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策略

2024-06-28

切入策略(共12篇)

切入策略 篇1

语文教学切入点的选取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切入点, 应是文章中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选得好, 可以直接揭示文章的核心、概括文章的主题、明确文章的思路。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层次清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那么,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怎样选取切入点并进行切入点设计呢?

一、教学切入点的选取原则

(一) 从语言本身入手, 关注语文教学本体

语文学科的百科全书式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 它与其他学科, 如历史、政治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语文教学并不因其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而丧失其教学的本体———语言和文字。事实上, 语文学习就是对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学生在“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形式”的循环往复学习中涵养语感, 学会以文字表达情感。也就是说, 语言与文字在学校教学中不仅是了解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的“工具”, 它更是语文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学习对象。因此, 不管教学内容多么丰富, 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首先应从文本语言入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教师要细读文本, 从自己的阅读体验中反观学生的阅读需要与问题, 这样才会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

(二) 从文体入手, 重视学生内隐性语言的建构

除最为基本的识字学习外, 学生对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载体上, 这个载体就是文章。叔本华曾说文章是作者“心灵的精华”。这个“精华”必与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深刻相连。学生学习语言文字, 必须在这样的精华所构筑的语言环境中, 才能够真正理解其确切的含义。这就不能不重视语言环境的性质, 即文章的文体。虽然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有“淡化文体”之说, 但也仅仅是“淡化”而非“不要”文体。所以, 教师教学切入点的选取应与文体相关, 以引导学生对文体的认知。这种认知的获得, 不应是传统的文体知识灌输, 而应是与文章学习紧密相联的知识的良性渗透。例如, 学习小说, 就可以选取环境、人物、情节作为切入点, 如《孔乙己》等文。

(三) 从学生入手, 以学定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以学定教是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因而, 教师要在全面把握和了解学情及学习需要的基础上,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形式与目标, 以最优化的教育策略, 来恰当地选取切入点。“恰当”之谓, 应与学情适应而稍高于现状, 既要与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 还要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 切入点还应是学生求知的兴奋点、兴趣点及学习的爆发点和导火索。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乐于参与、乐于浸润其中, 并乐于进行探索、思考及发现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切入点的设计策略

教学切入点的选择, 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过渡段等。无论是哪一种, 都应是文章思想内容、人物特点、故事情节、篇章结构的聚散点, 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切入点的选取, 也反映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见识、对学情的了解与把握等方面的水平。因此, 研究教学切入点的选取与设计, 是非常必要的。

(一) 从文眼切入

教师教学切入点的选取如能够抓住“文章之眼”, 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深意大有裨益。以《湖心亭看雪》一文的学习为例, 如若教师能抓住尾句“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中的“痴”字, 引导学生认识到, 在被贬的背景下, 作者以被贬之躯, 在寒冬之夜去赏雪, 不可谓不“痴”。这种“痴”, 是对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的痴, 是对世俗之外的怡情雅致的痴, 是对故国往事恋念的痴;但其表现却是严寒天气下所谓的一人独往。所谓“雅兴”“超凡脱俗”实在是“痴”字的内化。在这样的认识下,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自然会更加深入。

(二) 从关键词、句、段切入

关键词、句、段能够集中揭示文章的重心、能够表达情感塑造形象、能够展现文章风格。关键词、句、段是一篇文章的神经中枢和信息节点。教学时抓住这些关键之处, 就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及写作技巧。例如, 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文, 如果能够抓住“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句展开教学, 就能使学生发现整篇文章的生机和活力, 较快进入文章的意境。作者的写作顺序是盼春、绘春、赞春, 作者的写作画面是春草、春花、春雨、春风和春天里人的活动。接下来, 学生自然也就会结合尾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理解作者写春景的目的是激发人们去发奋努力, 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三) 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

以小说教学为例, 传统教学总是遵循着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进行。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会逐渐消磨掉学生最初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事实上, 我们的教学完全可以打破陈规, 直接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 适应学生需求展开教学。例如, 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看到题目, 多数学生会直接关注“拳打”二字, 想知道鲁提辖是怎样打镇关西的。教学时教师应顺应学生的需求, 放弃一般的教学步骤与过程, 直奔小说的高潮———“拳打”部分。在学生欣赏了打斗场面之后, 自然会引发学生思考一些问题, 他们会主动去研究与探索事情的来龙去脉。接下来文章的情节、脉络、结构等就容易被学生所掌握。

当然, 教学切入点还可以从学生的质疑、文章的线索与结构、不同文章间的比较等方面选取。具体到某一篇文章, 其选取策略自然也是灵活的。只要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 其切入点的选择都是合理的。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切入点的选取, 要从语言、文体及学生心理需要入手。要在这个基础上确定切入的方法。即从文眼切入, 从关键词、句、段切入, 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切入点,原则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建胜.对当前高中语文课文分析的切入点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中, 2013 (11) .

[2]李伟.中学语文课堂提问切入点的教学探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 2012 (11) .

切入策略 篇2

大家知道,对语文教学来说,切入点,是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入手处。所谓“点”,即一篇课文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它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过渡段、一幅插图等。这些关键处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好的切入点,应是文章思想内容、人物特点、故事情节、篇章结构的聚散点,它常常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所以,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讲,切入点的选取和设计恰当与否至关重要。

首先,我请大家一同了解一下当前课堂教学切入点存在的问题:

1.四面出击,贪多求全。表现为教学内容繁杂纷乱,教学活动花样翻新,使语文课变成不伦不类的人生哲理课、心理辅导课或自然常识课。再说一篇课文可教、可学的内容很多,一篇课文只要有一得,对学生而言就是收获,面面俱到的结果势必是贪多嚼不烂。

2.不问文体,千篇一律。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往往多情感浸染式的文学语言,追求语言表达的形象含蓄。若不考虑文体,切入时一概而论,也就难免胶柱鼓瑟、南辕北辙。

3.忽视全体,主体失落。课堂成了教师和部分精英学生的“高层对话”,对于多数学生来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设计教学切入时,不能考虑到一般学生的学力基础,学生参与教学的深度、广度和频度得不到必要的保障。

那么,教学切入点的“点”如何发现,又如何切入?

接下来就和大家交流一下设计切入点应遵循的几条基本原则:

第一,从文本语言的角度入手,关注语文教学本体。语文学科不姓别的,就姓“语”。它与历史、政治等学科不同,语文学习是在“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言语形式”的循环往复中涵养语感,丰富情感。确切地讲,语言文字在这里绝不单单是一种了解内容的“工具”,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既是“形式”又是“内容”。因此厘清语文教学中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关系,不仅是教学切入的思考起点,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至于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结合文本的语言

特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教师首先要培育自己的语感和眼光,特别要注意备课时的“裸眼阅读”和“文本细读”,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阅读经验,反观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及阅读需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促发师生之间的深层对话。

第二,从文体的角度入手,重视学生内隐言语的建构图示。任何能力的提升都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任何知识又都必须有一个载体。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符号,同样需要一个依托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不同文体的文章,只要是语言学习,就不能忽略文体的存在。而当前所提倡的“淡化文体”也不是说“不要文体”。文体的认知,不应是静止知识的灌输,而应是活性知识的积极渗透。比如小说可从环境、情节、人物切入,散文可将借景抒情、借物寓人、象征等表现手法作为切入点,戏剧可以以矛盾冲突为切入点。当然,上述切入点如在每课中循环使用,面面俱到,也会使学生麻木。所以也需要不断更新。

第三,从学生的角度入手,以学定教。这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教学切入点要弄清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现状和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确定教学方式,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以最优化的教育策略,恰当切入,首先要以学生的需要为目标,以教材为依托,系统把握,面向所有学生。其次要寻找学生求知的兴奋点、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探究文本对话的摩擦处、矛盾处、困惑处。

另外,选择教学切入点还要注意两点:其一,切口要小巧,视野要宏大。往往切点越小越能激发学生研讨交流的兴趣,越便于师生集中有限的时间突破重点难点。其二,要透辟深刻,恰切中肯。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应是师生研读全文的一个突破口,必须有较强的辐射性,有一定的深度。否则,切而不入,会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歧路。

