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状及因素

2024-05-27

发展现状及因素(精选12篇)

发展现状及因素 篇1

农业保险是专为农业从业者在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其他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疾病等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甘肃是西北农业大省,受资源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自身的农业优势产业,因而农业保险是巨大而富有潜力的市场。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于甘肃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特色农业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甘肃农业保险现状分析

甘肃省自2007年开始与全国同步开展农业保险,2007至2015年,农业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113亿元多,覆盖到所有市州、县区。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7.53亿元,累计承保畜禽15398万头(只),农作物12523万亩。处理农户赔案31万件多,支付赔款15.4亿元,受益农户200余万户次。现开办11个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品种:玉米、马铃薯、青稞、小麦、棉花、油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牦牛、藏系羊和森林,我省投保赔付总量居全国第一。部分市州开展蔬菜、中药材、苹果、玉米制种、肉牛、肉羊、葡萄、大樱桃、烤烟、茶叶、枸杞、李广杏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品种保险试点。2015年,甘肃农险保费收入7.69亿元,占财产险保费收入的8%,是除车险外第二大险种,发展前景广阔。

二、制约甘肃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农业保险覆盖面低,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不足

2015年,全省已开办的种植业中玉米、马铃薯、青稞、冬小麦、棉花5个品种的保险覆盖面分别只有3 8%、60%、37%、31%、46%;养殖业中能繁母猪、奶牛、牦牛、藏系羊等4个品种承保面只有60%、46%、98%、91%;森林承保面27%,而全国已达到67%。甘肃农业保险覆盖面低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不足。我省绝大部分农户种植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小,农户种植的面积分散,农业生产收入低。2015年甘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367元,不到城镇居民纯收入的1/3,而且农民收入来源单一,收入不稳定,购买力明显不足。我省农业生产者的学历水平大都不高,自身教育水平的局限性使得他们很难意识到农业保险对其生产的巨大帮助。一旦由于自然灾害而使其遭受损失,他们首先想到的会是“天灾”,面对自然灾害,他们选择的是听天由命,依靠政府的救济补偿抵消一部分损失,使得农户的投保积极性很低,农业保险需求不足。

(二)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险种开发不足,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

甘肃省属东西狭长地带,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差异比较大,各市州都有不同的特色优势产业。目前,甘肃省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的险种有11个,其中奶牛、藏系羊等10个险种属于普通种养产品,只有马铃薯属于甘肃省资源优势产业。甘肃省内气候变化多端,生态脆弱,常遭受干旱、冰雹、沙尘暴等极端天气的危害,给农民的生产和收入造成很大的损失。目前,我省的设施蔬菜、玉米制种、经济林果、中药材、肉牛、肉羊等特色优势产业种养收益高,生产风险大,农民对特色优势产业农业保险的需求大,但是,受到财政补贴制约,特色优势产业农业保险无法大规模发展。

(三)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支持力度不够,资金筹措较难

我国的农业保险补贴由各级政府共同分摊,甘肃省不管是纳入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补贴还是中药材、苹果等省级财政补贴都是由中央政府、省政府、市县政府和农户共同承担。从理论上看,对强化不同主体积极参与管理、提高补贴资金的多元化具有多种优势,但事实上,地方财力不足的地区,农险补贴则加重了地方财政支出的压力。由于省财政困难,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补贴,地方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能力较弱。近年来省财政又对部分县区财政实行直管,原来市州承担的补贴资金也要由县财政承担,县上筹集资金的压力较大,政策性农业保险配套补贴资金难以到位。有些地方政府限于自身财力,为减少财政负担,对地方配套规模做出限制,直接影响农业保险参保规模的扩大。以已经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生猪保险为例,近年来,中国保监会甘肃监管局一直在努力将甘肃省的生猪纳入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畴中,由于省级财政困难,一直没有成功。

(四)农业保险赔付率高,保险公司承保积极性低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和弱质产业,它不但要承担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而且还要承担自然灾害风险。农业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了降低农业风险带来的经济、社会损失,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但是,农业保险险种的高风险和高赔付率是造成保险公司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2015年,甘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7.68亿元,向52万户次农户支付赔款5亿元,平均赔付率达到65%。数据显示,2014年,省级财政给予保费补贴的定西中药材、静宁苹果两个地方品种,苹果保险保费收入916万元,支付赔款2153.6万元,赔付率2243%;中药材保险保费收入1180万元,支付赔款3523.8万元,赔付率299%。2015年,平凉市、天水市遭受“4·13”、“5·30”风灾和冰雹袭击,当地苹果、大樱桃受灾严重,果品保险支付赔款2600万元,是保费收入(2060万元)的1.26倍。正宁县试点烤烟保险,支付赔款515万元,赔付率465%。商业性保险公司无法获得直接经济效益,打击了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

(五)缺乏农业灾情核定标准及专业人才,农民理赔难

一直以来,理赔是保险业务最难把握,也最容易带来分歧的环节。况且,农业保险不同于普通商业保险,农业的特殊情况决定了查勘理赔的高难度性和对定损人员的高要求,目前甘肃省农业保险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农业保险理赔的重要环节就是去现场勘查、定损,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员和经费,没有专业和负责的协保员,在自然灾害发生致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时,保险公司不能及时勘查理赔,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投保积极性,加之由于没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仲裁机构,灾害损失难以确定,赔偿容易出现理赔纠纷,从而影响下季作物的投保进度和投保率。另外,极个别参农保户素质不高,加之核灾标准难以确定,增加了道德风险发生的机率,给保险公司带来损失。

三、甘肃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农业保险的宣传和引导,提高社会影响力

农业保险是一件新生事物,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农民的广泛参与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抓好宣传工作,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至关重要。在宣传内容上,首先,要突出农业保险是党和政府出台的一项重大的支农惠农政策,与商业保险有着天壤之别;其次,结合近年来受灾赔偿的案例,帮助农民算好账,看到参加农业保险所带来的实惠,使农民自觉投保;再次,向农民详细解释保险条款,使他们知道农业保险的报案、保护现场、理赔等操作流程,让农民了解农业保险、接受农业保险、受益农业保险,在宣传方式上,要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广播、电视、标语、网络平台等行之有效的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宣传,扩大影响,真正做到农业保险家喻户晓。

(二)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减轻县级财政压力

农业保险作为政策性险种,必须以政府财政支持为主,甘肃省根据当前财政现状,可适当加大中央、省、市财政补贴比例,从政策上对财政困难的县级政府在农业保险上给予特殊的政策倾斜,对保险公司实行一定的激励措施。依据甘肃省正在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可以将保费降至大部分农民可以接受的水平,取消贫困户农业保险的自缴部分,让更多的农民得到保障。同时,对农民自治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种养协会、经销协会以及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的订单农民集合等社团和法人组织的经营亏损进行补贴。

(三)开发推广新险种,扶持特色优势产业

结合甘肃农情,按照中央支持保大宗、保成本,地方支持保特色、保产量,有条件的保价格、保收入的原则,在各地积极开发和推广农业保险创新产品,如天气指数保险、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农产品成本价格保险、农产品收入价格保险等,用这些新型的农业保险险种替代传统的农业保险险种,既能有效解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又能降低承保公司的赔付率。各市州可以根据自己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计划,选择农作物品种试行农作物价格保险,取得试验成功后再逐步推广。

(四)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

农业保险在费率厘定、防灾减损、查勘定损和报灾理赔等环节的业务,不仅涉及保险技术,还涉及复杂的农业技术,需要大量精算、管理等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农业保险专业人才既要精通保险技术,又要熟知相关的农业技术。而甘肃乃至全国,该领域的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甘肃应加强对农业保险专业人员在技术和素质上的培训力度,招聘专业对口的优秀人才加入农业保险队伍。农业保险经办人才的技术能力和业务素养的提高,能更好地防范道德风险,推动农业保险更好的发展。

摘要:甘肃省自2007年开始与全国同步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在各级政府部门引导和各方协同推进下,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办险种和承保覆盖面迅速扩大,农业保险覆盖到所有市州、县区。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文章就现有农业保险已不能有效满足农户多层次的风险保障需求等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甘肃省,农业保险,现状,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严琳霞.浅议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7).

[2]2015年甘肃省农业保险保费情况[EB/OL].http://news.dajiabao.com/hangye/3000.html,大家保保险网.

[3]甘肃省700亿元风险保险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EB/OL].http://gs.people.com.cn/n2/2016/0626/c183283-28565814.html,人民网.

[4]欠发达地区的“蔬菜险”如何走得更远[EB/OL].http://finance.china.com.cn/roll/20160621/3775653.html,中国财经网.

[5]姜晖.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4.

[6]中国政策性保险有效性需求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3.

发展现状及因素 篇2

核心提示:从浙江省的整体数据看,义乌的各项数据指标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2008中国百强县市排行榜中,义乌位列前十位。同时产业结构出现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三产比例由2005年的2.9:46.2:50.9调整为2.7:46.1:51.2,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发展更具有潜力。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义乌购物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上的雄厚基础和充分保障。

义乌购物旅游宏观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

一。区位地理环境因素。区位地理条件对于城市购物旅游的发展尤为重要,一个城市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决定一个城市可进入性的高低,从而影响购物旅游活动的可进入性。义乌市地处浙中腹地,是浙江省三大客运货运中心之一。它是很多游客在浙中进行旅游、商务和参加会议等活动的中转站,又是他们前往福建、广东一带的必经之路。位居 “长三角”经济圈南端,南接广东、福建;北连上海经济区,面对太平洋黄金通道;东临“东方大港——宁波港”;距离中国最大城市上海300公里,距离浙江省会杭州130公里。经过多年的建设,义乌已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良好的区位和发达的对外交通体系为义乌发展购物旅游提供了区位交通基础。然而义乌缺乏奇山秀水,缺娱缺游现象长期存在,人文资源虽然相对丰富,但开发力度不够,体量小且分散,不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这就使推出的购物旅游线路的内容相对简单,无法整合进其他的旅游资源,影响了义乌购物旅游线路的吸引力。

二。政策法规环境因素。在购物旅游产业政策方面,2003年义乌市政府颁发了《义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我市购物旅游的若干建议》,文件就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完善购物旅游软、硬件设施、鼓励购物旅游,以及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等事项做出了明确要求,从而统一了各有关部门的思想,强化了发展购物旅游的意识,为义乌购物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依据。为加快义乌购物旅游发展步伐,结合市场这一特殊旅游景点全开放、无门票、没折扣的特点,义乌市政府出台了《对组织来我市购物旅游的旅行社实行奖励的实施方法》,即旅行社组织国内游客来义乌购物旅游,可得到每人8元的奖励,境外游客可得到每人100元的奖励。在普奖的同时,年终对组织国内游客大于5000(含)人次、境外游客超过500(含)人次的单位,按总人次数量取前3名给予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2万元、1.5万元和1万元。这一措施大大激发了旅行社的积极性。同时,为激励导游的积极性,对于带团到商贸城购物的导游也有相应的现金奖励。

