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感受论文

2024-12-05

教学感受论文(精选12篇)

教学感受论文 篇1

英语学习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有着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不可替代的语言学习地位。小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和实施相对晚些, 并且其教学模式和其他阶段有所不同, 因此, 探索出一条适合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之路十分重要, 英语学习既轻松, 又重要, 但如何达到在轻松中能提高学习效率就需要教师认真对待了。

一、如何开展快乐学习教学

1. 兴趣是快乐学习的基础。

要让孩子快乐地学习英语, 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觉得这种学习不是负担。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途径就是将学习融入各种轻松的活动中, 给孩子设置学习情景, 让孩子发挥想象力并参与到实践中, 达到训练目标。在活动中, 使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发现知识要点, 并轻松学到语言知识。通常, 小学英语有外教和助教, 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语言环境中与外教和助教自由沟通, 快乐练习, 这就是一种兴趣培养。幼儿学习英语, 不能仅仅从知识入手, 还需要依据学生个性等多层次给予刺激和引导, 达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目的。

2. 师生情感互动。

爱是教育的情感工具, 也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爱是具有相互感染力的, 爱可以增进学生产生学习情感, 掌握语言, 形成能力。作为小学英语教师, 要把更多的爱投入到教学之中, 通过目光、肢体、表情语言传递给学生。首先老师要细心, 要善于关心、爱护学生, 了解他们的基本状况和学习需求。在课堂上要多激励, 少批评, 让他们大胆发言。要善于与学生交流, 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当然, 当学生出现不良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不对时, 教师不能听之任之, 要讲究方式地给他们提出来, 让它们感到表扬是出于爱护他们。

3. 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但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不是很高, 其实, 这是孩子的现实情况, 千万不能打击。遇到这种情况, 不论学生答对答错都要及时表扬, 再更正答案。因为老师的表扬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让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 体验到成就感。深刻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自由发挥, 体现语言的自然性, 敢用英语互相交流, 积极发言, 大胆思维, 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 而且还能增强学生性格健康成长, 获益终生。

二、快乐教学的实施方式

1. 利用游戏, 寓教于乐。

兴趣是学生认识的需要, 也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只有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学好英语, 相反, 产生厌烦情绪, 学生就很难进入好的状态了。玩是小学生的天性, 教师要在教学中添加游戏环节, 让学生以玩为学, 学中有玩。新教材的编排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游戏活动, 比如少儿歌曲、才艺、猜谜、演讲等, 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此外, 教师也可以随机利用一些很简单但实用的游戏项目。比如, 在教学中让同桌之间配合记忆单词, 模仿动作, 等等。还可以进行一些群体活动, 如捉迷藏、击鼓传花、猜单词等, 既可以提高兴趣度, 又能生动传授知识。

2. 展示个性, 激发学习热情。

人人都有表现欲望, 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这种心理, 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 背单词, 教师可以让背诵熟练的学生先背, 这样的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能激励其继续保持好的状态, 对其他学生也是一个鞭策。还有, 游戏时不要打断学生的即兴发挥, 这样可以保持学生的兴趣度, 也能让学生对创新有信心。另外, 教师可以专门创建一个学生发挥个性的“阵地”, 比如, 学生作品展览、作业展示台, 等等。

3. 利用多媒体, 搭建快乐教学的平台。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多媒体的采用已经很普遍,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幻灯机、录像机等辅助工具, 创设情境, 营造学习氛围。但如何利用好多媒体, 也是很科学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情况下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 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打破这种僵局, 让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如可以把抽象的单词、句型设计成情景, 通过图片、视频进行组合, 使学习过程图文并茂。例如可以通过播放动画, 模拟情景对话,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 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语言, 提高学习效果。

4. 以活动课形式强化快乐教学内容。

语言注重练习, 尤其是生活中的实践, 如果把学习完全禁锢在课堂, 这样的英语教学注定是失败的, 更无兴趣可言。小学生天性活泼, 从生理和心理角度都支持小学英语课要多搞活动。活动课的形式可以是课堂专题, 在教室里就能进行, 只是学习内容要紧扣一个主题, 形式要灵活, 主题要有趣, 也可以拓展到教室外面, 比如搞一次公益活动、一次郊游、一次参观, 等等。不管是哪种形式, 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课的主旨思想和有效控制活动课的局面。首先, 活动课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英语, 决不能变成一次开心活动, 因为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 很容易偏离主题。

总之, 快乐学习的方式很多, 适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却需要科学设计, 有效拿捏, 这需要教学工作者进行长期探索和实践。

教学感受论文 篇2

——诗歌单元教学有感

高一语文组 张力争

在近来诗歌教学中对诗歌感受颇多,很想在诵读经典中感受诗歌的神韵,体会其中孕育的精神。在品读中让我意识到小诗歌呈现大文章的丰富多彩,于是我有了一诗一幅景,一诗一段情,一诗一生事的认识与感慨。

诗歌借景抒情是常见的手法,于是对景的描写是诗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我们不难想到一位诗人——王维,诗仙李白对他有这样的褒誉“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王维诗歌对景展示的丰富性。我们来随意审视他的一首诗,看他诗画的神合。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让我们品读过后都有一种“一诗一画处处景”的感觉。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亡词,是为悼念妻子王弗去世十周年而作。生死阔别,本词的时间跨度达二十年。上阕写死别十年,一直对亡妻铭记在心,但亡妻若能见到自己,也会认不出来,因我过于衰老。于是由悼亡到自伤,哀婉凄凉。“尘满面”道尽十年辗转尘世,历尽坎坷和创伤。下阕记梦,兼写生前死后。“小轩窗,正梳妆”,既是十年夫妻生活的回忆,又是梦境。“相顾无言”二句,状写今日失意、哀苦无处诉的情怀。具体真实,生动传神。全篇采用白描手法,朴素自素,字字句句流露出深沉的感情。读完该词让我们不禁谈言苏轼对亡妻的无限追忆与缅怀之情何等的深刻,何等的绵长,一段段情愫孕育于字里行间。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诗中,他自己概括了自己的一生:在苏轼的一生中,政坛上大起大落,落差令常人难以想象,十几年的贬谪生活是他生命中的主题,一生漂泊,暮年投荒,他经受了无数的磨难。然而他仍然能够用诙谐的语言总结自己,足见坡公胸襟之坦荡。其中“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句,即是自嘲也是自我肯定,贬谪在这三州期间是他政治上最为失败,生活上遭受苦难最多的时期,却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更是他人生精神升华到极致对人生意义哲思体会最为深刻的时期。正是因为这个时期才成全了苏轼,成全了一种伟大的人格,一种进退自如,超然人生的文人士大夫的最高精神境界。

