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共12篇)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篇1
教师科研管理系统是针对高等院校教师科研的大量业务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件。从学校实际出发, 根据教师科研的要求, 实现教师基本情况的管理, 为教师管理提供一个电子平台。
1 可行性研究
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管理越来越得到重视。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管理, 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校和教学管理部门的压力。教育信息化管理中的教师科研管理是对教师及其所从事的科研工作的管理。为了更好地进行此类工作, 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技术。
2 教师科研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2.1 需求分析
从实际用户的人工业务分析得出, 所开发的教师科研管理系统应具有高效性, 准确性, 可靠性和实时性;同时对用户来说, 应具有操作简单, 界面友好, 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因此, 分析本“教师科研管理系统”功能如下:2.1.1基于权限的管理。教师类用户, 只能查看信息;管理员用户, 可以查看和管理所有信息。2.1.2掌握教师基本情况。包括教师编号、教师姓名、学历、授课信息等。2.1.3信息浏览灵活。对教师科研信息提供模糊和精确的查找。2.1.4 方便管理。教师信息可进行添加、删除、编辑等操作。2. 1.5报表生成和打印。
2.2 系统设计
2.2.1 开发工具。本系统使用Visual Basic作为软件开发工具;Microsoft Access作为后台DBMS。2.2.2系统数据库模型设计。从实际的教师科研管理角度, 每位教师有一个唯一编号, 通过教师编号与其它表中的ID字段形成一对多的关系, E-R如图1。2.2.3模块设计。根据系统需求, 结合实际教师科研管理情况, 整个系统由5个模块组成, 系统流程如图2。
3 教师科研管理系统的具体实现
3.1 数据库连接的建立
本系统采用ADO方式链接数据库。在工程中添加对ADO的引用, 采取“数据环境设计器”作为链接载体。在工程中添加数据环境, 建立Conn数据链接。通过Conn集合连接数据库中的基本表并通过添加命令形成以SQL语句为主的数据命令, 在工程中可随时调用, 尤其是在建立动态报表时。
3.2 Splash窗体设计
Splash窗体作为系统的启动对象, 通过加入时钟控件使窗口无操作链接到登录窗口;同时, 作为系统“帮助”窗体, 利用公共变量mb About来标识区别。代码如下:
若mb About为True, 表示系统运行Splash窗体;若mb About为False, 则表示系统运行“帮助”窗体。
3.3 登录窗体设计
用以确认身份 (教师或管理员) 的窗体。该界面设有保护功能, 在身份认证时, 输入3次仍不正确将被取消登陆权利, 系统自动关闭。为了便于用户操作, 各个输入框和按钮可通过Enter键互相切换。
3.4 系统主界面 (MDI窗体)
本系统采取多文档界面 (Multi Document Interface) 。用户在此窗体上采用分权限访问方式调用其它窗体, 实现各模块的功能。
a.管理员, 可进行教师信息查询和管理;教师, 只能查询信息。
b.人性化设计, 达到键盘、鼠标两用方式。例如:教师查询菜单的快捷键为Alt+F。
c.执行非法操作后, 系统会提示出错。
3.5 教师科研管理窗体设计
管理员操作窗体:通过导航栏显示当前满足条件的教师编号和姓名字段, 便于用户管理和操作;通过“自定义查询”功能可进行多条件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两种方式;管理员可对记录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 生成相关报表。此外, 在修改时系统会自动提示必填项。
3.6 信息查询窗体设计
在主窗体中, 单击“查询”按钮, 弹出“查询”窗体。该窗体中用户选择查询条件, 并通过输入值对教师科研信息进行单 (或多) 条件查询。
方法如下:
4 开发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4.1 多表同时连接
在程序设计中, 有许多利用Data Grid控件连接数据源中多个表单。比如, “教师科研管理”窗口, 在导航栏中任选一位教师编号, 相应的“详细信息”选项卡中显示此教师的基本信息以及其科研信息。方法:程序中添加相应的Refresh语句, 找到数据库中相应教师编号Serial的指针, 可得到对应的编号值, 调用SQL语句完成刷新。关键语句是:
查询结果窗口也是如此。
4.2 数据源的调用
由于是管理系统, 数据库的调用量很大。若出现表之间调用冲突的情况, 会导致对象关闭或打开时数据无法调用。因此, 用SQL语句进行数据连接, 避免冲突产生, 尤其动态调用表中信息时。
4.3 动态报表生成
利用Data Report生成报表, 针对静态信息较为容易, 但对于动态报表, 需用到数据处理环境的内部功能。那么, 设置参数的SQL命令即利用它先设一参数, 这样在程序中就能根据参数值的改变, 动态生成报表。
5 结论
教师科研管理系统经过一个多月的设计开发。后期实践中表明, 该系统基本达到用户要求, 人性化设计使操作便捷。通过程序对数据一致性问题进行了有效解决。当然随着校园网络应用越来越多样灵活, 信息化的网络方案也随着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我们会不断发现新问题, 研究新方法, 让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大有作为, 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阿奇.VisuaI Basic.NET实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1.
[2]林陈雷, 郭安源, 葛晓东.Visual Basic教育信息化系统开发实力导航[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6.
[3]赵斯思.Visual Basic数据库编程技术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9.
[4]刘萌, 周学明, 国安源.Visual Basic企业办公系统开发实力导航[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6.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篇2
个人信息录入操作填写说明
教师用户登录网址:http://jiaoshi.jse.edu.cn,进入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页面,选择“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教师自助子系统”进行填报,首先获取初始密码(仅限于通过18位身份证号码登录人员,其他人员如外籍专家和教师无法自助登录填写)。: 打开教师自助系统(注意是教师自助)点击:查询管理员联系信息
第二步: 填写学校全称、教师自己的身份证号、验证码,点击查询
第三步: 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性别和出生日期会自动带出)点击查询,显示初始密码(登陆时要严格按照大小写格式录入),获取初始密码后返回登录页面重新登录。
用户名为身份证号。登录系统后,教师根据个人真实情况,按照页面左侧目录树逐一进行填报,凡带有红色“*”标记的项目栏为必填项目,凡必填项目必须填写,若本人无此项目的记录,则选择“无”;其他信息属于选填项目,可以不填写。
注:
1、首次登录,系统会要求用户重新修改登录密码,并且密码修改后的安全强度要求为“强”,建议根据“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形式更改登录密码。请各位老师妥善保管好自己的修改密码,便于后期数据填报及维护。
一、进入“基本信息”界面(必填项目)
点击右上角“修改”按钮,进入可编辑状态。编辑结束后点击右上角“保存”按钮。
1、姓名:系统已默认,身份证与档案记录不一致的,以身份证为准;
2、曾用名:选填项目,有则填写,没有填“无”;
3、性别:系统已默认;
4、国籍/地区:必填项目,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填写,系统默认为“156-中国”;
5、身份证件类型:同时拥有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的,选择居民身份证,系统已默认为“1-居民身份证”;
6、身份证件号:系统已默认;
7、个人照片:选填项目,按照系统要求上传个人免冠照片;
8、出生日期:系统已默认,身份证与档案不一致的,以档案为准;
9、籍贯:必填项目,国籍/地区为中国时必填,明确到区县一级;
10、出生地:必填项目,国籍/地区为中国时必填;
11、民族:必填项目,国籍/地区为中国时必填;
12、港澳台侨外:国籍/地区非中国时必填;
13、政治面貌:必填项目,国籍/地区为中国时必填;
14、参加工作年月:必填项目;
15、进本校年月:必填项目;
16、教职工来源:选填项目;
17、教职工类别:必填项目,专业技术岗、其他专业技术岗、双肩挑人员填写“A13-科学科研并重型”,管理岗人员填写“A2-行政人员”,工勤岗位人员填写“A4-工勤人员”,辅导员填写“A6-专职辅导员”,二类雇员按照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填写;
18、是否在编:必填项目,系统默认为“0-否”,事业编制人员、合同制工人选择“1-是”,其他人员选择“0-否”;
19、用人形式:必填项目,单选,“是否在编”为“0-否”时必填; 20、签订合同情况:必填项目,单选,“是否在编”为“1-是”时,默认为“1-聘用合同”,其他人员选择“2-劳动合同”;
21、所在二级单位:必填项目;
22、在岗情况:必填项目,单选,系统默认为“1-在岗”,长病假人员填写“203-长病假”;
23、职工号:必填项目,教职工的工号(以人事处提供的名单为准);
24、是否外籍教师(研究人员):必填项目,单选;
25、从教起始年月:必填项目,指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以来,管理岗和工勤等非教师岗的,从进教育系统的时间算起。
二、进入“学习经历”界面(必填项目),(从高中后开始填写,如果初始学历是中专则从中专开始填写)
点击“增加”按钮,从初始学历起按时间顺序逐条增加学习经历,如上图所示,填写结束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学习经历填报。填写步骤同上。
1、获得学历:必填项目,单选,无学历填写“0-无”;
2、获得学历的国家(地区):必填项目,单选,学历为“0-无”时不能填写;
3、获得学历的院校或机构:必填项目,填写学历证件中的学校全称,外国名称须同时填写外文和中文名称;
4、所学专业:必填项目,填写学历证件中的专业;
5、入学年月:必填项目,单选,学历为“0-无”时不能填写;
6、毕业年月:必填项目,单选,学历为“0-无”时不能填写;
7、学位层次:必填项目,单选,没有填“0-无”;
8、学位名称:必填项目,单选,学位层次为“0-无”时不能填写;
9、获得学位的国家(地区):必填项目,单选,填写取得学位证件的国家(地区),学位层次为“0-无”时不能填写;
10、获得学位的院校或机构:必填项目,填写学位证件中的学校全称,外国名称须同时填写外文和中文名称;
11、学位授予年月:必填项目,单选,学位层次为“0-无”时不能填写;
12、学习方式:必填项目,单选;
13、在学单位类别:选填项目,单选。
三、进入“工作经历”界面(选填项目),填写所有工作经历
点击“增加”按钮,从最早参加工作起按时间顺序逐条增加工作经历,如上图所示,填写结束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工作经历填报。填写步骤同上。
四、岗位聘任(必填项目)
由人事处统一填写,教师用户不需要填写
五、进入“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界面(必填项目)
点击“增加”选项,如上图所示,从初级职称起逐条进行填写,填写结束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工作经历填报。
1、聘任专业技术职务:选填项目,单选,管理类的人员,填写社会科学类的(副研究员、助理研究等),辅导员参照高等学校教师序列填报,工勤人员、二类雇员选择“0-无”;
