为教学切入点,则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方式等,以设计有效切入。例如,在学习“数一数”这一课时,我以学生喜欢的游乐园场景作为切入。师:同学们,大家都去过游乐场玩吗?游乐场里边是不是有很多种游戏吸引着你们?(出示游乐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游戏)师:你们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都在玩什么游戏?生1:老师,我看见图片中有一位小朋友在玩旋转木马。生2:有四位小朋友在玩过山车。生3:有两位小朋友在玩跳绳。师:看来小朋友们都观察得很仔细。那我们再看看图片中有多少个旋转木马?有多少辆过山车?有多少根跳绳?生:一个旋转木马,两辆过山车,三根跳绳……师:非常棒。那我们再仔细看看到底有多少根跳绳呢?检查一下你们数对了没有?生(大声说):老师,图片中有四根跳绳。师(点点头):我们以后数数也一样,先看清要数什么,然后再一个一个地数,不能遗漏。
在以上这个案例中,数学教师以学生兴趣作为切入点,切入数学学习。学生在游乐场图片的视觉冲击下,逐渐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如果教师以空洞的、乏味的物体作为学生数数的对象,则很难调动学生兴趣。
二、以生活内容为切入点,科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树立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的观念。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以生活内容为切入点,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1)设计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为了让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是关键。即使教师的活动设计得多好,但无法调动学生参与,也是“空欢喜”一场。而生活化情境与学生生活相关,很容易带领学生入境学习。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以生活化情境为切入。例如,在学习“时、分、秒”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生活化情境。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晚上几点上床睡觉吗?(出示实物挂钟,增强直观印象)生1:我每天都是九点钟睡觉的。生2:我每天都是九点半钟睡觉的。师:那你们早上几点钟起床呢?生:七点钟。师:老师心中有个大大的疑问,你们怎么知道这些时间的呢?生3(迫切想主动解决老师的疑问):老师,我每天睡觉和起床都是爸爸妈妈来叫我的,他们告诉我具体的时间。师:那你们想不想自己起床、睡觉,再也不用麻烦自己的亲人呢?如果想,那大家可要认真学习本课的新内容。
数学教师就是以生活情境切入时、分、秒的学习,依据生活情境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在与教师对话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欲望不断增强,都表现出想参与课堂学习的愿望。特别是在教师使用语言“大大的疑问”时,学生都睁大了眼睛,并想帮忙解除教师心中的疑问。在此我们可以受到启发,即课堂上,教师还可以以语言作为切入点,不断优化语言,以语言拨动学生情感,调动氛围。
(2)利用生活化手段,提升学生数学体验。在以生活内容作为切入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手段,提升学生数学体验。例如,在学习“比一比”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铅笔和圆珠笔作为比较对象,引出长短;可以请一名学生上讲台与教师比一比,引出高矮的概念;可以选择篮球和乒乓球作为比较对象,引出大小概念等。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实物,并为学生所熟悉。学生在直观体验这些内容时,加深对长短、高矮、大小等概念的理解。又如在学习“元、角、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找出这些人民币,引进课堂,直接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人民币的理解。实践证明,以生活化内容为切入,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增强学生生活体验,有助于提升教学实效。
三、以问题设计为切入点,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数学
问题是最能激活学生思维因素的方式之一。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会有更强的动力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以问题设计作为课堂切入,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数学。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我以问题作为切入,问题设计如下:①你知道什么是角吗?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吗?②你能用学具做出一个角吗?③你认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由于是利用问题作为切入,因而问题的设计不宜过难,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接收到问题后,开始进行思考,并动手做一做,感知新课学习内容。在做一做中,学生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例如: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无论边多长,角的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有些学生还会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相关,从而刺激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本课内容。在这个案例中可以发现,问题能够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数学。学生在试图解决问题时,会发现更多新的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合理设计问题,切入新课学习。
中考作文的选材切入 篇5
作文审题时,除了看清楚题目要求,还要为文章确定一个主题。但是,没有恰当的材料,再好的立意也是无法表现的。因此,如果说主题是作文的灵魂、统帅,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所以,选取什么材料入文是作文成败的重要环节。那么中考作文选材怎样才能选出“有新意”的材料呢?分析完题目后,调动自己关于这条题目的所有的想象,任思绪飞扬,使记忆库中的材料闪电似地复苏并纷至沓来,把自己想到的关于题目的所有的事件都写在草稿纸上,然后按照下面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取舍,从中捕捉到与文章中心联系紧密而又能够索取的鲜活材料。中考作文由于篇幅有限,选材时首选那些最能深刻揭示人物、事件本质的素材。
[技巧指导]
一、选用与主题相关的材料,大胆取舍
作文的主题是选材的依据。选材时,要从表现文章中心的需要出发,严格区分主次,确定取舍。一方面要善于抓取主要材料,衬以相关的次要材料;另一方面要大胆取舍,一切与文章主旨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无论多么生动,都要坚决予以舍弃。
二、选用熟知的材料,熟而生巧
回避陌生,首选熟悉,这应该是审完题目确定主题后的第一原则。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亲耳听到的,深切感悟的,才是了然于心的,才是真实动人的。只有先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对弈自己的不熟悉的材料,选用时很容易出现漏洞,因此,一定要慎重选用。
三、选用独特的材料,表现真情实感
材料要新,但不一定全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或新鲜事,它也可以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凡人俗事。诸如日常生活中新人新事新风貌,只要它有动人的“闪光点”,也能感染读者,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在中考作文中,阅卷老师其实更像看到你的在社会中与他人(老师、同学、父母、陌生人)的互动中的成长(知识成长、情感成长)过程,因此打动人心的作文,一定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独特的,有自己真情实感的事件。普通的闪光之处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四、选用具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与时俱进
有些同学写起作文来,喜欢罗列“光荣榜”、“英烈榜”,举例尽是古人、死人,这样的文章往往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其实,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当今社会,新鲜事物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信息、新现象、新问题出现,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理想的素材。如辽宁省中考作文以“美景”为话题,某考生在题为《扮靓母亲河》中的选材就是范例。文章先写了五年前的母亲河污染严重,臭气熏天,没有鱼虾,周围的树木不能生长。慢慢地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积极主动地筹集资金整治母亲河,三年后,母亲河重新焕发了生机。作者关注环保这一热点问题,所选材料鲜活,新颖,有特色,得分自然很高。
五、善于跳出第一人称,移花接木
许多同学写记叙文,之所以选材思路狭窄,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往往局限于“我”,如果能跳出第一人称的窠臼,突破“我”的局限,选材的天地就广阔了。“我”的事,你的事,他的事,亲身经历,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想像进行艺术加工。写作中,如果能对自己熟悉的几个事物、故事、传说进行压缩,然后将其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作文题目的主题,这就是创新了。这一点也是选材上求新求异的一个重要方法。
比如面对“换位”这一话题,有一考生独辟蹊径,将想像的触角远距离延伸,跨越围界,停留在白宫——他以一个伊拉克儿童的身份,写下了《给布什总统的一封信》,要求布什与伊拉克人民“换位”、“如果今天您的国家正饱受战争的蹂躏,您的子民正颠沛流离、无家可归,您会作何感想?„„请听听伊拉克儿童的呼声吧!”如泣如诉的文字,反映出作者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想像力。
例如:以“慈母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解:人们常说,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是母亲对子女的爱。唐朝诗人孟郊曾在《游子吟》中用“三春晖”来象征一个贫寒母亲对子女的关心。题目中的“慈母”,从狭义来看,是指和善的母亲;从广义来看,也可指像母亲那样关心、爱护下一代的人。“慈母心”就是对下一代无限关怀的一颗拳拳之心,一腔挚爱之情。文章可写一个中心事件,也可从不同侧面写几件小事来表达一个中心。本题可选用的材料很多,但“感情导于前,华章成于后”,各人应该从自己的经历中,选择最动情的材料来写,这样的文章才可能感动读者。
选材:
(1)母亲自己省吃俭用,而让子女吃好穿好。
(2)母亲既要赡养老人,又要养育子女,生活拮据。但孩子需购参考书籍,或添置文化用品,她从不说一个“不”字,她还省下自己添冬衣的钱,为孩子买了学外语用的袖珍录音机。
(3)孩子长大了,与母亲产生了“代沟”,觉得母亲的教诲、约束使自己不能自由,但终于有一天孩子发现母亲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好,强烈地感受到了“拳拳慈母心”。
(4)一趟趟的家庭访问,一次次的耐心教育,一课课的单独辅导,„„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像母亲,胜似母亲。
(5)母亲离孩子而去了,父亲承担起了当爸、当妈的两副担子。孩子生病,他彻夜不眠,细心照料;孩子要去春游,他不仅买来了面包、水果,还有小小的一包晕海宁;粗笨的手捏起了针钱为孩子钉钮扣„„谁说是严父,分明是慈母啊!
