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市场(精选12篇)
两大市场 篇1
日前,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克放在“建筑采暖节能高峰论坛”上透露, 我国目前有400亿m2既有建筑需要节能改造, 同时每年还将新建20亿m2建筑, 这些建筑也必须达到节能要求, 初步测算, 从现在起至2020年, 建筑节能领域将出现两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空间。据孙克放介绍, 目前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制订了两个目标:一是到2010年, 所有城镇建筑节能要达到50%的节能率, 特大城市和部分城市率先达到65%;二是到2020年, 城镇建筑节能全部要达到65%。建筑节能又分成四块, 分别是能源供给系统、建筑构造系统、建筑设备系统和运行管理系统, 其中, 每个系统又可以细分。每一个节能领域都蕴藏着巨大商机, 仅外墙外保温市场目前就催生了许多企业。
孙克放认为, “我们要将节能技术、材料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在节能建筑上, 才有可能建设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因此高新技术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两大市场 篇2
受行业自身特点的影响,整个鹿产品市场的行销模式基本可以限定在以下两大版块:一是膳食化行销;二是保健品行销,且两者相互PK,各有优劣。
PK模式一 膳食化行销模式 鹿产品的膳食化行销,主要是对未进行深度加工的鹿肉、排骨、里脊等粗加工产品以餐桌消费为主导的销售模式。受产品自身特点所决定,鹿的膳食化销售模式相对单一,可供选择的销售方式基本是超市零售和饭店散销两种。
1、超市零售
鹿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还有补脾和胃,养肝补血,壮阳益精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劳羸瘦、产后无乳;鹿肉性温和,有补脾益气,温肾壮阳的功效;对于新婚夫妇和肾气日衰的老人而言,鹿肉是很好的补益食品,经常手脚冰凉的人也很适宜;鹿肉还适应于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等症状;鹿肉含有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糖和一定量的维生素,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是一种纯绿色食品。但由于消费习惯的影响和企业对鹿肉营养价值的市场教育不足,普通消费者对鹿肉的这些膳食优势并不了解。加上受饲料持续上扬影响及养殖成本因素,鹿肉一般零售价格为每500克20元,好点的里脊在27元左右,鹿肉价格普遍高于普通肉的价格,在多数消费者对鹿肉烹调技术缺乏了解的情况下,鹿肉并没有被被列为菜篮子名单。
超市作为一种嫁接企业和消费者的桥梁,按常规理解应该是鹿产品最好的销售渠道,事实上在超市的冰柜里能看到猪肉、牛羊肉但很难见鹿肉,
这说明超市是一块尚待开发的销售渠道,同时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开发难度。
以我国鹿业的产业基础来看,不难看出鹿肉无法走进超市的原因。目前大多数以散养为主,多数养殖户存栏量在不足,年存栏量超过500头的养殖企业并不多,并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超市作为销售渠道,单纯依靠散养农户的力量很难完成市场教育和摊消掉巨大的市场开发成本,正是这种成本的限制,使鹿肉失去了超市这块销售阵地。从这一点不难看出,如果实现产品批量的销售,鹿肉生产者就必须摆脱小规模的品牌成本限制。摆脱市场开发成本限制的最好的选择就是各养殖区当建立起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这完全可以借鉴吸收阳谷三黄鸡和内蒙草原绿鸡的策略,集中收购、集中销售,打出地方品牌,利用超市既有的冰柜资源进行冷冻销售,对于有些大的鹿产区,甚至可以形成地区品牌。对于缺少行业协会的地区可以进行自发性联合,形成地区性产、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产业格局,形成鹿肉产品的地方特色的品牌。
2、饭店行销
因为鹿肉没有形成以家庭膳食消费为主导的市场消费习惯,绝大多数鹿产品生产企业不得不舍弃超市这种具有巨大商品吞吐能力的的销售渠道,把销售视线转移到饭店销售这一渠道上。
饭店的销售主要着眼于人们对于现代人的寻求食物多样性及猎奇心理。饭店基本分为综合性饭店和特色鹿肉馆两种。综合性饭店以主要是将鹿肉菜品作为辅助性经营产品推出,在其经营构成中基本上属于补充性单品菜肴品种,因此不容易形成主流性消费,其对鹿肉的销售带动作用非常有限。
鹿肉特色菜馆一种专营性饭店,容易形成规模销售。但是在中国的餐饮市场,鹿肉馆同样没有形成应有的消费特色,很多人听说过驴肉宴、马肉宴,但鲜有鹿肉宴之说,在一些大中城市里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始终没有形成消费鹿肉的饮食习惯。
这可能有两大原因,一是,和菜篮子消费一样,多数消费者对鹿肉的食用价值的了解不够,二是餐饮企业对鹿肉特色菜的开发不足。
即时通信市场迎来两大新军 篇3
即时通信行业一直以来都被QQ占领大部分用户群,并且发展平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整体IM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尤其是年底,用户IM活跃度保持稳定,另一方面伴随QQ、飞信年底几次产品的升级,用户活跃度也有一定带动,整体来看,现阶段活跃账户数格局并未有太大改变。
但随着信息来源的增加,微博的火爆,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即时通讯行业也将迎来新军。
微博私信功能中即时通信的功能越来越强,已经不单单是用户私信留言的功能,尤其对于部分用户在QQ、MSN等即时通信产品被屏蔽后,私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替代成为部分用户的即时通信工具,尤其是伴随无线客户端对功能的强化,未来微博私信将很有可能成为另一大类即时通信工具,这也意味着新浪微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影响腾讯产品的可能。
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移动互联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行业,大量资金和创业者不断涌入。除老牌软件移动QQ、飞信、微信等,各种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和交友软件都在跃跃欲试,想要切分一块蛋糕。
两大市场 篇4
房地产调控一般是指国家运用土地、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 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 调节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 干预房地产市场运行状态的各项政策措施及实施过程的总和, 调控目的是为了稳定房价, 促进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按照这样的理解, 我们可以把2003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作为这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开端。8年中, 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房地产调控文件9个。学习研究这些文件, 可以看到以下特点:
第一, 调控范围是商品住房。不管文件用词是“房地产”还是“住房”, 具体政策内容不涉及非住宅, 因此房地产调控实质上是“住房调控”。
第二, 是否属于普通商品住房常作为调控政策界限。有关市场供应比例及供应重点、信贷、税收等的差别化政策, 往往以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或者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为政策界限。如:国办发 (2006) 37号文件规定了“90/70政策”;国发 (2010) 10号文件规定了“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 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 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 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的政策。总体上看, 调控政策的指向仍然覆盖整个商品住房市场, 但往往将是否属于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或者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 作为适用宽严不同、优惠不同的调控政策的界限。
第三, 具体规定过有关普通商品住房的面积标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5]26号) 明确规定, 享受优惠政策的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住房应同时满足“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20平方米以下、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2倍以下。允许单套建筑面积和价格标准适当浮动, 但向上浮动的比例不得超过上述标准的20%”的条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6]37号) 明确规定, “十一五”时期, 要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 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 (含经济适用住房) 面积所占比重, 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这些规定及相应实践, 是划分普通商品住房和高端商品住房, 制订相关政策的基础。
二、以往房地产调控政策遇到的困难
2003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取得了预期成效。通过2003年至2007年的房地产调控, 改善了供应结构, 遏制了投资投机, 规范了市场秩序, 加强了住房保障;通过2008年四季度至2009年底的房地产调控, 促进了房地产投资, 活跃了房地产市场, 为保增长、保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2010年初以来的房地产调控, 进一步落实了政府责任, 遏制了不合理的购房需求, 房地产市场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积极转变。但是, 取得上述成效很不容易, 期间遭遇了困难、经历了曲折。主要表现在:
第一, 各级政府调控难。2003年以来, 国家连续实施房地产调控, 几乎每年下发文件、召开会议、开展督查, 其时间之长、决心之大、力度之猛, 为各行各业所少见。但是, 政府调控依然遇到了困难。一是在与宏观经济协调方面。房地产市场发展有自身的周期, 一般包括上升、过热、回落、整理等阶段。由于投资数额大、生产周期长、预售制度等特点, 房地产业发展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其他行业周期不可能完全同步。因此, 在某些特殊时期, 房地产调控不得不中断行业本身需要的产业政策, 向适应宏观经济总要求的调控政策转变。这种政策转向累积的矛盾, 往往加重了下一阶段的调控任务。2009年下半年发生的市场过热、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 与2008年底房地产市场本身尚未调整到位、为了宏观经济需要实施刺激政策有一定的关系。二是在调控手段、政策力度把握方面。政府调控期望的结果是市场平稳、价格平稳, 即使发生波动, 也应当保持在一定幅度之内, 大起大落各方面都“伤不起”。所以, 调控政策出台和实施均小心翼翼。在调控手段上, 一般先采取土地供应、信贷、税收等间接手段, 不得已才使用限购、限贷等行政手段 (如2010年初到年底逐渐趋紧的政策变化) ;在政策力度上, 先温和、保持灵活性, 最后作出严厉、硬性的规定 (如首付、利率提高的信贷政策变化) 。三是在落实责任方面。房地产调控往往先通过政策引导, 期待开发企业、购房者、银行机构等自觉遵守、执行, 促使市场朝预期方向转变。在政策效果不明显, 或者市场可能出现反复、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可能丧失的时候, 采取严格措施落实责任。例如, 今年年初以来, 就采取房价控制目标责任、建立强化约谈制度等措施, 落实各级政府责任。
第二, 企业决策经营难。在房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下, 参与市场的各方主体的投资决策和经营行为变得十分纠结。对开发企业来说, 就遇到了以下困难。一是在投资决策方面。按照传统方法进行产品定位、价格预测和投资分析的开发企业 (以本地企业为代表) 往往在土地招投标中落败, 使企业难以保持理性。而认为房地产项目具有稳定收益甚至超额收益的企业 (以上市公司为代表) 虽然一时胆大竞得土地, 但在调控政策随时趋紧的情况下, 也常常面临高位入市被套的风险。“地王”项目运作成功又助长了更多的资金涌入房地产业。可以说, 在调控的大背景下, 决定何时拿地入市、何时实行产业扩张, 投资分析仅仅作为参考, 多数依靠资金实力是否雄厚, 而有的就完全看能否踏准调控的节拍。二是在产品定位方面。受调控政策影响, 有的开发项目启动以后一直举棋不定, 有的被迫中途调整品种结构, 有的想方设法钻政策空子。在2006年国家出台“90/70”政策但尚未实施限购的情况下, 个别楼盘推出的“双拼房”, 就是钻了政策空子。在2011年初出台限购政策以后, 又有一些企业转向开发商业地产、酒店式公寓等产品。在目前房价出现稳中略降趋势的时候, 为了不引起老客户不满, 有的企业将全装修改为毛坯房, 有的企业将住宅项目改作商住项目。三是在销售经营方面。开发项目分几期开盘、何时开盘、如何定价, 均需反复斟酌掂量。在房价看涨阶段, 开盘过早、定价过低, 不但“企业赚零头炒家赚大头”, 而且容易踏错节拍。囤地、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现象之所以屡禁不绝, 原因就在于此。在房价看跌阶段, 新盘若定价过高, 无人问津等于不开, 结果有的楼盘已建到“现房”还不能决定何时申领预售证;而很多老盘又纠结于政策何时松绑、市场何时转暖、要否降价、降幅多少等问题。除开发企业外, 在房地产调控的大背景下, 购房人、存量房业主甚至银行等市场参与者均或多或少遇到了两难问题。
