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切入点

2024-06-14

思维的切入点(精选7篇)

思维的切入点 篇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课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必须在知识技能教学中把握好三个“切入点”,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一、以“贴近认知基础”为切入点,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相作用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进而发展了自身的认知结构。在新课程背景下,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以“贴近认知基础”为切入点, 才能凸显学生主体,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 优秀教师往往善于根据学生实际设置认知冲突, 故意引发学生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课堂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认知失衡”, 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 (内驱力) , 萌发探索未知领域的强烈愿望, 促进课堂有效教学。反之, 如果对儿童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视而不见, 武断地把儿童当成一张白纸, 习惯于按部就班把各个知识点都精讲一遍, 学生就会对听讲失去兴趣, 思维能力必然难以发展。笔者见到一位优秀教师“认识分数”的教学片断,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 先是邀请四名学生走上讲台做“活动”。教师说:投影仪上放有一堆棋子, 共4颗, 平均分成四份。学生甲拿走一份后, 教师提问:你拿走了几颗?1份是这堆棋子的几分之几?剩下的是这堆棋子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想的?接着, 教师板书:1份是这堆棋子的1-4 (1个1-4) ;3份是这堆棋子的3-4 (3个1-4) ;接下来, 教师把棋子换成8颗, 16颗, 让学生继续思考、比较:这三次平均分棋子的过程, 什么在变, 什么没变, 为什么?学生看到棋子虽然从4颗变成8颗, 再变成16颗, 但1份棋子始终占这堆棋子的1-4, 3份占这堆棋子的3-4。……从而感悟到尽管棋子的数量不断变化, 但每次拿走的与剩下的棋子占单位“1”的比率没有变, 逐步体会到分数中的变与不变。在这个成功案例中, 教师以“尊重儿童认知基础”为切入点, 通过巧妙创设活动情境, 师生在交往互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 把课堂变成一个有丰富内涵的舞台, 成为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再如, 笔者在“小数乘整数”教学中, 先出示买东西的情境图 (图略) , 学生马上举手:老师, 要求4块蛋糕一共多少元, 用0.9×4, 但这个还没学过。其实我特意创设这个买东西的情境图, 就是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 (包括元、角、分的互化, 小数加法等) , 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巧妙转化, 解决这道小数乘法计算题。接着,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0.9×4就是4个0.9相加, 0.9+0.9+0.9+0.9=3.6 (元) ;0.9元 =9角, 9×4=36 (角) , 36角 =3.6元。我就表扬说:同学们可真了不起, 在不知不觉中把新问题转化成了旧知识, 这种方法就叫化归法。可见, 一个新概念的建立, 一个新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 儿童原有的认知基础真的不可低估。

二、以“研读教材文本”为切入点, 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提出“教育即对话”, 认为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研读感悟”, 即数学课堂中的“学生与文本对话”, 特指学生个体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 通过阅读教材、构建意义, 主动获取信息、发展思维和训练语言。

1.咬文嚼字, 促进思维。学生通过逐字逐句地阅读教材内容, 努力从整体上建立对数学知识的初步感知, 然后点击关键字、词, 展开分析、研究, 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感悟。比如, 在教学分数与百分数互化的方法后, 教师先让学生研读教材结语:“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 (遇到除不尽时, 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 再化成百分数。”读后, 教师问:在这段结语中, 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一个词挺特别的?学生马上会疑惑地问:为什么要用上两个“通常”呢?这两个“通常”的意思相同吗?教师马上给予肯定, 并请大家结合刚才的例题尝试作出合理的解释。有学生说:第一个“通常”之外的意思是, 如果分母扩大若干倍后, 恰好是10、100、1000时, 可以直接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如1-4=25-100=25%。另一个学生马上举手补充:第一个“通常”之外还有一个意思, 当分母缩小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时, 也可以直接转化。如25-500=5-100=5%。还有学生说:第二个“通常”的意思是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 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有特定要求时, 应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由于课堂以“通常”为突破口, 展开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对数学结论的内涵和外延获得了个性化领悟, 在逻辑对话中有效地发展了数学思维。

