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颈椎病

2024-10-22

椎动脉颈椎病(共10篇)

椎动脉颈椎病 篇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 为多发病、常见病,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单纯予以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且容易复发, 缠绵难愈。近几年笔者采用针刺治疗60例, 并设药物组60例进行随机对照观察,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针灸门诊和内科住院病例, 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60例, 男35例, 女25例, 20~45岁16例, 46~60岁29例, 61岁以上15例;病程1~10年。药物组60例, 男33例, 女27例;20~45岁15例, 46~60岁31例, 61岁以上14例;病程1~10年。经统计学检验,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 符合1993年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 (2) 年龄在70岁以下。 (3) 坚持完成针刺疗程治疗者。排除脑动脉硬化症、小脑梗塞或出血、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所致的眩晕或头痛者及急性外伤性椎间盘突出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主穴:双侧风池、完骨、天柱、天柱穴下0.3寸、肩中俞。配穴:根据不同兼症配合合谷、头维、百会等穴。患者取背靠式坐位, 保持颈部舒适及松弛, 穴位常规消毒后, 用30号1.5寸一次性毫针针刺。手法:采用小幅度提插捻转1分钟, 局部酸胀麻等感觉, 若能向枕部或头部传导为最佳。天柱穴下0.3寸处针向上45°同样针法。留针20分钟。配合加照WS周林频谱治疗仪, 每日1次, 5次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再继续第2疗程。10天为1观察周期。1疗程后观察疗效。

2.2 对照组

川芎嗪注射液8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 每天1次, 10天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评定疗效。

3.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P<0.05 (下同)

3.3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

见表2。

4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 其以眩晕、头痛, 恶心呕吐甚至猝倒为主症。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病因是颈椎退行性变, 刺激椎动脉交感神经, 使血管痉挛或直接压迫椎动脉, 使血管狭窄, 造成通过血流量减少而引起供血不足所致。本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 多由于颈部感受风寒湿邪, 外伤及劳损等导致经脉不畅、脉络瘀组, 使脑失充养而致髓海空虚所致。其根本在于髓海不足, 为本虚标实之证。故针刺选穴取风池、天柱、完骨、天柱下0.3寸, 这些穴位均位于枕后, 解剖位置与枕动脉分支, 枕大神经干密切相关。针刺以上穴位并加大刺激量可以增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气, 舒筋活络、调和气血。起到疏调营卫气血作用。诸穴配伍可使髓海充盈、筋脉畅通、气血调和, 则弦晕、头痛等诸症自愈, 且疗效优于药物组。同时, 应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 注意调整体位, 减少肌肉牵拉, 睡眠时枕头不宜过高、过低或过硬, 注意保暖, 坚持颈部保健, 以防复发。

参考文献

[1]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订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中华外科杂志, 1993, 31 (8) :47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3.

椎动脉颈椎病 篇2

椎动脉型颈椎病又称颈性眩晕。椎动脉缺血综合征,占颈椎病的50%以上,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头闷、精神不佳、全身困倦、颈项部酸困僵硬等。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采用以按摩为主的治疗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80例,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最大的55岁,最小的22岁;发病时间最长者6个月,最短者1周。

1.2影像学检查x线片检查,正位片有侧弯,钩椎关节增生者12例,侧位片有曲度变直或反弓;前后缘增生、韧带钙化者58例,斜位片单侧或双侧椎间孔缩小者32例。张口位见有齿状突两侧间隙不对称者5例,部分患者CT有突出或膨出者26例。

1.3体征与检查颈部活动受限者16例、棘突偏歪者36例,颈椎两侧肌肉及肩背部肌肉酸困痛者67例,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者5例,臂丛牵拉试验阳性者8例,颈动脉扭屈试验阳性者65例。

1.4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曾有瘁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转试验阳性;③x线片见有节段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⑤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根据上述标准,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并排除了其它因素的可能性,均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上,本病需与美尼尔式综合征、贫血、高血压、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等疾病引起的头晕相鉴别。

2治疗效果

2.1疗效标准痊愈:眩晕、恶心症状消失。棘突不偏歪,颈部无压痛,颈部活动自如,半年内无复发;好转:症状明显好转,颈部压痛明显减轻,劳累后偶尔有反复;无效:治疗15次后,症状没有改善。

2.2治疗结果本组80例病例,依照上述标准,痊愈69例,占86%;显效8例,占10%;无效3例,占4%,总有效率为96%。

3治疗方案

3.1患者俯卧,额部垫低枕,或患者五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前额,医者立于旁,用拇指揉拨颈椎两侧,肩颈部,上背部胸椎两侧肌肉;垂直按压棘突。医生面向头部站立,双手拇指并排放在同一棘突上,将棘突向腹侧垂直推动,推动上段颈椎时指背相对,推动下段颈椎时指尖相接触;垂直按压横突,治疗者面向头部站立,双手拇指放在同—椎体的一侧横突上。拇指背相接触,内侧手拇指固定,外侧手垂直向腹侧推动;拇指点揉委中,多指捏揉腓肠肌,拇指揉压足部颈、胸、腰椎反射区和头部反射区。

3.2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位,操作低头摇正法,医生—手轻拿后颈,拇指按于错位横突隆起处下方作为定点,另—手按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作支点,将头转动,当摇至最大角度,两手同时有限度向相反的方向用力。可重复2~3次,做完一侧再做另一侧。

3.3患者仰卧,低枕,操作仰头摇正法,医者一手托其下颌。另一手托枕部,将其头作上仰、侧转,缓慢摇动2~3次,嘱患者放松颈部后,将头转到较大幅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多可听到复位时的弹响声;拔伸牵引,患者去枕仰卧位,颈部中立位,医生面向病人床头站立,右手托住病人的头后部,左手放在下倾部,双手将头部沿长轴向后牵拉,持续数秒钟后放松,重复3次;开关门、抹眉弓、运太阳,双拇指按压头顶部三线。拇指按压百会、头维、神庭穴结束操作。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15次1个疗程。

