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能力

2024-06-09

经济能力(精选12篇)

经济能力 篇1

日前, 湖北京山县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2009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称号, 这已是该县连续第5年获此殊荣。京山县委书记郑香元说:“京山着力发展生态经济, 使县域经济赢得了持续健康增长的强大动力。”

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 京山县曾为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所困扰。京山县委、县政府广邀国家16部委专家为京山发展“拿脉问诊”, 立足长远打基础, 科学编制了《“生态京山”建设总体规划》, 确定了对接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思路, 完成了包括工业新城、旧城区改造、县域城镇体系等在内的县城区总体规划修编。

京山县下决心关闭了京兰水泥等企业3条立窑生产线, 搬迁了烟尘治理不能达标的华尔靓浦项硅公司, 关闭了70多家“四小”企业, 此举为新型工业项目腾出了发展空间, 凯迪生物质发电、中辰电子、伟嘉纺织公司等一批低耗能、无污染项目相继投产, 全县规模企业达到263家, 其中亿元企业30家。

京山围绕农业“三废”, 以国宝桥米为龙头, 构建起桥米产业资源循环体系, 实现粮食加工、制糖、酿酒、油料、畜禽养殖、绿色饮料、生物质能发电等多个产业循环。围绕工业“三废”资源循环利用, 楚天钡盐公司建立废水闭路循环利用体系, 实现废水零排放;京兰水泥建设了12兆瓦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年发电量可达8000万千瓦时, 并利用楚天钡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钡渣、煤渣、粉煤灰等废弃物作为水泥添加料。

转变发展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 京山还强力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业发展, 近年来, 县里为发展旅游配套投入超过10亿元。全省单体最大温泉旅游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投资4.5亿元的绿林景区整体开发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投资1.7亿元可承接国际赛事的网球中心正在加紧建设, 投资18亿元温泉生态体育公园已奠基动工。仅去年一年, 全县接待游客就达202万人次, 创旅游直接收入2.6亿元、旅游综合收入8.1亿元。

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使京山经受住了金融危机冲击, 2009年京山县生产总值、规模企业、固定资产、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22.34亿元、263家、72.35亿元、6亿元, 和2006年相比, 主要经济指标均翻了一番。

经济能力 篇2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两级法院要在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以司法为民为基点,以基层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保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基层法院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全面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为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司法服务。

一、坚持以审判工作为中心,全面增强司法促进发展的能力

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落实到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就是要不断增强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规律和司法活动规律,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落实司法为民要求,运用司法手段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本领。

(一)依法惩治刑事犯罪,为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始终是人民法院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人民法院要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切实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注重与其他政法机关的协调配合。继续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及其他有组织犯罪,尤其要把“两抢一盗”等侵财犯罪作为打击的重中之重,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对社会影响大、危害大的案件,要依法从重从快审判。根据“平安##”建设的阶段性要求,针对本地治安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确定打击重点,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在打击犯罪过程中,对具有法定从宽情节的,应依法从宽处理。对法律、政策界限不明确,可判可不判的不判,可杀可不杀的不杀,真正做到集中力量打击严重犯罪,尽量挽救失足者,取得更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二)依法调节经济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及时消除经济领域的不稳定因素,既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我们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重点打击金融、财税、证券期货等事关国家经济安全领域的严重经济犯罪;非法集资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经济犯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利用国有企业改革之机侵吞国有资产的犯罪,尤其要依法严惩严重经济犯罪背后国家工作人员索贿受贿、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以及徇私舞弊等犯罪活动。要努力为发展第一要务服务,通过对大量民商事案件的审判,坚决贯彻民事主体平等原则,创造公平的司法环境。妥善审理涉及企业改制、破产、公司治理等对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案件,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措施,防止出现“破产风”和国有资产流失,推进我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结构形成。要高度重视信贷、保险、证券、期货和委托理财等金融案件的审理,依法配合政府开展整顿金融机构工作,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正确审理涉及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农民利益的案件,依法保护耕地,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农民合法利益,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审理涉及交通、通信、信息、能源等重点项目的案件,维护重点项目建设秩序。妥善处理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类案件,加强涉及清理、整顿开发区和土地市场秩序案件审理,解决好集体土地征用、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以及其他城镇资源配置的案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提升治国能力的经济法路径 篇3

关键词:国家治理手段;治理权利;经济治理体系

一、根据经济法的角度来完善我国的当前治理手段

国家的依法治国能力是体现在整体的制度执行能力上面的,他要以相应的制度体系作为存在的基础。所以从大局上看我国要提升国家的综合治理能力就必须完善我国的体系制度。

现阶段当中我国的治理手段主要是由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领域的制度相互结合而成的。在这其中,国家的经济体制的治理主要是涉及到了经济领域的制度。根据现实当中的经济生活,而对应的市场现阶段所配置的系统,经济治理体系涵盖了各类的重要经济制度,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经济体制、机制以及宪法法规等多种规章制度。在我国的经济法领域当中,对宏观调控当前市场的规模制度基本立法,必须要从经济治理的角度来完善,对于各类重要的经济制度之间进行有效地协调,防止经济发生距离的波动,在源头上进行防范和对于经济危机的化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这一方面的本身制度不完善的话,不仅会影响到我国当前治理体系难以成型,同时也导致了我国当前的治理能力不能进行全面的展开。

除了对于应当要制定当前所缺少的法律以外,还要有各种经济法制度的协调性相互关注。因为这对于我国构建现代法治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现代法治体系首先其自身就应该具备完整的法律约束力和法律效应。

二、一定要将经济职能与经济职权二者相互区分开来

在对经济体制进行完善的过程当中,对于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或者是经济职权是对于界定标准的核心问题,是会直接影响到各类体制完善的根本。

宏观调控主要涉及的是保持宏观市场经济的稳定程度,是实诚桂枝主要涉及和保障公平的竞争的可能性,这样有利于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管,是维护市场统一秩序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当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规章制度这两类经济职能相互对应的,宏观调控能够更好的进行市场规制权利和政府行使的主要经济职权。在我国当中宪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同时也是成为经济宪法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当中会通过具体的经济立法实施然后进而去体现其核心所在的意义。但不管怎么来分辨,在经济法当中经济职能和经济职权都应该明显的区分开来,二者不能相互混淆。目前我国对于行政审批进行有效地管理,使当地的政府能正确的行使自身的权利,同时在此基础上面更好地去服务社会,是提升国家经济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和路径。

三、提高经济法领域自身的能力

在我们提到的立法路径与分权路径当中这都是与国家自身的治理能力和国家法制构建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此同时经济法的主题能力也与其密切相连。在经济法自身的提升当中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提升整体的经济治理能力。

在这里经济法自身的主题能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国家的调制能力,第二种是市场当中的博弈能力。调制能力就包含了宏观调控和市场规章制度的能力;博弈能力则是更多的包含了许多种具体的能力,大致的有竞争能力、互动能力等等。而调制主体的调制能力取决于经济职能与经济职权。调制能力的主体机遇调制职能,对于依法可以享有相关的调制权力上会形成更加有力的调制能力。这也就体现了更多的是内能和外力相互结合的过程。若是整体的调制职能不明,调制体制自身混乱,或者是杜宇法律法规的条之权利缺乏整体的调制能力都能会降低最终主体的调制能力。

所以,提升调制主体的能力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依法明了调制职能和权利,从而解决调制体制所产生的问题。于此同时调制主体必须严格要求执法,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能力的提升和体现。现阶段我国的国家已经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同时在法制当中强调,要加快建设职能科学合理的使用,还要对职能的权限依法处理,全面开展程序职能合法化。同时市场当中的主体博弈能力也在影响着我国的法制治理能力。

总结:若想提升我国的依法治国的能力,就离不开当前对于经济法的提升和改善,在对于相关经济法路径当中,应当着重关注立法路径、分权路径、和能力的路径。国家当前治理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治理体系为基础,对于我国当前的立法与宪法要进行不断地加强,政府自身的调控能力与市场当中的博弈能力都是应当受到重视的,这些看似不想通过的能力都在相互之间间接的影响着我们整个国家的治理能力。

参考文献:

经济能力 篇4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及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以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 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决定一家企业, 甚至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激励和引导创新最基本的制度, 重视程度也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创新主体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 专利申请人提出的专利申请只有经过专利审查这一环节, 才能被授予专利权。因此, 专利审查在专利制度运行中就发挥着基础和支柱的作用[1]。

随着国家逐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 专利审查工作为知识产权强国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支撑力量, 必然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知识产权强国状态下的专利审查工作应具有业务能力强、国际影响大、社会服务优等形态特征。新形势下, 加快提高专利审查能力, 对支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 一方面, 专利审查作为一种政府行为, 并不直接作用于市场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 专利审查作为专利工作的一部分, 并不直接等同于专利本身, 更不能完全代表知识产权, 专利审查工作无论是对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还是对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不是直接发挥作用的, 而是通过自身的发展推动专利事业的进步, 进而促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因此, 专利审查工作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定位也应遵循上述逻辑。只有明确了上述逻辑, 才能更好地提高专利审查能力,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二、新形势下提高专利审查能力,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逻辑

