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承受能力论文(共8篇)
经济承受能力论文 篇1
摘要:住房问题是国家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 房价的高低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在分析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供求状况的基础上, 结合政府房产税试点的实施, 采用房价收入比和住房支付能力指数两个指标, 对我国目前居民房价承受能力进行分析, 并提出高房价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房价承受能力,房价收入比,住房支付能力指数,房产税
我国从2011年1月在上海、重庆两地开展房产税试点。上海和重庆的房产税制度设计有很大不同, 重庆房产税主要针对独栋别墅和高档住宅来征税, 上海房产税是对一些新购的住宅, 不管大小, 都要征税。房产税的试点使得上海房价水平降低了15%, 而重庆正好相反, 要纳税的住宅价格下降了, 没有纳税的住宅价格反而上升了。国税总局称, 确认了房产税征收, 将是未来楼市调控的必然趋势, 也说明房产税进入楼市调控领域的时机已经成熟。房产税的试点扩大, 将对我国居民房产承受能力有何影响, 是该文研究的重点。
一、城镇居民住房供求状况
城镇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依然如此强烈, 表现在:首先, 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 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无法阻挡;其次, 城市化还在不断加快, 每年都有相当多的人口涌入城市, 这一历史趋势不会改变。市场供给方面, 拆迁征地难度越来越大, 地方政府筹集造城所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也越来越困难, 在现有制度框架下, 可以预见的未来住房供给难以有效扩大。
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供求矛盾长期存在。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管制的长期化未能解决房价上涨问题, 却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副作用, 包括房地产投资下滑使得地方经济增速下降、财政出现困难;以户籍为标准的限购制度妨碍了社会公平, 引发城市外来就业者的广泛不满等;另一方面住房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使得住房供给效率低下, 长期供求矛盾无法解决。这些束缚住房市场效率的制度包括:城乡土地市场人为分割, 以政府为主导的土地市场供给效率低下;个人自建、集资建设商品住房被禁止, 开发商的供给垄断问题悬而未决;房产税只有试点几个城市而未推开, 住房持有成本低, 导致囤房盛行。
2013年3月1日, 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了“新国五条”实施细则。严厉的调控政策虽然短期内可以起到一定抑制投资投机需求的作用, 但是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矛盾并不能得到根本解决。一旦政策效力重新出现衰减, 房价又将再度面临失控风险。
二、衡量居民房价承受能力的方法
房价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国家要想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必须保障居民的住房权利、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客观公平地评价居民的房价水平高低, 进而较好地衡量城镇居民购房的承受能力, 对分析房地产市场运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一) 房价收入比。
所谓房价收入比, 是指一个地方或城市每户居民的家庭购房总价与家庭年收入的比值, 该指标用于描述一个地区居民购房的支付能力。一般认为, 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区间, 如果考虑住房贷款因素, 住房消费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应低于30%。
按照“合理区间”这一标准, 我国多数城市的房价都属于过高范畴, 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更是远高于这一水平。以北京为例, 目前以郊区为主的普通商品房成交均价为1.8万元每平方米, 平均单套成交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 总价约180万元。以一家三口家庭收入计算, 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按照180万元计算, 房价收入比达到了15左右。如果加上贷款利率, 180万元房产, 首付80万元、贷款100万元计算, 贷款20年利息成本高达86.8万元, 也就是实际购买一套180万元的房产, 需要真实支出266.8万元, 房价收入比就达到了22以上, 远高于“合理区间”标准。
由于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 在缺少信息的情况下, 房价收入比一直是衡量居民房价承受能力的常用指标。改善房价收入比是住房政策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 居民支付住房消费能力的提高, 是住房改善的重要表现。
(二) 住房支付能力指数。
住房支付能力指数是根据住房消费比例 (即住房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 的上限要求, 考察住房市场中处于中位数收入水平的家庭, 对处于中位数房价住房的承受能力进行分析。通常将住房支付能力指数的计算结果与100进行比较, 等于100, 说明中位数收入的家庭正好能够承受中位数房价的住房;小于100, 说明中位数收入的家庭只能承受更低价格的住房;大于100, 说明中位数收入的家庭能够承受价格更高的住房。
住房支付能力指数是国外房地产市场非常成熟的分析指标, 用来评价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在我国, 由于中位数数据难以获取, 通常用平均住房价格与平均家庭收入的比值来代替。
三、房产税
(一) 房产税的定义及特点。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 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房产税属于财产税中的个别财产税, 其征税对象只是房屋。对于自用的按房产计税余值征收, 对于出租房屋按租金收入征税。任何一个家庭或个人都必须拥有或占有房屋, 因此房产税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二) 征收对象及计税依据、税率
1、征收对象。
该文在研究房产税的征收时, 以重庆市为例。自2011年1月28日起, 重庆市按照国务院部署, 以完善税制、调节分配、引导消费、便于操作为原则, 制定了房产税改革试点方案。试点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首批纳入征收对象的住房为: (1) 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宅; (2) 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高档住房是指建筑面积交易单价达到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2倍 (含2倍) 以上的住房; (3) 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第二套 (含第二套) 以上的普通住房。截至2012年12月31日, 重庆应征收房产税的存量及新购应税住房11, 027套, 其中存量独栋商品住宅3, 605套、新购高档住房7, 352套。
2、计税依据、税率。
应税住房的计税价值为房产交易价。条件成熟时, 以房产评估值作为计税依据。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一经纳入应税范围, 若没有新的规定, 则无论是否出现产权变动均属纳税对象, 其计税交易价和适用的税率均不再变动。
重庆市房产税按以下税率计税: (1) 独栋商品住宅和高档住房建筑面积交易单价在上两年主城九区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3倍以下的住房, 税率为0.5%;3倍 (含3倍) 至4倍的, 税率为1%;4倍 (含4倍) 以上的税率为1.2%; (2) 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第二套 (含第二套) 以上的普通住房, 税率为0.5%。
