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点(精选12篇)
切入点 篇1
阿基米德曾说, “给我一个支点, 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在阅读教学中, 找准了课文的切入点, 就等于抓住了一个带动全篇课文教学的点, 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能把课文的想象与感悟、理解与应用有机地结合,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从关键句入手有效切入
在课文中, 关键句能起到揭示主题, 明示内容, 突出重点, 引发学生思考, 渲染情感的作用。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有一句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从这句赞叹切入, 让学生思考:1.景色的奇丽, 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中能表现出来?2.民族的奇特, 又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中能表现出来?学生在通过阅读、勾画、讨论、看课件展示、联系实际感悟及总结等一系列讨论活动后, 就能感悟“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境界, 从而明确课文的主题。
二、从感染、感悟、感动有效切入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描写父与子的故事生动具体, 情感真挚。但课文篇幅较长, 教师应紧紧围绕“情景的感染、形象的感悟、心灵的感动”来教学, 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情景的感染。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让学生受到感染。《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 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伊始, 播放有关大地震的录像, 教师谈话激情:“地震带给人类的无疑是巨大的灾难, 然而在1994年的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有一对父子却为我们上演了感人的一幕,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对父子呢?”通过直观演示和激情谈话, 就能缩短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2) 通过分角色朗读父亲和其他人的话, 创造性地加上自己的话:“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父亲的坚定不移, 得到情景的感染, 走进文本, 体验父与子的情感。
2. 形象的感悟。
教师要紧紧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让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感受到父与子的了不起。 (1) 以多种形式的读为主线, 抓住文眼———“了不起”为立足点, 对全文进行解读, 在解读父与子“了不起”的过程中, 又以丰富的情感体验为载体, 以教师的激情驱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领悟, 不断增强感悟能力。 (2) 抓住触动学生心灵的语段, 动之以情地读, 动之以情地想, 晓之以理地说,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写, 从父与子的“了不起”中感悟到了父亲的坚定不移, 儿子的坚信不疑, 感受到爱的伟大力量, 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3. 心灵的感动。
教师要把视野放宽, 不仅让学生能感知到文中父与子的了不起, 还要让他们在心灵上得到一种真正的感动, 并由此引发思考, 进一步理解课文。教师要抓住“幸福”这个词, 把生活中一些普通的幸福画面与地震中的父与子的幸福画面相结合,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幸福、责任、信任、勇敢、执着、承诺、父爱有自己的理解吗?能结合自己说一说吗?让学生在学习中随着这对了不起的父子一起经历磨难, 经历痛苦与喜悦, 学习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 不服输的品质, 陶醉于父子深深的情意中, 在情景的感染、形象的感悟、心灵的感动中凸显语文浓郁的人文性。
三、从游览顺序有效切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颐和园》是一篇写景游记。教学时, 教师可以从游览顺序有效切入引导学生学习。1.让学生在朗读中边欣赏边思考边归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即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佛香阁和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 接着按游览顺序提出问题:你们觉得颐和园美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而引导学生进入精读课文部分, 按景点逐一品析景物特点, 感受景物美、语言美。2.指名读, 思考:作者来到长廊, 抓住长廊的什么特点来描写?作者又是怎么观察长廊的呢?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 (长、美) 通过出示图片和句子, 让学生体会作者描写长廊的方法。3.“绿漆的柱子, 红漆的栏杆, 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 分成273间。”这句话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长廊的长?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通过说说、读读、议议完成) 4.在对“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 这种花还没谢, 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过来, 使人神清气爽”的品读中提问:这句话分别写了什么?从哪些词看出? (从“栽满、谢、开”看出长廊两旁花木众多、鲜花常开、景色宜人的特点, 从侧面看出长廊的美) 5.总结方法。学生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从不同角度观察而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
四、从写作方法有效切入
北师大版语文11册《夜莺之歌》这篇课文以夜莺的歌声贯穿全文, 记叙了小夜莺给敌人带路、巧送情报、全歼敌人取得胜利的故事, 歌颂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因此, “夜莺之歌”在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课文篇幅较长, 自然段很多, 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抓住课文中心, 理解课文, 把握人物的品质, 掌握作者的表达方法, 就必须从作者的写作方法有效切入, 达成教学目标。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 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来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思考:作者是通过什么表达方法来表现人物品质的?这样, 学生通过朗读和交流就知道作者是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接着让学生把课文中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句子画下来, 通过品读理解课文内容, 明白作者要表现人物的什么优秀品质及为了表现人物这一品质应该怎样描写, 让学生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五、从课题的关键词有效切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 课题中的关键词“美丽”就是教学的切入点。教师要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 提出问题: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围绕“美丽”研读课文, 勾画课文中的句子, 交流自己的感悟, 写出自己的感受, 深入地感知居里夫人的“美丽”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理解那能够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 更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接着, 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感受还原到朗读背诵课文之中, 落脚到对排比句的作用领会上, 实现读中思、读中悟,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切入点 篇2
第二,将所有的时态梳理一遍。所谓时态就是看时间状语和与时态相关的标志性词,这些在参考书中都有详尽的图表,但是只有理论基础是不够的,一定要注意实战练习,尤其是混合型时态。
第三,就是将各种句型梳理好,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句型主要有四种,其中最繁杂的要数特殊疑问句,中考中涉及最多的句型主要有:宾语复合句,感叹句,定语从句,祈使句。
第四,阅读理解型题目,在备战中考时,阅读理解提型要选与现实接近的文章,而且篇幅不需太长。阅读方法分为快读、查读和细读。快读:目的是用浏览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细想,并对文章的结构有总的把握;查读:根据题目的问题和答案选项,在文章中查找相关信息;细度找到相关信息后逐句阅读,仔细琢磨以便有较深考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作文是考生头痛的难题。首先,仔细审题,思路清晰。
其次,在文章创作过程中要做到:
1.紧扣提纲,丰富内容。
2 段落规划要层次分明有条理,一般要分三段。
3 画龙点睛,写好开头。
4 用好过渡语,比如:and ,not only .....but also , although , on the one hand .... on the other hand .....,目的是是文章启、承、转、合融会贯通。
5 句式多样化,即长短句搭配合理,难易结合。
6 创作有特色的篇末结束语句,可引用格言或名人名人名言总结全文。
语文教学切入点的选取和切入策略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切入点 原则 策略
语文教学切入点的选取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切入点,应是文章中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选得好,可以直接揭示文章的核心、概括文章的主题、明确文章的思路。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怎样选取切入点并进行切入点设计呢?