(二)教学切入点的设计策略

好的切入点,不是主观臆断的。教师对教材见识的高下深浅,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分析把握,对教学效果的预测和控制,都尽显在切入点的选择与确定之中。切入点的选择是灵活的,可以因教材而异、因教学对象而异、因教师而异,看起来似乎无方法可以参照,然而却有原则与规律可循,那就是“以少胜多,以点带

面”,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够以此指引思维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下面我向老师们简要介绍一下我在教学中用过的几种切入方式。

1.文眼切入的策略。文眼是文章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比如《两小儿辩日》,可以拎出题目中的“辩”字,分析“辩什么——辩的观点——辩的理由——人物在辩斗中的表现——辩带来的启示。这些内容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链,使教学过程循序渐进。

2.关键词、句、段的切入策略。关键词或关键句指的是能够集中揭示中心、表达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文章风格的词语或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神经中枢或信息节点,具有发散和贯通文章的作用。常见的切入课文的“关键句”有起始句、主旨句、过渡句、矛盾句、总结句、蕴藉句等。关键段指表达文章中心、揭示作者情感、彰显文章艺术特点的精要语段,连接文章的过渡段以及文章的首尾段。教学切入时抓住这些关键词、重点段,就可以化繁为简,突破难点。

比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以“狂”带动全文:“狂”——“老夫”狂——老夫“聊”发少年狂。引导学生理解“狂”的具体表现:装束狂、气势狂、举止狂,在此基础上深入解读“狂”的实质。从而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把握作品主旨。

3.质疑切入的策略。学贵有疑,质疑是有效阅读的手段。进入阅读状态的学生,总会发现文章的疑点,这些疑点有的被学生消化了,有的却遗留在学生脑中,这些问题最适合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4.线索切入的策略。无论何种文体的文章,都有一定的行文思路及线索。线索可以是时间、空间、情感、事物等。线索提示行文方向,标示作者的思路,串连组成课文的丰富材料。从线索切入,可使散珠成串,纲举目张。

5.结构切入的策略。任何文章都有它独特的结构形式,从文章的结构切入,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路,了解段与段之间、段与篇之间的关系,理清叙述顺序,把握重点内容。

6.比较切入的策略。把具有相同特点的不同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学《范进中举》,可以与《孔已己》进行比较。

这些具体的策略并不是僵化机械的,实际教学中完全可以灵活选择,综合运用。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我教学鲁迅的小说《孔已己》的教学片断。

对于这篇小说的教学,我选取了“半”字作为切入点来设置问题,从生活现象到性格特征、思想根源,引领学生由表及里,全面深刻地分析孔已己的“半”字人生,从而带动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既抓住孔已己的人生特点,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气氛空前热烈,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一篇课文,尤其是一篇长文,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面面俱到。而作为教者只要抓住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围绕一两个主打问题分析,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揉一团而有层次,品一词而含妙味”的效果,使人耳目一新。

可见,巧妙选取切入点是有效解读文本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一篇课文教学切入点和导语的选择在实际教学中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因为二者时或分行时或重叠。然而,无论切入还是导入,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我们既不能迷恋桃花林,也不能盲动而不得门径,更不可进入桃花源就走马观花。一名好的导游,应既对美景烂熟于心,对游览线路了如指掌,又对游客的需要清清楚楚。教师深厚的学养、高超的教艺和创新的思维在这里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切入策略 篇3

“切入”式文本解读,旨在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过度关注老师“教什么”而忽视了学生“学什么”、过度关注老师“怎么教”而忽视了学生“怎么学”这一普遍现象,以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导向,以探索课文中实际存在的教学价值为立足点,以“问题切入”为教学契机,积极探索一条简单明了、务实高效的文本解读之路。

一、 从“词句品读”切入

《祁黄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文讲述了晋国的“中军慰”祁黄羊因年老力衰,先向晋悼公推荐仇人解狐继任自己的官职,后因解狐病重无法接任,又向悼公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继任自己的官职。课文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表明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在许多课堂上,学生纷纷对课文内容提出了质疑:祁黄羊是不是很狡猾?他其实很可能早就知道了解狐病重无法接任“中军慰”一职,而故意假惺惺地推荐他,最终目的还是要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真是名利双收啊!

尽管教师不遗余力地坚持正面引导,可还是觉得“理屈词穷”——学生的思想真是难以驾驭啊!

课文真的是那样的“是非难辨”吗?让我们再来仔细看看祁黄羊说的那番话吧:

主公让我推荐能够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师:“国家安危”中的“安”字,你怎么理解?

(安全,平安,百姓安居乐业。)

师:“国家安危”中的“危”字,你怎么理解?

(危险,危急,危难,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那个战乱不止的朝代,如果国家遇到了后一种命运,在那受苦受难的人群中一定也有祁黄羊的家人和亲友啊!你说,这样事关国家安危的大事,他敢拿自己家人的性命和前途开玩笑吗?

(必须举荐有真才实学的人啊!)

师:继续看后面的语句,你还有什么发现?

……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慎重”“担此重任”“压根儿就没去想”等关键词句。沿着这个方向“切入”,一个心系国家安危、心怀坦荡、秉持公正的祁黄羊形象,便会深深地映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有时候,静下心来研究课文中的具体词句,从关键词句中寻找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并以此展开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品读与反思,比向学生灌输一些大道理要有用得多。

二、 从“概念质疑”切入

《九色鹿》(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文出自一则佛教故事。讲述的是心地善良的九色鹿勇敢地救起了落水者调达,不求任何回报。而调达却在千恩万谢之后没能经得住利益的诱惑,向国王报告了九色鹿的行踪……

许多教师在匆匆教完生字词之后就急于让学生读文归纳:什么样的九色鹿?什么样的调达?什么样的国王……四年级的学生早已心领神会,一阵忙碌之后,他们纷纷举手发言:心地善良、聪明美丽、勇敢正直、疾恶如仇的九色鹿;见利忘义、恩将仇报、唯利是图、利益熏心、背信弃义的调达;知错能改的国一;爱慕虚荣的王后……临近结束的时候,教师还不忘进一步启发学生: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呀?学生马上回答:“我们要学习九色鹿,做一个心地善良、勇敢正直、疾恶如仇的人。不要学调达那样,见利忘义、恩将仇报、唯利是图、利益熏心、背信弃义……”

从表面上看,课文教得挺到位的。词句全都懂了,人物形象也分析到位了,道理更是背得滚瓜烂熟了。可静下心来想一想,学生真的是读到心里了吗?在他们心中除了那些“人云亦云”的概念,可曾真的因为故事的内容受到过触动?这样的教学,是学生被老师教育了,还是老师被学生给“忽悠”了?

师:调达真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坏蛋吗?从他被救时的“感恩戴德”来看,他是诚心诚意心怀感激的,他也是个普通的老实人啊!

(落水的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意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师:那他后来为什么会变得那么可恶呢?那是因为皇榜上的利益诱惑啊!他太想得到国王许下的好处了,所以就忘掉了之前的誓言。

(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

师:现在请回过头来把课文好好读一读。然后再来想一想,我们能从调达的身上获得怎样的启示呢?

(一个人要能自觉抵挡各种利益的诱惑,永远都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虽然那样做是很难的,但我们一事定要努力去做!)

紧扣课文的核心价值,以对抽象概念的质疑为切入口,展开对课文的本真解读,深入理解课文,我们会发现,看似平淡的课文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三、 从“文眼捕捉”切入

《螳螂捕蝉》(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一文将“吴王伐楚”与“少年打鸟”这两个故事巧妙结合,说明了人不能一心只盯着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身后隐伏的祸患,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课文的文字很浅显,故事性与趣味性很浓,一直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平铺直叙”地导读课文,对于这两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了绝大多数学生往往只会照搬课文中现成的语句说大道理,而对于“利益”和“祸患”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真正地读懂读透。

师:同一篇课文中竟存在着两个小故事,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吗?

(吴王、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看到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为什么在我们看来显而易见的危险,在他们的眼前竟“隐伏”起来了呢?

(他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师:“一心”的“一”在字典里有这样的几种基本义项:①数目,最小的整数;②同一,一样;③全,满。

你觉得在这里,哪一种义项更适合?(③全,满。)

(满脑子只想着眼前的“利益”,一点儿都没想到“祸患”。难怪那祸患“隐伏”起来了呢!)