2.图文结合, 深化思维。“图文结合”, 就是让学生将教材 (文本) 中呈现的图片信息 (线段图、几何图、直观图等) 和与之相匹配的文字结合起来, 观图思文、读文想图、图文结合, 获得对文本内涵的形象感悟。比如, 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 教师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1-2的2表示什么, 1表示什么?学生甲说:老师你说过, 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可以画图解决, 我可以画图吗?学生乙说:我知道, 一半可以用1-2表示, 我可以用折纸表示一半吗?教师马上肯定说:都可以, 你们可以用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 在学生动手实践中, 教师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平均分。事实上, 在现行的数学教材中, 很多内容都通过图画来透露信息, 同时还通过文字描述进行诠释。但学生往往只关注图画情境的“画龙之趣”, 而忽略了文字匹配的“点睛之妙”。因此, 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将图文有机结合起来, 在富有情趣的对话中达成对教材内容的深层把握, 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深化。

三、以“积累活动经验”为切入点, 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课程标准 (2011版) 明确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怎样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呢?

1.活动设计凸显“思考性”。备课时, 教师应该把活动经验的达成作为教学目标之一。首先是凸显“活动性”, 即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对比、互相交流等方式,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出。比如, 一年级学生在利用已经认识的立体图形来研究平面图形时, 让学生想办法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面“留”在白纸上。有的学生用铅笔描, 有的用印泥印, 还有的用剪刀直接剪……通过这样的活动, 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其次是强化实践性, 将活动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实践, 更容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如在认识钟表时刻的教学中, 让学生记录一星期内每天从家出发上学的时刻、到达教室的时刻, 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数据的随机性, 积累处理、分析数据的经验。第三是加强自主性, 即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思考。数学活动必须揭示数学本质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等手段, 发现问题并进行思考, 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如分数的认识, 在三年级和五年级均有相关的内容。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数学活动中, 更多地借助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等直观的手段, 来初步感知分数的由来和意义;在五年级的相关数学活动中, 操作性活动减少, 思考性活动增加, 丰富了单位“l”的内涵, 提出了单位“1”的概念, 还加强了分数与小数、除法之间的联系。

2.技能训练提升思考力。数学活动往往包含观察、操作、思考、讨论, 归纳等环节, 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学生缺乏数学活动经验时, 教师应加强观察、倾听、合作等技能训练, 指导学生有效开展数学活动, 并成功获取经验。首先是学会观察, 如在“识平面图形”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描出立体图形的面后, 让他们剪下自己描出的图形, 并在班上展示, 将图形分类贴在黑板上进行集中观察, 并思考:这些图形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吗?是否标准呢?观察对比后, 学生发现有的图形不够标准, 不是教学中研究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了,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其次是学会倾听, 在倾听中融入发言者的观点, 把倾听变成与发言者思想对话的过程。如果在数学活动的讨论中看到同学们只顾抢着发言, 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教师就要及时介入, 帮助小组确定发言的顺序、发言的规则, 着力对倾听提出明确的要求。第三是学会合作, 帮助学生明确合作的意识及合理的角色定位。通过任务分配, 使得每个人有自己的任务, 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避免依赖心理, 积极主动地参与每个环节, 确保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 尽量别让宝贵的经验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

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通过一题多解、变式引申等习题训练外, 我们还应不断地分析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 探寻开展思维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精选课堂切入点,点燃思维火花 篇2

一、从文章题目切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一篇文章的题目都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晶,是下过一番工夫的。有的题目是概括全文的中心事件或中心思想,有的题目是刻画和介绍主要人物或主要对象;有的题目是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有的题目表达了一种情感……无论哪一种类型的文章题目都是我们展开文本阅读的第一着眼点,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和“额头”,所以题目作为切入点,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是解读文本的捷径。