一、教学切入点的选取原则
(一)从语言本身入手,关注语文教学本体
语文学科的百科全书式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它与其他学科,如历史、政治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语文教学并不因其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而丧失其教学的本体——语言和文字。事实上,语文学习就是对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学生在“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形式”的循环往复学习中涵养语感,学会以文字表达情感。也就是说,语言与文字在学校教学中不仅是了解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的“工具”,它更是语文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学习对象。因此,不管教学内容多么丰富,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首先应从文本语言入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教师要细读文本,从自己的阅读体验中反观学生的阅读需要与问题,这样才会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
(二)从文体入手,重视学生内隐性语言的建构
除最为基本的识字学习外,学生对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载体上,这个载体就是文章。叔本华曾说文章是作者“心灵的精华”。这个“精华”必与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深刻相连。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必须在这样的精华所构筑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够真正理解其确切的含义。这就不能不重视语言环境的性质,即文章的文体。虽然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有“淡化文体”之说,但也仅仅是“淡化”而非“不要”文体。所以,教师教学切入点的选取应与文体相关,以引导学生对文体的认知。这种认知的获得,不应是传统的文体知识灌输,而应是与文章学习紧密相联的知识的良性渗透。例如,学习小说,就可以选取环境、人物、情节作为切入点,如《孔乙己》等文。
(三)从学生入手,以学定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定教是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因而,教师要在全面把握和了解学情及学习需要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形式与目标,以最优化的教育策略,来恰当地选取切入点。“恰当”之谓,应与学情适应而稍高于现状,既要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还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切入点还应是学生求知的兴奋点、兴趣点及学习的爆发点和导火索。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乐于参与、乐于浸润其中,并乐于进行探索、思考及发现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切入点的设计策略
教学切入点的选择,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过渡段等。无论是哪一种,都应是文章思想内容、人物特点、故事情节、篇章结构的聚散点,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切入点的选取,也反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见识、对学情的了解与把握等方面的水平。因此,研究教学切入点的选取与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一)从文眼切入
教师教学切入点的选取如能够抓住“文章之眼”,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深意大有裨益。以《湖心亭看雪》一文的学习为例,如若教师能抓住尾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中的“痴”字,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被贬的背景下,作者以被贬之躯,在寒冬之夜去赏雪,不可谓不“痴”。这种“痴”,是对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的痴,是对世俗之外的怡情雅致的痴,是对故国往事恋念的痴;但其表现却是严寒天气下所谓的一人独往。所谓“雅兴”“超凡脱俗”实在是“痴”字的内化。在这样的认识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自然会更加深入。
(二)从关键词、句、段切入
关键词、句、段能够集中揭示文章的重心、能够表达情感塑造形象、能够展现文章风格。关键词、句、段是一篇文章的神经中枢和信息节点。教学时抓住这些关键之处,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及写作技巧。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文,如果能够抓住“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展开教学,就能使学生发现整篇文章的生机和活力,较快进入文章的意境。作者的写作顺序是盼春、绘春、赞春,作者的写作画面是春草、春花、春雨、春风和春天里人的活动。接下来,学生自然也就会结合尾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理解作者写春景的目的是激发人们去发奋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三)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
以小说教学为例,传统教学总是遵循着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进行。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会逐渐消磨掉学生最初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事实上,我们的教学完全可以打破陈规,直接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适应学生需求展开教学。例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看到题目,多数学生会直接关注“拳打”二字,想知道鲁提辖是怎样打镇关西的。教学时教师应顺应学生的需求,放弃一般的教学步骤与过程,直奔小说的高潮——“拳打”部分。在学生欣赏了打斗场面之后,自然会引发学生思考一些问题,他们会主动去研究与探索事情的来龙去脉。接下来文章的情节、脉络、结构等就容易被学生所掌握。
当然,教学切入点还可以从学生的质疑、文章的线索与结构、不同文章间的比较等方面选取。具体到某一篇文章,其选取策略自然也是灵活的。只要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其切入点的选择都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1]李建胜.对当前高中语文课文分析的切入点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2013(11).
[2]李伟.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切入点的教学探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11).
