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档案管理(精选12篇)
保障档案管理 篇1
住房保障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在住房领域最重要的工作。按照部署,2012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700万套以上,基本建成500万套。截至5月底,已开工346万套,开工率为46.4%,基本建成206万套,完成投资3895亿元。
从数字上来看,全国住房保障工作的完成情况较好,但是考虑到保障房建设的跨年度问题、各级政府短期突击谋取政绩以及被保障对象基数越来越大的问题,决定了住房保障工作要取得令社会满意的实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当前我国住房保障面临的问题
1.1 城市住房保障需求不断扩大
近年来,由于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购房能力不断降低,住房保障需求不断增加。而与此同时,虽然各级政府也在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中央政府甚至于2011年提出5年内要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的战略目标,但由于保障房建设的速度及供给量远远跟不上日益扩大的住房保障需求,住房领域内的社会矛盾依然非常尖锐。
1.2 政府以增量为主的住房保障思路缺乏可持续性
按照2010年中央政府提出的《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集中新建是我国当前增加保障房供给的主要方式。实践证明这一方式可执行性较差。之后,住建部以政策形式明确各地可以新建、收购、租赁和改建的方式增加保障房供给。这虽然极大地增加了保障房供给方式的灵活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各地的住房保障实践仍以集中新建为主,而其存在的问题显然难以克服。
1.2.1 容易形成空置
集中新建属于增量管理,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及总量控制,容易形成住房空置,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这里的“空置”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于保障房选址不当,被保障对象不愿入住而引发的空置。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有关保障房的新闻报导中屡见不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当前各地的新建保障房选址一般都比较偏远,交通、生活配套,以及医疗、教育条件相对较差,被保障对象一旦入住,其日常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虽然住房困难问题得到了缓解,但生活便利性却大大降低。因此,被保障对象不愿入住保障房,从而形成保障房的空置。
另一种是住房总量中空置房数量增多。住建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1.6平方米,农村住宅建筑面积人均34.08平方米。我国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拥有量水平已经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以上数据显示,我国住房保有总量已相对较高,并不存在总量不足问题,而是存在供需结构错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我国每年还新建数量庞大的商品住房,如果不对住房进行科学的总量规划及计算,在人口结构发生锐变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大量的空置住房,从而造成难以解决的房地产泡沫并对社会资源造成极大浪费。
1.2.2 住房保障资金缺乏保障
新建保障房需要大量资金。按照住建部测算,仅2011年,投资新建1000万套保障房就需要资金1.3万亿元。从实践来看,虽然当年中央预算内资金下拔情况较好,但各级地方政府的资金到位情况却并不如人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前的保障房融资渠道并不畅通。
按照我国当前的政策法规,保障房建设资金来源于财政资金、土地出让收益、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地方城投公司投资及商业银行贷款5个渠道。从实践来看,目前这5个渠道都存在问题,这就使得我国的住房保障建设成为无源之水。住房保障工作的可持续性因此备受质疑。
1.2.3 土地供给面临难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有些是由于地方政府所在城市土地资源确实非常短缺,可利用土地资源非常有限;有些是由于地区保障房征地拆迁难度大、补偿高,回收慢、无赢利,政府不愿投入过多精力;还有些是由于保障房建设用地大规模供给会对商品住房建设用地造成挤压,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等。
1.2.4 其他问题
除存在总量控制、资金及土地等问题外,集中新建为主的保障房供给方式在实践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如各地保障房需求总量与中央下拨的完成指标不匹配,保障房产品结构不合理,保障房准入、运营、分配及转让中寻租现象大量存在,新建保障房业主退出动机不足,被保障对象的经济负担相对较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集中新建模式本身所难以克服的。
1.3 住房保障立法滞后、实践混乱
当前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法律框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首先是政策目标,即保障中低收入和最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需求;其次是住房供应与分配方式分层次,我国目前对不同收入层次的城镇居民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方式与分配方式;最后是保障房经营与管理方式。目前,我国各级住房管理机关负责政策制定以及具体的保障房调配和腾退管理工作,保障房建设及日常的维护管理等工作由不同的市场主体完成。
以上三部分虽能勉强适应当前的住房保障实践,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全国性住房保障法律,加上当前我国的住房保障立法层级还停留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层次上,使得我国住房保障领域中比较成形可以在全国范围适用的也仅有《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等几个行政法律规范。
住房保障立法工作的滞后与缺失不仅使住房保障的实践及管理缺乏统一的依据,而且也不利于社会公众了解、参与、支持住房保障工作。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规范,为完成住房保障任务,各地政府的住房保障实践各自为政,这无疑对今后统一管理设置了人为的障碍。
1.4 住房保障的补贴方式以“补砖头”为主
我国当前的住房保障实行“补砖头”与“补人头”并行的政策。所谓“补人头”,是指政府向被保障对象发放补贴,增强被保障对象的住房支付能力;所谓“补砖头”,是指政府建设和供应低租金或低售价的保障性住房,直接配给被保障对象。当前,由于城市居民住房保障需求空前增加,为缓解住房保障矛盾,我国住房保障补贴实行以“补砖头”为主的政策。
“补砖头”为主的住房保障政策客观上需要有大量保障房,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有充足的保障房进行配给。但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住房保障工作的欠账,各级政府并没有保障房“蓄水池”,所以,住房保障补贴方式的可持续性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2 改革管理思路
住房保障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追本溯源,从调控管理思路及顶层政策设计的角度厘清头绪,寻求根本解决之道。在管理思路方面,本文认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当实现两个转变:首先根据国情确定住房保障覆盖面,实现由“保障大多数”向“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转变;其次是实现由增量管理思路向盘活存量、租赁思路的转变。
2.1 科学确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住房保障覆盖面
按照我国当前分层次供应的住房保障体系,住房保障的覆盖面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在现实生活中,与保障房有限的数量相比,这部分群体的数量庞大。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各级政府根本没有能力支撑如此巨大的住房保障需求。
必须明确的是,住房保障需求扩大的原因是当前住房供给价格与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支付能力错位。这是我国当前住房领域最主要的矛盾,也是住房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的根源所在。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制度层面上看,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土地二元管理制度、GDP政绩考核、财税收入分配制度等深层次的制度原因。从住房管理看,有住房买卖市场存在供需结构错位的问题,以及大量中低价位特殊住房不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问题,还有城乡房产无法自由流通的市场壁垒问题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较长时间,也不是仅通过大力发展住房保障工作就能解决的。
因此,在住房保障工作中,我们首先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走适合我国国情的住房保障道路。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这决定了我国的住房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基本保障,这种住房保障的保障对象只能是无能力参与社会竞争或参与社会竞争失败者。对于现阶段因经济发展或者社会政治等因素造成的中等收入阶段住房保障需求不断扩大的问题,政府应当从根本上寻求相应的经济及政治解决途径,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等制度改良手段逐步解决。
2.2 政府调控思路应由增量为主向存量为主转变
由于我国的住房总量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加之集中新建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保障房供给方式的选择上,政府应当更加重视收购和长期租赁方式的长效作用。
2.2.1 住房存量市场及租赁市场的发育程度已经相对成熟
首先,住房买卖市场中存量房规模已经超过新建房规模。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静态住房产品结构方面;二是动态交易结构方面。在静态产品结构方面,按照住建部的公开说法,我国当前有2亿套存量住房,每年新增的住房是1000万套。在动态的交易结构方面,目前存量住房的供给量及成交量均有超越增量住房的趋势。禧泰监测数据显示,在供给量方面,2011年,北京市二手住房月度新增供给总量接近89万套,扣除当年二手住房12万套的成交量,市场还有77万套左右的存量住房供给。而同期,新建住房扣除成交市场供给量只有12万多套。存量住房的供给比增量住房的供给高6.4倍。在成交量方面,虽然当前大多数城市的新增住房成交量依然大于存量住房,但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存量房成交量却已经超过增量住房。北京市建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新建住房成交90605套,二手住房成交121512套,二手住房成交量比新建住房高34%。
其次,租赁市场发展规模已经比肩存量房市场。禧泰监测数据显示,各城市出租住宅供给量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在出租住宅月度新增供给量方面,2011年青岛市全年进入租赁市场的住宅总量近24万套,比2004年的1.4万套增加了16倍;北京2011年全年进入租赁市场的住宅总量近97万套,比2008年的总量增加了2倍;上海和广州2011年全年进入租赁市场的住宅总量分别为61万套和71万套,比2009年分别增加了1.3倍和3.9倍。
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已具备保障房供给方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化的现实条件。如果能想办法盘活存量住房以及租赁住房资源,将这些资源用于保障房,那么我国当前住房保障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如土地供应紧张、保障房位置偏远等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2.2 以收购和长期租赁的方式增加保障房供给
