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担保行为

2024-08-24

规范担保行为(精选4篇)

规范担保行为 篇1

由于担保是一种法律行为, 会对当事人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因此企业担保行为 (包括为他人提供担保、作为债权人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 必须规范、合法, 使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企业只有依法规范自身的各种经营行为, 才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目前, 有些企业因担保不规范, 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或使其合法权益没能得到预期的保护, 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形象, 甚至造成生存发展困难。

企业担保行为的法律依据

1995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以下简称《担保法》) 是调整担保法律关系的法律依据。该法对担保形式、主体、客体、法律后果等, 作了较详尽的规定。根据规定, 担保形式有保证 (一般和连带保证) 、抵押、质押 (动产和权利质押) 、留置、定金。抵押担保、质押担保需要办理登记手续, 留置担保适用于加工定做、运输等特定合同, 定金担保有法定限额 (不超过主合同标的金额的20%) 。而保证担保在实践中运用范围较广泛, 其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也较为严重, 容易出现问题, 是企业应高度警觉的重点。

企业担保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1. 对担保的法律意义和法律后果认识不足

有的企业出于关系或人情、碍于面子而为他人提供担保。在担保问题上存在轻视或侥幸心理, 认为担保只不过是签个字、盖个章而已, 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风险后果。殊不知, 在担保背后潜藏着巨大的经营风险。比如, 有些企业在为第三人提供担保时, 对第三人不作偿债能力分析, 仅凭个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而盲目提供担保。当担保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时, 才猛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又如, 一些企业在担保时只在主合同上签字或盖章, 未另行签订保证合同, 从而产生保证方式、保证范围和保证期限不明确等问题, 造成担保企业丧失先诉抗辩权、保证范围扩大、保证期限延长等不利后果, 加大了担保的风险。

2. 企业内部对担保缺乏统一的和可操作的管理规范

有些企业担保没有一套严格有序的审查、审批程序, 随意性很大;各相关部门未建立充分的沟通机制, 只从本部门的角度出发, 盲目地对外提供担保, 而未认识到潜在的法律风险。例如, 财务部门签署授信合同或担保合同时, 未与法律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沟通, 只按财务制度办理, 企业一旦被追究担保责任, 往往是落得“出力不讨好, 破财又烦恼”的下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内部部门未经授权而采取的行为可能会产生类似于民法或合同法上的表见代理行为。表见代理是指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虽然属于无代理权或越权代理, 但是从表面上、客观上具有使无过失的相对人相信其为有权代理的情况, 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 因而法律强使本人 (名义上的被代理人) 对于无过失的相对人承担被代理人责任的一种特殊的无权代理。例如, 某公司业务部门负责人为了开展业务, 以本部门的名义为一家客户与第三方签订了担保合同并盖了部门章, 后来该客户单位资不抵债、濒临破产, 第三方起诉要求该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赔付这家客户所欠的货款及相关损失。一审法院判该公司败诉, 承担连带责任。该公司不服, 以其业务部门的行为未经授权属于无权代理为由, 提起上诉, 要求二审法院重审。二审法院认为, 虽然该担保合同存在瑕疵, 但是该业务部门长期对外以公司的名义联系业务, 该公司及领导并未提出异议, 且明知该担保行为存在而未制止, 因此可以推断是对该担保行为的默许, 且足以使 (善意) 第三人相信该业务部门有代理权的表象, 于是判决驳回上诉, 维持原判。这一判决不仅使该公司蒙受巨大损失, 而且也暴露了内部管理不善问题, 以至于承担了不必要的担保风险。

3. 企业分支机构未经法人特别授权, 擅自对外提供担保

有些企业对其分支机构管理不到位, 或分支机构缺乏相关法律人才, 时常会出现有的分支机构擅自提供对外担保的行为。在法理上, 分支机构可以成为合同主体和诉讼主体, 并优先承担其相关债权债务, 在一般情况下, 即使该担保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但是因分支机构存在过错, 法院会认定该分支机构优先承担相应过错责任。一旦该分支机构无法完全承担其应当承担的责任, 债权人或法院会依法追加其母公司承担其分支机构未承担的份额, 而不是因为担保无效, 企业就可以免责。

4.对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 缺乏相应的法律、行政等方面的制约措施, 致使其担保行为失控