4典型病例

曹某,女,50岁,头晕,恶心1个半月,站立行走一段时间后症状逐渐加重,卧床后症状缓解。检查:X线正位片见有侧弯。钩椎关节部位增生。侧位片见有曲度变直。颈五六椎间隙变窄。斜位片见有五、六椎间孔缩小;颈椎两侧及肩颈部肌肉酸困压痛,根据症状,结合X线片,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采用低头摇正法、按压棘突法、拔伸牵引法加局部肌肉放松等方法,经15次治疗痊愈,随访半年元复发。

5讨论与体会

颈椎有七个椎骨,其共同特点是都有横突孔,第一颈椎又叫寰椎,有较短的前弓,较长的后弓和两个侧块,第二颈椎又叫枢椎,椎体上有齿状突,两侧都有圆形的关节面。由寰椎侧块上面的上关节凹和颅底的枕骨构成寰枕关节,由寰椎前弓的后面和枢椎齿状突前面构成寰枢关节。椎骨间关节由上一位椎体的下关节突和下一位椎体的上关节突构成。钩椎关节由下一位椎体上面侧方的钩突和上一位椎体下面侧方的斜面构成。钩椎关节从两侧把椎间盘与椎间孔相互隔绝。阻挡了破裂的纤维环直接突入椎间孔,颈椎共有五个椎间盘,椎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分别出后,至第六颈椎横突孔(亦有从C7C5C4颈椎横突孔进入)为第一段,由第六颈椎横突孔至第二颈椎横突孔之间的椎动脉为第二段,出横突孔至枕骨大孔为第三段,自枕骨大孔向上绕到延髓前内上行,达桥脑下缘,双侧椎动脉合成基底动脉为第四段。椎动脉供应脑的血运约占心输出量的1/6,占脑血流量的11%,每分钟通过椎动脉的血流量为45ml。当某种原因导致椎动脉狭窄时极易出现脑部供血不足的一系列症状。其主要原因有(1)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椎间隙狭窄或消失,椎动脉相对延长,随着年龄的增加,椎动脉因长期的低头转项等活动牵拉,加之中年后可能伴发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使一动脉弹性减弱,绝对长度增大,二者均使椎动脉与颈椎的长度平衡被破环,椎动脉的长度超过了颈椎的长度,出现长则必曲的病理结局,长而迂的椎动脉必然造成血流缓慢。(2)椎间盘突出、膨出、钩椎关节增生,椎体滑脱,可直接压迫椎动脉,使其发生管腔狭窄,造成血流不畅。(3)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后弓,颈部肌肉劳损痉挛,无菌性炎症可使椎动脉受到刺激,引起痉挛或狭窄。(4)颈部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椎动脉痉挛。(5)寰枕,忿寰枢关节位移,小关节紊乱压迫椎动脉引起管腔狭窄,以上诸因素可互为因果。

由于引起本病的原因较多。故在治疗时要因人而异,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法组合,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如以寰枕、寰枢关节位移为主,治疗时以仰头摇正法,拔伸牵引法和局部放松手法为主。以颈部肌肉劳损、小关节紊乱、曲度变直为主,治疗时重点采用低头摇正法、拔伸牵引法、按压棘突法和局部放松手法。总之,本套手法具有放松局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吸收,纠正关节紊乱,调整生理曲度,促使间盘还纳,恢复颈椎动静力学平衡,增加椎底动脉供血,改善大脑缺氧状态等作用。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严格遵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300例均为门诊患者。诊断依据:有头痛症状及病史,特别是枕后压痛明显者;头痛侧自觉枕后压迫或活动时头痛加重者;枕后压痛点经局麻阻滞后头痛症状明显减轻者。具备上述任何一项者即可确诊。排除标准:梅尼埃综合征、神经官能症、内耳药物中毒、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眼源性眩晕、多发性硬化及颅内肿瘤等;颈椎结核、肿瘤等;有高血压、糖尿病史,严重心、肾、肝、肺、脑等基础疾病;妊娠、哺乳期妇女;药物过敏者;依从性差或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牵引疗法+手法治疗+电针+中频脉冲电治疗+功能锻炼相结合的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 牵引疗法

重量应从4kg开始,依据患者的牵引次数、耐受力等情况而缓慢增加牵引重量,需注意最大重量不应>10kg,牵引时间以30min/次为宜,1~2次/d,牵引时务必保证颈椎处于中立位,1疗程为10d。

1.2.2 手法治疗

软组织放松法:患者处于端坐位,术者站于其背后用滚、拿、揉等法使患者胸锁乳突肌、颈后肌群充分放松。坐位旋转复位法:患者端坐于矮凳上,全身肌肉放松,两腿伸直向前,术者立于其后视棘突侧偏方向而采取不同手法。以棘突偏左侧为例,术者在棘突左旁用右拇指按压,上段颈椎病者头处于中立位,中下段颈椎病者头应前屈30°,术者俯身用胸部力量将患者头部压住,并处于此姿势适当时间。然后用左手肘弯将患者下额部勾住,与此同时,用前臂、手抱住其头面部,即把患者的头部用术者的胸、前臂、肘及手抱住。然后让患者头颈部跟随术者向前屈曲并向左旋转,旋转至最大程度时术者应用巧劲使其头部向左继续转动,同时用右手拇指推拨其偏歪的棘突,听到“咔哒”响声及感到指下棘突滑动感后,把头部恢复于中立位,触之平复,患者局部压痛减轻,手法完成。1周进行2次复位,1疗程为2周[4]。

