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分析法

2024-05-14

语法分析法(共12篇)

语法分析法 篇1

Chomsky的生成语法和Ronald 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是研究语言的两种不同路径 (approach) 。他们的研究注重描写语言, 更注重解释语言, 从描写性研究走向解释性研究。

生成语法从Chomsky于1957年发表的《句法结构》算起, 经历了标准理论 (Standard Theory) 、扩展了的标准理论 (Extended Standard Theory) 、管辖与约束理论 (Governmen and Binding Theory) 和最简方案 (The Minimalist Program) [1], 其间理论不断修正发展, 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Langacker是从生成语法研究阵营里分离出来的, 他于1976年创立“认知语法” (Cognitive Grammar) , 从理论上对生成语法提出挑战。最初该语法被称作“空间语法” (Space Grammar) , 到了80年代中期, 他开始采用“认知语法”的说法。认知语法在哲学基础和基本假设上和生成语法有很大的差异, 概括主要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如何研究语言有不同的看法

生成语法认为语言可以被描述成一个算术系统, 可以用符号来描写。试图用一系列的语法规则来解释人类习得语言的奥妙。它信奉的语言结构模式是从简的 (minimalist) , 演绎的 (reductive) , 从上至下的 (topdown) 。“从简的”是说应采用最少的必需的理论上的和描写上的装置来描写语法, 语法越简单越好。“演绎的”是说任何能从总原则推导出来的都将在语法上被省略, 单独把它列出来是冗繁的。“从上至下的”是说如果语法规则能充分描写某一特定结构的构成, 那么该结构就没有必要单独地在该语法列出来。举例说来, dogs, trees, toes, pins, eyes, 从中提取名词复数构成的规则 (regular pattern) , 把这一规则列入英语语法中就排除了把单个的复数形式dogs, trees, toes, pins, eyes的列入[2,261,262,263]。

认知语法认为语言可以更准确地表示为生物机体。自然语言不可预测, 不认可存在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纯粹句法规则。它信奉的是以运用为基础的语言结构模式 (usage-based model) , 具有从繁的 (maximalist) 、非演绎的 (non-reductive) 、从下至上的 (bottom-up) 的特点。“从繁的”是说语言是约定俗成单位的、庞大的、高度冗繁的总汇。“非演绎的”是说语法应该包括描写具体结构的规则或句型和与之相关的个别知识。“从下至上的”不只关注总的原则, 还关注它们不同的、约定俗成的例示 (instantiations) , 调查有关句型的实际扩展以及影响它的因素[2]

[264,265]。举例说来, 典型的说话人在无数场合使用dogs, trees, toes, pins, eyes等, 把它们当成单位, 从中提取结构图式[[PL]/[-s]];但如果认为结构图式一旦被提取, 上述具体化单位就立即丧失其单位特性, 而必须根据结构图式运算得出, 显然是有悖常理的。

二、对语言系统的本质有不同的看法

Chomsky以“天赋论”为基础[3]。他认为语言知识的本质在于人类成员的心智 (大脑) 中存在着由生物遗传而天赋决定的语言机能 (human faculty of language) 。这个语言机能的核心就是“普遍语法”, 表现为某种数量有限的原则和规则体系, 是指人生下来的初始状态 (initial state) , 是使人能在后天环境下学会说话的内在原因。人们一旦拥有这一系统, 就能生成和理解数量无限的新的表达式。人脑语言系统是人脑整个认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和人脑其它认知系统有着本质的差别, 它是自足的, 有着独立于其它的认知系统的高度自主性。

Langacker以“经验主义”为基础[2]。他把语言定义为“规约语言单位的结构化清单” (a structured inventory of conventional linguistic units) 。所谓单位, 指完全被说话人掌握了的语言结构, 是一种“认知常规” (cognitive routine) 。单位可以是具体的语言结构, 也可以是对语言结构的抽象 (schematization) , 即结构式。结构图式一旦形成, 即可对新的语言的成份进行范畴化 (categorization) 。如果具体语言单位 (instantiation) 完全符合结构图式, 并成为语法系统的一部分, 那么该具体语言单位就是规约的, 即合格的 (well-formed) 。结构图式、具体语言单位和尚未成为单位的语言成分 (从非单位到单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构成一个结构化的清单, 即它们之间具有类似于网络的特征。每一个结构图式或单位都包括两个方面, 即语义极 (semantic pole) 和音系极 (phonological pole) , 两极之间的关系是象征联系 (symbolic links) , 即音系极象征语义极。语言系统不是自足的, 不参照认知处理的过程就无法对语言进行描述。语法是非生成的, 说话者必须依靠自己的认知去使用这些资源建造合适的表达式。

三、对语法结构的本质有不同的看法

生成语法深受现代数学公理化方法的影响———以尽可能少的原始概念和不加证明的公理作基础, 利用逻辑推理来建立和演绎一系列紧密运算的科学理论。在一个具备高度独立性和完备性的公理体系中, 形式规则和转换规则操纵着抽象符号的推理、组合和变换, 这就是其句法;而独立于句法之外的语义学充其量只是最终给这些符号赋值的对应性手段。Chomsky在《句法结构》一书中写道:“我认为, 我们被迫作出结论:语法自主而独立于意义。”[4]语法范畴建立在形式而不是意义的基础上。说话者可以不管意义, 只要根据语法结构就能决定哪些句子是造得好的。错误句子来源于错误应用了规则和误算。客观主义语言观所导致的一个必然的结果是把语言当作抽象的数学符号那样进行一系列的运算。然而, 语言符号的运作方式毕竟与抽象的数学符号运转方式不同。例如:“桌子在屋子里”和“屋子在桌子外面”, 从句法角度看, 都符合语法规则, 但是第二句却不能为人接受。因此, 能不能生成合格的句子, 语言符号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并非完全依赖和取决于句法运算规则系统, 句法特征往往参照句法系统以外的主观认识的特征。

认知语法[2,1]认为语法结构不是自主的形式系统或表征层面, 它在本质上是象征的, 即音系层 (语言形式) 象征语义层 (概念内容) 。词汇、形态和句法构成一个象征单位的连续体, 从词汇到句法, 结构的复杂性和抽象性逐渐增强, 三者的划分是任意的。语义与句法是相乘相因、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不参照语义值来分析语法单位与编写词典但不注明词义一样是不可取的。语法范畴 (如名词、动词) 都可以在意义上界定, 决定句子是否造得好是一个程度的问题, 需要考虑到语义和语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四、对意义的本质有不同的看法

生成语法把有关意义的“概念论”排除在语言科学之外。对语义的描写必须采取基于真值条件的形式逻辑方法。生成语法在描写语义时以客观真值为依据。Chomsky的标准理论系统包括一个词库, 其中的每个词项都要标明各项的“语义特征”, 例如须标明可数/不可数, 有生命/无生命, 人/非人, 男/女。词库里的每一个词因此就是一个特征束。如frighten要标明为及物、有生命等, 这样, 它就只能在有生命的名词中选择宾语, 从而不会生成John frightens sincerity这样不合格的语句。然而, 标出语义标记的不足之处是:语义特征的数量估计超过了一种语言里的词目。此外, 通过语义标记的办法未必能给出选词的适当范围。例如“吓某某一跳”, 这个“某某”的确得是个有生命的东西, 但你若说“吓了这只蚊子一跳”就不太像样了。

认知语法认为意义等于概念化过程[2,2]。“意义”不再局限于客观的意义或所谓的“真值条件”, 而是把人的认知因素考虑在内。譬如说, 按照以往的意义理论, “椅子”一词的意义, 可以用一组客观的语义要素或真值条件 (四条腿、有靠背、可坐的平面等) 来描写, 但是一把断了一条腿的椅子人们仍然“认为”它是椅子。可见“椅子”的意义是客观标准和主观认识的结合。因此, 基于真值条件的形式语义学是不合时宜的, 语义结构要用开放的知识系统来定义, 语义值不仅反映所构拟的情景的内容, 还取决于该内容的结构样式和人对它的诠释 (construal) 。Langacker为了克服传统语法范畴的缺陷, 对词义的描写不用“语义特征”, 而用“认知域” (cognitive domain) 。所谓认知域是指描写某一语义结构时所涉及的概念领域。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知觉或概念, 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各种概念和知识系统构成一个具有层次的认知域网络, 构成百科知识体系。有的语义描写只涉及一个认知域, 如“红色”只参照颜色域, 有的需要涉及多个认知域。例如描写“筷子”时, 我们要用空间域定义形状, 用切割域定义位置, 用餐具域定义其功能。此外, 还要涉及其他知识域 (大小、重量、材料、饮食文化等等) 。这些认知域形成不同认知域的交叉阵列, 使“筷子”一词描写更丰富、更自然。可见, 语言使用者对词义的认知远远超出了客观真值, 涉及百科知识。

此外, 语义描写还涉及“意象” (imagery) 。Langacker[2,62]认为意象是指人们以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的注意点和辖域、突显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某一情景, 形成不同的意象, 以便去理解和把握某一感知到的事物和情景的能力。同一情景由于意象的作用, 会影响人们选择不同的句式去表达。例如“桌子上有本书”和“书在桌子上”描写的是同一情景, 但由于前句凸显 (salience) “桌子”, 后句凸显“书”, 因此两句的语义值不同, 选用的句式也不相同。可见不同的句式表达不同的概念。这与生成语法的由深层结构决定意义的理论是不同的。生成语法认为主动句

“The man hit the ball.”和被动句“The ball is hit by the man.”