然而长期以来,义乌市对旅游企业的奖励政策基本空白,购物旅游奖励政策的主要受惠主体也是外地组团旅行社,加上游客不住宿等因素,本地旅游企业基本没有得到太多实惠。由于旅游企业行业内竞争加剧,管理人才不断流失,综合实力不断下降。因此,政府一方面对旅游企业调控不力,缺乏政策手段,另一方面又对旅游企业发展扶持不够,对旅游景区开发缺乏扶持政策。而义乌购物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相应旅游企业的支持,因此目前这一现状不利于义乌购物旅游的发展。

三。经济环境因素。这里主要指地区经济形势。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政府对旅游商品生产、旅游购物场所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影响到旅游商品经营者对商店的布置装饰、经营商品的投入。而旅游商品的质量,旅游购物商店的装饰、档次,旅游设施条件的便利等会直接影响旅游者的购物消费。

义乌市是个市场大市、经济强市。从浙江省的整体数据看,义乌的各项数据指标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2008中国百强县市排行榜中,义乌位列前十位。同时产业结构出现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三产比例由2005年的2.9:46.2:50.9调整为2.7:46.1:51.2,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经济发展更具有潜力。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义乌购物旅游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上的雄厚基础和充分保障。

四。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义乌具有强烈的好客、包容精神,作为一座新兴的“移民城市”,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境外的不同外来群体为义乌带来了不同的文化观念,同样,义乌也以其开放兼容的人文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和气度,包容着不同的文化个性、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时,义乌始终抱着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健康的心态接纳外来的新鲜事物,注重虚心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和长处,大胆吸纳包容一切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使之共生共存,交融升华。特别是从政治上、工作上、学习上和生活上关爱外来建设者,维护外来客商的合法权益,提高外来群体的社会地位,通过创造良好的城市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各地来义乌的人和谐相处、和谐共进。如今,义乌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贸易往来,常驻义乌的外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8000多人,外来人口有100万之多。2006义乌全年接待游客人数每天超过437人次,其中境外游客全年突破26万人次。2007年,来市场购物旅游的人数达515.6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30万人次。2008年义乌实现旅游总收入63亿元,购物旅游接待595万余人次。良好的人文环境为义乌购物旅游的开展提供了“温暖宜人的气候”。

义乌购物旅游微观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

一。旅游商品支撑因素。旅游商品是购物旅游的核心层。任何一种购物活动离开旅游商品这一客体就无法发生,购物旅游中的其他活动终究也要围绕旅游商品而展开。因此,没有旅游商品的购物活动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旅游商品失去特色、吸引力,终究难以实现商品交换,购物旅游也就无法顺利开展。旅游商品支撑因素又主要包括旅游商品的种类、特色、旅游商品的质量以及旅游商品的价格等因素。

旅游商品地方性特色是旅游商品区别于其它商品的最主要特征,也是影响旅游者购买旅游商品的最重要的因素。所谓特色是指具有地方特色,即地方性的原料,地方性的设计,地方性的包装,能够充分代表和体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征。没什么特色的商品即使价格再低廉也引不起旅游者的购物兴趣。

旅游商品质量也是旅游商品支撑因素中的重要的次级因素之一。购物旅游行为的异地性导致旅游商品的退货、换货及售后服务非常困难。为了有效地规避此类风险,购物旅游者在选购商品时普遍重视商品的质量,另外,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并不十分强,绝大多数人购物仍为求实心理,中低收入阶层的旅客,此种心态尤为明显,他们购买商品时特别注意的是商品的质量与用途,要求商品货真价实,经久耐用。

旅游商品价格也是影响旅游者购物决策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旅游商品价格应在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实际购买能力的基础上,本着质价相符的原则制定。面对高价的旅游商品,旅游者会克制其购买欲望,为避免当“冤大头”,旅游者甚至会放弃购物行为。作为一种价格弹性系数较大的商品,旅游商品的价格对其购买数量产生直接影响。

义乌历经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形成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9个专业市场、30多条专业街相支撑的市场体系,汇集40余万多种商品的国际性小商品市场和日用工业品市场,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商品海洋”。在庞大的研发队伍和专业的生产集群的支撑下,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义乌实现了由“买天下货,卖天下货”,到“小商品,义乌造”的转变,义乌全市的拉链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50%,这里还有占世界总产量40%的电子钟表,占全国总产量70%的饰品,占全国总产量50%的胶带,国内最大的清洁球、织带、易拉罐等生产企业,形成了针织袜业、文体用品等20多个特色优势产业,创下了多个“中国第一”乃至 “世界第一”。

在小商品集聚的表象下,正是义乌及周边强大的小商品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义乌带来了无以伦比的价格优势。义乌旅游商品的一个核心优势就是物美价廉,这是义乌购物旅游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竞争的优势。因此价格优势仍将是义乌未来一段时间内开展购物旅游的优势因素。

二。市场营销支撑因素。市场营销是产品由生产走向市场,面向消费者的必经途径。义乌小商品城共有40余万种小商品,为了能够为游客提供一个集中的购物和展示场所,国际商贸城开辟了旅游购物专区,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拥有3000余个“购物旅游推荐商位”,在“小商品海洋,购物旅游天堂”营销理念指导下,为游客提供集购物、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在营销方式上,推荐商位实行批零兼营、批零同价,为游客的购物提供方便。为了能够更好的宣传义乌旅游,旅游部门采取主动出击的营销策略,通过参加旅游节庆活动、旅交会大力宣传义乌旅游,还开赴全国二十几个城市及港澳台地区进行推介宣传,每年还到韩、日、俄、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推介。义乌还设立旅游专项资金,不惜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与周边省、市协作发展,推动购物旅游业发展。近年来,义乌已投入旅游促销专项资金350多万元。义乌还充分发挥小商品市场品牌旅游资源优势和嫁接长三角旅游经济先发优势,加强苏、浙、沪三地旅游交流合作,并与大连、香港、澳门等地旅游市场对接,深挖客源。

义乌市为扩大本地购物旅游的知名度,采取了一系列宣传促销活动:有针对性地积极参与中外旅游节庆和交易活动。广泛与与会旅游部门、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航空公司接洽和交流,发放义乌旅游介绍资料,提高义乌旅游的知名度,并主动吸取各地新颖独特的宣传方式、方法、宣传品印制技术为自己所用。全方位融入长三角旅游经济圈,谋划义乌购物旅游在华东地区旅游市场的地位。

为使全国各地的旅行商、游客更多更全面更详细地了解义乌,义乌市旅游局先后印制《义乌购物旅游图》、《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中英、日韩)》手册、《购物旅游指南》、易拉宝、精美手提袋、义乌风景旅游明信片、义乌风景旅游导游词、《旅行社奖励政策》等宣传品十余万份。在《旅游中国》周刊刊登多个旅游形象展示彩色专版,还制作了书记、市长、局长专访;在《江南游报》、《诗画江南山水浙江》和《上海人游浙江》宣传册进行精美的义乌旅游形象宣传;在上海卫视旅游频道、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等栏目滚动播出义乌购物旅游广告等。

三。购物环境支撑因素。良好的购物环境是旅游者完成购物活动的重要保证,购物环境又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指购物旅游开展的硬件设施,包括基本购物设施和辅助购物设施。软环境主要是指销售服务活动范围,包括营业员的素质、服务策略与技巧、完善的售后服务等。目前,中国小商品城由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篁园市场、宾王市场三大市场簇群组成。并且形成了由银泰百货、天成五星大厦、杭州解百义乌商贸公司、有加利超市盛源百货、世纪联华超市、好又多超市为主的绣湖百货超市商业群。

义乌市场的精品所在—国际商贸城,经营面积达120万平方米,且市场主体及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每个标准商位规格为9-13.5平方米,配备中央空调,宽带网、电话直接进商位,汽车可直上二、三、四楼,成为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较高的市场之一。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二期购物旅游中心专门设立“购物旅游团队接待处”,配备经旅游局专门组织政策、业务培训的服务接待人员和翻译人员全天候在岗服务;在市场周边开辟购物旅游车辆免费专停区,更新和增设中英文双语旅游导示牌,扩大市场禁烟区、新建旅游休闲区、游客服务中心,积极为旅客营造优质舒适环境;针对市场范围较广的特点,在国际商贸城二期市场专门配置了数辆旅游购物观光车为游客导游导购等等。与购物旅游相适应,注重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还广泛开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活动,强化行业管理,改善购物环境,使义乌市场成为全国旅游购物的样板市场。

制约中药发展的因素及解决方略 篇3

[关键词] 中药;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注射剂

[中图分类号] R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39-02

中药是中国的传统医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在我国的发展却不如人意,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人口的80%。但在国际市场上,每年销售额160亿美元的国际市场,中国只占5%左右,日本占到80%。我国中药占国际市场的份额与其地位极不相称,这充分说明了我国中药发展的滞后。现将制约我国中药发展的因素及解决方法总结报道如下。

1 影响中药发展的因素

1.1 中药资源紧缺

据全国中草药资源调查显示,我国现有的中草药种类为12 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 146种,药用动物1 581种,药用矿物80种。但是近几年,一些国外企业竞相低价收购我国中药材和提取物的现象愈演愈烈,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一些跨国制药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与巨大的财力,纷纷用越来越低的价格,掠夺性地从我国购买优等药材和提取物或粗制品,已造成某些物种的濒危,如现在野生的麻黄、甘草已很少[1]。中药资源虽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但对药用动植物进行掠夺式的采集和捕猎,忽视了动植物的生长和增殖规律,导致了某些中药资源种类的枯竭,减弱了资源的再生能力。资源的再生量跟不上需求量的增长,严重制约了中药的发展。

1.2 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

饮片作为中药汤剂、颗粒剂、中成药及中药针剂的原料药,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它们总体的质量。由于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收季节、入药部位、炮制方法、运输、贮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例如甘草中的有效成分为甘草甜素,通过含量测定证明,甘草甜素的含量在生长期为6.5%,开花前期为10.0%,开花盛期为4.5%,生长末期为3.5%[2]。故同一种药材,不同时间采收,或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中药饮片质量差别很大,故饮片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1.3 中药配方颗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药配方颗粒剂是一种适应时代变化、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是将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干燥等制药工艺,按一定比例制成的散剂或颗粒剂,它保持了传统用药的特点,可随证加减,运用灵活,安全有效。中药配方颗粒不需煎煮、即冲即服,具有简单、快捷、方便等优点。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患者更愿意选择中药配方颗粒代替汤剂。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无论从提取工艺,成型工艺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挥发油的保存利用了包合技术,精制工艺采用高速离心技术、絮凝澄清技术、超滤技术,制粒工艺运用流化制粒技术,喷雾干燥干粉制粒技术等,明显节约药材资源。但其作为汤记得改良,却不具备汤剂的共煎优势,如中药“共煎”能改变饮片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改变药物的口感,降低某些药物的毒性,增强其疗效,降低细菌的抗药性等。其次,质量标准不一,全国迄今仅有5家厂家生产中药配方颗粒,各企业使用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企业间生产工艺也不一致。因此,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技术、质量控制参数等有待规范统一,这也是我国中药不能被世界其他国家认可的一个因素。