以《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为例,标题就高度概括了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以题目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就能约略地知道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两个主要人物——林冲、洪教头都有了;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一个“打”字足以说明;甚至故事的精彩细节也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棒打”。通过读题、破题、解题,以该篇课文的题目为线索,就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林冲、洪教头两个主要人物,认识两个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然后与学生们一起分析两个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林冲遭“刺配”来到柴进庄园,与洪教头不期而遇,被迫与之比武,几招之内用棍棒将洪教头打败。由此,从题目开始切入,步步进取,层层递进:从进庄到相遇,由相遇而比武,再比武后离庄,一篇文章提纲挈领,由“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个题目切入,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实践证明,围绕题目“做文章”,设置一些问题来切入,对学生正确语文思维的形成大有裨益。

二、从关键词句切入,调动学生课堂情绪

在一篇文章中,往往都有一些关键的词句,或用来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以之体现文章的结构脉络,或反映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假如我们以这些关键词句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将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与文本的思路结合到一起,将这些关键词句中蕴含的情感与文本的思想接到一起,以此来组织教学,就会条理清晰、逻辑清楚,有利于学生系统性思维的形成。

比如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一文,末尾处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可以说这一句话乃是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是这篇文章的“文眼”所在,是对全文的概括和升华。从写鸟到抒情,从讲故事到提炼道理,从人和鸟之间的“信赖”到“美好的境界”,可以说是完成了由字面到内蕴的升华,这就是关键词句在一篇文章中的关键作用。以这一关键句子作为切入点,不但可以从两个层面(信赖、美好的境界)解读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而且便于引导学生从这两个层面来理解和感悟文章的内容和含义,很容易从字面的表层含义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形成系统性思维,完成由事(物)到理(情)的解读过程,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句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有时候存在于文章中,有时候需要自己提炼和寻找,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准确把握住关键词句,并以此为切入点,就像找到了打开文本的“金钥匙”。

三、从核心人物切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是写人的,在教学此类文章时,就比较适合以核心人物为切入点来展开课堂教学。准确选择核心人物,围绕核心人物,引导孩子们展开想象,以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命运为线索,通过阅读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过程中,既学习了课文的语言,又分析了课文的主题,很容易点燃思维的火花。

比如在教学《诺贝尔》一课时,很显然这篇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这个人物的一篇文章,核心人物、主题内容、主题思想无疑都是围绕着“诺贝尔”这个人物来展开的。所以在设计教学时选择“诺贝尔”这个人物来切入是非常有效的,有效地引导学生们展开想象,有效地帮助孩子们解读全文。首先由诺贝尔奖导入,“同学们應该听说过诺贝尔奖吧,诺贝尔奖从何而来呢?”然后是“为什么要以‘诺贝尔这个人名来命名诺贝尔奖呢?”“诺贝尔都有哪些成就?”最后是“你从诺贝尔奖的特殊意义中体会到了什么?”……以“诺贝尔”这个人物切入文本,通过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物的身份、故事和重要贡献,再到以之命名“诺贝尔奖”,升华到对我们的启示和重要意义,可以说从“诺贝尔”这个人物为线索,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全篇要义尽在其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无论采用哪一种切入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认知文本,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基础。但具体到每一篇课文,我们又不能千篇一律,需要在认真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精选课堂切入点,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

请示的理由逻辑思维切入点 篇3

一、把准行文时机

请示作为上行文文体, 什么时候行文, 即行文的时机是理由逻辑思维的起点。根据对不同机关的请示内涵的分析, 以及对实际文例的比较, 请示行文的时机主要表现在“二无一有”:无力、无权、有惑。

“无力”, 是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 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本单位无力解决, 请求上级机关帮助支持;或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涉及其他单位, 请求上级予以协调支持。

“无权”, 是超出本单位职权范围的事项和工作部署, 在本单位、本部门的业务工作上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和执行的事项, 请求上级批示、批准或批转、转发公文。

“有惑”, 是下级在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 或遇到不好解决的重大问题, 出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情况, 或部门间意见分歧较大而难以统一时, 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或裁定;用于对某些规章制度中的个别条文不理解, 影响到贯彻执行, 需要上级机关进一步明确。

