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策略

2024-09-10

教学设计策略(精选12篇)

教学设计策略 篇1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 (上) 第63~64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列举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能通过不重复、不遗漏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

2.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

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 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 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对信息进行分析并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不重复、不遗漏、有条理地一一列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表格、实物投影仪、作业纸。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列举策略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华阳公园, 去欣赏一下秋天的美景。

华阳公园的门票每张10元, 小红口袋里有两张5元, 五张2元, 两张1元的纸币。小红可以怎样付10元门票钱呢?

师:你能列举出几种付钱方法?

生:两张5元;五张2元;一张5元、两张2元、1张1元;4张2元、两张1元。

揭示课题。

师:一一列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今天, 我们用这种策略解决新的问题。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体验策略

1. 引发列举需要。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公园。

公园里工人叔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的景点, 供游客休闲和拍照。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1) 动手操作。

师: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做什么事情? (指名回答)

师: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的长方形, 它的周长是多少?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下面以4人小组为单位合作研究。

要求:1) 确定研究方法, 合理分工。

2) 团结协作, 积极交流, 推荐代表发言。

(2)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 重点关注不同的研究方法。

1) 汇报交流:选择遗漏、无序和有序的方法重点交流。

2) 师:运用摆小棒寻求答案感觉怎样?如果是180根栅栏用小棒摆又会怎么样? (用小棒摆很麻烦, 答案可能有重复和遗漏)

2. 运用填表列举。 (1) 出示表格。

师:用表格列举长和宽的和会怎样?拿出课前准备的表 (教材P63) 。

师:你能把符合要求的长和宽一一列举到表上吗?动手做做看。

(2) 师:一共列举出多少种围法?

师:集体订正列表, 各拿一份按顺序列举的和没有按顺序列举的表在实物展示台上让学生去比较, 哪种好? (板书:有序)

3. 小结。

在列举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列举, 这样答案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4. 反思列举方法。

(1) 如果你是工人叔叔你会选择哪种围法?为什么? (因为第4种围法围成的长方形花圃最大)

(2) 什么时候面积最大? (周长一定时, 长和宽越接近, 面积就越大;长和宽相差越大, 面积就越小)

三、解决问题, 运用策略

走进公园, 小美、小丽和小东三人都想照相。

1. 出示题目。

小美、小丽和小东三人来到公园照相, 有多少种不同的照法? (调换顺序算一种)

师:你们打算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列举时, 打算分哪几种照相的情况?

分步出示表头和三类情况。

(1) 列举时可以用老师提供的表格, 在表格里打勾。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列表, 还可以怎样列举所有可能的照相情况”, 并尝试用字母、数字、符号或其他形式表示这三种照相情况, 列出所有可能的照相情况。

2. 反馈交流。

师:你是怎样列举的?

师: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简便, 并说说理由。

3. 小结:在一一列举时, 有时要根据需要先把各种情况进行分类, 然后有序列举。

四、比较反思, 感悟策略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工人叔叔围长方形花圃的景点和照相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之处?想一想, 我们都是怎么得到答案的?

将解决问题的所有答案都列举出来就是“一一列举”。 (补充板书)

师:例1和例2在列举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要得到全部答案, 列举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指出:要按一定顺序列举, 才能做到既不重复, 又不遗漏。当情况比较复杂时要先分类, 再列举。列举时可以列表, 也可以用文字或符号、字母等来表示。总之, 要把每一种可能一一列举出来, 并且要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表示, 让人一看就明白。

五、拓展知识, 巩固策略

观看表演。

师:精彩的动物表演马上又要开始了!已经表演了4场:9:00、9:40、10:20和11:00。现在是11:15, 我们还能赶上下一场表演的开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下面的哪个时刻正好是一场表演的开始时间?

出示:13:0014:4015:4016:00

分析:动物表演, 每隔40分钟举行一场表演比赛。

师:你能按照每间隔40分钟再一一列举出表演的时刻吗?

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一一列举策略, 具体是如何应用的。

教学反思

1. 选择有趣的生活素材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用栅栏围长方形花圃的景点、照相这些生活素材, 一方面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能力, 主动开展列举活动, 体会列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并逐渐掌握这种策略。

2. 填表列举, 加强数学思维。

学生在摆小棒列举的活动中, 会感到这种方法比较麻烦, 既费时费力, 还得把每种围法及时记录下来, 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于是产生优化列举活动的愿望, 这些对操作的体验是继续填表列举的思想基础。通过摆小棒, 学生清楚地看到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是周长的一半。教师适时提出“先求出长方形长、宽的和, 再列表填一填”的要求, 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列出的算式18÷2=9 (米) 能使填表顺利地进行。

3. 重实质, 不拘泥于形式。

列举作为一种策略, 用来解决问题时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实际问题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 使列举的表现形式灵活、可变。在表格里列举是形式之一, 它的好处是有助于思考, 能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各种答案。学生可以设计表格进行列举, 也可以不画表格,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开展列举活动。

总之, 学生经历用列举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能通过不重复、不遗漏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 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设计策略 篇2

教材第68~69页例1,“练一练”,第72页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假设的思路,理解假设的解题过程,能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用假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解决用假设策略时总量不变的实际问题,认识假设的策略。

教学难点:

运用假设策略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引入新课。

1.口答列式。

(1)把720ML果法倒入9个相同的杯子里,正好都倒满,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用600元买了5把相同的椅子,这种椅子的单价是多少元?

指名口版式,并说说数量关系式。

二、解决问题,认识策略。

1.出示例1,理解题意。

指名学生读题,说出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提问:和刚才解答的问题比,这个实际问题复杂在哪里?

引导:你是怎样理解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怎样理解题中数量之间的系?

