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包装设计策略分析

2024-05-24

现代包装设计策略分析(通用12篇)

现代包装设计策略分析 篇1

1 概述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工业建筑存在的社会环境、社会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首先, 现代工业迅猛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 工业生产产品向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等发展, 工业生产的变化, 对工业建筑设计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次, 在现代工业聚集区、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城市工业新区, 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越来越关心, 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工业新区的城市面貌和城市景观也有了更高追求。再次, 工业建筑作为工业企业外观形象的重要因素, 反映一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和企业文化, 越来越被企业重视。最后建筑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对工业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本文简要地阐述了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原则, 并对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2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原则

2.1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更加重视“人”

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应合理安排采光环境、通风环境、声学环境和建筑空间, 运用人类工程学、行为学原理, 创造安全、方便、舒适的建筑环境, 利于生产和满足人的行为需求。通过人性化的设计, 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2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紧扣工业特点

在考虑工艺设备、结构体系、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同时, 应本着多样而统一得原则, 协调周边环境, 创造特色而有序的城市街景;应抓住实际工程的工业特点进行推敲、创新, 用建筑形体、色彩、质感等不同的处理表现出工业建筑特有的的美感、突出它的特质, 体现现代工业特有的文化个性。

2.3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追求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设计中应注重节能技术和利用可再生资源, 减少能源消耗,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采用合理的平面布局和剖面形式, 尽量处理好天然采光、自然通风、遮阳挡雨等问题以减少照明暖通耗费的能量等。合理选择新型保温材料来减少墙体的散热量;集中布置空调房间增强空调效率;采取合适的建筑设计减少污染。如增加吸声材料减轻工厂噪音, 配置抗污树种调节空气品质。加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减少建筑垃圾。

2.4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挖掘文化内涵

发挥地区性的文化特点, 将工业建筑的特点、功能与地域、民族、文化、企业相结合, 充分发掘并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赋予工业建筑新的时代特征。

2.5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提高土地利用率

工业建筑设计应严格执行工业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非生产性设施用地比重等指标要求。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缩短工艺流程, 推进工业企业走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工业厂房设计也应由分散向集中, 单层向多层发展。采用联合厂房将生产性质相近、联系密切的车间有机整合;在综合考虑功能的基础上, 厂房设计应尽可能向多层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从而达到节约土地的效果。

3 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应对策略分析

3.1 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应当注重建筑及建筑群的形象

工厂的环境包括室内生产环境和室外环境。在现代工业建筑中, 常把生产操作环境与人的作业空间分开, 加大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 这样容易满足生产工艺和工作人员对环境的不同要求, 既可节约生产面积, 减少能量的消耗, 又可确保工作环境的质量。将餐厅、办公室、休息场所、共事空间在平面上精心设计, 可以减少人们长时间工作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烦躁感, 消除简单、连续作业产生的疲劳;在车间插入内院、中庭、回廊, 可使人们有融入自然的感觉, 从而使工厂成为以人为主体的活动空间。工厂周边环境的营造, 既有功能的要求, 又有建筑艺术的活动空间。如为了预防公害、防止噪声, 可设置隔离带、种植树木、推砌土丘和设置坡地, 在土丘和坡地上种植常青草皮, 形成下沉式广场和景观。工厂的环境可用绿化来增加景观上的变化, 用环境设施来提高职工的福利及与环境的融合, 用舒适的环境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产品的精度。同时, 还能吸引人才, 以此达到提高企业形象的效果。在国外, 有的企业还专门设有对外来者或居民开放的游乐中心, 作为旅游景点。

3.2 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应当注重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

自从19世纪工业时代的车轮开始滚动, 人类社会便逐渐走向文明和富裕, 但这些却又是以土地被吞噬、能源被耗竭、环境被污染为代价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 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才使人类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不可能是无止境的,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必然要遭到自然的惩罚。因此, 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 满足技术的有效性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建造“负责任的”, 具有生态环境意识的工业建筑成为必然。目前, 世界各国在工业建筑中, 从规划到单体, 从工艺到设备都特别注意工业生产可能造成的污染, 如烟、尘、渣、毒、热、湿、噪声、腐蚀等。人们都希望工业建筑既能适应生产工艺的需要, 又能为劳动者创造符合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 还不会使自然环境遭受侵害。即使是以前建成的工业建筑, 也要通过合理改造, 减少生产所造成的污染。如在厂房内增加吸声材料以降低噪声;在煤库上加顶盖以消除扬尘;增加厂区绿化面积以调节环境空气的质量等。这些发展趋势对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除了熟练运用建筑知识外, 还应掌握一定的工艺及各辅助专业知识;掌握工程心理学、社会学、环境工程学等新兴学科, 并有统筹专业的能力, 使工业建筑作品能把人类、环境、发展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工业建筑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民用建筑, 但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需要在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的同时, 采用建筑的设计、结构技术形式等种种手段, 营造生产、建筑与空间形象, 创造宜人的、有文化内涵的、优美的建筑环境。因此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最终也是艺术, 也是一种文化表现。

参考文献

[1]方洛彬.谈现代工业建筑的设计理念及发展趋势[J].China UrbanEconomy, 2011 (1) .

[2]谢.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探讨[J].Technology and Market, 2011 (5) .

[3]陈晓芳.现代工业建筑的文化与生态设计——郴州市粮机有限公司新厂区设计[J].中外建筑, 2010 (2) .

[4]孙立雷.浅谈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新思路[J].河南建材, 2009 (2) .

[5]李琳琳.刘许民.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探讨——以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新厂区设计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9 (5) .

[6]崔广兵.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新思路[J].建设科技, 2009 (11) .

现代包装设计策略分析 篇2

关键词: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存在问题;策略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生态问题成为现代社会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风景园林建设是生态建设的关键组成,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纵观当前我国各大城市的园林设计规划工作,量产化、模式化问题十分明显,千城一景成为常态,园林设计缺乏地域性、创新性及功能性,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也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城市园林景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下文主要就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几点相关的建议。

一.当前阶段我国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之中存在的问题

(一)“模仿抄袭之风”大行其道,“千城一景”成为常态

风景园林设计工作涉及到的内容十分的丰富,除了建筑用地外,其余的都属于景观园林,风景园林代表了现代化城市的形象。各个城市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地域性,要能够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底蕴,但现阶段,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中模仿之风大行其道,设计人员专业素质匮乏,创新能力不足,实际的设计规划之中,相互抄袭,或者过分推崇西方设计理念,不加选择直接使用,导致现阶段我国各大城市园林景观大同小异,“千城一景”成为常态。部分设计师设计工作中大量的引进外来的物种,贪大求洋,对于本地区的植被十分不屑,不仅不利于当地特色植被的生长,浪费了资源,外来物种在本区域的生长还可能会存在问题,影响城市的绿化效果。除此之外,大面积的模仿导致城市园林景观缺乏地方特色,容易引起审美疲劳,也难以实现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规划的最初目的。

(二)风景园林设计重视形式忽略了其功能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有部分设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忽略了城市园林的功能性,过分追求形式,希望能够为城市居民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设计工作中追求平面构图的美观,忽略了居民对于室外绿地空间使用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风景园林功能的发挥。

(三)园林设计不够科学,缺乏专业性

风景园林建设规划一般情况都是由某个单位承建的,设计工作中,建筑单位受到政治因素的限制,设计人员一味的迎合上级领导的意识需求,忽略了城市历史文化传承问题,园林设计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地方,风格杂乱,难以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还有少数单位方案设计完成之后,没有全面的考虑其可行性、科学性问题,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发现设计规划不够科学临时更高设计说明、建设完成之后园林的绿化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标准等等问题经常出现,从而影响了风景园林功能的发挥,不利于城市绿化。