(6)母亲是一个普通的民办教师,她十几年如一日,对党的教育事业忠心耿耿,满腔热忱,她在教学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常常备课到深夜,连节假日也没有休息过,有时甚至还带病工作。母亲的心血没有白费,她所教的班级,在全乡统考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母亲也连年被评为模范教师。
辨析:以上材料,前五项都符合题意,但略作分析,可见其高低。材料(1)失之肤浅平淡,这样的爱孩子,高尔基曾说过“连母鸡也会”,难以打动人。与之相比,材料(2)较为生动典型,但有似曾相识之感;写滥了的材料,再生动,其感染力总会有所减低。要想用这一类的材料写好文章,必须变换角度,挖出新意,必须有真挚浓厚的感情,必须有较高的表达技巧,方可收到好的效果。材料(5)也较生动,并且把题目翻出新意来,但有其特殊性,不是人人可用的材料。材料(4)能写出老师有颗“慈母心”,可供选择的材料虽多,但如无突出的材料会写得平淡。相比较,材料(3)最具有时代感,因而有一定的典型性。“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个材料可较曲折地表现出母爱的深沉和伟大,使文章的感染力得以增强。材料(6)重点表现的是母亲的敬业精神,不合本文的主题。
[中考链接]
1、考题展示
以“我的视线”为题作文,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失误例文
我的视线
我的视线,这么久以来都为一把蓝色的雨伞所牵绊„„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透彻如大海。小时候,在下雨的时候,妈妈总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接我回家,我感到我的头顶上一片蓝色,肩膀上也笼罩了一片蓝色之中,满眼所看见的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后来的一个下雨天,矮矮的我抬头和妈妈讲话,却发现妈妈的一半身子在外边。风夹杂着雨滴,拍在妈妈的肩上。妈妈那么的天空是灰色的,妈妈的肩膀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却在一片蓝色的天空里。
我告诉妈妈他把伞打歪了,可妈妈却固执的说没歪,我当时纳闷,纳闷妈妈不知道伞歪了。我的视线再次落入倾斜的伞柄上告诉妈妈伞歪了,却妈妈说没歪,那把蓝色的伞在柜子中也腿色了,我也淡忘了它。
或许是巧合,又一个下雨天,又是那把蓝色的伞,伞下是妈妈和我,快和妈妈一样高的我撑着伞。
这个情景和我小时候的情景混在了一起,我的视线落在伞柄上,妈妈在一片蓝色的天空中笼罩着。我的肩湿了,头发也湿了。
当时,妈妈提醒我伞歪了,此刻的我突然想起以前的镜头,我也固执地说没有歪,没有歪。妈妈再次提醒我,我还说没歪,于是我们进入了许久的沉默,回头却看见晶莹的水珠划过妈妈的脸颊,那把腿了色的伞,又重现以前的明彻如天空的蓝色。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么久以来,妈妈都在为我撑一片蓝色的天,而我多想也为妈妈撑一片蓝色的天,快乐的天。孟郊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于是我的视线便牵绊那把蓝色的伞,每天打夜战的人是我,穿梭于周末补课的是我„„ 这一切,都因为妈妈打的那把倾斜的伞。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让我的视线不敢移开,永远都不敢移开。
3、升格指导:
这道题规定了“我”的立足点和观察范围。可以写参加集体活动,也可以写视线所及的某个地方引起的回忆、向往和内心的波澜等。大千世界都可以写。因而,在一定的场合你观察同学、老师、亲人或者都市一角,农村一墟,山山水水,写人纪事,写场面,写风景,描写抒情都可有作为。当然也可以将视线伸向某个领域。你也许关注到经济领域,比如对广告、股市、保险、消费,作一番观察思考;你也许关心文化领域,比如对影视、歌舞、文学作品,作一番欣赏评价;你也许关心科学技术,比如天文、地理、新学科、新发现,以至诺贝奖的现状,都可以收入你的视野。可见这个作文题包罗万象,只要在“我的视线”中,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度――表现“我”的思想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我”的语言所能运用的程度。因而,这是一个容易写而且可写随心所欲、纵笔驰骋写得好的题目。不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光明也会有黑暗,有正义也会有邪恶,可有歌颂也可有贬斥。但结合上讲的内容,文章的立意一定要高(无论正面表现还是侧面表现)一定要表现积极向上的感情基调。
选材对一篇文章的表意至关重要,恰当的材料选择不仅有利于考生的表达,更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这篇文章选取成长中的一次经历,但却写出了妈妈深深的爱,感人至深,引人共鸣,对比描写是本文的亮点,同时标识着选材的独具匠心。
4、升格佳作
我的视线
――记一把蓝色的雨伞
我的视线,这么久以来都不得不为一把蓝色的雨伞所牵绊„„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
小时候的那些下雨天,妈妈总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学校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肩膀也笼罩于一片蓝色之中,触目所及都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后来的一个下雨天,矮小的我抬头和妈妈说话,却发现妈妈的那一半天空是一片阴沉的灰色,风夹杂着雨滴,落入妈妈灰色的天空,妈妈的肩膀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依旧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妈妈,雨伞歪了,”我提醒道,“没有,雨伞没有歪啊。”妈妈轻轻回答,我的视线落在倾斜的伞柄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固执地说道,“没有,真的没有„„”
后来我长大了,不再要妈妈在下雨天接我,那把蓝色的伞在柜子中一年一年地褪色,我曾一度以为我淡忘了它。
或许是巧合,又是一个雨天,又是那把蓝色的伞,伞下的是妈妈和我,快和妈妈一样高的我撑着伞。
我的视线那么不自觉地落在了伞柄上,那一幕与小时候的情景混在了一起,妈妈笼罩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而我肩膀湿了,头发也湿了。
“雨伞歪了,”妈妈提醒我,“没有,伞没有歪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重复道。“妈,真的它没有歪,没有。”伞下是许久的沉默,回头却瞥见晶莹的水珠划过妈妈的脸颊。那把褪了色的伞,又重现以前明彻如天空的蓝色。
终于明白,这么久以来,妈妈都为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现在,我多想也给妈妈一片快乐的天,即使孟郊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于是我的视线便牵绊于那把蓝色的伞,每天深夜在灯下夜战的人是我,每个周末穿梭于补课地点的人是我„„
这一切,都因为那把倾斜的蓝色的伞。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让我的视线不敢移开,永远都不敢移开。
5、评点
作者把一个永恒的话题――亲情形象地编入“我的视线”,其审题、取材可谓巧妙新鲜,视线集中的对象――雨伞是本文穿越时空的线索,文章构思时截取这亲情之爱的两极,以母爱和对母亲的爱作为落笔详写的点,流露出的是浓浓的情,感人至深。
[佳作平台]
我的视线
中考前夜,铭刻在我心中的不是你那故作轻松的笑容,进入我视线的是你稀疏的头发,略带散乱,黑白各半。你躺在我身边,像儿时那样轻轻地拍着我入睡,我的父亲。
虽然我已经知道了考场在哪,但你执意要送我前来,家中的短短争执,我的视线看到了你焦急担心的眼神,我同意了。
车棚中,我熟练地打开自行车锁,印入我眼帘的是你为我保养得一尘不染的爱车。抬起头,映入我眼帘的却是你弯弯的身子。
父亲的残疾车明显开得比我快,看着他在前方行驶,我默默地在后面跟着,静静地后面看着。反光镜中,是你饱经风霜的面容,虽然面无表情,虽然目视前方,但我依然能感觉到你对我的牵挂。
转弯处,父亲在反光镜中看了一眼,那一眼现在依然在我心间,充满了关切,就像在台灯旁看着我写作业那样,我不禁愣了一下。
沿着你的车辙,我继续前进,主干道上全是赶考的学子们,瞬间塞满了你和我之间,我努力地昂起头,在车流中寻找你的踪迹,一个熟悉的背影进入我的眼眶。你的背影突然渐小,又渐渐变大,你有些担忧,似乎在寻找着车流中的我的身影。我的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激和酸楚。
好不容易和你的残疾车并列前行,一个不小心,红灯又将我们隔开,看着你在另一端频频回首,我几欲有过去的冲动。红灯的转换,我又看清了你的身影,你看到了我,似乎整个人都松驰了下来,我看到了你,也似乎有种久别重逢的感觉。
考场门口,老师面授机宜,你渐渐远去。看着你,我百感交集,能做的只有等待开考„„ 三天后就是假期,就是轻松的日子,看不到你的整日担心,整日焦虑,或许成绩公布后你会带我去旅游,那时我们再好好放松„„
点评:没有华丽词语的堆砌,没有虚伪造作的矫情,你就是用那么淡淡的朴素的文字叙写着父亲陪你去考场途中你的感受,却让我们的心被你深深打动。残疾的父亲默默关怀,懂事的儿子心存感激,父子心意的相通,可以不用语言,仅仅是一个眼神一个背影就可传递,这是一种何等深沉的父子情哪!全文没有一字“着”情,却在字里行间处处“传”情,人物的肖像、心理刻画细致传神,于无声处传真情。
