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工作

2024-09-30

改善民生工作(精选12篇)

改善民生工作 篇1

摘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工程, 是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立足点。河南省在推进民生工程中, 只有大力发展经济, 增加财政收入, 才能增强改善民生的保障能力;只有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就业政策才能确保民生。同时,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创新社会管理, 动员全社会力量进入民生领域,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 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河南省,民生,发展经济,政策措施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让河南省人民过上体面的生活, 有尊严的生活, 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保障, 对于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大力发展经济, 增加财政收入, 增强改善民生的保障能力

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首先是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效益的提高, 直接带动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的大幅度增长, 要改变河南省财政收入较低的局面, 就必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夯实富民强市的经济基础, 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最终达到促进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的目标。

(一) 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

保障和改善民生, 必须首先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不仅是实现富民强省、增加财政收入, 提高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的客观要求, 也是缓解就业压力, 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河南省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人均财力水平在国内处于偏低水平, 导致履行公共服务能力有限, 凸显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会日益突出。有必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继续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进一步提高财政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 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结构调整中, 要特别支持那些技术先进、附加值较高、就业容量大的制造业和出口加工业发展, 这既是扩大就业的需要, 也是发挥河南省人力资源优势的需要。

(二)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国以民为本, 民以食为天。农业始终是“惠民生、安民心、固民本”的民生产业和“安天下、稳大局、强国基”的基础产业。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 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 是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最突出的三个省份之一。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 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 河南省一方面要确保粮食增产, 需要坚守土地红线;另一方面, 工业发展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特别在河南省农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粮食持续增长难度较大、“三农”问题突出等背景下,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 推进农业教育和科技培训等措施化解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制约。

(三)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体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要求, 也是适应国际形势, 抢抓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过程中, 要强化政策支持突破点, 培育产业增长点, 以重点培育企业和重点培育产业示范基地为重点, 以重大项目的大突破促进新兴产业的大发展, 加快河南省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立足河南省区域特点, 发挥自身优势, 优化产业布局, 优先保证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重要生产要素供给, 鼓励社会资源优先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投入等, 争取将这些新型产业打造成支撑未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四) 大力发展服务业

河南省目前服务业发展余地相当大, 而且大量服务业能够吸纳大量人员就业, 投资少, 见效快。首先,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提高餐饮、住宿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支持知名品牌和老字号餐饮企业快速扩张, 培育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服务品牌和餐饮美食品牌。其次, 大力发展以信息服务、教育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 同时加快发展教育、医疗、文化、健身、养老、物业、家政、社区服务等服务业, 既可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也能更好地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再者,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培育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 形成高效便捷的物流网络, 增加就业的同时降低群众生活成本。最后, 整合、挖掘全省旅游资源, 建设旅游信息网络系统, 实现旅游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推进精品旅游景区建设, 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监督管理, 树立河南旅游品牌形象。

(五)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做支撑, 消除横亘在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从民生需要最为迫切的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入手, 推动一系列体制机制变革。首先, 推动政府管理和服务向农村覆盖和延伸, 建立起覆盖城乡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体系, 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并轨。其次, 通过合理规划, 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 在此基础上推动基础设施城乡联网, 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卫生服务一体化。再者, 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新型规划管理体制,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规划、建设, 确保农村、农业、农民有机融入城镇化的进程。最后, 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科学编制城市规划, 健全城镇建设标准, 强化规划约束力。

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民生

(一) 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均等的发展机会

公共财政是提供国民待遇的财政、提供机会均等服务的财政。建立规范的市场体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 为公众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维持其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从而为维护社会稳定, 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大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和公共卫生投入以提高居民素质, 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为经济落后地区的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均等的发展机会。

(二) 在兼顾经济发展目标时适度向社会事业的发展倾斜

一是财政政策依然要支持经济发展。但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支持, 在于按照建设公共财政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 为企业家和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比较宽松的、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财税环境。二是财政政策需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扭转重经济轻民生的传统做法。财政应该承担起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环境保护、义务教育和促进充分就业的责任和义务, 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 完善社会救助的财政保障政策

资金问题是制约河南省社会救助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社会救助资金保障主要依靠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资金募集两个方面。第一, 利用河南省近年来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的状况, 健全各级财政对社会救助资金的足额按时拨付机制;第二, 逐步加大财政对社会救助的支持力度, 建立起财政投入对社会救助的增长机制;第三, 加大社会资金募集力度, 整合民间救助资源, 创新和完善社会捐赠的协作机制和激励机制, 不断拓宽救助资金筹集渠道, 促进慈善事业健康良性发展。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统筹做好各类群体就业工作

要以增长促就业, 以就业稳增长, 把稳定就业局势和扩大就业规模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 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优化就业结构, 提高劳动者素质, 保障劳动者权益,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一)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 增加就业载体

加快第三产业不仅能促进一二三产业按经济发展规律协调发展,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而且也可以制造大批就业岗位, 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应该成为新的就业主渠道。河南省目前第三产业发展余地相当大, 而且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 能够吸纳大量就业, 是未来相当长一个阶段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就业的主要渠道。

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创造利税的主要载体。要扩大就业规模, 就必须加强对中小型企业、小微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切实减轻减免中小微企业的税务负担, 支持其发展, 激发他们的生产活力。近年来河南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使得结构性减税的空间较大, 而且这也符合促民生、调结构发展方向, 可以改善收入分配、促进消费, 并能推动服务业发展。

(二) 中短期内还需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上, 要结合河南实际, 在发展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和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 根据河南省劳动力资源充足, 总体素质不高的现状, 发挥比较优势, 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 这是省情的客观需要, 也是河南省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河南省国际国内市场较强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它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 是促进就业特别是促进农民工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三) 鼓励自主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创业是就业之源。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而创业是促进就业机会不断增加的动力。第一,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要实施有利于促进创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 畅通政策落实渠道, 加大创业优惠扶持政策的宣传, 简化创业程序, 营造良好创业环境。第二, 拓宽融资渠道, 各级政府应面向社会大力引进创业投资。第三, 创新创业贷款形式, 出台宽松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 对信用记录好、贷款按期归还、贷款使用效益好的可提供二次循环贷款, 并给予适当贴息支持。第四, 广泛开展就业培训和创业教育, 扩大创业培训范围, 实现创业培训全覆盖;建立服务功能强、发展前景良好的各级各类创业实训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项目信息、开业指导、培训推介、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咨询“一条龙”服务。

(四) 深入开展“充分就业社区 (乡村) ”创建工作

开展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织人力物力充分调查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数据, 开展“充分就业社区 (乡村) ”创建工作,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争取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基本覆盖所有社区 (乡村) 。强化信息化建设, 搞好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 通过实行制度化、长效化、精细化管理和动态解决机制, 完善健全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 充分发挥基层平台落实政策、促进就业、开展服务、沟通群众的作用, 不断提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 (乡村) 活动水平。