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 我国正处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全面推进阶段, 专利审查工作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助推力量, 必须不断提高专利审查能力, 以满足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1.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而“驱动”对我国的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应当成为通过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强国建设的强大推动力。只有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 才能更好地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才能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才能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充分认识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意义, 在科技实践中突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导向, 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 着力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能力, 使得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全社会的普遍行为, 从而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 专利事业发展助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专利强国不一定是知识产权强国, 但知识产权强国一定是专利强国。知识产权强国状态下, 专利事业应高度发达, 专利的创新力度更高, 同时专利的撰写质量更高以及审批质量更高。在诸多知识产权中, 专利权与科技创新联系最紧密, 要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必然离不开专利事业的发展。当前, 我国专利申请了已连续5年位列世界第一**, 但大而不优, 多而不强的局面依然存在, 专利的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只有创造和掌握更多品质优秀、结构优良的专利, 并强化对其的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 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 专利审查工作服务专利事业发展

专利审查工作是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进行的行政审批, 以确定一项专利申请是否应当被授权。因此专利审查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授权后的专利的质量优劣, 同时也影响着专利行政部门知识产权水平乃至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水平。专利审查是专利制度体系运行中的关键环节, 也是做好专利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专利审查工作的本质内涵决定了其必然会对专利申请行为发挥引导、调整和规范的作用, 而这种作用是双面的, 只有专利审查工作紧贴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发展转型需要, 不断满足创新主体的多样化需求, 这种作用才会是积极促进的。2015年, 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申请超过200万件, 发明专利申请首次超过100万件, 达到了110.2万件**。在如此大的申请量面前, 社会公众、企业等申请主体对专利审查的质量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完善专利审查工作, 提升专利审查能力,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专利事业发展, 进而助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最后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新形势下提高专利审查能力,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1. 专利审查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1985年4月1日, 我国第一部专利法正式实施, 标志着中国专利申请和审查正式拉开序幕。经过30多年的发展, 我国专利审查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审查能力大幅提高, 审查手段日益先进[2]。历史经验表明, 专利审查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能一蹴而就。专利审查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 而是动态变化的,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发展时期, 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运行情况, 不断调整适应。灵活的审查政策可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及时调整, 发挥正向引导作用。而专利制度作为知识产权制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审查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创新主体的成果能否获得保护以及获得多大程度的保护[3]。

专利审查的政策工具属性, 决定了国家专利行政管理部门要对其进行宏观调控。在具体的审查标准尺度的把握等审查政策上, 要与国家现阶段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专利制度的核心价值在于激励创新, 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发展,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提升发展质量, 这同时也是制定一切专利审查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专利审查质量关系到权利的保护和运用

专利数量是专利质量的基础。从历史上看, 一些欧美发达国家, 如德国、日本, 在提出创新驱动战略后, 专利申请、授权数量都出现了一段时期的井喷式增长, 随后过渡到注重专利质量的阶段, 并为其技术创新, 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保障作用。我国目前正处于专利数量的高速增长期, 企业的创新意识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 普通民众的创新热情也充分地释放了出来。据统计, 2015年,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3件***, 而2012年仅为3.32件****, 中国的专利拥有量已达到可观的规模。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企业面临阵痛的特殊时期, 在保证专利数量一定增长的同时, 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提升专利质量上来。不可否认, 很多的专利数据并不具有技术或者经济价值, 一部分的专利并不能引领创新, 下一步的重点应思考如何在量的基础上改进专利技术的质量。

审查质量向前向后传导, 向前传导影响申请质量, 向后传导影响权利的稳定性, 影响权利的保护和运用。专利审查包括对发明专利的受理、初审、实审、复审, 对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申请的受理、初审、复审, 以及一项公告授权的专利是否应当被宣告无效, 包括对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因此, 要想实现对一件专利的保护, 必须要过三关:第一, 过审查关, 获取专利权;第二, 过无效关, 稳定专利权;第三, 过诉讼关, 行使专利权。只有经历了这三关, 专利才能真正发挥其效力, 保障专利权人合法权益, 获取市场效益, 最终促进经济发展。专利审查关作为第一关, 关系到专利质量的高低, 对专利保护和运用至关重要, 如果形成大量的低质量的专利, 不仅要面临着后续的无效和诉讼风险, 还对专利权人行使保护权造成困扰, 有可能起不到保护成果的目的。然而, 高质量的专利, 不仅要求专利申请人真正地将自己的成果加以保护, 做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清楚、适度, 权利要求长期稳定, 还起到平衡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利益的作用。因此, 必须要提高专利审查质量, 让真正有价值、真正的创新成果通过高效严格的审查流程转变成专利, 在市场发挥效益的同时, 也对专利权的保护和运用起到提升作用。

四、新形势下关于提高专利审查能力,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路径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 我国要走创新引领发展的道路, 对专利审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立足本国国情, 制定切实可行的提高专利审查能力的措施路径, 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促进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1. 建立健全专利审查服务供给机制

我国目前已是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 但还不是专利强国, 应建立健全专利审查服务体制机制以满足创新主体对专利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积极转变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的同时, 尊重并发挥市场机制在知识产权创新中的作用, 利用申请和维持费用作为杠杆, 剔除质量不高的申请, 引导专利申请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培育社会服务力量, 形成中介服务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多方参与的专利审查服务供给机制, 使专利审查的服务能力尽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不同创新主体的需求。此外, 强化专利审查政策与国家经济、科技、贸易等政策的深度融合, 协调发展。

2. 加快提升专利审查能力水平

合理调配审查资源, 建立并完善灵活高效的审查方式, 不断优化和调整审查流程, 不断提高专利审批能力, 尝试运用系统数据自动对比等手段实现部分代替人工审查的智能化审查模式。建立和完善审查业务指导体系, 实现优质高效审查。加大对发明专利实质审查巡回审查工作, 电子申请推广专项工作等的全面推广, 有效发挥专利审查向前促进科技创新水平提升, 向后促进专利市场价值实现的双向传导作用。

3. 加强专利审查业务交流与对外服务水平

完善和创新审查业务指导体系, 加快形成质量保障、业务指导与培训的联动机制, 完善审查会晤制度, 加强申请人对审查意见和政策的理解, 也有利于审查员对技术的理解。加强同产业技术专家、相关技术人员在专利审查工作中的参与度, 增强对技术方案的理解和判断, 在重点或核心技术领域培养较强的技术敏感度, 保护我国创新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国家利益。鼓励和支持地方审查协作中心建立以专利审议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审议机制, 加强地方知识产权局与创新主体之间的检索交流, 帮助申请人提高信息检索水平, 加强地方审协对企业点对点的专利审查与信息服务, 协助提升企业的专利撰写能力。

4. 完善专利审查人才队伍建设

审查员的综合能力是专利审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不断地加强专利审查人才队伍建设, 才能为提高专利审查能力提供重要保障。加强统筹规划, 深化能力建设, 创新培养模式, 提高培训质量。完善培训课程体系, 扩充专利审查员的技术培训项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稳步推进专业技术知识更新, 尤其是重点核心技术领域的知识更新, 促进国际培训与交流, 帮助审查员紧跟各技术领域发展趋势。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和业务指导体系, 优化人才队伍管理模式, 着力加强审查员的业务培训和能力建设。加强专利审查文化的建设, 树立和增强审查员的责任感与荣誉意识。此外, 针对审查质量问题, 适时举办巡回讲座等方式宣讲改进措施, 加强对公众的培训和延伸服务。

五、结语

重视提高专利审查能力, 一方面, 应当遵循专利审查工作自身的基本规律, 把推进专利审查工作放在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大背景下, 稳步推进;另一方面, 还要遵循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立足现实国情, 整合专利审查服务资源, 做到提高专利审查工作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相协调相适应。

参考文献

[1]白若鸽, 章放, 王子元.论推动专利审查服务于创新发展[J].科技风, 2011:49-52.

[2]张汉国.对现阶段专利审查工作的基本分析[J].知识产权, 2014 (5) :76-83.

农户经济能力与西部大开发 篇5

农户经济能力与西部大开发

本文认为,西部地区农户财产和农户就业机会严重不足,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政策和体制因素,提出西部大开发要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同步推进,优先富民而后富区.