语义相同。然而此理论却不能解释下面的两句话。例如“小组里的每个人都掌握两种外语”和“两种外语为小组里的每个人掌握”。这两句来自同一深层结构, 一个表主动, 另一个表被动, 意义却有差异。前句没有隐含大家掌握的那两门外语是相同, 后者却隐含了这一点。

在词类界定上, 生成语法是以真值条件为依据的, 如名词被定义为表示事物的词, 动词被定义为表示动作的词。如此, 词类无法科学地、充分地界定。首先是因为符合真值条件的“事物”和“动作”就难以界定。其次, 词类成员与词类意义有时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抽象名词difficulty, truth, likelihood并不表示具体的事物。再者, 一些表示“动作”的词也可当作名词来使用, 如push, shove在短语give someone a push/shove中都是名词。

在认知语法看来[2,20,21,22], 词类 (grammatical classes) 是一种抽象单位, 如名词被定义为勾画 (profile) 事物 (thing) , 动词被定义为勾画过程 (process) 。事物进一步被定义为某认知域的子域 (region in some domain) 。所谓“子域”是指在认知上互相联系的一群“实体”的集合。实体 (entity) 是广义的, 不仅指具体的事物, 还指抽象的关系、级别、感觉、距离等。如moment (瞬间) 是时间域的子域, red (红色) 是颜色域的子域, spot (斑点) 是视觉域的子域, sadness (悲哀) 是情感域的子域。这种高度的概括性, 能够成功把握不同词类的本质特征。

总而言之,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是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 是从Chomsky的生成语法研究阵营里分离出来的。由于他们的语言哲学观和对语言的基本假设不同, 因而他们对语言的本质、语言系统的本质、语法结构的本质和语义的本质的看法也存在差异。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认知语法在某些方面显示出它的高明之处。

摘要:生成语法和认知语法是研究语言的两种不同路径。它们的哲学基础以及对语言的假设有很大的分歧。本文主要从如何研究语言、如何看待语言系统的本质、如何看待语法结构的本质和如何看待意义的本质四个方面对它们加以比较分析。比较显示了认知语法的高明之处。

关键词:生成语法,认知语法,比较

参考文献

[1]石定栩.乔姆斯基的形式句法[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2.

[2]Langacker, R.Concept, Image, and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Berlin and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1990.

[3]吴刚.生成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3.

[4]Chomsky, Noam.Syntactic Structures[M].The Hague:Mouton, 1957:17.

语法分析法 篇2

通常我们在阅读一篇汉语或是英语的文章的时候,并不需要多少语法的知识,而是根据句子中每个词或词组的意义,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联想,从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篇章的内容。这是因为英语和汉语一样,都属于分析语,它们的词和词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通过语序和助词来实现的。而德语则有所不同。德语是一种综合语,有着丰富的屈折现象(简单的说,就是词形的变化)。在德语中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是通过这些词形的变化体现出来的,语序则起相对次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德语的语序才允许比较灵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Den Mann bei?t der Hund.和Der Hund bei?t den Mann.这两句话在语义上是一样的,都是“狗咬这个男人”的意思,并不因为语序变化而有所改变。这一点,相信初学者也能很好的理解,因为句子中的der Hund就是第一格作主语,den Mann就是第四格,在句子中作宾语,这是由他们的冠词的变化而决定的,并不因为语序而起变化。而在英语或者汉语中,主语和宾语是由他们的位置决定的,主语在动词前而宾语在动词后,因此汉语中“狗咬人”和“人咬狗”的意思截然相反。

德语的这个特点也可以运用与句子的理解上,对句子进行一定的语法分析将有助于句子内容的理解。更确切的说,语法分析是句子这一层面语义理解的关键。对初学者来说,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可以为阅读技能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一节 句子的组成和成分

这里介绍的是一种以动词为中心的分析方法。我们知道,动词需要和其他的成分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对句子进行分析的中心,就是找出在句子中和动词搭配的各种句子成分,并对他们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个德语句子从形式上看是由一连串的词构成的,但如果加以进一步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每个词和词之间,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它们之间存在的是一种分层次的结构关系。很多词都和其他词一起构成一个短语,而实际上真正担当句子成分的是这些短语而不是单个的词。常见的短语可以分成下面几类:

名词短语

名词短语是以名词为中心词的短语,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短语,其基本结构是:

(限定词)+(形容词)+名词

其中限定词部分通常是定冠词、不定冠词、指示代词、无主代词或不定代词等;形容词部分为一个或几个并列的形容词,他们一起修饰中心名词,作它的定语。一个名词短语可以没有限定词部分,也可以没有形容词部分,即单独一个名词就可以构成一个名词短语。

die sch?ne Landschaft 定冠词 + 形容词 + 名词

diese Frau 指示代词 + 名词

flei?ige chinesische Studenten 形容词 + 名词

Deutschland 名词

名词短语具有性、数、格的属性,通常通过限定词、形容词和名词的词尾表现出来。而通过一个名词短语所表现出来的格可以确定它在句子中可能作的成分:

第一格:基本上作主语或表语。

第二格:主要作为另外一个名词词组的定语(后置),也可作表语或状语。

第三格:主要作为动词的第三格宾语。

第四格:主要作为动词的第四格宾语,也可作为状语。

另外,有些代词(人称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和不定代词)具有代替一个名词短语的作用,我们也可以把他们看成是一个名词短语。

介词短语

介词短语由一个介词加上一个名词短语构成,通常介词在前。根据介词本身的属性,其后的名词短语可以分别以第二格、第三格和第四格的形式出现。

介词短语也是经常遇到的一类短语,一般在句子种充当各类状语(时间、地点、方向、方式、原因、让步等),一般这都和介词本身的词义相关。介词短语也经常出现在名词短语后面,作为它的后置定语。此外,有很多动词都能和一个和几个介词搭配,构成一种比较固定的表达方式。这些固定搭配需要读者牢固掌握,因为很多时候这是理解整个句子的关键。

形容词短语

形容词短语是以形容词为中心词的短语。除了中心词以外,一个形容词短语还可以包括用于修饰中心词的副词和其他形容词(位于中心形容词前)。形容词短语最常见的功能就是作为名词的定语,即作为名词短语中的形容词部分。另外,形容词短语在句子中也可以充当表语和状语。

有一些形容词短语,其中心形容词经常要求搭配的名词短语(第二格或第三格,一般位于中心形容词前)或介词短语,和上文所提及的动词和介词短语的搭配一样,这样的表达方式也是需要在平时注意积累,牢固掌握的。

副词短语

由一个或几个副词构成,结构比较简单。其功能也比较单一,一般作为句子的状语或者是形容词短语中的修饰部分。

动词短语

动词短语的中心词是一个动词。这是一种比较复杂和特殊的短语结构,除了中心动词以外,在一个动词短语中还可以出现上述的三种短语以及另外一个动词短语。一般来说,一个句子本身就是一个带有主语的动词短语。除此以外,作为句子成分的动词短语都以非谓语的形式出现,即没有主谓关系,动词不变位。非谓语的动词短语主要包括不定式短语和分词短语(第一、第二分词)。这些非谓语动词短语的内部结构类似一个句子的结构,不同的是不具有主谓关系。而从功能上来看,不定式短语和名词短语相似,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和表语;而分词短语则更接近于形容词短语,通常作为定语、状语和表语。

用语法分析法翻译文言疑难句子 篇3

第一步:确定句子的谓语。

1.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如果确定出来的谓语是名词,则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一句的谓语“目”是名词,应翻译为动词:“以眼睛示意”或“使眼色”。

2.如果在句子中找不到动词谓语或形容词谓语,可能属于下述三种情况中的一种:

(1)如果是判断句,可能用“者”“也”,也可能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示判断。

(2)如果是无标志判断句,如“刘备,天下枭雄”,则找不到谓语。

(3)有的句子省略了谓语,如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个句子中,第二句“其”字之前就省略了谓语“择”。

【特别提醒】如果找出来的谓语处于一句话的开头,这句话可能是谓语前置句,也可能省略了主语。如果能在谓语之后找到主语,属于谓语前置句,反之则省略了主语。如:“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句子的谓语是“宜”,主语是“百姓之谓我爱”,属于谓语前置句,整句话译为:“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了。”又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的“安在”(“安在”的意思是“在哪里”,谓语是“在”,宾语“安”前置)、《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的“甚”,都位于句子的开头、主语之前,属于前置的谓语。

