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病综合征

2024-05-10

儿童肾病综合征(精选11篇)

儿童肾病综合征 篇1

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 syndrome, NS) 是一组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 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 是一组常见肾脏疾病, 主要特点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明显水肿和高脂血症。在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其发病率居第2位[1]。高血压脑病是血压急剧升高导致的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2], 一般血压>140/90mmHg (1mmHg=0.133kPa) , 同时伴有视力障碍、惊厥、昏迷三项症状之一者即可诊断[3]。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共收治22例肾病综合征并发高血压脑病患儿, 经过规范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 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2例肾病综合征并发高血压脑病患儿, 男15例, 女7例;年龄3岁~13岁, 平均8岁;均有明显水肿、少尿, 尿常规检查蛋白质 (++) ~ (+++) , 24h尿蛋白定量均大于50 mg/ (kg·d) , 血浆白蛋白诊断为低于30g/L, 同时伴有高胆固醇血症;依据全国儿科肾病科研协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4]均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血压均符合美国第二届儿童血压控制专题工作组提出的重症高血压诊断标准[5];12例患儿出现视物模糊伴有视力障碍, 9例出现惊厥, 1例出现昏迷, 伴有头痛8例, 伴有呕吐5例。

2 结果

20例血压稳定, 病情好转出院随访, 1例放弃治疗, 出院失访, 1例高血压脑病伴有脑疝, 抢救无效死亡。

3 护理

3.1 加强基础护理

肾病综合征并发高血压脑病患儿病情危重, 将患儿安置在单人间或同病种的双人间, 限制探视人员。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抓瘙皮肤, 每日给予温水擦浴;嘱患儿穿棉质、宽松的衣物, 勤更换, 剪短患儿指甲, 避免抓搔皮肤;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 晨起、睡前刷牙。

3.2 控制感染

感染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 是导致本病复发和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 其发生与蛋白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及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本组患儿20例有呼吸道感染, 1例有泌尿道感染伴有明显的尿路刺激征, 1例有皮肤感染。保持病室空气新鲜, 每日消毒3次, 定时通风, 室温调节至28℃~30℃, 湿度50%~60%[6]。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静脉输注, 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结合头孢唑林和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泌尿道感染的患儿需保持外阴清洁, 给予1∶5 000的高锰酸钾坐浴, 每天2次, 3d后尿路刺激征消失;皮肤感染的患儿皮肤破溃处予莫匹罗星涂擦, 每天2次, 5d后破溃处愈合。根据患儿的病情遵医嘱合理使用静脉丙球和口服药物匹多莫德等药物调节免疫力, 预防新的感染。

3.3 水肿的护理

严重水肿、处于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 经常更换体位, 防止一侧身体长期受压。每日监测体重、腹围, 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本组有15例阴囊水肿明显, 予丁字带支托阴囊[7], 侧卧时在两腿间置放枕头, 减少压迫、摩擦, 遵医嘱予0.1%雷氟努尔湿敷阴囊和阴茎, 效果很好, 5d~7d水肿消退, 均未出现阴囊破溃。对眼睑肿胀伴有分泌物的患儿, 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分泌物, 并抬高头部减轻水肿。对重度水肿的患儿, 尽量避免肌肉和皮下注射, 以免引起注射处感染或引起脓肿。

3.4 高血压脑病的观察及护理

严密观察患儿有无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视力障碍、血压升高等高血压性脑病的前期表现, 做到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本组有1例患儿将服入口中的降压药趁家属和医务人员不备之时把药吐出放入兜里, 总共漏服2次, 患儿出现抽搐, 血压 (180~200) / (100~130) mmHg, 立即予硝普钠降血压、呋塞米静脉注射利尿、20%甘露醇降颅内压、地西泮静脉缓慢注射镇静、止痉及鼻导管吸氧 (1L/min) 、心电监护等处理, 患儿血压基本稳定, 未出现严重不良后果。医务人员加强与患儿的沟通教育和监督, 未再出现漏服药物。1例肾病综合征复发由基层医院转入, 血压 (150~160) / (100~110) mmHg, 意识模糊, 转入前抽搐2次, 经降压、镇静、利尿等积极处理无效, 患儿进入昏迷状态, 瞳孔缩小, 光反应迟钝, 考虑肾病综合征并发高血压脑病脑疝, 抢救无效死亡。

3.5 血液净化治疗及护理

本组患儿均有明显的水肿、少尿, 其中8例出现轻中度腹腔积液, 6例有急性肾衰竭, 遵医嘱予血液净化治疗改善肾功能, 减轻水肿。治疗中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各项监测指标是否正常, 及时发现患儿的不适或血液净化的并发症 (如症状性低血压、失衡综合征、致热原反应、出血等) , 及时处理。本组2例患儿出现低血压, 立即给予生理盐水静脉输注和20%白蛋白静脉注射后血压恢复正常。治疗前后测量患儿的生命体征、体重, 采血进行生化检查, 以了解治疗的效果及2次治疗之间病情控制状况。治疗后除常规生命体征的观察外, 还应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 观察其有无渗血、敷料是否干燥、弹力绷带包扎松紧是否合适、肢端有无肿胀、皮肤温度是否正常、有无假性动脉瘤的形成等。本组1例患儿深静脉置管处在第2次血液净化治疗后有渗血, 立即予压迫止血、消毒穿刺部位、云南白药外敷、更换敷料等处理后未再渗血, 导管通畅。经过积极处理, 配合3次~9次血液净化治疗, 本组20例患儿病情控制, 好转出院并定期随访;1例患儿发生慢性肾衰竭, 行第2次血液净化治疗后签字放弃治疗, 出院失访。

3.6 饮食指导

给患儿及家属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根据患儿肝肾功、电解质结果选择合适饮食。了解患儿的饮食习惯, 在坚持肾病综合征饮食的原则下尽量满足患儿的要求。选择高微量元素、高维生素的、低盐饮食 (盐每日1g~2g) , 严重高血压或水肿者应限食盐及水, 保持出入量平衡。保证热量, 选择优质蛋白, 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日2g/kg左右[8]。当病情好转、尿量增多、肾功能正常后给予优质动物蛋白食物, 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等。有肾衰竭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同时限制含钾的食物和水果蔬菜, 如蘑菇、海带、豆类、广柑、香蕉、橘子等。肥胖患儿应限制脂肪和糖类的摄入[9]。

3.7 心理护理

多与患儿及其家属交谈, 鼓励其说出内心感受, 如害怕、忧虑等。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的知识和护理常识, 介绍治疗较好的范例, 以增加患儿和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 争取早日康复。

3.8 健康教育

预防感染;注意休息, 合理饮食, 病情缓解后适当安排一定的学习;按时服药;出现水肿逐渐加重、恶心、呕吐、抽搐、心悸、体温升高、尿量减少等情况时及时报告, 及时就诊;出院后定期专科门诊随访。

4 讨论

肾病综合征治疗的目的是:去除病因与诱因;消除水肿、降低血压;使蛋白尿减少或消失;提高血浆白蛋白、降低高脂血症、保护肾功能、避免复发[10]。并发高血压脑病是内科急症之一, 在疾病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因卧床可增高肾血流量, 有利于利尿, 同时休息可减少代谢物产生, 减轻肾脏负担。夜间抬高患儿患肢, 改善血液循环。本组患儿均有明显的水肿、少尿, 部分患儿有急性肾衰竭, 遵医嘱给予血液净化治疗改善肾功能, 减轻水肿, 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需严密观察病情, 防止血液净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1]。

感染是肾病综合征患儿复发最主要的诱因[12], 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是肾病综合征复发的诱因, 应预防感冒, 及时增减衣物, 应少去公共场所, 外出须戴口罩。严密观察感染征象:注意有无体温升高、皮肤感染、咳嗽、咳痰、尿路刺激征等。同时, 激素使用不当、免疫功能低下及血浆白蛋白过低为复发常见的诱发因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非常重要的药物, 应严格遵守医嘱, 不滥用药物, 不乱加减药物, 遵守服药依从性[13]。告知患儿及家属疾病相关知识, 激素副反应引起的柯欣貌是暂时的, 激素逐渐减量到停药时会恢复到原来可爱的脸蛋和匀称体型, 举例说明, 增强其信心, 使其保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护士应根据患儿及家属的文化程度和认知水平针对性地做好健康教育[14]。