语文教学切入点的选取和切入策略 篇4
一、教学切入点的选取原则
(一) 从语言本身入手, 关注语文教学本体
语文学科的百科全书式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 它与其他学科, 如历史、政治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语文教学并不因其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而丧失其教学的本体———语言和文字。事实上, 语文学习就是对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学生在“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形式”的循环往复学习中涵养语感, 学会以文字表达情感。也就是说, 语言与文字在学校教学中不仅是了解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的“工具”, 它更是语文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学习对象。因此, 不管教学内容多么丰富, 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首先应从文本语言入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教师要细读文本, 从自己的阅读体验中反观学生的阅读需要与问题, 这样才会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
(二) 从文体入手, 重视学生内隐性语言的建构
除最为基本的识字学习外, 学生对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载体上, 这个载体就是文章。叔本华曾说文章是作者“心灵的精华”。这个“精华”必与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深刻相连。学生学习语言文字, 必须在这样的精华所构筑的语言环境中, 才能够真正理解其确切的含义。这就不能不重视语言环境的性质, 即文章的文体。虽然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有“淡化文体”之说, 但也仅仅是“淡化”而非“不要”文体。所以, 教师教学切入点的选取应与文体相关, 以引导学生对文体的认知。这种认知的获得, 不应是传统的文体知识灌输, 而应是与文章学习紧密相联的知识的良性渗透。例如, 学习小说, 就可以选取环境、人物、情节作为切入点, 如《孔乙己》等文。
(三) 从学生入手, 以学定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以学定教是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因而, 教师要在全面把握和了解学情及学习需要的基础上,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形式与目标, 以最优化的教育策略, 来恰当地选取切入点。“恰当”之谓, 应与学情适应而稍高于现状, 既要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 还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 切入点还应是学生求知的兴奋点、兴趣点及学习的爆发点和导火索。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乐于参与、乐于浸润其中, 并乐于进行探索、思考及发现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切入点的设计策略
教学切入点的选择, 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过渡段等。无论是哪一种, 都应是文章思想内容、人物特点、故事情节、篇章结构的聚散点, 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切入点的选取, 也反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见识、对学情的了解与把握等方面的水平。因此, 研究教学切入点的选取与设计, 是非常必要的。
(一) 从文眼切入
教师教学切入点的选取如能够抓住“文章之眼”, 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深意大有裨益。以《湖心亭看雪》一文的学习为例, 如若教师能抓住尾句“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中的“痴”字, 引导学生认识到, 在被贬的背景下, 作者以被贬之躯, 在寒冬之夜去赏雪, 不可谓不“痴”。这种“痴”, 是对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的痴, 是对世俗之外的怡情雅致的痴, 是对故国往事恋念的痴;但其表现却是严寒天气下所谓的一人独往。所谓“雅兴”“超凡脱俗”实在是“痴”字的内化。在这样的认识下,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自然会更加深入。
(二) 从关键词、句、段切入
关键词、句、段能够集中揭示文章的重心、能够表达情感塑造形象、能够展现文章风格。关键词、句、段是一篇文章的神经中枢和信息节点。教学时抓住这些关键之处, 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及写作技巧。例如, 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文, 如果能够抓住“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展开教学, 就能使学生发现整篇文章的生机和活力, 较快进入文章的意境。作者的写作顺序是盼春、绘春、赞春, 作者的写作画面是春草、春花、春雨、春风和春天里人的活动。接下来, 学生自然也就会结合尾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理解作者写春景的目的是激发人们去发奋努力, 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三) 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
以小说教学为例, 传统教学总是遵循着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进行。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会逐渐消磨掉学生最初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事实上, 我们的教学完全可以打破陈规, 直接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 适应学生需求展开教学。例如, 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看到题目, 多数学生会直接关注“拳打”二字, 想知道鲁提辖是怎样打镇关西的。教学时教师应顺应学生的需求, 放弃一般的教学步骤与过程, 直奔小说的高潮———“拳打”部分。在学生欣赏了打斗场面之后, 自然会引发学生思考一些问题, 他们会主动去研究与探索事情的来龙去脉。接下来文章的情节、脉络、结构等就容易被学生所掌握。
当然, 教学切入点还可以从学生的质疑、文章的线索与结构、不同文章间的比较等方面选取。具体到某一篇文章, 其选取策略自然也是灵活的。只要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 其切入点的选择都是合理的。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切入点的选取, 要从语言、文体及学生心理需要入手。要在这个基础上确定切入的方法。即从文眼切入, 从关键词、句、段切入, 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切入点,原则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建胜.对当前高中语文课文分析的切入点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 2013 (11) .
阅读教学切入点例谈 篇5
阅读教学切入点例谈
――简评王雅玲《母鸡》切入点艺术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怎样使“初对话”有效,这就是教学切入点,它反映了教师的睿智。
拿人教版小语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母鸡》来说,它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美国著名教学设计专家赖格卢特认为:“研究教学设计,必须站在如何帮助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起点上,给学生提出达到预期目的的有效途径。”愚以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切入点组织教学。
一、教师在板书课题后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由此引出“你从哪
里体会到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你能体会到作者此时对母鸡是怎样的态度?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这时的母鸡的特点?” 等引导学生在找划重点语句,理解重点词,表达自己的体会(感悟)等环节中理解这是一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体会作者对母鸡特点描写如此生动形象的方法,并让学生在个别读、小组读、角色读等各种形式地朗读中,去感悟母爱的伟大――这是质疑解疑策略。
二、教者抓住作者情感变化这条线以“作者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后来
却‘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一关键问题,让学生围绕作者前后对母鸡特点描写的语句,进行比较品读,体会作者是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词句来描写这只母鸡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结合朗读、感悟,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笔下“伟大的母爱”――这是对比品读策略。
三、教者抓住“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
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个中心句,让学生通过自读(个性化阅读)、互读(同伴研究)、集体研读(探究性阅读)来感受母爱的无私与奉献――这是直奔主题策略。
四、教者还可以从母鸡的叫声入手组织教学。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马
良小学副校长王雅玲另辟蹊径,其《母鸡》教学切入点让人耳目一新。
师:在我们的词语王国有一群特殊的、非常有趣的朋友,他们是谁呢?大家请看。
1、出示词语:
咩咩 哞哞 汪汪 呱呱 喵喵 唧唧
嗷呜 吱吱 喔喔 咯嗒 咯咯嗒 叽叽
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都是描写动物叫声的词,叫象声词,也叫拟声词)
2、老师想考考同学们,我学一种动物的叫声,你们猜猜这是谁来了?(老师学母鸡叫,学生答,师接着问:这种叫声你在什么时候听到过吗?生:母鸡生蛋时,你能猜它当时想通过叫声告诉人们什么吗?)
