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商业模式新机遇

2024-08-08

互联网商业模式新机遇(精选5篇)

互联网商业模式新机遇 篇1

伴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融合开始加速, 在互联网浪潮下, 传统行业重新找到了发展的新方向。互联网与传统银行业可以融合发展, 即形成新型的“互联网+银行”模式, 该模式的本质在于将互联网技术 (大数据处理、云计算) 融合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各环节,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将传统业务置于互联网环境中, 而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涉及面广的颠覆性创新, 是未来助推银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在“互联网+银行”的大背景下, 银行业应抓住机遇, 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避免空间和信息不对称的限制, 加强风险监控,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早日实现银行业的转型和升级。

一、“互联网+银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 大数据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 银行风险管理的数据源更加多样、获取的路径更加简便、数据准确度更有保障、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显得高效, 数据的维度、延展面和精细度更能带来完善的风险管理分析要求。早期的商业银行数据收集是以结构化数据为主 (客户交易信息、存款信息等) , 这些数据格式较为规范, 但受制于其数据量少、操作复杂等原因, 无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银行获取此类信息的成本极小, 数据收集的维度、广度和时点得到了扩展, 可对客户的交易信息和行为轨迹进行实时的监测, 相关数据可以即时传回后台, 通过专门的数据分析模型分析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 此时得到的结果因依靠庞大数据的支撑, 其质量和可信度大大增强。

(二) 云计算变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的构建

大数据可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观测数据的深度和广度的扩充, 有了足够多的数据还远远不够, 如何构建合理的风险评级模型, 对海量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是需要解决的另一关键, 而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数据变量的推演和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平台。云计算采用了一种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方式, 提供了更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 以低成本、灵活性和敏捷发布为主要特点。目前, 众多商业银行缺乏基本的适合银行客户的数据分析工具, 无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整合, 但借助云计算的共享性特点, 商业银行可直接在线租用阿里云、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公司的云计算服务平台, 通过将线上和线下数据进行整合、挖掘和模型构建, 将众多复杂的数据过滤转化为直观的变量信息。

(三)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重检并规整银行IT风险监管

目前, 国内银行间IT水平差距较为明显, 尤其是基层银行的IT风险管理较为落后。以中国银行为代表的部分上市银行进入IT领域较早, 在其中投入了众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IT整体框架 (银行核心系统、业务交易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 都有一定布局, 但其他中小银行的发展却因先天因素的不足, 如成本控制的需要, 导致IT技术多年来存在的功能单一、数据散乱、结构无序、交叠重合、缺漏空白的窘况更加凸显, IT风险监管与防控能力十分有限。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信息的收集、处理、模型构建、分析和结果展现变得快捷且一体化, 也使得IT系统的建立、运行和维护等工作更有保障。总之,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让IT风险监管透明化、效率化和灵活化。

(四) 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的再造和飞跃

依据互联网大数据技术, 商业银行可以对风险监管流程进行变革, 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有效。传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流程主要包括事前的客户识别和客户准入, 事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计量、风险预测和风险规避, 以及事后的风险让渡和风险转移、风险抵补和风险缓释、风险确认和损失管理等。由于银行风险监管涉及的流程较多, 其涉及的部门、人员和地点也较广, 各环节信息的不对称使得风险监管的效率低下。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 商业银行能对数据风险监管数据进行全面掌握, 并在必要时对数据在银行内外进行共享, 有助于强化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处置、管理后评价等重要节点, 打通风险管理的评价、预警和处理等流程, 合理匹配事前、事中、事后资源, 实现数据信息的自由交流。

二、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实差距

(一) 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思维的现实差距

在战略思维和资源配置方面,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未实现内部的数据化和信息化, 把风险管理简单的认为是机构的扩充、人员的吸纳、岗位的增加和层级的重复设置等人工模式, 但和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 风险管理数据的海量化、风险管理控制的自动化和风险管理结果的“卡片化”仍有较大的不足。此外, 当前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目标更多的着眼于短期利润的追求, 缺乏长远的不断调整的发展战略, 作为保障风险管理基本要素的风险资源配置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 风险资源配置落后。当前, 众多银行风险资源配置偏重于人员培训、绩效评价标准和内部组织结构管理等方面, 对信息技术系统 (IT) 和信息数据资源的管理不到位, 与理想中的“互联网+”所提倡的风险管理资源配置投入有一定差距。