1.2.3 电针治疗

患者处于低头伏案位,用1.5cm毫针于风池穴处针刺,斜刺于同侧目内眦1cm,再取百会穴及头维穴处平刺1cm,经提、插、捻、转得气后,加电针30min, 1次/d, 10次1疗程。

1.2.4 中频脉冲电治疗

使用智能通络治疗仪,于颈椎棘突两侧放置电极片,调整至颈椎病处,大小以患者舒适为宜,30min/次,1疗程为10次。

1.2.5 功能锻炼

使用麦肯基技术后缩颈椎后充分后仰,尽最大努力后可适当加压,保持5~10s,动作到位,每次做5~15遍,5~6次/d。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患者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位置性眩晕试验表现为阴性,生活、工作不受影响。显效:患者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显著减轻,位置性眩晕得到明显改善,生活、工作受影响程度明显减轻。有效:患者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位置性眩晕也有所好转,生活、工作受影响程度有所减轻。无效:患者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无减轻,位置性眩晕也无变化,生活、工作仍受较大影响。

2 结果

所以患者经过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后,治愈210例,占70%;显效81例,占27%;有效9例,占3%;无效0例。

3 讨论

软组织病变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5],上颈段的软组织与眩晕中枢如丘脑等连通,接受来自四部分的传入纤维;肌肉、血管内压力增高所致变化可产生异常刺激而出现眩晕;此外,环枕关节异常和环枢关节错位时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眩晕,且风池穴处的压痛表现最明显,体检可见“体位改变性眩晕”及“旋颈试验阳性”等[6]。我科采用牵引、手法治疗、电针、中频脉冲电治疗和功能锻炼等综合康复疗法,对缓解由颈部软组织病变等所造成的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在中西医临床治疗中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树春.中医筋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

[2]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 1996.

[3]国家中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6-189.

[4]陈建鸿.中药内服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3, 11 (06) :13.

[5]柳登顺, 张剑赤.实用颈腰肢痛诊疗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从痰论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验举隅 篇4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辨证论治;理气祛痰

【中图分类号】R47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8-0126-01

笔者徐昌伟教授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骨伤科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50余年。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辨证论治治疗过程中,主要从痰论治治疗,以理气祛痰为法,根据不同时期,感受外邪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辨证治疗方法。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辨证论治

1.1 痰湿中阻 症见: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心烦胸闷,头重如裹,全身疲倦无力,气短,胃纳不佳,大便溏泄。症状重者可致昏厥猝倒。舌胖,苔厚腻,脉滑。治宜化痰利湿、理气和中。方用自拟防眩汤。方中基本组成为:党参15g,陈皮15g,半夏15g,白术12g,茯苓12g,枣皮12g,天麻12g,当归12g,川芎12g,赤芍12g,生地12g,甘草10g。半夏燥湿化痰,天麻熄风平肝,并以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祛湿、健脾益气、燥湿化痰,“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健运,则可运化水湿,定无生湿痰之虑,可绝生之源,痰浊除,眩晕可止。陈皮理气化痰,枣皮温中助脾肾祛湿邪,四物汤活血化瘀通络,甘草调和脾胃和诸药。诸药合用,使痰湿去,脾胃气通。临症加减:风邪偏盛者,加防风;寒邪偏盛者,加细辛。

1.2 痰瘀互结 症见:头痛如刺,颈项肩臂部疼痛麻木,甚则挛拘刺痛。症状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失眠健忘,纳食欠佳;时有心慌,精神不振,肢体乏力;或伴肌肉萎缩失用。舌质紫或有紫斑,脉涩。方用复原活血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柴胡、枳壳、桔梗、胆南星各9g,生地、赤芍、川芍、牛膝各12g,甘草6g。本方药物除桔梗引药上引,牛膝引邪下行,甘草和中调药外,其余药物均入肝经。如当归、生地、柴胡养血活血、清热疏肝,适用于血瘀热证;桃仁、赤芍、红花逐瘀活血;血不得气不活,气不得血不行,川芎为血分气药,枳壳擅长理气疏肝,二者合用,助本方理气活血,并有调理肝脾作用,诸药配伍,共成活血逐瘀,理气疏肝之剂。痛甚者加玄胡,脾胃功能欠佳者,加木香、砂仁。

1.3 湿热内扰 症见:头眩心悸,颈项酸楚不舒,心烦不眠,夜多异梦,耳鸣耳聋;或呕恶痰多呃逆,眩晕。舌黄苔厚腻,脉弦数。徐师主要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方中制半夏15g,当归、陈皮、竹茹各12g,赤芍、枳壳、甘草各6g。若心热烦甚者,加黄连、山栀、豆豉以清热除烦;失眠者,加琥珀粉、远志以宁心安神;惊悸者,加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齿以重镇定惊;呕吐呃逆者,酌加苏叶或梗、枇杷叶、旋覆花以降逆止呕;眩晕,可加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癫痫抽搐,可加胆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1.4 气血亏虚 症见:颈项酸痛、病痛缠绵,头晕目眩,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内障,耳鸣或多年目暗,视物不能。面色恍白少华,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四肢麻木。舌质淡红,脉沉细。方用益气聪明汤加减:黄芪30g,葛根、蔓荆子、党参12g,白芍﹑黄柏、升麻各9克,甘草6g。本方中重用黄芪,以发挥其补气固表的作用;人参补脾益气,甘草补中益气;升麻、葛根、蔓荆子升举阳气,清利头目;芍药平抑肝阳、养血收阴;黄柏清热泻火解毒。服之可补益中气,从而使下陷之清阳上升,继之肝肾受益,所患耳聋目障诸症得以祛之,令人耳聪目明。如烦闷或有热,渐加黄柏,春夏加之,盛暑倍之,如脾胃虚弱则去之。