1.4 中成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中成药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便于携带,适合当今人们生活的快节奏,故中成药销售占中药类的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60%左右逐渐上升到目前的72%以上,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但是我国中成药生产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原料药质量不可控、生产工艺相对滞后、检验方法单一,技术还有待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需要加强等。如中成药药品检验标准中,一些化学成分并不代表特定中药,这种缺乏专属性的化学成分标准使得一些检验变得毫无意义[4]。

1.5 中药注射剂的优势及缺陷

中药注射剂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的产物,虽然诞生只有几十年,但它为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确实作出了较大贡献。它具有作用较强、危害程度小、疗效确切等特点,特别是在危急重症的抢救工作中发中药注射剂不仅在国内受到好评,而且还引起了世界关注。如青蒿素注射剂以其卓越的疗效在2006年被WHO定为疟疾重症抢救的首选药之一[5]。药注射剂的研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也在快速发展,其主要治疗领域是心脑血管用药、抗肿瘤药、抗细菌和病毒感染药三大领域。但是由于受药物成分、生产工艺、附加成分等的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存在缺陷,再加上临床使用及中药成分复杂易变,容易受到温度、光线、水分等理化性质的影响,极易变质,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频发。2007年ADR通报中,中药占17%,但在中药所发生的ADR中,注射剂占60%~70%[6]。所以,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同样制约了中药事业的发展。

2 解决方法

2.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将中草药资源保护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全民对中草药资源的保护意识,严禁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中草药资源的行为。中草药资源丰富的省份和地区应建立植物园等人工保护园区,进行活体引种保存;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低温、低湿的人工种子资源库,对中草药种子、果实、花粉、无性繁殖体等活性材料进行保存,增加药用植物自然保有量。

2.2 快速推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首先,实施GAP是有效解决原料药质量问题的重要途径。2006年6月,SFDA正式颁布实施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GAP对中药材的品种、产地、种植、采收、加工等一系列过程进行了规范及管理,确保了中药材的道地性和可控性,是中药材生产总的指导原则[7]。因此,全面推进实施GAP,发展绿色中药材,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关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大投入,扶持并深入推进GAP认证。

2.3 大力推广红外指纹图谱技术

红外中药指纹图谱可以定义为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别手段,是当前符合中药特色的评价中药真实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的质量控制模式之一。它可以解决中药所需要的重要质量信息如:产地、炮制、采收季节、生长年限等,这些都可以建立特异性鉴别指标;还可以给配方颗粒相同的指标成分不同的品种建立特异性鉴别指标;建立中药配方颗粒辅料加入量的限量标准。实施中药质量控制低成本、高效率,从而全面地反应中药的质量控制。

2.4 中成药

首先,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在采购原料药环节中,应该优先购进通过GAP认证的基地生产的药材,因为“药材好,药才好”。其次,中成药生产企业在进行中药材前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中药炮制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对药材进行炮制,提高药材质量,降低药物毒性,从而保证中成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第三,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将生产企业的主动性转换为法律的强制性。因为在药品从原料药采购到生产环节中,在管理及制度上仍有“死角”。只有将政府监管的行为前移到原料采购环节,才能真正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落到实处,才能加强GMP认证以后的监管[8]。

2.5 改进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

明确中药注射剂中的有效成分,并应用新技术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精制、分离,减少无效成分和杂质,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同时注重上市前安全性评价,中药注射剂研制中应严格执行《药物研究监督管理办法》(GLP)和《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按《新药审批办法》及其补充规定申报一般药理学、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制剂安全性等试验资料。除此以外,还应根据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比例高的特点,进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并根据具体药物的作用特点选择适宜的过敏试验方法[9]。在使用中注意使用剂量,配伍,溶媒等方面的观察,从而达到用药的安全有效。

总之,只有加强中药基础研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药物提取及检验技术,确定中药的疗效,开发出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中药,中药才能真正走出国门,造福于世界。

[参考文献]

[1] 高凤清,马英华.中药产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医药学报,2005,33(4):78-80.

[2] 张贵君.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50.

[3] 左言富.中药药在世界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江苏中医药,2005,26(5):1.

[4] 陈铮,高军.现行中成药质量检验技术面临十大困惑[J].中国药业,2007,16(6): 15-16.

[5] 孙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抗疟药首选沪产青蒿素药品出口猛增[N].解放日报,2006-11-24(2).

[6] 康义瑶.中药注射剂面临大考:使用不规范致安全事件频发[N].医药经济报,2008-11-07(2).

[7] 岳淑梅.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62-63.

[8] 李晓农.从“齐二药”事件谈我国药品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J].中国卫生法制,2006,14(5):17-18.

[9] 黄芳华.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浅析中药注射剂研发中的若干问题[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3):11.

(收稿日期:2012-02-26)

发展现状及因素 篇4

2002年中印高层互访以来, 两国贸易持续快速增长, 中国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印度也成为中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国。2007年, 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386.47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 印度对华贸易增速居首, 并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2008年1月印度总理辛格访华, 与温家宝总理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二十一世纪的共同展望》, 鼓励区域一体化, 增强经济贸易方面的合作, 并把两国2010年贸易额由原定的400亿美元提高到600亿美元, 说明两国经贸发展势头很好。但是我们要注意到两国380多亿美元的贸易额在中国整个对外贸易中只占到1.8%, 在印度的对外贸易中也只占到8%, 这与两国的经济规模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 由此可见两国之间的经贸发展潜力非常大。

二、中印货物贸易的发展现状

(一) 中印货物贸易规模分析

中国和印度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的时候就存在着一定的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 特别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为中印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历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史之后, 20世纪中叶, 先后独立的印中两国选择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加之领土纠纷导致两国政治关系不稳定, 使得中印两国贸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随着中印两国各自经济的发展和双边政治关系的改善,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两国贸易得以快速发展。

1.中印货物贸易额及增长率

1990年中印货物贸易总额仅为2.64亿美元, 1995年猛增至11.63亿美元, 比5年前增长了3.4倍, 2000年迅速增至29.19亿美元, 10年期间增长了11.1倍。进入21世纪以后, 中印货物贸易总额进一步扩大, 2001年为35.96亿美元, 2004年突破100亿美元大关, 达到136.04亿美元, 2005年为187.03亿美元, 5年间增长了5.2倍。2006年和2007年更是连续突破200亿和300亿美元大关, 分别达到248.60亿美元和386.47亿美元。新世纪以来, 两国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5.7%, 远远高于我国同期24.7%和印度同期22.1%的对外贸易增长率, 因此中印两国贸易规模呈现迅速扩大的态势 (见图1) 。

数据来源: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和中国商务部网站

尽管中印贸易额年均增长率较高, 但其发展状况并不稳定, 呈非线性增长态势。1995~2007年间, 中印货物贸易总额增长率最高为2004年的79.1%, 最低为1999年的3.38%, 波动幅度为75.7%;中国对印度出口额的增长率最高为2004年的77.3%, 最低为1996年的-10.3%, 波动幅度为87.6%;中国从印度进口额的增长率最高为2003年的87%, 最低为1999年的-8.8%, 波动幅度为95.8%。这表明中印贸易间还存在一些对其发展态势有较大影响的不确定因素。

2.中印货物贸易平衡性

1995~2002年间, 中印贸易基本保持平衡发展状态。中国除1996年逆差0.33亿美元外, 其它各年份均为顺差, 但顺差额度较小, 即便在最多的2002年也只有3.98亿美元, 表明这期间中印基本不存在贸易不平衡问题。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数据计算得出

但如图2所示, 从2003年开始, 中国连续三年出现对印贸易逆差, 额度分别为9.08亿美元、17.50亿美元和8.33亿美元。中国对印度贸易出现小幅逆差, 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增加了从印度的进口, 特别是非食用原材料的进口;另一方面, 由于印度关税居高不下, 导致中国的制成品较难进入印度市场。

而2006年和2007年, 由于印度进一步调低关税以及中印政治关系的不断改善, 大量的制成品得以进入印度市场, 中国对印度贸易出现了较大顺差, 两年顺差额分别是43.04亿美元和93.85亿美元, 中印贸易开始显现较明显的不平衡性。如果中国的顺差进一步扩大, 就可能为两国贸易埋下争端的种子。

(二) 中印货物贸易结构分析

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传统产业的实力都比较雄厚。相同的要素禀赋使得中印出口产品结构相似, 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纺织品、医药化工原料、轻工产品等是创汇的主打产品, 因此两国在这些领域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性。同时, 中国的制造业优于印度, 印度的资源性产品优于中国, 又存在着一定互补性。

1.中国对印度的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进行贸易结构调整以来, 出口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这一点在中印贸易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如表1所示,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中国对印度出口的初级产品比重不断下降, 同时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不断提高 (1999年除外) 。这一势头在21世纪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中国对印度出口初级产品的比重从2000年的33.33%快速下降到2007年的3.31%, 反之, 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则从2000年的66.09%快速上升到2007年的95.59%。由此可见, 中国在中印贸易中贸易结构较为优化, 占有一定优势。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计算得出

2.中国从印度的进口以初级产品为主

从表2可以看出, 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商品一直以初级产品为主, 即使在占比重最小的2002年也达到了40.11%, 并开始逐年递增, 在2007年已达到72.91%。而且, 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初级产品一直以非食用粗原料和矿产品为主体, 即使在比重最低的1996年也占到50%以上, 而2002年以来更是增至90%以上。这说明印度对中国的出口以资源性产品为主, 在两国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计算得出

总之, 从中印贸易结构来看, 中国主要向印度输出工业制成品, 而进口资源性产品, 两国存在较大的互补性, 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是, 中国对印度较为优化的贸易结构使得中国物美价廉的工业品冲击印度市场, 导致印度方面对中国存有戒心, 另外“中国威胁论”又让印度对中国出口铁矿石等战略性资源施以限制, 给两国贸易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三、影响中印贸易发展的因素

纵观中印贸易发展现状, 我们可以从宏观层面归纳出现阶段影响中印贸易发展的因素。

(一) 促进中印贸易发展的积极因素

1.两国政治发展的大方向良好

近年来, 中印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政治关系缓和。两国政治关系的稳定发展为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两国贸易发展的潜力较大

21世纪以来, 两国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贸易额年均增长率都远远高于本国同期对外贸易增长率。虽然中印两国经贸合作还不够充分, 一体化水平较低, 但两国货物贸易的关联程度不断上升, 而且从两国贸易结构来看, 中国主要向印度输出工业制成品, 而进口资源性产品, 两国存在较大的互补性, 故两国经贸发展的潜力很大。

(二) 阻碍中印贸易发展的消极因素

1.影响两国贸易发展的政治因素较多

尽管中印贸易额年均增长率较高, 但其发展状况很不稳定, 呈明显非线性增长态势, 表明中印贸易间还存在一些影响贸易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特别是政治因素。两国意识形态不同, 再加之受到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影响, 印度对中国一直存有较大的偏见, 认为中国的发展是对印度“长期的威胁”;同时两国多年来一直存在领土纠纷;西藏问题使得两国政治方面经常出现分歧, 直接影响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

2.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中国是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同时也是其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 仅2007年印度对华逆差就达152.8亿美元, 占其逆差总额的21.83%, 这就为两国贸易摩擦埋下隐患。另外中印较为相似的产业及贸易结构也使得两国的贸易竞争加剧, 贸易摩擦也随之加剧。目前, 印度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特别是已对中国商品采取预警措施及限制措施 (如反倾销) 等。1995~2007年, 印度共对中国启动104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是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占其立案总数的20.47%, 中国成为印度反倾销调查的最大受害国, 这将严重影响两国正常的贸易往来。

综上所述, 中印两国贸易潜力逐步显现, 双边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 贸易关联度不断提升, 而且两国贸易互补性较强, 有利于双边的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只要中印双方能够妥善应对影响双边贸易发展的消极因素, 两国贸易完全可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摘要: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 在资源禀赋和发展道路方面具有一定相似性, 多年来双边货物贸易呈非线性增长态势, 且存在较为严重的贸易不平衡现象。随着两国高层互访的不断加强, 我国应克服历史偏见及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影响, 积极利用双边贸易互补性强的特点, 大力发展中印货物贸易。

关键词:中印货物贸易,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姜莉琴.中印商品贸易发展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7

[2]李天华.中国与印度经贸关系发展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4 (1) .

