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活用(共4篇)
课本活用 篇1
“五严”背景下, 新一轮的减负热潮正在江苏大地悄然兴起, 减负不等于减效。那么, 如何做到真正减负增效呢?笔者认为只要头脑中有课标, 用心分析教材, 同时因地制宜地选择“活材”服务教学, 就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学习新课标的体会谈谈做法。
一、脑中有“标准”
1. 精读提炼课标。
新课标涉及的课程理念主要有: (1) 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学也应因材施教, 适应当地学生的学习需求, 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2) 教学内容及实例的筛选应遵循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3) 教学应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 在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 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
2. 按课时分解目标。
在把握总目标的同时, 细化每一课时的具体目标, 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具体阐述细化, 做到“心中有全局, 分课抓落实”。比如《力和物体的运动关系》一节内容的具体目标为: (1) 知识目标:通过实验和推理知道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推理能力;通过试验分析培养学生说明问题和进一步提出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认同牛顿第一定律;参与探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的活动, 体验与人交流与合作;初步形成尊重事实、勇于创新的意识。
3. 因地制宜诠释课标。
新课标提出:“教学资源的来源广泛, 可以是学校图书馆、社区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 同时还有信息化资源, 等等。”平时只要多加观察、收集素材, 就能更好地落实课标, 提高学生物理科学素养。
二、心中有“课本”
1. 认真研读课本, 做到心里有框架。
通过研读教材, 可以整体梳理和把握教材, 抓住核心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同时, 教师要整理出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学生活动, 提前告知, 让学生可以在便利之时去做。例如调查测量质量的工具种类, 学生可以在刚好去超市或者市场的时候开展调查;观察影响摩擦力活动, 可以在骑车或者运动时进行观察, 因为物理源于生活, 很多经验不是在课堂上学习可以获得的。
2. 重视课前预设, 选择最佳的知识呈现方式。
了解教材目标与编者意图后, 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 合理选择内容的呈现方式,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 在讲解《物体的运动》内容时, 我选择通过联系生活的日记形式进行预设教学。比如在讲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时候, 展示日记:“今天我和妈妈坐在火车上等火车的时候, 我突然感觉到火车开动了, 我非常高兴, 就叫起来, 可是妈妈却告诉我火车根本没动, 我定眼一看果然没动, 我很奇怪, 这时候妈妈告诉我明天你要去问问老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呢?”在讲解《物质的密度》时, 我通过一家三口的对话形式预设教学过程。
3. 设计情景对话, 加强情感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教育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感情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情感培养是物理学的职责, 但情感更需要体验, 而教师的情感体验不能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自己体会和感悟。例如, 在讲解《平面镜》的时候, 让学生分别扮演物体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 并让物体做各种动作, 让像跟着做动作。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 我在这些角色里加进“人”的角色, 然后顺势提问:“既然平面镜有这么多的好处, 那么我们能否随便的到处使用平面镜呢?”学生听后就会自发流露出保护环境防止光污染的情感;再如, 在讲解《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的时候, 我特意展示海豹集体自杀的照片, 学生立即发现这一不正常的情况。我顺势说:这张照片是一名摄影工作者在某一经济发达的地区的海边拍到的, 请大家想象并描述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景, 从而增强学生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4. 评价与再评价, 合理对学生进行评价。