二.如何改善现代风景环境设计规划现状

(一)结合城市区域情况,融入地域文化,因地制宜

我国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传统文化十分的丰富,各民族、各地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及地域文化,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精髓,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能够切实深入到城市之中,就当地的人文、地理地貌等进行详细的勘察分析,将风景园林设计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并充分的展现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人文魅力。

(二)继承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

我国的园林设计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秀致典雅的苏州园林、气势磅礴的故宫都属于珍贵的园林建筑,古典园林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折射出了我国国民的人生观、自然观,其中蕴含了许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及传统艺术,现代园林设计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借鉴国外的园林设计理念,要能够积极的挖掘我国优秀的文化历史,继承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将其发扬开拓,形成独具中国魅力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

(三)注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知识产权的保护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中抄袭之风盛行最根本的园林还是由于社会各阶层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不足,尽管知识产权法已经建立了很长时间,但其中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加上知识产权维护工作本身比较复杂、人们的维权意识不足,因此,设计人员的知识产权收到侵害后,很少有人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了切实改变这一问题,相关立法部门要能够就当前知识产权法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风景园林是合计人员要强化自身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无论是文字作品还是图形作品都有加强管理保护,意识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能够积极的利用法律武器进行维权,从而更好的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要想从根本上杜绝抄袭的不良风气,设计人员还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工作过程中积极努力的学习,不断的创新,只要这样才能够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及人们需求的风景园林作品。

三.减少行政干预,保证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

风景园林设计规划组织部门的有关决策人员要能够具备良好的素养,在实际的风景园林设计工作之中,要能够理性的进行行政指导、要尊重设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杜绝不科学、不专业的行政干预,保障设计人员工作的自主性。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规划工作之中,要能够切实考虑到风景园林建设的可行性、功能性问题,确保园林建设切实可行,具有地方特色,能够满足城市绿化需求。

结束语

本文主要就当前阶段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从知识产权保护、传统园林设计理念继承等几个方面就如何改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希望能够对行业内有关人员的工作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崔昉.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15(Z2)

[2]朱宝根,赵纪良,冯大银.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策略研究[J].门窗.2014(05)

现代企业管理策略分析 篇3

关键词:企业管理分析

1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职工是企业之本,人本管理是管理科学的核心。实行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企业内部管理秩序的建立与完善、实施与落实,无不取决于全体职工的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当前,尽管许多企业管理者都认识到了实施人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在思想观念和具体做法上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①以人为中心的理念确立的不牢固。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③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④缺乏企业文化的构建。⑤“官本位”现象普遍,厂长经理职业意识差。

2现代企业管理策略分析

企业实行人本管理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如何把企业的人本管理落到实处,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2.1改革企业组织机构。人本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基于我国企业的现状,要想实现人本管理,必须首先从“管人”的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切入点进行改革,进而实现企业整个组织机构的改革。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只是作为企业的一个业务职能部门,在企业领导者的指挥下办理企业人事、劳动方面的日常行政业务,很少参与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制定、实施等活动;它不能系统地、有效地对企业全部人力资源的进行规划、管理和开发,而是被动地服从于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或部门的要求。

按照人本管理的思想,人是企业的根本。因此必须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扩大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就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企业管理组织中的层次,它不再是与企业其它管理部门并列的业务工作部门,而是高于其他管理部门的决策部门。从其职能上看,一方面要强化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尤其要强化人力资源规划、素质测评、激励、培训等开发性职能;另一方面要扩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即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扩大到企业管理,要参与企业重大经营活动的决策,要对企业其它部门和单位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这样,才能保证“以人为中心”。

2.2完善员工培训机制。在当今社会,企业及其员工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变化非常迅速,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针对我国企业的现状,加强员工培训应从完善培训机制入手,重点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培训的目的上,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培训不仅要着眼于提高员工对岗位的适应性,更要着眼于提高员工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对市场的驾驭能力及竞争能力。也即要扩大员工的知识结构,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在确定培训的目的时,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充分考虑员工个人的发展规划,并使之与企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

其次,在培训内容上,要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员工的实际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出发,既羞眼于现在,又着眼于未来。在此原则下设置培训课程时,还要考虑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发展方向、员工个人素质、企业现存主要问题等因素。在确定培训内容时,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采用“制度+控制”的模式,而应采用“学习+激励”的模式。所谓“学习+激励”的模式,就是其培训内容并非注重“告知员工不许干什么”,而是注重“启发员工应该干什么”;并非“强制员工必须干”,而是“激励员工我要干”。

再次,在培训方法上,要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技能性的培训,要采用讲授与实际演练相结合的方法,以增强员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理念性的内容,则应主要采用案例或范例分析的方法,引导员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的进行分析归纳,以增强员工的思维、判断能力。在选用培训方法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尽可能不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法,而是采取“启发式”培训方法,即只给员工摆出问题、点明思路,让员工自己去分析探索,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

2.3建立一支能和企业同甘共苦的基本队伍。企业职工中的基本队伍是企业的核心力量,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和难点。近几年,我国国有企业职工的流动性不断增强。面对这种形势,在建立现代企业中,企业拥有一支“核心称职的正式队伍”更为重要。这有利于加强企业在人力资源培养、使用和引进方面的更有计划性和预见性,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效益。同时,企业可以利用这支队伍来影响和带动流动性大的职工,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要让职工参与企业或部门目标的制订。切实可行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本身就对职工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要采用宽严适度的领导方式。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在实践中认识到,光有西方的“严”不行,还要有东方的“爱”,“严”与“爱”要有机结合:提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向沟通,在相互交流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促进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2.4创建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与传统管理相比,人本管理价值观更加注重员工的内在需要和满足、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开发。这是因为,首先,从企业的员工看,无论其能力大小、贡献多少、职位高低,都希望被认为是真正有思想、有价值的人,而非是完成特定任务的劳动力和活性资料:其次,从企业本身看,企业要实现管理目标固然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考核等他律性因素,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所激发的团队精神、主人翁责任感等内在自律性因素的内部动力机制;再次,从文化导向看,我国向来就有团结台作、积极向上的传统,完全有条件在此基础上营造以平等氛囤与团队精神为中心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内部文化。具体讲,营造平等氛围的途径包括:尊重组织内每位成员;共享对企业的远景愿望和信息:员工广泛参与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创新;组织各种公开交流活动:制定为员工共同接受的行为准则。团队精神的建立包括:尊重企业内各类团体的相对独立性:培育员工合作精神,充分认识孤掌难鸣,避免单干;建立各部门或部门内各员工间友好相处,共享信息,共同参与的组织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建立上下共同发展、荣辱与共的精神。

2.5建立现代企业激励制度。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通过对人的激励问题的专题研究得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不过20%-30%;如果施之以激励,可发挥到80%-90%。以人为本的目的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因而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意义重大。首先,要建立企业家激励机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家劳动既是智力劳动又是风险劳动,因而其合法报酬和职位消费权利就比一般职工高得多。可以实行年薪制或利润分成制,并注重对企业家的精神激励。其次,要建立职工激励机制。建立职工激励机制应以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能增强企业凝聚力,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给职工以精神上的激励。第三,要建立现代企业的约束机制。企业内部应充分发挥职代会、工会的民主监督职能;实行了公司制改造设立了监事会的企业,应积极发挥监事会对财务、董事经营行为的监管,防止企业经营者滥用职权牟取私利。