[3]http://comtrade.un.org/db/

[4]http://www.wto.org/english/res-e/statis-e/statis-e.htm

发展现状及因素 篇5

俞坚群(桐乡市畜牧兽医站)《浙江畜牧兽医》2005-1(16-17)

桐乡市地处杭嘉湖平原,畜牧业是传统的养殖业。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猪、湖羊、家禽等养殖业虽在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发展现状

畜牧业是桐乡市的传统养殖业。尤以20世纪70年代发展较快。1979年,全市生猪饲养量达76.4万头,湖羊49.8万只,此后则有所下降。到1998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因素的推动下,畜牧业又凸现发展态势,生猪、湖羊、家禽等畜禽的饲养量逐年增加。据调查,2003年全市生猪饲养量79.6万头,湖羊76.2万只,家禽930万羽,分别比1997年增加163.0%、58.0%、47.0%。畜牧业产值6.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创历史最高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在畜禽饲养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在品种改良、生产方式、服务体系、流通加工、疫病防治、畜产品安全生产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畜牧业的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支持。因此,近年来,该市的畜牧业生产已得到快速发展,为农村合理调整种养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满足市场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2.1 观念问题。长期来,由于农业生产的指导思想一直是“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此,人们往往重视种植业而忽视畜牧业,畜牧业成为一种家庭副业。尽管前几年开始重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倡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但仍有不少人对畜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没有足够的认识,观念没有完全转变。在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动物防疫工作、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等方面,对照发展畜牧业大产业的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社会对该产业的发展没有形成共识,因此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畜牧业的流动相对较少。

2.2 规模化问题。生产实践证明,“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是发展畜牧业的必由之路。桐乡市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张,生产成本较高,发展规模化养殖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目前,全市规模养猪、养禽已占70%,养羊10%。但规模偏小,一般为养猪50-1000头,养羊20-100头,养禽500-1000羽,这样的规模,难于进行技术改造,品牌建设,规模化管理,也难以建立有效的市场销售体系和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不强,养殖效益不稳定。

2.3 畜牧用地问题。畜牧业用地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没有相应的规划和政策保证。随着中央对土地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而要发展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土地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要素。因此,如不尽快制订相应的政策、规划和落实畜牧专用地,发展现代畜牧业无疑是“空中楼阁”。

2.4 畜产品加工问题。加工业是畜牧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产生终端产品,连接市场和生产者,根据市场消费需求,调节产品的质量要求和生产走向,体现产品的价值。从发展趋势看,今后所有畜产品都须经初、深加工后,才能进入市场消费。目前,桐乡市的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肉制品)很不发达,一般经屠宰后以胴体形式直接进入市场,产品附加值低,没有品牌,竞争力不强。

2.5 养殖污染问题。养殖污染是发展畜牧业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否则,水仅会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危害。目前养殖污染主要集中在一些养猪、养鸭密集地区,对河道和农民居住环境形成污染。虽然近几年已采取了某些措施,如采用粪便干湿分离,沼气池处理等方法,且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2.6 动物疫病问题。随着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频繁,而养殖方式相对粗放,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难度越来越大,动物疫病对畜牧生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在加剧。桐乡市每年因动物疫病造成的直接损失约在5000万元以上。由于人们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视不够,基层防疫力量不足,防疫经费有限等诸多因素影响,该市的动物防疫工作任重道远,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对策与措施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畜牧业是一个长链产业。它不仅能为直接从事养殖的农民增收发挥作用,同时能转化粮食和其他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在加工流通等环节中产生巨大利润。因此,有关部门应十分重视这一产业的发展,中央领导多次提出“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相继出台“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近期,农业部又提出“今后将进一步增加畜牧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加大对农民发展畜牧业的扶持力度”。桐乡市发展畜牧业基础较好,区域优势、产业优势明显,要抓住机遇,制订发展发展规划,明确重点,落实措施,增加投入,做强产业,为发展农村经济雕塑加农民收入做出更大贡献。

3.2 畜牧业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依靠产业基础,依托区域优势,瞄准上海、杭州等在中城市,重点发展工厂化养猪和种羊、种禽业,大力扶持畜产品加工,把该市建成向上海、杭州等在中城市供应瘦肉型商品猪的基地;向西部、山东、安徽等地提供种羊和苗鸭的基地及发达的畜产品加工基地。逐步形成上述三大畜牧业支柱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实施品牌战略,实现畜牧业从量到质的转变。

3.3 主要措施。要想大力发展畜牧业,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增加投入。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发展畜牧业的投入,建议财政每年按不少于畜牧业产值1%的比例安排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品种改良、技术推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养殖污染处理设施等),对与畜牧业相关的加工业、饲料企业,治污企业、交易市场等相关产业应在资金、税收、用电、用地、用水等方面加以重点扶持和政策倾斜,支持其快速发展。

第二,规划确定畜牧业专用地。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市和有关乡镇、街道要合理布局、规划,确定畜牧业专用地,重点确保养殖小区的养殖用地,建设畜牧生态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养殖。

第三,发展生态养殖小区。重点建设集约化养猪工厂和肉鸭、湖羊生态养殖小区。集约化养猪工厂,规模存栏1万头以上,实行全进全出,封闭管理,粪便、污水进行工厂化处理。肉鸭、湖羊养殖小区要求规模分别在1万羽、1000只以上,有相对隔离的饲养环境,一定的饲养空间,有专用的污水处理系统,实行“种养结合、养养结合”。最

好实行股份制或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经营。

第四,大力发展畜禽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肉品加工。猪羊屠宰场实行产业延伸,将鲜肉进行分割,排酸,包装,生产冷却肉。要建设禽产品加工企业,促进禽肉、禽蛋加工增值。同时开发小包装和休闲旅游食品。以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建设无公害畜禽养殖基地,创建品牌,提高质量,应对市场竞争,拓展国内外市场。

影响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篇6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葵涌二小足球队男女队员共100名,三年级学生270名;本区的一线体育教师30名,足球队教练20名,葵涌二小足球队员家长100名,本校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共50名。

(二)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

设计相关问卷对葵涌二小足球队员、三年级学生、足球队的家长以及本区的教练员进行测试。为确保问卷有效性,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逻辑性分析,并将相关问卷呈送有关专家进行效度检验,问卷基本满足论文的攒写要求。

2. 访谈法

根据论文需要,我约谈有资质的专家,走访有“足球示范校”的中小学,对我区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从中获得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全区总体情况

我区共11所中小学共有30名一线体育教师,其中足球专业的8名,30名教师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上课和训练每周达共20节以上,尤其是女教师达80%以上,女教师除了学校工作外,还需要照顾家庭和孩子,这样对足训练存在一定的影响。

(二)对葵涌二小的50名语数英教师进行调查

调查得知,我们学校60%的教师喜欢看世界杯;对于现阶段看好中国足球发展的占64%;只有28%的教师认为80分以下的学生支持参加足球训练。担心踢球影响成绩的占76%;愿意把上课时间给学生比赛的占30%。这表明,我们的70%以上的教师存在观念陈旧,各项比例显示更为突出的是女教师。这说明女教师不喜欢足球也不支持足球运动。

(三)对葵涌二小足球队的100名队员和家长进行调查

对于100名学生的足球运动员家长的调查,父亲的比母亲更喜欢足球,支持率达90%以上,而母亲的支持率只达40%,我们的家长们看到了孩子踢球了,就看到了中国足球未来的希望。为何我们教师看不到呢?担心学生踢球后影响了考试的分数,其实不明,真正影响素质教育的是应度教育,每位学生都会自己的发生空间,困此请我们的母亲和女教师们加强素质教育的理解。

(四)对葵涌二小三年级全体学生和家长各270名进行调查

调查显示,三年级的75%学生喜欢踢球,但只有37%的家长喜欢踢球。对于校园足球的了解情况,67%学生表示了解,33%的家长了解;支持参加校园足球的学生70%,而家长则26%;担心影响学习的学生75.6%,家长90%;支持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家长人数占所调查人数的81.5%。说明大多数学生家长意识到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支持自己的孩子从事体育运动,加强体育锻炼。从调查对比可以清楚的看出,极大多数的家长支持孩子参加体育运动,但是家长更喜欢孩子参加其它一些体育项目,而不是足球。

(五)学生学业负担重

抽取五、六年级的270个学生周末时间安排及其家庭作业调查结果显示以学习为主(课内和课外作业)的占36.3%,(2)以户外活动为主(运动、郊游等)的占18.1%,(3)以看电视为主的占13,7%,(4)以玩电脑为主的占17.1%,(5)以参加兴趣班为主的占(如学习类兴趣班)14.8%。可见现在的学生学习作业过重,也是影响校园足球的发展。

显示59.3%的小学生每天要花1~2个小时的课外时间来写作业,38.5%的小学生则要写2个小时以上的家庭作业,现在就作了硬性规定,作业量不超过1小 时。可见我们影响校园足发展的是课外作业。

三、实施与对策

(一)进一步调整体育教师结构

我们从调查中发现体育教师工作量过大,结构不均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体育教师工作量的核算应关注各学科间的平衡,不宜采用课时系数的方式,应在致力于缩小学科间的差异上下功夫,而不是在拉大差距上做文章。应通过抓好体育学科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消除不利影响。

建议:通过教学质量优劣的评价实行在一定范围内的弹性核算基本工作量的方法,是克服出工不出力的问题,进而激励教师提升绩效可以考虑的方式。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普遍较高,且教师承担学校课余运动队的训练工作大部分不给折算成工作量。诸如此类的现象反映出,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认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与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我们现状的体育教师不是全部都是专业足球体育教师,因此,教师示范上都存在一定困难。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理解能力较差,体育教学主要是教师的示范为主,动作示范不到位,造成误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怎样来提高足球教学质量?