3、出示母鸡图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母鸡的叫声走进作者老舍爷爷写的文章――《母鸡》,去了解母鸡,去了解老舍爷爷的内心世界。
4、板书课题,指导写“母” 字。
过渡: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将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自己读完后在小伙伴面前展示一下,将生字和你觉得印象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听。
5、学生自由读文,相互检测
6、出示词语:嘎嘎 警告 啼叫 顶尖锐 顶凄惨
没完没了 颤颤巍巍 如怨如诉
7、指名读:你又发现了什么?(这些都是文中形容母鸡的叫声的词语)
8、齐读
过渡:那么文中有哪些句子写到了母鸡的叫声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来并画上记号。(板书:叫)――这是品读感悟策略。
五、教者也可以从第四自然段(过渡段)入手,让学生以此为分界线,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通过阅读――欣赏――评价来感受母爱的伟大――这是结构分析策略。
凡此种种,只要我们不断研究阅读教学切入点,就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马良教育工作室 刘宏伦
党报新闻改革的切入点 篇6
做大主流新闻
对于主流新闻的认识,我们可以用纵横两种视角予以考察。纵向来看,主流新闻既要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报道和反映社会的整体发展,扣紧每个历史时代的主题;又要着眼当前,把握具体的时代脉搏,密切关注当前的社会重心,保证权威资讯的畅通传播。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那么,党报的主流新闻就应当从长计议,全面、深入地反映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要真实地记录下重大的社会事件,也要从多个侧面报道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只有这样,才能使党报与社会实际保持高度一致,突出党报的主导地位,实现其社会效益最大化。
横向来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报应当是个多棱镜,全面、真实地反映多彩的现实社会。现实社会中的新闻素材尽管丰富,却不可能自己走进党报的报道视野,这就要求党报在做大主流新闻的过程中,要慎重地做好新闻策划,有意识地深入发掘能够反映社会主流的新闻素材。
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以及突发事件和社会灾害等都应当成为党报新闻报道的内容,成为主流新闻的一部分。这是因为,此类新闻素材本身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往往会成为某段時间内社会关注和社会舆论的焦点。如果党报对此置之不理,或避实就虚,就会使社会缺少权威资讯的传播,难以消除各类错误传言的不利影响,对社会公众舆论的积极引导不利、对社会发展不利。党报在报道此类新闻时,不仅要关注具体的新闻事件,也要尽可能地摆脱就事论事的樊篱,以宏观的视角来观察、思考和报道,在指导社会现实的同时,突出党报的权威性和主导地位。
此外,党报在做大主流新闻的同时,还应当做大社会关注点。目前,有些党报普遍平均用力,没有突出重点的问题,报纸上一般动态性、工作性的稿件太多,很难吸引人,更难体现权威性。因此,党报在新闻改革中,应当注意加强策划,把那些上下都关注的东西,不惜版面做大、做细、做深。
做实业务改革
笔者认为,做实党报新闻业务改革,须从两个大的方面着手:一是从党报的外观形象--版面入手;二是从党报的内在品质--内容入手。
在读者心目中,党报总是严肃有余,活力不足,使读者在视觉形象上难以产生亲近感。尽管各级党报早已重视起这一问题,但是改革力度仍然不大,效果不很明显。当然,党报要保持其权威性,版面设计绝不能完全走娱乐类、都市类报纸改革的路子,但是必须得在保证严肃、权威的同时,给人以庄重大气、充满活力的感觉。党报在版面设计上的改革,必须在充分做好读者调查的基础上,为自己量体裁衣,以最佳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就内容而言,党报新闻改革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会议报道。对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进行改革绝不是一味减少,乱砍乱删;相反,必须认真组织,有增有减,减少程式化的痕迹,找准最具新闻价值的报道点,整体上做到报好报足、报活报精。
二是言论写作。言论应当既注重内容,又注重写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应当追求平实,开小口子,谈具体问题,取群众语言,说实在道理,写自然文章,还要尽可能地炼句、炼意,以增添文采,增强说理力度。
三是理论宣传。党报理论宣传的形式设计要从读者理论需求出发,使之短,即短小精悍,干净利落;使之活,即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使之新,即话题新鲜,时效性强;使之深,即有深度,不讲空话、套话等。
做重舆论监督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个重要职责,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多数党报舆论监督的分量远不及广大读者的期望值。因此,党报要想在报业竞争中站稳自己作为大报的主导地位,争取读者,就必须从做重舆论监督入手,加大新闻改革的力度。
首先,应当明确,党报履行新闻舆论监督的职责,并非只是进行批评性的报道,批评并非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而是在批评的基础上,帮助解决问题。不仅要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还要促进某一类问题的解决。
其次,做重舆论监督。概括地说,就是必须要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有关职能部门关注的热点和老百姓利益的所在点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找准题材,有的放矢。此外,党报要想真正地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除了选得准外,还要看得深、写得准,对被批评监督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分清是非,明辨利弊,让被批评者能够接受,使广大公众引以为鉴。
财务报表分析的切入点 篇7
资产负债表分析的切入点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点所拥有的资产、负债和权益数额。在项目排列顺序上, 资产类项目按变现能力由大到小排列, 负债类项目按偿还期限由短到长排列, 权益类项目按权益资本的稳定性水平从高到低排列。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可以看出企业资产的分布状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情况, 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资金营运、财务结构情况及承担风险的能力。