作 者:王景新  作者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海口,570208 刊 名:开发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RESEARCH ON DEVELOPMENT 年,卷(期):2002 “”(1) 分类号:F320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农户经济能力   富民富区  

经济能力 篇6

关键词:职工;素质;提升

企业是一个不断与外界相适应的升级系统,也是一个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系统。企业要发展,有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一要充分按照市场配置资源原则,紧紧把握外部环境出现的各种机遇,乘机调整结构,突出发展重点,二要通过不断改变自身发展思路和方向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外部环境是外因,内部机能的调整则是内因,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主要是使得自身机能有效地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各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如何调动员工积极性,更好的发挥人的作用,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显得尤为关键。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引导职工提高岗位技能,改善知识结构,加快职工岗位历练成才的步伐,是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支持和人才保障的客观需要。

一、当前民营经济职工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困难

近年来,我国各类民营经济充分依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不断加大职工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有的行业民营经济已经形成与国有经济竞争的格局,有的行业内民营经济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民营经济职工能力提升工程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职工受教育水平总体较低,职业技能水平不高,高素质技术工人匮乏,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二是人员外流严重,尤其是当企业出现经营危机的时候,大部分的创业时期加入的元老员工一般都会另谋高就。三是企业没有一套完整的员工晋升和解聘评估体系,靠个人主观判断,新进员工的成长一般靠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成熟起来,不是企业的统一、实时跟踪培训。四是多数小规模企业领导往往注重年度利润,忽视品牌建设,缺少服务顾客理念。

二、民营经济职工能力提升工作的主要内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民营经济职工整体素质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还不适应,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因素,成为推动企业职工互利双赢、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瓶颈,提高职工素质成为当务之急。在目前阶段下,民营经济职工能力提升工作的主要内容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①全面提升职工整体素质,促进企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企业创新、创优发展的大局。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和造就“四有”职工队伍,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创业、创新、创优步伐。③增强职工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提升职工学习能力、工作履职能力及自我超越能力,进而使职工队伍思想道德水平普遍提高,整体素质普遍增强,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推进企业快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民营经济职工能力提升工作的主要措施

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民营经济要迈向成功,就必须更多地发挥好职工的担当精神和创新精神,因此,职工的工作能力的高低是直接决定民营经济发展快慢的关键因素。做好民营经济职工能力提升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从政府角度上看。各级工会组织作为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要以促进职工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构建科学合理、高效规范的工作机制。要加强职工人才的培养,整合部门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真正把职工人才工程放在本地区经济发展大局中定位。要提升职工思想文化素质,广泛推动练兵比武,充分激发创造潜能,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创业大潮,潜心技术创新,着力增强职工维权本领,不断提高实现基本维权法规知晓率。要坚持以加强规划指导、完善政策措施、充分整合资源、促进岗位成才为原则,广泛动员和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以职工为主体、以企业为基础,工会推动、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民营经济职工队伍的技能素质,为促进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支持和人才保障。

(2)从企业角度看。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增强职工辨别美丑、是非、曲直、荣辱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学赶先进劳模教育,激发职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锐意进取、勇于赶超的精神。要坚持把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列入党训班、政训班、安全培训班、上岗培训班等内容中去,普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要坚持劳动竞赛与安全生产相结合、与职工建功立业相结合、与提升职工素质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各类劳动竞赛和技术创新活动。要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鼓励职工通过参加学习、培训和有的放矢地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培养一大批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3)从制度建设角度看。要强化对职工素质提升工作的考核力度,在考核指标设计及认定上,必须要客观、公正、严密,真正体现能者上、庸者下,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要使知识技能的提高与强化训练要交叉进行、整体推进。要制定完善的奖惩办法,并与本单位本工种的工资分配办法相对应。要做好精细化管理,把企业共同愿景和个人愿景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职工个人愿景数据库,要注意选树先进人物,形成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全员素质提升机制。

人是企业全面进步的基础,而职工素质则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民营经济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在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的同时,也必须要以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为主线,以促进职工全面发展为目的,全面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建设一支优秀的职工队伍,为促进民营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邢方.论职工素质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26期,(18)

作者简介:

刘宁,男,1981年7月出生,山东济宁人,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经济學、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双本学历,经济学硕士,中级经济师。

依靠大数据提升县域经济治理能力 篇7

关键词:大数据提升,必要性,治理能力

一、传统的经济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 信息失真

中国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一直为人们所质疑。因为存在注水统计和牛鞭效应。信息链的长度是影响信息失真情况的一个决定性因数, 信息链越长, 那么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层级也就必然越多, 信息被认为处理的机会就越多。当信息传递到最后一个环节时, 信息离原始的信息已经有很大的偏差了。

(二) 单类型结构化数据成为科学化决策的障碍

数据一直是政策制定的依据, 人们在进行数据分析时, 越来越不满足于既有的数据, 想搜集到更多的信息, 但受限于当时的数据记录、储存和分析的工具和技术, 人们只能收集到少量的数据进行分析,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人们开始慢慢养成一种习惯, 单类型结构化数据正式成为决策分析和处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具。

(三) 体制制度导致传统的分析手段导致决策风险

科层制管理、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 且层级多, 整个信息的传递一级一级地传递, 在科层制下, 传统的分析手段是身处金字塔最高层的领导根据各基层所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 然后进行多维度的分析。虽然这种分析手段在组织、数量乃至于项目方面, 都可以做的很精细, 但它对于后续的问题溯源分析却是一筹莫展, 只能粗略地进行定性判断, 这就意味着决策有风险。

二、应用大数据进行经济治理的必要性

(一) 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

大数据带来的最大变革还在于决策思维、范式和方法的转变。过去仅限于信息技术, 决策者们在制定经济决策时往往缺少足够的数据支持, 甚至就是那么少得可怜的数据, 其本身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都难以保证, 这就使得我们的经济决策不得不取决于决策者的经验和直觉。这种决策多是无差别、简单的“一刀切”式的, 而大数据决策无疑将有助于规避这种风险, 有助于决策者更加精确而迅速地设计政策方案。在大数据时代, 决策者们作出的决策, 越来越取决于数据及其分析的结果, 而不是经验和直觉的主导。只要提供的数据量足够庞大真实, 通过数据挖掘模式, 就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住人们的行为规律, 预示经济运行态势等在内的一系列复杂问题。

(二) 大数据驱动市场监管

市场既需要培养, 也需要监管。监管机构必须以市场规则为底线, 对那些破坏规则、危害市场竞争的行为和主体予以适时打击, 以此来维护规则, 确保市场环境的稳定和良性运行。大数据在这方面, 使监管机构可以主动出击, 事先预防风险的发生。监管者可以通过对核心变量采取量化跟踪监控, 对市场系统内的行为和其潜在的风险进行系统性、规范性和前瞻性的监管。确保市场在健康的轨道上发展。

(三) 大数据把脉经济运行

国内在大数据应用上已进行大量探索, 涵盖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管理的方方面面, 如宏观经济预警、经济运行监测。大数据有助于我们把握经济运行脉搏。通过跟踪那些与经济周期相关的关键词的搜索, 完全可以确定经济运行的波动。经济主管部门或相应的大数据公司, 将相关搜索数据汇总, 以此来估测经济运行情况, 然后再将其预测结果, 与包括中央银行、统计局, 甚至某些学术机构、投资银行、智库乃至经济学家个人所设立的监测报告相比对。这种模式克服了传统模式的滞后问题, 也为相关部门提前介入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 这将有助于降低经济波动的幅度, 进而降低受波及面和受损程度。

三、如何依靠大数据提升县域经济治理能力

目前我国大数据应用刚刚起步, 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还在萌芽阶段, 从需求来看, 很多产业对大数据的使用还没有意识, 从供给来看, 由于技术和人才储备上的落后, 也缺乏深厚的数据分析手段来支撑需求。面对新形势的挑战, 我们必须利用大数据来提升县域经济的治理能力和办事效率, 打造高效透明政府, 为社会提供更好服务。

(一) 在政府经济治理理念中融入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的本质不在于“大”, 而在于其蕴含的大数据思维, 能够直观呈现数据背后的人类行为模式。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 需要把这种大数据思维融入政府经济治理理念, 改变政府经济治理的理念向度、工作方式和决策思路。现在政府大数据未能实现其应有的服务价值和人本关怀, 受制于诸多因素。缺乏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思维”至少有“海量、开放、共享、实时”等特征, 这要求公共部门改变传统思维模式, 激活那些束之高阁的沉睡数据, 积极抓取实时信息, 整合多部门形成信息资源聚合, 及时便捷地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开放分类数据资源, 实现数据的价值。相比较而言, 多数部门没有认识到数据只有开放共享, 才能释放价值。因此, 或不重视数据开放, 或出于数据安全的惯性使然, 不愿意开放数据, 也不关心部门之外的数据需求, 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在大数据视域下, 人们面对的是全体数据, 这些数据呈现出混杂性的特征, 数据之间不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而是多重交合的相关关系。传统的政府经济治理理念往往是基于社会局部“现实”的抽象分析方法, 依据一定方式选择样本数据, 基于少部分人的需求来预判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和需求, 这种治理理念必须要发生变革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这种变革就是把大数据思维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融入政府治理理念中, 将对基于稀缺数据的治理, 转向覆盖更广泛、涉及更多人的大数据分析, 从数据收集者转向数据分析者, 从大数据中预测社会需求, 预判社会问题, 探索政府经济治理的多元、多层、多角度特征, 提升政府经济治理能力。

(二) 树立“需求本位”的大数据建设理念。

大数据建设和开放使用不是以政府能够供给为导向, 而是以公众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 这是各个国家大数据开发的基本趋势。美国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秉承着“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理念, 德国政府“让数据而不是公民跑路”, 都充分体现了尊重公民和社会需求。“需求本位”的重点不是要求政府产出数据资源, 而是要求政府根据需求进行数据建设和开发;“需求本位”还倒逼政府放弃长期以来“部门本位”的数据生产模式, 促使部门之间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 以适应“需求本位”对数据资源的要求。