明确:根据“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倒满”,可以知道6个小杯的容量+1个大杯的容量=720毫升;“小杯的容是一是大杯的1/3”就是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1个大杯容量等于3个小杯的容量。

2.思考交流,探究思路。

引导:现在有两种大小不同的杯子,这是解决题复杂的地方,根据题里两种杯子容量间关系的理解,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看哪些同学能想到办法。如果思考有困难,也可以画图看一看。

指名交流想法,引导学生理解:

(1)画示意图看,1个大杯容量,可以看作果汁倒在9个小杯里;或3个小杯容量等于1个大杯容量,可以看作果汁倒在3个大杯里。

(2)假设把果汁全部倒入小杯,就是9个小杯,可以先求出小杯容量再求大杯容量。

(3)假设把果汁全部倒入在杯,就是3个大杯,可以先求出大杯容量再求小杯容量。

(4)假设每个小杯容量是X毫升,大杯容量就是3X毫升,可以列方程解答。

小结:通过交流,虽然大家有借助画图的,有直接思考的,但基本上是两种思路:一种是假设把果汁倒入同一种杯子,或者全看作大杯,或者全看作小杯;另一种是假设每个杯容量是X毫升,大杯容量就是3X毫升。

3.解决问题,体会策略。

引导:现在你能解决问题了吗?请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解答,并进行检验。

学生列式解答并检验,教师巡视,选择不同解答方法的学生进行板演。

集体评析板演的不同方法,弄清各种算法中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

讨论板演的不同方法,明确:检验时要看求出的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就是算出6个杯和1杯总量720毫升,小杯容量是大杯的三分这一。

追问:这些不同的解题方法里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用假设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指出:解题方法虽然不同,但都是用了假设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大杯和小杯转化为同一种杯子,即使用方程解答,也是假设小杯容量为X毫升,大杯容量就是3X毫升,实际上就是把1个大杯转化成3个小杯,这样就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

三、应用巩固,内化策略。

1.做“练一练”。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交流:这里是怎样用假设策略的?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

追问:为什么这道题假设全部买椅子而不是假设全部买桌子?

指出:为了计算方便,要根据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合理选择假设。运用假设策略时,怎样根据数量间的关系假设也很重要。

2.做练习十五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全班交流。

指出:解决题这题时,要先弄清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再通过假设正确地把两个数量转化成一个数量。

3.做练习十一第2题。

让学生填充并交流填充结果。

提问:根据填充里的想法,这道题可以怎样假设?还可以怎样假设?

学生独立完成解答,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解答的过程。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交流认识。

提问:今天学习的实际问题为什么要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假设的策略有了哪些认识?还有什么体会?

五、作业布置。

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教学研究;教学设计;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320-01

教学设计是教学前的一种教学思考与计划。与教案和教学案例有本质的联系和区别。教案与教学设计都属于教学前的计划,而教案重点是指向于教师的教学环节。教学案例是属于教学后的总结和反思,更多指向于教学整体规划到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讨,为教学提供学习、研讨的典型的素材。

教学设计即是教学前的全面规划和思考,其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有:教学设计说明(写出本教学设计意图和整体思路);教学分析(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策略或学法指导(选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媒体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教学环节、学生学习环节、每一步教学思路等);教学反思、评价。这六个基本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教学设计主要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的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

一、教学设计的特点

1、发展性。所谓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取得的进步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是每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这种收获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不想学到想学、从想学到学好的变化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上。有效教学设计体现在学生个体身上,还应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不硬性规定“步子”大小,不强求全班同步行进,允许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需求、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选择各自的发展目标和目标达成的先后。有效教学设计要体现适合于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异步运行”的学习环节。

2、开放性。有效教学设计立足于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教学内容以教材为范例,从单一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拓展,将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以及学习环境看做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提倡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与心灵对话,让学生多一些感悟、体验的机会,多一份参与的激情和动力;问题解决从答案唯一、解法唯一向条件、问题、解法和结果的适度开放转变。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习能力。

3、反思性。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构思于课前,展开于课堂,调整于过程,完善于课后,环环相扣,动态发展。反思是修正、完善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提高后续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必要环节。教学设计只有适合的,才是有效的。

二、制定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有效教学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目标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期待和达成学习目标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有效地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反思与校正,从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2、设计好情境教学。情境对于教学的作用论述颇多。其中,德国一位学者的比喻,十分精辟。如果将几克盐放在你面前,你无论如何难以下咽。但是,当将这几克盐加在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人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生机活力,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多向交流,以进一步挖掘主题的内涵,促进知识意义生成。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应包括:①创设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②将讨论引向深入并一步步生成后继问题;③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引导学生"学会做什么",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要代替学生思维。

3、设计多样的学习方式。有效教学设计改变了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突显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设计科学的训练。解题是提升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也足检验学习结果的一种常态形式。有效教学设计重视建模在习题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建模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的基本思路,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并通过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训练,体现建模优势,掌握建模方法,提高解题效率,起到“以不变应万变”的作用。建模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一个概念、一条规律、一种反应类型甚至一个虚拟体系都可以成为一种思想模型。

教学设计策略 篇4

怎样解决现实的课堂教学所遭遇的瓶颈与尴尬呢?下面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为例, 谈谈怎样在策略教学中提升视点, 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能力。

一、点燃内需, 激发策略的“意识”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的过程中, “整理题目条件”这一环节往往是教师“胁迫着”学生去做的, 学生自身并没有这样的需求。其实只要稍作调整, 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教学片段】

师口头出题:高老师原来有30张画片, 送给小明15张, 还剩几张?

生齐答:15张, 30减15。

师再次口头出题:高老师有一些画片, 后来又收集了15张, 然后送给小华20张, 又送给小丽12张, 现在还剩28张。请问高老师原来有多少张画片?

生:老师, 题目有点复杂, 能不能再报一遍, 让我们拿笔稍微记录一下。

师:既然拿笔了, 我们就比比在短短的时间内谁能简捷又完整地记录下主要条件和问题。

师再次报题, 学生记录整理条件, 汇报交流整理情况

生1:原有?张, 又收集了15张, 送给小华20张, 又送给小丽12张, 现在还剩28张。

生2:我认为生1的记录有点麻烦, 我是这样记录的:

在此基础上, 教师利用课件呈现了学生两种整理信息的方法。

(1) 原有?张→又收集15张→送给小华20张→送给小丽12张→还剩28张

这样的设计是将书本的例2调整为第一个例题, 同时对例题内容和呈现方式都做了大胆的调整。一方面将变化过程增加到3步, 另一方面采用口头报题的方式, 逼使学生在弄不清多变数量, 解题无法下手的情况下, 自然而然地产生拿笔记录整理主要条件和问题的需求, 同时催生出按事物变化梳理文字流程图和数量流程图两种不同的方式, 这是比教材呈现的更为简洁的整理方式, 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运用。同时, 整理信息变成他们自发的需求, 成为他们探索“倒推”途中掘获的第一份惊喜。

二、顺杆而上, 寻求策略的“路径”

一位数学教育家说过:“数学学习的本质在于掌握方法。”

【教学片段】

师:请参考你们整理的流程图尝试列式解题。

生:28+12+20-15=45 (张) 。

师:你是从哪里开始思考的?往哪个方向思考?