(三) 房产税出台取得的成效。
重庆市房产税试点工作实施两年来,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方面房产税的实施, 有效遏制了高档住房带动房价上涨的趋势。试点以来, 主城区高档住房成交建筑面积均价持续下降, 年均降幅在6%左右;另一方面调节了商品住房供需结构。开征房产税增加了应税住房购买者的持有成本,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炒作心理, 促进商品住房供求关系理性回归。
目前, 重庆市高档住房上市建筑面积占商品住房批准上市建筑面积的比例由试点前的10%降为8%左右, 高档住房成交面积在商品住房总成交面积中的占比由试点前的9.2%降为2.2%, 房地产资源配置及住房消费渐趋合理。黄奇帆表示, 房产税改革试点通过对高档住房持有环节征收土地增值税, 是运用经济手段对高档住房进行调控, 加上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形成了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组合拳”。
四、房产税对居民房价承受能力的影响
(一) 从房价收入比角度分析
房价收入比=新建住房的市场价格/家庭可支配收入
房产税属于直接税, 即纳税人和负税人是统一的, 对谁征税, 税收就由谁来承担, 不会发生转嫁。因此, 如果房产税针对的是富人和炒房客征收, 那么房产税的征收将使得短期内房地产的市场价格有所降低, 而在短期内家庭可支配收入不变, 房产税的征收最终将会使得房价收入比降低。
实质上, 我们不能仅根据房价收入比计算所得到的数据来判断住房支付能力和房价承受能力是否良好, 这个数据只能大致的描述一个地区家庭收入与房价之间的关系。房价收入比过高, 表示居民支付住房消费的能力过低。房价收入比更适合对历年的数据进行整理, 来分析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历史变动趋势。
(二) 从住房支付能力指数角度分析
住房支付能力指数=处于中位数收入水平家庭的年可支配收入/住房的中位数价格
根据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最新政策, 购买房屋按揭贷款首付为30%起, 故在使用该住房支付能力指标时, 我们假设贷款成数为70%, 中国家庭用于住房消费支出的比例不超过30%。
房产税的征收, 使得一定时期内住房的价格降低, 进而住房的中位数价格降低, 从而使住房支付能力指数提高。将计算得出的住房支付能力指数与基准数值100进行比较, 从而可以衡量房产税对居民房价承受能力的影响。
五、高房价原因分析
近年来, 虽然政府一直采取措施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 但房价上涨的势头依然趾高气扬,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 游资炒作, 投机过度。购房比重日益提升, 房产已成为居民家庭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居民自住房可以免税, 这使得一些投机性与投资性购房者的数量大幅上升, 从而导致房价一路飙升, 房源紧缺, 出现大量空置房。加上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倒逼, 让其以各种方式消解了“国五条”对房价的压力, 目前只有北京市一个城市在执行20%的交易税规定, 其他城市都以各种方式进行了规避。
其次, 从长期因素来看, 决定房价因素主要还是供求问题。目前, 我国的城市化率还不到50%, 城市住房正处于高增长的阶段, 住房的水平很低, 供求矛盾非常突出。不仅是住房总存量不足, 而且新增量住房也不足。加上房产持有不均衡, 经常是有房子的人持有两套到三套以上房子, 没房子的刚需一族规模仍然巨大, 而且城镇化的趋势让刚需一族保持了比较坚定的市场基础,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内, 因为人口向城市集中, 尤其是向大中城市集中, 这使得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有较大的市场。
再次, 中国房价受国际因素的影响。房价受我国货币发行量的影响, 而我国的货币发行量又受制于西方主要货币发行量的影响, 在西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 人民币要保持资金不外流, 不得不采取相应的量化宽松的政策, 从而导致大量的人民币被释放出来, 进入货币市场, 引起资产价格上涨。房产作为我国人民持有的财富里面最主要的价值形式, 在货币超发的情况下, 价格不仅不会下降, 而且还会上涨。
六、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一) 积极利用房产税对房地产的有效作用。
如果房价高主要是由大量投机需求的游资造成, 那么开征房产税可以有效遏制投机现象, 使投机者持有房屋的成本上升, 投资回收期延长, 导致投资成本与风险加大, 从而使投机者或将房屋出租或将房屋转让, 进而有利于盘活闲置房产,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缓解住房需求压力。从一定时期看, 房产税会使房地产的需求降低而供给增加, 从而将使房价下降。
目前, 市场对房产税改革的预期主要是调节购房成本和住房消费。通过征收房产税加大房地产的交易成本, 扼制一些购房者的购房欲望和需求, 特别是用高税收扼制投机性炒房行为。把房地产价格打压下来, 挤压房地产业的泡沫经济, 规避金融风险。房产税的长远利好还在于为了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缓解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不足问题, 起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作用。
(二) 严厉打击房产投机者、囤房者。
社会上房产投机者、囤房者的存在, 使得房产的总需求虚高, 因此造成房地产价格超过其内在价值。房地产市场的恶意炒作和投机行为, 不仅造成了哄抬房价, 而且也给没有住房者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影响社会的稳定。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严厉打击不法房地产商的暴利行为, 严惩房地产商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 积极建设社会保障性住房。
我国不富裕的人口还占多数, 对于那些刚进入社会的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城镇外来务工人员, 政府应积极建设保障性住房, 把社会保障性住房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硬指标, 以保障刚进入社会的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对住房的需求, 建设和谐社会。此外, 政府还应该对于那些不按国家的规定进行社会保障性用房的给予处理。
七、结束语
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的势头还处在高峰阶段, 特别是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业高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逐步提高, 在居民消费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 住房消费需求也随之上升。房地产价格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均衡关系, 若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跟不上住房价格的上涨, 那么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将加重居民住房的承受能力, 长期如此, 我国将难以建立稳定的社会。房产税的出台,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民房价的承受能力, 但是要想最终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难、降低居民的房价承受能力, 还需要政府做出更大的努力和出台更好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裴春霞, 张鹏飞.济南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及房价走高原因探析[J].山东经济, 2008.5.