建议学校可以提供场地,开展“足球俱乐部”,聘请教练。每天 4:30后进行训练。从而改变体育教师结构问题不均衡,促使教师存在体力和精力不足,专业性不强。

(二)让训练的时间有保障

《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他们最希望的学习方式是快乐主动学习。我们理解并尊重孩子们的要求吗?孩子们喜欢的教育实践才是好的教育实践,喜欢的教育理论才是好的教育理论,有家长这样说。由此可知,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过重的根源仍在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上。以抽查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不改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就因为如此,我们一些喜欢足球的学生,考试分数达不到80分以上就不容许参加足球训练,或许说只有做完或背完才容许下到球场踢球,在训练当中每天迟到的学生不是学生自己不愿意来训练,而是被老师留做作业。

(三)建立建全的校园足球文化的制度

校园足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内涵和外延.校园是一个不用于其它任何一个的文化机构,而学校体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是全方位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校园足球文化生存与校园中,与学生生活非常密切的联系,只有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相互促进,才能构成有理想有抱负、懂生活、有道德、有内涵、守纪律和有文化且有健壮身体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新生代。

1. 制定有效的校园足球队运动员规章制度

学校足球队,实质上也成为了一种素质教育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不仅可以有效地带动学校的足球活动,创建学校体育特色,更能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形成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同时也是选拔、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

2. 完善足球教练的队伍建设

让家长看到希望,把孩子送来踢球。我们学校也要引进一些教练员,至少每个年级有一个技术全面的足球教练,把这些退休的老师和教练引进来,提高我们学校的技能和水平提高上去。每天4:30后进行组织训练。如有条件还可以每班聘请一个业余的足球教练进行定期的技术指导。这个费用可以利用家委会的力量进行组织。

3. 加强学校园足球文化的制度化建设

葵涌二小从2014年11月就《开展创建校园足球文化特色活动的实施方案》。但是,过了时间半年了,实施的进度过慢。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保证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可操作行和针对性,必要的话,设立监管部门来监督。要加大校园足球场地的投资力度,让更多的孩子有球踢,如果没有让孩子们踢球的空间,那一切的校园足球文化都是只是纸上谈兵。

4. 校园足球文化构建的措施

(1)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加强校园足球文化的意识建设,搞好各种宣传,让足球文化足迹遍布校园,使学生能时刻感受到足球文化的熏陶,对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育规律,适当简化足球规则,多举办足球方面的趣味活动,真正体现校园足球文化的特点。

(3)在交流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足球文化素质。学校还可以请专家来校进行足球示范课、讲座、与专家面对面。

(4)不断的完善体育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的境界对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尤为重要。

发展现状及因素 篇7

1 影响我国农区肉羊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1.1 品种的选择

目前, 我国各地饲养的绵羊、山羊品种, 多数存在个体小、生长速度慢、产肉量低等缺点, 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部分优良品种, 但由于种羊价格、气候条件等方面的因素, 再加上快速扩繁技术跟不上, 可利用的种羊数有限, 根本满足不了我国绵羊、山羊改良的需要。从引进的肉羊情况看, 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育种规划, 造成羊的种用价值下降, 达不到种用标准, 使得引进的优良品种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导致了肉羊生长慢、饲料报酬低、出栏少, 饲养成本高, 效益低下。

1.2 羊群的繁殖

繁殖是生产的关键环节, 直接决定养殖场 (户) 的羊只产出的数量和质量, 因此, 繁殖管理对于养羊生产来说至关重要, 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对于自繁自养的养殖场 (户) , 做好繁殖管理是成功的前提, 有了优秀的品种, 做好繁殖管理, 使所养成年母羊均正常繁殖, 生产出健康、量多的羔羊, 整体养殖效益就有了基本保证。很多养殖场 (户) 就是失败在繁殖环节, 本该正常繁殖的母羊没有做到产羔, 使得饲养成本提高、繁殖率低下。

1.3 饲养方式

我国广大农区地理条件和生态条件不太一样, 但也有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农区有丰富的粗饲料, 而这些粗饲料大多不计成本或者成本很低, 而且没有草场, 农区饲养方式主要是舍饲或者半舍饲。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半舍饲, 春夏秋季节放牧加补饲, 冬季舍饲, 我国广大农区采用的大多是这种饲养方式。有些地区冬季也是放牧加补饲, 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少饲养成本, 放牧加舍饲对于农户自繁自养是可行的。如果规模羊场大多是全舍饲, 这无疑导致规模羊场饲养成本过高、效益低下。对于育肥场来说, 效益可能要比自群自养的规模场要好些, 因为育肥出栏快, 不用承担母羊周年饲养成本, 无论是羔羊育肥还是架子羊育肥, 都可以实现短期集中饲养、集中出栏, 收回成本。据了解, 河北省唐县是比较大的羊集散地, 每年秋季开始从内蒙买进蒙古羊, 农户集中舍饲3~5个月短期育肥, 可以实现不错的效益。

1.4 养殖规模

饲养规模也是影响经济效益的一个因素, 从规模化羊场的经验来看, 饲养规模是影响效益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饲养规模加大, 成本就会相应提高, 如人工费、水电费, 而且还要配备相应的后勤保障等设施。对于自繁自养的羊场来说, 母羊饲养规模要适度, 根据当地饲草储量、羊的繁殖水平、市场价格等因素, 选择一定适合的规模;对于育肥规模场和农户来说, 规模效益是放大的, 有些农户每年秋季买进几百只羊进行秋冬季育肥, 到年底可以收到较好的效益。

1.5 防疫保健

防疫水平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相对于猪鸡来说, 羊常规防疫相对简单些, 但不可忽视重要疾病的预防和免疫, 而有些疾病特别是传染病, 只有做好防疫才能减少损失。有些传染病爆发很突然、来势凶猛, 有些甚至来不及诊断和治疗, 就会造成羊只死亡。因此, 有些传染病如羊痘、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一定要按时做好三联四防和定期驱虫。

综上所述, 我国农区肉羊发展, 品种是前提, 繁殖是关键, 饲养方式是重要环节, 养殖规模是重要因素, 防疫保健是重要保障, 抓好以上五方面工作, 才有可能实现肉羊业快速、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2 我国农区肉羊业发展趋势

2.1 利用杂交, 提高良种化程度

品种是制约肉羊产业的首要因素, 要想提高经济效益, 在生产过程中需保证繁殖率和生长速度, 即多产快长, 因此, 要选择一个好的品种。目前, 我国还没有真正的专门化肉用羊品种, 品种的选择对于肉羊生产至关重要, 品种是制约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 没有好的品种不会有好的效益, 适合肉用的羊品种很多, 如前些年引进国外品种夏洛莱、波尔山羊、陶赛特、德克赛尔、杜泊、萨福克等, 这些品种羊的共同特点是体躯大、后驱丰满、肉用性能好, 但这些羊一般造价比较高, 且繁殖力比较低, 一年一胎, 每胎1~2个。我国农区地域辽阔, 生态条件各异,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形成了很多地方品种, 这些羊的特点是耐粗饲、适应性强、繁殖率高, 如小尾寒羊、马头山羊、南江黄羊等, 但这些羊肉用性能方面不如国外的纯种肉羊好。因此, 可以利用本地羊品种与国外纯种肉羊杂交, 从不同地区的杂交模式试验结果看, 这些杂交羊从体型、肉用性能等方面都好于本地羊, 适合作为我国现阶段发展肉羊业可利用的品种, 如杜泊、徳克赛尔与小尾寒羊杂交, 德克赛尔、萨福克、陶赛特与滩羊杂交, 波尔山羊与南江黄羊杂交, 南江黄羊与地方山羊杂交等, 试验表明效果较好。因此, 现阶段适宜利用杂交优势, 发展杂交品系, 提高种用优势, 发展肉羊业。

2.2 强化管理, 提高繁殖效率

繁殖是群体饲养的关键环节, 如果保证不了繁殖率, 那么就会大大降低效益。无论是规模养殖还是农户分散饲养, 首先要保证所养成年母羊必须正常发情配种, 能够产羔, 有些养殖场 (户) 只有60%~70%的成年母羊正常产羔, 对于规模养殖来说就需要加强繁殖管理, 对所养成年母羊做好繁殖记录, 做到实时监测, 对没有正常发情的羊进行检查, 对不能正常繁殖的母羊进行排查, 检查不孕原因, 进行人为干预繁殖, 如果还不能实现繁育, 就要淘汰。在对待繁殖管理上遵循的原则是母羊宁可少, 不可滥竽充数。规模羊场必须做到所有成年母羊都有繁殖记录, 发现不能正常繁殖的羊要及时解决, 淘汰或短期育肥, 这是减少饲养成本的方法之一。总之, 做好繁殖管理要有精品意识, 很多养殖效益不好的羊场 (户) , 很多原因是繁殖率上不去, 导致产羔少, 出肉少, 饲养成本高。

2.3 整合资源, 提升产业化水平

目前, 国内的肉羊产业化程度并不是很高, 特别是羊肉的深加工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国外肉羊产业发达的国家羊肉是分等级的, 不同部位的羊肉不同价, 另外分割后的肉进行深加工, 提高了羊肉的附加值。目前, 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 我国还没有形成不同羊肉不同价的市场价格机制, 造成高档肉没有价格优势。

发展现状及因素 篇8

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我国不但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而且风电开发和利用技术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致力于推动风电事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现阶段我国风能开发和利用在总能源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如何加快推动风能发展仍将是未来我国能源发展中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1 中国风能开发利用现状

在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众多可再生能源资源中,风能因其易获取、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和成本低等特征,在世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中获得了巨大发展。中国对风能的利用早在公元5000年前就有纪录,但现实的风力发电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风电发展的激励政策和鼓励措施,实施了多项工程计划项目,如“乘风计划”、“光明工程”等。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中国风能开发利用取得了巨大进步,风电发电量、装机容量和风电场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1.1 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规模不断扩大

从2005年开始,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每年的增长数量均翻番。截至2011年底,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为1800万kW,而在2006年新增装机容量仅为134.73万kW;到2011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了62.7GW,居全球领先地位。连续6年的装机容量的大规模、快速增长(图1),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长率已占全球总增量的40%。从图1可见,在过去的几年我国风电的装机容量在不断增加,且每年的增长幅度也逐步扩大,在这段时期我国进入了风电快速发展阶段。但在连续5年的翻番增长后,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速有所减缓。从图1可见,风电装机容量的年增长速度2006—2009年超过100%,2010—2011年增长速度分别递减为61.65%、42.91%。因此,2011年成为中国风电发展的一个转折年,我国风电从快速发展阶段进入到调整期。截止到2012年6月,我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kW,首次超越美国,达到世界第一。而在5年前,我国的并网风电仅200万kW。从200—5000万kW,我国风电只用了5年就走过了欧美国家15年走完的历程[1]。与风电装机容量规模扩大相对应的是风电发电量的逐年增加。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风电发电量为276.1亿kW·h,占全部发电量的0.75%,同比增长111.14%。另据国家电网的数据,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消纳风电电量474亿kW·h,截止2011年底消纳的风电量达到了706亿kW·h,同比增长48.9%。随着风电发电量的不断增加,电网对风电量的消纳成为一个较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和补贴政策,国家能源局于2012年6月1日发布了《关于加强风电并网和消纳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在相关激励政策和措施的引导下,各省级电网区域加强了对风电的消纳利用,各省级电网区域风电平均利用时数已达到了1920h,其中尤以福建省最多为3096h。