(三) 把大数据技术运用于政府经济治理具体过程

大数据不仅是科学概念, 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应用技术。在我国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北上广等地, 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并大力推进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在政府治理中的应用探索。但也应该看到, 大数据的实际运用, 需要较高的采集、存储、分析、整合、控制等技术, 而目前政府经济治理过程中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 亟待深入发展。要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基础设施是大数据技术应用的载体, 决定了数据能否被有效收集、分析、挖掘和应用, 因此, 要加快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为政府经济治理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和平台。广东地税通过建立省级数据应用大集中平台, 告别了靠手工操作和人海战术的粗放型管理模式, 实现了税款自动入库、自动划解和实时监控, 取得了税款的稳定快速增长。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比对, 广东地税对每个行业、每家企业、每个税种实现了精细化分析和掌控。例如, 房地产业和建筑安装业流动性大、中间环节复杂, 难以监控, 历来是征管难点。广东地税依托大数据平台, 开发了建筑安装业和房地产行业税源控管系统。通过该系统, 可实时获取房地产开发项目明细信息, 包括土地使用权信息、建筑工程进度、房产销售进度、销售明细以及各阶段的税款缴纳情况等, 实现了项目从产生到消亡的全过程监控。要开展政府经济治理大数据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可以选择医疗、金融、食品安全等具有一定大数据基础的政府经济治理重点领域实施大数据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加强对政府经济治理其他领域大数据技术运用的带动和促进。此外, 从技术角度而言, 技术型企业更有大数据技术开发的经验, 政府可与技术型企业合作, 利用技术型企业的技术优势, 共同开发政府经济治理领域的大数据运用技术。

(四) 整合大数据资源的数据标准和应用规则

大数据应用的前提, 是海量数据信息的采集、更新、共享和融合。从政府层面来说, 大数据可以整体利用原来分散在不同部门、行业、主体的数据, 对其进行整合管理, 为大数据的优化利用提供数据基础。但由于目前对这些数据资源本身的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和应用规则, 因此政府经济治理过程中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难以实现。要建立统一的大数据标准体系。建立统一的大数据标准体系, 以及大数据生成、发展及发布的数据标准格式, 便于数据的无缝隙统筹整合, 使得原本散落在各部门的信息数据整合起来, 打破信息孤岛状态, 为政府经济治理建立基础。广东地税借助大数据平台, 积极推进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 明确了28个部门共享涉税信息的内容和方式。目前, 工商税务信息每天都进行实时交换, 推动了地税机关在办证服务上的创新, 从原来的限时办证发展到现在的即时办证, 从原来填写100多项登记信息, 升级到填写8项必要信息内容, 甚至可以享受免填服务。

经济能力 篇8

【热点交锋】

与会嘉宾就我国的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从业能力的建设, 需要政府、法律和社会方面的理解与支持以及行业协会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记者观察到, 在研讨会期间, 与会专家在两个问题上出现了研讨的交锋, 这便是行业协会的营利性以及协会发展中人才难求的问题, 这也反映了协会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热点。

对于协会收取会费以及营利性问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余平表示, 我国行业协会第一要务是提供公共服务。比如说, 行业基础建设以及行业的标准制定、科技建设等调研工作基本上是无利可赚的, 如果要以盈利为目的就没有办法做了。所以此类公共服务是行业协会为行业必须做的。北京商业联合会会长李顺利指出, 企业交会费是购买行业协会服务能力的表现。中国商业联合会沐浴协会会长刘南征认为, 行业协会与企业盈利还是有区别的。国外的行业协会也对企业收取会费, 但不能分红, 所以收取会费是合法的。盈利是解决协会的生存问题, 这是协会更好地提供服务的前提。

大部分与会嘉宾表示, 专业性人才的缺失是协会发展的瓶颈之一。如果没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也很难完成行业协会向市场化、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的任务。对此, 洪涛指出, 没有人才就不能形成稳定的队伍, 同样的单位不同的待遇, 这对年轻人的工作热情会有很大的影响。李顺利表示, 协会的补贴和增长机制的缺乏使得高素质人才欠缺, 他建议利用协会的资源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服务, 提高服务品质。

洪涛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

余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秘书长“行业协会服务能力建设势在必行。”

张经原国家工商总局市场规范管理司司长“行业协会在国内应该是和政府组织相平行的必要的组织形式, 在国际上是外贸或外交政策的试探先锋。”

新中国建立以来, 中国经济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型时期:一是20世纪50年代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二是80年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这一时期, 政府组织、企业组织、行业协会均处在转型的过程中, 特别是行业协会是一种再转型组织。三是进入21世纪后当前由初级市场经济向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转型, 其重点是结构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行业协会服务能力很重要, 一般而言政府有权, 企业有钱, 但是行业协会无权又无钱, 所以只能或者更必须靠发挥服务能力来运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行业协会的发展是恢复, 而不是重新建立。到目前行业协会逐步经历了五个阶段:1977年至1984年的恢复;1984年至1993年的蓬勃发展;1993年至2001年的有序的提高;2001年我国进入WTO, 洋协会大量进入中国, 为其开辟中国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1年至2004年过渡期;2004年以来是最开放的。目前行业协会的地位还不是很高, 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可依, 很多行业协会没有一个合法的经济地位。行业协会所实现目标的能力是行业协会所到之处拥有有利于实现其目标的各要素的整合, 以及可以借助外部力量的总和。

从大的环境来说, 政府改革强调办事效率, 企业强调市场竞争能力的建设, 在这种情况下, 行业协会目前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如果行业协会再不强调自身的服务能力和建设, 就难以有自己的位置, 也更谈不上发展。所以行业协会的服务能力建设势在必行, 而且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首先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实际上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了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不可逆转的。在此工作推动的进程中, 政府分离出来的部分职能可能需要行业组织来承担, 那么行业协会能否胜任?在实践中, 有一些政府委托的项目, 有些行业协会完成得很不理想。从这个角度说, 行业协会要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其次是更好地提供有偿服务的需要。如果行业协会的服务能力达不到要求, 会影响有偿服务提供的长远的可持续性。最后是协会企业会员的高要求的需要。现在的企业在经过市场的锤炼洗礼后, 对行业协会的要求是很高的, 比如说, 能否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以及取得政策上的支持, 能否促进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有更大的合作项目?这也要求协会能力的提高。

第一, 没有非政府组织的观念, 需要补课。目前没有将行业协会看成是与正式制度、正式组织相平行的现代市场体系国家的必要的组织形式, 重视度十分不足。有些地方政府在决策上的失误, 很大一部分就是非政府组织监督和指导的缺失。我们没有像西方各国的市场协会那样, 从市场发展的角度作出市场发展建设的规划。第二, 金融危机以来出现了一个倾向, 即用行政色彩抗击国际金融危机趋势越来越明显, 而没有想从非行政的角度来考虑。第三,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政策措施不配套。比如, 行业协会缴税, 有的按企业标准、有的按事业单位标准, 但到社会保障部门登记, 行业协会既不是企业也不是事业单位, 这从根本上也折射出了行业协会地位的尴尬。

此外在国际事务中, 行业协会不能只做看客。中国的外贸甚至是外交政策, 在不知道国际社会有何反应时, 可先让行业协会制定行规做以试探, 同时政府用政府采购作为补偿。如果国际社会反映偏好, 就可向法规政策过渡;反之, 政府可以表明这是非政府组织所为。这是在反倾销、反补贴、反规避等活动中, 很多国家经常使用的招数, 我国政府几乎没有使用过。所以, 我们的行业协会可以在国外设立办事处, 比如, 解决和东南亚、南韩等国的交涉问题。因此, 行业协会在外事工作领域上还有一片广阔的天地。

张高陵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秘书长“行业协会实际上是推动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一个制度要件。”

李顺利北京市商业联合会会长“行业协会应该发展多种桥梁作用。”

荆林波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行业协会首先要突显桥梁的中介作用。”

行业协会现行的“双轨制” (主管部门和民政部门) 将改革为“单轨制” (社团管理机构) , 这一制度很快就要出台, 当前政府力度比较大。

经过上千年制度演进, 行业协会已从最初的互动组织, 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结构中兼顾了效率与公共参与两个方面的重要制度因素, 且具有可替代的组织功能。纵观历史, 行业协会的独特作用在推动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进程中是一个制度的要件, 可从5个方面说明:行业协会要有独立精神、内生的平等意识、公共地位、自治倾向和权威力量。行业协会的上述属性不能孤立存在, 它们相互支撑、互为因果。这些属性对于建构一个民主社会的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行业协会在社会中获得影响力和重要地位的基本原因。

协会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不仅是政府与企业间需要有一个民间组织提供服务, 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以及不同国家的商会之间也同样需要协会的桥梁纽带的作用。这不是政府的行政需要, 而是市场需求的呼唤。

协会的着力点就是服务、协调、促进。

第一, 提供服务是首要的, 而且是多方面的:政府有时会需要购买行业协会的服务, 比如进行一些基础性的调查研究, 协会自身应该有这个能力。第二, 企业现在最大的难处在于信息不通, 协会可以为会员企业搭平台, 如北京的品牌要走出去, 协会可以为之输出渠道, 加强会员、企业同行之间的衔接与了解。第三, 规范行为可以很好保护本行业的利益, 对那些不遵守行规的行为予以自律, 凡是符合商业发展方向、企业会员需求的, 协会应该支持并提供更好的服务。协会对于推动有共性的、带动作用的同行业的交流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 行业人才的培养、提升, 企业发展是需要的, 而有些商会的师资力量是十分雄厚的, 发挥这个优势, 培训是完全可以做起来的。