[2]戴静.北京市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实证分析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 2012.5.
[3]覃顺梅.对个人住房开征房产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对外经贸, 2013.4.
[4]李佳玮, 武汉市住房承受能力研究—基于20-30岁年轻人的经验数据[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10.
[5]马丽佳.我国房产税的实施现状与改革建议[J].经济科苑, 2011.19.
[6]栾贵勤, 周雯瑜, 冀伟.基于房价收入比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以上海中等收入居民为例[J].开放导报, 2012.4.
经济承受能力论文 篇2
选择A:「承受压力指数为8分」
成为富贵中人。品味高,条件好,并重视个人成长,是一个极有智能的人。
建议:容易自以为是而粗心犯错,使别人深感困扰,不听别人劝导而惹来烦恼,会因此而情绪失控,要记得小心,不要触犯他人。
选择B:「承受压力指数为8分」
你喜欢简单朴实的人生,诚恳的生活态度,使围绕在你身边的人,很有自信和安全感,你会全力以赴地去照顾和体贴心爱的人和所有亲朋好友,多愁善感是压力指数的致命伤。建议:使你最感骄傲的是人人都因你而有福,希望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赞扬,使你疲倦,不如放下标准,自由自在过自己的人生
选择C:「承受压力指数为9分」
诚恳地对待他人,使你能透视这个世界,找到纯真善良一面,充满自信又肯上进。你的特长是能找到机会,创造健康快乐人生,与人和平共处,人缘极佳。建议:胆小怕事使你包容它人的缺点,任由他们做坏事,不知后果的严重性,小心受牵连,多交一些世故的朋友,帮助你认清事
选择D:「承受压力指数为7分」
你有喜感十足的性格,活泼、浪漫、天真,像未失童心的人,永远能陶醉在欢笑声中,快乐时会想欢呼或手舞足蹈,你不会让痛苦或不安打扰你欢愉的心情,是典型适者生存者。建议:你的持续能力不长,有碍事业发展。若喜欢把事业放在娱乐之后,更需检讨人生失败的原由,因为你会因此而导致太多困扰。
选择E:「承受压力指数为6分」
个性细致、敏感度很高,适合从事有创意的工作,工作能力很强。能主动关怀它人与事物,即使相貌平凡也露出纯朴实在的气质。你永远都会把感情和事业放在非常重要地位。不断走向前程。建议:你是勇气十足的人,胆识高人一等,但无法恰当表现自己你,应该先懂得生活,人际关系才会处理好,压力因此而消失。
选择F:「承受压力指数为4分」
容易为生活琐碎担心,不在乎物质生活,却强调生活品味的重要,能理性分析事情,但又因缺乏感性生活而十分无奈。你需要同时兼具理性和感性的人生,才能感到满足。建议:当你无法承受生活压力时,不妨让自己平凡一点,别在乎别人的期望,因为常常是你自己设定了太高的期望,使自己无法喘息。
选择G:「承受压力指数为5分」
你的个性孤独又不能被他人肯定,使你不喜欢了解自己的缺失,像被丢掉的石头,不知道它的价值何在,别人欠你的钱,你也懒得去追讨,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度过生活难题。建议:只要你懂得努力追求自己所爱,坚持在一个固定的职业上,不在乎艰难日子,也能平安过一生,千万不要三心两意,使自己失去生活重心。
选择H:「承受压力指数为10分」
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能力 篇3
一、心理压力形成的因素和基本特征
所谓心理压力,就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刺激的环境中,一时无法消除的一种被压迫的心理感受,我们把它称作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形成的主要因素
引起心理压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物理、心理和社会多方面因素。我们平时感到尖刺的噪音、刺眼的亮光等物理刺激均会引起诸如烦躁、不安、焦虑等心理压力。同人类认识活动相联系的某些事件(如工作、学习)造成失望、失败等现象则是引起心理压力最重要的心理和社会原因。我们要研究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指这方面的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由生活事件所形成的心理压力原因很多,根据心理学家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
1、人生本能。人类是有着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高等动物,人类在生存活动中有着生物和生理上的自然属性,都希望自己有吃有喝,穿着漂亮,住得宽敞,企盼自己在生活上过得舒适、安逸、幸福美满。但客观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受到客观条件和人类思维活动的局限。一旦事物的发展与人类的本能(或愿望)产生差距时,就会产生心理压力。
2、上进心强。上进心强的人,往往追求生活和工作上的目标比较高,由于目标不容易达到,一旦现实与追求的目标有差距时,就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如我们有的干部平时好学上进,工作认真负责,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想争第一、创一流,而一旦经过奋斗,通过努力没有实现既定的目标时,就容易泄气,造成心理压力。
3、追求完美。追求完美的人,对待任何一种事物,其要求都相当高,希望它们至善至美,没有任何缺陷和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哪怕是极小的问题,都容易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造成挫折感,导致心理压力。
(二)心理压力的基本特征
心理压力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客观性。心理压力的客观性,就是体现在它不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只要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不管你是学生,还是工人、农民或者是干部,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你生活在偏远落后的山村,还是生活在繁华喧闹的现代化高度发达的都市,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不如意、不顺心的事,都会承受心理压力。
2、阶段性。我们每个人从童年到老年的整个人生历程中,无时不充满着心理压力。这种在人们不同的年龄阶段,所显现出不同的心理压力,就是心理压力的阶段性。
3、渐进性。造成心理压力都会有一定的过程。当我们在遇到某种外界环境的刺激时,如果不加以释放和消除,心理压力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沉。如我们在工作中,由于某一件事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而使自己误认为领导对自己存在偏见,如果自己既不能正确对待,又不能找领导去解释,就会使自己产生“自己在领导心中无地位”、“领导处事不公平”等错误认识,对领导逐渐从不理解,最后可能还会发展到一有意见、情绪或怨气就憎恨领导的局面,加大了自己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工作。渐进性特征还表现在心理压力有着由强而弱逐渐衰减的过程。比如,我们在遇到心理压力时,如果自己能正确对待,并且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释放,那么心理压力就会由沉重到轻松地逐渐衰减,直到完全消除。
二、面对心理压力所表现出的错误态度