1.2 中国风电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

我国风力发电起步较晚,在2004年之前风能利用技术落后,风电设备制造业不完善。为了促进我国风电发展,降低设备成本,国家一直坚持推进风机设备国产化,风电设备制造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风电设备国产化率从2004年的10%一跃上升为2011年的90%。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风机企业不仅打破了国外企业对兆瓦级风机的技术垄断,还坚持自主创新和研发,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能力,主要零部件的制造和配套能力有所提高[2]。随着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机不断地出口到海外,采用中国标准的风电项目开始在国外投产发电。2012年5月,由水电顾问集团EPC总承包的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项目首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这是我国第一个技术、标准、管理和设备整体走出去的风电项目,它采用中国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采用中国风机设备和中国监理,所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3]。

海上风电是风电行业最前沿的领域[4],近年来我国在海上风电发展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国国内第一座海上风力发电站是由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于2007年11月投资兴建的。众所周知,海洋环境复杂,发展海上风电风险较大,技术要求高。尽管如此,由于我国掌握了较为前沿的风电利用技术,截至2010年底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13.8万kW,位居全球第七位。2012年1月,专家审批通过了河北唐山乐亭县菩提岛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300MW工程可行性报告,方案推荐为100台单机容量3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使其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预计2015年前投入运营。这是我国风电技术不断趋于完善的又一里程碑。

随着风电技术的日臻完善,我国风电装机在全国的覆盖面逐步扩大。我国首先安装第一台风力机的省市分别为北京、湖北、山西、河南和湖南,其他各省市也相继建立起了风电场。截止2011年8月底,我国共有486个并网运行的风电场,分布在除西藏和广西以外的全国所有地区。此外,2011年9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座风力发电站——中电投金紫山风电场项目一期工程首批机组在顺利完成一系列规定试验项目后,顺利并入广西电网投产发电[5]。这意味着随着紫金山风电场项目各期工程的竣工,广西也即将拥有风电场。

2 制约中国风能发展的因素

我国风电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发展,在2010年的低谷期和2011年的转折年后,仍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控制着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中国的风电也表现出来许多矛盾和问题,如风电的并网消纳问题、电力市场的约束、相关配套法规不完善、风机制造技术基础薄弱等,这些制约因素都对我国风电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2.1 风电快速发展与并网消纳难并存

从2005年开始,我国风电的发展进入了高速轨道,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及总装机容量均在大幅度提升,但是并网发电增长较为缓慢,风电弃风限电现象一直存在。相关数据显示,仅2011年全国弃风限电总量就超过了100亿kW·h。我国风资源较为集中,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多集中于内蒙古、新疆、甘肃和冀北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产生的风电难以就地消纳,同时风电集中地区又远离我国的用电负荷中心,跨区域输电能力的薄弱影响了风电的大规模利用,使许多风电场建立后出现严重的弃风问题,产生的风电也未被充分利用。2011年我国风电全年发电量在700亿kW·h左右,尽管与2010年的501亿kW·h相比增幅在40%左右,但与2010年风电发电量同比81.41%的增速相比,2011年风电发电量增速出现了大幅下滑[6]。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正是我国风电并网消纳和弃风问题突出。此外,风电的弃风限电也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降低了风电行业的盈利水平。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风电“弃风”比例超过12%,相当于330万t标煤的损失。风电企业因为限电“弃风”损失达50亿元以上,约占风电行业盈利水平的50%[7]。

2.2 现行电力市场机制严重约束了我国风电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仍然是以计划手段为主,电场的发电、输电和配电计划均由政府制定,很难反映电价与市场供求间的关系。我国的电力市场环境封闭,阻碍了风电市场的发展。首先,由于电力市场以计划为主,一些风电相关企业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完全,对市场的供求关系未能做出准确的分析,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一味抢占资源、上项目,不考虑自身技术条件和市场未来前景,盲目扩大和发展,导致行业技术标准不过关和管理跟不上,形成了安全隐患,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故。以2011年为例,我国风电事故频发,截止到2011年8月底,全国共发生193起风电脱网事故,其中大规模脱网事故(一次损失风电出力50万kW以上)由2010年的1起增加到12起[8],尤以甘肃酒泉和河北张家口风机脱网事故较为严重。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了风电的损失,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经济浪费,也影响了社会公众对于风电发展的信心,进而影响对风电业的投资,加大风电场场址确定的困难(因选址时要征得当地附近居民的同意)。其次,风电是新兴产业,同时又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商品,而商品的生产、分配、销售等环节都离不开市场。但在我国现行的电力市场机制下,风电市场并未开拓好,阻碍了风电产业的发展,影响了风电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销路。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国内风电设备制造商产能远高于市场需求,国内的风电设备市场趋于饱和。此外,由于国内的并网制约因素,导致未来我国风场的建设速度远低于风电企业的制造能力,再加上2011年风电事故频发后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行业标准,更是减缓了各地建设风电场的速度,装机增量减少,导致风电设备企业利润一路下滑。以我国第二大的风电企业———金风科技为例,金风科技的盈利在经历了2008—2010年的高速增长后,2011年的盈利出现了明显下降,净利润从2010年的22.8952亿元下降为2011年的6.0671亿元,下跌比例超过了73%。股价下跌的企业不只是金风科技,截至2012年5月我国最大的风电企业华锐风电也难逃股价下跌的命运,净利润出现大幅下降。

2.3 风电技术阻碍了我国风电的健康有序发展

尽管目前我国的风机设备企业已经打破了国外对于兆瓦级风机的技术垄断,风电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风能利用的进程中,技术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难题。一方面,中国风电技术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储能技术对风电发展的影响。由于风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因此风电是不稳定的,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大规模的储能技术,将风电通过抽水蓄能、电动汽车和化学蓄能等方法转变为较稳定的能源形式。目前我国储能技术不足,无法将风电这一可再生能源“拼接”起来,导致风电的电力出力波动大,电力系统稳定性差。此外,储能技术的落后也影响了我国电力中灵活调节电源的比例,如在我国风电较为集中的“三北”(西北、东北、华北)地区,抽水蓄能等灵活调节电源比例不足2%,限制了电网的调峰能力,进一步影响了风电的并网消纳,形成了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我国风电在经历了几年高速发展之后,追求速度的弊端日渐显现出来,从2010—2011年的风机脱网、倒塌事故频繁中便可见一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风电行业技术标准不统一,要求不严格,导致某些企业管理粗放、技术疏忽。同时,我国风电并网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技术标准体系滞后或空白的影响,缺少标准导致执行不统一、难以规范,增加了上网风电的不稳定性。

在2010年前,我国的风电行业技术标准在风电设备制造、安装、维护和检测等整个产业链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中,要么存在空白,要么是早期制定的,更新太慢,要么采用的是欧洲标准[9],不能完全适应中国的要求。风电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的空白与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由风电大国向风电强国转变的进程。可喜的是,我国国家能源局于2011年8月5日发布了首批风电技术标准,并于2011年11月1日起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风电技术标准在大型风电场并网、海上风电建设、风电机组状态监测、风电场电能质量和风电关键设备制造等方面的空白。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仅满足于此,国家相关部门还应加速制定更为全面、完善并符合我国国情的风电行业技术标准,以促进我国风电的健康有序发展。

3 中国风能未来的发展

我国的风能发展尽管在2010年和2011年两年中暴露了许多问题,但这也正标志着我国的风电行业将要从高速发展期步入到调整期,即将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中提到,风电是2010年和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从国内看,我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快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预计到2015年,风电装机将达1亿kW,年发电量达1900亿kW·h,风力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将超过3%[10]。这一比例的提高,意味着风力的开发和利用在总能源利用中所占比重的不断提升,风能这一可再生能源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发展陆上风电的同时,海上发电也将在“十二五”期间迎来黄金发展期。“十二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目标为500万kW,2015年形成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和服务体系;到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目标是3000万kW,海上风电具备更大规模的发展条件,国际合作能力将进一步增强[11]。

在我国风电行业经历了2010年和2011年的疲软阶段后,国家又释放出了大力支持风电发展的信号,我国风电将会出现新的较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在我国国家能源局2011年发布的“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等风电产业发展急需的18项重要技术标准,以及随后政府颁布的一系列行业技术标准指导下,使我国风电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以统一标准要求风电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保障风电行业的稳健发展。此外,国家电监会在2011年12月2日发布的《风电安全监管报告》中指出,我国将研究制定调峰调频电源的电价补贴、分散式风电上网电价等风电电价政策,一系列的国家鼓励政策和措施将进一步促进对风电行业的投资。此外,随着我国风能开发利用技术的日臻成熟,风电产业的发展也将更为健康有序,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必然会全面走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由于风电行业标准的跟进和规范以及电力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风电行业将逐步走向成熟健康的发展道路,我国将逐步从风电大国转变为风电强国。随着世界各国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国际间就风电利用技术理论和应用等多方面领域的交流合作必将会得到加强,中国作为世界领先的风电利用国家,在推动世界风电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都有利于缓解能源利用危机和减少CO2排放量,有助于全球的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中国的风能开发利用在经过6年的高速翻番增长后,如今已步入了调整阶段。调整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风电技术的不断调整提高,主要集中在储能技术和风电的并网消纳技术方面;其次是国家不断完善风电行业的技术标准,使风电企业“行之有据”,这不仅有利于企业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国内企业与国际接轨;第三,推动我国电力市场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使风电发展能够在一个机制灵活、有效率的电力市场中运行,从而使电价得以充分反应市场的供求关系,保障风电这一特殊产品有销路,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形成更为合理的风电资源配置。只有在机制完善的电力市场中,我国的风电行业才能实现科学、合理与可持续的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我国2011年风电事故频发,同时伴随着“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等风电产业发展急需的18项重要技术标准的出台,我国已认识到对风电行业必须进行调整,以促使其不断成熟和持续发展。相信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不断出台以及国内风电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国际风电行业快速良好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风电行业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稳健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在总发电量中的比例也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鲍丹.风力发电:十年磨砺,世界第一[N].人民日报,2012-09-24.

[2]原鲲,王希麟.风能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50.

[3]先行电力网.首个采用中国标准的风电项目国外投产发电[EB/OL].http://fd.dl360.com.cn/a/20120509/8592.shtml.2012-05-09.

[4]黄晓芳.我国风电设备产业七年跨越改变全球风电产业格局[N].经济日报,2011-09-19.

[5]张磊.广西第一座风力发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N].中国能源报,2011-10-10

[6]国家能源局.电力市场约束是风电发展的最大障碍[N].经济参考报,2012-01-31.

[7]新浪财经网.报告显示中国风电发展遭“弃”损失年超50亿[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20921/092713201396.shtml.2012-09-21.

