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建设管理

2024-11-05

社会保障建设管理(精选12篇)

社会保障建设管理 篇1

随着现在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而将档案电子化,可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为人民进行服务。

1 建立人社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重要性

以往使用的纸质档案不仅书写的字迹、格式都没有统一的标准,缺乏一定的规范性,而且纸质的档案,也存在容易损坏、容易丢失等弊端,对人社档案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将档案电子化,既能保证档案的格式统一,同时还能实现异地联网,有效提升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因为社会保障是与民众的利益切身相关的,对于社会经济更是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为人社档案都是群众办理社保与其他保障项目时所上交的个人相关信息而形成的,档案数量极为庞大,而且,由于现在民众对于社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民众的参保热情也越来越高涨,增加了人社档案的数量,这就使得整个档案管理系统整体极为庞大、复杂,单纯使用人工的操作方式,很难完成档案的管理工作。正是因为这一情况,档案管理部门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既能将管理工作清晰化、规范化,而且还可以提高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水平。

2 电子档案管理建议

2.1 电子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

人社电子档案的管理流程一共分为三个步骤。

2.1.1 档案收集

首先,相关工作人员要将参保人员的信息统一收集起来,并按照一定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其次,按照电脑中对档案编辑的号码打印出条形码并将其粘贴到文件上。

2.1.2 档案整理

在完成文件的收集分类之后,档案管理人员既要对档案进行接收,双方经办人(档案管理人员以及业务办理人员)都要在交接文件上签字确认,运用扫描仪、高拍仪等电子设备,将参保信息、提交资料、个人签名等原始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再按照分类目录保存到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

2.1.3 档案保管

档案管理室接受电子档案之后,就要将其输入到档案信息资源库。在日常的资料管理中,一方面要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保护纸质与电子档案不出现受损、丢失的情况;一方面要定期对所有档案进行盘查。这样的做法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通过盘查能够及时发现档案是否有损坏和丢失的情况,一旦出现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对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第二,就是为了定期对档案的价值进行确认,对于一些没有价值的档案要对其进行销毁,同时要对档案目录等相关文件进行修改。

2.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水平

作为档案电子化的主要推动者,档案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和综合素养会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的发展,因此对整体管理团队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1)要让档案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又正确的认识,使员工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加他们对于工作的自豪感,从而使他们能够积极对待每天的工作;(2)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和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并举办专业技能大比武等形式来激发工作人员学习热情,从而切实提升职工的档案管理能力;(3)要定期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素养培养和心理疏导。在心理疏导方面,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较为枯燥和繁琐,长期的工作难免会让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情绪,会对他们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档案管理机构要对员工予以足够的关注,一旦员工出现情绪较为低落等问题,就要及时对员工进行询问;在综合素养方面,因为人社档案的性质比较特殊,每一份都有参保人员的详细资料,因此需要极高的保密性,一旦发生信息泄露等不良情况,会对参保人员造成直接的损失。因此要加强对员工道德方面的培训,避免档案信息泄露事件的发生。

2.3 电子档案的安全保护措施

电子档案的推广虽然为档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是在网络安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重视电子档案的安全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

2.3.1 制定档案管理制度

要使档案的管理制度正规化、规范化,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操作,从而减少因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电子档案保管不善的问题发生。

2.3.2 聘请专业网络安全技术人员

各人社机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聘请专业的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对档案管理使用的计算机的安全防御系统进行升级,并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以及防火墙,并将基础的使用方法教授给档案管理人员,从而有效控制非法入侵和病毒植入的机率,提升电子档案的安全系数。

2.3.3 购买质量优良的储存载体

电子档案基本都会存储在软磁盘或光盘之上,相关单位在购买载体时要选择质量较好、性价比较好的产品,从而延长档案储存的时间。

3 结语

总而言之,人社档案电子化的推动对于社会保障工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社机构的档案管理部门要正确认识档案电子化管理的重要性,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人社工作的发展奠定良好地基础。

摘要:社会保险档案主要含有劳动者的基本信息资料和保险费用缴纳明细以及待遇福利等相关的信息,它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会直接影响到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对参保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人社机构一直在积极对自身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并在大力推广档案电子化,从而实现公共服务信息化。

关键词:人社局,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陈永生,苏焕宁,杨茜茜,等.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档案管理:安全保障[J].档案学研究,2015(40):29-40.

[2]丁静.社会保障电子档案管理研究[J].科技视界,2014(27):192,350.

[3]彭超.加强社保档案管理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J].兰台世界,2011(18):48-49.

[4]姜云鹤.论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策略[J].图书情报导刊,2016(3):153-154.

[5]张锐.社会保障档案管理问题摭谈[J].商业经济,2005(9):43-44.

社会保障建设管理 篇2

社会保障关系着社会里每个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是切实关系民生的大问题,在今年也依然是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除了城镇就业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实现顺畅转移接续,今年,多个地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涨也体现了政府对于社会保障的重视。

2010年1月份,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为当时正在起草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改进政府工作的目的进行考察。考察中,温总理在认真听取了残疾群众的意见之后说,“关于完善《工伤保险条例》,我们要认真加以研究、修订和补充”。李克强副总理今年3月份考察新疆时,切实强调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稳定,“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辅相成,要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等重点民生工程,使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二、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7亿人。农村社会保障也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享受人数达到4291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农民达到8.14亿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主要问题有: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地区严重滞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比较窄,保障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反映在社会群体上,则表现为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

1、社会保障覆盖面小。我国虽然相继建立了针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不少保障制度刚刚起步,覆盖率不高。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障的人口大概在3亿人左右,目前参保人数为1.18亿,参保率只有39.3%。此外在养老保障方面,还有农民、农民工和城乡无保障老人三个群体,无法纳入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范围还未覆盖全民。

2、社会保障水平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与发达国家20%以上的水平有一定差距。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只有12%左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此造成群众享受到的保障待遇偏低,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只有30%左右,城乡低保标准总体偏低等。

3、社保制度不健全。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健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方面,该建立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比如,我国尚无一部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保障领域的很多工作因没有法律规范而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该统一的制度也未完全统一。比如,受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存在着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各地都分别制定仅适用于本地的政策、标准、措施,导致社会保障关系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接续、转移阻碍重重。这与市场经济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使得大量流动就业人员难以正常享受养老和医疗待遇。

三、怎样促进社会保障?

(一)关于做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温家宝总理在今年4月发表文章指出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明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有大有小、保障水平有高有低,这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有关,也与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有关。但就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保障项目而言,却是大同小异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12个字,即“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也可以说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浩大的民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第二、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继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快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劳动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努力加快扩大覆盖面。改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并稳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快制度整合,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城乡衔接。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个人终身社会保障号,并尽快实现全国联网。

第三、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要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要重点向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倾斜。社会保障投入是用人单位、职工和政府的共同责任,要合理划分三方责任,形成科学的分担机制。要加快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增加缴费收入,强化基金监管。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提出,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社会管理与社会阶层、文化建设 篇3

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任务堪比经济管理、政治管理,是个涉及中国社会中的任一个体、社会群体的严峻问题。例如,2012年以来,由于医患矛盾而引发的数起医生被砍伤或砍死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医务工作者社会风险的思考。与之相应的官方手笔是:在大型医院设置警卫室。这种现象说明,在人们都要涉及的医疗领域,社会管理的任务已经直接提到议程上来了。同时,对医生职业的评价、医生与患者关系的评价等文化层面的内容也浮出水面。再如,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严峻现实促使家长、教育管理部门反思,采取各种措施重建人们对教育的信念,重建教育的神圣感。这些都说明,社会管理及其研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学的显学,不可等闲视之。本文拟从社会分层、文化建设的角度谈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功能,试图在社会管理的研究领域发挥一种学科渗透的作用。因为,社会分层是一个经典的社会学问题,文化建设则涉及哲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社会管理也横跨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社会政策等学科或领域。将上述关键词联系起来,分析相关社会事实之间的关联,找出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将会对社会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社会分层及其意义

“分层”的本义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借用此概念来从社会阶层的角度分析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的定义概括起来有两类:一类是把社会分层看作是客观过程的界定,认为社会分层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机会不同等原因而呈现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现象或过程;另一类是把社会分层看作是主观方法的界定,认为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等级或层次的方法。

在本质上,社会分层是一种结构化的、体制性的社会不平等,它是一种社会存在、社会事实。由于社会赋予人们之间自然、社会或先天、后天差异以价值判断,所以人们总会处于不同的社会位置。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也无论我们是否明确地意识到,这都是不可改变的、客观存在的。一个在街边擦皮鞋的中年妇女和一个衣着华丽的贵妇人,显然处于不同的、按照经济标准划分的社会阶层,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穷人和富人。除了贫、富这一最基本的社会阶层差异,我们还会发现根据政治标准、社会标准或综合性的标准而划分的社会阶层。时下流行的90后、00后孩子们的“拼爹”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社会阶层意识的影响。2011年12月28日,朝鲜为刚刚去世的金正日将军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那高规格的送葬队伍、灵车和路边哭丧的朝鲜民众,在传递政治新闻的同时,也在传递着社会阶层的符号、象征。金正日的死与一个普通老人的死无疑有着不同的阶层含义。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2011年12月进行了一项“2011年广州城市状况市民评价”的民调。该调查根据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的常住人口比例进行配额随机抽样,电话访问了1006位市民。该调查发现,“低收入者的成分主要为机构就业中的普通工人、职工和职员,单位多为私营民营企业;此外是零星就业人员,无业和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且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中等收入者的成分则以机构就业中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为多,自己经营生意或事业的人明显增多,学历较高,年龄上中青年较多。高收入者多为机构就业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单位多为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此外私营业主也较多;年龄多处于壮年及以上,学历呈高、低两极化。”[1]