行业协会要做大做强首先要明确服务的对象。行业协会的定位实际上就是做政府与协会会员间的桥梁。社会在转型、经济在转型、政府也在转型, 那么行业协会必然也是一个转型的行业协会。根据中国的国情, 目前的行业协会有一定的寄生性, 一步到位做成西方那种完全意义上的民间组织还有待时日。所以, 行业协会首先要把桥梁的中介作用突显。

其次, 行业协会要想做好必须靠自己, 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服务能力、研究能力。目前行业协会提供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最差就是赚会费;其次是搞发牌, 好一点的协会做些会议与服务;最好的是协会有自己独立的产品, 有指导行业的能力, 甚至可以作为谈判方, 能和政府坐在一起来规范这个行业, 使整个行业能够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最后就是行业协会工作人员的能力的问题, 目前很多行业协会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与行业的发展严重地不匹配。

裴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协会要靠制度解决问题。”

刘南征中国商业联合会沐浴专业委员会会长“协会有能力, 政府扶持很重要。”

潘忠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目前协会的重复建设严重。”

协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理事会的决策作用。决策在秘书会方面与在理事会方面差别很大, 真正能专注热点和要点还得是企业家以及行业的代表, 他们通过理事会的层面进行议案的讨论。通过理事会作决策, 确定工作重点、工作目标, 是同行业一起走, 这样每年在决策的时候都不会有太大的失误, 即靠制度来解决问题, 而不是靠人。要强化理事会决策, 如果理事是决策的参与者, 则其积极性也会增强。此种方案的推动有很大的需求空间。比如说, 我们会给连锁超市、百货以及很多服务行业搭建一个经营上合作的平台, 这对于吸引会员、提高会员能力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服务的桥梁作用是多维的。

此外, 有一些企业的模式可以借鉴到行业协会, 如引进企业平衡积分卡对协会员工进行管理, 引进激励机制、用人机制, 核心是行业价值问题。

发挥行业协会的能力涉及两点:行业协会本身是否愿意做好做大以及政府是否愿意给予这样的环境。比如, 2006年沐浴协会上报了沐浴企业等星级评定的国标, 2008年由于三鹿奶粉事件而搁浅。最后把国标退为行标才通过。协会努力地去走, 希望政府可以更好地配合。

沐浴行业是社会发展到富庶阶段后才能发展起来的行业, 沐浴的历史也许正由我们来书写, 不仅只有杨玉环和李隆基, 还有扬州的三把刀。政府目前对行业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对于就业来说, 沐浴行业单位面积安排就业人数是酒店的3倍。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国沐浴行业现有10~15万家企业, 解决就业人口1500万, 有了收入就可以拉动消费。目前北京对沐浴业的收费是60元/吨水, 甚至有的80元/吨水, 这种在同一成本下不同的价格表明决策者根本没有考虑其就业的社会效应问题, 希望社会不要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沐浴业行业。希望政府能够改变观念, 更加重视沐浴行业的发展。不要只是行业、企业的两相情愿, 多相情愿才能利于行业的发展。

2003年做调研的时候, 发现同样名字叫中小企业协会, 吉林的协会基本上是一种政府职能的分解, 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杭州的协会则在琢磨政策、研究法律。所以, 在外部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 协会自身的能力建设非常重要。目前协会重复建设问题比较严重, 比如说, 北京的纺织业协会就有四五个。目前这种跨部门管理以及行业协会的重复设置确实在宏观上影响了协会的积极性的发展。对行业协会的管理, 应由二元化管理向一元化转化, 这可以是一种发展的途径。

经济能力 篇9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西方经济学》作为旨在研究西方国家经济活动规律的一门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课程, 一直以来都是面向财经类高校全校学生并为其各专业基本理论奠定学习基础的核心基础课程, 在各专业教学中位居重要地位。客观上, 该课程授课对象基本为新近入学的低年级学生, 其学科知识体系处于初步建立和有待完善的阶段;而且, 学生对社会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接触和认识还十分有限和模糊, 以上现实勾勒了教学对象的基本特点和实际条件。然而, 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其具有十分鲜明的现实性和数理化的基本特征, 这一基本学科性质, 无疑进一步提升和加重了任课教师的教学难度。在此基础条件和现实情况下, 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也成为了任课教师的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研究课题。本文在总结《西方经济学》相关教学理论研究和课程实践的基础之上, 依据经济理论与经济问题相结合、注重数理理论的分析和训练以及贯彻实践思维和培养应用能力这一逻辑主线, 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西方经济学》教学设计的探索思路和具体方法。

一、经济理论与经济问题相结合

目前, 传统经济学教学模式《西方经济学》是教师讲、学生听, 课堂教授的主要内容围绕课本上的知识点展开, 即所谓的“黑板经济学”教学模式, 在此教学模式下, 往往只是向学生灌输了一些理论知识, 而严重与现实经济相脱离, 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自我分析潜能的开发, 在经济学不仅需要具有大量数理论证而且还需要系统知识和一定经济实践经验的前提条件下, 最终形成了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学得累, 教师教的苦”的双败局面。对此,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进应以具体经济问题与基础理论教学相结合为首要任务和突破口, 具体包括:①理论教学知识点与具体经济问题特别是热点经济问题相结合。教学中, 通过具体经济问题或案例引出学科知识点, 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 使得教学对象产生真实感, 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 再逐步展开教学知识点的讲授。这样, 学生就能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知识, 并能强化知识点的记忆。②注重现实经济问题发展与理论验证的平行推进。在经济理论和与之匹配的经济问题提出后, 应采用现实经济问题实际发展与理论推演和论证相结合的平行式、互动化的讲解方式, 使得理论推演过程生动化和形象化。这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相对枯燥、复杂的理论推导过程的记忆, 同时, 还能进一步激发其对基础经济理论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二、注重基础数理理论的分析和训练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 文字描述、图表直观表达和数学模型刻画是描述和解释经济学理论的三种典型表述方式。在经济学早期研究中主要以文字描述为主, 图表表达为辅, 数学模型方法则较为少见。而目前, 国内外主流经济学学者都已广泛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 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现已成为一种主流研究方法。然而, 由于目前学生中大多数人数学基础较为薄弱, 对教材中存在的大量图表、公式、数学证明等难以理解和掌握, 如果授课教师忽视了将基础数学知识与具体经济理论分析的结合, 随着基础理论教学的深入, 学生将会对基础理论学习逐渐失去信心。加之, 目前各个教学单位基本将《西方经济学》列为经管类基础专业课程, 授课群体规模一般都较大, 而且授课时间也非常有限, 这无疑进一步地增加了授课教师的教学难度和降低了授课质量。面对以上问题, 提出三点建议:①注重和强化数学基础理论的讲解, 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的能力。面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较差, 无法深入理解数学理论含义的实现, 作为任课教师有必要将基础数学理论的含义讲深和讲透, 并能指导和帮助学生将基础数学理论与经济理论分析实现平稳、有效的嫁接。②强化课后练习和计算机实验教学。在完成学习和基本掌握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 必须强调学生能有足够的配套练习, 以发现理论学习的空白和难点, 并通过练习巩固和强化理论学习的成果, 为后续理论学习奠定不可或缺的前期基础。并进一步挖掘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深度和激发其对理论学习的兴趣。③严格保证理论学习和课后练习的时间安排。有必要提出的是, 西方经济学教学和习题指导时间安排一定要充分, 否则, 教师无法在有限时间内将相关数理推导过程彻底诠释, 学生也不能通过足够的课后训练掌握课堂知识, 就更谈不上实现各章节知识点的融汇贯通了。

三、贯彻实践思维和培养应用能力

凯恩斯指出: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 而是一种方法, 一种心灵的器官, 一种思维的技巧, 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萨缪尔森也强调:在人的一生 (从摇篮到坟墓) 中, 你永远都无法回避无情的经济学真理。经济学真正的精髓不在于结论, 而在于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思维过程。为此,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应旗帜鲜明地贯彻实践思维和培养应用能力, 并应遵循以下几项要点。

1. 突出应用性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制定过程当中, 任课教师不仅要理清学生应该达到的理论知识目标及其检测方式, 而且还应该要清晰确立和量化分析经济问题的应用能力指标;以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2. 注重和引入案例教学。

在充分准备经济学素材的同时, 精心选择教学案例是成功实践案例教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 通过对能反映经济学原理典型特征和一般规律并适应时代要求的案例层层分析和推演, 不仅能将基础理论知识巩固与提高;同时, 亦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注重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 可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经济问题调研、案例讨论、案例评价或辩论及研究报告撰写等教学环节, 使学生真正具备综合性的实际经济研究和应用能力。

4. 对于任课教师自身而言, 在具备全面、准确地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力的同时, 还应不断提升组织、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的综合教学能力。

这无疑将对任课教师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和动力, 迫使教师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兼具的经管类专业的基础学科, 这一学科性质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针对目前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实际困难, 本文认为, 应将经济理论与实际经济问题相结合、注重基础数理理论的分析和训练以及贯彻实践思维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三项教学重点作为改善传统教学工作的突破口和努力方向, 从而顺利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具有较高整体素质和较强社会竞争能力的优秀学生, 使之成为经济建设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郑云.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2]姚寿福, 刘泽仁, 袁春梅.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学研究, 2010, (2) .