师:让我们再回到故事的本身,从具体的词句品读中去感受,在利益的面前,祸患是怎样悄悄地“隐伏”起来的。

(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

(一样的“一心”想得到,一样的迫不及待,一样的忘乎所以。正是因为如此,那显而易见的祸患才悄悄地“隐伏”了起来。)

就这样准确地捕捉“文眼”,并对“隐伏”作深入探究,不但使“利益”与“祸患”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学生探索课文内容的热情也随之得到了更好的激发。

四、 从“因果探究”切入

《三顾茅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文着重讲述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并邀请他出山的经过,从而表现了刘备的“求贤苦渴”与诸葛亮的“才智过人”。不少教师在教学本课的时候,一味引导学生带着“尊重人才”的放大镜去课文中寻找刘备的种种善举。其实教师的意图学生早就明白了,只是这种带着“现成答案”去找“答案”的做法实在激不起他们的兴趣,所以课堂上显得没有生气。

我们何不反其道而行之,把故事放入那个时代大背景中去,从故事的因果探究入手,换一种思路去解读课文呢?

师:在那个群雄纷争的时代,谁得到了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谁无疑就具备了超强的实力。想得到诸葛亮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可为什么刘备能够成功获得诸葛亮的忠心辅佐,成就一番霸业呢?他是凭什么做到的呢?

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自然会积极地从文中寻找刘备为了得到诸葛亮所作的种种努力。于是,出发前训斥张飞的不礼貌,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轻轻敲门,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前等候诸葛亮睡醒,快步走进草堂,同桌吃饭,同榻睡觉……这一系列的行为细节很快被学生自主发掘出来了。

人的大脑有很多特性:“爱好新奇事物”“喜欢接受挑战”“喜欢获得成功体验”……从故事的“因果探究”切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被动接受”与“自主发现”之间,学生自然乐于选择后者。

五、 从“画面还原”切入

《第一次抱母亲》(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文讲述了这样一段心理历程:母亲生病住院,儿子为帮母亲换床单而第一次抱了母亲。可没想到母亲这么轻,因为用力过猛,差一点儿仰面摔倒。此时回想自儿时起母亲就一个人承担家庭重任,实在是太能干、太辛苦了!而母亲却因为儿子的“轻轻一抱”,流下了满足的、幸福的泪水。

这是一篇故事讲述类课文,故事内容一目了然。然而,故事背后的伟大母爱与母子亲情却又是值得反复玩味、细细品读的。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展开品读?

师:请看,课文中有两幅插图,从这两幅图中你分别看到了什么?

(年轻时翻山越岭的母亲,她脸色红润,身体结实;年老时卧在病床上的母亲,她白发苍苍,满脸皱纹,身体衰弱不堪。)

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位原本年轻健康的母亲变得如此体弱多病呢?

(除了岁月,那就是长期承担家庭的重担造成的呀!)

师:让我们重新回到课文,看看生活的重担究竟是如何将母亲一步步压成了这副模样?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师:“那么重的担子”难道仅仅只是画面上看到的那副担子吗?细细研究课文,看看你还会有什么新发现?

(那是家庭生活的重担啊!那是无数个日日夜夜中,她一个人所承受的无数的辛苦与劳累啊……)

由直观的画面解读引入对生活重担的深入探索。这样的切入方式直接有效,文字的推敲、画面的还原、人格的感受、情感的酝酿,一切都可以深入人心、水到渠成。

六、 从“情理追问”切入

同样是《九色鹿》一课,在故事的高潮部分,九色鹿当众斥责调达,既保护了自身,又达到了惩罚坏人的目的。那段话字字有力、句句铿锵,值得反复品读,深入体会。此时,从故事的情理追问切入,层层深入、步步推敲,定能够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

“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的时候,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师:“我”跟“他”是什么关系?

(“我”是“他”的救命恩人。)

师:“他”应当如何对“我”?

(“他”应当信守诺言,永不暴露“我”的住地。)

师:可“他”究竟干了什么?

(“他”却为了自己的好处出卖了“我”。)

师:“我”为什么要当众斥责“他”?

(保护自己,声张正义。)

师:“我”应该如何斥责“他”?你来试试!

(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诵读。)

沿着这样的追问思路切入,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读中感知情理,读中发展思维,读中积淀情感,读中提升人格境界。

综上,就一篇具体课文的教学而言,教师一定要审时度势、恰当取舍。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文本的教学价值出发,合理切入,有效施教。这样,我们才会越来越接近语文教学的应然状态。

名师阅读教学切入策略研究 篇4

切入点与传统意义上的导语既有相同, 又有差异。相同之处在于都重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同之处在于导语重在“引”, 是两次课堂教学之间的一种过渡, 而切入点却重在“入”, 是每次课堂教学警策点的选择。选准了一节课的警策点, 就能够以此为核心, 辐射全文, 迅速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因此, 一些教学名师非常注意切入点的选择。“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研究名师阅读教学的切入策略, 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调整课堂教学速率, 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都是大有裨益的。

概括言之, 名师阅读教学的切入策略主要有如下几类:

一、从文题切入

从一般意义上说,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 往往能明确写作内容, 显现文章核心, 提示行文次序, 从而引起读者的“审美期待”。从文题切入, 往往能够迅速聚焦全文。

加副标题是从文题切入的一种重要策略。宁鸿彬在教《皇帝的新装》时, 巧妙地采用让学生给文章加副标题的形式。要求学生以“一个……的皇帝”给小说加上一个副标题, 并“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有的说是“一个爱美的皇帝”, 教师引导学生应用贬义来表达, 有的说是“一个不可救药的皇帝”, 学生说到原因是皇帝爱穿新衣不关心国家大事的表层含义时,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不可救药的主要表现是执迷不悟去游行还很骄傲的深层含义。有的说是“一个虚伪的皇帝”, 教师引导学生辨别虚伪与虚荣的差别。后来学生说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一个无知的皇帝”“一个不称职的皇帝”, 并都说出了充足的理由。这样, 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列副标题, 学生由浅入深, 多角度地完成了对皇帝的认识 (1) 。列副标题, 实际上涉及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相关信息的筛选、抽象概括的表达是否准确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所以看似简单, 却是一个综合多种训练方法的教学艺术与教学策略。

有意误置文题的表达次序, 是从文题切入的另一种策略。李镇西在教《在烈日和暴雨下》时, 就是采用有意误置文题表达次序的方法, 引出学生的质疑, 从而得到深入分析文章的目的。在板书时, 他有意把“在烈日和暴雨下”写成“在暴雨和烈日下”。于是学生质疑:“课文先写的是烈日, 后写的是暴雨, 这既是天气变化的顺序, 也是课文的大体结构。怎么能随便颠倒呢?”李镇西老师顺势引导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烈日和暴雨?”从文题切入, 巧妙地有意误置文题的表达次序, 不仅启发学生理清了文章的结构, 而且接下来的约半节课时间, 李镇西老师都是围绕“烈日”和“暴雨”的表达次序与描绘方法, 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而后又将文中的雨与《春》、《金色的大斗笠》中的雨进行比照, 突出天气的“毒”其实是写祥子生活的社会环境, 从而达成学生对文章深意的领悟 (2) 。有意误置文题的表达次序, 既可以强化学生对文本结构的理解, 并进而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又涉及对学生逻辑思维顺序的训练。于是, 阅读鉴赏与思维训练, 在这里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从文题切入, 还可以通过对文题增减字数的方法, 引出话题, 直插核心, 也可以就问题的题眼进行提问, 引发学生思考。

二、从关键词句切入

关键词句是文章中“立片言之居要”的振动全篇的词句。它往往能够揭示中心、表达感情、提示文章结构线索, 特别富有艺术表现力, 从而成为一篇文章的中枢或精华。这类的句子主要指主旨句、过渡句、矛盾句等, 关键词则大多是揭示中心或特别精警的词语。以关键词句的阅读教学的切入策略, 可以提纲挈领, 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这种切入策略, 可以从关键句入手, 引领全篇。吴明平在教《论美》时, 他先让同学边阅读边勾画出文章中的关键句, 然后教师出示自己摘录的关键句, 再请同学从这些句子中选取最精彩的一句, 做成一张“美的格言卡”, 并要求学生说出入选理由, 从而引导学生对文章哲理的思考和语言的品味。在此基础上, 还让学生对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在课堂研究,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最后又要求学生写出一句关于美的格言, 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迁移 (3) 。培根的文章, 最精彩的就是其中的哲思睿语, 采用此种方法切入, 分析解读培根的文章, 可谓独具只眼。

这种切入策略, 也可以从关键词入手, 抓住核心。欧阳代娜在谈到自己教《岳阳楼记》时说:“第三、四、五自然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但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气去精雕细刻, 要分清主次, 以找出思路脉络这条主线作引导。……在这里, 我只轻轻地提出一个‘小’问题:这两大段的景物描写, 写出作者所说的‘异’了吗?作为承上启下的铺垫,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堂讨论的高潮。”《岳阳楼记》中第二段文字的末尾有这样一个领起下文的句子“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其中的“异”一字总领下面两段内容。王荣生教授评价欧阳老师的这段设计, 说道:“教学内容切入文本的精华、精髓所在, 并聚焦在关键词句等核心点上, 这段描述清楚地说明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围绕、指向核心教学内容的核心点。” (4) 一个“异”字的切入, 多么高妙!