第三, 住房保障完成难。总体上说, 国发 (2007) 24号文件下发以来, 住房保障取得了巨大成就, 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大幅缓解, 但是, 从制度层面分析, 住房保障工作也遇到较大困难。一是住房保障任务过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全年全国商品住房新开工129468万平方米、竣工75961万平方米。全年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如果商品住房按100平方米/套、保障性住房按70平方米/套计算, 那么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的新开工面积比为75.8:24.2, 新开工套数比为68.7:31.3;竣工面积比为74.6:25.4, 竣工套数比为67.3:32.3。简单地说, 2010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至少占到住房建设总量的1/4。这就意味着, 当年1/4的新增住房建设用地将不产生土地出让金收入, 同时全社会1/4的住房建设资金将由政府为主筹集。因此, 单就建设任务来说, 各地城市政府均难以持续地承受如此沉重的住房保障任务。二是住房保障范围过宽。国发 (2007) 24号文件规定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两种保障方式, 责任主体、资金来源均比较清楚。近年来, 保障性住房外延扩大到包括棚户区 (旧住宅区) 改造、两限房、公共租赁住房等种类, 资金渠道包含财政性资金、社会机构投资、保障对象及其所在单位出资。
三、以往房地产调控政策遇到困难的原因分析
第一, 政府调控难, 原因在于要尊重市场的作用。由于一方面我们要逼退投机投资资金、保护正常投资、保护自住及改善性住房消费积极性, 另一方面又要尊重市场的作用, 因此在实施房地产调控中, 在选择措施、把握政策力度、明确责任主体等方面均需反复拿捏, 由于我们要做到两者兼顾, 所以使得调控十分困难、十分吃力。可以说, 只要我们仍将房地产业作为当前我国社会对资本最开放、最活跃的行业, 不从基本制度、政策层面对其作出必要的规制, 房地产调控必定还会十分困难, 必定还会是今后全社会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
第二, 企业决策经营难, 原因在于要担当社会责任。2003年以来, 在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企业决策经营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表面看是由于政府部门不断加强政策调控, 实质上是从一个侧面反映房地产业发展应当担当更多、更复杂的社会责任。一是从经济角度看, 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部分, 其发展速度、增长方式势必影响国民经济全局, 一定程度上还与其他产业的投资和发展相关。房地产业发展还依赖于建设用地供应, 而土地供应有严格的管制制度。因此, 房地产业不能是完全竞争性的产业, 它必须受到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的规制。二是从社会角度看, 房产已成为家庭财富的主要形态。由于房产的直观形象, 房产很容易成为全社会关注劳资、分配、保障问题时的争议对象。同时, 住房是大众生活必需品。在政府部门越来越走向决策公开、信息透明的大背景下, 房价不会因为“法定的自由定价制度”而离开公众关注的视线。因此, 房产已经不是简单的商品, 也不是普通的小额的生活必需品, 它必须担当经济社会发展、房地产业发展带来的更多、更复杂的社会责任。
第三, 住房保障任务重, 原因之一在于调控政策尚未取得预期成效。一是由于自2003年以来房价总体呈上涨态势, 使得部分原来有能力通过房地产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城镇中等收入家庭买不起住房, 客观上累积了一定的住房保障任务。加大住房保障力度, 在许多地方其实就是偿还前几年房价过快上涨加剧住房问题的旧帐。二是由于房价的过快上涨, 住房问题成为社会问题, 在调控政策尚未取得预期成效的情况下, 社会舆论更趋激烈。推进住房保障, 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客观上可以分散原来全部挤在商品住房领域的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更重要的是, 通过发布住房保障规划, 缓解住房供求矛盾, 稳定公众预期, 从而稳定住房价格。因此, 在调控政策尚未取得预期成效的情况下, 推进住房保障必然是房地产调控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调控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在理论上认为商品住房具有经济、社会双重属性, 而在实践中又把“整个商品住房”作为调控对象。只要仍坚持这样的理念和做法, 那么, 在各级政府实施调控中必须会遇到资本的反作用力;房地产企业在正常决策经营中必然会受到调控政策的各种“干扰”;在调控政策未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下, 住房保障任务必然加码。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 在于重新认识两类商品住房的属性差别, 将普通商品住房和高端商品住房严格区分开来, 并制订实施不同的政策制度。
四、构建完善两套商品住房政策制度
1. 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购房需求
住房的基本功能是居住, 但住房也时常成为奢侈消费、投资炒作的对象。目前, 社会购房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至少可分以下几类:一是居住性购房, 包括无房户或者仅有一套小面积住房的居民家庭, 购买首套住房或者购买第二套改善性住房, 购房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居住问题。二是奢侈性消费, 包括有了一套甚至一套以上大面积住房的家庭, 仍要购买别墅、排屋或者超大面积高档公寓, 购房目的主要是为了追求舒适奢侈消费。三是炒房, 与居住、奢侈性消费不同, 购房纯粹出于投资炒作。四是保值购房, 目的是为了不使现有资金缩水、寻找比存银行更好的保值增值渠道。
居住性购房是居民家庭为了满足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而购房, 具有鲜明的民生特质。奢侈性消费购房和炒房, 与民生无关。保值性购房介于两者之间, 实际上如果能在一个时期内保持供应稳定、价格稳定, 大部分保值性购房将转化为后来的居住性购房;反之, 在房价过快上涨的阶段, 保值性购房需求也将加入到炒房队伍中。因此, 可以把多样化的购房需求简单地分成两类, 即:居住性购房需求和其他购房需求。
2. 建立两个商品住房市场
应建立两个商品住房市场:一个是普通商品住房市场, 满足居住性购房需要;一个是高端商品住房市场, 满足其他购房需求。两个市场的供应品种、价格和购买对象, 实行严格的区别政策。在品种上, 前者仅供应普通商品住房, 一般为标准面积 (如120平方米) 以下的普通公寓;后者可以包括符合土地、规划要求的所有住房产品, 即别墅、排屋、标准面积 (如120平方米) 以上的公寓等。在价格上, 前者以商品价为基础, 实行政府调控;后者由市场供需调节, 实行市场定价。在购买对象上, 前者的购买对象应当限定在无房户或者仅拥有一套标准面积 (如90平方米) 以下住房的城市居民家庭, 而后者的购买对象可以不受限制。
3. 实行两套商品住房运行制度
在住房供应上, 普通商品住房由政府部门通过制订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 择优选择企业进行开发建设, 确保市场供应;而高端商品住房主要由开发主体根据市场形势自主决策和组织建设。在市场准入上, 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单位, 应当符合房地产开发资质要求, 以提高开发主体的专业性和稳定性;而高端商品住房仍可允许国内外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通过受让土地、设立项目公司的方式开发经营。在土地价格和土地取得方式上, 普通商品住房应当牢固树立地价服从、服务于住房价格控制的总体目标, 土地出让采取“限房价竞地价”、以限定房价为基本条件的招标等方式;而高端商品住房用地可以采用“招拍挂”等竞价性的出让方式。在税收和信贷政策上, 实行差别化政策, 对普通商品住房的开发和购买给予税收和信贷方面的支持、优惠;对高端商品住房的开发和消费, 根据国家税收和金融政策, 按照公平合理和风险原则执行。在市场监管上, 对普通商品住房市场进行现房销售、一次性开盘、综合验收等试点工作, 继续坚持透明售房、预售销售方案备案等监管制度;而对高端商品住房市场,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定制度, 不实行临时性、试点性监管措施。
概括地说, 对普通商品住房市场实行有计划的商品住房制度, 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和社会属性, 加强政府调控和指导, 通过稳定供应、稳定价格, 确保城市居民家庭的居住性购房需求。对高端商品住房市场则实行完全市场制度, 突出住房的市场属性和经济属性, 以法律法规和国家财政政策为基本依据, 提高制度规则的公开性和预先性, 尽量减少临时性的行政干扰, 努力发挥市场自我调节功能, 满足其他购房需求。
五、构建完善两套商品住房政策制度的积极意义
第一, 弥补了理论上存在的缺陷。在商品住房领域, 我们一直坚持商品住房既有经济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民生问题的观念, 往往就整个商品住房研究讨论其功能性质, 制订实施调控措施也往往针对整个商品住房市场。对于调控政策, 不少专家学者质疑其是否符合市场化原则, 而舆论又反过来质疑调控的实际效果。将商品住房分为普通住房和高端住房, 普通住房突出社会属性, 高端住房突出经济属性。普通住房市场加强调控管治力度, 高端住房市场则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作用。将该管的牢牢管住, 将该放的彻底放开, 有助于解决对调控效果和调控是否符合市场化的质疑。
第二, 克服了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将商品住房分为普通住房和高端住房以后, 由于实行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市场准入限制、地价监管、税收信贷政策支持优惠、市场监管等5项制度, 同时限定面积标准、申购对象, 政府对普通住房市场供求和价格的调控将不再遇到阻力。高档住房市场的开发经营将完全遵循市场规则, 经营的预见性、正确性、稳定性将大大提高。普通住房将解决相当一部分中等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降低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压力;同时建立完善普通商品住房政策体系以后, 可以将限价房、危旧房改造等建设形式纳入其中, 进一步规范了住房保障形式, 明确了政策内涵。总之, 将以往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两分法改为高档商品住房、普通商品住房、保障性住房三分法以后, 政府调控的困难、市场主体的困惑、住房保障的压力均将得以解决。
第三, 拓展了行业发展的空间。当前, 在一些地区, 房地产业在经济全局中占比过重, 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业税收在地方财政中占比过大, 当前市场呈现稳中略降的态势, 在这样的形势下, 如果市场过快回落, 必将对经济社会产生比2008年更大的冲击。如何避免出现过快回落?或者从更长远角度讲, 如何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恶性循环?划分普通住房和高端住房两个市场, 实施不同的政策, 是一条积极有效又现实可行的出路。
六、构建完善两套商品住房政策制度的关键环节
第一, 抓住时机。今年下半年以来, 房地产市场正朝着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投资保持适度增长, 销售明显降温, 价格稳中略降。多数房地产企业特别是近两年新加入的房地产企业, 资金压力不断加大。市场正处在深刻的、实质性的调整变化之中, 舆论上出现放松“限购”政策的声音。这是政策把握的关键时刻, 政策过紧、持续过长, 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严重影响;政策放松过快、过宽, 又容易引发报复性反弹。在这个时候, 将普通住房市场与高档住房市场分开, 放开一头又管住一头, 不仅是当前的应对措施, 也是长远的行业发展政策。
第二, 注重立法。建立完善普通住房市场和高档住房市场制度, 必须注重立法。用立法形式, 明确告知社会全体成员高档住房市场和普通住房市场不同的制度、规则和政策, 各自的品质、定价办法和购买对象, 并保持较长时间的政策稳定。增加政策的公开性、预见性, 临时性的行政干预措施要在法律框架内有所作为, 这样才能使参与市场的企业和个人能够对未来作出明确规划。
第三, 加强宣传。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对公众的引导作用巨大, 社会舆情对决策的影响力逐步显现。多年来, 有关调控、房价、保障等政策事项, 参与群众广泛, 各方面的建议、意见不一。在此情况下, 对相关政策、制度、对每户家庭的具体影响、政策实施的总体效果等必须作大力的宣传解释, 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 有利于相关政策制度落实到位。
两大市场 篇5
根据2007年3月8日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向群在娄底市湘中果品蔬菜批发大市场主持召开的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规划局、市规划设计院和瑞隆经贸有限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立即组成联合考察组,考察组一行8人于3月11日至14日对山东省寿光市(县级市)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和广东省东莞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基本情况。该市场是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企业。始建于1984年3月,20年来,市场本着“先育市、后建场”的发展思路,先后9次进行大规模扩建,现占地面积600亩。建有全封闭钢架结构交易大厅3.2万平方米;钢架交易棚8000平方米;特菜专营区5000平方米;外省市蔬菜交易中心2万平方米。市场还建有分捡包装车间、物流配送中心、电子拍卖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安全监控中心、电子结算中心等,总投资达2亿余元。年上市蔬菜品种300多个,年成交蔬菜15亿公斤,年交易额28亿元。全国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30多个省、区、直辖市的蔬菜在该市场大量销售。
寿光市80万亩蔬菜基地生产的蔬菜占该市场交易量的百分之三十,外来菜占百分之七十。交易旺季日交易量为5000吨,两广、海南三省区仅辣椒一个品种在该市场的交易量达1000吨以上。市场管理人员300多人,(不含清洁工和搬运装卸工),交易旺季场内务工人员达到万人以上。带动周边200多家汽车修配厂,100多家餐饮店,带动农户100万户以上。
(二)东莞江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基本情况。该市场位于东莞市中堂镇。地处深圳市、东莞市、广州市三角区的中心位置,市场占 1
地面积600亩,于2004年4月破土动工,2004年12月30日投入运营。市场第一期工程占地22万平方米,建有1500个固定铺位,1.2万吨冷库、1500吨级码头、2万平方米鲜活专区、8万平方米的库房、400亩仓储冷库基地、1100多亩加工基地、7000平方米专用农产品展览馆和1000多个专用停车泊位。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