生:我是从结果开始倒过来想的 (边说边配合手势展示从后往前的方向) 。

师:明明是送给小丽12张, 为什么计算时要加12呢?

生:倒过来想就是要把送给别人的要回来, 所以计算时要反着算。

……

师:怎么知道答案对不对呢?

生:可以验算, 但是验算的时候要正过来想。

解题后, 教师带领学生回头看, 归纳小结倒推法的几个关键步骤:顺理、倒想、反算、正验。用手势表达正向、反向、正向的三次顺序。

在学生自主探究例题解法之后, 教师适当导问, 让学生进一步体悟倒推的思维起点、方向、推算时数量之间的互逆关系, 最后检查反思。正是有了这一完整而完善的过程,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相当重要的契机, 是具体的解题方法。顺着杆子爬升, 让他们渐渐看到了“倒推”这棵大树的真实面目, 内心不禁小有窃喜。

三、构建模型, 凸显策略的“本质”

数学是模型的科学, 要想学好数学、学好倒推, 学生最需要了解题型结构、特点, 只有将知识融入结构, 实现融通, 才便于提取与运用。为此, 在“倒推”一课中先通过课件 (如图1所示) 呈现从例题的流程图引发的变化, 然后利用黑板 (如图2所示) 将具体数量抽象为字母, 给学生准备一些方框、箭头、符号, 让学生利用模型亲自摆一摆, 体现求解原来有多少的过程和结果。

不难发现, 别具匠心的练习, 层层递进, 能使学生清晰地认识事情的发展线索和各次变化的情况,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变化过程中, 抓住倒推策略的模型特点, 唤醒学生的策略意识, 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了倒推策略的难点。此时此刻, 学生已经升到空中, 刚才所遇见的一棵棵树木, 一瞬间在眼前、在心里连成一片美丽的森林。站在高点, 不用教师的喋喋描绘, 学生也会自然领悟到“倒推”这片森林的全景。

四、详略有度, 深化策略的“价值”

为了增强对比感, 我在“倒推”一课设计了一组有关果汁的对比题 (如图3所示) , 让学生用倒推来做。虽然是关于果汁的题目, 但是我们弱化了“倒果汁”的情境, 将问题的核心集中到学生的质疑, 也就是“究竟什么情况适合用倒推”这一问题上来。通过三道题的自主探讨, 学生对“原来”“变化过程”“现在”三要素有了深刻的认识, 对什么情况用倒推有明确的判断标准 (经历从图3到图6的逐步深入) 。

通过对比的方法, 列表整理的策略, 把同类知识进行沟通, 将它们进行打包贮存;异类知识进行对比, 把握二者的根本区别;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联系, 实现相互贯通。此刻, 学生在“倒推”这片林子上空盘旋, 时而轻掠、时而细究, 发现树木、花草、动物等无数的细节构成一个更为丰富、立体、生动的森林。他们的内心更加笃信, 这是一片神奇的林子。

五、升华延展, 深化策略的“思想”

方法、策略、思想, 这三者把“倒推”引向了不同的高度。仅仅满足方法的教学是谓下等, 抵达策略高度者谓之中等, 而要想达教育之上乘, 思想是必须抵达的高度。思想作为更加上位的概念, 对策略来说是一种提升、延展。

比如“倒推”一课结尾, 我播放了一段视频, 内容是古生物学家利用倒推的思想还原人类起源的故事。让他们意识到倒推思想的力量与魅力, 让他们知道遇到生活中的问题也能将它倒推回原始状态。站在制高点, 学生对于“倒推”、对于“策略”, 一定有了更深入、更全面、更整体的了解、认识。

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篇5

一、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发展性

所谓发展,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经过学习产生的变化、取得的进步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是每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这种收获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不想学到想学、从想学到学好的变化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上。有效教学设计体现在学生个体身上,还应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不硬性规定“步子”大小,不强求全班同步行进,允许学生根据各自的学习需求、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选择各自的发展目标和目标达成的先后。有效教学设计要体现适合于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异步运行”的学习环节。

2.开放性

有效教学设计立足于课堂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教学内容以教材为范例,从单一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拓展,将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以及学习环境看做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提倡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与心灵对话,让学生多一些感悟、体验的机会,多一份参与的激情和动力;问题解决从答案唯

一、解法唯一向条件、问题、解法和结果的适度开放转变。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习能力。

3.生成性

有效教学把预设看做是生成的前提,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预期的生成。对于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传统课堂看成是一种意外收获,有效教学则当成一种价值追求;传统课堂看成一种教学机智,有效教学则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因此,有效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要多一些弹性灵活的成分,以便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涌现的各种信息,及时修正原有的教学设计,灵活机智地选择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有效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4.反思性

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构思于课前,展开于课堂,调整于过程,完善于课后,环环相扣,动态发展。反思是修正、完善教学设计的前提,是提高后续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必要环节。教学设计只有适合的,才是有效的。

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1.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和定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标准和依据。有效教学要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目标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期待和达成学习目标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有效地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反思与校正,从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2.知识呈现情境化

情境对于教学的作用论述颇多。其中,德国一位学者的比喻,十分精辟。如果将几克盐放在你面前,你无论如何难以下咽。但是,当将这几克盐加在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人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生机活力,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3.学习方式多样化

有效教学设计改变了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突显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学习《化学·必修2》“苯分子的结构”时,可按“创设情境一自主学习一活动探究一教师点拨一得出结论”的方式展开。

通过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亲身体验科学家当年研究的困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苯分子结构的理解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4.解题训练建模化

解题是提升学习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也足检验学习结果的一种常态形式。有效教学设计重视建模在习题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建模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的基本思路,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并通过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训练,体现建模优势,掌握建模方法,提高解题效率,起到“以不变应万变”的作用。建模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一个概念、一条规律、一种反应类型甚至一个虚拟体系都可以成为一种思想模型。