以收购和长期租赁的方式增加保障房供给,除了可以弥补集中新建的不足外,更为重要的优势是,如果按照一定的交易规则收购二手住房或者长期租赁住房用于保障房,政府的净投入远小于集中新建,其资金使用效率也远高于集中新建。
相关研究显示,北京市2011年,如果按照一定的标准收购10万套二手住房,并将其作为保障房全部配售给被保障对象,售价按限价房标准确定,即每套限价房的价格相当于同区域普通商品住宅的80%~85%,则北京市政府需要净投入的资金总量约为160亿元~260亿元(详见表1)。而北京市建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包括开发商配建竣工的保障房在内,当年,北京市新建保障房的竣工数量只有4万多套,而政府的总投资额却高达1000多亿元(含土地成本)。
以租赁方式增加保障房供给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样可观。北京禧泰房产数据研究中心研究课题显示,2011年,如果按北京市公租房定价标准,即公租房平均供给价格比市场出租房平均供给价格低15%~20%计算,则北京市全年解决13万户的住房保障需求,仅需投入住房租赁补贴8.9亿元~11.8亿元(59亿元的15%~20%)。
3 完善住房保障政策的顶层设计
除了改变住房保障工作的调控管理思路外,完善住房保障政策的顶层设计也是我国当前住房保障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数据来源:北京禧泰房产数据研究中心。
3.1 制定《住房法》或《住房保障法》
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法律体系是稳步有序推进住房建设的根本保障。当前,在住房保障领域,我国仅有几部行政法规及部委规章,尚无全国性的法律法规,立法层次较低,也远不能适应实践的要求。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住房法》或者《住房保障法》,并以此为基础,强化国家和地方的住房保障法律法规的合理性和时效性,用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利益。同时,住房保障政策要有动态性,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和住房发展的不同时期来确定、调整住房保障政策。
数据来源:北京禧泰房产数据研究中心。
3.2 建立可持续运营的住房保障机制
除了完善制度建设,我国还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持续住房保障管理运营机制。在建立可持续运营的住房保障长效机制方面,本文提出如下三方面建议。
3.2.1 真正的保障房封闭运营机制
当前许多地方也在试行保障房封闭运营机制,但普遍存在保障房数量少、其他各类保障性住房不强制进入、住房领域内的公平问题始终无法解决等问题。要实现保障房封闭运营,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住房领域的公平问题,应当实现两个管理的并轨。
首先是全国的保障房管理应当并轨。虽然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住房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被保障对象的信息管辖方面,我国应当建立统一的规则,这样才能改变当前保障性住房各地、各机构分块管理的格局,也才能为以后房产税的征收及减免提供一手的房产及个人信息数据。
其次是房产管理并轨。虽然我国当前住房领域最主要的矛盾是广大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支付能力不断下降,但是在社会实践中,我国还存在大量不向社会公开销售的中低价位住房。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我国当前住房产权制度的设计是多元化的。
在这种制度下,我国现在面向社会公众销售的住房一般只有两类,即商品住房和保障房。除这两类住房外,大量其他产权形式的住房一般只针对特定群体销售,而不向社会公众开放。从产权形态上看,这些住房主要包括党政机关集资合作建房、大型企业单位自建房、房改公房,小产权房、农民自建“商品房”等。这些住房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数量非常庞大,价格通常还远低于同地段商品住房、甚至保障住房的价格。其存在不仅严重挑战着住房公平的底线,而且存在政府监管真空,社会公众不满由来已久。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改变当前各类不同产权类型住房的不同销售政策,将各类产权住房都按国家是否投入或让利归并为保障房和商品房两类,按统一的规则向全社会销售。
3.2.2 建立企业化运作机制
住房保障是一项牵涉甚广的具体工作,既涉及到规划设计、投资产出、建设维护等问题,又涉及到准入退出、物业管理、运营平衡等问题,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很难实现住房保障制度的可持续运营。
我国当前的住房保障工作主要由各级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建设行政主管机关是国家机关,主要应负责政策的制定及执行监督,由其负责具有企业经营性质的保障房经营管理不但违反当前我国的行政法规,而且由于专业领域不同,这种运作方式很难保证保障房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化,从机制上来讲,首先需要建立保障房系统封闭运营机制,这就要求不仅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和危改房、限价房资合作建房、部分大型企业单位自建住房、央产房、军产房等住房也纳入住房保障体系,这样,保障房产品的数量才能大大增加,住房领域的公平问题也才能初步解决。其次,保障房应当有自己的运营模式及运营机构。鉴于保障房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其发展规划、建设规模、融资方针、租费政策等必须由政府主导。为了既能体现政府的主导,又能保持高效的市场化运作,建议成立国有控股公司专门从事保障房市场的封闭管理。最后,为实现运营模式的可持续及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在公司的运作模式方面,建议采用“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企业化运作”模式。这样,保障房的可持续运营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3.2.3 住房保障补贴方式从“补砖头”向“补人头”转化
我国当前的住房保障补贴方式是“补砖头”与“补人头”并行,以“补砖头”为主。而“补砖头”的方式,无论是集中新建,还是收购及长期租赁,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政府向被保障对象提供保障性住房。以“补砖头”的方式实现住房保障固然有利于政府灵活协调、管理住房保障工作,但是由于保障房的建设、收购、租赁均需要大量的管理协调工作,即便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这项工作,也很难将每一项工作都做到尽善尽美。
这就需要我们向美国、德国等国家学习,借鉴其“补人头”的住房保障方法,实现住房保障从政府配给资源方式向市场配给资源方式的转化,这样政府补贴可以转化为消费者的福利,不但实现了政府的住房保障职能,而且可以提高保障效率,充分鼓励被保障对象自己寻找市场房源,从而减轻政府的压力。这既是世界住房政策的发展趋势,也应当成为我国住房保障工作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蔡非菲.政府住房保障责任的理论基础评析.社会科学.2008.3
[2].巴曙松.保障房建设整体框架梳理及考量.中国建设信息.2012.1
[3].赵沛楠.重压之下保障房融资渠道再拓宽.中国投资.2012.3
[4].左停王丽.世界各地公共房屋保障体系对我国公租房建设的启示.中国建设信息.2012.3
[5].汪利娜.德国住房储蓄与我国住房公积金的比较研究.中国房地产金融.2000.6
[6].顾云昌.中国特色保障房体系建设任重道远.中国建设信息.2012.1
[7].吴迪高鹏董纪昌.保障性住房违规出租问题的博弈分析和治理研究.管理评论.2011.2
保障档案管理 篇2
(三)投资策略和管理期限;
(四)委托人资金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权限;
(五)各类风险揭示;
(六)委托人账户信息的提供及查询方式;
(七)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八)管理费用的计算方法和支付方式;
(九)其他服务内容及其费用的提取、支付方式;
(十)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条件、程序及客户资产的清算返还事宜;
(十一)违约责任和纠纷的解决方式;
(十二)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 养老保险公司开展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维护委托人和受益人账户信息,并向委托人和受益人提供账户查询服务;
(二)制定基金投资策略并进行投资管理;
(三)定期估值并与资产托管人核对;
(四)监督基金管理情况;
(五)计算并办理待遇支付;
(六)定期编制并向委托人提供养老保障管理报告;
(七)妥善保存养老保障管理业务有关记录;
(八)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五条 养老保险公司可以自行开展养老保障管理业务的各项工作,也可以委托其他合格金融机构承担部分管理人职责,但应当对其承接的养老保障管理业务承担最终责任。
养老保险公司委托其他合格金融机构承担部分管理人职责的,应当与选聘的金融机构签订委托管理合同,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和相关事宜。
第十六条 养老保险公司开展的养老保障管理业务,不需计提保险责任准备金。
第十七条 养老保险公司开发的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应当在销售前向中国保监会备案。
产品备案材料包括以下文件:
(一)《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备案报送材料清单表》,加盖公司公章;
(二)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合同文本;
(三)投资组合说明书;
(四)总精算师声明书;
(五)法律责任人声明书;
(六)产品可行性报告;
(七)财务管理办法;
(八)业务管理办法;
(九)投资风险提示函;
(十)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八条 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主要内容发生变更的,养老保险公司应当在销售前向中国保监会备案。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产品主要内容变更:
(一)产品名称变更;
(二)管理人变更;
(三)管理费费率上调;
(四)主要投资政策变更;
(五)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情形。
产品变更备案材料包括以下文件:
(一)变更备案报送材料清单表,加盖公司公章;
(二)变更原因、主要变更内容的对比说明;
(三)产品变更涉及的文本(包括合同文本、投资组合说明书等);
(四)总精算师声明书;
(五)法律责任人声明书;
档案安全保障管理机制的构建 篇3
关键词:档案安全;安全保障;管理机制
档案信息资源是国家和社会珍贵的文化财富,然而,当今社会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档案安全的威胁日益严重,因而,建设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保障档案的安全刻不容缓。而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管理机制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1档案安全管理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包含技术、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建设等多方面内容,诸多方面必须齐头并进,全面均衡发展,才能做好档案的安全保护工作。而目前的档案安全保护领域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倾向,注重档案安全保护技术的应用,而忽视档案安全保障的管理机制的构建。比如,很多档案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是由于技术因素,而是由于档案保管机构没有档案安全管理制度,管理不善,使档案保管过程中出现损坏、盗窃、内容丢失等问题,对于数字档案的安全保护更是如此,而科学的管理措施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管理机制的缺乏是目前档案安全保障的一个弱点,影响了先进技术在档案安全保护工作中效率的发挥。众所周知,在信息安全领域有“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说法,说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尽管在档案安全保护领域,许多专家更倾向于技术与管理并重的提法,但是,同样表明,解决档案安全的问题不能只局限于技术手段,还应该注重管理工作。而目前,档案安全保障的管理工作还是弱项,因此,必须加强档案安全管理机制的构建研究,有效地确保档案安全。