3小结

现代住宅户型设计策略与研究 篇4

1 居住空间的舒适性是户型设计的重点

1.1 居住适用性是舒适的前提

居住适用性,就是在房屋面积适当的情况下,保证功能分区适用,让居住者能合理的支配自己的生活空间。因此在户型设计时我们要根据功能多少合理考虑住宅的面积,并做到面积和尺度合理分配及功能分区明确,且设计时各功能空间相互关系要合理、紧凑,各功能房间都要有自己合理的位置。比如说有的户型把厨房放在套间最里面,这样就不太合理,也不方便使用。也有的户型在设计中适用性、舒适性相互结合紧密,功能布局非常合理,如客厅、餐厅空间的设置相对独立,避免人员的穿行;客厅与卧室相对分离,卧室不直接对厅开门,而是通过小走道来组织交通空间,避免客厅来客对卧室干扰;卫生间不正对餐厅开门,以免就餐时引起不雅联想;卫生间不正对卧室开门,消除心理的不良影响;各房间直接对外采光通风,平面交通便捷通顺,面积紧凑,实用率高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1.2 确保各功能空间的私密性,是获得舒适的必要条件

住宅平面布局中的“公私分区”是一个重要的户型设计原则,要塑造居住的舒适环境,必须加深对“公私分区”理解,灵活运用,这将有助于提高户型设计的整体水平。一般说来,家庭的居住行为可分为公共生活、个人生活和生理生活行为三个部分。公共生活行为包括家庭的团聚、会友、电视、娱乐、就餐、家务等,它代表了家庭的文化特色,反映了家庭的共同生活习惯,是一个面向社会与人交往的公共空间;个人生活行为包括睡眠、休息、学习、兴趣、衣着等,针对它培养个性、滋养兴趣、修身养性的地点相对要求私密和安静;生理生活行为包括便溺、洗浴、化妆、洗面、洗衣等,它是必备的私密空间,在住宅中属中间地段,从使用性质上可分为两个部分,洗浴、化妆、洗面应贴近卧室区,而便溺、洗衣等可靠近公共生活区,所以在有条件的套型内设立两个厕所是合适的、必要的。各种功能空间之间既要相互联系,又要恰当地进行分区,确保其各自的私密性,使各种生活空间的生活行为适得其所,进而获得最佳居住空间环境。

1.3 空间可改与灵活性是居住舒适的补充

根据生命周期家庭结构的变化情况,要求我们设计师为之提供一个灵活的,可以再调整的框架结构大空间,并在套型上考虑出若干种可改体系方案,这种可改、灵活的大空间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让住户按自己的生活需要进行第二次设计,从而为自己提供满意舒适的居住环境。当然,在住宅设计中要让户型空间完全可改还是比较难,特别是影响到设备系统的变化。而要提高现代住宅室内空间质量,还必须在室内空间效果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空间的动感流畅,交通空间的重新定位以及室内自然光照环境设计等方面做如下考虑:1)可考虑室内空间的高度、形状,不同空间在平面中、竖向上的关系,开窗的位置及形式等在满足相应法规的同时,可加入更多的个性化因素,再刻意组织空间序列的抑扬顿挫及开合收放。2)空间的动感流畅,通透灵活也是经济型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3)将交通空间从仅仅满足水平及垂直交通的简单功能中解脱出来,重新赋予其组织空间序列的意义。4)设计好空间内自然光照。5)空调机位的设置要与家具布置结合考虑,否则会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及美观,但又要注意住宅外观及安装方便。

1.4 无障碍设计是居住舒适的人性化要求

在户型设计中考虑好无障碍设计,既体现了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最大关怀,也是住宅设计规范及人性化要求,我们应创造条件来满足无障碍的要求。如:尽可能避免地面的高差,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设置供残疾人或老年人使用的坡道;加大走道和各种门洞净宽的尺寸,以方便双拐和轮椅的出入或回转;设置防滑地面,并在走道、门廊、洗浴、便器的附近设置或预留扶手,并方便残疾人和老人的使用;在易出事的地点设置明显的提醒标志,晚上可设脚灯等。

2 厨卫整体性是合理设计户型的要求

2.1 隐蔽原则

这是一个功能需求的原则。为达到这一目标,可从几个方面采取不同的措施:1)设立水平管道区,结合家具的设计,隐藏在墙角处;2)设立集中管井,管道墙或管道间,使压力管线尽可能集中布局,对外应有维修口;3)横管短捷,尽量布设在接近楼板面上,或采用铝塑复合软管埋在墙内;4)每户排水支管不出户,尽量避免穿楼板,必要时可在就近处设立立管,以缩短排水横管的长度。

2.2 综合原则

各种管线必须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协调、统一施工。

2.3 配套的原则

厨卫的整体配套是整体设计的重点。需要综合考虑厨卫设施的选型,设备安装,管道布置,通风换气及装饰装修等多方面。卫生间的重点在于卫生洁具的选型和安装,整体的尺度和配合,使得各处容易清洗,各种管线全部隐蔽起来。注重隐蔽的同时要考虑安全,然后综合配套,这样住宅的整体性就能得到保障,户型设计才会合理,住宅设计才有可能通向精品的台阶。

3 住宅外观是户型对居住环境产生影响的体现

随着物质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仅栖居的屋子和毫无生机的空间环境已感觉厌烦,优美的生活空间环境成为公众的需要,无论从室内到室外,从建筑单体到群体,精神上的要求越来越被重视,人们除了满足一般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外,还开始关心广义上的空间环境质量,而广义的空间环境,除绿化小品、小桥流水等户外环境外,建筑本身的立面造型、色彩关系、材质变化等也直接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影响着人们对“家”的选择。但住宅户型的变化又直接影响到住宅外观造型。

4 住宅节能是户型设计中的政策导向

由于我国住宅建设尚未摆脱高资源消耗、高环境影响、低生产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对能源、资源、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推广“节能省地型”住宅势在必行。要研究住宅节能省地,就必须考虑建筑容积率,并结合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减少对土地和空间的占用。这样,提高户型设计水平就成为住宅节能的重中之重。在户型设计中,严格按照国家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控制体形系数,优化平面空间,尽量避免东西向房间,适当控制外窗面积,采用隔热材料,减少热桥对能源的损耗等,以达到全年能耗节约50%的要求。在节能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好光、声、热等物理环境及通风换气对建筑综合节能的影响。如:影响采光系数的因素不光是窗地比,还与反射系数、遮挡系数、透光系数、污染程度有关;热环境的好坏需通过处理好外墙、屋面和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传热系数)、冷桥现象来决定;合格的声环境就要注意分户墙、分室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效果,以及室内的各种设备和管道噪声;而良好的通风换气性能更需考虑住宅穿堂风,通风排气烟道和通风设施三方面的影响,并要求室内无通风死角或有机械排风换气的条件,保持空气的净化,防止气体污染的发生。

5 结语

从以上论述的问题可以看出,现代住宅设计并非是一项单纯的住宅单体设计的组合,应综合考虑,而户型设计又是设计的重点。如何提高住宅建筑设计质量,合理设计户型,创造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居住生活中日益复杂的要求等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论证解决。有人说“设计住宅就是设计生活”,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我们有责任时刻体察生活,把生活中最美妙、最动人的旋律融入创作中去,为我们住宅产业领域建立更多、更好的优秀住宅精品。

参考文献

[1]舒秋华.房屋建筑学——住宅建筑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孙国萍.住宅设计新构想[J].煤炭技术,2004(3):23-24.