第二步:分析谓语之前的部分。

1.在句子开头部分找主语:

(1)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如果确定出来的主语是动词、形容词,则属于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①“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第一句中形容词“小”“大”处于主语的位置,活用作名词,译为“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第二句中动词“至”处于主语的位置,活用作名词,译为“到的人”。

(2)如果在句子中找不到主语,是省略了主语。如在“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中,“度我至军中”一句的谓语“度”处于句子开头的位置,属于上述“特别提醒”中所说的第二种情况——省略了主语(被省略的词是“公”)。

【特别提醒】找到主语后,要考虑是否存在主语的定语后置的情况。定语后置的句式一般为“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子的谓语是“倚”“和”,“客”作整句话的主语,“有吹洞箫者”作主语的定语并后置。

2.在谓语之前找状语:

(1)如果状语是名词,为名词活用作状语。如“相如廷叱之”的谓语是“叱”,主语是“相如”,“廷”是名词活用作状语,译为“在朝廷上”。

(2)如果是介宾短语作状语,有可能存在介词的宾语前置的情况。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在“吾谁与归”一句中,谓语是“归”,主语是“吾”;介宾短语“谁与”作状语,正常语序应为“与谁”,即宾语“谁”前置到了介词“与”之前。

(3)如果谓语之前出现介词,而介词之后无对象,这是省略了介词的宾语。如“竖子不足与谋”,“谋”作谓语;“与”是介词,它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构成介宾短语作“谋”的状语。

(4)看谓语动词之前是否出现数量词。如有数量词,翻译时视情译为状语、补语、定语。如:(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一鼓作气”一句,谓语是“鼓”,句中的“一”作状语,译为“第一次”。同理,“再”“三”分别译为“第二次”“第三次”。(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骐骥一跃”“驽马十驾”的正常语序应为“骐骥跃一”“驽马驾十”,“一”“十”作补语,分别译为“一次”“十天”;而在“不能十步”一句中,“十”作宾语“步”的定语(“不能”后面省略了谓语“跃”)。整句话译为:“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劣马拉车十天(也能走很远),(它能)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第三步:分析谓语及谓语之后的部分。

1.在谓语之后找宾语:

(1)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如果确定出来的宾语是动词、形容词,则属于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1)“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第二句中形容词“强”处于宾语的位置,活用作名词,翻译为“强大的势力”。(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第二句中动词“亡”“北”处于宾语位置,活用作名词,译为“逃跑的军队”“败北的军队”。

(2)谓语后出现名词、代词时,它不一定作宾语,这时要考虑谓语之后是不是省略了介词(如“于”“以”等字)。如省略了介词,这个被省略的介词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往往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或成为后置的状语。如:(1)“今以钟磬置水中”,句子的谓语是“置”,它后面省略了“于”字,“(于)水中”构成介宾短语作补语,整句话译为“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句中“战”字后面分别省略了“于”字,“(于)河北”“(于)河南”分别作“战”的状语并后置,整句话译为:“您(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3)考虑是否存在宾语的定语后置的情况,它的格式一般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子的宾语分别是“爪牙”“筋骨”,“利”和“强”分别作它们的定语并后置,整句话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4)看是否省略了宾语。在句子中找不到宾语,可能属于以下两种情况中的一种:①谓语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本身不能带宾语,导致句子无宾语。如“赵尝五战于秦”一句,主语是“赵”,谓语是不及物动词“战”,无宾语。②省略了宾语。如在“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中,“告”字之后就省略了宾语“之”。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如果一句话的最后一个词是动词,很有可能省略了宾语。如“江万里隐草野间,为游骑所执,大诟。”“大诟”一句中的“诟”是及物动词,它后面省略了宾语“游骑”。

【特别提醒】有的句子会将宾语提到谓语之前,这就需要考虑所翻译的句子是否存在宾语前置的情况。宾语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余”前置。(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前置。如“沛公安在?”宾语“安”前置。(3)用“之”或“是”作为标志词(“之”“是”均无义,不用翻译)将宾语前置。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宾语“句读”“惑”前置,“唯兄嫂是依”中宾语“兄嫂”前置。

2.分析谓语:

(1)联系已找到的主语,判断谓语是否要译为被动意义,即判断句子是不是被动句。如果主语承受动作,为被动句,谓语要译为被动意义。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谓语是“笑”,主语“吾”承受“笑”这一动作,“笑”应译为“被讥笑”。

(2)联系已找到的宾语,判断谓语是否属于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三种特殊用法中的一种。如:(1)“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谓语是“绿”、宾语是“江南岸”,“绿”属于使动用法,译为“使……绿”。(2)“孔子登泰山而小鲁”的谓语分别是“登”“小”,宾语分别是“泰山”“鲁”,其中“小”属于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小”。(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谓语分别是“哀”“鉴”,“哀”属于为动用法,译为“为……哀伤”;“鉴”属于意动用法,译为“把……作为借鉴”。

3.看句末:

(1)如果句末出现“介词+名词(代词)”的情况,有两种可能:①状语后置。如“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泰山”“于鸿毛”属于后置的状语,翻译时要将他们放回到谓语“重”“轻”之前。②作补语。如“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中的“于堂上”,作谓语“坐”的补语。

(2)看句末是否有“也”字。如果句末出现“也”字,且是判断句,在翻译时就要加上“是”“不是”一类表示判断的词。如前面所举的“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翻译时就要加上肯定判断词“是”。

上述语法分析法三步中所列的各条,涉及到文言文中的各种词类活用现象,涉及到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高考要求掌握的四种文言特殊句式,基本涵盖了文言句子可能出现的各种句式情况,乍看有些难理解,但结合具体句子使用的次数多了,也就能做到熟能生巧,帮助大家提高得分率。

为帮助大家加深理解,现举一个高考题中的疑难句子用语法分析法进行分析。原题选文片段如下:

【2010年高考陕西卷】……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注】偾军:溃败的军队。)

在要求翻译的画线句中,“遇偾军夺舟弃江中”一句翻译难度较大,需采用语法分析法翻译:

第一步,确定句子的谓语:“遇”“夺”“弃”。

第二步,分析谓语之前的部分:第一个谓语“遇”是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根据上述“确定句子的谓语”一步“如果谓语处于一句话的开头,这句话可能是谓语前置句,也可能省略了主语”的提示,可知这句话省略了主语“孙”。

第三步,分析谓语及之后的部分:(1)找宾语。根据上述“找宾语”一步中“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后出现名词、代词时,它不一定作宾语,这时要考虑谓语之后是不是省略了介词”的提示,分析后可知第二个谓语“夺”之后的词“舟”是名词,作宾语;第三个谓语“弃”之后的词“江中”虽然是名词,但这里省略了介词“于”,“于”字和“江中”构成介宾短语作“弃”的补语。补出省略成分后,句子应为“(孙)遇偾军夺舟弃(于)江中”。(2)分析谓语。第三个谓语是“弃”,根据上述“分析谓语”一步中“联系已找到的主语,判断谓语是否要译为被动意义”“联系已找到的宾语,判断谓语是否属于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的提示,分析之后可知主语“孙”承受“弃”这一动作,“弃”要译为被动意义即“被抛弃”。

根据以上分析,这句话应译为:“(孙氏)遇上溃败的军队抢走了小船(并)被抛弃(在)江中。”整个画线句翻译为:(孙氏)遇上溃败的军队抢走了小船(并)被抛弃(在)江中,(她)(凭借)断木漂浮进入芦苇丛中的小洲,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

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结构差异分析 篇4

一、英语和汉语在总体结构和语法上存在的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系统的思想意识控制下得以发展的, 不同语言体系有着不同发展环境和思维系统。语法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规则, 是思想意识的结晶, 因此汉语和英语语法的区别是文化差异造成的,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语讲究明确具体, 汉语强调模糊抽象

意识和思想具有紧密的关系, 中国人喜欢用比较含蓄的言辞来体现深刻的韵味, 用较为熟悉的事物来解释新鲜事物, 中国语言中多运用暗喻、明喻等方法, 表现出汉语独到的模糊性。而西方语言却恰恰相反, 他们强调语言的明确性、具体性, 表现为动态上以及词语的准确适用上, 每个单句之间的关系特别明确。

2、英语注重形合, 汉语注重意合

经过研究证明, 中国人思维方式是直觉式, 在语言表达上重视语言的意义而不是形式, 因此汉语语法灵活多变, 并不是那么死板, 经常只要改变一个词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也会有所改变。虽然语序对于汉语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汉语语法结构和词序是相对固定的, 以主谓宾为主要结构, 一般中心语在后而修饰词在前。因为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在古代使用的汉语就特别重视用简练的词语描述事物, 表现言简意赅的特点, 并形成灵活多变的结构形式, 在意境上, 人们更加追求用复杂的语言进行表达, 表现出深远的韵味和丰富的情感。汉语经常会使用多个短语或者词, 以话题为中心进行语境的描写和渲染。