2档案安全管理机制构建原则
如上所述,档案安全的管理工作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在其管理机制构建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从档案安全保障工作整体和全局的视角进行规范。
第一,全面监控原则。档案安全保障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的综合考虑、规划和构架,任何环节的安全缺陷都会造成对档案安全的威胁。就如管理学的“木桶原理”,木桶的最大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档案安全管理水平也是由最薄弱的环节决定。档案从产生到销毁的任何过程中的漏洞,都会影响档案安全,必须全面监控,确保“所有木板长度一致”。
第二,相对稳定原则。档案安全管理机制的构建既要基于现实,又要考虑长远发展,要有政策实施的持续性,避免“朝令夕改”,不仅造成人员、资源的浪费,而且,对档案的安全保障造成严重影响。
第三,实事求是原则。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关系到国家文化遗产的大事,其管理机制构建要基于我国档案安全保护的实践,基于各级单位的基本条件,切忌盲目照搬国外理论或者其他行业的保护理论,避免脱离我国国情,制定的机制形同虚设。
第四,效率效益兼顾原则。在档案安全保障机制构建过程中,要依据经济学原理充分考虑与评估,既有利于实现统一管理和指挥,又避免产生过重的经济负担,须实现安全保护效率与经济效益兼顾。
3档案安全管理机制构建设想
3.1组织建设机制
为了确保国家档案的安全,档案安全的组织建设是基础。为此,建议建立起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到各省(区)、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再到各基层单位档案部门的档案安全管理体系。由国家档案局组织成立国家级档案安全管理机构,然后自上而下依次组织成立各省(区)档案安全管理机构、各市档案安全管理机构以及各基层档案安全管理机构的四级安全管理结构。四级结构均接受国家档案局的统一领导,并且进行分级管理,下一级的档案安全组织接受上一级的管理和监督,上一级的安全管理机构要掌握下一级档案安全管理情况。总而言之,层层管理、层层落实。鉴于档案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需要树立安全保障管理机制的权威性,因此,建议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最高领导必须主管本级的档案安全机构的工作。除此之外,在各级机构中还可以包括如:档案信息安全专管员、档案保护技术人员、系统管理员等。
各级档案安全组织的职能主要是负责与档案安全相关的规划、投资、安全政策、资源利用和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决策和实施。因此,需根据《档案法》等相关法律、制度和规范,建立各级机构的档案安全保护策略和安全目标以及实施细则,并予以贯彻实施。
除此之外,目前,由于不同的档案机构对于档案安全保护的技术措施的实施标准和规范不尽统一,技术实施过程中缺乏监督和管理,安全保护效果无人评估,所以,需要档案安全组织负责组织的档案保护专家对各级档案保管机构的安全保护技术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对保护结果进行鉴定、验收。
现今,数字档案比重越来越大,档案安全管理机构可以和我国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国家各级应急响应组织联合起来,做好档案安全的保障工作。
3.2制度建设机制
保障档案的安全,关键是要建立并执行一整套科学、合理、严密的管理制度。
对于档案,在其形成、保管和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载体遭破坏、信息篡改、丢失和破坏的可能性,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消除隐患,确保其原始性和真实性。首先,对现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进行认真梳理,完善档案保管、保密等方面的制度和程序,做到“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相结合。其次,做好档案归档前的业务指导工作,档案的形成过程要责任分明,档案一经形成,不得变更,如有变更,将其程序记录在案。再次,建立科学的归档制度,在归档时,对档案进行全面认真地检查,判别其真实性、可靠性等。然后,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选择安全可靠的存储介质,完善保存标准,对档案载体、内容的安全性等进行定期检测,采取维护措施,并建立档案的使用制度。尤其是对数字档案的提供利用方式、时间、使用者的身份等都要做明确规定,确保安全性。最后,建立档案管理的跟踪记录系统,作为归档的必要条件。在形成时,必须建立档案管理跟踪记录系统,全程记录其管理、使用情况。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要建立档案安全责任考核机制,确保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3.3风险管理机制
目前,许多行业的管理都引入风险管理的思想。在档案保管领域,档案安全同样面临诸多自然与人为的风险,因此,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成为必需。
在这里,我们认为,风险管理就是以可接受的费用识别、控制、降低或消除可能影响档案安全风险的过程。它是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档案最大安全保障的活动的总称。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评估识别风险大小,通过制定档案安全保护方针、采取适当控制目标与方式对风险进行控制,使风险被避免、转移或降至对档案产生最小破坏的水平。
档案安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档案安全风险计划制定、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报告。档案安全风险计划制定是整个风险管理计划的首要环节,是整体协调和控制风险管理的过程。主要是各级档案保管部门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本部门全面、动态的档案安全保障计划。
风险评估是确认档案安全风险及其大小的过程,即利用适当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方法,确定档案风险等级和分级保护控制的顺序,从而对其有效控制,将风险降至
最低,是档案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档案资源价值的确认与识别。确定本单位需要保护的所有档案资源范围,并且根据档案价值对档案保护的级别进行分类,为将来档案安全的分级保护打下基础。
第二,档案安全威胁因素的识别与评估。根据档案保管的环境、历史遭受威胁破坏的情况;单位的工作流程、建筑物使用、设备仪器的操作等情况,对所有可能对保护范围内档案安全产生破坏性作用的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确定威胁产生的原因,并且评估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建议考虑人员、环境等角度对传统载体档案与数字档案产生的威胁分别分析。
第三,现有档案安全措施的确认。重新对本单位现有的档案安全环境、安全措施进行确认与分析。
第四,档案安全风险综合评价。利用适当的风险测量工具或方法,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确定风险的大小与等级,对可能对本单位档案产生的破坏做出风险测量列表,以便识别与选择正确的风险控制方式,是单位建立档案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步骤。
风险控制。目的是通过安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最大限度减小或避免对档案安全的影响或危害,各档案保管机构要根据风险的一般规律与机构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度安全控制措施。
风险报告。风险控制完成后,档案部门需要对风险管理活动进行总结和报告。对风险计划的执行情况、风险控制的成效等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档案安全风险管理体制,以提升档案安全管理水平。
3.4预警机制
第一,增强防患意识。档案保护工作的方针就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因此,要增强防患意识、树立危机意识。通过广泛宣传,深入理解档案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强化责任感,提高防灾意识。
第二,建立档案灾害预警监测系统。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对档案安全造成影响的突发性灾害的有关理论研究与实践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建立档案灾害预警监测系统,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对可能发生的灾害与后果进行事先估计,做出预测和决策。
第三,档案灾害预警方案编制。作好应灾准备,制定档案灾害预警方案。详尽规定档案灾害预警机构设置,预警工作流程、预警工作保障等内容。
3.5应急响应机制
第一,加大宣传,增强应急响应意识。努力实现档案灾害应急响应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二,建立应急响应指挥机构。档案灾害发生后,档案部门应迅速做出果断的决策,调动有关部门,尽快控制灾害的发展,减少档案的损失。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决策和指挥机构,紧急处置和统一指挥。
第三,编制档案灾害应急响应方案。应急方案包括灾害发生第一时间的基本响应措施、应急设备、材料的准备、应急抢救步骤、信息报告、应急工作后期处置以及应急工作中组织、物资、通讯保障措施等。
第四,档案灾害应急响应方案的演练。实际演练必不可少,建议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观摩录像、案例学习、计算机模拟、野外演习、全景式现场演习等。
3.6人员安全管理机制
第一,人事安全审查制。各单位对于新录用的档案工作人员、预备录用的人员以及正在使用的人员都应做好人事安全审查和记录,并且进行备案。主要考查人员的思想道德修养,政治表现,是否值得信任,是否适于参与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等。
第二,人员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媒体宣传、政策引导等多种方法和途径进行档案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加强涉档人员的档案安全意识,使其深刻认识到档案安全保障的极端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对于电子档案的管理人员,更要加强电子信息安全、保密知识技能的培训。可以制定《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档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第三,档案安全知识技能教育。传统介质档案的保管,要加强档案保护、修复的原则、专业技能的培训,在档案保护原则指导下,采用科学、规范、高效的方法保护档案载体和信息。目前,加强电子档案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务更重。要通过继续教育、本、专科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具备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及信息安全管理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保障档案的安全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第四,离岗人员管理。国家各级档案部门必须设有档案工作人员调离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调离时,要马上收回钥匙,进行移交工作。对于电子档案的管理人员调离,其离职后要及时更换系统口令、取消账号等,确保离职后,不再有档案资源使用的任何权限,并确保离岗后承担的安全与保密责任和义务。
第五,责任追究制度。对档案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必须要责任明确。在各级岗位中,要权职分明,各司其职,一旦发生各种档案安全事故,追究到底。
保障性住房档案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篇4
一、保障性住房的界定与类别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 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我国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廉租房, 经济适用房, 农民安置房, 棚户区改造房, 还包括在一些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的改造问题、游牧民定居工程和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