感受高考阅卷 反思作文教学 篇3

造成高考作文的保守、死气沉沉的现象,究其原因:①作文教学没有夯实基础,对传统的“听说读写思”似乎有了错误的理解,只强调其中的“写”,对“听说读思”有了本能的抗拒。②老师们教作文的教学方式也贯彻着“稳妥”的方针,套题目,仿例子,抄名人事迹,背名言名句,写排比句喊口号,制造能“一文多用”,天下通吃的“万能作文”。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如果在一线的语文老师头脑中成为固定的作文教学思维,长期下去,必然会限制学生自由思想的发挥,空洞无物的应试作文成为必然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怎样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呢?

一.重视创设“听说”训练的情景,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语文教学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无疑是正确的。而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却是万万不应该的。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解释“语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是语文。”作文训练历来强调“吾手写吾心”,“吾心”就是心中所想的东西,所想的东西表达的形式最快就是“说”。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文章未必天天写,书报也未必天天看,而没有能离开听和说的。如果能做到“听而能知事明理,说而能出口成章”,那学生要达到“写而能通畅合度”的效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的学生大多不善言谈,不少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中羞于开口、词不达意,只会脸红脖子粗,话到嘴边舌头打卷,声音打颤,甚至嗓子发干,只张嘴却发不出声音来。这样的学生,拿起笔来,能写出好文章吗?而我们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又有多少让学生讲说的机会呢?所以说,语文老师要重视创设更多的“听说”训练情景,把原本羞于言辞、没有言辞的学生训练为敢说、会说、说好、说得精彩的人。也就是说,把讲说作为切入点,通过讲说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学生的写作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强化非功利性阅读,为写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读和写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关系,就像人体摄取营养,储存能量那样。读是积累,写是抒发,厚积才能薄发。

那么又该怎样读呢?我认为应弱化功利性阅读,强化欣赏性阅读。现在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很多同学阅读的功利性太强,感性的阅读太少了。大多数都是看了题目,然后到文章中直接去寻找答案,根本没有什么阅读,谈何感觉?或者这篇文章我可以借鉴它的开头与结尾,或者可以把事例或名句抄下来留作他用。而这种种做法割裂了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割裂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少了一种整体感知,少了许多许多我们本应思考得很深刻的东西。久而久之,学生对阅读又多了反感,从而读写的能力都得不到提高。而有些同学把阅读纯粹作为一种消遣,不思考、不探究,只是消磨时间而已。

真正抛弃功利心去阅读就现实的形势不可能,但作为老师,还是要强调非功利性的阅读,让学生真正地用心读完一篇文章后,有了感悟,产生了共鸣,便同时会欣赏作品的语言,不由自主地去探索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去借鉴其相应的写作技巧、写作经验。同时还积累了语言,积累了素材,还解决了写作思路、写作方法的问题。

三.加强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写作的思辨能力。

优秀的作文应该是理性的构思,感性的表达。我们说要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不但是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还要培养他们理性的思维。思想素养是为文的重要因素,高人就高在思想,表现在构思立意就是与众不同。而我们的考生,对很多问题上,还停留在肤浅的认识水平上,不是“一厢情愿”的肯定赞美,就是“愤世嫉俗”的否定抨击,鲜有深刻的理性思辩。

世界并不是只有黑与白,事情也不是只有对与错,人也并非是好与坏。一个圆,有人看来是一轮红日,有人看来是一轮满月,有人看来是一个封闭不与外界沟通的思想,有人看来是一个永远走不出的迷宫。多样的人,多样的思维,多样的答案,无限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如此丰富多姿的世界。只有多角度思考才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立体地认识事物,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拓展思想的广度,提高思想的深度。多角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教育者要革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在指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对历史、对人生、对身边的人和事、对处于飞速发展的社会更多的认识,大胆的质疑;启示学生不能人云亦云,只有不断思考不断实践才能不断发现,不断提高。

没有大量具有丰富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语文读物的熏陶,没有生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只靠几篇样板文章的学习,是培养不出学生高水平的写作能力的。

感受思维升华小学作文教学 篇4

一、如何感受生活

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丰富多彩,有紧张的课堂、轻松的游戏、课外的爱好、精美的板报、激烈的角逐。而让学生去感受,是写出新意的关键。如“扳手腕”,让学生在座位上尝试,教师要善于找出显著特征的同学,让其到讲台上表演,指导学生观察“交战”双方的准备,拼搏时的面部表情、体态、神色、动作及观众气氛,并让学生议论比赛的精妙处、动情点,即可作文。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详细具体、新颖别致、生动感人。

家庭生活是学生成长的环境,经历之事,记忆犹深,回忆再现,别有情趣。如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等细节有印象,刻画有话说,才能在表达中展现生活画面,表述中有事物闪光点。社会生活,取材范围广,凡是学校家庭之外的一切活动,均属于社会生活。如坐车、买菜、购物,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均可进行片段、场面的表白。

富翁写不出饿文章。这句话道出了真谛,写文章要经历事物、感受事物,可以先让学生按每学期要求自行拟写作计划,这样就可以熟知要写的内容,克服题目陌生、要材没材的弊端,可以课外聚集讨论,深入生活细致观察,借鉴课外读物。这样偶遇素材,触及作题。如我班一位学生,知道作文要写“动物及植物”一题,于是对父母饲养的金鱼勤于观察,作好记录,发现金鱼闷游与天气阴晴变化有关系,在作文时,因为事前拥有熟悉的题目及观察事物新发现,拿起笔来,要写什么有什么,不会索道枯肠,为之而苦恼,在兴趣中挖掘主题,在愉快中写作。写起来得心应手,写什么像什么,刻画入微,撰写的科普文《金鱼与气象》参加全国青少年“我们爱科学”读书活动并作文大奖赛获一等奖。