[我来试试]
1、以“我的视线”为题作文,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有效切入,让数学教学更实效 篇6
一、切入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激趣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数学“见识”,即数学经验。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对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是零散的、外在的,教师虽然不能高估学生的生活经验,但又不能无视它的存在。这种利用生活经验进行切入的教学,利于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需要的层面学习数学。尽管生活需要不是必须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但至少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提供一种有效的动力支撑。
例如,教学“中位数”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某公司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招聘广告中是这样叙述的:‘我厂采用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月平均工资可达1800元。看到这则广告,小明的爸爸到该厂应聘,在应聘中小明爸爸进一步了解了该厂的工资情况:经理8000元,副经理6500元,车间主管5000元,质检员2100元,工人甲1600元,工人乙1200元,工人丙、丁、戊、己1100元,工人庚、辛600元。小明爸爸了解后,毅然决定放弃应聘。”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月平均工资这么高,怎么还放弃呢?”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发现:一般工人工资只有1100元左右,因为几位经理是高工资,把平均工资提高了,所以小明爸爸放弃应聘。学生由此认识了极端数据,进一步认识到中位数的作用。这样的生活情境创设,加深了学生对中位数意义的理解,使教学更具实效。
二、切入学生数学思维的原点——有效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处于初始阶段,即使到了高年级,抽象逻辑思维有一定的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然需要许多感性材料的支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和具体形象联系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准确切入学生数学思维的原点,即以具体形象的感知材料为生发点,关注学生思维的原动力,激发思维创新。
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学生第一次运用平移、转化的手段进行探究,此过程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引导学生创新,实施转化:第一个层次,让学生感知平移。通过数方格,初步形成将不同图形进行转化后形状虽发生变化但面积不变这一表象。第二层次,让学生尝试求出方格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时学生已隐隐约约感受到平移的暗示,但又不能应用,这恰恰是学生进行创新的基础。教师可进行追问:“这些半格或不是半格的应该怎样处理?”学生在这一追问的提示下,思考怎样才能切割凑整,从而联想到平移、转化的方法,产生有创新价值的思维:沿着高切割下来,向左或向右平移后拼成一个长方形,再研究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这样从思维的原点切入进行教学,为学生运用平移、转化的方法打下了坚实的思维基础。第三层次,引导学生把不同平行四边形平移、转化成长方形后算出面积并填写表格,接着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研究平行四边形和转化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水到渠成: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这样逐步由具体到抽象、由有拐杖到去掉拐杖的过程,有效引导学生创新。
三、切入学生潜在的数学意识——有效思辨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对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往往容易发生错误,或者易把一些数学概念混淆。具体分析不难发现,原来是学生潜在的数学意识——建立在自己经验基础上的数学常识在起作用。这种潜在的数学意识往往对获取新知带来影响:当这种潜在的数学意识丰富而又准确时,迁移至数学学习中就起正作用;当这种潜在的数学意识处于一种朦胧或错误状态时,迁移至数学学习中就起反作用,会对数学概念、数学事实作出误判。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这种潜在的数学意识切入,引导他们进行有意识的对比、辨析。
例如,“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让学生学习用分数表示出可能性的大小之后,教师设计了一道思辨题:“某商场为了促销,进行转盘摇奖。转盘分8个区域,红色1份,黄色2份,蓝色2份,白色3份;指针落在红色区域中一等奖,落在黄色区域中二等奖,落在其他区域不中奖。请问获一等奖的可能性是多少?转8次可能中几次奖?转480次呢?”通过计算,中一等奖的可能性是八分之一,转8次可能有一次中奖,转480次可能有60次中奖。这时,学生潜在的数学意识认为:既然转8次就有一次中奖,那么买8次或更多次,如24次、480次等,那中一等奖不就会更多吗?这是数学意识在偷换可能性的概念,将潜在的可能变成现实存在。因此,教师在简单计算后要切入学生潜在的数学意识,引导他们进行有效思辨,并追问:“那他一定能中一等奖吗?”然后让学生讨论、辨别,从而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计算出的结果只代表中奖的机会,只能代表一种可能性。即使有很多次机会,但不一定就能中奖,机会与现实存在距离,一旦把可能性放大为100%,那就成为一定,将对实践带来误导。
四、切入数学文化特质——有效建构
数学文化,既有固有的内涵,又有外化的特质。小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形成一种特有的数学文化思维方式和模式。正如齐民友先生所说的:“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在过去和现在都实实在在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没有现代化的数学就没有现代的文化,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因此,数学文化不应仅仅理解为介绍历史上的数学家或数学事件,教师应当根据课程内容切入数学文化特质进行教学,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
例如,负数的产生在人类历史中经历将近一千年,而作为小学生学习的负数,内容看似简单,但只要稍稍挖掘,内涵又是那样的丰富。如:怎样认识相反意义的数?参照体系不同,同样的事件为什么表达的数学含义不一样?相反意义的数是以什么为分界点……这些丰富的数学文化内涵,学生只有进行深入的探究才能体会。
又如,教学“设计温度计的刻度”时,教师要让学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怎样表示零上与零下温度?(2)以什么为界线?(3)零下温度的刻度顺序是怎样的?零上温度的刻度顺序呢?这些问题有一个不清楚,所设计的温度计都可能发生问题。当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就是经历了负数产生、运用的过程,体现了数学文化的内在魅力。事实上,学生基于自己的认识基础,即使考虑了以上问题,设计出来的温度计也不尽相同。当然,发生错误时,必须进行甄别选择,这种选择标准就是以数学文化的真实客观为标准的。只有切入数学文化特质的教学,知识建构才更有效。
总之,根据教学内容,切入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思维的原点、潜在的数学意识、数学文化特质进行教学,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找准切入点,提问更有效 篇7
如何在备课中充分钻研教材和学生, 发掘问题, 巧设疑问, 找准切入点, 努力提高提问效率, 使课堂呈现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局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调查研究, 我认为以下8个“切入点”可取。
题眼处切入——窥一斑而见全豹
下围棋的时候, 经常能听到“棋眼”一说, 数学课题也一样有“题眼”。在数学教学中抓住“题眼”切入, 就抓住了课题的本质特征。这样的切入, 着眼于教材的整体把握, 覆盖面广, 便于学生很好地理解问题, 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