二、目前,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构建了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和成绩, 但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体现在:
1. 保障性住房在政策落实中存在有不合理的现象。
由于多方面原因, 如工作人员没有深入理解文件精神;档案信息资料不完整;人情“关系户”等等多方面原因, 导致保障性住房在政策落实的过程中存在有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有富裕家庭进入了保障范围, 享受到保障性住房的待遇。而应该要得到政府关心, 急需享受保障性住房待遇的困难家庭, 反而迟迟没有入住保障性住房。这样, 导致了一些真正的困难家庭没有房住, 住房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同时, 与之相伴随出现了一人有多套住房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 更违背了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初衷。
2. 保障性住房档案信息收集不及时。
由于保障性住房档案信息收集不及时, 当申请人条件发生变化时相关管理部门又难以有效监督。保障性住房申请人条件发生变化包括: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家庭成员的变化;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家庭成员收入的变化;以及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家庭状况的其他一些变化等等。而这些信息及时收集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目前而言, 保障性住房信息的收集, 最主要的只能依靠保障性住房住户的自行申报。而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对家庭收入、经济状况以及其他一些情况的变化, 没有及时地反馈给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部门, 导致保障性住房在回收和流通管理的过程中, 出现回收与退房管理困难的局面。很显然, 这样, 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划、管理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3. 保障性住房建设缺乏长期规划。
由于保障性住房档案信息材料收集的不及时, 保障性住房档案材料的不完整, 以及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部门、职能管理部门的问题,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仍缺乏长远住房保障规划, 仍然没有解决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住房问题。保障性住房建设见效慢、建设进度不快, 周期长, 保障房无法竣工和入住, 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多建设在郊区和离城市较远的地方。被动地执行中央确定的保障性住房政策。这些影响了社会的安定, 激化了社会矛盾。
三、保障性住房档案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关系
解决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 方式应是多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 当然, 对有条件的地方, 应积极地建设好保障性住房档案, 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档案, 使房管职能部门更清楚、更准确摸清急需解决住房的人群, 尽最大努力地做到“阳光普照”。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的是“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
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是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和条件的有效举措, 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方式。要实现这些目的, 除了有政府的关心、各职能部门的努力, 更重要的是要建有保障性住房档案。保障性住房档案中所包括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工资收入状况、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平均人口的收支情况、现有家庭成员居住情况等一系列的信息记录, 这些信息和资料, 能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需要, 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2. 保障性住房档案, 给保障性住房建设部门 (决策部门) 提供真实可靠参考依据。
保障性住房档案, 可以给保障性住房建设部门提供真实可靠参考依据, 从而使建房计划、投资金额等“有的放矢”。与商品房相比,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数量不多, 制度还很不完善, 计划也得不到精准, 为此, 2011年2月24日举行的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提出, 今年全国共将建设城市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 比去年增加70%多, 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以上。而这些建房目标, 并非政府决策部门“凭空而定”的, 而是经过实地调研、社会调研, 通过具体部门提供的第一手材料, 掌握真实数据后作出的可行性计划。而这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数据, 则是各级民政部门所提供的档案信息资源, 通过对这些中、低收入家庭情况准确的统计、核实, 确实地为决策部门在资金的投入、资金的筹措、建房计划以及政策性补贴提供可靠的参考。
3. 保障性住房档案的建设,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充当了“保镖”的角色, 促进了社会安定团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住房是民生之重, 安居才能乐业。老百姓住“蜗居”、当“房奴”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必将影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充分利用保障性住房档案的信息资源, 可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纠纷, 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保障性住房档案中的信息, 可以说是“来之于民, 用之于民”。对于它的真实性, 我们不要有任何的怀疑, 因为, 保障性住房档案中的信息、数据以及家庭住房的情况, 都是进行公布和公示的。因此, 这些档案中的信息利用得好, 将会是事半功倍。将着实地为急需要房的中、低收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使得他们安居乐业, 促使社会更加和谐。
四、对保障性住房档案管理的思考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但有一点, 就是要加强对保障性住房档案的管理。因为, 不管是资金问题也好、用房制度监管和退出机制不完善也罢, 还是住房保障形式单一, 住房保障缺乏长期规划, 其归根结底是没有很好地利用档案这一宝贵的信息资源。准确的信息资料、可靠的住房普查统计数据以及合理的管理制度, 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 加强对保障性住房档案的管理也十分必要。
1. 保障性住房档案信息资料必须完整齐全。
一套完整的保障性住房档案不仅包括住房申请者个人的基本信息资料、收入情况, 同时, 也包括住房申请者家庭其他人员信息资料、收入状况以及家庭成员全年的平均收支情况, 家庭人员的住房情况等等。除此之外, 还有上级有关部门对申请者请示的批文:有政府部门对中低收入家庭相关政策性的文件;更有房产部门关于房屋租赁或者买卖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因此说:一套完整的保障性住房档案所包括的信息量是比较“丰富”的, 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可以提供比较好的参考作用。
2. 对保障性住房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以人为本, 所以对保障性住房档案也要实行动态管理的管理方式。“随着人们工资的提高, 家里慢慢有了积蓄, 他们的廉租房、公租房还可以变为商品房, 他们也可以把房子买下来。房租的租金很重要。所以廉租房、公租房应该照顾群众的利益, 使他们租得起, 使租金更加合理”。这是温家宝总理说的一段话。因此, 对保障性住房档案中的一些相关信息、数据也要进行适时的增删, 同时, 也要做好保障性住房退出等方面的事情。由于多种原因, 人们通过各种努力, 原本享受政策范围, 入住保障性住房的人员, 他们的经济、他们的家庭收入、家庭条件已超出了政策照顾的“范围”, 已甩掉了“贫困”这顶帽子, 甚至不再需要住保障性住房。所以说对保障性住房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是完全必要的。
3. 建设好保障性住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由于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十分繁忙, 建设好保障性住房档案信息系统, 通过这样的信息平台, 可以方便、快捷地把繁忙的档案工作任务处理好,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促进“阳光普照”的社会救助, 使社会更加和谐。另外, 电子信息这个平台, 可以对中、低收入家庭信息情况更好地实行监管, 从而减少政府救助中一些不必要的工作环节, 同时, 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房屋质量时, 他强调: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从设计到施工, 从监理到验收, 全过程都要贯穿着“质量第一”。当然对所有工程都要重视, 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要更加重视, 确保安全。设计中的户型要配套齐全。房子小而精, 户型虽小但功能齐全, 这是面向广大中、低收入者最合理的设计理念, 还要注意设施的配套, 使大家住着感到方便。
参考文献
[1]陈西宜.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过程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 2010 (11) .
[2]王晓明.我国保障性住房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住房, 2009 (1) .
[3]王丽梅.浅析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吉林农业, 2012 (5) .
双控管理,提升安全保障 篇5
——记太古高速公路安全建设管理
太古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虽短,但施工任务相当艰巨,全线与有“太原供水生命线”之称的引黄管道交叉4处,与太钢超大压力精矿管道交叉7处,特别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太原西山特长隧道,它具有地质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施工安全风险大等特点。西山特长隧道全长13.65公里,是全国在建公路中最长的隧道。施工要穿越煤层区、采空区、17条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还有涌水、瓦斯、塌方、岩爆、大变形等诸多危险因素存在,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重重困难。作为交通运输部2个公路隧道首批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程之一,其特殊性显而易见。面对如此复杂的施工环境,“零事故”的安全管理目标如何实现,成为摆在太古高速公路筑路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何开展好太古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工作?如何花最少代价实现“零伤亡”的管理目标呢?