2、聘任开始年月:必填项目,单选,按照取得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填写;
3、聘任结束年月:选填项目,单选,最后的聘任结束年月填写填表日期;
4、聘任单位名称:选填项目,填写聘任单位全称。
若填报者暂无专业技术职务,则点击“增加”选项,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选项中选择“0-无”,然后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六、进入“教师资格”界面(必填项目)
点击“增加”选项,如上图所示,填写结束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1、教师资格证种类:必填项目,单选,系统默认为“0-无”;
2、教师资格证号码:必填项目,教师资格证种类为“0-无”时不能填写;
3、任教学科:必填项目,填写资格证书中的任教学科,教师资格证种类为“0-无”时不能填写;
4、证书颁发日期:必填项目,单选,教师资格证种类为“0-无”时不能填写;
5、颁发机构:必填项目,教师资格证种类为“0-无”时不能填写; 若填报者暂无教师资格,则点击“增加”选项,在“教师资格证种类”选项中选择“0-无”,然后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七、教育教学(必填项目)
2013年以来的。
点击“增加”选项,如上图所示,填写结束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注:填写2013-2014学年(2013.09-2014.07)、2014-2015学年(2014.09-2015.07)两年的教学数据
1、学年:必填项目,单选,2013-2014学年选择2013年,2014-2015学年选择2014年;
2、任教学段:必填项目,可多选;
3、任课状况:必填项目,单选;
4、任课状况其他情况:选填项目,“任课状况”为“99-其他”时可以录入;
5、导师类型:必填项目,单选。本校教师在其他高校兼任博导或硕导,不算做博士生或硕士生导师;
6、现主要从事学科领域:必填项目,可多选;
7、学年本专科授课学时:必填项目,45分钟计入1学时。
若填报者暂无教育教学,则点击“增加”选项,在“任教学段”选项中选择“0-无”,然后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八、教学科研成果(必填项目)
省市厅级项目
(一)科技项目(项目负责人)
点击“增加”选项,如上图所示,多条记录,按照项目获得时间逐条录入,填写结束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1、项目类型:必填项目,单选;
2、项目名称:必填项目,手录;
3、学科领域:必填项目,单选;
4、开始时间:必填项目,单选;
5、结束时间:必填项目,单选;
6、项目委托单位:必填项目,手录;
7、项目来源:必填项目,单选。
若填报者暂无科技项目,则点击“增加”选项,在“项目类型”选项中选择“0-无”,然后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二)科技著作(全部,含参著)
点击“增加”选项,如上图所示,多条记录,按照著作出版的先后顺序逐条录入,填写结束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1、论著类别:必填项目,单选;
2、著作名称:必填项目,手录;
3、学科领域:必填项目,单选;
4、出版日期:选填项目,单选;
5、出版社名称:选填项目,手录;
6、出版社级别:选填项目,单选,多个出版社以第一个出版社为准;
7、出版号:选填项目,手录;
8、著作数字:必填项目,手录。
若填报者暂无科技著作,则点击“增加”选项,在“论著类别”选项中选择“0-无”,然后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三)科技论文(2011年至今)
点击“增加”选项,如上图所示,多条记录,理工类论文录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被SCI、EI、ISTP收录)科研论文,文科类论文录入(第一作者发表的CSSCI收录科研论文),填写结束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1、论著类别:必填项目,单选;
2、论文名称:必填项目,手录;
3、论文类型:必填项目,单选;
4、学科领域:必填项目,单选;
5、是否SCI收录:必填项目,系统默认“0-否”;
6、是否EI收录:必填项目,系统默认“0-否”;
7、是否ISTP收录:必填项目,系统默认“0-否”;
8、是否ISR收录:必填项目,系统默认“0-否”。若填报者暂无科技论文,则点击“增加”选项,在“论著类别”选项中选择“0-无”,然后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四)专利成果
点击“增加”选项,如上图所示,多条记录,按照授权专利(第一作者申报)获得时间逐条录入,填写结束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1、专利类型:必填项目,单选;
2、专利名称:必填项目,手录;
3、学科领域:必填项目,单选;
4、批准日期:选填项目,单选;
5、证书编号:选填项目,手录;
若填报者暂无专利成果,则点击“增加”选项,在“专利类型”选项中选择“0-无”,然后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九、进入“教学科研获奖”界面(必填项目)
省市厅级
点击“增加”选项,如上图所示,多条记录,逐条填写全部获奖记录,填写结束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1、获奖类别:必填项目,单选,根据下拉菜单中的选项填写,没有获奖则选择“0-无”;
2、获奖年月:必填项目,单选;
3、获奖名称:必填项目,填写全称,手录;
4、奖励等级:必填项目,单选;
5、奖励其他等级:选填项目,单选;
6、本人排名:选填项目,单选;
7、授奖国家(地区):必填项目,单选;
8、授奖单位:必填项目,手录;
9、是否具有教学科研获奖信息:必填项目,单选。
若填报者暂无教学科研获奖,则点击“增加”选项,在“奖励类别”选项中选择“0-无”,然后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十、进入“入选人才项目”界面(必填项目)
点击“增加”选项,如上图所示,多条记录,逐条填写全部人才项目入选记录,填写结束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1、入选人才项目名称:必填项目,单选;
2、入选年月:必填项目,单选;
若填报者暂无入选人才项目,则点击“增加”选项,在“入选人才项目名称”选项中选择“00-无”,然后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十一、进入“国内培训”界面(选填项目)
十二、进入“海外研修”界面(必填项目)
点击“增加”选项,如上图所示,多条记录,逐条填写全部海外研修记录,填写结束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1、是否具有海外研究经历:必填项目,单选,系统默认为“0-否”;
2、开始日期:必填项目,单选;
3、结束日期:必填项目,单选;
4、国家(地区):选填项目,单选;
5、培训机构名称:必填项目,手录;
6、培训项目名称:选填项目,手录;
7、派出单位名称:必填项目,手录;
若填报者暂无海外研修,则点击“增加”选项,在“是否具有海外研究经历”选项中选择“0-无”,然后点击“保存”按钮完成填报。
十三、进入“技能及证书”界面(选填项目)
十四、进入“联系方式”界面(选填项目)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管理工作分析 篇3
【关键词】教师 信息技术培训 管理工作
在我国,信息技术教学培训工作已经成为提高教育水平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但当下,在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管理上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笔者认为,做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管理工作需要强化以下三点内容。
一、建立健全培训管理体制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的保障和基础,建立健全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管理体制需要从以下两点抓起。
(一)组织建设。结合当下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实际现状,笔者建议在组织建设上建立起一种以行政为主体,辅以科研团体与培训中心,各个组织单元协作互动,合理分工,自上而下密切配合,由点到面进行辐射管理的体制结构。
(二)制度建设。对于制度的建设,主要分为两大方向,管理制度和督促制度。在管理制度建设上,要分层次多元化地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与管理,不同层次的教师要根据实际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内容、自修要求及验收标准。同时,不断修正和完善地方性信息技术培训法规,提出合理的实施意见,实事求是,制订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法与措施,对经费筹措、基地建设以及评估检查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督促制度建设上,行政部门要组织培训中心及各级科研团体,根据实际现状制定出总体水平考核的标准,同时制定出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各级各类标准,强化考核的流程,加强监督,形成一套完善的考评监督管理制度。
二、明确培训管理思路
思路是制定管理计划的基础,好的思路是保障培训管理工作的前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全面和客观地认识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认清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大环境大形势,分析培训内容自身所包含的因素,探究培训活动之间的作用次序,并不断掌握未来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尊重国际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规律。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被公认为四个阶段:信息技术的培养阶段、课程的整合阶段、课程的改革阶段以及全方位教改阶段。在日常的教学培训工作中,要结合这一发展方向自觉将此将融入到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与管理当中去,将宏观规划、需求驱动、校本为主和注重实用作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思路。在实施规划时,不仅要对考虑长期发展的设计,还要针对实际现状和教学需求,做出短期的规划与部署。
三、狠抓培训管理工作重点
抓住工作重点,才能更好地反映和解决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管理上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以及问题的主要方面,也才能较好地提高培训质量。
(一)抓好科研管理工作。科研管理主要包含科研计划管理、情报档案管理以及科研成果管理三个内容。在制定科研计划时,应先由培训中心给出建议,然后由各地级科研结构提出本级的科研计划,经由行政部门逐级向上汇报,最后交由省级科研单位与省教委进行审核并决定本省的科研项目,省级科研单位与省教委给予各科研计划指导。对于情报档案的管理,要充分认识情报与档案的重要性,面向教育,依托互联网并放眼世界。在科研成果方面,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科研成果通常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其教学成果是学术和社会价值的创造性成果,科研成果的管理内容基本是科研鉴定、奖励与推广上的工作。