儿童肾病综合征 篇2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1月到1月间,肾内科收治的3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在14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36.5岁。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9例,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3例。32例患者均符合第十二版《使用内科学》中关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临床护理

2.1合理安排休息

肾病综合征患者不宜劳累,应该安排患者卧床休息,卧床时间的长短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一般至少为2至3周。此外,患者卧床期间,要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保持病房的舒适度,要保持温暖的室温,清新的空气,尽量减少探视和陪护。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出现特殊情况的患者,要严格控制其行动,避免其过度劳累,例如:出现严重水肿的患者,必须要等水肿和体腔积液消失后,才可以下床活动;出现感染的患者,必须严格控制其活动,感染控制后,才可以下床活动。

2.2饮食护理

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必须严格控制其饮食,提醒并指导患者家属注意饮食中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注重饮食多样化的同时,也要减少对过甚营养的摄取。例如:对于出现水肿、高血压、尿少的患者,要严格将其的钠盐摄入量控制在3g/d以内;尿少、血钾含量高的患者,要限制其使用含钾量高的水果、蔬菜。对于血脂高的患者,要尽量减少食用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的食用量。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依据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规定进食。对于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方面,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于肾功能不正常的患者需要区别对待: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每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在0.8-1.0g/(kg*d)之间,热能摄入量在126-147KJ之间;肾功能不正常者,每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在0.6-0.8g/(kg*d)之间;此外,对于重度水肿且尿少的患者,要严格控制其每天的进水量。

2.3感染护理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水肿,长期服用、注射大量的含激素药品,造成其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导致各种感染并发症。因此,在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中,首先要将感染与未感染患者的病房隔开;其次要保持患者病房的空气清新,最好每天消毒;再次要保障患者自身的卫生清洁,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最后,在对患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此外,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加强营养,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并叮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不与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触等。

2.4心理护理

大多数肾病综合征患者其心理上,都存在恐惧、烦躁、忧愁、焦虑等负面心理,这些负面心理会严重影响病情的治疗。对于存在负面心理的患者,医护人员要让患者及其家属及时的了解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原因、特点、过程等,鼓励患者讲出自己承受疾病的感受;针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护理人员要及时的解答,并且注意言行举止。因为此时的患者最需要关心和尊重,和蔼的态度、热情服务,能使患者的`心理得到安慰。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然后,护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结合客观实际,向患者疏导正确的思想;确保患者在院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

2.5药物治疗护理

在药物治疗护理中,医护人员首先要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所用药物的治疗作用、用药方法、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让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对药物治疗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有知情权,更重要的是,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了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后,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就可以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争取到急救的宝贵时间。

2.6出院前指导

肾病综合征的基本注意事项是合理饮食、防止疲劳,因此,在患者即将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指导,让患者回家后,根据医嘱服药,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注意合理饮食,注意防风寒,注意在不造成过度疲劳的前提下,加强体格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3结果

我院201月到201月间,肾内科收治的3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中,22例患者得到治愈、7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3例患者未治愈。

4护理体会

儿童肾病综合征 篇3

【关键词】 咪唑立宾;频繁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性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3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22-02

咪唑立宾(mizoribine,MZB)选择性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和鸟苷酸合成酶,导致细胞周期的S期DNA合成的抑制,从而阻止T细胞和B细胞的分裂和增殖。MZB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被临床试验证明[1]。Kawasaki等人[2]研究发现,在没有给予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每周两次使用单剂量口服MZB治疗频繁复发的NS是有效的。然而,MZB治疗FR-SDNS的有效剂量和给予方法(即单剂量或分2次剂量)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我们对每周两次单剂量口服MZB,血药浓度峰值3-5μg/ml冲击治疗FR-SDNS的疗效进行了评估。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河南省漯河医专二附院经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FR-SDNS患者48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6.3±4.2岁。

1.2 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安慰剂组和MZB组,每组24例,所有患者均给与PSL治疗,剂量为60mg/m2,分3次给予(最大总剂量≤80mg/d)。3-6个月后,PSL隔日给药剂量减少并逐渐停药。安慰剂组给予PSL和淀粉药片,MZB组给予PSL和MZB。MZB初始剂量为5-7.5mg/kg/d,单剂量,每日2次,早上饭前口服;一周后,MZB剂量调整为给药2-3h后,达到峰值血药浓度的3-5μg/ml,观察12个月。观察期内,每月测量一次MZB血药浓度及血常规检测(主要是血肌酐、尿酸(UA)和免疫球蛋白G(IgG))(由本院化验室完成)。告知患者及监护人书面知情同意书。

1.3 统计分析 我们对MZB冲击疗法前后PSL的剂量、复发频次及实验室检查进行了比较,所有数据均以means±SD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及Mann-Whitney秩和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共有48例FR-SDNS患者进入本研究,两组间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如表1所示,MZB治疗12个月后,MZB组PSL日需剂量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且有8例(33.3%)患者可停用PSL。观测期内MZB组患者NS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安慰剂组(P<0.01),且有3例(12.5%)患者未见复发。MZB冲击治疗12个月后,MZB组肌酐清除率及IgG水平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0.05),且血清UA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MZB组患者MZB平均峰值血药浓度为3.61±0.48μg/mL(范围2.86-4.08μg/mL),未发现患者伴发高血压、脱发、高尿酸血症或白细胞降低等副反应。

3 讨 论

咪唑立宾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的S期DNA的合成,阻止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它的这种作用模式类似霉酚酸酯。治疗儿童NS,日常MZB剂量(4mg/kg/d,每日两次)明显降低10岁或以下NS患者的复发率和延长缓解期时间[1]。有研究指出MZB浓度为3.0-6.0μg/ml可抑制人类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ZB还可结合14-3-3蛋白且相互作用,并提高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转录活性,导致MZB浓度在2.6μg/ml时产生明显的类固醇激素用量作用[3]。我们首先使用每周两次口服MZB冲击治疗FR-SDNS,其MZB峰值血药浓度为3μg/mL,结果发现MZB冲击疗法对减少复发的频率是有效的,但对于8岁以下患者的效果较差,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患者的MZB高峰血药浓度较低[4]。在本研究中,单剂量口服MZB冲击疗法明显降低复发率和有8例患者可能停用PSL,且无严重副作用。与以往的研究相比[3],MZB单剂量治疗对PSL日常剂量的减少没有明显改变,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研究中服用或未服用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患者的复发频次多于那些早先的研究。我们研究发现MZB组患者峰值血药浓度为3.95±0.11μg/ml,范围3.80-4.08μg/ml,这表明MZB减少复发率的有效浓度为3.8-4.0μg/ml。

总之,单剂量口服MZB冲击治疗可以安全地使用于FR-SDNS的治疗,以减少复发率,但这种疗法对大多数接受CyA治疗的患者无效。

参考文献

[1] 谢院生.咪唑立宾在肾脏病中的应用.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7):565-568.

[2] Fujieda M,Ishihara M,Morita T,et al.Effect of single-dose oral mizoribine pulse therapy twice per week for frequently relapsing steroid-dependent nephrotic syndrome[J].Clin Nephrol,2012,78(1):40-46.

[3] 秦福芳,邵凤民.咪唑立宾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4):283-285.

儿童肾病综合征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 (全部病例均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 。80例, 男43例, 女37例;年龄4~14岁, 平均 (7.56±2.34) 岁;病程3月~3年, 平均 (4.23±2.33) 月。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单纯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4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单纯西医组

常规强的松、抗凝 (潘生丁、肝素等) , 降脂 (他汀类等) , 利尿消肿 (双氢克尿噻、氨体舒通等) , 保护胃黏膜, 应用ACEI制剂等对症支持治疗。

1.3.2 中西医结合组

在单纯西医组基础上中药辨证分型:①风水相搏型, 症见先为眼睑, 继之全身水肿, 尿少, 咽痛或咳嗽;舌质偏红, 苔薄黄, 脉浮, 治以疏风解表, 宣肺利水;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桑白皮、生姜、大枣、甘草) ;②湿热内侵型, 症见尿少, 尿色黄赤, 甚者血尿, 舌质红, 舌苔黄或黄腻, 脉数。治以清热利湿。方用小蓟饮子加减 (生地、小蓟、滑石、蒲黄、淡竹叶、藕节炭、当归、木通、山栀、甘草) ;③肺脾气虚型 以脾虚为主。多为恢复期或病程较长者。水肿不甚, 面色少华或萎黄, 倦怠无力, 易出汗, 易感冒, 舌质淡, 苔白, 脉弱而缓。治以健脾益气。方用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加减 (太子参、白术、茯苓、苡仁、陈皮、山药、扁豆、莲子肉、砂仁、黄芪、防风、甘草) ;④脾肾两虚型。多见于病程日久, 反复发病不愈病例。症见面色眺白, 水肿明显, 小便不利, 腰酸肢冷, 舌质淡胖, 苔白, 脉沉细。治以温肾健脾。方用真武汤加减 (附子、茯苓、白芍、白术、生姜) ;⑤肾阴虚损型 多见于长期服用激素患儿。症见五心烦热, 体胖汗出, 舌质红, 苔白, 脉细数。治以滋阴补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 。水煎服, 1剂/d, 分两次温服, 疗程4周。