市场干品类已形成粮油、调味品、干货、副食、腊味、香料6大系列的批发客户群,并均已成为广东省内的一级批发点。鲜品类现已形成鲜蛋、蔬菜、鲜肉、水产、野味、家禽、冻品7个系列的批发客户群。该市场还将引进水果、高档淡水产品、特色蔬菜、进口辅料、酒店用品等配套产品入驻市场经营。江南农批硬件设施完善,有铺位、仓库(常温仓库、配送仓库)、冷库(高温冷库、低温冷库即冷藏库、冷冻库)、码头、加工基地、商务中心、展览馆、科技平台等8类专用设施,合成多快好省(nb)购销一条龙服务平台。
二、山东、广东两地市场建设与培育的成功经验
(一)政府高度重视。据我们考察了解,自199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亲自批示开辟全国第一条寿光至北京的“绿色通道”以来,寿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建设和市场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寿光市财政已累计安排资金1亿多元,落实贴息贷款2亿多元,用于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市场建设。在蔬菜基地建设上,市政府扶持发展蔬菜基地80万亩,冬暖式大棚30万个,建成5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其中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累计投资1.6亿元,该示范园集示范种植、科研组培、品种展示、加工销售于一体。2005年全市26万亩果菜基地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3万亩果菜基地获绿色食品认证基地,1000亩蔬菜基地获有机食品基地认证,27个农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定,33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4个农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1986年到2003年6月寿光市先后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103个品牌商标。有力推动了寿光农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在市场培育方面,寿光市财政已投入6000余万元,投入1200万元建立了寿光市农产品质检中心。投入200万元在15个种菜镇、街道配置了速测室,投入20多万元购置了农产品安全流动检测车。投入4000多万元建立了专门的农资市场,对全市750多家农药、肥料生产经营户,230家种子,全部实行档案化管理,集中到市场内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较好地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和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市场和进入生产环节。成立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分片划区对全市农资经营户进行监管。投资1.2亿元建成污水处理厂,为蔬菜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东莞江南农批是东莞市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市场创建过程中,得到了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扶持该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市政府将位于珠江水系东江岸边600多亩闲置低洼地、沼泽地低价租赁给开发商,租期为60年。并多次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为市场的快速发展排忧解难。市场建成运营后,2005年8月12日~14日,广东省农业厅、东莞市人民政府为搞活市场,扩大市场知名度,在该市场成功举办了首届泛珠三角农产品交易会。2006年12月12日~14日,又在该市场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泛珠三角农产品交易会。两届泛珠三角农交会的成功举办,引进全国各地农产品生产商和经销企业入驻江南农批,使江南农批迅猛崛起。
(二)职能部门大力支持。山东寿光市公安局为支持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在市场内设立公安分局。山东省公安厅还批准寿光市场成立专门的市场护卫中队(原为经警中队),定编56人,市农业局成立行政执法大队形成了强大的市场保障体系,从而有效地维持了市场的治安秩序。寿光市和东莞市为确保市场的发展,工商局、银行在市场内
设点,满足市场交易双方结算需要。广东省海关在江南农批设点,为开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提供方便。
(三)政策保障措施到位。寿光市和东莞市为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寿光市政府在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初期,对市场按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定编定员、定工资,当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又对市场进行改制并入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中塘镇为支持江南市场的发展,在立项、建设及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投资经营者提供一个开放、集中、高效的重农惠农扶农和亲商护商助商环境。对市场建设用地给予了最优惠的政策,特事特办,以土地租赁的形式为市场提供建设用地600亩,而且对部分沼泽用地仅象征性地收取租赁费用。政策的扶植,让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和江南农批轻装上阵迈向快速的发展道路。
三、思考与启示
(一)要树立“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理念。通过考察我们思考,山东省寿光市一个城市人口仅20万,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都不占优势的县级城市,经济为什么能如此又快又好地发展?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了“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理念。寿光市提出的口号是:“兴建一个市场,带动一批产业,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就是政府通过建设培育市场,带动了农业产业规模化,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崛起,带动了城市的繁荣,带动了地方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东莞市政府利用泛珠三角的优势,建成了泛珠三角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物流配送的方式把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配送到香港、澳门等地和广东省各厂矿企业,形成了大规模农产品集散地和物流配送枢纽,物流配送集散地和促进了东莞市经济的发展。外地的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需要现代化的流通业作支撑。从我市的情况看,由于受传统的流通观念束缚,市场布点多,特别是农产品市场规模小、设施简陋,多数是菜农、小担小贩占路为市,既阻碍交通,又影响市容,不能形成现代化的大市场、大流通的商贸氛围,阻碍着我市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因此,要搞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就必须树立“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理念。也只有树立这种理念,才能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才能有效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要强化政府建设培育市场的宏观管理和引导。通过对山东、广东两地市场的专项考察,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市场的规划布局建设培育仍然需要政府加强宏观管理和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市场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对搞活经济和满足城乡居民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调控不力,措施不到位,功能不配套,市场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的问题:一是规划布局失控;二是市场多而不专,辐射力不强,难以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三是市场管理理念落后,不能适应现代流通发展的新形势。通过考察,我们认为,娄底市场建设的现状已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需要,不能满足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要,不能满足娄底实现“后发赶超”发展目标的需要。娄底需要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辐射力强的大市场,特别是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以此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因此也需要政府加强对市场建设的宏观调控和培育引导。在这方面我们感到山东省寿光市和广东省东莞市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能力很强、培育扶植市场的力度很大,特别是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用地调控的做法值得我市借鉴。
(三)要标准化建设好我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是商务部联合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标准委提出的今后农产品发展目标,是规范农产品流通秩序和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山东、广东农产品标准化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而我市农产品标准化工作还没有起步。目前,湘中果蔬批发大市场提出标准化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我们认为符合我市实际,符合娄底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应当着力引导和培育。要按照国家颁发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标准和商务部颁发的相关标准,把该市场建设成为全省交易面积最大、配套设施最好、功能服务最全、经营环境最优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
(四)要建立和完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农产品市场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在体制上很难统一,单靠哪一个部门很难实现。东莞市政府在江南农批市场建设和培育过程中专门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部门工作联动机制。为把我市湘中果品批发大市场建设成为湘中地区一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就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机构到位,目标任务到位,部门职责分工到位。
四、建议及请求
(一)搞好市场定位。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和东莞江南农批市场“创建一流大市场、面向全国大流通”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将农产品批发市场做大做强,才能全面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才能实现农民、消费者、市场和政府“四赢”。结合娄底实际,建议湘中果品蔬菜批发大市场以“立足娄底、辐射湘中、服务‘3+5’城市群、面向全国”作为市场定位。
(二)做好市场规划。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创建市场20多年来,先后9次进行大规模扩建,仍不能满足农产品大流通的需要,今年计划扩建200多亩,市场总占地面积达到800亩。东莞江南农批市场一期工程400亩,第二期工程1500亩,合计为1900亩。我国北方的农业部定点市场的占地面积均在300亩以上。我省常德中心城区的市场规模和品位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在此次考察过程中,湘中果蔬批发
市场已与东莞江南农批达成意向,将我市的农产品直销广东“珠三角”各城市和港澳地区,并与新化奉家蔬菜
基地签订了6000亩反季蔬菜种植协议,近期内将与涟源桥头河、水洞底、白马镇、双峰青树坪、娄底经济开发区大埠桥办事处和娄星区万宝、茶园、百亩、双江等乡镇的农村合作组织进行商谈,建设蔬菜基地。近年来,蔬菜基地总面积在5万亩以上。实行“市场十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同时,引进市内和省内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市场设点经营和知名品牌入市经销。我们认为,湘中果品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应高起点、高品位,其市场用地规模应在300亩以上。目前该市场仅占地50亩,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此,建议将市场周边闲置的土地和清潭社区部分居民生活用地计86.95亩(其中军供站5120平方米,原涟邵矿务局仓库19880平方米,铁四局五处仓库16070平方米,市场两边20余户清潭居民生活用地16900平方米,合计57970平方米)列入市场规划范围,由政府统一征购,加上市场已征用的30余亩,总计120亩,进行资源整合,连成一体,建成蔬菜交易区,另就近择地规划180亩至200亩,作为二期工程用地。修建农产品常温库、冷藏库、冷冻库、果蔬加工基地、物流配送中心和废弃物处理中心。
最后两月 市场何去何从? 篇6
冬天将至,市场却是一片火热。随着10月行情的展开,不少股民都把前期亏损“赚”了回来。当然,基金净值也是水涨船高,今年下半年入市的基民也纷纷走出亏损,净值开始翻红。这时候是赶紧跑呢,还是继续迎接下一轮行情?