(二) 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部数据信息的现实差距

一方面, 商业银行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存在目标多元化、功能单一化、数据口径差异化和数据汇总困难等问题, 内部数据信息未实现互联互通, 导致信息数据呈现不集中、分散化和不规范等问题, 数据处理过程中数据的有效性会“贬值”, 数据的价值难以被充分挖掘。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 数据库技术在对银行内部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方面扮演中重要角色, 国外银行很多借助数据仓库技术获取客户更多、更全面的信息, 细分不同客户群体, 有针对性的对客户需求进行判断, 但国内众多中小银行仍以规模效益为其经营模式, 难以跟上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浪潮。另一方面, 在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IT建设中, 信息系统的发展模式为业务驱动型, 银行把业务单元分为多个层次进行考核, 以最先满足业务单元的正常使用为主。

(三) 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外部数据信息的现实差距

在传统的数据分析中, 商业银行在进行市场分析、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方面会产生大量的结构化数据, 其中包括客户存取款信息、客户的交易信息和基本信用评级等。传统商业银行只能获取到客户在金融机构往来产生的数据信息, 对于工作单位、网上购物记录、兴趣爱好和个人情感等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无法获取。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商业银行本应将数据获取的重点置于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上, 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占众多比例的外部数据关注度较低, 对数据的采集、整合、储存和利用的进程开展不足, 在银行风险类型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背景下, 简单的结构化数据无法提供必须的信息量,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则很难得到提升, 管理效果也经常达不到预期导致后期的信用评价出现不必要的偏差。

三、互联网+银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变革路径

(一) 构建多平台信息采集平台, 升级客户征信数据库

征信是当前商业银行为防范信用风险, 针对个人和企业客户采取的信用基本情况的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和个人在金融活动中的交易信息等, 最后以信用等级的不同划分不同个体的信用, 信用等级越高, 则可以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和个人相比, 企业级的相关信用数据收集更加有限, 信用等级也更具波动性。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开放、共享的时代, 若商业银行能着眼于长远利益, 积极与第三方数据提供方合作, 构建双边或多边互助合作平台, 不仅可降低数据收集的成本, 也可以让风险管理的结果更具可信度。对于企业或个人的消费行为、生活习惯和交易记录等数据, 不同数据收集平台可以直接共享, 相同的数据可以合并, 不同的数据则可以融合和相互补充, 这种跨地区、跨平台和跨类型的数据收集形式可以全面提升征信数据库的准确度, 为日后银行风险管理提供基础。

(二) 建立内外部金融产品库, 加强相关产品的风险管控

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 商业银行受到来自传统互联网企业的威胁也愈加强烈, 商业银行要应对这些挑战, 自身必须做出改变,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不断开发满足时代背景和客户的金融产品。事实上, 目前众多银行也推出过新的金融产品, 但这些产品在风险管理方面却无法做到令人满意, 为了更好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 商业银行需要从内到外对金融产品进行“包装”, 建立银行内部统一的金融产品库和产品目录, 还要对市场上其他的众多相关金融产品进行比较分析, 着重了解这些产品的用户构成、客户满意度、收益率以及产品自身存在的风险大小等, 形成内外金融产品的对应联系, 探索建立合理的风险等级评定, 为日后新推出金融产品的准入、推广和实施等流程提供风险评估依据。

(三) 采集宏观与微观经济变量, 分析行业运行态势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象除面对企业、个人和金融产品外, 还有不同行业的宏观经济指标。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和自身特点决定了经济波动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有时远大于对企业和个人的影响, 而且行业对风险的影响往往是不可控的, 因此, 对于行业发展的预判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找到评估量化行业风险等级的方法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 商业银行能更加便捷的找到不同行业之间的数据间的关联性, 通过模型的演算和数据分析找出各数据变动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这些宏观经济变量包括:行业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劳动力供需、产业竞争力水平和行业经济政策等, 微观经济变量主要是企业的相关运营指标, 如产能、利润和投资额等;这些多样化的数据都可以通过大数据获得, 利用相关指标即可分析各行业的未来发展情况。