1.4 观察指标

依据2003年海口第7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学术会议纪要所确立的肾病综合征疗效判断标准拟定[3]:①完全缓解:浮肿消退, 尿蛋白转阴, 24 h尿蛋白定量<0.2 g/d, 各项化验指标基本正常;②显著缓解:浮肿消退, 24 h尿蛋白减少<1.0 g/d, 各项化验指标好转;③部分缓解:24 h尿蛋白大于1.0 g/d, 但小于3.0 g/d;④无效:治疗后无缓解, 化验指标无改变。

1.5 统计学处理

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完全缓解50.0% (20/40) 、显著缓解25.0% (10/40) 、部分缓解20.0% (8/40) , 无效为5.0% (2/40) , 单纯西医组分别为40.0% (16/40) 、22.5% (9/40) 、25.0% (10/40) 、12.5% (5/40) , 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组 (χ2=8.98 P<0.05) 。

3 讨论

儿童肾病综合征是肾内科常见病, 其主要特点为高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度水肿, 以往单纯西药均以激素为主要药物治疗, 虽可取效于一时, 副反应大, 激素为阳刚之品, 大剂量服用常出现燥火现象, 如兴奋、激动、失眠、痤疮、盗汗、两颧潮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 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的表现, 而且停药后易复发, 因此不易被患儿接受, 且其远期疗效难求[4]。

肾病属中医水肿范畴, 其病机主要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以致水液代谢紊乱, 脏腑气血虚损, 正气不能抵御病邪。肺主通调水道, 脾主运化水湿, 肾主水, 而小儿又有“肺常不足, 脾常不足, 肾主虚, 无实也”的生理特点, 故常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不足, 若三脏功能失调, 很易出现三脏虚损之候。《景岳全书·肿胀》篇曰:“凡水肿等症, 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阳, 故其本在肾, 水化于气, 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 故治其在脾”。因此, 治疗水肿, 以肾为本, 以肺为标, 而以脾为制水之脏, 实为治疗水肿的关键所在, 其中以脾虚最为常见, 本组风水相搏及湿热内侵两型属于本虚标实之证, 急则治其标, 但不可久用发散攻邪之法, 否则正气更伤, 一旦邪去, 则应转入本虚的治疗, 本虚治疗不外肺脾两虚, 两型中又偏重于脾虚。常用方参苓白术散及真武汤中都有健脾之药, 参苓白术散以健脾益气为主.真武汤偏重于温阳健脾;而二型虚证实际上是疾病发展过程中轻重两个阶段的表现, 故以健脾治疗为关键所在, 而对于大量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阴虚阳亢之证, 则表现为肾阴虚, 多用六味地黄汤加减以滋阴凉血。本文中医治疗本病运用中医学“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抓住病程中不同的主要矛盾进行辨证分型论治, 结果显示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

综上所述, 虽然单纯西医治疗有肯定的临床效果, 但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能取长补短, 中药治疗从机体的整体出发, 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 其缓解率高, 能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并能增强患儿的免疫力, 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疗效。但是, 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改进:如何统一辨证分型标准和疗效标准;如何把西医的辨病与中医的辨证有机地结合并用于指导临床, 更好地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降低其易感性和反复性等等[5]。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儿童肾病综合征80例随机分为单纯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40例;单纯西医组常规强的松、抗凝、降脂、利尿消肿等对症支持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单纯西医组基础上中药辨证分型:风水相搏型、湿热内侵型、肺脾气虚型、脾肾两虚型、肾阴虚损型, 各方加减。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完全缓解50.0%、显著缓解25.0%、部分缓解20.0%、无效为5.0%;单纯西医组分别为40.0%、22.5%、25.0%、12.5%, 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组 (χ2=8.98P<0.05) 。结论 单纯西医治疗有肯定的临床效果, 但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取长补短, 中药治疗从机体的整体出发, 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 其缓解率高。

关键词:中药,肾病综合征,疗效

参考文献

[1]章友康, 刘刚, 谌贻璞.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和展望.临床肾脏病志, 2008, 8 (3) :137-139.

[2]戴京璋.实用中医肾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22.

[3]叶任高, 陈裕盛, 方敬爱.肾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 4 (6) :355-357.

[4]王欣.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48例疗效观察.时珍国医国药, 2007, 18 (11) :2688.

儿童肾病综合征 篇5

【摘要】目的:观察在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治疗中肾炎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4例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氯沙坦治疗,观察组接受肾炎宁治疗,疗程均为1年,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纳差食少与治疗前均无显著改变,观察组其他症状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尿红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对照组患者尿红细胞计数改善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治疗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中,肾炎宁临床疗效优于纯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炎宁

IgA肾病是我国临床常见病。为对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临床治疗方法加以探讨,笔者选取我院于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患者64例,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氯沙坦治疗,观察组接受肾炎宁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年,其中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现报道相关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患者64例,64例患且均已进行肾穿刺活检确诊。其中男39例,女25例,患者年龄为17-64岁,平均年龄为35.6岁;患者病程为19d-13年,平均病程为34.5个月;病理分型为:I型11例,Ⅱ型13例,Ⅲ型30例,Ⅳ型10例;将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病患者排除在外。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自然资料对比中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基础治疗:对存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患者先行对合并症进行治疗,将血糖或血压及时控制住,给予两组患者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患者接受氯沙坦治疗,每天1次,每次50mg;观察组患者接受肾炎宁治疗,每天2次,每次150mL。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年,1年后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1.3 疗效判定

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判定,根据病情轻重用0-分标记。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或消失,中医症候得分减少值为95%或更多,实验室各项检测项目正常且24h尿蛋白量处于正常范围;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中医症候得分减少值为75%-95%,实验室检测有一项超出正常范围,24h尿蛋白量减少值多于4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中医症候得分减少值为30%-69%,实验室检测有一项超出正常范围,24h尿蛋白量减少值不足4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及24h尿蛋白量均未发生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计数资料展开统计学分析并进行x2检验,当P <0.05时,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中医症候对比无显著差異。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在腰脊疼痛、精神乏累两项上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其他无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脊疼痛、精神乏累、口中黏腻、五心烦躁、面色晦暗及头晕耳鸣上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5);纳差食少较于治疗前改善不明显(P >0.05)。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50.00%(16例)与78.13%(25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内生肌酐清除率与尿红细胞计数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红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内生肌酐清除率相较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红细胞计数相较于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前24h尿蛋白差异不显著,但治疗后2个月、4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 <0.05)。

3 讨论

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的原发性肾小球病症中,IgA肾病是其中高发的病种之一,其发病率在原发性肾小球病症中所占比例可达34%[1],病程较长,进展缓慢,可由诸多因素协同作用引发,病情复杂且易反复发作,该疾病患者有一半以上从发病到死亡,或接受透析治疗等用时为20年甚至更久[2],目前还没有对于这一疾病快速治疗的特效治疗方法。

我院在对非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治疗时,对6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2例接受氯沙坦治疗,观察组接受肾炎宁治疗,疗程均为1年,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肾炎宁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大大缓解血尿与蛋白尿等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纯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林燕,曹式丽,等.肾络宁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8):700-703.