如教学《圆的认识》这课, 教师板书课题时, 问:看到这几个字, 你想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什么叫圆;有的说:圆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有的说:圆的大小是由谁决定的;有的说:车轮为什么要制成圆形。教师见“课题”已出, 便从中拓展:“为了想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请同学们可以自学课本。”教师进行点拨启导, 学生通过画圆、剪圆、折圆、画直径、量直径和半径等实验操作, 讨论推断, 自主解决疑难。这节课从题眼开始开放, 学生迅速接受教学目标, 为主动构建新知创造条件。
教学重点处切入:咬定青山不放松
教材的重点是教学重心所在, 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教师要善于从知识结构出发, 要把提问的启发点指向教材的重点难点处, 突出重点, 分散难点, 抓住关键。
比如教《100以内数的读写》, 我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独立拨出10, 反馈情况显示, 有的在个位拨了10颗珠子, 有的在十位拨了1颗珠子, 于是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方法问:“拨10时, 个位为什么不拨, 而在十位拨1颗珠子呢?”经这样一问, 重点问题迅速解决, 学生豁然开朗。
新旧知识衔接处切入:牵一发而动全身
数学知识结构严谨, 系统性强,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要素, 相近的问题情境, 相似的思维方式, 只要找到具有沟通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 在知识的引发中从知识的生长点进行教学提问, 开放思路, 丰富想象力, 让知识的涓涓细流不断涌出, 便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如在学习《6的乘法口诀》时, 可先检查5的乘法口诀, 然后提问:在5的乘法口诀中, 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最后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能体现同类事物的特征, 使学生搞清口诀的来源, 并运用这一规律推出6~9所有乘法口诀。学生由一个知识点延伸出更多的知识来, 在对比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教学抽象处切入:曲径通幽处
抽象性是数学学科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没有抽象就没有数学。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将具体与抽象相结合, 通过有效提问, 引导学生步入学习之曲径, 通达知识之幽处, 逐步形成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前, 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4等份、8等份、16等份、32等份的圆拼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如果把圆分成64等份会怎么样?128等份呢……学生思维逐步从具体步入抽象。这时才提出两个问题: (1) 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相当于圆的哪一部分? (2) 你能够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吗?这样的提问考虑到了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水平,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积累处切入:观千件而后识器
积累知识是手段, 运用知识是目的。知识只有运用才能体现出智慧。当学过几种知识和技能之后, 应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解决新的问题。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由于学生广泛掌握了长、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会了用割补法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策略, 教学时,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处切入提问:你能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同样大小的三角形, 然后求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吗?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数据、填写操作实验报告, 找出了求三角形面积的一般方法。
教材留白处切入:空故纳万境
作为教材的一部分, 留白算得上是空灵部分, 它给学生提供了参与、行动、反思、发挥和想像的空间。教学中, 从留白处切入, 开发教材的留白空间, 引导学生填补和阐析, 以真正实现对教材富有创意的建构。
如教学《年、月、日》时, 快要下课了, 我给学生这样一个探究性问题:“不是整百的年份如果是四的倍数, 那就是闰年, 而整百的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这是为什么?”学生抓耳挠腮, 急于要知道原因, 可我偏偏把这个“原因”留白, 不急于阐析。告诉学生在哪里可以找到答案, 并布置课后探究作业:可以选择某一个主题, 出一期报纸;也可以围绕某一个争论焦点, 收集资料, 进行探究等。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有上网查询的, 有上图书馆查找的, 有向专家请教的……课虽结束了, 但课堂留白所产生的效应却在继续。
操作要领处切入:柳暗花明又一村
操作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但并不是放任自流, 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对学生自主操作的调控导向作用从而保证操作目标的顺利达成。如当学生的操作偏离终极目标时, 当学生的操作出现困难或障碍时, 教师应及时通过适当的提问、诱导性的提示等方法让学生进行反思“我这样对吗”“为什么这样不行”“应该怎样去做呢”“为什么要这样做”。
比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 出示9+2=□这道题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时, 出现了三种情况:一种是把9根小棒与2根小棒合起来, 数一数, 一共11根;一种是从2根里取1把9凑成10再加1;还有一种是从9根里取8把2合成10再加上1。此时,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1) 你是怎样做的, 为什么这样做? (2) 大家评议, 这样做行不行? (3) 在这几种做法中, 哪一种较好, 为什么?经过一次筛选, 第二、三种做法较好。再经过一次筛选, 得到第二种方法最佳。这时候, 如果教师再出示几道类似8+3之类的题, 学生也不会用第一、三种方法操作了。学生此时的操作已不是停留在操作感知的水平上, 而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 形成“凑十”的思想, 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准确、清晰、完整和稳定的表象。学生之所以有如此程度的理解, 就因为教师在操作要领处的提醒, 引导。
心理作用处切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学数学不只是传授知识, 而是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各方面素质, 其中学习兴趣尤其重要。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以兴趣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建设特色学校的有效切入点 篇8
一、把握校情, 准确定位