虽然这类子公司享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可对外签署担保合同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但鉴于母公司是子公司的投资主体, 且大多存在关联交易, 因此子公司一旦被追究担保责任, 往往会导致其陷入经营困境或破产境地, 并直接损害母公司和其他股东的权益。

5.对担保合同的后期管理重视不够, 或出现问题处置失当, 致使企业承担了本可避免的担保责任, 或丧失了债权本可以得到偿还的机会

如果企业高度重视担保合同的后期管理, 及时跟踪并监督主合同的履行情况, 那么一旦出现法律风险的苗头, 就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免责条款, 通过积极或消极行为, 解除 (免除) 自己的担保责任, 或及时依法追究保证人的担保责任, 确保企业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规范企业的担保行为, 防范法律风险

1.建立担保行为民主决策机制

企业领导层要增强法律意识, 树立防范法律风险理念, 防止产生领导“一言堂”现象, 避免民主决策流于形式。规范担保行为的道理虽然领导者都懂, 但是遇到具体担保事项时, 有些领导者却常常产生冒险、侥幸、冲动等心理。企业领导层应加强对相关担保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知识认知, 时刻警惕担保的法律风险, 学会并善于运用法律规定, 对企业负责,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担保行为是企业重大决策事项, 应列入经理班子、董事会、股东会的议事和决策事项, 并在公司章程中予以载明;必要时可在成立分 (子) 公司时制定章程对其进行约束, 同时实行民主讨论、集体决策, 由企业“一把手”或专人负责, 并承担执行责任。

2.建立健全担保规章制度

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制度保障, 规范担保行为是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既然担保行为有利有弊, 难以避免, 就必须用制度进行规范、控制。除了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外, 企业还应制定担保业务工作流程 (规范) , 明确担保条件、担保合同的审查审批权限、担保合同履行监控, 以及应对措施;必要时应组织论证, 对违反规定的担保行为立即纠正和惩处, 并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例如, 根据法律规定, 即便是无效担保, 担保人如有过错, 仍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 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 防止出现分支机构或行政管理部门对外提供无效担保的现象。

3. 正确运用法律、合同赋予的权利

(1) 在企业作为保证人时, 必须考察被保证人的资质、财务、经营状况, 应当具备持续的足够的偿债能力, 必要时要求被保证人提供反担保。当企业作为债权人、在第三人提供保证担保时, 应确认其具备担保资格和足够的偿债能力。

(2) 明确对外保证应采用一般保证形式, 企业作为债权人时, 应要求保证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如果是抵押、质押担保, 必须依法办理登记手续;如果是以财产、权证或其他特殊标的物作为担保物, 一定要核实该担保物是否还有其他债权债务关系, 是否能够有效、完全、合法地执行, 以确保担保行为合法、合规, 符合企业的规定, 使担保能够产生预期的有利于企业的法律效果。

(3) 密切关注主合同的履行动态, 把握时机, 及时、正确地利用法律规定和担保合同的约定, 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4. 严格审查被担保企业的资信状况, 降低信用风险

企业担保具有一定的风险, 这从客观上要求企业在提供担保时, 要对被担保者的信用资质进行评估审查, 从而了解被担保者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可通过了解被担保者提供的付款记录, 判断其是否拥有按期足额偿还债务的良好信誉。同时, 担保企业还应审查被担保者的偿债能力, 了解被担保者的变现能力、支付能力和财务实力, 然后再以被担保者目前的经营状况为补充, 判断被担保者的偿债能力。

5. 熟练运用反担保手段, 化解担保风险

《担保法》第4条规定:“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担保时, 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企业在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时, 特别是在担保人与债务人并无直接的利益关系或隶属关系, 而且对承担保证责任后追偿权能否实现把握不准的情况下, 必须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运用反担保手段使保证人在代为清偿债务后, 可取得一种实在的求偿权, 这种求偿权是有抵押物、质押物和留置物等具体指向的。所以, 反担保是保障担保人将来承担责任后对债务人的追偿权实现的有利保证, 同时反担保也是一种减少直接风险损失的有效措施。