二、句法和词法构成的差异

句法和词法是语法的结构形式。句法是指句子和短语等范围的变化和构成规律。词法是词性、词形的变化和词顺序的规律。所以语法结构能够从他们句法和词法的变化上找到差异所在。

1、句法

语言之间句法的差异性是比较大的, 详细对比两种语言之间的句法差异特别复杂, 我们仅从句法的特点上进行简单的对比说明。

(1) 主语:英语用名词词语作为句子的主语, 而现代汉语大部分短语和大部分实词都能够作为句子的主语。例如勇敢强于软弱, 是形容词为主语;明天有雨, 是时间作为主语;一丈就是十尺, 是量词作为主语等等, 这些主语都不能应用在英语结构中。

(2) 谓语:英语主要由动词来担任谓语, 而现代汉语中谓语在主语后边, 形容词和动词都能够充当。例如:他能力很强, 是用动词作为谓语;成绩良好, 是用形容词作为谓语;人的人品怎么样?是用代词作为谓语, 这些都不能应用在英语语法结构中。

(3) 兼语句, 通常是指本句话谓语连接的宾语成为下一句话的主语, 例如我推选他当组长, 我欣赏他睿智。他既能做主语也能做宾语, 这种用法经常出现在汉语中, 但英语会选择用介词来代替谓语。

(4) 连谓语:汉语谓语部分是由两个以上的连续的谓语组成。例如我打开房门走出来, 就是此类用法。然而在英语语法中, 两个动词间一定要加上表示连接或者方向的中间词。

2、词法

按照吕叔湘、丁声树等专家的看法, 汉语词性可以分为象声词、语助词、连词、副词、形容词、动词、量词、数词、代词、名词等十类。英语词性也分为十大类:冠词、感叹词、连词、动词、副词、形容词、介词、名词。从对词性名称看汉语有独特的象声词、语助词和量词, 而英语比较独特的是冠词、感叹词和介词。英语和汉语都比较重视名词, 它是描述事物整体特征, 在构成名词时, 对事物的表达方式是汉语、英语的主要区别。英语事物的名称和另一个事物是没有关系的, 而汉语从宏观出发, 用比较熟悉的事物对名词进行联系和表达。汉语中特殊的是拟声词和量词。赵元任认为量词能够分为九大类, 例如把、张、面等等, 量词的应用更加有利于表达汉语的意境。汉语中量词应用频率较高, 表述特别丰富, 例如一辆车、一头猪、一把剪刀、一口人等, 这些语法都是英语所不具有的。

汉语中比较善于使用虚词, 汉语的结构和表达的意义与虚词的加入, 会产生明显变化, 例如我的妈妈与我和妈妈, 其结构就存在差异, 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词音节的数量对语法形式有一定影响, 即使是单音节也不可以独立使用, 一些双音节后边需要双音节的词联合成为短语使用。古代汉语中使用单音节的情况比较多见, 现代汉语中词句结构的主体是双音节词。例如古语中的目, 现代汉语称之为眼睛等。这些在英语上是难以解释的。英语使用介词较多, 分为复杂介词和简单介词, 简单介词数量就有70多个。另外还有冠词, 冠词是对名词进行限定, 冠词分为不定冠词和定冠词。

三、结束语

英语和汉语语法上的差异, 是不同文化下形成的不同风格。汉语意境朦胧、语法结构复杂, 不同结构的句子可以表达同一思想主题, 而英语语法讲究简单明了。所以, 了解汉语语法就要通过了解它的表达语境分析其内在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文化底蕴, 因此汉语语法要得到教育机构和专家学者的重视。正确区分和把握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差异, 能够利于两种语言的发展, 现代人不要武断的用英语语法去理解汉语语法, 更要尊重各自的特点, 并加以研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吴静.试论英汉语法的区别性特征[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 (03) .

[2]李玢.汉英对比分析下的对外汉语教学量词问题研究[J].兰州大学, 2013 (04) .

《汉语语法问题分析》读书报告 篇5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所著,1979年第一次出版。这本书篇幅不大,不到七万字,但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全书以语法分析为纲,结合我国语法学创建八十年来的历史和现状对语法研究中几乎所有的问题,特别是涉及语法体系的问题,作了一个总的检讨。

正如吕先生在序中所说,写这本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明汉语语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何以成为问题,说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借以活泼思想,减少执着。同时也可以安抚一下要求有一个说一不二的语法体系的同志们的不耐烦情绪,让他们了解,体系问题的未能甚至不可能定于一,不能完全归咎于语法学者的固执或无能。”全书重点在于提出问题,认为提出正确的问题比正确地解决问题更加不易更加重要。全书由四部分构成,即“一引言”、“二单位”、“三分类”、“四结构”,下面,我将对书的主要内容进行阅读时的记录和自身观点的陈述。

一.单位

在这一章中,作者按照单位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单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我们在课堂中学过,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构成词,词构成短语,短语构成句子。

1.语素和词

作者在分析有关于语素的问题时,从语素的大小,异同,语素和汉字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这里要注意的是,汉字和语素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是也有很多种特殊情况要注意,比如异体字,多音字,多义字,同义字,多音多义字,同音字,同义字等。这些情况下,语素和汉字就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了。一多义字为例,一个同音的多义字在不同的短语中可能表示的不一样的意思,我以“关门和闯关”为例,两个关分别表示使合上与关卡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认识到这两个关其实是一个语素,两个词.作者在谈到一个语素能不能成词时提出了两条判断方法:第一,要看它能不鞥单独作为一句话来说,可以单独回答问题的就一定是词。第二,一句话里,把能够单说的都提开,剩下的不能单说,但也不是一个词的一部分,那么这个语素也是词。

2.词和短语

这一小节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语素组合是次还是短语“的问题。并列出了五个影响因素。作者推翻了“用有没有不单用的成分来决定一个组合是词还是短语”,“整个组合能够单用就是词或短语,不能单用就不是”还有“一个组合的意义等于它的成分意义的总和,那么它是一个短语,否则就是词”的方法论。根据作者的主张,我们应该从词的“语法”和“词汇”两个方面的意义进行相结合的分析判断。

我们有时候在判断一个形名组合时会加“的”来判断,但是这种方法不是完全正确的,比如“大树”如果加“的”成为“大的树”,那么“大的”什么树就不明确,而我们通常是单独用“大树”这个词的。所以不能用“的”进行所有词的判断。这是形名的组合,当然,形动或副动的组合也不能单用加“地”的方法 1

来判断,动形组合也不能用加“得”来判断。

3.小句和句子

这个小节作者提出并分析了三个问题。

第一:叫小句好还是分句好。我们在初中和高中甚至大学的一些课程中通常把组成一个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做分句,但是作者认为叫分句的前提是先有句子,然后从句子里划出分句,但假如句子是只有一部分的单句,我们就不能称这个部分为分句,所以叫小句更加适合。我个人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第二,第三个问题放在一起讲,要特别注意的是,句子虽然是比词和短语高的单位,但是句子并不一定比词和短长,有时候一个词或短语都可以充当一个句子,这是因为句子是语言的动态单位,使用单位,所以长短方面的灵活性可以多种多样。

二:分类

1.词的分类

作者认为汉语由于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所以划分词类就不能不依靠句法功能,因为它具有单一标准和多重标准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方法,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也可以分为体词,谓词,小词。当然,我们通常把词具体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如果再往下分,还可以分成更多小类,比如动词还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也可以分为趋向动词,助动词,判断词。5

2.语素的分类

这里讲的语素是指不独立的语素,因为独立的语素是词。不独立的语素是构词成分,可以分为词根和语缀。词根又可以分为名词性词根,动词性词根以及其他。词根的分类主要还是要看它在古汉语里的用法。语缀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关于语缀还有能产与不能产的分别,即活与死的分别,比如“:性”可以造新词“女性”,但是“初”就不能讲“初十一”。

3.短语分类

短语的分类可以按结构也可以按功能。按结构可以分为:并列式,主从式,主谓式和其他。按功能分为三种: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和其他。名词性短语又可以分为:基本名词短语,方位短语,动名词短语,D1短语,扩展了的名词短语。

短语还有几种特殊的情况,如“的字短语”,“主谓短语”,“四字语”。

4.句子的分类

一般人都认为语法单位,所以句子只有结构分类,没有功能分类。但是吕叔湘先生则认为,按照句子在段落里的功能来分类不是没有可能的。要是按照一个句子在一串句子里的作用和功能来分可以分为始发句和后续句。

三,结构

1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在讲结构层次时,作者向们提供的方法是“直接成分分析法”。结构的关系可以分为四大类,即联合关系,主从关系,表述关系,附属关系。