2 典型病案

刘某,女,52岁。2012年8月3日以头痛、眩晕、双手麻木4月,加重二周就诊。患者诉4月前由于家中劳累而出现左侧头部疼痛,时发时止,发作时有头部眩晕明显,并发恶心欲呕,双手麻木。有时出现耳鸣、视物不清,眼前有黑翼。外院MRI检查示:颈椎4/5椎间盘突出,血管彩超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中西药物及颈椎牵引、熏蒸、敷贴等等多种治疗,效果不佳。检查:颈椎活动度见前屈活动受限,后伸正常,左右旋转,双侧侧屈活动受限。颈4、5棘突左侧压痛明显,颈肩部肌肉僵硬紧绷,双侧霍夫曼氏(-)。精神疲软,纳呆,夜寐不安,面色萎黄。苔白厚腻,脉濡滑。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辨证为痰湿中阻,营卫不和。治宜化痰利湿、理气和中。方用自拟防眩汤。方药:党参9g,白术12g,半夏15g,天麻12g,陈皮12g,熟地15g,赤芍10g,当归10g,川芎6g,大枣3枚,柴胡9g。7日后复诊见:面色萎黄,睡眠、饮食较前好转,恶心感消失,仍感头昏,转头时仍有眩晕感。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苔白腻,脉细弱。再拟原方加鸡血藤15g、血竭10g以补血活血。10剂后精神好转,面色润泽,睡眠、饮食好转,眩晕、恶心感消失,苔薄,脉细。再拟方巩固疗效,方用:党参9g,白术12g,半夏15g,天麻12g,陈皮12g,熟地15g,赤芍10g,当归10g,川芎6g,大枣3枚。连续用药1月后,除了麻木感明显改善外,以上症状皆消失。

椎动脉颈椎病 篇5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来自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疼痛科、针灸科及神经内科,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30例。各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2]中的相关内容制定。

1.3纳入标准(1)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年龄20~60岁,性别不限;(3)知情同意。

1.4排除标准(1)颈椎有骨折、脱位、结核等者;(2)耳源性或眼源性眩晕者;(3)意向妊娠、孕妇或哺乳期妇女;(4)颅内器质性病变所致眩晕者,如脑出血、脑肿瘤等;(5)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精神病者;(6)其它类型的颈椎病者;(7)过敏体质及对超激光照射过敏者。

1.3治疗方法采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日本东京株式会社,HA550)B探头置于C7横突基底部,照射星状神经节。具体方法如下:(1)A组采用模式一。照射2s,间隔3s,照射强度70%;(2)B组采用模式二。照射3s,间隔3s,照射强度70%;(3)C组采用模式三。照射3s,间隔2s,照射强度70%;(4)D组采用模式四。照射3s,间隔2s,照射强度80%。四组均10min/次,1次/d,双侧交替,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7d。

1.5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三星麦迪逊彩超X7各测定一次双侧椎动脉(VA)平均血流速度(Vm)及动脉搏动指数(PI),取双侧平均值。

1.6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治疗前各组VA的Vm、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VA的Vm较本组治疗前上升,PI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D组改善优于其它三组,C组改善优于A、B两组,B组改善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A组比较,(2):P<0.05;与B组比较,(3):P<0.05;与C组比较,(4):P<0.05

3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颈椎生理曲度异常、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椎体排列错位及神经根炎症均可造成椎动脉、颈内及颈外动脉受压、扭曲及其动脉内膜斑块和交感神经受压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3]。星状神经节主要是由第一胸交感神经节与

颈下交感神经节交汇融合形成,因此在对患者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时往往会出现神经节支配范围内出现交感神经阻断、Horner综合征等症状,抑制交感神经作用,从而对颈动脉等血管进行有效抑制,改善椎动脉循环状况,改善症状等[4]。所以适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另外亦可用于急慢性疼痛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麻痹等的治疗。而以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具有相对于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效果,进而治疗相关疾病。

研究[5,6]指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改变,血流速度峰值显著低于正常者,而其血管的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却比正常者显著增高,因此,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估应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均能升高Vm,降低PI,提示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能够纠正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改变,改善椎动脉循环。此外,对于上述指标的调节,B组改善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延长照射时间的效果更好;C组改善优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缩短照射间隔时间的效果更优;D组改善优于其它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出提高照射强度对指标的改善更大。但应注意,不能为了提高临床效果,大幅度提高照射强度,照射强度达90%时患者照射区会出现难以忍受性灼热感,需降低照射强度。

综上所述,延长照射时间和/或缩短照射间隔时间、提高照射强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VA的Vm及PI影响显著,而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模式四(照射3s,间隔2s,照射强度80%)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最佳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将120例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30例。A组采用照射模式一(照射2s,间隔3s,照射强度70%),B组采用照射模式二(照射3s,间隔3s,照射强度70%),C组采用照射模式三(照射3s,间隔2s,照射强度70%),D组采用照射模式四(照射3s,间隔2s,照射强度80%)。10min/次,1次/d,双侧交替,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间休息7d。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V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并进行对比分析。治疗后各组VA的Vm均上升,PI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D组改善优于其它三组,C组改善优于A、B两组,B组改善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模式超激光星状神经节照射对患者VA的Vm、PI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延长照射时间和/或缩短照射间隔时间、提高照射强度对患者VA的Vm、PI影响显著。

关键词:颈椎病/椎动脉型,超激光/不同模式,星状神经节,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

参考文献

[1]常洪,戴逸龙,刘兵,等.星状神经节药物阻滞联合超激光照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杂志,2003,11(6):99-100.

[2]李增春,陈德玉,吴德升,等.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3):1796-1799.

[3]潘晓华,孙莹,赵彤,等.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声像图与血流动力学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4):7076-7077.