(四) 从内部构建主动型风险管理模式, 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 先进的信息技术 (IT) 系统是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条件, 也是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的重要方面。近年来, 很多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电商业务, 2012年6月28日, “善融商务”作为中国建设银行银行旗下首个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上线了, 同年7月, 交通银行天猫旗舰店正式运营, 目前, 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等, 也推出了自家的网上商城, 积极赶上“互联网+”的热潮, 电商平台建立的同时也应积极将信息技术系统的构建和风险识别、风险监管想结合, 积极培养熟知互联网金融和风险管理模式的创新式人才, 从基本的人才培养到信息系统建立再到风险管控, 商业银行应以更加主动的状态, 全面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首文, 代芊等.互联网+银行: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变革[J].财经科学, 2015 (7)

[2]钱峰.云计算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启示[J].上海金融, 2011 (4)

[3]张漫春, 邢科.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两次数据革命[J].武汉金融, 2015 (2) .

[4]周继述, 王雪松.大数据助推银行全面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 2013 (14) :69—70.

[5]高建峰, 张志荣.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优化[J].上海金融, 2014 (8) :103—104.

[6]魏国雄.大数据与银行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 2014 (15) .

“互联网+”为动漫带来新机遇 篇2

【关键词】互联网+;动漫;动漫产业;新媒体动漫

【作者单位】 宋磊,中国动漫集团。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鼓励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深刻影响乃至重构了许多传统产业的业态和生态,动漫产业也不例外。随着中国动漫步入媒体融合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动漫”为传统动漫产业带来诸多新机遇。

一、创作方式改变的机遇

互联网改变了动漫的创作方式。一是动漫生产从规模化向定制化方向发展。传统动漫是工业文明下规模化生产的文化产品,即动漫创作者做什么,受众就看什么;在互联网时代,这种生产变成受众看什么,动漫制作者就做什么,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作品开始不断涌现。二是动漫创作门槛大大降低。原先只有少数动画公司可以创作生产动画片,现在市场上已大量出现由草根大众、小微工作室等民间力量针对各种细分市场创作的小成本动画内容。

在利用创作方式改变发展机遇的个案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内原创漫画网站——有妖气,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创作平台,目前已聚集1.4万个草根漫画作者或团体,刊载网络漫画4万多部。有妖气根据用户阅读和喜好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将最具市场热度的漫画作品改编成动画,其中《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已经成为继《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之后第三个票房过亿的国产动画电影品牌。

“互联网+动漫”对动漫创作方式改变的主要意义在于,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UGC(用户生成内容)力量,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动漫创意素材,解决了企业无法持续创新的问题。同时,这种创作方式还能利用大数据,解决一般动漫企业未经市场调研就制作动漫的问题。

二、传播方式改变的机遇

互联网拓展了动漫的传播途径。一是互联网彻底打破动漫传统播出渠道稀缺的局面。无论是电视、电影还是杂志、单行本图书,动漫的传统传播渠道都堪称稀缺资源。互联网时代,诸多新媒体出现,相当于出现了一个永不停播的频道,搭建了一个永不下片的电影院,出版了一本可以无限延续和扩容的漫画书。二是互联网改变了单向传播的模式,为动画的观看体验增加了互动性和娱乐性。比如,“弹幕”就是2014年兴起的一种互动性较强的新媒体观看体验,它使用户评论从屏幕的角落走进视线的焦点,完成对内容的二度阐释和演绎。三是互联网扩充了传播的受众群。新媒体的受众群以青年、成年人居多,这与播出动画的主要渠道——少儿电视台的低幼受众形成互补。新媒体渠道为针对青年、成年人制作的动画作品提供对位传播机会。2013年,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斥资3300万美元收购了YouTube上知名的网络频道AwesomenessTV,就是看重其作为新媒体播出平台对越来越庞大的成人网络用户群体的影响力。