(五) 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提升劳动者素质

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 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 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大力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和实用型人才, 努力建设一支规模相当、技能精湛、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队伍, 使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日趋匹配。逐步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养培训机制, 对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民, 进行知识培训,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更要加强岗位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生产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

(六) 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内容, 是促进劳动者体面就业、幸福劳动的基本条件, 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 完善政府、企业和工会三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加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 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第二, 坚持同工同酬原则,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以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地区和行业为重点, 引导更多农民工加入工会, 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 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第三, 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建立劳动合同制度, 扩大集体合同的覆盖面;规范劳工的派遣, 改善劳动条件, 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以保护劳动者权益为重点,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四、坚持解放思想, 切实转变观念,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一) 转变思维理念, 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 各级政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能够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社会和谐, 增加凝聚力, 而且从经济上来讲, 改善民生不是单纯花钱, 同时也能挣钱, 通过改善民生、增加居民收入, 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让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也需要我们把民生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转变思维理念, 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政府各级官员的思维观念要从过去“对社会管理控制”向现在“为社会和群众服务”转变, 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强大动力。

(二) 树立公民意识, 促进形成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

改善民生的社会事业在本质上是民众的事业, 只有公民的积极参与, 才能建设真正适宜公民发展的社会。首先, 应着力建立各方利益能够充分表达的机制,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影响公众生活质量的公共决策制定中去, 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 才能使公共政策的实施更有效, 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更主动。其次, 加强公民责任意识的宣传, 加强对全体公民的责任意识教育, 增强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五、创新社会管理, 动员全社会力量进入民生领域,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

(一)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由于资源和财力有限, 由政府包揽所有的社会管理, 既不现实也不科学。未来一个时期要以完善社会服务为重点,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 广泛吸纳各种积极的社会力量参与, 引导民众有序参与到社会管理事务中来, 推动多元主体兴办社会公共服务, 推动“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二) 培育和发展社会民间组织, 规范社会组织, 鼓励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第一, 按照“宽审批、严监管”的要求, 对工商经济、公益慈善、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四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 降低登记门槛, 简化登记程序, 同时探索有效的监管体制。第二,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提高服务效率, 打造“小政府、大社会”管理体制。第三, 发展壮大社区队伍, 通过社区队伍建设大民政, 实现大民生、大保障。第四, 对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对社会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民间组织, 可以在开办和开展业务活动方面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对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做出突出贡献的民间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由社会组织发展基金给予适当奖励。

(三) 建立公共参与机制, 加强志愿动员

社区服务的发展取决于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取决于社区居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利用一切动员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 创建各类活动, 为社区居民创造各种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的机会, 壮大志愿者队伍, 让志愿服务真正融入社区服务, 并使之常态化、机制化, 有力推动社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孙洪敏.“十二五”民生发展对策:以辽宁为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2]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3]林喆.社会管理创新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03-04

改善民生工作 篇2

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困难群众喜上眉稍

沿着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走进黄羊川镇最偏远的西窑村,一条十几米宽的干河沟横亘在眼前,河沟两边散居着十几户农家,一伙大人小孩正围在村中央农户的院墙上看农村低保提标扩面评议结果,个个喜不自禁。这次提标扩面,西窑村所有绝对贫困家庭已全部享受农村低保,以此为标志,全县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

古浪于2007年1月实施农村低保,全县有1.6万多名困难群众率先享受这一惠民政策,2008年1月、7月两次提标扩面后,低保人数扩大到3.08万人。今年1月起再次提标扩面,保障标准由年人均685元提高到728元,月人均补差达到52元,低保人数扩大到6.2万人,实现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覆盖。与此同时,该县城市低保标准在152元的基础上提高10%,达到167元,5420名城市低保对象人均补差标准提高15元,达到111元。城乡贫困群众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群众无不对党的惠民政策拍手称赞。

五保供养呈现亮点——孤寡老人老有所养

走进古浪县土门中心敬老院,一排排崭新的平房瓦红墙白,在绿树的衬映下显得落落大方。院内五保老人有的在吹拉弹唱,有的在娱乐室门前廊阴里下象棋,个个衣着整洁、悠闲自得。五保老人均两人一间房,室内用带有淡蓝色条纹的pvc吊顶,花色瓷砖铺设地面,显得宽敞明亮。60多位五保老人在这里组成了一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这是古浪县投入使用的第六个农村敬老院。

近年来,古浪县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将符合五保条件的2589名孤寡老人、孤寡残疾人和孤儿全部纳入了五保范围,五保供养标准也先后两次提标,达到每人每年1400元。为了改善五保对象的生活条件,该县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扩建干城、民权、西靖敬老院,新建海子滩、裴家营、土门敬老院,统一购置了卧坐具及其他生活用具,全县敬老院集中供养人数达到370人。计划投资960万元的古浪中心敬老院在县城新区奠基动工,成为该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亮点工程。

在加强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该县大力加强敬老院规范化管理,采取“定编制、定待遇、不定人”的办法,聘用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29人,按院长月工资550元,服务人员月工资500元的标准落实了工资待遇,敬老院各项经费由敬老院设立专账,指定专人管理,有效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

危房改造惠及千家——特困家庭住有所居

站在西靖乡平原村北面的沙丘上南眺,半山腰一孔孔废弃的土窑洞与山前一排排崭新的砖瓦房形成鲜明的对照。2008年,民政部门在该村实施受灾群众建房项目和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项目,使6户病残家庭告别土窑洞,入住新瓦房。

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是政府为民办的实事之一,古浪县精心组织实施这一惠民工程,民政部门逐村逐户排查摸底,对长期居住在土窑洞、茅草房、土坯房等危房中,且无自我改造能力的特困家庭建档立卡,纳入建房计划。2008年,为320户特困家庭户均补助6000元,完成危房改造。2009年安排4200多特困户实施危房改造,惠民工程惠及更多特困家庭。

医疗救助彰显特色——病残家庭甜在心里

古浪县于2006年实施农村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2007实施城市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制度,2008年对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采取重大病与常见病救助相结合,病前、病中、病后救助相结合,全额补助与差额补助相结合的办法,实现了制度创新,扩大了救助覆盖面,提高了救助水平。该县黄花滩乡麻黄台村的管生荣,患有严重心脏病,2008年病情逐渐加重,巨额的医疗费用使原本衣食无忧的四口之家不堪负重,民政部门及时给予医疗救助,分病中和病后两次救助医疗费1.5万多元,解决了医疗和生活难题,拂去了笼罩在他们心头的阴影。像管生荣这样得到及时救助的家庭不胜枚举,全县自实施医疗救助制度以来,累计救助大病患者2734人次,救助资金410多万元,还为2万多名特困群众资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资金120多万元,受助对象无不嬉笑眼开。