(二)抓好经费管理工作。经费管理是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要在保证经费主来源主渠道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来源与途径。所谓的主渠道基本是指通过学费以及拨款等来获得经费,它是最主要也是最基础的经费来源。目前情况而言,这种经费支持还不能够满足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拓新的来源和途径,特别是省教委和省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同时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可以专款专用或设立专项的经费。
(三)抓好建设管理工作。这里所说的建设管理主要是指在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时对于基础设施与设备的管理,包含必需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基础建设不但要考虑性能的有效性,还要做到经济实用。在此,笔者认为在基础建设中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在注重課堂的前提下,从学校或培训中心的教学任务和发展出发,对基础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建设一定要系统规划,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四、结束语
当今信息社会中,教育的信息化已经逐步成为一种趋势。教师培训作为教师进修学习、提升信息技术技能以及有效整合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目前虽然已经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教委的重视,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实效性还不是很理想。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与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健全体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雷胜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
[2] 段钦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工作的剖析与反思.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5)
[3] 胡伟俊.浅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5)
高校学院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篇4
一高校学院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比较
高等院校的课程科目相对复杂, 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各种课程分门别类, 较之中小学, 高校学院的教师们平时排课、选课、上课的任务更为繁重, 而对于一个专业几十名甚至上百名学生, 在评定成绩时更为不便。虽然有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支撑, 但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上仍然沿用旧有的模式, 老师往往感觉精神疲惫和力不从心。
前些年, 在信息化大研发的趋势下, 各个院校大部分设置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为在校大学生的日常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学生可以在信息系统中查询个人在学校中的资料, 上课课表、考试信息、英语四六级成绩, 课程成绩、论文提交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使学生高效率地管理个人信息和高效率地进行学习。
老师平时要处理的教学事务较为复杂。除了处理个人的日常教学活动以外, 还要分管本专业学生的各种教学, 有的老师身兼数职, 在这种情况下, 没有一个作为老师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不够的, 也就是在这样的需求下, 高等学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主要为教师服务的系统应运而生。
高等院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相比有很大不同。首先, 目标定位不同。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服务目标主要为老师, 而后者主要为学生。因此, 服务对象的不同决定了其内容的差异性。其次, 功能导向不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处理学生平时自身的学习活动如查看课表、选课、查看成绩等。而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不仅服务于老师用作教学授课之用, 管理个人工作与财务事务也是必需的。最后, 处理终端不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终端是教务处, 教务处主管学生的日常工作。而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终端不仅包括教务处, 还有可能包括财务处、学生处等。
二高校学院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
高校学院中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相比更为复杂, 因此在其系统中的主要内容方面, 也是分工有致。
1. 教学版块
教学版块的主要目标是老师用来处理平时的教学事务。教学版块包括课堂与课外两个方面, 课堂主要有课堂考核, 选课查询, 所教授学生名单, 课件上传与下载。
课堂考核主要用于老师在课堂上需要评定课堂学生成绩, 而当场给出的分数, 可以直接输入信息管理系统, 便于随时录入。选课查询中老师可以查询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中有多少学生进行选择, 根据所选择的人数老师进行增减开设课程调整。老师可随时查看选择自己课程的学生名单, 也可随时点名和提问。课件上传和下载是多媒体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的重要结合。老师在上课前可将本节课的电子课件上传到信息管理系统, 在课堂上, 老师可以在多媒体电脑上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登入信息管理系统, 在线播放课件, 这样老师上课的便捷性变化大大提高, 同时信息含量较以往较大。
2. 工作版块
工作版块的主要目标是老师用来处理课堂教学外的工作事务。工作版块主要包括课后成绩上传、课程成绩评定、学生考试安排与调整、学生成绩评定与录入、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交、学生毕业论文预答辩提交、学生毕业论文最终成果提交、学生毕业个人评语提交。
课后成绩上传主要是老师在课下将课堂上的课程成绩录入信息管理系统, 以利于系统保存。课程成绩评定是用于老师在本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在本课程的课堂与课外表现进行评定, 综合各种因素进行打分。学生考试安排与调整则主要用于期中、期末考试时对学生考试地点、时间进行安排与调整。学生成绩评定与录入则是在期末考试结束后, 录入学生的各门成绩, 一般由年级辅导员和分管教务处的老师负责。
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交是用于在学生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开题时提交开题报告, 学生毕业论文预答辩提交时用于在3~4月份毕业论文预答辩时提交, 毕业论文最终成果提交主要是在学生正式答辩前对本学生的正式毕业论文进行提交, 录入学校数据库, 存入网上档案, 学生毕业个人评语提交主要是在学生通过答辩, 即将毕业, 学生的辅导老师针对学生在学校期间的表现进行个人评价与评语总结。
三结束语
高等院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为老师处理日常教学事务与工作事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在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中, 老师教学和办公的效率大大提高, 在老师高效率的教学与办公下,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对促进现代教育事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高校学院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是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推出后的一个信息平台。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高校学院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与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特征与内容, 希望同仁们对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高校学院教师,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杜静.高校学院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初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篇5
拓展阅读:教师资讯
青海特岗教师招聘公告
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20我省农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86名特设岗位教师。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和招聘范围、程序
(一)招聘岗位
今年特设岗位教师的服务学校均在乡镇及以下学校,其中西宁市31名、海东市14名、海西州40名、海南州44名、玉树州29名、果洛州28名 。具体招聘岗位见附表。
(二)招聘范围、程序
此次公开招聘面向本省户籍、本省高校毕业生、本省生源高校毕业生、参加我省“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村官”高校毕业生,以及应由我省安置的正常退役士兵(含在我省服役期满的退伍士兵)。每人只限报1个岗位。
公开招聘工作按照发布招聘信息、报名和网上资格审查、笔试、现场资格审查、面试、体检、考察政审、公示、办理聘用手续等程序依次进行。
二、招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学历和专业条件
1.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应届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其中本科毕业生不受专业限制,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限报小学岗位,若所学专业在小学学段没有对应学科招聘计划的,可报考对应或相近的初中学段学科。考生注意:应届毕业生报考的不要求取得教师资格。
2.取得教师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所学专业或本人所持教师资格的任教学科要与报考学科一致;高学段任教资格可报考低学段岗位)。
(三)年龄条件
年龄在30周岁及以下(1985年10月8日以后出生)。
(四)藏汉双语条件
报考藏汉双语学科的,须具备用汉语和藏语授课的能力。
(五)不得报考的情形