从关键词句的切入策略, 同样也是对学生信息筛选、结构理解、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 而且这种登高临远的思维方式, 对于涵养学生的胸襟气度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从人物切入

在记叙性作品中, 人物是重要的构成因子, 即使是以叙事为主的作品, 人物也是构成事件的主角, 因此人物分析, 常常成为分析记叙性作品的重要任务。以人物为教学的切入策略, 大多适宜以人物为中心的记叙性作品。人物在记叙性作品中的作用, 或揭示文本主题, 表达作者的价值倾向;或引出叙述事件, 彰显文本的内在结构等等。从人物切入, 既可以从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 也可以从人物的精神品质入手;可以从人物的正面描写入手, 也可以从人物的侧面描写入手。

高润华在教《最后一课》时, 就以主要人物小弗郎士为切入点, 理线串珠, 将教学的主体内容有机地串连在一起。他首先启发学生以小弗郎士活动的区间为考察点, 把文章描绘小弗郎士的活动分成在校外和在校内两大部分。然后让学生就小弗郎士的行为、心理及学生对小弗郎士的评价进行师生对话, 接着由小弗郎士又引出韩麦尔先生以及其他的听课者, 最后让学生把小弗郎士的人物提纲列出来。整节课的内容都以小弗郎士一以贯之 (5) 。从人物切入, 使整个教学过程既整饬有序, 又重点明确。

程红兵在《我的叔叔于勒》教学中, 把菲利浦一家对于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评价作为切入点, 从于勒的侧面描写入手, 带出文章主体情节和内容的分析:菲利浦一家对于发迹的于勒和落魄的于勒的不同语言、心理和行为。在此基础上分析引起这样前后不同表现的原因, 从而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主旨。 (6) 抓住人物自相矛盾的评价, 再揭示矛盾的原因, 这种切入可谓独特。

采用这种切入方式, 往往使教学过程和内容脉络清晰, 主旨明确, 既有利于学生对文本深层结构的把握, 也同样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屋建瓴的抽象能力。但是, 由于作者对叙事对象取舍的不同, 人物在叙事结构所处的位置有所区别, 其中有以人物为中心, 有以事件为中心;又由于人物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不同, 人物在叙事结构中的意义也有所区别, 其中有主要人物, 也有次要人物。以人物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策略, 必须针对不同对象, 采取不同切入方式, 切忌胶柱鼓瑟。

四、从结构切入

任何文本都有它独特的结构形式, 而文本又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分。从结构切入, 主要是指从文章的表层结构切入。表层结构主要是呈现在文本的句群与句群、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结构关系, 是作者思路的直接表征。从结构切入, 有利于引导学生理清思路, 把握重点, 进而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以及作者的价值取向。

余映潮老师在教授《七颗钻石》时, 便以结构为切入点。他首先让学生讨论四个话题:话题一, 不写第一段不行吗?话题二, 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话题三, 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话题四, 文章结尾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然后,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人物、情节来思考问题。接下来, 在师生对话交流中, 进行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先后归纳出“写风写雨, 笔无虚设”, “一波三折, 尺水兴波”, “美好穿插, 诗意烘托”, “结而不尽, 耐人寻味”的结构特色 (7) , 这样学生既清晰地把握了文章的思路, 又深刻地领会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魏顺国老师教《驿路梨花》, 在没有进入文章分析时, 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 材料应如何组织?请比较一下书上的安排与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安排, 哪种好, 好在哪里?”《驿路梨花》这篇课文多处设下悬念, 运用了倒叙、插叙的方法布局全文, 直至文章结尾才真正揭开谜底。 (8) 引人入胜、结构巧妙是这篇文章的精华所在, 从叙述顺序入手便将篇幅很长的文章内容理清了头绪, 且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匠心独运。

从结构切入, 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对于叙述技巧的注意, 还能直接向写作能力迁移。但是运用这种切入方式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 结构缺少波澜, 很容易一眼洞穿的文章, 不宜采用, 否则很容易使切入点单调乏味。第二, 对于追求文章深层结构, 而有意切碎文章的表层结构, 也不宜采用, 如现代小说、戏剧, 否则求之过深, 反而淹没了学生的兴趣。

五、从疑问切入

或者由于作者刻意追求表达效果, 或者由于语言表达功能的局限, 或者由于阅读主体的先验不足, 在阅读过程中, 必然会存在种种疑问。进入阅读状态的学生, 也必然会存在对文章的种种疑问。有的疑问存在于阅读之初, 伴随阅读的深入与思考的深入而涣然冰释;有的疑问, 却百思不得其解, 进入阅读教学过程之前始终萦绕在学生的脑海中。后一种疑问特别适合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郭初阳老师在教《愚公移山》时, 首先把学生本身可能存在的对愚公移山的疑问加以蓄势, 介绍了把翻译成英文的愚公移山的文字拿给外国人看后的评价:一个外国人说他的父亲不会指望他的孩子去完成移山, 另一个外国人说他们会选择绕道而行。外国人都不会像愚公这样。郭老师就势说:“是不是我们可以顺着他们的思路追问:中国人都这么聪明, 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疯狂的, 一个愚的老人津津乐道呢?”由这一疑问切入,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立刻热火朝天地探讨开来, 最后直达文章的深层意蕴———愚公精神。 (9)

张和老师在教《藤野先生》时, 一开始便引导学生质疑:1.文章标题叫《藤野先生》, 可是文章里好多地方写作者自己, 究竟以谁为主?2.文章是以鲁迅和藤野的交往为线索, 还是以鲁迅爱国主义思想为线索?3.开头一句看不懂, 还有结尾句, 鲁迅也想“偷懒”吗?4.第四段鲁迅为什么记住“日暮里”没说清, 我们也不清楚。……学生质疑之后, 教师再一一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进行释疑 (10) 。这样的切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于疑问处点拨, 也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疑问其实也是一种信息筛选, 也是对文章内涵的深入叩问, 抓住疑问切入, 也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目的。但是, 采用这种方法也有两点必须注意:第一, 教师预设的疑问, 必须符合学生阅读理解的实际, 是学生真正存在的疑问, 切忌为设疑而设疑。第二, 教师预设的疑问, 必须是文章的关键点, 才能在释疑时关键处点拔, 切忌抓芝麻而丢了西瓜。

以上是名师比较常用的几种阅读教学的切入策略。此外, 还有“比较切入”的策略, 即把具有相同特点的不同文章放在一起比较,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感切入”的策略, 即创设一定的氛围, 拨动学生的情弦, 达成情感的共鸣;“悬念切入”的策略, 即设置一个悬念,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如此等等, 不可枚举。

阅读教学切入点的设计, 要注意结合文体的特点以及文本的特殊之处, 切不可生搬硬套。切入的问题要符合文体特点, 如记叙文可以从写人记事切入, 传统小说可以从小说三要素切入, 经典诗歌可以从意象切入, 科技类可以就信息的提取和整合切入, 议论文可以从论点论证切入, 戏剧可以从矛盾冲突切入, 等等。文体相同, 具体到每一篇文章又有它的特殊之处。教师教学时既要注意吸收名师精华, 又要注意灵活取舍, 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切不可邯郸学步, 弄巧成拙。

参考文献

①③⑤⑥⑨周成平.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79-85, 266-271, 114-124, 100-112, 273-287.