儿童肾病综合征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并发ARF的NS患儿32例。其中男18例, 女14例;年龄2~11岁, 平均 (5.6±1.9) 岁;病程5d至10个月, 平均 (1.9±1.2) 个月;单纯型肾病17例, 肾炎型肾病15例。18例行透析治疗, 14例行非透析治疗。ARF的诊断标准:数日至数周内肾小球滤过功能呈进行性急剧下降, 血肌酐每日升高44~88μmol/L (0.5~1.0mg/dL) [4]。NS诊断符合2001年全国儿科肾脏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5]。排除狼疮、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以及同时患有其它慢性病的患儿。

1.2方法

1.2.1 综合护理方法

(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患儿生命体征, 观察患儿尿量、尿液颜色、性状、尿比重、水肿部位及程度, 准确记录24 h出入水量。每日抽血检查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平衡。严格掌握输液速度, 输液同时观察心率、血压和尿量变化, 同时注意患儿的临床表现, 查看患儿意识反应。观察各项指标恢复程度及有无酸中毒情况, 以便及时治疗和调整用药。少尿期要预防高血钾, 严格禁止静脉补钾和输库存血;多尿期则要预防低血钾的出现, 鼓励患者多食用含钾高的饮食, 按每日排出1L尿, 静脉补充10%氯化钾15mL。

(2) 加强饮食管理:

根据患儿病情合理饮食, 患儿少尿期时限制出入量并适当补充营养, 每日限钠盐不超过2~3g, 每日测体重不增加或增加≤0.5kg, 控制桔子汁、排骨汤、鸡汤等含钾高的饮食的摄入。多尿期时给予高糖、高维生素和高热量饮食, 同时给予足够的维生素和必要的微量元素, 但不宜摄入过多蛋白质[6]。

(3) 基础护理:

保持病房的清洁, 定时消毒, 保持患儿床铺清洁干燥平整, 注意通风, 保持空气新鲜, 减少访客探访次数。每日用温水擦洗患儿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 及时更换松软衣物, 定时翻身, 预防褥疮的发生。嘱患儿卧床休息, 眼睑、面部水肿者枕头应稍高, 严重水肿者应经常变换体位, 以减轻肾脏负担, 从而减轻水肿。长期服用激素患儿, 皮肤菲薄, 容易溃破, 要充分暴露皮肤破溃区, 减少局部摩擦, 切记勿搔抓, 要穿柔软干净棉质内衣, 不使用刺激性强的香皂和其他洗漱用品, 不用过热的水洗澡, 不能暴晒。出现呼吸道、口腔及肛周感染患儿, 应与其他急性感染患者隔离;咳嗽频繁、有痰者雾化吸入, 定时吸痰, 做好口腔护理, 防止出现咽部感染。

(4) 心理护理:

部分患儿会产生焦虑感、恐惧感, 甚至会产生自伤、轻生等念头, 护士要注意患儿心理变化, 根据不同的病情、文化背景、社会生活差异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 讲解时态度和蔼, 爱心体贴, 鼓励患儿, 使其对自己的康复充满信心, 安心地接受治疗。

(5) 药物治疗的护理:

使用利尿剂市, 应密切观察用药后的患儿的尿量、体重、皮肤的弹性、血钾水平等指标变化。糖皮质激素时, 口服药必须喂药到口, 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如骨质疏松、兴奋或失眠、多动、库欣综合征、抵抗力下降容易合并感染等。使用免疫抑制剂时, 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 防止因药液外渗引起组织坏死, 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鼓励患儿多饮水, 预防出血性膀胱炎发生[7]。

(6) 血液透析:

透析治疗是一种非生理性状态, 透析前患儿易产生担心和恐惧, 对康复没有信心, 引导患儿, 做好透析前的宣教, 告知血液透析的过程及治疗效果, 让患者意识到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性, 以保持乐观的心态。透析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 询问患儿的自我感觉, 核对患者透析各项参数, 严密观察监测各参数变化, 注意外循环有无凝血, 监测透析机的静脉压和跨膜压, 怀疑有凝血时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 必要时更换, 根据患儿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以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透析后要检查是否达到超滤要求, 必要时留取血标本进行生化检查, 监测血压、心率等, 病情允许可称体重。指导患者做好静脉置管的自我防护, 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常见并发症的应急措施, 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 指导患儿合理饮食, 加强营养, 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取, 安排好下次透析时间[8]。

1.2.2 疗效记录和比较

记录干预前后患儿尿量、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和血胆固醇参数变化。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相关参数变化。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undefined表示。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有两随机样本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儿除透析和药物治疗外, 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3周, 所有患儿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无严重并发症和患儿死亡发生。治疗后患儿尿量和血浆白蛋白量明显增加, 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及血胆固醇显著减少,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讨论

肾病综合征 (NS) 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 可发生于任何阶段, 偶可表现为首发症状, 为NS所有并发症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单纯NS合并ARF一般均为可逆性, 大多数患者在给予及时诊断、正确治疗及全面护理后, 随着尿量增加, 肾功能逐渐恢复, 预后较好[9];少数病人在病程中多次发生ARF也均可恢复。本研究发现, 同时行临床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所有患儿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无严重并发症和患儿死亡发生;治疗后患儿尿量和血浆白蛋白量明显增加, 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及血胆固醇显著减少。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辅助治疗儿童NS并发ARF的方法。

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的过程中, 作者有如下体会:①NS并发ARF患儿护理过程中要特别耐心细致, 疏导和劝慰患者及家属,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 这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②还要嘱咐患者及家属防止出现各种感染,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要格外谨慎。③饮食上不主张患者进行高蛋白饮食, 因为高蛋白饮食, 虽然肝脏合成蛋白增加, 但尿蛋白排出量也增加, 无助于纠正低蛋白血症, 反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呈高灌注、高压及高滤过状态, 加速肾小球硬化。④透析过程中由于体外循环时间较长, 加之大部分患者病情危重, 变化快, 护理难度相对较大, 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严防并发症的出现, 正确处理各项机器报警。⑤丰富的护理经验, 高质量的护理技术是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得以成功的关键。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辅助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 随访时间不长, 儿童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确切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项志凤, 卢军利.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 2009, 49 (9) :84-86.

[2]金问涛.高级内科护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214-216.

[3]项志凤, 卢军利.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 2009, 49 (9) :84-86.

[4]CHEUNG CM, PONNUSAMY A, ANDERTON JG.Man-agement of acute renal failure in the elderly patient:a clinician's guide[J].Drugs Aging.2008;25 (6) :455-76.

[5]杨霁云, 陈述枚, 姚勇, 等.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J].中华儿科杂志, 2001, 39 (12) :746-748.

[6]李明喜, 高瑞通.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思路与处理原则[J].中国全科医学, 2004, 7 (16) :1140-1141.

[7]沈丽萍, 金萍.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治疗的观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1, 7 (2) :98-99.

[8]沈燕清, 施素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严重创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 2007, 29 (6) :152-153.

儿童肾病综合征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1997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13例, 均符合国内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8例, 女5例;年龄2~7岁8例, 8~15岁5例;病程3~48个月, 平均21.7个月。根据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分为:激素依赖型7例, 耐药型6例。血清蛋白11.0~37.1g/L, 平均23.3g/L。

1.2 方法

冲击治疗前均按激素中长程疗法予以泼尼松常规治疗, 并予CTX 8~12mg/kg加入5%~10%葡萄糖100~200ml中, 于1~2h内静脉滴注。治疗日停用泼尼松, 同时以20ml/kg予以水化治疗, 适当补充电解质, 每天1次, 连用2d为1个疗程, 每2周治疗1个疗程。待症状完全缓解后, 用药间期可逐渐延长, CTX总剂量≤200mg/kg。用药应在无临床感染的情况下进行。冲击治疗前检查血、尿常规, 血小板计数及肝功能。冲击治疗的同时泼尼松调整为每天1mg/kg顿服, 4周后逐渐减量, 持续1年左右。可根据临床予以抗高凝、利尿等对症治疗。

1.3 疗效标准

完全缓解:尿蛋白转阴, 血生化逐渐恢复正常, 水肿消退;未缓解:尿蛋白、血生化及临床未恢复正常。

1.4 结果

冲击治疗3~5个疗程完全缓解8例, 未缓解5例, 缓解率为61.5% (8/13) ;5个疗程未缓解者继续治疗, 治疗后完全缓解1例, 未缓解4例, 总缓解率为69.2% (9/13) 。发生反复感染1例, 脱发1例, 胃肠道反应3例。13例患者均能完成治疗, 未发生白细胞下降、出血性膀胱炎及肾功能衰竭。