从社会阶层结构的角度看待社会、研究社会,是社会学的一种基本研究范式。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所构成的 “两阶级一阶层”的结构逐渐解体,社会阶层结构由简单趋向于复杂、多元,由封闭转向开放,基本形成了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当代中国,随着就业方式和财富获取方式的变化,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社会整合更加困难,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利益矛盾呈上升趋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中,中产阶层的规模、比例正在逐渐扩大,其增长速度大致为:每年约增长一个百分点。2007年,中国的中产阶层占22%,2009年占24%。中产阶层或中间阶层是英文middle class的翻译,直观地看,中产阶层是指生活水平、财产地位处于中等层次的社会群体。社会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产阶层是指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文化地位上看,均居于现阶段社会上层和下层的中间水平。中产阶层是维系社会稳定的最重要的社会力量。用现代化的指标来衡量(在工业社会的中期阶段,中产阶层应该达到40%以上),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尚未完成,这表现在:在整体社会阶层结构中,社会中下阶层的比重仍然很大,中层的比重偏小,整个结构总体上呈现出“洋葱头形”,这与现代社会应有的“橄榄形”还存在一定距离。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2011年11月进行了“北上广市民工作感受”民调,以分层随机抽样,电话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共2001位市民。本次调查显示,“北上广”作为中国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已经形成“花瓶型”的社会结构,这一方面显示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又意味着社会仍处于转型之中[2]。这就需要协调、整合阶层利益关系,进行社会政策调控,以促进中产阶层的发育,缩小社会中下阶层,推进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按照改革开放以来中产阶层的增长速度,要到2025年后才能达到工业社会中期阶段中产阶层占40%的标准。而现实的情况却令人无法乐观:贫富差距的逐年持续拉大,物价的持续上涨,也影响到中产阶层的巩固和扩大,进而威胁到社会的和谐稳定。2009年秋,我去杭州出差,一位在杭州工作的同学感慨地对我说:“要是在现在,当年我这样的从浙江穷村子里出来的学生根本考不上大学。”是呀,1981年,普通工人、农民的子女,他们可能在偏僻的山村、小城市读小学、中学,但他们可以考上大学,考上北京大学。但是现在,优质教育资源向大城市、富人倾斜,普通工人、农民的孩子如果还在偏僻的山村、小城市上学,他们如何能考上大学呢?

社会阶层影响着人的生命体验、生活感受和工作感受,影响着人的消费习惯,影响着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笔者2011年11月19日至12月9日到英国参加一个培训,在伦敦的摄政公园,看到美丽的草坪,湛蓝的天空,还有早晨跑步的几个年轻人。和朋友说起此事,朋友评论道:在摄政公园跑步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你想想,普通人有实力住在摄政公园附近吗?他们一定是有钱、有地位的人。其实,在中国何尝不是呢?那些很贵的楼盘,普通工薪阶层的人怎么能买得起,比如西湖边上的天价楼房。

这个“北上广市民工作感受”的民调,以分层随机抽样,电话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共2001位市民,剔除离退休人员、学生和家庭主妇,49%的在职工作者受访。该项调查,按就业方式将受访者划分为“自谋事业者”人群,主要指私营个体业主、独立谋生的法律、会计等专业人士和文化艺术等自由职业者;“公职就职者”人群,主要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科研院所等聘用和合同雇佣人员;在商业机构的就业人员,按产权划分为“国企就职者”、“外企就职者”和“民企就职者”人群,主要指国有、外资、民营企业雇佣人员;“非稳定就业者”人群,主要指散工、临时工、钟点工和失业、无业人员。经过比较研究发现:各就业方式人群的工作感受差异主要显示在满意度水平上,不满意度的差异并不明显。概括而言,在经济最发达、谋生机会最多的“北上广”,拥有个人资源又勇于开拓事业的“自谋事业者”,对工作各方面感受基本位居前列,尤其在工作成效方面的“工作薪酬”、“工作成就”更为突出,唯一感受略低的就是“工作稳定度”。常被人称之为“体制内”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就职者也拥有较好的工作感受,尤其在“工作稳定度”、“工作压力程度”上更为明显;但比较而言,两者对“工作薪酬”的满意感受不及体制外的“自谋事业者”和“外企就职者”。在外企、民企就业的人群,对工作的满意感受均低于前三者,尤其在“工作压力程度”、“工作与生活的协调”上最为明显。相较而言,“外企就职者”的感受总体优于“民企就职者”,前者对“工作稳定度”、“工作薪酬”的满意水平明显高于后者。工作感受最糟糕的是“非稳定就业者”,既不属于体制内又被社会边缘化的处境,使他们对工作的不满感受尤为凸显,调查中10项指标的不满意度均高居首位,而对“工作薪酬”、“加薪与升职机会”的不满水平更达33%,基本三人之中就有一人不满[1]。

二、阶层亚文化及其建设

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亚文化表现,特别是在生活方式、消费、休闲等领域。笔者在英国期间,在爱丁堡的一家中国餐厅,邂逅了两桌来自中国某直辖市的官员。他们推杯换盏,大声喧哗,旁若无人地互相敬酒、劝酒,男人们个个满脸通红,丝毫没有顾及到他们的大声吵嚷干扰了全餐厅客人的吃饭氛围。我们坐在他们的邻桌,说话都要靠嚷的,否则根本听不见,有些两三个人的散客无法忍受他们的喧闹,匆匆吃饭后就走了。作为同胞,我们真的是为这群政客的行为感到羞愧:太没有公德心了。我忍不住推了他们那群人中临近我座位的一个人,希望他们小声点儿。那个人回答说:“喝高了,没办法控制了”。吃过饭后,趁在门口集合的时机,我们的一位老师悄悄地对他们中的一位女士说:“你们出国前没有进行外事纪律培训吗?”那位女士意识到他们过分了,后来在门口站着的时候他们就都静悄悄的了。作为从事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老师,我一直在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可以很明确地判断出他们来自某市各区(如J区)的机关、社会团体,是有一定权力的人,其中一个被呼为“刘局”的人权力应该是最大的,因为大家纷纷给他敬酒。他们在单位里一定是习惯了这种被人捧着或互相捧着的饭局,结果把这种饭局方式照搬到了英国。这件事情过去没几天,在伦敦中国城的一家川菜饭店里,我和朋友又邂逅了几个中国富二代。她们都是女孩子,个个身材高挑,穿着名牌,手里挎着名包。坐下后专捡饭店的招牌菜点,根本不考虑价格因素。相比之下,我和朋友两个人却精打细算,退掉了一个菜,招来了服务员的白眼。就这样,我们还花了40多英镑,相当于人民币400多元呢。由此可以推想,那些时尚中国女孩子们根本不差钱啊!其实,也不是他们不差钱,应该是他们的父母不差钱,典型的富二代!

不同社会阶层的亚文化表现关乎一个社会的整体文化生态,不可小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以所谓“三片”——芯片、薯片、大片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正以强大之势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对此,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公民层面,都要有清醒的判断和态度。从国家层面来说,致力于文化建设,有很多顶层设计层面的举措。在我们身边,某些国民的文化自信心在流失,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自信心的教育。最近我听一个讲座,老师说到这样一件事情:在某个偏远地区的小学,老师问五月初五是个什么节,学生回答:是粽子节。老师引导学生说: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吃粽子吗?是因为要纪念屈原。你们知道屈原是谁吗?孩子们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这个时候有个男孩子勇敢地举手,站起来说:屈原是一个香港歌星。上述事例说明,文化建设努力都是从集体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要进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要打造中国的文化产业;从北京的文化建设方面,提倡建设北京精神;从学校教育层面,要加大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力度。但是,还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谈文化建设,比如社会阶层的角度。

每个社会阶层的人所不自觉地营造出来的文化,不仅仅关系到其所在的阶层的价值,更会影响到社会文化整体的性质和发展趋势,这是不能等闲视之的问题。像我上述的两例英国见闻的社会阶层消费文化的案例,影响到的就是中国人的整体文化形象。所以,如何引导社会各阶层的人,意识到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不仅仅是个体性的或局部性的,更会影响到社会文化整体生态状况,在此基础上使他们自觉地树立起文化自觉性,把积极向上的文化样态呈现给社会,这也应该是文化建设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这恰恰是容易被忽略的角度。在专家们忙于设计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决不能忽略人的社会阶层差异。只有在阶层差异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建设引导,才能使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三、社会管理与社会阶层、文化建设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深入,政府管理职能在当代已经由过去强调政治和经济领域的管理,逐步转向在继续开展好政治和经济领域内工作的同时重视社会管理,并将社会管理看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社会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部门为促进社会系统的和谐运行与良性发展,对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事业和社会观念等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1]

社会管理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对从不同的角度划分的各种社会结构组成部分的管理,目标是达到社会结构的和谐。在这些角度中,社会阶层是一个重要角度。社会阶层的和谐取决于社会管理的水平,也取决于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孤立地谈三者中的任何一个,都是毫无意义的。

(一)社会管理要有高度的社会阶层关照

社会管理的误区之一是维稳。有些地方干部以为不出治安问题就是社会和谐,就实现了社会管理的目的。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导向下,为了所谓的“维稳”,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比如,为了“截访”,有些地方干部夜不能寐,雇用了很多人从事这一行当,浪费了大量纳税人的钱。实际上,不出治安问题只是社会管理水平的低级指标,高级的指标应该是社会阶层的和谐。保持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使各阶层的人在其所处的阶层能够有合理的诉求和满足感,各阶层的人互相理解、和谐相处,这才是社会管理的高境界。

(二)社会管理要有高度的文化建设关照

社会管理的误区之二是物质文化建设。有些地方干部以为给当地修建了娱乐设施,修了路,人民群众就会满意。他们社会管理的政绩就体现在上述物质性的指标上。殊不知,关爱各阶层人们的心灵才是硬道理。人不同于动物就在于其心灵感受、精神需求。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灵需求,不能给各阶层的人以积极文化的引导,就不能说社会管理是成功的。“心灵的东西非常重要,也最容易为人们所忽视,维系一个社会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往往是人们内心的价值沉淀。人是有灵的动物。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由于文化的隔阂而引起的矛盾会威胁人们的共同生存。’”[2]

总之,离开高度的社会阶层关照、高度的文化建设关照,就不会有成功的社会管理。正如田毅鹏所言:“虽然现代人业已在长期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实践中获取了关于社会管理体制及其运行的一些理性认识,但欲达至‘体制协调’的目标,仍需直面‘消解结构’诸因素的挑战。”[3]例如,社会原子化的挑战,社会流动性的挑战。笔者认为,社会阶层的日益固化和相对剥夺感增强,阶层亚文化引导难度增大等也是对社会管理体制构成冲击的重要因素。不解决此问题,社会管理体制及其成效难以有乐观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邓伟志.创新社会管理体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2.陆学艺.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对话、争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11.