二、如何感受自然

自然是人类生依赖的环境, 自然变化无穷无尽,自然发展有其内在规律,自然蕴育美。感受自然,必须在教师指导下,从生物物候、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天文地理等方面去感受。如写“秋天”,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自然,总体观察景物特征,如叶色、果实、景致、气候、心情等,秋天给人感觉是成熟、萧条,还是五彩缤纷、推陈出新?根据需要确定中心、取舍材料、工笔重彩、进行描摹。感受生活,感受自然,观察是基础,是完成写新意的重要途径,是展示创造力思维的前奏曲。

三、如何感受自己

自己的感受是最真切的、是最闪光的、是一刹那的、是最动情的,作生活的有心人,谈自己感受。如:当你走上领奖台时,心理是如何想的;当我看到他人领奖是,心中如何触动;当风雪载途母亲替我送衣时,心中是否惭愧、内疚、感激,可用日记随时记载,积累点滴,汇成思想火花。如一位同学在感悟青春时,看到“j”这个字母写到:青春是一把锋刃的箭,只要有理想和智慧,通往人生灿烂的峰巅,必然会畅通无阻。看到“S”时,青春是一条弯曲的幽径,在山穷水尽时,只有坚持不懈,一定回柳暗花明。这就是具象思维类比,富有新意的感受。

四、如何感受书本

书本是前人智慧的化身,《师生情》《大海的歌》等课文中都有典型的连续结构段,教师在学生读懂段的情况下,可安排仿写训练,如紧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洗手帕》《大扫除》《升旗》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学生先想好这段话要写的内容,接着安排好顺序,明确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层要写具体,写好还要检查,每一层次意思前后是否连得上,有毛病的要加以修改。还有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使学生懂得同时介绍事物几个方面的时候,可采用并列结构段。可指导学生练习写《校园一角》《美丽的花园》等片断,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深对这种结构段的认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生初学写作时,引导学生读中学写,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热爱写作。

唱歌教学感受 篇5

教师外出学习交流汇报会

——唱歌教学的感受

今天我的感受有两点:外出学习的感受;学习归来对我课堂教学的指导。

一、参加“全国中小学课堂唱歌教学展示与研讨会”的感受。在2009年11月24——27日,我非常有幸去沈阳参加了“全国中小学课堂唱歌教学展示与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多名音乐教研员、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了这次学习。此次会议在音乐教研员王英昌指挥下,在场全体音乐教师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拉开帷幕。这次学习中来自二十四个省、自治区的二十四为音乐教师带来的二十四节课给予我的不单是多样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我思想认识上的转变和理论指导上的提高。

感受一:每节课都让我眼前一亮,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这充分体现了教无定法,无论再好的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如安徽选送的《我是少年阿凡提》一课,执教的是一位安徽的吴思源男教师,他上课语言幽默风趣,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融歌曲、游戏、器乐制作及情境表演于一体,让学生既有参与的热情,又有享受音乐的快乐,同时又感受了新疆歌曲的风格特点。感受二:课堂的一切设计、方法和活动都应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为目的,不应以“花”为目的。要引导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学会最难的知识。

哈尔滨选送的张洪宇老师青春活泼,笑容甜美。她以动作辅助引导低年级学生正确理解、表现教学内容,结合鄂伦春族是以骑马、狩猎为主的少数民族特点,设计了“骑马”的动作,贯穿整节课,使学生很快的把握住了歌曲豪放、热情的特点,唱出了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整节课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开展,做到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感受三:音乐课要让学生充分的去聆听、感受,然后再用自己的声音、动作等表现出来。

如湖南的毛娇丽老师上的《欢乐颂》,教师在教唱之前安排了多次聆听活动,学生在聆听中进教室,在聆听中学习歌词,聆听教师的范唱和爱乐团的合唱等等。通过充分的聆听后,学生的学习不知不觉就变得轻松、自如了。上海市音乐教研员、国家特级音乐教师刘德昌老师就着重强调了“学习音乐,重在聆听。音乐是在反复聆听中得到感受,得到诠释。”他提醒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当中不要怕“让学生反复聆听”,因为学生的学习具有间断性的特点,聆听能让学生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这位湖南教师还具备扎实的唱歌技巧,她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唱法个性的演唱,表达不同的情绪和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很好的范唱出了雄壮版、抒情版和欢快版的《欢乐颂》。

感受四:音乐课要深入的挖掘教材,努力让音乐课与生活相联系。江西的《乃呦乃》是一首民族音乐的典型教材,执教教师是江西的杨玮亲自去过凤凰旅游,了解了土家文化,亲历了土家摆手舞,对教材有了深刻的认识。她用本土的瓷器——碗筷做为乐器为歌曲伴奏。通过让学生尝试用筷子敲打碗,在体验声音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探索和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音乐。

最让我不虚此行的是有幸听了刘德昌老师的点评。他是一位一线的音乐教师,结合他的实践经验帮助我们找到并解决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起到了切实有效的指导作用。他幽默风趣的模仿比赛教师们的语言和动作,指出他们的缺点不足,再做出明确清晰的意见指导,他真正做到了点评的实效性,给予了我实质性的帮助。听了他的点评使我对音乐教育有了新的认识,看清了音乐教育应该确立的目标和方向。

通过这次的学习,总结一点:要想上好课,教好学生,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技能技巧和专业素质。在这次学习中,我感慨万分,既是对这次学习的收获感到高兴,也对自己身上肩负的重担感到不安。我只能把压力转化成动力,首先要坚持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多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新方法,多思考,多钻研,多磨练,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二、对我教育教学的指导。

记得2008年6月30日参加的《东北三省第四届新课程音乐教学观摩与交流大会》时,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会长吴斌提出:“希望看到朴实、有效、高质量的音乐教学,回归音乐的本位。”离2009年11月份的学习时隔一年时间,经过一年的沉淀,我也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这次学习对我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我总结出以下的几方面:

1、音乐教学要有简朴有效的教学设计。

音乐教师在设计教案时,不要被教学方法所困惑,也不要被教育学的一些理念所束缚。记得我刚刚上班的时候,教学设计中总是想设计一些精彩的地方,觉得这样的课才出彩,才是好课。现在一想,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教学设计要为教学服务,“教”离开了“学”就是种子离开了土壤,失去了生机。