建设特色学校不能脱离校情地天马行空、盲目求异, 也不是共性化的盲目抄袭, 到外面走一圈的“舶来品”。学校特色是关系性概念。它总是在与其他同类学校的关系中得到确证。也就是说, 学校特色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显现, 是个性基础上的共性存在, 正如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所说:“特色学校就是核心价值与附加价值的统一。核心价值就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国家的课程标准、落实国家的培养目标;附加价值就是自身改革的切入点、自身的个性追求、自身的独特传统。根据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学科建设、学校文化的不同, 就形成了多彩的学校办学特色。”这告诉我们, 打造特色学校既要考虑学校的共性要求, 遵循办学的基本规律与一般原则, 又要从学校实际出发, 体现个性特点, 要根据自身条件准确定位, 形成体现本校特点的理念、思路、举措、策略。这就需要我们在特色建设中静下心来, 细细思考、认真分析、广泛调查、科学论证; 需要对学校的历史传统、发展现状、师资水平、生源条件、设施设备、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全面了解;需要在对学校的主客观条件透彻分析、准确判断和对同类学校比较权衡, 把握差异的基础上, 形成符合校情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方向。如, 重庆市的青城山学校背靠“道教名山”青城山, 学校根据这一优势特点, 提炼出“静学幽思, 悟道明德”的办学理念。紫坪铺学校位于紫坪铺水库旁, 学校依据自身的地缘优势, 提炼出“乐山乐水, 育仁育智”的办学理念。这样的办学理念既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 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又与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浑然天成, 有机融合, 体现了“因山而名”“因水而灵”的生态文化特色。这样的定位就有利于切合校情, 符合特色学校建设的内在要求, 有利于在遵循共性要求的基础上打造本土化的校园文化。
二、突出个性, 错位发展
“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是特色学校建设的精髓。建设特色学校在遵循学校发展一般要求的同时, 更要注重个性, 彰显特色, 而不能一味跟着别人走, 看到别人做什么, 我也做什么。如, 某些学校盲目跟风, 人家创建“书香校园”, 它就搞“诵读经典”, 人家注重校风校貌, 它就建设校园环境。如, 某校是一所小规模的山区学校, 学校硬件设施没有优势, 却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特色建设项目, 这种跟随式策略, 只盯住别人在前面不断晃动的脚, 而忽视自己脚下的路, 不仅导致千校一面, 毫无个性与特点, 而且一旦失去“鞋”的带路, 就会一片茫然, 不知路该如何走。因而建设特色学校要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 选择主打项目要“一校一品”“错位发展”, 注重张扬个性, 寻求创新突破。在学校的办学思想、发展目标、教育管理、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校园环境、学校设施等各个方面, 要形成有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风格特点, 走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道路, 否则就偏离了特色建设的轨道, 就有悖于“特色学校”的本义。如, 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 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开展棋类活动, 并将其作为学校特色倾力打造。从90年代开始, 该校不仅在重庆市历年的棋类比赛中成绩卓著, 还先后为国家少年队输送了多名棋手。该校以国际象棋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主打项目, 就体现了自己鲜明的个性与特色。
错位发展不仅体现在校际之间, 还要体现在校内师生的发展上。特色建设的载体是学生, 建设特色学校的根本点是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不能校际间有差异, 校内却搞一刀切, 齐步走。有的学校以书法为特色, 就要求所有学生都练书法, 有的以某一体育项目为特色, 就要求师生都开展这一活动。不管师生愿不愿意, 适不适合。这种全校师生整齐划一地训练同一项目, 发展同一特长的做法, 学校特色是发展了, 但师生的个性却被遏制了, 这就与特色建设的要求背道而驰, 这实际是一种假特色。因而建设特色学校, 既要有主打项目, 倡导师生积极开展, 又要尊重师生的兴趣爱好, 让师生自主选择, 把主流活动与多样化活动相结合, 既有活动重心, 又分类推进, 让师生异步发展、异域发展, 在共同发展中找到适宜自己的活动方式与项目。对教师而言, 这种爱好不同、错位发展, 不仅有利于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举行各种专题讲座;组织各种研究性学习, 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 还因教师各有专长, 有利于学校群星闪烁, 各显其能, 既优势互补, 放大效能, 形成整体优势, 又因教师各有所长, 互有需求, 有利于相互学习、互助协作, 从而减少摩擦、降低内耗, 大大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三、彰显优势, 扬长避短
建设特色学校不仅要注重错位发展, 体现出自己鲜明的独特个性, 还要注意扬长避短, 彰显优势。一方面, 能体现学校优势的东西一般也正是学校的特色所在, 抓住了它, 也就抓住了特色建设的关键点与突破口。另一方面, 若只重特色, 忽视优势, 就会导致学校的特色建设品位低, 效益差, 难成气候, 形成核心竞争力, 既增加建设的难度, 也使学校的特色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与效果。因而我们创建特色学校, 不仅要注意错位发展, 突出个性, 还要注意彰显优势, 扬长避短。在制定目标规划时, 要注意与同类学校比较, 知己知彼, 分析自身与其他学校的差异, 对学校的优势与劣势要有一个正确认识与准确评估, 以选准主攻点或突破口。在选择主打项目时, 既要注意与众不同, 还要先筛选多个项目, 再从中选择具有优势的项目, 这种选定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一步, 不仅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 也决定学校特色创建的成败。如前面列举的某山区学校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特色建设项目, 这无论是从学校现有的硬件设施, 还是从教师的操作技术与实践经验来看, 都不是最佳、最符合学校实际的选择, 既难以真正体现学校特色, 更无从彰显优势, 就显得很不适当。后来在专家指导下, 学校根据学生中留守儿童比例很高的校情, 将“留守儿童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建设项目, 既符合学生及家长的需要, 还因教师大多是当地人, 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 更便于学校的举措“接地气”, 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便于与当地政府沟通, 与村组联系;易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指导、生活关照和物质扶助, 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这样的项目选择就更切合校情, 更易于实施, 能更好地发挥学校的优势与长处。
四、发掘潜能, 激活亮点
建设特色学校不仅要错位发展, 彰显优势, 还要发掘潜能, 激活亮点。一方面, 普通中小学有共同的任务与要求, 要遵循一般的规律与原则, 学校之间共性化的东西太多, 就容易遮掩个性化的差异, 看不到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另一方面, 学校优势的显现也有一个过程, 在条件不具备, 或学校处于起步阶段、低谷时期, 其优势就更难体现。尤其是一些薄弱学校, 自身条件不好, 优势不突出, 更容易盲目跟风。因而我们在特色创建中, 要仔细审视自己, 全面、透彻、准确地把握自己的特点与优势。尤其是优势不太明显的学校, 更要从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出发, 充分发掘潜能, 把那些本属于自身优势、只因过去未重视, 或条件不够, 没充分体现出来的东西, 通过创造条件, 使其由隐变显, 充分表现出来。如前面列举的某农村山区学校, 在现代技术教育方面没有优势, 但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 相比于城市学校或一些重点学校来说, 其留守儿童占的比例更大, 教师也与其家庭相距更近, 更了解学生与家长的实情, 更便于与村组和当地政府沟通, 学校以此为主打项目, 就更具优势。这种因过去有所忽视, 未得到充分体现的潜能, 就是学校的优势所在, 是学校特色的生长点, 学校对其大力开拓就容易取得成就, 形成优势和特色。还有的学校其特色建设到了一定阶段, 进入发展的“高原期”, 要取得进一步的成绩也往往需要重新审视自己, 寻找发展的潜能, 将其作为突破“瓶颈”的突破口。
在师生积极发掘学校潜能的同时, 学校也要注重开发师生的潜能。特色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要促使学生个性发展。而人的个性难以十全十美, 某一方面有优势, 另一方面就可能有缺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 各种智能要素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在每个人身上存在, 使人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智能特征和独特价值。“鹤颈虽长, 断之则悲;凫胫虽短, 续之则忧”。作为管理者不能用一个标准和一把尺子来评价教师与学生。要把人的个性差异当作财富来开发。如, 某教师对本职工作无兴趣, 厌倦教学, 但其他兴趣广泛, 琴棋书画样样在行, 过去就会斥其不务正业, 鞭笞挞伐, 结果领导费力劳神, 该教师依然故我。若因势利导, 调整工作, 安排其负责兴趣小组或开发艺术类校本课程, 不仅有利于该教师扬长避短, 呈其所能, 还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在这种理念指导下, 师生的缺点能变为优点, 学校的劣势能变为优势。这种亮点的激活, 既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又因师生个性有了新发展, 使学校特色更加彰显, 还减少了学校的矛盾摩擦, 有利于缓和干群关系, 提高活动效果。