救灾机制逐步完善——灾区撑起一片蓝天

进入古浪县南部山区,到处是种植地膜洋芋的农民,一片一片地膜犹如一浒浒白色的涟漪。走进田间地头,只见地膜下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似乎在向人们展示耕耘的希望。古浪已连续多年遭受严重干旱,这两年县上把推广地膜洋芋作为干旱山区发展旱作农业,抗灾自救的主要措施,民政部门安排抗旱救灾资金400多万元,并组织采购调运救灾洋芋、小麦籽种,扶持旱作农业发展,全力抗旱救灾,为3.4万多重点受灾群众撑起了一篇蓝天。

近年来,古浪县把提高灾害应急处置、防灾自救和灾后救助能力摆上县乡两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修订了《古浪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分项预案,制定了《古浪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健全了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完善重大灾害预警预报机制、抗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重大灾情部门会商机制、救灾资金保障机制和救灾物资储备机制。“5·12”地震灾害发生后,迅速作出应急反应,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02万人,为951户、2970名“三孤”、“三无”人员发放临时生活补助金322.9万元、补助粮134吨。同时,组织开展“情系灾区,奉献爱心”募捐活动,全县干部群众为地震重灾区捐款190多万元。卓有成效的救济救灾工作成为古浪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

在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的同时,古浪县还制定了面向城乡低保边缘家庭、因病、因灾和意外事故致贫家庭的.临时救助制度,有效组织开展社会捐助活动,使社会救助体系更趋完善。去年至今,全县用于救济因病、因灾和意外事故致贫家庭的资金达380多万元,面粉60万公斤,城乡困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火烤。

社区服务日臻完善——和谐之音奏响山城

夕阳西下,古浪县城中心绿地广场杨柳依依、华灯初放,优美的音乐喷泉喷起高高的水雾,使人顿感无比的凉爽。音乐喷泉周围,一百多名中老年妇女排着整齐的队伍,踏着轻盈的步履翩翩起舞,这是社区组织的中老年健身秧歌队正在表演健身舞蹈。

十大举措改善民生 篇3

发出保增长的强有力信号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具体措施,中心目标在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受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9.9%,增速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回落到9%,增速面临进一步下滑的风险。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今年年中国家已将宏观调控任务调整为“保增长、控物价”。当前,“保增长”成为最重要任务。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就是要以扩大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其中,今后两年多时间内约4万亿元新安排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最为直接。

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结构并重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

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我国于1998年宣布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措施是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针对投资过热等问题,于2005年转而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此次财政政策从“稳健”转“积极”,意味着我国将再度加大财政支出,扩大投资规模,其政策力度大、效果直接,能有效刺激经济。

从十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可以看出,这次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但着眼于拉动经济增长,更强调了夯实基础、保障民生,体现了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举。此举既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应急之策,更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就是要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007年下半年,针对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我国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如今,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货币供给取向发生重大转变。其实,在今年年中货币政策已进行了灵活审慎的调整,9月份后央行连续三次降低利率,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防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冲击,有必要及时灵活地调整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相关经济政策,力争把这场危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央行新闻发言人李超此前已表示。

以投资带消费 以消费促增长

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扩大内需已成经济工作重点。初步汇总,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等方面建设,从今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我国去年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13.7万亿元,而这次仅两年多时间新安排的投资就达到约4万亿元,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十分明显。

扩大内需,眼前靠投资、长远靠消费。从十项措施可以看出,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为消费创造条件,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等更是直接拉动消费的举措。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成为扩大内需十项措施的一大亮点。

这次中央采取的扩大内需政策,将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避免重复建设;既有利于拉动当前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能有效扩大投资,又能积极拉动消费。

百姓将从十项措施中受益

在这次公布的宏观经济政策重大调整中,改善民生被放在相当突出的位置。民生工程位列进一步扩大内需各项建设之首,通过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改善居民生活、增强消费能力,以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意图十分鲜明。

措施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建设内需驱动型经济的发动机。此次政策调整立足民生,旨在通过加大廉租住房建设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满足广大中低收入者的购房需求。同时将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对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民生将具有重要作用。

措施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搞好这些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设施建设,全国广大农村将会呈现出新面貌。

措施三: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既能发挥投资对经济直接拉动作用,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又能为广大群众的出行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条件。

措施四: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财政投入,然而,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弱化、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仍然突出,文化教育事业仍需加快发展步伐。这次国家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投入,必将使我国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广大农村医疗卫生、教育落后的面貌有一个大的改观。

措施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生态恢复重建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要抓住这次宏观调控的机会,动员全体人民更加积极投身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措施六: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目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但与发达国家差距仍非常大,在全球的竞争力排名靠后。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新技术和服务业发展,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国家将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努力让更多人就业和再就业,从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措施七: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需要3年左右时间,灾区群众真正实现安居乐业的道路仍然漫长。中央这次加快重建进度,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不仅有助于灾区经济加速恢复,更主要的是惠及广大灾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帮助他们早日安居乐业。

措施八: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更多地要靠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农民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有助于释放他们的需求潜力。

措施九: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调整部分产品出口关税。这不仅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利润,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扩大就业,职工也能更多地分享到企业的发展成果。

措施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扩大信贷会刺激经济增长,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会拉动消费和投资,一举多得。

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也是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有效办法。通过把民生工程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在加强社会事业和改善人民生活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改善民生工作 篇4

根本目的:改善民生

(一)

2007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到了要进行住房改造。为此, 2007年以来, 在国家系列相关政策的支持下, 全国各地已经率先推进了各地国有工矿棚户区的改造计划, 一些地区还同时推进林区、垦区、工矿棚户区改造以及游牧民定居工程等等。

那么, 国家为何此时出台《意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表示, 2009年以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查结果显示, 现在全国各类棚户区包括城市、林区、垦区、煤矿和其他国有工矿棚户区居民还有1100多万户, 其中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有860多万户。这些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非常差, 居住环境恶劣, 房屋结构比较简单, 使用功能不全, 尤其是基础设施比较差, 亟待改善。

他说, 这是《意见》出台的一个大的背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侯浙珉则表示, 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的改造, 包括其他各类棚户区的改造, 首先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改善民生, 解决居民的居住安全问题, 改善居住环境。这是《意见》出台的最根本目的。

(二)

《意见》的第一条明确指出,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是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同时, 《意见》认为,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是完善城市功能的客观要求。”

对此, 侯浙珉表示,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的改造对建设集约型城市有重要的意义, 对保证城市化和城市的承载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

他说,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的改造在扩大投资的同时, 通过安置房的配售, 还能扩大住房的消费, 对相关产业都有重要的拉动作用。所以, 总的来说, 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有利于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稳定经济、促进发展。