当前,在部队,面对心理压力的错误态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畏惧
就是在心理压力面前,表现得极端的软弱,一提起它就会有如临大敌之感,仿佛心理压力就是一只张开血盆大口的老虎,随时都有可能把我们吞灭掉。
(二)回避
就是面对心理压力采取消极躲避的办法,以此来缓解心中的不安。经常回避压力的人,实质上是意志最薄弱、立场最不坚定的人。这种人,在人生的长河中不但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可能遭到人们的唾弃,事实上,一个人在生活上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回避压力,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压力最终得不到释放,即使你回避了某一个压力,但新的压力会随之而来。总之,人的心理压力是永远回避不了的。
(三)焦虑
焦虑就是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在心理压力面前表现得烦躁不安、紧张恐惧、判断力降低;焦虑还会伴随着生理反应,如心闷、恶心、失眠等。造成人体自身免疫力下,为其它病菌的侵入埋下了祸根,如表现出易患感冒和各种传染性疾病,甚至发生癌变。
(四)放任
就是在遇到心理压力时,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身份和职业要求不相称的行为。放任,容易使人产生消极的处世态度,使本来应该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一个人变得精神萎靡、缺乏自信和拼博精神,严重者,还会导致人格的变态。
三、消除和缓解心理压力的正确途径
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请加忍耐,相信吧,那愉快的日子就要来临。”这首诗告诉了我们,遇到心理压力时,应该采取忍耐和乐观的态度,生活中,许多人就是靠着这种态度,度过了心理压力扑来时的内心焦虑和混乱状态,使自己重新走向了新生,走向了宁静的人生之路。对基层干部来说,要消除心理压力,主要应从四个方面来把握。
(一)要有宽广的胸怀
有着宽广胸怀的人,无论对待什么样的挫折都能泰然处之。镇定自若,他的心理压力就会相对减少、减轻。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就是这种典型。“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意思就是说,死并不可怕,成就伟业就很有牺牲,如果我死了,也要到阴曹地府召集已经牺牲的同志聚集十万人马,把作恶多端的反动派给消灭掉。这些慷慨激昂的诗句,表现了革命家视死如归、豪迈乐观的宽广胸怀。宽广大度的心理品质,绝不仅仅是待人的宽厚大道,而且也包含着对科学文化的容纳百川。只有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丰富了,待人才会更加宽厚,遇事才会更加明理,对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心理压力,才能做到宽容大度。
(二)要有执着的追求
执着的追求,就是始终不渝地热爱生活,主动地去创造美好生活。一个人只要对生活有着执着追求,他就会增强对压力的承受力,对生活中的不愉快的事,就会以无所畏惧的态度和无比的勇气去迎接,也才能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我们每个同志要想做生活的强者,就必须热爱生活,具体讲,就应该热爱基层、热爱连队、热爱本职。只有这样,才能战胜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成就事业。
(三)要有科学的方法
感受心理压力是一种痛苦的体验过程,心理压力的沉重,有时可以毁灭一个人。当我们心理压力沉重,处在失落、痛苦、悲伤的时候,千万要提醒自己,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被它所表现出来的可怕景象所吓倒。因为心理压力是任何人生活中都不可能避免的。因此,我们面对心理压力,首先就应该要有忍耐力,要想到,只要我们在心理压力面前站稳了脚跟,我们就会有办法消除它、利用它变压力为动力。
中国居民电价承受能力研究 篇4
居民电价承受力一直以来都是政府进行电价改革首要考虑和优先顾及的问题, 也是在电价调整听证中大众关注的焦点。目前中国居民电价承受能力研究多局限于定性分析, 如施慧[1]等人定性分析了电价波动对工业、居民等不同用户电力需求的影响。也有部分学者利用模型定量分析了电价波动的经济影响, 如何永秀[2]等人利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分析了不同的调价方案对经济运行的影响;Nguyen (2008) [3]研究了越南电价波动对其他产品长期边际成本的影响;马晓蕾[4]等根据成本费用分析法研究了居民等用电客户的电价承受能力, 提出了不同用电客户承受能力衡量指标。本文从国际比较、城乡比较、不同收入阶层比较、与电信产品比较等不同方面比较分析中国居民电价承受能力, 构建投入产出价格模型, 综合分析电价变动对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 进而分析居民综合电价承受能力。在当前物价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 研究中国居民电价承受能力对于政府调价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比较法分析中国居民电价承受能力
1. 国际比较。
国际上一般采用人均电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作为居民用户电价承受能力的衡量标准。2006年, (1) 欧洲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国OECD (包含欧洲发达国家美国、日本、韩国等30个成员国) 人均电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中, 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由于实行电力市场化定价, 电价相对较高, 因此人均电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较高, 分别为10.22%、5.18%和3.85%, 捷克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 人均电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相对较高, 为5.09%, 其余大部分OECD成员国这一比例均在1%~3%之间, 平均水平为2.75%, 而中国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 475美元 (11 759.45元) , 人均电费支出为32美元 (252.34元) , 占比为2.15%, 略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2006—2008年,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 年均增长15.8%, 而居民销售电价 (2) 由于存在交叉补贴现象, 呈逐年降低趋势, 年均增长率为-4.1%, 2008年中国居民人均电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降低到1.29%。
由此可见, 从总体上看, 由于中国居民电价存在较为严重的交叉补贴, 居民电价相对较低, 中国居民对电价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而且, 随着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增加, 居民对电价的承受能力逐年增强。
2. 城乡间比较。