资产负债表分析的切入点是“资产=负债+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由于企业总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规模, 它的增减变化与企业的负债、股东权益的变化有极大的关系:当企业股东权益的增长幅度高于资产总额的增长时, 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有了相对的提高;反之则说明企业扩大规模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负债的大规模上升, 进而说明企业的资金实力在相对降低, 偿还债务的安全性也在下降。在此基础上, 还应进一步对资产负债表的一些重要项目, 尤其是期初与期末数据变化很大的重要项目进行深入分析, 如现金、固定资产等。在分析时, 应注意与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对照, 深入考察项目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
利润表分析的切入点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属于动态报表。它是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的关系, 按照其重要性, 将收入、费用和利润项目依次排列。运用利润表可以分析、预测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
解读利润表可通过两个逻辑主线:一是自上向下式, 以营业收入为切入点, 从关注企业的收入开始, 分析各项收入、费用, 最后分析企业的净利润。采用这种分析路径有利于对企业的收入和费用情况形成全面认识, 偏重对净利润形成过程的分析。二是自下向上式, 以净利润为切入点, 先分析净利润, 然后分析影响利润的各项收入、费用。这种分析路径可看做解剖净利润的过程, 有利于认清各因素对净利润的影响情况。一般地, 外部信息使用者较适合采用自上而下式分析, 因为收入和费用的构成情况对判断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至关重要, 他们可据此形成判断和进行决策。内部信息使用者较适合采用自下而上式分析, 因为他们对利润表信息进行分析的目的主要是用于管理需要。采取这种分析方法将有利于他们首先认清一定期间的经营结果如何, 然后再进一步剖析盈利是如何形成的, 亏损是何种原因导致的, 进而对管理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
现金流量表分析的切入点
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 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的报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的意义在于了解企业本期及前期现金的流入、流出和结余情况, 评价企业当前及未来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
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既要掌握该表的结构和特点, 分析其内部构成, 又要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综合分析, 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课堂导入的三个切入点 篇8
一、以“旧”导入
所谓“旧”, 指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这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赶海》一课时, 我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 还记得上学期学习的课文《海底世界》吗?”“记得。”“海底有些什么啊?”“有长短不一的海藻。”“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在海底窃窃私语。”“还有贝类巴在船底做免费的长途旅行。”……“海底世界有意思吗?”“有意思!”“今天老师又要带大家到海边去看看。大家想去吗?”“想。”此时课件出示图片:金色的沙滩, 蔚蓝的大海, 海滩上有五彩的贝壳、嬉戏的孩子……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个个跃跃欲试。简短的几句话, 不仅回顾了有关大海的知识, 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
二、以“趣”导入
标点符号很重要, 但对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不太容易掌握的。为了让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引起重视, 一开课, 我就讲了个有趣的故事作为导语:“从前, 有这样一个财主, 每到年底, 总是想方设法找长工的岔子, 并以此为借口, 不付长工的工资。一天, 有位年轻人知道了这件事, 决定惩治这个贪心的财主。年轻人故意到财主家去做工, 并与财主签订了做工合同。合同内容是这样的:‘无米面也可;无银钱也可;无鸡鸭也可……’财主一看, 高兴得不得了。他担心年轻人后悔, 立即与年轻人在合同上签字画押。在签字画押的时候, 年轻人在合同上悄悄地加了几个逗号 (, ) , 于是合同内容变为:‘无米, 面也可;无银, 钱也可;无鸡, 鸭也可……’年轻人与财主各执一份。往后, 年轻人天天都到财主家去做工, 财主暗自高兴, 自言自语道:‘这就用不着我费心去找他的空子了。’到了年底, 年轻人向财主要一年的工资, 财主不给, 于是年轻人将财主告上了县衙门。结果根据做工合同, 年轻人打赢了这场官司, 惩治了贪心的财主。后来, 财主再也不敢找借口不给长工工资了。”学生们听了个个捧腹大笑, 还说太有意思了。
我又故意卖关子:“大家还想不想听这样的故事啦?”“当然想听啦!老师你快讲啊!”“那好, 你们听好了。”我又接着说, “过去, 有位秀才进京赶考, 路上遇上了大雨, 天黑了, 只好找农户家借宿。主人看到秀才有想留宿的意思, 但又不想留客, 于是写了这样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秀才一看, 知道主人已经对自己下了逐客令, 而秀才既想留宿又不想让自己失态, 于是拿出笔在字条上加了2个逗号 (, ) 、1个问号 (?) 和3个叹号 (!) , 使字条上的内容变为:‘下雨天, 留客天, 留我不?留!!!’主人一看, 露出了笑脸, 留下了秀才。”这样的开场语, 一下子就使学生知道了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标点符号的兴趣。总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给学生讲些生动有趣的、与课堂内容有联系的小故事作为导入语, 往往比平铺直叙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以“奇”导入
寻找爱的切入点 篇9
有人曾说过:“光强调教师爱学生是不全面的, 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 想爱还要会爱。如果不会爱, 原来想爱, 后来就变得不爱了。”这充分体现了教师只有爱心是不够的, 还要坚持师爱的原则性, 注意爱的方式方法。教师必须善于爱, 善于用爱教会学生方法, 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本文以一名叫“指环王”的高二学生为例, 说说笔者是如何寻找爱的切入点, 继而实现爱的教育。
“指环王”是一名高二学生, 入学的时候成绩不错, 可是入学半年后上课状态很不好, 注意力不集中, 神情恍惚, 成绩下滑得很严重, 消极低沉, 迷恋网络, 给自己取了“指环王”的网名。经过几次交谈, 我得知“指环王”小的时候很懂事, 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很少让父母操心。父母也很少过问他的事情, 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很多的时候他很想和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可是他觉得他与父母之间有了很大的距离和隔膜, 又没有可倾诉的朋友, 他时常处于茫然的状态, 所以他就转而在网络上寻求内心的安慰。