“二无一有”是行文的时机, 更是理由构成主要要素。脱离这一点, 请示的写作是没有意义的。

二、找准契合点

契合点, 是请示的理由逻辑思维的切入口。契合点就是请示的理由跟上级的想法相吻合, 符合上级的想法, 是上级的关切。找准契合点, 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思维角度和基本功。首先是选好思维角度。思维角度决定了思维的方向和结果, 思维角度可以从处理好全局与局部、本单位与上级, 本单位与其他单位的关系入手, 站在全局的高度想事, 站在上级的角度想事, 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事。其次做足基本功。一是掌握理论知识, 即熟悉相关的制度、政策和法规;掌握专业知识和业务。二是吃透“上情”, 即及时领会上级的指示精神;及时掌握上级领导的指示意图;及时把握上级和领导的关切;及时把握当下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三是掌握“下情”, 即熟悉本级和下级的基本情况;熟悉本单位发展目标和规划;熟悉本单位工作重点、难点与上级、全局的关系。

总之, 契合点找准了, 才能使本单位局部利益与上级全局利益趋向一致和契合, 请示的理由才能更充分, 请服力才能更强。

三、注意陈情说理的重点

请示的理由无非是陈情说理, 要达到写作的目的, 必须弄清楚请示理由的核心、重点是什么。根据请示写作目的、作用和内容, 请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明确性请示, 即请求上级指示或明确问题;二是批准性请示, 即请求上级批准事项;三是解决性请求, 即请求上级解决困难和问题。

由于目的、内容的不同, 这三种类型的请示的理由是不同的, 各自有所侧重。

明确性请示的重点是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向上级请求明确指示, 以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理由的重点是陈述问题、说明难点。理由的考量应该是处理难度大、无章可循、无据可依、很少见、新出现并关系重大的问题。而凡是一般的老问题、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问题, 凡是上已明确指示过的问题, 凡是属于本级职权范围内的问题, 凡是属于本级有条件解决的问题, 都应排除在外。

批准请示的重点是就有关事项向上级请求批准和支持, 以解决“能否这样做”的问题, 理由的重点是能不能、急不急。理由的考量应该是必要性和紧迫性, 凡事有轻重主次, 工作有前后顺序和缓急, 只有把握重要的主要的问题, 才有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只有弄请工作急需点所在, 才有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紧迫性。

解决性请示的重点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遇到困难而本单位无力解决, 请求上级机关解决和支持, 以解决“无力作为”的问题, 理由的重点是讲清楚困难所在。理由的考量应该是困难对工作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只有困难对工作影响程度深和重大, 利害关系牵扯面广和复杂, 才能进入我们思考的视野。而那些小问题和困难、或暂时的困难、或只是局部而不影响全局的问题和困难就不在考虑之列。

找准切入点训练创造性思维 篇4

【中图分类号】G?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89-01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通过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新加工组合,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能想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和教材特点寻找切入点,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一、在插图中引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还能借助插图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教学语文S版语文第三册《小马过河》这篇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时,笔者让学生先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再来学习课文内容。笔者根据插图设计如下问题。

1.小马过了河,高兴地说:“ 。”

2.小马回到家里,高兴地对妈妈说:“ 。”

学生对这样的问题非常感兴趣,一下子打开了思维空间,个个跃跃欲试。有的学生说:“哈哈,早知道这样,我就不用问那么多了,直接飞奔过去。”有的说:“还是妈妈说的好,凡事自己多动脑筋,自己去试试,才知道可不可以做。”还有的说:“妈妈,妈妈,还是你说得对啊,小河既没有老牛说的那样深,也没有松鼠说的那样浅。以后我一定要多动脑筋,多思考问题,自己去试一试。”

二、在留白处训练

课文中的“留白”是指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留白”,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伯乐的慧眼,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咀嚼文句、领略文境时善于挖掘课文的留白处,找准切入点,给学生搭起一座智慧的阶梯,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语文S版语文第六册课文《刻舟求剑》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就有留白处,笔者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船的其他人如何想,如何说?掉宝剑的那个人如何想?”笔者还在语文S版语文第二册课文《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的教学中设计问题:“波斯猫听了燕子、蜜蜂和青蛙的话后又会怎样想?要想得到快乐应该怎么做?”小学生对这些留白处的问题特别感兴趣,通过激烈讨论,打开了创造性思维的大门。