侯浙珉的这个观点, 在《意见》中显露无遗。《意见》指出,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带动社会投资, 促进居民消费, 扩大社会就业……是扩内需、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结合点。”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人士介绍, 实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还可以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普通商品房的供应, 调整并改善住房供应结构, 缓解供求矛盾,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总体要求:3到5年基本完成

日前, 温家宝总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就房价问题表示, 政府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 就是要加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 加快棚户区的改造。”

所以, 《意见》在第二部分关于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总体要求中就十分明确地指出, “力争从2009年开始, 结合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 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集中成片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有条件的地区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 特别应加快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使棚户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而国务院办公厅之后出台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中指出, “力争到2012年末, 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各地要通过城市棚户区改造……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侯浙珉说, 按照《通知》的要求, 总体上到2012年要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其中就包括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居民。他说, 各类棚户区的改造主要解决部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改造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一)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居民中低收入家庭比例高, 特别是下岗失业、退休职工比较集中, 群众要求改造的呼声强烈。在推进棚户区改造过程中,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拆迁成为热门话题, 暴力拆迁的现象不断曝出, 为此, 《意见》指出,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确定和安置补偿方案的制订, 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严格执行城市房屋拆迁等有关法律法规”, 做到“以人为本, 依法拆迁。”

那么, 目前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中, 安置补偿方案是什么?

《意见》指出,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过程中, 被拆迁人自愿选择补偿方式, 既可以实行实物安置, 又可以是货币补偿。中央对地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补助主要是针对棚户区改造项目, 而不是具体针对棚户区改造中的拆迁居民。因此, 对于棚户区改造中的安置居民来说, 将间接享受中央补助资金的支持。同时, 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住房保障条件的被拆迁人, 通过相应保障方式优先安排。

据介绍, 按照《意见》要求, 各地将在保护被拆迁人利益的前提下, 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具体安置补偿办法。

(二)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是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 既要保证一定的时间进度, 又不能脱离实际盲目追求进度。

在《意见》中, 从全局来看, 要求力争从2009年开始, 结合开展保障性住房建设, 用3到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集中成片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具体到对地方的要求, 《意见》则提出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能力, 结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 合理确定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目标任务。

为此, 《意见》特别提出, 要“区分轻重缓急, 优先安排连片规模较大、住房条件困难、安全隐患严重、群众要求迫切的项目, 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有基层干部表示, 这样的安排体现了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过程中, 既要尽力而为, 又要量力而行。

(三)

为保证改造工作的有序推进, 《意见》要求, 政府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中要发挥组织引导作用, 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充分调动企业和棚户区居民的积极性, 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同时, 为了防止借改造之名盲目大拆大建, 《意见》明确要求, 坚持整治、保护与改造相结合, 严格界定改造范围。对可整治的旧住宅区和规划保留的建筑, 主要进行房屋维修、配套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完善、环境整治和建筑节能改造。要重视维护城市传统风貌特色, 切实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 严禁大拆大建。

在“基本原则”中, 《意见》要求节约用地。

谈到节约用地, 国土资源部利用司地用处处长王薇说,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要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现实选择。”王薇指出, 我国人多地少, 耕地资源稀缺, 当前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背景下,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既有现实意义也有长远意义。

她说, 如果说我们过去的用地观念主要着眼于占新地, 那么我们现在必须转变观念, 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中着眼于存量挖潜, 提高现有建设用地效率。只有这样, 才能落实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任务。

资金保障:多渠道筹措资金

加快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资金如何筹措?《意见》规定, 要采取中央补助、银行贷款、企业支持、群众自筹、市场开发等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

(一)

《意见》指出, “中央采取适当方式, 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给予资金支持。”财政部综合司副司长陈怡芳表示, 财政部对此高度重视, 在安排2010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预算建议数时, 考虑了支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因素, 将从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地方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陈怡芳说,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主要是市 (县) 人民政府的职责, 因此, 除中央采取适当方式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外,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要积极筹措资金支持这项工作。

按照《意见》的要求,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支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 省级人民政府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 按照多干多补、少干少补的原则分配补助资金, 对本地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干得好、干得多的市 (县) 给予更多的资金奖励和倾斜, 鼓励市 (县) 人民政府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

二是, 市 (县) 人民政府按照国家的规定, 安排好棚户区改造的相关资金。城市棚户区改造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 市 (县) 人民政府可以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 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公用事业附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 因此, 市 (县) 人民政府可以从上述资金来源渠道中安排资金支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陈怡芳说, 具体如何安排, 安排多少, 应当根据当地的城市建设资金总体情况, 相关资金来源以及棚户区改造的资金需要等等, 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 通过市 (县) 财政预算来统筹安排。

三是, 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当中配套建设廉租住房的, 可以使用各级人民政府安排的廉租住房建设资金。

据陈怡芳介绍, 目前居住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当中的居民, 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符合当地廉租住房的保障条件。为切实解决好这部分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 国家鼓励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当中配建部分廉租住房。对于在棚户区改造当中配建廉租住房的, 不仅可以使用市 (县) 人民政府安排的廉租住房建设资金, 也可以使用中央和省级安排的廉租住房补助资金。

(二)

为切实加快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的改造步伐, 为改造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意见》指出, 要鼓励金融机构向符合贷款条件的改造项目提供贷款。

对于《意见》的这一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霍颖励说, 关于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的改造问题, 实际上从2005年开始, 中国人民银行就鼓励和支持有关银行, 比如像国家开发银行, 加大有关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支持力度, 并且在改造建设和贷款的风险管理以及融资的机制创新等方面作了一些非常有益的探索, 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

据霍颖励介绍, 截至2009年12月末, 国家开发银行向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发放贷款680亿元, 从2005年起, 累计发放贷款997亿元。

霍颖励说, 为进一步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 中国人民银行会进一步加强窗口指导, 积极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向符合规定的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发放贷款。

他说, 因为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涉及到的一部分的商业性开发, 还有相应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廉租住房的建设问题, 现有的规章制度方面都是配套的, 也希望金融机构按照现有的政策来继续予以相关支持。

同时, 《意见》指出, 鼓励采取共建的方式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 并鼓励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

政策保障:享受税费优惠

《意见》在“政策措施”中指出, 要“加大税费政策支持力度”。

对此, 财政部部长助理王保安说, 支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是财政惠民政策涉及的一个主要取向。在这个政策的设计过程中, 至少包括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是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安置住房免税。一是免征土地使用税;二是免征土地增值税;三是免征印花税;四是减征契税, 对个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减按1%征收契税。

第二个层次, 就是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中的安置住房项目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包括免收防空地下室异地建设费、白蚁防治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 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市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政府性基金。

第三个层次, 是作为政府对于棚户区改造中的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用地实行划拨供应, 免收土地出让金。