从各省城乡居民总体情况看, 200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电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29%, 而城镇居民人均电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18%, 城镇居民电价承受力约为农村居民的2倍。从各省城镇居民比较来看, 各省城镇居民对电价的承受能力差异较大。具体来看, 承受能力相对较高的省份为内蒙古、江苏和山东, 人均电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89%、0.95%和0.97%, 主要原因是内蒙古居民电价水平相对较低, 江苏和山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高。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的省份为西藏和贵州, 人均电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22%和1.95%, 主要原因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从各省农村居民比较来看, 各省农村居民对电价的承受能力差异也较大, 一线城市如广东和北京, 农村居民对电价的承受能力相对较低, 人均电费支出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37%和3.71%, 主要原因是广东和北京农村居民用电量相对较高, 城市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两极分化较为严重;人均收入相对较低的省份如西藏和青海, 农村居民对电价的承受能力相对较高, 人均电费支出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69%和0.98%, 主要原因是由于该省份人均用电量和居民电价水平相对较低, 电气化程度不高。
3. 不同收入层次间比较。
从城镇居民不同收入层次间人均电费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来看, 中国2008年城镇居民困难户的这一比例为3.5%, 最低收入户为3.1%, 低收入户为2.5%, 中等偏下户为2.2%, 中等收入户为1.9%, 中高等偏上户为1.6%, 高等收入户为1.4%, 最高收入户为1.0%。可见, 中国城镇居民困难户和最低收入户对电价的承受能力最弱, 而中等收入到高收入户对电价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且随着收入等级的提高, 对电价的承受力也随之提高, 最高收入户的承受能力约为最低收入户的3倍多。
4. 与电信产品居民承受力比较。
电信和电力消费具有很多的相似性。一是两者都具有自然垄断性, 二是两者都具有不可存储性。国际上基本都充分肯定电信服务和电网服务都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但近年来居民在电力消费部分和电信消费部分的情况却出现了较大差异, 居民消费电信产品的消费规模和电信产业的销售收入都在大幅增长, 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通信消费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电力作为居民生活消费的必需品, 近年来居民用电的电力销售收入却并未出现大幅增长, 2008年城镇居民通信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5.4%, 而城镇居民电力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1.66%, 尽管由于从统计上无法区分居民通信中用于工作和生活的电话消费, 居民电信人均消费包括了用于工作的消费部分, 即使是假定居民通信支出中只有一半是生活性消费, 居民通信支出仍高于电力消费支出。从理论上来讲, 居民对电力消费的承受力高于对电信产品的承受力, 但从消费的价格感知上来看, 由于电信产品初始作为生活奢侈品出现, 定价较高,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电信产品逐渐成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 价格也在逐年降低, 居民在心理上比较容易认可, 而电力一直作为生活必需品, 其价格一直偏低, 由于消费者对任何消费价格的上涨都是排斥的, 所以电力价格的上涨尽管在合理范围内, 但却阻力重重。
二、利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研究中国居民电价承受能力
投入产出法是一种研究经济联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它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来综合地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投入”与“产出”的数量平衡关系。投入产出表的各列能够反映各部门产出的价值形成过程, 即在产品实际生产中的价格构成要素。对于电力部门来说, 如果电力部门的劳动者报酬能够反映电力部门生产过程的劳动力消耗, 那么在给定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后,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能够计算出电力部门的价格。
利用投入产出法对中国居民电价承受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由于投入产出调查和编制投入产出表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项长期性和周期性工作, 每逢2、7年度进行一次投入产出调查, 编制投入产出表, 每逢0、5年度编制投入产出延长表。目前国家公布的最新投入产出表是2007年投入产出表, 利用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到的电价变动对中国CPI影响是基于2007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 本文利用2007年投入产出表综合分析销售电价变动对中国CPI的影响, 测算结果在中国当前经济环境下仍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经测算, 中国销售电价上涨5%, CPI上涨0.41个百分点, 销售电价上涨10%, CPI上涨0.83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 电价变动不超过5%, 对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不大, 因此电价变动在5%以内, 中国居民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
结论和建议
通过计算分析, 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结论和建议:
1. 中国居民对电价提高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从中国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地区、城乡间的居民电价承受能力来看, 居民电价仍有一定的调升空间, 这也是改变居民电价长期以来一直偏低, 价格严重偏离其真实价值, 改变居民用电交叉补贴现状的必然要求。
2. 中国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居民贫富差距较大, 各地居民、农村和城镇居民对电价的承受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
电价调整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区分城镇和农村逐步调整到位, 不宜采取“一刀切”或“一蹴而就”的简单方法考验居民的承受能力。