社会保障建设管理 篇4

一、安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

1. 最低生活保障明显改善。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对持有农业户口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贫困居民给予差额补助的社会救助制度,它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关键,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是实现整个社会和谐、安定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近年来,安徽省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文件,确定了农村低保的对象、标准和范围,使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不断扩大、保障覆盖率逐步提高、保障资金显著增加。2005—2007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由25.12万人增加到141.95万人;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由0.59%上升到3.47%;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3 594.9万元增加到53 082.4万元。

2. 农村养老保险积极推进。

养老保险制度是指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对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从事某种劳动达到法定年限后,由国家和社会依法给予帮助,以维持其老年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约占总人口60%的农村居民目前或将来的生活质量。随着农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家庭结构的日益小型化,使得农村社会养老问题愈益突出。安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从1991年底开始进行试点,重视并积极探索养老保险工作的经验,使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稳步发展。2005—2007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147万人增加到151万人;本年领取养老金人数由2万人上升到6万人;养老保险覆盖率由3.49%上升到4.03%;保险资金收入由3 272万元增加到10 819万元;尤其2007年,政府为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支持力度,特拨款418万元予以补贴。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效显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按照“政府出大头,农民出小头”的筹资形式,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和政府着眼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发挥资金利益导向作用,激发农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安徽省自2003年下半年起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进行住院补偿、产妇分娩补偿、慢性病补偿和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现已初步构建了覆盖农村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农民就医行为发生积极变化,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展,省政府提出将其实施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目标,加强各级经办机构建设。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加大投入,由原来每人10元增到20元。省政府研究决定,2007年按每人20元标准配套,届时每人每年筹资不少于50元。截至2006年末全省累计426万人受益,47.3万人按比例报销住院费用;2006年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总数达到30个,占可以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的74个县(市、区)的40.54%,受益人口达1 500万;2007年全省新增26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全省共有56个县3 017.56万人受惠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农业人口的64%。

二、安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安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受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克服,主要表现为:

1. 保障体系不健全。

安徽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重点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面,而在农民生产风险保险、农民失业保险、农民工工伤保险、计划生育保险、教育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上力度不够。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配套的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健全,严密、统一规范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程序和监督制约机制还有待于建立和完善。现有的保障制度形式单一,缺乏应对不同类型农民的能力。

2. 保障层次低,覆盖面窄。

统计资料表明,2007年末,安徽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额为5.308亿,而同期江苏省仅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就已覆盖123.43万人,保障资金投入达到59.5亿元;安徽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51万,年末领取养老金人数6万,养老保险覆盖率4.03%,而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194万人,年末领取养老金人数达136.21万人,养老保险覆盖率为5.44%;安徽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1.082亿元,总支出0.204亿元,而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已达31.16亿元,总支出22.96亿元;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67.2%,同期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已达到86%。可以看出,安徽省农村社会保障与江苏省相比在保障层次和覆盖面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3. 资金保障能力弱。

资金不足是安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政府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资金运作的比例一直是比较低的,并且主要投向于城镇。2005、2006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政府补贴均为空缺,直到2007年政府才给予补贴资金418万元,集体给予补助资金1 507万元,农村居民个人缴费占全部保费收入的比重仍高达78.74%。2007年,农村养老保险资金收入为1.082亿元,仅相当于同期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0.5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额为5.308亿元,相当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额的44.47%;农村低保人均保障额373.82元,仅相当于城镇低保人均保障额的31.4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占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比重为2.59%,低于城镇同类指标2.2个百分点;农村社会救济费为5.6865亿元,同期江苏省为12.0269亿元。

4. 保障资金管理不规范,资金保值增值能力弱。

2006年及以前,农村社保资金管理机构大多是按新增保费的3%来提取管理费,但由于保障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挤占、挪用保障资金发工资等现象时有发生,直至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门发文,明确提出要将农保经办机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才使挤占、挪用保障资金的现象得以弱化和杜绝。同时许多经办机构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和投资专业人才,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经营、精算和投资的能力,仅将保障资金存入利率不断降低的银行,再加上管理漏洞的存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能力较弱。

造成现阶段安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的,不能超出经济发展水平的承受范围。安徽经济欠发达,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同时农民收入水平低,缺乏更多的资金用于养老和医疗保险等。2007年,安徽人均GDP为12 045元,仅相当于江苏人均GDP的35.5%;安徽人均财政收入1 777.34元,为江苏人均财政收入的30.28%;安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 556.27元,而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6 561.01元。经济发展水平低,严重制约着安徽农村社会保障程度的提高和体系的完善。二是“重城轻农”依然存在。长期以来,同全国一样,安徽省各级政府将社会保障的重心放在城镇上,而对农村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将有限的社会保障资金更多的用于城镇居民和职工。无论是农村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城镇都比农村保障实施早、保障内容全、保障覆盖面宽、保障标准高。只是在中央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得到逐步重视和加强。三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多子多福”、“养儿防老”这种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目前仍在农村盛行,再加上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在探索之中,以及政府宣传工作不到位和制度上尚存在不稳定性,致使农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缺乏信心,没有参保或低水平参保的农村居民仍占乡村人口的绝大部分。四是资金来源渠道窄,比例不尽合理。目前,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较窄,筹集难度大,筹资成本高,并且数量不稳定,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遵循“农民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淡化了国家和集体对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责任,不仅使资金来源不足,也降低了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加大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难度。

三、完善安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为使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建设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安徽省各级政府除采取加快农村生产发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设施外,还必须正视农村贫困人口较多、社会保障水平低下这一客观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以快速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 提高认识,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拓宽筹资渠道。

目前,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保障水平也比较高,今后政府应该更新观念和工作思路,充分认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并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心城市向农村转移。一方面,要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农村居民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参与,尤其是帮助农民提高对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方面政策的认识,充分调动其“参保”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多渠道筹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资金,按照政府、集体、个人三方共同筹资的方式,合理确定出资比例和保障支付标准,个人可以现金或农产品的方式出资,集体根据其经济状况予以适当补助,政府逐步增加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财政投入,并随经济发展适度扩大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的出资比例。此外,还要广辟融资渠道,利用社会捐赠、社会互助等多种形式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

2.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

今后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进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首先,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将土地保障、家庭保障作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的有益补充;加大农民生产风险保险、农民失业保险、农民工工伤保险、计划生育保险、教育保险等制度的建设力度;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之外,鼓励农民个人按照自愿原则,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并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到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范围,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转接点;健全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配套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严密、统一、规范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程序和监督制约机制。其次,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努力提高目前对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再次,在体系全、低水平、广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各类社会保障的标准,尤其是作为社会保障体系最后一道安全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使农村居民中的弱势群体能够分享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按照“以收定支,略有节余”的原则,合理确定并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个人报销的比例。

3. 规范保障资金管理,提高保值增值能力。

规范保障资金管理,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也是有效发挥社会保障制度职能的基本前提。针对不同的保障资金,应建立健全资金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职责、考核标准和监督检查标准,实现社保资金集中核算,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督,严禁擅自扩大支出范围和提高支出标准,杜绝截留、挤占、挪用社保资金,确保社保资金安全;加强法纪教育和业务培训,实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规范资金管理人员行为,对违法乱纪者予以严惩,切实保护农村参保人员的利益。同时,还要注意提高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能力,逐步实行社保资金尤其是养老保险资金和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资金市场化运作管理,委托或建立专门投资机构、引进专业投资人才,将社保资金投资于债券、股票等,但要注意控制资金投资风险,以实现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

摘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说明安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安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完善安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参考文献

[1]谭克俭,王建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中的几个焦点问题[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2]徐国喜.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改革路径[J].江汉大学学报,2005,(6).

[3]孙文基.对江苏省农村养老保险的调查和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6,(7).

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篇5

社会保障关系着社会里每个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是切实关系民生的大问题。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673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亿人。农村社会保障也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享受人数达到4291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农民达到8.14亿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主要问题有: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地区严重滞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比较窄,保障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反映在社会群体上,则表现为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

1、社会保障覆盖面小。我国虽然相继建立了针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不少保障制度刚刚起步,覆盖率不高。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障的人口大概在3亿人左右,目前参保人数为1.18亿,参保率只有39.3%。此外在养老保障方面,还有农民、农民工和城乡无保障老人三个群体,无法纳入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范围还未覆盖全民。

2、社会保障水平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与发达国家20%以上的水平有一定差距。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只有12%左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此造成群众享受到的保障待遇偏低,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只有30%左右,城乡低保标准总体偏低等。

3、社保制度不健全。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健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方面,该建立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比如,我国尚无一部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保障领域的很多工作因没有法律规范而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该统一的制度也未完全统一。比如,受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存在着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

怎样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呢?