王保安表示, 以上三个层次的财税政策对促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的改造支持力度非常大, 体现了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政策倾斜。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晓华表示,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执行经济适用房的税收政策, 具体可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的减免, 而具体的操作文件财政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

据王晓华介绍, 国家目前对经济适用房一共给予了五项政策。

第一项政策是, 经济适用房建设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开发商在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套建造经济适用房, 可以按照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 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二项政策是,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转让旧房作为经济适用房房源的, 如果增值率不超过20%, 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税。

第三项政策是, 对经济适用房经营管理单位与经济适用房相关的印花税以及个人购买经济适用房涉及的印花税予以免征。

第四项政策是, 对经济适用房经营管理单位回购经济适用房继续作为经济适用房房源的免征契税。

第五项政策是, 个人购买经济适用房, 契税的法定税率是3%—5%, 可以减按1%征收契税。当然, 这里的经济适用房是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内的, 也就是说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米左右, 如果面积超过90平米的, 契税减半征收 (1.5%—2.5%) 。

王晓华说,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毕竟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不完全一样, 有关部门在制定操作文件时会充分考虑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特点。

土地保障:土地供应优先安排

《意见》指出, 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过程中, 安置住房用地要纳入当地土地供应计划优先安排。

那么, 根据《意见》要求, 国土资源部在支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用地供应上将采取哪些措施?

王薇介绍说, 一是严格界定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内涵, 防止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改造混淆, 脱离实际, 盲目扩大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范围;要把有限的资金切实用于改造急需改造的区域。

二是规划先行, 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及导向作用。首先, 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 以及编制好的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专项规划, 复核审定各地块的使用条件;其次, 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之间的衔接, 只有相互衔接, 才能使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规划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 实行有效管理。

三是落实土地供应政策, 规范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的建设用地供应。首先, 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用地应该优先安排, 简化行政审批流程, 加大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用地的支持力度。目前, 国土资源部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涉及的安置住房中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在《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中应该明确规定住房套型建筑面积、项目开竣工时间等。对于配套建设的商业服务等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供应。

四是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 盘活存量土地。政府只有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才能保证正常的土地供求关系, 才能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作用。首先要控制的是耕地转用的总量。在这里面需要强调的是, 棚户区改造中不能盲目追求提升土地资产价值而将棚户区改造的居民迁至城外。政府可以通过完善收购储备等手段, 把握市场的节奏, 适时调控, 储备土地出让前应处理好土地的产权等一系列法律关系, 完成必要的前期开发。经过前期开发的土地再由县 (市) 人民政府供应, 同时要缩短土地开发周期, 防止形成新的闲置土地。

五是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增加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应。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中要优化用地结构, 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布局相衔接, 在安置原有住户的基础上, 结余的土地更多的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组织保障:落实各方责任

除了具体的政策措施以外, 记者注意到, 《意见》此次对改造的组织落实提出了一些要求:

——要求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 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加强保障, 省级人民政府对省级的工矿棚户区负总责, 市、县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

——要求包括国务院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和各个单位之间、地方之间、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都要加强协调和密切配合;

——要求编制好规划, 各地方政府要将工矿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结合起来, 编制好改造规划和年度计划, 因地制宜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要求确保质量, 加强规划设计, 确保质量及施工安全, 要求单位严格执行建设规划, 要保证基本的居住功能完善;

——要求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及相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规划实施、资金使用、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 对于出现问题的地区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同时, 《意见》要求, 正在实施的国有林区、垦区和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 按现有政策继续推进。

对于以上要求, 侯浙珉重点强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有相关的规划和计划, 在做好实施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施工安全。他说, 今年和明年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的高峰期, 更要加强工程质量方面的监督。

改善民生工作 篇5

自治区文化厅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一论述不仅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及其在我国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重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最重要的是人民享有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力和享有享受文化创造的权利。加强构建我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发展和谐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区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工作的做法和主要经验 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工作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自治区文化厅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区组织开展了以“共享文化阳光〃文化服务进农家”、“共享文化阳光〃百乡千场文艺演出”、“四 进社区”、“三下乡”等活动,着力推进全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突出农村文化建设重点,为改善文化民生服务体系提供保障。近年来,为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构建,我区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坚持做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纳入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目标,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到各级政府的目标考核,纳入到各级财政预算,建立起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在近几年自治区政府向社会承诺为民办的实事中,每年都有几项文化建设方面的实事。自治区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文化建设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基层文化建设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组织开展“文化服务进农家”活动的通知》、《关于实施农村文化服务“187”项目的通知》等,为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政策支撑。

(二)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构建文化民生服务体系提供基础。2006年以来,我区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着眼于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着眼于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文明程度,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具体的做法是,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农村公共文化资源配臵,大力加强县、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 建设,努力实现市县有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有文化活动室,自然村或村民小组有文化大院、文化户的目标,让群众学习有场所、娱乐有阵地,休闲有去处,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看书、看戏、看电视、看电影等基本文化权益。截止目前,全区共有市县级公共图书馆20个,藏书400多万册,年接待170万人次;群艺馆、文化馆2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心)230个;农村文化活动室1008个,农民文化示范户1062户,农民业余文艺团队725个。全区省级博物馆2个,行业专题博物馆29座,文物管理所21个,其中2个省级博物馆已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全区有文化图书流动车5辆、文艺大篷车15辆;全区有老年大学7所,大多数市县区都有老年艺术团、队。基本建立了以市县区图书馆、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街道文化站(中心)为枢纽,以村、社区文化室为基础,以农民(居民)文化户、文化大院为补充的四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08年,我区100个乡镇文化站列入文化部、国家发改委综合乡镇文化站建设项目,已建成66个。与此同时,加大了对村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从2006年开始,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不发达资金,用于扶持村级文化室、农民文化户、优秀农民文艺团队,扶持资金达到600万元。2009年自治区文化厅、财政厅制定下发了《关于申报2009年村级示范文化室、示范农民文化户、优秀文艺团队的通知》,规定了申报的条件,分配了申报名额。对于符合申报条件的87个村级示范文化室、105个示范农民文化户、87个优秀农民文艺团队将配备开展活动所需要的文化活动器材、图书、电视机、功放、音响、乐器、服装等活动设备和器材。

(三)大力组织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广泛开展文化活动,全面提升文化民生服务能力。近年来,自治区文化厅按照中央、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结合文化工作实际,实施一系列重点文化工程,组织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成为推动基层文化工作的有力抓手,使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得到增强。

一是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在巩固“文化共享工程”原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国家对宁夏“共享工程”的倾斜政策,已争取国家投资2000万元,地方自筹200余万元,共计2300多万元,建设了21个市县(区)支中心、58个服务点、1000个新农村信息服务站,为全区191个乡镇、545个行政村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配备了设备,对10万农民进行了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运用信息致富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这种方式,按照贴近农民、贴近市场的原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覆盖了商务信息、市场信息、农业科技、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文化资源共享等方面内容,让农民享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实惠。目前,已经建起1600余个村级农村信息服务站。