三、在词句中发散

结合语言进行教学是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手段,其形式主要表现在对词、句的理解和运用的创新上。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有关键词和关键句子,作为教师要有敏锐的目光,抓好这些词句展开教学,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换词比较、品读赏析等方法去探索。如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五册课文《爬天都峰》第一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抓住“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这句话中的“挂”字感受天都峰的高、陡,让学生通过换词发散思维:“挂”字突出了天都峰的高而陡,也可以把“挂”字换成“垂”或“吊”。通过比较、品读,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四、在渗透德育中启发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辩证统一的特点。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关注着人类悠久、灿烂的文化,处处流露出美好的情感,是儿童情感熏陶的摇篮。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德育情境以文激情、以情激情、以境陶情,才能以文教人、以情感人,以健康、优美、高尚的人文情境育人。学生认真学习了文质兼美的课文后,就会从中汲取知识,懂得道理,陶冶情操。创新因素同样蕴涵在思想品德教育之中。如学习语文S版语文第二册《丑小鸭》一文后,笔者让学生思考问题:“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说喜欢丑小鸭,因为它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看到学生都没有对文中的其他角色进行评价,笔者便再次引导:“大家都能看到丑小鸭身上的优点,非常好。希望大家能够像丑小鸭那样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对未来充满希望。那么大家再用心思考一下,文中的其他角色有没有可爱之处呢?”这一席话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他们有的说喜欢鸭妈妈,因为鸭妈妈对孩子一视同仁,不因为丑小鸭长得特别丑而歧视她;有的说喜欢农夫,因为他善良,同情和帮助了无助的丑小鸭……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形成了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同时得到了创新思维的训练。

思维的切入点 篇5

语文阅读教学, 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应是“个性化解读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想象力, 开发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兴趣能力的提升, 是良好语感的形成过程。因此, 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出新颖别致、能够调动学生胃口的引领问题, 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体验中开启思维, 发展智力, 提升能力, 以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例如我在执教《伟大的悲剧》一文时, 是这样设计的:

走进故事:这支勇敢的英国探险队在和不可战胜的暴风雪搏斗中, 献出了生命。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写给妻子凯瑟琳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你能根据课文内容, 加上合理的想象, 帮他复原这封感人的绝笔信吗?

1.他想用一句话告诉妻子发生的事件。

2.他说:“我们在归途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从文中找到相关词句画出来。)

3.他说:“在这次探险中, 队友们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勇气和令人敬佩的品质。……” (在文中相关语句旁标注分别是什么精神。)

4.他还告诉了妻子此次探险活动的意义。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 他仍然为自己的这次决定感到光荣而不是感到遗憾。

5.最后是他对往日美好生活的回忆, 对心爱妻子的万千不舍以及对三岁儿子彼得的无限牵挂。

请你发挥想象帮这个奄奄一息的英雄完成这封信吧! (注意:你现在是身处绝境的斯科特。)

打破课文教学的常规设计思路, 以“完成一封家书”为主要途径,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 合作研讨和交流, 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概括、人物精神的分析和故事的拓展深化三个层次的理解, 最后水到渠成地评价故事, 理解文章题目“伟大的悲剧”的真正含义。相同的文本阅读问题, 换一种面目呈现, 学生就耳目一新, 提起了阅读的兴趣, 实现阅读教学让学生“走进文本”的目的。

二、设计好深入探究、重点研读的问题

深入探究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好研讨的问题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也是提升学生思维高度, 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执教《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 在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之后, 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影响物候的几个因素, 联系实际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今年闰四月, 柳絮飞得比往年晚了五天, 乡下的爷爷向你请教, 种花生是按照往年时间种还是随着柳絮飞时种?

2.小明去旅行, 四月初在南京看到桃花盛开, 十天后, 他打算回沂源桃花岛看桃花, 请问他能赶上桃花节吗?

3.有两位同学打赌, 一个说沂源中庄的苹果先开花, 一个说烟台的苹果先开花, 请你裁断, 谁会赢?