1.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已经招聘为特设岗位教师的,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不得报考。
2.符合报名条件,但仍在全日制普通高校脱产学习且在2016年12月31日前不能毕业的,不得报考。
3.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以及法律规定不得聘(录)用的其他情形人员,不得报考。
三、报名方式和时间
本次招聘采用网上报名、网上资格审查和网上下载打印准考证的方式进行(特设岗位教师报名时不需要缴费),报名时间为2016年10月8日9时-10月14日24时;报考人员请提前准备好宽114-150像素、高156-190像素、大小不超过20KB、类型为.jpg的近期正面免冠照片电子文件,登录青海人事考试信息网(www.qhpta.com),详细阅读网上报名须知及诚信承诺书,如实提交有关信息完成报名工作。
考生注意:报考玉树州小学“藏语文(康巴语)”岗位的,要求在报名后进行康巴语测试,考生需持本人有效二代身份证到青海师范大学理科教学楼二楼201室、202室(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38号)参加康巴语测试,测试时间为10月15日和16日,测试不合格的于10月17日可根据本人自愿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岗位。每天测试的时间为上午9:00-11:30分,下午14:30-17:30分。注意具体测试地点和相关要求如有变动,将在省人事考试信息网另行通知,务请考生随时关注。
资格审查将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在任何一个环节发现不符合资格条件者,将随时取消其招聘资格。
四、考试时间、地点及内容
1.笔试参加下半年全省事业单位统一考试,笔试时间2016年10月29日(星期六),特设岗位教师的笔试考试地点设在西宁市,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2.笔试内容包括公共科目(职业能力测验,占笔试成绩的20%;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占笔试成绩的20%)和专业科目(学科基础知识、学科教学论,占笔试成绩的60%)。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
3.按照招聘岗位与进入面试人员1:3的比例,确定进入现场资格审查的人员名单。由省教育厅进行现场资格审查,主要审查考生的身份证、户口证明、毕业证件等条件。
4.特设岗位教师面试工作由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统一组织。面试主要测试考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按照教师资格认定的有关要求,采取说课等方式进行。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
5.招聘岗位数与参加面试人数达不到1:3比例的,将视笔试、面试情况研究决定是否聘用。笔试单科缺考的不能进入面试环节。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和考试总成绩均保留两位小数。
五、优惠政策及待遇
1.根据有关规定,参加过青海省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的毕业生(特指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两所院校的顶岗支教实习生),凭省教育厅颁发的顶岗支教实习证书,在笔试成绩中加5分。参加青海省“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凭省级相关部门的证明,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2.特设岗位教师服务期为3年,服务期内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服务期满1年后,可按我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要求申报评审职称。服务期满后,经考核合格,且本人愿意留在当地继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在编制内正式聘用。
六、其它事项
1.报名确认成功后,考生在笔试前3天登录青海省人事考试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打印中如遇问题,请与省人事考试中心技术部联系解决(联系电话:0971-6166319)。
2.总成绩并列处理。如考试总成绩出现并列的,优先聘用“三支一扶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若不能确定的,按笔试成绩高低确定;笔试成绩也相同的,按专业科目成绩高低确定。
3.2016年应届毕业生必须在现场资格审核前提供符合岗位条件要求的学历证书,否则取消招聘资格。取得国外学历证书的应当有国家教育部门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
4.户籍时间认定。按我省户籍条件报名的考生,在我省落户时间应在12月31日前。
5.往届毕业生报考的,招聘岗位专业(学科)类别划分参照《青海省公务员招录专业设置分类参考目录》执行。
6.双语测试。报考标注为“双语岗位”的考生(不包括藏语文岗位),面试时要同时测试藏语和汉语的表达能力。
7.报考“中小学语文”教师岗位的,笔试时必须用现代汉语答题,报考“中小学藏语文”教师岗位的,笔试时必须用藏语答题,否则不计分。
8.体检项目、标准及操作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规定。
9.公开招聘期间,考生应当随时登录青海人事考试信息网(www.qhpta.com),详细了解招聘全过程的有关通知要求。
10.本公告的未尽事宜,参照国家和我省现行相关招聘政策规定执行。本公告招聘信息如有调整变化,按在青海人事考试信息网最后发布的为准。
咨询电话:
省教育厅 0971-6310741(教师工作处)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0971-6304470(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
省人事考试中心 0971-6139342(考务部)
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青 海 省 教 育 厅
2016年9月30日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篇6
【关键词】教学资源管理 信息共享 网络教育
随着国内高校建设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以网络学习环境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迅猛发展,网络教育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但随着网络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和教学应用软件的不断引进, 现代网络教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众多问题。首先是学校的网络教学系统基本上独立开发, 造成硬件分散、资源分散的紊乱状态;其次是随着网络教学软件的日益增多和资源的不断丰富, 在网络教学资源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日益显露出来。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管理系统,将这些信息有效地组织起来,这也是开发本系统的目的所在。
一、相关技术
本系统的开发基于B/S结构及MVC模式,采用ASP.NET(C#语言)及SQL Server 2005数据库进行开发。MVC架构是"Model-View-Controller"的缩写,中文翻译为"模型-视图-控制器"。ASP.NET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现这种经典设计模式的类似环境。开发者通过在ASPX页面中开发用户接口来实现视图;控制器的功能在逻辑功能代码(.cs)中实现;模型通常对应应用系统的业务部分。在ASP.NET中实现这种设计而提供的一个多层系统,较经典的ASP结构实现的系统来说有明显的优点:将用户显示(视图)从动作(控制器)中分离出来,提高了代码的重用性;将数据(模型)从对其操作的动作(控制器)分离出来,可以让你设计一个与后台存储数据无关的系统。它可以轻松实现以下功能:实现一个模型的多个视图;采用多个控制器;当模型改变时,所有视图将自动刷新;所有的控制器将相互独立工作。
二、系统设计
本系统目的在于建立信息化教学系统,提供一个面向教师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方便学生和教师进行课程的学习。整个系统分为三大部分:前台、后台和数据库。前台主要完成于访问此系统的用户进行交互,如查看新闻、观看教学视频、站内搜索、课件下载等;后台完成对前台展示的内容信息进行管理,如发布新闻、删除新闻和修改新闻等;数据库完成数据的存储,如新闻的文字信息、课件的路径等。前台的课程信息、主持人介绍、教学大纲等各种数据从数据库读取数据,然后展示在页面上。进入后台可对上述内容进行图形化设计并将设计的结果写入数据库。下面将对系统前台和后台各一模块部分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前台部分:课程介绍浏览模块
进入到网站浏览界面,可通过点击导航栏进入到具体的课程简介、课程描述、自我评价、课程建设规划、教师简介、主持人介绍、主讲教师、教学队伍、教学安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材介绍。课程简介、课程描述、自我评价、课程建设规划、教师简介、主持人介绍、主讲教师、教学队伍、教学安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材介绍等各栏目的显示全都可以通过后台的网页编辑器进行编辑,在前台显示时,显示该栏目的展示内容全部来自数据库。上述所有内容的显示都将依照教师后台所编辑的样式进行展现。
(二)后台部分:教学课件管理模块
进入后台登录界面,登录成功后,进入到后台管理界面,点击左边导航栏的课件管理,输入查询条件,将会出现教学课件信息列表。在操作一列,将会有详细、重传、删除按钮功能。详细将跳转到该教学课件的下载地址;删除通过JQuery的Ajax功能实现将该产品置为无效;重传功能将会跳转到课件上传页面,能通过FileUpload控件,实现教学课件的上传功能,同时将课件的名称和地址保存到数据库。上传教学课件的功能将出现教学课件上传页面,通过FileUpload控件,实现教学课件的上传功能,同时将课件的名称和地址保存到数据库。
三、功能实现
现以WEB浏览器端文件的上传功能为例。本系统中由于已经加入FCKeditor控件,在对产品进行详细展示或编辑其他网页时,就能使用FCkeditor的文件上传组件、上传图片及其他文件。但在网页的某些设计中并不需要FCKeditor网页编辑器,只需要文件上传功能。所以,在此用到了ASP.NET的自带文件上传控件FileUpload。该控件让用户更容易地浏览和选择用于上传的文件,它包含一个浏览按钮和用于输入文件名的文本框。只要用户在文本框中输入了完全限定的文件名,无论是直接输入或通过浏览按钮选择,都可以调用FileUpload的SaveAs方法保存到磁盘上。通过GetExtension()限制了上传的文件格式,避免了上传病毒、木马和其他恶意软件;通过FileName属性获取文件名,并对文件名根据当前时间进行加长,以免文件重名;通过Server.MapPath()设置了上传路径,避免了文件上传后被乱放的危险。同时通过Label1.Text()向页面传递了文件上传的处理结果。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式各样的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涌现,对于系统的美化、功能及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希望通过进一步改进,能将本系统开发得更加美观、操作方便、稳定及接受更加持久的访问。同时也祝愿我国的网络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夏玮. ASP.NET 3.5 AJAX+Visual Studio 2008 WEB系统开发完美演绎[M].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11).