2.句子的结构和分析方法

句子的结构分析,即句法,是现代语法学的中心。我们要进行句子的结构分析首先要了解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有:主谓宾定状补六个成分。作者提出在我国比较通行的方法是先把句子分成主语和谓语,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同时作者也提出了一种特别适用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即分阶层分析法,就是把短语定为词(或语素)和句子的中间站再进行分析。不联系结构关系来研究,光划分句子成分还是比较简单的。在分别讨论各种句子成分之前,作者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句子成分和词类分别的对应问题,一个是如何看待某些句法变化手段问题。比如说省略,判断句子是否有省略应该将句子放在大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就很容易判断出有没有用了。关于这个方法论,我联想到了我们在碰到句子的歧义问题时,同样可以结合整个语言环境。比如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有歧义的句子“来了十多个学校的老师”,假如语言的大环境是明了的话,其实在实际应用中并不会造成歧义。

4.句子的复杂化和多样化

最后讲到了单句和复句的问题,作者给出了区分单句和复句三个因素:一,是否只有一个主谓结构;二,中间有没有关联词;三,中间有没有停顿。但是问题又不是这样的简单,在判断一个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是不能拿一个句子去和另一个句子去比较,所以问题比较麻烦。

接着,作者分析了一个简单的句子变复杂的三个途径:局部发达,添枝加叶,前后衔接。我们了解了句子有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也有助于我们分析句子,简化句子。最后,作者给出了几种句子格式变化后的例子。并指出了汉语语法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怎样用有限的格式去说明繁简多方,变化无尽的语句。以上便是我看这本书的主要摘要。由于该书第一次出版是在1979年,所以有些在当时看来是错误的语法表达在随着社会的变化的过程中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变得合理了,比如:在该书P20页说到,我们可以说“脏衣服“但是不可以说“脏鞋”,而“脏鞋”一词在现在看来已经是一个常用词语了。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分析与策略 篇6

一、联系生活实际

语法是为实际的表达服务的,在进行语法教学时,仅仅依靠抽象的讲解是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师应尽量将语法知识糅合到具体的语境中去。例如,在进行被动语态的教学时,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就可将该被动语态放入具体情境中去进行教学。教师可选择一个小故事先让学生来进行配合表演,如在店里买东西,钱包被偷,由教师扮演顾客,学生扮演小偷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其他的学生进行观察。在表演结束之后,教师可先用英语描述这个过程,再让扮演小偷的学生来描述这个过程,并让全体学生对两种描述进行对比,让学生来进行归纳和总结。另外,在语法的巩固练习中,教师还可通过简笔画或投影等方式来为学生提供英语语境,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来进行写作、看图说话等。让学生在直观、逼真的英语教学环境中,去学习、理解语法知识,充分地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二、与练习紧密相连

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应以练习为主,分析讲解为辅,即所谓的以练为主,讲练结合。英语是一种很复杂的语言,想要将所有的单词和句型都学会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对英语语言现象进行分类,以及对使用、变化规则进行说明,可有效地达到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目的和实質是通过学生对语言现象的学习和练习来训练学生正确、熟练地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初中英语语法的讲解方法很容易,但其实际运用却不简单,毕竟语法规则的了解与实际运用之间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只有依靠实践(即练习)才能有效地缩短这个差距。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是密切配合、缺一不可的,但应放更多的注意力与精力在语法的练习上。在进行语法教学前,教师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并结合教材内容,精心备课,精讲精练,以最简洁的语言来讲解语法知识。并在练习中对学生是否理解语法进行检查,以培养学生语法运用的实际能力。

三、减少语法术语的运用

在英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地少使用语法术语,将语法变得更加通俗易懂,缩短语法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通过联想将枯燥的语法知识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如此一来,可让学生对那些难以记忆的知识,记得更加深刻、更加牢固,将难懂的问题简单化。例如,在进行名词单数变复数的教学时,以f(e)结尾的名词有两类,其一是直接在单词后面加上“s”,其二是将f(e)变为“s”,再加上“es”。但是,两者是很容易混淆的,应该怎样来区分以f(e)结尾的名词单数变复数时是直接加“s”,还是将其变为“v”再加上“es”呢?我们可先将比较少的一类变f(e)为“v”再加“es”记住,其余的就直接加“s”。变f(e)为“v”再加“es”这一类的常见名词有life,wife, half,shelf,wolf,thief,seif,knife,leaf等,虽然不多,却很容易忘记。对此,教师可将这些单词翻译为汉语,并将其编成一个小故事:“小偷的妻子用刀将狼砍为两半,并将其放在架子上,用树叶覆盖好,快乐地过着自己的生活。”这样一来,很容易地就将这些单词记住了,即便忘了某个单词,也可通过故事回忆起来,方便了学生的记忆。

四、归纳法的合理运用

归纳教学法,是指有意识地安排教学内容,并创设特定的语法情境去激发学生对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主动性。归纳教学法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各个单元都穿插着一定的语言知识,这样语法知识比较分散,学生的学习量也不是很大。若是教师能够采用归纳法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这些零散的语法知识,找出其中的隐含规律,以此来展开语法知识的学习,可加深学生的印象,使语法教学的效果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语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有取有舍地进行语法知识的教学。应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语法,将语法知识与实际运用充分结合,以调动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英语能力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艳鹏.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方法的探索[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23).

[2] 刘淑清.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之我见[J].今日科苑,2011(11).

[3] 王燕.谈初中英语实施语法教学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23).

《语法讲义》之变换分析法综述 篇7

在《语法讲义》中,朱先生充分运用了变换分析的方法来解释许多层次分析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分化歧义句式、为层次切分提供依据、判断词类以及分化语义角色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变换分析可以通过移位、添加、删除、替换等方法来实现,下面以朱先生《语法讲义》中的句子为例,分别说明这几种变换分析法。

一、移位

运用移位的方法可说明动量词和名词之间存在修饰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学》(傅雨贤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P132)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买了五本书进了一次城

并指出,以上两种结构只能做这样的切分。原因是:“‘五本’是名量词,可以修饰‘书’,它是往后连的;‘一次’是动量词,不能修饰‘城’,但可以补充动词‘进’,它是往前连的。”这里,作者认为动量词不具有修饰名词的功能。而朱先生在《语法讲义》中运用移位的变换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

(《语法讲义》P51)

A式都可以变换成B式,“一趟城”、“一次电影”、“一遍生字”都是作为一个整体被移到句首的,可见它们都是句法单位,而且跟“一碗饭也没吃”、“一本书也没看”、在结构上是平行的。因此,虽然从意义上来看,“一趟、一次、一遍”都是表示动作的次数的,可是从结构上说,却都是修饰后边的名词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有的动量词和名量词一样,也可以修饰名词。这样,移位的变换方法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语言事实的了解,使我们对语言事实的判断更加准确。

二、添加

运用添加的方法可辨析结构层次相同的句式。

A.我自己明白。

B.我自己修理。

(《语法讲义》P84)

B句可在“我”和“自己”之间插入“会、能”等助动词或“不、老”等副词,如:

我会自己修理。

我能自己修理。

我不自己修理。

我老自己修理。

而A句则不可以,要插的话,只能在“自己”后头。原因在于A句中“我自己”结合得紧密,是同位结构做主语,而B句中的主语是“我”,谓语是“自己修理”,主谓结构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因此在主语“我”后可插入某些助动词和副词。

三、删除

运用删除的方法可以分化同形结构。

朱先生在书中列出了一些“的”字结构做定语的偏正结构,示例如下:

开车的技术

走路的样子

请假的理由

他不去的原因

火车到站的时候(《语法讲义》P145)

不妨将这些结构记为A式。这使我们想到以下一些“的”字结构做定语的偏正结构:

开车的人

走路的学生

请假的张三

不妨将这些结构记为B式。这些结构都可以把“的”后的中心语删除,只说“开车的、走路的、请假的”,其定语可以指代整个偏正结构。而同样是“的”字结构做定语的偏正结构,A式如果把“的”后的中心名词语删除,其定语都不能指代整个偏正结构,如在“开车的技术”里,“开车的”不能指“技术”,“走路的样子”中“走路的”也不能指“样子”,可见这类结构都不是同位性的偏正结构。

四、替换

运用替换的方法可以分化同形句式。

朱先生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AB

这里的耗子跟猫一样屋子里头跟屋子外头一样

脸色跟纸一样这枝铅笔跟那枝一样

(《语法讲义》P177)

从形式上看,A、B都是“跟……一样”的句式,但通过替换就会发现二者的不同。

A组中的“跟”都能换成动词“象”,“一样”都能换成“似的”,即:

C.这里的耗子象猫似的脸色象纸似的

而B式不能用“象”来替换“跟”,也不能用“似的”来替换“一样”。可见,A、B两组格式有区别,A组是修辞的比拟,说明两事类似;B组是实际的比较,说明两事相同。

五、综合变换实例

我们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往往可以综合运用几种变换分析方法来对语言事实加以分析。

1. 移位、替换方法的综合运用

朱先生在书中列出了以下两种句式:

AB

黑板上写着字对面来了一个人

墙上贴着标语商店里到了一批货

门上挂着帘子屋里飞进来一只蜜蜂

台上坐着主席团石头缝里长出来一棵草

楼上住着客人村子里死了一个人

床上躺着一个孩子他们家跑了一只猫

(《语法讲义》P114)

从句子格式看,A、B两组句式的主语都是处所词或处所词组,宾语都是无定的。

综合运用移位、替换的方法A组句式都可以变换为C式:

C

字写在黑板上

标语贴在墙上

帘子挂在门上

而B式都不能变换成C式。因为从意念上来说,A式里的处所名词表示宾语存在的位置,是静态的,而B式表示出现或消失。朱先生的这个例子启发我们可以采用同样的变换方法来分析词类序列相同的狭义同构的存现句。如:

D.门外站着人

E.门外敲着鼓

这两个句式的格式相同,其词类序列都是:名词语[处所]+动词+着+名词

按层次分析法的切分,它们内部的结构关系也相同,都是:D.门外站着人

E.门外敲着鼓

└主┘└─谓┘

└述┘└宾┘

但是一经变换,就可以看出二者的区别了。

D式可以变换成G式:

G.人站在门外

E式可以变换成H式:

H.门外正在敲鼓

但是D式不能变换成H式,E式也不能变换成G式。可见,D、E是不同的。D、E两句式的差异是由句法结构内部实词与实词之间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所造成的,D式表示宾语名词存在的处所,是静态的,E式表示某种行为动作正在进行,是动态的。

2. 替换、添加方法的综合运用

朱先生在书中列出了这样一组平行句式:

A(肯定)B(否定)C(否定)D(问句)E(回答问题)

有孩子没孩子没有孩子有孩子没有有~没有

去了没去没有去去了没有去了~没有

(《语法讲义》P70)

通常认为体词性成分前边的“没”和“没有”是动词,谓词性成分前边的“没”和“没有”是副词。而从上面的变换式中可以看出,在体词性成分和谓词性成分之前的“有”和“没有”的语法功能在许多方面都是平行的,因此,把“没”和“没有”看成动词是合理的。在这组平行变换中,朱先生综合运用了替换、添加的方法来考察“没”和“没有”的词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书中综合运用几种变换方法的实例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朱先生的《语法讲义》是读不尽的,本文仅就其中的变换分析法作了初步的概括,此书其中的宝藏还有待更多的语法研究者去挖掘。今后,如果能在此书的基础上对各种语法事实进行更加细致地描写和充分地解释,我们的语法研究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陈保亚 (1999)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1898-1998》山东教育出版社

[2]傅雨贤 (1988) 《现代汉语语法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3]陆俭明 (2005)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浅析《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篇8

关键词: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宗旨,创新,不足

一、《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写作目的和意图

(一) 写作目的

1、对汉语语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番检讨, 看看这些问题何以成为问题, 何以会有不同意见, 这些不同的处理法的利弊得失又如何[1]。[1]

2、提出各种看法, 目的在于促使读者进行观察和思考[1]。

3、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说明, 把研究工作向前推进一步[1]。

(二) 写作意图

对于该书的写作意图, 吕先生说道:“主要是为了说明汉语语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何以成为问题, 说明问题的来龙去脉, 借以活泼思想, 减少执着。让他们了解, 体系问题的未能甚至不可能定于一, 不能完全归咎于语法学者的固执或无能。”[1]

二、《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内容简介

(一) 单位

1、语素和词

关于语素和词的问题, 作者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其中作者指出:“语素和汉字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一对一的关系, 但是也有别种情况。”[1]此外, 关于语素和词的判断标准和方法, 作者也提出了相关的方法对其进行判断:第一, 要看它能不能单独作为一句话来说, 可以单独回答问题的就一定是词。第二, 一句话里, 把能够单说的都提开, 剩下的不能单说, 但也不是一个词的一部分, 那么这个语素是词。

2、词和短语

关于一个语素组合是词还是短语的问题, 作者列出了五个影响因素, 并指出:

“单纯用有没有不单用的成分来决定一个组合是词还是短语, 显然行不通。”“整个组合能够单用就是词或短语, 不能单用就不是词而只是构词的成分”“如果一个组合的意义等于它的成分意义的总和, 那么它是一个短语。”[1]由此可以看出, 在判断是不是词的时候, 我们应该结合词的语法意义

和词汇意义进行判断。

(二) 分类

关于这一节, 作者主要对词、短语还有句子进行分类。对于词的分类标准, 吕叔湘先生认为不能一味地依靠句法功能对其进行划分, 而应当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 将词划分为实词和虚词两个类别。对于短语的分类标准, 作者则主张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划分。最后, 对于句子的分类标准, 吕叔湘主张从段落里面找句子的功能。

(三) 、结构

1、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

在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上, 作者采用的“二分法”, 即直接成分分析法。

2、句子的结构和分析方法

“句子的结构分析, 即句法, 是现代语法学的中心。”[1]在分析过程中, 作者指出适用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分阶层分析法, 即把短语定为词 (或语素) 和句子中的中间站再进行分析。

3、句子的复杂化和多样化

最后讲到了单句和复句的问题, 作者给出了区分单句和复句三个因素:一, 是否只有一个主谓结构;二, 中间有没有关联词;三, 中间有没有停顿。但是问题又不是这样的简单, 在判断一个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不能拿一个句子和另一个句子去比较, 一比较就叫人为难。”[1]

三、《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创新1、语法分析观的创新

综合汉语的语法特点和汉语自身的特点, 吕叔湘先生提出了他独到的语法分析观。

在分析语法单位时, 作者首先提出了小句的概念, 继而又说“讲汉语的语法, 由于历史的原因, 语素和短语的重要性不亚于词, 小句的重要性不亚于句子。”[1]“叫做分句是假定句子是基本单位, 先有句子, 分句是从句子里划分出来的。叫做小句就无须作这样的假定。[1]。这些均反映出作者对小句的认可与肯定, 认为叫做小句比叫做分句好。此外, 作者从动静结合这一独特的视角区分了句子跟词和短语的区别:“词, 短语, 包括主谓短语, 都是语言的静态单位, 备用单位;而句子则是语言的动态单位, 使用单位。”[1]

在分析句子时提出了句子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即“句子成分分析有必要吸收层次分析法的长处, 借以丰富自己。”[1]

1、语法思想的创新

在对一些概念上的认识, 作者既有其独到的见解, 而且在一些概念上进行了创新。

首先, 作者认为“词素”这个概念不及“语素”, 因为“语素的划分可以先于词的划分, 词素的划分必得后于词的划分, 而汉语的词的划分是问题比较多的。”[1]

其次, 作者认为用“语缀”比用“词缀”要好得多。因为汉语语缀的特点是词根或词以及短语都可以是附着对象。

最后, 作者通过引入“隐含”这个概念, 区分了“隐含”和“省略”的不同, 以此来指出从前的一些语法学家滥用“省略”和“倒装”这一错误做法。因为省略是有条件限制的:“省略的成分是明显的, 如果需要, 就可以肯定地补出来, 没有两可情形;省略了某成分的句子 (或) 分句, 一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不成为句子, 不能表达完整明确的意思。”[2]以“他要求参加”和“他要求放他走”为例, 可以说“参加”前边隐含着“他”, “放”前边隐含着“别人”, 但是不能说省略了“他”和“别人”, 因为实际上这两个词不可能出现。由此可以看出, 隐含绝不等于省略, 而且隐含也不影响句型。

四、《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的不足

虽然说《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在新时期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但纵观全文, 我认为吕叔湘先生在“的字短语”的分析上不及朱德熙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详细、透彻。

虽然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书中, 作者对“的字短语”进行了分析。在对“的字短语”的分类上, 也仅说明了可分为D1和D2短语, 按其功能也无外乎是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和其他性质的短语, 如介名短语, 并没有进行下一步探讨, 这未免有些笼统。而朱德熙先生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书中采用论证、推导、归纳等手段进行归类, 并总结出“的1”“的2”“的3”的分布。其过程有理有据, 让读者能够深刻的理解, 从而准确地使用。这样看来, 吕叔湘先生在这一点上做的还不够细致。

五、结语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虽然篇幅不长, 但内容丰富, 全面分析了从语素到复杂的句子的所有问题。虽然存有不足, 但对语法的学习和研究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同时也给语法学习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2]张斌, 胡裕树.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

语法分析法 篇9

难点一:定语从句

【难点】

1.语序的构成。一般情况下, 英语中的定语从句的语序和汉语中定语的语序正好相反, 在汉语中, 定语总是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例如, 句子“我认识的那个人是一名医生”, 名词“医生”被定语“我认识的那个人”所修饰。这个句子翻译成英文是:The man whom I know is a doctor.定语在关系词whom的引导下以句子的形式出现, 被放到了名词的后面。

2.确定用哪个关系词。关系词是英语定语从句的一个标志, 在汉语句型中是没有的, 所以学生在概念上不容易理解, 具体用哪个关系词也很模糊。

【解决方法】在日常教学中, 笔者总结出了定语从句的“三要素”, 教学效果很好。下面举例分析说明。

1.什么是定语从句的“三要素”?