1.关于做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

第一、明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有大有小、保障水平有高有低,这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有关,也与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有关。但就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保障项目而言,却是大同小异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12个字,即“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也可以说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

第二、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继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快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劳动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努力加快扩大覆盖面。

第三、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要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要重点向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倾斜。社会保障投入是用人单位、职工和政府的共同责任,要合理划分三方责任,形成科学的分担机制。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提出,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一是对城镇就业群体,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二是继续解决体制转轨的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落实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将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等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对目前实行自愿参保原则的新农保、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强化政策激励,引导符合条件的群众积极参保、长期参保;四是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实行先保后征。

3.经过总结与思考我认为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做到下列五个方面:一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初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二是着力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工作,使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逐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功能。三是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四是加快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按照中央的部署,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同时,继续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巩固应保尽保、推进分类施保、强化动态管理。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农村医疗救助,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城市医疗救助。五是继续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从其所需承担的任务和当前存在的新问题看,面临的形势十分严重。概括地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三个重大挑战摘要:从长期看,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新问题;从中期看,要减轻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社会震动;在近期,则要考虑如何根据宏观经济形势波动适时调整各有关项目的收支水平,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三个新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何妥善布置其中的轻重缓急,既解决好当前的紧迫新问题,又完善制度和机制,以利于长远发展,是决策的难点和关键。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动不断调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处在经济转轨和人口老化的压力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突破,框架基本建立,但还远谈不上完善和健全。从现在起到2020年,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一)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多层次保障体系:从体系建设的角度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三大新问题,一是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保障水平差异过大;二是由于农村基本没有社会保障,基本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小;三是多层次保障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国家强制性基本保障仍然在唱独角戏。在未来的20年内,必须加快解决这三个新问题。

(二)同步推进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 医、保、药“三项改革”同步推进,从2001年起至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解决了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长期存在的单位负担重和拖欠医疗费用等新问题,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但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相比“三项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更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三)适时调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力度 社会保障筹资水平和支付水平影响到职工的收入预期和支付预期,从而影响到社会消费需求,对宏观经济的波动产生放大或抑制功能。应当根据宏观经济的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有关社会保障项目的改革进展力度。近阶段,一是对于原来国家包揽过多的国有单位职工,必须坚持经费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改革目标,逐步降低国家的负担,适时增加职工的缴费水平。

(四)建立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通过立法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惯例。单项的社会保险立法19世纪末就在欧洲一些国家产生了,综合性的社会保障

立法以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为代表。社会保障方面,不仅有各国的立法,还有国际法。最重要的国际法是国际劳工组织 1952年通过的102号《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尽管国际劳工组织没有完全的立法权,但102号公约被公认为社会保障立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50年代以后建立社会保障的国家多数参考了这一公约的条款。以立法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有利于规范全社会不同群体参加社会保障的行为。

社会保障体制建设需要制度创新 篇6

随着城镇化率超过50%,中国城镇化發展进入中后期,城乡二元结构正逐步打破,人口迁移流动的增强和城镇化的發展,导致人口流动性对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所带来的压力和影响正日益突出。需要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更具普惠性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将是构成统筹城乡一体化發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

人口流动性对社会保障体制的挑战

当前中国的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6亿。根据对“六普”数据的分析,在2.6亿的流动人口中,农村人口离开户口所在地的乡镇进入其他地区的城镇的迁移人口大约有1亿人口(乡城迁移),从中小城镇和城市进入其他城镇地区的迁移人口大约有1.3亿(城城迁移),另外有0.3亿人口是从农村地区迁移流动进入其他地区的农村地区。与此同时,在城镇周边的农村地区,无论是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被动失去土地进入城镇,还是当地农民主动离开土地进入所在城镇地区就业和居住,这部分的乡城迁移流动的总量也有近1亿人口。

我们也看到,人口跨地区迁移流动的态势进一步增强。东部沿海地区继续保持大规模的人口集聚,而随着中西部地区崛起和产业转移,中部地区的城镇化發展迅速,对人口迁移流动的吸引力也有所增强。中国迁移流动人口中,跨省迁移流动人口达到8600万,其中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都是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而从四川、重庆、广西、贵州、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以及河南、河北等省份,都有大规模的人口迁出。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实施相当大程度上还是依据户籍身份,大量迁移流动人口和农民工群体难以被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所覆盖,甚至流动者个人考虑到长期生活安排的非定居性,也并不愿意参与所在地区的社会保险计划。不同地区由于统筹区域不同,具有不同的社会保险计划,不同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体系还相互隔离。同时,中国农村地区实施的是新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而城镇居民享受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社会保险;一些城市中还分为城镇保险和小城镇保险不同的类型。

因此,社会保障体制的户籍分割、地区分割、城乡分割,越来越不适应日益增强的人口流动性,不适应人口空间转移、不适应中国城镇化的推进。这种缺乏流动性的社会保障体制,造成社会保障的碎片化,扩大了社会福利的不平等,也限制了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發展。

如何使社会保障体制的發展适应人口的流动性和支撑人口的流动性,如何实现不同性质、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有效衔接转移,成为人口迁移流动和不断城镇化过程中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一个突出难题。

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相脫离

在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加强社会保障建设,一方面要推动相关的技术创新。实现跨地区社会保障衔接转移,需要个人身份识别的信息系统建设,需要跨区域和不同保障基金间的结算安排,需要在金融体制上支持跨区域和不同保障产品间的合并和取现等等。更重要的是,人口流动性下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需要推动相关制度创新,如何解决进入城市的迁移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如何实现跨地区社会保障衔接转移,涉及复杂的利益协调和制度建设,制度创新的困难和挑战显然比技术创新更加突出。

适应人口流动性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就是要打破社会保障体制的户籍分割、地区分割和城乡分割,并在此过程中构建更加均等化和一体化的国家社会保障体制。

第一,打破户籍分割,增强对迁移流动人口社会保障计划的接纳和覆盖。

将大量迁移流动人口逐步纳入流入地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必要的。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保障,不仅是劳动权益的不平等,也带来了收入分配和福利安排的不平等,并使户籍身份体系构成劳动力市场分割,影响劳动力自由流动。客观来看,当前迁移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建设落后于人口的流动性,并成为劳动力市场發展和城镇化發展的阻碍因素。

通过流动人口逐步更加平等地进入所在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帮助其在城市中长期居留和稳定居留,推动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和社会融合,并因此帮助迁移流动人口完成其城市化,成为城市新兴中产阶级的组成部分,并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發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提升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包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乃至城镇居民养老、医疗保险也应该尽可能地逐步剥离与户籍身份的关联,过渡到以就业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安排。逐步将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相脱离,不仅有利于户籍改革,也有利于社会保障体制本身的發展。推动流动人口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帮助流动人口长期安排其老年生活和医疗福利,并在短期中有利于社会保险基金的内在平衡。而由于将社会保障的福利供给压力和户籍身份逐步剥离开来,也能够为户籍制度的逐步改革扩展更大的执行空间。

上级为下级间的社保支付提供财政补偿

第二,打破地区分割,探索和推动不同地区社会保障计划的有效衔接转移。

地区分割的公共财政体制,带来不同地区社会保障基金账户的相对独立和相互分离。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项目的缴费率、缴费期限和支付水平存在差别,为跨地区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中实现衔接转移带来困难。同时,目前跨地区的社会保障转移往往只是转移保险人的个人账户,而保险人的统筹基金部分难以转移,这不仅对保险对象而言,是保险利益的损失,对于接受保险转移的地区也缺乏动机来接续其社会保险积累。

社会保障的跨地区、跨部门的衔接需要探索制度的创新,这种衔接需要跨地区、跨城市的政府和社会保障管理部门通过相互协议协调各自利益、规范衔接的机制。

一个可供选择的过渡性方案是,在社会保险衔接转移的过程中,上级政府可以为下级政府间的社会保障转付对接提供财政补偿,例如当發生人口流动使社会保障账户从A地转移到B地,A地社会保障统筹部分的保障损失可以由上级政府的社会保障基金提供补偿。各地政府为城乡之间社会保障计划的衔接提供财政支持,省级社会保障财政支持地市之间的社会保障对接,而国家为省和省之间的社会保障对接提供政策支持框架和财政补偿。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衔接的壁垒就能够逐步被打破。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别也将随着社会活性化的进一步提高和分地区经济的發展,而逐步更加均衡,将会进一步支持跨地区社会保障的有效衔接。

nlc202309031718

在此过程中,在一些人口迁移流动相对比较集中的城市之间、区域省际之间,例如东部沿海的长三角地区、广东地区,则可以率先开展区域性的社会保险基金衔接转移探索,通过不同地区间的保障计划衔接协议,不断实现区域内社会保险体制衔接,并为更大范围内的社会保险统筹和整合创造条件。

社会保障和土地流转的整体联动

第三,打破城乡分割,适应人口流动性不断提升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和城乡一体化水平。

在人口迁移流动的过程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失去土地进入当地城镇,以及农村人口离土不离乡地进入城镇。这些人口的城镇从业身份和农村社会保障的体制安排构成了不匹配的现象。其实不仅是社会保障,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城乡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的体制都存在两张皮难以结合的现象。例如在城郊结合部地区,城镇人口、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口相互混杂,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和城镇的社会保障体制交织在一起,带来城乡管理的困难,也带来地方社会的分化。

因此适应农村人口进入城镇,需要包括社会保障体制在内的城乡管理体制相应调整、整合。通过不断提高某地区的统筹层次,逐步整合农村社会保障、小城镇社会保障和城镇社会保障,提供更加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安排,并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实现城镇化提供支持。

在制度創新上,要总结和完善在城市化过程中“以土地换保障”的机制,为农村居民从农村向城市的“惊险的跳跃”中提供制度上的支持。在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的过程中,对失地的农民,政府充分补偿其土地权益的损失,为他们补充相关的社会保障计划,还应该积极地为其提供就业的服务和發展的培训,使其合理分享土地利益增值的利益。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探索推动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使用权和社会保障的对接交换,推动跨地区、跨区域的土地使用权的市场流转,实现更加集聚化的城市發展,也在区域之间实现更有效率的土地利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区域社会保障体系的统筹。