4.请你解释“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包含的物候原理。

5.在华南丘陵地区把热带作物种在山脚不适应, 种在山腰反而很成功, 这是为什么?

文章解释影响物候的几个因素时, 分条列项, 清楚明白, 学生很快在文中找到。但是, 这些因素涉及到地理、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 学生能否真正明白, 通过设计这样几个联系实际的问题, 让学生再次钻进文本, 品味解读, 从应用的深度去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的兴趣极高讨论相当热烈, 制造了课堂高潮, 效果很好。

三、设计好拓展思维、激发想象的留白问题

语文阅读教学, 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一般的思维分析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语文外延等于生活外延, 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局限于课文, 而应该巧设问题沟通课堂内外, 拓宽学习空间, 提升学生思维, 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例如, 我在教学《信客》一文中, 布置这样一个作业题:“信客三十年风尘苦旅, 用坚忍和诚信书写出一个大写的‘人’字, 请你为这位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撰写一段墓志铭。”在教学《冬日看海人》一文时, 设计这样一个留白问题:“这位平凡的冬日看海人, 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 新闻联播播报了他的事迹, 请你作为评论员为他写一段评论文章。”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 把语文与实践结合起来, 把思考和表达结合起来, 既激发学生的想象, 又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找准切入点,激活学生思维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切入点,激活思维

通俗的说,切入点就是解决某个问题应该最先着手的地方。选好切入点,有助于以疑激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有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等。从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看,很多教师并未注重切入点的寻找,而是简单以常规式的复习、单调的问候等作为切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因此,本文将立足学生的发展,依托教材,探寻数学课堂中的切入点,以激活学生思维。

一、以兴趣为切入点,唤醒学习兴趣

经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力与兴趣相关。在课堂教学中,兴趣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大脑。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以兴趣作为切入点,唤醒学生内在的、未被激发的兴趣,活化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数学《生日快乐》这一课时,教师以学生感兴趣的“猜一猜”活动作为课堂教学切入点,有效唤醒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是基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年、月、日的基础上设计的,学生对于年、月、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对知识的浅层次的认识上升到知识的灵活运用的层面。为了活跃课堂氛围,以最短的时间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欲望,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了竞猜活动,比一比谁能快速说出准确的日期。例如,猜一猜,我的生日是一年的倒数第四天,请问是哪一天?猜一猜,我的生日是圣诞节前夕的前一天,请问是哪一天?猜一猜,我的生日是八月的最后一天,请问是哪一天?等等。数学教师以这样的竞猜方式将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跟着教师的问题不断转动思维,以在课堂上突出表现。竞猜完后,数学教师再指导学生模仿刚才的活动,进行自我活动或者是与他人互动,再一次调动学生的思维。在这个案例中,数学教师抓住学生喜欢竞猜活动的兴趣特点,以此作为课堂切入点,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成功唤醒。

二、以悬念为切入点,激活学生思维

悬念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悬念能使学生怀着极大的热情去学习;悬念能使学生的思维瞬间激活。因此,数学教师可以以悬念作为切入点,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数学教师在设计悬念时,要注意三个问题:悬念难度适中,以免滋生学生思维惰性;悬念不宜过“悬”,以免学生觉得古怪;悬念不宜“空、大、高”,以免达不到启发效果。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教师以趣味悬念作为切入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师:有一天,唐僧师徒三人路过西瓜地。猪八戒去西瓜地摘了三个同样大小的西瓜,让师傅分。师傅把三个大小一样的西瓜分别切分为4份、8份、12份,并让徒弟三人分别取其中的3份、6份、9份,并在黑板上板书:3/4,6/8, 9/12。急性子的猪八戒忍不住了:师傅,你这次好像很偏心呢。猴哥和沙僧脸上也透露着疑惑的表情,弄不清师傅到底在搞些什么花样。师:唐僧的分法到底公平吗?为什么?你能告诉老师吗?就这样,数学教师以悬念切入新课学习,将学生的思维成功激活,顺利带领学生一起入境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只有设置的悬念与新课内容紧密联系,课堂教学的指向性才会更强,学生的思维也才会被全面激活。