开工之初,建管处就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体系,确保逐级管理到位;强化宣传和教育,确保安全意识到位;加大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保证安全经费到位;精细安全管理网络,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得到发现处理;规范应急管理,确保应急救援措施到位;加强民爆物品管理,确保民爆物品安全使用、不流失等一系列日常性的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作业;另一方面,针对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重点分部、分项工程、重点施工环节,建管处采取了“双控管理”。所谓双控管理是假设采取某种方式、方法进行安全管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是1%,采取另一种安全管理的方式、方法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也是1%,那如果同时采取两种管理办法那么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就变成1‱,这样就能使安全专项费用得到最有效利用,安全生产得到保障。太古高速公路安全“双控管理”工作主要作法:
一、隧道工程施工实行超前地质钻探和水平地质雷达双控,提高对掘进前方地质情况的掌控。
太古高速公路隧道开挖中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 ,如穿过采空区、岩溶区、软弱破碎带或大变形区 ,或者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地段 ,若事先未能探查清楚可能发生塌方、涌水或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性事件,将给施工带来困难。而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掘进前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就能对前方采取哪种施工工艺、采取何种施工速度、施工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衬砌参数和支护类型是否需要及时调整做到心中有数,极大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然而目前任何一种探测方法由于各方面原因都很能保证对施工前方地质情况做到100%的准确预报,为提升掘进前方地质情况了解的准确性,太古高速公路采取超前地质钻探和水平地质雷达双控的方法,提高掘进前方地质情况预报的准确性,为安全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利用瓦斯自动检测仪和专业瓦斯检测员实时监控实行瓦斯检测双控,及时掌握施工场所瓦斯浓度及其它有害气体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瓦斯在空气中的含量大,会降低空气中的氧含量,人员呼吸后会因缺氧而发生窒息事故。如果空气中瓦斯含量在5—16%之间;氧含量超过12%;遇到高温热源则会发生瓦斯爆炸。在西山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斜、竖井穿越煤层,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穿越采空区,因此存在发生瓦斯事故的安全隐患。
为控制瓦斯事故的发生,建管处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全自动瓦斯监控系统KJ78N与专业人员实时监控相结合的瓦斯浓度监控方法,对施工面瓦斯浓度进行“双监控”,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三、出入隧道洞口实名挂牌制和智能芯片跟踪双控,严格出入洞人员管理。
西山隧道位于城乡结合部,为保证安全,隧道施工采取封闭式管理,杜绝附近村民进入施工现场,避免发生不必要人员伤亡事故。在隧道人员进出洞管理方面,建管处一方面要求施工单位采取24小时值班制度、进出洞翻牌制度,对洞内施工人员人数和人员所处作业位臵进行监控。值班室进行实名登记,严格执行挂牌上岗的制度,将工作牌放臵到作业工序栏中,待下班出洞后取回,未交付或没有工作牌的人员严禁进洞。
另一方面,建管处运用隧道施工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在每个隧道内均安装了人员定位设备,在洞口监控室内安装了人员定位系统操作软件,将项目部人员的个人信息全部输入到系统中,并将装有个人信息的芯片固定在每个人员的安全帽内。洞口定位设备能够在进洞时将人员信息识别并传输到应用系统中。在隧道内每隔80米左右安装人员定位设备一套,对进入本区域的人员进行识别,定位系统将隧道分为几个施工工程区域,清晰的显示进入某个区域的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准确的对进洞人员进行识别和统计。
通过出入隧道洞口挂牌制和智能芯片跟踪双控,严格加强出入洞人员管理,为杜绝违规作业提供可靠依据,为应急救援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强日常安全巡检和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双控,实时掌控隧道安全生产情况。
太古高速公路根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构建安全生产控制网,在全线共配备47名具有国家安全生产考核证C证的专职安全管理员,配备了6名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确保24小时施工过程中,每班组均有安全人员参与现场管理。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力度,对各个施工点进行每日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建管处采用隧道施工和安全智能管理系统,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视频技术将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语音、图像、数据三种类型的信息,集成一个可以实现远程监测、数据分析、调度指挥的隧道施工和安全智能管理平台。依靠语音、图像和数据分析,在西山隧道建设中进行全方位监控,全天侯预警,上下联动,管控一体,实现施工和安全管理科学化、智能化、信息化目标,为太古高速公路安全建设保驾护航。
五、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现场排查双控和施工人员及时反馈现场安全隐患。
一线施工人员往往是最了解现场情况的人员,如何充分调动这部分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此建管处要求各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设立告知牌,针对全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并及时上报施工单位和建管处的,依据可能发生灾害损失大小给予一定比例的物资奖励,极大提高了全体施工人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热情,推进了安全管理工作开展。
建管处还要求施工单位在一线发展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确保每个班组发展一名兼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防护工作,形成了“人人管安全,处处讲安全”的安全管理局面。通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巡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六、安全生产管理费用审批和现场盘点实物双控,保障安全费用落实到位。
由于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属于一次性投入,所投入的安全生产物资无法重复利用,部分施工单位往往抱有侥幸心理,如果不出事,那么省下的安全生产费用就是利润,为杜绝这种侥幸心理的存在。建管处在开工之初就认真贯彻《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安全生产费用的专项计量和使用,一方面通过三级管理支付,即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上报施工进度,根据安全生产实际需要,说明安全生产资金流向、投入数量以及安全生产培训费用等,并提供发票和材料明细清单,监理单位向总监办审核上报,最后经建管处安全监督部每月对安全生产投入以及安全防范措施的到位情况进行检查,达标单位签发计量支付单,不达标单位或者下达安全整改通知单,扣除相应安全计量款,情节严重的甚至暂停支付工程计量款,并且督促限期整改,整改到位并验收后方可支付工程款。另一方面,在每月安全检查过程中还根据安全计量上报抽查安全物资的品名、规格、数量等是否和计量支付单一致。建管处通过严格控制安全费用支付,确保各施工单位安全费用能全部落实到位,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美国学校午餐:标准、管理与保障 篇6
美国中小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午餐属非营利性服务,由联邦政府提供财政补贴,学校不得从中赚取利润。截至2011财政年度,营养午餐计划已经涵盖美国数十万所公立中小学和非营利性私立学校,每天有超过3 180万的就读生享受健康学校午餐,而联邦政府为学校午餐计划实际补贴金额达到111亿美元。
《全国学校午餐计划》
1946年,时任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签署《全国学校午餐法》,规定政府每年制订学生营养餐计划,所需经费由政府提供。在此框架下制定的《全国学校午餐计划》,是旨在通过联邦政府协助公立学校、非营利学校以及住宅托幼机构在学生在校期间提供营养均衡、低价或免费的午餐的计划。
《全国学校午餐计划》完全由美国农业部负责,包括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合作,组织编写计划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以及所有资金和补贴的发放。农业部的食品营养局(FNS)专门管理该计划实施。而在州政府这一层面则通常由各州的教育机构加以督促,操作手段主要为与学校食品供应商签订协议来掌握计划进程。参加《全国学校午餐计划》的各个学区和学校能够从农业部得到现金补助或者获得捐助来的设备,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必须签署协议,保证向学生提供的午餐符合联邦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美国饮食指导手册所规定的营养标准。
地方教育机构的职责
办理学生免费与减价午餐申请事宜
每年6月份左右,地方教育机构开始进行公告,通知开始受理参加免费或减价午餐的申请,统一印制的申请函、表格以及其他必要资料随后邮寄到相关的学生家中。集中审核、验证所收到的信息后,教育机构于10个工作日内回复并确认是否通过所提交的申请。依照规定,在家庭收入低于联邦政府所规定的贫困线130%的情况下,学生将享受免费午餐;如果所在家庭收入不高于贫困线的185%,学生则以优惠价享受午餐。
学校食品供应服务的技术及设备
长期实践检验证明,学校午餐配料表基本上以高质量、营养价值丰富为主旨。尽管如此,仍然有必要持续地提升食品营养含量,对成本、可行性以及其他影响到孩子加入学校午餐计划的因素加以研究,使得更多学校学生参与其中。
《全国学校午餐计划》在全面法律体系保障下实行集约化管理。农业部下属的职能部门负责采购食品原材料,食物的制作是由教育机构认定的中央厨房根据食材配比按照规定加工完成的。所有的餐饮成品被放置到单独密封的移动式保温箱内,须在约定时间内送达学校。为了保证学生就餐的卫生条件,可以使用一次性盘子、口杯、碗筷等餐具,这样就为不具备餐具消毒设备的学校免除了麻烦。
教育部门与食品供应商的合作
美国非营利组织WITS集团参与了农业部倡导的“厨师进校园计划”,至今已在30个城市的公立学校设立校园食堂。其主要做法就是厨师现场配制,新鲜出炉。但是面对新的、更严格的联邦政府营养标准,有相关人士质疑该集团旗下机构是否能够达到新标准要求,更怀疑该集团可能浪费市政午餐补贴。在当地市政府委员会和立法委员协调后,教育部下属的职能部门重新审查了该机构的供餐方案。
日前,纽约市教育部门官员,发言人Erin Hughes表态:“我们一直与WITS进行合作,他们可以提供多种菜单供选择使用,能够符合国家农业部的新标准。”“教育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与合作伙伴一起工作,我们重视WITS机构为学校提供的餐饮服务。”随后,WITS集团总裁Nancy Easton女士回应了该发言人的讲话,她说:“我们很高兴将与教育部继续进行合作。”
探究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 篇7
1 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1 档案管理的条件
档案工作与高校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高校档案的管理工作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项目, 这不仅需要工作人员所具备的能力、态度、服务意识, 也需要设施设备方面具有相应的硬件条件, 还需要高校中的明文规章制度。①人员需要高度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 工作中要严禁散漫、不经心的工作态度, 否则在归档时容易出现错误;②机器设备的良好运行也是不可或缺的, 设备需要定期修理检查, 以保证归档、查找、搜索的顺利完成;③高校要有强烈的管理意识, 加强整个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 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1.2 高校档案的管理
高校档案的管理是在高校发展的基础之上, 也是通过高校中各种活动而展开的, 并对这些活动内容进行最原始的记录。对于以后的工作, 这是一个资料参考依据。但是想要完整的、正确的原始数据, 需要对最初的信息做出准确地记录。分类记录是归档的一个精准方法, 既方便、又快捷。例如, 同一个类型的活动, 或者是同一个地区的可以归一类;同一个目的、同一种因素的归为一类等。
1.3 管理档案易出现的问题
档案信息出现问题在所难免, 出现的问题也是可大可小。①从最初记录档案的时候开始, 有可能出现漏记、多记、错记、混记, 导致档案信息的不完整, 因此也会导致在后续的以该资料为基础的工作中出现失误, 甚至有可能将该工作的方向朝着一个错误的方向发展;②在准确无误地记录原始资料后, 对档案进行正确、有序地整理, 立卷要有规范性, 如果不能按照文件目录顺序进行有序地组卷, 可能会造成卷内信息和实际信息不相符, 因此查找资料时不能一一对应;③无论是管理的人员的失误, 还是管理机器设备的落后, 都有可能会使档案遭受到失火、受潮、盗窃的发生, 造成档案的流失、损坏、不完整性等问题。
2 建立健全安全有效的管理质量保障体系
2.1 立足于法
依法管理档案是做好档案管理质量工作的基础, 建立高校规章制度是必须的。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以“法治”为前提, 实现管理档案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 使档案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可操作性, 让档案的管理更加有“法”可依、有“制”可循、有“章”可做, 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迈上新的、更高一层的台阶。
2.2 培养档案管理意识, 营造良好的档案管理氛围
高校的档案管理, 是该单位领导、档案工作全体人员都需要加入进来的工作。管理档案, 人人有责。对于管理人员来说, 需培养他们的管理、高质量服务的意识, 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端正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 以此来保障档案管理的高质量。不仅如此, 全体管理人员与各领导阶层之间要相互配合, 严格按照高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 完成文件处理及归档的管理工作。利用现代化技术, 对档案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包括搜集、检查审核、文件录入、资料整理、组织立卷、后续保管等, 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水平。
2.3 建立全面的高校档案管理网站
在当今社会, 电子信息化越来越普遍, 网络也普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相对与此, 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工作量大、任务繁多, 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财力, 其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中, 难以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而在网络信息中, 只需建立一个专门的档案管理网站, 将档案电子信息数据录入进去, 就可以使今后对该数据的反复利用更加快捷、便捷, 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利用率, 有利于档案信息的进一步共享, 为高校带来更多的利益。
2.4 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建立绩效机制
档案信息至关重要, 高校应重视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对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普及现代化教育管理档案的知识, 学习新的信息技术, 如计算机应用等。改善原有的管理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提升人员的业务素质。为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应对档案管理人员实行质量考核, 建立绩效机制和责任制体系。在奖罚分明的条件下, 不仅能够让档案管理人员更有积极动力, 激励管理人员的学习兴趣, 更能够提升档案管理的质量。
2.5 档案管理的保管
档案的保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如果档案的保管不妥当、不严密, 那么之前所做出的努力都会功亏一篑, 得不偿失。在这个方面, 可以考虑尝试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保管机构, 将档案交给专业的保管人员进行管理。也可以在管理档案的每个层次设立专职的保管人员, 对管理档案的每个步骤进行一对一的管理。明确工作内容, 确保工作质量, 做好本职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从而形成一个从头到尾的、体系严密的、全方位的、结构稳定的档案管理秩序。
3 结束语
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是一块坚实的基石, 是衡量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建立健全高校档案管理机制, 除了能够促进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外, 还能使其管理工作有效、平稳地进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完善管理体系, 保障档案管理可持续发展, 为我国高等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丁雪.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建设提升档案管理质量[J].中国职工教育, 2014 (6) .