5.课堂小结图示化

课堂小结的作用不言而喻,方法灵活多样。但课堂小结毕竟已接近课堂教学的尾声,有些同学把它当成下课前的序曲,注意力开始分散。因此,课堂小结要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要围绕学习目标用“关系图”把构建的知识体系、学习的重点难点、解题的思想方法和基本模式等勾画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课堂小结具有归纳引导、简洁明了、形象直观的特点,发挥画龙点睛、强化目标、点拔校正的作用。

教学设计策略 篇6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 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策略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66-01

1.引言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英语成为我国扩大对外交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重要工具。高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全力培养英语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从而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标准下,英语的学习能力成为衡量高中生重要标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成为现代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当前,很多高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满堂灌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独立的学习与思考,提高其英语学习效果。本文针对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元认知策略视角下高中词汇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探析,对提高高中生英语学习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方式不合理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英语词汇时,都是对应单词表,由教师发音带领学生拼读,在熟练掌握这些单词的读音后,再让学生背诵记忆,单词过关后,最后进行英语课文的学习。上述这种英语词汇教学方式在我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却是非常不合理,不科学的。有些学生为了加深对英语单词读音的印象,错误的用“拼音读法”标注在英语单词旁边,这对学生英语音标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导致学生养成一个不良的英语学习习惯,不但不利于英语学习质量的提高,反而反向而行。另外,学生在进行单词记忆时脱离文章上下文,只能死记硬背,缺少系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些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一遍一遍的让学生抄写单词,导致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出现厌烦情绪,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2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本教育理念忽略了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工具,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结果,忽略了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一味地让学生进行英语单词的读、背、记,缺乏科学的教学方式,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英语词汇的学习是没有任何学问可言,又因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英语词汇学习失去耐心。

3.元认知策略视角下高中词汇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3.1应用元认知策略激发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是因为他们在经历一次次的挫败后,对英语丧失了学习兴趣。所以,要想提高高中词汇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有效的应用元认知策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持之以恒、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高中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英语学习的衔接。学生从初中步入高中,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都有所改变,但最终的学习目标并没有多大变化,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所以,教师要充分开展各种以“英语学习”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有效的将高中英语与初中英语进行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进行音标识别,在音标的基础上进行准确发音,并结合英语上下文,对词汇的音、型、义进行指导教学,要善于赞扬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英语词汇教学的目标。

3.2应用元认知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低下,是因为他们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只是单纯地进行单词的死记硬背,缺乏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缺乏系统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运用元认知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等三个阶段。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计划阶段,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初中的英语基础制定学习计划,每一阶段都要制定清晰并富有挑战力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监控阶段,学生要将上一步制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分解,逐渐取得进步,教师要帮助学生意识到这种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理想的地方,也要进行及时的剖析与自我追踪,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提高学习质量;调节阶段,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效果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些问题是自我认知不到位所导致的,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3.3应用元认知策略转变学习方式

英语词汇学习的进步是缓慢的,学生有时觉得自己的努力看不到效果,因而出现自暴自弃的心理。此时,教师要因人而异,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并通过课堂活动明确学生所取得的进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每个英语单元后的自我评价环节,有效的进行自我监控,从而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进一步激发英语词汇学习动力。

4.结论

英语词汇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自学能力的前提保障。要充分利用元认知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词汇学习的自我监控与自我调节,从而实现英语词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陆宏,赵艳平,高中英语词汇自适应学习系统的研制.《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11期

[2]蔡春玲.高中英语词汇重要性及创新教学方法探讨.《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2013年6期

教学设计策略 篇7

一、挖掘教材, 激发寻求策略的内需

教材由于受篇幅的限制, 往往以精练浓缩的编排方式来呈现一定的教学内容。作为教材的开发者、教学的组织者, 就不能仅抓住浮于教材表面的结论和方法来就题讲题, 而要理解编者的用意,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 把教材改造成能充分激发学生寻求策略的研究素材, 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 在教学计算1/2+1/4+1/8+1/16时, 不要直接地问学生你会做吗?怎么算? (通分) 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接下来出示正方形, 讲解转化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没有激发学生寻求策略的内需, 而是运用直白式地告知, 把“转化”的策略强加进学生的头脑中。如果把这个算式稍加变化, 提高难度, 就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了。所以可以这样处理:先让学生说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 马上会想到通分;接下来肯定学生的想法, 指出通分也是一种转化, 再让学生仔细观察算式, 找出其中蕴含的规律, 让学生试着再往下写两个分数, 提问:如果是这个算式, 你还想用通分去做吗?那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接着出示正方形图, 引导学生分析涂色部分的大小可以用1减去空白部分的大小……只有当学生的思维陷入困顿, 他们才会想法另辟蹊径, 那么寻求策略的需求自然也就产生。

二、亲历操作, 经历形成策略的过程

“策略”作为解决问题的计策、谋略, 与方法有区别, 也有联系。我们可以通过讲解把方法教给学生, 但无法代替他们形成策略。因为策略有时“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只能靠学生自己在模仿、操作、感悟、体验的过程中生成并积累,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错误与正确、失败与成功具有同等的价值, 缺一不可。

如:苏教版中年级教材在教学“转化”策略的例1时, 我根据这个理念设计了三个步骤:第一步, 出示两幅不规则的图形, 比较它们的面积。提问:你能一眼看出来吗?让学生在自主寻求方法的过程中产生困惑。第二步, 提问:你们是不是觉得直接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不方便, 那难在哪儿?帮助学生分析困惑因何而产生。再引导学生思考把这两个图形都转化为规则图形, 唤醒学生以前掌握的等积变形的方法。第三步, 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动手操作将这两个图形都转化为长方形, 从而比较出面积的大小。正因为学生亲历操作的过程, 有了思维的深度参与策略的形成过程, 才内化于每一个学生的头脑中, 也为后面的进一步提升策略打下了基础。