[2]王杰瑞,宾晟,张琴. 最新ASP.NET+SQL Server项目开发全程实录[M]. 科学出版社,2009(9).
军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篇7
军校教师的信息管理是一项既重要又繁杂的工作, 再加之军校的日益发展, 军校教师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 同时, 军校教师信息管理是军校一项基础性、频繁性以及长期性的工作, 而且也是军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化、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体现着整个学校的建设管理水平。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效率低下且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如今已不适合军校的发展。因此,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一个高效并且通用的军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同时实现对教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管理, 是现代军校发展建设的一项迫切而关键的任务。
1 军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
1.1 军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
建设一个清晰简洁且又功能齐全的界面是该军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通过该系统, 我们学校的每个教员都能够查到自己的参加工作的年限、工资以及所带的班级和执教期间所获得过的各种荣誉、生活相关的有些信息等等。该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为了使得教员有一种家的感觉, 我们不在仅仅局限于只去管理教师的档案, 而是把范围扩大话, 在这里, 系统的管理员只是服务人员, 教员才是真真的主体。除此以外, 该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向与教师相关的一些部门提供有关的教师的个人有关的信息如教师做的一项项目的相关介绍、主要研究的领域等等。
1.2 军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军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1.2.1 规范性和整体性
该教师的信息管理系统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统一公文格式标准规范, 同时需要实现后台的统一化管理, 进而去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从而使得整个系统在设计完之后能够给人一个舒适大方的感觉。
1.2.2 高效性和先进性
整个系统必须在进行各种事务处理中起到较强的高效性的作用。同时要使得该系统所采用的软件技术,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能够有发展的空间, 从而能够去进行更为便捷的升级, 选用的硬件设备数据库的产品都能够具有成熟的技术和先进性, 从而使得对大容量的数据的查询及其相关的操作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
1.2.3 灵活性和适应性
整个系统需要具有较为灵活的对相关信息进行发布的能力, 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发布的新闻及其他内容来进行相关的定制。同时, 要使得系统具有较强的图形化的工作流来进行相关的定义, 使得系统管理员能够在浏览器的环境下去定义或者对工作流程进行任意的调整。
1.2.4 安全可靠性
采用最成熟和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平台, 支持身份认证技术、安全加密技术;数据在传输过程和数据库中采用高加密技术,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分不同的角色控制信息数据, 采用横向和纵向结合的矩阵权限控制模式, 保证企业的各种信息安全。
1.2.5 稳定性和易用性
系统采用成熟的.NET框架设计, 延续产品化软件开发思路, 遵循CMM及ISO9000标准, 保证产品的稳定运行。同时, 客户长期稳定的运行也是产品稳定的最有力说明。系统的设计尤其重视用户界面的友好性。简洁大方、功能齐备、美观实用、提示准确。
2 军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设计
2.1 系统的结构框架和.NET技术三层结构的分析
该军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的技术平台是微软公司的.NET框架。该.NET框架是构建于以互联网为开发平台的基础工具, 其具体的.NET框架的结构如图1所示[2]。
我们常常说到的.NET三层体系结构, 既不是单纯指的物理上的三层, 也不是简单的放置三台机器和加有B/S应用才是三层体系结构, 而是通过在数据库与客户端之间加入一个组件层, 从而去构建.NET三层体系结构。该种三层体系的应用程序将数据访问、业务规则等工作都放到了组件层中进行处理。同时, 数据库与客户端之间是不用直接进行交互的, 而是通常使用COM或者是DCOM的通讯方式来与组件层去建立相关的连接, 从而实现与数据库进行相互的交换。
.NET三层结构包含:数据访问层 (DAL) :主要是对原始数据 (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 的操作层, 而不是指原始数据, 也就是说, 是对数据的操作, 而不是数据库, 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业务逻辑层 (BLL) :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 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 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如果说数据层是积木, 那逻辑层就是对这些积木的搭建。表示层 (USL) :主要表示WEB方式, 也可以表示成WINFORM方式, WEB方式也可以表现成aspx, 如果逻辑层相当强大和完善, 无论表现层如何定义和更改, 逻辑层都能完善地提供服务。
本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是据于教师教学的综合业务信息和针对相关业务需求在校园网的条件下来进行开发的。该教师信息系统采用的.NET三层结构, 从而能较好地满足系统开发的需要和以后的使用与维护。
2.2 系统各部分模块的设计
根据我校教师信息管理工作的业务特点, 以及学校的工作流程和职能划分, 该教师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分成综合信息查询服务模块和各类专用管理系统模块 (教师办公信息管理、教师教学信息管理、教师人事信息管理等) [3]。其具体的系统总框图和系统的结构框图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2.2.1 信息传输网络平台模块
该模块可以使得信息系统能够在校园网的平台上进行准确的高效的工作, 进而使得系统能够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2.2.2 安全系统模块
为了有效的防止一些非法的用户进入该信息管理系统, 保证授权的用户能够按站所规定的权限去使用系统, 进而能够很好使系统有序安全的运行。
2.2.3 系统平台模块
该系统中各子系统运行在共享统一的操作环境中运行, 这利于节约投资、系统独立及业务集成。
2.2.4 应用系统模块
该应用系统模块可以使得各部门内部以及相互之间能够实现信息的管理和交流, 并可以使得信息充分体现出纵向传递的特征, 同时为学校信息的共享给予了一个公用的平台, 并为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也为学校相关人员的信息查询提供帮助。该运用系统模块是此设计的难点也是重点, 因为该模块所需要设计的内容较多也较复杂, 其中应用系统木块中的系统管理模块最为复杂。该模块主要包括信息审核、统计分析、用户管理等三个子模块。
(1) 信息审核子模块主要需要完成对教师个人所上报各类基础信息的审核确保所上报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与完整性。
(2) 统计分析子模块主要是提供对各类基础信息的统计分析以及报表输出的功能。能够为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支持包括在研项目汇总、教师论文统计、教师获奖成果统计、教师出版著作统计、教师出版教材统计、教师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统计、专任教师按年龄构成统计、专任教师分学科统计、专任教师与外聘教师按岗位分类统计、研究生导师信息汇总等等[4]。
(3) 用户管理子模块主要是实现对系统各类用户管理, 包括用户角色、登录账户、权限设置等功能。
整个系统的程序流程简图如图4所示。
利用.NET三层结构技术, 该教师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体系架构采用表示层、中间层、数据层的三层架构体系, 实现了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思路和思想。具体的系统三层结构图如图5所示。
3 结语
军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实现整个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系统之一。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可以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师信息基础平台和管理平台;另一方面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科研、人事、组织等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NET技术的三层结构而设计出了一个基于B/S模式的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从而使得教务教学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充分共享, 提高了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减轻工作人员负担。
摘要:随着国家对海军院校以及其他军队院校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和自身学校的不断发展, 我校的办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同时, 教学以及教务管理的职能也在不断增多, 为了满足对我校教师信息管理的需要, 建设一个使用方便的网上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十分迫切。本文采用了.NET技术的三层结构设计出了一个基于B/S模式的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方便地在查询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学、专利以及科研等等信息, 为军校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军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柳巧玲.基于B/S的国贸商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研究.微机发展, 2003, 13 (9) :51-53.
[2]W.H.YU.The design for client Senice center of powerbased on B/S Stricture.Computer and InformationTechnology, 2003-01.
[3]孙刚, 徐兵等.基于ASP.Net技术的Web应用系统的开发.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25 (3) .