这样的区域范围内社会保障和土地流转的整体联动,不仅能够为更具流动性的市场体系提供制度支持,也使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都具有激励来促进区域合作。例如流入地的城市可以获得流出地城市的“土地指标”,并相应缓解其城市發展过程中的建设用地紧张,同时流入地城市为区域社会保障体系也理应做出更大贡献,并为促进区域社会保障统筹结算發挥引导作用。

总之,分户籍、分地区、分城乡的碎片化的社会保障体制安排和人口的流动性的日益增强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不仅阻碍人口流动性和城镇化的推进,也加剧了社会分化和社会不平等。这种矛盾提示在未来社会保障体制建设过程中,需要打破不同社会保障计划的藩篱,在不同社会保障问构筑通道。更主要的改革目标在于建立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乃至国家整体性的社会保障计划,使不同社会保障项目能够成为有机衔接的整体。需要迫切推动建立这样的社会保障整体体制,才能更好地适应日益增强的人口迁移流动和城镇化的發展。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篇7

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对于农村贫困人口来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而且该制度下的救助衡量标准是随着当地生活水平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的,政府进而可以更科学地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1.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

在陕甘宁边区,针对农村生产能力低下,人们的生活没有保障,村民就自己团结起来,集股进行医疗互助,共同抵御伤病对家庭的冲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在这个雏形下进行系统的完善而建立的。在政府组织下,农民自愿参与,个人、集体、政府多方集资。将政府纳入到筹资体系中,从而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1.3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发展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在中国自主探索适宜中国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有重要的意义,新农保以保障农村居民老年时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农村居民在老农保的基础上增加了养老金,而这一部分全部由政府负责支付,这一新举措减轻了农村居民的养老负担。

1.4 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除了进行基本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外,国家还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中央加大了对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建设,特别支持边远地区的卫生室建设,将建设目标进行具体的量化,政府着力培训乡镇医护人员,在软件条件上狠下功夫。在这种大力扶持之下,农村的公共卫生事业正在加快脚步发展,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缓解。

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较窄,保障程度不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群体迅速扩大,但针对失地农民群体的保障仍处于初级阶段。一些农民对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所知甚少,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参与程度。

2.2 资金支持不足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难点所在。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个人、集体、政府三方筹资的机制,但是真正在实施的过程中,个人的筹资比例还是非常高,社会保险在一些地方形同个人储蓄。

2.3 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管理分散和法制缺位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是城乡分割开来的,多头管理,存在着城乡衔接问题,而且具体到各个部门来说,许多机构都涉及到了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管理分散尤为显著。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透明度较低[1]。

3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未来建设方向

面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不高的问题,政府应统筹城乡的社保制度,将农村与城市的部分保障机制并轨,着力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保障不足的问题。另外,国家应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中央应明确自身在农村社会保障中重要的保障责任,制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财政预算[2]。

面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管理分散、法制缺位的情况,国家应逐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简化负责机构和办理手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整理服务资源,实现保障电子化、网络化,扩大农村居民的参与率。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制建设,将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大的法制体系中,实现办理的公开化、透明化。

摘要:社会保障事关国计民生,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农村社会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关键的一环,建立健全适宜我国发展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农村发展全局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方向,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迎生.市场转型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展与偏差[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84-90.

社会保障建设管理 篇8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

《2013年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末, 全国共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3291个,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配备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2.5万人。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与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专项执法活动。全年共主动检查用人单位202万户次, 涉及劳动者0.9亿人次, 对235.7万户次用人单位进行了书面审查, 涉及劳动者1亿人次, 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41.9万件, 较上年上升1.7%。其中, 调查处理举报投诉案件32.9万件, 较上年上升4.1%。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责令用人单位与511.7万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 责令用人单位为471.2万人次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268.5亿元, 督促5.9万户用人单位办理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 督促9.4万户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34.8亿元, 依法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3543户。

如此巨量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任务, 涉及到的档案管理任务也是十分巨大的, 如何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档案管理问题?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 唯有加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信息化建设, 才能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档案管理从繁琐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 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来处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档案, 让档案发挥应有的作用, 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档案横向和纵向检索, 不断提高办案质量, 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工作健康发展。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以执法重心下移为重点, 积极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由被动向主动、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1 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档案管理信息化、“两网化”建设提高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建设幸福德州的高度, 作为“十二五”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科学规划和建设, 明确工作责任, 精心组织实施。

2 加强监察执法人员队伍建设

依托行政区划和人力资源和神会保障基层服务平台, 进一步完善网格体系建设, 在全市范围内科学划分网格。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机构配备专职监察员, 每个级管理网格配备不少于2人的兼职监察员。落实网格人员监管职责, 按照“四定” (定人员、定区域、定职责、定任务) 原则, 落实监察协管员的监管责任。

3 进一步提高制度化与信息化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和神会保障监察协管员管理、用人单位信息采集、网格巡查等制度, 为两网化建设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打好基础。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做到1、统一受理全市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2、实施网络化监察工作;3、跟踪监控全市监察案件;4、建设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并实施分类监管;5、统计分析全市劳动保障情况并进行预警预测等工作;6、宣传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

4 要进一步强化工作要求, 提出创建目标

并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中心工作, 制定创建计划, 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推进创建工作。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举报投诉信息统一受理、集中分配, 避免重复监察;对全市监察案件和协管监督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全程管理;遇有突发事件时, 通过GPS、GIS系统和摄像监控系统, 实时指挥, 提高快速处置能力;根据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记录实施分类监管, 重点监控有严重违法行为或有多次违法记录的用人单位。

5 健全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为及时、快速、妥善处置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权益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 要制定并不断完善和健全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确保突发事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处置, 处置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通过完善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积极作好维稳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工作要坚持推行了24接受举报, 365天全天候监察, 通过12333咨询投诉平台实现24小时接受举报;对欠薪突发事件,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对查处情况第一时间反馈。

6 加强主动监管, 做好预防、预警、预测, 做好分类监管工作

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工作需要继续不断创新监管体制, 进一步完善网络化监察, 加快信息化平台和监督管理平台建设步伐, 全面推进分类监管, 优化预警预测机制, 不断加强动态监管和主动预防力度, 真正将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维权工作落到实处。

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思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信息化与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缺一不可, 二者不可分割, 互为补充, 互相促进, 通过监察信息化建设促进档案管理, 通过档案管理信息化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要统一受理全市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实施网络化监察工作;做好跟踪监控全市监察案件;建设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并实施分类监管;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对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情况并进行预警预测等工作;做好宣传工作, 进一步强化工作要求, 提出创建目标, 并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中心工作, 制定创建计划, 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推进创建工作。

二是实施网络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 为网络化监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信息化, 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 实现举报投诉信息统一受理、集中分配, 避免重复监察;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案件和协管监督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全程管理;遇有突发事件时, 通过GPS、GIS系统和摄像监控系统, 实时指挥, 提高快速处置能力;根据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记录实施分类监管, 重点监控有严重违法行为或有多次违法记录的用人单位。

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篇9

社会保障信息化是指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在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应用。新的形势赋予社会保障系统工作新的使命, 提出了新的要求, 抓好新形势下的社会保障信息化工作, 是我们面临的紧迫形势, 因为社会保障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技术支撑。建设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技术支持系统, 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对于改善服务手段、增加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决策水平, 加速社会保障管理科学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关于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分析

在中国的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其目标是能够对社会保障的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建设城市资源的数据中心和计算机网络作为首要任务, 从而循序渐进地实现我国社会保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一体化进程。社会保障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和要求, 对该系统的升级和维护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险状况以及国家对于这方面的政策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这一处境严重影响了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进程。在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中, 对保险业务的要求也越来越明显, 对于社会保险的趋势是“五保合一”, 对于其系统的目标也是如此, 在规范保险市场、推进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为信息化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从而为推进我国社会保险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在国际社会保险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从数据的建立到信息共享然后通过网络扫描处理数据统计问题, 从而达到数据的自动收集, 然后对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和处理为宏观决策提供一个有效的依据。充分避免因为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独立, 而无法实现各种数据之间的共享矛盾。同时我们还要设立一个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宏观规划部门, 从而保证该系统能够提供一个宏观决策支撑;向下业务延伸到各个社区和街道;在横向业务上处理好于税务、银行以及工资发放等等的信息互通的网络化环境;在将来的业务中还要进行分析于社会各个领域的交流与联动层面上来。

三、关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状况的研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进程已经开始实施。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不断地进行改革, 尤其是在我国进入90年代以后开始实施社会统筹和个人互相配合的制度以后, 社会保险业务量越来越多, 根据这一情况很多地区已经建立计算机的信息管理系统。在网络普及的时代, 大部分城市和地区已经实现了全市的网络覆盖, 运用计算机进行社会保险前台业务工作的处理已经非常普及, 即便如此, 在整体的社会保障信息化状况相对于其他先进国家还是比较落后的。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对于社会保障信息化管理的系统还不够完善, 系统的操作不够规范, 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险行业的发展需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对于现前的信息构成和信息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假设需求。二, 对于我国社会保障的宏观需求还不够明确, 其业务的程序相对错乱, 没有实现相对的稳定。三, 对于信息化系统的资金投入严重缺乏, 没有达到相应的硬件设备标准, 系统运行的经济支撑不充分。四, 各个地区的信息化系统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 信息化系统规模和信息化水平的差距较为明显以及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五, 当前从事社会保障信息化处理工作的人员多数是没有经过专业化培养的人员, 具有专业化的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人才少之又少, 社会保障的化建设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六、在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没有进行职能上的统一整合, 各种险种之间没有进行合理关联, 严重浪费人力资源。上述的各种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发展。