[4]Takagawa R,Kunisaki C,Kimura J,et al.A pilot study comparing jejuna pouch and jejuna interposition reconstruction after proximal gastrectomy[J]Dig Surg,2010,27(6):502-508.

[5]石向明,王辉,刘创建,等.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狭窄椎动脉与正常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差异[J].颈腰痛杂志,2012,33(4):253-256.

椎动脉颈椎病 篇6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23例, 女17例, 年龄28岁~60岁, 均来自门诊。病程最短者半月, 最长者10年。全部病例均有颈部不适, 疼痛及转动时出现头晕, 其中伴有头痛8例, 视物不清19例, 耳鸣5例, 上肢疼痛不适21例, 猝倒1例。全部患者X线片均显示有颈椎不同程度的变直或反弓, 及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 椎间孔变小等, 属器质性颈椎病变。

2 治疗方法

2.1 颈部牵引

使用东方医疗电子技术公司生产的SS—182J微机控制牵引治疗机。患者取坐位, 颈部轻度前屈, 牵引重量一般从6 kg开始, 根据病情和患者的承受能力逐渐增加, 采用持续牵引, 每次15 min, 1 d 1次, 10次1个疗程。

2.2 推拿

牵引完后, 待患者休息片刻, 即进行推拿治疗。患者取坐位, 医者站立其后, 先在颈肩部疼痛处施以滚法5 min, 接着用双手手指拿揉颈肩背部肌肉5 min, 配以指揉, 点按阿是穴、肩井、肩外腧、肩中腧等, 每穴3~5次, 使肌肉放松。然后用指揉法从风池穴沿颈项两侧至颈肩交界处往返按揉10~15次, 遇有阳性反应物或压痛敏感点则施以弹拨、点按, 手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5 min~10 min。随后让患者缓慢仰卧于治疗床上, 医者坐于患者头前, 先以鱼际揉法施术于颜面部肌肉5 min, 手法轻柔和缓, 继以指揉法、点按法施术于颜面部腧穴, 以睛明、攒竹、鱼腰、太阳、阳白、四白等眼周腧穴为主, 每穴点揉3~5次, 然后再对头部毛发区施以扫散、点按、指拿5 min。点按时自前向后顺序点按, 以督脉、膀胱经及两鬓的胆经为主, 而后再用示指、中指、无名指推揉两侧桥弓穴3~5遍, 手法要求深透有力, 最后以颈肩部的拿法、推法结束。每次35 min~40 min左右, 1日1次, 10次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自觉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 半年未复发;显效:自觉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好转:自觉症状和体征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改善。

3.2 结果

40例患者全部获效, 临床治愈28例, 占70%, 显效5例, 占12%, 好转7例, 占18%, 总有效率100%。

4 典型病例

患者, 女, 42岁, 银行职员, 2012年6月30日就诊。患者颈项部酸困不适已半年有余, 时感头部发紧, 颈部活动时有骨摩擦音, 因不影响工作和生活而未予治疗。近半月因工作繁忙, 出现头痛眩晕, 不能转头, 动则恶心、呕吐, 由家人搀扶到我院就诊, 经内科诊断为颈椎病。给予药物输液治疗10 d, 症状略有改善, 但仍感头晕、头痛, 由内科门诊转来我科寻求进一步治疗。查体:颈肩部肌肉僵硬, 颈项两侧压痛明显, 活动略受限。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颈3, 4椎体钩椎关节略变尖, 诸椎体边缘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 随即给予颈部牵引 (9 kg) 及手法治疗, 5次后即感头晕明显减轻, 续治疗3次, 诸证消失。嘱患者加强颈肩部肌肉的功能锻炼, 不要单一姿势时间过长, 后再未发作。

5 体会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又称为“颈性眩晕”。是由于颈肩部肌肉劳损, 颈椎间盘退变, 颈椎骨质增生及颈项部韧带劳损后继发的肥厚或骨化、钙化等原因, 刺激、压迫或影响了与之相邻的血管 (主要是椎动脉) [1]2, 使位于横突孔中椎动脉受到牵拉、挤压、扭曲, 引起的一系列脑供血不足症状。多见于中老年人及长期伏案工作者, 临床症状较为复杂, 轻者可见头昏沉, 思睡, 重者可见头晕, 头痛, 失眠多梦, 记忆力下降, 耳鸣, 眼睛发憋发胀, 恶心呕吐, 甚至可出现晕厥、猝倒等短暂性脑缺血的症状, 多数症状具有体位性诱发或加重的特点。采用颈部持续性牵引, 有助于解除颈肩部肌肉痉挛, 缓解疼痛;拉大椎间隙, 加宽椎间孔, 减轻椎间盘内压力, 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改善或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松解软组织的粘连, 牵伸挛缩的关节襄和韧带, 改善脑供血。在颈肩部施以滚法、指揉、点按、弹拨等适当手法, 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 血液循环加快, 促进已有炎性反应物的消散、吸收, 松解粘连, 缓解肌肉血管的紧张、痉挛, 从而消除对椎动脉的刺激和挤压。对头部毛发区、颜面部的手法治疗, 可以解除头皮毛发区血管、神经的紧张, 痉挛;调节颜面部肌肉的紧张度;增加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向脑部的供血[1]60, 缓解脑缺血缺氧状态, 达到解痉止痛, 醒脑明目的目的。颈椎病虽然发病率高, 症状复杂, 但只要经过及时、准确的治疗及正确的功能锻炼, 即使是器质性颈椎病, 基本上也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参考文献