[2]赵泽芳.保障档案管理质量稳步提高的对策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1) .
[3]孙茜.简述如何提高学校档案管理质量[J].卷宗, 2012 (1) .
保障档案管理 篇8
一、社区档案管理现状
1. 社区档案管理不够规范。
一是缺乏统一管理。有的社区档案没有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散存于相关经办人手中, 容易造成社区档案的损坏和散失。二是社区档案收集力度不够。许多社区工作人员缺乏归档意识, 对文件材料的收集不够重视, 或是对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制定得不够完整、准确, 或是未严格执行文件材料归档范围进行社区档案收集, 造成了社区档案的收集不够齐全完整、准确系统。三是档案保管条件差。由于社区在组织机构、使用经费等方面的个性特点, 使得社区对档案工作的投入相对不足, 缺少保证社区档案工作深入开展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档案库房、档案装具、防护设施设备配备程度不高, 无法满足社区档案安全保管的需要。
2. 社区档案工作缺少特色。
社区不同于党政机关, 其工作面广、事务繁杂、职能多样, 在档案管理上应体现出自身的特色, 不能盲目地照搬机关档案管理模式。但是目前, 社区档案多为事务性、台账形式的记录, 如平时备查的计生人口、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对象、申请“低保”家庭登记等台账, 另有少数上级各职能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或标准等及有关审批项目的初审材料, 缺少反映社会管理职能、社会服务职能、地域文化特色、历史特色的档案资料。在社区建档工作中如不注意突出社区特色, 很容易将社区档案变成上级文件和各种统计台账的简单集合。
二、社区档案工作滞后的主要原因
1.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是造成社区档案工作被动的直接原因。
由于受经济、文化等因素的长期影响, 加上档案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 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普遍淡薄, 社区档案工作发展的基础不牢固。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以实用主义为先, 没有真正认识到档案工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片面地认为档案工作不属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的前沿, 不直接创造生产力, 没有把档案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 致使社区档案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一些社区领导也将主要精力放在日常检查、考核等政务性工作上, 未对档案工作投入过多的精力和关注, 对档案工作不闻不问, 不列入议事日程, 造成了社区档案工作“说起来重要, 干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
2. 经济基础薄弱是制约社区档案工作发展的主要瓶颈。
社区档案工作的开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因此, 经费投入就成了社区档案工作能否深入开展的关键。据了解, 现在相当一部分社区经济欠发达, 财政赤字, 经营亏损, 发展后劲不足。有的社区由于是由原来三、四个居委会整合或“村改居”而形成的, 办公条件有限, 没有独立的档案用房;有的社区因资金匮乏, 不能给档案员提供参加业务培训的机会, 影响了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提升。如此种种, 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档案工作的发展。
3. 档案人员素质不高是造成社区档案工作滞后的重要因素。
目前, 绝大多数社区档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档案员多身兼数职, 任务重、事务多, 对档案工作的精力投入有限;同时, 由于档案工作人员多为社区文书或会计兼任, 缺少系统专业的档案工作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的培训学习, 档案业务水平不高, 无法适应社区档案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需要。
三、建立社区档案工作保障体系
1. 政策保障。
社区建设是市场经济建设的产物,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2000年, 社区建设被正式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社区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必须有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社区档案工作建设也是如此。只有政策, 不大力宣传社区档案工作将无法保证政策的落实情况。因此, 社区档案部门应积极开展社区档案工作的宣传教育活动, 向社区领导宣传社区档案工作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在社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提高档案意识, 使其认识、重视、支持社区档案工作, 加大对社区档案工作的投入力度, 给予社区档案工作开展所必须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政策支持。
2. 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社区档案工作制度体系是指导社区档案工作的实践标准, 是社区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基础和依据。要制订完备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引导、督促、约束、检查、指导社区抓好档案全过程的管理, 做到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首先, 制定社区档案管理办法, 使社区档案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其次, 制定社区档案归档范围、分类大纲、保管期限表等, 使社区档案的收集整理有法可依;再次, 制定社区档案管理制度, 如档案保管制度、档案查阅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等, 使社区档案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第四, 可将社区建档工作纳入本社区年度目标管理考评, 作为社区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
3. 组织保障。
保障档案管理 篇9
一、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 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不高, 部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组织结构混乱, 缺乏内容和特色。当今各高校普遍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进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不高, 不少高校领导档案意识淡薄, 轻视高校档案的管理工作, 在档案归属问题上意见长期未能统一;另一方面, 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经常身兼多职, 由于相关部门的不重视, 大量的反映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的档案并没有被及时归档, 使后期管理工作混乱无序, 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内容, 更没有形成该高校独有的管理体系特色。
(二)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有限, 很多高校未设置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二章第九条中提到, 馆长、副馆长和综合档案室主任等高校档案机构负责人, 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热心档案事业, 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经历;2.有组织管理能力, 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精神;3.年富力强, 身体健康。从我们调查以及搜集的资料来看, 目前我国大多数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岗位是由学校的教学秘书或行政秘书兼任。他们既有日常的行政工作和教学工作, 还要兼顾档案管理工作, 这使他们在管理档案时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更没有时间了解更多更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
(三) 高校学生几乎不了解档案的管理体系。中国的大学生在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普遍匮乏, 档案管理意识相对薄弱, 没有意识到档案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近几年, 我国的高校开始扩招, 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有些高校毕业生为了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利用随意改写自己大学期间的成绩单、办假证明等非正当手段来击败其对手。造假现象在各行各业都存在, 而高校档案的造假会造成毕业生档案原始信息的失真, 严重地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的公平性。
二、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的原因
(一) 国家高校档案管理组织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形式沿袭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 将档案管理视作常规的图书资料管理, 没有根据档案管理的特性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和组织体系。由于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没能从科学、适宜的视角去研究, 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档案管理组织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二) 高校不注重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高校目前档案管理工作基本上为图书管理员、行政秘书等其他岗位人员兼职担任。学校在日常工作中, 花费绝大部分精力从事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后勤安保队伍建设等, 但对于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几乎没有, 更没有科学系统的体系让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由于对档案管理事业的不了解、不重视导致人才极度匮乏, 最终高校档案管理保障体系无法快速有效地建立。
(三) 高校师生对管理档案的意识匮乏。高校档案的作用不仅是向高校工作服务, 而且是面向广大师生的。但绝大部分的高校师生群体对档案管理的意识匮乏, 也没有积极参与到校园档案管理保障体系建设的工作上来, 师生作为档案工作的另一个主体, 要更主动、更坚决地担起维护高校档案、促进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责任。
三、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 档案管理信息化, 完善信息查询系统。纸质档案管理通常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而且 (下转第62页) (上接第60页) 在查阅档案信息时有诸多不便, 查证档案材料失真、注水情况相对困难。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新的契机。目前各高校档案管理大部分还停留在纸质阶段, 利用计算机对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有着无法比拟的优点。它不仅能避免人为操作时出现的错误和不规范行为, 更能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加快纸质档案的数字化进程, 高校对原有的档案库进行信息化改造——对所有的档案建立对应的电子档案, 将其整理好后标注目录和索引, 通过智能排列, 将这些电子档案录入数据库集中起来, 这样就能完善高校档案的信息查询系统。
(二) 提高管理积极性和管理专业性,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增强责任意识, 积极参与文化事业和社会发展进程, 增强服务意识;还要不断主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增强学习意识。学校要不断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以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
(三) 国家、高校、高校学生更新管理观念, 促进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一个成熟的产业或者事业, 不仅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 还需要各个行为主体的不断努力创新, 高校档案管理保障事业亦是如此, 社会变化日益加快、丰富的背景下, 我们的观念也要不断更新, 通过一个个的实践去验证符合时代进程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档案管理保障体系针对不同的主体, 有与之适应的不同方法, 因此因地制宜、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管理体制必将成为高校档案管理保障体系的趋势和未来。
四、结语
档案是人类活动最真实的记录, 也是我们最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一般事实, 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的重要依据之一。借鉴现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方法, 各高校应该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 改变原有的不适应新形势的管理方式, 寻找档案管理的发展规律, 形成各高校档案管理的特色, 推行科学的档案管理方法, 完善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贾媛媛.浅谈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J].青少年日记 (教育教学研究) , 2016 (02) .