四、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的分析和建议

4.1不断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制度的规范建设

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信息化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是对我国的社会保障系统的高效、长久以及安全性能得到保障的必要因素。

我国的信息化社会保障系统要想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 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第一, 我们对社会保障信息化系统的规划上要从长远方面进行考虑, 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 为制定合理的计划提供数据支持。第二, 在信息化系统的软硬件要求上, 我们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给信息化系统提供一个最优质的软件条件, 同时按照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硬件配置。第三, 对信息还系统的经费要进行专项规划和使用, 是资金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实现其最大的使用效益。第四, 不断加强信息化系统的技术人才的培训力度, 努力培养出一支能够将信息化系统做好做强的专业化队伍。

4.2不断扩展信息化建设的网络进程

信息网络化是目前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发展方向, 网络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伴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各个地区的社会保障政策的区域差距也越来越小,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在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下, 要不断运用各区域的局域网优势, 不断完善信息网的构建, 将信息工作进行数字化处理,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站, 借助其网页的各种优势, 对保险制度以及保险政策进行宣传和推广。同时根据相关需要研发实用的软件对各部门业务进行监控以实现社会保障系统的监督和稽查的功能。

4.3严格规范该业务的操作流程

在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过程中, 我们要运用合理的方法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优化配置, 只有在规范的流程下才能够对系统进行科学严谨、合理高效地管理。同时还要对具体的办事程序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约束, 使各个环节之间相互约束、共同促进。

4.4不断提升资源信息库的质量

为了更好的完善数据库的准确性, 我们要对当前数据库的质量进行综合整治, 动用全部参保的员工和单位对业务库的数据进行综合整理, 同时不断强化数据的标准化管理, 以达到行业的相关标准, 从而实现信息的升级联网。再次我们还要不断强化数据的安全性, 在各个层面上通过各种方法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并为数据安全制定一系列应急措施。

4.5加强对社会保障卡进行管理

所谓社会保障卡是由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统一向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发放的, 用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IC卡。目前为止还不完善, 相关实施条例和业务步骤还需要不断的完善。社会保障卡的普及性是否广泛、大家是否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以及持卡人员是否了解IC卡的相关功能是检验IC卡使用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五、结束语

总之, 现阶段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还十分明显, 只有围绕社会保险费全额征缴、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 统一规划, 统一标准, 分步实施, 分级管理, 网络互联, 信息共享,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一体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胡志红.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工会论坛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9 (04)

[2]唐玲, 胡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中国经贸导刊, 2010 (17)

[3]赵楠.中国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探析.企业导报, 2010 (05)

[4]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未来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 (05)

[5]于巧英.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探讨.商场现代化, 2010 (32)

论甘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篇10

关键词:甘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 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

1.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历史上甘肃省和全国一样, 农民的养老一方面主要是靠家庭赡养方式, 即依靠子女、孙子孙女的照顾, 另一方面主要是靠土地收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两种养老方式的实现越来越困难。首先, 家庭保障形式随着家庭规模、结构的变迁与人口的流动化和老龄化而难以实现。其次, 随着人口的增加,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持续扩展, 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加上农业生产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土地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 想依靠土地收入养老风险更大。

1992年, 民政部颁布实施《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1993年以来, 甘肃省先后在敦煌市和西固区等部分县 (市) 开展了试点工作。从1995年开始, 先在河西、兰州等率先“奔小康”的县 (市、区) 展开。到1997年, 在26个县和半数以上乡镇企业推开。但是, 1998年由于政府机构改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门移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后无具体方案出台,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部门处于等待观望状态,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停滞, 之后几年投保人数下降, 退保人数增多, 至今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2 农村合作医疗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医疗保障是通过农村合作医疗的方式实现的,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铺开, 家庭成为农村的基本生产单位, 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依托, 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迅速消失, 大部分农民只能靠自费医疗。因为收入水平低, 农民有病看不起,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严重。许多农民处于“小病靠拖, 大病等死”的境地。

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国家于2002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5月, 甘肃省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首批试点包括张掖市山丹县等5个县区。中央财政补助10元, 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10元, 农民个人出资10元, 共同建立了合作医疗基金。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甘肃全省所有农村人口, 参合人数近1800万人, 占全省农业人口的90%。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对于建立农村居民初级医疗卫生保健制度,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的重心在城市, 对于农村的社会保障不够重视。甘肃省农村的低保水平远远低于城市的低保水平 (见表1) , 近三年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均不到城市的10%, 每月几元的补助对于那些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孤老残幼、收入水平位于当地贫困线以下的居民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一些偏远山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面和贫困程度很大。这些贫困人口的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救助。但是主要由于资金缺乏, 农村低保发展缓慢, 很多地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钱定人”的现象, 覆盖面小且标准很低。

数据来源:甘肃统计年鉴2004年、2005年、2006年。

另外, 农村低保制度缺乏有效的政策依据。直到2006年, 在过去实施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助和开展农村低保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甘肃省政府和省民政厅才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行办法》, 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

2 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层次低

甘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窄, 层次低, 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全省2500多万人, 农村人口为2046.94万人, 占总人口的81.9%, 其中有500多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 占农村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能够享有农村民政保障的只有“三无”农民、五保户和定期救济抚恤的一些贫困人口, 尚有很多贫困农民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的人群中, 大多是村干部、种养业大户、义务兵、民办教师等所谓的农村“富人”阶层, 而纯农户参加的人数较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由于有政府较大比例的补贴, 农民只缴纳少部分保险费, 参保面相对大些, 但是由于保障标准低, 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2.2 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缺乏资金支持。资金筹集困难, 这是甘肃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难点。主要原因:

政府财政困难, 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甘肃近几年的财政支出远远高于财政收入, 财政赤字逐年增加, 2005年竟然达到174.78亿元 (见表2) 。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年年亏空, 毫无余力再给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资金支持。

数据来源:甘肃统计年鉴2006年。

集体经济薄弱,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难以发挥有效作用。近年来, 乡镇企业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及管理水平等约束, 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导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进一步下降, 从而减少农民非农收入。

农民收入水平低, 相当部分的农民目前尚不具备投保的收入水平。2005年甘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980元, 全国为3255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9.17%, 增长率比全国低3.9个百分点。农业基础薄弱, 自然条件恶劣;非农产业发展缓慢, 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难度增加;农民整体素质低, 限制了劳动力转移速度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农民收入一直处于低速增长阶段。

2.3 社会保障宣传教育工作滞后

农民社会保障意识淡薄, 对社会保障缺乏了解, 参与不积极。农民长期以来受封建文化的影响, 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应该由家庭来负责, 家庭保障在农民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是农民最传统的养老思想, 儿子是农民家庭保障的根本保证, 对现代的社会保障形式则不容易接受。这种思想不但使计划生育工作受阻而且制约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即使是经济情况比较好的地方, 农民投保意识也是很差, 他们更热衷于盖住房、装点门面, 甘肃省农户一直保持较高的建房热情, 2005年上半年全省农户住宅投资达10.35亿元, 占农户总投资的44.57%。

要想使农民打破传统, 树立起现代社会保障的意识,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使农民更新观念。然而, 各级领导对宣传教育工作重视不够, 有些地方的农民虽然了解到社会保障这一新鲜事物, 但由于认识不够, 对社会保障存在猜疑的心理, 而有些偏远山区的农民则根本不知社会保障是何物。

2.4 社会保障处于探索阶段, 管理分散

甘肃省的农村社会保障处于探索阶段, 对于制度的规范只是进行了短期尝试, 存在阶段性、局部性的特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由民政部门管理, 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以后移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制定及组织实施都是由省卫生厅综合管理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则继续由民政厅管理。由于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存在着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 使各种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力量难以形成合力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规章制度不健全, 难以保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保障尚未立法, 更没形成法律体系, 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 无章可循, 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约束, 资金使用存在较大风险;基金运营不合理, 保值增值困难。

3 构建甘肃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3.1 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职能

社会保障发挥着社会的“稳定器”、“安全网”和改革的“缓冲器”的功能, 这就决定了社会保障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政府是社会保障产品的供给主体之一。社会保障产品的性质决定了只能由政府提供才能实现配给的公平和福利的最优, 因此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职能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充分发挥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职能。甘肃省属于欠发达地区, 农民收入水平低, 政府财政困难, 只有中央政府给予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才能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保证。近几年来国家财政状况较好, 已经具备这种能力。其次, 甘肃地方政府应加大筹资力度, 积极探索多渠道的筹资方式。

3.2 以政府出资为基础, 积极探索多渠道的筹资方式

资金筹集困难是甘肃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难点, 因此, 加大农保资金的筹集力度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以政府出资为基础。即使政府财政困难, 也应挤出资金来扶持“农保”的建立, 以履行政府的基本职责, 实现全体公民的社会公平。各级政府应该克服困难, 多方筹资, 尽力扶持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其次, 政府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筹集“农保”经费, 如通过发行福利彩票、接收社会捐赠等。最后, 针对农户缴费难的问题, 可以采取“实物换保障”的办法, 根据不同对象, 以特定方式将其拥有的农产品、土地和股权等实物转换为保障费:年轻农民实行“产品换保障”;农村独生子女户或纯女户实行“计划生育换保障”;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农保”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 加快“农保”建设步伐。

3.3 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

为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 应将需要救助的所有农民都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 但是由于甘肃农村经济落后、政府财政吃紧、社会保障给付的刚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决定了甘肃农村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的社会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因此在制度建立初期应以“低水平、广覆盖”为原则, 尽可能的覆盖到所有的农民, 尤其是贫困农民。另外, 影响农村社会保障的因素例如物价指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等是不断变化的, 保障标准应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4 适当发展农业保险, 将土地保障、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结合起来

虽然很多论证认为“土地保障”难以为农民提供基本甚至最低保障, 但土地至少在目前仍然能为农民提供部分经济保障。由于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 甘肃省农业自然灾害爆发频繁, 如何解决农业灾害损失的补偿问题是关键。可以探索通过适当发展农业保险的途径来解决农业灾害损失的补偿问题。农业保险一方面具有商业保险的特性, 另一面又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通过农业保险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通过国家对农业保险的补贴, 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 把对农业保险的补贴作为对农民和落后地区进行转移支付的重要渠道;通过发展农业保险降低土地生产风险, 增强土地保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家庭保障具有亲情慰藉和精神满足的功能, 弥补了其他保障项目主要通过资金和服务进行的局限。受经济状况、思想、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 在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 家庭保障仍占有重要地位。社会保障是所有保障形式发展的终极目标, 社会保障取代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是必然趋势, 这个过程是渐进式的, 现阶段只有将土地保障、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周瑞明.社会保障的新理念与中国农民扶持性社会保障体制[J].经济学家, 2006, (5) .