经济能力 篇10

1 财务管理能力的概述

1.1 财务管理能力的概念

财务管理能力是企业结合实际情况,运用财务和管理的方法,将有关财务管理方面工作进行重新解构,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形成适合企业特点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方式。

1.2 财务管理能力的行业解析

财务管理能力对于邮政行业来讲是一种无形的管理能力,是内化于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思想和方式。财务管理能力是形成邮政行业财务能力的重要基础,根据发展的趋势和经验判断,财务管理能力是邮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价值和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2 财务管理能力的基本要素

2.1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形成邮政行业和具体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基础,当前,邮政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越来越复杂,需要广大的财务管理人员努力将自己培养成综合性、复合型人才,人才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能力的提高。

2.2 金融关系能力

金融关系能力是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充分掌握和使用金融市场中筹集资金、使用资金以及调度资金的方法。优良的财务管理能力需要金融关系能力的支持和保障。

2.3 财务控制能力

财务控制能力是财务管理能力的主要内容,是财务管理人员使用财务管理手段在企业发挥管理和控制作用的集中体现,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经营工具,邮政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需要财务控制能力作为基础。

2.4 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是财务管理能力发展的保障,是财务管理人员搜集信息、甄别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财务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效果。

2.5 财务预警能力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需要财务人员在第一时间察觉和认识到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失误的种种迹象,并及时采取动作。成功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懂得拖欠操作以及破产操作享用的权利和相应的补救方法,还需要掌握财务失误的预警方法,最终为企业解除财务危机。

3 增强财务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经济效能的方法

3.1 提高财务管理能力的识别能力

企业需要通过对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识别,进而为配置各种资源,努力和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提供依据。

3.2 培养经济工作的管理能力

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培育过程是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和财务管理过程的集合。企业要认识到培育过程的漫长性,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3.3 提高财务管理能力的应用能力

应用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和价值体现,更是判断一个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品评的标尺。财务管理能力应用涉及企业战略管理的方方面面,能够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程度地挖掘企业各方面潜力。

3.4 推进财务管理能力的巩固与再造

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企业很可能丢失努力打造的财务管理能力,因此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及时巩固和再造。企业一方面要注重对财务管理能力的保护,另外一方面企业要与相关高等院校进行长期合作,保证优秀财务工作人员的供给,最后企业要注重对本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再培养,以增强财务管理能力。

4 结语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邮政行业应该发挥其自身优势,通过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深化邮政事业的改革,在细节上提升企业经济效能的提高,要推进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增长,以高水平的管理工作和财务工作应对当前经济格局和发展格局的变更。财务管理能力是邮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技术,事关财务效能的实现,因此,要通过加强财务管理能力追求经济效能促进邮政行业在新时期更为有效、快速地发展。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如何在增强财务管理能力的同时提升企业经济效能,在细节上丰富提高财务管理能力的手段,在实质上推进企业经济效能的提升,从管理和方法上推进邮政行业的改革和进步。

关键词:邮政行业,财务管理能力,企业经济效能,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喜娟,瞿世国,恒珍琪.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思考[J].绿色财会,2006,(07).

[2]王志星,安静.企业财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探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01).

[3]王小军.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内涵及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4]张惠平.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财务管理能力探讨[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8,(02).

经济能力 篇11

关键词: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经济补偿能力;经济补偿效果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5-0015-07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由于全国许多地区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加之基本医保补偿水平较低等原因,导致部分重大疾病患者经济负担过重,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2012年8月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指导意见》,要求试点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为全面实施大病保险提出了规划和要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强调今年要尽快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的目标。

经济补偿是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的基本职能,着重表现在对减轻农村大病患者经济负担方面发挥作用。大病保险经济补偿能力反映的是大病保险在履行经济补偿职能时具备的现实和潜在的水平,大病保险经济补偿效果则是反映大病保险在履行经济补偿职能后实现预定目标的程度。稳定可持续的经济补偿能力是确保大病保险达到预期补偿效果的前提和基础,而补偿效果则是检验大病保险经济补偿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大病保险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苏省选取苏南的溧阳市、丹徒区,苏中的高邮市、泰兴市以及苏北的大丰市等5个县(市)作为样本地区,课题研究组成员于2015年6-8月到样本地区进行现场调研,收集到各地大病保险的相关数据,并对样本地区新农合管理人员、商保公司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在此基础上,对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能力及补偿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由于抽样选取的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与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有许多相似之处,以期提出的结论和观点对提升全国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能力和补偿效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经济补偿能力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在5个抽样地区中,高邮市于2013年7月开始委托商保公司承办大病保险,此后,溧阳市、丹徒区、泰兴市、大丰市等4个地区于2014年1月起也相继实施了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的主要功能在于其对农村大病患者的经济补偿,良好的经济补偿能力是抵御高额医疗费用风险的重要保证。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综合衡量抽样地区大病保险经济补偿能力的现状及可持续性,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大病保险抵抗疾病经济风险的能力。

(一)横向维度评估

横向维度评估是指在某一具体时间点上比较分析各样本地区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能力,通常用绝对经济补偿能力和相对经济补偿能力两个指标来分析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能力。

1.绝对经济补偿能力。绝对经济补偿能力通常以大病保险人均经济补偿额的绝对值来反映,即当农民人均经济补偿额越高,大病保险的绝对经济补偿能力也越强。本次调研结果发现,各样本地区大病保险的绝对经济补偿能力存在较大差距,2014年溧阳市人均经济补偿额为0.61万元,绝对经济补偿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泰兴市和大丰市2014年人均经济补偿额分别为0.30万元和0.39万元,绝对经济补偿能力相对较低(见表1)。

2.相对经济补偿能力。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大病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往往存在差异,对大病保险经济补偿能力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单纯的利用绝对经济补偿能力指标来衡量大病保险的补偿能力尚不全面,而相对经济补偿能力考虑了大病患者的人均医疗费用对大病保险经济补偿能力的影响,恰好弥补了绝对经济补偿能力的不足。大病保险的相对经济补偿能力有效体现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程度[1],其表达公式为:

大病保险相对经济补偿能力=大病保险人均经济补偿额大病患者人均医疗费用×100%(1)

利用(1)式计算得到各个抽样地区大病保险的相对经济补偿能力(见表1)。由表1可以发现,各地区大病保险的相对经济补偿能力差异悬殊,最高的为31.21%,最低的仅为4.44%。另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苏南地区,大病保险的绝对经济补偿能力相对较高,但是相对经济补偿能力反而较低,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均医疗费用是影响二者差异的主要原因。

(二)纵向维度评估

纵向维度评估是指对某一样本地区大病保险在不同时期的经济补偿能力进行的测度,着重反映该地区大病保险经济补偿能力的可持续性。

根据文献查阅发现,目前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对医疗保险经济补偿能力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王晓燕运用人均医疗费用、职工工资增长率、人口负担比等指标衡量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经济补偿的可持续性[2];Felder和Werblow研究指出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给医疗保险基金的平稳运行造成较大压力[3];董曙辉认为大病保险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标准是影响大病保险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4]。参考借鉴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选取大病保险的主体行为、筹资要素、医疗费用等3个维度作为考量要素,综合评估抽样地区大病保险经济补偿能力的可持续性。

1.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实施中的主体行为要素。委托商保公司经办大病保险在我国是一个创新性的举措,其目的主要是借助商保公司的专业化优势以提升大病保险经办运行效率[5]。然而,由于商保公司营利性与社保机构非营利性的根本矛盾,使得大病保险由商保公司专业化承办这一创新举措,当前并没有得到所有社保机构的一致认同。本次调研访谈了解到,在5个样本地区中,有2个地区的社保机构明确提出质疑,认为商保公司承办大病保险发挥的效用不大;还有1个地区对此保持中立态度,虽然认同商保承办,但对于商保的优势作用如何发挥出来表示担忧;另外2个地区完全认同支持商保承办,并且在其他业务上已与商保公司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认为商保承办优势明显。思想认识上存在分歧,导致各地商保公司在承办大病保险时所承担的经济补偿责任和利益分享差异较大,使得部分地区商保公司的效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大病保险的实施过程中,社保机构和商保公司都是行为主体,二者只有相互信任,密切配合,才能使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能力得以持续提升。

2.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实施中的筹资要素。筹资要素直接影响到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能力,主要包括筹资渠道、筹资标准等核心内容。(1)从筹资渠道来看,多元负担的筹资渠道可有效减轻各个缴费者的负担,如果筹资渠道过少,缴费负担必然集中落在少数缴费者的身上,久之将会造成这些缴费者的负担过重,甚至不堪重负。在本次调研的5个地区中,除高邮市有2条渠道(新农合基金划拨+个人缴费)之外,其他4个地区只有新农合基金划拨1条渠道。而从各地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来看,各年基金结余起伏波动较大,不稳定性因素较多,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如丹徒区近5年来新农合基金呈现出持续亏损的状态(见表2)。在此情况之下,仅仅依靠单一的筹资渠道不仅会加重新农合基金的运行负担,更会影响大病保险资金来源的稳定性,进而使其经济补偿能力长效可持续性受到限制。(2)从筹资标准来看,2014年溧阳市和高邮市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的筹资标准为人均每年20元,其余地区的筹资标准保持在人均每年15元,仅相当于省政策文件规定的最低筹资标准,过低的筹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能力。