近日发布投资策略报告的多家基金公司,均对四季度市场走势表示乐观。他们认为,四季度全球经济频显暖意,中国宏观环境更佳,A股将维持升势。
景顺长城基金:震荡筑底维持升势
核心观点:看好业绩增长确定且估值合理的行业,同时关注出口复苏、低碳经济和通胀投资等主题。
景顺长城基金近日发布四季度投资策略报告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向着消费和出口过渡,在流动性支撑减弱、业绩增长预期明朗的背景下,预计四季度A股市场呈现震荡筑底、逐步向上走势。
四季度全球经济继续回暖,令人关注的消费和出口都出现了较好的变化。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改善,以及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触底反弹,预计居民消费预期将逐步改善。景顺长城基金认为,未来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将逐步向房地产投资恢复和出口复苏等方面过渡。由于房地产销售再超预期的可能性不大,房地产投资增速平稳,出口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明年出口更有可能是温和增长,对应的是经济温和增长,伴随温和通涨。
经济继续复苏,而经过三季度的调整,A股的估值水平明显回落。景顺长城基金表示,目前沪深300指数2009年动态市盈率为21倍,处于合理水平,经济的逐步复苏使得上市公司业绩出现良好增长态势,有利于投资者信心的恢复。在流动性支撑减弱、业绩增长预期明朗的背景下,预计四季度A股市场呈现震荡筑底、逐步向上走势。
景顺长城看好业绩增长确定且估值合理的行业,同时关注出口复苏、低碳经济和通胀投资等主题。
华商基金:热钱流入有利股市
核心观点:指标已经明确地显示出经济逐步从最糟糕的情况开始回暖。热钱流入对于A股投资者显然是个利好,因为不用再只看国内信贷规模的脸色。
三季度的主要宏观经济数据10月22日全部公布之后,华商基金认为,整体宏观经济态势的指标已经明确地显示出经济逐步从最糟糕的情况开始回暖。
华商基金指出,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了要管理通货膨胀,但是我们同时看到要保持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热钱流入和人民币升值压力,是政府在保增长和管理通胀之外需要面对的另外两个棘手的问题。人民币已经跟随美元从高点贬值了10%以上,这使得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再次提高。而热钱在人民币升值、中美利差等“利诱”之下大量涌人,第三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增加1410亿美元,增幅低于第二季度的1780亿美元,但当季外汇储备增加额依然高于同期贸易顺差及外商直接投资的总和。华商基金认为,这对于A股投资者显然是个利好,因为不用再只看国内信贷规模的脸色。国海富兰克林基金:闭眼赚钱时期已过
核心观点:内需应成为中国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建议将银行、房地产、表现出色的消费品公司以及上游业务比重大的原材料企业作为布局点。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发布的四季度投资策略报告认为,尽管近期市场有所调整,但回顾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仍可用“火爆”来概括。不过,市场的运行离不开宏观基本面支撑。整体来看,那闭着眼睛享受经济强劲反弹和流动性充裕带来的全面投资机会时期已过。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认为,接下来投资方向应切换到下列两个方面:其一,从前三个季度所追求的复苏高弹性行业,切换到真正有业绩增长支撑的个股(不论是周期性还是非周期性行业);其二,逐步布局潜在的经济增长动力换档点。他们认为以这些投资主题为思路和线索,可以挖掘和找到符合投资标准的目标。
两大市场 篇7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 2012年, 我国累计进口葡萄酒4.3亿升, 比上年 (下同) 增加8.9%;价值25.7亿美元, 增长18.1%;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升6美元, 上涨8.5%。法国、西班牙、智利、澳大利亚和意大利已成为中国进口葡萄酒的主要来源国, 约占总进口量的82%。2012年我国进口葡萄酒商已由几年前的800家大幅增加至4000多家;据业内测算当前我国高端进口葡萄酒的市场利润率高达30%至50%, 而以中低端市场主的国产葡萄酒利润率仅为11%左右。受利益驱动, 国内外众多酒商纷纷投入进口葡萄酒销售市场。
一、2012年进口葡萄酒市场下滑严重
2012年, 进口葡萄酒市场出现大幅下滑, 远低于2011年超过30%的增速。行业表现渠道阻滞, 商家利润缩水。具体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影响, 欧债危机加剧, 国内宏观经济减速, 内需不振, 出口受阻, 制约了企业和个人的消费。
2.“酒驾入刑”、限制“三公消费”、白酒“塑化剂”风波、中央提倡的节约风气等社会因素, 使高端葡萄酒特别是高端进口葡萄酒销量受阻明显, 下滑严重。
3.由于一些进口葡萄酒经销商缺乏诚信, 进口葡萄酒行业以次充好的现象非常严重。经销商往会在定价、折扣、品质方面作大量文章, 由此使整个进口葡萄酒市场呈现出了价格高度混乱状态。
4.经销商过度投机进口葡萄酒, 尤其对名庄酒进行豪赌, 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因素, 部分贸易商大量囤货, 销售受阻, 资金链断裂, 很多进口商破产倒闭, 在浙江尤为突出。
5.国内消费者对进口葡萄酒的消费日趋理性。由前些年对葡萄酒知识的匮乏, 到今天逐渐熟悉, 葡萄酒爱好者越来越多, 对葡萄酒品质和价格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进口葡萄酒市场进入调整期
2012年进口葡萄酒的市场表现, 可以说明持续近十年的进口葡萄酒高速增长期已经结束, 行业步入调整期。
我国目前有进口葡萄酒10000多个品种[3], 无论是品牌还是种类真是万象丛生。进口葡萄酒在销量上呈碎片化, 每个品牌的摊销量都不大, 这制约了进口葡萄酒的普及。销售渠道主要聚焦在传统渠道, 渠道过长, 流通受阻。进口葡萄酒品牌在中国市场谈不上拥有什么渠道控制力。生产商、经销商或是代理商大都实力不够雄厚, 市场推广力度不够。但是不容置疑的是, 进口葡萄酒市场在中国还是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未来两年葡萄酒市场的发展趋势
1.行业洗牌加速, 大型代理商不断壮大。实力弱小的葡萄酒代理商首当其冲, 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命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大洗牌不可避免。占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份额最大的国外葡萄酒生产商, 法国CASTEL公司在中国拥有10家大型经销商, 经过多年的发展, 经销商不断壮大, 渠道覆盖全国, 在国内进口葡萄酒市场中影响力巨大。
2.进口葡萄酒价格进一步回落, 中低端产品将引领市场。消费者日趋理性, 葡萄酒价格将越来越平民化, 暴利将不复存在。进口葡萄酒要想走向普通百姓家里, 必须依赖中低端市场, 而且目前三四线城市的进口葡萄酒市场发展迅猛, 主要还是中低端产品的贡献最大。预计未来几年, 100元以下的进口葡萄酒将是市场的重点。
3.营销方式多样化, 营销渠道加速下沉。传统营销方式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电子商务的发展、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网络营销成为重点。互联网将成为葡萄酒供应商及代理商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 也将促成市场扁平化管理模式。改造或者放弃中间经销环节, 加速渠道下沉, 直接向终端靠近, 将是未来营销的重点。
4.新世界葡萄酒将异军突起。目前, 中国消费者更多接受的是旧世界的葡萄酒, 对于新世界的酒, 消费还不是很多。2012年法国对中国的葡萄酒出口增幅降低至18%, 而此前一直保持在30%以上。智利、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对华出口量加速上升。
5.三四线城市将成为重要的市场增长点。由于三四线城市消费水平的提升, 低端进口葡萄酒将大受欢迎。三、四线城市进口葡萄酒消费升级, 消费者也追求健康、时尚的葡萄酒消费。三、四线城市曾经是葡萄酒的仿冒侵权产品的重灾区, 现在不少经营者纷纷调整产品结构, 开始从正规渠道采购有品牌保证的产品。谁能够以渠道下沉来抓住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的机遇, 谁就能够在未来两年的盘整期内实现弯道超车。
四、总结
政府对“三公消费”的限制将会越来越严格;传统渠道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益理智;酒水行业整合速度日益加快;整体经济环境不佳制约酒水消费等等。因此, 进口葡萄酒运营商必须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 及时调整战略。
参考文献
[1]于旋, 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电器2009.922-25
[2]吕国平, 太阳能产品营销策略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
[3]太阳热水器营销的策划与思考2006.Http;//blog.wise111.com
[4]雷剑, 浅析企业产品的卖点和消费者的卖点, 今日财富2011.10
两大市场 篇8
智能硬件是指具备信息采集、处理和连接能力, 并可实现智能感知、交互、大数据服务等功能的新兴互联网终端产品, 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在手机、电视等终端产品实现智能化之后, 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与个人穿戴、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生产制造等领域集成融合, 催生智能硬件产业蓬勃发展, 带动模式创新和效率提升。
《行动》提到, 当前中国智能硬件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 中国是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大国, 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 智能硬件市场空间广阔。另一方面, 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创新支撑体系不健全、产用互动不紧密、生态碎片化等问题和风险不容忽视。
《行动》要求, 到2018年, 中国智能硬件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 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在低功耗轻量级系统设计、低功耗广域智能物联、虚拟现实、智能人机交互、高性能运动与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取得明显突破, 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上市企业。
在国际主流生态中的参与度、贡献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海外专利占比超过10%。建成标准开发、产品及应用检测、产业供给能力监测三大支撑平台, 智能硬件标准化及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行动》称, 提升高端智能穿戴、智能车载、智能医疗健康、智能服务机器人及工业级智能硬件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
加强低功耗轻量级底层软硬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高性能智能感知、高精度运动与姿态控制、低功耗广域智能物联、端云一体化协同等智能硬件核心关键技术创新
《行动》强调, 推动重点领域智能化提升。深入挖掘健康养老、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智能硬件应用需求, 加强重点领域智能化提升, 推动智能硬件产品的集成应用和推广。
两大市场 篇9
1 美国的市场监管
美国是世界第一种业强国, 也是世界第一大种子市场。据国际种子联合会统计, 2011年全美种子市场价值为120亿美元, 占全球种子市场价值 (430亿美元) 的28%, 是世界第二大市场中国的1.5倍。如此庞大的市场却管理得规范有序、公平开放、诚实守信、充满活力, 美国人做了什么?