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信心。细化每一课时目标时, 要明确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评价应该做到全面化和多元化, 真正符合编者意图。我校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学生学习评价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引进“再评价”这一概念, 动态且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
三、动手找“活材”
1. 发动全班学生, 组成兴趣小组。
将班级中的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和获得信息的便利程度分成若干小组, 每一组人数不等。例如我班的分组情况是这样的:有些学生家庭有订报纸的习惯, 那么将这些人编成“剪报组”;有些学生喜欢在休息的时候看科技博览、星空探索等与物理知识有密切相关的电视节目, 就将他们编成“电视组”;有的学生喜欢阅读有关物理方面的书籍, 就将他们编成“阅读摘抄组”等。一个月抽出一节课, 让每一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交流, 有些知识可能对近期教学作用不大, 但可以服务于今后的教学。
2. 联系其他学科, 获取相关信息。
在本套义务教育教材编写中, 不同学科中出现很多知识交叉的情况, 若加以好好利用就能为生物教学服务。例如在讲解物体的运动的时候, 可以先让学生讲讲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到的关于火车上扔下馒头砸死人的故事;讲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时, 可以让学生先谈谈在地理课上学习的关于水循环方面的知识;学习物质的状态与物态变化的时候, 可以先让学生描述一下语文课上有关看云识天气的介绍。通过学科交叉联系, 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网络。
3. 联系生活经验, 获取无形的教学资源。
例如, 学习摩擦力的内容时, 要想让八年级学生明白即使是玻璃也能产生摩擦力这一实验现象, 仅靠老师嘴巴讲解是不够的。于是我就问:你们认为苍蝇能站在玻璃上面吗?学生都说能, 我顺势问为什么, 学生就很容易意识到玻璃也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无形资源, 通过相互交流,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4. 了解当地民俗, 提取有用信息。
民俗是在特定的地域生活环境和历史条件下, 在长期共同的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 通过社会约定俗成的仪规。这些民情风俗, 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历史积淀, 是民族悠久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的一个重加要组成部分。例如连云港这边有扁担挑东西等民间风俗, 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和了解这些民间风俗。学生收集后, 可安排一到两课时让学生讲, 用好这方面“活材”。这样就可以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同时, 锻炼他们的多种能力。我们只有细读课标, 研究教材教法, 找准适合当地学情的教学资源, 新课标才能真正发挥应有功能, 同时也才能让教学“活”起来。
课本活用 篇2
我们都知道“金素材,好作文”的道理。没有鲜活的素材,即使你拥有深刻的立意、巧妙的构思、靓丽的语言,也写不出好的作文来。但在考场为文时,相当一部分考生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第一,头脑中储备的精彩素材有限,可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不管怎样搜肠刮肚,就是想不出来;第二,考场时间紧迫,容不得你前思后想、仔细斟酌,一些平庸的或文不对题的素材就这样被匆忙写进了作文;第三,即使想出一些素材来,也是隔年皇历,陈旧老套。缺乏鲜活素材支撑的作文,必定内容空洞、语言苍白、表达单一,自然也得不到高分……
主编:严敬群出版:朝华出版社
定价:59.70元书号:ISBN978-7-5054-1827-1
活用课本素材,成就考场佳作 篇3
运用这种方法,关键是在充分理解原作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再通过合乎情理的内容来表达新的主题。
【案例示范】
桑· 伤
娘说,遇到可托付终身的人,就在院子里种一株桑树,爱情便可永世相伴。我信了。
第一次见他,是他与父亲来换蚕丝。我躲在屋里,看到了他忠厚朴实的脸。他那一袭白衣,使我的心无端地飘动起来。他走了,我还呆呆地在屋里望着。
第二次他来我家,我便主动出来帮父亲的忙。他看着我,憨憨地对着我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着他,我竟然融化在他的笑容里了。刹那间,我便知道,这辈子我已经有了挂念。
于是,我偷偷地在院子里种上了一株桑树。
第三次他来我家,我在外面听到他在跟我父亲说话,原来他在向我父亲提亲。那一刻,甜蜜的欢乐浸满我的心田。我对娘说:“娘,谢谢你,是你帮我找到了爱情,他就是我今生的依靠。我已经种下了桑树,你看,这些天来它是不是生长得很滋润?”