3.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实施中的医疗费用要素。医疗费用支出是大病保险基金支出的主要途径,不断增长的医疗费用将会对大病保险的收支平衡造成严重影响。通常情况下,可用大病保险基金的收支结余状况来衡量其经济补偿能力的可持续性,如果收支不能保持平衡,则大病保险经济补偿能力将不可持续,反之,意味着大病保险具有较好的经济补偿能力。而影响大病保险基金收入的主要因素包括参保人数和筹资标准两个变量,影响基金支出的主要因素包括医疗费用、综合管理费、实际补偿比等变量。在大病保险实施过程中,有一些变量相对保持稳定,如综合管理费是根据合同规定每3年修订一次,变动幅度较小。因此,本研究拟以2014年大病保险相关数据为基期,假定在今后几年大病保险的筹资标准、实际补偿比等一系列政策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医疗费用的变动情况,预测判定大病保险经济补偿能力的可持续性,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大病保险基金收入测算。由于大病保险实行的是按人头定额筹资,因此,大病保险基金收入=筹资标准×参保人数,在筹资标准不变的前提下,参保人数是决定基金收入的唯一变量。在当前全民参保的背景下,依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15》中的江苏省户籍人口情况,利用几何平均法测算出江苏省近年来户籍人口年均增长率(v)为0.72%。再以2014年各地区大病保险参保人数为基期数值,结合各地大病保险筹资标准并利用公式(2),可预测得到2015-2020年各地大病保险基金收入情况(见表4)。

y=a(1+v)n(2)

式中:y为目标预测值,a为基期数值,n为预测年份与基期年份的差值。

第二步,大病保险基金支出测算。大病保险基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补偿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另一个就是给予商保公司的综合管理费,即大病保险基金支出=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综合管理费,在实际补偿比和综合管理费保持现有水平的条件下,医疗费用成为决定未来大病保险基金支出的关键因素。由于大病保险的政策目标是对患者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经济补偿,而在门(急)诊发生的医疗费用主要由新农合进行补偿,故本文以住院医疗费用的变动情况为测算标准,利用调研得到的实际数据,测算出各地区2010-2014年住院医疗费用年均增长率(v)(见表3)。再以2014年各地区大病保险医疗费用为基期数值,结合各地大病保险的实际补偿比和综合管理费,利用公式(2)便可预测得出2015-2020年各地大病保险基金支出情况(见表4)。

第三步,大病保险基金结余情况分析。大病保险基金结余=大病保险基金收入-大病保险基金支出,利用上述测算值,便可得到各地2015-2020年大病保险基金结余情况(见表4)。

由表4可以发现:(1)在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影响下,最近两年就有多地大病保险基金出现收不抵支、结余为负的情况。其中,高邮市和大丰市在2015年基金就已出现赤字,溧阳市自2016年起大病保险基金也出现收不抵支的状况;(2)在医疗费用没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大病保险基金已经出现亏损的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金亏损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大病保险经济补偿能力的可持续性将受到严重冲击;(3)与其他基金亏损地区不同的是,在2015-2020年期间,丹徒区和泰兴市大病保险基金始终保持收支盈余。究其原因发现,两地医疗费用年均增幅相对较低,再加上制度设计因素使两地的大病保险受益面相对较低,致使两地大病保险基金支出相对较少,从而形成基金收支持续盈余的局面。

三、经济补偿效果分析

实施大病保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的经济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因而,评判某一地区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效果可以从其实施后的目的达成程度来进行,通常可用大病保险的受益面、患者个人自付比例、大病保险基金使用率等指标来反映。

1.大病保险受益面。大病保险受益面通常是指大病保险参保总人数中享受到大病保险待遇的人员比例,用公式表达为:

受益率=大病保险受益人数参保总人数×100% (3)

利用表1中相关数据,根据(3)式可计算得到各地区大病保险的受益面。总体来看,各地区大病保险的受益面存在较大差异,最高的地区为3.56‰,最低的地区仅为0.43‰(见表5)。究其原因发现,目前抽样地区尽管已经建立起包括新农合、民政救助(慈善)、大病保险等多个补偿主体的医疗保障体系,但是体系内部各个补偿主体之间如何衔接仍然存在较大分歧,目前已形成了3种不同的衔接模式:模式一,大病保险报销先于民政(慈善)救助,即“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慈善)救助”模式,大丰市和高邮市采用;模式二,大病保险报销后于民政(慈善)救助,即“新农合+民政(慈善)救助+大病保险”模式,溧阳市和丹徒区采用;模式三,大病保险和民政(慈善)救助不分先后顺序同平台结算,即“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慈善)救助”模式,泰兴市采用。补偿主体的不同衔接模式,直接影响到大病保险的受益面。如果一个地区的大病保险受益面过低,意味着多数患者没能享受到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长此以往,则会影响人们参加大病保险的积极性,大病保险自然难以获得理想的补偿效果。

2.患者个人自付比例。患者个人自付比例一般是指医疗总费用中由患者个人现金支付的费用比例,用公式表示为:

个人自付比率=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医疗总费用×100%(4)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患者个人的疾病经济负担,也可间接反映大病保险的补偿效果。Ke Xu等研究指出当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低于15%时,很少有家庭会受到灾难性卫生支出影响[6],据此,本文将15%作为大病患者个人自付比的适度目标。本次调研发现,尽管大病保险的实施对减轻农民经济负担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患者个人负担比例依旧较高,最高的已达到了67.09%,最低的为23.23%,与适度目标之间均存在一定差距(见表5)。这就意味着患者个人需要承担过重的经济负担,对于部分中低收入的家庭来说,极易造成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当前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3.大病保险基金使用率。大病保险基金使用率通常是指当年使用的大病保险基金占所筹基金的比例,公式表示如下:

基金使用率=大病保险基金支出额大病保险总筹资额×100% (5)

大病保险基金使用率也是反映大病保险经济补偿效果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基金使用率不低于90%时医保基金经济补偿效果最佳[7]。如果大病保险基金使用率过低,意味着用于补偿大病患者的资金过少,极易造成患者经济负担过重。由表5可知,2014年丹徒区和泰兴市大病保险基金使用率过低,分别为28.06%和10.12%,导致基金大量结余,大病保险在整个医疗保障体系中没有充分发挥出保障大病的职能,在减轻大病患者的经济负担方面效果有限。

四、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对大病患者提供适度的经济补偿是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的基本职责,而经济补偿能力是履行该职责的前提和基础,经济补偿效果是履行该职责的具体体现,良好的经济补偿效果是建立在充足的经济补偿能力基础之上。在医疗费用因素、筹资机制因素、政策设计因素等多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各地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能力和补偿效果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为能提高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能力和补偿效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明确大病补偿主体的衔接顺序。科学合理的政策设计在农村居民大病保险的实践中起着总领全局的作用,是大病保险经济补偿能力保持健康可持续性的重要保证。然而,由于当前大病保障体系中各个补偿主体的责任和功能尚缺乏统一定位,使得大病保险难以达到预期的经济补偿效果。因此,加强大病保险政策的顶层设计,着重从大病补偿主体衔接顺序入手。建议采用“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慈善)救助”这种模式,该模式兼顾了基本医保率先“保基本”的作用,又有效发挥了大病保险的补充作用,同时又体现出了民政救助(慈善)的最后防线作用[8]。在实际运用中,这种模式可使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得到充分体现,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大病患者获得较高的受益面,提升大病保险的补偿效果。

2.强化医疗费用的控制力度,提高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效果。如前所述,医疗费用是影响大病保险经济补偿能力和补偿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医疗费用以及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大大加重了大病患者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江苏省抽样地区农民住院医疗费用年均增幅已近21.28%,严重削弱了大病保险经济补偿能力,因而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医疗费用的控制。由于医疗服务的供需双方既是一对矛盾,又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因此,强化医疗费用的控制力度,可考虑从医疗服务的供需双方入手[9]:(1)对医疗服务供方而言,应加强对医疗费用发生环节的控制。在当前药品收入占比逐渐降低的情况下,需要对不合理的检查费、材料费、治疗费、手术费等收费项目进行重点控制;(2)对医疗服务需方而言,应加强对医疗费用补偿环节的控制。着重从大病保险的补偿方式入手,合理确定大病保险的起付线、补偿比例、封顶线等,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推动大病保险达到预期的经济补偿效果。

3.积极构建长效稳定的筹资机制,提升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能力。长效稳定的筹资机制是保证大病保险具有稳定可持续经济补偿能力的基础,在大病保险刚起步之际,尤其要注重筹资机制的合理建设,做到科学规划,精细测算,积极探索构建长效稳定的筹资机制,避免短期行为和随意行为。结合当前各地大病保险筹资现状,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在筹资渠道上,改变现有的由新农合资金划拨的单一渠道,坚持个人、社会、国家等多方负担,积极探索寻求多元化的大病保险筹资渠道;(2)在筹资标准上,坚持科学规划,积极探索建立一种与农民纯收入相挂钩的长效筹资增长机制[10],保持筹资标准的相对稳定,避免随意频繁调整。

4.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全面优化大病保险服务。政府主导、商保承办,是实施农村居民大病保险中的原则性要求,当前大多数地方既然已经选择了这种方式,就应该及时转变经营管理理念,社保机构和商保公司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明确各自的责任与权益,充分发挥商保公司的特殊优势和价值,把商保公司全新的管理理念引入大病保险实践中。同时,转变商保公司原有的单一费用核赔的功能,实现医疗监管巡查、费用理赔审核、大额可疑案件查勘等全方位管理功能。本次调研了解到,溧阳商保公司在承办大病保险时,专门成立了健康保险部,除了执行上述全方位管理功能外,利用自身网点还为参合病人提供就医指导、预约专家、异地远程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这些做法不仅有效防范了道德风险的发生,减少了不合理医疗费用的支出,提高了大病保险的经济补偿效果,同时也提升了大病保险的服务水平和经济补偿能力,从而助推大病保险朝向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行进。

参考文献:

[1] 张亮, 憨魁. 合作医疗相对经济补偿能力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1998, 18(2): 68.