通过观察, 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指环王”这样的问题。原因主要来自于这类学生物质上的要求比较容易满足, 但心理的需求却得不到及时的供给。他们常处于有愿望而得不到满足, 有快乐无人分享, 有痛苦无人分担的这样一种精神状态。而这种状态足以摧残人的能力, 消灭人的希望, 打破人的理想, 还可以使人的生命成为一个空壳, 一张永不能兑现的支票。经过反复的思考、斟酌, 我认为“指环王”认识上的惘然, 并不是他认识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清楚地看到了许多与他主观认识世界不相符的东西而不能客观地评价、分析, 不能换位思考, 所以他痛苦, 他茫然。改变他目前的状况, 改变他的认知结构是帮助他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首先, 我让他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自我的主观世界, 另一个则是独立于我们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我告诉他主观的自己, 先天智力良好, 身体素质强, 家庭条件优越, 为什么要从客观世界中的不良感知来消极惩罚自己呢?这是一种拿别人的错误和优点来惩罚自己的做法, 是十分不可取的。
“指环王”爱好音乐, 我适时地鼓励, 并协助他在周末大舞台活动中成立了“吹影镂尘”组合, 刚开始很艰难, 伙伴不是很配合, 他就想放弃。我发现后及时劝他冷静、换位思考, 并帮助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借此机会让他学会让他人敞开心扉, 学会与他人磨合。我又在暗中做另外几个同学的工作, 让这几个同学以宽容的心态去配合他, 最终组合成立了。而演出的成功使“指环王”找到了生活的激情和乐趣, 同时, 也带动了一个团队, 达到了一个双赢的结果。
“指环王”不仅爱好音乐, 还酷爱足球。不喜欢足球的我, 当发现足球可以使我的学生找回自我时, 我开始关注足球了。这样我和他的谈话内容更广泛了, 我通过足球带来的人文精神影响他的精神世界及生活态度, 帮他认识每一个进球或失球所体现的宽容与豁达;每一次进攻或阻截所体现的智慧与力量;每一次合作与竞争所展现的勇敢与拼搏, 让他领悟人性美好的一面。经过这样不懈的努力, “指环王”的情结终于打开了, 同学关系融洽了, 笑容又回到他的脸上, 成绩也明显回升。
他在给我的一封信中写道:“谢谢”两个字说出来很轻很轻, 可感激的心很诚很诚, 我不能忘记你默默的付出与帮助。是您, 救了我, 让我知道我可以如此出色。是您, 告诉我沙漠美丽是因为它隐藏着绿洲。人生的魅力, 因为某天存在意外的机遇。而我的机遇在于———在那个时段, 遇到了您。
抓住切入点轻松解诗歌 篇10
一、从明性信息切入
所谓“明性信息”就是诗歌明确“告诉”我们的内容,如诗歌的标题、注解、色调氛围以及体现情感的关键语句等,把握住这些信息基本上能读懂诗歌的大意。如林仰的《少年游早行》:“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从这首词的关键句“心共马蹄轻”、“都做许多情”可以读出诗人的无限喜悦之情,但有的学生读出来的却是凄凉之感,他们认为“晓月”、“疏木”、“残星”、“人稀”等意象色调暗淡。当然从色调氛围来判断诗歌的感情也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说整首诗色调明朗则感情多是欢快的,若色调低沉阴暗则感情是沉郁的,但就这首词来讲,上述意象之所以冷寂,是因为这首词的标题是“早行”。所以,对“明性信息”的这几个方面应综合考虑,注意整体把握。
二、从语言特点切入
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读懂诗歌就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
首先,注意诗歌意象的组合。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所以我们解读诗歌不可机械地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进行解读,而要通过想象,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如当我们读到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就可以想象诗人为什么要“剪”“烛”呢?那是因为蜡烛结出了蕊花。蜡烛结出了蕊花说明什么?说明诗人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已经很久,情深意长,彻夜不眠。还可以想象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而进一步联想“何当”、“共”,则让我们想象作者如今却是“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与此时的痛苦进行对比,诗人的身世之悲、漂泊之感、思念之情便尽在其中了。
其次,注意诗歌语序的变换。古典诗词在不损害原意的前提下,为了适应声律的需要或增添诗意,会变换语序,也就是所谓的倒装。如李白“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中,后句的语序应是“一月夜飞度镜湖”,这样意思就很明了了。所以在读到不好理解的诗句时看是否有语序颠倒的现象。又如上例中的“何当”,应为“当何”,意为“在什么时间”。
再次,注意古诗词中的特殊字词。这些字词古今意思差异很大,有的甚至会影响到对全诗的理解。如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中“无那”,即“无奈”之意,这里指无法消除积郁在心中的思亲之情。若把“那”当代词理解,就会曲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类似的特殊字词并不少见,在平时阅读鉴赏时就要有意识地加以积累。
三、从形象类别切入
诗人创作诗歌时总是通过种种手法,把自己的意念、感情和客观物象融合在一起,组成栩栩如生的形象,表达一定的思想。因而从形象的角度切入,分析作者抒发感情的凭借这一载体,是读懂诗歌的又一个切入点。按照诗歌主要形象的不同,大致分为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和即事抒怀诗等。
以写景诗为例,首先要看描摹了什么景色,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进而分析景物中寄寓着怎样的情感。这里面关键要认识到“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来说都是乐景乐情、哀景哀情。但有时也会例外,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如杜荀鹤《闽中秋思》:“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然无北国秋之萧瑟。末一句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对比。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慰解思乡之苦,作者乡思愈浓。这里是典型的以乐景衬哀情。
同样,对咏物诗则要分析“物”中寄托的情感;即事抒怀诗要看看“事”中隐藏着作者怎样的“情怀”。
四、从诗歌意脉切入
一首诗歌,往往有自己的发展脉络,从什么写到什么,从哪里写到哪里,作者的思路转化为诗歌的脉络。这里从两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是诗歌的表层结构,即把握好诗句之间的内部联系。如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思妇的形象,可以看出思妇在秦地,而被思念的人在燕地。诗歌一、二句的“燕草”、“秦桑”相为呼应,它们之所以一个“如碧丝”一个“低绿枝”是因为地域气候所致。而它们引发的思念则直接与诗歌的三、四两句照应。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归怀己,此时秦桑已低,妾已断肠,进一层表达了思妇之情。所以,当把诗歌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把握语句的内部关联时,诗歌的意蕴也就显现出来了。