可父亲没有答应。
我急了,我赶忙出去,我想送他回家,我有话要跟他说。我看得出来,他眼里流露的是惊喜。我拉着他的手,能感觉到他心跳的声音。
我想,如果能这样一直牵着他的手,那该多好啊。可是,我们离岸越来越近了,我知道,我们就要分开了。他望着我的眼眸说:“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就喜欢你了。我知道你就是我这辈子最好的追求。”
聽着这醉人的情话,我心里一阵阵狂跳。“可是我不能这么就跟你走啊,你要光明正大地把我娶过来。”
听我这么一说,他突然有点不高兴了。我看他这么在乎我,就赶紧安慰他:“那好吧,我听你的,我们秋天就结婚。”他一听,脸上顿时笑开了花。
秋风吹皱湖水,我朝思暮想的季节来了。他驾着马车,我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从此以后这就是我的家了。
又是一年东风起,母亲告诉我,桑树已经长大了。枝繁叶茂的树干,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桑树每一次的抽芽和开花,都好像记载着我和他的欢声笑语。我们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可我享受着爱的喜悦,专心操持着家务。那时,我以为,我们会这样一直生活下去。
桑树的叶子渐渐泛黄,像一只只受伤的蝴蝶,缓缓坠落。我的心像是被什么牵绊着,一种说不出来的痛楚在心头萦绕。
我走出院子,穿过大街,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我面前闪过,他的手缠绕在一个女子的腰上。
我拖着沉重的步伐艰难地走了回来。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他的眼里没有了我,为什么他经常对着我吼,为什么稍不顺心他就对我拳打脚踢。
我明白了,我恐惧了,这就是那个要与我相伴终生的人吗?
我要回家看看我当初种的桑树是否还活着?
【技巧点拨】这是对《卫风·氓》的改写。作者在改写过程中能够忠于原文又不囿于原文。种下桑树,桑树枝繁叶茂,桑叶转黄凋零……以桑树为线索来谋篇布局,使文章具有独特的味道。题目精炼而有诗意:“桑”既是女主人公爱情的见证,又是女主人公不幸的见证;“伤”概括了主题,又符合这篇文章和《卫风·氓》的基调。
该方法是用工笔的手法对课文的局部信息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描写。这里的局部可以是人物的某个活动,如动作、心理等;可以是人物的肖像、服饰、神态等;可以是景物;可以是故事的某个典型情节。这种素材活用法要求考生用优美的语句描摹一幅画面,再现课文的某个场景;要求考生在细节描写的同时要体现人物的内在品质,揭示事件的意义,同时也要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
【案例示范】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想象着那借书满架的场景,听着那偃仰啸歌的狂狷,然后回忆着那充满淡淡忧郁而又甜蜜的过去。回忆着父母、朋友、同学、老师亲切的微笑,沉浸在那种人人有之但又逐渐被遗忘的幸福之中,然后轻轻地哭泣,又轻轻地微笑!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在那寂寂的庭阶前,我仿效书中喂食的少年,捋下袖子,挥手洒出谷子,引来那人赶不去的小鸟。然后站在那里静静地注视着,让自己融入这片静谧但又有着跳动旋律的院色之中,等待那淡了、暗了的暮霭,等待夕阳西下、庭前花开花落的那一瞬。然后脑中浮现鸟儿珊珊可爱的神情,我情不自禁地学着鸟儿在跳动的旋律中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和谐。
【技巧点拨】文中素材取自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作者对课文中的典型语段“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进行了展开式细腻的描绘,借此再现了一幅怡人的画面。作者以优美的意境抒发自己的情感,给阅卷老师一种熟悉的美感。
该方法是把课文素材作为佐证观点、阐述事理的依据。课文作者的生平事迹、诗文名句,课文中的有关人物、事件,课文中的名句等,都可以成为议论文中的论据。这些素材可以同质组合,也可以正反对比;可以一例多用,也可以多例列举。这种素材活用法能够体现文章的意蕴和文采,是考生最擅长、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案例示范】
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推崇赞赏。然而细想,倘若没有那“前人之述备矣”地走出大流,而仅仅徘徊于“春和景明”“一碧万顷”之泛泛言谈,《岳阳楼记》又怎会有万古流芳之美名?由此可见,唯有在众人无声处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真心慨叹,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这种文章方有千年不衰的魅力。
且看鲁迅先生那激昂的文字,听听那不朽的声音。在万众沉默的恐怖气氛中,鲁迅先生第一个喊出了他的心声,亮出了他的思想之剑。“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他在民族的沉寂中亮出的声音,这声音宛如警钟,给了麻木、沉睡的国人迎头一击。