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 篇8
随着高校建设的日益发展, 高校教师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多, 从而导致了高校教师信息管理工作日益繁重。同时, 高校教师信息管理是高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频繁性的工作, 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数字化的信息管理体现着整个学校的建设管理水平。然而,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师信息管理工作一般是采用人工信息收集与整理的方式, 这种管理方式存在信息反馈滞后、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无法做到高效、科学管理, 也无法做到量化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因此,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一个高效、通用的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实现对教师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 是现代高校发展建设的一项迫切而关键的任务。
1. 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
建设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利用当前最新的信息技术来实现高校教师信息的现代化管理, 以教师信息基础数据库为核心构建一个完全开放的网络化管理系统, 通过网络化的手段服务于学校的各类教职员工和行政管理部门, 并向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 在各类用户之间搭建起一个网络化的沟通、协作与管理的统一平台。
(一) 服务于学校的教师个体
系统为教师个体提供一个管理个人信息的基础平台, 教师可以通过系统上报并管理自己的基本资料、教研项目、教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学术活动等各类教学与科研活动信息, 同时也可以对有关本人的教学科研信息进行查询汇总。
(二) 服务于院部所等学校二级单位的管理员
学校的各类二级单位指定特定的管理员, 通过本系统从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对隶属本单位的教师所上报的各类教学、科研数据进行审核, 确保信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是对本单位教师的各种数据进行归类汇总。
(三) 服务于校级主管领导
负责教师管理工作的校级主管领导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相关信息, 及时了解全校教师最新的教学科研动态, 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 服务于负责管理系统的管理员
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最高级用户是系统管理员, 系统初始化时自动产生该类角色的用户。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系统的数据维护和参数设置, 具体有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导入导出、用户角色和权限设置、系统参数设置等工作[1]。
2. 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2.1系统结构框架
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要求具备信息管理功能, 还要求具备信息查询汇总、统计分析、报表输出等功能, 系统结构由门户网站、核心业务流程、基础数据库和系统服务四个部分组成, 如下图一所示。
系统结构中的基础数据库是基础, 包括教师基本信息、教研项目、教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活动等数据库。核心业务流程以基础数据库为基础, 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审核、统计分析等工作流程。门户网站是学校对外发布信息的窗口, 系统服务则提供用户管理、角色权限、数据管理、参数设置等服务功能[1]。
2.2系统的功能模块
根据高校教师信息管理工作的业务特点, 系统在功能上可以分为在线办公、基础信息管理、教学信息管理、科研信息管理、组织与人事、学科建设、系统管理等多个模块。系统功能模块组成如下图二所示。
(1) 在线办公模块
在线办公模块包括公文发送、短信管理、电子邮箱、网站管理等几个功能[1], 主要为系统各类用户提供交流和信息传送的平台。
(2)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包括对教师个人的基本信息、职称职务、工作简历、学习简历、进修情况、岗前培训等各类信息的管理, 主要有新增、删除、修改、检索等功能。
(3) 教学信息管理模块
教学信息管理模块提供了对教师个人的教学任务、教研项目、教研论文、教研成果、指导青年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等各类教学研究信息的管理, 包括新增、删除、修改、检索等功能。
(4) 科研信息管理模块
科研信息管理模块提供了对教师个人的科研项目、科研论文、成果奖励、出版著作、出版教材、科技社会服务、参加学术会议、专利等八类科学研究信息的管理, 主要有新增、删除、修改、检索等功能。
(5) 组织与人事模块
组织与人事模块提供了对教学教辅单位干部信息的录入、删除、修改、检索等管理功能, 同时还包括干部任免审批功能。
(6) 学科建设模块
学科建设模块提供了对导师信息、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信息、被录用学生论文信息的管理功能, 主要包括信息的录入、删除、修改、检索等功能。
(7) 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信息审核、统计分析、用户管理、代码维护等四个子模块。
(1) 信息审核子模块完成对教师个人所上报各类基础信息的审核, 确保所上报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与完整性。
(2) 统计分析子模块提供对各类基础信息的统计分析以及报表输出的功能, 能够为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包括在研项目汇总、教师论文统计、教师获奖成果统计、教师出版著作统计、教师出版教材统计、教师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统计、专任教师按年龄构成统计、专任教师分学科统计、专任教师与外聘教师按学历构成统计、专任教师与外聘教师按岗位分类统计、教职工情况汇总、教学单位和教辅部门干部信息汇总、研究生导师信息汇总、学生发表与被采用论文情况汇总、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汇总等。
(3) 用户管理子模块实现对系统各类用户管理, 包括用户角色、登录账户、权限设置等功能。
(4) 代码维护子模块实现由专人维护系统的各类代码信息, 确保系统代码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包括岗位代码、民族分类代码、政治面貌分类代码、在职状态代码、婚否状态代码、进校方式、高层次人才代码、引进人才代码、学历代码、学科专业代码、学位代码、学科代码、职称代码、课程类别、专利类别以及部门代码等。
3. 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
(1) 根据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模式和特点, 系统使用Microsoft Windows 2003作为基础平台。同时, 采用B/S的架构模式和三层结构设计模式, 以此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最终所形成的系统技术框架包括用户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库层, 如下图三所示。
(2) 采用.NET framework框架作为系统的开发平台, 该框架集成了Visual Basic、Visual C++、C#、Javascript等多种开发语言, 可以在同一个框架上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开发, 能够使得系统的开发更加高效、成本更低[1]。
(3) 采用C#语言作为系统核心业务层的开发语言, 该语言具有VC++的高度灵活性、JAVA的完全面向对象性以及VB快速开发性能, 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4) 在数据管理方面, 采用和C#语言有统一的底层接口的SQL Server 2003作为系统的数据库管理平台, 同时采用基于NET framework框架的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 以此提高系统数据访问的效率和安全性。
(5) 在用户层开发技术方面, 系统采用ASP.NET, 该技术是一种建立在通用语言上的程序框架, 可与Windows操作系统无缝集成, 用该技术所开发的应用程序比一般的网络开发模式执行效率更高。
(6) 系统在安全控制方面, 除了在运行环境设置必要的控制机制之外, 还针对应用程序的安全问题, 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系统, 实现对不同类别用户权限的控制。同时, 通过自主开发会话安全管理模块和会话状态控制模块来提高系统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4. 结束语
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实现整个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系统之一,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师信息基础平台和管理平台, 二是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科研、人事、组织等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 通过该系统建设和使用, 能够促进管理部门规范化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能够方便快捷地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人事、科研、教学等信息进行有机地组织和管理, 及时提供可靠数据, 为学校的科学化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余应淮.基于.NET技术的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J].福建电脑, 2008 (7) :146-147.
[2]、叶存杰.基于.Net的B/S与C/S混合结构的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分析和设计[J].科技资讯, 2006 (33) :22-23.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已深入到各行各业,也给管理工作带来了重大变革和全面发展。管理信息系统正是在计算机向管理领域的渗透中产生和不断发展的。构建一个高效便利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已经成为当今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的一个体现。目前各大院校教师信息方面的系统有很多,但多数是从管理员的角度设计的,并不方便教师使用。
而学校每年组织的职称评审、导师遴选、申报各类科研项目、教改项目、成果奖、成果鉴定等,都需要教师本人花费大量时间准备成果支撑材料并提交复印件,同时需要管理人员花费大量精力审核材料,特别是交叉学科、跨专业和跨学院的信息,一般都采取教师个人报送并提交证明材料、学院初审和学校复审等三级管理模式,给教师本人及管理人员增添了很多工作量。
本系统从方便教师和管理员操作出发,旨在切实减少教师及管理人员相关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并改善当前大多采用EXCEL、WORD等简单信息管理模式造成的数据不规范、工作量大等缺陷。
1 系统框架设计与实现
1.1 网站前台设计
本系统为方便教师使用,采用B/S型(Browser/Server,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网站作为登录前台,而不采用C/S型(Client/Server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需特定软件支持)。网站设计包括教师人事基础信息管理模块、成果信息管理模块、信息统计模块和系统设置维护模块,每个模块都具备增、删、查、改和批量导入导出功能(如图1所示),每条信息在后台都对应有详细字段,如“基础信息”包括教师工资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邮箱、电话、身份证号、专业、学科方向、在岗情况、硕/博导、特殊/关键岗位、职称变动、学历变动、党团关系和工资档次等,“项目信息”包括项目类型、名称、来源、编号、立项时间、周期、完成时间、计划经费、第i年到款、负责人、参与教师、参与学生、摘要、备注和相关论文等。
1.2 后台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选择SQL Server 2005,使用ASP(Active Server Page,动态服务器页面,不需要其他环境支持)作为调用语言,采用计算机安全领域广泛使用的MD5加密算法(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MD5,消息摘要算法第五版,用以提供消息的完整性保护,广泛用于操作系统的登陆认证上)。
1.3 关键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1.3.1 数据库精简设计
由于信息量巨大,所以如何把数据库设计的精简、缩短前台网站用户等待的时间是关键问题。有的系统虽然功能强大,但是运行太慢,用户等待时间太长,以致不愿再次使用,得不到推广。
本系统采用教师工资号作为人事信息和成果信息的关联字段,虽然工资号和身份证号都是员工的唯一标识,但工资号比身份证号数据短、占位少、易操作和识别。后台数据表的设计也通过工资号(ID)作为关联主键(如图2所示),使得人事信息和成果信息虽然在一个平台上但是独立的数据源,可以形成两个独立运行的系统,但通过视图方式又可以相互调用数据。
在提高运行速度方面,首先给数据库“瘦身”,每个数据表要精简,除id外不存储其他重复的信息。其次根据需求分析,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是查询功能,比如用户查看一个科研项目信息时可能不只是需要名称、经费等项目本身信息,可能还需要显示负责人职称、学历、所在学科等信息。查询时采用数据视图方式,根据需要的信息调用各数据表的相应字段。视图具有简单性和安全性,可以将视图看成是一个移动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看到感兴趣的数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实际表中获得。通过视图用户只能查询和修改他们所能见到的数据,数据库中的其它数据则既看不见也取不到,数据库授权命令可以使每个用户对数据库的检索限制到特定的数据库对象上,实现管理人员对用户权限的设置管理。
1.3.2 一个平台两个系统
在“ASP+SQL”的技术平台上实现成果信息管理和人事信息管理两个系统,实现人事信息管理、成果信息管理、信息统计、报表打印和数据导入导出等多重功能,实现功能最大化,同时保持界面友好,适合每个教师操作,简单易行。比如用户在查询教师人事信息的同时也可看到该教师发了多少文章、承担多少项目、获了多少奖等成果信息;查看一个成果信息时也可以看到负责人的职称、学科等信息(如图3所示)。同时实现自定义交叉统计,如“2011年度”+“副教授”发表“EI”论文多少篇,近五年来XX学科到款经费多少万元等。
1.3.3 特色功能
本教师成果信息管理系统除了一般管理系统通用功能外,还根据教师实际需要增加了特色功能,如:成果信息支撑材料的上传、下载。教师有新的成果,可以自己申请更新并提交支撑材料电子版(如论文信息的期刊封面、目录、文章全文、获奖证书扫描件等),管理人员审核或修改后,网站永久保存,之后如有需要该成果信息的地方直接可以从网上下载打印,从而避免让教师再去找、复印等,让本系统真正做到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而不只是一个成果信息列表的存放处。
另外系统还增加信息“是否审核”、“审核人”标记,教师每年申报职称、导师材料时都需要有审核人签字认可,如果一个信息往年审核过了,那么教学或科研助理员就不用再去核对支撑材料了,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审核效率,缩短教师等待审核时间。
2 结束语
随着师资队伍规模的扩大,教师科研教学能力在不断提升,教师成果信息量也越来也多。本系统的实现,可以大量缩减教师在准备各类材料上投入的精力,如每个成果只需填报一次,以后需要时直接调用,不用每次让教师去查找很多年前的成果并提交复印件等。而且教师本人可以随时维护更新自己的信息,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
参考文献
[1]郑晓生.科技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吉林大学,2007.