目前,中国很多动漫公司都在积极尝试通过“进平台”和“建平台”的双路径,把所有能直达用户的传播方式都纳入传播体系中。不少企业先将动画片放到网络上播出,再在电视上播出,或者干脆不在电视上播出,这改变了一些观众的观看习惯。可以预见,未来动漫在互联网等新媒体上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增大,首播的比例也将显著提升,动漫借助新媒体传播或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三、投融资方式改变的机遇

互联网丰富了动漫的投融资渠道。传统动漫的投融资主要通过投资人与项目方的线下沟通来完成。投资人获得项目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各种对接会或者口碑传播,一个新项目的创作团队如果缺少投资人资源,就很难获得投资。而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众筹等新的投融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为动漫项目增加了除专业投资以外的大众投资渠道,还使项目方可以主动出击并发布项目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投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近两年,《十万个冷笑话》《大鱼·海棠》等一些动画电影,凭借前期积累的粉丝基础,实施了网络众筹,不仅获得百万元以上的筹款,更是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2014年,阿里巴巴公司推出“娱乐宝”,以投连险的方式对大众投资者进行现金回报。截至2014年12月,“娱乐宝”发布了包括《魁拔3》等动画项目在内的四期项目,共筹资3.05亿元,充分激发了民间闲散资金的效能。

当然应该看到,众筹等互联网投融资新方式并不是万能的。一份统计数据说明,除了之前较有知名度的动画电影项目众筹相对容易成功,我国七大主要众筹网络平台上包括动画系列片、新媒体动画在内的各种中小动画项目的众筹成功率为0。“娱乐宝”等资金目前也对中小动画项目没有兴趣,说明这些动画项目的投资价值还不被大众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认可。所以,即使在互联网时代,提升作品的质量和品牌价值也仍应是企业运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项目真正具有投资价值。

四、营销和盈利方式改变的机遇

互联网创新了动漫的营销、盈利方式。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挖掘海量用户的衍生消费价值。即互联网先提供一种体验为王的免费服务,通过互联网聚集人气,然后一方面吸引广告、植入等第三方补贴,另一方面为其中少部分用户提供跨行业、跨领域、多样和个性化的付费服务。互联网时代的动画片,将不再单单是部动画作品,而是一种聚集人气的服务。有了人气,就有了广告和植入;有了人气,就有了消费群体。动画项目可以跨过难于回收成本的播出环节,直接从其他领域获得收益。

“张小盒”在成为网络人气卡通形象之后,推出了动画单本剧在网络上播出。一方面,该剧借助粉丝效应通过播放点击与视频网站分成;另一方面,该剧也做了不少品牌的植入广告,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腾讯动漫平台在很多自制动画系列片的播放窗口旁边,放上这些作品同名游戏的入口,当动画片吸引人气后,自然会有一定比例的观众转化为游戏玩家,从而让这个动画项目从游戏中获得收入。即使是通过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播出的动画片,也可以利用媒体融合的创新应用,来获得全新的盈利机会。

nlc202309012101

五、机遇与挑战并存

1.企业运营不能滥用互联网思维

应该看到,“互联网+动漫”仅仅是一种企业运营思路,动漫产业最终仍要落脚到动漫作品内容上来。目前,很多动漫企业过于在商业层面强调互联网思维在动漫作品创作及营销中的应用,片面理解吸引用户的重要性,认为有了用户就有了一切,没有用户就一切皆空谈。于是,一些企业挖空心思,不惜用各种手段去吸引用户,创造点击率。互联网思维没有错,但它用于传统产业和文化产业时应该有所区别。互联网思维应用在文化领域时,应有“文化例外”一说。即我们不应允许低俗、庸俗和媚俗的文化产品在市场上打着“互联网思维”的旗号拉低审美底线;我们不应容忍低质文化作品有市场试错空间。动漫作为艺术作品和文化产品,能够影响观众的情感、认知、道德和情操,甚至是世界观、价值观等,不能简单地套用互联网思维来运营。