三、注重反思, 把握提升策略的契机

“反思问题往往容易为人们所疏忽, 但它是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数学思维过程辩证性的一种体现, 即一个思维活动的结束包含着另一个思维活动的开始”。因此, 在解决问题后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 反思策略的运用过程, 对具体采用的策略进行分析、加工、整合, 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一般方法, 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得到不断提升, 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在上面例1教学后, 可以把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方法进行提炼, 所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反思:我们运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的? (转化) 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呢?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可以选择这样的策略?等等。通过反思获得策略的过程, 让学生在面对一个全新的问题时, 懂得从哪里入手, 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问题出在哪里?我的目标是什么?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以致用, 体验运用策略的价值

在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后, 结合教材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变化的问题是必要的, 这对于策略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催化”的作用。学以致用, 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会更加透彻, 学生对策略的价值所在会感受得更加深刻, 而且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 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

在教学计算1/2+1/4+1/8+1/16后, 我出示了这样一题: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如下图)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并在图上写写画画。交流时有的学生说用先分解图形再组合的方法, 把涂色部分转化成一个10格的图形 (含有9个方格的正方形和1个小方格) , 从而得出结果;也有的学生想到先算空白部分是6格, 再算出涂色部分是10格, 所以涂色部分的面积可以用5/8来表示。针对上述情况, 我及时小结, 要求涂色部分的面积可以用1去减空白部分的面积, 力求让学生切实体会到, 如果从正面解决问题行不通或很烦琐的话,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 进一步感受运用策略的便利。

体育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篇8

一、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

教学设计的改革最先要看而且重点要看的就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教学方法设计好了, 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时, 教师们必须与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自身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在探索中积累经验, 在分析中得出结论, 在教学方法上形成自己教学观点与思维方式, 创造出适合于自身的、有个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 结合场地器材与教师自身特点, 大胆实践与创新, 灵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 要多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与风格, 分析别人与自己的不同所在, 找出原因, 变别人的方法为自己的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要多大胆尝试, 打造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的主角, 占有绝对的权威, 教学方法简单而机械, 教学是典型的“逼学生学”。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考虑最多的是如何控制学生跟自己学, 只求自己能把教学内容讲清楚, 学生在下面守纪律, 严格按照自己的设计去学就可以了, 另外, 传统设计还有一个缺点, 那就是所涉及的问题是静态的, 没有考虑到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导致课堂静悄悄的, 没有一点生机, 在课堂上, 教师没有提问, 学生也没有提问, 即使有问题也在教师的“压制”下成了没有问题, 学生无条件地按照教师的设计走, 跟随教师的“期望”完成设计的框框。无疑, 这种教学设计是单向的、一刀切的, 只注重教师的教, 忽视了学生的学, 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等更无从谈起, 从而抹杀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合作能力及创新意识。新课程教学设计则对传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要求不限于单向的教学, 而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树立问题意识, 重新提出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 要求课堂是动态的课堂, 既有预设也有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并对这一过程做出评价, 所有这一切都要在教学设计中有所体现。因此, 体育教学设计中要通过师生的互动, 在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勤于思考, 主动学习, 实现新课标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两结合

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生, 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因为,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有效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提高技能, 所以, 在体育教学设计中,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的, 合理的教学设计, 能让学生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有效的学习程序, 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 学生的各种学习都是有序的、高效的、能发挥自身潜能的, 学生的学习需要都得到满足,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地开展学习活动, 使他们学有所得, 并在原有的基础上稳步提高。

两个结合就是指“多”与“活”的结合, 还有传统与发展的结合。第一, 体育教学设计主要应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为根本, 无论教学内容的选择, 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评价的使用, 都要多元化, 还要灵活运用, 给学生以多元的、灵活的学习指导, 杜绝单一、死板;第二, 传统的教学设计也有精华之处, 我们在创新教学设计时, 把那些有效的部分加以继承, 对有用的、科学的部分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 以满足体育新课程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还要大胆创新, 创造出更科学的教学方法, 使传统的教学设计与新的设计相比较、相互影响, 促进新课标的实施与发展。

四、教学设计要注重课堂大局

传统的体育教学设计较注重对学生接受式的学习, 只要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就算完成任务了, 对于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等在设计中没有体现, 至于教师对教学后学生的学习效果等一系列问题也是漠不关心, 这种教学设计只注重前者, 在形式上形同废纸。但是, 课改后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坚持持续关注对学生的原则, 将教学设计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贯穿始终, 因此, 体育教师应该清楚地意识到, 教学设计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计划, 也不是简单的教学设计的结束和终结, 而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已, 还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和教学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完善, 再度修改设计。只要学生的学习存在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也就有需要修改之处。因此, 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是有联系的、动态的不同发展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来进行教学设计, 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体育教学设计还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篇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画图法对解决数学问题的价值。

3.使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出示一个长方形。

师:方案1:把长增加2米,宽不变。方案2:把宽增加2米,长不变。

哪个方案增加的面积大?

师:可动手画一画,再比较。学生独立完成。

2. 师:小军从家出发,先向东走50米,再向北走20米,又向西走40米,最后向南走20米,你知道现在小军离家有多少米吗?

(学生茫然。)

师:怎么办?有好办法吗?

生:可画画图。

得出:现在小军离家有10米。

设计意图: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精巧的铺垫是获得新知的有效路径。第一题目标导向明确,让学生观察图形,比较哪个方案增加的面积大,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图形上来。让学生画一画,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不难得出方案2增加的面积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巧妙地出示了第二题,学生在听了教师的要求后,不能很快得出答案,因为不借助图形,这道题确实是很难通过想像得出结果的,这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轻松地解决了问题。

二、探究新知学习方法

1.出示:育才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和以前学习的求长方形面积有什么不同?直接看文字叙述,我们能直接求出答案吗?可用什么方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1) 指导学生画图,标出有关数据,分析数量关系。

(2) 图形分析,交流学生画图思考的过程。多媒体展示。

(3) 列式:18÷3×8=48 (平方米)

师:18÷3求的是什么?为什么需要画图?

设计意图:当例题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呈现时,学生往往不能直接看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受复习铺垫的影响,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画图的心理需求。

三、巩固应用体悟策略

1.出示:育才小学原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小操场。准备对它进行改造,将小操场的宽减少5米,这样小操场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改造后的小操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怎么办?

(1) 指导学生画图,标出有关数据,分析数量关系。

(2) 图形分析。

交流学生画图思考的过程。多媒体展示。

师:5米大约画在哪里?(画在20米的平均4份处。)

师:减少的面积在什么地方?