[8]刘一威.风电:2011年产业发展步入转折之年[Z].国际新能源网,2012-01-30.

[9]雷敏,王优玲.首批风电技术标准公布,我国风电行业面临洗牌[Z].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11-08-12.

[10]中国风力发电信息网.未来五年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将翻番[EB/OL].http://market.geo-show.com/201112/22/83875.shtml.2011-12-22.

发展现状及因素 篇9

然而, 长期以来, 纸质票据的低效率流转制约了票据市场发展的广度与深度。2009年10月, 中国人民银行建设并投产运行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 (ECDS) , 电子商业汇票 (以下简称电子票据) 应运而生, 实现了商业汇票业务全流程电子化处理, 标志着票据市场发展进入电子化时代。

一、电子票据的特点及优势

电子票据是出票人以数据电文形式制作的, 委托付款人见票即付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电子票据是纸质汇票的继承和发展, 其所体现的票据权利义务关系与纸质银行承兑汇票是一致的。与纸质票据相比, 电子票据具有以数据电文签发、流转并以电子签名取代实体签章, 以网络传输取代人工传递, 以计算机录入代替手工书写, 从出票、背书、贴现、兑付全过程电子化, 大大提高汇票业务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有效地克服了纸票操作风险大的缺点, 其对于杜绝伪造、变造票据案件, 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结算效率、控制融资风险、促进统一票据市场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电子票据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电子票据业务自推广以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2014年我国全年电子票据累计承兑金额30720亿元, 同比增长89%, 占全部票据比重的13.9%;累计贴现金额15005亿元, 同比增长134.3%;累计转贴现金额48069亿元, 同比增长146.4%, 交易金额 (贴现、转贴现) 占全部票据的10.4%。

电子票据承兑和交易金额占比显著提升, 表明票据市场正逐步进入电子化时代, 但这可能是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从当前情况看, 电子票据交易金额占比仍然低于电子票据承兑金额占比, 表明电子票据的流通性尚不及纸质票据。纸质票据仍然是当前票据市场流通的主体, 电子票据的发展仍然需要突破一些瓶颈。

三、制约电子票据业务发展的有关因素

(一)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现行《票据法》规定, 票据在签发、兑付、贴现等环节所记载事项和签章必须是书面形式, 它是针对纸质票据的票据行为和法律责任所进行的规范。电子票据业务一旦出现纠纷, 将导致相关主体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模糊不清, 相关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二) 交易主体少

电子票据转贴现渠道不畅影响银行机构推广业务的主动性。由于行内系统建设等原因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机构等地方性银行机构无法接入ECDS, 这些银行机构恰为票据转贴现交易活跃机构。

(三) 渠道不畅

与纸质票据相比, 办理电子票据业务还要求客户自身和交易对手均开通网上银行和电子票据业务, 只有企业自身及其上下游企业同时具备应用电子票据的条件和意愿, 企业才可能签发或接受电子商业汇票。目前, 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区域发展不均衡, 行业较为集中, 电子票据流转不畅通, 导致企业无法办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

(四) 意愿不强

电子票据从签发、流转各个环节都需要由企业财务人员通过网上银行自行操作, 增加了企业财务成本, 提高了操作难度。同时与纸质票据相比, 办理电子票据业务线下需要向银行提交的纸质材料并未减少。

(五) 网上银行安全不容忽视

近年我国发生多起网上银行诈骗案等, 使电票安全性受到质疑。

四、推广电子票据业务发展对策

(一) 完善相关票据制度,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尽快推动《票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明确电子票据自签发、流转等各环节参与方的法律责任。

(二) 加快金融机构自身系统建设, 尽快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增加转贴现交易主体。

(三)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电子票据业务宣传和推广活动, 加大各省市、区域业务推动力度, 平衡业务发展, 缓解电子票据跨区域流通问题。

(四) 通过提供模拟系统或远程指导等方式, 让客户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电子票据业务操作, 逐步提高企业高管、财务人员对这项业务的认知度。

发展现状及因素 篇10

1 新农村老年体育的发展现状

1 . 1 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特点

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靠种植带来的经济收入为主,其产业结构仍是传统的“粮畜型”,甚至是“粮猪型”经济结构在起支撑作用。老年人口经济收入的主要渠道除了靠自己的劳动积累收入以外,还得到家庭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帮助。一般来说,拥有自己田地和家禽的农村老人终日都在因为农活而忙碌,特别是农忙时节,根本没有时间参与体育锻炼。而具有经济基础的部分老年人因为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即使有充足的余暇时间也会选择其他娱乐方式。因此,我国参与体育锻炼的农村老年人不但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还具有体育锻炼的意识,只占农村老年人的极少部分。

在农村参与锻炼的老年人当中,女性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在农村老年人中不管男女对体育锻炼的认识都不充分,不知道体育锻炼所带来的益处。但是女性天生比男性更爱美,更注重保养自己,她们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让自己拥有更好的体型和气色。所以农村参与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女性比例高于男性。

1 . 2 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场地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下,我国农村老年体育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属于老年人的体育设施仍然不容乐观,许多地方仍然没有属于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场所。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农村老年协会具有自己的活动场所,没有活动场所的老年人可以在附近的学校进行锻炼,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具有足球场、篮球场、田径跑道还有简易的健身器械等等,是极佳的锻炼场所。居住集中的小区一般会在小区的广场或者简易的自主锻炼器械进行锻炼。然而在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农村,即使年轻人想要锻炼都缺乏场地,所以并没有专属于老年人锻炼的场所。部分具有锻炼意识的老年人都是与年轻人在一起参加体育锻炼,主要的锻炼场所便是自家庭院、偏僻的公路以及田间小路。虽然大部分地区也有简易的自主锻炼器械,但是由于大家居住过于分散,只有极少部分老年人能使用到这些器械 。

1 . 3 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体育资源配置十分优越,老年人的锻炼方式也就多种多样。老年人可以通 过健身器械、球类、慢 跑、散步、太极拳、健身操以及参加集体的腰鼓队、秧歌队、舞龙队等方式进行锻炼。而在经济落后的农村由于锻炼场所以及锻炼器械的限制,所以农村老年人的锻炼方式极为单调。最为普遍的是在公路或者田间小路进行慢跑、散步,还有和中年人一起跳健身操、广场舞。可见农村老年人在在选择锻炼项目是回避了对体育设施的要求。锻炼方式的局限,还有在锻炼认识上的诸多误区,这使得老年人的锻炼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1 . 4 农村老年人体育消费现状

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农村,老年人的体育消费也不乐观。具有体育消费的老年人大多只是购买运动服装和运动鞋,还停留在最基本的体育物质产品的消费上。

在经济的落后的农村,老年人因为农活而忙碌,花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已经是一种比较奢侈的事情,几乎不可能再因为体育锻炼而产生消费。大家会选择方便节约的锻炼方式,例如,散步、慢跑等。对于运动所穿的服装和鞋子老年人一般不会作任何要求,他们认为平常的衣服鞋子都可以,不必要购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2 影响新农村老年体育发展的因素

2 . 1 农村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及观念

发展新农村老年体育需要新的观念。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文化素质的差异和传统观念的束缚,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存在不足甚至错误。我国农村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明显低于社会各阶层,其中大部分是文盲或半文盲。文化素质的低下使农村老年人的思想意识落后,根本认识不到体育锻炼能给身体带来的益处,他们反而认为自己一大把年纪去运动只是瞎折腾,没有多大意义;文化素质的低下使农村老年人不了解科学体育锻炼的知识,认为日常生活的体力劳动能够代替体育锻炼健身。虽然某些体力劳动具有锻炼健身的效果,然而体力劳动绝不能代替体育健身。农村老年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人到老年时应该在家里享受多子多福的快乐,从而选择消极的静心静养的生活方式来度过晚年,缺乏一种与生命相抗争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劳动形式仍然是以体力劳动为主,体育健身作为耗能消费的运动,老年人如果对它没有足够正确的认识,反而会认为是一种负担。因此,想要发展新农村老年体育首先要改变农村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看法,摒弃过去错误的观念,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能给自己身体以及生活带来的益处。

2 . 2 乡镇领导不够重视, 行政力度不够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农村不止是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存在缺陷,即使是领导阶层的中年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也不充分。乡镇上党委、政府工作任务细小繁多,工作压力大,并且常常出现身兼数职的情况,因此难以将体育文化活动排上工作议程。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担任体育文化活动工作的老干部缺乏对体育健身的了解,对开展农村老年体育根本无从下手,更谈不上工作到位。农村老年人体育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得到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仅仅依靠老年人自发组织参与锻炼,起步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发展成一定的规模。

2 . 3 农村体育设施与场地严重缺乏

农村居住情况比较特殊,一个村就有多个居住点,大家居住分散,并不像城镇的小区那样集中。因此,像城镇小区里都有的简易健身器械在农村并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它只能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更多的时间都是被闲置一旁。由于居住分散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农村体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难以得到实现,所以作为政府工作的难题,一直被搁浅,因此也导致农村体育设施与场地的缺乏。大部分的体育活动场所都十分的简陋和狭窄,几乎没有专属于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导致老年人无法开展很多健身项目,单一枯燥的锻炼方式也会让老年人慢慢失去兴趣。

2 . 4 缺乏专业的体育社会指导人员

目前我国农村出现社会体育指导员奇缺的现象,很多地方根本没有体育社会指导员。针对农村,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对体育知识涉及过少,对于体育锻炼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这就更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农村老年人最常选择的锻炼方式是慢走慢跑和广场舞。慢走慢跑是限制最少最方便的锻炼方式,然而由于老年人身体情况特殊,在进行慢走慢跑时也应该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并且要选择合适的着装和场地,较硬的鞋底和水泥地都会对老年人的膝盖有所伤害,参与体育锻炼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肯定也会降低老年人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因为缺乏体育指导员,在农村几乎没有专门为老年人编排的广场舞,老年人都是跟在年轻人或者中年人的队伍后面锻炼,这样也存在很多弊端。年轻人和中年人的广场舞有些并不适合老年人参与,首先是运动负荷偏大,其次是动作较为复杂,没有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很难跟上动作,大大降低老年人的参与兴趣。老年人锻炼是为了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所以必须要通过体育指导员的指导采取科学的锻炼方式,提高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2 . 5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要想发展农村老年体育,首先应该要发展农村经济。农村老年人经济能力低下,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并且福利设施较少,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所以老年人不仅要生产劳动还要料理家务、照顾孙子孙女。由于生活负担过重,农村老年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锻炼,长久以来也就不会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发展农村老年体育,除了依靠老百姓自发组织筹集资金,当然更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农村政府工作细小繁多,政府只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紧迫的地方,因此,也就无暇顾及老年体育的发展。只有把农村的经济搞好了,政府才有更多的活动资金投入到农村老年体育的发展当 中。