二是文本的深层意脉。孙绍振先生说:“阅读是阅读主体和文本主体之间由浅到深的同化与调节”,“而进入文本结构的深层,恰恰从“意脉”[1]开始”。陈日亮老师解读苏轼的《定风波》时[2],抓住了下片“料峭春风吹又醒”的“醒”字,认为上片的“莫听”、“何妨”、“谁怕”未必是作者清醒的意识,是在醉意中得以暂时超脱的自我安抚,自我陶醉。而“微冷”二字则让诗人从幻觉中回过神来,回到了现实的处境:虽暂离政治漩涡,但宦途依然怀着惊悚,“山头斜照却相迎”,似乎给了他晚年的一点温暖。所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可看作苏轼被贬后整个心情的缩写。而苏轼的“回首”则是对“醉”与“醒”两种心情态度的审视,他认为二者都不可取,惟一可选择的便是超然物外,即“归去”,在那里“也无风雨也无晴”,荣辱无所萦怀。至此,苏轼由泰然处之,到欣然遇之,最后则超然视之,完成了自我净化的精神洗礼。由此读者的解读也豁然明朗,这当然源于陈老师对文本深层意脉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序:读者主体与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与调节》,选自《解读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8页。
寻找一个文本的切入点 篇11
在设计苏教版六上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时,我反复地品读这篇课文,试图寻找一个最佳的突破口,找寻破解全文中心的密码。课文读了好多遍,试图能从中找到某个关键的词语或句子。可惜,我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那个点。正当自己有些泄气时,便随手翻看起书上的插图,看着看着,便觉得图中的这株柳树在这荒凉、环境恶劣的青海高原上生存得越发得艰辛。便又开始读描写柳树外形的句子,越读就越觉得它撑立得不易,越读就更觉得 “撑立”这个词一定有许多可以发掘的深度。也许我可以由这个词向课文各部分发散、辐射,课文各部分也可以向这一点聚拢、集中。接着我查词典,一遍遍地再读课文,围绕“撑立”,试图挖掘出它更多更深刻的内涵,我认为让学生通过品读感悟到这株柳顽强的生命力,是我这节课上应重点把握的。
于是,我在第一环节中,首先带领学生通过学习描写柳树的外形来感受它的高大粗壮的样子,感受它巍巍然撑立的形象。初步理解“撑立”这个词,让学生说说:怎样的站立才能称得上“撑立”呢?在学生的脑海里对这株柳树初步形成一定的印象。
然后紧紧围绕这个词学习作者想象中的成长历程,进一步感悟柳树成长的艰辛,体会“撑立”更深的内涵。接下来带领着学生一起走进作者想象的世界,从柳树生长的艰辛过程中,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去逐渐感受柳树撑立的不易。学生们在认真地朗读中,很自然地就找到了一些重要的关键词句,如:“一茬一茬”、“不可思议”、“奇迹”、含三个“多少”、四个“又”的句子,很自然地感悟到柳树生长历程是多么的艰难、坎坷,而柳树却是多么的顽强。
为了让学生能充分感悟、体会到柳树那顽强不屈的精神,我又设计引导学生继续想象,运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情境,转换角色,想象它被高原风雪、雷轰电击、严寒酷暑折磨得奄奄一息时,它却在怎样暗暗地给自己鼓劲。在这个环节中,我带着学生一起走进柳树的内心世界,感悟它在困难面前那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将柳树在逆境面前的内心世界通过学生的理解感悟,由内化转为外在表达。在这几个环节之后,学生对“撑立”的理解,对柳树内在的精神通过自己的悟读在一层一层地加深。
学完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再次面对这株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上的柳树时,它在你心目中还仅仅是一棵柳吗?它让你想起了什么?
在这个环节的设计时,刚开始我是准备拓展作者的资料,了解陈忠实,知道他走过的人生道路也充满了曲折,这篇课文不仅是在写柳树,更是在写自己的人生,抒发自己的感情。但是,我总觉得这样的结尾有些太狭隘了,这篇课文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陈忠实一人的精神世界,所以我换了一种更开放的问法——柳树在你心目中还仅仅是一棵柳吗?它让你想起了什么?没想到,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地精彩。
它让我想到了人生——我觉得人生也是如此,在逆境与挫折面前,我们要像这株柳树一样,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它,练就自己坚强勇敢的品质。
我还想到了祖国的命运——我们的祖国以前比较落后、贫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靠着自力更生、坚强不屈一步步地走过来了,而且越来越好。而现在,已经让整个世界对我们刮目相看了。
……
这个环节中的意外生成让我更感悟到在教学设计时,老师的问题最好适时地多放一放,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开放性会更有好处。
在总结全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总结语——其实,你们已经读懂了这棵柳树,读懂了一种精神,希望这棵柳树会永远撑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设计这样的环节,一方面,我是希望通过再次对“撑立” 这个词的回归,能起到首尾照应的效果,让整节课显得更加完整。另一方面,是希望这样的结束语让孩子能从内心里对这棵柳树的精神有一个更深的理解与内化,希望他们也像这株柳树一样,遇到挫折不屈不挠,坚强勇敢。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感觉前所未有的顺畅,因为我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好的切入点是分析一篇课文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当然一篇课文的切入点,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如还可以从题眼切入,从背景切入,从关键句切入、从人物形象切入等等。作为语文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运筹帷幄,对文本做全局性地研究和了解,在文本和学生之间驾设桥梁,创造性地寻找一个最佳切入点,要有大问题观,让老师自身教学思路更加明晰,而且学生也可以在老师恰如其分的引领下,发挥其主体作用,深刻感悟,有所收获,促使阅读达到预期的效果,更促进教学达到有效乃至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浅析设计调研的切入点 篇12
1 设计调研
所谓设计调研即围绕着设计主题通过阅读、参观或观察、分析等方法先于设计构思展开的信息搜集和整理工作。前迪奥创意总监约翰·加利亚诺说过, 创造性调研是所有原创设计得以强化的秘密或诀窍。设计师通过对原有事物的剖析, 加深对周遭世界的感悟和认识, 理清自己的兴趣点, 寻找灵感的触媒点, 发现创意的种子并点燃设计的火花。夯实的设计调研为后期的设计构思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信息支撑及创作方向。
2 设计调研的切入点
了解过设计调研的概念, 那么该如何着手进行调研工作呢?很多时候, 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料, 初学者往往觉得无从下手。事实上, 把宏观的表象微观化, 由表及里的从小处着手, 从细节着手, 一步一步地深入获取各类不同的信息。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 下图为中国明清时期的瓷器, 那么该如何来分析呢?简单来说, 首先要去观察它的造型, 捕捉它的色彩倾向, 分析它的纹样构成特点, 再了解它的烧制工艺。然后思考这些观察点中都有哪些元素可以用于服装设计, 如何运用?在这个过程当中, 初学者可以借助摄影中取景框的原理放大或缩小整体造型或局部细节, 进而得到与实物有着本质不同的视觉信息。