现在回想起学习中听到的24节音乐课,好像都记得不太清晰,但又是那么明了。每一节课都是那样的清新淡雅,不浮夸,简约而不简单。每一节课的设计都觉得恰到好处,没有看到细腻的处理,没有板块的罗列,只有无痕高效的教学。

2、音乐教学要用有效地方法。

什么是有效的方法?我觉得教学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用孩子感兴趣的方法就是有效的方法。教师在上课时不要片面的强调歌唱的姿势、上课的纪律等,只要讲究方法,就会事半功倍。我在《奇妙的节奏》一课中,开始上课之前利用一分钟的时间,寻找坐姿端正的孩子,然后坐在他的身边,还不忘了说上一句:“老师最喜欢坐的端正的好孩子。”结果一节课下来,我都再也没整顿过纪律。

在低年级教学中,一年级的孩子还不太适应学校的生活。为了不让学生上课的时候溜号,我就想到用一个小计策,宣布老师有个坏毛病,如果没有人关注我,我就觉得没意思了,老师就会悄悄地溜走。一下子,孩子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我的身上,没有一个学生上课走神。

在歌曲教学中,我尝试过很多方法,听唱法、模唱法等等,效果都不是很好。我尝试用听单音弹奏旋律三遍的方法,第一遍静静地听,第二遍在心里默唱,第三遍大声唱出来,结果学生唱得特别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课堂纪律也好了很多,这真是以外的收获。

3、音乐课堂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

高质量的教学,就是要深挖音乐教材,在音乐课堂中不间断的传递各种音乐信息。怎样上好音乐课?就含在教和学中。音乐课要形象,生动,最重要的是耳朵的聆听。“学习音乐不怕重复”。一首歌曲听上100遍,自然就会唱了;一首乐曲听上1000遍,自然就好听了。

我觉得音乐课中歌曲一遍又一遍的演唱过程正是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过程。每一次的演唱实际上是对歌曲的再创造,只有一遍遍的创造,才能完成对教材的深度理解。

4、音乐教学需要高效的提问。

在课堂中我们常常听到老师说:“喜不喜欢?”“好不好听?”之类的提问。实际上是一种无效的提问。我们的课堂提问要简单,有效率。在一节课中,学生对一首短小的歌曲有时要听上10多遍,甚至是几十遍也不觉得厌烦,这都取决于教师一次次的高效提问。如《其多列》歌曲教学中,教学的重难点是感受四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和记忆三段的歌词。我在教学中,初听时要求学生静静地聆听,整体感受音乐;二次听时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用动作感受四二拍子的强弱规律;三次听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四二拍子强弱规律的律动;四次听时要求学生感受歌词的内容;五次听时要求学生记忆第一段的歌词…… 没有一位学生觉得听的次数多反感了,反而觉得好听没听够。

高效的提问还要运用在课件中。记得一次我运用多媒体上课时,一位老师提出没明白其中一段视频的作用。这让我想到了,在出示课件前,一定要提出相关的问题要求,要让学生有目的的看课件,这要课件才能实现作用,课堂效果才会更好。

5、精彩的音乐课堂离不来教师的勤学、善思。

外出的学习机会多了,并不一定就具备了较高的教学水平。别人的课堂教学是学不来的;也不是所有好的东西都适合自己。只有把知识融会贯通,精心揣摩,才能变成自己的至宝,才能收放自如。

6、音乐课堂要留给学生空白。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的,满堂灌已不是现在教学的要求,在精彩之余,要留给学生一点自由的空间。在课堂中,教师要舍得放手,留给学生展示和创造的天地;要把课堂留给学生,精彩的课堂需要时间,需要等待。坚持做下去,学生往往会还一个惊喜给你。

上一节好课的方法有很多,但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与自信心,要让学生真正的快乐起来。

浅谈感受性阅读教学 篇6

因此,展开阅读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将阅读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直接去面对、去阅读、去感受、去体会、去学习语言。

如何使感受性阅读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呢?

准确把握文本的重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教师只有在自己进行准确的解读之后,才能引领学生正确地走入文本,在学生与文本间架起一座桥梁,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对文本成功进行解读,那就无法与学生一起“入乎其内”,无法接近文本,融入文本,体会文本中包含的万千情致。

很多老师在解读《掌声》这篇文章时,头脑中都会浮现出一位可怜的小女孩形象。于是,有一节课的课堂上回荡着的是哀戚的音乐和凄凉的气氛,学生们沉浸在英子的痛苦中难以自拔,把英子内心的痛苦放大了岂止一百倍,教师和学生都很感动。但是,细回想,这位教师对文本的定位取向是否出现了偏差?本文仅仅只是要学生去同情英子吗?我们是要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视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另一位老师的设计简练清晰:

初读全文,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后,首先读全文,划划找找:“掌声”在文章响起了几次?然后联系上下文,找一找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响起的?在这这掌声中,我们仿佛听见了同学们在说什么?最后课件出示一些残疾人的例子,并发问:你愿意把掌声送给谁?你要对他说什么?你曾经收到过别人的掌声吗?心情怎么样?

两位老师的设计有些相似,但是对于文本重心的把握却不一样。第一位教师更关注英子这个主人公,设计虽精致,却切入不了文本的基点。阅读就是对话,就是理解,就是与阅读对象的思维碰撞和交流,当老师的教学设计出现了指向性的偏差时,这个阅读的过程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方向。而第二位教师的设计更关注“掌声”,以掌声切入,以掌声收尾,条理清楚,重点明确,中心突出,把握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鼓励”这一文本蕴含。

阶梯推进感受的层次

叶圣陶曾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像嚼口香糖那样反复品味词句,把握词句在语境中的语义,按儿童语言感受的特点慢慢地把文字转化成有声有色的事、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感人肺腑的情,品出个中情味和意蕴。这个过程形同梯阶,回旋往复,层层推进,一次次撞击学生的心灵,一次次进发出更为强烈的体验与共鸣。

《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孙龙老师执教时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层:他的主人可能是谁?这里曾经有过哪些摆设?现在呢?

第二层:“极其简单”到底有多简单?

第三层:这里应该有些什么摆设?

第四层:现在呢?你说极其简单,简单吗?简单的是陈设,不简单的是……?