[2]曹风华.基于B/S的科研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10(4):198-200.
[3]胡亚平,杜娟.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11):204-206.
[4]许申.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5]祝延.高校组织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19(5):202-205
[6]巫莉莉,张波,李涛.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智能分析模块的分析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11):2641-2644.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篇10
1 建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型
第一是课程编排。在课程编排的时候充分利用统筹学, 对课程进行科学的编排, 确保每个课程之间都具有逻辑联系, 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第二是考务管理。在这一部分中需要处理好考场的安排布置, 考题用计算机进行命定并且建立一个试题库, 对考试之后的分数进行处理等等, 这样用电脑进行处理考务事宜揪心的更加的合理和真实。第三是建立学生的学籍档案, 包括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以及一些实习和社会实践的记录等等, 充分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第四就是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将每位老师的教学情况和业务情况及时的录入系统, 作为老师评优晋升职称的依据, 调动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2 确定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
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中一般建立四个数据库来满足教学管理的要求。这四个数据库分别是教师业务档案库、试题库、课程库以及学生学籍档案库。教师业务档案库里主要是用来存放老师的一些关于教学活动的资料, 包括每一年所教的课程, 课时的多少以及教的班级的数量等等。除了业务方面的资料, 还有老师的个人基本资料, 包括姓名、参加工作的时间、学历和职称等等;试题库里的就是各门学科的试卷习题, 考试的时候就可以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抽取。课题库里的是所有开放的课程, 以及每个课程的任课教师, 还有就是课程的安排表。
3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程序的设计
1) 程序设计的方法与使用的语言。这个教学管理系统一般所使用的程序设计方法是自顶端慢慢向下细化的, 就像是树形结构图一样, 从顶端向下, 分出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 管理系统就变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功能模块, 编写程序代码的时候使用的是Foxpro关系数据库语言。
2) 系统界面的设置。在设计程序代码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系统的界面设置, 一般都是采用菜单结构, 这样操作简单方便, 用户界面也显得清爽不复杂。
3) 确保系统的正确与有效。为了避免系统运行是出现的错误而敢逃教师们正常使用系统, 所以一般在编排设计的时候都将容错和排错这个技术加了进去, 这样系统就会有了容错和排错的功能, 使用起来也就更加的方便。
4 调试验收系统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经过代码设计之后, 需要进行模块的测试以及联调确认测试。对每一个模块进行测试的时候, 必须要看清模块是不是已经达到了系统设计事的预定的要求, 还有就是要对每个模块中的重要路径进行测试, 一旦发现有错误之处必须马上进行处理。在联调的时候, 要将这个系统与其他的软件系统相组合来检测, 这个链条是要依据一定方向进行的, 这个方向就是与程序设计的方向一样, 从顶端往下进行。接下来在进行确认测试, 当所有的软件功能都满足预定要求之后, 就可以让组织来进行最后一个步骤验收了, 等验收完毕, 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也就可以使用了。
5 后期系统的维护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在投入使用之后, 肯定会有一些潜在的问题暴露出来, 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的适时维护, 对那些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程序错误要及时的纠错修改, 另外, 当外部环境对系统运行产生影响的时候也要进行适应性的维修, 最后就是不断对程序进行完善和增强, 这种后期维护一直延续到系统被更好的软件所替代, 或者是自身软件的报废无法再继续使用为止。
6 结语
学校推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来推动学校的教学管理, 可是他始终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不能够代替学校全部的教学管理工作, 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教学管理系统, 只能把这作为教学管理的一种工具。学校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宋庆忠.浅谈技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7.
信息化教育下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篇11
信息素养内涵
信息素养一般是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指基于网络获取、分析、生成、使用和创造信息的综合素质。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在基于信息化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社会信息环境的发展要求,对信息进行检索、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利用信息解决教育、教学及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现代的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当中,主要指学科教师能够熟练地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使技术与本学科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育下信息素养培养的意义
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当代教师适应信息社会要求 信息素养已成为公民必不可少的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核心,它能使人们在整个一生中有效地寻求、评价、利用和创造价值以达到其个人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目标。教师每天要吸收和传播各类信息,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不仅是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还是有效指导学生提升信息素养的前提。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最好的技术如果没有与使用这种技术相适应的教学,它在教育环境中就毫无用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表明,信息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主体地位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基本条件和保障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人的信息化,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应具备现代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将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责应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做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做教育的研究者,做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者。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活动的冲击,教师还应在教育观念上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在教育发展中加强自身的提高和发展,肩负起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化教育下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
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进行有效的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首先得从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出发,帮助教师提高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不断强化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使他们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有明确的理论认识。
营造良好的教师学习信息素养的氛围,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首先,为教师学习信息技术提供必要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如为教师配备多媒体计算机和教学软件,鼓励教师多在网络上学习应用,使网络活动成为获取知识、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手段。其次,开展竞赛活动,搭建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再次,建立学习团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由于年龄、学科结构等因素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可以结合学校教师队伍的团队建设,进行信息素养的共同提高。第四,学校办公信息化,促使教师提高。采取办公诱导的方式,促使教师学习提高。如电子教案、教师个人学习空间、教师工作QQ群、微信群,电子白板在课堂应用、教师的工作计划、总结及教育教学常规的一些材料均用电子信息的手段等等,充分创造条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开展针对性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教师必须通过接受适当的计算机学科培训达到对计算机硬件和现代通讯设备的初步认识,理解信息来源、途径和方法。信息素养应从培养教师大胆操作和实践开始,只有首先克服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畏惧心理,信息的情感和意识加强了,才能提高信息知识容量和更高层次的应用信息的能力。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的应用、课件开发平台的使用、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网页制作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一系列课程的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信息技能。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教学有机整合,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培训最终目的是信息应用,就是应用信息去解决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培养教师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思维技能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質量。因此,必须鼓励教师尽可能多地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将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能,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更加深了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搭建教师展示平台,提高教师的学习积极性,鼓励教师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此外,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育活动,这样一方面开阔教师的眼界,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总之,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培养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还需要在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讨。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篇12