椎动脉颈椎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 女58例, 男38例;年龄为26~68岁, 平均 (44.0±2.5) 岁;病程为9 d至23年, 平均 (7.0±1.3) 月。治疗过程中3例因个人原因未遵医嘱给予剔除, 现对93例进行分析。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患者; (2) 年龄为18~70岁; (3) 近一周未进行任何相关治疗; (4) 精神正常, 无交流障碍; (5) 愿意遵医嘱接受治疗, 并配合调查。排除眼源性、耳源性等眩晕者;肿瘤、结核、骨折、高血压、严重内脏病的患者;孕妇及经期妇女;对中药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法整复。

在患者颈肩部喷洒舒经活络液, 再在喷药处施以掌推、按揉、拿捏等手法放松局部软组织, 当完全放松后, 通过端提、牵引、旋扳对错位小关节进行复位治疗, 最后用按揉等手法放松局部以达到活络气血、理筋止痛的功效。每周2~3次。

1.3.2 中药内服。

组方由天麻15 g、钩藤12 g、葛根20 g、川芎12 g、清半夏12 g、黄芪30 g、桂枝12 g、三七粉6 g (冲) 、陈皮12 g及甘草10 g等构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减, 通过药物配伍达到平肝熄风、化痰定眩、祛风散寒、缓急止痛的功效。

1.3.3中药外敷。

外敷用药为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热敷散, 刘寄奴、藤黄、川乌、草乌各20 g、大黄、花椒各15 g等。用法: (1) 每包药里加入3~4段葱白, 250 m L食醋, 搅拌后用纱布袋缝好; (2) 以上法制作2包, 同时放在锅中蒸30 min; (3) 将温湿毛巾拧干置颈部, 以防药包烫伤; (4) 置药包于患处, 另一包继续蒸, 两包交替使用; (5) 每次热敷时间1.5 h, 2次/d。

1.3.4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 减少伏案时间; (2) 坚持做颈椎操, 锻炼颈背部肌肉; (3) 患者自制一个长度不限、宽12 cm、高10 cm的布袋, 装入小米填实当枕头; (4) 注意保暖。上述治疗以3周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3]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视觉模拟标尺法 (VAS) 评价疼痛程度, 参照颈椎病临床疗效 (CASCS) 评分评价疗效。临床控制: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明显改善;有效:有减轻或改善;无效:基本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临床控制70例, 显效15例, 有效8例, 无效0例, 总有效率为100%;VAS评分和CASCS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 (7.58±1.12) 分、 (49.73±8.15) 分和 (1.25±1.08) 分、 (90.26±8.82) , 治疗前、后差异显著 (P<0.05) 。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脊柱病变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发病机制有: (1) 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骨质增生, 椎间盘膨出、突出等; (2) 颈椎小关节紊乱引起椎体失稳; (3) 体液、血管等体内因素; (4) 风寒湿等外邪诱发项部肌肉挛缩等因素都可致椎动脉受压或刺激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引起临床不适。刘德玉教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运用综合疗法治疗该病。手法整复通过推拿手法松解颈部软组织以缓解局部症状, 运用端提、牵引、旋扳手法使错位小关节复位以恢复颈部生物力学, 减少椎动脉受压及对周围神经刺激。中药内服通过药物配伍运用整体观来由内予以辨证施治。中药外敷是中药配伍、加工后通过表皮吸收使药效直达患处, 加上蒸药的热力效应以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给予患者生活指导对该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刘教授在40余载的临床工作中从中医整体观出发, 以辨证论治为基础, 结合现代医学的相关检查, 通过综合疗法以达到消除炎症、解除压迫、恢复生物力学, 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96例患者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 并随访3个月, 评价治疗结果。结果 实际观察患者9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患者的VAS评分和CASC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疗效显著。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综合治疗,手法复位

参考文献

[1]赵定麟.现代颈椎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105-128.

[2]郝定均.实用颈椎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07.

椎动脉颈椎病 篇8

关键词:颈椎病,埋线疗法:椎动脉型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较常见的一种颈椎病, 以椎动脉受压或刺激而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以眩晕为突出表现的病症。针推、牵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用方法, 因其就诊次数多, 治疗时间长, 给病人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笔者2005年5月—2007年6月应用穴位埋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0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26例, 女24例;年龄最小22岁, 最大75岁;病程最短5个月, 最长9年。参考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①曾有摔倒发作, 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节段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⑤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 心血管疾病性眩晕, 有严重的心、脑、肾合并症及精神病病人。

1.2 治疗方法

取穴:百会、风池、颈2~颈7夹脊穴。每20 d埋线1次, 每3次为1个疗程。操作:采用一次性9号注射针头做套管, (0.4×50.0) mm规格毫针做针芯, 用0/2号长约 (1.5~2.0) cm羊肠线置于针管前端, 选取上穴后常规消毒, 右手持针管快速刺入皮下, 百会穴向后平刺, 风池穴向鼻尖方向斜刺, 颈2~颈7夹脊穴直刺, 刺入深度以所取穴位而定, 一般以 (2.0~2.8) cm为宜, 待病人针下有胀感时, 右手推针芯, 左手退针管, 当针芯推尽后, 快速拔出针管, 羊肠线已植入穴位内, 出针后按压针眼片刻, 防止出血和皮下血肿出现。后用碘伏消毒针眼, 3 d内勿湿水。个别病人埋线第2天出现局部肿胀, 无须特殊处理, 一般 (3~5) d后消退, 极少数病人羊肠线不吸收者可用三棱针局部点刺放血, 挤出羊肠线。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 能正常生活和工作;显效:症状基本消失, 但因劳累, 天气变化后仍有轻度不适;有效:症状好转, 仍留有不同程度眩晕头痛、颈部不适等症状;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

2 结 果

经2次或3次治疗后, 50例中, 治愈31例, 显效11例, 有效7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8.0%。