(3) 列式解题。解法1:150÷5× (20-5)

师:150÷5求的是什么?20-5求的是什么?

解法2:150÷5×20-150

师:请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

(4) 比较反思。

师:与例题相比,这道题在画图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得出:减少部分画在原来长方形的里面,并用虚线表示。

2. 出示:育才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6米,面积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宽增加4米,面积也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来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师:这道题长和宽都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办呢?

(1) 指导学生画图,标出有关数据,分析数量关系。

(2) 图形分析。

交流学生画图思考的过程。多媒体展示。

(3) 列式: (48÷6) × (48÷4)

得出:通过画图,可以清晰地看出长或宽增加与面积增加之间的关系。可分别求出长和宽并解决问题。

师:这道题与例题在画图时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此题的设计遵循了知识学习的循序渐进原则,前面的题目是从面积的增加到面积的减少,是在已知长或宽,再求出宽或长,最后求出面积。此题长和宽都不知道,但告知了面积增加与长、宽增加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要求出长和宽,再解决问题。这是对前面的题目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感悟画图策略在解决有关问题中的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3.出示:张庄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和宽各增加了8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脑中画图再口答。

教师多媒体再展示。

通过画图,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方法1:40×8+50×8+8×8

方法2: (50+8) ×8+40×8

方法3: (50+8) × (40+8) —50×40

方法4: (40+8) ×8+50×8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不等同于应用题的教学,但也不能全盘否认应用题教学中好的做法,如分析数量关系、一题多解等。此处让学生充分讨论,借助图形,厘清各种数量关系,运用多种解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掌握有关数学基础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出示:育才小学图书馆买科技书和故事书共560本, 科技书本数的与故事书本数的正好相等, 新买来的两种书各有多少本?

师:这是六年级的一道分数应用题, 你能用画图法来解答吗?

学生独立画图。

展示学生的图形并进行讨论、交流。

列式:560÷ (4+3) =80(本)80×4=320(本)80×3=240(本)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画图,轻松地解决了六年级的一道分数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画图的好处,学生兴趣盎然,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增强了画图的意识,有利于画图策略的形成。

四、引导质疑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篇10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9~90页。

设计理念

“解决问题的策略 (替换) ”其实质是中学阶段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 通过替换把两种量与总量之间的复杂数量关系转化为一种量与总量之间的简单数量关系。教学实践表明用“算术”思维来理解倍比关系、差比关系两种不同类型的替换, 会给学生一种多变、难以把握的感觉, 缺少一个统领思维的不变的核心。而用“代数”思维来解决问题, 图式结合, 以已知的等量关系为基准, 在维系等式的平衡中体会变与不变的内涵, 这样处理更易于学生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策略形成的完整过程, 让学生深刻领会策略内涵, 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用“替换”策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能感受到“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寻找策略

1.口答

(1) 小明把640毫升果汁倒入8个小杯, 正好都倒满。小杯容量是多少亳升?

(2) 小明把600毫升果汁倒入3个大杯, 正好都倒满。大杯容量是多少亳升?

(3)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 正好都倒满。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亳升?

2.反馈预设:前两个问题, 学生能够轻松顺利地完成, 第三个问题会被难住, 认为不好做。教师追问, 为什么前两题好做, 而这道题不好做?学生反馈, 前两题倒入的是同一种杯子, 这道题倒入的是两种杯子, 并且每个大杯和每个小杯容量不一样。教师顺势引导, 让学生感悟到如果倒入的是同一种杯子就好做了。可是怎样才能变成同一种杯子呢?学生直觉反应“换”, 教师追问, 怎么换?学生反馈, 不知道大杯与小杯怎么换, 缺少条件?教师提供条件“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顺势引出例题。

设计意图:借助素材的生活性、现实性, 激活学生已有经验, 引导学生感受新问题的复杂性, 产生寻找替换策略的意识, 激发学习内需力。

二、自主探索, 内化策略

1.倍数关系的替换

分析例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 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亳升?”

(1) 根据题中信息你能建立一个等量关系吗? (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

(2) 你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学生反馈预设:1个大杯可以换成3个小杯或3个小杯可以换成1个大杯。

(3) 图式结合, 探讨如何“换”?

方法一: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 (课件演示加板书对应)

原等式: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

替换后:6个小杯+3个小杯=720毫升

教师顺势引导, 经过这么一换, 两种不同的杯子变成了同一种杯子即一个等式中的两个未知量变成了一个未知量, 从而成功地解决问题。你们说的“换”, 就是“替换”, “替换”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通过“替换”, 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了。

列式计算:小杯720÷9=80 (毫升) ;大杯

方法二:把6个小杯换成2个大杯 (课件演示加板书对应)

原等式: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

替换后:2个大杯+1个大杯=720毫升

列式计算:大杯720÷3=240 (毫升) ;小杯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出:它们都是先通过替换把两种量变成一种量, 再解决问题;要以大杯、小杯的关系为依据进行替换, 在替换过程中, 保持等量关系的平衡。

(5) 将结果带入已知条件进行检验。提醒学生, 检验时解答的结果必须满足题中所给的各个条件。

设计意图:在学生经验结构里的替换是潜在的、无意识的, 通过引导他们参与替换活动, 反思是怎样替换的, 把学生潜在的、无意识的经验唤醒, 使隐含的思维清晰起来。

2.相差关系的替换

将例题中的“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变换为“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 抛出问题, 你还会替换吗?学生尝试。

方法一:把1个大杯换成1个小杯, 替换后等式左边会少装160毫升。要保持等式的平衡, 等式右边也要减去160毫升。 (课件演示加板书对应)

原等式: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

替换后:6个小杯+1个小杯= (720-160) 毫升

列式计算:小杯: (720-160) ÷7=80 (毫升) ;

大杯:160+80=240 (毫升)

方法二:把6个小杯换成6个大杯, 等式左边会多装160×6毫升, 要保持等式的平衡, 等式右边也要加上160×6毫升。 (课件演示加板书对应)

原等式:6个小杯+1个大杯=720毫升

替换后:6个大杯+1个大杯= (720+160×6) 毫升

列式计算:大杯: (720+160×6) ÷7=240 (毫升) ;

小杯:240-160=80 (毫升)