二是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与传承,我们结合实际,确立了用扶持民间传承的方式,激活自然传承;用民间艺术进课堂的方式,启动教育传承;用规定各级文化馆(站)工作职责的方式,强化保护性传承,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态传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请自治区人大2006年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命名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政策 法规文件,使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积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目前,我区有国家级名录项目8个;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1项,非遗传承点18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名,自治区级传承人25名。

三是大力组织实施“文化服务进农家”活动。以繁荣农村文化,实现和保障广大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按照“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政府扶持、社会参与;文化进村、信息入户;项目带动、农民受益”的思路,以实施“九个一批”(即新建一批乡镇文体工作站、扶持一批农村文化示范点、充实一批农民书屋、组建一批农民艺术团队、建立一批文化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站点、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培养一批农村文化骨干、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精心组织一批以反映农村新面貌、科技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活动)和农村文化建设“187”项目(在全区187个乡镇建立187个基层文化服务点)和社区文化服务365项目(建立100个社区文化服务点,365天服务)为突破口,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农村文化服务功能,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内容,不断巩固和扩大农村基层文化活动阵地。

四是大力加强行业专题博物馆建设。全区行业专题博物馆建设工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工程之一。这一工程的建设将广泛惠及农村基层群众,极大地充实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内涵。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推动下,发展迅速,从2006-2008年规划建设了42座,力争到2010年建成60座,在全国率先实现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已建成的行业专题博物馆绝大部分实行免费开放。一是完善充实调整了固原博物馆、西夏陵博物馆、盐池革命烈士纪念馆、滩羊博物馆、回族博物馆等原有的20座行业专题博物馆,完善了服务设施,充实了陈列内容,提高了展陈水准,提升了文化品位。二是指导协调新建了电力科技馆、复朴斋博物馆、张家场遗址陈列馆、邮政博物馆、石嘴山市星海湖历史文化展示馆、隆宝阁收藏馆、王敬平虎文化馆、泾源农家乐陈列馆等行业专题博物馆8座,增加了博物馆门类,扩大了影响。三是2009年新建6座行业专题博物馆,在国庆六十大庆前总共建成48座,为大庆献上一份厚礼。

五是强化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建设。针对基层文化队伍不健全,文化站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专职不专干和部分基层站室人员业务素质低的问题,建立规范的培训考核机制。文化专职人员采用聘任制竞争上岗,建立健全农村专兼职文化骨干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全面提高基层文化骨干的业务素质。建立建全农村乡镇、社区文化骨干人员的人才库,逐步形成县、乡(镇)、村三级文化骨干网络。2009年将举办农村文艺骨干培训班五期,使农村乡镇、社区文化中心(站)工作人员及三分之一的农村文化室人员得到培训。

六是不间断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特别是以文艺展演为主要内容的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区以“清凉宁夏”、“湖城之夏”、“星海之夜”、“彩色周末”、农民文化节、农民文艺汇演、“百乡千场”文艺下乡演出等活动为品牌的示范广场文艺演出,带动了全区社会文化繁荣发展。为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区、市、县、乡四级文化部门突出抓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选拔和推广,各级文化馆积极组织文艺宣传队,创作排练新节目到乡镇村队巡回演出。各级专业艺术团体积极创作排演农民喜闻乐见的新剧目到农村演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区有业余文艺团队725个,业余文艺骨干5000多人。每年创作业余文艺作 品3000余件,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几千场次,其中仅广场文艺演出就达2000余场,演出节目7000余个,参演人员5万余人次,观众达五百余万人次,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总量不足,设施设备不配套,布局不够合理,城乡差距大。近年来,我区文化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农村文化基础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原有文化设施基础薄弱,大部分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中心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限于当时的经济水平和能力,所建规模较小、档次较低、设施、设备陈旧简陋,部分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多集中在城区,相对农村文化设施显得薄弱、落后,亟待新建、改建和维修。

(二)公共文化活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快速发展。区市县普遍存在财政投入基数过小,文化事业经费严重不足,文化建设滞后,设施普遍陈旧落后。绝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得不到有效提升。农村文化建设的筹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社会、个人资金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局面尚未形成。

(三)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其数量和品种仍然不够丰富。突出表现在农村文艺创作缺乏精品,农村文化工作适用人才缺乏;农村文化活动不够丰富,内容单调贫乏,缺乏吸引力,农民看书难、看戏难,农民参与的各项文化活动少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改善民生的主要思路、具体目标和措施

(一)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的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加强和改善涉及民生的文化工作,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二)思路及措施

“十一五”期间,大力加强全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一批自治区级标志性文化设施项目。开工新建宁夏大剧院、红旗大厦、银川剧院、宁夏艺校新建、宁夏书画院维修、改造,固原市群众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

建全区市、县、乡镇(社区)、村(居委会)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建改造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15个,全区的图书馆、博物馆全部实行免费开放,新建乡镇文化中心87个(100个乡镇文化中心已列入国家计划),全区的行政村、居委会均建起文化活动室。

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覆盖。“十一五”期间,全区建起24个市县支中心,191个乡镇建起服务点,建设2374个新农村信息服务点,对40万农民进行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运用信息致富的能力和水平,让农民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实惠。“十一五”期间,每年扶持新建100个村级文化室,100个农民文化大院,50个优秀农民文艺团队。“十一五”期间,使我区2374个行政村全部建起文化室,累计扶持农民文化大院2000个,扶持各类农民演出团队1000个。大力加强行业专题博物馆 建设,目前已开工建成42座行业专题博物馆,力争到2010年全区规划建设60座博物馆,在全国率先实现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并对人民群众实行免费开放。

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认真总结第一阶段普查任务的同时,加强对8个国家级名录和31项自治区级名录的保护传承力度,认真做好申报第三批国家名录和自治区第二批名录的公布,指导市县区做好名录的公布并加强第二阶段保护传承的各项工作,有效保护我区优秀非遗项目,使优秀非遗文化得到广泛传承和充分弘扬。

继续组织实施“共享阳光〃文化服务进农家、进社区、百乡千场”演出等活动。自治区级直属文艺表演团体、市、县(区)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各市县区文化馆组织的业余文艺演出队,每年创作排演2-3台适应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剧目到农村演出,每年为每个乡镇送戏2场,为每个村送戏1场。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适宜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全区150个文化广场,每个广场每年演出30场文艺节目以上。每年全区广场文化演出活动达到2000场以上。以音乐、舞蹈、戏剧、杂技、曲艺、民族民间艺术为形式的舞台艺术为手段,以美术、书法、摄影、民俗风情为展览的视觉艺术,以多媒体、网络等为现代科技为手段的多种形式展现给广大群众。