2.监管相对滞后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动漫产业在内容、播出和版权管理等方面均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动漫产业监管政策相对比较滞后。目前,我国没有出台专门针对互联网动漫内容和传播的管理政策,需要用已出台的其他可能涉及互联网动漫的内容和传播管理规范来辅助监管。比如,国家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2007年颁布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和文化部2011年颁布的《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中,均涉及对网络视听内容、互联网文化产品的管理要求,网络动漫也被囊括其中;2000年,国务院通过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内容信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也都曾出台关于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和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相关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涉及传播淫秽动画电子信息的量刑标准。2015年4月,文化部下发第23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多家网站因涉嫌提供含有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恐怖活动以及危害社会公德内容的网络动漫产品,被列入查处名单,38部有不良内容和情节的动漫作品被“下架”。应该说,这次查处的目的不是要打击这几家视频网站,也不是针对那几部违规的动漫作品,而是政府管理部门为了净化网络环境,倡导健康、积极、富有正能量的网络文化而采取的举措,以此提醒作为大众传播机构的视频网站在追求商业利益之前要先具备社会责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我国互联网动漫管理将更加严格,市场环境也将更加规范。

“互联网+”带来新机遇 篇3

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 人类一直在通过信息革命改变自己, 语言、文字、印刷术、无线电、电视和互联网, 分别实现了信息的分享、记录、远距离传播、远距离实时传播、远距离实时多媒体传播和远距离实时多媒体多向交互的传播, 这是6次信息革命。互联网作为第六次信息革命把人类信息的传播做到了极致, 所以我们才有了信息爆炸, 整个社会、经济、文化都受其影响。

未来的第七次信息革命什么样?它就是“互联网+”, 也就是智能互联网, 这个智能互联网是高速度的移动通信网络, 大数据的存储、挖掘、分析能力和智能感应能力共同形成的全新业务体系。一方面它继承了互联网的传输能力, 可以远距离、实时、多媒体传播, 同时, 这个传播是一个多向交互的传播。这是一个泛在的网络体系在随时起作用。传统互联网做到了极致也就是互联网, 它最根本的力量就是传播和交互, 必须要在互联网中加入能与各个元素产生关联的力量, 就是大数据和智能感应能力。

传统互联网的精神是自由、开放、共享, 智能互联网的精髓则是方便、管理、计费、安全, 传统互联网会有一个独立互联网行业, 而“互联网+”必须渗透到传统行业中去, 改造传统行业, 所有的传统行业都会在这个过程中被融入、升级。未来智能交通体系、智能医疗与智能健康管理、移动电子商务、金融与支付体系, 公共服务都会在这场智能互联网的变革中, 创造出完全不同于我们曾经理解的商业模式、业务模式、产品形态。

的确,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已经深刻改变世界, 同样在深刻改变中国。不仅中国经济被深度影响, 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也受到深度改变。6亿多网民的庞大群体, 意味着互联网对中国的影响更大, 所能创造的潜力、所可以拓展的空间更大。今天, 谁先深度建树“互联网思维”, 谁就可能赢得先机, 在新一轮经济腾飞中创造传奇。

从互联网对现实世界的影响范式看, 决不是新增一个项目、一个门店式的传统模式, 而是一种革命性的改造。所有传统业态、所有现实世界的事物, 都可以在互联网的基础上重新建构、重新定义。而这种建构与定义, 又并非简单的数量叠加, 而是会发生“乘数效应”。很多企业、项目“触网”后发生颠覆性变化, 赢得无限商机, 原因正在于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互联网+”这种前缀模式的影响力, 乃是一种基础性的, 使经济社会发展在一个新的形态、境界上向前铺展。

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 很多传统行业、产业面临一些困境, 若能更多的植入互联网思维, 以此思考、判断本行业、产业的前景和态势, 必能获得新生。在相当意义上说, 中国经济也正如此, 传统增长方式乏力, 新的增长方式动力强劲, 其中互联网的力量更为巨大, 这已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互联网商业模式新机遇 篇4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物流业经历从系统统筹物流1.0阶段到一体化物流2.0 阶段,再到供应链物流 3.0阶段,最后进入互联网物流4.0阶段的发展过程。当前,互联网物流的发展方向为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互联网思维必将成为港口物流变革的新方向。