现代包装设计策略分析 篇5

一、对高校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汉语语法修辞教学主要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但是在目前高校汉语语法教学中主要是积极修辞为主,这种积极修辞也主要是以辞格的形式出现,而辞格在现代汉语语法教学中占据绝大部分,这就导致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过于侧重辞格教学而忽视了语法修辞教学,这样不仅在教学中容易出现重复的教学内容,还会导致消极修辞句型和词语的练习受到了极度的忽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使得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学的体系出现了不完善的现象,也使得学生对这些已经学习过的内容提不起来学习兴趣。此外,高校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学的这种现状,致使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侧重修辞教学以外的语法、语音、词汇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分配给修辞教学足够的时间,这就导致修辞教学逐渐遭到了忽视,甚至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嘴带过,并没有实质的教学过程,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的阻碍了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学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对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识。

二、高校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校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学水平的提高,必须要从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要在教学语言的组织上下功夫,还要选择科学的语言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熟练的掌握修辞技巧以及修辞规律。目前,多数高校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师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直观性太强,有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更是横刀直入,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一些修辞用法和修辞规律不能很好的理解,并且这种“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松懈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在教学思想革新的基础上,在教学模式上进行相应的创新,可以设计一些趣味小游戏,脑筋急转弯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逐渐的掌握修辞技巧和规律,这与教师过于直观的教授相比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重理论轻实践是高校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学的主要弊端之一,高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将这一点积极重视起来,在实际的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鉴赏、练习、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的训练中逐渐提高自己驾驭修辞手段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地提高高校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案例,创设教学情景

案例教学是高校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方法,其主要是在教学的前期通过实际的有代表性的案例,然后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案例教学代表性较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将案例导入到实际的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实际例子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清楚直观的了解到案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也能够帮助教师简化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高校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侧重代表性强,具有示范作用的案例,这样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既能够通过案例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也能够降低教学难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引用具体案例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差异性比较明显的例子,然后将教学的重点通过案例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搜索或者查询案例的出处,这样便于学生在课后自己搜索相关案例,方便学生自主复习。

(三)科学对比,突出侧重点

高校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类型较多,各种修辞辞格之间十分相似,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很难周全,也很容易导致各辞格之间相互混淆,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科学对比的方法,突出教学的侧重点,这样才能够简化辞格教学之间的混淆性。

为了突出辞格教学的侧重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按照表格对比的方式将相似的辞格知识展示出来,在表格内容的设置上要区分好侧重点,这样才能够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另外,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具有代表性的课文案例,让学生根据前后句的修辞辞格的不同来对比差异性,从中突出相关的侧重点,在这其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也能够让学生在谈论问题的时候,对各辞格的运用进行科学的对比和准确地分析,以此来达到不同辞格不同修饰效果的作用。

(四)调整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高校汉语语法修辞教学的创新度不够,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主要的教授内容较为陈旧,多数都是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这样不仅起不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也会让学生逐渐对学习丧失兴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整教学内容,将原本的教学内容中加入一些具有创新意味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为教学增添光彩,也能够让学生逐步地了解和掌握知识特点,这样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言语交际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学侧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在教学内容上也应该极力的丰富,这样才能够起到运用修辞手段增加语言表现力的作用。

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丰富是语法修辞教学的一部分,而丰富学生的修辞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更是至关重要的。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逐渐将修辞教学由语言构建向文化构建转换,通过扩大修辞领域,不仅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也能够让学生为学生提供新鲜的血液,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丰富能够转变教师“为教材独尊”的教学理念,完善汉语语法修辞教学体系,从而达到切实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结语

现代包装设计策略分析 篇6

关键词:医疗空间;景观;传统美学;意境

现代综合医院的形成源于现代医学、护理学、建筑学的发展。医院规模从普通的个人或者团体形式转变为社会福利机构,医院建筑也发展成为公共服务建筑的一部分。将医院所有功能集中起来的发展趋势来自于美国、斯堪的纳维亚与瑞士。拥有综合医疗功能的现代医院建筑在19世纪初已开始出现。综合医院发展之初是非常重视其周边环境的,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芬兰帕米欧疗养院成为建筑史上代表性的作品。建筑与空间设计中的优雅的功能美学成为二战之后众多医院建筑效仿的对象。

帕米欧疗养院反映了阿尔托将功能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的设计思路。然而处于现代城市中的综合医院的外部环境对患者大都难以形成积极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多数的大型综合医院都处在人口众多交通发达城市的中心位置,外部环境自然不能和人少地多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相比较。在当今对社会公共服务建筑大量经济投入的同时,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营造出对患者有积极影响的治疗环境,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意境”理论向来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本体问题。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说源于老庄哲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过对于“象”、“意”、“意象”、“境”、“意境”的多种归纳和讨论。“境界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审美和艺术活动中的体现,是中国的境界论哲学在文学艺术的审美理想的体现,其本质是一种生命美学、自由美学。它是寻求人的心灵寄托安身立命诗意栖居的审美智慧。西方哲学美学重外轻内,尚“实体”(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的认知和探索,在思维上注重理性分析;在文学艺术上的“所指”上重“典型”,在艺术表现方法上,便重“摹仿”,重“再现”,… … ;东方哲学美学重内轻外,尚经验、尚感受,故中国哲学儒道释三家关心的都不是外在世界的问题,在文学艺术的“所指”上只重视“境界”、“意境”、“兴趣”、“神韵”、“灵性”,在艺术表现方法上更重“写意”、“表现”。在此引用对于东西方传统美学的概念是想在了解其差异的前提下更加认清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重视符合传统审美的医疗景观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分析营造具有传统美学意境的医疗空间景观的特殊意义。

前文分析了现代综合医院大都难以有帕米欧疗养院那样的外部环境。东方传统庭院大多采用围合式的空间格局,外部环境对建筑与庭院内部影响甚小。“多方胜境、咫尺山林”,在这种围合式的空间环境中,古人渐渐总结出各种手法,营造出种种审美意境。彭一刚先生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一书中归纳出看与被看、主从与重点、藏与露、引导与暗示、疏与密、起伏与层次、虚与实、蜿蜒曲折、高低错落、仰视与俯视、渗透与层次、空间序列等手法,综合运用各种手法以谋求审美意境。可见审美意境的营造是传统建筑与园林设计的追求所在。

当然对于传统的审美意境的营造不能简单的模仿,传统美学中的精粹应当赋予当代的表现形式。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就是一个极好的可以借鉴的例子,他尊重场地周边的环境风貌,但并非对于传统的模仿。整个博物馆使建筑与周边园林融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中充分利用古典园林的表现手法,叠石、理水、造亭、建桥、植树,化山川丘壑于方寸之间,并运用现代材料来诠释传统的审美意境,做到了古代园林审美意境在现代的延续。行走于其中,真正能够品味到“草色入帘青”、“步绕珍丛,看笋将成竹”、“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这样的审美情趣。

除了在庭院中造景、现代景观设计也已经进入了室内,室内外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模糊不清,现代建筑共享空间使得室内景观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约翰·波特曼把自然景观引入到建筑内部,使得建筑内部单调的空间环境得到调节与改善。自然景观渗透到建筑内部,这对于医疗空间来说无疑是有利的。患者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能接触到阳光、植物,自然有利于治疗与恢复。

虽然现代社会对于美的追求、意境的追求、天人合一、诗意栖居的理想始终不曾改变,但传统意义的审美意境如今已难以复制,因为语境已经不同,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的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审美的主体是人,并且是生活在这个地域内的所有的人。对于审美的精神、理想、境界的追求、本来只是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趣味,园林过去也只是少部分人生活的场所。在哲学美学的层面,这本身就是极少数人探究的领域,从古至今都是如此。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成为美学家,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对中国传统的审美精神、审美境界、审美理想了如指掌,但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渴望能够享受到宜居的环境。对于医疗空间中的景观设计,我们要做的是让传统审美意境在现代医疗空间中得到延续得到体现,要营造出有利于患者恢复的积极的景观环境,使得医疗空间中增加一些审美上的情趣,使患者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人性化的关怀。

参考文献

[1] 马正平,《生命的空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华书局,2012.7;

[3]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2;