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十一五”期间,每年举办全区图书馆长、文化馆长岗位培训一期,每年举办乡镇文化站长培训班五期,每期50人,每县举办村级文化室、文化大院、农民文艺团队骨干培训班二期,每期50人。并通过组织外出参观,本区现场观摩交流等形式,努力提高现有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开展各项活动的组织能力和业务素质。加大对改善民生文化项目的资金投入,有力保障民生计划的顺利实施。要从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高度,切实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逐步增加文化建设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农村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方便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文化成果和文化财富送到人民群中去,实现社会文化的共享。

四、对加强和改善涉及民生文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结合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精神和我区实际,广泛深入调研,尽快出台我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今后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和落实措施,以作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的抓手和根本保证。

(二)加快我区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按照构建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要求,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建成覆盖我区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三)加大重点文化工程实施力度,不断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总量,特别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文化服务进农家”活动、“百乡千场”下乡演出等重点农村文化项目要继续扩大规模,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

(四)突出地方特色,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是要着力提高各级国有文化单位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能力和供给能力,采取引进和创作并举,不断丰富城乡公共文化产品。二是大力发展民办文化,使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的结构不断趋于多元化。三是改进现有服务方式,不断推出更加方便农 村群众、为农民群众所接受的文化服务。四是继续打造和培育农村文化活动品牌,突出农民群众的广泛性、参与性和均衡性。五是充分挖掘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利用我区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五)理顺体制。建议将目前全区农村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编制、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整体划拨县市县文化行政部门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管事不管人的分离状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乡镇文化中心人员管理体制不顺问题。

(六)切实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文化建设的意见》有关精神,保证图书馆、文化馆每年事业费和活动经费不低于所辖人口1元的最低标准。

(七)将我区“共享文化阳光〃百乡千场”文艺演出活动(全区乡镇及村,共计演出2935场),通过政府面向区直及市县专业、业余文艺团队采购文艺演出的形式,直接送到农村乡镇村。

(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保障机制。在建立全区各级政府文化事业发展基金的同时,改变过去“养人头”的拨款方式,更多地通过购买文化服务、以奖励代拨款、拨款与活动项目走等方式,确保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正常运转。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对公益文化活动、项目和文化设施的投入和捐赠,支持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开展。

惩办粮食奸商改善民生 篇6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察北地区就发生了鼠疫。1949年10月27日,为防止鼠疫蔓延,京绥线铁路停运,一时影响到粮食的运输,一些奸商趁机哄抬物价,企图造成“粮荒”从中牟取暴利,如天坛粉,粮食公司在市场批发价每袋2.4万元,而商人竟抬至4万元左右;粮食公司零售店小米每斤270元,玉米面每斤230元,而商人零售是小米每斤700元,玉米面每斤1000元,价格相差已超过1倍甚至2到3倍。

北京市人民政府曾先后3次召集米面糧业、机制面粉业、粮栈业商人开会,进行说服教育,但仍有少数不明大义的奸商,继续肆无忌惮地哄抬物价。政府为制止物价暴涨,严惩奸商,于11月13日,将奸商王振廷等16人由公安局逮捕法办,并公布了16家不法商号及地址。在北京西城区抓获的不法商号有阜城门外大街的聚成永和府右街和义丰米粮店两家。

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对奸商严惩的同时,还限令其它商号粮食按商业局指定的本月8日价格零售给市民;每户每日可购粮10斤。到11月13日,鼠疫疫情已停止蔓延,西北交通也将恢复,北京市粮食公司在西北订购的大量粮食源源不断运到北京。北京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设立粮食零售店,使粮食公司的粮食能够直接供应给市民,减少商人由中间剥削。粮食零售店除粮食公司原有的12处营业处、24处零售店、25处合作社都办理非社员零售事宜,零售对象以劳动人民及贫苦人民为主,购粮数量以每人每天1斤计算(不论粗、细粮),每5天购买一次,从11月14日起办理零售,同时公布了各区合作社地址。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 篇7

为政之道, 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 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 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

着力扩大就业创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高达765万人, 要落实好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 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用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 增加稳就业资金规模, 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 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托底帮扶。完成2100万人次以上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地要切实负起责任, 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落实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制度。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加快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使困难群众遇急有助、遇困有帮, 让社会充满关爱和温暖。 (摘自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题目为编者所加。)

改善民生 合力攻坚 篇8

当前,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 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 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 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十二五”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更要依靠人民。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我们要抓住机遇, 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科学把握发展规律, 主动适应环境变化, 有效化解各种矛盾, 合力攻坚, 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前, 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积极引导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提高劳动者素质,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这是一场硬仗。在本期的《领导言论》栏目, 我们为您刊载了中共江苏省海门市委常委、副市长、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沈峻峰的文章《抓好五大关键打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硬仗》, 他们在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一些举措, 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是一位学者型的秘书, 他浓厚的读书兴趣, 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顽强的学习精神, 在我们党内干部中是不多见的。本期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李秀芹老师在《人物》栏目里向您介绍了田家英是如何自学成才, 成为著名的学者型秘书的。田家英堪称一面镜子, 比较清晰地映照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某些本质, 值得今天的秘书工作者很好地学习。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17周年。1961年, 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毛泽东于这一年年底, 读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后, 心有所感, 以极大的政治激情写下了《卜算子·咏梅》这首光辉的辞章, 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在本期的《人物》栏目里, 中共中央办公厅原副局级干部田真回忆了当时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这首词在内部印发的情况。

“维基解密”网站近年来名声大噪, 最近又因为公布了大量美国政府、军方和商界的惊人内幕, 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在本期的《研究与探讨》栏目里,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刘新华同志为我们介绍了维基解密网的基本情况及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和深层次问题, 值得我们对信息保密和泄密问题进行深思。政府和组织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更加有效地保证网络信息的保密和安全。

临近年终, 各地各部门都在开展“献爱心”、“送温暖”等慰问活动。本期《杂谈》栏目, 刊登了袁浩同志的文章《年终慰问要善“问”》, 文中指出, 领导干部要多问群众的疾苦和需求, 确保“问”出实情;要多问发展的思路和方法, 确保“问”出实招;要转变慰问的方式和观念, 确保“问”出实效。

科技改善民生决定未来 篇9

最近经常听到周围的人提到一个词:科技民生。所谓科技民生, 就是科学技术用于改善民生以及科技对民生的巨大影响。

现代科技正在从“工业科技”走向“民生科技”。我们知道, 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超导研究等高精尖技术是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标志性项目, 是科技“顶天”的一面。但是科技还有另一面———从“庙堂之高”走向大众, 真正“落地”, 直接造福于民。科技由人类创造, 最终如何造福人类, 关注和发展民生科技是可行途径之一。从全球来看, 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重要导向, 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趋势。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 民生科技已引起我国科技界的关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的制订与实施, 已将科技工作的重点向民生科技转移。不久前举行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全部获奖项目中涉及民生的项目占27.3%, 民生科技成为此次大会的最亮点。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要“重民生、促和谐”, 越是困难的时候, 越要关注民生, 越要促进社会和谐。今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达1461亿元, 增长25.6%。随着国家对科技民生越来越关心重视, 以及对科技基础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 必将在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