具体而言, 从形象角度出发, 设计调研可以围绕着以下几方面进行展开:
2.1 造型
造型和结构是支撑起物象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 也是进行设计调研的常规性切入点。物象的造型和结构对于服装设计的廓型和结构线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造型, 从其准确的定义来看, 是指具有明确的外部边线的区域或者可识别的外观形状, 它也指以框架形式构成或者支撑物体的方式。造型是调研和设计构思的核心要素。没有造型就没有服装设计中的“廓形”, 造型可以为设计师提供从平面到立体转换过程中的潜在创意。比如教堂的穹顶造型为19世纪女装中的克里诺林结构在造型和结构处理上提供着信息源。结构则是通过数量比例、排列次序等方式有效支撑外部廓型的骨架。充分理解框架或结构支撑起造型的原理是至关重要的。如同人体的骨骼一样, 结构有效地支撑起造型。在进行设计调研时考虑物体结构形式以及其构成的原理, 用这种结构要素帮助设计师寻找服装结构设计的构成形式。例如现代建筑的结构又或者机场屋顶的分割为服装内部的结构分割提供相应的灵感源。
2.2 细节
细节, 在设计调研过程中是非常实用的要素。顾名思义, 对于细节的关注需要从小处着手, 从细微处着手。针对服装而言, 细节可以指服装上的所有东西, 从领型、袖型到口袋的类型, 从门襟到明缉线, 甚至纽扣的排列间隔等等, 细节在服装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消费者近距离审视服装时, 这些细节就成为别具特色的点睛之笔。
针对于细节的考虑是多方面的, 其来源形式各异, 无论是抽象的或是具象的素材的细节都可以服务于服装的细节设计。例如, 水果的造型可以成为童装的口袋造型, 一些包袋的边角设计可以作为大衣口袋的边角设计, 二战时期军服的袖克夫同样可以作为现代服装的袖克夫。总之, 为创作出成功和经得起反复推敲的设计, 整合不同的细节元素就显得十分必要, 这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色彩
色彩通常是一件设计作品引起人们关注, 左右人们心理喜好的首要因素, 并且在服装或系列设计被感知的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色彩对我们来说从远古时期起就具有神奇的力量。从大众的着装来看, 色彩可以反映出着装者的性格和品位, 传递出着装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等重要信息。
对于设计师而言, 色彩通常是系列设计的起点, 并且能够控制设计师所设计作品的基调和季节性。针对色彩所采集的调研资料一般由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构成。五彩斑斓的自然界可以为设计师带来各种各样的色相、明暗和色调的组合, 这些元素都可以转化为设计进程中的色彩基调。民族传统文化中色彩的搭配技巧, 一些美轮美奂艺术作品如油画、陶瓷、琉璃等色彩的调和晕染, 无一不在阐释色彩的灵感来源无穷无尽。
2.4 肌理
肌理指的是物体表面能够唤起我们触觉感受的质地。不同肌理的明暗图纹可以使观者无需真正触摸物体, 也不用对所呈现的物体表面进行描述, 就能体验到视觉刺激。
在服装设计中, 各种不同质地的面料搭配组合或是面料再处理的效果, 是设计师经常用到的表现手法。针对肌理所做的设计调研常常可以为面料的艺术处理赋予新的灵感, 而服装的风格及廓型也会被面料的再造方式所左右。肌理的灵感来源于世间万物的种种表象, 如风化的岩石、延伸的车辙、贝壳的纹理、建筑物的材质、有机物形状的图片、电路板的走向、折纸的痕迹等等, 这些形式各异的表象在探寻针织服装设计或面料二次设计的灵感来源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2.5 纹样
纹样是装饰花纹的总称, 又称花纹、花样, 也有泛称纹饰或图案的。纹样不具备独立存在的价值, 往往借助媒介表现一定的含义, 传达人们的审美意识。服装中的纹样设计种类丰富, 文化内涵丰富, 无论是中国的吉祥纹样还是欧洲的织物徽章, 都具有特殊的含义。
针对纹样的设计调研, 可以使设计师的作品表现更为形象, 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立意。获取纹样灵感来源的形式多样, 初学者可以从国内外的工艺美术、历史服装、纺织品、岩画、壁画等具有天然纹理或者装饰纹样的参考资料中获取信息。
2.6 工艺手法
古往今来, 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工艺手法来加工纺织品, 用来诠释服装。这些工艺手法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 珠饰、珠片绣、刺绣、伸缩线迹、贴绣等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装饰意味比较浓;扎染、蜡染独具民族特色;磨毛、破坏、水洗则是现代感较强的表现手法等。在设计的过程中, 这些工艺手法改变着织物的外观风貌、感觉, 是一种实现肌理表现的转换手段, 也是实现设计师天马行空创意的媒介。从传统的印染方式到今天的数码印花, 工艺手法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帮助设计师实现其创意构思。一些知名的设计师如巴索·布鲁克 (BASSO&BROOKE) 、阿鲁拉 (Manish Arora) 和维维安·谭 (Vivienne Tam) 在他们的系列设计中就充分运用数字印花方面的新工艺, 并将其作为设计特色, 成为独特的卖点。
在进行工艺手法的设计调研时,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表现技巧往往是设计师获得织物加工工艺手法的灵感源头, 例如设计师可以从印度纱丽面料中获得珠光宝气的装饰性灵感。
3 结论
事实上, 观察一个物象往往是围绕着它的造型、结构、细节、色彩、肌理、纹样、工艺手法等方面来进行展开的, 这也是我们所讲的设计调研的切入点。在观察分析的过程中, 学习用禅宗中“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的方式来看世间万物, 通过缩放、镜像、旋转等方法把物象微观化或局部化来进行观察, 由表及里全方位分析获取信息。
参考文献
[1]吴聪.浅析提高学生设计调研能力在当代服装设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J].山东纺织经济, 2013 (3) .
[2]张玲.服装设计:美国课堂教学实录[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1 (09) .
[3]于国瑞.服装延伸设计:从思维出发的设计训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1 (06) .
[4][英]西蒙·希弗瑞特.时装设计元素:调研与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9 (01) .
[5]陶音, 萧颖娴.服装创意设计的50次闪光:灵感作坊[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7 (10) .
[6]伍斌.设计思维与创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09) .
【切入点】推荐阅读:
最佳切入点09-04
工作切入点09-29
思维的切入点06-14
切入点与方法07-08
阅读教学的切入点10-20
作文教学的切入点08-12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10-01
小学阅读教学的切入点10-13
英语阅读切入点的选择06-09
找准提问的切入点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