1.1 法律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法规是市场管理的根本依据。美国特别重视种子立法, 自1912年通过了《联邦种子进口法》后, 又陆续颁布了《植物专利法》《联邦种子法》《一般专利法》《植物品种保护法》, 在国家层面为种业构建了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框架, 其后根据需要又进行过几次修订。与此同时, 各州也进行了种子立法, 在市场管理、质量管理、品种管理、经销许可等方面比联邦种子法更具体、更严厉。
1.2 管理体制
美国的种子管理体制由政府管理与行业管理两部分构成。政府管理分为联邦、州、县三级, 联邦农业部设局级种子管理机构, 主要职能是负责种子进出口和州际贸易质量检验、品种保护、种子认证等;州农业厅设种子管理机构, 主要职能是负责本州的市场管理、经销许可、违法处罚、质量检验、纠纷处理等;县级农业技术部门设种子专员 (农业专员) 岗位, 主要职能是协助州种子管理机构对县域内的市场管理。美国的管理, 体系健全, 队伍精干, 效率很高。各级职责分工明确, 无重复监管和越俎代庖现象。
行业管理以美国种子贸易协会、美国官方种子认证机构协会、美国作物改良协会、美国种子控制官方协会等为代表的各类协会为主体, 在技术信息服务、行业自律、沟通游说政府与议会、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经销许可
卖种子必须办许可证, 这是美国种子产业管理发放的唯一的一张许可证。美国的种子产业发展环境是比较宽松开放的, 联邦种子法对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没有设置门槛条件, 也未作许可规定。但各州种子法都确立了市场经销许可制度, 要求种子经销商必须申请许可证后方准进入市场。许可证有效期一年, 申请条件各州有所区别。大部分州还要求经销的品种必须登记注册。经销许可对有效控制种子市场最后出口, 防止假冒伪劣种子流向农田发挥了关键作用。此次考察所到的3个州, 种子纠纷都很少。如美国的种业大州加利福尼亚州, 2012年的种子纠纷仅有9起。
1.4 管理收费
美国的种子市场管理要收取一定费用, 各州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有所不同, 一般分办证费和管理费两种。如加利福尼亚州一个许可证收40美元, 再按年经营额0.25%收取管理费;马里兰州一个许可证收60~120美元, 再收取2.5万美元保证金。美国的管理收费公开透明, 全部用于种子管理工作。
1.5 产权保护
美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种子知识产权保护有几种形式, 产权所有者可根据需要选用。一是贸易秘密保护。发明者不公开任何有关信息, 通过授权或使用协议进行保护。二是植物品种保护法。法律允许对新品种的商业权利控制20年。三是实用专利。对包括种质、特质、基因以及技术等方面提供广泛有力的保护。四是变异品种使用专利。赋予品种、收获材料及直接产生的产品独家市场推销权不少于20年。五是农作物专利。为无性培植的农作物提供保护, 使其在20年内未经许可不得无性培植。由于法律制度完善, 处罚措施严厉, 所以市场上罕见假冒侵权品种, 公司也不会私自使用受保护的材料育种。
1.6 标签管理
种子标签在美国的身份地位十分重要。因此, 无论联邦, 还是州种子法, 无不对种子标签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而市场监管的重点也是查验标签内容的真实性, 一旦发现虚假标注, 种子企业不仅要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而且还将面临诚信问题带来的生存压力。
综观美国的种子产业管理, 尽管法律政策纷繁复杂, 但对市场最后环节的监管却简单明确, 就是“签证”、管理两手抓。即一手抓种子标签, 一手抓许可证。
1.7 种子检验
美国的种子检验机构分三种类型:一是管理系统设立的检验机构。农业部与州农业厅两级设有检验机构, 前者负责进出口和州际贸易的种子质量监督检验, 以及种子认证 (自愿) 。后者负责本州种子市场的监督检验。检验项目以净度、发芽、水分等常规检测为主, 其中净度要鉴定杂草种子类别, 难度很大, 最能反映检验员的水平。但在基因、纯度等比较复杂的检测项目上很少做。二是大学设立的检验机构。这类检验机构, 一般具有世界一流的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业务范围比较宽, 除承担政府委托的检验及科研任务外, 主要开展技术研发、人员培训、检测服务等。检验能力强大, 检测项目齐全, 能满足各个层面的需求, 尤其在技术难度大、要求高的基因检测、纯度检测、健康检测及抗逆性检测等方面优势明显。其经费主要来至政府投入、学校拨款、检验收费3个方面。三是种子企业设立的检验机构。美国办种子公司没有硬性条件要求, 所以中小公司从成本方面考虑, 一般不设检验机构, 而是委托大学等公共检验机构去做。但大型种子公司都建立自己的检验中心, 并且拥有世界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大规模、高通量、自动化的快速检测能力, 一般只承担本公司的检测任务, 对公司的种子质量负责。
1.8 纠纷处理
美国处理种子纠纷的程序:纠纷—农业部门—法院。即种子出现纠纷时, 首先向农业部门提出申诉, 然后由农业部门的种子管理机构依据专业查明原因, 分清责任, 提出处理意见, 一般以调解为主。纠纷当事人对处理结果不服的, 可再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制度设计, 路径清晰、简明快捷、重视专业、讲究效率。
2 比较与思考
美国是世界市场经济的倡导者和引领者, 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尽管中美两国的种业在发展阶段、基础和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少差距, 但市场监管却有相通之处。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比较, 或可获得某些有益启示。
2.1 法律制度层面
联邦立法, 抓大放小, 给州立法留有很大空间。州立法紧贴当地实际, 突出市场监管, 准确实用, 可操作性强。我国也是两级立法, 但在种子立法上时间短, 经验欠缺, 如知识产权保护等对产业和全局影响大的方面, 应是国家立法的重点, 我们却仅有一个粗线条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而在区域性差异大、情况复杂的市场监管等方面, 应是省级立法的重点, 国家立法又作了“一刀切”的规定, 如《种子法》28条及29条等。
由于国家、省两级立法的范围和重点趋同, 在上位法管下位法的框架内, 省级立法的余地也就有限了, 所以, 已颁布的省级种子管理条例, 好像是一个贯彻《种子法》的文件, 目前, 一些地方种子市场竞争无序、假冒伪劣严重的状况, 与我们立法上的缺陷不无关系。
2.2 行政管理层面
(1) 管理体系孰优孰劣主要看是否适合本国的国情。中美各自面对的种子市场差异很大, 美国有种子公司400家左右, 一个州的种子经销商300家左右, 一个县的农户2 000~3 000户, 一个州的种子纠纷每年10件左右。我国有种子公司6 300多家, 一个县的种子经销商100~300家 (一半为流动商贩) , 一个县的农户20~40万户, 一个县的种子纠纷每年50件左右。由此可见, 我国面对的管理对象是异常复杂的, 管理体量是十分庞大的, 一个县相当于美国一个州。 (2) 职责分工。美国的各级管理机构职责分工不同, 监管范围和对象有明确划分, 虽有配合互补, 但不交叉重复。我国的各级管理机构职责分工比较模糊, 除了许可审批国家、省两级有明确分工外, 其他方面没有明确划分不同的监管对象和领域。 (3) 经营许可。美国对种子企业没有许可要求, 只对经销商实行市场许可和品种登记管理。我国与美国恰好相反, 只对种子企业实行经营许可, 而对经销商完全放开。我们的企业大多自律性差, 终端市场多、乱、杂现象十分严重。 (4) 种子纠纷。我国的种子纠纷处理, 对协商、调解阶段的规定比较笼统, 不像美国那样明确规定由一个专业的权威部门负责处理。
2.3 技术保障层面
主要分种子检验与经费保障两个方面: (1) 种子检验。我国的种子检验机构与美国大致相同, 分为管理系统、大学 (农科院所) 、种子公司3种类型。但深入分析比较, 差异十分明显, 我们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机构设置求全。美国只在联邦、州两级设检验机构, 对种子企业没有要求。我国各级管理部门都要求设检验机构, 种子企业也必须设检验机构, 实际运行中显现出诸多弊端。二是监督范围重叠。美国的监督检验有明确分工, 不会出现交叉重复现象。而我国如果县级首先抽检, 那么某企业的同一作物种子就可能承受四级的重复抽检。三是监督环节较多。美国的监督检验明确简单, 只在市场销售环节上抽检种子标签的真实性。我们管的比较多、比较细, 全程监管。但在关键的扦样环节却偏重于企业仓库的种子, 使监管效果大打折扣。四是服务检验开展难。美国中小企业一般不设检验机构, 加之质量认证等服务性检验业务较多, 所以, 以大学为主的公共检验机构十分活跃, 检验收入可观。我国的检验机构多而全, 僧多粥少, 服务检验很难开展起来。 (2) 经费保障。美国各级种子管理机构的经费充裕, 主要是财政保障。另外, 美国还实行管理收费, 收费有明确规定, 公开透明, 专款专用, 没有乱收费现象。我国基层种子管理机构经费严重不足, 尤其县级大部分属“吃饭财政”, 所以要求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的说法, 基本上是一句空话。
3 建议
3.1 修改完善法律法规
《种子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已经不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 亟需修改完善。修法时应抓大放小, 该放的要放开, 该管的要管住。要充分考虑各地的差异化及复杂性, 给省级立法留有空间, 特别在市场监管方面应以地方立法为主。同时, 要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 为种业创新保驾护航。
3.2 明确管理职能, 健全管理体系
目前, 种子管理体系不健全, 问题在县级, 关键是职能。职能不实, 机构不稳。而目前部分县级种子管理站被撤并, 管理职能名存实亡。县级管理机构是整个管理体系的根基, 根基不稳则体系运行不畅。种子管理从品种选育、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到市场销售, 是一个全过程的监管, 环环相扣, 不宜拆分。应按照国家改革“食品药品管理总局”强调产业链条完整性的思路, 重新划归基层种子管理机构, 以保证监管的连续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另外, 在上一级监督、检查、指导下一级的同时, 要进一步细化各级职责分工, 避免揽权诿过、责任不清、交叉重复等现象发生。
3.3 实行代销经营许可, 把住市场最后关口
所谓种子终端市场, 即代销商 (经营户) 与农民直接交易的市场, 是种子流向农田的最后一道关口。因而对代销商 (经营户) 应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经营许可制度, 这已成为各方的强烈愿望, 应当尽快实施。
3.4 建立地市级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区域中心
监督检验是市场监管的技术支撑, 但目前通过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层层设立检验机构是脱离实际的。尤其县级建立一个认证检验机构并维持其运行, 难度很大。因此, 建议只设国家、省、地市三级监督检验体系。其中地市一级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 在整个监督检验网络中处于“兜底”的关键节点上, 其地位和作用是无法替代的。而目前, 地市一级监督检验体系建设是最薄弱的一环, 应当调整思路, 加大投入, 尽快将其建成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区域中心, 把“网底”编好, 为我国种子质量构建一张完整可靠的安全监督网。
种子管理系统的检验机构不宜追求豪华尖端的仪器设备以及复杂齐全的检测服务, 而应以简单、实用、可靠为主, 以常规检测项目为主, 以监督检验为主。另外, 要明确各级监督检验的职责范围, 避免重复抽检。要减少对企业仓库种子的抽检, 把重点转到市场抽检上来。
3.5 解决种子管理收费问题
两大市场 篇10
随着网络化进程不断推进, 我国网络市场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截至2012年底,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7.85万亿, 同比增长30.83% (1) 。网络经济正不断显示出强大的经济活力和商业潜力。然而, 网络售假却成为2012年度十大网络购物热点投诉问题之一 (2) 。随着“双十一”、“双十二”等网络购物热潮到来, 奢侈品电商却因层出不穷的商标侵权售假问题逐渐面临消费者群体的信任危机。Bhargava和Sundaresan (2002) 认为网络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通常是由商品质量的不可观察性导致的[1]。美国网络购物市场也存在商品信息与实际质量不相符的情形[2]。国内学界学者们大多借鉴阿克洛夫的“柠檬市场”理论, 认为网络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来源于委托代理框架下企业对自身信誉及商品质量比消费者更了解。信息不对称还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从而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3,4,5]。张宝明 (2013) 指出现阶段网络市场信任机制存在“信誉作弊”的现象, 严重扰乱网络市场秩序[6]。
