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学生权利研究论文

2024-11-13

高等院校学生权利研究论文(精选3篇)

高等院校学生权利研究论文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院校学生权利, 是指正在高等院校学习的学生依法享有的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资格、主张或利益。它是一种法定权利, 而非道德权利, 或者是由法律明文规定, 或者是根据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 依照法律的精神、法律逻辑和法律经验推定出来的。高等院校学生享有的法定权利必须经过相应的转化, 即必须转化为现实权利之后才会发挥其应有功效, 才是真实的和完整的, 才对高等院校学生具有价值。

二、高等院校学生权利的性质

高等院校学生一方面是普通公民, 另一方面是学生。正因为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其与外界发生的社会关系就更加复杂, 所以学生就享有更广泛的权利和应履行更多的义务。而高等院校学生权利义务的多重性是相对于某一主体在具体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而言的。由于学生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 行使不同的行为, 产生不同的法律关系, 则其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就具有不同的性质特征。

三、高等院校学生权利的分类

行政法律关系方面的权利义务是指学生与高等院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学生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民事法律关系方面权利义务是指学生与高等院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学生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内部关系方面的权利义务是指高等院校与学生在法律关系以外所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学生处于不同的关系地位, 决定了学生享有不同的权利和履行不同的义务。这种分类的目的在于指引学生了解享有什么权利、行使什么义务, 通过什么救济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定权利义务是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存在的, 通过法律明文设定的权利义务。学生应有权利义务是法律规定以外的权利义务。

四、高等院校学生权利的概观

(一) 人身权

人身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依法享有的, 与其自身不可分离亦不可转让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法定权利。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指高等院校学生的人身不受非法限制、搜查、拘留和逮捕。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高等院校学生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 是高等院校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有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失去了人身自由, 高等院校学生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利益正常地行使权利, 所谓的权利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人不是孤立存在的, 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之中, 而自由也从来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总是要受到一定的约束, 个人的人身自由只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才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效力。寝室不受侵犯是指非经法律规定, 并经法定程序, 任何机关、团体或者个人不得任意侵入、搜查或者查封高等院校学生的寝室。对于在校学习的高等院校学生而言, 他们所居住的并不是自己的住宅, 而是高等院校提供的寝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是指高等院校学生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得侵犯,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隐匿、毁弃、拆阅或者窃听。恋爱是人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的必然情感, 应当说是天赋权利, 这是不能禁止的。学生恋爱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 但一些高等院校以各种理由禁止学生恋爱。婚姻自由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依法享有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不受任何人的强迫和干涉, 自主决定本人的婚姻问题的权利。

(二) 尊严权

尊严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依法享有的维护其作为人所应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并受到社会与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生命健康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依法享有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姓名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有决定、使用和依法改变自己的姓氏名称的权利。肖像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有自主制作、占有和使用其肖像的权利。名誉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享有自己适度的名声并维护其名声不受侵害的权利。隐私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就自己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所享有的不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侵犯的权利。

(三) 财产权

财产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依法享有的, 对物的排他的、不可剥夺的支配权。在现代社会, 每个人的财产权均应受到同等的保护。物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直接支配其标的物, 并享受其利益的排他性权利。物权是一种支配权, 其内容是对物的直接管理和支配。债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请求高等院校为特定行为的权利。知识产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对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 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高等院校学生的这些权利应该得到保护, 不得受其他任何组织、个人的侵害和干涉。

(四) 政治权

政治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依法享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管理国家以及在政治上表达个人见解和意见的权利。选举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依法享有选举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依法享有被选举为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言论自由是指高等院校学生对于政治和社会的各项问题, 有通过语言方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出版自由是指高等院校学生以出版物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集会自由是指高等院校学生有为共同的目的, 临时集合在一定场所, 讨论问题或表达意愿的自由。结社自由是指高等院校学生为一定宗旨, 依照法定程序组织或者参加具有持续性的社会团体的自由。参与权指学生有权通过合法的途径和形式参与学校管理活动。批评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有提出批评意见的权利。建议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对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权利。

(五) 教育权

教育权是指高等院校学生依法享有的要求国家积极提供均等的受高等教育的条件和机会, 通过学习来发展其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 以获得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机会的基本权利。学生身份权是指作为受教育者的高等院校学生在其所在教育机构拥有学籍, 进行学习、生活并取得学习成功的权利。学生身份是高等院校学生享有教育权的前提和保障, 任何人自其在公立高等学校登记、注册之日起即取得了法定的高等院校学生身份。对于高等院校现存的教育教学设施, 任何学生, 无论其专业、年龄、智商、家境等有何不同, 均应一视同仁, 允许其合理的加以利用。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实施主体, 不仅要教书, 还要育人, 由其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品行做出的评价往往成为人们衡量高等院校学生社会价值的主要依据, 因而会影响到高等院校学生的社会地位及其他合法权益的取得与实现。