3 结语

发展农村老年体育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发展农村老年体育,让更多的农村老年人全身心得主动投入到体育健身的行列当中,享受体育健身所带来的健康和快乐,让体育健身去代替赌博、抽烟等 其他不良生活嗜好, 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只有把农村老年体 育搞红火, 才能使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的目标得以实现。而目前我国老年体育存在诸多问题,要想建立完善的新农村就必须要完善农村老年体育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把农村老年体育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针对影响农村老年体育发展的因素,逐一解决问题,使我国农村老年体育形成一定的规模,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我国农村老年体育虽然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与城镇老年体育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该文运用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等方法,了解我国新农村老年体育发展现状,并通过定性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等方法,从农村老年人的健身意识、乡镇领导的重视程度、农村体育设施与场地、农村经济现状等方面分析影响我国新农村老年体育发展的因素,希望能为新农村老年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点依据。

发展现状及因素 篇11

关键词:公主岭;农机化发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2.0035

1 公主岭市发展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迫切需求

1.1 大功率拖拉机的配套农具应合理化

公主岭市农业机械发展极其不平衡,2011年公主岭市大中型拖拉机的配套比为1∶1.4。为增强配套合理化,应拓展投入渠道,研发大功率拖拉机的配套农具,使得拖拉机朝着高性能、多用途的方向发展,进行高速、高效和低能耗的农田作业。

1.2 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面临的瓶颈

公主岭市是玉米生产大县,玉米种植主要采取垄作穴播方式,整个生产过程,包括整地、播种、除草、施肥等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但是,收获时基本使用人工,机械化程度较低。成为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重大瓶颈。针对此问题,公主岭市开发玉米全程化机械具有迫切需求。

2 公主岭市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2.1 公主岭市农机化的发展现状

目前,公主岭市农业发展基本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多年来,公主岭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开展新机械推广工作;坚持科教农相结合,建立农机机械化推广的培训中心;发挥项目牵动带头作用,加大新机械推广力度;建立新型机械的区域试验示范基地,承担区域性较强的农机产品的鉴定检测工作;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农民的最迫切需求,做好技术更新和指导工作。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公主岭市农业机械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2 影响公主岭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

尽管公主岭市在发展农业机械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受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政策及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主岭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

2.2.1农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机械化总体投入不足 首先,财政对农机化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在各项农业专项资金中,农机投资所占比例较少,导致农村机械配套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其次,农民收入较低,大多数农民不具备购买大型农机具的能力。根据近两年的实际调研发现:自主购买小型农机具逐渐成为农机投资的主渠道,小型农机具迎合了农民低成本、操作简单的要求。但问题也随之产生:市场上各种农机具种类繁多,如种植机、粉碎机、打米机、磨面机等等机械,许多家庭重复购买,既浪费资源,增加农机作业成本,又不能实现大型机械的优化整合,从而影响大型机械的推广和使用进程。

2.2.2田间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 水稻的机械化收获基本实现,但玉米收获机械化程度还比较低。

2.2.3农业机械化服务功能不强 虽然各基层农业服务中心,都实现了人员的定岗、定编,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仍然存在人员偏少、专业技术缺乏等问题,致使农机管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安全监理等方面的服务工作落实不到位。

3 公主岭市农机化发展的主要思路

公主岭市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应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土的耕地资源优势。坚持为农村经济服务;坚持为农民增收服务;坚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3.1 健全农业机械化政策体系

为实现公主岭市农业机械化的持续稳定发展,公主岭市各级政府应深入基层研究当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规律,从而健全完善农业机械化的政策体系。同时,各基层农机部门应依法执行农机化工作,改进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科学认知。

3.2 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

充足的资金投入和完善的财政扶持是农业机械化高效率发展的必然因素,因此,公主岭市必须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如可提升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比重、增强对农业机械生产商和消费者的信贷支持力度。

3.3 加强对农机从业人员和农民的培训

农机工作人员和农民是农业机械化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文化程度将直接影响机械化的发展,因此提升农机工作人员和农民的素质势在必行。全市各基层农机部门应结合农民和农机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符合市情、民情的专业人才发展方案。加大对农村公共教育和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力度,创建新型的储备人才的体制。

3.4 发展环保节约型农业机械化技术

公主岭市应依靠先进科技,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广节能、节材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实现“节本、增效、环保”的目的。如可加大对大型耐磨损双吸离心泉、大型双向轴流泵等高效排灌技术的研发力量。

发展现状及因素 篇12

1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纵观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有令人幸喜的方面,也有较多不足的方面。

1.1 令人欣喜的方面:

1.1.1 中国服务贸易相对增长较快,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份额在不断扩大。

2006年服务贸易收支总额192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增幅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收支总额与GDP之比为7%,与上年基本持平。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位于全球的第八位和第七位,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额的3.2%和3.8%。而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额1990年为0.7%,0.5%;2000年为1.99%,2.38%;2004年为2.51%3.0%,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长与在世界服务贸易中地位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见表1)

1.1.2 中国服务贸易的结构在进一步改善。

2006年,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在服务贸易总额中占比略有上升,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以及广告和宣传合计占服务贸易总额的12%,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信息服务顺差增长4.6倍,广告和宣传项目顺差增长25%,咨询项目逆差6亿美元,同比下降33%。

1.2 不足方面:

1.2.1 服务贸易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小,远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2006年,对外贸易总额为1.9万亿美元(包括货物与服务贸易)其中货物贸易总额为1.7万亿美元,占89.93%;服务贸易总额为1928.32万亿美元,占10.07%。2006年我国货物贸易同比增长24%,服务贸易同比增长22%,服务贸易的增长慢于货物贸易增长速度。货物贸易总额的世界排名升至第3位,而服务贸易总额的世界排名为第7位。

1.2.2 服务贸易结构单一,传统服务行业仍占主导地位。作为服务贸易收支的主要来源,旅游占服务贸易总额的30.22%、运输占服务贸易总额的28.72%和保险占服务贸易总额的4.86%,旅游、运输和保险合计占服务贸易总额的近三分之二。而高附加值行业中通讯服务,金融服务仅分别占服务贸易总额的0.78%和0.54%。贸易差额的结构也不合理,旅游项下顺差96亿美元,是最大的服务贸易顺差项目,运输、保险及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的逆差分别为134亿美元、83亿美元和64.3亿美元,位居服务贸易逆差项目的前3位。

服务贸易伙伴高度集中。我国服务贸易收支的前十名伙伴国家(地区)占我国服务贸易收支的3/4。其中,服务贸易收入来源国(地区)排名前五位的是香港、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支出目的国(地区)排名前五位的是香港、美国、日本、韩国和澳门。

2 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原因

2.1 中国服务业落后制约了服务贸易发展尽管中国服务贸易相对增长较快,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份额在不断扩大。

相对于国民收入水平而言,中国服务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60%,美国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了72%有些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也达到了64%(巴西),而同年中国的这一比重只有33.2%,2006年也只达到39.4%,2001年至2006年一直徘徊在40%左右。

中国服务业落后直接导致服务出口缺乏竞争力,从而造成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于货物贸易。中国服务业落后是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等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必然导致较低水平的服务需求。

2.2 当今国际分工格局不利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

国际分工及其格局的形成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发展。2、国际生产关系制约了国际分工发展的方向和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因此,当今国际分工格局由生产力先进国家决定,水平分工在现在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该格局首先符合先进国家利益,后进国家也可能取得一定程度收益,但与先进国家的收益比是不对称、不平等的。而后进国家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分工以垂直分工为主,当代国际分工的重要特征之一:先进国家主要从事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而后进国家则集中于产品的生产,它强化了分工参与者之间的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在这种分工格局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有掠夺性与强制性,发展中国家只有被迫迎合这种分工格局才可能获得发展机会,因此,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滞后是正常的。

2.3 人力资本投入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人力资本是指人们在学校教育、培训、医疗保健、迁移和信息取得等方面的投资所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而且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首先,人力资本造成各国服务业生产技术及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为以各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为基础的服务业中不同部门之间的贸易(部门间服务贸易)奠定了基础--亚产业间贸易。

其次,人力资本的作用导致服务的生产通常存在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的存在导致服务业中相同部门之间的贸易(部门内服务贸易)成为可能--亚产业内贸易。

再者,从需求的角度看,人力资本与收入高度相关,收入与需求密切相连,服务需求量的放大和需求结构的多样化,成为服务贸易量扩大和贸易模式多元化的推动力。

3 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3.1 通过人力资本投入提升中国服务业比较优势。

我国服务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劳动密集型, 这既是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 但是从长远发展看劳动密集型服务由于缺乏高附加价值,竞争激烈,缺乏利润的获取力。当代世界服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一方面要发挥传统比较优势, 另一方面要培育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比较优势。具体来说, 就是在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竞争优势、实现资本积累的同时, 应分阶段、有重点地通过人力资本投入发展高层次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 使服务业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服务业的增长方式实现向集约型、内涵式转变;以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为手段,解决服务业人员的结构性短缺。服务出口的发展路径应该是由以劳动力密集型服务出口为主、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为辅,到两者并举,最终到以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为主、劳动力密集型服务出口为辅。

3.2 建立和谐均衡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在当今这个全球相互依赖的世界上,更为均衡的经济秩序,将使所有的国家受益。当代有2/3的人生活在低发展和越来越落后的国家里,有1/4的人营养不良和失业。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经济系统是岌岌可危的。更为均衡的秩序致力于弱化两极分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冲突和矛盾,致力于资源分配、资金流动、市场分割和利益共享方面,促成南北之间、东西之间的更加公平合理。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从全球化中获益的机会;应当以诚信为基础,以此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为经济和社会活动有序地开展提供保障;应当以合作为途径,各国之间取长补短,互利互惠,发达国家应该做出更大的让步以促进发展在国家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为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增长创造更大的空间;应当以发展为核心,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与促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优化。

3.3 制定和完善服务贸易立法。

由于许多服务业如运输、通讯、金融、保险与医疗、教育等部门涉及一个国家的基础结构;同时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服务贸易逆差扩大问题,因此,一方面致力于振兴我国服务业并积极推进出口,另一方面对国内新兴服务业予以一定的保护。按WTO规则建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规则发展服务贸易, 目前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既符合我国实际又不违背服务贸易总协定和WTO规则的法律法规。

3.4 强化政府职能, 优化服务业市场秩序。

首先, 要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制定措施, 加大对服务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鼓励各种经济形式对服务业进行投资, 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改善国内的服务手段, 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 从总体上提高国内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 要大力推进服务业技术进步, 加快科技手段在服务领域的应用。政府应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倾斜政策, 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投资力度。第三, 要改善服务供给。打破国家对一些服务业如银行、保险、电讯等服务业的垄断, 允许国内非公有制形式对这些行业的投资或参与经营, 鼓励国内民营资本涉足这些服务领域, 并强化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1]董小麟, 董苑玫.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服务业结构缺陷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 2006, (06) .

[2]吴婧.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01) .

[3]杨亚梅.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 2005, (09) .

[4]赵书华, 宋征.北京市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6, (02) .

[5]魏下海.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济前沿, 2006, (07) .

[6]赵书华, 李辉.全球服务贸易10强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定量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11) .

[7]吕世平, 范蕾.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国际贸易, 2006, (02) .

[8]中经网http://www.cel.gov.cn.

上一篇:废水化学处理下一篇:金融资产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