面对网络市场商标权侵权问题, 学者从不同主体角度分析网络市场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性质、损害赔偿、监督管理等[7,8,9]。肖灵等 (2013) 对比中美两国商标权侵权和犯罪的立法, 认为我国在商标权侵权及犯罪方面把握尺度“严而不厉”, 客观上纵容了侵权和犯罪行为的发生[10]。
本文创新性地从网络市场商标权侵权问题视角切入, 立足于福利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构建出一个两期动态交易模型分析网络市场中的代表性消费者、卖家和平台商的行为, 通过模型求解得出经济学相应解释。本文选取了近期的一个典型案例, 通过案例中三方主体的行为分析进一步验证模型结论。
1 基本模型设定
1.1 模型基本假定
假设1:网络市场上的商品类型为“后验品” (Experience Goods) 。
由于消费者在网络购物平台购买商品时, 只有当购买行为发生后经过亲身体验, 才能获知该商品是否是商标权侵权的“赝品” (Fake Goods) , 并且由于商品是“后验品”, 因此在第一期当期不存在退货机制。“后验品”具有经验商品的性质, 与现实情形一致。
假设2:消费者需求函数表示为如下形式:
其中Sθ表示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质量。对于商标权侵权商品 (赝品) 有:Sθ=0;对于商标权未侵权商品 (真品) 有:Sθ=SR。
假设3:市场由三个主体构成:卖家、消费者、网商平台。交易行为共进行两期, 若卖家在第一期销售商标权侵权商品 (赝品) , 由于消费者对其失去信心, 在第二期不再购买该卖家所售商品, 则卖家在第二期退出市场, 同时还将面临一个惩罚成本Cp, 其中Cp是对单位商品征收, 类似“惩罚性税收”。
假设4:网商平台只从为卖家提供平台这一服务中获益, 支付的成本为监管成本, 并且网商平台对卖家存在信任机制, 若在第一期付出监管成本的情况下, 卖家没有销售商标权侵权商品, 因此该卖家就是值得“信任”的, 在第二期将不再付出监管成本。
1.2 三方主体的行为及效用函数
1.2.1 卖家行为
(1) 若卖家不销售商标权侵权商品 (真品) , 则其可获得利润:
其中, PR表示销售未侵权商品 (真品) 的价格, CR为该商品成本, BM表示卖家的商誉 (用指数衡量, 且满足BM>1) , QR表示消费者对未侵权商品的需求量。将消费者需求函数代入该利润函数中可得:
对价格求解一阶条件可得:, 此时
(2) 若卖家销售商标权侵权商品 (赝品) , 则可获得利润:
其中, β表示网络销售侵权商品被平台发现的概率, 可视为网商的监管力度, 且满足0≤β≤1, CF为商标权侵权商品的成本, 且PR与PF之间存在关系:PR=PF (1+BV) , 其中BV代表该商标的品牌价值, QF为此时对应的消费者需求量。将消费者需求函数代入该利润函数中可得:
对价格求解一阶条件可得最优的定价和对应利润:, 此时
1.2.2 消费者行为
(1) 消费者购买不侵权商品 (真品) 获得的总效用为:
其中, UR表示消费者购买不侵权商品获得的效用。将消费者需求函数代入可得:
当卖家对商品定价为均衡价格时, 消费者效用
(2) 当消费者购买到侵权商品 (赝品) 获得的总效用为:
其中UF代表消费者购买到侵权商品获得的效用, 将消费者需求函数代入可得:
1.2.3 网商平台行为
(1) 若平台入驻的卖家销售非侵权商品时, 网商平台可获利润为:
其中α代表卖家从利润中抽取的用于支付给网商平台的收益比率, 满足0<α<1。
将消费者需求函数代入化简可得:
(2) 若入驻的卖家销售商标权侵权商品时, 网商平台可获利润为:
第二期卖家已退出市场, 网上平台不再获得利润, 将消费者需求函数代入化简可得:
2 比较静态分析和基本结论
2.1 对卖家行为的比较静态分析
结论1:商业道德的提升有助于增加销售非侵权商品的利润, 因此, 提升商业道德可能会减少侵权行为。
证明:
结论2:商品商标的品牌价值越大, 被侵权的可能性越大, 因而销售侵权商品的利润增加。
结论3:当且仅当将监管力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 销售非侵权商品获得的利润将大于销售侵权商品的利润, 卖家才有动力不销售侵权商品。
令其中 (1+BV-CF) 2=A;2 (1+BV-CF) CP+ (1+BM) (1+SR+CR) 2 (1+BV) =B;C2P=C
通过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可得:
结论4:惩罚成本存在一个上界值, 将其控制在该界限内有助于减少销售侵权商品的获益, 使得卖家不再有动力继续销售侵权商品。
证明:, 即CP< (1-β) (1+BV-CF)
2.2 对网商平台行为的比较静态分析
结论5:网商平台的利润最大化行为与卖家相一致, 即当卖家获得最大利润时, 网商平台也能获得最大利润。
结论6:监管力度越大, 网商平台在卖家销售侵权商品和非侵权商品时获得的利润差额越大, 即要么销售非侵权商品的利润变大, 要么销售侵权商品的利润变小, 无论何种情形, 网商平台都有动力开展监管活动, 从而使卖家减少侵权行为, 提高利润水平。
此外, 监管力度存在一个上限, 在小于此上限时, 网商平台才有动力去监管卖家的行为, 从而使自身获得最优利润。若超过这个上限, 监管成本越高, 反而会使自身获利减少, 因而缺乏动力开展监管活动。
2.3 对社会总福利的分析
结论7:根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三方主体都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 市场自然就可以达到一个社会最优的资源配置。当且仅当网商平台提供的监管力度在该区间内时, 侵权行为能得到有效抑制, 社会总福利水平达到最优。
证明:社会总福利可由三方的效用加总来表示, 即
经过上述模型最优化求解, 利用结论3和结论6的结果可求得:
3 网络市场商标权侵权案例分析
3.1 案例回顾 (3)
2013年4月, 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1号店”销售“卡地亚款式”钻戒引发的两起侵害商标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作出一审判决, 判处北京梦克拉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意实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惠新天元科贸有限责任公司停止侵害原告卡地亚国际有限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
梦克拉公司在“1号店”开设网店销售自产的珠宝首饰商品, 商品信息中有“18K钻石戒指Cartier款百年经典皇冠钻戒”、“设计风格源自百年经典Cartier”等内容。惠新公司则是这些珠宝首饰的生产商。卡地亚公司发现上述情况后, 认为3家被告公司严重损害了其商标声誉, 实施了虚假宣传行为, 故提起诉讼。
3.2 案例分析
该案例中涉及的三方主体分别为:消费者、卖家 (梦克拉公司) 、网商平台 (“1号店”) 。涉及的主要侵权行为是网店销售中的商标侵权。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 本案例反映出如下问题:
(1) 网络市场中的商标侵权具有不确定性。
商标是用来区别一个经营者的品牌或服务和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的显著标志, 代表着商标所有人生产或经营的质量信誉和企业信誉、形象。互联网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提供了多样化的技术和商业条件, 不仅使得商标的构成要素更加丰富多样, 而且使商标的使用方式更加多样化, 从而令商标侵权的认定存在一定的困难。本例中“Cartier”这6个字母的组合便构成了该品牌商标的内容, 侵权商家只要未经授权, 冒用“Cartier”字样进行商品销售即构成商标权侵权。
(2) 信息不对称损害权利人的基本权利。
互联网的虚拟性、隐蔽性, 使侵权行为不易及时被发现, 单一执法部门有限的人力很难逐一针对网站、网页以及电子邮件中发布的信息和提供的服务等进行核查, 判断其是否存在侵权内容;同时互联网的传播迅速、影响广泛等特点使信息的传播更为方便和快捷, 为侵权行为的发生提供了便利。本例中, 梦克拉公司在“1号店”开设网店销售自产的珠宝首饰商品, 利用知名品牌“卡地亚”的商标, 若未被发现, 能迅速吸引广大网购者, 从而扩大销售额, 获取更多的利润。
(3) 网络市场中更应重视商业道德的作用。
通过电子平台销售商品时引发的商标侵权, 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商标侵权实际上都是市场交易中诚信道德意识薄弱的表现。互联网的隐蔽性和虚拟性更为行为人提供极大便利, 侵权行为不易被发现, 在法律机制触及不到的范畴内, 要维护网络市场知识产权, 只能更多依赖道德机制的作用。本例中, “梦克拉”公司的行为正是不重视商业道德的行为, 单纯依靠“打擦边球”的方式妄图获得投机收益, 事实上违背了网络市场卖家都应当遵守的商业道德规范, 侵犯了消费者、“Cartier”商标所有者及网商平台“1号店”的利益。
(4) 网商平台对侵权行为的监管力度不足。
在现实情形下, 第三方网商平台一方面由于监管成本不足, 未必能逐一对入驻商家进行监督;另一方面为自身利益最大化, 即便发现商家存在侵权行为, 也没有足够动力对商家进行惩罚。此外, 入驻商家通过向网商平台“寻租”的方式更使网商平台人为放松对其所售商品是否具有商标权授权资质的监管。本例中, 作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1号店”未对侵权行为进行及时识别, 客观放纵梦克拉公司实施商标权侵权行为, 从而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
(5) 品牌价值对侵权行为与惩罚成本有显著影响。
品牌价值对于卖家开展侵权活动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高品牌价值商品的商标有助于卖家误导消费者, 通过销售侵权假冒商品谋取高额利润, 另一方面一旦被商标权所有者发现并举报, 卖家需要支付的惩罚成本也相应更大, 即售假的机会成本增加。本例中, 商标“Cartier”是在国际市场中具有极高的品牌价值, 正因如此, 投机卖家梦克拉公司才会开展商标权侵权活动, 在“1号店”售卖带有“Cartier”商标的侵权商品, 误导消费者, 从而获得高额收益。
4 结论和政策启示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两期动态交易模型分别对网络市场环境中的三方主体:网商平台、卖家及消费者进行效用最大化问题分析, 在此基础上引入近期发生的一则现实案例, 分别就网商平台加强监管、建立惩罚机制、卖家商业道德以及商标品牌价值四个方面对侵权行为发生的影响机制进行系统性探讨, 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网络市场的监管需要加强网商平台“自治”, 在一个合理范围内的监管水平会有效减少商标权侵权行为, 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第二, 商业道德的培养有助于网络市场商标权侵权行为的有效缓解, 这才是“治本”的方法。
第三, 商标的品牌价值越高, 可能会导致侵权行为短期增加, 但是从长远来看, 增加商标的品牌价值对企业自身利大于弊, 因此需要提升商标的品牌价值, 将“小品牌”做成“老字号”。
第四, 过高的惩罚成本投入反而不利于商标权保护, 因此需要将惩罚成本确定在一个适当的标准, 使得既能达到有效处罚, 又能达到商标权保护的根本目的。
第五, 网商平台应加强两项监管, 其一是入驻商家资质的监管, 重点监督该入驻商家是否具有其商品品牌授权的资质;其二是入驻商家信誉的监管, 开发合理的信誉评价系统, 通过对消费者售后反馈来检验该卖家是否涉及侵权行为。
摘要:构建一个两期动态交易模型, 分析在销售与不销售商标权侵权商品的情形下, 网络市场三方主体网商平台、消费者和卖家如何权衡效用最大化, 并结合“1号店”案例深入研究网络市场商标权侵权问题。结论表明:当网商平台的监管力度、惩罚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有助于抑制侵权行为发生;商标的品牌价值越高, 侵权发生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卖家商业道德的提升对于侵权活动发生亦有抑制作用。据此, 提出了如何构建和谐网络市场、开展诚信交易活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市场,商标权,平台监管,动态交易模型
参考文献
[1]Bhargava H K, S Sundaresan.Optimal Design of Contingency Pricing in IT-Intensive Commerce[R].Barcelona:The Twenty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2002.