浅谈现代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篇7

水工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布局和平面设计。水工建筑总体规划布局一般包括水电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 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主泵房及其配套的配电室、变压器室、水闸的启闭机室、桥头堡, 等等。配套设施包括水利水电设施周围的维护、管理用房、生活用房、活动场地、绿化等内容。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水机、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 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分析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 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 还要考虑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安全性、使用尺度、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 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2 浅谈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2.1 新时期背景下理论分析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理论分析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是最为常见的设计策略之一,在以往的水工建筑设计中应用这一设计策略主要是利用多学科和多种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在计算研究和分析之后来进行。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了更多并不是通过计算就能得出的设计效果,加上当前正处于信息化的时代,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要求设计人员对这一设计策略进行创新,这就需要在传统的设计策略的基础上,应用现代新型科研成果于这一设计策略之中。例如利用太阳能技术提高水工建筑的环保性能。通过气候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其对水工建筑发展造成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在提高设计效果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这也是这一设计策略升级和转型的重要方向,值得我们每一位设计人员去探究。

2.2 新时期背景下实验研究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实验研究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是水工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设计策略之一。这是因为水工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水工建筑的施工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应结合理论分析式的设计策略为基础,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目的明确、设计有效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相应的科学结论作为设计依据。但应用这一设计策略必须弄懂假设和常变量等概念,对于确定的研究问题,就应成立相应的实验室进行假设并研究,既结合观察的实际和有关水工建筑的知识与理论,就实验所研究问题提出一定的具有假设性质的说明与看法,并将研究价值作为问题研究时的暂时性答案。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观察周围的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而作为设计人员就这些疑问进行相应的思考,就是对自己的假设、定理的有效检验和证实。

假设和定理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假设是设计人员在对问题研究之初提出的具有假定和猜测自能告知的看法,因而必须确保假设具备科学依据,具有相关事实与理论的支持,这是由于水工建筑设计中任何科学假设都必须经过实验来验证。就好比我们打开电脑时显示器不亮,可能是主机没有供电,也可能是显示器没有通电,更有可能的电脑的显卡有问题等,这些假设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直接检验出来的。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同一问题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假设,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掌握水工建筑的相关知识理论,并在必要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专家,确保假设的科学性。

在水工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验对假设进行证明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常变量,即常量和变量。水工建筑发展历程中采取设计和研究的实验式设计策略的功效最大。应用实验研究式的设计策略能反复实验和研究不明问题。例如我们在模型搭建时往往进行的物理学和力学等实验,通过实验研究水工建筑的整体与局部就环境和条件不同的前提下能否达到预期摄像的效果。由此可见,这样设计策略是理论分析策略的良好补充和辅助策略这一,将理论分析式的设计策略的局限性放大。

当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验研究式设计中应融入大量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在水工建筑应用软件中设定具体的水工建筑,从而定位常变量的理论分析研究而得的技术参数,通过电脑迷你实验将实际环境在实验中进行预先模拟,尤其是现实与虚拟有机结合技术在当前水工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不仅能降低水工建筑设计研究成本和应用难度,还能打破传统的水工建筑设计的局限性。因而在应用这一设计策略时应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工程实际,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软件,确保水工建筑设计的时代感、环保性、科学性和经济适用性。

2.3 新时期背景下原型观测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在水工建筑业,有着一定数量的成型完毕且运行状态良好的水工建筑。在水工建筑设计中应用原型观测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主要是为了针对上述两种设计策略难以与实际情况全部相同的情况下,此时就必须借助参照实例就原型开展实地观测。此外,即使采用上述两种设计策略能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而采用这一设计策略则是对上述情况得出的结论正确性与否进行检验,与此同时,还应对水工建筑即将预埋的各种观测设备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找寻出水工建筑建设的潜在规律,为提高设计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新时期背景下工程类比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在应用上述设计策略之后,工程类比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也是一项重要和普遍设计研究方法。目前在水工建筑中我们主要是采用对建造项目相近的工程条件,把运转状态良好的已经建成的工程的相关尺寸和参数进行套用,当然这里要考虑到只是相近而不是完全一样,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因为工程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土壤状况,水流等等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这个方法在现实应用中要与实际相结合的运用。

结语

总之,探讨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设计人员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结合工程实际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采取理论分析式、实验研究式、原型观测式、工程类比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并将这些设计策略进行有机结合,以着力提高设计质量,为提高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建筑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而水工建筑作为主要的建筑类型, 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工建筑设计人员, 在水工建筑设计工作中应采取什么样的设计策略呢?因而本文主要是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 本文首先浅谈了水工建筑设计内容;然后分别提出了理论分析式、实验研究式、原型观测式、工程类比式四种水工建筑设计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 以不断提高水工建筑设计水平, 为提高水工建筑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工建筑,理论分析,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光华.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 (13) .

[2]徐景龙, 董刚.试述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方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2009 (01) .

现代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策略 篇8

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各类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全球能源的50%都消耗在建筑物的施工建设与使用过程中。而绿色建筑则转变了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 让建筑设计施工朝着低耗能的方向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建筑能源消耗的自给自足。目前国内建筑的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 单位建筑内的耗能是很多国家的2倍左右, 因此我们有必要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二字, 并不是简单的指建筑立体绿化或者屋顶花园的设计, 而是代表了一种象征, 指的是建筑物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和危害, 建筑自身可以利用各种自然资源, 它是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所建造的建筑物, 又常常被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建筑以及自然建筑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包含了六种指标, 从上到下依次分成三星, 二星以及一星。我国住建部正式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属于国家标准, 给予编号GB/T50378—2014, 2015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原有的GB/T50378—2006正式废止。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适用于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 扩展至各类民用建筑。而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指标包含了节地和室外环境、节能和能源利用、节水和水资源利用、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以及施工运行管理等七种类型指标。2012年11月22日, 于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住宅新趋势高峰论坛上, 我国城市科研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李丛笑提出: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 一星级绿色建筑未来必然会成为强制性绿色建筑。

2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原则

1) 和谐原则。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不单单要符合人们的生存需要, 同时也应该与自然、社会相协调。绿色建筑抛弃了过去那种高污染高能耗的发展模式, 它根据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实际, 逐渐朝着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基于舒适与健康出发, 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 带给人们高品质的生活, 所以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必须遵循人类、社会以及自然三者的和谐原则。

2) 适地原则。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其设计建设必须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相符合。其设计不单单要考虑到场地的特殊性, 同时还必须和附近的环境相协调, 所以一般绿色建筑设计都有其侧重点。比如说北方偏向于采暖节能, 南方则是墙体隔热与遮阳设计[1]。只有坚持适地原则才能够将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3) 经济原则。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指的是最大程度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 增强能源的利用率, 降低环境污染。我国已经提出了“四节一环保” (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以及环境保护) 的口号, 对于传统建筑能耗高的实际情况, 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必须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尽可能的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从而降低建筑费用支出, 用最少的投入来获得最大的效益。

4) 高效原则。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不同, 它不会以牺牲使用者的安全健康为代价, 而是让使用者的安全、健康与绿色建筑中的各项生态节能功能相协调, 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和使用者的需求。绿色建筑应适合消费者, 抵制过度的浪费, 所以建筑设计人员应该把更多的科学技术手段融入到现代绿色建筑系统之中, 不断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实现高效的原则。