2护理

2.1 预防和控制感染

由于长期低蛋白症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使机体抵抗力降低, CTX为免疫抑制剂, 能抑制骨髓、降低白细胞水平, 进一步削弱了机体免疫力。因此, 有条件时将患者安置于隔离区, 无条件者实行保护性床旁隔离。紫外线消毒空气每天1次, 尽量减少探陪人员, 以减少交叉感染机会;医务人员有呼吸道感染者避免接触患儿;严格手卫生制度、无菌操作;避免肌内注射药物, 以防臀部注射部位感染;同时做好患儿口腔护理, 年龄较大患儿均采用复方茶多酚含漱液漱口。由于患儿住院时间长, 应注意病室环境的通风, 最大限度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一旦出现感染应积极治疗, 不可拖延。

2.2 CTX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2.2.1 胃肠道反应:

患儿可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注意观察患者进食量, 呕吐物的量及色, 注意防止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必要时报告责任医师, 可遵医嘱应用甲氧氯普胺止吐。

2.2.2 定期做血常规检查:

CTX对骨髓有抑制作用, 因此每次用药前应查血常规, 冲击后每周查血常规1次, 如白细胞 (WBC) <4×109/L, 则应酌情遵医嘱应用升白细胞药物, 暂停冲击治疗, 待WBC>4×109/L再继续冲击治疗。

2.2.3 预防出血性膀胱炎:

CTX可刺激膀胱黏膜, 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因此应于静脉滴注CTX前给予水化疗法, 以淡化药液在膀胱内的浓度, 减少刺激, 除注意观察患者尿液颜色、了解有无肉眼血尿外, 还应做尿常规、尿分析检查, 以排除镜下血尿。

2.2.4 防止CTX外漏:

静脉给药时, 注射前应先用生理盐水作为引路注射[1], 应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时方可滴入CTX, 严防药物外渗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输液过程中, 勤巡视, 一旦发生外渗, 立即停止输液并更换输液部位, 渗出部位用1%普鲁卡因或地塞米松局部穴位注射。

2.3 饮食护理

鼓励进食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少食多餐。使用激素使患儿食欲增加, 但患儿消化、吸收能力差, 易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本组患儿出现呕吐、腹泻症状3例。因此, 应调节患儿饮食结构, 少食多餐;指导制订患儿营养食谱, 配置低盐、高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和易消化食物, 不断改变食物品种以保障营养摄入;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及餐具的消毒;另外, 对于水肿明显、血压偏高的患儿, 应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

2.4 心理护理

由于病程长、病情易反复、长期服用大剂量激素、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等因素, 可引起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其家属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 此时护士应在工作期间主动关心同情患者, 理解家属不良情绪并协助其排解, 针对冲击治疗方案做充分说明, 使其在了解大剂量CTX冲击疗法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基础上, 消除紧张心理, 充分享受对治疗的知情同意权, 以积极配合治疗。

2.5 健康教育

患者由于病程长、CTX冲击疗法疗程时间长, 常难以坚持在医院完成CTX冲击全疗程, 多数患者待病情基本稳定, 即带药出院, 无法继续在门诊完成CTX冲击疗程。因此指导患者家庭自护知识十分必要, 如勿到公共场所、勿与感染患者接触、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被、防止受凉患上呼吸道感染, 并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此外指导尿蛋白简易检测及身体水肿、小便颜色量的观察方法, 使患者能在院外顺利完成CTX冲击疗法, 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3讨论

免疫抑制剂CTX于1963年开始应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2]。大剂量CTX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其疗法已被肯定。大剂量静脉注射CTX主要抑制免疫细胞CD4+并降低CD8+细胞活性, 从而减轻肾脏的免疫反应, 起到消除或减轻蛋白尿和提高血浆白蛋白的作用。

总之, 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首先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使其正确认识病情并接受合理治疗。完善周密细致的护理工作, 是治愈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必不可少的条件。应严格执行治疗方案, 重视并加强心理护理,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CTX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同时严格控制感染、加强支持疗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肾脏病学组.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J].中华儿科杂志, 2001, 39 (12) :746-747.

儿童肾病综合征 篇8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E,肾病综合征,儿童患儿

在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中, 根据临床试验统计发现, 患儿暂居总患儿比例的大部分, 人类的免疫球蛋白E合成主要包括T、B淋巴细胞以及各种子细胞因子在内的免疫调节[1]。集体因血清Ig E升高产生的疾病, 通常与T细胞功能紊乱有关。肾病综合征是与细胞免疫紊乱有关的一种疾病, 机体在多次复发后, 患儿对激素敏感性逐渐下降, 最终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 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肾病综合征复发率相当高, 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约25%~43%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呈频复发, 因此对其治疗应该高度重视。本研究发现, 从临床角度来探讨lg E水平对频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病情变化, 及其实际临床诊断意义, 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频复发性肾病儿童进行统计, 其中所选例数均符合全国科研协作组的诊断标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经一定量泼尼松治疗8周尿蛋白转阴;病程中复发 (或者反复) 次数在半年内2次或1年内3次以上者等。本试验25例频复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男10例, 女15例, 年龄均在16岁以下;25例非频复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男15例, 女10例。选择同例数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13例, 女12例, 对其进行身体检查, 保证对统计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 同时在每组中分布相应的医疗人员, 对每组临床资料进行专业的数据统计, 保留到患儿出院后, 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为确保本次患儿患病的典型性, 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无法明确诊断者与资料不全等患者, 并排除影响判断的患儿病例。本试验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受试者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对所选所有儿童行血清Ig E检测, 静脉采血, 并且留取血清-20℃保存, 随后成批测定。在检测中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血清中的Ig E含量, 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为保证本次临床的准确性, 临床医师备好反应微孔后, 依次在里面加入标准品与质控血清, 随后加入酶结合物及显色剂, 试验中都使用酶标仪 (DG5030型的酶联免疫检测仪) 在450 nm波长读记吸光度, 随后计算出标本浓度。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儿检测前后相关资料进行SPSS 16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则采用n表示, 并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共对75例儿童进行血清Ig E检测, 其中正常儿童体内血清lg E的含量为10~140 IU/m L, 平均含量为 (52.22±28.19) IU/m L, 而非频复型与频复发型分别为 (150.00±188.03) IU/m L和 (215.00±188.03) IU/m L, 可见频复发型患儿指数明显偏高。

3 讨论

目前儿童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表明, 肾病综合症发病的原因为细胞免疫异常, 更多原因在后期的临床中会得到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在肾病综合征发生的过程中, 通过相关检测发现周围T淋巴细胞数量与功能出现异常的现象, 淋巴细胞亚群间的比例也会出现失调, 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分泌同时存在异常, 从而造成免疫炎症反应, 导致肾小球的损害, 患儿因此出现病征[3]。通过对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实际诊断中, 发现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Ig E水平升高, 特别是在频复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中, 其lg E水平增长明显, 这与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也与患儿进行激素治疗时的敏感程度有关, 在对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医治时, 发现血清Ig E高低会随着病情变化, 出现明显的转变。