1 “互联网+”趋势下港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迎接新思潮的准备不足

从物流细分行业来看,与互联网思维最为接近的去中介、扁平化需求迫切行业的管理模式变革最为明显,例如:货代行业出现免费货代平台(如货代助手);公路运输行业出现传化公路港平台、易流科技“好多车”平台和易流云平台等,冏鹿物流也围绕“滴滴打车”模式展开信息整合;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兴起“最后一公里”模式、菜鸟网络的“天网+地网”模式等。相比较而言,远洋运输、铁路运输等行业的管理模式变革远没有那么迫切,因为这些行业属于垄断性质的重资产行业,管理模式的颠覆式变革会给港口物流企业带来冲击,港口物流企业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1.2 硬件设备缺乏

在“互联网+”的发展契机下,智能化设备缺乏及物流效率遭遇瓶颈成为阻碍物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前,港口物流业面临操作设备简单、操作方式单一、作业方式落后、纯粹的货物搬运模式跟不上线上发展及不能满足线上与线下交易需要等问题,而大量传统设备和资产尚未到达报废期,新环境下庞大信息资源的投入使中小型港口物流企业面临较大压力。

1.3 人力成本上涨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导致港口物流企业部分人工岗位被取消或调整,同时需要补充信息技术人员,加之现有人员难以消化,从而造成港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上涨。

2 “互联网+”思维助推港口物流变革

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提到“发展物流”和“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互联网+”。在“互联网+”新时代下,物流业将逐渐打破传统封闭式粗放型经营格局,构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创新型格局。“互联网+物流”的本质是物流业经过互联网改造后实现在线化、数据化,其前提是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被广泛应用。“互联网+”依赖的新基础设施可以概括为云(云计算和大数据)、网(互联网和物联网)、端(客户的终端设备),这3个领域的发展决定“互联网+”改造和升级物流业的效率和深度。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必然推进物流业管理模式变革。国际化是物流业未来发展方向,港口物流企业应紧紧抓住互联网战略机遇,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向港口物流效率化、效益化目标迈进。

2.1 助推港口运营方式变革

随着大数据逐渐成为一种商业资本,港口物流业结合物联网、大数据概念,推动运营方式变革。当前,海铁联运业正加紧融入以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发展思潮,以有效发挥港口铁路在海铁联运中连接“一带一路”的枢纽作用和集疏运功能。例如:宁波港集成货运制票系统、装卸车系统、钩计划无线传输系统等5个子系统,实现与中国铁路总公司、船公司、兄弟单位的数据互通以及海铁联运等业务操作和现场控制的信息化、网络化;日照港自主研发融合全球定位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其微信公众平台实现车辆等候等信息实时查询功能,同时,客户可网上预约提货、打印提货单、实时查询货物信息等。

2.2 驱动港口物流转型升级

“互联网+物流”的核心驱动力来自客户及其所处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变局。B2B(企业到企业)平台引爆产业重构,是产业互联网化的开始;云平台引爆传统企业信息化产业链,是企业互联网重构的开始。随着物流需求产业链的深度调整,物流业逐步向互联网转型,驱动物流业在服务模式、管理方式、技术应用、系统保障、运营体系、流程支撑等方面进行调整,创新物流供应链服务。

当前,青岛港正借助“互联网+”促进港口转型升级,致力于构建港口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生态圈,以提升物流信息服务能力,具体措施包括:依托港口物流链,构建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打造海道网、客服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等互联网新模式,实现与海关、检验检疫部门、船公司、货代公司等相关单位的数据共享,成为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之一;建立健全市场和客户网络管理、服务体系,以便客户掌握最新物流信息;成立客户服务中心,从干散货入手与客户建立互动;构筑干散货、件杂货、油品和集装箱等四大功能板块服务体系;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内陆港服务,实现与新疆国际内陆港间的信息“无缝”直通;开启出口集装箱港杂费结算新模式,培养客户网上交费习惯。

2.3 拓宽港口物流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港口物流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日照港作为“一带一路”规划中的海上战略支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的重要港口,致力于以信息化、标准化为手段来提升其助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能力。日照港对包括内部管理系统、生产系统、物流商务系统在内的进出港流程进行智能化改造,以提升港口物流服务效率,实现港口“互联网+物流”模式创新。