五、夯实基础, 循序渐进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特色学校具有稳定性和整体性, 它不是随意可贴的标签, 不是鸡尾酒可以迅速勾兑。它是一项基础性的系统工程, 是学校办学长期积累的产物, 是特定时空和人文环境铸造的结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创建的, 不能“一口吃个胖子”, 靠搞几次活动, 举行个仪式, 写两篇报道, 就一蹴而就。形式上的花样翻新只有三天热度, 速成的快餐文化只是一时的鲜亮, 浮躁的心态只会导致特色建设像无根的浮萍, 没有根基, 像吹出的泡泡, 转瞬即灭。建设特色学校需要历史传承、自然积淀;需要潜移默化, 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溶释到学校各个方面, 内化为相应的特色文化;需要时间磨砺, 历史固化, 似陈年老酒, 需酝酿窖藏, 才香飘万里;需要坚守, 一代又一代长期努力, 持续探索, 不断创新;需要循序渐进, 一般要经历“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这样一个由点到面、由低到高的发展阶段, 要有一个“特色萌芽———特色初显———特色成熟———特色定型”的发展过程。在“特色项目”阶段, 要全面分析校情、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选定特色项目, 进行可行性论证, 并围绕该项目制订规划, 提出举措, 开展活动。在“学校特色”阶段, 要以选定的项目为重心, 完善制度, 构建机制, 积极探索, 不断创新, 使该项目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使之成为学校的亮点与特色。在“特色学校”阶段, 要在学校特色项目的开展中, 提炼出相应的办学理念, 并将其贯彻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内化为学生的素质要求和师生的行为习惯。使以往单项的特色成果得到固化, 并由点到面, 带动其他工作, 扩展到各个方面, 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风格与特色, 使学校的局部特色能转化为学校的整体特色。
六、注重内涵, 提升品质
建设特色学校不仅要注重独特性, 还要注重优质性, 这不仅是因为“特色”本身就内在包含了“独特”和“出色”的意思, “特色的本质在于‘独特’和‘优质’两个方面”。若只重特色, 忽视优质, 不仅没有抓住“优质”这一特色学校的本质规定性, 使学校名不符实, 还因为只有特色, 没有优质, 其特色建设就没有多大意义, 就难以真正体现特色建设的价值, 打造学校品牌, 也容易导致人们在实践中片面追逐“标新立异”, 忽视学校内在品质的提升和整体目标的达成。当前各地建设特色学校的不少, 但能保持持续发展的不多。原因就在于一些学校对特色建设的目的、意义认识模糊, 眼光短视, 把特色建设当作“漂亮外套”或“金字招牌”, 为“特色”而“特色”, 而忽视内涵丰富, 结构优化, 实力增强, 品质提升。
特色建设的根本点是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因素很多, 但最主要的还是学校文化。因为文化的影响是稳定的、长远的。一位哲人曾说过:文化书写在人们的脸上, 融化在人们的血液里, 体现在人们的交往中。“学校是文化的园地, 办学最根本的一条, 就是要铸造校园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 特色学校之所以成为特色学校, 就是因为它创建了一种独特、优质、稳定的学校文化模式”。文化是特色的根, 是学校的魂, 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独特“性格”, 它不仅能为学校特色的形成提供生存土壤和发展动力, 也是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特色建设成功的关键和重要标志。我们要提升特色建设的品质, 就要紧紧抓住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打造自身独特的、比较稳定的办学风格或个性文化, 形成学校的“性格”。要把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特色建设追求的最高境界, 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给学校特色建设涂上厚重的生命底色。
抓准与文本对话的有效切入点 篇9
一、抓准语言训练点, 引导品读感悟
小学生阅读的过程是自主解读文本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不能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抓准文本的语言训练点, 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感悟的方式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
例如《荷花》一文, 作者通过描写充分表现了荷花的美, 有些词句描写得很精彩。教学时, 我问学生:“同学们,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荷花图。在作者的描写中, 哪些句子特别能打动你?”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个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解读。几分钟以后, 他们都谈了自己认为描写得最精彩的句子。通过讨论, 大家都认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句子的描写最形象、最生动, 因为在这个句子中不仅体现了白荷花的静态美, 还表现出了白荷花的动态美。这样, 学生就在品读的过程中, 与文本语言进行了深入对话, 从而进行了 有效的语 言文字训练。
二、挖掘文本质疑点, 引导多元解读
小学生阅读的过程是个性化理解文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对于相同的文本内容, 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方法和结果。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阅读质疑点, 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
例如, 笔者在教学古诗《江雪》时, 突然有位学生提问:“老师, 在这么冷的冬天, 老翁为什么要去江边钓鱼?”我对这位学生的质疑进行了鼓励, 并组织学生对这一问题分四人小组进行了讨论。讨论以后, 有的学生说:“因为这位老翁的身体非常棒, 冬天钓鱼是为了锻炼身体, 就好像现在有很多老爷爷去冬泳。”有的学生说:“这位老翁的钓鱼水平可能不是很好, 平时有很多人都去钓鱼, 他钓不过别人, 只有在这么冷的天气, 钓鱼的人少了的时候, 他才可能钓到更多的鱼。”……这时, 我给学生出示了诗人柳宗元的背景资料。通过阅读学生才发现, 原来这首古诗是诗人在被贬的时候写的, 当时诗人的心情很不好, 写这首古诗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 就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解读文本的空间, 引导学生与这一首古诗进行了深入的对话,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巧借文本空白点, 引导拓展想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篇幅比较短小, 在很多文章中都留有文本空白。课文中的文本空白确实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理解困难, 但却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切入点。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想象。
例如, 《虎门销烟》一文, 作者在第2自然段对虎门销烟的场景进行了描写, 并且提到了当时在场的中国人心里无比高兴。但是, 至于当时在场的中国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作者却没有进行深入阐述, 此处就留下了空白。在教学时, 我问:“同学们, 虎门销烟开始了!你们觉得当时在场的官员、商人、百姓心里会怎么想呢?”有的学生说:“在场的一些中国官员会想, 终于可以把鸦片烧了, 林则徐真是不错。”有的学生说:“当时在场的中国商人可能会想, 鸦片烧了以后, 中国的经济秩序就会正常起来, 以后可以好好做生意了。”有的学生说:“当时在场的老百姓可能会想, 中国人再也不被鸦片毒害了, 真是感谢老天呀!”这样, 引导学生对文本空白处进行拓展想象, 学生与文本就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交流, 从而感受到了文本语言背后蕴含的情感价值。