信息环境是一个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组成的特定的生态系统, 系统中各“物种”因素地位明晰, 通过特定的“生态链”互相影响, 共同“进化”, 达到平衡发展, 进而推动整个系统的“进化”。在整个系统中, “技术”是重要因素, 但不是核心因素, 核心因素是在技术支持下的人的活动, 人能够决定信息环境的好坏和发展进度。信息生态观为我们审视和研究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根据信息生态理论, 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包含教育信息环境 (教育信息装备、新技术和手段、新理念、教育信息资源等) 、人 (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等) 及人的实践等“物种”在内的生态系统。而信息装备、人、信息技术是三大主要“物种”, 人是该系统中的核心要素, 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 人的主体就是利用信息化工具和技术进行教与学的教师和学生。教师从教育信息环境中, 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与利用知识信息以满足教学需求, 并不断利用自身能动性创造新的教育信息环境, 从而努力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是利用教育信息环境的最终价值主体, 他们能否驾驭并使用好教育信息技术, 将直接决定教育信息环境的好坏和发展的快慢。教育信息技术则是教师教育信息开发、传递、收集、产生、存储和利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教育信息化装备则是教育信息生态中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是教师获取教育信息的使用工具, 是信息技术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教育信息化装备、教师、教育信息技术三者之间存在清晰的“生态链”关系。在三者互相作用、共同“进化”的过程中, 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呈现健康、稳定、平衡的“进化”状态, 一旦其中某一“物种”滞后发展, 就会破坏整个“生态链”, 使教育信息化“生态失衡”, 进而停滞发展甚至畸形发展。
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其影响
1.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信息素养”一词由美国信息产业主席车可斯基于1974年提出, 他认为信息素养应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是指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 能够检索、评估、筛选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引领作用最终还是需要通过一线教师的日常教育实践来实现, 所以教师的信息素养非常重要。但目前的实际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还是沿袭着传统的教育手段和工具, 不习惯使用信息设备, 担心信息设备的使用会影响教学进度和考试成绩。另外, 教师培训中针对信息化技能的内容不多, 所以教师在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积极性和能力上都比较欠缺。
笔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河北省衡水学院2013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里面的调查数据。在信息意识上, 89%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非常重要, 82.5%的教师愿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超过70%的教师通过请教同事和朋友、查阅图书等方式解决教学困难, 仅有20%的教师通过BBS、Email、QQ等方式交流;在信息知识上, 经常阅读信息技术相关文章的教师仅占两成, 熟悉信息安全知识、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教师也仅占两成左右;在信息能力上, 83.4%的教师使用关键词进行检索, 仅有7.6%的教师使用其他检索策略提高检索效果, 20%的教师完全不懂论坛和博客。近3成的教师由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欠缺仍然只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在信息道德上, 92.4%的教师同意在网上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时要遵循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 86%的教师从不在网上制造和传播不健康信息, 96%的教师从不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
以上数据表明, 中学教师目前信息道德素养较健康, 但信息意识尚需加强, 信息知识较为缺乏。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传播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都偏弱, 信息技术应用的自觉性较差;缺乏技术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信息化教学理论知识及能力亟待提高。
2.教师信息素养欠缺成为阻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大瓶颈
(1) “人”的进化落后于“物”的进化, 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近几十年来, 我国教育信息基础建设已得到大力发展, 但片面重视信息生态“环境”建设而忽视“人”的建设的现象随处可见:一方面, 在农村学校, 由于缺乏信息技能和信息意识, 大部分教师表示不会使用这些“环境”或觉得使用麻烦而宁愿选择传统的教育方式, 使得看似高大上的信息工程变成“半拉子工程”;另一方面, 在表面看似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中, 很多资源内容重复而无创意, 让教师真正能够有效应用到课堂教学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严重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 缺乏使用先进信息技术建设、搜集及获取资源的主动性, 从而不能有效利用教育教学资源, 最终导致教育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
(2) “生态链”秩序被打乱, 无法实现自我“进化”
从信息生态理论中我们知道, 教师教育信息实践能力的增强能对教育信息化环境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促使教育设备更新换代, 进而促使教育信息技术的改进, 而教育信息技术的改进又能促使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增强。在这个“生态链”中, 教育信息设备的更新是由教师的教育实践决定的, 是为适应教育需求而生的, 如果要教育反过来适应教育信息设备和技术, 那么正常的“生态链”秩序必被打乱, 整个系统将陷入紊乱状态。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呈现出这种“反适应”模式, 由于教师信息素养的欠缺, 无法建设出真正适合教育教学实践的信息化环境所需要的设施和技术, 更无法根据新需求进行创新, 所以教育信息的“进化”大多只能借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例如, 教育信息先进设备大多由通讯行业引进, 每引进一种新设备, 教师都被迫开始学习它的使用, 从而实现“被进化”, 而这种“外来物种”由于没有适应性, 无法和教育真正融合, 成为无法实现自我“进化”的“铁疙瘩”, 经过一段时间又因新的外来先进设备的“入侵”而被淘汰, 教师又开始学习新的外来先进设备。这种“倒逼”进化模式, 破坏了整个教育信息“生态链”, 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被动“进化”怪圈, 使得整个教育信息生态系统难以完成自我“进化”。
(3) 直接关闭了学生信息化的通道
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2011年, 浙江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对宁波市江东区初三学生的媒体素养水平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研究表明, 在学校、年龄、性别、家里有无计算机、家里有无网络、使用计算机频率和使用网络频率这七个影响因素中, 学校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影响最大, 而学校里对学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师, 因此, 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无形的抵制将直接关闭学生信息化的通道。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1.转变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
传播大师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人”, 即媒介是人的各种感官的延伸, 这句话强调了“人”在信息世界的主导地位, 充分体现了信息世界里“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把这句话微观化到教育信息生态领域, 则与教育信息生态观中“人是核心因素”的观点不谋而合。人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终价值所在, 重“物”轻“人”必将犯本末倒置的错误, 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因此, 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生态观, 紧紧把握“人”这个生态系统的核心, 以人之应用为出发点, 以人的成长和发展为目的。只有将人与信息环境中各“物种”紧密结合, 才能切实优化教育信息环境, 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
2.建立教育管理激励机制, 增强教师内在驱动力
在正确理念的基础上, 机制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教师要使自己的日常工作与现代化教育理念自觉地结合起来, 建立适应现代化教育理念、明确教师职责、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工作的共享机制。
建立健全网络测评系统, 该系统能通过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案例对教师开展情境测评, 从而提高教师测评服务的便捷有效性, 使教师能及时了解自身的信息化水平, 以便查漏补缺。建立有效机制推动教师主动应用教育信息技术, 将应用能力与教师考核挂钩, 作为其职务 (职称) 评聘、绩效考核奖励、资格定期注册和资格认定等的条件。另外, 应把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效纳入中学办学水平评估及校长考评体系, 有力推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起“培训—测评—应用”的激励模式, 系统化地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3.加大教师培训投资力度, 促进教育信息生态和谐发展
目前, 我国教育信息化投资比例是9∶0.5∶0.5, 即硬件占了90%, 软件和人才的培养分别只占了5%。学校已经形成一种惯性思维, 即任何信息化项目都是将资金投向硬件, 致使教师缺乏相应的培训而无法提高教育信息素养, 也使得几百上千万的设备在教学中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对教师的培训上来, 人培养出来了, 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人”能实现自我“进化”了, 才能维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投资方式, 一般国外教育信息化投资比例大致是4∶3∶3, 即硬件占40%、软件和资源占30%、人才的培养占30%。将30%的经费投入到教师培训和应用效果的奖励上来, 能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积极性, 将失衡的“生态链”恢复到正常轨道上, 从而增强整个生态圈的自我“进化”能力, 促进其健康和谐发展。
摘要:信息环境是一个由人、实践、价值和技术组成的特定的生态环境, 系统中各“物种”因素地位明晰, 通过特定的“生态链”互相影响, 共同“进化”, 达到平衡发展, 进而推动整个系统的“进化”。本文以该理论为视角, 审视了我国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及其影响, 并提出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素养,中学
参考文献
[1]关松林.教育信息化校长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89-90.
[2]余胜泉.生态观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EB/OL].http://www.etc.edu.cn/academist/ysq/shengtaiguan.htm.
[3]刘巧丽.中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新课程, 2003 (2) :146-147.
[4]余胜泉.教育信息化的生态观:信息生态系统[J].教育技术导刊, 2006 (7) .
[5]朱永海.论教育信息系统的演进透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 2009 (2) :21-26.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推荐阅读:
教师信息管理06-18
高校教师信息管理系统06-26
教师科研管理信息系统10-05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怎么填12-23
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填写指南01-01
教师档案信息化管理07-02
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登录河北入口12-16
江西省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入口01-05
信息技术教师09-13
教师招考信息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