[2]刘晖, 张素丽, 柳羽辉.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 2011 (11) .
[3]王丽勇.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21) .
[4]于海涛.探索新时期里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失范问题[J].才智, 2016 (07) .
保障档案管理 篇10
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档案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档案管理水平还没有跟上高校事业的发展, 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需要不断完善。
1. 高校管理层面上的档案意识薄弱, 对归档和建档的意义重视不够。
档案的建立与高校管理职能部门密切相关, 很多高校并没有制定档案的归档细则, 有些高校即使制定了相关细则, 但并没有落到实处。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较为薄弱, 对档案的建设和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 只能做一些常规性的工作, 如档案的接收、分类、归档、保管等工作, 建立的档案不系统, 不完整。
2.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发展规划。
在高校各级领导的重视下, 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档案的达标升级工作。达标工作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达标之后, 就出现后力不足, 缺乏应有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很多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 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 对档案在学校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 甚至还有人认为档案室就是存放资料的仓库, 最终造成档案工作流于形式,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 档案管理工作不够规范。
就目前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来看, 缺乏制度化的管理程序, 主要表现在:其一, 档案收集不规范。在档案收集过程中, 制度落实不到位, 想交就交, 不想交就不交, 缺乏明确的档案收集考核标准;其二, 档案整理不规范。由于档案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在整理档案时还缺乏规范性, 如在立卷过程中, 部分档案人员不按照卷内文件目录顺序进行排序组卷, 造成卷内目录与实际整理文件不能一一对应, 普遍存在卷内资料漏失的现象。另外, 在立卷时间上, 常常是累积起来一次立卷, 完全不符合立卷要求, 同时也不利于查找;其三, 档案保管不规范。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借阅通常是内松外紧, 档案不能按期归还的现象时有发生, 从而造成档案材料的不齐全或不完整。
4. 档案管理硬件设施落后。
很多高校过分强调科研建设, 对档案工作不重视, 对档案事业的经费投入不足, 档案管理设施落后, 无法满足档案库房防火、防盗、防潮等要求, 很容易造成档案丢失、损坏等安全隐患。档案管理设施落后、设备老化, 档案安全保管无从谈起。
5. 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 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 工作效率极为低下,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这种档案管理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还有一些高校虽然也建立了档案信息数据库, 但还处于简单的数据统计阶段, 离高水平的数字化管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档案信息资料的开发与利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二、高校档案管理与自组织评估
自组织评估是高校档案管理质量评估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它将整个质量评估体系看作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 在实施评估过程中, 以开放和多元的视角对评估客体进行遴选, 强调系统内部各要素的非线性动态运行特质。基于自组织评估的高校档案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全方位开放性。
所谓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机制是面向全校师生的全过程的开放, 它包含了服务师生的各个环节, 以更加宏观的视角来把握整个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另一方面, 保障体系内各要素建设的过程是开放的。各要素在建设中更加重视与其他要素的关联和互动。
2. 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
基于自组织评估的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系统内部的要素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无法以直线的简单方式进行刻画, 也不符合叠加原理。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呈现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机制作为一个复杂的开放性系统, 其内部要素关系非常丰富, 系统的演化动力基于系统内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之上的自我活力。
3. 可持续发展性。
自组织理论是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基础, 对整个系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整个保障体系是围绕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展开的。作为自组织主体的学生和教师在整个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其建设和发展对自组织评估体系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1. 立足于法, 搞好建章立制工作。
依法治档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尤其是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档案管理技术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档案管理必须不断改革, 只有坚持与时俱进, 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形势, 档案管理工作才能迈上新的台阶。日新月异的形势对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既要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和相关的科学知识, 还要具有一定的管理操作能力。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以依法治档为前提, 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 档案工作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了逐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应运而生, 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形势下, 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需要各地方充分利用地方的立法权限, 建立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法律法规, 同时各部门还要建立健全完整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使档案工作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只有这样, 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道路。
2. 建立档案管理体系, 使学校档案工作形成网络化管理。
(1) 成立档案工作委员会, 由主管校领导任主任, 成员由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系院领导组成。同时成立综合档案机构, 配置相应人员, 负责全校各类档案的综合管理。 (2) 建立部门领导负责制, 切实将档案工作抓好, 抓实。学校各部门、各系院要选出一名部门领导来专门负责档案管理工作, 分管档案工作的负责人, 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 做好相应范围的档案工作。与此同时, 个人政绩、干部考核聘用等都要与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挂钩, 以充分保障档案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3) 确定兼职档案员。全校各部门都要有兼职档案人员, 负责本部门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立卷、移交等工作, 从而形成档案工作从上到下以综合档案机构为中心的档案管理网络, 切实把档案工作落到实处。
3. 加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 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进度也在不断加深, 实施信息化管理迫在眉睫。各高校应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合适的档案管理工作数据库, 力求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在此基础上, 学校还应建立档案信息查询功能、排序功能和汇总功能等, 与此同时, 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档案信息的公开查阅。新的形势要求档案工作要与时俱进, 档案工作人员应不断创新, 把档案信息开发成动态的、开放的、现代化的信息资源, 以便更好地为高校的建设和人才发展服务。
4. 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提高业务素质。
高校档案队伍是由档案部门专职档案人员和各职能部门的兼职档案人员组成。为此, 各高校应重视和加强档案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一方面, 高校应开展档案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在档案队伍中普及现代知识教育, 加强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科技软件等新技术的学习, 特别要注重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 高校应建立完善的高校档案人才培养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促使档案工作者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 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 不断更新知识, 改善原有的知识结构, 提高业务能力。此外, 各高校应为档案人员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 使档案人员多参加档案管理研讨班、培训班。
5. 建立绩效机制, 细化考核监管。
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对档案管理工作绩效的有效控制。各高校应将档案管理纳入业绩考核评价的范围, 成立相应的绩效评价小组, 对各职能部门的相关工作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另外, 高校应将档案材料的积累工作纳入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制, 实行量化考核, 做到奖罚分明。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组织领导体系, 对各部门档案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档案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档案管理的动力, 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6. 加强档案利用工作, 积极开展档案研究。
高校档案部门收集档案的根本目的, 就是为了满足广大师生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要求。为加强档案利用工作, 首先要从档案利用办法的制定入手, 建立档案阅览室, 为学校的教职服务。其次, 加大档案开发力度, 根据现有的档案资料编写学校大事记、年鉴和制度汇编等工作, 更好地为学校建设服务。第三, 加强档案信息编研服务, 利用高校的科研成果和论著等档案信息资料, 加强档案信息编研, 更好地为高校师生、社会利用者服务。第四, 开展档案研究工作, 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以及有关的学术交流活动, 撰写学术论文, 进一步提高档案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晏如.谈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北京档案, 2011 (1) .
[2]彭志斌.论高校档案管理“失范”与对策[J].江苏高教, 2010 (4) .