6. 合理选择担保方式, 规避担保责任

在多数人担保的情况下, 应明确保证担保的份额, 尽量缩小保证范围, 约定保证期间。在可以选择保证方式的情况下, 力争选择一般保证, 回避连带责任保证, 将被保证企业推为第一债务人。这样可以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 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 担保企业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对强制执行后不足部分, 可以由担保企业承担。在连带责任保证下, 只要债务人不履行债务, 债权人就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保证人或同时要求双方履行义务, 这就大大增加了担保企业的风险。因此, 在选用保证担保方式时, 担保企业应尽量选择一般担保, 并明确担保责任和担保期限, 以减轻企业担保的责任。

7. 积极运用保证责任的免责条款

企业在进行保证担保时, 需要特别注意保证责任免除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法发〈1994〉8号文) :保证合同中约定有保证责任期限的, 债权人在保证责任期限内未向保证人主张权利, 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规定, 在下列情况下, 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中没有约定保证责任期限或约定期限不明确的, 在一般保证时, 主债务履行届满6个月后, 在连带责任保证时, 超过6个月的法定保证期间, 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未在约定的保证期限内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 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期间, 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 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 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 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通过这些法律规定, 担保企业可以合法合规地减 (免) 担保的风险。

8. 加强合同履行管理和监督, 实行动态控制

由于担保合同从属于主合同, 因此企业必须高度关注主合同实际履行情况。

(1) 落实担保合同专人负责制, 了解专人负责知悉、跟踪、分析主合同实际履行情况, 如合同双方履行能力有无变化、有无迟延或部分履行情况出现等。当企业作为保证人, 发现债务人恶意逃债或财务经营状况恶化时, 应立即启动预警机制。

(2) 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督促当事人全面履行主合同义务, 及时行使合同权利;利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免责 (如保证期间) 规定, 通过企业的积极或消极行为, 解除 (免除) 自己的担保责任, 或及时依法追究保证人的担保责任, 确保企业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9. 依法对子公司担保行为进行监管

子公司虽然有独立的法人治理机构, 独立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但是股东也应当依法将其担保行为纳入母公司日常监管之中。母公司可通过制定、修改子公司的章程、议事规则等方式, 将担保列入子公司董事会、股东会审议或决定事项, 并依法通过参加子公司股东会, 以及委任董事会董事、监事会监事, 依法表达股东的意愿, 行使股东的权利, 从而达到规范、控制子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目的。

1 0. 发挥企业法律事务部门的服务和保障作用

大企业应设立法律事务部门, 充分发挥其在规范担保行为方面的服务、把关和保障作用。企业法律事务部门在企业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体系建设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是企业实现依法治企的牵头和组织部门。在制度设计上, 应保障法律事务部门行使对企业重要涉法事项的知情权、介入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在规范企业担保行为方面, 法律事务部门应发挥在合同主体资格资信审核、合同签订履行、检查监督, 以及争议处理中的专项法律服务和把关作用, 防止出现违法违规的担保行为, 有效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法律事务部门还应重视培养专职法律人才, 促使他们既能为企业管理层的担保决策提供法律论证, 也能为基层一线提供法律服务;既能当好被告, 又能主动出击当好原告, 把规范企业担保工作做细、做透、做实。

1 1. 实施严格的担保责任追究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执行的关键在于责任追究。宣传认识到位、制度规范到位, 而落实不到位是企业管理的通病。国务院国资委已把防范和控制法律风险纳入中央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表明企业因违法违规造成损失, 领导者和相关人员将被追究责任。为了规范企业的担保行为, 防范担保法律风险发生, 企业必须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让违规担保的责任人名利皆损, 借以警示各级领导者、管理人员, 切记“毋以善小而不为, 毋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 不能以违法违规为代价, 否则必须承担行政、经济和法律责任。

规范担保行为 篇2

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 证监发[2005]120号

各上市公司,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为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批由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贷款行为,有效防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和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根据《中华人和国公司法》、《中华人和国证券法》、《中华人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和国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严格控制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风险

(一)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必须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

(二)上市公司的《公司章程》应当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审批对外担保的权限及违反审批权限、审议程序的责任追究制度。

(三)应由股东大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必须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方可提交股东大会审批。须经股东大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

1、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以后提供的任何担保;

2、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担保对象提供的担保;

3、单笔担保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的担保;

4、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

股东大会在审议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担保议案时,该股东或受该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与该项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股东大会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