在传统作业模式下,集卡司机持纸质签单进港,致使港区排队压车现象十分严重。在“互联网+”作业模式下,应用全球定位系统的港口智能管理系统为港口管理人员和集疏港集卡司机带来便利:集卡司机可通过使用无线射频识别卡网上预约提货、打印提货单、实时查询集卡位置和进出港状态;同时,司机仅凭网上打印的二维码即可在港区闸口换卡,从进港过磅到堆场装货再到过磅出港的整个流程实现自动化,司机无须下车。港口智能管理系统不仅实现货物检斤信息化、场地堆存管理可视化和大宗散货物流空间位移智能化,而且创新港口散货堆存和集疏港运输管理流程,大大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和效益。

2.4 开创智能化港口物流信息平台

当前,物流市场主体间相互孤立,有必要建立共享的信息化智能平台,以整合港口物流资源,创新物流模式,提高物流效率。例如,作为第三方独立运营的电子商务平台,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利用专业平台数据安全、交易过程可追溯、方案科学(投标方匿名)等优势,避免数据泄露、更改等暗箱操作,实现评标公平、公开、公正。可以说,“互联网+”融合物流的程度取决于物流平台的智能化程度,这是行业发展的规律。

2.5 推动港口物流信息化走进O2O时代

O2O(线上到线下)代表全新商业重构逻辑:线上(互联网化)与线下(实体化)各取所长,实现优势互补和模式创新。从某种角度看,“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就是O2O,港口物流也不例外。作为传统产业,物流业向系统化、一体化和网络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物流业O2O模式发展潜力巨大,为物流从业者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例如,东莞市虎门港集团有限公司与盟大集团深度合作,全面升级临港O2O跨境电子商务,推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信息产业与现代物流业紧密融合,利用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港口工程技术,建立政府、联检单位、码头、船公司、报关公司、生产和贸易企业等多方共享的电子数据交换平台,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升港区信息化服务水平。此外,2014年,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港集团)携手上海吉联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物流O2O管理平台,其目标是通过建立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提升上港集团的信息化服务能力,塑造企业品牌,为全面实现O2O立体化整体物流服务和跨境运营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上港集团将借助O2O管理平台实施长江战略、东北亚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巩固上海港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港地位。

2.6 优化港口物流流程

从2014年8月起,连云港港口集团通信信息工程公司(以下简称连云港通信公司)启动港口物流流程化梳理,提炼出港口物流节点和输出途径,使所有流程均实现“端到端”闭环设计,推动制度梳理、表单设计与网上实现同步落实。物流流程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大大提高物流安全性和效率性。将信息技术内化到物流流程后,连云港通信公司的内部管理事务办结时间从超过缩短至,工作效率提高20余倍。

3 结束语

“互联网+物流”模式是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本质是推动物流业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由线下走向线上,推动港口物流进入智慧物流时代,优化运营管理,促进物流效率提升。当前,部分港口物流企业已开始实施变革,推动物理世界的网络化发展。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但物流实体运作与网上物流信息运作的整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徐启威:万物互联带来的新机遇 篇5

比如,巴塞罗那智能互联街区里的每个垃圾桶都顶着一个很可爱的黑色小圆帽,这个小装置可以监测垃圾桶是否接近装满。在垃圾桶接近最大容量时,这个小圆帽会向附近的垃圾清运车发送无线信号,垃圾清运车司机会接收到信息并及时赶到相应地点倒空垃圾桶。

这只是思科万物互联应用的一个案例。万物互联, Internet of Everything,就是将人员、流程、数据以及万事万物都与网络联结。虽然已有超过五十亿事物连接在网上,但这个数字其实只占了现实世界事物的不到1%,仍有99%的事物没有与互联网联接。思科全球副总裁徐启威说,不久的将来,人们能想象的一切事物都将与互联网相连。新的互联趋势必将打破行业的界线,带来新的机会、业务、体验和服务,并为个人、企业以及国家带来巨大机遇。

徐启威在思科任职十六年,负责思科在大中华区的新一代运营商业务。据他介绍,2013年初,思科发布调研结果称,万物互联在未来十年(2013年-2022年),为全球企业创造的潜在价值将达到14.4万亿美元。其后,思科在2014年1月发布了最新的万物互联调研结果,其中指出:万物互联将在未来十年推动公共事业领域创造4.6万亿美元价值。预计未来十年万物互联将为全球商业和公共事业创造累计19万亿美元的巨大价值。