摘要:科学的高等院校管理是维护学校秩序、保障学校生活良性运行的重要条件。而高等院校学生权利的有效保证, 则是科学的高效管理所必须的。在新形势下, 怎样保护学生权利, 学生怎样才能更好履行义务, 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首先明晰学生的权利。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生权利,法律地位

参考文献

[1]李莉.身份权若干问题新探[J].法治与社会发展, 2008.

[2]温辉.受教育权入宪研究[J].法学家, 2007.

高等院校学生权利研究论文 篇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权利应该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能够受教育的权利;一是受好的教育的权利。能够受教育的权利指儿童 (包括残疾儿童) 无论其家庭背景如何, 都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的权利, 这是显性的受教育权, 可以通过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而实现。受好的教育的权利指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受到的教育是适合儿童、令儿童满意、有利于个体全面成长的教育。这是隐性的受教育权, 通常以学校为全力保障主体, 通过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落实和教师教育教学的具体行为而实现。但是, 仅仅获得入学权还不够, 不同群体的学生在学校内部是否获得了同等待遇呢?他们是否在接受适合自己的令人满意的教育?他们隐性受教育权利的保障状况如何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项调研。

一、研究内容及方法

1. 本研究中不同学生群体的界定

我们将公立学校的学生划分为以下几个群体:择校生、流动人口子女、贫困生、学困生、主流群体。这几种划分方式是不排他的, 即可能有的学生既属于贫困生, 又属于学困生, 以此类推。主流学生群体的学生指通过常规手续 (如学区划分、电脑派位) 入学, 能轻松胜任学校中的各项活动, 学习成绩中等或中等以上, 家庭收入良好的学生。主流群体学生并不一定是某个学校人数最多的群体, 因为据调查有很多公立学校中流动人口子女已占学校总人数的50%以上。另外, 由于有专门的残障学校, 且普通公立学校中随班就读的残障学生很少, 本次研究中我们调查的对象均为心理健康、智力正常的学生。

2. 本研究中受教育权利的界定

本研究重点关注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内部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情况。根据尹力等学者的观点,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受教育的自由权; (2) 受教育的要求权; (3) 受教育的福利权。本研究认为学生在学校内部应该享有: (1) 被学校主流文化认同、支持的权利; (2) 在学校中有机会展示个人专长获得尊重与自信的权利; (3) 要求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有利于其今后发展的权利; (4) 要求学校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合理需求的权利。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四类调查对象:学生———受教育的主体, 受教育权利的主体;家长———学生利益的代表者, 通常比学生更关注长远利益;班主任———学校中与学生接触最紧密的人, 能全面把握不同学生群体在学校的状况, 且他们自身的观念和行为也反映了学校中大多数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态度;学校领导者———理解学校各项措施背后的出发点。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 调查工具为自编的《不同学生群体在学校内部受教育权利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与学校文化的适应情况、学生在学校内部获得奖励或积极评价的机会、学校教育是否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学校教育服务是否满足学生的切实需要四个维度。本研究测试样本为来自重庆市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 北京市顺义区、延庆县, 河北省枣强地区等区域的239所学校的教师、学生、家长。这些区域既包括教育发达地区的远郊区县, 也包括国家级贫困地区, 以及我国的西部地区, 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体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确定, 研究共收回学生有效问卷15415份, 家长有效问卷14431份, 教师有效问卷3361份, 所有问卷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1. 不同学生群体比例概况

调查显示, 按学生学业状况、家庭经济条件统计, 群体分布基本为正态分布。其中认为家庭经济收入在中下或更低水平的学生占18.9%, 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在中下或更低水平的占16.2%。