(四)应由董事会审批的对外担保,必须经出席董事会的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审议同意并做出决议。

(五)上市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的对外担保,必须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报刊上及时披露,披露的内容包括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截止信息披露日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上市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总额。

(六)上市公司在办理贷款担保业务时,应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交《公司章程》、有关该担保事项董事会决议或股东大会决议原件、刊登该担保事项信息的指定报刊等材料。

(七)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比照上述规定执行。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应在其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做出决议后及时通知上市公司履行有关信息披露义务。

二、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担保审批行为,有效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由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贷款风险

(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严格依据《中华人和国担保法》、《中华人和国公司法》、《最高人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加强对由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贷款申请的审查,切实防范相关信贷风险,并应及时将贷款、担保信息登录征信管理系统。

(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依据本《通知》、上市公司《公司章程》及其他有关规定,认真审核以下事项:

1、由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贷款申请的材料齐备性及合法合规性;

2、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履行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批程序的情况;

3、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情况;

4、上市公司的担保能力;

5、贷款人的资信、偿还能力等其他事项。

(三)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等规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控制贷款风险。

(四)对由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贷款申请,比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加强监管协作,加大对涉及上市公司违规对外担保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

(一)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与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加强监管协作,实施信息享,同建立监管协作机制,同加大对上市公司隐瞒担保信息、违规担保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违规发放贷款等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追究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二)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本《通知》规定的,中国证监会责令其整改,并依法予以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予以处理。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法律、法规的,中国银监会依法对相关机构及当事人予以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等措施追究法律责任。

四、其他

(一)各上市公司应当按照上述规定,修订和完善《公司章程》;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纳入统一授信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和管理。

(二)本《通知》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按《中华人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执行。所称“对外担保”,是指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的担保,包括上市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的担保。所称“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是指包括上市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担保在内的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与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之和。

(三)金融类上市公司不适用本《通知》规定。

(四)《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0]61号)、《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3]56号)中与本《通知》规定不一致的,按本《通知》执行。

五、本《通知》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规范担保行为 篇3

关键词: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担保机构,信用体系

近年来, 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 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但与此同时融资难的问题依旧是他们发展壮大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 国家积极扶持融资性担保行业, 经过几年的运转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该行业尚存在一定问题亟待改进。

一、融资性担保业的发展现状

融资性担保是指担保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约定, 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债权人负有的融资性债务时, 由担保人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的行为。在实践中, 融资性担保机构通过为企业 (主要是中小企业) 担保, 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 在降低企业融资门槛的同时分散了银行的信贷风险。且与银行相比, 很多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优势在于他们更加贴近客户企业, 掌握及时的行业和企业经营信息, 快捷地评估和管理客户企业的融资风险。事实证明, 融资性担保机构是沟通银行与企业的纽带, 即为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的途径, 又为银行放贷降低了信用风险。

近年来, 我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取得迅速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 融资性担保机构由2002年的848家迅速增长为2008年的4, 247家。为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 规范融资性担保行为, 200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 提出建立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并提出“谁审批设立, 谁监督管理”的原则, 确定地方相应的监管职责。2010年3月,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七部委发布《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这对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紧密联系实际, 体现了规范管理和促进发展并重的理念, 如充分考虑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现状, 授权地方监管部门在人民币500万元以上,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规定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尊重市场规律, 致力于管住主要方面和突出风险点;对融资性担保机构违背基本经营规则的担保机构进行规范整顿, 净化融资性担保市场。

二、融资性担保业存在的问题

从发展实践来看, 融资性担保行业仍然存在的监管不足、经营不规范等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一) 资金不实。融资性担保行业属于高负债金融行业, 雄厚的资金实力是融资性担保业的必备要件, 因此对于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要求较高, 最低准入门槛为货币资金500万元人民币。然而某些公司违反法律规定, 在验资后抽走大部分资金, 使公司成为“空壳公司”, 导致其实际风险承担能力大打折扣。

(二) 经营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融资性担保机构属于高负债金融行业, 其对外总担保额可以放大到其自有资本的10倍, 因此要求公司管理规范, 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然而, 目前部分担保机构尚未建立起健全的管理模式, 甚至存在非法开展业务, 损害借款人权益的现象。