首先通过想象这“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曾经有过些什么,引发学生的无限遐想,通过对于“清朝摄政王载亨”的简介让学生了解这宫殿曾经多么富丽堂皇。接着回读课文,学生读出了“极其简单”,一个总理的办公室怎么能如此简单呢?“这里还应该有哪些摆设?”无论怎样的摆设都是理所应当的啊。可是这儿却“极其简单”!通过这巧妙的阶梯式的教学设计,抓住几个关键性词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加上教师的几次追问,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层层深入,周总理那艰苦朴素、忧国忧民的形象跃然纸上,从字里行间蹦入了学生的心房。

有效选择感受的策略

1.在语义比较中感受

一般来说作者选择自认为最准确、最生动、表达效果最好的词语和句子,从而创造出美的言语,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那么,读者就也就可以通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去体会言语的表达效果,感受语言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比照词语和句子的差异引导学生获得对语言的深刻感受。

2.在想象体验中感受

要体验蕴含在文本中的感情,必须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在脑海里形成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栩栩如生的立体画面。比如“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让学生想想,此时蒙古族人民和客人之间会说些什么呢?放飞学生的思绪,就可以在笔尖、口头流泻下他们最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3.在含情朗读中感受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请你美美地读一读”“把某某的语气读出来”这类隔靴搔痒的引导,而学生的朗读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读不到课文的意境里面去。这样的朗读,情感是缺失的,心灵是空泛的,“有感情地朗读”变成了一句空话。要使学生达到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还需要教师切实的引导。

注重情景教学,感受音乐之美 篇7

一、创设问题情景, 巧妙导入新课

对于小学学生来说, 音乐很抽象, 需要老师激发想象, 老师讲得太多, 会限制学生的主动思维, 讲得太少, 学生又摸不着头脑, 老师不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把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学生,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力性, 获得感性的体验, 并在此基础上巧妙地导入新课, 让学生既不突然又不陌生地接受新知识, 愉悦地进入新课学习。

例如教唱《嘎嘎小鸭子》时, 笔者创设问题情境, 先问学生:“小朋友们, 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师:“你们会模仿哪些小动物的叫声?”生1:“大公鸡‘喔喔喔’。”生2:“小花猫‘喵喵喵’。”生3:“狗狗‘汪汪汪’, 鸟儿‘唧唧唧’。”……师:“很好 , 小朋友们学得都很像 , 今天我们来模仿小鸭子 , 好不好? ”生:“好。”话音刚落, 几个好动的小朋友已经模仿起摇摇摆摆的小鸭子来了, 嘴里还不停地“嘎嘎嘎”叫着, 这样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中。

这种运用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让学生随着老师的引导性提问, 积极思考, 发挥想象, 既活跃了他们的思维, 又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进入新课学习, 不觉得音乐很抽象, 也不会因为无所适从而无法开展音乐教学。

二、布置课堂情景, 营造艺术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布置课堂情景, 让课堂环境充满音乐的美感, 学生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中, 感染美的气息, 激起学生对艺术的向往,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上音乐课时, 教室墙壁可挂些音乐图片, 黑板上画一些动漫画, 多媒体播放一些优雅画面, 营造艺术气氛。

例如教唱《过新年》这首歌曲时, 我和学生一起布置课堂。学生回忆着自己家过年时的情景, 有的在门上挂大红灯笼, 有的在窗户上贴窗花, 有的换上新衣服, 扎上大红花, 搬来锣鼓, 打击乐器, 教室里一派节日气息。当喜庆的《过新年》音乐响起时, 学生尽情地歌唱, 有的翩翩起舞, 扭起了秧歌, 有的敲锣打鼓, 渲染气氛, 在情景交融中感受着音乐的艺术魅力。

拥有艺术氛围的课堂情景, 愉悦着学生的身心, 使他们渴望学习, 乐于表演, 从而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 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堂情景不由自主地启发学生用感情唱歌, 在表演中移入情感, 从中感受音乐表现的意境, 体验音乐的美感。

三、设计舞台情景, 激发表演欲望

音乐美靠表演发挥出来, 也就是说把乐曲感转变成具体动作、节奏和声音。在美妙的韵律中, 学生或唱或舞, 在表演中体验和抒发情感, 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自然美。要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 老师必须精心设计舞台情景, 如灯光音响、打击乐器、舞美服饰等, 让学生一看到这些就感兴趣, 跃跃欲试争相上台表演。

例如教学《雪花飞舞》这首曲子时, 根据冬天的情景设计舞台, 背景是银装素裹, 雪花飘飘的大幅画图, 灯光幽暗衬托雪景, 音响优雅地放着乐曲, 配上打击乐器的节奏声, 此时让孩子们上台表演, 根据歌词大意设计肢体动作, 他们的灵性和表演欲望在这样的舞台情景下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一个人领唱 , 其他人伴 舞 , 边歌边舞 , 用自己的 动作表演 雪花的飘落。 有的学生用旋转的舞姿表达雪花的飞舞, 有的学生用小碎步表示雪花缓缓落下, 还有的学生用手捧着雪花, 生怕它化了……学生舒情地唱着, 优美地跳着 , 充分展示 了自己的表 演能力 , 培养了学 生的团队 合作精神 , 在音乐的 律动、表演中投入情感, 开发潜能, 同时尽情地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快感。

优美的舞台情景设计, 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表演的意境中, 想象着冬天大雪纷飞的情景, 思维得到有效发散。舞台表演一方面施展了学生的音乐表演才能, 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培养了他们优雅的个性,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

四、多媒体展示情景, 增强音乐动感效果

在科技高速的发展, 绝大多数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开始电脑联网, 加之生活中的影视、广播等不少领域都极大地扩展我们接收音乐信息的量, 感受多种音乐风格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多媒体的动感画面深受学生喜爱, 它让学生置身音乐的意境中, 迅速调动学生情绪, 促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美的启迪,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例如教学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时, 我借助多媒体播放草原情景, 一幅幅动感的画面让学生仿佛来到草原, 亲身体会草原的辽阔, 看到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服装亮丽的游牧民族, 领略草原的风光, 了解草原民族的风土人情。随着《草原就是我的家》音乐的响起, 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动情地歌唱, 尽情地用歌声展现家乡的美丽, 表达热爱家乡的心情, 不时还模仿骑马、甩鞭的动作。