本次调查发现, 电脑派位入学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37.6%, 根据政策推优入学的学生占9.4%, 这两项加起来共47%, 择校生占41.9%, 借读生 (流动人口子女为主) 比例占11.1%。也就是说, 总体看只有不足一半的学生为常规途径入学, 超过50%的学生在入学时进行了择校。从择校原因看, 离家近是择校的首要因素, 31.3%的家长给学生择校时把这一条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其次是教学质量, 27.1%的家长主要考虑了这一问题。接下来的几个原因分别是学校风气好 (12.4%) , 教学内容有特色 (13%) , 办学理念好 (5.8%) , 而对于收费多少的问题只有8%的家长把其当成了择校的主要因素。还有少量家长 (2.4%) 在择校时还重点关注了其他因素, 如学生在校时间长, 家长放心等。就近入学是我国儿童入学的基本政策, 在这种政策下, “离家近”依然成为家长择校时考虑最多的因素, 分析起来可能有三个原因: (1) 流动人口子女在选择学校时首先考虑离家近的问题以保证孩子的安全和减少交通、接送等的成本; (2) 家长希望选择离家近的优质教育资源, 而不是任意离家最近的学校, 因此简单的就近入学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 (3) 部分地区就近入学规划方案不合理, 使得有些孩子明明身边有学校, 却要去远处上学, 家长为了孩子的利益, 产生择校行为。

2. 学生对学校氛围的感受

调查显示, 大多数学生比较接受学校的文化氛围。84.6%的学生喜欢学校、学校的生活, 78.8%的学生喜欢学校内的各种展示和布置, 82.7%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做到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78.1%的学生感觉教师在教学时会关注他们的生活。但调查也显示, 51.3%的学生注意到班里总有一些同学不愿意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 高达72.1%的学生确信, 上课时教师对班里的部分同学是不关注的。在同一次调查中, 一方面大部分学生认同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 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发现教师会忽略班里的一些同学。这样一组数据, 可以让我们推测, 在很多时候班里有一些学生是老师和同学共同忽视的, 当我们特别提及他们的时候, 他们才被想起。对家长的调查也显示, 只有84.3%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中获得了足够的尊重, 而被尊重是受教育权利的基本要求。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 我们发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学业成绩都与学生是否喜欢学校生活、是否喜欢校园环境、是否感觉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及教师教学时是否关注学生生活显著相关, 且均为负相关。另外, 择校生和借读生更倾向于选择不喜欢、不认同学校文化, 且借读生比择校生在这方面的趋势更明显。数据说明, 贫困生、学困生、借读生等学生群体在学校没有被有效接纳, 没有获得足够的心理力量。

3. 学生的发展愿望

大多数学生 (71.9%) 完成义务教育后希望进入高中学习, 4.8%的学生希望进入职业学校, 4.8%的学生准备直接工作挣钱, 有其他选择的学生 (如出国或管理家庭产业) 占8%, 目标盲目说不准的学生占11.4%。调查显示, 学生和家长对家庭经济条件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感受与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后的发展预期显著相关。经济条件中等以上、学业成绩中等以上的学生通常会选择义务教育完成后继续读高中, 而家庭条件不太好或者自我感觉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会选择工作挣钱等。但是从地区来看, 学生义务教育后的发展愿望并不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应。参与调查的几个地区中, 顺义区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平谷和延庆其次, 临桂和枣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然而, 从家长问卷统计结果看, 希望孩子将来上高中的比例最高的是枣强, 后面依次为延庆、顺义, 据分析这与地区经济发展类型、高中入学的难易程度、高中后的发展预期、该地区其他可选择的发展途径等都有关系。

4. 学生在学校的发展机会

调查显示, 只有65.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有机会展示才华, 69.6%的学生认为学校经常组织同学们喜欢的活动, 71.2%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学生需求, 在组织活动设计、问题决策时, 会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想法。也就是说, 七成的学生乐于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在活动中感觉自己被重视, 需求得到满足。但是, 还有三成的学生不太满意。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 上述问题的数据结果均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负相关。家境贫穷的学生去博物馆、公园等社会教育机构的机会少, 参与学校文体活动时的装备、器材质量差, 更容易感觉自己在学校中缺少机会获得承认, 对学校各项活动的满意度也很低。而学校分数至上的单一评价导向也使得学业成绩成为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是否有机会展示才华的主要因素, 对这一问题的另外一个佐证是70.3%的学生认为上课时教师只关注学习中上等的同学。这说明教师在课堂中更关注考试为目标的知识学习, 而对知识的社会价值、生活价值认识, 以及对学生认识世界的视角方法的培养的意识都还不足。学校满足学生教育需求的一个主要方式是提供课程, 学校在确定校本课程时, 应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要求。调查显示, 只有53.5%的学生认为学校在确定校本课程时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对于同样的问题也只有60.6%的教师认为学校在制定校本课程时征求了全体学生意见。这说明, 在开设校本课程时, 很多学校不是看学生需要什么课程, 更多的是看能开出什么课程, 以应付上级的检查。显然, 这样做不能全面实现校本课程的功能, 使校本课程的价值部分缺失。学生在学校内得到各种奖励是对学生成长的认同, 是学生获得发展的自信的基础, 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调查显示, 79.4%的学生认为非本地户口的同学在当选班干部、评选三好生等问题上与本地生没有差别, 57.5%的学生表示学校中有些奖励是专为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立的, 这两个数值都不高。同样的问题针对班主任进行调查时, 两个数据也只达到87.4%和72.1%。这说明学校中确实缺少促进不同群体学生发展的奖励机制。