3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策略

1) 建筑体形与空间组织设计。科学合理的对建筑外观体型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与外部环境进行的热量交换。如果外部环境相同, 建筑物体型系数 (建筑外表面积与外表面积所包体积比) 会直接影响其能耗, 且这一数值越大, 单位面积散热量就越大, 其能耗越高。从节能降耗的角度来看, 我们要把建筑的体型系数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线上, 而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和建筑造型、平面布局设计以及采光通风等因素直接相关。当我们保证建筑物各项功能都可以正常使用之后, 才能够对其空间组织进行设计, 对建筑物平面作横竖两向分离, 进而有效改善建筑物室内环境, 最终达到绿色节能的目标。2) 建筑门窗节能设计。在建筑物所有的外围结构中, 隔热保温性能最差的便是门窗结构, 而门窗结构的缝隙常常是冷热空气进出的通道, 因此我们必须要科学的设计建筑物的门窗, 这也是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内容。通常来说应该综合以下几方面条件来进行门窗设计:采暖耗热值会随着建筑物窗墙面积比的提升而不断增加, 因此可以在室内采光通风条件允许时, 设计合理的窗墙面积比;另外还必须认真考虑门窗位置, 设计科学的开启方式, 从而阻止穿堂风通过;设计能够自动调节的活动遮阳棚、窗帘等, 避免夏季阳光直射;进一步提升门窗制作质量, 如果是金属窗框则应做好断热处理, 加装密封条来保证门窗气密性, 使用高质量的门窗材料以及幕墙技术, 合理选择窗户玻璃品种, 吸收和降低热辐射[2]。3) 建筑墙体节能设计。如果墙体的保暖效果较好, 则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损耗来节能。墙体保温主要分为内保温和外保温两类, 而一般来说外保温是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的最佳选择。墙体外保温的节能设计通常来说首选节能材料, 把保温隔热能力较好的材料填充到墙体之中, 提高墙体的热阻, 从而降低室外气候环境变化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还能够有效延长墙体的使用寿命, 有助于减少冷热桥对建筑墙体结构造成的影响。另外, 墙体节能设计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气候环境, 做好保温、防潮措施, 改善微气候环境条件的特殊构造也是绿色建筑墙体节能设计的重点。4) 建筑屋顶节能设计。屋顶是建筑直接和室外环境相接触的部分, 因为阳光的照射以及大气长波辐射的影响, 普通的建筑在冬季时, 其屋顶的保温能力都不是很强, 在夏季时又会因为热辐射吸收过多而造成室内温度的升高。对于屋顶的生态节能设计来说, 首先应该让其具备冬保温、夏隔热的良好性能, 其设计要点主要是:a.可以设计架空屋顶、浅色屋顶、种植屋顶以及蓄水屋顶等, 有效隔离太阳辐射热, 避免阳光直射;b.可以选择保温隔热材料覆盖于屋顶上, 同时通过其他辅助性隔热保温措施来降低能量传递;c.可以选择在建筑物屋顶涂抹一层反射率较高的特殊涂料, 从而减少夏季屋顶对阳光热量的吸收, 以满足减少空调冷负荷的节能目的[3]。

4 结语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环保节能建筑受到现代人的广泛关注和欢迎, 同时绿色建筑的发展对整个建筑行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大力支持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建造, 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实际要求, 我们相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绿色建筑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祁会祥.谈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设计[J].山西建筑, 2014, 40 (32) :198-200.

[2]王亮, 潘佳庚.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严寒地区办公建筑节能设计与实践[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4 (6) :62.

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策略 篇9

1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分析

1.1完善园林景观的功能性设计

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往往存在误区,即过于追求小区环境表面形式上的光鲜亮丽,而忽略了园林景观设计核心:小区景观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当前,现代住宅小区的开发通常会将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单独立项,设计人员需在项目成立之初,介入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有利于设计人员根据小区地貌、地形以及各种植被资源,合理规划设置小区园林景观的绿化功能、人车分流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等方面。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须始终将景观的功能性与实用性放在第一位,将优化居民的生活出行作为设计的最终目的。

1.2坚持“以人为本”

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需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居民与小区环境的和谐统一关系,尊重居民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模式,让居民在实际居住过程中充满愉悦感和归属感。例如,现代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高节奏的工作使人感到紧张和压力,希望有个能放松心情、恢复体力、舒适健康的环境,有一种“回归自然”,“还璞归真”的内在需要。因而设计者在设计小区园林景观时,可将小区内环境设计得更贴近大自然,并适当增加小区环境色调的明亮性与多样性,注重小区内软景与硬景搭配的协调性,若条件允许可尽量选择种植带有清新香气的树木花卉。以此带给居民更加舒适、愉悦地居住体验。

1.3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融入

在现代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融入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尽可能地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环境。例如,苏州地区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的设计,可依托于历史悠久江南建筑文化。苏杭自古就有“江南水乡”之称,苏州在中国文化历史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因而苏州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多利用小桥流水,亭台楼榭营造中国式的且具有苏州特色的古典韵味。同时,设计中可将与苏州地区相关文化名人或诗文歌赋,雕刻或镶嵌于小区内的石桥、假山、匾额、庭院等各处,以此凸显苏州地区悠久的文化历史氛围。

1.4遵循生态设计的原则

人和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是现代住宅园林景观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需贯彻绿色生态设计理念,营造和谐家园。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通过对原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或是节约使用,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设计人员可根据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的实际情况,在设计细节上体现生态设计理念。例如,垃圾的回收、雨水的回收、环保材料的使用、噪音的控制、节能的使用等等。同时,植物的栽种除了注重美观性以外,还要注意适树适地的方法,考虑其和小区风格是否吻合,再充分结合当地的季节性和多样性进行设置。不仅提升了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水平,同时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与开发企业的设计成本。

2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某市规划建设一个高档住宅小区项目,小区规划定位为英式花园住宅小区。其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求个性鲜明,中西融合,即在凸显英式花园定位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东方风格。

针对项目的规划定位,该英式花园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方案,可将具有古典英伦文化氛围和英式花园形态的景观元素融入整区景观的营造,通过设计中对雕塑、喷泉、廊道、灯光、构筑物和其它小品运用而体现。不同组团以英国著名的文人及思想家名字命名,同时这些空间与周围的建筑有着相同的设计元素。本土元素与东方文化的融合,可借用亭、廊、花架、平台、假山等建筑小品,融入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本设计力求营造出一个真正适宜居住,并且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及艺术美感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3结语

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化,需尊重现代住宅小区住户的生活习惯,营造和谐安逸的居住环境,融入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遵循环保节约的原则,合理配置小区的绿化。同时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还需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更新并主动创新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李莎.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6(4)

[2] 韦琳,马玲.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2)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策略 篇10

1 建筑设计的要素分析

1.1 功能。

建筑设计最为主要的要素就是功能要素, 主要就是指建筑的使用功能。在如今的建筑中主要的功能就是住宅和商业用途, 因此,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进行设计, 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最基本的用途。

1.2 美观。

美观性主要就是指能够让建筑的使用者感觉到舒服, 在建筑的色彩以及结构等方面能够让用户满意。尤其对一些高档住宅和一些高档商业建筑来说, 对建筑的美观性要求是非常高的。

1.3 经济。

经济因素也是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由于建设企业进行建筑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效益, 因此, 设计人员在实际的设计中, 需要进行合理设计实现节约资金的目的, 这样才能够使建设单位获得利益最大化。

1.4 技术。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还需要考虑到建筑技术的因素, 建筑技术主要是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物体、建筑构造、建筑设备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等各项技术保障。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的选择, 严格按照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根据建筑物理要求, 在建筑设备与建筑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 全方位考虑问题。

2 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

2.1 建筑设计应与城市的发展相结合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将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发展相结合, 建筑的风格应该与整座城市相适应。由于建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与城市和谐共生的, 因此, 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的考虑建筑的色彩, 建筑的形象等与城市是否适应。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设计不脱离城市, 才能够使建筑与城市很好的融合早一起。

2.2 建筑设计应体现人文精神

由于建筑的最终目的就是供人们使用的, 因此,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充分的体现人文精神。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人员应该走访城市, 对整个城市进行感受, 去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 这样在设计的时候, 才能够将建筑所在城市的人文精神很好地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 进而使设计出来的建筑能够承载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