多媒体的动感情景, 让抽象的介绍具体化, 枯燥的描述形象化。在这种生动形象的背景感染下, 学生不知不觉地理解牢记歌词, 全身心地融入歌曲的意境中, 大大增强学生的表现欲, 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 增强音乐课堂的动感效果。

创设教学情景,感受化学真知 篇8

利用新闻热点设计教学情景使教学内容具有实效性, 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价值。

如在《氯气》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2004年重庆市江北区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露并发生爆炸的事件, 有七人在大爆炸中死亡, 三人受伤。记者在现场看到,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黄绿色气体, 消防人员将氯气罐通过铁管将氯气排到水池中, 并注入碱水。 (图片展示)

情景开发:

1、通过新闻质料归纳氯气的物理性质

2、消防人员的处理方法是利用了氯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3、如果你在现场, 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自己。

二、以实物展示展开情景

实物展示使抽象变地具体,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也交给了学生由已知探寻未知的科学思想。

如在《化学平衡》的教学中, 关键让学生理解动态平衡的特点。情景创设:

展示事先备好的实物:两个同等型号的气球, 一个充气胀大, 一个没充气。两气球的气球口分别与一根橡胶软管的两端相连, 软管中间有一止水夹, 避免气流相同。打开止水夹, 可以观察到大气球变小, 小气球变大, 最后二者等大。

情景开发:

1、气流的流向以及速度的变化。

2、最后达到的状态是静止的还是动态的?

三、以学生活动融入情景

学生的活动或表演, 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动手能力。

如在《甲烷》一节中, 对甲烷的结构的认知很重要。情景创设:

给学生分发橡胶泥和火柴, 要求学生以橡胶泥为中心碳原子, 以火柴头为氢原子, 火柴梗为碳氢化学键, 自己动手, 组建出甲烷分子。并提示学生甲烷的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情景开发:

1、甲烷的空间结构是什么?

2、在甲烷分子中顶多有几个原子共面?

3、甲烷的结构对其化学性质有什么影响?

四、以化学史事拓宽情景

巧用化学文化或与化学有关的历史故事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开展情景教学很容易调动学习的积极情绪。

如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情景创设: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一百多年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的元素被不断地发现。到1896年, 人们已经知道63种元素, 人们尝试用各种方法整理和概括这些元素。当时的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用63张卡片分别记录了63种元素的名称、原子量、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主要性质。他试着依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顺序, 将卡片排成几行, 再将各行中元素性质相似的元素上下对齐。这就是最早的元素周期表。

情景开发:

1、门捷列夫是依据什么对元素进行横向和纵向排列的?

2、仔细观察现在的元素周期表, 有哪些周期性的变化?

3、对现有的元素可以从哪些角度对其分类?

五、以生活事例营造情景

理论与实际相渗透的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求知欲, 使很多难学的内容变得容易了许多。

如在讲“胶体聚沉”时的情景创设:

“为什么一支钢笔如果用两种墨水就会书写不畅?”

“蒸鸡蛋时, 为什么鸡蛋跟水混合搅拌时必须加适量的盐?”

“做豆腐时, 为什么要加一些石膏或卤水”等问题。

情景开发:

1、胶体聚沉的原因有哪些?

2、常用的胶体聚沉的方法是什么?

六、借学生已有知识引入情景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有更广博的视野,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突破教学难点, 为后继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物质的量”的概念理解难度比较大, 为了让学生能快速对“物质的量”有直观而形象的认识, 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引课时的教学情景:

老师设问:怎么用直尺量出一张纸的厚度?

学生讨论后回答:把很多张纸叠起来量出总厚度再除以纸的张数。

老师追问:怎么用天平称量一粒米的重量?

马上有学生回答:先称出一把米的重量再除以米的粒数。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肯定和赞扬后又问:怎么用天平称量一个水分子的重量?

可能有学生不假思索就说:先称出一杯水的重量再除以水分子个数。

老师马上追问:水的分子个数能一个个数出来吗?

学生知道分子个数不可数, 那怎么办?学生的兴趣提高了, 急切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老师讲解:对于所有的物质, 宏观质量可以称, 而微观粒子个数却不可数,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找到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个数的桥梁, 这就是 (板书) “物质的量”。

情景开发:

1、“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作用。

2、“物质的量”的表示含义及适用范围。

创新课堂教学,感受音乐魅力 篇9

一、创新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创新是新课改一直强调的内容。教学没有创新,课堂只会越发沉闷,学生毫无激情,教师应付任务,课堂犹如一潭死水。特别是在导入环节,如果教师不注重创新元素的融入,那么很可能会影响到后续教学。那么,什么样的导入才能吸引学生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以图、声、文等方式,渲染学习氛围,将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动起来。例如:在学习高中音乐《独特的民族风》这一课时,教师以新颖的方式导入新课学习,达到激趣效果。一方面,利用多媒体呈现三种民族(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的相关风景、人物图片,利用新颖的图片刺激学生眼球,引发关注;另一方面,让学生听音乐,辨别民族,比一比谁的耳朵最厉害。教师选取的曲目有:《掀起你的盖头来》《天路》《敖包相会》。这一竞猜活动将音乐课堂点燃,学生开始融入课堂。当学生竞猜完毕,教师并没有以灌输式介绍三种不同民族的音乐,而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互相交流自己对三种民族音乐的认识。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导入,呈现图片内容,吸引学生;再以竞猜活动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最后再引导学生互动交流。

二、创新教学方式,感受音乐魅力

1. 动静结合赏音乐,调动音乐情感

鉴赏教学是高中音乐的组成部分。传统的音乐鉴赏教学以“静”为主,学生主要通过“听”和“看”感知音乐。但是,这样的音乐鉴赏达不到标准,学生也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教师必须创新鉴赏教学。教师可以运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实施鉴赏教学,将学生的音乐情感调动起来。例如:在学习高中音乐《鼓乐铿锵》这一课时,教师运用动静结合方式引导学生鉴赏音乐,成功将学生的音乐情感调动起来。首先,以《鸭子拌嘴》视频片段激趣,观看完后提问互动:《鸭子拌嘴》中有很多民族器乐,你听出了几种?通过观看这个视频,学生能够感受不同的民族器乐,有了初步体会。其次,播放《锦鸡出山》《滚核桃》,并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鉴赏:请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并谈谈音乐情绪如何?通过静心聆听,你联想到了什么画面?曲子中用了哪些乐器?由此,鉴赏教学不再是单一型的教学方式,而是转向为互动型。为了使学生有更独特的体会,也让鉴赏教学变得更有魅力,教师继续出示任务,促进学生“动”起来:你能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段民族打击乐吗?动静结合促教学,学生也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2. 音乐舞蹈相融合,体验参与乐趣