三、以操作为切入点,引导主动体验

操作活动是学生喜爱的方式之一。小学生年龄小,不喜欢教师一味地灌输理论。基于此,数学教师可以设计动手操作活动,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在动一动中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有趣的七巧板》这一课时,教师以操作活动导入新课学习,让学生亲自体验操作的乐趣,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首先,数学教师利用七巧板,拼成各种不同的图形,以演示激趣,如鲜花、新房子、运动等等。其次,利用言语调动学生参与操作活动: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用这神奇的七巧板拼出各种美丽的图形呢?学生齐呼“想”。随着学生热烈的反应,数学教师开始引导学生拿起七巧板,开始拼图,学生“拼”得不不亦乐乎。学生在动手拼图时,数学教师主动融入学生,听一听学生拼图的创意,让课堂因操作活动而变得精彩。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体验,体会到了七巧板的神奇之处,因而课堂逐步走向精彩。

四、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和课堂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经常利用问题作为切入点,利用问题带到学生互动、交流,调和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圆》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调动学生互动探讨,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1.生活中常见的车轮为什么要制作成圆形的?2.你还能找出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吗?3.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圆有哪些特点?如何画圆?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思维,学生开始与前后桌学生互动交流起来,课堂氛围逐渐被营造起来。特别是第一个问题,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很多学生在思考为什么车轮不设计成方形的、椭圆的、三角形的等等,而偏要设计成圆形的。数学教师见证了以问题为切入点,确实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和课堂氛围。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具有启发性等。

准确切入,引爆课堂思维 篇7

一、利用情境导入,引起学生思维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引起儿童思维共鸣的情境,才能激活儿童的思维活动,使他们处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从而尽快进入课堂角色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内容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很多描写了美丽的景色。我们可选择精彩情节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把这些内容展示出来,以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在导语设计环节中,我们要选准课堂导入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来导入新课:在一个大年三十的夜晚,有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又黑又冷的夜中光头赤脚,手拿一把火柴孤独地走在大街上叫卖着。多媒体视频把学生的思绪带入了文中所描述的悲惨情境中,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促进了课堂教学中导入的艺术效果。这种情境导入拨动学生的心弦,营造了浓烈的悲剧气氛,引起了学生思想的共鸣,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这样的情境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同时学生也能深切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利用故事导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心理学家布鲁纳在认知理论中有这样的阐述:“学习的最好刺激是个体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有趣的故事作为导入材料,可以引发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培养想象思维。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南沙群岛》时,我就利用一个民间故事来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学生们初步的了解了南沙群岛,学生迫不及待地的学习课文。

三、利用音乐导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音乐的艺术效果可以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语文教学中离不开音乐艺术。小学生中大多数都喜欢唱歌、跳舞、听音乐,语文教学中播放音乐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导入中,采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导入很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导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别》时,利用学生们爱听的流行音乐《烟花三月》这首歌曲来导入。想象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但想象又必须依托于形象思维。这样通过音乐情境来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友人之间离别时的心情,既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四、利用图片导入,加深学生思维记忆

课文中的很多内容描写了优美的景色。但是,这样优美的景色课文往往只是一张插图而已。学生也无法了解到很多的信息,如果教师利用教学挂图或者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视频更能吸引住学生。通过这样的优美的图片,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思维的记忆,从而很好地引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方法对于一些描写景色类的课文效果更好,在让学生受到审美的同时也加深了记忆。例如:在教学《草原的早晨》时,由于我们这个地方的学生一般都没去过草原,因而他们不了解草原的环境。于是在教学前我上网收集了草原风景图片,在教学这课前展示给学生,再利用这写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草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草原的风光美在什么地方?然后顺利地导入新课:大草原的早晨是什么样子的呢?利用优美的图片导入新课,不仅激发了学生了解草原的兴趣,又为教学中学生认识草原提供了参照物,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草原的深刻记忆。适用于这种导入方式的文章还有很多,如《春到梅花山》、《美丽的丹顶鹤》等。

上一篇:饲用植物下一篇:猪蓝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