[2]Ginger Zhe Jin, Andrew Kato.Price, quality, and reputation:evidence from an online field experiment[J].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6, 37 (4) .
[3]张莺莺, 袁红.B2C电子商务模式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电子商务, 2008 (8) .
[4]肖开锋, 王明明.B2C电子商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J].商业时代, 2007 (22) .
[5]赖春香, 刘志锋.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下的电子商务市场研究[J].商业文化, 2009 (10) .
[6]张宝明.“诚信危机”下网络市场信任机制的完善[J].中国流通经济, 2013 (8) .
[7]孙海龙, 姚建军.网络商标侵权问题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 2007 (8) .
[8]梁荣.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商标侵权保护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 2012 (1) .
[9]陈健.网络商标侵权中电子商务平台商的共同侵权责任研究[J].网络法律评论, 2012 (12) .
两万亿医疗市场中的IT生意 篇11
当然,眼下李琳在医院中能够注意到的信息化应用可能只有挂号处输入病人基本信息的那台电脑,同时也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最基础的体现。作为医院信息化的第一步,以门诊挂号、收费等为主要模块的HIS经过东软、IBM等大型厂商多年来的深耕已初步普及,但还远远不够。在竞争相对于HIS并不那么激烈,但同样急需建设的多个细分领域,不少新兴创业企业已经看到了突破的机会。2009年末,全国注册医疗机构超过90万个,卫生总费用超过16000亿元人民币,预计接下来三年将会达到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而若想在这块巨大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怎么更好地为李琳这样的患者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显然,这和技术有关。
机会一:医学影像
CT、X光、核磁如今是相当普及的检查手段,而医生们双手举着X光片分析的场景也曾是医院中经典的一幕。不过,现在这个步骤可以更方便地在电脑上进行: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已经能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数字化形式,通过计算设备和网络,完成对影像的采集、存储和传输处理。崔彤哲在2008年创立的海纳医信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纳医信”),就在着力为国内医院提供全院级PACS系统。此前,他曾做为第一位开发工程师加入了位于美国硅谷的PACS初创公司Stentor。
就像视频网站对技术、带宽的要求要高于一般网站,与影像有关的医疗信息系统也有独特的门槛。“难点在于影像的存储、传输、高并发条件下的实时调用和24*7的不间断稳定运行。”崔彤哲说。在安贞医院的放射科,1个病人在320排CT机上做两分钟的检查,就能产生26,000帧影像,大小约为13GB。在2009年,安贞医院放射科的流水在5.6~5.8亿元左右。而全院整体化PACS系统还不仅仅是放射科内部的图像存储与通信,内镜科、超声科等科室的影像诊断系统都会连接进来,与HIS等系统也有接口。患者就诊后,医生可以首先从HIS系统中调出其基本数据,把拍片命令发送至相应机器上,然后自动拍片并将影像传回服务器。在Stentor的一个客户案例中,最高峰时共有包括对影像进行审核和写报告的人员、临床医生、手术医生、查房护士等在内的1,600人同时上线调用PACS中的影像。
即使查阅影像的只有几十个人,借片、对照患者以往病历等工作仍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人手,信息化的介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免去患者拿着x光片跑来跑去。在现代图像处理技术的帮助下,影像分析变得更为精确,纸张、胶片等影像介质的储存和管理费用也得以节省。无论是医院、医护工作者还是患者都能从中受益。
但PACS的意义不止于此,它还使得远程医疗真正成为可能,在各地医疗资源极度不均衡的中国,其好处显而易见。“据北京卫生局统计,2008年来北京看病的人次是1.2亿人次。”崔彤哲自己的朋友也会托他请北京的专家看所拍的片子。为了短短的诊断时间,每天都有大批人从全国各地涌来,经历熬夜挂号的艰辛过程。其实远程医疗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但崔彤哲认为,目前的状况就好像“喝着东西不解渴”:通常以定时定点的专家会诊形式展开,由高清摄像头拍摄传输影像资料。这种方法看上去合理,实际效果却非常差:一来要聚齐专家非常困难;二来即使是高清摄像头也无法清晰地传输影像。“整个流程很不好。”
海纳医信最近参与建设了位于第二炮兵总医院的全军医学专科中心影像远程服务网,为其提供核心的影像远程传输和诊断会诊系统。他们的办法是,通过影像诊断会诊系统,整合全军的知名专家,专家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登录查看外地病人的影像信息和病历,随后提交诊疗意见。虽然眼下远程医疗的推广还受到医务体制的一些制约,但可以预见,影像远程诊断会诊系统将给更多病人带来便捷。
机会二:麻醉手术
通常,在拍完医疗影像之后,一部分不太幸运的患者会进入手术室乃至重症监护病房。而麦迪斯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麦迪斯顿”)的麻醉临床信息系统和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正服务于此环节,通过对数字化手术室和数字化病区的建设,让焦虑的医生和患者感觉好一些。
麦迪斯顿创始人翁康和汪建华的尝试从麻醉监护软件开始。手术室是医院中对技术要求最高、最重要的科室,即使不算麻药和器械,其直接收入就能占到整体收入的15%~20%。手术过程中,则需要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手术护士等几类人员的配合。以麻醉医生为例,在普通的手术过程中,他们需要边看机器边记下患者的心率、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据统计,在10个小时的麻醉时长中,假定每隔3分钟记录一组生命体征数据,麻醉医生共有53.4%的时间用于医疗记录的书写。不过,在麦迪斯顿协助建设的数字化手术室中,这个惊人的数据将得到改善,麻醉监护软件将自动监测并记录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数据,使麻醉医生能够更专心对其加以分析和治疗。这些数据同时会显示在手术室中的触摸屏上,方便手术医生和护士查看;临床医生不用进入手术室,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即时信息;手术室外焦急等候的患者家属则能够实时通过大屏公告了解手术进展的情况。
“现在我们的系统已经能够覆盖从推进手术室之前到术后送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完整流程。”数字化病区同样是麦迪斯顿的得意之举“医生要想知道患者的情况,不用逐个病房巡视了,在系统中一目了然。”翁康说。患者在病房里的生命体征会由监护仪、呼吸机等床边监护设备记录并上传到系统中,如果呼吸、血压等出现异常,系统还会进行警示,帮助医生和护士及时发现问题并赶到现场。
在手术室和病房中采集的数据会由系统自动打印生成各种医疗文书,方便医生按需检索数据库,对病人信息进行整合和统计分析。“医疗文书能够得到规范便捷的记录,流程被优化。”汪建华说,“不过最重要的是,数字化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这些信息化应用加上入院前急救监护、质量控制、临床路径、专家咨询等辅助系统,就构成了术前、术中和术后一体化的“围术期临床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在全国2000~3000家二甲以上的医院中,包括解放军总医院、武汉同济医院在内的上百家都是麦迪斯顿的客户。虽然占据了这个细分市场八成左右的销售额,但翁康和汪建华仍要继续挖掘,下一步计划将物联网、3G等新技术引入到手术室和病房的应用中。
机会三:新药开发
与医疗影像和麻醉手术相比,新药开发的相关信息化服务在国内还是刚刚开始的市场。
有些病人在被接诊时会收到来自医生的新药临床试验邀请,如果他同意并通过了筛选,那么他将具有一个新的身份——受试者。这是个略带
些神秘色彩的环节,却是新药面市前重要而且必需的一步。“一般人的想像中制药公司的标志就是有大型试验室,好多白大褂在里面做试验”,阿贝斯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阿贝斯努”)副总经理李永昊博士说,“但试验室费用只是整个新药研发费用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临床试验过程,在德国要占到总费用的92%左右,在美国也要至少占到80%。
目前,国内这一环节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还极低。在病人接受试验的时候,临床医生需要在受试者的病例报告表(CRF)上记录每一项的结果,在比较简单的试验中,每位病人的CRF也有四五十页。在二期临床试验中,如果要满足100对有效受试者的最低要求,几百本一式三份的CRF放在一起,厚度很可观。“在这个领域甚至还培育出来了专门的CRF印刷厂。”李永昊说。在国外,这些都已经大量通过数字化流程实现。
首先是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系统(CTMS),负责对试验所涉及的人员、进度、预算和费用、文件归档和组织申报材料等进行管理,目前阿贝斯努已经在天津的一些医院里开始了试点。“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电子数据采集(EDC)”,简单来说,就是采用电子化的CRF来收集临床试验数据,并在早期就开始电子化数据的管理、质疑和答复,及电子数据的溯源核查。研究者能够在任何地方、通过任何网络终端填写电子病例报告表,并将临床试验数据传输到中央数据库,通过自动核查程序和人类专家的经验,数据管理员能够马上发现有问题的数据,并告知研究者。而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IVRS)同样有助于加快试验效率。“以前医院里新增了一个受试者,医生要打电话给药厂询问需要分配什么随机号给他。”现在,结合中心随机系统的IVRS系统接受通知后会自动传真过来受试者的随机和药品分配信息,而试验的管理^员也可以通过CTMS系统、自动的电子邮件或手机随时了解到受试者入组进度和临床试验数据的收集情况,避免人工预估错误导致的药品浪费或者供应短缺。在止吐剂、止疼剂、安眠药等试验中,病人也需要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记录在日志上。李永昊显然对现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的电子患者日志系统(ePRO)更感兴趣,“一般来说是类似手表的专用设备带在身上,每天24小时自动记录你的心率、心电图。”这些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受试者的心电图将集中到一个阅读中心由专家做出统一的判读。整个临床试验过程还需要很多其他专用信息工具的支撑,但相对于国内已有10年发展时间的HIS,这部分系统在国内还几乎是一片空白。李永昊相信信息化是必然的趋势,阿贝斯努今年九月份将要出版一本书,就是关于临应床试验电子数据的相关标准。