以往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忽略了将舞蹈引进课堂,因而音乐课堂魅力大减。新课改下,为了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将音乐与舞蹈融合,让学生体验融合与参与课堂的乐趣。例如:在学习高中音乐《非洲歌舞音乐》这一课时,教师将音乐舞蹈有机融合,带动学生参与,享受学习乐趣。非洲音乐节奏感非常强,多与舞蹈相融合,且呈现出自娱性质。在带领学生学习完《鼓舞》后,教师先出示非洲音乐节奏,让学生跟着节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模仿。顿时,课堂上有学生欢快地用手拍着课桌;有学生索性用上铅笔盒,用笔敲打,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有学生还拍着手发出声音……教师利用这个活动,让学生体验了非洲歌舞乐。紧接着,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学生跟着非洲音乐跳舞,感受非洲舞蹈的魅力;另一组学生跟着非洲音乐节奏,模仿鼓发出的声音(与前面的环节衔接)。学生交换练习,以得出不同的体验。这样的音乐课堂乐趣非常多,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感受不同音乐的非凡魅力。

三、创新实践活动,活跃音乐课堂

全新的音乐课堂少不了一定的实践活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的音乐潜能才能得到极致发挥。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表现的平台,以一定的激励方法促进学生参与活动,活跃音乐课堂氛围的同时让学生无尽享受音乐的独特魅力。例如:在学习完《浓郁乡情》这一课后,教师举办了以“故乡情”为主题的音乐活动。人们对故乡怀有不同的情感,利用音乐活动表现对故乡之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在开放的音乐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等,以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突出自己对故乡的情感。学生可以倾情独唱,也可以选择多声部合唱的方式,表现自己对故乡之情,还可以选择歌舞相伴的方式突出音乐活动主题;更可以选择音乐剧的方式凸显故乡情。这样的音乐活动对每一个学生而言都是一场难以忘怀的音乐盛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举办流行歌曲大赛,因为高中生基本都喜欢流行歌曲。设计贴合学生兴趣的实践活动能够引起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美 篇10

一、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美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和魅力的学科, 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 一套语文教材就几乎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 表现了美的各种形态。美的因素比比皆是, 既有丰富的内容美, 又有精妙的形式美。情感美教育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学作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征和丰富的生活内涵, 最主要的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美

语文课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具体、形象、生动, 我们在讲课过程中应再现课文中描写的自然现象和图画, 给予学生自然美的教育。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合理使用现代化手段来启发、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

三、引导学生体会人格美

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历久不衰且具有广泛意义的典型人物形象, 如闰土的落后愚昧, 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贝多芬的执着顽强, 鲁滨逊的积极乐观……这些人物无不以他们的鲜明性格, 给人带来情感的震撼, 让人领悟人格的魅力, 使人得到美的愉悦。教学中, 教师应紧扣作品的语言, 剖析作品中人物的形象, 引导学生在鉴赏中体验和认识这些艺术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激发学生的爱憎情感。通过对人物人格的鉴赏, 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 学会鉴别生活中的美丑, 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积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正面人物性格的分析中得到美感, 也要教会学生从反面人物或中间人物的分析中享受美。

四、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美

语文教学就是体会、领悟语言美。作品中美的语言能让人精神愉悦。比如, 同是写“莲”, 就有南朝乐府民歌中歌唱的“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的乡情爱情;周敦颐咏叹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神韵,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操;杨万里笔下的“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朱自清描绘的似“亭亭的舞女的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优美, 还有如“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雄壮美、“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情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美等等。大量美文所蕴蓄的审美信息, 使学生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

五、引导学生体会艺术美

语文课文内容可谓琳琅满目, 包罗万象。艺术是多姿多彩的。从课文中, 我们能领略到“安塞腰鼓”的豪放;“口技”表演的精湛;印度舞的完美、孔雀舞的唯美;中国画的细腻、西洋画的夸张……课文将我们带到“苏州园林”, 带到“故宫”, 带到“石拱桥”, 带到“岳阳楼”。教师应带领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 树立学生对艺术的追求。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去, 从中获得审美体验。让学生敞开心扉, 用自己的心, 独立地去感受作品带来的震撼, 进而唤起学生无尽的遐想, 使他们用自己的情感编织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得到心灵的陶冶、智慧的启迪、个性的张扬。

在阅读教学中感受“美” 篇11

一、品读《紫藤萝瀑布》的生命美

《紫藤萝瀑布》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它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富含哲理。文章看似写景,却是托物言志类文章的典型,借景抒情和悟性悟理浑然一体,让我们很直观地感受到紫藤萝之美。此外,作者还在景物描写中独具匠心地运用了移情手法,使行文渗透着生命之美,文章将作者自身的情感转接到紫藤萝上面,从而达到人与花相融合的效果。作者让我们看到了融入生命的紫藤萝,因此,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点燃生命的激情,感受生命的美好,体悟生命的真谛。

“引起移情作用的事物必定是一种情趣的象征”。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受“紫藤萝的花开花落和几度兴衰”,从行文中读出几分历史的厚重感,感受作者本人的人生沉浮和作者所处时代的变迁。此外,应该透过紫藤萝看到作者生命的顽强,恍若看到作者走出黑暗的重生,感受真善美的生命之花又重新绽放。作者的情感会随着花、随着人、随着社会展现变化、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的情感追随这种变化。

“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上,最终凋谢了”。这段文字借景暗示了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宗璞的家人深受其害,这是宗璞内心深处的抑郁。花不幸,人不幸,但是生活仍会继续,希望总会到来。花可以被毁掉,但根却深深地扎在了泥土里,我们在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可能会和作者一样因为现实的不如意而倍感压抑,不过只要有顽强的生命力,那么就永远不会被生活击垮。文中在形容紫藤萝的时候反复用到了“流动”一词,我们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那片流动的紫藤萝,像一条富有生命的河水,带走了作者内心的沉闷与悲痛,这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紫藤萝的生命力,还看到了作者内心的顽强。