3. 中国居民电价应借鉴国外经验, 采取阶梯式递增电价和分时电价。
阶梯式递增电价和分时电价能够确保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体现公平负担的原则, 增加居民用电的选择性。政府和电力企业要加强宣传, 扭转消费者“电价改革就是涨价”的错误认识, 建立电力公司与消费者良好的沟通渠道和互信关系, 做好节约用电意识的普及和节电方法的宣传工作, 促进居民节约用电。此外还要做好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扶助政策。
参考文献
[1]施慧, 温克利.电价波动对不同用户电力需求的影响[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2002, (3) :40-41.
[2]何永秀, 张松磊, 刘硕, 等.中国电价调整经济影响的投入产出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9, (2) :94-105.
[3]Nguyen KQ.Impacts of a rise in electricity tariff on prices of other products in Vietnam[J].Energy Policy, 2008, (8) .
[4]马晓蕾, 杨宝霞.用电客户电价承受能力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07, (Z1) :243-244.
锻炼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 篇5
研究表明,缺乏独立意识,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和能力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所在。因此,作为父母,应尽量让孩子个人决定和处理个人的事。只要不是坏事,只要孩子能够做到,就让他们自己拿主意,自己去做。
二、表扬也应适当。
许多孩子是在充满赞扬的环境中长大的。即使孩子做了一件该做的事,周围的人也总赞不绝口;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往往会因出于疼爱而护短。这会使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虚荣,常常因一些小事而吵闹。这样的孩子当然无法经得住人生道路的上困难与挫折。
三、及时地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当然会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些心理压力,如成绩不良,被他人威胁、侮辱、打骂,家庭的不幸等等。这时,家长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能使孩子对人生中的挫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提高心理承受的能力。
四、有目的地进行心理训练。
心理和身体一样,通过一定的锻炼活动能促进健康。在培养心理承受力方面,“挫折教育”或“耐错教育”很重要。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出点难题,在他们失败、失意的时候给予鼓励,教育孩子始终以平和自然的心态参与生活和竞争,这样才能使他们经得起未来人生道路上的风雨。
★ 浅谈高职女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论文
★ 怎么培养孩子思维能力
★ 培养孩子的心得体会
★ 培养孩子学习态度方法
★ 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 青春期孩子营养搭配注意
★ 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
★ 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初探论文
★ 学校个别心理辅导的四个注意
风险偏好VS风险承受能力 篇6
如同行军作战须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投资的当知“投资未动,风险先行”。作为一名投资者,必须正确认知风险。
认知风险该如何作为?很多投资者在做基金、股票等投资的时候,都会先考虑风险,然后再做投资决定。然而由于个人考虑的出发点不同,一些投资者会根据风险偏好做投资,另一些投资者则会运用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投资,从而导致了投资收益的差异。
风险偏好指的是对风险的好恶,也就是你喜好风险还是厌恶风险。风险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不确定性,确定了也就没有了风险。不同的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是存在差异的,如果你倾向于认为不确定性会给你带来机会的话,那么你属于风险偏爱型的;如果你倾向于认为不确定性会给你带来不安,那么你属于风险厌恶型的。
风险承受能力则是指一个人有足够能力承担的风险,也就是你能承受多大的投资损失而不至于影响你的正常生活。风险承受能力要综合衡量,与个人能力、资产状况、家庭情况、工作情况等等都有关系,比如拥有同样资产的两个人,一个是光杆司令,一个却有儿女与父母要养,那两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就会相差很多。
投资者应明了风险偏好不可等同于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偏好并不决定一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反之,风险承受能力也不一定会改变风险偏好。风险偏好相反的两个人,可能有着同样的风险承受能力。
不同的人由于家庭财力、学识、投资时机、个人投资取向等因素的不同,其投资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同一个人也可能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龄阶段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表现出对投资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因此风险承受能力是个人理财规划当中一个重要的依据。
风险偏好是人们的一个主观考虑,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个人喜好,对理性投资是不可取的。如果一个投资者在高收益的诱惑之下,根本不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一旦出现风险损失,那将会给投资者带来不良后果。
投资的成败首先取决于我们对风险的认知程度。只有冷静对待自己的风险偏好,下功夫认识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才有利于投资者在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最终实现其投资目标。
论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篇7
1.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虽然这句话有些片面,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父母的言行严重影响孩子的品德.有的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不能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被束缚得死死的,以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的代沟一天天加深.