5. 学校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育服务

学校对学生心理、生活的辅导, 对贫困生及其家庭的帮助和支持, 以及其他基于学生和家长利益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水平也会影响不同群体学生教育需求的满足。调查显示, 89.3%的教师认为对学生的生活辅导和心理辅导是学校所有任课教师的常规工作,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师的基本职责。95.3%的教师会根据家长的不同情况建立与家长不同的沟通方式, 81.1%的教师认为学校有措施辅导不同生源家长如何教育学生。与之对应, 81.1%的家长认为学校有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想法, 86.3%的家长感觉和学校老师的沟通很方便, 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83.9%的家长同意每次家长会后收获都很大。数据说明, 学校努力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但还需要更加有效的措施, 进一步提升沟通能力。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是否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问题上, 87.8%的学校中层干部认为学校教育活动能满足流动人口子女的需求, 92.4%的中层干部认为学校活动能满足学困生的需求, 95.1%的中层干部认同学校有系列措施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80.6%的中层干部认同学校努力采取措施为无法照顾子女的家庭提供帮助 (如食堂、住宿、课后辅导) 。同时对家长的调查显示:只有64.6%的家长同意学校活动满足了流动人口子女的需求;只有67.6%的家长同意学校活动满足了贫困生的需求。这说明, 学校确实在努力提高教育服务质量, 特别是满足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 但是服务效果还不能令家长满意。

三、建议探讨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看到, 不同群体学生在学校内部享受平等的、优质的、适宜的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不同社会角色的共识, 大家都在为这一目标努力。

目前, 划片入学、电脑派位的入学方式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教育需求。一半以上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通过各种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 这既是对教育资源优化的促进, 也是学生实现教育权利的诉求。我们可以放宽办学渠道, 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入教育, 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 同时引导教育资源产生特色分化, 使学生和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学校。我们认为, 教育发展的方向不是没有择校, 而是全面择校, 每个孩子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 这才是学生受教育权利保障的体现。

其次, 贫困生、学困生、流动人口子女等弱势群体在学校依然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本次研究中, 针对学生有22个调查问题 (不算基本情况部分) , 所有问题的结果都与学生的背景 (家庭经济条件、学业成绩、学生生源) 显著相关。特别是对家庭经济条件和学业成绩成显著负相关;同时, 家庭经济条件和学业成绩之间也呈显著相关, 很多学生是因为家庭贫困带来的学习资源匮乏和文化生活缺失而导致学业成绩低下。因此, 政府在保证孩子免费入学的基础上, 如果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再给予一些学习资源补助, 比如发放免费的博物馆参观券、公园门票、图书馆阅览证或者一些儿童活动的免费入场券等,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贫困儿童与其他儿童间的文化生活差异。

再次, 学校的教育服务还不能针对教育对象进行特色化设计。校本课程是学校满足本校学生特殊学习需求的重要方式, 现有条件下仅靠一所学校从自身内部去培养校本课程师资、挖掘校本课程资源, 是很困难的。教育部门应鼓励以地区为单位培养校本课程师资, 使用校本课程资源。针对一门校本课程, 一个地区培养一个或一组合适的课程师资, 配备相应的课程资源 (如教具、教材, 某些特殊课程的固定场地等) , 然后由这些专业的教师到各校去上课。这样既保证了学生教育需求的满足, 又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还解决了学生的安全和学校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尹力.试析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研究, 2001 (5) .

[2]罗爽, 苏金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权利意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教师, 2009 (5) .

高等院校学生权利研究论文 篇3

体育权利的内容相当宽泛, 大学生体育权利虽然未在我国的宪法和相关法律中明确界定, 但是实质内容已经贯穿法律之中。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简称《体育法》) 第5条规定:“国家对青年、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给予特别保障, 增进青年、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然而, 大学生能否在学校享有自身的权利而健康的成长, 自身能否均衡的发展又对社会国家、乃至整个民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随机抽取安徽省大学生300人, 大学体育教师50人, 教育行政干部及高等院校专家学者20人, 共370人。