“科技进步的出发点是要符合国情, 落脚点就是要惠及民生。”中国科技部长万钢在出席达沃斯论坛的发言中道。在被问到“未来最酷技术什么样”时, 万钢部长认为, “让更多的人在经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上享受到最适合他们需求的技术, 这就是最酷的技术。”是的, 当中国农村孩子能用上价廉实用的电脑时, 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酷的技术;当城市大规模使用电动汽车和燃料能源车, 广大市民能呼吸没有污染的空气时, 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酷的技术;在中国西部的高寒缺氧地区, 因气候原因还有一大批农牧民吃不上蔬菜, 最近一项集太阳能、沼气等技术于一体的循环经济科技项目, 这就是他们心目中最酷的技术。

民生科技的基本目标, 是坚持“以人为本”, 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 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社会问题, 使人们在把握科技信息、参与科技应用、理解科技内涵的过程中, 更新生活理念, 改善生活条件, 提高生活质量, 创新发展方式。通过发展食品相关技术、保鲜技术、瓦斯监测技术和医药科研等, 让居民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 让农民不再为农产品的保鲜发愁, 让矿工不再罹难于瓦斯爆炸, 让孩子们远离小儿麻痹症……

科技,改善民生幸福未来 篇10

欧美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民生科技的发展。欧盟第7框架计划确定的10大优先主题中, 直接与提高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关的就有4个。德国在将科技成果用于民生方面, 几乎做到了极致。身处德国, 你会为身边一切看似不经意的科技成果所提供的便捷而吃惊。

从深层次来说, 民生科技问题实质上是改革发展成果如何通过科技手段让全民共享的问题。今年两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分配议题取代增长议题成为代表委员们的主要关注点, 而在微观政策层面, 新一轮的改革也已胎动。通过改革强化民生早已是社会共识, 这实际上意味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利益和财富的再调整。调整的可持续性取决于政治安排与民意的契合。而政治倾向于民生, 不仅关乎民众的财产福利水平和幸福感的提升, 实际上也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终极意义的完整阐释。在今后5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 如何使民众更好地分享发展和改革的成果, 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服务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成果, 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中, 我国已经将科技工作的重点向民生科技倾斜, 《规划纲要》中涉及的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人口科技、健康科技等都属于民生科技的范围, 体现了“产业科技”向“民生科技”的转向。

加强社会建设重点改善民生 篇11

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拓展与完善。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之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包括三方面: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即三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特点,不仅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而且把它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相提并论,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创新。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应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就决定了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仅要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可见,社会建设范畴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社会建设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广义的社会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一个巨型系统,而狭义社会则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的包含在广义社会之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里的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由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所以,为了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而且必须加强社会建设。

第三,加强社会建设是解决当前各种社会问题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暴露出来,有些矛盾已很尖锐,目前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是经济“一腿”比较长,社会“一腿”比较短,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买房难等民生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等等。经济“一腿”长、社会“一腿”短正在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迫切需要通过加强社会建设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加强社会建设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社会建设应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社会建设部分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就告诉我们,当前的社会建设应当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人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民生是国家的根基.是发展的根本,它最直接、最真实地反映出国家之强与弱、社会治理之好与差、社会和谐之是与否。所以,改善民生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直接关系全面小康与社会和谐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大事。

尽管说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民生问题依然是一个突出问题。这从今年全国“两会”就可见一斑。“两会”所讨论的热点问题是教育、医疗、就业、“三农”、住房、社会保障、食品卫生等民生问题。

改善民生之所以重要,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我国仍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决定了解决民生问题是我们需要长期面对的艰巨任务;第二,我们应当看到,无论是“三农”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还是住房问题、失业问题,都与我们历史欠账较多有关,与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有关;第三,目前人民群众都有热切盼望奔小康、过上富裕生活的心理预期,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都与这种心理预期有差距,这种差距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第四,民生问题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问题,原有的民生问题解决了。新的民生问题又会冒出来;低层次的民生问题解决了,较高层次的民生问题就会接着来。可见,民生问题具有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所以,我们解决民生问题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又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逐步改善民生中建设和谐社会。

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必须做好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改革分配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我们应按照十七大精神,结合当前实际,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社会建设,进一步改善民生。 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事业是除了经济、政治以外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各项事业。包括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就业培训、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所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改善民生、造福人民的事业,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这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注重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就业、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以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这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职责。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益文化、科普知识的普及,群众体育、就业培训、环境保护等的投入力度,促进城乡区域社会事业的发展,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须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真正做到让穷人读得起书、看得起病,安居乐业,共同享有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加快创新管理体制。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必须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管理体制。提升城市社区建设水平,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在新的社会管理体制中,建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协调机制,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以及社会风险预警机制,做到及时发现社会矛盾,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优化社会结构。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结构的建设,通过优化社会结构,使之有利于社会的

健康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优化社会结构在当前主要是城乡结构、区域结构、阶层结构的优化。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阶层结构失衡现象越来越严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在进一步拉大,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要通过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的各种措施。促使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引导的力度,实现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高度重视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按照“提低、扩中、调高”的方针,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促使我国由“金字塔型”社会结构向“橄榄型”社会结构转变。通过以上的社会建设.争取在我国形成有利于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结构。

积极培育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指政府组织、营利组织以外的各种组织。社会组织既是社会建设的内容之一,又是社会建设、改善民生的组织者、实施者之一。社会建设要实现其目标,除了要各级政府大力推动以外,还必须依靠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现代社会是一个由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组成“铁三角”关系的社会,它们共同推动社会健康发展,我们要加强社会建设,要进一步改善民生,要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新格局,都必须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之于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和谐、保障社会协调发展的功能,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得到了充分肯定,《决定》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要“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我们一定要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对于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消除一切不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障碍,促进我国社会组织更快发展,并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的功能。为使我国社会真正成为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努力。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老百姓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它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有效协调多种形式的社会利益关系。调节社会收入分配。它是改善民生的一种基本的制度保障。只有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市场经济新体制下得到民生保障,才能有效应对我国城镇化、就业多样化、人口老龄化提出的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民。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仍是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仍很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从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提高对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的认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下更大的力气把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好,推动我国的社会建设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坚持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 篇12

在当代中国,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建设人才强国,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摘自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题目为编者新加。) ■编辑牛励耘

上一篇:S3C6410下一篇: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