血清Ig E升高的肾病患儿对激素治疗敏感, 血清中Ig E正常的肾病患儿对激素治疗耐药或依赖, 有利于为临床分析, 以及对肾病综合征的类型评估, 提供诊断和判断疾病预后的依据。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Ig E水平伴ECP水平升高可能是其复发的重要因素, 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Ig E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易合并过敏反应疾病, 两者可能存在类似的免疫发病机制, 当儿童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因合并过敏反应性疾病, 导致肾病复发时, 在治疗肾病同时, 应积极治疗过敏反应疾病, 从而更好指导临床治疗, 提高疗效, 减少肾病综合征复发[4]。通过临床治疗, 发现对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儿童治疗中, 血清lg E水平与该病密切相关, 但是对于其科学性与有效性, 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 因此为了探讨两者间是否具有普遍性, 展开了本次临床医学实验。血清Ig E水平显著增高是过敏性疾病的共同特征, 通过对本组试验的观测显示, 对照组属于正常的儿童, 将正常儿童的血清Lg E与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血清lg E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无论是非频复发型肾病患儿, 还是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血清Ig E, 都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的值, 因此, 通过对血清lg E值的检测, 能有效的判断患儿是否患有肾病综合症, 然后进行及时的治疗, 有助于防止患儿的病情恶化, 由此, lg E水平增高与肾病综合征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在上述的数据中, 将非频复型肾病综合病患儿与频复型患儿的血清lg E值进行对比, 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区别, 频复发型肾病综合症患儿的lg E值, 随着病情发展不断增长, 由于其肾病综合症的发病持续时间较长, 在对患儿进行初期诊断中, 医师很难对患儿的肾病综合症是否属于非频复型与频复型进行判断, 因此对后期患儿的医治造成困难。故通过对患儿血清lg E的检测, 能有效地判断患儿的肾病综合症的类型, 对患儿后期的治疗提供了基础依据。在本次试验中发现Ig E的合成被数种T淋巴细胞因子调节, 血清Ig E含量的异常升高, 反映出T细胞功能出现紊乱现象。有实验表明, 儿童产生微小病变的肾病中, IL-4 m RNA表达增加, 低亲和力的Ig E受体水平有明显升高现象。通过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 治疗后显著下降。在血清Ig E出现升高现象的肾脏疾病患儿中, 主要由于Ig E特异性抑制因子缺乏造成的。IL-4诱导Ig E出现合成, 但是IFN-C抑制Ig E的合成, 所以, 内源性IL-4分泌过多和IFN-C产生减少在Ig E过量分泌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Ig A肾炎病情较轻的患儿中, 血清Ig E升高, 属于肾性蛋白尿的Ig A肾炎病人中, 血清Ig E水平可作为较好的预后指示剂。血清中高Ig E提示病理改变较轻, 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另外, 有学者证实, Ig E可能参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肾炎的发病。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儿童的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与过敏疾病的关联, 过敏反应检测较常使用方法是检测血清Ig E、嗜酸粒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食入或吸入性过敏原筛查等。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伴有过敏体质, 患儿容易合并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虫咬性皮炎等过敏反应性疾病。肾病合并过敏反应性疾病时会影响激素效应, 使患儿对激素治疗不敏感, 还会影响肾病的预后, 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临床最常见的过敏是Ⅰ型变态反应。过敏原初次作用机体诱导机体为B淋巴细胞产生Ig E。当同一抗原再次侵入时, 便直接与分布在细胞膜表面的记忆性Ig E抗体相结合, 同时启动脱颗粒和合成新介质两大过程。生成的各种新介质随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各处, 作用于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靶器官, 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及其通透性增加, 引发平滑肌收缩, 嗜酸粒细胞增多, 腺体过度分泌, 在不同靶器官出现不同表现, 如在皮肤黏膜出现荨麻疹、湿疹等过敏症状, 在呼吸道出现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过敏反应。

本研究证明了血清Ig E水平与频复发型肾病患儿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患儿血清Ig E水平的检测, 能有效诊断出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实际患病类型。

参考文献

[1]李艳艳.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过敏状态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 2014.

[2]张沛, 彭洪军, 任献国.儿童频复发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血脂水平与中医分型相关性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4, 5:73-76.

[3]陈忠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激素治疗的关系[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 5 (6) :41-42.

儿童肾病综合征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1)典型临床症状,即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水肿。(2)实验室检查示:尿蛋白定性≥+++,尿蛋白/尿肌酐>0.2,24h尿蛋白定量>50mg/kg;血清蛋白<30g/L;血胆固醇>5.7mmol/L(220mg/dl);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因子活性增加、酶原因子活性降低等[2]。中医诊断标准:(1)眼睑部出现水肿而后蔓延至下肢、四肢和全身。轻者仅出现眼睑或足胫水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严重者可见尿闭、恶心呕吐、口吐秽味、齿血、鼻血,甚至出现头痛、头昏、神昏谵语等;(2)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1.2 一般资料

选取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儿科2012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湿热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患儿90例,均符合西医及中医诊断、症候标准(湿热型),年龄2~12岁。排除标准:(1)心源性水肿患儿;(2)由于营养不良、硬皮病或血清病导致水肿患儿;(3)不按照规定进行治疗影响治疗效果患儿;(4)在治疗期间进行其他治疗患儿;(5)依从性较差患儿;(6)治疗时间在半个疗程以内患儿;(7)治疗期间出现病情急剧不稳定或严重并发症患儿;(8)对治疗药物严重过敏、意外伤害或其他特殊情况而无法继续治疗患儿。所有患儿中合并感染的有60例,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有20例,合并电解质紊乱的有10例。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中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6.4±4.3)岁。治疗组患儿中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6.8±4.5)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常规及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并进行心功能检测、B超等检查确诊。两组患儿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口服治疗。

1.3.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内治法,即黄芩滑石汤加减方(由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中药房提供),其主要组方为黄芩10~20g,茯苓15~30g,猪苓15~30g,泽泻15~30g,白蔻仁6~10g,车前草20~30g,滑石15~30g,金钱草20~30g,大腹皮10~15g,通草6~10g,白茅根20~30g。将药物先用冷水浸泡30min,文火煎至水开后继续煎煮20min,为第1次药液,第2次加水煎煮25min为第2次药液,两次药液合并为一副药,内服,1剂/1.5d,4剂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

1.3.2 治疗组

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取穴、外敷自制消肿散(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制剂室参与制剂)。自制消肿散组方:田螺10个,大蒜(去壳)5个,白茅根100g,车前草100g,蓖麻仁30g,商路500g,丁香30g。其中大蒜、田螺、蓖麻仁捣烂;车前草、商路、丁香、白茅根用粉碎机粉碎过筛,然后将所有药物混匀,装入瓶内备用。将少许自制消肿散放置于2cm×2cm麝香膏中,取神阙穴、水分穴、涌泉穴各贴一片,24h后取下,在此期间不得自行取下。每天更换1次,7次为1个疗效,持续治疗4个疗程[3]。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可见性水肿经2个疗程治疗后,水肿明显消退;隐性或轻微水肿治疗1个疗程后体质量减轻<6kg。有效:可见性水肿治疗超过2个疗程后,水肿消退;隐性或轻微水肿体质量明显减轻。无效:经过4个疗程治疗后,水肿无明显变化,体质量无明显减轻。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实验室血清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蛋白(TP)。(3)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24h尿中微量总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血清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TG、TC、HDL-C、LDL-C、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TG、TC、LDL-C低于对照组,T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TG、TC、LDL-C低于治疗前,HDL-C、TP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血清TG、TC、LDL-C低于治疗前,TP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 尿蛋白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儿24h尿中微量总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24h尿中微量总蛋白、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24h尿中微量总蛋白、24h尿蛋白定量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发病率占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第二位,该疾病在7岁以上儿童中高发,男童的发病率高于女童,其主要临床表现为:(1)全身凹陷性水肿:常见部位为颜面、下肢及阴囊;(2)尿少,且为蛋白尿;(3)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浆总蛋白及清蛋白含量较低;(4)患儿多不出现肾功能异常。发病原因为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导致大量蛋白尿出现,机体丢失蛋白过多,出现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出现水肿,继而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导致水肿症状加重[5,6,7,8,9,10]。中医症候诊断:中医将该疾病分为风水相博、水湿浸渍、湿热内蕴、脾虚湿困、阳虚水泛5种类型,其中湿热内蕴型症见:水肿较剧,肌肤绷急,腹大胀满,胸闷烦热,气粗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细滑数[10]。中医学认为发生水肿的病因在于脾脏、肾脏以及肺脏等宣化水液失调,体内水液积聚,泛溢肌肤,从而导致的全身水肿状态。

传统中医治疗方案常是内外合治,历代医学在临床中常采用内、外治法结合。《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内外合治”。在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记载了大量具有显著疗效的内服药方,同时还有大量关于针、灸、烙、药摩、坐药等多种外治方法的记载,为以后应用内外治法奠定了广泛基础[2]。唐代孙思邈曰“只针不灸者非良医也,只药不针者亦非良医也”,强调了中外合治在中医治疗中的重要性。本研究中所用的黄芩滑石汤中黄芩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之功效,滑石、茯苓皮、通草、猪苓具有清利湿热之功效,白蔻仁、大腹皮具有化湿利水之功效[8,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内外合法治疗湿热型小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明显,与俞蕾等[11]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TG、TC、HDL-C、LDL-C、T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TG、TC、LDL-C低于对照组,TP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两组患儿24h尿中微量总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患儿24h尿中微量总蛋白、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中医内外合法治疗湿热型小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