②李镇西.关于李镇西教《在烈日和暴雨下》的争鸣 (上) [J].《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 , 2004, [11]:10-11.

④王荣生.《教学艺术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欧阳代娜老师<岳阳楼记>研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7, 27[5]:39.

⑦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3.

话题作文立意的切入技巧. 篇5

[ 06-09-14 16:51:00 ]

作者:未知

编辑:studa20 考场作文,由于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容不得考生像平时练笔那样反复推敲,所以,必须迅速的打开思路,快速准确地找好文章立意的切入点。下面介绍六种话题作文立意的切入技巧。

一、化大为小

有些话题作文,话题的范围比较大,能表现多个主题。面对这类话题,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落笔难于集中,容易失去方向,无从驾驭,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化大为小”:把宽泛的话题转换成若干个“小话题”,转化成具体的人、事、物、理,然后从中进行筛选,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最得心应手的去写。

比如:“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这个话题,“精神家园”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是伦理道德、文明修养,也可以是亲情友情、文学艺术等等,如果没有化大为小的意识,很容易泛泛而谈守住精神家园的重要性,缺少具体深刻的内容。如果我们从小处入手,就可以把话题切割成:守住善良,守住正直,守住尊严,守住诚信,守住孝心,为了崇高理想甘守清贫等美好的品德,写作时只要选取其中一个方面,谈深谈透即可。

二、以小见大

有的话题作文,题引材料非常具体,话题范围很小,学生如果囿于一景一物或一事一理之中,思维难以发散,同样无从下笔。此时,就应该放开手脚,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拓开思路。

比如有这样一个话题:一对外国夫妇带着孩子游公园,突然,在前面独自跑着的孩子被绊倒了,摔倒在地上,大声哭着。一个中国老人见了,连忙走上前要拉孩子,这对外国夫妇见了,连声说:“谢谢,谢谢!让他自己爬起来。”请以“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为话题作文。

这是一个一读皆懂的小题,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跑题偏题。但如果仅就事论事,文章就会思路狭窄,显得“小气”。我们不妨来个“以小见大”,把这一件具体的小事同社会、生活、人生等联系起来,谈出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大的主旨来。

可以 从“教育孩子的观念、方法”角度切入,谈培养孩子经受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的重要性。也可以从精神品质、人生哲理等大主题角度切入,谈人生道路、工作创业中“永不言败”精神的可贵。

三、化抽象为具体 有些话题作文,话题比较抽象,学生立意时也不易把握。此时,可以利用添加因素的方法,对话题加以限制,从一个小的、具体的角度谈论话题。

比如像“希望”、“理解”、“心愿”这样比较抽象的话题,要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抒发真实情感的文章,就要添加因素,化抽象为具体。比如写“希望”,完全可以限制为“孩子的希望”、“家长的希望”、“群众的希望”等,完全可以转化为一位孩子对素质教育的渴求,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群众对干部清正廉洁的希冀等等。

切入策略 篇6

一、寻找新旧知识间的联结点

在学习动机的所有因素中,学习兴趣是最为活跃的因子,它为学习者迈向成功提供了强大的内驱力,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加速器。当学生开始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如果能预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用问题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便能在新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在新授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之前,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也是封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经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的批判继承重新焕发了生机,但是在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却经历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尊孔和新文化运动的倒孔的不同境遇。请思考: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是否一致?为什么在对待孔子及其儒学问题上出现如此截然相反的命运呢?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什么?我们今天究竟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呢?维新变法运动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这些问题把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探究的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迅速产生学习的欲望,以及对新知的渴求和期待,从而水到渠成地进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

二、挖掘教材正文中的隐述点

维果斯基的研究表明,学生最乐于挑战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其中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教学效果最好。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发展水平,设计出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应对挑战,也才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动、维护、加速的作用;同时,学生思维活动的成功又会强化学生对本学科的亲近感,渴求新的挑战,从而实现面对问题—成功挑战—期待新的问题这样的良性循环,这种有积极情感态度贯穿始终的学习,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的第二目“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时我发现,教材在讲述伏尔泰的思想观点时说到“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而讲述孟德斯鸠的思想观点时说“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很显然,这两位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那问题就来了:孟德斯鸠对待君主立宪制持何种态度呢?教材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明确表述,但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加以分析和推断。就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三个备选项即A.赞成B.反对C.不能确定。问题一出,心急的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我没有急于表态,而是示意他们先认真阅读教材,再作进一步的思考。学生读完教材之后会发现,虽然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但是在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的分配和行使过程中仍然保留了国王,而且国王拥有行政权,由此可见孟德斯鸠也是赞成君主立宪制的。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学说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即“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关于国家和法律的基础”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回忆了必修一中学过的关于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过程,发现美国主要借鉴了孟德斯鸠的“分权与制衡”思想,并把这一思想定为《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也是众多民主政体中最为彻底的一种宪制。

三、洞察辅助材料中的细节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历史课程资源是指形成历史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历史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其中包括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即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即等。目前,江苏南通地区使用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正文部分和辅助部分。辅助部分如“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学习延伸”等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增加了大量诸如文字、表格、图片等素材,这些材料的增加使得人教版教材具有更强的直观性、启发性、情感性、生动性,既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文和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如果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能够充分利用辅助材料中的内容,这些切入点是学生意料之外但又确实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有帮助的,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到必修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中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党制度的完善时,可以对本课教材中的“资料回放”进行挖掘和加工,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演变过程。这段“资料回放”的材料引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序言。我从“1982年”入手设置了一个问题:如果这段资料没有注明來源,你能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判断这部宪法颁行的时间?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就开始了讨论。有的学生能够从资料“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中抓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确定这部宪法是改革开放之后颁行的,但具体的年份还不太能确定。在此基础上,我继续追问:还有没有其他信息能够对我们有所启发?学生再认真研读之后发现材料中对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的表述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由此可以看出从1949年以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变化:1949~1954年,它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而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它就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从而可以判断出这部宪法颁行的时间。

四、设置历史常识中的疑问点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当他发现不能用原来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问题,甚至发现新知识与旧有的知识经验相悖离时,原先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于是就会产生认知冲突。这种状态在认知心理学上被称为“认知失衡”。当人的心理状态失去平衡时,会本能地产生一种强烈的、需要平衡的需求,通过认知学习,同化新知识,达到新的“认知平衡”。在历史教学中有不少广为学生熟知的常规知识,这些知识甚至不需要多加阐释和质疑。正因为如此,它们的教育价值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视。如果教师善于在教材内容中发现一些常规知识的“不寻常”之处,就可以利用这种“不寻常”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差异创设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达到新的认知平衡的欲望,推动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思考。如在设计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的过程中,通过对中国与联合国之间关系的深入了解,我发现第一目的标题“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文章可做,于是提出:标题中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获得”、“取得”或意义相近的词语呢?当我把这个疑问带到课堂后,学生很快就在小组内部展开了讨论。在巡回了解学生讨论情况的时候,我也发现学生对于联合国的相关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但对于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发生的变化还不是十分清楚。因此,我就很自然地和大家一起开始了寻求“认知平衡”的过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从此中华民国结束了它在中国大陆的历史,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与事实的依据,应该从联合国所有机构中排除出去。但由于美国实行遏制和孤立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极力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这就为学生理解中国取得这一外交成就的历史意义做了铺垫。

高效的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眉飞色舞的讲解,课堂的精彩也不仅仅是教师精彩绝伦的展示,而是教师能够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入思考,激活学生思维的内驱力和张力,培养学生具有更强的思想力和创新精神,这样的课堂才有可能成为简约的课堂、高效的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多媒体创设数学情景的切入策略 篇7

关键词:多媒体创设,数学情景,切入策略

一、在建立某些起始概念处切入

以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 尤其是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介质, 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直观动态的演示, 为抽象的数学教学作好准备[2]。

例如:在《平行线的性质》这一节课中, 某教师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引例: (多媒体动画演示) 街道两条边a, b且a∥b, ∠1=50°。小芳从商场 (点M) 走出, 要经过入口 (点N) 直到对面的文具店 (点P处) 。问∠2应为多少度时, 小明所走的路线才是直线?