[2]在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现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薛金山, 2006, (4) 12.

[3]杨翠迎, 黄祖辉.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于城乡统筹考虑的一个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7-1.

[4]孙德才, 秦臻.甘肃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财会研究, , 2004, (8) .

社会保障建设管理 篇11

关键词:社会保障;和谐矿区

当前,为迎战金融海啸的冲击,中国政府重拳频出,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思路,并着重强调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就业与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自然责无旁贷,频频出招,使尽解数努力落实中央的战略意图。

社会保障是国家以法律、规章确立对遭遇到患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的、物质的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生活需要的社会经济福利制度,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四项内容。而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重要内容之一,是指当劳动者因丧失劳动能力或因失业而中断劳动,失去收入来源时,使其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

社会保障是一个社会和谐与文明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解决广大人民的后顾之忧、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古人所向往的“幼有所养、壮有所用,老有所终”的大同世界的切实保障,对于全面推进广为覆盖的城乡社会保障,推进建设使全体国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都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可见,在经济形式日益恶化、就业形式不容乐观、CPI指数攀升、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今天,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不断完善尤其显得迫切重要。

过去的30年里,可以这么说,没有社保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传统的国营企业今天就不可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就不可能建立。但是,现在形式发生转折,对社保制度提出了重大挑战,这就是如何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多年来,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始终很小,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尤其从2008年以来,汇率变动、次贷危机和世界经济滑坡等因素已导致将近7万个中小企业破产和2000多万人失业,内需不足导致的经济增长方式脆弱性已暴露无疑。导致消费率下降和内需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居民消费心有余悸,未来预期不明确。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稳定收支预期的一个重要措施,是促进消费需求和提高消费率的重要条件。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越大,制度越完备,功能越完善,居民未来预期中的不确定性就越低,就越能起到降低居民对未来风险的预期和促进消费的作用。因此,社会保障必须变“为社会稳定服务”为“为社会和谐服务”。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已构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社保体系已不仅仅是社会稳定器,而且应该成为民生之源、和谐之本、发展之要。

邢台矿作为一个建矿40多年的老矿,在当今国际、国内经济形式日益恶化的今天,前景更是不容乐观,一方面煤炭储量一天天减少、原材料上升,煤价降低等等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在职职工5400多人、退休职工2300余人,整个金牛能源集团的老弱病残都留于此、工伤职工及其遗属四百多人生活困难、更有好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待业在家等等,所有这一切不利条件积聚到一起,为邢台矿这一几十年的老矿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与考验。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邢台矿党委积极承诺在金融海啸不断蔓延的2009年,首先保证一名职工也不会下岗失业,并保证职工收入不能下降,保增长、保需求,千方百计把生产经营搞上去,用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来提高职工的生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第一要求:其次大力拓展“一矿三井、扩大就业”,促进和谐矿区建设,扩建电厂、洗煤厂、加快西风井开发、以及工人村新房建设等等一系列措施,让广大职工工作上干得有劲、生活上过得舒心。

我作为邢台矿劳人科的一员,主管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作,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009年,也和全矿职工一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当前轰轰烈烈的“1523”战役中去。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中之重,关系着全矿5400多名职工的切身利益,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是计算职工养老金的重要依据,必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地做好个人帐户工作,不能有一点疏漏,做到养老保险基础信息及个人帐户百分之百的正确,要经得起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严峻考验。光是审查、核实省养老保险数据库一项,我们就进行了三次,一个一个档案地核对,每一个职工的参保基础信息、历年的缴保基数、月数在本人社保档案中的记载要与其在省数据库的信息、数据严格保持一致。另外还做了临时工接续工龄、中断缴费职工补缴保费,退休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剩余额计算等等工作,为维护我矿和谐与稳定打下了结实的基础。此外,我们还做到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积极主动的为退休职工服好务,五年来为退休职工养老金年年调待,按照调待的条件一一落实,做到了既不多涨1角钱,也不少涨1角钱,真正做到了百分之百的正确,还定期去困难退休职工家里互访。碰到不明白政策、总认为自己吃亏的职工,我们总是耐下心来,为职工讲清现在的国家养老金政策与以前养老金政策的不同之处,直至职工满意。曾经有多少次在我们的耐心讲解下,化解了职工坚持上访的信访危机,为构建邢台矿的和谐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医疗、失业、工伤保险方面我们也是积极主动地为患病、工伤职工联系合适的医院,待职工和蔼可亲,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总是千方百计地为职工服好务,并赢得了职工的一致好评。不仅如此,我们还与各上级主管部门协商,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为我矿节约成本、创造经济效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光是2009年一月份医疗、失业就为矿节余资金32.5万元,前两年节省各种保费300多万元,从省结算回资金500多万元,仅2008年由于及时办理了退休职工手续,把退休职工开支纳入省统筹一项,就为矿节省开支200多万元,这一切都有力地维护了我矿的利益,为我矿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矿区打下了结实的物质基础。

社会保障建设管理 篇12

一、社会保险费改税的重要意义

社会保险税是按薪金和工资所得对企业课征的一种税, 它是随着社会保险制度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得课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征税额的多少不仅与居民的收入水平密切关联, 收支情况还直接关系到政府财政预算的收支平衡。因此, 社会保险费改税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

对于社会保险“费改税”, 我国经济学界、法学界已有不少学者提出运用征税方法取代现行的社会保险费, 用社会保险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分析, 甚至还有很多具体方案, 政府决策部门也做过很多调研论证, 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和实证分析。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方式无论是费也好, 税也好, 都具有收入再分配和筹集社保资金的双重作用, 必须有统一的制度和执法的刚性。它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实际上已具有“税”的性质。社会保险费是政府为行使社会管理职能, 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征收的费用, 具有规范和稳定的收费来源渠道, 从学理上看, 符合费改税的条件。运用税收手段, 预提一部分资金, 以备用于劳动者退休后或失业期间的生活来源, 保障生活需求, 因此其更具有“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特点, 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对社会总产品分配进行必要扣除的原理。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 社会保险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 社会保险的责任主体是政府, 将社会保险统筹部分实行“费改税”, 符合我国税收的财政原则、经济原则和社会原则, 将有力地成为政府在宏观领域调控国民收入分配, 转移支付、实现社会公平, 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实践过程中, 民众也经历了由不认识到逐步认识的过程。初期曾被许多人视为新的负担, 持抵触态度。现在则不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社会成员的风险意识在普遍增强, 社会保障问题与每一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 缴与不缴直接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 必然引起绝大多数人对社会保险的关注, 以求用必要的付出换取将来的利益。由于社会保险资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 国家、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必然高度关注。要缴得顺心, 管得放心、用得舒心, 就需要更高层次地予以规范征收、管理和监督, 以税代替目前以费的形式筹集社会保险资金, 已是人心所向。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主要环节。党的十五大又强调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党的十六大提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党的十七大要求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提高统筹层次, 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社会保险费改税是深化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国务院已将税费改革列为本届政府的施政目标之一, 意在将政府为支持某些重要事业发展而设立的具有税收性质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费改为税收。同时, 实行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费改税, 让社会保险税成为公共财政体系下的主体税种, 可以促进加速实现社会保险全国统筹, 让政府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使社会保险资金来源有法律保障, 使全国人民能够享受到比较公平的社会保险待遇, 使社会保险成为公共财政下老百姓享受到的国家最大的福祉。

必须看到费改税并不增加企业和个人的现有负担, 而是由收费向收税的制度转变。关注民生, 强调以人为本, 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实践, 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框架已经形成, 基本建立了涵盖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5个具体的项目, 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提高了政府、企业单位和职工个人承受能力, 为社会保险费改税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二、社会保险费改税的作用

(一) 实行费改税, 更能充分体现社会保险制度的本质, 化解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中面临的一系列障碍

社会保险不同于其他收费。社会保险税具有的偿还性并不是对称的。通常市场经济国家, 中央政府不收费, 而以税收为其主要收入来源, 收费主要是地方政府。而社会保险是社会稳定、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 是政府出于公共财政职能需要承担的必要责任。因此, 以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和实施作为显著特征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需要开征社会保险税。一经上升到“税”的层面, 就受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与征收有关的征收主体、征收政策等方面问题就将全面得到统一和规范。

(二) 实行费改税, 有利于规范收入来源渠道, 化解财政风险

开征社会保险税, 可以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促进规范、稳定的社保资金收入来源渠道和灵活的资金调剂机制形成, 从而有利于解除国民的后顾之忧, 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社会的安定。当前普遍存在的滥用和挪用社会保险资金的, 若不进行改革必将失信于广大国民, 造成不平等、不公正。而以税收形式筹集社会保险基金, 便于建立收支两条线式规范的预算管理, 增加专款专用的透明度, 从而赢得纳税人的广泛支持, 也有利于广大国民的监督。

(三) 实行费改税, 可以使社会保障制度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 加大筹集资金力度