(三) 缺乏专业人员。融资性担保行业主要通过对借款人的整体把控规避风险, 需要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来识别和管理风险, 但该行业存在时间较短, 专业人员缺乏, 极易导致风险失控。

(四) 管理机构不统一。管理融资性担保行业目前尚无专门的管理部门, 该行业现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七部委联合下文, 各省自行确定主管部门, 造成全国管理机构不统一, 缺乏相对统一的准入要求和经营规范。

(五) 监管力度不足。由于信息不对称、经营不规范、业务不熟悉等原因导致审批和主管部门无法全面掌握担保机构的实际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和信用记录等信息, 难以切合实际地进行指导和监管。 融资性担保机构发挥着信用放大和财务杠杆的作用, 但近年来该行业暴露的问题, 不仅使得融资性担保的专业优势和增信功能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损害了担保行业的整体形象, 也扰乱了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 造成了不利的社会影响。

三、进一步规范发展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措施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 对缓解融资性担保行业存在的问题, 和促进我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发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融资性担保行业经营和监管工作必将以落实《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为重点, 逐步树立审慎经营、审慎监管的理念, 不断提高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 全力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 建立信用体系, 严惩失信行为。

公司信用是公司生存的生命线, 融资性担保机构利用自身信用为企业提供保证担保, 其自身的信用状况对其而言更是重中之重。因此, 推动建立融资性担保行业信用公示和惩戒机制, 严惩失信行为, 有利于从根本上降低担保风险。对融资性担保机构而言, 信用状况应包含3部分——公司信用、高管及从业人员信用和股东信用。公司信用不仅指公司的对外负债情况, 也包括对外担保和代偿履约情况, 有助于判断该公司的实力;高管及从业人员信用有助于判断其对办事能力及道德水平;股东信用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抽逃资金现象。对上述3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公司应列入“黑名单”, 从严把控。

(二) 加强监管, 严控资金。

注册资金是融资性担保机构承担担保责任的底线, 必须保证公司注册资金全部以现金出资, 且由监管部门定期检查是否存在抽逃资金现象, 减少空壳公司的出现。同时, 明确担保公司职能、业务定位和经营范围等内容, 从地域上、规模上、服务对象和营业种类上进行限制, 避免不法分子的圈钱机构和洗钱工具的出现。建立退出机制, 对于管理不善、违规违法导致资不抵债的担保公司, 应实行破产清算并强制退出担保市场。

(三) 建立人才管理机制, 培育专业人才。

监管部门实施担保人才战略, 制定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选拔机制, 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多方面着手, 加大对融资性担保机构高管人员培训力度, 并建立发现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机制。

(四) 树立品牌观念, 扶持优秀担保机构。

目前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呈现明显特点。那些经营方向正确、风险控制能力强、从业人员素质高的优秀担保机构将赢来更多机遇。反之, 一些资本金被挪用、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风险控制手段和能力的担保机构必将会退出历史舞台。对在同行内享有盛誉的优秀担保机构应重点扶持, 促使其做大做强, 树立品牌效应, 带动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 统一监管部门, 实施专业管理。

融资性担保机构以信用为基础, 经营资金货币, 与银行共同构筑起金融体系, 从业务角度而言, 应纳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范围。

参考文献

[1].张吉光, 陈亚楠.关于担保公司规范发展的若干思考[J].海南金融, 2010, 2:6~9

[2].金振朝.《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之内容解读[R].北大法律网

小额担保公司操作规范 篇4

1、申请人携带营业执照正、副本原件领取担保贷款有关表格

2、审查贷款人填写的表格及有关证件:

1、表格(申请表、审批表、担保表)

2、证件(贷款人、担保人身份证复印件及一寸免冠照片,营业执照复印件)

3、实地考察:工作人员深入申请人经营场所进行实地考察、拍照、填写考察表并签字,形成考察意见后考察人员在审批表上签字

4、领导审签:分管领导和主管领导审核合格后,签字

5、担保人身份送交财政局审验

6、传递:将审批表、担保表送交合作银行

7、银行复查:经办银行对贷款人、担保人资格进行复查

8、发放贷款:经办银行审核合格后,签署贷款合同,发放贷款

9、贷中监管,跟踪服务:定期了解贷款人的生产经营、资金使用和财务情况,实施贷中监管,跟踪服务

上一篇: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下一篇:安装技术与管理