肾病综合征个案报道 篇10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44-02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肾脏病理损害而致的蛋白尿及其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其主要特征是大量蛋白尿,定义为≥3.5g/d,伴有低白蛋白血症≤30g/L,高脂血症及水肿。由于该征可由多种疾病、不同病因及病理引起,所以在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等方面又各具特点。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4岁,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2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自诉查小便常规未提示异常,后口服药物(具体不详)水肿逐渐消退。来诊前5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伴腹胀,无发热呕吐等不适,当地查小便常规示隐血2+,蛋白3+,患者未予重视及治疗。来诊前1天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伴右腹及腰部疼痛、发热,遂来我院就诊。查体:T38.9℃,BP120/75mmHg,颜面浮肿,移动性浊音(+),双肾区叩痛明显,阴囊及双下肢水肿,其他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辅助检查:WBC18.0×109/L,N%89.5%,HGB121g/L,PLT343×109/L,Cr118.3umol/L,ALB11.6g/L,24h尿蛋白定量>10g,凝血功能:PT16.1s,PTR1.34,APTT98.9s,FIB12.98g/L,血浆D-二聚体(+)。胸片示肺水肿,左侧胸腔中量积液;CT示肺纹理增多,腹腔大量积液,其他无特殊。入院后给与抗感染、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等对症支持治疗,由于患者合并严重感染、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故未予肾穿刺活检。10d后患者一般情况有所好转,感染得到控制,给与甲强龙治疗后患者水肿逐渐减退,小便量增多,血浆白蛋白水平回升,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2 讨论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可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主要是在排除前者的情况下诊断。引起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很多,包括糖尿病肾病、乙肝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淀粉样变、药物及感染等[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主要以微小病变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病及膜性肾病常见。其中微小病变型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且对激素治疗敏感;膜性肾病主要见于中老年;系膜增生性病变主要以IgA肾病及非IgA型多见,也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改变主要包括:蛋白尿、血浆蛋白浓度改变、高脂血症和水肿。低白蛋白血症主要是自尿中丢失蛋白,但血浆白蛋白水平与尿蛋白丢失量并不完全平行。其他血浆蛋白成分的变化如IgM、纤维蛋白原、a1及a2球蛋白及较大脂蛋白正常或略上升。另外易形成血栓的纤维蛋白原水平、第Ⅷ因子水平上升,抗凝血酶Ⅲ水平下降、蛋白C和S的水平及活性均下降;纤溶酶原水平下降、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水平上升、或因白蛋白水平低而引起纤溶酶-纤维蛋白之间的交互作用受损[2]。水肿主要是血管外钠、水的潴留。当组织间液水容量增长大于5kg时可出现临床上可察觉的可凹性水肿。水肿程度一般与低蛋白血症程度一致。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有感染、血栓栓塞性并发症、营养不良及肾损伤。发生感染主要是本征时血IgG水平的明显下降[3]、补体成分特别是影响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B因子和D因子下降[4]、白细胞功能下降[5]及低转铁蛋白及低锌血症[6]。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本征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肾病综合症时处于高凝状态[7],加之低蛋白、高脂血症致血液浓缩、粘稠度增加使血栓形成倾向更严重。另外过度使用利尿剂也可加重血液浓缩。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大致分为蛋白尿的治疗、针对全身病理生理改变的对症治疗和保护残存肾功能三个方面。蛋白尿的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ACEI等;对症治疗包括消肿、抗凝等方面的治疗;另外一些中药如黄芪等对慢性肾脏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本例患者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表现,同时又合并其他一些临床表现。就诊时已合并严重感染,并且凝血功能有严重障碍,有明显出血倾向,显然此种情况下不适合抗凝治疗,应首先纠正凝血功能及控制感染,同时給与各种对症支持治疗,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感染得到控制后,再给与激素正规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刚,马序竹,邹万忠,等.肾活检患者肾脏病构成十年对比分析.临床内科杂志,2004,21:834-838.

[2] Kaysen GA.Plasma composition in the nephrotic syndrome.A J Nephrol,1993,13:347-359.

[3] Giangiacomo J,Cleary TG,Cole BR,et al.Serum immunoglobulins in the nephrotic syndrome.A possible cause of minimal-change nephrotic syndrome.N Engl J Med,1975,293:8-12.

[4] Anderson DC,York TL,Rose G,et al.Assessment of serum factor B,serum opsonins, granulocyte chemotaxis,and infection in nephrotic syndrome of children.J Infect Dis,1979,140:1-11.

[5] Aube D, Chapman S, Brown Z, et al.Depression of normal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by sera of patients with minimal change nephropathy and other forms of nephrotic syndrome.Clin Nephrol,1981,15:286-290.

[6] Cameron JS.Clinical consequences of the nephrotic syndrome.In:Cameron JS,Davl’son AM,et al.Oxford textbook of clinical nephrology.1st 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1992:276.

儿童肾病综合征 篇11

1 对象、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1 年8 月至2013 年7 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NS儿童,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2001 年制定的NS的诊断标准[2],临床及实验室检查除外继发性NS,选取其中符合SRNS诊断标准、病理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SGS) 的病例4例,男3 例,女1 例,年龄3 ~ 8 岁,平均( 7. 3 ± 2. 8) 岁,24 h尿蛋白定量( 237. 78 ± 69. 40 ) mg · kg- 1。符合SSNS诊断标准患儿中,取尿标本时未服激素治疗的4例患儿,男3 例,女1 例,年龄2 ~4 岁,平均年龄( 3. 2 ±1. 2) 岁,24 h尿蛋白定量( 148. 75 ± 85. 46) mg·kg- 1。收集8 例患儿晨起中段尿100 ~ 200 ml。

1. 2 主要仪器

PROTEAN IEF Cell电泳仪( 伯乐公司) ,DYY-8C型电泳仪( 北京市六一仪器厂) ,宾达2020 D扫描仪( 北京宾达英创科技有限公司) ,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5. 0 软件( 安玛西亚公司) ,ULtraflex Ⅲ TOF /TOF质谱仪( 布鲁克公司) 。

1. 3 主要试剂

IPG预制胶条( 线性,7 cm,p H 3 ~ 10) 、甲叉双丙烯酰胺、丙烯酰胺、3-[3-( 胆酰氨基丙基) 二甲氨基]丙磺酸盐( CHAPS) 、Bio-Lyte( 3-10) 两性电解质、尿素、碘乙酰胺、低熔点琼脂糖、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考马斯亮蓝G250 及R250、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甘氨酸、蔗糖、二硫苏糖醇( DTT) 、TEMED等购自伯乐公司,甲苯磺酰苯丙氨酰氯甲酮-胰蛋白酶( TPCKTrypsin) 、乙腈( ACN) 、三氟乙酸( TFA) 、基质-α-氰基-4-羟基肉桂酸( CCA) 及K3Fe( CN)6购自西格玛公司。

1. 4 尿样本处理

患儿晨起中段尿100 ~200 ml,调节p H至2. 7[3,4],立即4 ℃、5 000 × g离心10 min,取上清。上清液在血细胞计数板上观察有无细胞或颗粒。缓慢加入预冷( - 20 ℃ 过夜) 的丙酮( 1 ∶ 1 体积) ,置- 20 ℃ 冰箱1 h以沉淀蛋白质,于4 ℃ 、12 000 × g离心30 min,弃去上清,沉淀蛋白质用0. 25 mol·L- 1蔗糖重新悬浮,分装后- 20 ℃ 保存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浓度。根据蛋白浓度,每组患儿分别取等质量的尿蛋白混合,形成激素敏感组和激素耐药组,- 20 ℃ 保存备用,再次测蛋白浓度。

1. 5 双向电泳( 2-DE)

第一向( 等电聚焦) 主要按照IPG胶条操作手册进行,IPG干胶条水化和聚焦在20 ℃ 连续进行。第二向SDS-PAGE电泳选择15% 的聚丙烯酰胺凝胶。随后考马斯亮蓝染色,扫描仪摄取图像。

1. 6 凝胶图像分析

用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5. 0 软件按安玛西亚公司的操作手册进行分析,找出差异蛋白点。

1. 7 胶内酶切消化

根据蛋白点大小,用剪刀将200 μl微量离心管吸头尖端剪掉0. 5 cm左右,使得尖端直径为1 ~ 3 mm,用修剪后的吸头将目的差异蛋白点从凝胶上截取,再转入微量离心管中。记录点号及相应位置。用去离子水和1∶ 1 乙腈去离子水冲洗凝胶2 次,每次15 min。用纯乙腈脱水至凝胶变为白色后,置于真空干燥泵中抽干。在样品中加入50 μl 100 mmol·L- 1碳酸氢铵( 含DTT 10 mmol·L- 1) ,57 ℃ 保温1 h。室温冷却,去掉过量液体,迅速加入同样体积的用100 mmol·L- 1的碳酸氢铵新鲜配制的55 mmol·L- 1碘乙酰胺溶液,室温暗处放置30 min,使之碘乙酰胺化。用100 mmol·L- 1的碳酸氢铵溶液冲洗2 次,用乙腈脱水( 操作同上) ,置于真空干燥泵中抽干。在凝胶中加入约10 μl TPCK-胰蛋白酶酶液,酶液是用50 mmol·L- 1的碳酸氢铵溶液( 含5 mmol·L- 1的Ca Cl2) 配成0. 1 g·L- 1的溶液,让凝胶吸干,吸干后再加酶液,冰浴45 min。凝胶吸胀后将多余酶液吸去,加入20 μl不含酶的缓冲液覆盖,37 ℃ 消化过夜。用50 μl萃取液( 5% TFA ∶ 50% CAN = 1 ∶ 1) 萃取2 次,每次超声10 min。