从例句我们可以看出, 定语从句的“三要素”是:先行词、关系词、先行词在从句中的成分。

2.怎样去找和应用“三要素”?

例题一There are lots of things_____I need to prepare before the trip.

A.who B.that C.whom D.whose

根据“三要素”原则, 先找出先行词为things, 再确定它在从句中的成分为宾语, 最后确定关系词应为that。

例题二把下面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

He has a sister.

His sister lives in Paris.

先找出名词sister为先行词, 再确定它在从句中的成分为主语, 最后确定关系词应为who, 所以答案为:He has a sister who lives in Paris.

用以上方法多练习, 学生就会很快地掌握定语从句的语序、结构、关系词, 其他的题型, 如汉译英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难点二:被动语态

【难点】学生常常对各种时态的被动时态的构成不是很清楚, 所以就一条一条地背他们的结构, 但各种时态的被动结构容易混淆, 而且死记硬背又容易忘记。

【解决方法】我们可以用“三要素”分析各种时态被动语态的构成。下面笔者先举例说明什么是被动语态的“三要素”。

例如:It has been made in Shanghai for threeweeks.

这是一个含有现在完成时被动语态的句子, has是现在完成时的助动词, been是has/have后be的适当形式, made是动词make的过去分词。我们知道, 现在完成时的主动语态的结构为“助动词has/have+动词的过去分词”。从上面的句子我们可以推出, 在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中, has后be的适当形式为过去分词been, 句型结构为“has/have+been+动词的过去分词”。

下面笔者在具体的例题中说明时态“三要素”原则的运用。

例如:He said the mountains_____with trees in a few years.

A.were covered B.would be covered

C.were covering D.would cover

从语意中我们可以看出, 该句是过去将来时的被动语态, 先找出过去将来时的助动词would, 再确定would后be的适当形式还是be, 最后确定过去分词为covered, 所以答案为B。

使用这种方法, 被动语态的构成就不用死记硬背了, 学生在做题时只要推出被动语态的“三要素”就行了, be的各种变化也会被推出来, 不会再混淆了。

总之, “三要素”分析法能把语法知识简单化。同时, 使学生学会了一种分析语言难点的方法, 培养了他们的“句型语感”。

笙编辑:王妍玮

语法分析法 篇10

由于《分析》这本书写得极为浓缩, 要真正读懂文章的微言大义并不容易, 幸而有陈亚川、郑懿德夫妇为我们做了《分析》助读, 对《分析》所论问题的来龙去脉, 为我们做了全面的展示, 使我们对《分析》的精华, 能够很好地吸收。此书对学习现代汉语的人来说, 其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在肯定此书的贡献的同时, 书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 特向陈亚川、郑懿德两位先生请教。

一、关于区别词的问题

两位先生在解答第97个问题时, 引用了《试论非谓形容词》一文, 对非谓形容词的七个特征作了诠释, 即: (1) 都可以直接修饰名词, 例如“小型水库”; (2) 绝大多数可以加“的”修饰名词, 如“小型的水库”; (3) 大多数可以加“的”用在“是”字后边, 例如“这个水库是小型的”, 或者代替名词, 例如“大型的不如小型的”; (4) 不能充当一般性的主语和宾语; (5) 不能做谓语; (6) 不能前边加“很”; (7) 否定用“非”, 不用“不”。

随后又引用了朱德熙《语法讲义》为区别词做了定义:“区别词是只能在名词或助词‘的’前边出现的黏着词。”

对区别词的定义, 没有问题, 然而在第98题中, 有个别例子我觉得不是很恰当, 值得商榷。如:拔丝 (~山药) 。

根据非谓形容词的七个特征, 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词:1.不能加“的”修饰名词;2.不能加“的”用在“是”字后边, 例如不能说“这个山药是拔丝的”;3.否定不能用“非”, 不能说“非拔丝”;4.可以做谓语, 如可以说“这些山药可以拔丝”;而且这个词既然被定义为区别词, 应该有与其成对出现的词, 以示区别才对, 而且这个对立的词语应该是唯一的, 但是“拔丝”这个词, 还可以有“红烧”“清蒸”“爆炒”之类的词语和其相对, 所以我认为这个词列入区别词实在有些勉强。

二、句子的结构和分类问题

在《助读》的107页, 作者在解答第79题时, 举例说:名词谓语句包括与几种句式有交叉的“是”字句, “我是北京人”。

根据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对句子的分类, 我们可以知道, 在句子的分类问题上, “我是北京人”和“我北京人”是两种不同的类型, 前者是典型的动词谓语句, 后者是典型的名词谓语句。从语义的层面可能是相同的, 但是从结构的角度划分是不同的, 所以我认为这两个句子不能混为一谈。不能认为把“是”的作用划为强调, 因为它的理解应该与语境联系得更加紧密, 我们分析单纯的句子时, 就应该把语境的因素抛开, 从结构的角度进行划分。

三、词的分类问题

在解答第76个问题时, 把单纯词分为单音节和多音节词, 在对多音节词进行分类的时候列举了双声、叠韵、译音、象声、其他几种。从所举例来看, 应该包括黄伯荣、廖序东他们在《现代汉语》中提出的“叠音词”, 如“猩猩”“狒狒”等词语, 否则这些词就没有办法归类了。

四、复指关系的鉴定问题

在《助读》第2378页, 作者举例说明什么叫重指关系, 例子如下:

1. 耳朵聋了的人他自己也很苦。

2. 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这是做人的起码标准。

3. 这碗参汤, 你喝了它。

这三个例子, 根据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 (第四版) , 我们知道, 它们都被划作了主谓谓语句, 三个句子中的“耳朵聋了的人”与“他”、“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与“这”、“这碗参汤”与“这”, 三组词, 它们分别处于不同的语法地位, 前者都是整个大句子的主语, 后者是小句子的主语, 所以它们不能构成同位复指的关系, 因此这些例子也值得商榷。

五、“是”字作为形容词的问题

在《助读》第366页, 作者在描述“是”作为形容词时, 举例:“承认我的不是”。

在《汉语词典》中。“是”的解释“正确”, 一般与“非”连用做“是非”, 而“不是”这个词显然受古代汉语的影响, 所以这个例子不是很妥当。

以上仅是我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 还希望两位先生谅解, 希望两位不吝赐教!

很多学习者读《汉语语法分析问题》遇到各种困难, 要求解答, 陈亚川、郑懿德两位先生把搜集的问题和为讨论这些问题所作的笔记整理出来, 选择其中的300多个问题, 逐一加以注释、说明和解答, 完成了《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助读。这本书可以说是采集众说, 选择材料, 提供情况, 帮助理解, 是值得我们用心读的好书。

参考文献

[1]陈亚川, 郑懿德.吕淑湘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助读[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0.

[2]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4]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借助语法分析,促进学生语感发展 篇11

语感是“对于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叶圣陶《文艺作品的鉴赏》)。语感与一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家庭、教育背景、生活经历等等都有关系;而作为语言结构规律的语法,也与语感密切相关。把语言的结构规律弄清楚了,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也会加强。“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实践论》)语法是能够促进语感的发展的。

既然如此,我们在教学中就有必要借助语法,来促进学生的语感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借助语法。

一、学生有疑难的时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没有什么疑难,教师可以不讲;当学生有疑难时,才需要进行必要的讲解。

(一)借用语法分析,促进学生对语音的敏感。比如一些学生喜欢模仿某些名人把“因为”读成yīnwéi,这是不对的,也可以说是对语音的不敏感,当然要纠正。如何纠正?可以利用语法分析:“因为”是并列关系的合成词;“因”和“为”意思是相同的,都是表示原因;而“为什么”的“为”就是表示原因的,读作wèi。所以“因为”的“为”读wèi。这样,学生就会对“因为”的读音有正确的认识。又如“窗明几净”的“几”,有学生总喜欢读为jǐ,这时也可以利用语法分析,使学生知道“几”在这里是名词,表示小桌子,应读jī。

(二)借用语法分析,促进学生对词义的敏感。如成语“求全责备”,有的学生把“责备”误解为现代汉语“批评指摘”的意思。有一定语感的学生就会意识到不是这样,但又说不清楚。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使学生的语感能更进一步。可以说“求全责备”是并列结构,而其中,“求全”是动宾结构,“责备”也是动宾结构。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责备”的意思:苛责完备。类似的情况,如“令行禁止”的“禁止”、“登峰造极”的“造极”、“势均力敌”的“力敌”、“茹毛饮血”的“茹毛”等也可如此解决。