样本区域:样本取自于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 安庆师范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 阜阳师范学院, 黄山学院;等安徽省内10所老本科院校。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推理法。其中调查法包括面访调查、座谈调查、问卷调查。调查于2010年9月底开始, 11月底结束, 以面访、座谈、函调等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350份, 回收有效问卷305份, 有效回收率为84.3%。

2 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2.1 大学生体育权利包含的主要内容

根据大学生所处的特殊时段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其所拥有权力的规定, 大学生体育权利主要包括:获得体育教育的权利;体育活动中的人身权;体育财产权;对体育工作的批评权等4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每一方面的权利有包含了多种的分权利。

2.2 安徽省大学生体育权利的内容调查分析

2.3 安徽省大学生体育权利的侵权原因分析

2.3.1 历史原因

在中国悠久的教育史上“学生权利严重不够”, 中国早期教育是宫廷教育, 教育权掌握在以皇帝为主的统治者手里, 受教育权是王子公孙的专利。后来发展为一般百姓也可以读书。从师生来看,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对学生有绝对的权威, 甚至有体罚的权利;从教育过程看夸大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因素不断地出现在高等教育过程中。

2.3.2 体制原因

安徽省大学生自我权利保障意识的缺乏是有其原因的。首先, 传统教育观念不仅对教师而且对学生也有深刻的影响, 师道尊严不仅使教师, 而且使大学生也产生了忽略自己权利的倾向, 一些大学生形成了对于教师的依附心理, 较少考虑自己作为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应该和必须从学校、老师那里得到什么, 以实现其合法权利;各类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相对滞后;十多年来, 我国的立法速度已大大加快, 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而安徽省高等学校至今仍然以一两门内容陈旧, 落后于社会及其立法进程的法律课程来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法制素质, 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难以形成大学生的现代法制意识, 建立起他们符合法制要求的权利与义务观念。

2.3.3 法律原因

现有的教育法规对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缺少具体和专门的表述, 存在着严重的疏漏;总的表现为“义务规定多, 权利规定少, 纲领性的规定多, 具体可操作性的少”, 尤其是有关学生权利问题的部分教育法规, 时间跨度大, 其中有些甚至是过时的、重复或相互矛盾的, “有些方面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规, 还没有对大学生的权利及其实现作出准确的法律界定”, 即使已有的有关法规, 也存在着“空洞模糊”、操作性较差等弊端, 停留在“一般化”抽象的说明上, 距离教育法制化的要求相去较远;北大学生刘燕文状告北大事件, 反映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立法中存在两个基本问题, 即:一是由于长期受重实体轻程序, 重管理者权力赋予轻被管理者权利救济等观念的影响, 现行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程序性规范少, 具体操作难, 可诉性弱;二是配套立法严重滞后, 现有规范漏洞较多, 下层位规范与上层位规范抵触现象屡见不鲜。

3 安徽省大学生体育权利的通道途径

3.1 提高大学生体育财产权的维护意识

要对大学生的体育财产权实施行之有效的维护, 就要在认识上弄清楚体育财产权的所指范围和相关的法律依据。大学生体育财产的获得, 除了家庭供给和通过自身劳动获取外, 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国家投资建成或社会及个人捐助和赠于资产所建场 (馆) 设施的优先利用。

大学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人, 已具备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因此, 要从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体育财产权的维护意识。

3.2 建立有效的体育教育监督机制

着力畅通安徽省大学生对体育工作的监督渠道, 建立学生权利保护的专门保护组织。努力完善与健全申诉与复议制度, 形成一个强大而富有成效的监督机制, 以此来切实维护好法律所赋予安徽省大学生对体育工作的批评权。

3.3 加强和完善安徽省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的制度保障

安徽省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 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 进一步明确各级体育部门的职责处理好相互的工作关系。在高校设立体育俱乐部, 选修课, 运动训练课等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体育需求。同时, 协调好经营性的体育场馆与学生场馆使用的冲突, 为维护大学生的体育权益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摘要:本文就当前安徽省大学生体育权利现状与通道途径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近些年我省普通高校扩招, 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师资等方面的增加比例明显低于学生的增加比例, 从而导致大学生的体育权利受到侵害, 而且这种侵害没有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本文的研究对维护体育权益、保障体育权利、增强体育法意识、提高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具备的教育公平、公正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权利,救济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剑.《体育法》的诞生及其意义[J].体育工作情况, 1995, (21) .

[2]胡澎.全日制学校学生体育权利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1, (6) .

[3]李力研.野蛮的文明[M].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8年第1版, 第426页.

[4]胡泓.全日制学校学生体育权利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6 (1) :45-47.

[5]温辉.受教育权入宪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多功能重建技术下一篇:历史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