二、在辨析某些易混淆的数学知识点处切入

用《几何画板》来演示“圆幂定理”, 即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 鼠标一动, 结论立现, 效果相当好。其实像“垂经定理”、“圆心角、弧、弦、弦的弦心距关系定理”等等, 需要用“翻折”“旋转”“平移”等知识证明的定理, 都可用《几何画板》动态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3]。有些题目, 不经意用鼠标移动一个点, 图形变化了, 结论仍然成立, 比如:图形中移动C点或E点始终有CE∥DF。

三、在突破难点时或远离学生生活经验处切入

初三代数“函数”, 就是一个典型的概念教学, 关键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 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 有一个明晰直观的印象。运用多媒体的直观特性, 分别显示解析式y=x+1, 《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 天气昼夜变化图像, 用声音、动画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对于x的每一个值, 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 最后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像, 引导学生把水位设为y, 时间设为x, 就形成了y与x的函数关系。不仅引起学生的自豪感, 而且对函数概念理解非常透彻[4]。

四、在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切入

在讲解三角函数Y=Asin (Wx+φ) 的图像变换时, 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振幅变换 (A变化) 、周期变换 (w变化) 、相位变换 (φ变化) 这三种不同变换变换所对应的函数图像变化过程, 图像生动形象。加深了学生对于三种不同变换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的兴趣。尤其在高中新教材必修二中“三视图”的教学中, 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各种实物的三视图。培养学生的直观感受能力。这样的教学导入, 不但突破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5]。

五、在推导抽象的公式和法则处切入

初三几何“探究性活动:镶嵌”, 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 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 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 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6]。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 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 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 在教师的启引下, 由简单到复杂, 逐步探究各种问题, 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 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 互相交流, 对比, 归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 配上不同颜色, 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 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 学生经过设计, 复制、粘贴、组合, 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 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 很有创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王卫东, 陆广地.信息技术与理科教学整合的实践[J].技术与创新教育, 2008, (7) .

[3]陆广地, 道靖.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尝试[J].数学教育研究, 2007, (1) .

[4]陆广地, 道靖.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实践与体会[J].江苏教院学报, 2004, (4) .

[5]王连山, 陆广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尝试[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 2008, (6) .

高中文言文教学切入点设计策略 篇8

一、从文章题目切入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从题目切入, 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比如《五人墓碑记》, 笔者在讲授这篇文章时, 直接从“五人”切入, 设计了2 个小问题:1.这五人是谁?从文中得知, 这五人是“生于编伍之间”的平民百姓, 并非达官显贵, 也非商贾巨富;2.为什么张溥先生给这五人树碑立传?张溥何许人也?张溥, 明代文学家, 精通诗词, 尤擅散文、时论。一个文学大家为平民百姓立传, 这样的反差让学生立刻来了兴趣, 这五人有何过人之处、惊人之举, 接着轻松引领学生去探究这五人和富贵之子、草野之人、缙绅等人的对比。整个课堂从题目“五人”切入, 又紧紧围绕“五人”探究。这样切入, 一是把学生完全领进文本;二是教学流程紧凑, 使课堂环环紧扣, 重点突出, 让学生在研读文本时有明确的抓手。又如《谏太宗十思疏》用“十思”切入, 课堂围绕“十思”展开, 很容易让学生理解这份奏疏的真正内涵。

二、从关键语句切入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序文,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文天祥忍辱求生, 将以有为的担当精神和爱国情操。通常突破本文教学难点的设计是让学生概括各层大意, 或者教师根据各层大意来设计问题。比如, 文天祥是在什么背景下出使的? (第1 节) 出使的结果如何? (第2 节) 逃脱了吗? (第3、4 节) 作者九死一生的经历具体是哪些? (第5 节) 作者结集的目的是什么?等等, 让学生像流水账一样的去研读课文, 也能弄清楚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但无法激起学生的探究欲。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抓住第7 节“予之生也幸, 而幸生也何为?”这一关键句设计了几个小问题:1.为什么说文天祥能够活下来是幸运的? (予之生也幸) 2.文天祥幸运活下来, 想要做什么? (何为?)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重点阅读课文第5 节, 这也是黄厚江老师所说的把学生带进文本。这一节是突破文章难点的重要章节, 整节连用22 个“死”字, 概述了18 种险象环生的经历, 真可谓“死生, 昼夜事也”, 让学生感受到文天祥在逃亡路上, 随时都有可能死, 在这种经历下生存了下来, 确实是幸运的。

“主辱臣死是士大夫的必然选择, 那么文天祥历尽波折, 忍辱求生, 有人认为他是在为自己开脱, 你怎么认为?”让学生体会在面对生死抉择时, 自己会选择以死明志还是以生践志?这个问题的抛出, 就会让学生彻底体会到文天祥的将以有为的担当精神和爱国情操, 也让我们体会到以生践志其实更需要勇气。简单地讲, 就是作者要活着, 活着要战斗!

《指南录后序》属于苏教版必修三“号角, 为你长鸣”专题, 此专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个人操守, 敬畏信仰和人生追求, 认识到人性的崇高。本文是“烈士的抉择”板块的第一篇文章, 我们以文章的一句话切入, 最后引导学生去理解文天祥英雄的抉择, 既符合专题和板块特性, 又让学生容易理解文天祥的情怀。

三、从文章主角切入

《鸿门宴》中的西楚霸王项羽出身高贵, 年少得志, 一代帅才, 又有红颜虞姬相伴, 座下乌骓马更是凸显英雄本色。可惜的是, 项羽的一代霸业在鸿门宴这场不见硝烟的斗争中由盛转衰, 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 让我们不胜唏嘘。于是, 笔者在教授《鸿门宴》时, 从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入手, 抛出问题:谁应该为项羽的失败负责任?

首先让学生分析鸿门宴中双方的力量对比:主帅:项羽和刘邦;谋士:范增和张良;武将:项庄和樊哙;内奸:项伯和曹无伤。当时兵力悬殊明显, 项军40 万有余, 汉军不足10 万, 学生围绕谁该负责任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能够迅速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 比如刘邦的知人善用、狡黠、果敢、善于示弱、能屈能伸等, 项羽的重情重义、妇人之仁、沽名钓誉, 政治上又有些幼稚的特点;范增虽然谋略过人, 却不能让项羽言听计从等。如果觉得这个话题有些沉重, 我们还可以从《鸿门宴》中的另一个主角刘邦切入, 抛出“刘邦胜利的原因有哪些?”的问题, 这样从成功的经验切入, 同样可以使课堂精彩。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策略探究 篇9

一、从文章的题目入手, 培养审题能力

题目好比文章的眼睛。许多文章的题目就告诉了我们要写的内容, 要表达的情感。 很多高明的作家总是在题目下一番工夫, 有中心型的标题, 这类标题通常概括全文的中心事件和中心思想。 还有对象型的标题、线索型标题、情感性标题、体裁性标题、杂和性标题等。 这要求我们教师从课文的题目入手, 提纲挈领, 展开对文章的讲解与探究。 例如, 贾国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 把题目作为切入点, 简短的标题只有七个字, 但却为我们点名了文本的写作对象是荔枝, 时间点是六月, 地点是南州以及荔枝的特点红色。 准确、简练, 却又包含丰富的信息, 如果抓住了题目就一下子抓住了这篇文章的最为关键的信息, 这样对接下来文章的学习、分析就事半功倍、目标明确。

再如《烛之武退秦师》这篇古文, 我也是以文章题目作为切入点, 让学生仔细分析题目寻找信息, 第一步, 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他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这一步很容易;第二步, 烛之武为什么去退秦师, 而不去退晋师, 这一步增加难度, 需要深入文章去研究;第三步, 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 通过对课文的解读, 学生得出来的结论是“智退”“勇退”等等。 这几个问题都是围绕文章的题目展开的, 而且是由浅入深, 层层深入, 抓住文章的题目就抓住了文章的主题内容。