(三)借用语法分析,促进学生对语法的敏感。文言文语句的动宾关系很复杂,影响到学生的翻译;利用一些语法知识分析动宾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满井游记》里面的“曝沙之鸟”,学生根据课文注解也能翻译“曝沙”,但是很容易遗忘。这时就可以联系《三峡》“朝发白帝”的“发白帝”和《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出淤泥”“濯清涟”:它们都是动词+表示地点的宾语,动词后的宾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翻译的时候可补上介词。这样,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把“曝沙”翻译成“在沙滩上晒太阳”。

二、学生虽无疑难,但没有真正弄懂的时候

有时候,学生对某些问题没有疑问,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弄懂,这说明学生语感不够灵敏,需要促进。这时候教师就要无疑而问了。如王维《终南别业》的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语文版八年级(下)《语文》课本把“坐”解释为“正,恰好”。学生见课本如此注解,就以为没问题了。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对仗知识进行讲解:《终南别业》是一首律诗,而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样学生就知道“坐”应该是“坐下”的意思。对仗虽说是修辞问题,但其中的“结构一致”却是语法方面的内容。又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中的“感时”,许多学生都没有疑问,而实际上很多学生会把“感时”误解为“感伤的时候”。这时就要有意地问学生“感时”的意思,并结合上下句结构一致的知识,纠正学生错误的语感。

再如,严文井先生《小溪流的歌》题记里有一句话:“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很多学生也不会认为有什么问题,这时可以拿出来讨论。如果学生不敢挑名家的错,教师就可利用语法分析,指出文中量词用得不当,让学生知道“一首歌”的搭配才是正确的。

要借助语法来促进语感,学生就要具备必要的语法知识。如果只是教师具备语法知识,学生对语法一无所知,那么师生之间就不可能平等地对话,所谓的借助语法也只能成为空谈。讲解语法不必“系统、完整”,但求简明、实用。比如讲解定语、状语、补语,我们不必严格按照语法书上的定义去讲,可以从小学的扩句说起,学生小学阶段已学过扩句,知道加上一些“……的”“……地”“得……”可以使句子更具体、更生动。然后跟学生说:“……的”是定语,“……地”是状语,“得……”是补语。学生就能在较短时间内把握定、状、补这些句子成分。又如讲“虽然”和“即使”的区别,有的教师会说“虽然”表示转折关系,“即使”表示假设关系。但这样实用意义不大。可以这样说:“虽然”后面接既成事实的内容,“即使”后面接未成事实的内容。这样实用意义大一些。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淡化语法教学的倾向,甚至于淡化到接近取消的地步。淡化是可取的,但过于淡化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语法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感的发展。

语法分析法 篇12

1 自底向上语法分析

自底向上语法分析,也称移进-归约分析,指从给定的输入符号串w出发,试图将其归约为文法的开始符号。其实现思想是对输入符号串自左向右进行扫描,并将输入符逐个移入一个后进先出栈中,边移入边分析,一旦栈顶符号串形成某个句型的句柄或可归约串时,就用该产生式的左部非终结符代替相应右部的文法符号串,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归约到栈中只剩下文法的开始符号时为分析成功。

在自底向上的分析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句柄的识别问题,即每次规约时按当前句型的句柄进行规约。自底向上语法分析方法主要有优先分析法和LR分析法。下面以两种分析法为例求解句型的句柄及可归约串问题。

2 优先分析法

优先分析法可分为简单优先分析法和算符优先分析法。简单优先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对一个文法按一定原则求出该文法所有符号即包括终结符和非终结符之间的优先关系,按照这种优先关系确定归约过程的句柄,其归约过程是一种规范归约。

算符优先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只规定算符之间的优先关系,不考虑非终结符之间的优先关系,在归约过程中只要找到可归约串就归约,并不考虑归约到哪个非终结符名,其归约过程不是归范归约。

2.1 简单优先分析法中的句柄

简单优先分析法的分析算法:

先根据已知优先文法构造相应优先关系矩阵,并将文法的产生式保存,设置符号栈S:

1)将输入符号串a1a2an#依次逐个存入符号栈S中,直到遇到栈顶符号ai的优先性大于下一个待输入符号aj时,停止进栈;

2)以栈顶当前符号ai为句柄尾,由此向左在栈中找句柄的头符号ak,即找到ak-1的优先性小于ak为止;

3)由句柄akai在文法的产生式中查找右部为akai的产生式,若找到则用相应左部代替句柄,若找不到则为出错,此时可断定输入串不是该文法的句子;

4)重复上述三步直到归约完输入符号串,栈中只剩文法的开始符号为止。

例:已知文法G[S]:(1)S→b Ab(2)A→(B|a(3)B→Aa)

其简单优先关系矩阵如下图所示:

对符号串#b(aa)b#的移进-归约分析过程中,根据算法及优先关系表求得归约的句柄依次分别为:aa、AAaa))、((BB、bb AAbb。

简单优先分析法中句柄的求解过程是每次察看句型中相邻的两个符号,通过两个符号的优先关系判定出前一个符号是句柄的尾。然后,再反向找出句柄的头。如下图所示:

图中U即为移进-归约分析过程中当前句型的句柄。

2.2 算符优先分析法中的句柄

自底向上的算符优先分析法,也称自左向右归约。由于算符优先分析法不考虑非终结符之间的优先关系,在归约过程中只要找到可归约串就归约,并不考虑归约到哪个非终结符名,因此算符优先分析过程中的句柄是一个最左素短语的求解过程。对一文法来说,需先求得句型的所有素短语,处于句型最左边的素短语即算符优先分析的句柄。一个算符优先文法的最左素短语形式为NiaiNi+1ai+1…ajNj+1,符号的优先关系应满足:ai-1<ai;ai=ai+1=…=aj;aj>aj+1。

使用算符优先分析法的规约过程与规范归约是不同的,以文法G[E]为例,

如果对输入串#i+i#进行规范归约分析过程需要12步,然而使用算符优先归约时只需要7步,分析过程中形成的归约串只有三个:i、i、E+E。原因是算符优先分析中去掉了单非终结符归约,其归约过程是一种快速归约过程。

3 LR分析法

LR分析法是一种能根据当前分析栈中的符号串和向右顺序查看输入串的k个(k≥0)符号就可以唯一地确定分析器的动作是移进还是归约和用哪个产生式归约,因而也就能唯一地确定句柄。LR分析法是规范推导的逆过程,是一种规范归约。

LR分析过程:将文法的终结符和非终结符都看成有穷自动机的输入符号,每次把一个符号进栈看成已识别过了该符号,同时状态进行转换,当识别到可归前缀时,相当于在栈中形成句柄,认为达到了识别句柄的终态。

LR分析器的关键部分是分析表的构造。LR分析表是LR分析器的核心部分,是总控程序的依据。一张LR分析表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动作”(ACTION)表,表示当前状态下所面临输入符应做的动作是移进、归约、接受或出错。另一部分是“状态转换”(GOTO)表,表示在当前状态下面临文法的输入符号时应转向的下一个状态。

对一个文法构造了它的LR分析表后就可以在LR分析器的总控程序控制下对输入串进行分析,即根据输入串的当前符号和分析栈的栈顶状态查找分析表应采取的动作,对状态栈和符号栈进行相应的操作即移进、归约、接受或报错。

LR分析法中的归约过程:

当在栈顶形成句柄为β时,则用β归约为相应的非终结符A,即当文法中有A→β的产生式,而β的长度为γ,则从状态栈和文法符号栈中自顶向下去掉γ个符号。并把A移入文法符号栈内,再把满足Sj=GOTO[Sm-γ,A]的状态移进状态栈,当归约到文法符号栈中只剩文法的开始符号S时,并且输入符号串已结束即当前输入符是‘#’,则为分析成功。

例:已知文法G[S]:(1)S→AB(2)A→a Ba(3)A→ε(4)B→b Ab(5)B→ε

求得SLR(1)分析表如下图:

对符号串#baab#分析过程中,归约过程中求得的句柄依次为:εε、εε、aa BBaa、bb AAbb、AABB。

4 结束语

在编译程序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句柄的识别问题。简单优先分析法其归约过程是一种规范归约,准确、归范、但分析效率较低,实际使用价值不大。算符优先分析法其归约过程不是归范归约,但分析速度快、简单、直观,特别适于用手工方式来实现,很多编译程序都使用算符优先法分析表达式。LR分析法分析速度快,能准确、及时地指出输入串的语法错误及出错位置,比自底向上优先分析法对文法的限制要少得多,对大多数用无二义性的上下文无关文法描述的语言都可以用LR分析器予以识别。

摘要:语法分析是编译程序的核心部分,其任务是检查词法分析器输出的单词序列是否是源语言中的句子。该文以编译程序自底向上语法分析为主线,探讨自底向上语法分析归约中的句柄求解问题,希望对编译原理的课程教学有启发作用。

关键词:编译器,自底向上语法分析,句柄,栈,归约

参考文献

[1]蒋宗礼,姜守旭.编译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张素琴,吕映芝.编译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张昱,陈意云.编译原理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陈火旺,蒋伟进.编译原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实际概率下一篇:超高层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