有效切入论文 篇10
一、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兴趣的激发尤为关键。如果教师从学生视角出发, 以学生兴趣为教学切入点, 则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方式等, 设计有效的切入。如在学习“数一数”一课时, 我以学生喜欢的游乐园场景作为切入。
师:同学们, 大家都去过游乐场玩吗?游乐场里边是不是有很多种游戏吸引着你们? (出示游乐场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游戏)
师:你们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都在玩什么游戏?
生1:老师, 我看见图片中有一位小朋友在玩旋转木马。
生2:有四位小朋友在玩过山车。
生3:有两位小朋友在玩跳绳。
师:看来小朋友们都观察得很仔细。那我们再看看图片中有多少个旋转木马?有多少辆过山车?有多少根跳绳?
生:1个旋转木马, 2辆过山车, 3根跳绳……
师:非常棒。那我们再仔细看看到底有多少根跳绳呢?检查一下你们数对了没有?
生: (大声说) 老师, 图片中有4根跳绳!
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以学生兴趣作为切入点, 切入数学学习。学生在游乐场图片的视觉冲击下, 逐渐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如果教师以空洞的、乏味的物体作为学生数数的对象, 则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以生活内容为切入点, 科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 帮助学生树立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的观念。因此, 数学教师可以生活内容为切入点, 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1.设计生活化情境,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为了让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是关键。即使教师的活动设计得再好, 但无法调动学生参与, 也是“空欢喜”一场。而生活化情境与学生生活相关, 很容易带领学生入境学习。因此, 数学教师可以生活化情境为切入。如在学习“时、分、秒”一课时, 我设计了如下生活化情境———
师:小朋友们, 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晚上几点上床睡觉吗? (出示实物挂钟, 增强直观印象)
生:我每天都是九点钟睡觉的。
师:那你们早上几点起床呢?
生:七点钟。
师:老师心中有个大大的疑问, 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时间的呢?
生 (迫切想主动解决老师的疑问) 老师, 我每天睡觉和起床都是爸爸妈妈来叫我的, 他们告诉我具体的时间。
师:那你们想不想自己起床、睡觉, 再也不用麻烦自己的亲人呢?如果想, 那大家可要认真学习本课的新内容。
教师以生活情境切入时、分、秒的学习, 依据生活情境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 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
2.利用生活化手段, 提升学生数学体验。在以生活内容作为切入时, 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手段, 提升学生数学体验。如在学习“比一比”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利用铅笔和圆珠笔作为比较对象, 引出长短;可以请一名学生上讲台与教师比一比, 引出高矮的概念;可以选择篮球和乒乓球作为比较对象, 引出大小的概念等。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实物, 并为学生所熟悉。学生在直观体验这些内容时, 加深对长短、高矮、大小等概念的理解。又如在学习“元、角、分”一课时, 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找出这些人民币, 引进课堂, 直接呈现教学内容, 增强学生对人民币的理解。实践证明, 以生活化内容为切入点, 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增强学生生活体验;有助于提升教学实效。
三、以问题设计为切入点, 引领学生深入学习数学
问题是最能激活学生思维因素的方式之一。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 就会有更强的动力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因此, 教师可以问题设计作为切入点, 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 我以如下问题切入: (1) 你知道什么是角吗?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吗? (2) 你能用学具做出一个角吗? (3) 你认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由于是利用问题作为切入点, 因而问题的设计不宜过难, 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接收到问题后, 开始进行思考, 并动手做一做, 感知新课学习内容。在做一做中, 学生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 如: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无论边多长, 角的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有些学生还会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相关, 从而刺激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本课内容。
有效切入论文 篇11
一、从标题切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与文章的中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抓住文章的题目,在题目上设置问题,可以迅速切入文章。
针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可以就题发问:邹忌为什么要向齐王讽谏?他是怎样进谏的?齐王最终采纳了吗?其结果又是如何?问题的设置要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本阅读,激发学生迫切寻找答案的强烈愿望,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从关键词切入
每一篇课文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这被称为文章的“文眼”。它也常常是我们理解文章的切入点,是打开文章之锁的钥匙。
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背影”一词既是文章的标题,又是本课的文眼,全文以“背影”这个特定的形象为叙事线索来表现父子深情,重点部分在描写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上课时,我以“背影”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哪一次写得最详细?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的?各处描写有什么不同?切入点找到后,一系列的问题都围绕这个切入点而提出。解决了这些问题,一个高大的父亲形象定格在学生心中,父子深情也在字里行间汩汩流淌,至此,本文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
三、从中心句切入
中心句是文章的灵魂,它有时需要学生自己概括,有时存在于文章中,是文章议论性的语句。或在文章开端开门见山,或在文章结尾卒章显志。它不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还是作者行文的精妙之处,更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点。
有不少说明或议论性的文章本身层次清晰,如果提取出中心句,全文内容一目了然。例如《苏州园林》一课,我们提取中心句:“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苏州园林的总特点,那么在文中具体美在何处呢?学生很容易找到,文章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主要方面分别说明,在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细微方面具体说明了这个特点。通过提取中心句浓缩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也能认识到作者由总到分的结构安排及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
四、从细节切入