[3]王艳玲.浅谈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现代情报, 2007 (6) .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篇11
【关键词】医院感染;控制;预防;院感现状;医疗安全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51-01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1]。
医院感染不仅严重的影响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同时也阻碍着医学技术的发展[2],在当今社会,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各级医疗机构共同面对的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 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1.1交叉感染,病人入院时正处于某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入院后发病,此时病人就是该病的传染来源。与其同室居住的病人,就有被传染发病的可能,同时不同传染病,收容在同一病区消毒隔离不严或者虽然一病室收容同一种传染病病人,但如果感染的病原体型别不同,也会发生交叉感染。
1.2 病菌感染,医院的消毒等做的不够严格,导致许多条件致病菌在医院存在,如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由于病人的抵抗力降低,而造成自身感染。
1.3 化学药物导致的医院感染,随着各种新药品的发展,特别是抗生素的不断更新换代及其大量滥用,导致抗药菌株增加,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屡见不鲜,而造成院内感染。抗生素滥用已经是当今国内医疗领域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其滥用导致病人抵抗力降低,从而成为医院感染的一个主要因素。
1.4 医院管理的不当,如医院探视制度不严,导致病人家属等探视者随便出入病房,而在这些探视者自身或许有某种疾病,带有某种病菌,或者其所带的食物,物品等遭到污染等而产生一些病菌,这些都会引起医院感染。另外,医院内隔离、消毒制度执行不严格,如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医护人员接触污染物后不洗手消毒而又去处理其他病人;食品、食具被污染未处理等都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1.5 新的临床治疗手段的发展,随着时间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新的临床治疗手段不断发展,但由于一些新的治疗手段还不成熟,这也容易造成医院感染。
2 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国家对于医院管理的宏观调控不够,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或有某些制度未能完全落实,当前的医院感染管理都是各医院各单位自己操作,虽然近几年国家卫生机关不断的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并没有统一的执行,很多规定流于形式,流于应付上级检查等,因此必须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3]的统一监管,使相关工作真正落于实处,真正落实于日常工作之中。
2.2 医院对于医院感染管理投入不足。首先,资金投入不足,医院现在名为事业单位非盈利,但为了自身的存在与发展,都以盈利为目的,但医院感染管理却是只有投入,短时间看不到效益的工作,因此大多数医院都不乐于在资金方面加强对医院感染的投入,而是更注重投入产出,更注重眼前效益;其次,人才投入不够,虽然近几年大学开展的医院管理,医事法律等相关专业,培养医院管理人才,但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状况并不是很好,个别医院甚至认为这些所谓的管理人才不能够快速的给医院带来明显的效益,也不想养这些“闲人”,以至于不重视医院管理[4]人才的使用,这都导致了医院感染管理的落后。因此医院领导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资金投入与人才引进,保障医院感染管理与时俱进,良好发展。
2.3医疗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首先一些医生重治疗而轻视预防,导致抗生素滥用,新药新技术滥用等,是一些不合理不成熟的医疗手段进入临床,导致医院感染增多加重;其次,一些医疗人员不注重自身的卫生,医疗行为随便,增加了医院感染发生的几率;另外一些医疗人员在“医者仁心”的情况下,没有做好自身的保护,自身受到感染,这也是医院感染的一个组成部分。
2.4 当前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专业性也不强,不能够完全适应当今医疗发展的需要。部分医院负责医疗质量管理的人员大多为为护理人员,缺乏真正的卫生管理专业人员,使得很多医院感染管理流于形式,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等同充数。另外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难度大,任务重,但在当今医院这些方面工作的人待遇又最低等,使得感染管理队伍不稳定、人才缺乏,这严重影响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不断完善。
2.5 社会群众对医院感染的不了解,使得医院患者家属等不遵循医院规定,随意探视,随意出入医院等,医院感染更易发生,更不好控制。
3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障医疗安全[5],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3.1 充分发挥国家法规政策的导向作用,完善并认真落实相关法律政策,建立医院、患者利益的共同点,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将医院经济效益与医院感染率连在一起,促使医院真正重视医院感染。
3.2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设施,而不能只顾眼前效益而忽视对医院感染的资金投入等。
3.3 保障医院感染管理的人才引进,引进一些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同时提高当前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另外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岗位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保障医院感染工作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3.4 做好医院感染管理的责任制,完善、规范和落实各项制度。各项工作专人管理,专人负责,领导加大监管力度,认真督导规章制度、措施执行落实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3.5 加强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加强对医院各科室人员,特别是临床医生的院感管理教育,使其真正意识到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而不能掉以轻心。其次,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朋友等的宣传教育,使其为了自身与家人的安全,更好的管理好自己的行为,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加强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必须在了解医院感染管理发生原因及医院感染现状的情况下,切实做好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红梅,车会莲,刘君等.医院管理分析[J].医院管理学, 2011,39(4):387-388.
[2] 李夢军,刘晓东,黄光明.医院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3):439-440.
[3] 宋秉岐,王爱民,邢晓伟. 医院感染管理专业队伍规范化管理初探[J]. 医院管理学,2008,36(6):733-734.
[4] 刘自贵.结核病[M]//杨绍基. 医院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5-193.
保障档案管理 篇12
如何做好档案收集工作这一历史责任, 笔者通过档案工作的实践体会, 结合实际工作就档案收集工作谈几点体会:
1 提高档案意识, 树立档案观念
档案意识淡薄是档案收集工作中的大敌。有些人因为缺泛档案意识, 认为档案工作不是主要部门, 在收集过程中, 制度形同虚设, 想交就交, 不想交就不交, 致使部分在本单位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资料没有归档, 造成档案流失, 直接影响到今后的档案利用,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本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外出参加各种会议带回的有关资料、一些人员的科研成果、合理化建议、出席各种学术研讨的论文、图片等, 不愿或不及时移交档案室; (2) 有些上 (下) 级机关及外单位直接寄送给领导人“亲启”文件或直接寄给所属业务对口部门和有关人员的文件材料, 各部门往往会留在本部门或个人手中的而未向收发员和档案室移交, 既使有的移交了也是留复印件, 而未留原件, 失去了档案的原始性; (3) 城网资料设备如三证的收集不全, 就往往是设备资料开箱时未及时移交和保管不善而流失, 造成日后查考无利用价值。
因此, 我们通过学习档案法规, 大力宣传档案知识和组织全员参加档案知识竞赛等形成, 增强企业档案法制观念和意识, 进一步提高全员档案意识, 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学法、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努力实现从档案法制到档案法治的转变。
2 健全管理体制, 发挥网络作用
要结合单位自身的管理体制, 组织机构的设置、档案材料的形成建立一个纵横交织的管理网络体系, 从而做到从上而下, 层层有人负责、形成上下配合, 左右协作的档案传递网络, 这是做好档案收集工作的基础。专职档案管理员应与各部门信息员经常联系, 负责做好本部门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 这样做不仅拓宽了档案的收集范围, 还丰富了室藏, 促进了收集工作的开展。
3 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 落实责任部门
档案收集工作既要加强宣传工作,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成、各种场合适时宣传档案知识和档案法规, 增强全员的档案管理意识, 使其自觉的配合好文件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 又要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为确保档案资料收集的齐全性、完整性, 必须建立严格的制度, 制定档案移交归档制度, 明确档案归档范围、内容及时间;制定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档案岗位规范和责任落实等制度, 明确各项工作的负责人, 责任部门和考核标准, 列入月度和年度绩效考核。
4 积极主动上门收集, 提高归档率
档案收集工作除了建立健全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制度, 取得领导重视、各部门配合外, 更重要的是专职档案人员要做到“三勤”即脑勤、手勤、脚勤, 爱岗敬业, 尽职尽责。档案员应根据档案资料来源广, 范围大的特点, 不厌其烦主动上门, 跟踪收集。对于个别不按规定移交的部门, 档案员只要有耐心, 经常上门催交, 与他们沟通, 往往都能收到效果。
5 提高服务质量, 改变以往被动服务的局面
档案室是档案的管理者, 同时也是档案利用者的服务者。档案管理员要从思想上树立高度的服务观念, 克服“守摊式”的被动服务观念, 充分发挥助手作用, 利用现代化技术提供远程服务, 利用网上信息量大, 传递速度快的优势, 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加强编研工作, 档案员应熟悉室藏档案情况, 通过对档案分析研究, 对档案存在的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归纳、综合、摘编等步骤, 编印成各种档案参考资料, 使利用者充分意识到档案的价值和重要性。要从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的编制必要的检索工具, 使检索多样化, 使利用者感受方便, 为单位的安全生产提供服务。
6 制定档案职业道德规范, 提高从业者的道德水准
当前科学理性的发展对档案从业者的职业活动与职业行为有了新的要求, 职业行为规范化和理性化, 因而, 建立一种规则性的职业道德体系就成为各行业的迫切需要。为使档案职业道德在从业者活动与职业行为中得以落实, 档案部门通常要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守则等纪律来约束从业者。这些条款告诉从业者哪些行为符合职业道德, 哪些行为不符合职业道德, 同时会说明违反这些规定将带来的负面影响或将给予失职者的处罚措施。在这里除了考虑将外在的档案职业道德规范强制性地灌输到从业者的职业活动中外, 还应当关注档案职业人员的内心需要:他们不仅仅是单调枯燥的“办公室+库房”的生活, 他们也需要融入社会各行各业的建设中, 职业的价值要在与社会的交往过程中体现, 一旦从业者的社会满足感建立起来, 他就能看到所从事的档案职业的价值, 并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正是在这个时候, 档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更好的落实。
结束语
档案收集工作是档案管理的来源, 它决定了服务能力档案机构的公众舆论, 以提高档案意识, 提高档案管理系统, 从提高系统的收集档案, 讨论如何开发档案收集和方法, 确保档案的完整。档案作为重要证据的故事生产和企业发展, 发挥了积极的努力, 更不能取代, 我们必须坚持这项工作, 作品集和文件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严焕红.城建档案收集管理系统设计[J].科技资讯, 2009 (10) .
[2]杨淑芳.浅谈档案收集与服务[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03) .
[3]文归贤.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