二、从文章的结构切入, 既能全局把握文章, 又能为以后的写作所用

抓住文章结构, 理清作者的思路, 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作者的情感。 例如, 在教学苏洵的《六国论》时, 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结构切入。 这篇文章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 中心论点鲜明突出, 论证透彻。 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接着把中心论点分为两个分论点。 第二段、三段, 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 从而证明自己的中心论点。 第四段总结经验教训, 第五段又联系现实, 借古讽今。 层层展开, 反复论证, 透彻严密, 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是指导高中生写议论文的经典范文。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文同样从结构切入, 文章第二自然段开头第一句话是“然余居于此, 多可喜, 亦多可悲”, 这句话是过渡句, 把文章的内容非常清晰地分为两部分, 前半部分是喜, 后半部分是悲。 学生把握住文章的结构后, 就对文章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再如李白的《蜀道难》共有三段, 每一段都用相似的句子来贯穿:第一段,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第二段,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第三段,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分别突出蜀道的“高、险、战祸之烈”。 结构明晰, 一目了然。

三、从设疑切入, 激发学生探知问题的欲望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设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决定了我们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更是实现我们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教师通过巧妙地设疑, 设置悬念来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课程学习, 思维就处于探索求知的状态。 例如,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我以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对梁启超的评价作为切入点, 设置疑问, 他是“ 有学问, 有文采, 热心肠的学者”, 我们平时说的“热心肠”指的是乐于助人, 可是文章当中并没有提到他乐于助人的事情, 再次深入认真阅读文章, 分析“热心肠”在文中到底是什么意思? 带着问题再读, 有的学生说是感情丰富、投入, 有的学生说是性情中人, 有的说是他的满腔爱国热忱, 前面两点是从梁启超的演讲表现中得出来, 最后一点呢, 需要我们对梁先生的演讲内容进行分析理解, 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过渡到对文章重点的理解与探究当中。

再如《烛之武退秦师》, 这是高中第一篇文言文, 如果一上来就讲文言词语、活用等等肯定会使学生厌烦, 对以后古文的学习也不利。 我先提了一个问题:烛之武为什么退秦师而不去退晋师呢? 这句话一出课堂一下子热闹了, 为什么? 这需要去文章当中找到答案, 学生结合注释, 认真研读课文, 我又为他们展示了春秋时期战略地图, 通过两节课探究、讨论、争辩, 学生自己找到了答案, 当然那些文言文要求掌握的知识肯定也记住、理解了, 与此同时还学到了古人的智慧:说话的艺术, 军事谋略等等。 一篇文章起于设疑, 结于释疑, 不但激发出学习兴趣, 更提高了探究能力。

四、从文章的中心、主题思想切入, 提纲挈领, 牵一发而动全身

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 就抓住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如, 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 就是通过祥林嫂这一形象来揭露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 我们就从文章的主题入手, 设置问题, 让学生分组探究:害死祥林嫂的到底是谁? 有多种可能, 是鲁四老爷? 四婶? 我? 卫老婆子? 还是鲁镇的人们? 经过学生的分析、争论、探究, 他们都没有直接害死祥林嫂, 因此被一一否定了, 害死她的是所有人包括她自己在内的思想里的封建迷信、封建礼教。 这篇文章学生不太喜欢读, 我抓住课文的主题, 采用学生喜欢的辩论形式作为切入点, 通过它学生就能迅速、准确地把握主题, 鉴赏文章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因此, 切入点要能体现课文的主题思想, 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

总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堂类型, 不同的文体风格, 不同的表现手法, 不同的语言特色, 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 让教学贴近学生, 才能激活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从而更容易地去学习课文, 解读教材, 使之成为学习知识过程中真正的主动者, 学生快乐学习, 教师寓教于乐, 让我们的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摘要:所谓教学的“切入点”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教学的“突破口”, 这是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然面临的问题, 由于文章体裁的不同, 作者表现主题的手法各异, 又受到读者的知识层次、生活阅历的限制, 并且不同的人对文章的理解、分析的角度也不一样, 因此, 他们设置切入点的角度也不一样, 在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也就不同了。一个好的切入点, 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纲举目张, 层次清晰, 又可以激活学生思维, 使学生有积极性、有兴趣, 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 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切入点,题目,结构,设疑

参考文献

[1]许红英.找准课堂教学提问的切入点[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 (20) .

[2]黄钦.深入文本, 寻找突破口[J].广东教育:综合版, 2009 (2) .

切入策略 篇10

所谓课堂的“切入点”,就是日常所说的教学的“突破口”,也是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必然会面临的问题。选择好了切入点,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学习课文、研究课文。我认为主要可以从标题、文章重点句与中心句、过渡段切入、创设情境并设置悬念、文章的线索切入、文章矛盾点切入等几个方面来寻找适合的教学切入点。本文选取其中三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标题入手,选择“题眼”切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透过标题,读者可以透视文章的主题、行文的思路,或迅速把握文章框架脉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解读文章的标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意义。题眼多是标题中的中心词或重点词。如《草船借箭》,题眼在借字上。全文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教学时,教师可紧扣借字,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内容。①揭示课题点出借字:“根据课题,你认为文章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哪个字是题目的中心词?全文主要突出哪个字?”通过审题,学生初步感知了借的重要性。②理清脉络,围绕借字。“借箭的原因是什么?借箭的经过怎么样?借箭的结果如何?”③掌握重点突出借字。“借箭时诸葛亮表现得怎么样?这说明什么?借箭成功的原因在哪?”④复述巩固,抓住借字。⑤朗读欣赏,体会借字的意义。以上设计紧扣题眼切入点,帮助学生层层深入学习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特点,紧扣中心,删繁就简,提高教学效率。

二、选择文章重点句与中心句切入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中心句开展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整篇课文。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教师紧扣总结句“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进行指导,带动全篇。教学时,教师可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找出中心句。接着,教师分析总结句,可设计以下问题讨论:景色奇异是什么意思?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表现在什么地方?课文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海底世界物产丰富?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全文,理清课文的脉络,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讨论:总结句与文章开头一句关系怎样?中间五个自然段与开头第一句又有怎样的关系?总结句与中间五个自然段的关系怎样?这样,学生自己就能领会课文,提示此类课文的结构特点,把握此类课文分段的规律,学习用这种结构方法进行表达。

三、选择过渡段切入

成功的切入 篇11

不管再过多少年代,不论历史怎样变幻,陈伯达都会是一个人物。作为当年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中国“第四号人物”,作为中共的“理论家”、“舆论总管”和“一枝笔”,陈伯达与中国许多著名人物、著名事件、著名文件紧紧联系在一起。研究中共党史,书写中国历史,都少不了他的一笔。

以写中国的“黑幕”、“红幕”而驰名世界的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当然不会忘了陈伯达。

然而,正在监狱中服刑的陈伯达是不能接受采访的。

1988年10月17日,陈伯达服刑期满,回到北京的家中。是年,陈伯达已经84岁,染病在身。

迫不及待的叶永烈立即登门。

首次登门,他当然得请公安部的同志引路。陈伯达说,“列宁不相信回忆录”。还说,“老年人容易护短,谈不好”。很明显,那是婉言相拒——以陈伯达当年的身份和心境,他是不敢直接拒绝的。叶永烈知道这一点,但要真正地打开采访之门,还需要下点工夫。叶永烈更知道这一点。要开始谈话了,怎么称呼才好?叫“伯达同志”,当然不合适。直呼“陈伯达”,他毕竟年长一辈。叫“陈先生”、“陈老师”?也很不恰当。叶永烈考虑再三,决定用“陈老”。一则符合中国人对年长者的习惯称谓,二则也传达了一定的亲切和尊敬之意。我们可以想见,陈伯达听到这一称呼,心里会很熨帖,起码,不会反感。

“陈老,我早在1958年就见过你1”

“哦,1958年,什么地方?”