本文借助盛开的紫藤萝来讲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富有诗意的文笔,让人感受到宗璞亲近自然且多感善思的情怀。文中这样描写:“花儿一朵挨着一朵好不活泼热闹,又像是带着笑容……”对比十年前,现在看见紫藤萝花盛开了,还十分的繁密,这自然会使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宗璞的内心充满了惊喜,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不由得”被紫藤萝顽强的生命力所吸引。这也让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盛开的紫藤萝花带走了作者精神上的悲痛,也给读者带来了心灵上的宁静和喜悦。

从个体想到生命长河,从花想到人,宗璞最终也大彻大悟。眼前的花虽饱受摧残,但如今仍是如此地灿烂绽放,挫折也好,失败也罢,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之中,拥有生命就是一件幸事!“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芳香中,我不觉的加快了脚步”这样的结尾,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从生命之痛中彻底地走出,获得了大彻大悟,我们也从中读懂了生命的真谛。

二、品析《次北固山下》的时空美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中的《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它用简短的文字勾勒出作者在归乡途中的所见之景,字里行间流露着强烈的情感,在生动描写美丽景物的同时还传达出了一切事物均可循环交替出现的深刻哲理。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与品读,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到行文中流露出的一种时间和空间的美感,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

第一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给诗文描写的场景设定了—个大的框架。品读第一联,“青山绿水”会浮现眼前,学生会看到一片宽阔浩然的景象存于天地之间。“客”、“行”两字将作者自身境况真实地呈现,我们透过诗句看到了“—个旅客乘船行驶于宽阔的青山绿水间”,这也为后文的思乡奠定了行文和情感基调。细读本诗,会发现前三句都是在描写景物,但是描写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它们赋予事物人格化特点,同时让我们读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获得语言素养和情感的双重提升。

第二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由远及近地描写青山绿水。“潮平”描写绿水,“一帆悬”描写行舟,由于两句空间的场景描写,一副错落有致、极富美感的山水画浮于眼前,引人入胜。品读其间,有一种递进的美感和语言表达的层次逻辑感,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这样描写手法,体验这种写法带来的效果。

第三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空间与事件这物体运动的两个维度将事物完整地呈现出来。其中“日”与“夜”是一对反义词,“春”与“旧年”又是一对在时间上有承接关系的词,但这两对词要想完美地承接在一起,就要用两个动词来连接。于是,作者用了“生”、“入”两个动词。仔细研究这两个字会发现,“生”与“入”是两个表示递进承接意思的字。太阳从黑暗的大海上冉冉升起,如子之脱离母腹而出生那样,所以,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至极。作者通过描写时空的交替的景物,来暗示岁月时光的渐渐流逝,蕴涵人生哲理。

本诗在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但作者的思乡之情,并不只是在最后一句说出来,早在前面时空交错的景物描写中就已经体观出来。例如,颈联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就是基于一种物是人非、岁月如梭的感叹。春天已经到来了,可是作者还在异乡飘荡,无法回到家乡,只能在这初春的江上,独自感叹,愿借鸿雁的一双翅膀,传去对家人、故乡的祝福和思念,这种时空交错显现,给人平添几多伤感。

古诗的伟大就在于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能有不同的感受,如品茶,每一口的味道都不一样。作者笔下的景物,呈现出一种精致的美感,这种美感,来源于对时间与空间双重的把握,呈现了一种立体的、全维度的场景,让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在解读这首诗时,只有把握了这个时空交错的角度,才能真切看到:一个美丽的清晨,青山绿水间,一个游子站在船头,看两岸潮水平阔,桅杆上风帆高高悬浮,满脸的思乡愁容。

诗意是通过文字表达的,只有每个词、句都含义隽永深刻,诗文才能形成独特的美感,才能准确清晰地表达作者意图。语文需要积累,更需要发现文学之美,感悟文学之美,只要能够体验到语言之美就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阅读美文中习得表现美的手法,并迁移到写作和语言表达中,实现有效的“输出”,这有助于学生文本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教学感受论文 篇12

一、由曲引情

诗与曲, 自古以来就是相互依存的姊妹艺术。优美的歌曲, 能创造特定的情境, 能把学生带进一种特殊的艺术氛围中去, 从而为学生体会古诗的情感创造条件。由此, 我教古诗时, 用歌曲、音响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出塞》一诗, 要体会作者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和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对于小学生来说, 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学时, 我首先播放一首屠洪刚演唱的《精忠报国》。该歌以激扬、荡气回肠的曲调, 激越昂扬的节奏, 诗一般的音乐语言,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 满腔热血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学生一听乐曲, 切身感受到英雄对祖国的满腔热忱, 爱国、向上的情感便油然而生。这时, 再学古诗, 学生就能较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笔下开阔明朗的意境, 激越昂扬的情调, 便能很快唤起学生的共鸣。

二、由读入情

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 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因此, 我教古诗《出塞》时, 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自由读, 仔仔细细读上四遍, 要求读得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个别读, 不但要读正确, 读得有节奏, 还要尽可能读出味道;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 品读感悟, 体会意境。如我教学《出塞》一诗时指导学生对“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城头铁鼓声犹振, 匣里金刀血未干”品读, 体会寒风猎猎, 漫天飞雪, 鼓声阵阵, 杀戮声闻, 这就是戍边将士生活的真实写照;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 或一唱三叹地吟读, 或师生合作读。如学生读前一部分, 老师读后一部分;或老师读题目和作者, 学生读诗歌。总之, 要让学生读出层次, 从最初的读正确流利到读出节奏和韵律到读出深刻感受, 步步深入。

三、由境生情

古诗词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材料, 而且是传统文化的积淀。教学“秦时明月汉时关”时, 我列举了不少含“明月”的思乡诗句。由一句简洁的过渡语引入:明月总能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许多诗人总爱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上。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学生声情并茂地读带有明月的诗句。这样做, 是为了再次强化文化语境, 进一步感受立功塞外的英雄壮志, 了解征人戍卒的痛苦。

学完《出塞》一诗后, 可让学生积累一些著名的边塞诗。如: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让学生沐浴古风, 感受诗韵, 领悟边塞诗雄伟奔放或深沉含蓄或悲凉慷慨的诗风。

上一篇:《心理医生》杂志稿约下一篇:网络公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