2.学校原因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场所,教育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这所中学是私立学校,为了不至于落后于其他学校,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十分严格,对德、智发展十分重视,但也忽视了学生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尽管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但次数不多,也不太鼓励学生参加此类活动.现在,学校在此方面虽有所改善,但未能本质地改变.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一言一行严重地影响着学生.
3.社会原因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中学生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变化.中学生正处在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过渡时期,面对着社会上的种种奇言异事,心理不再那么单纯.当他们接触到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时,因畏惧而变得内向起来,有时甚至不敢与人接触.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使中学生随之也产生了复杂的心理.
4.自身原因
学生本身是心理的承受者,心理的好坏决定着个人的脾性.正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只要自己主观意愿想克服的,一切皆有希望.从上学一直到高中,学生接触的人和事也逐渐增多.就拿笔者来说吧,小学的我,认识的人不过是方圆几十里的同学,初中的我,认识的同学就有来自灵溪、水头的,和他们接触之后,笔者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现在的我视野更加宽广.人的成长也会导致好奇心的增多,在这期间,会遇到一些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可能导致我们对社会失去信心.如,有畏惧心理,不愿与人交流,会变得内向、孤僻或极端,活在个人狭小的天地里.当我们真正遇到挫折时,而这挫折又超越了自身的调节能力,在无外援的情况下,最终可能导致不良后果.个别学生性格偏激、内向、孤僻、处事能力低,因而使其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际出现空洞,内心压力增大,使得内心无法承受,导致情绪低落.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能力状况对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是极大的,因此帮助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任务是刻不容缓的.经过不断地探索,我们找到了以下几种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
1.关于学校,我们无法改变一个学校的教育模式,但我们可以用良好的心态去适应这样的教育方式.正所谓适而生存的自然规律,学生面对现状应做适当的变通.如学业繁忙,是众多学校的普遍现象,只要我们把心理状态调节好,想办法挤时间去锻炼或做其他感兴趣的事.正如一句名言:“时间如海绵,只要肯挤就能挤得出来”,我们要尽量把学习和玩结合好.
2.关于家庭问题,首先我们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下工夫提高学习成绩,平时遇到不会的一定要请教老师或同学,及时解决问题,绝不能累积问题.成绩下降时,一定要用委婉的语气跟他们交流,使家长信任你,并让家长明白“学习不一定要用所有的时间,只要做到高效省时就行,劳逸结合是提高学习的重要措施”.让父母放心让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处理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解决的事,从而提高处事能力.
3.“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反对个人主义,尽可能地融入集体当中.当遇到挫折心理无法调节时,让大家为你出谋划策,或向最要好的朋友倾诉,宣泄出来之后,心理自然轻松许多.另外,还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节:音乐调节法、心理暗示法、情感宣泄法、注意转移法.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才,需要全面协调发展自己,才能在这个“弱肉强食”或“速度至上”的社会中站稳脚步,撑出一片蓝天.
4.要交几个知心朋友.有些事,无法对父母老师开口,那么朋友就是最好的选择.要拥有乐观开朗的性格.事情总是两面性的,遇事请多想想,也许这件事发生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喜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要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参加课外活动不仅是我们交朋友、开阔视野的机会,还能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
5.物理调理法:呼吸调节法、语言调节法、行为调节法、理智调节法、宣泄法、转移法等.
你承受压力的能力有多强? 篇8
阿亮在朋友的引荐下,进了一家软件设计公司。朋友在公司的技术开发部任部门经理,有人“罩着”,总会好过些吧。
进公司后,阿亮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技术开发部的十几位员工个个都是专业能手,而且都是学计算机的,有三个还是海归硕士,自己想在这里立足干一番“大”事业谈何容易?