叶永烈告诉他,1958年他正在北京大学上学。5月4日,北京大学六十周年校庆那天,陈伯达到校给全校师生作讲演。

“当时,你带着一个‘翻译’,他把你的闽南话译成普通话。我平生还是头一回遇上中国人向中国人作报告,要带‘翻译’1”

叶永烈说到这里,陈伯达哈哈大笑起来。

有了这一笑,初次见面的气氛轻松多了。陈伯达问叶永烈看没看过他写的关于孔子的文章。叶永烈说,看过。那是你到延安以后写的。主席还为你的文章写了3封信呢。陈伯达听了很满意。叶永烈趁机就问,“你是怎么成为主席秘书的?”……

有了成功的切入,谈话顺流而下。

在一次采访中,陈伯达提到他年轻时发表过一篇小说《寒夜》,一生中唯一的一篇,可惜手头没了。叶永烈记下了查找的线索,回到上海后,在上海图书馆一大堆都发黄了的报刊中找到了刊有那篇小说的杂志,送给了他。陈伯达本来患有严重的老年健忘症,第一天见的人第二天就忘了。因为这件事,他却记住了叶永烈。过了许多日子,叶永烈又进门时,他竟认了出来:“你是上海的叶永烈。我的《寒夜》还是你找来的。”

更深的切入带来了更多的回报。陈伯达不但敞开来谈,而且给他找资料,甚至把自己的一些手稿也给他看。连在秦城监狱交代的底稿都允许他复印,那全是一些重要历史问题的回忆录。

就在陈伯达逝世的前一星期——9月13日,他和叶永烈还整整谈了一个下午。那天他留在录音磁带的声音,成了他的最后的声音。陈伯达不是喜欢拍照的人。特别是失势以后,一直躲着镜头。那天下午,叶永烈提出要拍几张照片,他没有拒绝。那十几张彩照,成了他最后的照片。那天,叶永烈还请他题字。他写了《论语·述而》中一句话“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句题词,成了他对世人的“告别词”,也成了他的绝笔。

陈伯达从出狱到逝世,仅仅一年的时间。高龄,重病,心境郁闷,世事苍凉。在这重重缠绕中,他却友好地接纳了一个记者一次次的打扰。从而世上又多了一本不可多得的畅销书。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第一次采访成功的切入呢?

篮球场上,进攻队员在防守队员的重重拦防中,找到一个阻力最小的空隙,几步跨到篮下,那叫成功的切入。由于初次见面,或者由于所谈特别重大,记者也常常面临着被采访者心理上的重重拦防。你如果找不到那个最佳的切入点,不能尽快地接通情感的电路,也许不得不在他的内心世界外边徘徊,甚至最终都不得其入,怅然而归。

切入策略 篇12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

(一 )扬思维风帆 ,浩瀚殿堂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这里所提到的诱导,即是提问. 教育,并非单纯课本知识的灌输,填鸭教育的弊端早已显现. 小学数学课堂,当摒弃死寂沉沉的知识陈述模式,而应是通过有效提问,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循序渐诱,让学生进行一次思维的远航, 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海遨游的浩瀚殿堂. 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借此凸显, 我们正是要通过各种巧妙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一次饱含意义的思海遨游.

(二 )绽兴趣之花 ,弥漫欢笑

兴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也是无数年来教育工作者着力研究的重点. 学生缺乏兴趣,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则困难重重. 正如苹果之于牛顿、沸水之于瓦特,不乏科学家和各个领域的人才实现人生的重大成就,往往即源于最初的简单疑问. 教师的责任,就在于设置这种疑问,让学生借此产生兴趣与探索欲望,让传统严肃的数学课堂弥漫欢声笑语,而又高质高效. 有效提问,也恰是促进课堂质量提升的关键.

二、课堂提问的策略

作为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的成效直接关乎一节课的成功与否. 然而在当下教学中不少教师课堂的提问却是“低效”的,甚至不乏教师并未对提问引起重视,更多的是随意、散漫的问题. 在明确了有效提问课堂模式重要性的基础上,我们又应如何采用独具艺术的提问方式,切入数学课堂呢? 笔者总结以下几点:

(一 )不拘一格 ,多位思考

数学是一门“细活”,在具体运算过程中,往往一个步骤的差错就会导致运算结果的错误. 数学又是一门考究思维能力的学科,偏执一角,并不能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大胆放开思维,多位思考. 那么教师如何提问引导呢?

如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内容的教授过程中,学生刚接触这部分内容, 运算上更需细致认真. 教师不妨在课前抛出这样一个问题给大家:“同学们, 谁能告诉我,‘思维’像是一个什么‘东西’? ”在大家众说纷纭地讨论、发表看法后,教师再适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维”就像波浪,波浪可正可逆,它告诉我们,在正面思考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要从反面思考;波浪的推进是一种“瞻前”行进的同时,又“回溯”顾后的周期运动,它告诉我们,思考应当认真细致,不忘回头细思检查. 同学们恍然大悟,又对此比喻颇感兴趣,在这样的情景下,教师再开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内容的教学,相信他们也更容易细致认真、拓展思考. 在逐渐摆脱陈旧教学方式的今天,不拘一格的教学手段也正是当下所正需的.

(二 )设疑引导 ,质疑求知

疑问,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原动力,如何设疑提问激发兴趣呢? 我们不妨采用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如在“三角形”介绍这节内容当中,课堂开始之初,教师不妨这样提问:“同学们, 谁能告诉我, 三角形有什么特性呢? ”带着疑问,大家展开密切讨论后,自然也对三角形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日常生活中有接触和了解的同学,甚至能够直接道出稳定性的结果. 在学生明晰三角形稳定性等特性后,我们紧接着提问:“那么同学们能够说说三角形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吗? ”金字塔、屋顶、工地上的框架……随着学生的讨论,生活中三角形的诸多实际应用呈现出来,同学们发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其实无处不在,自有一种身边事物的亲切. 此时引入本节课堂的具体内容, 学习了解三角形必然事半功倍.

(三 )着眼兴趣 ,立象尽意

庄子有言:“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 ”这在数学教学中同样适用. 较之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逻辑思维能力较弱. 较之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 他们更加亲近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 因此,教师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应当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兴趣所在, 不妨设置出一些饱含趣意的情景,从感官上给学生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呈现,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教学工作自也更加容易.

如在“分类统计”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直接出示例题并让学生分类,少数学生虽可勉强分类,更多的孩子却是不知所云,不知所措. 如此,我们可进行一个情景描述,在一个动物王国中, 长颈鹿厨师要给其他动物运动员们准备食物,大家能帮长颈鹿厨师区分一下来了几种动物, 分别有几只吗? 在设置的情景问题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学习质量也有明显提升.

(四 )循序渐进 ,分层迈进

低年级学生尚没有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独力解决一个较难问题尚有困难. 因此, 教师在问题设置时应当予以拆分分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难题.

如有这样一题:围绕学生操场跑一圈是500米,小月跑两圈,一共跑了多少米? 小敏还差100米就满一圈,小敏一共跑了多少米? 不少孩子在读完这个题目后都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年幼的他们尚没有一圈、两圈的观念和经验,独力解决往往摸不着头脑. 因此,教师在问题设置时不妨如此分层迈进:1跑两圈是什么意思? 2小敏跑满一圈了吗? 3还差100米就满一圈是什么意思? 拆分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对题意了解得更加深刻,自然就能完成这个题目,从而收获更多的成就感.

(五 )艺术留白 ,思维空间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就某种程度而言,儿童是受本能驱使的,面临不同的环境,他们好奇并渴望认识、了解. 在当下课堂中,部分教师问题的设置较为简单,缺乏思维空间,学生不经思考则可轻易作答,如此课堂,看似热闹非凡,学生思维却并未得到真正的锻炼. 当此境况,教师不妨如艺术作画一般,在问题的设置上,适当“留白”,给学生一些拓展思维的空间,如此,学生需要深思熟虑方能收获知识,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思维能力亦有较好锻炼.

三、结语

在教学创新改革的今天,各种教学方式层出不穷,教师教学应当不拘一格,把握学生兴趣、课堂节奏,设置有效问题、适宜情景,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显然绝非仅仅需要关注这几个方面,学生兴趣的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能力的培养等等方面均需要我们的关注. 教育工作者唯有在不断探索中寻求适应全新教育形势,适用于学生的全新教学方式方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也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全力倡导创新教学的今天,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探索的要点.如果说,提问为创新之始,那么,有效提问则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窗户.较之于语文等科目,数学课堂相对较为枯燥.而较之于年长的学生,小学生个性又颇为好动且更具好奇心.当此境况,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用独具艺术的手段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则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激活课堂的重要途径.本文笔者立足自身多年执教经验,就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做简单论述,以期于小学数学具体教学工作有借鉴、指导意义.

上一篇:结构振动控制下一篇:胃溃疡伴抑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