设计意图:在两个相差关系的量之间进行替换时, 学生比较难理解为什么替换以后总量变化了及总量是怎样变化的?我引导学生对照等量关系的变化, 结合电脑课件演示替换的过程, 让学生准确把握替换前后总容量及杯子个数的变化, 进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3.在例题与变式题对比中提升思维

第一次对比:同中求异。

教师抛出问题:都是替换, 例题与变式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反馈预设:

(1) 替换的依据不同:例题中, 两个数量是倍数关系;变式题中, 两个数量是相差关系。

(2) 替换后的总量不同:例题中, 替换后总量不变;变式题中, 替换后的总量发生了变化。

(3) 杯子的总个数不同:倍数关系的替换, 替换之后杯子的总个数变化了;相差关系的替换, 替换之后杯子的总个数没有变化。

第二次对比:异中求同。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思考: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发现预设:解答例题与变式题时, 不管是大杯换成小杯还是小杯换成大杯, 不管是倍数关系的替换还是相差关系的替换, 不管总量、杯子的数量有没有变, 都是把两种不同的量替换成同一种量, 都要维持等式的成立。从而说明替换的目的就是把两种量与总量之间的复杂数量关系转化为一种量与总量之间的简单数量关系,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设计意图:比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 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防止知识的混淆, 提高辨别能力。我引导学生根据等式前后的数据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让学生既能看到原条件的变化, 也能准确把握数量关系的变化, 从而进一步明确倍比、差比两种不同类型的替换特征, 在同与不同中探寻联系, 掌握替换的本质特征。

三、学以致用, 应用策略

1.基础练习

先说一说, 你想怎样替换?然后列式解答。

(1) 吴桥小学买了1个篮球和8个排球, 正好用去了360元。篮球的单价是排球的4倍。排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想:如果全部买 () 球, 可以把 () 个 () 球换成 () 个 () 球, 那么360元相当于买了 () 个 () 球。

(2) 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 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装8个球, 每个大盒和每个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想:如果把 () 个 () 盒换成 () 个 () 盒, 装球的总个数比原来 () (填“多”或“少”) () 个。

2.变式练习

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6倍, 一支钢笔比三支铅笔贵3.6元, 铅笔和钢笔的单价各是多少?

3.提升练习

重阳节学校买了3箱苹果和2箱桔子, 每箱苹果的价格是每箱桔子的2倍, 买苹果所用的钱比桔子多80元。每箱苹果多少元?每箱桔子多少元?

设计意图:本环节练习设计着眼于积累数学方法, 建立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模型, 让学生感受解题策略, 体会数学思想。同时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 力求做到“下要保底, 上不封顶”。

四、总结提升, 拓展策略

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的是一个等量关系中出现两个未知量的问题, 今后我们还会遇到一个等量关系中出现更多未知量的问题, 而且它们之间除了存在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 还会存在其他类型的关系, 但只要我们灵活地运用替换的策略, 相信再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画图法对解决数学问题的价值。

3使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一个长方形。

师:方案1:把长增加2米,宽不变。方案2:把宽增加2米,长不变。

哪个方案增加的面积大?

师:可动手画一画,再比较。学生独立完成。

2师:小军从家出发,先向东走50米,再向北走20米,又向西走40米,最后向南走20米,你知道现在小军离家有多少米吗?

(学生茫然。)

师:怎么办?有好办法吗?

生:可画画图。

得出:现在小军离家有10米。

设计意图: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精巧的铺垫是获得新知的有效路径。第一题目标导向明确,让学生观察图形,比较哪个方案增加的面积大,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图形上来。让学生画一画,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不难得出方案2增加的面积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巧妙地出示了第二题,学生在听了教师的要求后,不能很快得出答案,因为不借助图形,这道题确实是很难通过想像得出结果的,这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轻松地解决了问题。

二、探究新知学习方法

1出示:育才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和以前学习的求长方形面积有什么不同?直接看文字叙述,我们能直接求出答案吗?可用什么方法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1)指导学生画图,标出有关数据,分析数量关系。

(2)图形分析,交流学生画图思考的过程。多媒体展示。

(3)列式:18+3×8=48(平方米)

师:18+3求的是什么?为什么需要画图?

设计意图:当例题以文字叙述的形式呈现时,学生往往不能直接看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受复习铺垫的影响,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画图的心理需求。

三、巩固应用体悟策略

1出示:育才小学原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小操场。准备对它进行改造,将小操场的宽减少5米,这样小操场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改造后的小操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怎么办?

(1)指导学生画图,标出有关数据,分析数量关系。

(2)图形分析。

交流学生画图思考的过程。多媒体展示。

师:5米大约画在哪里?(画在20米的平均4份处。)

师:减少的面积在什么地方?

(3)列式解题。解法1:150÷5×(20-5)

师:150÷5求的是什么?20-5求的是什么?

解法2:150÷5x20-150

师:请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

(4)比较反思。

师:与例题相比,这道题在画图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得出:减少音盼画在原来长方形的里面,并用虚线表示。

2出示:育才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6米,面积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宽增加4米,面积也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来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师:这道题长和宽都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办呢?

(1)指导学生画图,标出有关数据,分析数量关系。

(2)图形分析。

交流学生画图思考的过程。多媒体展示。

(3)列式:(48÷6)×(48÷4)

得出:通过画图,可以清晰地看出长或宽增加与面积增加之间的关系。可分别求出长和宽并解决问题。

师:这道题与例题在画图时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此题的设计遵循了知识学习的循序渐进原则。前面的题目是从面积的增加到面积的减少,是在已知长或宽,再求出宽或长,最后求出面积。此题长和宽都不知道,但告知了面积增加与长、宽增加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要求出长和宽,再解决问题。这是时前面的题目的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在不同情境中感悟画图策略在解决有关问题中的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3出示:张庄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和宽各增加了8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脑中画图再口答。

教师多媒体再展示。

通过画图,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方法1:40×8+50×8+8×8

方法2:(50+8)×8+40×8

方法3:(50+8)×(40+8)——50×40

方法4:(40+8)×8+50×8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不等同于应用题的教学。但也不能全盘否认应用题教学中好的做法,如分析数量关系、一题多解等。此处让学生充分讨论,借助图形,厘清各种数量关系,运用多种解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掌握有关数学基础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4出示:育才小学图书馆买科技书和故事书共560本,科技书本数的1/4与故事书本数的1/3正好相等,新买来的两种书各有多少本?