3 典型病例

刘某, 男, 23岁, 职员, 头晕, 头闷, 时有视物旋转, 恶心欲吐3年。在某院曾拍颈椎片示颈椎病, 经按摩、牵引等治疗症状有所缓解。近1周头晕加重, 视物旋转, 伴有恶心, 不能正常上班。查:血压120/80 mmHg (1 mmHg=0.133 kPa) , 旋颈试验阳性。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上法埋线治疗1次后眩晕减轻, 3次后诸症消失。

4 讨 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 一般认为其病源于颈椎关节的退变增生和颈部肌肉及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 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椎动脉的机械性压迫和炎性刺激, 致椎动脉供血不足, 出现已眩晕为突出表现的病症。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劳损或体虚, 复感风寒湿诸邪而致颈部经络阻滞, 气血运行不畅, 不能上注清阳之府, 脑髓失养, 髓海不足所致。因此疏通颈部的经络气血是治疗本病的关键。颈夹脊穴位于病变部位, 近取深刺直达病所。不仅能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 还能改善颈部软组织的损伤及粘连状态, 以改善脑部的供血状态, 从而治疗眩晕症状;风池、百会可祛风散寒, 疏通经络, 调畅气血, 气血通畅, 上注于脑, 脑髓得养, 则眩晕自止。该组穴位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 已取得一定的疗效, 并有临床研究报道[2,3]。

由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人大多病程较长, 邪气客于经脉, 经脉痹阻, 以至虚实夹杂, 用单一的治疗方法虽有一定效果, 但总显得有所不足, 而穴位埋线疗法是集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羊肠线植入人体特定的经络穴位, 经过慢慢软化、分解、液化、吸收的过程, 达到对穴位产生徐缓的激发作用, 从而调动机体内在的抗病防御机能, 产生防病治疗作用, 治疗时间间隔延长至20 d 1次, 不仅即刻治疗效果较好, 而且远期疗效也很好, 还能够缩短疗程, 减少治疗次数, 节省时间, 降低费用, 是慢性疾病病人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342-362.

[2]周建伟, 胡玲香, 李宁, 等.针刺推拿综合方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 2005, 25 (4) :227.

椎动脉颈椎病 篇9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5.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5.7%,治疗组的整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结合推拿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071-0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为多见的类型之一,主要是由于椎动脉受压或者是受刺激而导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继而出现症候群。该病极易出现反复发作现象,且以老年患者居多,临床症状主要是发作性眩晕,并伴有恶心、颈肩痛、头痛以及视线不清等。针灸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颇有特色,我院近几年也应用针灸结合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35岁至68岁范围内。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前一周均停用一切药物,并排除其他疾病。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1例患者。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方法的描述:首先对主要穴位部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取毫针对相关穴位进行依次进针,主要穴位分别是:颈夹脊、风池、百会、太冲、丰隆以及阴陵泉。其中,颈夹脊进针时应沿着脊柱以75度左右的倾斜角度进入;风池穴应以患者鼻尖方向进入;百会穴应以15度左右的倾斜角度向前刺入;太冲穴、丰隆穴以及阴陵泉穴可直刺。需要注意的是:穴位进针到所需深度后应进行小幅度、较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得气后须留针30分钟,期间每隔10分钟应该进行1次运针,同时进行出针操作时,应对针孔适度压迫,避免出血现象的发生。针灸治疗一天一次,连续治疗两周。

推拿治疗方法的描述:首先患者取坐位,医务人员站于患者后方,用双手食指以及中指指腹对患者颈项部两侧的肌肉以及韧带进行揉按、拨揉,大约5至10分钟左右,使患者的颈项肌肉得到足够的放松。接着患者取仰卧位,医务人员坐于患者头部前方,用双手的中指指腹逐渐按压患者风池穴,等患者感觉到酸胀感后可维持压力,并进行逆时针方向的按揉,然后用右手拇指指腹对百会穴进行按压、按揉,并以类似方法对风池穴、大椎穴、风府穴以及内关穴等进行按揉。若患者伴项背疼痛不适,可加按天宗、秉风、以及肩贞;若患者伴高血压,以医者示、中、环、小4指从上到下进行推桥弓(胸锁乳突肌),而对于血压低的患者,则从下往上推。推拿治疗一天一次,连续治疗两周。

1.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规定。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为:

治愈:头痛、头晕以及颈项痛等消失,患者颈肩部的活动表现正常,肌力也几乎完全恢复;显效:头晕、颈项痛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颈肩部活动略有轻微不适;有效:临床症状有了部分的改善;无效:临床症狀并未发现明显改善。

2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如表1所示:

可见,治疗组的整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总有效率=(治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总病例数。

3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压迫,从而对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纤维造成刺激,继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形成的疾病。另外,不良的姿势、颈部过劳、外伤等也是发病的重要诱因。本病在中医里面可归入“眩晕”症,主要是由于肝肾亏虚、筋脉空虚以及气血不能上荣清窍所致。初诊患者往往对病情不够重视,需要医师的详细讲解,才能接受上述疗法。

众多临床研究结果表示:针灸能够刺激局部穴位感受器,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度,从而达到加快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局部软组织粘连、纠正椎间关节紊乱等疗效。而推拿最显著的作用就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通过适当的推拿,能够使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部肌肉得到很好的放松,同时又可以纠正错位逆乱的组织以及关节,达到气血流畅、理筋整复的目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是存在一定危险性的,故医务人员一定要明确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对于针灸推拿过程中的操作要领一定要严格掌握。

4结论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很好地发挥了中医传统治疗的特长,起到了协同治疗的效果,而对于针灸推拿治疗时的穴位选择、按揉力度、针刺深浅以及刺激量大小等是今后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本病的研究方向。

综上,针灸推拿法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玳红,梁粤.针推药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40(12):66