【技巧点拨】作者将中学语文课本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成功之处与鲁迅呐喊之举组合在一起,有力地论证了文章“唯有亮剑于无声处,才能不合大流,唱出自己的旋律”的观点。
课本活用 篇4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语文教学中要整合课本教学资源。”作文教学与课本资源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实现课本资源和写作训练的有效整合。
首先,要品味思想,巧用观点。课文思想内容的丰富与多元,体现了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概括与思考,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多种写作的思路和观点。
概括运用课文观点。在课文教学后,可提炼每一篇课文的观点,先有教师引导,再慢慢由学生自己归纳,一段时间后,大家就能熟能生巧,融会贯通了。
这方面可举的例子很多:朱自清《荷塘月色》对生活中美的感悟,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郁达夫《故都的秋》中作者的平民意识和忧国情怀;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对民主自由平等正义的渴望;鲁迅《祝福》中民众的愚昧冷漠和麻木不仁;沈从文 《边城》“另一个世界另一类人的纯真感情”,对人间真善美的歌颂;海明威《老人与海》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精神;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也可映射到普通人的道德准则;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对应试教育的深刻反思。 每一篇课文都会有独到的见解,都会给我们许多启发,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其次,要挖掘内容,引用事例。如写“理想志向”,可引用的事例: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激发广大黑人同胞争取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的热情。鲁迅《药》中夏渝被捕入狱,但他仍没有放弃革命理想, 在狱中劝牢头造反。司马迁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完成历史巨著《史记》。
如写“逆境成才”,可引用的事例:《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厄运降临后,一度彷徨,但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己,成为一代名家。《〈名人传〉序》 中贝多芬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失聪之时,凭着坚强的意志力,最终创作了《生命交响曲》等世界名曲。《勾践灭吴》越王勾践在失败之后没有丧失信心,不忘国耻,卧薪尝胆,积蓄力量,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游褒禅山记》中“而世之奇伟、 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体现了志与力的辩证关系。《伶官传序》后唐庄宗李存勖在衰败时励精图治,取得了一时之盛;但他在兴盛之时,宠幸伶人,骄奢无度,最终身死国灭。司马迁《报任安书》 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的千秋古训。
其三,要鉴赏技巧,借用格式。高中课文,每篇都是思想与艺术的完美结晶。指导学生仿写、套用其好的形式,会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习惯和写作风格。
这样的例子很丰富。学习鲁迅文章,其“思想的深刻,格式的特别”可都为我所用:《祝福》典型的“祝福”环境描写和祥林嫂的细节描写,《拿来主义》的比喻、类比的论证方法和犀利尖锐的讽刺语言。读钱钟书《读〈伊索寓言〉》,可以学会一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一种联类引申的异质思维。学习了《南州六月荔枝丹》,可以学到一套逻辑思维的方法,引用好诗句、语言周密、写作严谨的态度和方法。
当然,只有写作技巧的借用和写作手法分析理解结合起来,才能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仿用的多了,举一反三,潜移默化,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和风格。
用好课本资源,是对课文内容的灵活运用,是语文知识的整理与回归,是温故而知新,更是迁移和提升。在近三年的写作教学与随笔训练中,笔者紧扣课本内容,注重了课本资源的迁移和内化,不断强化课本对写作的指导意义。高二结束,整理出5班、15班的作文与随笔,编辑出作品集《青藤浅语》(第一辑)———作文与随笔精品100篇,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成了铅字,享受到了写作成功的快乐。高三复习时, 又将课本资源整合要点张贴于教室墙上,放在了自己的博客内,方便了学生写作,相信高考时他们作文水平会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