社会保险税比社会保险费具有更强的强制性和统一性, “税”的立法层次明显高于“费”, 在执行过程中刚性强。实行社会保险税可以大大提高社保资金的征收力度和统筹层次, 有利于不同地区间企业的公平竞争, 也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 从而为社会保险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四) 实行费改税既可降低社保基金的征收成本, 又能大大提高社保资金的筹资效率

由于将税务机关征收社保基金的征收主体地位明确下来, 有利于提高社保基金的征缴率。计税依据 (缴费基数) 更加准确。税务机关具有税收征管的基础设施、管理规范、征收经验等诸方面的优势, 还有着较为完善和征管手段、方式、方法, 便于规模化、集约化管理, 而这些软硬件资料与征收社会保险税的共享, 更有利于社保资金的筹集和量的增长。例如, 社会保险税税基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基互补, 纳税人为了少缴社会保险税有可能少报职工人数, 为了少缴企业所得税又必须多报职工人数以扩大扣除额, 如果利用社会保险税与企业所得税的钳制性, 把二者综合起来进行稽核监控, 必然会取得良好效果, 从而为社会的稳定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

三、国外征收社会保险税的经验与借鉴

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方式筹措社会保险资金。社会保障税主要是对薪金和工资所得课征, 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得课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税征收的税金, 直接构成政府的财政收入, 成为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包括美国、英国、荷兰、瑞典、挪威、俄罗斯等。

实行征收社会保障税的国家, 主张政府为公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美国罗斯福总统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就提出, 采取最基本保障由政府负担, 鼓励私人机构为公民提供多种形式补充保障的方式。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给予适当照顾, 有效降低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责任风险和财政负担。美国社会保障税率的综合水平约在20%左右。

实行社会保障税制的国家, 通常保险项目及其税率设置较为简单、明了, 税款缴纳和保险金支付都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 分工明确, 管理集中。美国的社会保险项目包括老年退休、残疾、医疗、失业等, 税率全国统一, 各项保险分别由社会保障署、劳工部、铁路退休委等部门管理, 国内收入局负责税款征收, 财政部管理资金并按计划拨付款项, 达到了管钱与管事分开、行政管理与执行机构分设, 各部门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目的。

实行征收社会保障税的国家, 社会保障税收入直接构成政府财政收入, 成为政府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保障收支平衡状况直接影响政府财政的综合平衡。因此, 严格组织和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及其运营是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经常性的工作。在这种模式下, 财政直接参与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和管理具有极强的预算约束。

实行征收社会保障税的国家, 体现出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和适应性。社会保障税模式不论收入高低, 不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只要参加社会保障的企业和个人都必须按统一的税率缴纳社会保障税, 否则将不能享受均等的社会保障待遇。政府利用集中的部分社会保障税款, 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社会保障基金的余缺调剂, 平衡地区差距。同时, 实施社会保障税优势在于不需要更多的苛刻条件, 只要税率适度, 社会保障法规比较完善, 利用已有的税收征管机构和国家预算执行系统就能做到顺利实施。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社会保险税已成为税收的主要来源。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险税收入占到税收总收入的1/3, 仅次于个人所得税, 已成为其国家的第二大税种。征收社会保险税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许多国家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先后经历了由社会保险部门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待条件成熟时候改为征税的做法。这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尤其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借鉴。如以前英国的社会保障缴款由社会保障部门的代理机构负责征收, 但自1999年起, 为了更好地为国民提供服务和方便纳税, 英国政府调整部门职能将征收社会保险职能并入税务署。国家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缴款政策都由税务署制定。2000年8月, 俄罗斯将养老保险基金以外的3项社会保险费改为统一社会税, 其征收机关也由原来的社会保障部门改为税务部门。他们认为, 由税务机关征收可以有效降低征收成本, 有助于减少偷漏行为, 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征收资源, 有利于扩大实际覆盖面, 并使社会制度更加规范。这些国家征收社会保障税的成功运行模式, 无论是他们征税的依据, 还是征税的尺度和征收与管理的办法都为我国实行社会保险费改税提供了大量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四、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进, 目前的状况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社会保险资金以费形式筹集的弊端日益凸显, 已经到了迫切需要改革的程度。

(一) 存在问题

1、参保范围不一, 参保率较低。

从各地情况看, 有大量的单位和人员尚未参加社会保险, 同一地区、同一类型企业的参保险种仍不相同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统一和参保率低的现状, 不仅损害了应保未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制约了劳动力的正常合理流动, 而且也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 同时还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 只有对所有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实行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 才能充分体现宪法赋予劳动者在社会保险方面的平等权利, 从而适应多种经济形式长期并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2、缴费基数不一, 征收政策难以界定。

各地在实际操作中对企业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有的按“工资总额”, 有的按“参保职工缴费工资之和”。就是按“工资总额”征收的地方, 有的是按企业“上年的工资总额”, 有的是按企业“上月的工资总额”, 有的按“实发工资总额”, 有的按“应发工资总额”, 不尽统一。工资总额的概念, 随着经济发展, 住房货币化、通讯货币化、公车货币化、福利货币化等一系列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深入, 其形式和内容都在随时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统计上的“工资总额”概念边界逐渐变得越来越模糊, 致使在实际工作中难于把握和界定, 且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已不能适应目前征收工作的需要。

3、费率不统一, 负担不公平。

费率不统一是造成负担不均的主要原因。由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各地不一。从养老保险看, 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 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 (包括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 , 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但由于各地统筹层次不一, 地方政府在确定本地区的缴费比例上弹性过大, 造成全国各地费率相差悬殊。例如, 国家规定的综合费率为28% (统筹20%, 个人8%) , 厦门市政府规定综合费率为22% (其中统筹为14%) ;而广东省的中山市政府规定综合费率为18% (其中统筹为10%) , 辽宁则实行的是最高标准28%。就是在同一省区内, 有些地区的缴费比例也不统一,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有些地方从当前基金收支平衡角度出发, 时常调整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 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以上问题的出现, 归根结底还是以费的形式筹集社会保险资金缺乏法律支撑和体制保证。法律不健全、层级低, 使得社会保险费无法可依, 从而不能有效规范地调整各种法律主体关系;体制混乱、管理分散, 也使得有关部门不能科学行政, 从而无法建立高效协同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

(二) 原因分析

社会保险资金以费的形式筹集造成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低、跨地区转移难等问题, 既不规范, 也不公平。同时, 由于筹资能力弱, 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财政负担逐年加重的情况难以应对, 无法为解决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险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1、统筹层次低,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难以解决。

由于统筹层次低, 造成各地社保资金状况参差不齐, 苦乐不均。越是经济条件差的地区, 负担越重, 而且收不抵支;越是经济发达地区, 负担越轻, 而且还有大量节余, 形成恶性循环的态势, 并且有不断加剧的倾向。一方面, 各地之间不能做到总体平衡和以丰补欠, 国家每年还要拿出大量资金弥补缺口, 这种状况如不尽快得到解决, 势必将影响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另一方面, 统筹层次低是制约参保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 一些新兴经济热点区域不断涌现, 尤其是一些大企业大公司经常进行人员变动和轮换, 使我国劳务人员跨地区转移越来越频繁, 由于受各地社会保险政策的限制, 他们的参保关系很难转移接续, 一方面给征收缴费带来困难,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2、人口老龄化,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制度难以支撑。

根据国际社会惯例, 65岁以上人口占一国总人口的10%则被称为老龄社会或老年人口国家。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以我国为例, 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 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0.88亿人, 已经达到人口比例的7%。2005年底,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 占总人口的比例 (以下简称“比重”) 达11%;到2020年,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人, 比重将提高到16.0%;预计21世纪40年代后期, 我国将形成老龄人口高峰平台。届时,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4.3亿人, 比重将达到30%, 即每3人-4人中就有1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 我国老年赡养比也在逐年提高, 2000年, 我国老年赡养比为15.4%, 预测2010年和2020年将分别提高到17.4%和24.7%。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未富先老”和老龄社会的过早到来, 必将增加社会保险资金支出, 从而加重劳动人口的负担, 影响到社会代际关系的和谐。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课题报告预测, 到2020年, 我国养老金支出总额将达到28145亿元, 相当于2000年的13倍多。

3、财政负担重, 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难以维系。

几年来, 为保证社会保险基金按时足额发放, 尽管来自各级财政的当期补助日益增加, 尤其是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转移支付补助2000年338亿元, 2005年增加到545亿元, 2007年增加到894亿元, 2008年是1127亿元。但对于财政而言, 更大的压力在于规模庞大的个人账户空账和巨额的历史欠账。1997年以来, 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实个人账户, 无法割断统、账基金之间的联结, 锁定统筹基金的债务。一些地方为满足当期支付需要, 大量动用“中人”和“新人”积累的个人账户养老基金, 个人账户空账规模不断扩大, 全国各地合计空账已至少8000亿元。逐步做实个人账户, 弥补空账给各级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4、筹资能力弱, 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险制度资金难以保证。

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将大多数的农民排除在社会保险体系之外, 没有体现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 没有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及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阻碍, 造成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文化素质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要消除城乡差别, 纠正城乡失衡, 不仅要解决制度不公和失当的问题, 也要进行制度创新, 解决制度无力和失效问题, 只有公正而有效的制度才能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根本性的保障, 就目前来看, 最有可能解决的就是推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险制度。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资金问题, 由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现实生活压力较大, 暂时不可能实行统一的缴费政策, 广覆盖、低水平无疑是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险制度的必然选择, 也就是说农村社会保险的资金需求最终还是要由城镇来承担。那么, 当务之急则是要完善筹资机制、健全管理体制, 切实增强社会保险资金筹集的强制性、规范性和统一性, 在确保及时足额筹集社会保险资金的基础上, 通过城市反哺农村, 实现城乡一体、人人享有社会保险的良好局面。

上一篇:病案导学式教学法下一篇:基站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