[2]袁海光,冯卫星.推拿手法配合眼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7):164

椎动脉颈椎病 篇10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药艾灸,甲磺酸倍他司汀,疗效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pathy of vertebral artery,CSA)是由于各种机械性或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基底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为主要症候群的一类疾病[1]。据统计,CSA约占颈椎病的10%~15%,仅次于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2],且多伴有椎动脉受累的表现;本病以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聋耳鸣、记忆力减退、视觉异常、睡眠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本文采用药艾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以《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经颅多普勒检查评价疗效,试图探讨更为有效、方便、易推广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来本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0例,均符合1992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会议制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3]。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治疗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60.7±6.6岁,平均病程为1.5±0.5年;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57.8±9.6岁,平均病程为1.3±0.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8~80岁,男女不限;③自愿参与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神志正常,行为配合,言语清晰,能正确表达灸感。

1.2.2排除标准

①有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②有严重精神障碍;③急性椎间盘突出,颈椎有骨折、脱位、结核、肿瘤、感染者,高热者;④因耳源性、眼源性、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引起的眩晕;⑤因脑血管疾病或外周神经病变所导致的感觉减退者;⑥中医辨证有明显阴虚火旺或痰热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敏使朗),每次6mg,每天3次。治疗组则采用药艾灸治疗:患者取坐位,由治疗师手持点燃的药物艾条(本院自制,采用优质艾绒及温阳活血药物制成),对准百会穴悬灸,以患者耐受为度,灸疗20min,患者出现皮肤潮红并自觉头部温热;再于C7棘突下凹陷处取大椎穴,施温和灸20min,至皮肤红晕、颈部热感明显且肌肉放松舒适。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4观察指标

分别于第1天(治疗前)、第7天(第1疗程结束后)、第14天(治疗结束后)和第35天(治疗结束后3周)进行疗效评定,并以第14天的疗效评价为主要观察指标、第35天的疗效评价为次要观察指标,同时记录试验期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1疗效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的相关疗效标准拟定。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恢复工作或正常生活者;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偶有头晕、颈部不适感,休息后可消失者;好转:症状部分改善,仍须进一步治疗者;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者。将治愈、显效、好转纳入总有效率的计算。

1.4.2量表评分

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5],从眩晕程度、对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影响、心理及社会适应程度等三个方面进行疗效评估,包括5大项:眩晕16分(眩晕程度8分、频度4分、持续时间4分),颈肩痛4分,头痛2分,日常生活及工作4分,心理及社会适应4分,满分为30分,得分越高表示情况越好。

1.5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采用Pearson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均由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第7天,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第35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P<0.05)。详见表1、表2、表3。

注:组间比较,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量表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SC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两组患者的ESCV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0.01),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第35天,两组患者的ESCV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ESCV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1)P<0.01;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颈椎病,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恶心、颈肩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认为,颈椎退行性变所引发的机械性压迫及对交感神经的刺激是导致椎动脉血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6,7]。本研究中,笔者采用艾条悬灸百会穴和大椎穴后,随着疗程的延长,患者不仅眩晕得到明显缓解,且颈肩部疼痛等伴随症状亦得以改善,日常生活能力随之显著好转。究其原因,艾灸治疗百会及大椎穴,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以近红外线为主的光辐射具有穿透力强、热量高等特点[8],柔和而有力地减缓了患者颈项部的肌肉及筋膜张力,从而放松局部组织、减低张力,同时也减少了其对星状神经节的牵扯、激惹,两者均可改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这可能是眩晕缓解的主要原因。既往多有报道[9,10,11],阻滞星状神经节后眩晕可得到缓解,而周志忠等[12]对国内外发表相关文献采用meta分析,得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可大幅度改善脑内血流的结论,其中大脑中动脉[OR=11.438(95%CI,4.842-27.017)>1]、椎动脉[OR=8.575(95%CI,5.042-14.586)>1]。星状神经节位于第7颈椎横突基部和第1肋骨颈之间前方,隔椎前筋膜向前与颈动脉鞘及椎动脉相邻,内侧邻颈长肌外侧缘、下邻肺尖,与深层的颈长肌、斜方肌等毗邻[13];星状神经节阻滞之所以能够改善脑动脉供血,与其发出神经纤维支配椎动脉及颈动脉有关。其次,悬灸百会穴及大椎穴可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间接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供。CSA的发生,血液流变学异常是一个重要因素,王敏等报道了CSA患者与同年龄段人群的比较,发现CSA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等异常血液流变表现[14]。而李丽娜[15]等报道称,悬灸三阴交穴10min后即刻抽血检查,受试者的血液粘稠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此外,艾灸治疗百会穴和大椎穴所产生的温热效应,除促进血液循环外,尚具有降低神经兴奋性及镇痛效果,这可能是患者颈项部不适症状缓解、心理及日常生活改善的重要原因。

椎动脉型颈椎病导致的眩晕在中医范畴内称为“眩晕”,多属经络虚证,多因气血不足以致脑失所养,遂发为眩晕。《灵枢·口问》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目为之眩。”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及日常工作经验,选取百会及大椎穴为艾灸治疗穴位。其中百会穴归于督脉,督脉为阳经之海,总统一身之阳,手足之阳经脉均交会于百会穴,能贯通诸阳各经,阳气所聚,具有宣通气血的功能;督脉入络于脑,脑为元神之府,百会又位于脑部,其气接通于脑部,故可振复阳气、疏通经络、清窍除眩,是故为治疗眩晕之要穴;《胜玉歌》[16]有云:“头痛眩晕百会好。”而大椎穴,《针灸甲乙经》有言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故大椎内可通行督脉,外可流走于三阳,除能调节本经经气外,还可以调节六阳经之经气,补之可壮全身之阳、固卫安营。两穴均为督脉要穴,可振复阳气、补脑益髓、升清降浊,从而改善眩晕。

上一篇:改变看法下一篇:石油机械热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