1. 8 肽质量指纹图谱鉴定蛋白点

取1 μl样品与1 μl饱和基质上清液( 含0. 1% 三氟乙酸的CCA的50% 乙腈水饱和液,15 mg·ml- 1) 混匀后,将蛋白质点混匀液加到特定的材料表面(MALDI-TOF)上,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方法对差异明显的蛋白点进一步鉴定,得到蛋白质点的肽质量指纹图谱(PMF)。应用Mascot软件搜索NCBI数据库,搜索到蛋白质分数高于66分,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SSNS与SRNS两组患儿的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

两组患儿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双向电泳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对SSNS和SRNS两组样品进行3次双向电泳,各凝胶图像清晰,背景色相似,蛋白点分离清楚,分布情况基本相同,图像重复性较好。在等电点(p H值)4~8间蛋白点分布较多(图1),SSNS组和SRNS组3次凝胶的平均蛋白点数分别为(37±3)和(40±4)蛋白点。每组样品重复3次双向电泳,凝胶的平均匹配率分别为65.5%和71.2%。

2.3差异蛋白点

SSNS组和SRNS组共有13个差异蛋白点,选择10个差异明显的蛋白点进一步鉴定。

2.4 MALDI-TOF-MS结果

共送检10个蛋白点,其中6个为SRNS组,4个为SSNS组,得到10个肽质量指纹图(图2),进入蛋白数据库鉴定出9种蛋白。见表1。

3 讨论

2-DE既能反映蛋白质电荷的不同,又能反映分子大小的不同,并能区分翻译后修饰的蛋白,因为修饰后蛋白等电点改变了,所以2-DE是较好的发现生物标志物的技术手段[5]。

本研究SRNS组平均年龄为( 9. 1 ± 3. 9) 岁,大于SSNS组的( 3. 6 ± 2. 1 ) 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检验,P = 0. 224) ,可能与样本数较小有关。SRNS组均有肾活检病理结果,4 例均为FSGS。

本研究发现,SSNS组与SRNS组差异尿蛋白不仅表现为量的差异,也有质的差异,这同黄爱文等[6]报道一致。结果显示: 仅在SSNS组出现的蛋白点1 个,为S1 转铁蛋白; 在SSNS组表达上调的蛋白点3 个,为S2 α1-抗胰蛋白酶A链、S3 albumin-like、S4 人血清白蛋白突变体R218p和甲状腺素复合体A链。在SRNS组出现的蛋白点4 个,鉴定出3 个蛋白,为R1 生长抑制蛋白25、R4 免疫球蛋白 κ 轻链VLJ区A链、R5 及R6( 为同一种蛋白,即人血清白蛋白3Domain的溶液结构与抗凋亡配体对Bcl-xl和Bcl-2 复合物) ; 在SRNS组表达上调的蛋白点为R2 Ig G1 Fc片段,R3 白蛋白对碘氧基苯甲醚( 白蛋白同工型CRA_h) 。这9种蛋白均为中低分子蛋白,其中R1、R2、R4、R5、S1、S2为低分子,R3、S3、S4 为中分子。

转铁蛋白是急性反应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p H在6 左右,铁和转铁蛋白分离,会催化哈伯-魏斯反应,形成氢氧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对所有生物膜都有毒性,在NS小管间质损害中起一定作用[7]。最近的研究发现转铁蛋白受体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如转铁蛋白受体选择性的结合单体Ig Al抗体。在Ig A肾病患者中,转铁蛋白受体在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表达是上调的。这提示转铁蛋白受体在Ig A肾病的发病机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8]。本研究中转铁蛋白在SSNS尿液中出现,同国内黄爱文等[6]结果符合,而SRNS尿液中未见,推测转铁蛋白可能有利于激素敏感的早期判断。

α1-抗胰蛋白酶,为一种肝脏合成的糖蛋白,是血清 α1-球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 α1-球蛋白的80% 。Thongboonkerd等[9]用丙酮萃取尿蛋白技术,采用MALDI-TOF-MS方法分析了糖尿病肾病、FSGS及Ⅴ型狼疮性肾炎患者尿液,发现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疾病的尿蛋白图谱存在明显差异,发现25 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子。所有患者尿中白蛋白、转铁蛋白及 α1-抗胰蛋白酶水平显著增加。近来有研究提出,α1-抗胰蛋白酶的一个潜在的作用与炎症调节和基质沉积有关[10]。α1-抗胰蛋白酶在本研究SSNS儿童尿液中表达上调,α1-抗胰蛋白酶表达上调可能提示激素敏感。

目前关于尿中白蛋白、α1-抗胰蛋白酶与NS关系的研究发现较多。Candiano等[11]发现,在正常儿童和成人尿中均无白蛋白片段,而大量白蛋白及 α1-抗胰蛋白酶片段在所有NS病人中均可检出。NS病人中大量的白蛋白片段表明了肾脏优先排出白蛋白片段,反映了肾脏分子屏障功能的部分维持。Zhang等[12]发现 α1-抗胰蛋白酶、白蛋白片段、Hepcidin是狼疮性肾炎的标志物。Hanbitz等[13]用毛细管电泳-质谱方法比较Ig A肾病病人、膜性肾病病人和正常对照尿液,发现3 个仅在大部分病人中出现的差异分子,经鉴定是3 个白蛋白的片段。作者推测是病人白蛋白重吸收的问题,或者可能是肾脏病病人由于炎症进展而蛋白酶活性升高。在肾脏组织或者尿中的特有的蛋白酶可能是形成疾病特异性多肽的原因。比如,来源于 α1-抗胰蛋白酶的多肽可能反映了丝氨酸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失衡[14,15]。

罗小菊等[16]发现,PNS患儿与正常者相比,血清Ig A、C3 无显著差异,血清Ig 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Ig M、Ig E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李琛等[17]发现NS患儿存在免疫球蛋白合成异常,可能与患儿体液免疫紊乱有关。免疫球蛋白轻链在尿中分泌增多,但这些轻链对小管细胞有毒性作用,会导致肾小管损伤并降低肾脏清除功能[18]。Khositseth等[19]用2-DE等方法比较1 例霍奇金淋巴瘤合并Ig A肾病患儿治疗前后的尿蛋白,发现在治疗过程中14 种蛋白分泌减少,其中包括白蛋白、α1-抗胰蛋白酶、Ig重链、Ig轻链等。本研究中仅在SRNS组中出现的免疫球蛋白 κ 轻链VLJ区、A链,以及在SRNS组中上调的Ig G1 Fc片段是否是SRNS标志物尚无相关报道。

生长抑制蛋白25,albumin-like属已知蛋白,但目前功能未知,也无相关文献报道。

白蛋白溶液结构3 区与一个针对Bcl-xl和Bcl-2的抗凋亡配体的复合物,属于调节细胞凋亡的一种蛋白。在细胞凋亡调控机制中,Bcl-2 家族通过形成同源性或异源性二聚体,位于细胞凋亡途径的上游调节细胞的凋亡[20],是关键的细胞内抗凋亡调控点。Bcl-2和Bcl-xl是Bcl-2 家族20 多个成员中最重要的抗凋亡蛋白,它们通过抑制线粒体死亡途径而促进细胞存活。Bcl-2 是依赖p53 调节的抗凋亡蛋白,主要通过调节Bcl-2 / Bax比值发挥凋亡调节作用。Bax属于凋亡促进因子,凋亡抑制因子和促进因子的比值决定细胞是否能接受凋亡信号[21]。在尿中找到这种蛋白可能与激素不能抑制Bcl-xl的表达有关。本研究发现与黄爱文等[6]结果是一致的。

上一篇:上颌埋伏阻生牙下一篇:军队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