机会四:运营管理
经历了复杂的诊疗之后,交费取药看上去是个极为简单的环节。但望海康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望海康信”)总裁段成卉口中的事实很惊人,“国内医院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连超市都比不上。超市里的大白菜还有条形码来识别,而很多医院里对药品都没有最基本的防护措施。”2003年望海康信刚成立时,段成卉遇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混乱的情况。
虽然很多医院上马了HIS,但大多数只停留在为挂号、收费等流程服务的阶段,以满足医疗业务管理为主;至于在前台之外支撑整个医院经营的后台人、财、物管理,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而望海康信研发的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HBOS)恰好能弥补这个缺陷,是专为医院服务的ERP系统。
与一般企业使用的ERP类似,HBOS包括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绩效考核及内部分配、经营分析及决策支持等几个模块。但医院业务服务流程非常特殊,物流链的流动特性和企业不一样;人力资源管理更是如此,企业的工种比较简单,医院在设计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时,需要考虑到管理、医疗辅助、医疗技术、临床等大类中的上百中不同岗位和工作类型细分。虽然段成卉认为金蝶、用友等厂商会是望海康信的竞争对手,但手中不断积累的医院管理专业的特征和知识库使她底气十足,
“国内银行为什么花那么多钱买花旗的应用软件?其实买的是国外大型成熟银行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目前使用望海康信产品的300多家医院,近一半是三甲医院。对段成卉来说,这些不仅仅是客户,更是最好的资源,“通过软件把中国最先进的医院管理实践经验都吸收进来”。段成卉认为,医院运营管理系统的核心竞争力绝不是在IT本身,而是在于对医疗流程的重组、设计能力。在30多种理论方法的基础之上,望海康信的医院管理专家会对不同医院的流程设计和后台管理进行分析和提炼,进一步优化HBOS。“已有的经验可以变成更先进的评价方法和预算编制方法。”段成卉在几年前发现的后台管理空缺,经新医改触动之后变成了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将是未来若干年内医院管理的关键词。
“没有IT系统,靠手工根本不行。”小小的手术刀就有几十种规格,医院运营管理必须借助信息化。段成卉认为,HBOS对医院管理模式是个革命性的改变,能够反过来推动运营人才的培养和前台系统的升级。“价格昂贵的易耗品,都是随便堆放;后台考核绩效,需要医生的工作量统计等前台数据,原来的HIs里也没有。”看多了这种情形之后,段成卉觉得,后台信息化的必要性已无需多作证明。
等待发掘的秘密
尽管已有了不少先行者,但国内医疗信息化市场仍然存在很大的想像空间。
在医院中,不同的信息系统就像是一幅大拼图的不同部件,一起构成完整的信息系统,提供各方面的信息需求。目前,只有狭义的HIS发展历史较长,十几年里有几家大公司占据了优势。但另一方面,被称为“数字医疗投资领域专家”的英特尔投资总监吴蓉晖认为,HIS市场“出现了价格上的恶性竞争,后续服务跟不上,比较散乱”。而作为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病人最直接相关的临床信息系统(CIS)还处于初级阶段,包括PACS、检验科使用的检验信息系统(LIS)、放射科使用的放射信息系统(RIS)、麻醉信息系统和电子病历等在内,由于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出现巨头。
“创业企业不一定要大而全。”吴蓉晖说,“像电子病历这样的细分市场正在高速增长,创业板上市公司银江电子的无线医护和病患管理系统同样是值得努力的方向。”银江电子和望海康信都是吴蓉晖主导投资的项目。
而在地域广袤、人口众多的中国市场,不同医院间的对接、社区医疗等领域也有庞大的信息化需求,行业轮廓已依稀可见。
不少创业者正在摩拳擦掌,2009年新医改政策出台之后,国家对于医疗信息化的部署规划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许多之前不敢投入的企业开始了尝试,而医院在专业水平得到提高之后,本身也希望借助IT技术进行更有效率的管理。
两大市场 篇12
近年来,安陆市委、市政府把棚户区改造工作摆在了城市建设的重要位置,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结合、各方受益”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获得显著成效。
优势互补,政府市场相结合
为了使老城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安陆市以城投公司为主体,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用地政策,统筹和整合建设资金。
安陆市先对拆迁条件成熟的城区棚户区进行征收收储,采取“征一还一、就地还建、据需选房、成本补差”的方式,按照1:1.2的面积比例进行实物安置。征收协议签订后,安置房建设在净地拍卖出让时设置为拍卖前提条件,由土地竞得者专门留出地块用于安置还建房建设。拆迁安置户自主选房,按照成本补差核算,既照顾到安置户的意愿,又保证了安置户的长远利益,避免了遗留问题的产生;政府也避免直接投资建设安置房,财政资金压力较小;而土地竞得者也在开发建设中得到了投资回报,实现了政府、企业、安置户三方共赢。
随后,按照“退二进三”的原则,安陆市将老城区改制企业外迁,由政府在工业园区提供建厂土地,对老企业实行市场评估补偿,将职工区和相邻片区一并征用,通过拍卖方式由土地竞得者投资建设。此外,采取征用资金包干的方式,社区和意向开发企业联合开展征用工作,实行挂牌出让,拆迁户就地安置。
城市棚户区土地集中连片征收, 充分激活了老厂区土地商业使用价值, 使稀缺的土地资源得到再生利用, 同时也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位于安陆市黄金地段的粮机厂棚户区, 原厂外迁后, 可利用商业用地达186亩, 目前已建成各类商品房31万m2, 仅商铺就达到5万m2, 发创造的税收达6000余万元, 增加就业人口2100余人, 成为该市繁华的商业核心区。2m2
统一规划,安置保障两不误
随着安陆市招商引进企业落户、改制企业重组外迁,对工业用地的需求日益突出,工业园区不断向城市规划区外围拓展,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城中村,影响到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
2012年起,安陆市实施了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统一规划工业园区建设。改造采取由政府全额投资,开发区、府城、南城办事处承担拆迁包保和安置补偿,国土部门承担土地征用,规划部门负责选址规划,房管局作为业主单位,承担安置房建设,将城中村居民有序迁移到工业园区外围集中安置。
除用地实行划拨外, 安置小区的建设全部采用商品房小区建设标准, 实行6+1单元楼式安置, 杜绝单门独户式建安置房, 节约利用了土地资源。拆迁征用安置按照不与民争利、让利于民的原则, 结合拆迁户原住房征用面积标准, 坚持“就高不就低”和“建筑成本价补差”的安置原则, 实行一户一套, 人均40m2高补偿。在安置房分配过程中, 实行“早拆早选房”的激励机制, 有效地推进了房屋征用工作, 激发了拆迁户动迁的积极性。城中村的顺利迁出, 使工业园区联网成片, 有利于园区统一规划, 功能配套完善, 更好地筑巢引凤, 加快了该市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m2
在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的同时,安陆市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提前规划设计多种户型和面积的房屋,适当增加各类房屋建设套数,在优先安置拆迁户的前提下,将剩余的房源作为廉租房或公租房,配租给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此举最大限度地运用了国家政策,节约了土地资源,减少了行政审批环节。政府在考虑拆迁安置的同时,兼顾了住房保障任务,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住房保障工作的压力,实现了拆迁安置对象和住房保障对象同时受益。
分类供地,注重配套服务
为了充分保证棚户区改造安置项目供地,安陆市把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用地纳入年度供地计划,并优先安排。对不同棚户区改造类型,采取不同的供地方式。有商业开发潜力的老城区棚户区,通过原址土地拍卖出让的方式供地,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的商业价值,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对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用地,以划拨的方式供地,本质上是一种土地置换方式,集约利用了土地,此举不增加拆迁户安置建房成本,减轻了群众住房压力。对城中村配套建设的商业、服务等经营性设施用地,采取在土地分割时,由房屋受让人补交土地出让金的方式,从而把政策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区别开来,实现了土地的有效利用。
按照尊重群众意愿、改善民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总体要求,城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全面配套。在安置小区配套设施建设上,严格按照商品房开发小区的标准规划设计,所有安置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完成了道路刷黑、雨污分流、强弱电入地、垃圾中转、健身设施完善、小区监控全覆盖,实行了水电终端收费。根据城中村改造的特点,由于相当部分居民还要从事农业生产,农户从单门独院搬迁到单元楼,还有个适应过程。在安置小区规划设计时,为解决安置户生产工具的存放,每户配置了储藏间,实现了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分离。
在物业管理服务上,该市充分考虑到居住对象的差别,对于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按照商品房开发项目的模式进行物业管理。对于城中村改造项目,由于业主身份都是农民,有自己的村级组织,让村委会参与管理群众容易接受。因此,在物业管理方式上,顺应这一特点,坚持尊重民意,安置小区业主委员会由原村委会成员组成,由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公司,按照商品住宅的标准提供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引导农民转变生活方式,极大提升了居民的文明素质。
【两大市场】推荐阅读:
大市场05-25
大市场营销战略07-13
涂料企业抢滩大市场07-12
长沙南湖大市场报告09-25
对讲机背后的大市场10-21
大市场营销的运用方式和步骤06-21
大市场时代微电影的发展前景探析09-27
缺少广告资金的食品企业做大市场的方法10-23
作总结大市聚镇二五年工作总结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