2.3 建筑设计中应体现智能设计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还应该体现智能设计。由于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 建筑设计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在建筑设计中, 融入了多媒体现代通信, 环境监控以及智能保安等等, 并且还可以将一些信息资源融入到建筑的设计当中, 进而能够有效的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发展另外, 在进行建筑的智能化设计的时候, 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 结合建筑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以及建设企业的资金实力等等, 合理的进行智能设计, 这样才能够在确保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进一步丰富建筑的整体功能。

2.4 建筑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还应该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进而有助于全面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和质量。数字化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非常典型的数字化技术就是SOHO技术, SOHO数字技术融入了高科技网络技术, 其核心就是能够通过计算机连接实现各种住宅及办公功能, 进而逐渐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

2.5 建筑设计应体现环保的理念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人员还应该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由于建筑行业属于非绿色行业, 在实际的建筑建设的过程中, 会产生很多的垃圾, 影响到环境的保护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利于建设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应该进行一些生态设计, 例如, 利用太阳光, 利用雨水, 采用环保材料等等进行设计进而使建筑在施工和使用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另外, 在如今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 还有很多新的环保理念, 设计人员还应该不断学习, 并且更好地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进而促进建筑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结语

本文针对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本文的探讨, 我们了解到,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建筑设计知识。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 建筑设计知识以及建筑技术都在不断更新, 因此, 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方法上不断创新, 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建筑设计进一步促进建筑建设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蓉.从建筑设计方法看传统与创新[J].福建建筑, 2009 (03) .

现代包装设计策略分析 篇11

1.现代插画与民族元素

当插画设计师将个人的“主观”融入到插画创作时,插画就从单纯的叙述商业文案开始逐步走向表达设计师自我,插画的商业性与艺术性就开始接近一个相对对等的状态,这时所呈现出的插画作品就能够区别于其他人的作品,即插画的风格。这里所提到的“主观”影响插画风格形成一部分,包括插画设计师个人的经历、性格、教育背景、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等。创作主体的各异“主观”使得作品在共同商业性基础上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与内容,为插画艺术开拓更多表现手法及绘画语汇。

现代插画中民族元素符号的融入可以体现为能够深刻体现中国文化传统、美学思想、审美情趣等深层次内容的插画作品。这是插画设计师将带有中国印记的“主观”投射在插画作品上而呈现出的插画艺术形式。

“中国民族风格”的体现并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艺术外在形式的继承,更是对在中国哲学、伦理道德背景下产生的美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的继承。故此探索具有中国风格的插画的创作方法应当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深度挖掘,即形式上体现中国民族风格的方法及意境上体现中国民族风格的方法。

2.插画创作中民族元素符号的形式体现

“形式”一词原属西方美学范畴,在东方美学的观念里“形式”这个概念则是以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中“形神”的“形”来表达的。艺术中的“形”即外部所能看到的形态,也可以说是作品存在方式。形式上体现中国民族风格的方法即在插画创作过程中以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美来体现中国民族风格的方式。在插画创作中可以通过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形式美,即造型之美、结构之美、色彩之美来体现中国民族风格。

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之美是建立在以东方美学为基础的审美积淀上,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间性关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以此为据,如果没有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艺术风格的存在,“中国民族风格”也不会存在。

(1)在插画中以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造型之美

造型是艺术的一种表现语汇,在任何艺术形式当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要体会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之美需要将其与西方传统艺术的造型特征做比较,通过类比的方式可以明确了解到二者差异和中国造型之美。

传统西方的造型以在写实基础上达到理想化的境界为美,而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则超越了再现真实形态,而是经过创作主体的主观思维对现实形象的再创造,并以传递体验情感或精神思想为目的。如中国文人山水画,山石树木、花鸟虫鱼皆寥寥数笔神态毕现,又如陕北剪纸艺术中的老虎的造型,与真实的老虎形象相去甚远,却包含了中国劳动妇女对于繁衍崇拜的祈愿。

从根本上理解这两种不同情感投射下的东西方造型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的把握东方造型之美,并将这种造型的方法运用到当代插画创作中去,插画中人物的造型对打破西方传统的审美体系的约束有着积极的作用,是在插画中体现中国民族风格重要手段之一。

(2)在插画中以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结构之美

自古以来,由于伦理本位及宗教观念的影响,中国人的骨子里时刻流淌着对“圆满”与“和谐”的执念。所以中国人对于悲剧往往采取拒绝正视态度,在中国无论以何种形态呈现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圆满”的尾巴,譬如《化蝶》、《长生殿》等。就像希腊式的悲剧英雄永远无法生活在中国的话本小说中一样,残缺动荡之美亦少见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中国传统艺术的结构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圆融、对称、平衡成为了其主流的特征,比如中国古典建筑群的对称之美、传统团花纹样圆满之美等,和谐的视觉形态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区别于西方传统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当代插画创作中吸收结构圆满和谐的特征是体现中国民族风格的方法之一。

(3)在插画中以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色彩之美

色彩是艺术表达方式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件作品的色彩运用带给人的感受往往是在第一时间刺激观者的视觉神经达到思想上的共鸣,所以色彩的表现方式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研究中国传统艺术的色彩之美是探索如何在插画中体现中国民族风格的方法之一。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色彩与西方对于色彩的认知有一定的差异。就绘画而言,在传统的西方绘画当中色彩始终处在一个以固有色深浅变化塑造对象形体的创作状态,这种状态直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得以突破。而中国传统艺术对色彩的态度一直以来都是以色彩的象征寓意和哲学思想为重,对色彩的写实性的关注相对薄弱,中国的色彩是经过创作主体思维抽象后的观感体现。

在进行插画创作时,水墨技法的运用已成为当下具有中国民族风格插画的主流创作模式,大多数插画设计师应用更多的是中国笔墨的技法的精妙,而缺少了意境之美。当然也有少数以笔墨变幻营造意境,抒写情感的佳作。

3.插画创作中民族元素符号的意境体现

意境是创作主体的主观感悟与客观现实碰撞后诞生出的光,穿越被称之为“秩序”的重重雾霭,为观者开启一个以思维和情感构筑的世界,营造了一个回环往复的充满诗意“想象空间”。具有诗意“想象空间”是中国传统艺术区别于重视写实的西方传统艺术的关键,所以通过营造诗意的“现象空间”是在插画中体现中国民族风格的有效手段。营造“想象空间”就需要我们先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时是如何对意境进行创构的。

(1)中国传统艺术想象空间的构筑

提及中国传统艺术中想象空间的构筑方式,就不得不提中国古诗词的创作方式。苏轼评唐代诗人王维之诗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足见画与诗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联系的结点就是作品的“意境”。诗的意境与画的意境在艺术语言的表达上具有很强的重叠性,中国诗人以格律的语言、以物寓情的方式描绘一个介于客观与主观之间的情境传达思想情感,古人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诗的这种以极少的语言创构无限想象空间的创作方法极大的投射到了中国传统绘画之上。

无论在何种艺术当中,语言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在二十世纪初就说过:“艺术是人类最基本的语言形态……艺术与语言是统一的。”这里的语言并不指通常我们所用的交流语言,而是一种直觉性的抒发情感的艺术语汇。所以中国诗歌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能够在绘画艺术形态中得到映射。“诗是能言画,画为不语诗”一句道破诗与画的关系,研究画中诗意首先要抛开诗的格式音律,而关注诗是如何用语言构筑意象的。诗的语言在构筑意象时除了写实与夸张的修辞手法外多采用的是隐喻与象征的修辞手法,写实与夸张在绘画中属于基本的性质,故此不做赘述,隐喻和象征的语言特点是诗的创作方式在绘画创作上最具引用价值的部分。以中国诗歌的语言创作的方法和思路来指引具有中国民族风格插画创作,对于构筑插画的想象空间也有莫大的助益。