细节是无声的语言,好的细节描写往往表现出作者善于提炼生活的功底。细节描写常常是分析人物的切入点,因为精彩的细节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性格和命运遭际。
如《故乡》,我们可以从闰土的那双手的变化突破:本是一双红润圆实的手, 怎么会变成松树皮般粗糙的手呢?这前后是怎样变化的?这种变化说明什么呢?接着带领学生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剖析人物的性格和文章的主旨,节奏快、效率高。
五、在貌似无疑却有疑处切入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知识的开始。
课文中的许多地方看起来平平淡淡,学生读后提不出问题,对课文的感悟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犹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因此,在这些地方,教师要于无疑处生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学生读懂了文意,理解了故事内容,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此时我故意设问:“愚公到底是无能的,因为两座大山是被神灵移走的,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我故意曲解教材,把认知的盲点摆在学生面前,于无疑处生疑。学生立即否定了我的说法,认为故事的结局体现了远古时代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体现了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指出是以愚公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感动了“天神”。这样提问,创设了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思维在那一刻“激流勇进”,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使学生充分挖掘了课文内容,理解了文章主旨。
六、创设情境切入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富有激情、能引发学生心灵震撼的美文。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不仅能够焕发出课本本身所具有的活力,而且也能点燃学生内心的激情,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金色花》是一篇表现母子情深的课文,文意比较简单,教学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要能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我以一曲《鲁冰花》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天上的星星会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听着优美的旋律,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文本的情境中。
除了借助多媒体,教师还可结合相近的文字资料、相关的事例甚至自身的经历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的心与文本贴得更近,沉浸在作者所创设的艺术空间中,获得审美愉悦。
巧设教学切入点提高阅读有效性 篇12
一、从图片切入
图片不同于文字,非常直观,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选择恰当的图片对于引出教学的课题很关键。在教白居易的《观刈麦》一文时,笔者投影了一张几个农妇捡拾麦穗的画面。这是一幅油画,描绘的是农人收获麦穗的情景,不由得使人想到收获的喜悦。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体会到一种怎样的心情。学生从常理出发,会想到“丰收”“喜悦”等词。我由此切入课文:“然而,在《观刈麦》中麦子成熟的季节,诗人笔下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呢?从中你又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很自然地进入了文本的阅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文本阅读,学生很快体验到诗中农人生活的艰辛,感受到不一样的心情。正是因为以图片作为切入点,课堂阅读教学变得集中而高效。
二、以实物切入
语文课最忌讳枯燥的讲解,而古文的教学需要反复串讲,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很关键。于漪老师在上《卖油翁》一文时,事先准备了一枚铜钱,在讲到卖油翁“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时,她就给学生出示这枚铜钱。学生一边听一边看,既体会了“沥”字的妙处,又赞叹老翁的技艺精湛,教学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同样,笔者在教《三颗枸杞豆》一文时,课前准备了三颗枸杞子,上课前出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枸杞豆的了解。大家都认为枸杞子很普通,能用来泡茶。学生说完之后,我自然引出课题,并说:“这三颗枸杞豆对我们来说确实很普通,但对于文本的作者来说却是启示他生命意义的三颗枸杞豆。”自然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文本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课文学完之后,我再次出示课前展示的三颗枸杞子,问学生:这还是普通的三颗枸杞豆吗?这样的教学切入,使得学生对文本印象深刻,课堂阅读教学效果明显。
三、以问题切入
课堂教学环节的推进,很大程度上处决于问题的设计。无论课堂教学怎样变革,有一点始终贯穿课堂,即“问题驱动”。好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好的问题设计。有的课堂碎问题太多,课堂教学显得凌乱,学生把握不住文本思路和主题。有的课堂缺少问题,老师一言堂的比较多,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不能深入地思考和探究。这都会导致阅读教学效果不佳。设计一个有效的教学问题是把文本引向深度阅读的关键。在教《三颗枸杞豆》一文时,我为了突破这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初次遇见三叔“我”感到很怪异,后来才明白三叔原来是身患癌症,临死的人对于世界上的一草一木总是很留恋的,请你找出前文哪些地方为揭示三叔得了癌症、留恋世界埋下了伏笔?
课堂上学生很自然准确完整地找出了文中人物相关细节描写的语段。在教学的第二大环节中,我让学生阅读“我”与三叔的第二次相遇,设计的问题是:
当“我”再次遇到三叔后,“我”对三叔又有怎样更深的认识呢?
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很快找到相关语段了解了三叔凄苦的一生,加深了对人物的感悟,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师生情感进入高潮,达到共鸣,学生受到很大触动。接着我顺势利导:理解三叔送我“三颗枸杞豆”的真正目的和意义。学生从而很自然地理解了标题的含义、小说的主题。
四、从写作背景切入
古诗文的语言大多凝练,诗人的情感表达有时比较隐晦。不了解诗文的创作背景,就很难理解诗文表达的真正情感内涵。“知人论世”是品读古诗文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带有时代印记的诗文,有了背景的交代,学生就能比较快地理解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笔者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让学生感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表达了苏轼怎样的心境,学生的回答比较肤浅,一方面由于学生的人生阅历较浅,很难有深入的体会,另一方面学生对苏轼的人生经历缺乏了解,很难走进诗人的内心。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理解“闲人”的真正内涵,我给学生投影了文本的写作背景:
宋神宗时,王安石担任宰相,推行变法。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得不辞官离京。后来因为“乌台诗案”,苏轼遭到诬陷,被迫入狱。先后一共坐牢100多天,好几次都面临砍头的危险。后来经过多方的努力和朋友的保荐,终于获救出狱,随后被贬到黄州,做着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由于薪水相当低微,苏轼就带领着家人在城东的一处坡地开垦种田,以维持生计。
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后,学生对于作者苏轼的人生经历有了切身的体会,自然能理解作者此时的心境:既有与好友悠闲赏月的欣喜,又有被贬之后壮志难酬的悲凉,更有自我排遣的乐观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