这一巨大的潜在价值同样意味着未来十年全球企业利润增加大约21%的机遇。

制造业是万物互联最大受益者

“万物互联”有潜力显著重塑经济并驱动主要行业进行转型,问题在于谁能最快速地适应“万物互联”发展趋势,在新经济形势下抢占先机并成为赢家。

徐启威认为,从行业上来看,制造业将是万物互联最早的实行者和最大的受益者。“这是由于制造业本身的特点造成的,制造业要连接的东西很多,并且连接的结果是马上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效益。”19万亿美元的巨大价值,有20%多来自制造业。

一个行业的万物连接,会带来更多的数据共享。制造业的每条产业链上都有上下游公司,如果把它们都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运营效果要远远大于原来的信息孤岛。

徐启威举了个例子:一般的流水线生产,出了问题就要全线停产,找专家到现场来看是怎么回事。如果流水线上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数据分析和协同通讯,就能马上知道问题出在哪儿,马上联系专家进行解决。可能停产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万物互联还可以追根溯源,加强对生产流程的监控。比如可以监控生产线上生产产品的数量,防止产品流出冲击市场。

“万物互联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生产的自动化和可追溯化。降低管理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徐启威说。

实际上,很多制造业企业已经在这方面有过很多投入。思科所做的,就是把这些投入更好地利用起来,提高效率。

徐启威认为,除了制造业之外,金融、医疗、教育、零售都是应用万物互联比较大的行业。

万物互联打造智慧城市

大部分城市的街区,照明路灯会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开启和关闭,并会按照季节的变换适当调整开启和关闭时间,以达到节能的目的。但是在应用思科万物互联技术的巴塞罗那智能互联街区,路灯在提供照明的同时还具备了观测当天当时自然光线状况的能力。阴天的时候,或者晴天的清晨和傍晚,自然光线不足,智能路灯系统都会提供与当时天气下自然光线状况最为吻合的照明程度。

在日积月累的作用下,仅从这一基础设施就可以为城市和街区节省大量不必要的照明能源消耗,同时又能在自然光线恶劣的天气下为居民提供更有效的照明。

思科在2014年1月发布了最新的万物互联调研结果,其中指出:通过节省成本、提升员工绩效、在不增加税收情况下增加收益和提升居民生活体验,万物互联将在未来十年推动公共事业领域创造4.6万亿美元价值,其中智能互联城市是最主要的应用和服务模式之一。

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需要根据居民的需求进行灵活应变,同时最大化的利用公共资源为居民服务。万物互联将能够改变城市的服务交付和居民与政府机构的互动方式。徐启威称,基于万物互联的积极推动作用,城市管理者将能够在智能建筑、能源供应、水资源管理、智能停车、道路计费管理等方面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收益,居民也将从更好的城市服务水平中获益。

找车位难估计是很多司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头疼问题之一。巴塞罗那的智能停车系统通过在每个车位中间嵌入一个圆形的装置,就能够有效的告知司机哪些车位尚且空余或者刚刚空余出来。这个小小的圆形装置里含有光电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可以知道有车停入车位或者离开,同时温度传感器可以感知车的温度。

在商场、办公场所等访客流动频度较大的场合,这一功能非常实用。这个圆形的装置里可以提供五到七年的电池供电,所以基本上是不需要日常更换和维护的。

当然,智慧城市的实施中,最复杂的是部门的壁垒。比如一个人的各种身份资料可能分散在公安局、医院等各个部门,而这些部门不一定能够连接。“这不只是中国,这是全世界共同的问题。”徐启威认为。

思科下一步打算推互联云。现在有很多云,但都是孤岛。徐启威说,我们希望把云的标准公开,让云可以互联,从而可以更大的发挥万物互联所产生的效益,思科也将通过这种全新的模式,与客户和合作伙伴一道,共同推动产业的创新与转型,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与经济增长。

上一篇:财务会计制度转型下一篇:手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