[2] 王晓燕, 宋学锋. 老龄化过程中的医疗保险基金: 对使用现状及平衡能力的分析[J].预测, 2004, 23(6): 59.

[3] Felder S, Werblow A, Zweifel P. Do Red Herrings Swim in Circles? Controlling for the Endogeneity of Time to Death[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010, 29(2):205212.

[4] 董曙辉. 关于大病保险筹资与保障范围的思考[J]. 中国医疗保险, 2013,6(4):911.

[5] 王琬. 公私伙伴关系视角下的大病保险治理机制研究[J].江海学刊,2015,58(5):213219.

[6] KeXu, David B Evans.Household Catastrophic Health Expenditure:a Multicountry Analysis[J].The Lancet,2003,362 (7):111117.

[7] 袁强, 梁长春, 马丽霞, 等. 从大病保险实践看补偿方案设计——以安阳市为例[J].中国医疗保险, 2015,8(8): 4649.

[8] 孙晓锦.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衔接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1(6): 1419.

[9] 詹长春, 周绿林. 城镇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践调研[J].软科学, 2013, 27(7): 7882.

[10] 詹长春,周绿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践调研[J].经济问题探索,2011,32(8):179184.

Abstract:Economic compensation is the basic duty of critical illness insurance of rural residents, and economic compensation ability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to perform the duty, while economic compensation effect is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he duty. Based on the research data of five sample areas in Jiangsu Province,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ability of critical illness insurance from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mensions systematically, and uses benefit rate, OOP, rates of critical illness insurance fund utilization to measure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effect synthet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variety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of medical cost, financing mechanisms, and policy design factors, which together constrain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ability and compensation effect of critical illness insurance.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including adjusting the cohesion of compensation body, controlling the cost of critical illness, constructing the financing mechanisms, and optimizing critical illness insurance service.

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 篇12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区域物流能力

0 引言

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区域间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不断涌现,使物流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如何构建区域物流体系已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涉及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平台以及物流政策平台的规划和建设[1]。而区域物流能力的提升必须以区域物流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区域经济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需要。因此研究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特别是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1 区域物流能力概述

1.1 物流能力的涵义

物流能力是指某特定的物流系统,从接受客户需求、处理订单、分拣货物、运输到交付给客户的全过程中,在响应速度、物流成本、订单完成准时性和订单交付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也可以简单地把物流能力理解为是由物流系统的物质结构(如配送中心数量与规模、运输能力、分拣处理的设备能力等)所形成的客观能力,以及管理者对物流运作过程的组织与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2]。物流能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物流能力指物流设施设备或物流系统的容量或能力;广义的物流能力是指企业的物流运作能力,它反映了组织的综合物流功能水平[3]。

1.2 区域物流能力

区域物流以及区域物流能力二者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区域物流是指在区域范围内的一切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实体性的流动以及物流过程中各环节的物品运动[4]。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供应者到需求者的物品运输和集散一体化的过程,目的是运用区域概念和战略的手法解决有关大范围物流的各种主要问题,实现区域物流的最佳化。

区域物流能力则是指区域范围内的物流部门为本辖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供物流支撑和服务的能力[5]。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区域物流能力有两个方面属性,一是区域物流的需求能力,一是区域物流服务的供给能力。物流需求能力的规模和结构决定了区域物流服务能力的规模和结构,区域物流需求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6]。

1.3 区域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

从企业的角度提出物流能力既包含了企业物流设施设备生产能力等静态能力,也包含了企业管理与经营物流的动态能力,以及企业对上述二者协调运作的综合控制能力[2]。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是由物流要素能力和物流运作能力综合而成的[7]。区域物流是众多微观物流作业、企业物流在区域空间领域的反映,更强调系统整体性运作。站在区域范围的高度,区域物流能力是由区域物流要素能力、物流企业经营服务能力、区域物流协调能力构成。

1.3.1 区域物流要素能力

区域物流要素能力是指区域物流体系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技术以及物流设备等。

(1)物流基础设施

物流基础设施是为服务供应链整体功能和具体环节,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需要,具有综合或单一功能的场所或组织的总称,由各类物流通道和结点的有机结合配置而成[8]。

(2)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通过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来实现对物流企业各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加速了物流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在物流管理决策、管理组织结构、物流业务运作方式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改革和促进作用。

(3)物流设备

物流设备则指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以及各物流企业内部的各种运输工具、装卸搬运机械、自动化作业设备、流体加工设备、信息处理设备以及其他设备。在区域物流中,存在着多种运输方式的交叉作业,物流设备的兼容度、标准化也成为提供区域物流能力的重要方面。

1.3.2 区域物流经营服务能力

区域物流服务的提供最终落实在具体的物流企业、物流结点及供应链上。因此区域物流能力还体现于区域内物流服务提供者的经营服务能力。区域物流经营服务能力是指物流服务提供者在区域物流要素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采用物流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手段,优化配置物流资源,为区域物流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服务的能力。它可以通过物流服务企业的数量、经营规模、各种类型的运输、仓库和堆场储存能力、服务网络、技术和服务水平、对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等体现。

1.3.3 区域物流协调能力

区域物流协调能力就是指对区域物流要素能力、区域物流经营服务能力,以及物流发展环境进行协调,以追求区域物流的合理化,协调企业物流与区域物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包括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政策规划和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等。

2 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互相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物流产生并发展的源动力。

2.1 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的核心是重点对区域物流增长极的物流资源进行配置。对区域物流增长极的选择一般依据区域物流现状,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或者物流发展条件较为优越、发展潜力较高的地区。根据条件的优先在区域物流增长极中规划建设物流基础设施,重点规划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等大型物流结点以及主干通道和次干通道,构筑起一个主次分明、重点明确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并借助物流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来推动区域物流业的一体化和现代化。

2.2 区域物流能力与交通投资的关系

随着交通行业投资I的增长,物流能力投资弹性E呈现下降趋势;物流能力投资弹性随时间t呈下降趋势;物流能力的提高不仅仅依赖于交通行业投资的增长,建设现代物流系统是提高综合物流能力的根本途径[4]。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是区域物流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区域物流能力的发挥以及提高不仅仅只依靠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在物流投资弹性随交通投资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的前提下,我们必须立足于国家宏观经济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战略、区域所在区位的综合交通网络、区域物流信息化水平、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现状,在对区域物流需求的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对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进行规划,充分整合区域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并对需要建设的物流基础设施进行立项投资。

2.3 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物流需求的关系

区域物流需求是指区域内或区域外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物流相关活动。它是一种派生需求,主要来自于当地工商企业以及普通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如果只强调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物流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同时,一个区域的协调发展离不开该区域内物流服务支持。对于物流需求的分析,主要基于城市的产业布局调整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预测。城市产业布局的发展与调整,将直接影响物流需求的分布状况及需求类型,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将直接影响区域物流需求量的大小。而物流需求的类型、规模以及分布将是影响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因素。只有把握了物流需求特征才能保证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的质量,才能保证区域物流能力的充分发挥。

3 结论

通过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出区域物流能力的规划和建设应适应、适当超前于区域经济发展,从而起到促进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不至出现资源浪费。然而目前对于物流能力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关于物流能力的概念,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度量方法、评价指标等都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对物流能力的研究范围也仅限于企业层面和供应链层面,未能从更高层面进行协调。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能造成对区域物流能力规划预测的偏差,而导致区域物流能力和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它急需做进一步定量研究。

参考文献

[1]徐青青.现代区域协同物流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2]马士华,孟庆鑫.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3):301-307.

[3]马士华,申文.企业物流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交叉作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5(4):5-8.

[4]谭清美,冯凌云.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8):22-24.

[5]王岳峰,刘伟.对区域物流能力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物流科技,2006(11):77-79.

[6]闫秀霞,孙林岩.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2005(3):257-258.

[7]马士华,陈习勇.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构成及其特性研究[J].管理学报,2004(1):107-111.

上一篇:企业评价的新思路下一篇:课堂因自主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