师:这是六年级的一道分数应用题,你能用画图法来解答吗?

学生独立画图。

展示学生的图形并进行讨论、交流。

列式:560÷(4+3)=80(本)80x4=320(本)80x3=240(本)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画图,轻松地解决了六年级的一道分数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画图的好处,学生兴趣盎然,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增强了画图的意识,有利于画图策略的形成。

四、引导质疑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其实在生活中画图策略的运用比较广泛,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来认识它、理解它、并运用它。

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篇1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创设条件, 进而优化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呢?

1. 增强教学内容的弹性, 在“预设”的基础上敢于“生成”

预设制约生成, 生成丰富预设;预设因生成而深刻, 生成因预设而精彩。最优化的教学常常是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生成离不开预设, 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如果说生成是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 而预设则是实现生成的必要途径。预设显示了教学的计划性, 生成显示了教学的灵活性。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中介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否能接受, 这是学生对教学能否感兴趣的关键。教学中, 教师必须预设一定的教学内容, 但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 其学习基础和水平都是参差不齐的, 所以, 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预定化, 只能适应和吸引其中一部分学生。有弹性的教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自己能接受的那部分内容, 让每个学生都得以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

同时,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动态的课程资源。学生可能会做出许多脱离课本的回答, 在传统教学中, 这些脱离课本的回答, 往往是教师所排斥的、不能认可的, 但在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支配下, 我们应该意识到, 学生的回答往往是来自实践的, 与其具体感受相联系, 源自于其生活体验的, 往往是很有价值的。从这些回答中, 可以生成许多德育案例、德育内容, 生成许多教育内容。所以,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回答, 而应该从学生的回答中挖掘教育资源。

2. 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新颖性, 使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

教师在处理、加工教学内容的时候, 应尽可能寻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联, 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呈现给学生, 同时将相关的现代科技发展新成果和学科新动态引用到教学中去, 将一些新的信息增加到教学内容之中。这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所学知识是实用的、新颖的, 让学生觉得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能了解科技新动态, 能掌握社会发展的新信息。学生会觉得所学知识离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是现代的、新兴的知识, 因此愿学、想学, 教学自然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反之, 学生会觉得所学知识是脱离生活实际的, 陈旧、落后、无用的, 因而不愿学, 不想学。

3.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 增加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感觉器官参与得越多, 越不容易开小差。”传统教学中,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讲授法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教学方法, 教师主要使学生的视觉、听觉作用得以发挥, 甚至更多注重了听觉作用的发挥, 而忽略了其他感觉器官作用的发挥。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的刺激过于单一, 因而容易对教学失去兴趣, 在课堂上容易“开小差”。所以, 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 教育的发展, 更多的学校已经有了现代化教学设备, 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 将先进设备运用于日常教学中, 让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样化。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 好的教师教的是怎样寻找真理。”所以, 教师应该采用讨论、演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这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使用过程中,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思考、创新、探究的精神, 不仅增加了师生间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使课堂变得生动、有吸引力, 而且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4. 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思考是引导学生打开知识大门、探求知识真谛的法宝, 在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方法是提问。老师应该巧妙地质疑问难, 精确地降坡点拨, 真正充当“愤启悱发”的角色。课堂提问设计的成功与否, 对教学的成败, 也往往具有惊人的联动效应。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 教师应该注意提高提问的技巧。提问应少而精, 问题的设置要能引起学生的悬念, 甚至能引起学生的争论, 要善于抓住时机提问, 问题要逐个递进, 所设置的问题应该具有启发性、趣味性, 而且难易适度, 避免过多地提学生根本无力回答的问题, 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要启发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面对学生的回答, 教师要注意给予正确的评价, 评价应以鼓励为主。

5. 充分发挥教师表情的信号作用, 传递自己的情绪情感

表情可以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各种表情的作用, 传递自己的情绪情感, 并对学生产生“移情”作用。1.通过面部表情, 让学生体会到关切和安全的心理氛围。比如,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光不应固定在某几位同学的身上, 而应该注视到每个同学, 让每个同学都切实体会到老师在关注自己, 进而努力把精力集中在课堂上, 配合教师的上课。教师应多一些笑容, 让学生感受到“心理自由”、“心理安全”,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2.通过身段表情, 向学生传递师生间亲近、平等的信息。如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于两手撑在讲桌上讲课, 不仅不适宜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留下好印象, 而且容易让学生感到老师是高高在上的、不易接近的, 增加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形成古板、沉闷的教学气氛。如果教师在教室内适度地走动, 不仅从空间上接近了学生, 而且让学生感到整个教学环境是动态的, 容易在自然状态下对学生进行临近控制, 防止学生思想“开小差”。3.通过语调表情, 增强知识的趣味性, 增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语言是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的工具, 对师生间的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力量不可低估。一位诙谐、幽默的教师比一个古板、循规蹈矩的教师更有吸引力和影响力。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 可以使没有生气、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有活力、有生机, 可以使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轻松起来。

6. 善于捕捉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将其运用到教学中

有些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恰好可以做为很好的教学案例。某次, 老师讲到人物心理时, 恰好某学生迟到, 教师请他进教室, 接着请其他同学揣测刚才这位同学在门口时的心理。大家谈论后, 老师又请刚才这位迟到的同学描述自己在门口时的心理, 最后, 教师做了总结分析。这样, 既有了教学素材, 又正好借此机会对迟到这种行为进行了分析、引导, 融思想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既丰富了课堂内容, 又体现了教学的教育性,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7. 举例以学生身边的事件为例, 让学生体会到亲切

课堂教学在分析、讲解过程中, 需要事例来说明时, 可以寻找发生在校园的、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或现象为例, 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很贴近, 是自己熟悉的或常见的, 因而产生亲切感, 同时对相关知识产生兴趣。教师在平时应该多观察、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种活动, 多关注学生的思想、观念, 多关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 多关注学生的个性等。通过这些方式积累一些素材, 课堂教学需要例证时就可以左右逢源, 信手拈来, 妙趣横生。

上一篇:维修电工实习指导下一篇:回归营销的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