(2)插画创作中隐喻艺术语言的应用

人们往往以熟悉事物或思维的经验来认知和理解陌生事物或思维的文化现象即是隐喻。正是这种特性使得隐喻的艺术语言具有体验性,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本体与喻体间的联想发散过程,赋予了作品想象的空间,使观者感受到意境之美。诗歌的语言之美很大程度上源自隐喻,隐喻使诗的语言避免单调的同时赋予其想象与联想的空间。诗人在具象的语言与抽象的思维中间建立起联想,用隐喻的语言表达方式让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更加具象化,同时二者的联想空间也使得作品更具艺术魅力。同理在插画艺术的叙述过程中,隐喻的叙述也往往比平铺直叙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内涵的情感更为充沛。

以诗歌语言的隐喻手法作为插画创作的方法,可以丰富插画的绘画语言,使得插画更具有直觉感知的生命力,而且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联想空间还能够与观者的思维产生共鸣,引导观者走入插画营造的意境当中去,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传递创作主体的思维与情感的目的。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中国的隐喻在文化上有深厚的积淀,如在莲花隐喻君子高洁的品行,松柏隐喻坚韧不屈的精神,竹隐喻虚怀若谷的气质等都是具有中国特征的隐喻,可以体现中国民族风格的具有文化性的本体和喻体非常丰富。隐喻的方式使插画语汇的表达充满了或静穆或跃动的生命力,能赋予其中国意境之美的情致,对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知的表达有积极的意义。

(3)插画创作中象征艺术语言的应用

如果将隐喻的艺术语言类比做中国文学理论中的“比”,那么象征的艺术语言则可以类比为“兴”。我们可以这样说,“比”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起到的作用是解决言词之间生动与否的问题,而“兴”解决的则是诗歌全篇的意境问题。象征的艺术语言与隐喻的艺术语言的差别在于它不是约定俗成的寓意于象,而是对于作品整体理念的直觉性把握。象征的艺术语言如同笔墨勾勒出情境以暗示创作主体的深邃思想,象征主体与客体之间并无直观的形态上的相似性,而是存在更高境界上的抽象联系。在中国传统绘画当中象征的艺术语言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理想,对于意境——情与境的结晶——的创构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语

文章论述了在插画创作中形式和意境体现中国民族风格的方法。形式上的方法以外化的艺术形式为着眼点,而形而上的方法则以内在的思想的视觉呈现进行切入分析。形式的创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插画商业性的问题,而意境的创作方法则针对插画艺术性的提升。因之前所述的插画的商业性与艺术性共生的特性,这两类方法的运用也是绝不是孤立的,在插画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依据自身需要进行灵活应用。

现代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篇12

一、产品策略

1. 企业可以通过分析网上的消费者总体特征来确定最适合在

网上销售的产品。要明确企业产品在网络上销售的费用要远远低于其他渠道的销售费用, 象电脑软件等一些产品。在网上销售要比其他渠道方便的多, 自然花费也就低的多, 这样无形中降低了企业成本, 提高了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 产品的市场涵盖面要广, 且目标国的电信业、信息技术要有一

定的水平。目前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互联网, 市场涵盖面较为宽广, 则大大可以提高交易机会, 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

3. 企业应利用网络上与顾客直接交流的机会为顾客提供定制

化产品服务, 同时企业应及时了解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评价, 以便改进和加快新产品研究与开发。另外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的同时, 可以降低创新风险, 减少开发费用。

二、价格策略

价格是网络营销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之一, 因为价格对于企业、消费者乃至中间商来说都是最为敏感的话题。网上销售可以使得单个消费者可以同时得到某种产品的多个甚至全部厂家的价格, 以做出购买决策, 这就决定这就决定了网上销售的价格弹性较大。因此。企业在制定网上销售价格时, 应充分考虑检查各个环节的价格构成, 以期做出最合理的价格。

1. 由于网上价格随时会受到同行业竞争的冲击, 所以企业可

以开发一个自动调价系统根据季节变动, 市场供需情况, 竞争产品价格变动, 促销活动等因素, 在计算最大赢利基础上对实际价格进行调整, 同时还可以开展市场调查, 以及时获得有关信息来对价格进行调整。

2. 价格是网络营销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之一, 因为价格

对于企业、消费者乃至中间商来说都是最为敏感的话题。因此。企业在制定网上销售价格时, 应充分考虑检查各个环节的价格构成, 以期做出最合理的价格。开发智慧型议价系统与消费者直接在网上协商价格, 即两种立场 (成本和价格) 的价格策略直接对话, 充分体现网络营销的整体特点。

3. 考虑到网上价格具有公开化的特点, 消费者很容易全面掌

握同类产品的不同价格, 为了避免盲目价格竞争, 企业可开诚布公的在价格目录上向消费者介绍本企业价格制定程序, 并可将本产品性能价格指数与其他同类产品性能价格指数在网上进行比较, 促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三、促销策略

1. 网络广告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促销方式。网络广告不象其他

传统广告那样大面积的播送 (“推”) , 而是由消费者自己本身去选择 (“拉”) 。网络的强大功能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媒体广告的优势。企业在做广告策划时, 应充分发挥网络的多媒体声光功能、三维动画等特性, 诱导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并达到尽可能的开发潜在市场的目标。

2. 利用网络聊天的功能开展消费者联谊活动或在线产品展销

活动和推广活动。这是一种调动消费者情感因素, 促进情感消费的方式。在这方面成功的典型是在线书店A M A Z O N, 在网站下开设聊天区以吸引读者, 使其年销售额达到34%的递增, 其中有4 4%是回头客, 早在1996年其销售额就突破了1700万美元, 充分展示了网上促销的魅力。

3. 与非竞争性的厂商进行线上促销联盟, 通过相互线上资料

库联网, 增加与潜在消费者接触的机会, 这样一方面不会使本企业产品受到冲击, 另一方面又拓宽了产品的消费层面。将网络文化与产品广告相融合, 借助网络文化的特点来吸引消费者。如:将产品广告融于网络游戏中, 使网络使用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促销活动。通过组建用户俱乐部可吸引大批的网友来交流意见, 也可以实现网络文化传播的作用。

四、渠道策略

1. 结合相关产业的公司, 共同在网络上设点销售系列产品。

采用这种方式可增加消费者的上网意愿和消费动机, 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增加了渠道吸引力。

2. 在企业网站上设立虚拟店铺, 通过三维多媒体设计, 形成

网上优良的购物环境, 并可进行各种新奇的、个性化的, 随一定时期、季节、促销活动、消费者类型变化而变化的店面布置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入虚拟商店购物。虚拟橱窗可2 4小时营业, 服务全球顾客, 并可设虚拟售货员或网上导购员回答专业性问题, 这一优势是一般商店所不能比拟的。

3. 消费者在决定购买后, 可直接利用电子邮件进行线上购

物, 也可通过划拨电汇付款, 由企业通过邮局邮寄或送货上门进行货物交割。在现在网络并不十分发达, 尤其是网上付款安全性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 这种“网上交易, 网下付款”将持续一段时间, 但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 网上交易必将会愈来愈完善。

总之, 由于网络营销对配送需求的多样性与分散性, 成立良好的物流配送体系, 适应网络营销的需要已迫在眉睫。企业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手段、培养引进并合理使用一批素质较高、层次合理、专业配套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 结合实际具体应用这几种策略的组合。

参考文献

[1]林红菱叶萍:企业网络营销的研究“企业经济”2003, 第四期

上一篇:仔猪腹泻的防控技术下一篇:弹跳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