真是不干不知道,一干吓一跳!别人设计一道程序三五天就能攻下来,轮到自己,十天半个月也完成不了。为了追赶大家,阿亮主动加班加点。一次,公司为一家企业设计一个流程,要求一个月之内完成任务。阿亮接手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照理应该没什么问题,可眼看30天过去,阿亮却一筹莫展,最后还是朋友相助,才度过了难关。
阿亮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越来越感到压力的沉重。特别是当他得知公司的“末位淘汰制”后,更是忧心忡忡。
诊断:显然,阿亮适应环境承受外界压力的心理素质偏低,战胜困难的信心不足,特别他对工作的环境认识不清,对于自己的目标有不切实际的梦想而又不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因而不能适应工作的压力。
根据研究指出,能够承受压力的人主要具备的特质是:视生活中的改变为一种挑战,而不是一种威胁。同时,相信自己能掌握某种特殊状况。能够面对现实,而不是靠凭空想象去克服困难,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恶劣的情况,而不是往坏处去想。能够承受压力的人能为自己负责,并且在失望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心态,继续努力。
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对该环境有深入的了解,就可以估计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和技巧。已经掌握全盘的状况,就能够作出决定。在面对新环境时,掌握最新的资讯是最重要的。
另外,作为新手,阿亮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是心中无数。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一次只能够做一件事,那么在某些时候就必须拒绝某些事。试着说“不”,而不要感到内疚,这一点很重要。承认自己无法做某些事,并不表示自己软弱或失败,而是表示自己很诚实,能接受现实,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有时候,也可以向他人寻求协助,要求别人的帮助,表示自己值得受到他人的支持。阿亮的压力,是源自于自己的期望太高,对于自己的目标有不切实际的梦想。
治疗处方:承受压力是一种坚定的释然。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一个从来没有什么压力的人是很难成就大事业的。
其实,有了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压力可使得我们事先就要做好一切准备。当做好充分的准备时我们就自然不会打乱仗,不会显得惊慌恐惧而措手不及。能承受压力,也是我们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遇到压力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关键的是你如何想方设法的度过难关,解脱自己的烦躁与苦恼。
我们要向电脑键盘学习,像键盘一样去承载压力。阿亮你想想,十个手指一刻不停、轻重不一地敲击在上面,电脑键盘却毫无怨言,而且压下去了又能及时弹起来。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心态”良好的键盘一样去承受压力,还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呢?
当然,经年累月的压力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机体的适应是被动的缓解压力,一个人更应该想方设法主动缓解压力。
第一个处方,运动。运动能帮助你承受更大的外界压力,生理上运动可以刺激脑下垂体分泌脑内啡呔,使人的心情安宁。
第二个处方,放松。表现出开心的样子,假装高兴,会真的高兴,经常自我微笑,笑的时候可以产生内脏按摩,而且笑的时候,通常都会深呼吸,也会刺激身体产生令人舒服、愉快的分泌物。
第三个处方,爱心。富有爱心的人有更大的心灵空间,能建立广泛社交,他们感觉是更多人与自己一起承受压力,而且别人也确实会主动为他分担压力。
第四个处方,提高能力。压力负载好比是卡车上所载的东西,自我能力就是卡车的载重。同样的负载,自我能力减弱了压力增大,能力提高了压力减小。
第五个处方,提高认知。可以帮助你设定目标负载,抛除更多垃圾负载,减轻压力。
第六个处方,提高抱负。一个人的抱负水平决定着承受压力的水平。抱负越高,能承受越大的压力。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心理与生理上的健康极为重要。如果觉得自己不是很健康,就必须放慢脚步,等待恢复。要尝试克服生理与心理上的疲惫,找出可能造成慢性疲乏的因素。有时候,要认清一些因素不是自己能力所及,而用心专注于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这是很重要的。
你承受压力的能力有多强?
下面的小测验中包含了10种生活和工作中的情景。请针对每一种情景,从以下4个选项中选出你的反应,并将该选项所对应的数字填在每个题目后面的括号里。
1—非常紧张,不知所措;
2—比较紧张;
5—比较镇静;
4—非常镇静,从容应对。
测试题:
1,请朋友吃饭,买单时你发现自己身上带的钱不够。 ()
2,单位领导派你去某公司接洽一项业务,你按指定时间前往,但等了一个小时,仍无人接待。 ()
3,在一个宴会上,突然有人请你上台演讲。 ()
4,半路上,你的自行车后胎突然爆了,而附近又没有修车的。 ()
5,下班到家,你发现厨房里洗菜池的龙头是开着的,厨房里早已汪洋一片。()
6,轮到自己口试时,你听到主考官用生硬的、不和善的声音叫你的名字。()
7,同事聚会,你给一位同事倒酒时,不小心用力太猛,酒溢出了杯子。 ()
8,乘电梯时,电梯突然停在楼层中间。 ()
9,公司的讨论会上,同事们认为你的观点丝毫没有新意。 ()
10,朋友来家敲客,你5岁的孩子随口将你不愿让别人知道的私事说了出来。你虽然竭力找话搪塞、掩饰,对方还是发觉了。 ()
评分与解释:
所选的10个数字相加之和便是你的分数。请对照下面的解释看看你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
40~34:非常强。你承受压力的能力非常强。除了事态严重时难以保持平静之外,你都能够从容地面对压力,并积极应对。
33~26:比较强。在同龄人当中,你承受压力的能力比较强。比较而言,你不容易惊慌失措。
25~18:中等。你承受压力的能力居于平均水平(承受住压力与承受不住压力的概率大致相同)。
17~11:稍弱。你承受压力的能力低于平均水平。面对压力情境,往往无法保持镇定。遭受失败时。会出现十分焦躁不安的情形。
【经济承受能力论文】推荐阅读:
经济承受力11-12
水价承受能力06-23
心理承受能力08-11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05-10
承受作文600字(学会承受作文600字)09-30
学会承受压力11-09
心理承受极限11-12
命运之不能承受11-14
合同概括承受三方协议10-19
世界难以承受之重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